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地方政府介入集体协商的边界和方式

地方政府介入集体协商的边界和方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04 01:57:33
地方政府介入集体协商的边界和方式
时间:2022-12-04 01:57:33     小编:廖剑利

摘 要:由于现行集体协商在平衡劳资关系、促进劳资自治等方面存在制度缺陷,集体合同的双向约束差强人意,导致频发的群体性劳资事件使地方政府疲于应付,在维稳与维权之间左支右绌。比例原则不仅对地方政府介入劳资事件、促进集体协商的边界和方式提供了有力指引,对尊重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帮助极大,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治理水平。

关键词:比例原则;劳资事件;政府作用;行政能力;集体协商

面对频发的劳资事件,需要更有效地发挥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以提升地方政府的处置能力。运用比例原则作为分析工具,探讨地方政府介入劳资事件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在个别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劳资矛盾从权利争议到利益冲突转变的过程中,行政权力在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作用影响,从而有效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行政能力。

一、地方政府处置劳资事件的困扰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争取利益、改善劳动条件为核心诉求的群体性劳动事件成为了中国社会各种非和谐因素中的突出问题,在一些地方甚至演变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劳动争议的频发以及各种罢工形态的涌现,将如何妥善处置劳资关系问题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面前,也将新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群体性事件在强力干预下都得到了平息,但地方政府普遍采取的“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快速处置冲突的方式还是留下了不少的后遗症。如何处置劳资冲突、化解劳资矛盾、改善劳动关系,不仅在实践层面尚未总结出广泛可行的解决办法,在法律制度层面也没有取得实质性地创新突破。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制造类企业经营不景气的背景下,这种局面如果不能扭转,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社会稳定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笔者引入比例原则重新审视集体协商制度及其实施情况的原因。

在处置群体性劳动事件时,地方政府“一身数职”,既要促进发展又要维护公平,还要肩负维稳责任,需要在台上台下、劳资双方之间不断地转换角色。通常情况是,如果有一家企业发生了劳动争议,地方政府会将其作为“不稳定”对象予以关注,提前介入,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如果有工人不听劝告走出工厂,或到政府门前表达诉求,就要启动多部门联动的信访维稳机制,把工人“压回”企业、“堵在”厂区,或者把他们领到信访部门,开始不间断地做矛盾调解、冲突化解工作。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既是公共秩序的管理者,也是规劝工人和企业不得激化矛盾的调停者,还是促使工人代表与企业坐下来协商的撮合者,此外还要对工人代表和企业分别做工作,要求工会执行政府意图,迫使企业做出让步,并充当劳资矛盾的仲裁者、示威抗议的平息者、恢复生产的帮助者等角色,任务之巨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地方政府的“好心善意”和辛苦未必能换得劳资双方的认可接纳。在工人看来,政府对他们的保护很不够,甚至还认为官商勾结、牺牲了他们的利益,强烈的“相对剥夺感”极易激发非理性情绪;在企业看来,政府对闹事工人一味迁就是不讲法治,干预了企业管理,恶化了投资环境,加重了经营成本。地方政府“两头做工作”,结果很可能是工人、企业两边的不认可。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是市场化劳动关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中国的劳动关系市场化并非自然生长形成,而是通过经济改革催生或演化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治理差异对劳动关系状况具有长期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尽快提高地方政府的施政能力十分重要。在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交流中,笔者听到他们的不少委屈,大致有三:一是国家对群体性劳资冲突尚无明确的界定,多是政治性、原则性的要求,能否承认其合理性,影响着对冲突采取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处置劳资冲突依靠的是政府权威,但行政强制力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通过劳资双方自行协商解决争议的矛盾化解机制在现行制度背景下又难以建立。三是国家强调劳资关系的合作性、企业利益的一致性,但现实中劳资冲突对抗性、利益冲突性更为突出,亟待完善劳动立法,没有有力、有效和接地气的法规体系,要求依法行政难以做到。

于是,地方政府在劳资事件中陷入两难:如果采取无所作为的“不管”态度,会让受到不公平待遇、已然弱势的工人难与企业对抗,加深资强劳弱的“马太效应”,刺激工人采取更为激烈的行动表达不满;如果采取主动的干预措施,劳资双方做不到自主博弈,即使开展协商也由于并非出于两方自愿,难免有被强制的应付性特征,因“操办”而与集体协商背道而驰。造成这种两难境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劳资博弈的认知,即已经习惯性地认为稳定压倒一切,维稳的对立面就是劳资对立与冲突[1]。

《宪法》对罢工等工人的集体行动权未予认可,这是一些地方政府将群体性劳资冲突当作社会不稳定事件处置的根据。但是,简单地限制、打压并不能削除劳资冲突产生的根源,只会进一步地激化矛盾,使劳资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媒体聚焦的热点,有损工人对政府的信任,伤害政府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工人、企业发现了地方政府在层层维稳考核压力下的“软肋”,他们有可能选择极端的方式,促使更高层级的政府重视,或者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借此“压制”地方政府,迫使地方政府担心被“一票否决”,在其它方面做出妥协以换取在维稳上的让步。如何处置群体性劳资冲突,成为了对地方政府政治智慧、管制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考验。

二、集体协商制度阙如及实施分析

集体协商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最悠久最普遍的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中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借鉴推行的。现行《劳动法》总则第8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第33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第34条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工会法》第20条也有相应的类似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但是,无论是《劳动法》还是《工会法》都采取了绕过集体协商的程序性安排的立法策略。《劳动合同法》增加了在工会的参与下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将集体协商作为签订集体合同的重要前提。该法第6条提出,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第51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合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集体合同规定》(第24号令)第3条提出:“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进一步明确集体协商应是订立集体合同的前提,虽提高了集体协商的地位,但仍然没有对集体协商的规程、组织和实施做出具体的规定,对集体协商的代表构成及产生方式、协商要约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及争议处理制度等没有明确。

