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泛神论之争”中的理性与信仰问题

“泛神论之争”中的理性与信仰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2 00:20:48
“泛神论之争”中的理性与信仰问题
时间:2023-07-02 00:20:48     小编:

摘 要:“泛神论之争”是德国观念论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而这场争论的发起者雅可比则是启蒙理性和现代性原则最重要的批评者之一。他指出,以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通过反思性的理性演证来确定事物存在的根据,其结果将是与理性和自由的原则相背离的机械决定论和无神论,从而削弱道德、宗教和政治的根基;而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另一种表现,将知识和道德的根据最终归于思维或先验自我的内在性时,认识的内容、形式和认识对象本身都成了主体的一种构造,这势必会导致唯我论,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虚无主义。只能通过个体的信仰、直觉和情感,而不能依靠理性的反思和推论,才能通达上帝在他的启示的直接性中向我们揭示出来的绝对真理。雅可比的理性批判及其信仰主义哲学中对“思有同一”原则的重申,对后康德的观念论哲学家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泛神论之争”;斯宾诺莎主义;雅可比;理性;虚无主义;信仰

作者简介:罗久(1985-),男,南昌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德国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一、泛神论之争

雅可比说“莱辛是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1]181他的证据来自于他在1780年夏天前往沃尔芬布特(Wolffenbüttel)拜访莱辛时的两天谈话。雅可比与莱辛的第一次会面是在7月5日的下午。第二天,莱辛到雅可比的房间里为造访当地有名的图书馆做准备,当时雅可比刚好完成了手头的书信,并拿出些东西来给莱辛读,其中包括歌德尚未出版的诗作《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作为这位年轻诗人对一个超验的上帝所做的抗议,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中,普罗米修斯对宙斯说道:“我坐在此处,以我的形象来造人:一个将如我这般的种族,会受苦,会哭泣,会享受事物,并为之雀跃,根本不会在乎你――就像我一样。”[1]186看完这首诗后,莱辛表示这首诗很好,因为它正好与他自己的观念是一致的:

莱辛:关于神的正统观念对我来说已经不存在了,我受够了它们。一与全(Hen kai pan)!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这也就是这首诗的方向,我必须坦率地说我喜欢它。

我(雅可比):那你一定是完全同意斯宾诺莎咯。

莱辛: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名字来代表我自己的话,那么(除了斯宾诺莎)我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了。……[1]187

由于要赶去参加图书馆的活动,两人不得不打住了他们的对话。但是第二天上午,莱辛又找到雅可比继续他们前一天的话题:

莱辛:我来找你谈谈我所说的hen kai pan。昨天你显得颇为震惊。 我:您真让我吃了一惊,我是如此困惑以至于确实有点惊慌失色了。没有什么比发现您是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或泛神论者更让人疑惑了。您是如此突然地向我脱口而出。我本来还打算从您那里寻求帮助以对抗斯宾诺莎呢。

莱辛:噢,那你真的了解他咯?

我:我想我并不比其他人了解得更多。

莱辛:这可不好啊,你应该尽可能地成为他的朋友。除了斯宾诺莎哲学以外就没有其他哲学了。[1]187

当莱辛说完这番话后,雅可比详尽阐发了他关于斯宾诺莎哲学的理解。在雅可比看来,斯宾诺莎的哲学支持决定论和宿命论,因为它复活了斯多葛派和卡巴拉主义的一个古老信念:从无中不能生有(a nihilo nihil fit)。斯宾诺莎拒绝任何从无限(infinite)到有限(finite)的转化,用一个内在的无限取代了流溢的无限(emanating EnSoph)。也就是说,在斯宾诺莎看来,世界并非如基督教的创世信仰所宣称的那样是通过作为至高存在的上帝的创造活动(即赋予存在)而从无中产生的,世界的存在完全在自身之内有其存在的原因,神与万物同一,世界自身就是无限者,而不是依赖上帝的概念与意志的先在活动来实现的有限者。这种内在无限学说取消了第一因和目的因,世界的存在没有一个开端也没有一个终结。我们在表象、结果和持存中将事物存在的原因和结果区分开,而这种区分实际上只不过是在无限中直观杂多的一种方式而已。雅可比认为,如果世界的存在只有作用(efficient),而没有原因和目的,那么思想在自然这个整体中的唯一功用就是作为一个观察者,默默地看着世界这个无穷作用的机械装置而毫无作为。雅可比表示,在此他无法凭借理性来证明世界存在的原因和目的,而只能依靠信仰的腾跃(a salto mortale),我们只是“相信”我们是出于愤怒、爱和宽容,或者出于我们理性的决定而行动,而我们所能够用理性来证明的只是符合力学因果规律的作用,在这个内在无限的序列中没有任何意义和目的可言。

在耐心地听完雅可比关于他所认识的斯宾诺莎哲学的陈述之后,莱辛表达了他所理解的斯宾诺莎的精神:

莱辛:我注意到你很希望成为自由的存在。可在我而言,我并不渴望这个自由意志。你所说的东西并不使我震惊。那只是人的一种偏见,即认为思想是首要的和优先的东西,并且希望一切都能从思想中找到根源。但是,所有的一切,包括我们的观念,都取决于一些更高的原则。广延、运动、思想显然都以一个更高的力量为根据,而这个更高的力量远没有被这些东西所穷尽。它必定比这个或那个作用要完满得多;因此,会有一种愉悦,它不仅优于所有的概念,而且完全存在于概念之外。对此我们无法形成任何确定的思想这一事实并不能够破坏它的可能性。

我:你甚至比斯宾诺莎走得还更远;对他来说理解还是首要的。

莱辛:仅对人而言是如此!他远远不会认为我们人类那些糟糕的出于目的而做出的行动是最好的方法,也不会将思想置于首要地位。[1]189-190

莱辛的这段话表达了斯宾诺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洞见,即主观理性并不是最高的原则,相反它必须以一个更高的原则为根据,而这个更高的原则是超越我们思维限度的无限者,也就是神或者万物。“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2]49思想中的观念并不仅仅具有主观的合理性,理性不只是主体的一种思维能力,它也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因为根据斯宾诺莎,任何有原因的事物的观念,要依靠对于它的原因的认识,而事物本身就是自因,即它的存在就是它的原因的结果。所以,关于事物之合理性的思想本身是以事物自身中的合理性为根据的。

