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时机与我国改革的选择

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时机与我国改革的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18:33:00
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时机与我国改革的选择
时间:2023-08-04 18:33:00     小编:

" 制度变迁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简称诱导性制度变迁),另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从运用一向原则来看,这两种制度变迁方式要交替使用,才能矫正和弥补双方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两种变迁方式的更替,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时机选得恰当就能保持制度结构的高效率和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持续递增。本文在此对制度变迁方式更替的时机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时机分析:什么时候诱导性制度变迁取代强制性制度变迁,什么时候强制性制度变迁取代诱导性制度变迁

(一)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的时机分析

由于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的推动力相对较弱,路径选择的传统依赖性强,制度供给与需求主体利益搏弈的非均衡性,决定了这种制度变迁方式不能完全解决制度的供给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既存利益集团或者决策者利益的制度安排尤其如此。这就必须要求强制性制度供给与之相配合,但是强制性制度供给由于其低效性、内在隐含的破坏性、利益集团的“搭便车”性和制度设计安排者的“寻租”企图,这就要求选准强制性制度出台的时机,尽量避免超前出现,也要尽可能的缩短制度供给时滞。

1、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开始递减。诱导性制度供给是一种边际制度安排,按理讲,在制度供给效率达到顶点前,边际效率应该是递增的,只有当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等于边际成本后,制度效率才从总体上,开始下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需求诱致制度变迁已不能提供新的制度创新了,或者说制度创新效率已开始递减了,二是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益递减。三是制度的结构效率趋于零。在核心制度没有出现突破的情况下,单单依靠需求诱性制度结构已经出现了边际效率为零的状态下,就必须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否则就会影响效率的提高。

2、核心制度已经障碍了增量制度的安排。诱导性制度变迁的最大特点就是实施增量制度供给,即在保持核心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在核心制度外围实施和安排新的制度,通过新制度来逐步替代原有的制度。但是这种替代只是对非核心制度的替代,这种替代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核心制度产生变革的要求。而核心制度由于受传统意识形态和既得利益集团的支撑,必然会反对和压制对核心制度变革的要求。在此时,核心制度就障碍了制度的增量革命。一方面是过去增量制度效率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即制度运行成本急剧上升;另一方面是新的针对传统核心制度的增量制度的安排不能及时出台,新制度安排的成本无穷增大,从而阻障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诱导性制度变迁已经为新制度的安排找到了方向、积累了经验。制度安排的决策者之所以选择诱导性的渐进制度变迁方式,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对新制度性质及演进过程中的风险缺乏相应的充分知识,希望通过诱导性制度变迁为主动性制度安排创造一个低成本、低风险的知识传递和积累机制,或者政府根本没有这种潜意识的默许,而纯粹是市场微观主体的自发性行为而为中央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制度变迁的思路。因此,在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微观主体对各种制度的需求探索和自发的非核心制度的争取,或者“地下安排”(即在中央不允许的前提下,变相实施或者偷偷实施),这就便利制度变迁的方向已经非常明显,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制度的安排积累了经验,此时,实施强制性制度安排也不会带来低效性和破坏性。这就表明诱导性制度变迁已经达到了该制度摸索和经验积累的极限,只要政府主动的安排该种制度,就可进一步提高制度供给效率,更大程度的、更大范围的推动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风险已经通过诱导性制度逐步实践已经最小化了,如果此时再不及时进行强制性制度安排,已经最小化的制度变迁成本就会再次升高,失去最佳制度安排时机。

4、向后累积的制度变迁成本已经无法再递延,制度变迁的风险加大。诱导性制度变迁的是以最小程度的损害改革主体和既存利益主体为前提条件的,即争取以最小的反对来逐步实施改革,在这种改革方式下,其成本分摊要么是向后推移,要么是由政府来承担。一般情况是以向后推移为主。因为一方面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有一定的任期,该任期政府也是以本届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因此在制度成本的分摊上必然是向后推移,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即受益主体有一定的承受力后再适当分摊,或者把改革成本推给继任者。这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使制度变迁成本向后累积,若在改革一定时期后仍然没有找到适当的分摊时机,改革成本就会迅速加大,从而增加进一步改革的风险,如这时不采取一定的措施,累积的成本一旦同时释放就可能要要引发自下而上的强制性革命(或者暴力革命),达不到诱导性制度变迁的初衷。

如果诱导性制度变迁达到了上述状态,还不转换制度变迁方式,就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是制度跌入供给陷阱,即由于核心制度不能及时满足制度需求,从而使新供给的增量制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存量制度的效率释放殆尽,存量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二是可能爆发自下而上的爆力革命,即爆力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向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的时机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政府看到了潜在的租金或者潜在的产出,主动设计和安排制度,政府是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是变迁主体,推动力度大,制度出台的时间短、效率较高,对旧制度的更替作用巨大。这就决定了强制性制度变迁必须谨慎使用,而且不可长期使用。什么时候停止使用,即由诱导性制度变迁代替强制性制度变迁。

1、预期制度基本建立。强制性制度安排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适应需求诱导性制度的要求,对已经摸清了发展方向的制度进行主动安排,二是超前进行制度安排,没有需求诱导性制度的经验积累。不管那一种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只要预期制度基本建立就要适时转换制度变迁方式,由市场微观主体进行需求诱导性制度探索和印证。

