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反就业歧视的法治化探求

反就业歧视的法治化探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21 17:10:34
反就业歧视的法治化探求
时间:2022-07-21 17:10:34     小编:范晓峰

摘 要:目前,我国规制就业歧视的法治重任主要由《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予以担当。然而,《劳动法》显露出滞后性的缺陷:一是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混沌不清;二是举证责任配置规则语焉不详。因此,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实属必要也更合时宜:首先要拓宽法律调控视野,“劳动过程”要囊括求职阶段和职业阶段。其次,要明确就业歧视类型,设定就业歧视认定标准。最后,要厘定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合理配置举证责任,就在于其在法律效果上力求兼顾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和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找寻最优的契合点以均衡、调和劳资双方的冲突。

关键词: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法;同工同酬

歧视,不是一个与全球化并生的问题,但它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依据其所涉及的领域,就业领域有之,政治领域、教育领域、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亦有之。由于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就业领域成为人们反歧视的“主战场”。梳理我国现有法律规则,反就业歧视规范的生成逻辑虽已设定,但有些规则在适用上仍面临诸多困惑,有些规则不尽完善甚至尚付阙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歧视问题依然严峻。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化解立法内容的适用困惑以及探寻反就业歧视立法制度的进一步优化,仍是我国劳动法制度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制度架构:梳理与研析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规制就业歧视的法治重任主要由《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予以担负。《劳动法》构筑了反就业歧视立法的理论基点、对象范围和规制手段,为日后纷纭涌现的反就业歧视规范设定了生成逻辑,由此开启了反就业歧视立法在当代中国兴起的新篇章[1]。《就业促进法》通过制度供给延续着对受歧视者需求的回应以及对社会变迁的应对,该法为平等就业权和反就业歧视条款的细化开启了向现实转化的进程。综观现行反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定,可梳理出如下制度内容。

(一)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

《劳动法》确立了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点。秉持平等与不歧视理念是人权法的核心[2]。因此,为了顺应国际人权法律文件确立的基本准则,我国《劳动法》首次从正面赋予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与之相呼应,从反面禁止实施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权是反就业歧视的权利基石,反就业歧视是践行平等就业权的手段,二者殊途同归。《就业促进法》通过制度撑持延承着对平等就业权的践行。首先,在体系安排层面上,该法在第三章中集中规定了平等就业内容。平等就业问题被单列为一章体现在法律条文中,凸显出国家对于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反就业歧视的重视程度。其次,在条文数量层面上,该法共计九章69条,其中有13个条文关涉到平等就业权和反就业歧视问题,除附则外占到了条文总数的19.12%,对该问题着墨之重,可见一斑。再次,在条文内容层面上,该法沿袭了《劳动法》的规范生成逻辑,重申平等就业权是反就业歧视的理论基石。

(二)法律规制的对象范围

《劳动法》采用封闭式列举模式,明示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作为劳动者迭遭就业歧视的四个个体特质。纵使对象范围有限,但这种立法实态大体上做出了合乎历史条件的回应。《就业促进法》将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对象范围由原来的封闭式列举模式修改为现在的开放式列举模式,并且关于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传染病病源携带者以及农村劳动者这些人群的就业歧视问题给予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归结言之,法律明确禁止的就业歧视的种类从《劳动法》规定的四种扩充到《就业促进法》规定的七种;规则范式也从《劳动法》的封闭式列举模式发展为《就业促进法》的开放式列举模式。但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诸如年龄歧视、相貌歧视、劳务派遣工歧视等就业歧视现象,法律并没有予以明示,尚处于法律调整之外。另外,《劳动法》调控就业歧视规范“先天不足”的困局――法律规制范围狭窄与劳动关系现实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3]。某些劳动群体被排斥在法律调控范围以外,当他们频频迭遭就业歧视时,无法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一方面,《劳动法》适用的先决条件是劳动关系业已形成,详言之,只有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才处于法律保护之列。而处于招聘阶段的用人单位和求职阶段的劳动者却游离于法律保护之外,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的就业歧视事件往往发生在招聘和求职阶段,面对此阶段的就业歧视境遇,《劳动法》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现有的反就业歧视规则无法化解公务员以及参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在招考过程中面临的就业歧视问题。

(三)法律规制的手段

《劳动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我国“一商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排解机制。这是一种非诉与诉讼制度双管齐下、协调配合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二者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基础上,又不失效率性。为了加大保障平等就业权,《就业促进法》在法律责任一章中明确赋予受到就业歧视的受害者享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该法之亮点莫过于此规定。只是这种宣示性的规定令受歧视者的诉讼之路困难重重。

1.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混沌不清

消解争议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取决于该争议的形成基础和条件。正因为如此,在正确适用法律之前,摄定纠纷的法律属性实属必要。对于就业歧视争议,特别是发生在求职阶段的此类争议究竟应归入劳动纠纷亦或民事纠纷,法律尚未言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扩充了劳动争议范围,历史性地将“因订立劳动合同产生的争议”纳入其中,然而,何谓“因订立劳动合同产生的争议”,法律也未予提及。学者们对于其适用于先用工后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形并无太多争议,只是对是否应当涵盖求职阶段的就业歧视争议仍各执己见。立法上的似是而非导致司法实践部门对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理解得五花八门,归入劳动纠纷的有之,归入民事纠纷的也可见。如若将此类纠纷纳入劳动争议,根据我国目前劳动争议排解机制的规定,劳动者必须经过“先裁后审”的程序,当受歧视者越过劳动仲裁程序,径直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不予受理。法院如此裁判又与《就业促进法》赋予受歧视者以诉权的规定相矛盾,其结果阻绝了受歧视者诉讼之路。

