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浅谈林语堂文学论述的学术史意义

关浅谈林语堂文学论述的学术史意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9 02:03:39
关浅谈林语堂文学论述的学术史意义
时间:2023-02-19 02:03:39     小编:刘永辉

一、前言

在传统中国的知识架构中,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为主。其中,所谓的集部主要仍以文学(此指文学作品与诗文评一类之作)为主要内容。但是,所谓的文学或文学作品,在传统中国的历代发展中,却与其它知识有相当纠杂的关系,无论是经学与文学、史学与文学皆然。其中,文学与宋明道学间的关系尤为复杂,传统文人、学者名之为文以载道,影响更为深远。

时至现代文学的发展与表现,我们已嗅不到也听不见文以载道的要求及味道了。相反,文学作品可以是纯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可以是针砭社会风俗的利器,不尽然必须背负教化众生、导善世风的重责大任。然而,介于宋明道学下文以载道的学术氛围,与已摆脱文以载道的现代文学二者间,清代至民初的文学发展,就成为最关键的转型期,尤其是晚清民初的阶段,文学甚至曾经历了一场革命的新文学运动。

林语堂(1895~1976),清末民初重要的语言学家,同时也是重要的文人,并与民初新文学运动的学者们有诸多互动。林语堂不仅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大量阅读过清代学术的重要著作,例如《皇清经解》、《国朝汉学师承记》等等,且透过阅读梁启超(1873~1929)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进而对清代学术史与文学的发展有所深研。另一方面,林语堂受家学的影响及其至西方学习的经历,而有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宣言。换言之,林语堂在文学的观点上,当然极可能深受西学影响,且汲取传统中国的学术资源以论述。林语堂确是融合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于一身的学人。虽然,现当代学界对林语堂的研究,喜谈其小品文、《京华烟云》等相关议题,成果亦相当丰硕。然而,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若没有传统的溯源,现代的发展将与传统呈现断裂;若没有中学自身的探究以资参照,中学对西学的融受或抗拒,将无以展开对话。若然,欲探究传统中学体系的变化、转型等相关议题,便需以恰适的进路,若自思想史、文学史等视角切入,怕是手术台上用错了刀,而需以学术史视域或能究得其实。然而,何谓学术史的视域? 即章实斋(1738~1801)所谓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职是之故,本文欲从学术史的视域一探林语堂提出若干的文学论述及其于学术史上的地位究竟为何。

一、文与道的纠结文以载道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魏晋至唐代的骈文堪为主流。然而, 唐代中期以降, 韩愈(768~824)提倡古文,对北宋中期欧阳修(1007~1072)以降的儒生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以致宋代掀起一股古文运动的浪潮。同时,韩愈及其门生李翱(774~836)对宋代理学的兴起其实也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宋代理学家的兴起及其文论,也深刻地影响后世的文学发展,尤其是古文家及理学家(事实上,二者时常是分不开的)提出文与道二者的关系论述。于此众多缘由下,文以载道成为宋代中期以降主导文学发展最为重要的方向与目标。此一学术氛围,直至清代,历久不衰。例如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言: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功焉,则曰:吾学足矣。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鲜也。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然读《易》者如无《春秋》,读《书》者如无《诗》,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欧阳修崇道之意溢于言表,对于学者无法至道之缘由,提出乃因有所溺。溺于何? 文也。他甚至对专业从事于文者文字中透露些许批评之意。相反,求道为第一要务,达道了,文自然就至了。不论是北宋的古文运动先驱人物王禹偁(954~1001)、石介(1005~1045)等人,甚至是道学家的先驱孙复(992~1057),基本上都提出道本文末的观念。另一方面,道学家周敦颐(1017~1073)在《通书文辞》则言: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文辞,艺也;道德,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故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然不贤者,虽父兄临之,师保勉之,不学也;强之,不从也。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噫! 弊也久矣!

朱熹(1130~1200)批注说:文,所以载道,一章之大意。文以载道的论题,至此成为文人学子共同的声音与要求。这一段文字十分重要。因为自周敦颐提出文所以载道此一宣言后,知识界笼罩在此氛围下达近千年之久。事实上,北宋的文学家及道学家提出此等理念时,南宋的学者,无论是朱熹或陆九渊(1139~1193)等人,其实都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不宁唯是,元代在程、朱理学的笼罩下,其文学观念依然承袭文以载道而发展着,明代前中期也未曾跳脱出来。文学的观念与理论是如此,诗学难道就毫无受影响吗? 我们端视元代大儒金履祥(1232~1303)所编《濂洛风雅》一书,更加清楚看到道学影响下诗歌总集的样貌。我们再从宋代以降所编纂的诸多文学总集来看,于文以载道理念下,删除离道之文而编纂的总集之貌,比比皆是。换言之,从唐代中叶韩愈首倡的古文运动,历经两宋的道学发展下的文学观,文以载道几乎成了士人、文人共同的理念。[6]如此的文学观念,其实至清代也并未完全打破,清代桐城学者对程朱理学的绍述,尤其不遗余力,遑论文以载道的坚持。更有趣的是,桐城后学在清末民初仍深有影响力,例如林纾(1852~1924)、姚永朴(1861~1939)等人,甚至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教职,其影响益加深刻。然而,对于身处晚清民国的林语堂而言,是亲身经历这种种变化的,他又是如何看待这一切呢?

二、从另立性灵文学流脉到打破道统

林语堂一生著作众多,我们根据其著作年表,及曾为林语堂出版《一夕话》一书的编者所提出的观察来看,林语堂的著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期[7]:第一阶段约于1935 年以前,大量地发表于《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报刊的多篇文章。而后,此阶段的文章,于林语堂晚年由台湾开明书店开始着手整理而准备出版为《语堂文集》。但是,一直到林语堂离世后两年(1978)才正式出版。第二阶段,约从1935 年到1965 年回台定居前约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是他大量的小说、传记写作阶段,例如《京华烟云》、《朱门》、《风声鹤唳》、《苏东坡评传》等,皆于此时期完成。该阶段的众多著作,也可说是林语堂将其思想底蕴化于著作中的阶段。第三阶段,自1965 至1976 年为止,十余年的岁月中,林语堂又大量地发表论述于报刊中,尤其身为中央社的专栏作家,有许多论述皆发表于《中央日报》、《联合报》等多份报刊上。最末阶段的诸多论述,台湾开明书店于林语堂晚年时,整理出版为《无所不谈合集》一书。由于在林语堂晚年阶段的台湾出版界,有许多乱象,导致林语堂的著作遭到窜改。因此,当台湾开明书店欲整理并出版《语堂文集》与《无所不谈合集》时,林语堂非但乐意,且肯定其价值,而自述:开明书店,意将此合集(《无所不谈合集》)与以前《论语》半月刊、《人间世》、《宇宙风》,及《语丝》、《晨报》副刊所发表文字汇为《语堂文集》,二书合刊为本人全集,与本集所言互相发明,以见本人之一贯旨趣。[8]由此可见,若欲探讨林语堂在文学上论述的学术史意义,台湾开明书店所出版的《文集》与《合集》当为重要的资料来源。职是之故,我们将林语堂的重要文学论述作品加以系年,[9]可以发现林语堂自述的一贯旨趣。虽然一贯,然前、后期的重心却有所不同,我们可以说林语堂前后期的一贯中,有着从提倡性灵文学到打破道统的历程。因此,我们于下文将依前、后两期分别来谈林语堂的文学论述,及其学术史的意义。