2、市场微观主体已经初步认可并基本接受新制度。强制性制度变迁能否成功,关键就是市场经济主体的认可和接受的程度。一般而言,接受和认可新制度有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必须保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势头,不能因微观主体不理解或者反对就立即更改。一旦市场经济主体初步认可并接受新制度。这时就必须及时把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向需求诱导性方式,政府由改革的主体位置上退下来,让位于市场经济主体,由市场经济来具体适应新制度,检验新制度,并进行新制度的诱导性探索,为下轮强制性制度安排积累经验,寻找创新方向。

3、为新制度的进一步安排扫清了制度障碍。强制性制度变迁一般是对制度结构中的核心制度进行主动性的超前安排,也就说存量革命。核心制度的创新就为该制度系的制度安排提供了发展方向。这就为新制度的进一步配套和完善,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

4、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稳步递增。强制性制度变迁需要转换变迁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制度更替震荡,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开始递增。这时就表明安排的新制度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如果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任务后,仍不及时转换变迁方式就可能会使制度的效率无法充分发挥。一是新制度的成效无法得到检验。强制性制度安排有需求诱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没有需求的经验型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无论那一种都必须要经过实践检验,而实践检验在强制性制度下是无法进行的,必须由市场经济主体来进行,如果主动安排的强制性制度不让位于市场经济主体,新制度的成效就无法" 验证。二是强制性制度的缺陷便会趁势而入。由于强制性制度的无效性和搭便车性质, 如果长期维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态势。相关利益集团就会趁势而入,利用各种机会影响或者收买制度设计和安排者,以制度于已有利的制度。而且制度的设计和安排者也会利用自己握有制度设计和安排的权利进行寻租。三是安排的制度无法进行自我完善。强制性制度变迁所安排的制度,只是对核心制度进行的一步到位式的安排,要比较有效的发挥新制度的作用,还必须及时供给配套制度,而配套制度制度制度的安排者不可能全部了解,也不可能如核心制度一样一步到位,因为核心制度相对配套制度而言,数量少,而配套制度只能在核心制度作用的过程,根据制度合约机制的需要而逐步加以完善。但是如果在核心制度安排后,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还不进行调整,配套制度的需求方向和需求程度就无法了解,如果制度的决策者想当然的安排就会进一步强化制度的无效性或者“搭便车性”。

二、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时机分析:农业诱导性制度变迁已经完成了既定任务,必须及时调整变迁方式,国有企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还没有完成特定的改革任务,还须加大变迁力度,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安排好核心制度

(一)当前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由诱导性变迁向强制性方式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改革从整体上看交替运用了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诱导性制度变迁的特征比较明显,经过二十多年的诱导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安排没有及时跟上,已经严重滞后于制度需求,而且已经安排的新制度也难发挥应有效率,甚至部分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瓶颈,当前转换制度变迁方式,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解决核心制度的创新不力、供给不足的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3、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已经诱导了多年,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的一些制度都已经清楚,变迁方向也基本明朗,而且多年的诱导性制度变迁已经为强制性制度安排经验了积累,实施强制性制度安排,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和社会震荡。一是农村土地制度家庭承包经营长期化和承包权物化、财产化的变迁方向已经明朗。二是农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市场化和服务化方向已经" 明朗。三是以土地和以家族繁衍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社会化的方向已经基本清晰。四是多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为粮食制度的最终定型提供了经验和教训。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粮食性质经济化是必然趋势已经非常明朗。

4、累计的制度变迁成本和不合理的成本分摊方式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成本累计效应如果不进行强制性的分摊制度安排,光靠需求诱致制度变迁,显然难以完全公平合理的解决。一是传统的政治制度运行成本由改革后的市场微观主体承担已难以承受。二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本分摊方式极不合理,累计的成本也非化解不可。三是失业救济费用、九年义务教育等改革费用内部化不符合社会公平要求。

(二)国有企业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时机还不成熟,须加大改革力度

国有企业的制度变迁采取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这种改革方式也较多的好处:一是制度安排比较快和及时。由于城市企业制度变迁是政府推动的,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安排所需要的制度直接指导企业和改革。二是不涉及决策者利益的制度安排易于出台。三是可控性比较强。由于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的,其变迁路径、变迁方向、变迁的程度都在政府的预期内,政府比较容易控制变迁的速度,保证变迁符合政府的意图。四渐进式改革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持改革的连续性。

因此国有企业通过二十多年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引入了市场机制。二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基本上归位。三是企业干部职工的市场意识和市场观念增强。四是一批大型企业基本走出了困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迈出了良好的一步。五是试错式的改革证明以前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都不能解决国有企业根本问题,找到了改革问题的基本方法,即必须进行产权多元化和职工身份的归位。六是实践中确定了改革目标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且已经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认可和接受。

