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18:14:08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时间:2023-08-07 18:14:08     小编:

[摘要] 秦代法令中的“负志”表示怀有志向或坚守节操,“负志”之人试图与当政者保持距离而拒绝入仕,因而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为专制君主服务,以“富国强兵”的名义无视个人的权益,甚至蔑视个人的人格,秦代相关律令正是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 负志;入仕;法家专制;君主

Abstract:“Fuzhi”means cherishing ambition or sticking to moral integrity in the laws of Qin Dynasty.Those who tried to keep a distance from autorities and refused to enter the official career would be punished.The Legalists were advocators and practitioners of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They exploited human weaknesses for despots, disregarded the rights of inspaniduals, and even despised inspanidual's personality in the name of “enriching the country and increasing its military force”. The relevant laws of Qin epitomized the spirits of the Legalists.

Key words: Fuzhi; entering the official career; the Legalists; despots

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秦王嬴政非常欣赏韩非的著作,法家倾向显而易见。秦朝建立前夕,吕不韦曾招集诸家学者,撰成《问洗呵铩罚大有兼综百家熔于一炉的气势,虽经“焚书坑儒”,其书仍能完璧,流传至今。秦朝建立之后,其政治指导思想是否有所变化,学界仍有不同看法。本文拟从秦代法令对“负志”、“避为吏”的相关规定入手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一 “负志”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有如下两条简文:

□/及黔首非奋,为上有求。ㄒ玻,而敢以肆(辱?)自讼及讼人,故而髟剔发负志,及髟剔发而不负志者,令戍新地四岁;其(1944)

□/负志而不髟剔发者,戍二岁 第十九(1999)

这两条简文各有残损,但文意连贯,笔迹相似,当属同一法令条文之片断;编号“第十九”表明这一条文属于秦令。至于此条令文所属之令名,目前尚不能确定。

简文之“髟剔”见《说文解字・髟部》:

髟剔,发也。从髟从刀,易声。

髡,髟剔发也。从髟,兀声。

,髟剔发也。从髟,弟声。大人曰髡,小儿曰,尽及身毛曰髟剔。

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段注》(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90),页453-454。

古人不论男女,都要蓄发,被剃去头发,是一种侮辱。主人可对奴婢施以髡钳,例如《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原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

髡亦可作为刑罚的一种,施用于犯罪之人,且必须在官府监管之下使用。例如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擅杀、刑、髡其后子,谳之。”可(何)谓“后子”?官其男为爵后,及臣邦君长所置为后大(太)子,皆为“后子”。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页110。

秦法严格保护家中尊长的权威,但涉及对“后子”杀、刑、髡这样的惩罚手段,家长不可擅自行事。

于振波,《从“公室告”与“家罪”看秦律的立法精神》,《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页39-44。不仅如此,上述岳麓书院藏秦简之令文表明,普通民众(黔首)即使本人自行髡剃,也是当时法令所不允许的。

“负志”有失意、失望之意。如《史记・苏秦列传》载苏代游说燕王所云:

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I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绌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

《史记》,卷69《苏秦列传》,页2266。

然而,本条令文是针对逃避“上有求”之人,这些人之所以“髟剔发”或“负志”,是为了逃避“上有求”,似不可解释为失意。因此,弄清“上有求”指的是什么,有助于准确理解“负志”的涵义。

“上”指君主或在上位之人。如《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礼记・王制》:“尊君亲上。”“上”之所求,既可以是赋税徭役,也可以是仕宦为吏,总之要服从“上”之命令、差遣。具体到本条令文中“上”之所求,应该不是指普通庶人之赋税徭役,而是指有才能者仕宦为吏。理由如下:

首先,对普通庶人而言,赋税、徭役几乎是无条件的,甚至有轻微残疾者也不能避免。例如睡虎在秦简《法律答问》:

可(何)如为“大痍”?“大痍”者,支(肢)或未断,及将长令二人扶出之,为“大痍”。 《睡虎地秦墓竹简》,页143。

“痍”指创伤。法律中之所以对创伤程度详加规定,就是为了将其作为征发徭役的根据。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徭律》:

诸当行粟,独与若父母居老如老,若其父母罢(癃)者,皆勿行。金痍、有□病,皆以为罢(癃),可事如老。其非从军战痍也,作县官四更,不可事,勿事。勿(?)以□p(?)瘳之令、尉前。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页188。

残疾人(“罢癃”)也不一定都完全免除徭役,残疾程度较轻者仍然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徭役(“事如老”、“作县官四更”),只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才可能被免除徭役(“不可事者,勿事”)。如果有人为了逃避徭役而自残,则会受到严厉惩罚,见《二年律令・贼律》:

贼伤人,及自贼伤以避事者,皆黥为城旦舂。

《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页137。

汉初法律多承秦制,《二年律令》的相关规定对于了解秦代情况极据参考价值。肢体上的伤残如果程度较轻,尚不能避免徭役负担,剃去头发所要逃避的显然不太可能是力役。至于“负志”,不论是表示失望还是其他,只不过是一种情绪或态度,更不可能达到逃避徭役的目的。

第二,古人对身体发肤非常爱惜,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卷1《开宗明义》,页3。更重要的是,体肤受到伤害,会影响到仕途。西汉哀帝时,博士申咸给事中,多次在哀帝面前诋毁薛宣,薛宣之子薛况“赇客杨明,欲令创咸面目,使不居位”。

“负志”作为一种情绪或态度,并不能摆脱赋役之负担,然而有才能而拒绝仕宦为吏,却表现出与“上”不合作的鲜明态度。

相传古时有许由拒绝接受尧的禅让,“耻之逃隐”;西周初年,有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页3056-3057。《后汉书》载高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太守连召请,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应为吏,又诈与寡嫂讼田,遂不仕”。

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

诸如“不降其志”、“不诎其志”、“不改其操”、“执志”、“抗志”等等,应与秦令条文中的“负志”涵义近似。“负”有担负、怀抱之意,因此,“负志”或可解释为怀有志向或坚守节操。

二 “避为吏”

岳麓书院藏秦简中还有如下简文:

中县史学童今岁会试者凡八(?)百c一人,其不入史者百一十一人・臣闻其不入者,泰抵恶为吏,而与其(1807)

典试史为诈,不肯入史,以避为吏。为诈如此而毋罚,不便。臣请令泰史遣以为潦东县官佐四岁,日备免之(1810)

为诈便・臣t(昧)死请。制曰:可・廿九年四月甲戌到胡阳・史学童诈不入试令・出廷丙廿七(1859)

简1807与1810语气连贯,而简1810与1859似不可连读,但内容相关。这三条简文笔迹相似,也可能属于同一法令条文之片断,令名为“史学童诈不入试令”,属于“出廷令丙”中的一条。

胡阳,县名,又作“湖阳”,秦置,治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属南阳郡(战国秦置,治今河南南阳)。潦东,又作“辽东”,郡名,战国燕置,治今辽宁辽阳。将在南阳郡史学童考试中有欺诈行为的人发遣到遥远的潦东郡,说明此时燕国已为秦所吞并,因此,令文中的“廿九年”当为秦始皇纪年(前218),该年四月朔日为甲子日,甲戌为四月十一日。

秦律对史学童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据《秦律十八种・内史杂》:

非史子。ㄒ玻,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下吏能书者,毋敢从史之事。

《睡虎地秦墓竹简》,页63。

也就是说,只有史的儿子才可以成为史学童;低级小吏即使有史的才能,也不可以成为史。

史学童通过相关考试,才可以成为各级官府的史,并进而获得升迁而成为地位更高的官吏。在古代官僚体制下,官吏不论大小,总是要比庶人的地位高,并享有相应的特权,那么,为什么在刚刚建立的秦朝,竟然有众多的史学童“恶为吏”,甚至不惜买通典试史呢?这可能与秦代吏治有关。

秦代吏治始终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一方面,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一支一丝不苟、执法严明的官僚队伍,为秦国的强大并最终统一全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建立之后,吏治的法网趋于苛酷,使一些人视入仕为畏途。官吏只能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职责,禁止其在应对紧急或复杂情况时作出变通,这与法家主张严禁官吏利用职务之便谋求私利有关,却使得官吏在执法中刚性有余而缺乏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不认同法家思想的人,固然有可能“负志”而消极抵抗,即使认同法家思想的人,也可能在动辄得咎的环境下趋利避害而“恶为吏”。“史学童诈不入试令”之所以颁布于秦朝建立之后而不是战国时期,也恰恰印证了统一王朝建立之后法律更加苛酷和专制色彩更加浓厚的事实。对此,笔者已另文讨论,不再赘述。 于振波,《秦代吏治管窥――以秦简司法、行政文书为中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页10-13。本文想关注的是,在惩治“负志”与“避为吏”的法律规定中所体现的是什么样的立法精神。