2.举证责任配置规则语焉不详

举证责任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内容,举证责任合理配置与否对就业歧视诉讼成败的意义自不待言,又由于劳动者天然的弱势性,很多国家基于对受歧视劳动者倾斜保护的考虑,多半在立法层面明确了举证责任分配规则,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此言之不详。正如前文所述,司法实务部门长期以来习惯性地将就业歧视案件视为民事争议予以审理,那么,受歧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举证责任的分担依循《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也就理当如此。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就业歧视争议显然不在法定特殊侵权范围之内,自然没有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之可能,只能不移至理地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规则。详言之,原告提起就业歧视诉讼,必须提供被告存在歧视事实的证据,否则原告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比如2010年的顺德乙肝歧视案、2011年广州蔡某的残疾歧视案和2013年宁波郭某的残疾歧视案等。在这般举证责任规则之下,对经济实力和获取信息能力都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显然有失公平。立法者正视劳资双方举证能力的失衡,为了有效保护劳动者利益,同时为了及时排除争议,尝试着在案件中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特殊举证责任配置规则。不过还是很遗憾,此处的“部分劳动争议”没有涵盖就业歧视纠纷,所以就业歧视争议案件一如既往地沿用“谁主张,谁举证”这个一般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劳动争议和民事争议本质上有所不同,面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举证能力上凸显出实质上的不平等,因循《民事诉讼法》原有的举证责任规则,确实不够妥贴。

二、适用困惑:解释论之廓清

(一)何谓就业歧视

就业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根据就业涵义的广度可以将其分为广义层面上的就业和狭义层面上的就业。从广义理解,就业不仅指以形成劳动关系为目的的雇佣就业,还包括非雇佣就业。非雇佣就业具体表现为临时性就业、短期性就业的灵活就业,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活动的自主就业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业就业。从狭义理解,就业仅指雇佣就业。雇佣就业又包括受雇于企业的私人雇佣就业和受雇于政府的公共雇佣就业,我们所探讨的是狭义层面上的就业,即雇佣就业,包括获得就业机会、就业培训与指导、就业待遇、就业保障等内容。

歧视的涵义中外各异、古今有别。中文歧视一词译成英文是discrimination,但英文discrimination却可以在三个语境下适用,即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作为褒义词,discrimination可译为识别力和鉴赏力,很显然,此种释义与本文所研究的歧视问题不相符。作为中性词, discrimination可译为区别对待,这是歧视一词的本源含义,是一种类别化的行为。大多数法的目的即在于此,只有将善的行为和恶的行为区别开来,才能赋予行为本身正确的评价。贬义词意义上discrimination是指不道德的区别对待或者非基于个人价值的偏袒。该解读是现实社会中最为普遍的用法,具有消极的、否定的意义。鉴于分配利益和负担的标准不具有正当性,并且与凭借能力分配工作的做法相绝缘,因此常常成为人们批判的对象。在我国,“歧”有岔道、不一致之意,“视”指对待、看待,故此汉语歧视一词是以不平等的态度对待,具有贬义色彩。

在学科层面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对歧视问题都给予了眷注,它们立基于各自学科的特点阐析歧视意蕴、诠释歧视现象,对歧视的解读已浮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4]。社会学聚焦社会行为,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由于资源的稀缺性,社会犹如一个为了掌控资源而不息角逐的竞技场,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状态下,强势群体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仰仗于斗争的武器以避免现有的地位、权益等受到威胁或挑战,歧视正是强势群体维持现状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在社会学视域下,歧视实质上是一种非正义行为,是强权者为践行不正当的目的而对弱势者的区别对待,从而造成社会不公格局的社会现象。在歧视问题步入社会学家视野的同时,经济学家对此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热情。西方经济学起初对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的描述,肇端于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此后,根据歧视生成的缘由将歧视分为个人偏见歧视、非竞争性歧视和统计性歧视。无论是归因于个别人的偏好,还是根源于市场垄断力量,乃至于因由市场的失灵,都道出歧视萌生的来因:企业或者雇佣者对利润最大化的谋求。经济学家致力于人类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视效率为价值追求,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将歧视解读为建立在雇主寻求利益最大化和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劳资双方之间的一种“博弈”[5]。与经济学侧重效率有所不同,法学则更强调公平正义,因此,法学对歧视含义的解说具有独特的视角。一方面,法学视域下歧视含义是契合法律权利意义上的概念。权利是法学的基石范畴[6],是连接现实社会与法学的纽带,关切并捍卫权利是法学研究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法学视域下歧视含义是合乎尊重人的尊严意义上的概念。人享有尊严是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标志之一,在精神法益层面思考和调适反歧视即是防范对人的尊严的侵犯。

(二)如何践行同工同酬原则

同工同酬原则,一项自不待言、应然正当的法律公理,承载着捍卫平等、反对歧视的价值理念。无论是国际人权立法、国际劳工公约,还是各国劳动立法,此原则都赫然锲入其中[7]。同工同酬原则在我国宪法以及部门法中也得以彰显,只是其内涵、适用范围等内容规定得过于粗疏,鲜见明晰的释义,难免沦为一纸具文。如何增强其操作性和适用性,关乎其践行效果。

1.同工同酬语境之“同工”

在域外法中,通常在三个层面上来理解“同工”一词,即相同工作、类似工作以及同值工作。而在我国劳动立法中,“同工”是指相同工作、等量劳动并且相同业绩。很显然,使用“并且”一词将“同工”内涵理解得过于狭隘,有违同工同酬原则的本意和初衷。因为此处“同酬”的前提不仅要求工作相同,还要求劳动量相同,甚至劳动业绩也要相同。实践中,劳动者之间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并非易事。惟其如此,用人单位只需设置不同的岗位,甚至同一性质的岗位使用不同的名称即可规避此规定。令人欣慰的是,《劳动合同法》及其《修正案》对“同工”的理解有所深入,将其定性为“同类岗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当然,欣慰的同时也略带遗憾,一方面,同值工作仍不在“同工”之列,纵然工作岗位不同、劳动量不同但劳动业绩相同能否“同酬”仍悬而未决;另一方面,《劳动合同法》中的“同工”是为劳务派遣量身打造的,能否适用其他劳动关系,立法尚未提及。