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就目标和任务而言,不是对传统体制进行局部的微调和修补,而是从根本上、从整体上进行变革。但是,多年的改革实际上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某些眼前困难,或者为某些意识形态因素的干扰,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由于这个缘故,其中许多措施游离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大趋势,又缺乏彼此间的一贯的逻辑联系,没有打破旧的利益格局、促进成新体制生长发育的“过渡能力”。因而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全盘计划,缺乏严格的统筹。从改革方式来看,由于国有企业是运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按理讲应在核心制度出台以后,再由诱导性制度变迁来完善配套制度。可是国有企业改革则正好与此相反,因为改革带有应付眼前困难,核心制度一直没有出台,从而就使强制性制度变迁时间过长、力度不够,从而引发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无效性。由于政府是对制度的预测,并没有实践,因此,肯定会有制度不符合实际,无效制度比较多。二是违背需求意愿的制度比较多。由于政府一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制度,而是始终是以财政的需要为主线。因此,这些制度肯定不能与农民的利益偏好一致,难以满足农民所有的制度需求。三是“搭便车”行为较多。政府的制度安排,也是政府的一些代理人(各个部门)安排的,各个部门就会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安排有利于部门的制度。四是核心的制度依然无法突破。因为涉及到决策者的制度基本上是核心制度,决策者很难“自己革自己的命”,因此,既使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有部分核心制度难以突破。五是改革成本比较高。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推动力大,但是破坏力也大,一旦一个不符合实际发展的制度被强制安排,其损失和支付的成本就相当大。六是国有企业采取的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企业与职工没有积极性,导致改革主体和利益主体缺位。从1985年企业改革开始,政府就一直主导着城市的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方式,变迁的策略的选择都是由政府一手操纵,一手安排。政府是变迁的主体。企业和职工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是由体改部门和财政部门决定后强迫企业接受,由于改革的制定成本外在化,与企业没有切肤之痛,因此不可能设计出最优化的改革方案,从而导致改革主体缺位,企业和职工由改革的主体变成了被改革者,由改革支持者变成了旁观者,甚至抵制者。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极易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改革主体和利益主体缺位。

具体来讲国有企业主要有以下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没有很好解决:

1、国有企业产权置换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解决产权的多元化,构筑多元利益主体应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最大任务,但是当前这一任务完成得并不理想。还有许多竞争性企业仍然是国有,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政府仍然没有脱钩,产权置换任重道远。

2、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的补偿问题。国有企业置成其他成份的企业后,对过去职工的社会养老、社会保障基金的政府强制征收如何补偿也是国有企业强制性制度变迁应解决有大问题。国有企业职工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与职工有长期契约,一方面政府对国有企业职工有终身就业承诺以及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承诺,因而采取“低工资制”的形式对实现这种承诺所需费用进行“预先扣除”,并形成了部分国有资产积累,国家由“一穷而白”变为国民经济结构比较完备,由较少的国有资产变为现在近7万亿国有资产,这与国家对职工的“预先扣除”有很大的关系,或者说这源于职工的“贡献”,但是这种“预先扣除”是有条件的,即国家必须对职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进行承诺。另一方面,国家凭对职工的承诺,寻求职工对国家义理性的支持。这就形成了国家与职工的长期契约。这种承诺本身就是国家对职工的一种债务,需要国家以后的财政收入来弥补,在这个债务没有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前,这种债务和契约长期存在,职工有要求国家履行契约和还债的权利,国家当然也有履约的义务。现在国家要单方面中断契约,但又不支付过去职工的贡献补偿,或者说国家又不还债,而此时的职工因以前履行契约变得一无所有,既无自有财产,又无完善的社会保障,而且连就业都成问题。因此职工面临政府单方面的中断契约或者说“赖帐”,自然有一种被欺骗、被抛弃的感觉,职工的这种感觉是正常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国家必须面对这种现实,给职工一个说法,或者说来个“了断”。因为职工过去的贡献不返回,既使职工暂时有工作,暂时企业改革“断了奶”,但是一旦新企业发不了工资或再破产,职工依然会向政府追索过去的贡献或债务。当前,许多改制企业多次出现反复,职工多次上访,多次找政府要吃饭、多次威胁政府,关键就是在中断职工契约的时候没有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这个机制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不可跨跃的障碍。

3、国有产权的管理问题。国有产权的置换只是置换竞争性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和目前国家还控股或者虽然不控股但是还有一定股份的这些产权,国家应如何管理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强制性制度变迁讲有破有立,现在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经过改制变成所谓的公司制,但是由于国有产权的管理问题没有解决,即委托代理问题没有从制度上解决,如内部人控制问题、逆向选择问题等等还普遍存在。特别是有些上市公司因其较好的业绩掩盖了激励约束问题。

另外还有职工的社会保障和失业问题也必须利用强制性制度变迁来进行制度性安排。虽然这两个问题是持久的社会性问题,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完全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正常运作机制,因此" ,必须进一步运用强制性制度安排来确定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新机制。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国有企业虽然进行近二十年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是在建立新制度的框架上还没有完全到位,有些只破但是还没有立,有些虽然立了但是还没有立好,甚至还有许多没有破题。因此,国有企业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还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向诱导性制度变迁的时机仍然没有成熟。

三、把握转换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时机,推进制度均衡

(一)农业制度变迁必须由诱导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

1985年以来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制度效率边际递减和制度增量作用不大的现象表明,我国的农业需求诱导性制度变迁已经达到了极限(即为强制性制度安排摸索成本最小化和风险最低化),农业为单独一项或几项制度安排改的策略革已经到了尽头,在其他制度结构和整个制度环境没有出现突破的情况下,单单一项或几项制度变迁已经出现了边际效率为零的状态。当前必须对前一轮农业制度变迁的策略进行整体创新和重大调整,即从诱致性制度变迁向强制度性制度变迁转变,从产权、组织、激励约束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从渐进式的“包围”战略转向较为关键的“攻坚战”;从过去主要突破旧体制转向建立新体制,从政策调整转向全面制度创新,从增量调整和边际革命转向存量变革,从单项改革转到整个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的变革,从以社会和政治稳定为首要目标向以社会政治目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函数的极值最大化转变,从过去片面依赖制度的调整来推动创新向依靠制度变革与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创新转变。