通过对我国现行劳动法涉及集体协商内容条款的简单梳理,看出我国的集体协商制度在涉及劳动者“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核心利益事项订立劳动合同的问题上,用“可以”二字使以此为集体协商重要内容的法律效力较为模糊,这在实践中必然对集体协商产生制约。另外,劳动法规对集体合同签订程序的规定,突出了劳资矛盾的非对抗性、劳动关系利益的一致性,将其作为达成集体合同应该运用的方式和应有的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工人的参与,因此,集体协商不涉及集体行动的退出机制,是行政辖制下的“友好”协商制度。

《工会法》第27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发生停工、怠工事件,工会应当代表职工同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有关方面协商,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意见。”按此逻辑,产生劳动争议时工会须先与企业协商,稳定劳资关系,而不是挑起矛盾。但是,工人往往不是这样想,一旦产生劳资冲突,采取集体行动时更愿意避开工会。

在实践中追求集体合同的覆盖率,以此作为集体协商成功、劳资关系和谐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客观反映劳资关系的评价体系。制度不完整、指引不清晰、约束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使得集体协商易流于形式。于是,本应在企业内部实施的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就成了一个由地方政府主导、行政工会发动、企业工会代理的功能形态和推进模式,演变为“政府下达任务――工会提出要约――企业配合应约――政府部门检查推进”的要约工作链,在一定程度上褪去了劳资双方平等协商的准则实质。

法律本身不等于法律的实现。现实问题表明,一方面集体协商在许多企业没有得到重视和运用,其促进劳资自治、改善劳动关系的作用发挥得很不够;另一方面,集体协商制度需要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使其更具有可实施性。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都离不开政府的适时介入、适当引导和必要干预,如何做到这一点,比例原则为政府化解困境、妥善处置劳资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

三、比例原则视角的权力行使模式

作为法治国家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比例原则(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是指政府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要兼顾公共利益实现和公民权利保护,应当全面均衡地处理实现行政目标与保护相对人权益之间的关系,如果为了实现行政目的所采取的措施给行政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或损害,则应将这种不利影响或损害最大可能地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并与所追求的行政目的构成适度比例。广义的比例原则又称为“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等,包含手段符合目的的适当性原则、侵害性最小的必要性原则、损害后果与产出利益成比例的均衡性原则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行政权力介入劳资博弈是要促进劳资双方协商谈判,尽可能降低博弈的对抗性、减少社会成本,而不是决定博弈结果。从政府角度讲,核心是要按比例原则审查权力介入集体劳动关系的干预范围、行为边界,为促进集体协商提供实际指导。

(一)适当性原则下的行政作为

适当性原则以国家权力行使的目的性为导向,也被称为合目的性原则、妥当性原则,它着重从目的导向角度规制公共权力与个体权利的比例关系,在行政手段与行政目的之间寻找利益平衡的支点。该原则要求政府实施特定行政行为时所采取的手段符合行政法上的目的,即行政手段必须契合法律目的,如果所采取的行政手段不符合行政法上的目的,对预定目标的实现并无帮助,甚至会带来阻碍,那么该行政手段和方式将不被法律所承认。行政手段的温和性要求和执法方式的适当性规定,有利于加强行政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认同和服从[2]。

毫无疑问,对人的权利、尊严的关照和提升是政府的重大责任。在比例原则下,政府一方面要为实现合理行政不懈努力,同时还要促进私权,使公益和私益之间保持均衡。不让公权任意泛滥、不使私权受到侵害,这是实现依法治权、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在劳动关系中,工人处于从属地位,在与企业的对抗中处于劣势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介入集体协商,要从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出发,将健全集体协商机制、完善集体劳权、稳定劳资关系作为目的,不能是简单的维稳思维和管制做法,不能因为要GDP就对企业的不法行为一味地袒护。在行政方式和手段上,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如对于涉及伤害工人身体健康、有损人格尊严、拒付工资社保的行为,应坚决予以纠正,但对于可以劳资自治、集体协商解决的事项就不必直接干预,只需适时的规范引导,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如无必要,勿加干预”。

(二)必要性原则下的适度干预

必要性原则在于多种手段中的选择和取舍,也被称为最小伤害原则,它明确了非强制手段优先适用的基本要求,即应采用对公民权利侵害最小的方式实施行政行为,这样有利于降低行政强制的执行成本、减少个体权益的不必要让步。既然政府权力的行使不可避免地会给公民的基本权利造成侵害,就要在多种可选择的符合行政法目的的方式中,选择一个对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尊严和人权侵害最小的手段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换句话说,为了实现或有助于实现法律预定目标而不得不对基本权利予以限制时,应选择侵害性最小的干预方式,尽量避免损害当事人权益的行为方式,这同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对人对行政决定的接受程度,减少行政措施在实践中的执行阻力。

在目的和手段关系上,必要性原则同样是从目的的实现出发,注重对手段的考量。“相同有效性”和“最小侵害性”是必要性原则的两个核心。相同有效性是说其他手段必须对预定目标的实现,有相当程度的贡献时才可以列入比较;在相同有效的多个措施中,最必要的措施是那些对公民基本权利最小侵害性的措施。相同有效性是最小侵害性的前提条件[3]。工人为了生命的维系,具有向国家行使“生存照顾”、“生活水准提升”的请求权。工会作为代表向企业发出协商要约,是工人的积极权利(企业同样具有此项权利);政府对工人无提供最适合保护的义务,不宜主动干预应由工会与企业自行协商解决的劳动领域问题,即“国家活动的内容受公民的请求所支配”[4]。地方政府在集体协商过程中要能够保持“沉默”,不必有任何强迫性行为,即使是出于促使协商取得成果这样的“善意”。