但是,雅可比对于斯宾诺莎的理解有着与莱辛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在他看来,斯宾诺莎泛神论所宣称的那个本身合乎理性的自然排斥了人的自由和创世的目的,它试图排除一切远因(causae transitoriae,secundariae or remotae),而用一种内在的、自我融贯的系统来解释自然。对雅可比的时代来说,这正是近代的自然科学所追求的目标,即用一种力学的因果机制来说明整个世界,以取代对存在之充足理由(即超越的、外在的上帝)的追寻。这种内在无限的世界观正好迎合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直接摧毁了我们的宗教信仰、政治权威和道德信念的基础。“人一旦爱上了确定的说明(certain explanations),他就会盲目地接受所有他能够有效推理出来的结果――即便他必须用自己的脑袋来走路”,[1]194雅可比以这种反讽的方式一语道破了理性主观化的症结。在用理性推翻了一切权威之后,理性和现代性的危机常常就表现为以最合乎理性的形式得出了最为荒唐的结果。因此雅可比认为,哲学或者科学的任务就是去揭示事物的存在,说明(explanation)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式,他的最终目的是无法被说明的,它是不可分析的、直接的和简单的。[1]194我们关于上帝、道德和万物存在的信仰不能通过理性的探究来达到,它们的存在不需要充足理由而只能靠我们的信仰来担保。其实,莱辛与雅可比在反对主观的形式合理性的绝对权力方面是一致的,所以在这场著名的对话结束之时,尽管语带讽刺,莱辛还是表示他并非不喜欢雅可比的信仰的腾跃,只是怕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已经跳不动了。[1]195

二、理性与信仰的冲突

在得知莱辛信奉斯宾诺莎哲学之后,作为莱辛的老朋友的门德尔松自然感到万分震惊。身为柏林启蒙运动(die Berliner Auflrung)的领导者,门德尔松一直致力于发展一种不依赖天启的理性宗教学说,他试图通过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协调人的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使二者能够保持一致。虽然在哲学上没有太多的独创性,但门德尔松凭借他简洁明了的写作方式使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哲学体系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晰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在门德尔松的眼中,莱辛同样是一个用理性来反抗启示宗教的战士,致力于将宗教真理用合乎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所熟悉的莱辛绝对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因此,当雅可比将莱辛看作是一个无神论者时,门德尔松对此深表质疑。其实,门德尔松与雅可比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莱辛关于自己信奉斯宾诺莎学说的自白这件事情本身是否真实,门德尔松并没有对雅可比转述内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分歧在于,门德尔松认为,莱辛所信奉的并不是那种通常被当作无神论和宿命论的斯宾诺莎主义,而是那个合乎理性主义传统的斯宾诺莎哲学。而要想为莱辛洗清无神论的嫌疑,门德尔松就必须证明,理性主义并非如雅可比所说的那样,必然导致无神论和宿命论的后果,相反,理性可以证成对上帝的信仰。 在他为莱辛和理性主义进行辩护的著作《晨课:或关于上帝存在的讲座》(Morgenstunden: Oder, Vorlesungen über das Daseyn Gottes, 1786)一书中,门德尔松重复了自己早年获奖论文里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这个证明后来被康德称为“宇宙论证明”(kosmologischen Beweisess)。[3]403我们知道,根据理性主义的主张,理性思想或观念只是事物之存在的可能性的根据,而不是事物之实存的根据;一事物在观念中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这并不足以使我们演证地推导出事物的必然存在。我们可以从一个可能性推到另一个可能性,从一个现实的存在推到另一个现实存在,“但却找不到从一个概念直接推到一个事物,从一个观念性的存在直接推到一个真实的、客观的必然存在的例子。”[4]109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客观世界本身确实有如我们的理性思想那样,以一种合乎理性的方式存在着,那么,这种合乎理性的实存必然存在的根据在哪里呢?一切偶然的对象都有其原因,这个原因如果还是偶然的,那么还必须有一个原因,直到相互隶属的因果序列在一个绝对必然的原因那里终止,没有这个原因,序列就不完备。所以,如果在我们主体的理性思维中找不到某个偶然事物之实存的根据,那么必定在一个完满的、绝对必然的理性存在中事物的实存能够获得其存在的根据。

万物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完满的存在者中找到存在的根据,是因为这个完满的存在者本身是无限,即不像有限的存在物那样依赖于自身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反,它是以自身的存在为条件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完满存在者的观念中就直接包含着它存在的必然性,它的存在同时是它的可能性和它的现实性,它存在的结果就是它存在的原因。因为我们根本无法设想一个完满存在者的观念,它仅仅存在于观念中,而不同时存在于现实中。虽然门德尔松信心满满地认为他和他的理性主义前辈们已经通过理性的方式而不是靠直接的信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所以他告诫雅可比“理性应当学会走路而不是跳跃”。[4]110可正如康德所指出的,门德尔松这种宇宙论的证明永远不能单独阐明一个最高存在者的存在,它的证明力真正来自于纯粹从概念出发的存在论证明(ontologischen Beweisess) ,[3]406因为只有在存在论证明中才包含“同一性”这个理性主义的第一真理。

在这个有限事物的因果序列中,一物成为另一物作用的结果,而它同时又变成其他事物存在的原因,这个序列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如果按照理性主义的方式来探究世界,总是追问事物存在的理由,一个理由背后又有其他的理由,自此以至于无穷,这必然会瓦解掉人们在历史传承中形成的那样一些固有的道德、宗教和政治观念,却又无法重新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些新的确定的东西,什么都是可以怀疑的,什么都是可以被进一步追问的。在雅可比看来,所有理性主义的探究都会导致泛逻辑主义、无神论和决定论,莱辛的斯宾诺莎主义只是理性主义的一个标志,而他正是要借泛神论之争来提出自己对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的质疑。雅可比用了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词来称呼理性主义所产生的怀疑论后果:“虚无主义”(Nihilismus)。[5]正是雅可比第一次将这个词带入了现代哲学,而通过他对康德先验观念论的批判,使得虚无主义几乎成了启蒙和现代性的一个标志。