三 秦之立法精神

如前所述,史学童之所以“避为吏”,主要是因为吏治的法网过于苛酷;而有些人之所以“负志”而拒绝入仕,既有可能是个人原因(例如纯粹就是不想做官),也有可能是政治原因(例如不认同执政者的个人品行或政治理念、对现实政治失望等)。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人之所以受到惩罚,共同点只有一个,不想成为官吏。对于百姓而言(包括基层小吏),他们在历代王朝都要承担赋税徭役,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几乎没有例外;然而,对于不想仕宦为吏的人,历代王朝,甚至同一王朝的不同时期,则有不同的法令、政策,这完全取决于执政者的政治理念甚至是个人的好恶。执政者的政治理念或个人好恶通过相关法令、政策体现出来,也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立法精神”。

战国时期的道家,对现实社会极度失望,将入仕视为畏途。庄子拒绝楚王的高官厚禄,声称:“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页2145。

儒家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倡导贤人政治。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8《泰伯》,页104。

也就是说,儒家所倡导的入仕,是以执政者是否有“道”为条件的,执政者“无道”,贤人可以拒绝入仕。另一方面,即使执政者有“道”,也不能强迫他所希望的贤人必须来为他效力,因为儒家还强调对个人人格的尊重: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卷9《子罕》,页121。

正因为匹夫也有“志”,而且匹夫之“志”还“不可夺”,所以尽管西周的文、武、周公是儒家所推崇的“圣人”,但在武王伐纣取得政权后,伯夷、叔齐仍然可以“不食周粟”。孔子、孟子在盛赞文、武、周公之圣德的同时,也给伯夷、叔齐以高度评价:

《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

《孟子・万章下》: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可见在道家和儒家看来,“负志”、“持志”、“抗志”而拒绝入仕并不是什么罪过,而且还应得到尊重。

战国时期,明确批评隐逸之士并主张对他们予以惩罚的,只有法家。法家倡导“富国强兵”和强化专制君权。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法家主张将民置于贫弱且屈辱的境地,见《商君书・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殆而国弱。

高亨,《商君书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74),页158。

法家认为,民众只有处在贫弱且屈辱的地位,在刑与赏两手政策操控下,才会变成完全听命于专制君主的工具。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韩非子》对儒家所称道的伯夷、叔齐大加鞭挞:

古有伯夷、叔齐者,武王让以天下而弗受,二人饿死首阳之陵。若此臣,不畏重诛,不利重赏,不可以罚禁也,不可以赏使也,此之谓无益之臣也,吾所少而去也,而世主之所多而求也。

清・王先慎集解,《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5册,上海:上海书店据世界书局本影印,1986),卷4《奸劫弑臣》,页75-76。

《韩非子》称伯夷、叔齐为“无益之臣”,《商君书・画策》则将这类人称为“奸民”:

亡国之欲(俗),贱爵轻禄,用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此之谓奸民。

既然是“奸民”,自然就有了惩罚的理由。明乎此,上述在惩治“负志”与“避为吏”的秦令中所体现的,是对民众个人权益及人格尊严的无视与践踏,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的法家思想的典型特征。