(一)性灵、抒情文学的提倡

对现代文学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1916 至1918 年胡适(1891~1962)所发表的几篇关于文学的论述《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经由钱玄同(1887~1939)等多人附和倡议后,竟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文学革命运动。于此运动中,不仅谈到文学与传统的裂变、文学的宗旨及反省各类文体,更论及了文言、白话等语言文字与文学间的关系。1918 年,林语堂于清华任教时,恰与胡适结识于此时,开始关心文学革命,并发表《论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一文于《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而后,在1924 年加入《语丝》社,与周氏兄弟、钱玄同、刘半农(1891~1934)等多位新文学运动大将交流。此时的林语堂,开始发表大量的文章,例如《幽默杂话》、《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等等。在往后数年内,林语堂除了继续研究语言学,并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0]于1925 年至1931 年的七年间,林语堂发表了《谈理想教育》等一类具教育、讽刺等意涵之多篇文章。期间,林语堂于1928 年,曾于鲁迅(1881~1936)与郁达夫(1896~1945)合编《奔流》的第一卷第六期,发表了《子见南子》一剧本,引来社会轩然大波。而后,1932 年9 月16 日,林语堂正式创办并主编《论语》半月刊,开始于《论语》发表诸多文学作品,当然也发表多篇他的文学论述。直至1934 年,林语堂因故离开《论语》,另创《人间世》半月刊,但他仍将文章发表于两刊物上。同于1934 年,他完成了《吾国与吾民》一书。1935 年,他不仅创办了《宇宙风》十日刊,《吾国与吾民》一书也于美国出版而大受欧美欢迎,林语堂从此在欧美国家一举成名。1936 年8 月,林语堂一家赴美,进入第二期的著作生涯。

我们阅读林语堂在第一期文章中所表述的意见,其实与当时新文学运动的几项重要议题,例如文言与白话的文学语言方面,以及针对女性议题,甚至对传统文学的批判等,于1935 年之前,林语堂持续关怀着。然而,无论是女性议题、文学语言等,其实我们可言,乃皆自林语堂的核心理念性灵文学、近情文学所开展出来的。

关于林语堂所持性灵文学的主张, 其实他早于1918 年4 月15 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论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一文中,便提出:

文生于情,需要有情感题目相配才好。凡文不必皆是义理讲的深奥,因其应用不同。

白话为吾人平日所说的话,所以其性质,最易泛滥,最易说一大场无关着落似是而非的老婆话。我们需要戒用白话的人,不要胡思乱写,没有去取。虽是形式上,正如胡适君所说:宁可失之于俗,不要失之于文,而意义上,绝不容有此毛病也。当然,文生于情,不为文造情一类的宣言,林语堂绝非古往今来之首发,但文出于情的理念却贯串林语堂一生的文学论述中。而后,一直到1932 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前,林语堂发表多篇文章,对中国(人)的许多面向有所批评,例如发表于1928 年的《萨天师语录》就是代表之一。然而,林语堂更全面且大量发表文学论述的机会,是他主办报刊杂志时期,如《论语》、《人间世》等等,时间上以1932 至1935 年左右为限,离1918 年的新文学运动约十余年了。

林语堂在1932 年《论语》第7 期发表《新旧文学》一文,该文开宗明义就宣示,所谓新、旧之别,不在文言、白话之分,关键处在于能否表_______现优美的情思。当然,林语堂深受周作人(1885~1967)《近代文学之源流》(即《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的影响,对于将明末清初的公安、竟陵派、金圣叹(1608~1661)及清代袁枚(1716~1797)等人奉为现代散文之祖宗之说,感到大喜,其兴奋之情,不言可喻。于此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林语堂以三步骤来谈新、旧文学的差异。第一,他先厘清文学新旧之分不是在文字语言等形式上,而是内容。其次,他紧接着宣示新文学所以为新,乃因内容能表现个人情思。换言之,旧文学所写不是忠孝节义的滥调,所以不得不旧。。然而,新、旧之分不仅不是文字语言上的差异,更不是以时代的不同而分。职是之故,第三步就是将明末以来,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流派或是文人学者,奉为祖宗。因此,林语堂强调公安派、金圣叹、袁枚诸人所以受到推崇之因在于:

此数人作品之共通点,在于发挥性灵二字,与现代文学之注重个人之观感相同,其文字皆清新可喜,其思想皆超然独特,且类多不主张摹仿古人,所说是自己的话,所表是自己的意,至此散文已是言志的、抒情的。细审林语堂此举,不仅说明新、旧文学之别不以时代分,更重要的是:他要另立一个文学的流脉,因此他将此文学流脉开源溯流至明末的公安、竟陵。而此文学流脉的特点是:在文类上以散文为宗,在内容上则以性灵为要,且此流脉乃自明末的公安三袁至现代散文一系流衍着。换言之,无论是周作人或林语堂,不但致力于另立文统流脉外,同时也向传统寻觅学术资源以见其源流。

