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发展综述

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发展综述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8:54:36
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发展综述
时间:2023-08-05 08:54:36     小编:

摘 要: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不断推进和国家治理理念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基于法治的历史发展脉络回顾近代中国引进法治之艰难,反思依法治国与西方法治之区别,重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从而对于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进行追本溯源地探讨,对于法治的价值、内涵、历史沿革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法治体系;以德治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法治国的方略自十五大正式提出至今在中国已推行十余年,在此期间,中国的法治建设高速推进,法律精神渐入人心,法治理念日益完善,法律意识持续增强。“法治”二字从遥远而冰冷的法律条文中走出来,走进人们心中,渐成一种需要,变为一种习惯,进而又升华为一种价值乃至一种信仰。英国社会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人们普遍相信,对待政治学真正科学的或哲学的态度和对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生活更深刻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沉思和阐释之上”。当我们将视野扩展到整个历史领域,从广阔而深厚的历史语境去理解和把握法治,则更能理解法治二字在中国的困难与成就。

一、从法治到依法治国

(一)追本溯源――西方法治的内涵

(二)曲折历程――近代以来中国引进法治的艰辛之旅

中国近代法治观念并不是国人在继承中国古代法学之基础上诞生的,而是在移植西方法治精神的经验和成果上构筑起来的。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时代浪潮,寄寓着变法救亡的时代命题,承续着改造中国的历史使命,“法治”这一舶来品开始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自觉追求。变成法,改旧制,“法治”自近代中国的引进伊始就面临着变法图存的沉重使命,虽为变法,但中国近代之衰颓黑暗岂是“法律”之变可以一力行之?时代呼吁的是一个全面的旧秩序破坏和新秩序重建,变革官制、移风易俗、更新教育、富国强兵这些急迫而庞大的重建任务被一股脑地整合于“变法”中,孙中山认为法律被当作一种“建国方略”,而不是“治国方略”。法律所扮演的角色成为对旧秩序旧制度进行解构与摧毁,全面推进社会新秩序重建的手段[7]。作为新生事物的“法治观念”伴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东方古国的进程中,始终离不开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语境,而其中的艰难与曲折,当我们回顾20世纪中国的法治或法律实践的艰辛历程,审视这一具体时空和情境下“法治”的印记,不禁感慨一代代中国人寻求法治道路的困惑与迷茫;当历史拉开了距离使我们更有可能从容地回顾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法治时,我们也不禁唏嘘于“法治”在中国引进的困境与成就。

但是,“法治”二字绝不是镌刻在法律规范与文字罗列之上的简单符号,也绝不局限于某种制度或秩序,法治的构建与实现更是一场浩大而精巧的工程,有灵魂,有信念,有传统,更有追求与理想,它蕴含着正义的要求,贮藏着信仰的能量。然而,回顾中国近代引入法律观念与制度的艰难历程,我们不可否认近代中国的法制变迁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随着“西学”的深入传播,中国在变法图存的艰难时境中逐步走上了法制近代化之路,新的观念与秩序形成的过程,也正是法制传统被割裂抛却的过程。面对法治精神的断层与重生,面对本土法治资源作为源头活水的匮乏与困惑,面对法治横向移植的诸多排斥,我们正是在此番困境中果决而勇敢地走上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开拓之路。

(三)柳暗花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辉煌序幕――

依法治国方略的由来与发展

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治国基本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这既是国家法治建设路线的延续,又是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依法治国的提出使我国开始进入了法治进程由静态法治体系构建到动态法治体系建设的全新阶段。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就“依法治国”的字面意思而言,就是按照法律来治理国家,