(三)均衡性原则下的介入边界

均衡性原则以控制成本为导向,也被称为狭义比例原则、法益相称性原则,是指政府的行政手段在符合法律目的的前提下,也是对相对人造成最小侵害的手段,但是如果政府作出这个行为之后所产生的效益或者说后果还不如不作出这个行为之前那样优良,那么就应当取消这一行政行为。该原则运用经济的成本――效益分析,均衡行政行为后与行政行为前的成本与效益,要求在行政目的所要达成的利益与公民权利损害或社会公益损害之间能够达成均衡,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既不可大题小做、也不可小题大做。

均衡原则强调的是用利益衡量法来权衡付出的成本与取得利益间是否成一定比例,任何行政行为只要可能对公民造成损害,就不得大于其所可能保护的社会公益,二者只要不成比例则应该放弃,而不管该措施对于达成目的来说是多么有效。集体协商不是基于斗争和破坏,而是鼓励妥协与合作,是通过对话和协商以期实现合作剩余的理性过程。均衡性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对劳动关系做到“两手抓”,既要保护工人的合法利益、照顾工人的正当诉求,又要兼顾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经济发展;既要鼓励工人以合法方式反映诉求,积极引导集体协商,又要管控集体行动,防止群体性劳资冲突中滥用权利,避免将特定企业的劳资冲突转化为社会问题,使劳资矛盾在集体协商中得到比较妥当的处理。

(四)劳动关系的比例原则管理

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性原则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必要性原则与均衡性原则是适当性原则的深化和量化。适当性原则要求政府施政须适合行政目标,选定的手段能体现立法者的预期目的,阻却违反行政法目的的行政手段和行为,事前防止对私权的侵害行为。必要性原则进一步关注目的和手段的适宜性,强调在所有能实现行政目的的方式中,必须选择对私人权益损害最小、影响最轻微的方法。为了避免适当性原则与必要性原则在实施中可能产生冲突,还要引入更重要的均衡性原则。均衡性原则强调如果在所有可以达到某一行政目的的手段中,其所造成的损害仍要超过该行政目的所追求的公益时,则这个行政目的就应该放弃[5]。比例原则通过控制“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以保障行政自由裁量公正、公平地行使。

比例原则作为一个具有价值追求的原则,是在达成“人权保障”的目的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之间权衡。最有效的劳动合同只能通过劳资双方的自由选择、平等协商和公平协商来获得,任何外部的过度干预和管制都是越俎代庖,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比例原则对地方政府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采取干预集体协商的行为,特别是有可能发生不利于工人或企业的情形时,必须认定该行为对促进合作剩余是必要且必须的。二是通过对政府行为的利益衡量,能够得出实施结果的公益一定大于对工人或企业私益带来的损害。三是政府行为的方式,应选取那些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对工人或企业损害最小的做法。从行政法角度,比例原则是控制国家权力滥用的核心原则,是理性主义的法治精神。因此,地方政府切不可未经集体协商、劳资双方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强制双方签订所谓的集体合同。

(五)劳资关系治理的域外实践

体现正义请求的比例原则,源于19世纪的德国警察法学。后来,联邦德国宪法法院通过判例的形式,将比例原则提升到宪法位阶,使得比例原则拘束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在内的所有国家行为,包括公法、私法在内的所有法律领域,因而被誉为行政法领域的“帝王条款”和“皇冠原则”。比例原则虽源自大陆法系的德国,但作为一项根本性原则已普遍适用于现代法治社会,被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接受。以普通法系的英国为例,英国的劳动法运用比例原则对居于强势地位的企业行为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及程序正当性审查,确保企业不能随意损害雇员权益,兼顾雇佣双方的利益平衡。比例原则与英国传统的合理性原则①为行为目的合法前提下行政措施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其相同之处在于:都主要涉及行政管理过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在手段与目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权衡,合理性原则要求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合理性,比例原则要求手段与目的间的相称性。相较于合理性原则,比例原则更多地关注于具体行政决定中的自由裁量权,偏重于考察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时对公民权利的消极的不侵害程度[6]。

比例原则还对欧共体公法产生了影响。比如,欧洲国家劳动法的发展轨迹走的是一条“私法公法化”模式,比例原则在反雇佣歧视法律和1998年的《人权法案》中就得到了适用,在企业与雇员间关系、惩戒解雇制度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接受。在欧共体法律和欧洲人权法院的法律实践中,比例原则的核心标准包括:一是合法目的是否足够重要而使对基本权利的限制变得正当。二是为达此合法目的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是否合理。三是用以侵犯权利或自由之手段是否为完成该目的所必要。此种做法还被日本所借鉴。日本将比例原则概括在解雇惩戒权滥用原则的法理中,明确惩戒解雇应遵循相当性原则,即该惩戒处分该当所违反规定的种类、程度,以及被惩戒者无特别情事的对照下,必须具有相当性。

