[摘 要]边境作为民族国家的重要防线,已由之前传统国家的弱控制转变为当代的强控制。其中国家的政权主导及政策措施的落实,关系着居住在本土的边民,以及由此建构出的多重社会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中越边境村寨的“三通”建设情况,来看其之于民族、国家的安边意义。
[关键词]中越边境;“三通”建设;安边
金厂镇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东南边境,与越南的河江省、老街省相连,国境线1.5千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53千米,国土面积为69.3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等7种民族,其下设有3个村委会38个村民小组,草果湾就是其中的一个村民小组。草果湾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有十来分钟的脚程,现今全村共有68户人家,其中64户为苗族,4户为汉族,共有316人。到目前为止,村里的各个家户皆已通电、通水、通路,实现了“三通”。
一、草果湾村的“三通”建设情况[2]
(一)中越通电情况
草果湾的村民说“战争完就通电”,据了解是1983年通的电。最开始村民们使用的是金厂镇辖区内的小白河水电站发的电,因水流有季节变化,那个时期的供电并不正常,电视一般要夜间十一二点才可以启动。当时由政府提供电线,电杆是木头做的,由村民出力搭建完成,因为小白河是镇内的河流,故在用电的最初几年不向村民收取电费,后来小白河水电站供电紧张,才在后面的五六年开始收费,每度收费七八角。在这一时期,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已经通电。
(二)中越通水情况
2006年草果湾开始安装水管,由政府提供管道,每户还需每天出工一人进行修建事宜,直至结束,此外,村民需出资70元购买水表。而在此之前,村内的饮用水源位于村寨旁的山沟里,村民YC告诉我从他家出发要走十多分钟才能走到取水处,挑水需在途中歇两次才能到家。现在的水源在罗家坪,事先将水理到镇上的水池进行储蓄,再分到各家各户。村民说原来的水比现在的好喝,但是自从家家户户通水后,“人们懒得去挑”,就没有人会再去水沟边取水了,也正因为如此,原先水源地的出水口就慢慢地被堵塞了,水也就小了。YC认为各家各户通水后很方便,节省了人们的不少劳动时间。现在的水价是每立方米0.5元,一年收一次水费,YC家一年交三四十元就足够使用了。
(三)中越通路情况
二、“三通”建设的作用
边境是一个特殊地带,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权力上它都有着自己的脆弱性,“影响边疆安全的因素可以大体归结为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上,其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区域社会相对封闭、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等几个方面”3,因此,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是确保边疆稳定和谐的重要切入点,而常言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则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也即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和首要条件是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方便,这样才能达到安边的目的,最终将边境、边民和国家统一起来。
首先,“三通”的建设给边民的生产提供了便利。边民生活在远离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边缘地带,地理位置偏远,来往不便,不利于人们进行各项生产活动,譬如,在修通道路之前,人们只能靠靠人背马驮来实现粮食的生产和搬运,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且在成效上也是事倍功半的,效率极低的境况怎能满足在与发达地区对比之下日趋激增的人们的需求呢?故而修通道路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选择。道路修通后,摩托车、汽车等的出现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花在路途上的时间,还可以不费体力地将粮食运送到目的地,此外,交通的便利也利于人们引进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物资,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成。 其次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在水未通到各家门前之前,人们得专门腾出时间去到山间小溪边取水,一来要走很远的路程,二来人力担水的数量有限,供不应求,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倘若在遇上特殊情况,如出现暴雨、山洪等,溪水便不能饮用,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失,而修建通水管道和蓄水水井以后,人们就不用担心没水可用了。此外,电路的通达也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之前,有的人家使用柴火照明,富裕的家庭就使用汽油灯、煤油灯或蜡烛,没钱没柴的人家更是天黑就入睡,这样一来,人们的夜间生活就变得异常枯燥和难熬了,而有了电以后,人们不仅可以在光亮中生活,随着电线的接通而带来的电视机、录音机、VCD、DVD等也增加了人们夜晚的休闲活动,丰富并欢愉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再者,道路的修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且公路的出现也使得集市日趋繁盛起来,人们可以在离家很近的地方买到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可以行车去远处办理之前难以解决的事务等等。总之,“三通”的出现不仅给边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还在此基础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指数。
第三,密切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在道路修通之前,人们只能在山间小道上行走以实现走亲串戚、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还要浪费很多时间,故而当时人们之间的往来比较少,其态度大多为能避则避,倘若遇到急事需奔走相告时,就会给当事者带来很多困难,不但会影响事情的解决,还有可能破坏邻里、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就给人们的村落社交、亲戚网络的建构提出了挑战。而在公路修通以后,人们就可以快速、便捷地传达信息,被传达者也可迅速地给予行动回应,人们不用过多担心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更看重人情的往来,故而为了维持已有的社交关系,必定都会积极参与进去。由此可见,道路建设在密切人们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总之,加强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边民的基本需求和生活便利,是在进行边疆治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边民和其他地区的人民一起享有共同主权的彰显,是现今国家实现对边疆强控制的措施,也是发展边疆地区、致富边民的重要基础。故而,要想拥有安定的边境,就得站在边民的角度考虑,帮助实现他们的利益需求,这样才能以“边”安“边”,靠“边”治“边”,最终实现“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