从学理上分析则另有深意与层次。“依法治国”是一个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完整概念体系。就内涵简明而言,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第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突出人民群众的法治主体地位。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治理国家的主人翁,是依法治国的主体,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集中体现,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高度一致。要坚持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进行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区别[13]。第二,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等。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政的方略,其治理内容涵盖着国家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内容体系,需要发挥法治在管理国家纷繁复杂的各项事务中的作用,实现法治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中的功能。第三,依法治国强调法律的至上性。我国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宪法和法律作为依法治国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和个人活动的准绳,依法治国否定权大于法、法外之权等现象。第四,依法治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保障。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始终以社会主义民主为目标,以法治之力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以法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高度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与远大事业。社会主义民主的发扬与建设,其优越性的展现与落实,都要依靠法治的推进来保障。同时,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通过依法治国,才能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进一步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保证国家的各项制度、政策、方针能够符合并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14]。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以利益主体多元化、产权归属明晰化、契约精神平等性、运行机制规律性等要求为特点。本质上,市场经济具有法治属性与要求,而唯有法治的逻辑与功能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法治以法律手段来维系和调整市场经济秩序,既是其制度保障,又是其必然需要。法治保护正当的财产及权利,又约束对利润的无度追求,既保障市场机制下的生机与活力,又抑制市场规律下的消极因素。法律手段的科学化与法律制度的完备化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从字源上看,在中国古代,象征着明断是非曲直的独角兽。在西方,法则被幻化为手持宝剑与天平的正义女神,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脚步从未停歇,法治文明的进程也不应滞后。法治文明建设属于制度文明的范畴,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精神赋予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以制度保障,法律由无到有、渐次完善、不断成长的历程史,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的一个缩影。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唯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唯有法治精神的闪耀和法律制度的完备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强后盾。我们曾经偏离过法治的道路,更是尝过个中苦涩,而在历史反思中,也更加清楚唯有以法治为经国之器,方能实现国家之长治久安与兴旺发达。

(三)依法治国与西方法治的比较

依法治国与西方法治是有根本区别的。一个国家法治体系的成长与发展植根于其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中,国情不同,则法治内涵与体系不同。

第一,法治体系的形成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相一致。我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治体系之本质不同。

第二,西方法治体系的生长与发展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逐渐形成的一整套内含着丰富法治精神信仰与完整法律规则的系统。我们不否认西方法治体系在其社会运转中巨大的社会控制功能与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追仿移植与全盘照搬西方法治体系往往遭遇失败。清末以降,中国在从西方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大规模移植的基础上开始了近代法治化的征程。法律移植迅速弥补了中国近代法律制度上的空缺,在制度层面上改变了中国法律落后与保守的尴尬局面,也为向民众传播新的法律观念提供了文本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移植对于中国法治近代化发挥了不断推进的作用。但是,法律移植对于法治近代化的贡献是有一定限度的,法律制度的生长,与其扎根的土壤息息相关,这些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和环境并不配套的先进制度并没有带来社会的改革和进步,移植自西方的法治理念和法律制度在中国落地,却难以生根,在传统社会与现代法治的碰撞中,法律在全国的实施推行面临着水土不服和民众抵触的困境。可见,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法律制度,既无法忽略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既要着眼于现实要求和现实问题,又要汲取充沛的本土资源与历史养分。 第三,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秩序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社会调整模式,特别是中国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古代文明,更是千年传承未曾断绝。这些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的法治资源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掘,倘若我们盲目移植或全盘西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15](p.150)。抚今追昔,我国现代的法治观念及法治体系的建设,除不断追求全球先进法治理念与技术的进步外,更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实现融合成长,才能结出本民族法治文化的累累硕果。事实证明,依法治国要适应中国具体国情,要面向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6]。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植根于中国文化,总结自身法治经验,满足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立足于中国实际,彰显自身特色,而十六大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正是我国法治建设自我调适与成长的一个典范。

三、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一)以德治国的提出

“灾巍痹谖夜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主题,“为政以德”在传统政治文化中沉积为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中国政治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始终发挥着以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告诫统治者要加强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不教而杀谓之虐”;另一方面提醒为政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同时,这一政治文化传统还沉淀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理念。

江泽民在2001年1月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首次指出了以德治国的概念:“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十六大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关系概括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重申这一主题,法德并举的治国理念成为继依法治国后提出的又一重要的治国方略和重大理论创新。就概念而言,法治是我们最基本的治国理路,是其他治国方略的前提和基础,“以德治国”就是指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以“三德”建设为落脚点,特别是以诚信建设为着力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将道德建设提升至治国方略的高度,使其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德治国”的概念与内涵根植于传统政治资源与智慧,又超越了传统德治观念,具有全新的现代内涵。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法治”是一种刚性的手段,依靠国家强制力的贯彻实施;“德治”是一种柔性的方法,依靠内心的支持与认同来维持。法治强调规则的确定性与普遍性,道德关注个体性的正义与公平;法治重在行为之规范与调整,使人们行为守法,道德则意在对人类心灵与价值的重塑,使人们内心尊法。概言之,道德劝善,法律惩恶,二者在联合并用中得以扬长避短。