四 结 语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建立起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家是这一制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法家认识到人性的弱点,并利用人性的弱点为专制君主服务,以“富国强兵”的名义无视个人的权益,甚至蔑视个人的人格,秦代相关律令正是法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样的思想观念不仅为法家所明确反对,也受到秦代法令的严厉打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飘零与复归:现代人的精神之旅
发布时间:2013-12-17
王家卫因《春光乍泄》(“HappyTogether”)荣获法国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近年来王家卫以其个人化的写作风格而使其一系列影片(《旺角卡门》、《东邪西毒》、《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堕落天使》)为世人所瞩目。......
大学之道:精神重建与制度创新
发布时间:2022-10-08
" 再过两年,作为中国现代大学象征的北京大学将迎来百年诞辰。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的建立,始于本世纪初,大致是前五十年学习美、日,后四十年模仿苏联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新的一轮改革和冲击。这是中......
《牡丹亭·写真》之精神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明代的《牡丹亭》被称为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传世巨作。在作者汤显祖所处的时代,《牡丹亭》中追求人性解放与自由的思想具有极其先进而深远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十四《写真》中,杜丽娘的自我写真表现出了她自恋的内......
烈士精神:学校发展之魂
发布时间:2023-01-02
此后,学校以英雄人物的精神构建学校核心价值体系,找准学校发展的若干“结点”,依托烈士精神构建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学品质。 让烈士精神落地生根,找到学校工作的落脚点 一所学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团队的建设至关重......
大漠精神萎,何必祭奠之
发布时间:2015-08-25
元曲作家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字一针见血地“画”出千百年来处在中国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生存困境图,无论时代的磨盘如何转动,推磨的“人”(统治者)如何走马换将,磨盘只不过是按......
茅以升与中国桥梁梦之少年立志篇
发布时间:2023-07-1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毕生的梦想与追求,就是为祖国、为人民造好桥,造大桥。他以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以自己的人生托起一座座雄伟壮美的有形之桥与无形之桥,最后化作一道彩虹永留人间。一茅以升,字唐臣,生于1896年1月9日。那是一个中华民族被列强欺辱、宰割,充满屈辱的年代。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
“仁之德”与“道之德”:先秦两种德性思想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要:孔子和老子分别开创了儒、道德性思想先河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仁之德”和“道之德”为其特色的孔、老德性观,不仅代表了中国德性文明发展的两大历史趋势,而且在彼此融摄中共同维系着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传统与主干。新形势下,认真解读两种德性观的内涵,在思想“原点”的比较中探索它们在核心概念、主体价值取向和德性养成路径上的差异性,传承和弘扬以“社会伦理”见长的孔子德性观和以“自然伦理”见长.........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适用。但曾在立法层面显得零乱而无章法,一直未形成统一、系统的法律制度。《侵权责任法》第22条的规定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法律上予以确立,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应被广泛适用于各种“人身权益”被侵害的情形。【关键词】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赔偿金数额一、精神损害赔偿概述《牛津法律大辞典》对精神损害释义时指出,精神损害不仅仅是一种惊吓,而是一种可辨认身.........
论城市区志与县志之似与非似
发布时间:2015-08-18
改革开放以来,新方志编纂蔚然成风,思想之深邃、资料之丰富、体例之完备是旧志所无法比拟的。迄今为止,第一轮志书基本都已出版,第二轮志书大多正在编修当中。首轮志书多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州、地区)、县(市)三级志书......
精神之纬与现代文明下的《冰点人物》
发布时间:2023-01-25
摘 要:《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冰点人物”专版,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反映了社会转型期国人遇到的机遇和挑战、生活中经历的收获和坎坷。其选题、切入视角、讲述方式都体现出在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中,对于人的精神和品性之美的珍视,......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发布时间:2013-12-19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摘 要: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包括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它是科学......
浅析企业管理之团队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9
团队精神是我们一直都倡导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也许古人不......
浅析一般性立法的精神与坚守
发布时间:2023-06-01
一般性立法的界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对执政党而言,良法概念系重大......
试论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8
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调整范围出发,讨论了离婚之精神损害赔偿理论上的可能性与实践上的必要性,把离婚中的损害区分为离因之精神损害和离婚之精神损害,重点研究了离婚之损害的法律继受、权利义务主体、请求权的让与与继承、赔偿原则及适......
浅析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之否定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 法人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内容提要: 尽管很多民法学者尝试着承认法人存在精神损害的理论构建,却始终难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本文试图在分析法人本质、法人人格权利的客体、内容和性质以及合理界定精神损害的涵义、......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04-15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文艺美学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美育品格,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化育之......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内容提要:近年来,当事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明显增加,但是......
用志愿精神凝聚团队
发布时间:2015-09-08
如果你2015年的日程表中仍然有空闲时间,那就去做志愿者吧。如果你感觉被工作压垮――英国公民声称无法抽出时间做善事的主要原因――那就去做志愿者吧。它将教会你一些本事,让你用来提升自己作为一名经理或雇员的水平。 这听起来与......
从中西方文化之比较探究文化精神之去向
发布时间:2023-05-16