劳动关系是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劳资矛盾是最突出的社会矛盾。劳资双方的天然非均衡性,决定了唯有公权力的介入,工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差别在于政府的主观态度、处理方式。矛盾不可避免,冲突并不可怕,妥善运用集体协商有利于消解“集体性失范”的社会风险。保护和完善工人的集体协商权,有利于在合法维权与暴力伤害交织的可能态势里,建立起劳资双方能够共同参与的利益博弈制度和运转机制,以期在尊重企业合理权益的前提下保障工人的正当利益,寻找劳资双方的利益均衡点。按照比例原则,地方政府以中立立场介入集体协商,其前提是不得损害劳资自治,其边界在于法律法规的约束,统合劳资利益,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为了使地方政府更负责地履行职能,还要让劳动权、财产权对行政权力的不作为、乱作为具有可诉性,这有利于从另一个侧面促进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权力在集体协商中的积极作为

工人与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如果彼此不妥协,会导致矛盾激化,在对抗情况下就需要行政权力的干预以平息事态。比例原则要求政府应兼顾行政目标实现和保护相对人权益,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使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使二者保持在适度的比例[7]这样的要求,为地方政府干预受到破坏的集体劳动关系,促成集体协商提供了指引。

(一)健全集体协商立法

劳资矛盾宜疏不宜堵,这就需要将集体劳动争议纳入制度化的解决轨道。“企图通过法律进行社会变迁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点。”[8]《劳动合同法》对集体协商作了规定,但缺乏相应的程序保障,对企业如不实施集体合同也未明确责任主体的法律后果。历史地看,工人与企业走向合作是从集体协商取代个人交涉开始的,集体协商规范了个别劳动关系,工会与企业之间一系列的沟通、协商、谈判只要最后彼此能妥协达成一致,就促使劳资之间可能发生的非理性对抗和冲突转向为理性的对抗性合作。鉴于中国地域和行业的发展差异巨大,应给予地方在集体协商等劳资关系领域更大的立法空间和实际权限。

正义是法治的核心,制度正义是首要的正义,集体协商权是一项独立的公民权利。结合比例原则,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应遵循以下准则:一是对集体协商的内容、主体、程序等加以细化规范,将集体协商作为解决劳资冲突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二是保障工人和工会代表在集体协商中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集体合同达成的劳动标准不得低于法律的规定,集体协商制度设置要有利于工人的权利保护。三是工会是代表工人与资方进行集体协商的当然主体,任何个人不能作为集体协商的主体。四是企业负有诚实协商的义务,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集体协商,但不得强制企业答应工会的相应要求。五是体现劳动自治、自主协商的原则,只规定企业参与集体协商并规范协商程序,但对协商方式、协商内容则不宜作过多规定。劳资双方任何与集体协商有关的行动,都必须以达成集体合同为目的,并对此要有严格限制,最大程度降低劳动事件对社会的危害。

(二)设置协商谈判规程

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及劳动政策,忽视了劳动关系的内部制衡。集体协商的过程,就是工会与资方为了签订主要体现工资报酬、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等的集体合同讨价还价的互动过程,是一个涉及相关主体均力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这就必然要求对工会、企业和政府在集体协商中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予以制度规范。这种制度规范,首先应体现在集体协商的规程上。

体现比例原则的集体协商规程包括:一是工会的事前准备。工会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职工诉求,重点是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等;收集企业和企业所在行业的经营数据,企业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平均工资、物价上涨等情况。资方有义务向工会提供所需相关资料,工会负有相应的保密责任。二是工会向资方提出协商要约。工会就签订或者调整集体合同向资方提出正式诉求,明确集体协商所涉及的基本事项、条件和时间等。三是资方履行诚实协商义务。资方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书面答复,告知是否接受协商,如不按期答复则要承担不正当劳动行为的责任。四是劳资双方直接协商。这是一个需要劳资双方反复商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会需要做好与职工的情况沟通和情绪稳定工作。五是签署集体合同。协商成功则由劳资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新的集体合同正式生效。集体协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劳资双方达成彼此均可接受的适度共赢,这必然是双方自愿妥协的结果,地方政府既不必单方面地保护工人利益,也不须盲目地对企业施压,避免可能出现的集体协商权被滥用的情形。

(三)促进劳资协商合作

资方拒绝满足工人提出的提高工资、改善待遇等诉求,又拒绝集体协商,是发生劳资事件的一般原因。集体协商出现梗阻,劳资双方会以“停工”或“闭厂”为要挟,但在理性下彼此还是留有回旋空间的,仍会寄托通过“谈”达成都能接受的劳动合同,这是彼此损失最小化的适宜选择。均衡性原则为集体协商的价值揭示提供了新的视角。“劳动法的运行机理也就可以表述为经由倾斜保护而达致平衡协调。劳动法平衡协调的目的性决定了倾斜保护手段性采用的分寸和尺度,避免倾斜保护出现矫枉过正是我国劳动立法,特别是劳动合同立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9]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存在,恰恰是以限制一部分人的权利并强化另一部分人的权利实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任一部分人正当权利的剥夺,也就是要追求法律的实质平等。

对已进入实质进程的集体协商,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争执的必要调解:一是在协商出现僵持时,政府可适时地进行调解、斡旋,帮助劳资代表排除外部非正常干扰,促使协商能够顺利进行下去。二是强化行为管控,当参与集体协商的任何一方不信守协商规则、偏离协商原则,或者在协商之外做出单方面的施压行为,可以提出限制性的“红线”,打消非份之念,促使其遵守规程。三是规制协商范畴,为提高集体协商的有效性,需要工人、工会能够尽快提出明确合理的利益诉求,也需要资方代表在回应这些诉求时表现出足够的诚意。集体协商的精髓在于摈弃暴力,在于承认劳资双方同样具有提出利益诉求的完整权利,为此,可以结合各方情况提出禁止协商事项、规定讨价还价幅度等,对集体协商活动做必要的规制,但总的方向应是逐渐扩大劳资自治约定的范围。