借鉴域外法中“同工”的比较范围,我们应当对“同工”内涵的理解再进一步,不仅指同样的工作岗位,还应该涵盖同样(同值)的工作业绩。一方面,延续岗位性要素,淡化额外的身份性考量;另一方面,立法应明示同值同酬,即相同的工作业绩取得同等的工作报酬。需要指出的是,较之于岗位性要素的直观明了,同值同酬在司法实践中的评估与衡量往往存在一个非常复杂的认定过程,因此应辅之以配套措施,如强化劳动定额管理、制定劳动价值评估方案、健全工作价值衡量体系等,以增强同值同酬的适用性。

2.同工同酬语境之“同酬”

根据《男女同工同酬公约》,同工同酬中的“酬”是指基本的、最低限度的工资以及雇主以现金或实物形式直接地或间接地支付给雇工的酬金。很显然,这里的“酬”既指现金报酬也包括实物报酬,既指直接报酬也包括间接报酬,详言之,可以是奖金、加班费、生活补贴、利润分成以及实物福利。由是观之,该公约中“酬”的含义远比通常所指的数额固定并定期支付的“工资”的含义丰富得多,其范围之广几乎囊括了雇佣关系中所形成的全部薪酬。

相对于《男女同工同酬公约》中报酬含义的“丰满”,我国劳动立法中报酬的含义略显“骨感”。在我国,“酬”即是工资,是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劳动报酬。从内容上看,我们的“酬”仅指工资而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从形式上看,我们的“酬”仅指货币形式而不包括实物形式。这种狭隘解释为用人单位支付相同工资但其他部分不同从而间接地同工不同酬埋下了伏笔。以福利为例,由于用人单位发放福利享有较大的自主权,致使给付工资与给付福利错位、同工不同福利现象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正式职工与非正式职工在福利待遇上的差别更是遭到千夫所指。基于此,劳动立法适度宽泛解释“报酬”的含义实属必要,即将福利也纳入“报酬”范围之内。至于社会保险,毕竟是相异于工资的分配形式,所以讲其涵盖在“报酬”范围之列不甚妥帖。对于实践中存在的社会保险待遇歧视困扰,理应借助优化社会保险制度加以化解。

“同酬”的标准有两种:一是分配报酬的标准相同;二是分配报酬的数额相同。与前文的“同工”相结合,相同或者相似的工作岗位分配报酬的标准应该相同,此为宏观层面的同工同酬;同等(同值)的工作业绩分配报酬的数额应该相同,此为微观层面的同工同酬。

3.同工同酬语境之适用范围

同工同酬原则虽颇具价值导引性,但也不能过于泛化其适用范围。从劳动者竞争能力差异和用人单位行使工资自主权两个角度上看,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工资差异自是在情理之中。岗位报酬差别的湮灭,无异于平均主义的再次滋生。据此,同工同酬原则只适用于同一用人单位的相同或相似岗位,只有严格限定其适用范围,践行此原则才具有可行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下,如果用工单位设置了同类岗位,那么在此岗位上应适用相同的报酬分配标准,派遣工享有与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如果用工单位未设同类岗位,劳务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实现就要作社会代比较,即将用工单位所在地区相同或者相似的岗位作为比较对象。从表面上看,社会代比较冲破了同工同酬原则仅在同一用人单位适用的限制要求;从实质上看,社会代比较是在用工单位没有同类岗位的劳动者作参考对象的前提下,保障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必然要求,不仅与适用范围不矛盾,恰恰相反是派遣工同工同酬权利的彰显与践行。

三、规则优化:立法论之再思量

现有法律规定在形式上呈现出分散性和原则性的特点以及在内容上要么交叉重复要么尚是缺失的问题,招致反就业歧视立法缺乏实效性,这已然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渐次凸显的就业歧视问题,无论是《劳动法》显露出滞后性的缺陷,还是《就业促进法》映现的软法属性,立法论上的思量都将延续。我们认为,以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歧视问题以及现有的立法水平,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实属必要也更合时宜。

(一)拓宽法律调控视野

首先,“反就业歧视法”视野下的“劳动过程”囊括求职阶段和职业阶段,具体而言,该法规制在求职过程以及获取报酬、休息休假、享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有就业服务、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歧视问题。其次,“反就业歧视法”视野下的“劳动者”既包括私人雇佣,即受雇于企业的雇员,也包括公共雇佣,即受雇于政府的公务员,甚至还涵盖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再次,“反就业歧视法”视野下的“用人单位”可以是法人,如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可以是非法人组织,如个体经济组织;除此之外,还应该包括劳务派遣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最后,拓宽法律明令禁止的范围:一方面,明令禁止包括对农民工、劳务派遣工歧视以及户籍、地域歧视在内的身份歧视;另一方面,明令禁止某些尚游移于法律规制之外却又比较典型的歧视形式,如相貌歧视、年龄歧视等。当然,法律明示禁止歧视的种类并非越多越好,为谋求稀缺资源的社会最大化,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全力以赴解决问题最为突出、遭民众诟病最深的歧视形式。基于此,可以考虑采取罗列与概括相结合的方式。

(二)明确就业歧视类型,设定就业歧视认定标准

根据歧视表现出的隐晦程度,就业歧视分为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通观域外反就业歧视法制的发展历史,显性的直接歧视曾大行其道,当其得到有效扼制时,更为隐蔽而复杂的间接歧视日渐显现从而进入到法律调整视野。让我们将视线再转向中国,就业歧视既有直接歧视法律调整力度不足进而猖獗之态势,也有直接歧视向间接歧视转化之苗头。直接歧视根深蒂固,立足于当下切实治理是当务之急;间接歧视初见端倪,给予间接歧视关注也实属必要。管控就业歧视并非易事,促进实质平等任重道远,但如果至少能避免实质不平等进一步恶化也不失为良策之一。

