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之浅析———对《论法的精神》一书的解读

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之浅析———对《论法的精神》一书的解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1 01:17:23
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之浅析———对《论法的精神》一书的解读
时间:2023-03-01 01:17:23     小编:李瑞涛

一、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形成的背景

任何思想观点都不是无源之水,都有其自身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孟德斯鸠的自然地理学说亦是如此。孟德斯鸠潜心多年,汲取了前人和同时代学者的大量的思想精华,从而形成了其自身的思想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既受到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带有笛卡尔理性论以及莱布尼茨的自然神论的色彩。培根的经验主义强调一切知识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而不是来源于头脑里固有的东西,经验主义需要对外界的每一个经验中的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进行归纳,最后得出一个普遍的道理。孟德斯鸠就是通过观察不同地域条件下人定法的形式来总结出法的一般规律的,进而构建出其自然地理学说的。笛卡尔认为,人类是精神和物质的二元结合,并且人的原始情绪总是同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孟德斯鸠也从法这种外在物质中找到了指向人类精神的索引。

此外,孟德斯鸠的自然地理学说还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孟德斯鸠生活于17、18 世纪之交,此时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主义制度已经逐步从发展的顶端走向崩溃,但统治阶级并没有认识到危机的本质,仍然大举扩张,这使得民生更加凋敝,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摆脱封建专制的束缚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向。与此同时,工业革命在法国兴起,资产阶级逐渐在经济活动中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但正在壮大的资产阶级亟须理论上的引导和支持,以便他们在政治活动中得到相应的话语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德斯鸠希望用自己的智慧从神学以外的角度为国家建立更合理的秩序提供良策。此外,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洋溢着崇尚理性、确信社会进步的乐观主义精神。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科学,相信只要不再屈服于神,而是面向自然、征服自然,就能从愚昧和迷信中解放出来,获得巨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在这样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孟德斯鸠的地理学说摒弃了形而上的方法论,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论证了自然地理与法的关系。

二、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的主要内容

( 一) 法与气候性质

孟德斯鸠将气候类型分为三种: 炎热、温暖和寒冷。他提出人体外部纤维的末端因冷空气而收缩,因此人在寒冷的气候下精力比较充沛的观点。通过观察绵羊舌头乳头状颗粒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他认为,在寒冷气候下皮肤中的神经腺收缩,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变得不甚灵敏。低温让人们对于快乐、疼痛或爱情的感知较为迟笨,很容易在打猎、喝酒中获得欢乐,因此北方之人恶习少而美德多,非常真诚和坦率; 炎热的气候使人精神萎靡,没有高尚的抱负和慷慨豁达之情,并且人们的器官娇嫩脆弱,对快乐和疼痛的感觉很灵敏。由于气候性质不同,不同地区的人们性格各异,按照孟德斯鸠的观点,气候差异会导致人们的精神气质千差万别,而法律又与这些精神气质的差别具有某种联系,进而,虽然自然法引导人们归顺造物主,但在气候不同的地区,立法原则和宗旨是不一样的。寒冷地区的人们勇武异常。孟德斯鸠将英国政治的妥协性与气候的影响联系起来,他认为这个民族从气候中获得了一种不耐烦的脾气,再加上在寒冷的气候中产生的勇气,这样的性格容易受法律支配,容易在条约上失掉他们从战争所获得的东西。

日耳曼人居住在感情极端平静的一种气候里,因此法律如同测量几何图形一般测定着犯罪程度: 如果强迫妇女赤裸头部,罚款六苏; 如果强迫妇女赤裸腿部直到膝盖,罚款六苏; 如果迫使妇女暴露膝盖以上部位,双倍惩罚。他们的法律只规定看得见的东西,并不惩罚想象中的罪行。炎热地区的酷热使人萎靡不振,静止令人舒适,运动使人痛苦,因此印度立法者顺其所感,把人置于极度消极状态,刑罚少且不严酷。这样的立法给予了人们充分的信任,但同时让人们处于极端被动的状态之中,从而助长了懒惰。他认为中国的立法观点比较可取,即更注重法律的实践性,思考如何能更便于人们履行生活义务,而不是仅仅追求法律构想出的理想状态,这样的立法理念也让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法律更加合乎实际。这就是孟德斯鸠所说: 不同的气候条件产生了不同需求,进而构成了各异的生活方式,而各异的生活方式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法律。

可以看出,孟德斯鸠列举出了诸多地区的法律状态并探寻原因,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出我们应当如何选择,但正如孟德斯鸠所说: 一旦我成功地理清了原则,人们将会看到,各种法就会从它们的源头一一流出。