(四)发挥行政指导作用

合作赢余为集体协商提供了现实基础,但它并不否认劳资关系基于利益分配的实质对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形成对劳动行为的控制权利,特别是在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解释适用及惩戒上形成企业“单方决断”的权力。政府在集体协商中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不能直接代表或加入劳资关系的任何一方,但要发挥协调者、调解者和仲裁者的作用,主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利益。

依据均衡性原则,地方政府对集体协商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一是通过制度安排,使劳资关系真正回归企业,构建劳资双方能够获得比较利益而非相互损害的基础;促成属于并代表工人的工会建立,构建能够有效约束劳资双方集体协商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健全劳动争议、集体协商的仲裁制度。二是对已进入实质进程的集体协商,促进劳资双方的理解体谅;对集体协商有所规制,提高协商的有效性;强化行为管控,当参与协商的任何一方不信守协商规则、偏离协商原则,或者在协商之外做出单方面的不利于集体协商的施压行为时,采取适当的强制性要求。三是集体协商结束之后,敦促劳资双方切实履行义务,使已达成的集体合同得以履行,对履行中可能出现的理解偏差和纠纷做出及时的处置。

(五)完备协商救济机制

集体协商的结果无非两种情形: 一种是劳资双方寻找到利益共同点,互相妥协,达成一致,签订集体合同,协商取得成功;另一种是劳资双方各自坚持,互不认同,陷入僵局,协商破裂。集体协商“谈不拢”、“讲崩了”,劳资双方无论停工怠工,还是关闭企业,都将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财富造成损失,按照基本权益原则要极力避免这种“双输”局面的出现。对于在集体协商中劳资双方任何一方破坏协商纪律的现象,地方政府要加以干预,促使协商谈判回归理性。

无救济则无权利。对集体协商的救济问题,国家现有的法律制度分别从拒绝集体协商的救济、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救济、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救济等不同方面作了规定。但从现实情况出发,地方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包括劳动监察、劳动调解、劳动仲裁、劳动诉讼、劳动信访等在内的劳动争议行政调处机制,还要重视和善于运用司法解决机制。如在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出现争议,工会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不过要进一步简化相应的程序。

从宪法学意义上讲,工人和企业的消极权利表示免于干涉,要求政府不作为;而积极权利意味自我实现,则要求政府能动作为,保护工人的切身利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与劳资双方的双重权利相对应的是政府的双重义务和责任,政府对集体协商的有限介入、理性处置可促进劳资之间的意思自治、契约自由、诚实信用等私法原则的实现。由此可见,地方政府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在劳动关系中大致要承担的是“劳动关系规制者”、“劳资关系监督者”、“劳动损害控制者”、“劳动矛盾调解与仲裁者”、“社会保障提供者”等不同的角色职能,这些角色是在不同阶段和环境背景下承担的,核心还是主持社会公正、维护公共利益,这既是比例原则对行政权力的忠告,也是走向现代政府的必然要求。

注释:

①合理性原则的内涵相当宽泛,裁量空间极大,其在劳动法领域之适用,主要用于判断不公正解雇领域与雇佣合同默示条款领域是否出现非理性、非法性、刚愎、反复、法律期待、程序正当性等情况。

参考文献:

[1]徐景一.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劳动者权益保障[J].社会科学辑刊,2014:(4).

[2]陈天全,刘天翔.论比例原则对行政强制权的规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林春桃.人权视野下比例原则在强制采样中适用研究[J].中国人权评论,2013(2).

[4]项贤国.宪法视阈下的劳动权及其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27(3).

[5]陈思,黄玉寅.论我国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原则――兼及合理性原则和比例原则的互动与对话[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

[6]孙国平.英国行政法中的合理性原则与比例原则在劳动法上之适用――兼谈我国的相关实践[J].环球法律评论,2011(6).

[7]殷守革.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与法治政府建设――基于行政法原则的视角[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25(1).

[8]〔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4:323.

[9]冯彦君.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J].当代法学,2007(6).

Abstract:In the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institutional defects in group negotiations, especially on the current role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and autonomy, the governments and their group contracts fail to constraint both parties, and they are obviously in a dilemma of stabilization and rights maintenance. The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can provide a powerful guidance to the pattern and boundary when the governments get involved in labor events and try to promote group negotiation. Furthermore, under the premise that market should act as the controller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governments put into a sufficient use of public power. In view of the above reasons, the proportionality principle is in favor of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bility undoubtedly.