作为“反就业歧视法”的焦点内容之一,认定标准对用人单位是否构成歧视行为以及劳动者的举证责任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直接歧视而言,其认定标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摄定:第一,具有差别对待行为,此处的差别对待是指相同或相似情形受到排挤、制约或优待;第二,基于法律明示的因素,如民族、社会出身、性别、年龄等;第三,招致不利后果或不利影响;第四,无任何客观合理的理由。对于间接歧视而言,其认定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考虑:一方面,不成比例地对受保护群体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同认定直接歧视一样,无任何客观合理的理由,如正当职业资格、积极行动等。

(三)厘定就业歧视争议法律属性

从现有立法规定看,无论在程序层面、时效层面还是在法律责任层面,就业歧视争议被归入民事争议均有利于劳动者。当然,这里的“有利”是表面的、相对而言的,归因于该“有利”是就目前劳动法律制度和民事法律制度相比较而言,由于劳动立法的种种缺憾而得来的,所以将就业歧视争议纳入到民事争议阵营中自然合乎情理。可是,从深层次上看,一旦“反就业歧视法”面向世人,将就业歧视争议定性为劳动争议才是对劳动者实质的、绝对的“有利”,因为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劳动争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方面,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定。从一般意义上讲,作为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的劳动者是具有主体地位和法律人格的自然人;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用人单位是具有主体地位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劳动关系可以进入民法范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劳资争议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却被实质上的不平等所掩盖,因为劳资双方在产生之初就身处力量失衡的状态,与资本家相比,劳动者天然的弱势性不言而喻。资本对劳动力的支配、劳动力对资本的依附意味着劳资双方之间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即用人单位指挥、安排劳动者劳动;劳动者则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种兼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双重性质的劳动关系决定了劳动争议有别于民事争议。另外,在劳动力市场上,特别是当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机会稀缺而导致的“买方市场”,更是将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暴露无遗。劳动者的“可替代性”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能力的缺欠[8],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即使迭遭各种就业歧视也往往忍气吞声;纵然面对低工资、高工时、恶劣的工作环境等严苛的劳动条件,为了生存仍旧无奈接受;倘若发生劳动争议,高昂的律师费、漫长的诉讼进程以及收集证据的孱弱能力都令其无法与实力强劲的用人单位相抗衡,其结果要么退而远之、要么半途而废。

另一方面,劳动争议内容特定。劳动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劳动关系的统一,是指劳资双方的核心利益一致,二者处于利益共同体之中,双方惟有和谐共处方能互惠互利。劳动关系的对立,是指劳资双方的利益存有差异性,二者均渴望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利益是一种经营利益,出于缩减成本、提高效益的考虑,用人单位在运作资本、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总是绞尽脑汁冀望获取“人美价廉”的劳动力;劳动利益是一种生存利益,出于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考虑,劳动者常常祈望用人单位能够给予丰厚的工资和安全的工作条件。用人单位可以抛却经营利益,但劳动者却难以割舍生存利益,所以纵使生存利益比经营利益的公理性昭然,但无论是实现过程还是取得结果均凸显孱弱。在这两种利益冲突之下,劳动者习惯性地作出妥协,当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劳动争议便产生了。

综上,劳动者在民法视域下与用人单位就主体地位而言并无质的差异,资强劳弱的提法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应以“有利于劳动者”这一价值理念[9]为旨归来看待就业歧视的法律属性,将其定性为劳动争议才有切实保障劳动者平等权之可能。

(四)合理配置举证责任

目前,在优化我国劳动争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问题上,有绝对倒置说、依争议类型确定说、部分倒置说三种较典型的观点。作为劳动争议之一,就业歧视争议若采用上述规则之一种均失之偏颇,我们认为,共同的举证责任是一个可取的选择。一如前文阐述的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当发生就业歧视之诉,如果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以法律明令禁止的事由而对相同或相似情形给予劳动者差别对待,那么法院暂可假定其主观上有歧视的故意。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推定并非必然成立,只有当用人单位没有合理的抗辩理由时方才成立,倘若抗辩事由事出有因,如属于职业正当要求所在、暂行特别措施等原因,则不构成就业歧视。如此,原告劳动者就业歧视之诉将被法院予以驳回。

设置共同的举证责任依循这样一个原则:最适宜举证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者有能力列出证据证明自己遭受区别对待的事实,既然如此,该证据就应该由其提供;至于证明用人单位歧视的真正意图为何,已经超出劳动者举证能力范围,因此该证据由用人单位提供更匹配。强加于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只会堵绝其诉讼之路,无异于阻滞其平等就业权的践行;强加于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只会令其疲于应诉而无暇顾及生产经营,无异于妨害其用工自主权的实现。倾斜保护劳动者无可厚非,但顾此失彼,将用人单位弃之而不顾,也有失公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只是纯粹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不应该被赋予带有“善恶”之类感情色彩的标签,制度应该因循现实逻辑。如是,共同举证责任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其在法律效果上力求兼顾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和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找寻最优的契合点以均衡、调和劳资双方的冲突,进而杜绝“贫者当助、富者当抑”概念逻辑的进一步泛化[10]。

参考文献:

[1]阎天.重思中国反就业歧视法的当代兴起[J].中外法学,2012(3).

[2]Jorome J. Shestack.The Jurisprudence of Human Rights[M]//in Theodor Meron(eds).Human Rights in International Law:Legal and Policy Issues,1984:101.

[3]李雄,刘山川.我国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若干问题研究[J].清华法学,2010(5).