( 二) 奴役法与气候性质

孟德斯鸠还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讨论了奴役的问题。在专制国家里,人民已经是政治奴隶,每个人能够生存就应该感到很满足了,所以民事奴隶制相比较而言尚能得到容忍。在这里,孟德斯鸠并非承认民事奴隶制,而是在阐述实质上的奴役比形式上的奴役对人的迫害更深。他认为,在君主政体下,法律的底线应是保证人性不受摧残和贬损,所以绝不能有奴隶制; 在民主政体下,人人平等; 在贵族政体下,法律应竭尽全力使所有人获得政体性质所允许的最大程度的平等。所以,奴隶制违背政体精神。因为奴隶只能有助于公民获得他们所不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奢华。他认为,在所有其他国家中,无论社会所要求的劳动如何艰苦,任何工作都应该由自由民去完成。

可见,孟德斯鸠主张每个人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履行平等的义务。在共和政体下,公民的生活条件是有节制的、平等的、舒适的和温和的,一切都透着一股公共自由的气息。从这里,我们需要进一步明晰他所谓的奴役的含义,他的奴隶法并非单纯指奴隶制社会用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法律,而是指一切与自由相对的、压迫人民的、不平等的法律,孟德斯鸠的根本指向是对人类自由的求索。关于奴役权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天气的炎热削弱了人们的勇气,只有恐怖的惩罚,才能强迫人们履行艰苦的义务。孟德斯鸠认为并不存在一种不允许自由人参加劳动以获得生存的气候,只是因为法律制定得不好,所以才有懒惰的人; 而又因为这些人懒惰,所以才让他们当奴隶。他更倾向于认为奴役权的真正起源在于国家,也就是建立在人的自由选择上的。在家庭奴役部分,他既介绍了南方地区多偶制的情况,又分析了东方的道德原则。

另外,在政治奴役中,孟德斯鸠统计了亚洲在历史上的十三次沦陷,其中十一次被北方民族所征服。由于性格上的软弱,炎热地区的民族总是被征服、被奴役,寒冷地区的民族生而勇敢,因此获得了更多自由。他谈道:自然条件把欧洲分割成许多面积不大的国家,实行民主法治不但不损害国家的存续,而且十分有利,以至于倘若不实行法治,国家就会渐趋衰微,落后于所有其他国家。可以看出,孟德斯鸠虽然列举了世界各地的诸多奴役形态,但主旨仍在论述欧洲,尤其强调西欧的民主、平等、自由,是与生俱来、应运而生的; 无论是从历史传统上看,还是地理物质条件上看,民主、自由的思想都是最适合欧洲的。

( 三) 法与土壤性质

正如不同的气候对人们的精神气质有着不同的影响一样,地形和土壤的差别同样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土质如果优良,人就会自然地产生依赖,肥沃的土地往往是平原,人们无法与强者抗争,只能屈服于封建皇权; 而山区的人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去获得土地不能给予的东西,因为人们要设法保留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因此,孟德斯鸠得出结论: 山区的人们对平民政体有着强烈的意愿,在平原居住的人们大多希望组建贵族政体,而靠海而居的人们更支持组建融合这两种性质的政体。此外,土地的肥沃程度也影响了一个民族的迁徙,人们总是离弃穷乡去寻找宝地,而不会离弃宝地去寻找穷乡。古有斯堪的纳维亚人移居多瑙河流域,近代亦有日本疯狂的殖民扩张,虽然后者往往被视为对其他民族的入侵,但亦可以被看作一种变相的移民。当然,游牧民族的政治状态享有更大的自由,因为他们并不占有土地,所以用民法解决事情的状况少,更注重掠夺物的分配和盗窃问题。孟德斯鸠着重介绍了日耳曼人的一项公民法萨利克法,通过其中的继承制度阐明政治法通常服从于公民法,来说明法律文本与民族习惯和精神息息相关。孟德斯鸠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也与其民族的疆域范围的大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观点是,领土面积小的国家施行共和政体为宜,领土面积中等的国家施行君主政体更为稳妥,而疆域辽阔的国家则比较适合君主专制政体。此外,岛屿和山地地形是人们崇尚自由观念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有着自由的传统,而在亚洲南部等温暖的地区,家庭奴隶制历史留存已久,这也是由于气候地形不同而形成的差别。

三、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的影响与启示

( 一) 对自然法理论的延伸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神学统治之后,在孟德斯鸠生活的时代,启蒙思想家们试图摆脱上帝法的控制。孟德斯鸠从客观物质因素的角度来解释民族性格、法律制度以及政治格局的差异,用气温、土壤等地理要素来分析风俗、习惯、宗教等社会规范的地区性差异,这无疑是对神学的一种挑战,但也是对自然法领域的延伸。启蒙时代的自然法观仍然建立在二元论的基础上,而孟德斯鸠的特别之处在于: 他将对法的精神的考察纳入自然法框架之下,不只注重一成不变的自然法,同样注重人定法。孟德斯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经验主义与笛卡尔的理性论运用到自然地理学说的推理中,并且受到莱布尼茨的自然神论的影响。因此,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以客观的地理环境因素为依托,用理性主义哲学的方法,分析现实的法律,体现了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