职是之故,我们可以发现林语堂在往后所发表的文章中,不断强调性灵的重要性,也一再以此流脉的代表人物为例,说明性灵文学、近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例如他在《新旧文学》发表后半个月,又发表《文章无法》一文,强调为文不应受固定的章法、格套所拘,因此批评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不知误尽天下几许苍生,甚且批评八股文与桐城派的义法说。因此,林语堂在反对文章无固定章法时,强调为文应是在思想性灵上下功夫才是。文学的价值与核心在于性灵的观点,与此文学流脉方为文学正宗的论调,其实贯串着林语堂前期文章,例如他在1933 年4 月16 日发表《论文》上篇又再次提出此说,认为:这派成就虽有限,却已抓住近代文之命脉,足以启近代文之源流,而称之为近代散文的正宗。来年3 月1 日、16 日,林语堂分别发表《作文六诀》一文,看似是林语堂欲教导写作方法的文章。但,这岂不就与他自己强调文章无法的论述相矛盾吗? 其实不然。林语堂所提出的六诀(1)表现自己;(2)感动读者;(3)敬重读者;(4)精神爽快,始可执笔,必要时抽烟助兴;(5)随兴所致;(6)倦则搁笔。他所提出的六点,完全与作文之章法无关,仅可说是一种为文的态度,这种态度,确是在性灵文学的主张下所衍生而来的。虽言如是,林语堂却始终没有,恐怕也无法清楚说明,究竟何谓性灵。何以故? 性灵一词,虽是传统文人所提出,但始终没能清楚说明内涵,纵使是公安、竟陵学者亦然。换言之,要成一完整的文学流脉,岂可如此不清不楚呢? 因此,林语堂赴美前夕,曾发表《记性灵》一文,说:一人有一人之个性,以此个性无拘无碍自由自在表之文学,便叫性灵。性灵即个性也。大抵主张自抒胸意,发挥己见,

由此可知,林语堂主张性灵为文之本根,且发抒己见,不受拘束的真性情文学,才是林语堂所亟欲立的文学流脉,虽然林语堂看似为性灵一词有较为明确的说明了。然而,传统中国的文学发展何以此流脉并不发达呢? 林语堂将矛头直指文以载道之说。事实上,林语堂在第一期的文章中,其实已经点出此议题。例如在1933 年1 月16 日发表的《笨拙记者受封》一文中,说到以我们自己而论,本来不想负什么移风易俗之责,不过说说笑笑而已,但是做起文章来,还脱离不了满身的道学气。是的,中国作文章的人,都是有形无形卫道的。显然地,对此议题的思考,其实林语堂是曾斟酌的。因为该文发表后一年半,林语堂在《论小品文笔调》(后更名为《叙人间世及小品文笔调》)中将文区分为言志派、载道派之别,认为:大体上,小品文闲适,学理文庄严;小品文下笔随意,学理文起伏分明;小品文不妨夹入遐想及常谈琐碎,学理文则为题材所限,不敢越雷池一步。此中分别,在中文可谓之言志派与载道派。

同年, 林语堂自述费时三季而完成的重要著作《吾国吾民》,于第七章将传统文学一分为二,而说:中国文学有一种含有教训意味的文学与一种优美悦人的文学二种的区别, 前者为真理之运转传达工具,所谓文以载道之文;后者为情愫之发表,所谓抒情文学。二者之区别,至为明显:前者为客观的,说明的;后者为主观的,抒情的。中国人都一致推崇前者,认为其价值较后者为高大。因为它改进人民的思想,并提高社会道德之水平。从这一个观点出发,他们遂轻视小说、戏剧这一类文学,称为雕虫小技,不足以登大雅之堂。至此,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林语堂其实深受周作人的影响,亦将传统文学分为两类,他推崇的当然是与性灵文学相契合的抒情文学。其次,林语堂于1934 年期间所发表的文章中,对于文以载道一类的文章,虽不认同,但仍未发出大肆批评、攻击的言论。例如《论玩物不能丧志》、《说浪漫》、《谈大足》等文章,其内容所谈及的,是认为传统汉儒以降的学者,无论是人性、人情,抑或是人生观等,都被赋予严肃的教化意义与责任,因此将许多人性之常、人情之真、人生之趣等,全然压抑甚而抹煞。

到了1935 年5 月,林语堂赴美的前夕,发表《今文八弊》,大力抨击文以载道之说对于文学的影响与束缚,并将其列于第一弊,而说:方今作祟,猪肉熏人有虚伪的社会,必有虚伪的文学文学革命之目标,也不仅在文字词章,是要使人的思想与人生较接近,而达到诚实较近情的现代人生观而已。政治之虚伪,实发源于文学之虚为,这就是所谓载道派之遗赐。此种流风,其弊在矫,救之之道,在于近情。当然,该文批评的是今文而非古文。然而,林语堂不但借古讽今,且将此文风追溯并批评一番。 在 1936 年出版的《我的话》下册中,亦收录一篇与之呼应的文章《方巾气之研究》。我们可以注意到,林语堂在第一阶段中,致力于提倡性灵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并支持周作人对公安派、竟陵派的推崇,认为公安三袁等所倡议的文学主张,恰是性灵文学、近情文学、抒情文学的核心理念。相反,对于文以载道之说对文学的束缚与影响,其实在林语堂赴美前才开始批判。直至1966 年回台后,林语堂进入著作的第三阶段,便将重心置于批判道统,解放文学的地位与价值,进而促使文学的独立。下文,我们便进入林语堂第三阶段之写作历程,一窥其文学论述。

(二)打破道统,解放文学

道统一词,由来已久。然而,当我们一谈及道统,立刻想到的便是韩愈、朱熹等大儒,尤其是宋明道学家。我们先大略回顾朱熹建立了如何的道统,而被清儒以及林语堂所扬弃。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说: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 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朱熹建构自尧、舜以降,至孔子、曾子、子思一系的道统传承。子思以后的孟子,传承其道统,因而构建了自孔子、曾子、子思至孟子等四子的传承,所代表的经典则分别是《论语》、《大学》、《中庸》及《孟子》,故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又名为《四子书》。[22]此一道之传承,正是宋儒所致力的终生职志。当代学者,更有称此一道统的建立,正是朱熹终生最大的志愿与贡献。

此学说对元明以降的儒学发展,影响深远。然而,时至清代,诸多学者或因在学术史视域下,厘清道统与文统的关系;或因致力于为文学发声,纷纷反省了道统加诸文统之上的合理性。例如清代著名的乾嘉文人袁枚,所以成为后世的林语堂景仰原因之一,便是因为袁枚亟欲打破道统。例如袁枚在《策秀才文五道》中大声疾呼:夫道无统也,若大路然。清楚地,袁枚直截声明道无统,如此的宣言在清代乾嘉时期,是何等的石破天惊之声。稍晚于袁枚的阮元(1764~1849),于《曾子十篇注释序》中认为曾子其学与颜、闵、游、夏诸贤同习,所传于孔子者,亦绝无所谓独得道统之事也。换言之,道统的建立以及影响,自北宋至明代结束,绵延数百年之久,但对清儒而言,却是亟欲推翻、扬弃、打破的对象。何以如此呢? 原因当然有许多,我们仅以阮元的文论为例子作简单说明。对阮元来说,文学长期以来被道统观念所束缚,文以载道的理念深植文人学者之心。但是,文学的意义与价值仅如此吗? 文学有无独立性呢? 因此,阮元在学术史的视域下,打破道统的绑束,孜矻厘清经、史、子、文之领域,而成为现代纯文学在清代乾嘉的一股潜流之音。同样地,我们检视林语堂在诸多的作品中,不断地论及孔子与批评宋明儒学道统一事。以下,我们检视林语堂何以喜谈孔子与宋明儒者。