[4]李薇薇,Lisa Stearns.禁止就业歧视:国际标准和国内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88.

[5]李国和.就业歧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与现实困惑[J].广西社会科学,2009(8).

[6]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5.

[7]冯彦君.同工同酬原则的困惑与反思[J].法商研究,2011(2). [8]冯彦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J].当代法学,2009(1).

[9]许建宇.“有利原则”的提出及其在劳动合同法中的适用[J].法学,2006(5).

[10]王哲.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身份歧视法律规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Abstract:Today the Labor Law and the Employment Promotion Act take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promoting anti-discrimination. However, the Labor Law has its own defects: firstly, the legal attribute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disputes is not clear; secondly, the rule about the burden of proof allocation is vagu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and appropriate to legislate on laws about anti-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The process is: first of all, expanding legal regulation and making "labor process" to include job and career; secondly, clarifying the types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setting the standard of it; finally, determining the legal attribute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dispute and deploying burdens of proof reasonably, striving to balance the equal employment rights of labor and the autonomy of the working untis to choose whits and employ persons, and finding the optimal point to balance and harmonize the conflict between both abor and capital.

Keywords: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anti-discrimination law;equal pay for equal work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关于就业歧视的文献综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2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愈发明显,就业歧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就业歧视中外研究现状、就业歧视成因和就业分类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总结出了就业歧视问题的研究现状,针对不同类型的......
贵州省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 要:大学生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之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届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也日趋严重。本文对贵州省直属高校中大学生就业受歧视情况做了大量抽样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反就业歧视法的早日出台及相关制度的......
探究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以江苏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5-09-15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探究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产生原因,产生环节,以及解决的对策。深入剖析女大学生自身的观念意识,如她们对性别歧视的态度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态度对形成歧视的现状有何影响?并从主体意识方面深层次探讨避免性......
试析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29
"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就业双向选择体制的实行,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愈发凸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歧视主要来源于经验歧视、性别歧视、院校歧视等,原因主要是观念落后,追逐利益等,因此......
好莱坞镜像中的文化歧视探析
发布时间:2016-05-30
一、好莱坞电影拿中国说事 文化对垒是冷战后一个引以为注意的特征,这个以文化为利器在新形势下的较量,是以国与国间所持的价值观不同引起的。波兰著名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念所导致......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社会风险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就业歧视引发的社会风险问题,对开展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歧视引发的社会风险的构成要素、风险类型、形成过程与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民......
试析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歧视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论文关键词:劳动力就业市场 竣视 壁垒 来源 表现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
法理学视野下的村民自治权:争议\歧见与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 要:作为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命题,村民自治权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但我国学术界在村民自治权的内涵与法律性质、主体、内容等方面均有较多歧见,存在多种不同学说。系统梳理这些不同观点,并从法理上对村民自治权......
试析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 论文摘要: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校就业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从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的现状着手,追根溯源先后找到社会习俗论、个人偏好歧视理论等理论原因,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
性别歧视还是专业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男女大学毕业生之间的就业起薪差异广受关注,但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却尚未有统一的研究结论。本文以陕西部分高校大学毕业生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性别和专业两个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起薪总体不存在性别歧视,性别因素对就业起薪的影响不显著。专业类型对于大学生就业起薪影响显著,不同专业之间的起薪存在显著差异。对大学生就业起薪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专业成绩、专业实.........
浅谈法治视角下的装备采购立法反思
发布时间:2016-09-28
装备采购立法是装备建设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更是推进装备采购法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顺应新时期法治化建设要求,切实推进装备采购立法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序化、民主化,为装备采购制度改革保驾护航,为促进装备采购法......
浅析反性别歧视中合理区别对待的认定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 要: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歧视问题仍普遍存在, 并且表现得更加隐蔽。虽说从就业数量上来说女性不再是传统上的“弱势群体”,但我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女性在就业中仍然受到诸多的歧视。造成歧视的原因多种多样,很大一部分......
探求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就业要求过高又缺乏信心没有方向,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途径是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对专业的认可度,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是转变就业观念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试析法学专业低就业率之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28
试析法学专业低就业率之反思 试析法学专业低就业率之反思 试析法学专业低就业率之反思 论文摘要 法学专业就业率走低的原因有法治进程和文化背景因素,但主要是我国法学教育的定位、教育模式、专业开设和分类培养出现了问......
国际法治视野中的反腐败(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7
关键词: 反腐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法治 内容提要: 国际社会在反腐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一公约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的进步,体现着国际法内容的拓展、印证着国际法界定方式的转变、昭示着国家......
电视求职类节目对高校就业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高校只有注重学生们个人魅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才能使毕业生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发展自己。 关键词:电视求职;大学生就业;......
浅论价格歧视情形下的反垄断相关市场界定
发布时间:2023-06-17
一、引言 相关市场界定通常是反垄断案件竞争分析的起点,是反垄断执法的重要内容。除固定价格、市场划分、串谋投标等少数本身违法的垄断协议外,其他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中支配地位的认定,经营者集中案件中反竞争效应的事前评估,......
歧视“大妈”为哪般
发布时间:2023-04-06