三、纯粹理性的虚无主义

为了避免理性探究所导致的斯宾诺莎主义,雅可比完成了信仰的腾跃,他所提出的原则是:“我做我所思想到的,而非我应当思考我所做的。”[1]193雅可比试图越过理性的概念思维而直接在信仰中揭示事物的存在。他认为,理性和哲学不可能向我们表明真理,理性的探究只会以怀疑收场。可是,就在泛神论之争的六年之后,有人指责雅可比的信仰学说是在宣传盲信和反对理性。为了回应这一指责,雅可比撰写了《休谟论信仰,或观念论与实在论,一篇对话》(David Hume über den Glauben,oder Idealismus und Realismus,ein Gesprch,1787)一书。在这部著作中,雅可比援引休谟(David Hume)和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来证明理性的无能,即使是在关于物理对象的感知这种最简单的知识问题上,理性也是无用的。休谟在事实知识方面用信念(belief)来取代理性的演证,而里德则用“信念”这个词来指涉我们知识中的某种东西,它使我们能够知道存在着独立的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即便呈现在分析的理性面前的只是印象和看不出什么联系的观念,我们还是可以凭借我们的“信念”来认识到它们。因为休谟向我们证明,事物的存在不能通过理性来证明,相反,它靠的是我们对事物之存在的一种信念。[6]所以,如果能够证明信念对于知识来说是根本性的,那么雅可比就能够表明自己对信仰(Glauben)①的援引并不是用一种盲目的力量来对抗理性。因此,雅可比所说的信仰并不是知识本身对立,而是与理性的演证知识对立。 知性是一种分析和综合能力,它提供关于感觉质料的真理。它的规则是由概念提供的,而概念又是从与对象接触的直接经验中得来的。雅可比认为,这些取自于直接经验的概念有着跟康德的范畴一样的功能,不过它们用于真实的事物,而不仅仅是用于现象。

在当年与门德尔松的争论中,雅可比用理性(Vernunft)这个词来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与此同时,他将信仰能力(Glaubenskraft)看作是优先于理性能力的。正因为此,雅可比被人指责为非理性主义者。但是他认为,那些名义上的理性主义者使理性屈从于一种间接的、推理的知识,却将真正的理性主义者(比如雅可比自己)看成是“感觉哲学家”(philosophers of feeling)。为了驳斥这一指控,雅可比用信仰能力指理性本身,作为最高的、具有直接确定性的、直观的知识能力。在雅可比看来,理性主义者都是观念论者,他们将理性仅仅看作是一种主观的能力,认为只有主体思维中确定的东西才能作为知识的对象。这种与客观实在相脱离的主观理性是产生虚无主义的根源。

雅可比通常用“虚无主义”来指一种特别的知识论立场:[7]虚无主义者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否认所有独立于他们意识之直接内容的东西的实存,不管这个东西是外在的对象、他者的心灵、上帝,还是他自己本身。因此,对于虚无主义者来说,存在的和能够认识的只是他们内在意识状态中呈现出来的东西。与虚无主义相对的是一种广义的实在论,它相信我们认识的对象都有独立的实存。根据雅可比的主张,逃离虚无主义的唯一办法和实在论的唯一基础,就是对于外部实存的直接知觉。这种直接的知觉是对实存的一种直观把握,而直观的确定性无法通过演证来达到,只能作为信仰来接受。试图演证这种直观的真理,就会重新引入虚无主义。其实,虚无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知识论的立场,它还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当一个虚无主义者否定了外在事物、灵魂和上帝的存在时,他就使自己从这些存在对其所设定的所有义务中解放出来。如果这些东西的存在只是主体在自身中构造的,那么他就把自己看作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把自己当作了上帝,相信凡己所欲即为正当。

在雅可比看来,康德的理性的纯粹主义就是虚无主义的典型代表。可是,康德却认为自己可以避免这种虚无主义。首先,因为他并不是贝克莱式的观念论者,认为只有自己意识活动中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相反,他预设了在我们的可能经验之外存在着物自身。但雅可比认为康德的辩护是站不住脚的,这个思想与实存之间古老的二元对立只有通过信仰才能连接起来。可康德却不会迈出这一步,因为他认为一旦超出现象界之外,范畴就不可能会有客观有效的运用了。因此,物自身只是那种我们预设为应当存在而对其存在却无法做出判断的东西。在雅可比看来,如果康德的体系想要保持连贯,他就必须彻底抛弃物自身的概念而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观念论者,将整个世界看作是心灵的构造;要么就放弃观念论,转而认为物自身是可以被认识的,相反,预设一个不可知的物自身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他用一句话指出了康德理论中根本的不连贯性:“没有(物自身)这个预设我无法进入(康德的)体系,但是有了这个预设后我又无法停留在其中。”[8]之所以说无法借助物自身这个预设停留在体系中,是因为这个预设是以我们对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感知之客观有效性的确信为基础的,而不是仅仅基于主观的表象;对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客观有效性,我们也同样有这种确信。可是,这些断言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康德的哲学取得一致,因为康德哲学的整个意图就在于证明认识对象及其相互关系仅仅是主观的存在,只能在自我意识的先天综合统一中获得规定,而绝没有在它之外与之符合的客体。就算认识对象与物自身可能是符合的,可对这种符合我们根本无从认识。

康德另一个自我辩护的理由是,他要求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出空间。但对于康德来说,信仰不是知识,对物自身存在的信仰并不能成为知识的根据,所以康德的整个理论都表现为一种绝对的主观主义,它可以很好地与哲学的理性相一致,却总是违背人们的自然信念。康德说,哲学家无法解决是否有一个外在世界存在的问题,这是哲学的一大丑闻;而雅可比却说,康德无法通过理性来表明他的超验理念是有客观存在与之对应的,这同样是一个丑闻。康德无法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将理性的概念窄化为雅可比所说的知性了。