第二,“以德治国”是对人类历史上治国经验的选择性借鉴,也是对我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发展。“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的两个不可偏废的举措。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德治国”成为社会之空乏无力的梦呓。法治与道德之间的巨大张力使得法治在实现公平正义、消解贫富差距、抵抗冲突与掠夺等社会问题方面的价值开始动摇。法律如果仅仅作为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之形式外衣,抑或浩繁复杂的规则体系之制度外壳,必然带来人们对现代法治价值的质疑;道德与法律的失衡导致民众对法律活动的消极与冷漠,在法律渗透和干预一切的情况下,世俗道德在法律的压倒性统治下作用日渐淡化,逐渐被宗教道德所取代,宗教在人们的心灵净化与美好愿景中起着虚幻的调整功能。

第三,德法并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德法并举是不同社会形态的共同理想和治国经验,正是由于法与道德各有其所长与所短,因此,治国理政之中只有德法并行不悖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之稳定。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追求。法律也已不再是以冰冷、严苛的传统面貌示人,良法之治不仅追求法律条文的完善,法律技术的先进,更需要注入人文关怀的光辉。法律赋予更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温情,是法治进步与完善的表现,也是法治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方略的提出和实施正是通向这一理想的必经阶段。

(三)伟大实践――构建和谐社会之中的德法兼治

十六大以后,我党构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与创新德法并举的观念。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在于民主法治之实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内容,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与首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又需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融合,故而德法并举的观念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更见真章。同时,《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与具体内容,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德治思想与理论的具体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德法兼治的模式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重申国家的治理模式之法治与灾蔚募姹福二者如同车之两轮,人之两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法律难以自行,道德不能空论。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基础,法治之推行难以寻求坚实的社会基础;没有法律,道德又难免陷于理想与虚幻之中。总之,单一的社会治理模式很难适应当今复杂变化的社会形势,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需要法治与灾蔚募姹付行。

四、法治新篇――依法治国新的里程碑

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到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构建,这十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与进步。依法治国方略推行十余年间,法治建设高速推进、法律精神渐入人心、法治理念日益完善,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持续增强。在人们心中,法治从遥远冰冷的法律条文走入寻常生活,逐渐生长为人们内心的需求与理想,发展成信仰与力量。“法治”理念的不断推进与创新引领我们紧贴时代脉搏不断转换法治话语体系,提升法治实践途径,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模式。但是,法治国家目标的全面实现仍是艰巨的责任,而数十年间的法治摸索与实践表明,如何平衡法治本土化和法治规律化的关系一直伴随中国的法治进程。法治的成长与发展应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需求来寻找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刚刚过去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是在开创这样一条道路。

(一)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论断,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而整个四中全会的《决定》也是围绕这一总目标来展开的。可以说,当前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国内的社会矛盾凸显、国外的挑战前所未有,很多改革亟须从制度上突破。法治的全面推进不是同某些阻滞法治进程的力量和因素斗争,而是跟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传统恶习在战斗。整个法治中国的进程已经表明:简单的拾遗补漏、一两个立法项目的运作或加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从根本上着手调整制约法治进程的核心的、制度化的问题;而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五大目标体系,正是对新形势下法治发展与推进的回应,是对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具体展开。

(二)依法治国的新提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党的一次全会的形式全面研究和推进依法治国,同时,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框架下谈依法治国,体现出鲜明的制度设计与建设的导向性。具体而言,四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诸多概念的创新和理论的突破,可以总结为四个首次。

第一,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新名词出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由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共同构成的完整有机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对于“法律体系”而言,一方面,实现了法治建设由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的全面转型,更加突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环节的过程与作用;另一方面,法治与法律的一字之差是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全面迈进,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第二,首次提出并使用了法治文化概念。法治文化从概念上而言是指“法律的意识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17]。具体而言,法治文化是基于长期生活与历史积淀根植于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传统文明和现实环境,逐渐生长形成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以及人们对法治所持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律价值取向等。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文化的建设使依法治国不仅关注制度性的法治建设,而且关注观念性的法治完善,关注法律的信仰力量与法治文化的构建。