事实上,在公元前500 年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在其著作《历史》中,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人们外表、风俗和制度的影响。到了近代,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代表霍布斯,还是主张天赋人权的洛克,启蒙思想家们从各个角度入手驳斥神学观念,以打破上帝法的垄断,孟德斯鸠的自然地理学说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自然法进行解释,希望能够打破神学的枷锁。经过思考与总结,他既没有把历史的进程完全归结于机械的因果关系,又肯定了物质、经济和社会的决定作用。他强调法律和政治制度应该顺应该地的民族性格和道德风俗,但没有把人类意识形态领域的创造成果全部归因于客观物质条件。孟德斯鸠希望从客观层面来探寻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挣脱神学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的统治,为国家政治提供良策。虽然孟德斯鸠在世界观方面是个自然神论者,但他在自然地理研究的方法上,以实证代替古代思辨的推理和猜测,用客观的例证解释社会现象,这成为社会历史研究从神学史观和唯理论转向人类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德斯鸠的自然地理学说,用丰富的材料证明了环境因素的作用,并对地区差异进行系统分析,这是欧洲摆脱神学禁锢的重要标志,也预示着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正在向客观主义、实证主义逐渐靠近。

( 二) 对后世法哲学理论的指引

《论法的精神》是世界文库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在这部作品中,地理决定论的论点独特而极具深意,引起了西方学界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理环境因素的普遍重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受自然地理学说的影响,发展出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论。他认为历史的地理基础就是那些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地理环境承载着、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同的地理环境通过这一的联系创造出形态各异的人类文化。透过黑格尔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也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自然地理与人类历史发展关系的学说,这些学说后来成为其唯物历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资本论》中谈到,经济关系事实上不仅包括人们生产和彼此交换生活资料的方式,还包括这些关系所依托的地理基础,这样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基础。也就是说,经济关系决定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地理环境则是经济关系赖以发展的基础。可见地理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的意识,而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俄国学者普列汉诺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他主张地理及社会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普列汉诺夫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历史运动的一个重要因子,地理环境的属性是社会制度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域生产力发展。此外,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严复等也曾以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为依据探寻中西方差异的原因。

( 三) 对社会历史领域的影响

在社会历史领域,孟德斯鸠的自然地理学说不但驳斥了神学,批判了君权神授,同时也开启了一门以客观地理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哲学,让人们能够从这一角度来考虑国家法律的制定和对国家政治的把握。我们可以看到,孟德斯鸠将法放在整个社会中研究,他认为立法并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而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与民族精神、时代特性息息相关,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形态。同样,只有在这样的联系中,立法才能获得最大效能,体现出真正的意义。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一部分对于整本书而言也不是孤立的,孟德斯鸠一直在暗示地理环境是国家本质的一部分,所以法的精神应当与地理因素达成某种契合。人们受到统一的自然法指引,却创造出各种形态的人定法,孟德斯鸠则是在引导人定法如何统一在自然理性之下。

根据孟德斯鸠的观点,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应当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结合人民的意志,遵从民族精神,只有合适的法律制度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民族和谐。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尽管地理因素对法律的影响越来越小,但是孟德斯鸠自然地理学说的研究方法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立法仍有所启迪。从洋务运动到改革开放,中国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胸怀走向世界,中西方现代文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中西方民族特质的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在进行法律移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两国地理环境的异同,特别是在社会伦理方面,法律的移植必须十分慎重,要特别关注新的司法制度、法治理念建立的过程,不能只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此外,在权衡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之间的关系时,既要维护国家制定法的统一性和确定性,又要让各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习惯法的自由权利,只有充分考虑法律习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促进国家和平发展。