对于雅可比来说有两种知识能力:首先是感性,它与知性一起,在信仰的帮助下给出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第二种是理智直观(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雅可比所谓的理智直观类似于里德所说的“常识”(common sense)或者门德尔松所说的“健康的人类理解”(gesunder Menschenverstand),像感觉那样将实在直接向我们揭示出来,而不是像知性那样要通过间接的分析和演证。但理智直观向我们揭示出来的不是感性对象,而是超感性的对象,即上帝、天意、自由、德性以及不朽的理念。

雅可比径直把理性称为信仰,因为他认为理性就应当是自明的、简单的,像感官知觉那样直接而直观,而感官知觉正是建立在自然信念的基础上的。理性是支持演证的,但理性本身却又是不能被演证的。他把理性称为感觉,是因为像所有的感觉一样,理性是生命作为一个整体的表达,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被给予我们,而不是通过概念的区分来达到。理性像感觉一样无法分析,像信仰一样无法演证。

雅可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他关于信仰之优先性的主张,对于矫正理性的主观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他的批判让人们不再能够在康德的二元论体系中安之若素,因为在实然与应然、必然与自由的对立中,规范性的一面被归于主体的自我立法,那么,当被问及应当何以为应当时,理性的主体就会因为孤立无援而采取一种与自身的原则相背离的非理性的独断论立场。由此,所有二元论的哲学都不可避免地会为怀疑主义留下可趁之机,使他们对合理性的终极根据的奠基变得摇摇欲坠。而雅可比自己则以直接信仰重申了“思有同一”这一根本性的原则以对抗二元论所产生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正如他的学生和朋友魏岑曼(Thomas Wizenmann)在《雅可比哲学与门德尔松哲学的后果》(Die Resultate der Jacobischen und Mendelssohnschen Philosophie von einem Freywilligen, 1786)一书中所指明的那样,雅可比所说的信仰并不是愚夫愚妇的信仰,他所说的信仰“将关于上帝的知识直接转化为行动、力量和实践;是一种将各种程度的明见性(Evidenz)以哲学的方式与事实联系起来的信仰;是一种将人降为虚无,又将人提升为上帝的信仰”。[9]雅可比希望用这种直接的信仰来调和理性与其自身客观内容的分裂状态,用事物本身的自明性来限制人的主观性,在信仰中达到思想与实存的同一。 然而,吊诡的是,雅可比为寻求客观性却采取了信仰这样一种最为主观的形式,并因此而放弃了一切中介性的思想。他没有注意到,虽然对真理和永恒存在的信仰作为直接知识在直观中显现出来,但是这些信仰的内容却绝不是任何感性或偶然的东西,而是一种自身普遍的内容;而纯粹的直观在这时也不过与纯粹的思维完全是同一个东西。[10]因为雅可比不是将内容的本性,而是将主观意识的事实作为真理的标准,主观意识里的东西就被冒充为思维自身的真实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直接知识或信仰的主观形式,使得人们有理由把任何无道理的、任意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东西当作是正当的;而且在我们关于上帝的直接知识中只能告诉我们上帝存在,而不能告诉我们上帝是什么,因为告诉我们上帝是什么,这会是一种认识,而认识都是经由思维的中介活动的间接知识。信仰,这样一种直接的、感性的确定性本身恰恰是最缺乏规定的。雅可比哲学的结果无疑将不是对人的主观性的限制,而是主观性的无限放大。黑格尔后来不遗余力进行批判的弗里斯和许多浪漫主义者都是雅可比的信徒,这也从事实上表明了雅可比信仰学说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一种道德和政治上的狂热和自负,从而对理性主义的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结语

尽管并没有最终逃脱主观主义的窠臼,但是雅可比在他所挑起的“泛神论之争”中对斯宾诺莎主义和康德二元论哲学的批判,的确深刻地揭示了以反思和逻辑推论为特征的启蒙理性观念的内在矛盾。当我们试图以理性的反思来追问事物存在的终极根据和我们一切规范性的认知与行动的合理性的终极标准时,按其内在逻辑发展的最终结果,要么是以一元论观点来解释世界,将世界视为一个完全合乎机械因果律的理性系统,从而使得自由、目的和超越性的权威成为虚设,即斯宾诺莎主义的宿命论和无神论;要么就是将一切规范性的根据归于理性主体的自我立法,将一切本然之理和事物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定统统消解的康德式的二元论和唯我论。这种种以知性为理性的理性主义或者以理性主体的先验构造来消解物自身的主体主义哲学都不可避免地会滑向虚无主义的深渊。