从中西方文化之比较探究文化精神之去向 摘要 何谓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现状如何?中国文化精神何去何从?本文从中西方文化相异的源头端——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西方文化主张“天人相分”的两种理论的思想渊源、本质及利弊的......
民间游说与立法之互动
发布时间:2023-07-25
" 法律法规是由国家机器强制执行的,一旦颁布实施,全社会必须遵守。在这种情况下,立法的民间游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02年1月1日实施新颁《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起,至2002年10月15日最高法院作出《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的司法......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发布时间:2022-11-05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浅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目前,法学界、法律界对于在我国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也初步的明确了精......
作文精练之法举隅
发布时间:2015-09-15
一、妙语者不在多言 擅长说话的人,一定懂得,话不在于说得多,有时候甚至不说更好。正如顾城先生有一首诗作《门前》中所言:“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我们站着,不说话”,这真是一......
浅谈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之检讨
发布时间:2022-10-11
浅谈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之检讨 【内容提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刑法规定的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对社会形成非法控制的尚未定型为黑社会组织的犯罪组织。追求和实现非法控制是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团伙相区别的显著标志。非法......
刑法之道:神器的“人”化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 刑法作为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保障法,其一向被视为实现长治久安的治世工具,它被认为是公法,是公器,更为神器。但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过分重视刑法在国家管理和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不高的明显表现。为顺......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1-23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之我见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之我见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之我见 内容摘要: 目前,法学界、法律界对于我国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达成基本共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
浅析为立法者立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哲思
发布时间:2023-06-14
一、孟德斯鸠的原初动机:法的形而上学 生活于17 世纪和18 世纪交汇时期的孟德斯鸠深受柏拉图理性论影响。他说:柏拉图感谢天,使他出生在苏格拉底的时代。我也感谢天,使我出生在我生活所寄托的政府之下,并且感谢它,要我服从那些它......
再现中华精神风骨与文史之美的少年读本
发布时间:2022-11-21
鲁迅先生说《史记》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谓千秋美誉。文化学者余秋雨评价司马迁是“中国首席历史学家,又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巨匠”,无疑也是超越时空的知音之言。质言之,《史记》不仅是一部为后世呈现了中华历史之美、文......
酒神精神与狂欢精神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酒神精神和狂欢精神对生命的肯定、对肉体因素的推崇,为提高人的主体地位做出了极大贡献。两者乍看之下非常相似,但细细分析以后,会发现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将探讨两者在肯定生命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在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方面......
论我国税收犯罪刑事立法之重构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8
从整体上看,我国新刑法典规定的税收犯罪,其规范是全面的、细致的,其设置种类和分布也比较合理,与国际上惩治税收犯罪的规范逐渐趋于一致。新刑法典还注重了刑法的经济功能,对许多税收违法行为,都划定一定的数额标准来量定。在具体法......
权力意志之制约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从过去的君主制到现在的会议制,从君主到政府,有一样东西始终没有变,那就是权力。政府改某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使用的调整。一个庞大的 社会 中,直接与政府权力接触的往往是那些官员。从亚里士多得到霍布斯,从......
拾慧志林 粥之德
发布时间:2023-07-06
粥能将粮食的营养功效发挥到极致,过去官家赈灾,以活命为要紧,通常是开粥棚,舍粥活民。正因为粥能将粮食的营养发挥到最大处。 曾经用暖水瓶做粥,其法为:开水不要灌得太满,将生米放进去,盖上瓶盖儿,放一晚,次日早晨,倒出,......
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11
[关键词]法务 会计 ,独立审计[摘要] 法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一门新的、令人注目的成长点,近几年由于财务丑闻的不断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异同进行比较 分析 ,有助于我们理解法务会计的独特性和 应用 价值,推......
清华简与先秦时代的黄老之学
发布时间:2023-06-26
内容提要从“天→地→邦→人”的论述序列、“天道论”“因循论”及“利民”“尊君”理念等角度进行考察,可发现清华简《汤处于汤丘》与《汤在啻门》都包含有一定的黄老因素。尤其是《汤在啻门》一篇已出现四时、五行、刑德、气等明显......
《新安大族志》之成就与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05
“郡谱”或全国性统一的谱书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初有官方颁行的《氏族志》。元代,徽州出现一部记载地方氏族的《新安大族志》(以下简称《大族志》)。此后,又陆续涌现出《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形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目前,学界对《新安名族志》关注更多,主要是从它的编纂背景、过程、宗旨,以及版本和史料价值等方面做研究。然而,对《大族志》关注不够,在它的编者及刊刻年代上尚存争议,这使其身份变得.........
茶宠之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道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3-01-13
茶宠之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道家”精神 一、何为茶宠 “茶宠”就是人们早期所谓的“茶虫”,属于茶器中的一种,是人们品茶时放在茶盘上的小摆件,顾名思义就是茶水滋养的小宠物,大多是用紫砂或澄泥烧制的陶质工艺品,喝茶时用茶汤涂抹......
抢劫罪与强奸罪客观行为之检视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要:抢劫罪与强奸罪的客观行为在法条规范的描述上几乎一致,但在具体犯罪中差异明显。通过比较分析两罪“暴力”、“胁迫”、“其他方法”三类具体客观行为的异同,再从客体和类罪细化程度两个层面探求引起两罪客观行为差异的缘由,以期在实践中对相关罪行做出精准定罪。关键词:抢劫罪;强奸罪;暴力;胁迫;其他方法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153(2017)03-0053-05抢劫罪和强.........