1、地权改革向深度和广度拓展。一是制定土地财产法,明确承包土地是农民的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范。二是提高农地收益分配制度化程度。三是逐步推动家庭承包经营制向家庭永包制过渡,规范土地经营模式,减少土地定期调整的社会成本和土地所有权代理人的寻租机会。四是所有权逐步由集体所有向国家所有转变,实现经济收益“虚拟化“。五是建立土地保障的替代机制,逐步恢复土地生产要素性质。

2、改革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强县撤乡并村。为了使行政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又必要对农村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撤销乡级政府,加强县级对农村的管理,强化县级政府对农村经济管理职能和责任。将乡级政府改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设立乡公所,其编制、人员、经费由县政府统一掌握,政府要办的事(如应由县级财政支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转移支持)由县财政统一纳入预算。将乡镇及其站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或者把相关站所直接改为社会中介组织或者行业协会。 乡镇机关年轻的、素质比较高的充实到工商、税务、公安的部门,以强化行政执法。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民协会、行业协会和专业协会,满足农民、农业市场化的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与政府、企业集团和垄断行业的对话能力。村里要办的事,由村民民主决策,报县级有关部门备案或者争取县里的财政支持。在撤乡的同时,也要有组织、有步骤的并村。因为乡镇政府撤销以后,村自治组织的职能也就简化了,只是一种单纯的协调和集体土地的管理职能,把一些相邻条件相当的小村适当合并,这有助于减少村级事务的管理成本,减少土地承载的负担,扩大农村社会化进程。当然这种合并要求农民自愿,政府只能适当引导。并村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处理好债权债务关系,处理好收益和成本关系。

3、着力解决农业保护问题。一是要下决心解决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问题,强化财政和金融对农业的扶持与保护职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二是深化农业保险体制改革,提高农业和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农业的经营风险。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有真正的为自己说话的组织,提高农民在制度安排中的影响力,提高农民与其他产业组织中的谈判地位。

4、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筹集制度,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减少乡村过度举债的客观动因。公共产品筹集主体要多元化,区域的基础工程要国家、地方共同负担,不能由地方甚至乡村单独负担;区域性的小型水利设施,地方政府、乡村社区和农民共同负担,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增加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5、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减轻土地所承担的社会负担。要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承包地转变为依靠社会和制度。采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形式多样,农民自愿”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兴办养老、医疗、生育、伤残等保险。途径是先通过建立“承包地+个人帐户”的双重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在积累一定的资金后,承包地的保障功能逐步退出,即将“承包地+个人帐户”的双重保障体制向单纯的“个人帐户”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化,还土地以正常的生产要素性质。

(二)国有企业还必须加大强制性制度变迁力度,把改革进一步推到位,为向诱导性制度变迁创造条件

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时机成熟有四项标志,即预期制度基本建立,市场微观主体已经初步认可并基本接受新制度,为新制度的进一步安排扫清了制度障碍,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稳步递增。但是从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来看,这四项一项都没有达到。因此,国有企业改革还须强化制度安排。

1、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和职工身份社会化(或者说两个置换)。对于竞争行列的国有产权(包括上市公司)应让更多的社会投资者来参与,特别是地县一级的竞争性的国有中小企业完全可以由民间资本来置换,形成多元化的企业产权格局,让会经营、爱经营、有能力经营的人去经营管理。在企业产权置换的同时,企业职工身份也要进行置换,身份其实也是一种产权,是多年职工用低工资换来的,所以职工身份也必须要置换。因为产权多元化后的,职工身份失去了继续存在的载体,而且新的产权所有者也没有义务再维持职工的“铁饭碗”。如果强迫维持更是与市场经济规则相悖。

2、建立国有职工去职补偿制度。为什么国有企业在改革已从“体制外”推进到“体制内”,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特别是进入以旧体制的核心部分为对象的攻坚阶段时,却举止维艰,甚至经常出现“前进一步后退两步”的反复现象,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或者说国家欠职工的债务没有还清,职工对国家单方面中断契约不予承认,进而对改革不配合、不支持、不参与,这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约束。职工去取职利益补偿机制是指当职工主动解除与国家的长期契约,或者因企业无法再正常运作而要求解除与职工的长期契约时,给职工的补偿费用,解除国家与职工的契约,企业或政府不再是职工的老板,不再无限制的承担职工的就业支持,只是正常的国家与市民的关系。