不可否认,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影响重大,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生产关系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则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影响在自然力较为强大的古代尤为明显。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地理因素对政治经济的直接影响逐渐弱化,但由地理因素决定的格局对现世仍然影响深远。综上所述,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自然地理学说对其所处的时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宗教神学的锐利武器,也推动了历史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自然地理学说作为一种国家哲学,对当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极具启示意义: 一个民族的精神是由地理、语言、法律等要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致力的结果,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取决于法的精神,而培养良好的法的精神则在于遵从当地的地理环境,找到适合其发展的立法方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发布时间:2023-02-12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自然的观念,the idea of nature,是一个近代的(现......
论德沃金的道德解读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6
提要:德沃金的法学理论,不仅是关于权利道德与原则的学说,而且更重要的是关于宪法的道德解读的实践学说。宪法道德解读方法在宪法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沟通与对话的天桥。在德沃金看来,“道德解读”就是一种“解读和实施政治性宪法的......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Abstract: This text bases on individual's acting on my own, coming with the understanding and view of the society and it’s value , law and individualism’s reorientation as the springboard of the justice of this text,......
书,精神成长之源
发布时间:2023-07-16
编前语:感谢德艺双馨而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于漪老师,耄耋之午仍敬敬砣砣,不顾身体不适,为读者倾心奉献“精神成长之源”――书,是人的历史和灵魂,读书,就是读许许多多的人生,你能享受到读书给生命带来的欢乐。感谢真善美真知性的张悦老师,告诉读者读书滋味绵长,教你“会读书”,用有修养的心灵抵抗虚无,走过一务感性、知性,乃至于理性的思想之路。感谢大彻大悟的道者智者徐殿东老师,体味读书之境界,不忘读书初心,方得.........
我国现代文学精神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30
我国现代文学发端于19世纪末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诞生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并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居于文坛正宗,以白话文为主导,以现代人本观念为价值坐标的文学形态。 1现代文学的精神诉求 1.1 文学大众化 语言作为任何民......
现代文学特质与自然精神取向探析
发布时间:2017-05-27
摘要:一直以来,国内学者多借助于西方理论,对我国文学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分别从“时”、“质”两个方向出发,解读我国现代文学的特质,明确我国现代文学独特节奏。应注意的是,我国现代文学受传统文化、西方思潮的双重影响,因而多体现出自然精神取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关键词:现代文学;特质;自然精神;取向作为一种经典的存在,我国现代文学犹如历史的沉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代文学研究势必发现很多问题。如,我国.........
论苏轼书法的“尚意”精神
发布时间:2023-06-28
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宋代书法突出的特点便是“尚意”,被人们誉为“宋四家”。宋人书法的“尚意”精神力求打破唐人拘于法度的僵法形式,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自由抒发,苏轼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审美艺术观引领了宋代书法的“尚意”之风,成......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11)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9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第一部:“随人类的发展,困难也就与之俱增,……人于是便与别人结合成群:……这就是人们之所以能不自觉地获得某种粗糙的相互订约的观念的由来。”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商务......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9)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8
三、平等与自由的选择那么如何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这就与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学术背景有关系了。大多数右翼学者都认为,自由与平等是相互冲突的理想,你只能在两者中择其一。而且,当这两者冲突时,应当选择自由而抛弃平等。大多数......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1
消极自由主要是指从法律和政治的角度对于人的外部的来自他人的阻力与限制,它使得人们的有些要求与欲望不能实现,且“我是否受到压迫,其判别的准则是:别人是否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使我的希望不得实现。在此意义下,若我是自由的,......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5)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平等真义作为正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等也是一个古老而永新的话题。它是一个具有多种不同含义的多形概念。其所指的对象可以是政治参与权利、收入分配制度,也可以是不得势的群体的社会地位与法律地位。其范围涉及法律待遇的平......
浅谈土地管理中的宪法精神
发布时间:2016-09-20
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土地利用中涉及的宪法问题,包括有关征用的争议问题、实质性正当程序、程序性正当程序、平等法律保护、言论自由及契约条款等内容。宪法对待土地利用相关诉讼的态度随着时代的......
浅析《孟子》中“之”字的用法
发布时间:2023-07-25
" 论文关键词:之 动词 连词 兼词 代词 助词 论文摘要:《孟子》成书于战国时期,较鲜明地体现了战国词汇概貌。对《孟子》一书中“之”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战国词汇的面貌,而且对古代汉语的研究和对后世书面语的发展状况的了解......
浅谈康德对自然与自由的沟通
发布时间:2023-07-13
学界倾向于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判断力批判》,或者以审美的角度来解读康德对自然与自由的沟通问题,这说明大家比较重视《判断力批半归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而对目的论判断力批判部分重视不够。本文试图从批判哲学的问题出发,探讨康......
中德宪法自然资源管理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2
一、德国基本法关于自然资源的有关规定和分析 德国基本法于1949 年5 月24 日在德国西方占领区生效,标志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990 年10 月3日两德统一后德国基本法成为整个德国的宪法。该基本法前后经过多次修改,最近一次修改在......
浅析一般性立法的精神与坚守
发布时间:2023-06-01
一般性立法的界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对执政党而言,良法概念系重大......
孟菲斯·德佩矛盾的个体
发布时间:2022-12-20
巴西世界杯上,初出茅庐的德佩用一脚精彩纷呈的远射和一次恰到好处的抢点,帮助荷兰队先斩澳大利亚,再胜智利。如今将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德佩再次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之中,正式加盟了英超豪门曼联。 1994年情人节的前一天,德佩呱呱......