我们知道林语堂编著了许多关于孔子的著作,例如《孔子的智慧》,以及诸多关于孔子的单篇文章。其中源由,便是林语堂深感孔子在《论语》中所呈现的面貌,已经被后世的儒者所扭曲,因此他致力恢复孔子的原貌。例如他在《说诚与伪》中说:如果复兴文化,不是复古而已,我们对孔、孟之道应有深一层的认识,不可装一副道学面孔,唱唱高调,便已自足。我们自己的伦理,也得认识孔、孟的真传,不为宋儒理学所蔽,始能合乎现代人的人生观。我想现代西方的人生观,比我们切实无伪,而孔道可与现代思潮融洽无间的,就是诚之一字。原来,圣人教人得人情之正,如此而已。圣人之教,只在日用伦常,得中道而行,原没有什么玄虚的话。如男女平等关系,关雎之义,夫妇为人伦之始,至为明显。故外无旷夫,内无怨女,男有室,女有归,是孔子的理想社会。他在《论孔子的幽默》也提到:孔子是最近人情的。他是恭而安,威而不猛,并不是道貌岸然,冷酷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是到了程、朱诸宋儒的手中,孔子的面目就改了。以道学面孔论孔子,必失了孔子原来的面目。仿佛说,常人所为,圣人必不敢为。殊不知道学宋儒所不敢为,孔子偏偏敢为。清楚地,林语堂认为孔子其实是相当近人情的,而非后世儒者眼中不近人情的一副圣人面貌。相反地,孔子应是真诚地,是重情的一位圣人。

事实上,情及欲恰巧都不是宋明道学家所喜的概念。因此,当他反省何以致此,便将矛头指向后世儒者,尤其是宋明道学家,是道学家替孔子蒙上了一层虚假的面目。职是之故,他在《温情主义》中说:理学的社会也是冷酷的社会,本来情字极好。孔孟六经,无非求于人伦大端得人情之正。无奈宋儒误解孔孟,以理欲分为二物,说得非常玄虚,求存天理,灭人欲,而达到佛家洁净空阔的无欲境界。情欲既无,性将安附? 活着无用,不如寂灭。所以孔子达情的主义,经过宋儒手中不觉成为绝情主义,而七百年来才有那些虚伪道貌拒人于千里之外,去孔孟六经甚远。程朱名为尊孔孟,斥异端,实际上走上荀韩释氏的路了。林语堂反省何以孔、孟、《六经》皆以人情之正为本,但后世却成了冷酷而远离人情的人物与经典呢? 原来是宋明理学家受了佛教的影响,从人性中区分出情欲,而要求众生舍弃情欲,达到无欲、无情之境,甚至绝情主义的主张,造成原本是活泼近情的孔、孟、《六经》,成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圣贤与经典。

林语堂费了许多功夫在重新理解、诠释、整理孔子著作,甚至整理与孔子相关的经典记录,深层的原因在此。因此,他对于荀子、韩愈等人,其实都有批评,而在《孟子说才志气欲》中花了大篇幅的文字,说:荀子学问虽好,却反对人欲,主张制礼节欲,以性为恶,以善为伪。这一脉思想戕贼人以为仁义,如戕贼杞柳以为桮桊,与告子一样,故必流于虚伪冷酷。荀子既然要制礼节欲,又主张严刑罚,以戒其心,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己所愿欲,举在于是,故其赏行;皆知己之所畏恐,举在于是,故其罚威。所以他教出来的子弟,当然是法家,如韩非、李斯之徒,全非孔子面目。只有孟子能发挥性善之说,言孔子所未言,又能推广仁义之本意,说出仁义本于天性,使孔子的道理得到哲学上的根据,及政治上的条理。七百年来道学为宋人理学所统制,几疑程朱便是孔孟,孔孟便是程朱。程朱名为推崇孟子,实际上是继承荀韩释氏(戴东原语),不曾懂得孟子。这才字性字,连欲也包括在里头。那时还未有宋儒将理与欲分开。理欲是合一的,人生必有才,才有高低利钝不同,但是必有才,有才便有欲。林语堂对荀子的制礼节性无法认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荀子不顺情。人性人情的自然,才是林语堂所强调的。与荀子在人性论上相对立的孟子呢? 林语堂则肯定其地位与价值,何以故? 乃因孟子发挥孔子回归自然人情人性的学说,故林语堂推重孔孟之学。其实,对林语堂而言,孔孟之学也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人情之学。相反,林语堂对于后世儒者,尤其是宋明道学家受佛教影响下,对孔子、孟子的扭曲,甚至人性、人情的曲解,都持以相当批判的态度,例如在《说诚与伪》说:孔子达情主义(戴东原所谓顺民之情,遂民之欲。)何以变为道学之形式主义? 性与天道,夫子不得而闻。老子讲天道,就要人绝圣弃智,做到无私无欲,佛家本来是出世思想,以情欲为烦恼,以人生为苦海,故欲斩断情丝,悠然物外,而以七情为六贼。宋儒出,受了佛教的渲染,也来谈心说性(子所罕言之性),乃排脱情欲,专讲一个抽象而无所附丽的性(唐李翱已有复性之论),必欲做到人欲净尽,天理流行局面。这样反孔子达情主义,已甚显然了。无如情不可灭,欲不可遏;到了欲不可遂,情不可达,自然非矫情粉饰不可,自己装门面,对人责已严,遂成道学冷酷的世界。人生在世,无一事非情,无一事非欲。要在诚之一字而已。诚便是真,去伪崇真,做文做人,都是一样。《红楼梦》佳文,也是一真字而已。我看清朝能对这假道学抗议力争者,只有戴东原、袁子才、俞正燮、李汝珍三数人而已。袁子才反对以女人为尤物,其收女弟子,在男女同学之今日,可谓开风气之先。他不但反对理学,且反对道统观念,更根本推翻经的观念。以子才之通脱,自然遭时人的反对。当时浙东学士章学诚,尤能针砭子才之错处,因为章学诚也是通才,文章义理有过人的见地。但是,实斋斥子才收女弟子,代刊诗词,为伤风败俗。这便是实斋不及子才之处,在道学场中,不能戳破藩篱。这一段文字相当重要。