3、要下大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企业产权多元化后,重组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可能再承担原国有企业的义务,必须建立统一管理、政企分开、社会保障机构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使之与企业改革相适应。一是要切实保障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医疗待遇。凡国有产权置换重组和破产重组的企业,能用资产清偿养老金和医保费的,按政策上缴10年养老和医疗保险金,不能清偿或不足以清偿的,由政策兜底,已退休职工养老金由社保处发放,医疗费由医保处按政策支付;重组企业养老金的上缴,按重组企业实" 际上岗人数,重新核定上缴基数;关门走人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及医保费,分别按有关标准上交社保处和医保处,所需资金用企业资产支付,不足支付的部分,由政府分年均衡拨付给社保处和医保处。二是要不断完善职工医疗伤残保险制度,保证职工失去“国有身份”后依然能治大病,能维持正常生活。三是要通过各级财政补贴的形式,对下岗、失业及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者,发给“福利救济券”,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四是要完善社会救济办法。对置换后的下岗职工,要跟踪管理,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重新上岗的,要实行救济并保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4、要进一步建立社会化职工的再就业机制。随着改革的推进,国有、集体、私营企业的员工在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直至消除。要教育职工树立新的就业观,鼓励职工自谋职业,多渠道就业。同时,政府对买断身份的职工必须给予免费职业培训,提高其再就业的能力。要大力发展和规范职业介绍机构,为买断职工提供再就业服务。要建立再就业信息中心,专门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定期发布;还要经常组织劳务供需洽谈会,为置换身份职工的再就业提供必要的载体和渠道。对年老体弱、无一技之长的职工要安排到政府再就业服务中心,并签订一定期限的托管协议。劳动部门要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变迁与改革
发布时间:2015-11-26
一 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变迁 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由分散、多头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同时,国务院赋予中央有关部门部分证券监管的职责,成了各部门共管的局面。国家计委根据证券委......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发布时间:2013-12-18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制度变迁与绩效 文 章 来 源 自 3 e du教 育网 环境制度分为管制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理论与实践证明,管制制度向经济激励制度转......
信访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和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2-11-24
" 「内容提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信访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和重新构建。本文首先评述了我国信访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学界观点,以阐述信访制度的基本法理为基础,重点揭示信访的概念、调整范围、信访人的权利、信访机关的权力以及信访......
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特征及创新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0
" 摘要:当前大家形成了共识,农业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否则农业改革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因为农业制度变迁对旧的路径依赖较强。本文就从农业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着手,分析了当前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特征,形成路径依赖的根......
完善我国预算决策与管理制度的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2-10-01
" 关键词:预算决策与管理;目标模式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因此,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财政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及其改革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6
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可以划分为1979-1984年微观体制改革时期与1985年至今宏观体制改革时期两个阶段。 即联产承包变革取消以评工记分为主的农村微观分配制度取得成功以后,由于受城市改革滞后和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制约,农村第二步改革虽然取得......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市场化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以分析土地管理制度所处的耕地保护红线、快速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时代背景为逻辑起点,研究了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市场化配置的三种策略:城乡土地流动、耕地资源异地占补平衡和 “飞地工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土地......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的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23-06-18
当前,转让定价税制已成为各国税务当局和跨国公司最为关注的国际税收问题,通过转让定价税制实施的反避税管理是跨国税源监控和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重要手段。一、我国目前强化转让定价税制的背景(一)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弱化所有权:新一轮农地制度变迁的路向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承包权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时间的长度上都已经是一项独立的权能,但是由于在地权结构中,所有权依然处于强势地位,地权制度的改革难以到位,还有可能使整个农业改革跌入制度供给陷阱。文章认为,新一轮......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效率分析与制度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12
【论文摘要】 从效率分析的视角重新检视公司资本制度会发现法定资本制并非一无是处而有其效率,而授权资本制也因其自身的缺陷和制度实施的环境缺陷使得其效率大大降低,不可一味强调定型化的制度,应从公司类型化的角度对我国公司资本制......
论中国制度变迁的方式(1)-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2
论文摘要:文章提出中国的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由政府设置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向和准则、实施制度供给、限制微观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和促进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发生。而渐进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增量改革逐渐......
关于中国转型经济中融资制度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4-01-13
论文 摘要:融资制度模式选择有其内在逻辑,既不全是自发的随意的,又不全是受制于政府意图;既有 历史 继承性(受现存的融资制度的影响),又深受 经济 结构、经济 发展 水平等内在因素对融资制度需求的影响。 中国 转型经济中之所以依然......
浅谈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14
内容 摘要: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受制于 政治 、 经济 、文化等多种外界因素 影响 ,不应单独就审计体制谈体制。在现有体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认清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审计体制的关系,整合已有的监督资源,强化被审计单位自身......
我国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一) 以城乡统筹和区域开放的一元户籍制度为基础,建立起自然法则下的个人权利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要彻底地变革传统的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取消农业户籍与非农业户籍的分类管......
把握企业渠道转换时机和转换方向
发布时间:2023-05-24
把握企业渠道转换时机和转换方向 把握企业渠道转换时机和转换方向 把握企业渠道转换时机和转换方向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渠道的本质是产品从制造商经由中间商的联结最终传递给消费者的通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
试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分配模式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5-06
" [论文关键词]高校 人事 分配 制度 模式 改革 [论文摘 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利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通过政策导向,促进人与事的有机结合,人与岗位的合理配置。选择适合的分配模式来进行改革,是关系到进一步调动教职......
转型期政府体制内的制度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23
" [内容提要]政府与公众互动式的良好沟通关系到公共问题的解决程度和政府权威的确认、公众对政府支持的程度。以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为个案,用制度分析方法探讨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中有效性治理的结构,认为它是转型期政府体制内有效制度稀缺......
国外预算制度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6-17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预算制度越来越重视。鉴于此,文章介绍了国外业绩预算、计划项目预算以及零基预算三种预算制度的变迁过程,并重点介绍了零基预算制度的内涵以及优点,分析了美国零基预算制度对我国......
长沙县土地改革时期地权转变和社会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长沙县和平解放之后,随即着手进行了土地改革。经过清剿土匪、反霸、减租退押、干部培训等步骤的前期准备,长沙县的土地改革全面展开。长沙县的土地改革包括扎根串连发动群众、划分阶级、征没财产、分配果实、土改复查等步骤,......