法治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法治的内心确认、崇尚、信守,普遍化地实践与实现法治精神,因此,法治文化建设必须以培养法律信仰为核心、以保障公民权利为价值取向、以规制行政权力为重点,从而为依法治国的推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法治观是统治阶级依法治理国家、社会的根本看法,是对法治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抽象,是人们对法治的态度、信念亦即对法治价值、法治要素等的认识、评价、反映及要求的泛称,是法治内涵在人们心目中的反映。法治观的核心是法治的实质价值观(指人们关于正义、自由及平等的看法)与法律权威观(指人们对法律的感知和信仰)。换言之,加强法治观的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内驱力。第三,首次提出人民的法治主体地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依法治国的目标下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以法治的力量保护人民权利的行使,防止权力的异化、失控和滥用,杜绝腐败的滋生与猖獗,实现权力运行的法律框架与制度约束。第四,首次强调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的关系问题。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促进党治国能力的升华、领导能力现代化等方面都起着相互协调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依法治国”作为一项正在全面展开和推进的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更加清晰而完整的蓝图。“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唯有法治才能保障我们社会的顺利运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从宏观战略的角度去审视与畅想法治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从一个更长的历史维度来思考,以法治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为视角进行梳理,则更加体现出法治建设的成就与不易。而今法治改革措施的接踵而至,法治建设的不断加速,让人们满怀信心地期待一个崭新的法治中国新时期的到来。

注释:

①如维拉莫维茨・耶格在《论雅典国家的壮观》中认为雅典城邦政治是“法治国”。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 吴寿彭.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张中秋.论西方法治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06,

(1).

[3][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等.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4]李中原.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成长[J].环球法律评论,2006,

(1).

[5]舒国滢.罗马法学成长中的方法论因素[J].比较法研究,2013,

(1).

[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许明龙.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

(1).

[8]何勤华.西方法学观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法学,2004,

(12).