内地与澳门刑法中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2-26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作为犯罪的两种未完成形态,是各国刑法中普遍存在的刑法制度。由于内地与澳门分属不同法系,刑法理论基础有所不同,两地对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就两地刑法中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规定及理论见......
受贿罪之我见_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提要]受贿罪客体历来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受贿罪客体理论的分析,指出受贿罪的客体既不是复合客体也不是选择性客体,应具有单一性。受贿罪的客体是直接客体,而不是一般客体或同类客体......
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整合之路(1)
发布时间:2022-07-21
1.引言:转型的焦虑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也作现代转换)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学由“热”转沉寂后成了“没有热点的热点”,在众说纷纭中表征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的焦虑与急躁。 在这里,我们从哲学文化整合的发展......
与徐志摩离婚之后的张幼仪
发布时间:2023-03-26
张幼仪(1900―1988),学名嘉玢,幼仪是小名,她出生于江苏宝山县(现属上海)的名门世家,祖父是高官,父亲是名医,二哥张嘉森(字君劢)是哲学家和政治活动家,民社党创立者,四哥张嘉H(字公权)是中国银行总裁。由于是徐志摩的原......
城镇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之立体培训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图书馆志愿者活动逐渐拓展到了城镇一级图书馆,然而城镇图书馆和城市图书馆在志愿者活动上有着先天的差距。在志愿者的来源较少,水平参差,城镇图书馆内部人员也较城市思想意识落后,两方面共同阻碍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通过......
论我国外资立法之现状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01
论我国外资立法之现状与完善 论我国外资立法之现状与完善 论我国外资立法之现状与完善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即将加入WTO的现实情况,梳理了我国外资立法的进程,......
树立法律权威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法律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长治久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显出来。但受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律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法律在我国公民心中的至上权威尚未确立。在我国树立法律权威,应从完善......
欧元区负利率之谜
发布时间:2022-12-1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央行竞相QE,却并没有带来物价的显著上升,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CPI不涨,而金融资产价格上涨的现象。央行在通缩问题上的转向,是这几年全球经济中最大的变化之一,也将市场推向更加不寻常的领域――负利率。 ......
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内容提要】夫妻同居为夫妻共同生活的基础要件,不仅涉及到夫妻关系的维系,更关系到子女的抚养、老人的赡养等问题。各国立法中,在明确规定夫妻有......
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精神生态上的多重性,就个体而言,确实有其决裂与选择的双重痛苦,而这种根本性痛苦正是产生真正思想的土壤。在全球化和后殖民时代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既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单一的大锅饭中,也不可能完全蹈空而跳入商......
‘大而化之’看《庄子?逍遥游》中的精神超越
发布时间:2022-10-05
摘 要:《庄子》一书中提出 ‘大’和‘化’。他所说的‘大’就是要超出小大对的等性比较的樊笼,站在超然物象的文学想象下的达观的大。而‘化’就是要不停滞在‘大’所达到的思维的范围之内,超然于有意识的范畴达到无意识的纯粹精神......
秦城的历史渊源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 要]文章以秦城的历史渊源为主线,阐述了古城的由来和历代古城存留的迹象,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真实史料和试掘的出土文物完整论述了古秦城的真实面目。文章在最后的论述中对秦城真面目阐明了个人明确的观点。 [关键词]古城;悠久;......
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造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造法 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造法 精神损害赔偿与法官造法 一、精神损失赔偿概述 精神损失是指由于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或使其精神利益受到损害。我国学者曾世......
卢里耶医生之罪
发布时间:2023-02-19
因为智慧多,烦恼就多, 所以谁的知识增多,悲伤也就增多。 一 在医学协会的紧急会议上我被医协除名,面临着令人烦恼的诉讼程序。报纸上连篇累牍地登载了对我罪行的描述,出现了为维护人道而呼吁要判我绞刑的人。在庸俗的插图中......
简析大陆刑法与港澳台刑法犯罪故意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5-14
简析大陆刑法与港澳台刑法犯罪故意之比较 摘要:犯罪故意是犯罪主观方面的重要因素,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本文结合大陆刑法与港澳台刑法的规定,就犯罪故意做出比较研究,得出二者异同,并对大陆刑法犯罪故意的立法规定提......
贪污罪、职务侵占罪之辨析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4
一、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是否限于公共财产 现行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构成职务侵占罪;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
知识:在神话与政治之间
发布时间:2022-07-22
" Abstract: human knowledge traditionally bears various social and ethnic functions, and intellectual man has ever served as sacrifice, legislation, salvation, as well as enlightenment and liberation, whose practice ......
经济发展与战国秦汉之际法制建设的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5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又影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条理论在战国秦汉之际的简牍资料中再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战国秦汉之际是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一个转型期,国家授田制度取代了西周春秋以来的井田制度,......
商法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2-10-08
精神,魂也。人之具精神乃人当立于世上之根基,物之具精神乃物可尽其效用之根本。国家有国家的精神,民族有民族的精神,精神实为一物别与它物而存于世间之依据。浩浩千年,洋洋万里,殆乎鲜有无精神的事物。法,当亦有其精神。何为法之精......
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之所在,这已成共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总结一些具体的探索和尝试,从教师观念转变、阅读、积极思维等角度作了阐释。 【关键......