浅析企业管理之团队精神
发布时间:2022-11-19
团队精神是我们一直都倡导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也许古人不......
浅析邓小平与村民自治的宪法精神
发布时间:2016-12-25
政社分开、村级去政府化与村民民主自治 村民自治入宪是从邓小平着力推动政社分开和基层民主开始的。村民自治入宪的过程和其中的言论深切地展现了村民自治的宪法精神。中国古代是皇权不下县。民国时期政府权力触角开始下延到乡。1958年......
身份的认同——对金庸小说及电影的文化解读之一(1)
发布时间:2023-01-11
无论是对于个人或者群体,身份的确立是存在的合理性的根本,因此能否确定自我的身份成为一种存在意义的探求。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来讲,在一种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传统的双重驱使之下,这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可能是一种不言而......
《道德经》中的自然法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5
一、道家自然法思想形成的条件 春秋战国(前100年前220年)是中国社会激烈变革转型的时期,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情况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在总结夏、商、西周法哲学思想基础之上,以时代环境为平台,法哲学思......
品读自然之乐 感悟现实之忧
发布时间:2023-01-27
【关键词】《小石潭记》 教学思考 自然之乐 现实之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4-01 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大难点,大量的词语要翻译,内容枯燥。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这样就只顾着让......
浅析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之否定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 法人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内容提要: 尽管很多民法学者尝试着承认法人存在精神损害的理论构建,却始终难以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本文试图在分析法人本质、法人人格权利的客体、内容和性质以及合理界定精神损害的涵义、......
浅析自然法思想对战争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20
一、自然法思想帮助人们形成了约束战争行为的法律确信 人们究竟怎样看待战争法是一个复杂的认识问题,这需要从思想源流上进行追问,从法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战争法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如何人为地给战争制定多......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对《尊德义》的一种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26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对《尊德义》的一种解读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对《尊德义》的一种解读 民本政治的新论证——对《尊德义》的一种解读 在排比了《尚书》、《国语》和《左传》中大量的文献材料后,梁启超在其《先秦......
浅论“慎独”精神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1
" 论文关键词:“慎独”精神 大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意义 论文摘要:“慎独”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来说明自我修身方法和自律的精神境界概念,它在我国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本......
论精神病人的自杀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自杀是有意或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对于社会、家庭、个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精神病人的自杀是精神疾病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且精神病人自杀平均年龄较一般人群年轻并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更糟糕的是很多人都忽视了......
斯宾诺莎自由学说的三重维度及其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1
近代以来,自由始终是众多思想家矢志不渝探寻和追求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自由什么,人能否获得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自由?为此,斯宾诺莎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与尝试。在他的代表作《伦理学》一书中所阐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围绕说明和求证自由而......
浅析对《包法利夫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 要:文章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艾玛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切入,主要分析了《包法利夫人》中女主人公艾玛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艾玛;追逐与逃离;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恩克苏格尔,专业蒙古语言文学......
叙事的文化载体:精神分析学说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每一种媒介的传播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载体,电影也不例外。正如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作为自己的文化载体,将自己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以及心理状态的深刻感悟以高度凝练的影像展现在屏幕上。 关键......
自然法断章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余生也晚,涵泳法学王国小半年载,尚未悟明法学要义之精深,法律帝国之浩瀚。偶尔忆及半年所学,恍如隔世,似步足于傍晚时分的黄河古渡口,看晚霞给天地罩上了一层肃穆而神秘的暮色。紫日西沉,疏月东升,此刻万籁阒然,世间一切仿佛都沐......
论《儒林外史》中的“世说精神”
发布时间:2022-09-10
[摘 要]成书于十八世纪的描写明代儒林士人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与成书于五世纪的《世说新语》虽然年代相差一年多年,但二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却有许多相通之处,作者吴敬梓身受“世说精神”影响,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了......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发布时间:2013-12-19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 摘 要:科学伦理精神的审美之维包括自然的审美之维和创新的审美之维。科学伦理精神自然的审美之维也可称为科学伦理精神审美的客体之维,它是科学......
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
发布时间:2022-12-08
" 论文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传递着英语世界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而当前的英语教学却囿于浅层次的英语技能训练,没能有效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在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课前时事阅读与交流、课堂人文知识及时灌输以及课后......
《论法的精神》的研究方法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13
[提要]:本文本着“让存在自己显现自身”的现象学释义学精神。以“方法是主客体的中介,是概念的内在规定和对象的原则”作为指导,阐发《论法的精神》所贯穿的“整体的、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研究方法”。这一方法使孟德斯鸠与古典自然法学......