Keywords:proportionality;governing capacity;collective bargaining;the collective consultation;administrative ability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1
" 摘 要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 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
构建地方政府公共行政体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能有:公共行政管理、经济调节、依法行政、市场监管等等。构建地方政府公共行政体制的对策是:进一步削减政府权力,切实解决权力部门化问题,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打破行政垄断,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制定政......
试论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在地方治理的框架中,民间商会与地方政府是两种并存的不同治理主体,也是两种相互依赖的权力和利益主体。转型时期,民商商会的兴起及与民间商会发展相关的地方政府改革主要体现为部分公共权力从政府部门向民间商会的转移,而......
边疆民族地方行政执法主体素质和理念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4
边疆民族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而言,不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表现出滞后性,在行政执法主体方面,也凸显整体素质不高,尚未形成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的执法理念的问题,突出体现在执法依据认识不到位、分不清不同位阶的法律效力、人治思想制约作用明显和执法方式人性化不足等方面。【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行政执法主体素质理念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党和国家已经确定了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2020.........
政府干预边界的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社会主义社会诞生以来,我国政府就实行政府操纵市场,到后来实行市场经济,也没有彻底放弃政府干预市场的权利和方式,在现今政府追求适度干预市场,可是,在现实情况下,适度干预这一理想是不能实现。所以,本文通过研究政府干预边......
地方政府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摘要】 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人力资源(人才)的开发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国家或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体育人力资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开发对策,对推动我国地方乃至全国体育事业......
地方政府、国家政策与土地流转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不断发生,并且过程是复杂的,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影响农民的行为的因素很多,除了农民自身因素外,地方政府的作用也非常大,国家政策的制定、出台、实施对土地流转的进程影响也很大。 [......
关于政体、法治和执政方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5
"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走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同马克思当年分析、研究和批判的自由......
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1-20
及时完善扩充金融管理体制的内容有利于保障动态化的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从而稳定金融市场。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金融的监管改革和地方政府对金融的管理,从而加强政府对新兴金融机构的监管......
自媒体时代中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
发布时间:2019-11-15
摘要:伴随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催生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脚步,同时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需要与之相适应。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归类相关文献资料,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最基本的概述。并针对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要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围绕实行政务信息公开、透明、互动的行政方式等三个方面,建立起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路径。.........
集体协商与平等协商的关系(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1
内容提要:人们往往对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的关系混为一谈,但是,就法律而言,两者根本就是不同性质的。文章对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的法律规定进行了详实的分析,指出了混为一谈的原因及危害。从法律的规定和法理的角度做出了对工会代表行使......
透析集体协商之路
发布时间:2022-10-21
集体协商体系多处“空白”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以集体罢工形式的维权事件不断涌现。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劳动者群体性罢工事件多以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受到侵害为主要诱因,尤其是工资水平较低、未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
“中间扩散”的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政府的创新行为
发布时间:2022-07-25
"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权力中心成为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权力中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方向、形式的主导因素。这样一种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在以较低的摩擦成本启动中国市场化改革方面发挥......
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竞争已成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区域增长的格局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呈现出了“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
论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责任边界
发布时间:2022-08-09
社会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共责任本应由政府承担,可实践表明,除了政府,企业也可以承担社会责任。那么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哪些社会责任必须由政府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则可以交给企业承担?在承......
地方政府致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4
【摘要】文章阐述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意义,探讨政府致力于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路径:制定长远规划;把握集聚节律;比较优选集聚;加快平台构建;注重模式互动。【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规划与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的部署,要求坚持集聚发展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现代农业.........
司法论文4500字地方政府
发布时间:2022-11-20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司法论文4500字。 一、地方政府间关系含义的界定 1937年,美国学者克莱德F斯奈德在《1935-1936年......
消费税能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吗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的税收结构,“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地方政府主体税种面临缺失,得出构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必要性;从税权划分、税源分配和税收调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可行性;指出消费税成为地......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06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公认的难题,提高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始终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在绩效评估和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证和实践探索,平衡计分卡的运用就是很好的证明。将以战略管理为主的平衡计分卡为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2
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
地方政府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6
网络文化建设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而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则是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信息社会条件下政府不能再仅仅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管控信息,生硬规定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应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通过政策法规、经济手段和技术监督等方式进行间接规制。一、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构.........
防范和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路径政策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7
一、政府债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体来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可以归纳两个特点:债务总规模大、债务结构复杂。在这种形式下,如果没有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债务管理体制,将会导致债务风险越来越大,最终将影响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保护儿童:政府应介入的“家务事”
发布时间:2023-02-22
保护儿童:政府应介入的“家务事” 保护儿童:政府应介入的“家务事” 保护儿童:政府应介入的“家务事” 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已经实施了多年,但侵害儿童权益的事情却依然是屡见不鲜。这些侵害有......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探讨
发布时间:2022-08-13
" 摘 要:在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广泛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在理论、方法、指标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创新我国地方绩效评估体系,必须坚待以科学发......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8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探讨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探讨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创新探讨 摘 要:在政府高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广泛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在理论、方法、指标......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能力和素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4
" 内容提要:目前财政经济领域又掀起对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问题的讨论热潮。多数学者和专家都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时机和条件基本成熟,赞成的观点占据主流地位。本文主要从我国地方政府是否具备独立发债主体的能力和素质角度......