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19
" 内容摘要: 建国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大致经历了起步、调整、逐步完备和新发展等四个变迁阶段。通过对这一制度变迁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变迁中存在着很强的路径依赖性。而这也正是导致我国现行征地补......
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 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在延安审干时期、建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的叙述,详细的分析了各个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及不同的政策、制度及相关的文件信息,从而总结出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制......
第一章“学位”:制度演变与选择
发布时间:2023-03-14
学位的演变学位源自早期宗教大学为学者授予的从业许可。早期伊斯兰大学的“ijazah”是最初的学者从业许可形态。成立于859年摩洛哥Al-Qarawjyin大学和970年的埃及Al-Azhar大学都曾向毕业生授予过一种叫做“ijazah”的证书,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任教证明。经过考核,获得该证书的人有资格组织讲学,需要时他亦有权对伊斯兰法律做出解释和说明。有研究者(程悦云,1994)指出,现代学位制度产.........
中国国家治理的进路选择:财税治理及其模式转换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从粗放到集约转型,国家治理正由传统的行政主导模式转向“共治、法治和善治”的现代治理模式。财税不仅要考量社会基础和国家性质,还要尊重市场机制,维持财税的中性特质。也源于此,财税治理必须与公共财政、民主......
浅谈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摘要: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不应单独就审计体制谈体制。在现有体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认清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审计体制的关系,整合已有的监督资源,强化被审计单位自身监督,减少和......
“中间扩散”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
发布时间:2022-07-25
"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权力中心成为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形式的主导因素。这样一种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在以较低的摩擦成本启动中国市场化改革方面发挥......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的制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07
针对配置制度来说,主要是在微观的方面依然是缺少着自主权利,同时在劳动激励方面也不足以及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对宏观的经济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扭曲,也导致无法实现帕累托效应的实现。 一、体制变迁中渐进性策略 所谓的渐进性改革是根......
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机理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15
摘要: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技术效率密切相关。以服务业技术效率为核心,加快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关键。文章从技术效率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通过提高技术效率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和对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照分析我国服务业技术效率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而对实现我国服务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技术效率;服务业;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升级中图分类号:F7.........
转变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式
发布时间:2013-12-19
"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以全新的姿态迈向21实际的战略举措,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块阵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教学中......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12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 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 「摘 要」关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之问题,我国学者存在争......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历史变迁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4-01-10
提要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没有明确标准阶段、规定年产值标准阶段和辅助 参考 区片综合价阶段。现行征地补偿制度源于计划 经济 时期,存在诸多缺陷:产值倍数法不 科学 、补偿范围过窄且分配方式欠妥以及补偿原则模糊。经过......
我国电力企业的融资方式与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4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各大企业逐步朝着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电力企业受到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此种情况下,为全面促进电力的改革及自身长远发展,电力企业就需要采取科学有......
中国法官选任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 要 现如今,中国法官选任制度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而现代法治国家大多强调通过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以寻求司法公正,但诸如法官准入门槛过低以及法官选任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依旧存在。在谈及法官选任制......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06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摘 要]本文从让与担保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谈起,从罗马市民法的Fiducia、日尔曼法的Treuha......
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司法改革与转型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要:我国司法是经过两次初次的改革,分别是在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建国时期初步的确定了整个司法改革进程的基本框架,最终确立完善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以后。中间经过了许多历程,任何一样成功的体制都是经过不断改革实践才实现......
论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的格局与方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作者以中国农业合作制度及其变迁作为完整个案,从制度结构、变迁过程等方面,证实这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过反复交替.并渐臻二者协调配套之佳境的过程;并验证了作者提出的理论假设:只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
发布时间:2023-07-10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制度构建与选择 摘要:配额制和固定电价制度是国际上有关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两种主要制度。配......
中国转型期经济波动的制度变迁解说
发布时间:2022-11-17
中国 经济 波动带有典型的转型期特点,经济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蕴含了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导致这一时期经济波动体现出鲜明的转型期特征:通货紧缩和经济过热交替出现;三次产业结构波幅不一、上游产业过热与下游产业萧条并存;价格......
论国企改革的道路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 提要】国企改革是我国 经济 改革的重点、难点与焦点,围绕着国企改革的道路选择 理论 界长期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两种较为流行的论点的 分析 ,得出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并不排斥,而是密切关联的,国企改革应是管理创新与制度......
受众变迁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转换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下,以交互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的新媒体,从技术上给予了受众自主生产信息的可能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传―受”关系。随着主动“生产性受众”的产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也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保护主义”范式发......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3-05-09
内容 摘要: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 企业 带来了崭新的 发展 机遇,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 问题 。其中,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新型融资体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实现资本重组与资本......
转变青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财政政策选择(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论文摘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措施的实施,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依靠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能源投入高、消耗多、污染重,人力资本的素质低和数量少、科技创新能力不......