浅议师法自然因地制宜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师法自然、因地制宜是居住区规划中的重要原则。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特征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本文以羊山·湖畔花园小区为例,探讨了在当今大型居住社区中师法自然、因地制宜等规划原则的具体应用......
从克利福德的性格分析看劳伦斯的自然人倾向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世界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由于书中大量的性爱描写,从其问世之日起便屡屡遭禁。直到1959年,英美等国家才宣布对其解禁,这本小说便畅销至今,为......
探究初唐楷书书法艺术的精神性
发布时间:2023-04-12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曾说: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源远流长,历时悠久。而书法和诗歌却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在整个书法艺术史中, 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
乔布斯情书的纯理功能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08
摘 要: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核心思想之一,贯穿于整个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中。本文旨在运用这一理论对乔布斯情书从及物性、语气系统、主位结构和语篇衔接三方面进行语篇分析。 关键词:纯理功能 及物性 语气系统 主位结构和......
大学精神的自觉与实现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8
在中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而对大学在立德树人方而出现的新挑战,重新审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分析大学在精神构建方而出现的异化与不自觉现象,进一步深挖大学精神在育人、促进人的全而发展,及塑造......
重读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8
就分析法学(analytical jurisprudence)而言,奥斯丁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理论,概括地说,基本体现在《法理学的范围》之中。这一文本,是纲领性的旗帜性的文献。因为,正是这一文本的出现,导致了影响深远的分析法学的浮出。......
《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巴恩斯之精神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8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精神分析;杰克巴恩斯 《太阳照常升起》是20世纪优秀的小说,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小说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迷惘的一代可以用主人公杰克巴恩斯作典型代表,破碎处站起来的英雄也......
莲 一封大自然寄出的婀娜情书
发布时间:2022-09-18
嗨,我是莲。我喜欢这个名字。我知道你。我低下头,不是在瞧自己,而是在看温柔的你。就在夕阳西下的那一瞬,我听见你潺潺的声音在说:“没有什么理由,只因你住在我心里。”这是我听过最动人的情话,最真诚的心。请允许我以诗句答你:“爱我,请只是为了那爱的意念,那你就能长久的爱,爱我如深海。”*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温柔的晨风轻轻吹过,吹散满天繁星,唤醒一池黎明。几滴露珠伏在你睡着的脸庞上,闪烁晶莹。我听见你浅.........
王蒙小说的文化精神别论
发布时间:2023-06-06
摘要:当文坛极力推崇王蒙小说所表述的那种忠诚的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时,本文力图从另一角度透视王蒙小说别样的精神内涵:小说以“王蒙式的忠诚”传承着儒家至道—不愠不怒,无怨无悔,苦中作乐,忠贞不二。他的对荒谬、灾难的命运的默认,妥......
浅析《老子》“道法自然”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道法自然注解例析 《老子》第25章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原文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旧题为西汉人河上公解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这实际上是说,道以自我为法,自然而然,自然在此是自己如此或本来如此的意思......
解读文艺类畅销小说的书名元素
发布时间:2023-07-17
书名并非图书畅销的唯一因素,一本书的成功是选题内容、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营销流通各个环节的综合作用,而一个好的书名无疑是成功策划的第一步。 “书名是图书封面上最重要的元素,是区别不同图书的首要标志。更是打造与标榜图书......
浅谈儒家德性精神现代振兴的方法论构建
发布时间:2016-07-04
引言 德性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其传统德性精神的现代振兴是紧密相关的。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德性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德性精神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起着重要的内在支撑作用。促进儒家德性精神的现......
浅析自然地理类纪录片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2-09-19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纪录片”是电影发展的产物。它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纪录片的艺术手段,创作方法、特别是技术是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而不断进步的。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机构先......
浅析大学生党员“慎独”精神的自我培育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要]当代大学生党员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全程参与者,他们普遍优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培育其“慎独”精神以提高他们的素养利于保持并发挥其先进作用。“慎独”讲求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修身过程,通过自重智勇、自......
试析论法的精神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启迪
发布时间:2016-04-08
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析论法的精神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启迪”,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在1748年,法国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孟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得到了......
浅析孝悌精神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
发布时间:2023-06-04
浅析孝悌精神在家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 孝悌作为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规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极深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孝悌精神。孝,指回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做人做......
解构与建构:解读《弗洛斯河十的磨坊》的道德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道德观念是v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作品的主题,小说的故事结构设计、人物成长线索都是为了呈现这一内涵主旨而建构。从文学作品创作角度为切入点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核心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心理发展过程进行解读与研究,进而得出了《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文学作品的深刻涵义和“牺牲自我奉献他人”的道德观。[关键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乔治,艾略特;道德观[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论孟子思想中的仁政学说