游戏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介入契机
发布时间:2023-02-27
美国作家马丁戛德纳曾经给数学游戏所具有的强大教育价值做出过十分肯定的评价:(数学游戏)可以使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得到唤醒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游戏、笑话、智力题要比那些呆板的理论知识更有吸引力。何为数学游戏?按照标准的界定:数学游戏是将理论数学知识借助大众所熟知的娱乐活动加以传达的方法。按照这种界定方式,可以明确说明数学游戏同时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即同时隶属于数学问题与游戏。[1]一、引言环节引入游戏有天然.........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系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01
摘要:在我国地方金融业的发展中,相关领域逐步建立了金融管理体系,通过对体系投入思考和研究,使我国地方政府的金融管理得到了稳固的发展。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管理人员不断整合金融资源,以提高地方政府经济为着重点,不断为金融体......
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如村镇银行、农商银行、民间借贷等地方各类金融机构也不断涌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国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的迅速高效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曾发布相......
国外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7
" 2005年5月23日,联合国第六届政府创新全球论坛在韩国首尔(汉城)开幕,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学者就当今世界各国在政府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政府的改革......
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我国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疏于对债务总量的管理和债务风险的预警,地方政府性债务目前呈现出规模巨大、风险隐蔽、管理失控的状态,......
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04
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是依靠评价者的工作经验以及实际能力来评价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绩效水平,这种评价方法使得其评价指标的确定比较主观。定量方法是采用数学方法对评价对象的......
政府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04-15
[摘 要] 对很多私营企业来讲,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促进企业有效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关系到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冲突问题的解决,而在此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主体就是政府,政府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具有......
对地方政府诚信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2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视为立人之本,交友之基,齐家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法,其作为一种意识理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是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近年来,我们看到,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
论浙江省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式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浙江省土地征收补偿的现状并研究浙江省土地征收补偿方式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分析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方式提出完善意见,以期达到充分保障农民合......
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公民参与协调机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要: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公民参与协调机制,是指国家、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公民参与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取向盲目性和不规范性进行调控的机制。它由协调目标、协调主体、协调客体和协调手段四部分组成。我国公民参与协调机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协调主体的协调能力不足、协调客体素质有待提高、协调目标模糊和协调方式不当等问题。创新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公民参与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多方共同参与.........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当前处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众多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地方政府科学有效地执行相关公共政策。目前公共政策执行中普遍受到公共政策质量、执行方式和体制束缚等因素的制约,使公共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研究分......
3000字法史学论文地方政府
发布时间:2016-04-08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3000字法史学论文。 闹得沸沸扬扬的宁夏银川出租车风波,终于以市政府停止执行两个文件的决定,得到平息,从8月3日早晨开始,银川......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3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一、地......
浅析马克思经济批判中价值介入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3-05-14
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批判是马克思一生所着力的重心。他的经济批判不是对其经济事实单纯的价值评判或纯粹的抽象否定,而是一种融合事实与价值的批判。此种批判蕴含着一种价值介入的研究方式,即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人类解......
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目前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地方政府的干预和支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地方政府则因为控制着地方一定的金融资源促使其经济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之间相互依......
基于中介理论的商务沟通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 中介理论是马克思在研究与叙述中经常提到的方法。本文将对把这种理论应用到商务沟通中的指导性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中介理论 商务沟通 方法 途径 中介理论是马克思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在马克思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体现。......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发布时间:2023-04-08
二 法和权力体系的实践解读 卡多佐对于法律做过精辟的论述,「法律的终极原因是社会福利。未达到其目标的规则不可能永久性地证明其存在是合理的」(卡多佐,1997)。卡多佐认为法律收到历史、传统和哲学的多重作用,最终获得表现正义的......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发布时间:2022-10-06
三 进一步的讨论 在对于村庄治理的法律方面的研究,在现有可检索的文献当中,大概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借用国家──社会框架讨论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冲突和融合关系,这类研究在法学领域占有统治地位;第二种是在史学视野当中发掘中国......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发布时间:2013-12-17
参考文献 沈延生,1998,〈村政的兴衰与重建〉,《战略与管理》第6期。2002,〈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www.ccrs.org.cn。 杨小凯,2001,〈土地私有制与宪政共和的关系〉,www.jjxj.com.cn。 刘军宁,2002,〈从政治体......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10
" 内容提要:从激励的角度讲,政府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治理结构的安排与对官员的工作激励目标是否具有激励相容性,即治理结构的设计能否有效激励和约束政府官员们使其自利性行为能体现公共利益目标,而财政分权模式又是影......
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问题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17
我国在当前己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收入无论是绝对数量上还是相对比例上在世界都居于前列,但我国地方政府却普遍存在着财政困难问题,这种财政困难的局面的不良后果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时不能满足当地居......
谈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谈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谈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谈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 【摘 要】从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的作用分析 一、强化监督检查,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根据审计“免疫系统”论,预防保护功能是审计的基本功能,审计部门通过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国家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预防危害的发生。保护国民......
浅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起的是地方政府债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大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关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3-07-05
[提要]在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里,我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深入,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的资源配置进行改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地方性的融资平台也应运而生。这对于当地政府所在城市的建设规划提供了资金支持,资金管理过程中潜存了很多我们尚未挖掘和发现的宝贵财富。金融行业作为现在较为普及、常见的行业,金融信用融合了现代金融和信用的本质,其本质是风险性较高。由于我国经济现在处于市场运行的转型期,当前市场上容易.........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
发布时间:2023-02-15
" ──栖村一桩诉讼案件的解读 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分野和冲突是法学界关注农村治理的重要视角(苏力,2000;田成有,2002)。在村治研究当中,考察国家法和民间法的冲突、效力、整合是建立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和现代化话语之上的。显然,......
浅析转型期地方政府内在行动逻辑下的地方法制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问题的提出 地方法制问题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随着法治概念的流行,由于法制一词相对较窄的内涵,对法制的关注逐渐被法治国家所取代。①在法治的视角下,对地方法制的最初认识主要是将其作为与国家法相对应的......
发挥老人协会在征集地方文献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发挥老人协会在征集地方文献中的作用 发挥老人协会在征集地方文献中的作用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发挥老人协会在征集地方文献中的作用 地方文......