雅可比信仰主义哲学的提出正是基于对启蒙理性观念这一内在矛盾的深刻洞见。在雅可比看来,反思性的论理是没有尽头的,我们根本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来回答诸如我们为什么要做个好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为什么不可以损人利己等等,因为我们实际上总可以追问下去,总可以有进一步的理由或原因。而终极根据的问题根本不是一个知性的问题或者人的主观理性的问题,相反,这是一个关乎事情本身是如何存在的问题,理之本然的明见性和直接性是无法进一步论证的,所以终极根据并非由理性的反思来证明而是在信仰或者理智直观中直接把握的。雅可比以直接信仰重申了思有同一这一根本性的原则以对抗理性反思和二元论所产生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一努力虽然有着种种问题,却对我们重新思考理性和规范性的本质等根本性的问题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信仰与人性的自然彰显
发布时间:2019-12-06
20世纪20年代的湘南地区三吾大地樟树湾村,一株枝叶繁茂的古樟威严地站在村子的前端,彰显着一种神秘的寓意。青砖黑瓦的樟树湾上空突然乌云滚滚,一声巨雷将原本宁静的樟树湾炸得摇摇晃晃。就在这一天,三吾县学堂校长卢圣成被县团防局局长申大桂下令杀害了。面对这场从天而降的巨大厄运和灾难,卢圣成的妻子杨贞美悲愤交加。在樟树下等待母亲回家的卢刚和卢野,得知父亲被国民党团防局屠杀的噩耗后,发誓要去为父亲报仇。这时.........
塑造法科学生法律信仰的社会性因素的问题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6
法科学生是未来的法律职业人,他们是否对法律心怀虔诚,不但对其自身的法律行为具有指引作用,也在全社会民众中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塑造并强化法科生坚定的法律信仰对我国法治社会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从......
论传统音乐“信仰”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7-13
福建南音又称南管、弦管、南乐、郎君乐。现流传于我国东南沿海泉州、厦门、漳州、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并随着当地华人华侨传播至: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及香港、澳门等闽系华侨聚居地。成为当地华人华侨寄托乡思,联系乡情的重要文化载体。20世纪80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民族音乐学院搜集世界各洲民间音乐加以比较研究,其结论是:中国的音乐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音乐,而中国音乐之中则以南音为古。[.........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发布时间:2015-08-21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这是一个非常突兀的开头,我知道,但是坚持。 此去青岛,是跟随山东作家协会组织的蓝黄两区作家采风团采访,是一次文学之旅、美丽之旅。在我心里,文学与爱情,是同样重......
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当代青年成长问题。2013年5月4日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了针对青年的“五项基本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党对广大青年的新要求,结合当代......
用庄严法律捍卫神圣信仰
发布时间:2023-02-10
法律和信仰之间,法律是庄严的,信仰是神圣的。庄严的法律和神圣的信仰,不可侵犯,不可亵渎,应该捍卫。目前,为了维护城隍信仰的神圣性,中国道教协会拿起了法律武器,用庄严的法律捍卫了神圣的信仰,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和精彩的维权路。城隍本是道教信仰的尊神。既然是道教神仙,就不能作为商标注册和使用,成为商业经营中某种商品的品味、质量和商业价值的代表;更不能被视为某方利益的代言人,而沦为凡尘俗物。这会严重损害.........
法律信仰-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30
摘 要: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我国广大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法律信仰缺失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通过完善法的运行、推进法制宣传以及增强社会民众的权利意识等途径,加强我国......
法律信仰阻却之解析
发布时间:2022-10-24
法律信仰阻却之解析 法律信仰阻却之解析 法律信仰阻却之解析 第一:中国人从来没有宗教。 自古以来,中国的智识阶级就一直是无神论者。在中国,宗教在虔诚和玩笑之间并无甚鲜明的界线。中国......
论宪法信仰的培育与树立
发布时间:2023-07-22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这是促进民众更加了解宪法精神、培育全民宪法意识和推进宪法实施与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决定。纵观世界各国,没有哪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信仰能在短期内迅速的树立起来,都是需要......
试析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提供了科学而强大的理论基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从总体上来看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政治信仰问......
帕斯卡尔信仰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5
帕斯卡尔关于信仰观的阐述,是帕斯卡尔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帕斯卡尔作为一名数学家、科学家,虽然其哲学部分的论述并不多,且其哲学路线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但其崇尚真理的人生追求,反对经院和相信科学的哲学态度,对西方哲学......
浅论民间信仰概念构建的开放性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民间信仰的概念应该是随着研究的进程而不断完善并具有开放性的。然后解释了为什么民间信仰的概念是开放性的。最后通过三个方面对民间信仰概念构建的开放性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间信仰;构建;开放性;中国梦 ......
生命的尊重与信仰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汪曾祺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深受传统文化冲淡美学思想的影响,对生活抱有一种理解和审美的态度。他的小说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多彩生命, 使其作品中处处洋溢着生命的灵动,蕴含了人类一种强烈又恬淡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
关于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2-25
法律信仰问题既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条件,也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核心。澄清法律信仰是否可能、法律信仰何以可能,是法律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要实现从重外在制度到重内在制度的转化,路径上要从培养大学生......
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3-17
脱离传统而创新,往往是没有基点的创新,过不多久,这座创新的大厦就会颓然倒塌.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意见和行为的合理性(Rationalit?t)是哲学研究的传统主题。甚至可以说,哲......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发布时间:2022-07-22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 意见和行为的合理性(Rationalit?t)是哲学研究的传统主题。甚至可以说,哲学思想就是......
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02
1我国高校泛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弊端1.1学术自由度受限,缺乏办学活力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利分配受到其组织形式的不同,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行政权利管理体制。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力不平衡的发展情况使得高校学术自由度较低,缺乏办学活力。其中院校领导负责制使得学术制度不易于构建、学术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泛行政化使得高校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较易滋生腐败,民主化管理程.........
信仰体制还是信仰政策?
发布时间:2023-03-27
《从增长到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人们不会自然地、平等地共享经济扩张的成果。如何为更广泛的民众带来福祉已经成为上下共同追求的目标。本书从如何实现利用经济增长带动国民生活水平上升、消除......
论基督宗教信仰
发布时间:2023-07-20
论基督宗教信仰 论基督宗教信仰 论基督宗教信仰 信仰即信赖使徒信经用一个意味深长的字“我信”来开始。这指示我们可用这信经的简单绪言来把一切关于我们的任务主要的话连结起来。我们用三个描写信仰性质的导言开始。......
宗教独断论与教条主义——意识形态与信仰之间的灰色地带
发布时间:2013-12-17
" 当代天主教神学家孔汉思在与秦家懿合著的《中国宗教与基督教》(三联1997年版)中,着力强调世界三大宗教河系——“尽管有交融糅合,本质的差异依然保留!更重要的是,不应当把其他形式的宗教仅仅看作是自己信仰的宗教的预兆或离差,笃......
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问题之浅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5
引言 企业改制是指企业法人的终止、变更、重新设立,原企业的权利义务有新的法人享有和承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必须建立产权明晰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带......
六十年磨一剑为“战争之神”攻克世界难题
发布时间:2023-02-18
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泽山教授,凭借着在相关领域的杰出贡献,将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收入囊中,这位81岁的院士,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三项国家科技一等奖获得者。此次让王泽山再度问鼎国家科技大奖的成果,解决了世界军械领域的―项技术难题。攻克世界难题,火炮射程提高20%以上火炮曾被称为“战争之神”,威力与射程又和其含能材料火炸药的性能、使用.........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理性竞争战略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开放电信市场承诺的逐步履行,竞争不断加剧,“资费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民族移动通信 企业 应把握好机遇,根据博奕论经典模型——豪泰林模型所体现的理性竞争实质来看,在短暂的WTO过渡期内, 中国 移动通信企业应......