在中国做女性真悲哀,做中年女性更悲哀,因为动不动就有小妈或准小妈骂你是“大妈”。大妈这个词在北京话里是邻里之间对女性的尊称,不知道何时这个词突然成贬义词了――大妈在这些人在嘴里,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家庭妇女。显然我出国太......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化
发布时间:2023-06-27
引言 语言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美丑好坏,尽现其中。在一向声称人生而平等的 英语 国家里,其实也有诸多的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即是其中之一,而这种不平等也被反映在语言这面镜子里。然而,妇女的 社会 地位感......
探求煤炭产业反垄断的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 要:导致煤炭价格上升的根本原因:政府垄断煤炭资源的供应市场,经过开采后转换为矿山 企业 垄断煤炭产品的销售市场,企业则能以隐性的横向协议控制产量和定价权而获取垄断租金;铁路在煤炭运输中滥用其支配地位,致使坑口价......
古代职场的地域歧视
发布时间:2023-03-08
“本地户口优先”是很多招聘广告的条件之一,面对这样的招聘广告,很多人都懒得往这样的单位投简历,因为即使你凭借真本领进入了这家单位,你一定会过得很郁闷,在这样的单位里一定是拉帮结派成风,根本就不是依靠真本事说话。职场中......
论“善治”视野下的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善治”视野下法治文化的概念重构及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分析了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指出,“法治”作为实现“善治”的基础要件,必须要体现善治的基本诉求,即:体现法治性、民主性、合作性。 【关键词】......
电视求职类节目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9-10
摘 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促进就业的措施和方法不断出现,电视类求职节目《职来职往》是其中之一。本文将以《职来职往》为例来分析这一类的电视求职节目对当今社会就业观带来的种种影响。 关键词 电视求职类节目 社......
试析法律视角下的就业协议书
发布时间:2023-02-20
"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份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以便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到用人单位报到。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协议书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就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法治文化价值观概述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
关于师范教育的现代化要求及师范生就业市场化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师范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缩小了先进国家教育发展水平差距的大工程。师范教育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是师范教育高度发展的一种状态。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已毋庸置疑......
价格歧视经济现象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要: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现象――同种商品,价格不同,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经济学中称为价格歧视。我们都知道厂商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定价策略就是差别定价,也就是所称的价格歧视。 关键词:价格歧视;消费......
从“反腐风暴”看我国法治反腐之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02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面对这一态势,十八大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股强烈的“反腐风暴”已取得较好的反腐成效,但欲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之状态,则我国法治反腐形势仍......
种族歧视下的身份困惑
发布时间:2023-05-10
摘 要:切斯纳特是美国第一个享有声誉的黑人作家和黑人文学的重要开拓者。他的小说围绕战后南方的种族问题,第一次真实地展现了南方黑人的生活,描写了南方黑人文化及北方黑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本文分析与探讨了小说中触及的混血儿这个......
互联网电视误入歧途
发布时间:2023-04-26
自乐视推出互联网电视以来,越来越多企业涉足这一领域,既有互联网公司,也有传统彩电企业旗下的子品牌,谁都想成为风口上的猪。然而,互联网电视并不容易征服 今年的小米粉丝节上,小米电视售出3.86万台,让人为之一振。但在业内人士......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欧美竞技体育领域种族歧视
发布时间:2023-03-05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欧美竞技体育领域种族歧视 摘要: 本文从文化和社会学角度观察欧美竞技领域有色人种运动员的处境与遭遇,总结、归纳出竞技体育领域种族歧视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要在竞技体育领域消除种族歧视的若干建议......
法治视角下的大学章程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 要:大学章程是一所大学的“宪法”,是一部自治规章,对于高校的依法治教、自主办学意义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大学章程建设也有了一些进步,但是不得不承认其制定本身仍然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依法治国的......
国际法上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分歧(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9.11”事件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但它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视角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恐怖主义并在国际法的框架内去研讨国际反恐合作,无疑是摆在各国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
浅析英语句法歧义及解歧策略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语言的歧义现象在英语中普遍存在,本人作者介绍了英语句法歧的定义和典型句法歧义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歧策略进行了分析,这对英语学习者和教师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境;句法歧义;典型;策略 [中图分......
“高就业导向”办学理念的求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办学理念 系统工程 论文摘要:本文在阐述“高就业导向’办学理念的实质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就业的变动因素?探讨如何实现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的统一?推进就业系统工程的建设?在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层面上......
浅谈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
发布时间:2023-07-05
中文摘要性别歧视在不同的 社会 制度和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自然 会在语言中得到折射。本文介绍了 英语 中的性别歧视语的种种表现形式, 分析 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并 总结 了在英语语言......
法治视域下档案管理优化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全面依法治国反映在档案事业领域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实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依法治档的基本内涵及其必要性出发,分析依法治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档的建议。关键词:档案;法治;档案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档案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背景。它要求我们在档案事业发展中全面推进依法治档。构建完备的规范档案法治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信息体系和组织体系,促进档案事.........
“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的建设目标,而且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明确要求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关乎我国法......
乙肝歧视与隐私权保障
发布时间:2022-11-11
乙肝歧视与隐私权保障 乙肝歧视与隐私权保障 乙肝歧视与隐私权保障 乙肝歧视案件已经尘埃落定。本案在促使人们进一步关注平等待遇等问题的时候,也向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公民的隐私权保障......
英语语言文化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规避
发布时间:2023-03-17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项载体,体现出了一定时期内人们的思维方式、习俗以及社会文化。然而,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一些性别歧视也逐渐从语言中呈现了出来。在性别歧视中,往往将男性放在一个主体和中心地位,对女性则是歧视和侮辱的成分较多......
商法法典化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9
商法法典化的反思 商法法典化的反思 商法法典化的反思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摆脱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争论模式,以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从商法法典化的认识论基础及历史传统、法德日商法典内容与体......
落实政治要求 强化政治责任
发布时间:2023-03-17
同志们: 从今年4月底开始,在全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这是党中央延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的重大举措。中央和省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4月21日,中央召开了“三严三实”专......
浅议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发布时间:2023-03-09
" [论文关键词]性别歧视 词汇 文化 [论文摘要]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使用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思想,态度和文化。着重论述了存在于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产生原因,同时又对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作了简要的论述。......