首先,林语堂说明宋明道学家如何受到佛教与道家的影响,而从人性中抽离出情、欲,进而要绝情、灭欲。这部分,前文有诸多论述也都提及,可见林语堂曾进行多次深刻的反省与批判。

其次,林语堂看到清代学术的价值之一,便是打破这桎梏中国数百年来的道统传承。因此,他标举了数人,例如戴震(1724~1777)、袁枚、李汝珍(1763~1830)等等,做为代表人物,尤其是戴震。略知清代学术发展的人必同意,戴震作为清学乾嘉时期的代表人物,无庸置疑。戴震之所以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之一,就是他透过《孟子字义疏证》等书对于宋明理学的反省,影响深远。无怪乎林语堂特别于《戴东原与我们》一文,论述戴震对于现代人的意义,说:我又何以剌剌不休提到戴东原的伦理革命? 就是因为戴东原的说法,接近现代人的人生观。宋儒由佛经学得形而上学,因而也要谈空说性,分天理与人欲为二物,因而要存天理,灭人欲,因而主静不主动,直以无欲为上乘境界。这话以现代的人生观看来,是绝对说不通的。又要强搭附孟子性善之说,强分理欲,谓性是善的,而气禀是恶的,更是说不通的。我想程朱诸人所以要去人欲,是信不过心智,而东原所以敢于说遏欲之害,甚于防川,就是他相信人有理智。关键全在此。我们也该记得东原之功,在其革命性,反对去欲绝欲的宋儒理学。他推崇心智,也不忘人有血气。他是眼见那些虚伪道学先生以理杀人,不谅人情,未婚夫死,未婚女不可改嫁那一套,他是有所为而发的。林语堂直截说戴震的伦理革命是与现代人接近的,亦即是指:无论是对戴震或现代人而言,我们都必须承认人性中有情、欲的部分,情欲是不必如宋明道学家所言,必须加以灭绝的。相反地,我们正视情欲,顺着情欲发展,不尽然是恶的。但是,我们人性中有理智、心智。因此,我们虽然顺着情欲,满足情欲,但我们人性中仍有心智、理智判断善恶,所以不需要灭绝情欲。所以,传统室女守贞被宋明道学家大加推崇,但在戴震及其它清儒(例如汪中等人),甚至林语堂眼中,却是不谅人情,不近人情的怪异行为。再者,林语堂也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红楼梦》之所以可爱、可贵,就是它是真诚文学的代表作品。林语堂何以如此说呢? 因为,林语堂看到了传统以来,道统对于文学发展的限制与桎梏,所以他在非常多的作品中,一再地提倡要打破道统,唯有扬弃道统,文学才能真正地回到人性之真。职是之故,我们就可以了解林语堂何以在《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一文中,论述文艺如何复兴的方法时,提出两个,说:一、我想我们千万不可再有道统观念。二、我们切切不可再走上程朱谈玄的途径。我们可以发现林语堂学贯中西,对传统中国文学的发展与限制看得非常透彻清楚,深知道统对文艺的限制与束缚,因此他第一步便是致力于打破道统。饶富趣味的是,林语堂不仅打破宋明理学的道统,他有更加深刻的反省。其实,宋明理学家当年也是希冀跳跃汉唐儒学的藩篱与限制,认为汉唐儒者并未深契孔、孟面貌,因此大胆地疑经、改经,以心性天道义理解经,以直契孔孟。

林语堂呢? 他不仅花了很多力气打破宋明道学家的藩篱文以载道外,他也欲跳过汉唐儒学的鸿沟,认为汉唐儒学在时间上虽较近孔子,但仍非孔子原貌。他以《诗经关雎》为例,专文写了《关雎正义》:古代儒家解经,道学的气氛就甚厚,非自宋朝理学才开始。屈原香草美人之歌,也必解做思君之作。《诗经》男女思慕之情诗,必作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刷法,自毛公已经如此。似乎抒情诗,除了成孝敬,厚人伦以外,不会有什么文学价值。本来诗歌发于男女相悦思慕之情。无男女思慕之情,便无诗歌。《关雎》乐而不淫,歌文王后妃夫妇琴瑟和鸣之乐,以表示周公之化行于南国,原也相宜。只不应该把这篇及周南之什整个解作歌颂后妃不嫉妒之美德,以为天下妇女之楷模。仿佛女人一嫉妒,则男女不得其正,丈夫无法讨小老婆也。这种说法,自然是周公所制的礼,非周婆所制的。宜乎两千年来,天下男子无不赞同。这就是所谓后妃之德可以化行南国的;女人不嫉妒,就是周南之什的重要教训。不管是男求女的,或女求男的,到了毛、郑手中,若说文王求淑女,不大好意思,所以变成女求女的,以为丈夫簉室。这个意思,郑《笺》、孔《疏》都讲得非常透彻。然则思念淑女,至热发昏,并非文王,乃后妃代发热昏也。真是咄咄怪事。林语堂不仅批判宋明道学家(虽然以其为首要目标),他对于汉儒将《诗经》第一首《关雎》的诠释,以及《诗大序》的主张,作了一次深刻地反讽与批驳。基本上,林语堂肯定《诗经》之《周南》是一系列的爱情诗。但是,汉儒却将这一系列的爱情诗给予教化的意义,这使林语堂无法认同。

更严重的是,《诗序》对于这一系列的爱情诗,都强加上是后妃不嫉妒,使得林语堂认为此完全违反人性人情,因此强烈批判。若《诗序》说是周文王因求女而辗转反侧,倒也合理,林语堂也赞同。但,《诗序》却说是后妃不嫉妒,而为了求另一个适合的女子呈周文王,进而辗转反侧,此令林语堂大惑不解。因此,林语堂在文后举一例,说:我想象在台北可有这一幕:妈,你为什么睡不着,翻来覆去? 孩子问。儿也,你不知道。你爸想娶一个年轻的女子到我们家了。妈,这不很好吗? 你应当学文王后妃,她真好。她也失眠,倒不是为她怕先生讨小老婆,是愁他先生娶不到小老婆。想到发热昏,真真足为模范。谁说这种话? 学校里的老师。第二天,张太太、李太太,约同赖太太、杨太太,一齐打到学校里去。老师早已闻风,由后门逃出去。这几位太太没法,只有把学校里的《诗经》课本全部撕烂。林语堂举例的用意,就是要说明汉儒将诗歌解释成如此,完全违背了人性、人情,反而将诗歌本身的文学性与诗歌反映出的人情都给抹煞了、扭曲了。