论法律信仰的培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5
〖内容提要〗 文章认为,为何要培养法律信仰的原因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其有应然性和重要性,以及其是法治本身的需要;还认为,法律信仰的培养所面临的障碍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旧的法律观念的影响、立法的膨胀、司法体制弊端的存在、法律效益的......
民间记忆的重塑:清代山东的驱蝗神信仰
发布时间:2022-10-04
【内容提要】驱蝗神是传统社会重要的民间俗信之一,清代山东重要的驱蝗神有刘猛将军、八蜡神、金姑娘娘、沂山庙神、东平王神等。雍正二年之后,儒家化、官方化的刘猛将军刘承忠说逐渐推向民间,民间信仰文化受官方正统文化影响发生变异,......
真迷信,假信仰
发布时间:2022-12-08
儒学本来是很纯朴的人学,是不讲“怪力乱神”的,但到汉朝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一出,儒学便有了一些神性了。当然,儒家讲天,自孟子便有,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之类,但将其系统化、完善起来的还是董仲舒。董仲舒说,“......
信息公开:教育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救治之道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教育治理追求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共治求善治。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制约了各治理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成为教育管理改革的瓶颈。从信息论的视角分析传统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治理体系的信息流,清晰展现了信息不对称对教育管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信息公开是教育不对称问题的救治之道。关键词:教育治理信息流信息不对称信息公开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要率先现代化。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实现教.........
浅析汉乐府爱情诗中女性的爱情信仰
发布时间:2023-04-16
摘要:汉乐府诗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爱情诗,占有较大比重,这些爱情诗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而透过这些爱情故事,我们可以剖析出女主人公的爱情信仰。本文针对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爱情信仰做具体分析,将其分为......
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精神生态上的多重性,就个体而言,确实有其决裂与选择的双重痛苦,而这种根本性痛苦正是产生真正思想的土壤。在全球化和后殖民时代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既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单一的大锅饭中,也不可能完全蹈空而跳入商......
对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党和人民的看家本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章从90后大学生马克主义信仰存在问题入手,剖析问......
在温情中呼唤信仰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郭文斌是宁夏作家群中重要而特殊的一员,他用温馨浪漫的笔触描摹渐渐消逝的传统节日、习俗,以及留存于乡间的美好人情人性,秉承京派遗风,被喻为“北方的汪曾祺”。我认为,郭文斌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笔下的浪漫乡土、淳......
浅谈《荆棘鸟》中西方女性对爱情的信仰
发布时间:2023-07-15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novel The Thorn Birds, which shows the different values of love between women and men around the Clearys. The goal of exploring it is not only to state that women’s faith i......
用青春血性捍卫崇高信仰
发布时间:2022-09-08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就是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他指出:“信仰问题是头号考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
反腐败斗争中“四个足够自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1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中“四个足够自信”的讲话,既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工作的一个肯定,又是对当前各种反腐言论的积O回应,同时还为未来的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和前景。研究这一问题,不仅需要了解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准确把握其丰富的基本内涵,而且还要带着问题意识去贯彻落实这一讲话精神。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四个足够自信”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
论甲午战争中清军的军纪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120年前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决定中日两国各自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关于清军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至今仍令人深思,这也是史学界一直比较专注的课题。长期以来,人们倾向于从政治制度、武器......
特色与柔性——高职院校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肩负高职教育任务的各类高职院校目前在竞争中仍处于劣势。高职院校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创建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特色,并实施能够对多样性、多变性的社会需求随时作出迅速而有效反映的柔性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竞争特......
信仰中国·美业革命
发布时间:2023-06-22
成都情有独忠美容化妆品公司成立于1997年,创始人刘金凤女士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创新营销策略和经营模式,并用爱心去踏实的销售,广泛的服务于客户,发展至今已经颇具规模。本届年会有三大亮点,第一,首次携手医美传媒,通过媒体,将情......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发布时间:2022-12-28
摘要:满族从白山黑水不断南迁进而建立清王朝,所凭借的不仅仅是所向披靡的八旗劲旅,还有基于共同文化、信仰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爱新觉罗家族延续三百年的萨满祭祀,以及满蒙联姻的国策,使得清宫信仰呈现出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并重......
宪法信仰的养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论文关键词】宪法 宪法信仰 宪法信仰养成 论文论文摘要:塑造全民的法律信仰是实现国家法治的必由之路。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本应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司法适用性,而实践中却往往成为“空中楼阁”。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没......
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问题之争及中国的应对策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已从“物”的层次扩及到“人”的范畴,国际竞争的焦点也从经济领域转向社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条款问题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争执的焦点......
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4
【原文出处】群众【原刊地名】南京【原刊期号】200305【原刊页号】14~16【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8【 标 题】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作 者】侯惠勤/方章东【作者简介】侯惠勤,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
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与注意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14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缺陷正是未来信息化软件商发展的机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发布时间:2023-07-16
"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各自的姓名称谓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与宗法观念的命名上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本文就各自文化中宗法与宗教观念的比较及姓名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
浅析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06
" [论文摘要]文章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民办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信教具有盲目性和功利性,宗教暧昧现象较重;对宗教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对宗教信仰持宽容态度;信仰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信仰传统宗教占优势等。针对这些......
论银行信贷管理的若干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6-01-13
摘要:本文根据理论发展和信贷实践提出的问题,分析了银行信贷管理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介和的相互关系。提出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设应当实行“信贷制度”和“风险处置制度”并举的战略。在讨论银行信贷管理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探讨了......