[9]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王.严复集(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11
广义地说,古代社会已有国际法(可称之为古代国际法),或者至少有国际法的遗迹。当然,一般意义上,国际法是指近现代国际法,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国际法历史发展因素。 不过,从国际法的历史发展来看,古代国际法(或国际法的遗......
国际法编纂发展简史概述
发布时间:2015-08-13
关键词:国际法;编纂;发展简史;海牙会议;联合国宪章 18世纪末叶,英国的边沁首先提出了将国际法全部编纂为法典的思想。发展到19世纪,开始出现了政府间的编纂活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以及其后的巴黎会议等,均制定了一些带有......
浅析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历史经验和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02
一 从历史的角度探求依法治国的经验 (一)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认识的局限性及传统思想的惰性,严重妨碍了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最终导致......
浅谈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治国方略是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指导原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是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明智抉择,是党在探索治国理论与思想方面所得出的正确......
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5-07-27
我国民营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的民营经济起步很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较长历史时期内,社会经济领域民营成分有相当规模,但那时人们并没有民营经济的概念认识,所从事的民营经济活动也是片面的与自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营......
简析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5-09
一、改革开放前的大学治理结构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校治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设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高校内部的结构也开始调整,形成了一套新的治理机制。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
述论世界战术发展历史拐点
发布时间:2023-01-02
关于拐点一词,通常借指事物发展趋势开始改变的地方,或者说事物发展过程中对改变原来方向起决定作用的事件。从本源涵义来看,拐点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质变转折点;从引申意义分析,它也可以是指一个转换阶段或者具体时期。根据使用习惯,拐点一词表达转折点涵义,也主要是指由差转好,由负面转正面,转化的趋势朝向人们期待。所谓战术发展历史拐点,是指战术体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既有的稳态结构向新的稳态结构开始过渡的转折点.........
英国近代均势战略发展历程概述
发布时间:2023-03-17
英国的均势战略逐渐形成于16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运用发展,在19世纪达到成熟。在这一时期内,英国不论是哪个君主在位、哪个政党当政,在对外活动中一直坚持均势战略,即“干预欧陆政治,防止出现压倒一切的大陆霸主,在必要时不惜投入......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思想政治課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课是我国在思想教育体系中所进行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发布时间:2023-01-13
摘 要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要依宪治国,这是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进行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本文对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人民是我国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
依法治国方略下医学生法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06
摘要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新十六字方针的指导下,教育部提出了“依法治校”与“依法治教”的观点。纵观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当今医学生法律意识普遍缺失,传统的法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医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政策文献的查阅以及对于医学生现实情况的问卷调查,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临床实践的需要,创造性的提出了医学生法治教育新模式――“模拟法庭”。本文介绍了“模拟法庭”的教育形式,深入分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2-12-12
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综述 一、导言美术教育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是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意学生的智力开发,培养学生感情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教育。而且美术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人的艺......
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03-24
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综述 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综述 对第四方物流发展综述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TPL)是指通过合同委托的方式由供需方之外的专业物流服务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的运行模式,是......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09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国外人格权的历史发展 人格权是最重要的民事权利之一。在国外,人格权是近现代法律正式确立的法律概念,但是法律对人格权的保护,尤其是对具体人格权......
论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22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承继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和分析社会演化规律基础上而获得的思想体系,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蕴含内在的理论规定性,包括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前提、根本动力、基本途......
餐饮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餐饮业是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产业,是带动内需扩大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 旅游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餐饮业 发展 战略 研究 ,提出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政策取向,有助于推动我国 经济 社会 快速和谐发展。以四川省......
浅析依法治国理念下的依法治村
发布时间:2023-06-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总数一半以上,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依......
依法治国贯彻实施的四大方略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 本文简述了我国法治从人民民主法制到社会主义法制,再到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历程,以及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意义,提出并论述了依法治国所应当包括的四项基本要求,从而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十六字方针”区别开来,对......
浅析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明确依法治国框架下的依法治校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 依法治校......
论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依法治国,具有丰富的内涵。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关键词]依法治国;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
腊肉的发展历史:松柏烟熏腊肉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5-08-26
最早腊肉读成“(xi)”肉,意思是干肉。在古代,虽然说“肉食者鄙”,但肉仍然是人们向往的食物。那是一个适合素食者的时代,而且往往还会逼迫物质条件不够丰裕的人成为素食主义者。因为彼时并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商业物流系统,广大......
浅析深入学习领会依法治国重大方略自觉提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9
一、全面掌握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其基本观点主要为五个强调、五个指明: (一)强调建设法治破除人治,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习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重......
Ontology 方法学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22