由于,林语堂主张诗歌本源于男女情爱,因此欲求诗歌本义,就应回到诗歌本来的面貌。我们进一步思考,林语堂之所以推崇孔子近情,在《关雎》一诗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因为,对林语堂来说,《关雎》以下的一系列爱情诗,皆与男女情爱相关,而孔子以《诗经》为教本,并没有将这些爱情诗弃去,可见孔子也是肯定、承认男女情爱与文学作品间的关系。因此,林语堂说:文王思后妃,夜不成眠,至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不为孔子所黜。汉儒解窈窕淑女(漂亮女郎)为住在深宫的女子,可见这时汉儒的思想已经僵化,不敢作如此近人情的说法。文学作品就是人性、人情的自然表现,无须遮掩或强加附会、扭曲。职是之故,他曾反省东西方文学在这一方面的表现时,说:古典时代的人,遇着诗歌言男女爱情,都不肯就诗言诗,必加上道德教训,然后言情不妨讲道,讲道不妨言情。中外都是一样,我们不必惭愧,替古人向西人道歉。虽言如是,林语堂后来更进一步反省东西方文学发展时,曾专文讨论东方文学,仍有受到文以载道的影响,发展上不似西方文学,完全能够表现自我与私人感受,仍有体面的、笼统的,甚至固定的义法存在,而于《说新旧文学之不同》言:西方文学思想,自卢骚以下,经典主义已被推翻。那种中世纪传统下来的固定不易的天经地义,已淘汰无疑。换来的是个人的私感与观察,自我的文学。文章格调也随之而变。做文章的人再不能引经据典,谈心说性,敷衍场面,以表示其鸿博。所谓谈心说理,也不能引古人的至理名言,作笼统概括的论调,而思想乃趋于切实的、精细的、基于个人的见解,或新的事实以为根据。今日的文人撰作,还是受文以载道的思想所统制,还是桐城义法的旧文学。所谓义法就是固定的、笼统的、经典中的义理。做起文来,是得体的门面的文章;做起事来,也是务以得体门面为重要,而形成这道学的,专重虚套的形式主义。这一段文字,至今读来,仍值深省。我们距林语堂此文已近半个世纪,是否仍存在林语堂所说专重虚套的形式主义的文学作品呢?