论大学生信仰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11-08
摘要: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核心,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信仰教育的历史使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必须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一是改革教学内容,突出信仰教育层次性和现实性;二是结合实际,分类开展信仰教育;三是着眼长远,建立主渠道与主阵地相统一的信仰教育机制;四是从宗教信仰宣传中吸收有益成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词:信仰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图分类号:G.........
浅谈在多元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问题调查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1-29
" 论文关键词:多元文化 道德信仰 调查 对策 论文摘 要:由于世界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为此学校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简述《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生与信仰
发布时间:2022-08-22
" 论文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平凡人生 信仰 论文摘要: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这部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长篇巨著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义。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的分析,从作品人物的生活经......
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生与信仰
发布时间:2023-04-27
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生与信仰 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生与信仰 分析《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人生与信仰 摘要: 路遥以他的《平凡的世界》享誉当代文坛,这部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长篇巨着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藏族的民间信仰
发布时间:2023-07-20
" 古老的藏族有着内容十分丰富的民间信仰崇拜。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近现代藏族民俗得以了解; 另一方面,藏族民间信仰的许多内容被后起的本教乃至本土化的佛教所吸收,已经融入到本教、佛 教中去了。因此,藏族本教、佛教中的一些内容......
唯一坚定的信仰
发布时间:2015-07-29
我从小就听话,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孩子堆里听孩子王的话,有一年我生了病,很严重的肾炎,医生不让我吃盐,我就听医生的话,将近半年时间没沾一粒盐。 我从来不具有叛逆性格和坚强的男性性格,这一点也让我不......
实体与程序问题之浅析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6
一、实体法与程序法分类的质疑(一)现状任何试图界定法律程序的努力都无法回避实体法与程序法这两个概念的纠缠。《牛津法律大辞典》对程序法的解释是:“程序法一词最初是由英国法学家边沁创造的类名词,用来表示不同于实体法的法律原则......
行政强制法立法若干争议问题之我见(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论文摘要】立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各种不同观点、主张的博弈过程。行政强制法由于涉及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重要权益,涉及对行政主体行政强制权的限制和行使行政强制权方式、程序的规制,其不同观点、不同主张的......
我们信仰什么?
发布时间:2014-01-17
——中西文化中的人性与价值 摘 要:信仰与信仰什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人性就是人的价值,信仰是人的终极价值,信仰什么是终极价值的实现方式,宗教信仰是以对超验的人性(神)目的去追求的人的终极价值。人性是人与自然、社会的......
从《河童》看芥川龙之介对人生信仰的怀疑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 要:《河童》作为日本大正文坛短篇小说之王芥川龙之介晚年的代表作,它全面表达了芥川对人生、哲学、宗教、艺术、社会等方面的最终认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中宗教的描写,反映芥川独特的宗教观。并结合作者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
兰州交通民俗信仰与禁忌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 要]交通民俗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出行习俗、信仰与禁忌构成了交通民俗的主要内容。兰州交通民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兰州人的交通活动与交通运作,而且也反映兰州人的生产、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兰州交通......
叩问精神家园之门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c.s.路易斯的《天路回程》皆通过寓言和梦境叙事、讽喻和标名的手法,借用主人公历经艰险抵达天家的经历,寄予了不同时代背景中的作者自身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对灵魂之救赎的渴求。不同之处在于《天路历程》诗歌部分以及圣经典故的引用更多,而《天路回程》额外描绘了人在获得信仰之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图景。[关键词]《天路历程》;《天路回程》;寻求精神家园;文学对比[中图分类号]1.........
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
发布时间:2022-12-08
" 论文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传递着英语世界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而当前的英语教学却囿于浅层次的英语技能训练,没能有效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在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课前时事阅读与交流、课堂人文知识及时灌输以及课后......
真理之争—哲学的起源与未来
发布时间:2013-12-17
" 1.所有那些与我们的思想与行动有关的东西,都可能以如此偏颇的方式显现给我们,以致于由此而产生各种意见的相左。如果每一个参与者都声言,唯有他所把握到的实事显现方式才符合于实事本身的存在和如何存在,因此而坚持真理是在自己一......
从《帕梅拉》中透视信仰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 要:《帕梅拉》一书中渗透着主人公对上帝的信仰,使其成为反抗威逼利诱的动力之源,也使帕梅拉乐观地面对艰难困苦,拥有善良、宽容的高尚人格。 关键词:信仰;动力之源;乐观;宽容 《帕梅拉》是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小说家塞缪......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问题、争论与选择
发布时间:2022-11-17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我国企业国内外并购的现象日渐增多,由于企业在合并时采用的合并方法存在差异,这就直接造成了财务报告所反映出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存在着不同,这就影响到了企业合并之前对企业资产的评估和合并之......
论我国国民法律信仰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 要 培养法律信仰是法治的需要,本文从法律信仰的概念出发,总结出培养我国国民法律信仰的原因及其作用,结合我国培养国民法律信仰的障碍,最后提出具有中国特色培养国民法律信仰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国民 法律信仰 法治社会 作......
民法上权利之构成、扩张与泛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上权利之构成、扩张与泛化 民法上权利之构成、扩张与泛化 民法上权利之构成、扩张与泛化 [内容提要] 本文以民法上“权利”为联结点,分析了权利的本质构成、扩张与泛化三个维度的问题。文章......
萨迦派的文殊信仰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 要:作为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极高的,中国佛教中的汉传和藏传佛教中都有文殊信仰。藏传佛教中萨迦派在这方面极为突出,被认为在文殊信仰方面有一定代表性。探讨萨迦派文殊信仰的重要特征以及这种信仰在历史上的......
学生管理论文之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2-07-22
恋爱一直被视为中学的高压线。所以,在这方面很多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随着改革开放,随着某些媒体的不负责任的宣传,传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出,早恋现象变得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当代职高学生“早恋”现象更加严重。早恋所衍生的副作用众所周知,小则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前途、幸福,大则关系到社会的安宁、祖国的未来。所以,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依然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中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三岁至十八岁之间,生.........
村委会组织法修订中的四大争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09
" 从1998年6月到11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村委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不管是在全体会议上,还是在分组审议时,村委会的性质、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村委会是否应具有管理集体......
你的爱情,我的信仰
发布时间:2015-08-28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么稀奇古怪,有些人陪伴你走过了许多年,可还只是熟悉的陌生人;有些人只是擦肩而过,你却总也无法忘怀。就像,那个在我拍照时冒冒失失闯进照片里的女孩儿一样。她抱歉羞涩的微笑毫不费力地敲开了我的心扉,久久萦绕......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25