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转型与发展支点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要:综观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高等教育是民族素质提高和推动技术进步的基石,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长足的进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如何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23-05-26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摘 要]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选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形式,实行20多年以来产生......
探讨我国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6-04-14
欢迎来到查字典范文网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我国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论文摘要 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但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宪法法院是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最佳选择。......
浅论我国股票质押融资制度及其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28
www.LWLM.com编辑。 论文 摘要:在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大 发展 的背景下,股票质押融资作为一种世界通行的融资操作办法,已正式实施当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已到了必须推出股票质押融资办法的时候,可行性已具备,在具体操作上,......
关于我国无效民事行为转换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3-06-22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于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进行判断后所得出的否定性的结论。即民事行为由于不具备生效条件而使得当事人企图设立的法律关系最终没有发生。我国无效民事行为理论仍存在漏洞健议构建无效民事行为......
印度人民院选举方式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领先者当选制和单计可转移投票制分别是印度人民院和联邦院所采用的选举方式。领先者当选制忽视民意、不利于小党发展的弊端恰恰是单计可转移投票制的优势所在。立足于选举制度发挥民意、实现民主的设计初衷,通过探究,领先者当选......
我国IPO发行制度的借鉴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要: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我国新股发行向注册制过渡。这一举动对我国完善以证券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具有重大影响。然而我国新股发行制度还存在诸多问......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脉络与变迁
发布时间:2015-09-16
摘 要:在对教学政策文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中职教学宏观管理与教学工作开展为视角,从专业建设与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与管理,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培养目标与学制,课程结构与课......
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社会制度是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由于追赶发展 的压力异常沉重,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本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性进展,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从根本上讲,一个半世纪的中国现......
经济市场化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其中,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新型融资体制,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企业能否走出困境,实现资本重组与资本结构优化,从而......
政治体制改革与十六大的主题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4
" 摘 要: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极大地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矛盾焦点。十六大是及时推进政治......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
发布时间:2022-12-20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 信息时代与思维方式变革——笛卡尔思维和打破现状思维【 作 者 】金吾伦【作者简介】金吾伦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100732【 正 文 】《中......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05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摘要: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关系宿生争论,有以所谓相邻权取代地役权的,有以地役权取代相邻权者......
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6-12-21
一般意义上,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企业收购的统称(Merger Acquisition)。并购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一种机制,对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生产与资本的迅速扩张、促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等都是非常......
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
发布时间:2013-12-18
学以致用,的最大用处是进行经济解释。从现实的观察开始,出有性的东西,并将其用于对现实的解释,这是经济学的基本路径。本文运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的理论,在一个制度变迁的框架内考察了公共政策的变化。并用来解释五十多年......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变迁及其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31
法院调解制度在国外被称为是具有“中国特色”调解制度,属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创新点。法院调解与法院判决是审判机关处理纠纷的两条路径,法院判决更注重刚性的审判,法院调解则更加趋向于温和,以当事人的自由意志为主导,在法院......
关于高校捐赠讲座制度的变迁与实践机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社会对高校的捐赠正在逐步成为高校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高校社会捐赠主要集中在高校的硬件和师生的激励基金上,尚未成为高校学术活动的重要资助形式。从历史发展来看,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文化组织,社会捐赠最初......
完善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政策选择
发布时间:2016-01-12
摘要:合作金融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作金融获得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障碍,因此,合作金融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加强风险控制,推进金融创新,增......
探求我国量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6-09-22
引言: 《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然而我国量刑价值的缺失在实践中很难实现法律公平、平等的目的。量刑价值缺失具体表现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没有得到规范化运行,同罪异罚、异罪同罚、轻罪重罚、重......
我国社区警务制度的创新与改革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社区警务是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目前社区警务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对社区警务制度的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警民关系不够融洽,警力配置也不尽合理。本文将结合西方多年来进行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与取......
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02
一、国有 企业 的逆向选择机制及外部负效应 1、企业的惰性依赖和逆向生存选择机制。 国有企业这种特殊制度存续多年逐渐形成了一种国有企业畸形的生存选择机制: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工人,都依靠论资排辈,拉关系走......
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本文采用追踪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对格林豪森英派斯健身俱乐部第五期减肥营进行全程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通过45天的健身锻炼和饮食调整,营员的身体形态和健康状况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可以说这种全封闭式的......
我国司法行政制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 要 司法行政制度是一项为国家法治建设以及司法活动提供服务与保障的法律制度,具有中国国情的司法行政制度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社区矫正作为司法行政改革制度中的一项改革举措,其发展历程印证着我国司法行......
谈双创时代高校课堂教学导向变迁与教学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6-12-12
一、引言 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增长,经济增长的加快带动就业增长的加速,经济负增长意味着就业的减少。奥肯定律也描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反向变动的关系。在目前的新常态经济发展环境下,随着经济增长呈现的下行......
论变革时代下我国公司法的改革及借鉴
发布时间:2022-11-09
关键词 最低资本制 资产信用 债权人保护机制 一、最低资本制的历史回顾 (一)1993年最低资本制的确立 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通过了《公司法》。与大陆法系国家一样,其遵循着严格的法定资本制。并且根据不同的经营类型分别规......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施行刑法的路径转换
发布时间:2023-03-30