三、结语

中国传统士人眼中,文学的意义与价值究竟为何,历代有所不同。然而,在宋明道学的影响下,文以载道的要求却深刻影响着文人与学者。因此,个人抒情的文学作品,能否站在传统文学的舞台上,其实是很值得思索的。但,无论如何,林语堂的文学论述,从早期主张性灵文学的重要性,与平铺直述载道与性灵文学二者的差异, 转变至后期大力批判载道之说对人及文学之噩,却是显而易见的。而此转变,在学术史的发展脉络下,我们可以见到文学脱离道学的束缚,进而驱使文学独立而为一知识学科的重要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3-01-14
" 收束,是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说句老实话,绝大部分教师能够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对收束则重视不够。固然,导入安排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而收束也不可小觑。明代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云:“起句......
中国宪法学说史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义(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9
中国宪法学产生于20世纪初,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1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宪法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混合的制度体系与学术体系。尽管在旧中国宪法发展中脱离宪法理性的制度与文本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艺术
发布时间:2023-02-19
初中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当前我们提倡主体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就是其......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艺术
发布时间:2020-01-07
摘要:课堂提问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流程、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艺术性中学语文教学正是如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进行思维沟通、讲授理论知识、调动课堂气氛、接收学生反馈都需要课堂提问来完成,贯穿在每一个课时,从始至终,对一个课时授课的成.........
语文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24
摘 要: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乐于教,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6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精品源自化学科 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思想家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要想把语文课堂教学搞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个人浅见: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 备好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备课除了能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 要】:本文从课堂开始、课堂提问、课堂结束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这对创新英语课堂艺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提问;设置悬念;英语课堂 教......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肯定教学成绩的同时,应该要看到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小学语文作......
浅谈《四世同堂》的当代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老舍的巨著《四世同堂》,选择日常生活的视角来描写北京沦陷期间的平民百姓,从中表现出老舍对国民性问题和东亚问题的与众不同的思索。这部小说取得的现实主义成就是巨大的,具有深刻的当代文化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四世同堂......
语文艺术课堂教学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8-06-25
一、提问的艺术教师要使自己的提问有意义,既不要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要过高要求,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要善用启发艺术,提出疑问,激起思考。(一)启发式的提问如《唯一的听众》教学片断:教师这样提问:“唯一的听众”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她做了什么事情呢?这听众为什么让作者成功了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知道需要阅读课文,作进一步的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种启发.........
中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5
语文是关于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艺术的展现。中学语文课堂要注重语言艺术,展现出语言文字特有的生命力。语文教师要掌握语言的艺术,离不开专业的语言训练,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教学中语言运用的思考和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需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积累,总结出大量的语言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展现语言的魅力,训练自身运用语言的艺术性。笔者深知语言的艺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的.........
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及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10
摘要:院当代文学史料对于还原真实历史场景、了解作家情感体验、体察文化生活细节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但当代文学史料还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流失严重、存量不足等问题。只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使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真正成为学科发展支撑点和增长点。关键词:当代文学;郭小川;史料研究通常说的史料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发布时间:2023-06-27
"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
浅论情境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意义和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05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设情境 培养能力 【论文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过程已由教师单独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转变。创设情境的教学就是这一转变的产物,有效而恰如其分地设计......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与具体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改革 现实意义 具体路径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指出现阶段改革工作的必要性。本文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改革路径,包括注重情感引导、建立科学化学习模式等方面。 从启蒙阶段......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的激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课堂教学;探究意识;激活 论文摘要 探究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语文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积极地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 在心......
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概述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结构语言学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出自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目前的语言教学,无论怎么样发展,都里不离开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因此,结构语言学对语言学的影......
简述意义·陈述·语用充实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陈述 确定性描述语 语用充实 专有名词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词汇语用学的语用充实理论,以“专有名词”和“确定性描述语的指称用法”为例阐释了句子的语义内容和命题陈述之间的关系。根据语用充实理论,说话人把句子的语......
浅论科学技术史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史与历史学的含义及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重点、详细论述了科学技术史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历史科学;关系 广义的历史是所有人的生活历程。科学探索和技术创造活动是人类......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发布时间:2022-12-3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文汉字,理解汉语的表达方式与情感寄托,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写作的能力。在进行以上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对学生灌输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研究转型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8
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在文学研究转型中的意义一、当今社会文化思潮主流的历史及现状(一)文化研究的产生及发展在当今西方学术界,文化是人们谈论得较多的一个话题,也是经常出现在许多学者笔下的一个词语,经典文学研究正面临着文化......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意义及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学教育 意义 价值 论文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加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文......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教育与指导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的过程。作者从优化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18
"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清之际最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就学问的广博论,一时无出其右。前人评价亭林之学,往往推崇他以实证方法,开乾嘉考据学的先河,其实就考据而言,亭林的学问远未臻精密。钱大昕纠弹《日知录》中率尔未确之说,......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浅探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 要]教师的教学语言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以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对教学语言提出不同的要求:导入语要以情定调,提问语要激活思维,评价语要激励引导,总结语则要......
关于对媒体对化学教学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18-09-06
论文关键字:多媒体;教育教学;化学。论文摘要: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涌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化学教学也不例外,这种信息、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促进了教学技术体系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引发思维,强化学习动力,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视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
谈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五真”要义
发布时间:2023-01-28
在当前教学改革实践中,合作学习存在规则不明、简单互动、插入形式呆板、低效高耗等问题,因而改变小组合作中为合作而合作的伪现象,解决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合而不作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我的历史课堂坚持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关于合作学......
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9
1、首页2、教育叙事研究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史学界所重视。......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8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事关成败的重要环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重在继承、贵在创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新形式下开展语文教育,培养具有创......
浅思中学英语课堂导入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9
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精神振奋地去思考并猎取知识,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英语课堂的导入艺术。一、复习导入法课堂教学的每节课都不是孤.........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1
摘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恰当的、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学习,同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虽然语言只是教师教学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但是注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艺术性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展开,探讨提高小学语文课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的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重要性;策略.........
浅谈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3-03-17
数学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严谨性与精确性在数学教学中,语言必须合乎逻辑、周密严谨,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要力求精辟,不允许出现大概、也许、差不多之类模糊字眼。数学教学语言的精确性表现在要求准确的表述概念的内涵、外延,定理的条件、结论,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不允许存在外延模糊或内涵不定的概念。在许多便是的传述和推导中经常出现的当且.........
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9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史学界所重视。随着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逐步得到发展......
从语言学的意义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发布时间:2016-08-25
1 语言的奥秘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人类文明延流数千年,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文明高度融通与集汇的历史时期。久远而古老的时代淀积,现代社会爆发性的文化蒸汇,让每一个现代人都能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巨大魄力与其所创生的伟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实践过程,是学生的主动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基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境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28
" 常规、单调、固定的语文教学模式,讲讲、读读、背背,完全以应试为目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缺乏动力,因此教学效率低。想要扭转这种局面,结合课堂具体内容,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是个好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讨论式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 要:初中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而且还要对一些历史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出来。所以,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形成自我看法的培养,运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行针对性训练。 关键......
食品专业有机化学课堂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与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高等院校推行专业课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举措[1],有机化学内容生动丰富、系统性强、逻辑性明显,适合采用双语教学[2].本文在双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药学院的食.........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语文学科有着很强的交际性特点,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结构,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教师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得到每位......
浅谈高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艺术的角度和高度来看待和解决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讲究发展课堂教学艺术,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高职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艺术 策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育人的主要阵地。课堂......
浅谈生物科学史与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 要: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增加了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具体描述了有关研究的事例和方法。生物科学史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选取......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有效的语文教学,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本人从备课、课堂人文化与课堂语言实践三方面阐述了......
浅谈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浅谈语文课堂评价语的艺术性 陆静亚 [内容摘要]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天真可爱的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7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怎样理解“读读、议议、练练”?读读,就是要学生熟悉课本故事,加深理解,鉴于班级学生较多,可以让一个学生先大声朗读,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家循着声音读完这篇课文。朗读之前,最好布置思考题目,带着问......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19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关系体系。正......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3-04-12
【摘 要】语文教学的生命在于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要想充分延续生命,则要求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将文本和课堂进行充分的结合,用真情实感来进行课......