Ontology 方法学综述 Ontology 方法学综述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Ontology 方法学综述 杨秋芬 陈跃新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摘要] 近来,一种新的基本知识模型的出现......
依法治理航道 护航国家战略
发布时间:2023-03-04
一、充分认识《航道法》颁布施行的重大意义 《航道法》对促进航道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航道畅通和航行安全,维护社会各界依法使用航道的权益,充分发挥航道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航道法》颁布施......
我国屋顶绿化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概述了屋顶绿化作用、方式和迅速发展原因,对我国目前屋顶绿化应用技术、注意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重视屋顶绿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大力发展我国屋顶绿化的对策,并对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屋顶绿化 现......
世界历史视线下政治文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2
一、臣民社会政治文明 马克思指出“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3],它是现实的私人生活的世界,是生产和交往过程中物质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定的社会生产、交换和社会生活、社会组织、制度等等......
中国海洋法治建设的历史轨迹
发布时间:2016-09-23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方略,海洋法治建设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海的政策措施,实现从法制到法治的历史性跨越。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时期:海洋法治建设的发轫......
当前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关系论证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 要 我国的政治体制逐渐向着法治化方向发展,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能够有效促进两者的互动,提高我国法治化进程。本文论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之间的关系: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式,......
论“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发布时间:2016-09-19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
浅析西方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23-04-15
【摘 要】西方城市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与其历史发展进程相关联,从早期出现,历经古典时代的辉煌,到中古时期的衰落与复兴,地理大发现后的扩张,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发展。城市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其自身的概念也在历史实际发展......
南靖县下版村历史文化述略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福建省南靖县下版村是“福建土楼”村落中极具特色的村庄,有蔚为壮观的古老的土楼、南靖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古刹紫云山寺、南靖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水尾庵,还有建筑独特的刘氏宗庙追继堂;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
古汉语被动句历史演变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5-31
本文从历时的角度,以古汉语被动式起源、发展为线索,把古汉语被动式的研究综述分为四个专题:上古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先秦汉语被动式的发展、魏晋六朝被动式的发展以及从唐朝至清代被动式的发展。对此有所研究的各学者,根据他们的研究......
依法治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6
"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国 无产阶级专政 人治 论文提要: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无产材礴受专政、关健要解决好民主问题,依法治国。张调法律至上。以法律来规范权力分配,规范和制约权力行为.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以防止......
浅述材料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史,然后分别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分子材料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材料 发展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历史上,材料被......
资源依赖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资源依赖理论揭示了组织与环境的重要关系,组织为了生存与环境进行资源的交换,由此产生依赖性。在这个基础上,组织采取各种战略来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使自身更好的生存下去。费佛尔和萨兰奇科的理论是资源依赖理论的集大成者......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法治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 自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来,依法治国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根据我国宪法,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通过党的领导实现的。宪法规定“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
依法治国的新境界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
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方向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29
一、前言作为信息时代最大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信息传输速度的要求不断增高,互联网宽带技术作为影响网络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厂商所关注。本文接下来主要分析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未来互联网宽带技术可能的发展方向展开相关讨论。二、中国互联网宽带自2000年以来,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用户对网络的宽带需求,中国的运营商们开.........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图景:历史概述与现状反思
发布时间:2022-09-01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图景:历史概述与现状反思自2005年国家民委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并将大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正式纳入工作议程后,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开始兴起,在中国大陆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活跃起来一些专业机构,他们在组织活动开展中引入和采用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族群议题的实务实践经验。而中国国内学界也逐渐达成共.........
重庆会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 要:会展,最早发源于欧洲,迄今为止,已然成为一种经济形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会展行业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独特的会展经济,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
浅析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实现方式
发布时间:2016-12-23
一、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政治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发展方向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决定》明确指出: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发布时间:2023-05-11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浅述西方歌剧及其历史形成 精品源自生 物 科 摘要:歌剧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 它融音乐、戏剧、诗......
论我国图书分类的历史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中国图书分类历史悠久,本文将中国的图书分类从古至今做了简单的梳理,并对图书分类的发展趋势做了阐述。西汉的刘歆编制的《七略》,创立了六分法,第一次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方法。三国两晋时郑默编著《魏中经簿》,西晋......
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发布时间:2022-12-15
" 历史备考复习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的阶段。或者被动地听课做题,或者“跟着感觉走”,翻课本、练模拟,从而造成自我感觉良好、高考成绩不佳的结果。复习是一个艰苦的再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艰难......
中国热电联产的历史、现状与发展-综合新能源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历史 1、热电联产的兴起与发展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一些工业区内,建设了区域热电厂,由于当时缺乏热电建设经验。基建计划不落实、热负荷误差很大,致使一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