财政部就石化行业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2022-10-26
10月13日,财政部会计司下发《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征求意见稿)》,为保证石油石化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提升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可比性,对石油石化行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23-06-23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将法治与德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他律与自律全面结合,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相互促进。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既面临众多历史机......
试论就业导向寻求制度的保障
发布时间:2022-11-08
" 论文摘要:回顾2007年,上海职业教育界的热点事件不少,但大家谈论最多的可能要数成立职业教育集团和技师学院这两件事了。大家之所以关心,除了此二者属新生事物的缘故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职业教育集团和技师学院都对校......
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反思文化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2-09-04
摘 要 教师反思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师文化,具有探究、开放、创新、合作等特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土壤。本文从三个层面构建教师反思文化:一是教师要树立反思观念,提升反思能力;二是学校领导者要以身作则,做教师反思的表率;......
当前会计人才供求矛盾下的会计专业就业难之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量比较大,但是会计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文章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会计就业难的实质是人才结构性矛盾的体现,并还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供求矛盾;就业 会计专业是我......
网络反腐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2
摘要: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产物,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在新时期反腐语境下,网络以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旋风式”的反腐效果愈来愈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网络反腐作为公民政治参与中出现的一种非制度化的......
法治的价值追求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5
价值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通常用以下涵义来界定:价值(value)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的概念,或是值得希求的或美好的事物本身。……价值反映的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东西:目标、爱好、希求的最终地位......
浅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新要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新要求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性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总结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站在新的起点上,时代给大学生就业指......
论构建法治文化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构建法治文化的探析 论构建法治文化的探析 论构建法治文化的探析 文章来自 论文摘要 我国传统上缺乏法治文化,儒家忠孝等级伦理和乡土社会的人情关系无法为现代化的中国提供制度支撑和文化底蕴。法治文化构建应成为当代中......
网络歧义句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探析网络歧义句的成因、分化与消解和语用效果,指出网络歧义句的新颖之处大多与网络新词的出现有关,这些词语往往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读音,使语言表达有歧义现象。语法、语义因素引发的歧义则是新时代网络语义与原有语义的......
浅析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珍妮的“反约拿”情结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是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自我实现的成功典范。本文旨在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圣经“约拿”情节,以珍妮的三次婚姻为载体,逐步解析珍妮理想女性话语权的实现历程。通......
试论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男尊女卑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思想观念,这种关于性别歧视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根深蒂固,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方方面面的展现在了我们的语言中。本文就从称谓、构词、语义、谚语这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中英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关键词:汉语英语语言性别歧视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1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要载体,能够真实的反映一定时间范.........
对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极为关注的问题。虽然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但脱离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对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
行政法的现实反映与价值追求(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论文关键词]行政法 行政立法 社会公正 [论文摘要]21世纪,在实现法制文明化、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包含一项重要内容,即行政法制现代化。中国行政法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以完善的行政法律规范为基础。完善的标准在于:一......
探究宪法实施与法治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6-11
无论英国法治还是德国早期的法治国,形式主义法治之下的议会立法不受限制为法治蒙上了一层工具主义的阴影,缺乏宪法约束的本质是对人权和基本权利保护的淡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形式法治主义已然被实质法治主义所取代,并突出和强调......
反弹琵琶求新意
发布时间:2023-07-13
驳论文是反驳对方观点的议论文。驳论文可以分为四个写作步骤:树--辨--驳--结。"树"就是摆出敌论,树靶子;"辨"就是辨析敌论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同时也指出其漏洞;"驳"就是展开议论,驳斥敌论,驳中有立,立中有驳;"结"就是做出结论。......
就是要追求完美
发布时间:2023-02-12
油画作为纯粹的艺术在中国传播,只有一百来年的历史。20世纪初,当西方艺术走向现代主义道路、冷落写实艺术时,欧洲的古典写实油画却受到中国大众的青睐。其实,画界虽有力倡现代主义艺术的声音,但处于大变革过程当中的中国社会,因需......
论法治的价值追求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法治,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法学家或者政治家们提出的法治的概念各有不同。如今普遍于社会思潮中的法治的观念多是以西方文化为解释和阐述的背景。不可否认,法治概念从西方......
移动互联网时代与价格歧视
发布时间:2022-09-22
传统经济时代,一切的生意都源自于信息不对称,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匮乏的一方贩卖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而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市场交易理论:从一切的交易源于信息不对称,到一切的交易源于信息对称,新的生意法则变成即时、......
简析文化反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化反哺现象是网络时代的一种社会现实。为应对网络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内容上进行时代性的拓展,加强科学理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素养教育,杜绝网瘾的心理健......
现代政治文明视角下的法治
发布时间:2022-11-16
"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推进-深入,我们对法治的认识也在步步深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鉴于“文革”教训,确定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历史任务。中共十五大在总结法制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
提高和稳定毕业生就业率的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19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率 指导 创业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面临的突出社会性问题,文章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提出了提高和稳定毕业就业率的途径......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发布时间:2023-06-30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不能仅仅是法治经济,它还必须是契约经济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生效以来,报纸上不时有文章......
基于反求理论的汽车安全性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8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安全性优化在汽车设计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献分别对汽车车架和B柱进行轻量化设计,将其应用到整车的优化中。文献从汽车整体性能的角度出发对车身多处结构的厚度进行计算,考虑其对......
法治实践视角下公民法律素质培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公民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质量和进程。文章讲述为切实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应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实践中培育......