《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巴恩斯之精神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8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精神分析;杰克巴恩斯 《太阳照常升起》是20世纪优秀的小说,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小说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迷惘的一代可以用主人公杰克巴恩斯作典型代表,破碎处站起来的英雄也......
完善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我见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0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更深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冲突所涉及的领域也有更多的冲突发生。为此,世界上一些国家除对传统的保护物质性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外,还提出了保护非财产权......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人格权立法之历史评析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内容提要: 《大清民律草案》吸收先进法律文化,采纳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之法律人格学说,在总则编设人格权一节,并通过总则和债权相结......
论我国商法立法模式之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针对我国商法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争议已久,民商合一和民商分立作为我国可供选择的两种典型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民商分立论逐渐淡化商法形式上的独立,不断形式商法主义向实质商法主义转变,从而为我国商法立法......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
发布时间:2023-05-26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
我国消费合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
发布时间:2015-07-29
就旅游合同这一特殊的消费合同来说,其特性以及该类合同本身所要达到的合同目的,都要求立法和司法中对这一类合同,相较于其他普通消费合同要有更为全面的保障。然而,从两大法系就这一问题的发展趋势来看,对于除旅游合同之外,意在追......
网络犯罪与防范策略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2-10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期,它极大地方便、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在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必然引发了的安全隐患。正确对待网络犯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有一定的积......
七分之一市民做义工 香港雷锋精神背后
发布时间:2022-10-24
做义工,得到比付出多 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主席邱浩波称,除了组织活动外,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不同层面的义工活动。“我曾与义工交流参与义务工作的原动力,很多人表示享受那份助人的满足感,认为做义工最大的收获......
解析《儒林外史》所示文人真正之精神危机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儒林外史》不同于讲史小说和英雄传奇。它所建构的世界中没有大英雄、大奇迹,甚至没有大灾难,取而代之的是刻板缓慢的官僚主义气息。由此缘故,它所包含的此前只有在大变革、大动乱时期才会产生的两极并存的体验就具备了哲学......
勒索型绑架罪与抢劫罪之界限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要:当场劫持人质或索取财物以及周围是否存在“近亲属般切身忧虑者”,都不是绑架罪与抢劫罪的界限,只要侵犯了第三人的自决权,就应当以绑架罪定罪。当场劫持人质的法益侵害性要比典型的绑架罪要轻,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还体现在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效应,即群众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关键词:绑架罪;抢劫罪;当场;法益侵害中图分类号:DF6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02705一、案例带.........
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之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3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暂行)》将精神鉴定称为法医精神病鉴定,即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
利益集团与立法之互动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09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利益作为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的建立、完善和再发展,而法律作为几千年来人们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探索结果,也是在与利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而发展......
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之重构
发布时间:2015-07-27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宜粗不宜细”的刑事立法思想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客观现实情况,而“宜细不易粗”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成为当今我国进行立法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因此,这种立法思想和原则必然会导致罪刑法定......
新时期下地方立法权之配置与评估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 要 立法法治不仅显现于立法之过程,新时期立法之法治还应体现在法律制定之后的综合评析与度量,从而完整了整个地方立法权行使的始末立。地方权法治革新之关键一在权力之配置,二为立法后之评估。如何珍惜立法之资源,如何完善法律之适......
以精确之训诂 作古茂之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08
" 内容提要:《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对子弟独特的文学教育方式。其中对训诂和辞章关系的探讨就很有价值。曾国藩学兼汉宋,不主一偏。闳通的学术胸怀使得他能客观地评定和借鉴汉宋学家的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提出以“精确之......
简谈“志于学”:求学之基 “不逾矩”:求学之果
发布时间:2022-09-06
" 论文关键词:“志于学”;“不逾矩”;动机;效果 论文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志于学”是圣人求学的动机,这是求学的逻辑起点,也是求学的基点;“不逾矩”是圣人求学几十年结出的丰硕成果。无“志于学”之......
规范民间借贷之立法建议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 民间借贷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其独有的灵活性、高效性赢到了众多经济主体的青睐,在一定范围内弥补了商业银行贷款某些方面的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的任意性带来许多现实性问题。本文指出为......
精神病人暴力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9
社会上流传一句民谣:“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有精神病的。”民谣折射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后求法无助的现状和群众对这种状况的无奈。我国有16000名暴力犯罪精神病人,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破......