民族自治地方变通施行刑法是基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客观需要由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90条明文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但是长期以来,这一体现我国刑法特色的制度未能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中得到落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并非因为我国刑法在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得到全面施行而无变通之必要,而是因为现行的刑法变通施行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由自治区.........
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管理审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 经济 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随着我国 企业 现代 制度的建立,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 方法 ,加强管理审计,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换。......
浅议国际气候制度变迁
发布时间:2023-01-11
环境问题作为全球事务的重要议题,多边合作机制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国际气候变化制度由一系列协议与机制构成,主要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属协议( 《京都议定书》,1997) 、资金机制( 全球环境基金,GEF) 、......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6
" 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是对教育系统内部要发生质的变化、结构和功能要求作进一步调整的基本 反应。自1897年清政府在上海首创南洋公学师范院起,历经百年沧桑,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过程之中,我国逐 渐地形成了颇具自己特色的封闭......
信息披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 会计 造假事件相继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使人们不得不对现存的信息披露制度重新审视,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稿对现存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剖析,提出建议。笔者认为,制度的变迁并不是随机的、偶然的,它......
推进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路径选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2000年以来,我国财税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就是预算管理体制,这既是对长期忽视政府预算的积极回应与弥补,也是对我国探索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有益尝试与实践。细数这十多年,我们己相继进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收支......
标准化战略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发布时间:2016-05-12
内容提要:近年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商品面临的最大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摩擦的根源。本文认为,我国出口商品频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源,在于我国技术标准过低以及全球标准体系的竞争。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实行我......
选择被记住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3-01-15
我读了《我与道藩》,不免感叹。张道藩曾是民国文化大员,但我知道他,完全因为蒋碧薇与他的一段不伦之恋。他以有妇之夫身份,与蒋相恋,哄得蒋离了婚,没名没分地跟随他。又始乱终弃,六十岁时回到妻子身边,不管蒋碧薇死活了。我知......
农地制度与合约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农地合约的四种形式:固定地租合约、固定工资合约、分成合约和自耕农,指出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缺陷,在交易费用为正的约束下,产权及其所属权利不能够被完全地界定,也正因为如此,在土地和劳动属性不同的情况下,所......
比较与启示:中国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与优化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法治专门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建设目标。各试点法院纷纷依据改革的顶层设计制定法官遴选方案。然而,一些法院在改革过程中却忽略了法官遴选的一般规律,同时也面临着法院内部强大的压......
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发布时间:2022-10-07
" 中国教育制度(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必然发生变迁。变迁的方向是: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即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理由如下: 第一,国家的主导作用具有必要性。......
简论我国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参考)
发布时间:2022-11-26
欢迎来到查字典范文网站,今天本网站为大家提供了简论我国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希望朋友们读后有所收获! 违宪审查,是指享有违宪审查权的国家机关通过法定程序,以特定方式审查和裁决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的制度。这......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07-22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论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一、引言为了顺应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司法制度进行了成效卓著的改革。作为司法制度中的核......
论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会计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改革必须要顺应市场,并且随着对象的改变不断革......
公共事务与制度选择
发布时间:2022-07-24
" 在当代社会,人心已经逐渐远天道而近人事,人事也开始逐渐摆脱道德(修身)和政治(治国、平天下)而依归经济增长(物欲的满足与自我的实现)。人类事务已经更加人间化、公私二元化了。人类事务的这一趋势是福,也是祸。这是现代人要探讨的......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6-12-2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发展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并购可以使企业在短期内迅速壮大,进行低成本的扩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勒蒂格勒通过对美国企业成长史的考察和研究中发现,世界规模较大的500家企业......
企业战略变革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2-08-16
内容 摘要: 企业 战略变革是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必经之路,为此,企业必须从战略变革过程、路径依赖进行全面 分析 ,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战略变革 路径依赖 路径选择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所处的行业......
行政体制改革的法制化道路与相应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2
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又是政治体制的重要部分,行政改革的提出是适应政治改革要求的折中方案。行政改革涉及的主要是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相比较于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涉及的内容较少、阻力较小,因此,行政改革随着经济的进......
论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7
【论文摘要】 本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相关政策建议,即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增长质量;进入世界产业链高端、提高加工度、增加附......
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发布时间:2023-04-27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沐浴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春风,每一所小学都站在新课改实验起跑线上,依据新课程标准,描绘培养人才的新蓝图。在课改进程中,我校着重思考的是:如何立足课程改革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发布时间:2023-03-15
绪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加深,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筹资渠道也在不断的增多。企业面临着不同的筹资渠道的选择,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自身面对风险的态度不同等,最终影响其筹资方式的不同。一个公司不管是进行......
试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服务观念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我国的养老服务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关于养老服务的观念也有许多变化,主要表现在养老服务的内容,养老服务经济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养老服务的居住地。 关键词:改革开放;养老服务观念;变迁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革
发布时间:2014-01-15
论文关键词: 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产权残缺制度变革 论文摘要:伴随我国 工业 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尤其是城市郊区农地价值不断提升,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依然受到现行 法律 的严格限制,农地流转的隐形 市场 普遍存在,导致......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
发布时间:2022-12-31
" 【论文关键词】就业;制度变迁;交易费用;寻租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变迁中的四个核心要件,就业制度的变迁实质上是这几个核心要素的变迁,从中我们可以区分新旧制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