发布时间:2022-12-28
【摘 要】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政治思想的又一集大成者,在他所作论述的政治思想体系中,仁政学说具有鲜明的个人政治观念。孟子从人本性善为突破口,主张在政治中施行仁政,提出自己的政治设想,这些有关仁政的政治理想,不仅对当时......
“负志”之罪与秦之立法精神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要] 秦代法令中的“负志”表示怀有志向或坚守节操,“负志”之人试图与当政者保持距离而拒绝入仕,因而受到法律的惩罚。法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为专制君主服务,以“富国强兵”的名义无视个人的权......
浅谈孟荀之人性论
发布时间:2023-07-28
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思想家,继承儒家思想的精髓,且各自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在善恶二元的对立之中,两人关于人性之善恶各有其论述。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学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
浅谈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
发布时间:2023-06-22
自然主义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哲学中的自然主义也是如此。这一方面是由于对自然主义的理解仁者见仁、钾者见钾,另一方面是由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主义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法和认识方法等也在不断......
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的科技伦理解读
发布时间:2023-01-07
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中的科技伦理解读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自然环境、社会和人自身都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
简谈自然法演进中的神灵向度
发布时间:2023-01-07
西方人的自然法观念由来已久,从早期的古希腊国家开始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刻影响着西方法律过程的方方面面,按照西方人的说法,自然法就是通过人的理性来获得表现和实现的自然法则、神的意志及人的本性,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与自然......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5
宪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政治制度范畴,而税收则是政府依照宪法和法律预先设定的规范筹集财政收入的特定分配关系,是社会公众依照宪法的精神享受国家(政府)提供的公品和公共服务所必须支出的价格费用,是涉及国家根本关系的宪法性......
浅析自然法思想与立法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解读富勒的程序法治原则 法律的道德性是富勒法律思想的核心。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富勒对道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将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在富勒看来,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
浅论儒家“君子人格说”对企业家伦理精神培育的现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 实现个体的终极人生价值,成就个人完美的人格操守,一直是儒家人生哲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批判地继承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当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的培育和完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时期有着......
关于权利视角下精神赡养规范司法困境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07
一、引题精神赡养规范的司法困境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精神赡养规范 随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实施(下称新法),精神赡养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为人所知。该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
论“法不责众”背后的法理精神
发布时间:2023-05-06
摘要:“法不责众”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学术界也从法社会学、利益衡量等角度加以了研究,但是公众未必对该现象有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加以论述:首先论述了“法不责众”的涵义、特点,然后从法的作用,法的运行,法的价......
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11-18
广大朋友们,关于“宋明理学对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的反思”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宋明理学,它的一个根本性任务,就是对天地万物作出本体论的思考和论证;这样一种任务......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0
目次 一、源流论 (一)自然法学之源流新解 1、自然法学的思想根源 2、自然法学的两大支流 3、西方自然法学流派的新划分 (二)西方自然法学流派概要 1、国权主义自然法 (1)奥古斯丁......
浅论孟子的论辩方法
发布时间:2023-02-25
孟子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其以好辩著称、究其原因:一是孟子为了坚持和宣传他的观点和主张,不得不经常展开激烈的争辩,其曾有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己也之语(《孟子滕文公下》,以下只注篇名),即是佐证;二是孟......
建筑艺术中的法律精神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这是一个灯火阑珊的夜晚,喧闹、迷离、躁动与激情充斥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闪烁的霓虹映在城市路人的脸上,伴着几许郁闷忧郁的神情,夹杂着几许发泄欲望的冲动。我也是这样一个城市人,但却偏偏选择了寂静与孤独。驻足湘江之畔,徜徉岳麓......
法哲学家对知识产权法的哲学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要:近现代思想家以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分析工具,回答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一般性问题,为我们论证知识财产的无形性特征、知识产权的合理性理由、知识产权法的公益性原则提供了法哲学依据。 关键词:“社会公意”理论、“自由意志”理论、“财......
浅析行政执法的人文精神(1)-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唯人”的精神,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思考和关怀,是人类对自身的关注和爱心,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地位、尊严,生命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困境、信仰,社会的出路以及人类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等一系列基......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11)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判断一个良性税制的标准,首先不是看它是否有效率,而是看它能否做到不侵害以至维护纳税人的财产权,但也只有宪政制度才能产生这样的良性税制。在宪政政体下,税率是可以谈判的,纳税人可以通过在立法与司法环节......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远在独立战争前,赋税问题就成为北美爱国者与宗主国之间整个斗争的中心点,独立战争更是直接起因于宗主国的课税和干预。1765年3月,英国因通过《糖税法》、《印花税法》和《茶叶税法》激怒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人们高呼“要自由,不要印花......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10)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人类社会为划定政府征税权和公民的财产权的“楚河汉界”曾经历了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在1215年英国约翰王宣誓同意的《大宪章》63个条款中,至少有一半内容涉及对私有财产的保障,规定:“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