试论语篇歧义:言语行为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篇歧义 语篇分析 语境 论文摘要: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分析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与语境、语篇的关系,用实例探析了语篇歧义产生的成因。本文认为Austin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可以用来分析现象......
政党现代化视域下公共权力法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6
一、政党现代化与公共权力法治化 政党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也必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政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政党法治化。政党法治化是提高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前提和内在要求。政党法治化的首要任务是依法执政。公共权力运行法治......
从职业化到反职业化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几近消亡,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必须更新。从以拼技能拼设备的职业岗位能力必须过渡到拼人文功底、拼艺术修为、拼更高技术的新阶段。职业化的岗位能力建设与反职业化的综合培养同等重要......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分歧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解释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认为比较优势与完全竞争可以解释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和垂......
探究市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难困局破解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困境与解决意义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仍是不可忽视的现状,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青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只有不断增强青年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找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突破口,并且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需要结合市场信息完善大学.........
商法法典化的反思(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摆脱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争论模式,以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从商法法典化的认识论基础及历史传统、法德日商法典内容与体系变迁的实际以及商事关系的特点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商法不能法典化的理由;进而提出在民商法一......
浅谈法治视野下的软法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什么是软法 (一)软法的概念 所谓软法(soft law ),又名软规范、软规则、软规制,是相对于硬法(hard law)而言的概念,根据NOEDWORKS百科全书,是指没有强制约束力的类法律文件,或指在跟传统硬法相比的情况下强制约束力相对弱的法......
用“PDECC”成就反馈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5-08-11
文/为什么有些沟通反馈能使我们感觉“醍醐灌顶”,使自己信心高涨敢于承担各项挑战;有些沟通反馈能使我们感到“如沐春风”,使自己不断积累沉淀获得长足进展;而有些沟通反馈则会使我们感到“挫败沮丧”,使自己心态失衡,各种工作错误......
试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歧视性(1)
发布时间:2022-10-09
[内容提要] 美国一直是歧视性贸易政策的带头者,是“自愿出口限制”、“有秩序销售安排”等“灰色区域”的积极实施者,是世界上反倾销措施最早和最大的使用者,是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积极发动者。美国对华实行歧视性贸易政策,中国成为美国......
论政治法治化
发布时间:2022-07-24
" Ⅰ 在21世纪的中国,任何一个人,如果企图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那么他必须尽可能地去关注法律。现代化的社会需要有现代化的政治,现代化的政治应当是法治化的政治。政治与法律的关系乃是政治家们所不容回避的问题。 Ⅱ ......
法治视角下政府绩效管理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证明,政府绩效管理是未来国家治理的总体趋势,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作为城市的基层管理单元,在国家治理、市场经济、法治化等领域都是比较适合的研究对象。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目前广州市P区政府绩效管理虽然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着考评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等问题,而导致这些.........
基于Solidworks的反求设计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22
【摘 要】本文首先对数字化建模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ATM机中的实例分析,介绍了几种典型零件的反求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虚拟装配过程的技术和路径分析。最后介绍了工程图绘制的过程。为开展反求设计工作的人员,提供......
乐视体育:“生态化反”的失败案例?
发布时间:2017-05-25
自乐视成立以来,“生态化反”和“跨界颠覆”是贾跃亭在公开场合说出次数最多的词。贾跃亭希望纵向上整合产业链,横向上整合用户关系圈,以最好地达到拓展外部资源的目的。冠名国安后,乐视想更深入的进入中超,不但出价27亿元购得中超新媒体转播权,还提出“无乐视,不中超”的口号。作为乐视最初的两个“生态”之一,2014年3月,乐视网中的体育频道正式被拆分,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公司,乐视体育正式成立,乐视也宣布将打.........
求解流线曲率法反命题的一种新型有限差分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3
摘要:针对全三元离心叶轮流线曲率法反命题设计,提出了一种求解S2m流面速度梯度方程的新型有限差分解法。该方法将相对速度沿准正交线的方向导数采用前向差分格式,将相对速度沿流线的方向导数分解为两项,一项采用前向差分,另一项采用后向差分格式,其他各参量沿准正交线或流线的方向导数统一采用前向差分格式。这样便解决了简单采用前向差分格式或后向差分格式难以保证求解速度场的矩阵主对角线元素占优问题,使求解格式具有.........
电视法制节目对主持人的特殊要求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 电视法制节目的主题就是法律,它以平民的视角来讲述法制事件,站在道德的层面普及法律。它潜移默化的调节人们的心理秩序,平衡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广大观众具有教育及警示意义。正因为如此,就要求法制类节目的主持人必须具备......
美国对华贸易歧视政策及原因剖析
发布时间:2023-07-10
一、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 (一)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 出口管制是美国从国家安全利益出发采取的一种贸易控制手段,其目的是发现和制止非法出口交易并惩处违规者,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出口管制以终端用户为基础,重点评估申请出口的......
浅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法治观(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5
论文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中,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法制发展的科学化,必须对法治的内涵保持清醒的认识,为此,应当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法治观。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科学法治观应......
反求工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反求工程中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的研究 [摘要] 由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杂乱性,难以直接用于通用CAD 软件的反求工程设计中。采用参数样条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生成利于反求曲面重构需要的数据点,可达到提高曲面反求......
浅析文化视野中的法治教育定位——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2-14
一、文化、社会与教育 (一)文化、社会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被认为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是对文化最广泛的理解,但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广,其内涵往往越模糊而难以把握。几乎日常生活的......
浅析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就业导向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关键词:专业实践教学 就业导向 不足 出路 论文摘要:高校如何有效培养企业欢迎的营销人才,一直是营销教学研究的主题。本文首先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营销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从就业导向的视角.提出了......
论反垄断法视野下企业高管的民事责任(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反垄断法;经营者;企业高管;民事责任;惩罚性赔偿责任 内容提要: 本文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指出除了经营者外,经营者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即经营行为的决策者和主要实施者也须在特定情形下承担连带民事法律责任。企业高管承担垄断......
探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观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08
一积极心理学传统心理学将焦点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丧失上,较少关注个体的韧性、资源和更新能力。为了弥补这个基于缺陷的传统心理学取向,美国的马丁.塞里格曼教授创立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新的心理学分支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和继承,它注重培养、建构个体的积极特质,致力于激发个体潜在的力量,倡导用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好的帮助个体积极、幸福生活。对于毕业生而言,在就业过程往往同时伴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