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2-12-04
" 【内容提要】作者提出,政治发展本是人类政治生活始终面临的基本问题,但自觉的政治发展研究则始于本世纪50年代,国外政治发展研究的进程分为酝酿期(50年代)、活跃期(60—70年代中期)和低速期(70年代中期以后)三个阶段,作者在引......
浅谈西方美学意向发展历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7
纵观西方美学史,真正的审美意象理论的提出,应该自康德开始。 康德首次从理论上阐明了审美意象的主体性、超越性和非理性的特征。在《判断力批判》的第49节里,康德将审美意象界定为构成 艺术 天才的某种独特的“心意能力”。康德......
管理会计发展国内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9-07-10
摘要: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国家,长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让国外的管理会计发展较为成熟。经过数十年的积极探索我国的管理会计体系得到一定程度完善,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通过收集、整理国内管理会计领域研究发展的相关文献,从热点探讨、存在问题、未来趋势展望等方面,梳理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脉络,概述了该领域发展方向,并针对近年来大数据及信息化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
民初“护法”与法治的历史经验
发布时间:2022-11-11
" 法治的障碍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总统,被袁氏摧垮了的国会复会。国内政治生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风浪首先来自总统黎元洪与总理段祺瑞之间的争权夺利。被称为“(总统)府(国务)院之争” 的延续多时的风波,透过个人争......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7-01-17
1依法治国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思想 法治 思想一直存在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最为著名的当属商鞍变法。公元前35 6 年和公元前35 0 年, 商鞍在秦国实行以废井田、开降陌, 实行郡县制, 奖励耕织和战斗, 实行连坐之法 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秦......
依法治国视阈下的依规治党问题浅谈
发布时间:2023-06-21
一、依规治党的内涵与价值定位 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轨道。法治国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应树立宪法绝对权威和法律至上之信仰,通过法律保障权利的行使和规范权力的滥用,最终实现社......
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强国
发布时间:2023-01-16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强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东汉许慎《说文》:“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D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意思概括来说是:法度,就该公平如水。 也只有公......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1-17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以确认,标志着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式的重大进步。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论“依法治国”的宪法效力
发布时间:2022-12-10
那么,一个尖锐和有意思的问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宪法规范所确认的是形式法治还是实质法治?而且在它所处的同一条文中,同时出现了“刀制”和“水治”,(注: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条第二款:......
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3-15
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 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 摘要:我国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它主要经历了萌......
论中国舞蹈历史发展的几个特征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
推进依法治档 繁荣发展档案事业
发布时间:2015-08-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依法治国方略,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学习和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依法治国方略,不仅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依法治档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略谈以“依法治国”为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7
1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区......
关于中国近代人口史的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的复兴,社会史的很多内容都被史学家所重视,其中对人口及其构成的研究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状况的基础。许多重大的社会运动和社会问题与近代社会的人口状况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例如,中国近代化发展......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1-23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论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我国的民法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最先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和婚姻法;在国民经济恢复期和社会主义改......
浅谈韩国语言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韩国语言的起源与历史发展。本文首先强调韩国语是经历过变化发展而来的。 接着分析了韩国语的系统,明确了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族。然后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韩语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一是古代三国的语言,......
简述法治国家建设的战略构想
发布时间:2023-05-14
法治国家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宪法法律之上,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是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其职权,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家,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包括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执政,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实现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以及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而不断提升法律思维和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法治水平才能不断得以提升。要.........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4
一、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音乐学的定义 音乐学是一个舶来词,其分别来自英语Musicology,法语中的Musicologie,和德语中的MusiKwissenschaft是同义词。音乐学多年以来在相关的学术领域一直被冠以音乐理论这个名称,此二者......
精密仪器的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 本文根据精密仪器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应用领域,对国内精密仪器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基于简单的投影仪阶段到高精度二维影像测量仪阶段与高端三坐标测量机阶段,并且使用“CAD/CAM/CAT技术”。使其测量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 ......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方法浅谈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主要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和各种历史文物等。史料教学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史料的......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发布时间:2013-12-18
【 内容 提要】本文在简要介绍西方目录学的定义和 发展 历程之后,从对重要学者的 研究 、目录学协会的发展和传记性著作这三个角度,综述了西方目录学史研究的 文献 发展情况,是对西方目录学史研究文献发展的一个简要 总结 。【摘 ......
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23-01-16
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分析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综述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一、何谓现代艺术? 1、概念 ......
依法治国的应然向度
发布时间:2016-09-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治理国政的基本方式。报告还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这里特指以领导干部为代表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被写进十八大报......