略论孟子的德育方法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07
[摘 要]德育方法是施教者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方式和手段,好的德育方法对德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亚圣”孟子注重教化,基于人性善提出了一套特殊的德育方法体系,影响了2000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今天,挖掘孟子......
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5)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三、结语 哈佛大学的魏因勒卜(Lloyd L. Weinreb)教授指出:“尽管自然法是一个知识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它非常接近于信仰。总之,既然我们都认为它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么权利的哲学属于自然法—这一原因也许值得我们注意。”[23......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大宪章》最为经典的条款是: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赋税外,“王国内不可征收任何兵役免除税或捐助,除非得到本王国一致的同意”:“为了对某一捐助或兵役免除税的额度进行讨论并取得全国的同意,国王应发起召集大主教、主教、寺院长老、伯爵......
论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您提供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弗兰肯斯坦的悲剧的英美文学文化论文,欢迎参考! 《弗兰肯斯坦》的作者玛丽•雪莱,是英国着名女作家。英国着名诗人波西•比希•雪莱的第二任妻子。其作品以哥特小说《弗兰......
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07
【典例呈现】 一、(2014・四川南充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霾 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
新自然法学与人权理论(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二)多元文化主义的自然法与人权理论 自然法学者主张的来自人类自然本性的制度,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都是具有文化相对性的认识。实际上,自然本性的概念如同海神普洛透斯的床铺一样,是可以自由伸缩的。今天,在新自然法学中格外重视......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7)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4.宪法应清晰地界定国家税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应起到约束政府税收行为的作用,确保公民在交纳税收以后的剩余部分能够维持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且这种生产和生活能够持续地保持扩大和上升的趋势。 5.法律的至上性原则,即一切税收法......
浅析自然人国籍积极冲突的解决办法和主张
发布时间:2023-03-16
根据冲突的表现形式不同,其可以分为:内国国籍和外国国籍的冲突,外国国籍之间的冲突。在后一种情况下,又包括同时取得外国国籍之冲突和异时取得外国国籍之冲突。由于其解决办法和主张各不相同,下面笔者将分别论述。 一、自然人内国国籍......
抓好理解自然段的训练
发布时间:2023-02-22
" 理解自然段的训练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袁微子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中指出:“自然段的训 练,大致有这样几项内容:第一,知道从哪里到哪里是一段话,里面共有几句话;第二,知道每句话的意思, 句子与句子在内容上是怎样连......
传统中国法道德人文精神的表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5
说道三纲五常,很多人大都知道,它是传统思想对人的约束,但是研究哲学的范畴,三纲五常还是传统中国法的纲要和精神所系。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传统中国特有的宗法伦理。它讲究的是忠和孝,表现在上下、贵贱、尊......
浅谈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2-12-21
人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和承载者,生来就负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承担这些责任,要以自身的道德完善为前提,以自身心性的完善为基础。孟子作为先秦儒家代表之一,虽身处乱世,却能独善其身,提出一系列修养心性的独到见解和主张,......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然法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柏拉图《理想国》诞生于民主政治气息浓厚的古希腊,充满着对乌托邦民主国度的美妙遐想。其中的正义论与“哲王”政治,体现了当时自然法学派思想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但是囿于历史以及个人思想的限制,其理论难免存在局限性,例如正义论中的阶层固化以及“哲王”政治中过于浓重的人治色彩等。关键词:《理想国》;正义论;“哲王”政治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
一块面包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2-10-18
8岁的时候,查尔斯上学了,可是才读到三年级,父亲就因为债务问题而锒铛入狱,无奈之下查尔斯做了一家鞋油作坊的学徒。他每天工作10个小时把手脚练得异常娴熟,老板就让他坐在门口表演以招揽生意,查尔斯在沮丧之余,想得最多的并不是......
论税收的宪政精神(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17世纪以后,英国税收的宪政精神进一步成熟。1629年6月召开的新议会废除了国王可以终身征收关税的特权,规定今后每年就国王征收关税问题表决一次。查理一世恼羞成怒,下令解散议会,但由于与西班牙作战急需军费,遂又于1626年初再次召开......
人学视角解读“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
发布时间:2022-10-03
摘要:立德树人的内涵丰富,从人学视角解读立德树人是准确理解其内涵的重要方式。其可以理解为德是人类实践的精神升华,它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今天所要立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它是人的本质生成的价值指向,能使人的实践活动向真、向善、向美,能使人真正占有和丰富自己的社会关系,能使人的需要走向高层次精神需要;它是人的生存的根本需要;它是推动人生价值实现的觉悟动力,其有助于集体主义精神.........
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既体现为直接劳动耗费;又体现为对自然资源的重置劳动耗费。正是经过人类劳动,在资源的开发、培植、修复、保护、再生中凝结了价值在这个价值决定的价格基础上,加入由资源所有权垄断而决定的那部分价格,构成了......
试论罗马法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3-05-27
在当今世界,法治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阳台,法律的精神成果和制度现实也为人类共享、共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法律和法治已经成为世界具有普适性的公共产品。就中国而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做出建设社会主义......
简析精神分析对文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精神分析理论是在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基础上,历经百年沧桑发展起来的理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它的影响都极其深远,它由心理学领域不断向其它领域渗透影响,如哲学、宗教、文学等。在文学领域,精神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