私法精神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发布时间:2013-12-19
私法精神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私法精神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私法精神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摘 要]公私法的划分不能仅从规范层面加以理解,而应当从法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功能、市民权利与国家理性等层......
为生命之精彩与自由而活
发布时间:2015-09-06
中世纪常被人们称为西方文明倒退的时代,它是宗教审判荼毒生灵的刑场,是黑死病带走2000万条性命的地狱,是刀光剑影、战事不休的严寒。中世纪里的女性不过是男主人的附属,这种性别不平等的传统和东方的重男轻女思想竟然出奇的相似。......
集资诈骗罪与民间借贷之审视
发布时间:2023-04-03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不断发展,现今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来民间资本的逐渐丰厚;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也更加强烈,且民营经济大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导致其很难......
商标法之立法宗旨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商标法/立法宗旨/商标专用权/消费者利益/有效竞争 内容提要: 商标法具有保护商标专用权的目的,具体体现为商标法中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原则和制度。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立法的基础和核心。保护消费者利益也是商标立法中调整商标......
浅谈高校教育中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07-13
"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 儒学人文精神 化育之道 论文摘 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以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丰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儒学人文精神的化育之道——“仁、义、礼、智、信”是人内在超越的根本......
精神成人的指引者:中专语文教学改革之路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中专语文 精神成人 论文摘要:中专的语文课程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究其原因,得出的结论是不得不给中专语文重新定位,即中专语文应充当学生精神成人的指引者。以此为宗旨,选择适当的中专语文教材,寻找中专语文教......
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之浅析———对《论法的精神》一书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01
一、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形成的背景 任何思想观点都不是无源之水,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孟德斯鸠的自然地理学说亦是如此。孟德斯鸠潜心多年,汲取了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的大量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其自身的思想体系。他的哲......
旅游服务合同中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辩
发布时间:2023-05-19
根据《旅游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可将旅游服务合同定义为:旅行社与旅游者签订的由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的合同。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纠纷也越来越多;旅游者以旅行社违约而致其精神损害为由,要求旅行社承担精神损害......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谈判智慧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在当今商业社会中,谈判是很重要的一项商业行为。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蕴含着丰富谈判智慧的谈判案例。本文从“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谈判智慧,对当今的谈判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谈判;烛之武;游......
浅议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之间的联 系与区别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 要 虐待罪、故意伤害罪以及故意杀人罪均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从绝对意义上讲,以上三罪各自具备不同的犯罪构成,彼此区别独立。然而分则法条在规定具体犯罪时,难免存在竞合和交叉,对于一个事实也难免多角度评价,因此虐......
中俄刑法典中的赃物犯罪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26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中俄刑法典中的赃物犯罪之比较”,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对中俄两国刑法进行比较分析具有特别的意义。(1)“俄罗斯联邦刑事法理论与......
中国刑法中洗钱犯罪概念之透析
发布时间:2023-03-15
概念则是人们将某事物区分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进行高度概括或提炼出来的总结性语言,它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而形成的。要想深入研究洗钱犯罪,首要任务则是准确界定和把握好洗钱犯罪的概念。 一、对现有洗钱犯罪概念的归总 但......
论我国立法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之保证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 我国现有的法律庞杂,而社会对于法律的需求量大,人民参与立法的热情高涨,在此种情形下的立法活动要求兼具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特征。立法活动的前瞻性、法学专业学科力量的参与是立法科学性的保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是立法民主......
关于老子的独立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摘要】:以群体为本位,个人消融在群体中,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事实。但在先秦诸子中,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以个体为本位,具有独立精神的"贵己""独立""自知""自胜"的思想主张,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性的......
食神之道,存乎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7
我是个厨师 见到戴龙是在北京蓝色港湾新开的雕爷牛腩。为了参加当天晚上的试餐会,身为雕爷牛腩名誉行政总厨的他换上了那套印着食神教父的行头,戴上了昔日的荣誉奖牌。面对求合影的食客和粉丝,他像个慈祥的父辈,笑容可掬,来者不......
浅谈英语教学“减负”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健词:英语教学 学生“减负” 学习思路 幽砍教学 课堂措词 论文摘要:以英语教学为例,“减负”最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思路,减轻心理压力,走出困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走进学习的乐园,去品尝未撷知识硕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