历史课教学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6-08-23
故事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适时地运用故事来创设情境;或运用故事导入课堂; 或把故事作为主要教学素材, 结合故事提出问题,组织讨论, 用故事激发学生探究,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故事教学的理论......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发布时间:2023-04-24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 西方目录学史:发展历程与基本文献【内容提要】本文在简要介绍西方目录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之后,从对重要学者的研究、目录学协会的发展和传记......
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回顾(一)-(七)-综合新能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0
按:这是笔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写的历史回顾,共七则,1997年作过一次订正。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2003.12 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回顾(一) 李其道农村小水电的兴起 一、发展沿革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以后,农村广泛开展了互助合作运......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发布时间:2023-05-21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法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法国民法典可以说是开创了近代的大陆法系,只要我们分析一下大陆法系各国的民法典,便可明了这一点。当然,这个法典不是拿破仑......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研究——— 从公民宪法信仰谈起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依法治国的拦路虎宪法信仰的缺失 从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1976 年后再踏法治征程; 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重要含义,到十八大审议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在磕磕绊绊的前进时,逐渐探索......
论述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层次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2
一、元研究课题 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的改进,可提高研究成果的理论层次,使研究更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语.卫灵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的犀利,方法的优选,是中国逻辑史研究取得预期和理想成果的关键因素。 德国数......
浅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新时期高校治校方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5
" 论文关键词:高校管理 依法治校 以德治校 治校方略 论文摘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本文阐述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是新时期高校的治校方略,分析了依法治校和......
美国童工法发展述论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 要 美国童工法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受传统观念影响,童工法在这一时期没能得到充分发展。进步运动时期,美国各州童工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但由于联邦最高法院的阻挠,争取联邦童工法的努力没有取得成效。直到罗斯福新政时期,联邦童......
历史记忆与发展的幻象
发布时间:2022-12-06
光盘《重回梅山》是一个镶嵌型文本:恒通公司的董事长我为了完成抗日英雄爷爷的遗愿,重返他曾经战斗与生活过的梅山。我在重返梅山的途中,阅读爷爷的回忆录,加深了对梅山历史的了解,同时也加剧了对梅山现实的忧虑。这个爷爷魂牵梦绕之地是我心灵的伤口,因为在爷爷记忆中草木甜泉的地方如今已经是一座荒凉废弃的野山。十年前,恒通公司在梅山开发,石材加工污染了水源和土壤,虽然村里人因此发了财,但他们喝了有毒的水吃了有毒.........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9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抗辩权概念的历史发展 「摘 要」抗辩权的概念来源于抗辩的概念,它经历了罗马程序法、罗马宗教法和德国法三个发展阶段。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
习近平依法治疆重要论述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习近平依法治疆重要论述是其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 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依法治疆的重要性,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更是进一步从战略全局高度将依法治疆纳入中央治疆方略中。依法治疆方略着眼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试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发布时间:2016-06-14
近年来,史学流派众多纷呈,史观也是多姿多彩,因此在对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这一观点上,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出现。 很多学者将近代中国的发展表述为中国实现近代化的过程:徐泰来在《中国近代史记》“绪论”中指出,近代化是指......
浅析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1-20
一、德主刑辅是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 一般来说, 依法治国主要是依靠他律,以德治国主要是依靠自律。而德主刑辅则是我国优秀的法律文化传统。1958 年,毛泽东指出: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调查研究,就地解......
中国木版画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25
滑县木版印制工艺创始于明朝初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四五百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以工艺精细、人物造型粗犷豪放、线条刚劲有力又饱满匀称、颜色艳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富有乡土气息而广泛流传于省内外,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
浅论“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9
论文摘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党要在不同的历呼条件下,根据不同的范围,针对不同的对象,充分合理的综合运用“法治”与“德治”的治国方略,保持党的选进与纯洁,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保证......
浅谈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同生间充分、平等的交流及互动互促的上课模式的探讨,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
文艺方法论年的历史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学术界在思索拓展新的思维空间和学术新维度的深层问题,但在人文科学长期僵化思想压抑中,已然无法寻绎到新的思想资源和入思角度催生新的思想,也无力从人文体系中产生新思维的平台。于是以"科......
“历史阐释的真理之源”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3-06-27
历史阐释意义上的相对主义是一种古老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流派,影响极其深广。从理论逻辑来看,历史相对主义最终会导致历史怀疑主义,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深入剖析历史相对主义的理论特质,探究历史阐释的真理之源,提出具有时代特征、推动社会进步的标识性概念和命题,对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阐释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4月22日~23日,历史阐释的真理之源学术研讨会.........
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7
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 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 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及其在新世纪的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侵权行为法的百年历史经历了至清代末期的古代侵权行为法......
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 教师法治观念是教师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目前,对教师法治观念的研究基本是从意义、现状、原因及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在研究方法、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词 教师 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 研究综述 ......
论国际法与依法治国(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6
内容论文摘要: 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应加强对国际法的研究和学习、充分运用国际法,但是实践中对国际法在依法治国中作用的认识还是亟待加强;学习和运用国际法是依法治国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提出了在依法治国中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的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