浅谈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同生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情与趣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要】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它既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又是一种专业化的创造性艺术。本文从语文课教学语言要“情真意切”,二、语文课教学语言要“妙趣横生”。两方面尽心行了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3-03-07
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教授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工具,作为教学信息中最先送的“导语”,是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导语”设计得好,不仅能促进师生感情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美育
发布时间:2013-12-19
"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多么精辟的论述!在这里,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教师善于以情激情,以情促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投入阅读教学,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教师必须用“心”施教,视课堂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这一过程也是师生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样使学生处于......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要]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将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文化教学的观念,适时讲授与语言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把英美文化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交际能力引言最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强调了日常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
浅谈了解中国历史进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16
一、凌强欺弱,连续不断的战争爆发 中国历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战争史,中国古代上演了一次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诸侯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一次坑杀40万余人,古代隋朝末期腐败,肆意压迫农民,于是隋末爆发了农民战争,意图推翻政权,汉景......
浅谈英语文化教学策略评述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文化教学 比较 文化策略 论文提要: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文化习得也是语言习得的一部分。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因素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如何在外语教学领域里进行文化教学是中国外语教师所面临的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浅探
发布时间:2022-09-08
【摘 要】 本文运用有关教育科学理论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从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运用的主要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幽默艺术。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言幽默艺术......
甜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成功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做到心中装满“爱”,口中的言语才能“甜”;还要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动作表情要丰富可爱,让孩子们倍感亲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中“甜”必须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关键词】课堂语言;心理修养;锤炼语言幼儿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是成功.........
浅析审美意识形态的学术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文艺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新时期以来对意识形态论的突破,已经为我国大多数文艺理论家所赞同。它被我国主流学术界称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所谓第一原理,又称第一规定,它是文艺理论其他所有问题的根基而规范着、制约着其他所有文艺......
浅绛彩瓷绘艺术的历史地位和专门学科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07
对于浅绛彩的收藏和研究,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草根作起来的。而关于浅绛彩历史地位的讨论,则伴随了浅绛彩收藏和研究的全过程。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浅绛彩瓷精品面世的数量不断增加,浅绛彩瓷绘艺术作品体系日趋丰满,对浅绛彩的认识越来......
英语文学教学中生态文学批评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文学批评理论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已经受到了更高的关注和重视。在高校展开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于生态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应用和探究,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正确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18-11-26
在新课改的深入下,小学的语文课程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有各种名言警句,祖国河山、人物形象的描绘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拓宽学生的视野。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特性,就要求教师提高课堂语言的艺术性,通过不同的语言技巧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从而让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1小学语文课堂注重教学语言的重要性通过不同教学语言形式的引导和感染,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探讨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及其文学史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19
中国古代远游文学始于先秦时代,并且在之后的文学发展中,一些文人雅士对于远游的文学创作从未间断过。远游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又一种文学类型,扩展了中国文学作品的范围,并且推动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通过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中国文学的道德情感的传承,对于中国的文学情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针对中国古代远游文学以及其文学史意义的简要分析和研究。一、中国古代远游文学种类(一)中国古.........
论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教师 课堂教学 反思 论文摘要:论述了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和反思的方法。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全而推进索质教育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16-08-26
英语教学既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课堂实效。 【关键词】小学......
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8-07-30
对于中西园林设计大家有什么了解了,知道中西园林设计的差异性在哪里吗?以下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精心准备的浅谈中西园林艺术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摘要:自从中西方园林艺术文化开始交流,人们对这两个风格意境截然不同的园林形式的比较就没有停止过。中西方的园林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这两种风格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进而了解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性。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 要】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课堂提问可以帮助老师激发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以及对他们学习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依据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感想式教学、质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表演式教学、竞赛式教学等,从而达到教授知识、交流情感、启迪智慧、塑造性格、培养习惯等多方面的效果。 关键词:......
关于国外人文主义语言教学法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5-21
" 论文关键词:人文主义 教学流派 外语教学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博雅教育、近代理性人文主义和现代科学人文主义等阶段,以人为本的核心渗透了现代教育思想,语言教学也不例外。二十世纪是人文语言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
试论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6-03-23
摘 要:教育,一直都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并且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改变。特别是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其除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以外,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语言教育。所以,对于语文教育来说,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必须要历经的几个阶段,特别......
黄宾虹的山水画史学理论特征和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08
[2]《黄宾虹全集》编辑委员会.黄宾虹全集:10(着述年谱)[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3]郑午昌.中国画学全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4]陈师曾.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5]滕固.中国美术小史.唐宋绘画史[M].沈宁,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6]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M].栾殿武,译.北京:中华书.........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5-09-14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改革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目标。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的追求,具体体现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效。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课前精心准......
浅谈法与正义的关系(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29
古今中外思想家、法学家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法所促进的价值,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正义和利益两大类价值。 由于社会合作,存在着一种利益的一致,它使所有人有可能过一种比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独自生存所过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
浅谈微课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外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19
1.初中音乐课外教学的重要性如果给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划分一下等级的话,小学阶段属于启蒙级别,中学阶段的音乐课才真正是入门级别。小学阶段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发声练习,并且能够通过跟唱的方式学习一些基础的儿童歌曲。这一阶段的课程展开,主要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这阶段的主要教学目也只是启发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中学阶段的音乐课才开始正式将乐理知识和音乐赏析的.........
浅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健词:课堂教学 跨意识 培养 论文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方面,结合作者的实践讨论了关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目标,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和实践体会。 一、培养的重要性 作为交流的工具,反映了一个的文化,脱......
浅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7
浅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实意义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发生了一些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作品与时代不合适宜了,不能与时俱进了,艰涩难懂,远离时代等等…并且要逐步淡出鲁迅作品。......
让双语教学进入中学体育课堂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是教学的重点课程,并且一度纳为高考的重点内容。在现如今的民族大融合的现状之下,少数民族出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同时,人流东涌、移居大城市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在我国北方的东部地区,主要接受的是来自西北地区的移民,而西北地区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这是有着本族语言和生活习惯的民族,而对于维族的教育要因式制宜,选取最适合维族教学的教学方式,不仅是文化课的授课模式,作为关系着学生身心素质的.........
社会历史语境下的沈从文文学作品外译述论
发布时间:2023-06-25
摘要:沈从文作为少数几位被大量译介并广受西方研究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其文学作品拥有丰富的外译数量、语种和类型,近90年间共70余篇作品被译介,英译本就多达93种。由于特定社会历史原因,这些译介活动经历了从蓬勃兴起到突然中断......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2-19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之我见 一、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历史是一幅画,这幅画还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历史教师在讲述历史的时候,要把抽象化的东西变得形象化,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想象。教师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这些都要......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发布时间:2023-02-25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有效的课堂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掌握好教学节奏。Z文课堂效率的提高必须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形成技能,从而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
浅谈历史课堂中的趣味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4
" 【论文关键词】:历史课堂;趣味性教学 【论文摘要】:历史教学工作面临尴尬境地,极其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增强趣味性教学。趣味性教学可以从巧设导语﹑结合其他学科知识﹑穿插时政﹑娱乐资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恰当运用趣......
略论化学用语教学中的“有意义学习”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 要 如何解决初中化学中让人头疼的化学用语的记忆难题?本文作者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 化学用语 有意义学习 初中化学 On the "Meaningful Learning" in Chemistry Term Teaching GUO X......
论历史题材电视剧对历史意义的表述及实现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3-04-17
杜夫海纳在《审美经验现象学》中对艺术的再现真实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艺术表述的不是现实的现实性,而是它所表示的一种意义。历史题材电视剧对历史的表述,我们也可以说表述的是历史的意义;实现对历史意义表述的途径则是海德格尔《艺......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14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发布时间:2022-11-06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可以说是一门教学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上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目的,是衡量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恰当使用一些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方法,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中学语文.........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发布时间:2023-02-14
毕业论文 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梁 婷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柳暗花明又1村”的情......
浅谈园林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述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园林排水工程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将雨水、工厂等地方排放的废水通过合理的技术排放到指定的污水排放点,也可以采用专业化的技术进行加工处理,便于将其进行再次利用。本文在具体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对园林排水......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2-07-22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天真可爱的小学生来说,趣味教学法才是更为适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启发,引导其以热情、耐心去学习探索语文知识内容,从而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取进步,实现质的飞跃。一、小学语文课堂实施趣味教学法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为学生传授固定知识,让,其机械了解字与词的含义,就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那么无疑也是失败的。所以,小学.........
浅谈如何利用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意识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意识 【论文摘 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交际过程中,学生除了会遇到单词、语法的障碍,还有文化的冲突引起的交际障碍。然而,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
浅谈实用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文章着重介绍了实用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的重要意义。艺术类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基本审美素质的培养,这是学生们从事任何艺术门类的根基。实用美术教学中素描基础课教学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素描......
谈历史语言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22-08-08
1、语言要简洁明快,增强有效性 简洁的教学语言才是最优美的语言。因为语言的简洁才会使得课堂内容变得生动,不拖沓冗长,不令人乏味,才会使学生从繁冗的教学内容下解脱出来,有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吸收,才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