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1.1管理制度和体系不健全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比较重视各项经营活动,重视生产、营销等,对于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则没有足够的重视,落后的管理理念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必须要积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创新,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得信息化管理很难推广。1.2.........
圆明园的信仰口诀
发布时间:2023-05-21
西方文学巨匠雨果说:“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帕特农神殿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所谓“梦幻艺术”就是中国原创的、流传了几千年的风水艺术,而圆明园就是......
白族本主信仰中的道教元素
发布时间:2023-06-07
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绵远的文化传承,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滇焚”。白族信仰本主,本主的白语发音为“武增”,意为“本境之主”或“我的主人”,属于地方性的保护神。在被当作本主崇拜的神灵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道教神仙。另外,在迎本主等仪式活动中也融入了一些道教元素。道教的传入白族崇拜本主的起源尚无定论,大约可以追溯到唐代。据明杨慎《南诏野史》记载,白族在南诏时曾建蛇骨灵塔,“王令人剖蛇腹,取赤城骨葬之.........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07-21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众所周知,诚信问题对会计行业来说十分重要,它是会计行业的行业规则、立业之本、行业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基础。而现如今,诚信问题却在挑战会计行业的底线,成为了我国各行业所关注的问题。多年来,......
法律信仰:践行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
发布时间:2023-01-06
一、引言: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中国 “Law has to be believed in or it will be not work.――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 这句来自美国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的法学格言,如今,在不断孜孜追求现代性的中国人的......
浅谈群体性信访的理性对话之路
发布时间:2016-04-27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行政法论文:浅谈群体性信访的理性对话之路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论文摘要:法院群体性信访是法院处理信访的重点,群体性信访当事人情绪容易激动,解决信访问题首先是解决对......
科幻|21世纪的信仰?
发布时间:2023-02-04
自从人类存在开始,我们就开始对无数的星星开始感到敬畏。但万里无云的壮丽星空只是这个令人惊叹的宇宙的一小部分。自从有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像仙女座那样的小脏点儿都可以被清晰看到。但是,银河系有一万亿颗恒星,这些恒星的壮丽程......
对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两个问题的讨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18
唐正洪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由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机制的特殊性以及相关立法的滞后性,导致审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在适用法律上存在一定难度,审判实务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适用法律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
唯物史观与宗教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唯物史观与宗教信仰之关系唯物史观同宗教信仰的关系并不是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完全对立,它们两者是互相包容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宗教信仰从史前文明存在至今,历史悠久,已然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传统诠释方式,它的消亡必然要同人类文明的消亡同步,即便科学、唯物完全发达到极致,从广义上来看,用科学数据制造出来的某种神明同样可以成为全新的后现代宗教偶像。因此,宗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活所呈现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以.........
论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手段中特殊的一种,已被我国新闻实务界所广泛运用在社会新闻采写等领域,但是隐性采访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诸多悖论。本论文从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制度入手,根据隐性采访的特点,阐述隐性采访涉及法律......
当前改革与发展下中国信仰缺失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中深化改革,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成功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实现了平稳的发展。在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信仰缺失、拜物主义严重等问题日益......
法律信仰的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30
摘 要 自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一书被引入我国以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的名言在法学界引起了关于法律信仰的研究热潮,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法律信仰能否本土化是一个终极的争论目标。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终极的问题,......
劳动争议案件中的若干问题探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一、当前劳动争议案件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及类型当前,随着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而引发的劳动争议纠纷呈日趋上升之势。这类案件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
群体推理的逻辑与群体理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23
广大朋友们,关于“群体推理的逻辑与群体理性问题”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导论 人们通常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范性的科学。这样的推理和论证是纯形式的......
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通过分析唐代裴氏中眷现存的墓志等相关资料,可知唐代裴氏中眷中,女性的佛教信仰比较普遍,其所信仰的并非全部是三阶教。但在丧葬仪式中,有体现出民生宗教的影响。唐代裴氏中眷宗教信仰体现出中国传统信仰的多元性与实用性......
浅谈法律信仰与法律权威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6-11-25
一、法律信仰的确立 信仰之于法具有内在性。所谓信仰指对某种主张或对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法律信仰可以说是人们自觉自愿把法律奉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一种内心确信,信仰不是依附在法律之上的可有可无的一张皮,......
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 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 论德里达与胡塞尔的符号学之争 内容提要:把符号划分为“表述”与“指号”,这是胡塞尔符号学理论的第一个区分。德里达恰恰在这一点上与胡塞尔发生根......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与民族信仰
发布时间:2022-11-13
西南民族民间舞蹈多是由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在与、敌人斗争的中,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自发集体创作的,不断的积累延续下来的原生态的舞蹈。它们是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这些舞蹈和本族人的生活习俗、文化信仰息息......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 秦代法令中的“负志”表示怀有志向或坚守节操,“负志”之人试图与当政者保持距离而拒绝入仕,因而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为专制君主服务,以“富国强兵”的名义无视个人的权......
民间信仰与纠纷解决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要]民间信仰在本质上属于宗教的范畴,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来的行为规范,是深植于中国老百姓中的宗教信仰及行为表现。目前,民间社会规范在基层司法中的作用尤为显著并产生了一些积极的社会效果,民间信仰作为民间社会规范的重......
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一场非思想性的思想论争
发布时间:2022-09-16
要弄清楚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的历史性争论,通常都会碰到很大的困难。对于一个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的阐释者来说,所遭遇到的第一个层面的困难就是他们各自思想的复杂性。时至今日,关于二人基本著作的阐释仍然没有在学界达成定论。第......
企业家信仰型道德的内涵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2-12-03
摘要:企业家的道德水平对于当今的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文章从企业家道德的分类分析入手,提出了信仰型道德的概念,用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种高端道德形态;在阐释了信仰型道德的涵义及其与非信仰型道德的若干差别之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