关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财政竞争 收益最大化 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是普遍现象。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的目标选择是影响财政竞争行为的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在收益最大化目标上的努力程度与该目标的收益正相关,与社会......
浅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发布时间:2022-10-3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财政支出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地方政府财政甚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问题,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财政资......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危机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 要 网络危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危机,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应对能力。地方政府应建立网络危机预警机制,树立危机公关意识,成立网络危机应对部门,掌握话语权,采取行之有效的危机传播策略,化解危机提升政府的形象。 关键词 网络危......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05
摘要:自金融危机以来,受我国宽松的财政政策影响,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空前增大。新修订的《预算法》对地方债的问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如何控制地方债的规模以及实施有效的风险把控也一直是地方财政学关注的焦点话题。就当下来说,......
试论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化
发布时间:2023-03-09
以下为查字典范文网为您编辑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化,敬请关注!! 地方政府性债券发行,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地方财政筹措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帮助早日走出经济增长低谷,对国民经......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浅谈
发布时间:2023-05-05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如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系统风险。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分别通过债务形态和债务管理主体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风险;管理对策1引言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中央政府为应对不利的经济态势,开始鼓励地方政府增加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但在当前的财政分权制度下,各级地方政.........
推动地方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2
目前 ,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探索绩效审计,一些国家绩效审计比重已高达50%甚至80%。相比而言,我国绩效审计尚处于初始阶段。政府机关决策和执行决策导致的浪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尚未引起重视。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监督机关......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 城乡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市辐射、反哺农村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城市和乡村只有形成一个发.........
探析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化
发布时间:2022-11-17
查字典范文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化,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政府性债券发行,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地方财政筹措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帮助早日走出......
浅谈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化
发布时间:2023-02-20
地方政府性债务项目大多是基础设施,收益性不强,过多会给地方金融机构信贷带来潜在的、巨大的坏账风险,这里是一篇地方政府性债务规范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地方政府性债券发行,适应了现代市场经济,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4
我国历来就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民族地方政府除了不断的发展本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不断的完善各自的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内外部团结以及维护中国安全与稳定。当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政府绩效评估......
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亮点
发布时间:2023-05-28
北 京 / BEIJING ● 改造燃煤锅炉4100蒸吨 ● 全年削减燃煤260万吨 ● 退出污染企业300家 ● 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年内竣工10万套;年内同步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新增5万套供地 ● “三公”经费支出预算降低......
基层政府行为方式变革初探
发布时间:2022-11-17
" 内容提要:农村治理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管理的基本问题。农村治理关乎整个社会的治理,农村稳定则社会稳定已是一种共识。在转型时期基层政府治理农村的方式已不适应现实的要求,严重制约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应适时进行变更。本文......
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要: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能力是实现环保目标所应当具备的物质及智力能力要素的总和。环境保护能力具体包括生态恢复与污染治理能力,环境执政能力和环境管理支撑......
省级地方政府效率测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29
省级地方政府作为当地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是辖区居民社会福利的主要保障者,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消费者,因此,地方政府效率就集中体现在地方政府担当这三种角色所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体现在全国31个省级地方......
方法科学与创新:地方政府决策的行为调整
发布时间:2013-12-14
对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来说,加入WTO既是一次难得的 历史 发展 机遇,又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地方政府决策的行为方式必须作出大幅度调整。当前,我们不仅仅需要提高产业与( 企业 )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必须注重国家整......
集体协商(谈判)刍议(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内容提要:集体协商是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定程序,是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商谈的行为。但是,集体协商的当事人和集体合同的主体则不是相同的。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也是不同的,全国总工会的文件是把两者混为一谈的......
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 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和根本要求。地方政府作为政治系统内部的重要结构功能要件,其结构功能的发挥,将会影响整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政治系统,并且影响......
关于完善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7
地方金融机构规范化管理是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工作进行各种规范化管理,以及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两个方面。通过规范化管理,可以对地方金融机构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防止一些不规范......
试论自媒体话语建构与地方政府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媒介话语建构主要体现在符号现实、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的互动建构性,并集中关注媒介内容选择过程中的“权力”以及受众对媒介所提供内容阐释的“意义”。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僵硬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模式和传播路径,对社会及公众了解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和效能发挥了多棱镜式的透视和解剖作用。关键词:话语建构;自媒体;地方政府;形象塑造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没有边界的“商学院”
发布时间:2023-02-06
“请你回答我两个问题:第一,这件事该不该发生?第二,这件事该不该你做?”面对毫不修饰,直击“痛点”的提问,马文俊思考片刻之后坚定地回答:“娱乐+影视――我要的就是微投的这块市场。” 马文俊,海尔“I see mini”即“小帅......
政府公共管理方式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样政府也面临着新媒体的挑战,如:政府行政方式、公共管理方式等都会历经新媒体的考验。因此,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转变传统观念,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化,构建政府与公众互信,通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更好的履行公共管理职责,从而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管理;方式;对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就像一把双刃剑,为政府工作带来机遇的同.........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手段,政策的执行力直接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因此,研究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提......
谈房地产调控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
发布时间:2023-06-28
内容 摘要:本文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背后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土地财政”利益驱动导致的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要对地方政府角色错位进行纠偏,首先必须对利益机制进行调整和加强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切断地方政......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06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思考 一、客观分析债务成因,确定审计工作思路 (一)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地方政府举债根源 1、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合理。由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导致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造成了地方财......
实现工资集体协商,推动集体合同的广泛适用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 要】工资一直是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者最为关心的利益所在。通过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同一行业的工资标准,利用行业协商的层次高、力度大、范围广的优点,使集体合同的广泛适用有了可供遵循的依据。 ......
印孟边界协议的看点在哪儿
发布时间:2023-01-30
基本划定了印孟陆地边界 自孟加拉国独立以来,印孟两国在边界飞地、非法移民、跨境水资源、印度“霸道作风”等方面龃龉不断。莫迪上台以来,志在打造“邻国优先”外交,试图重塑印在南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积极拉拢包括孟在内的邻国......
地方政府绩效审计经济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地方政府绩效审计经济性探究 所谓的地方政府绩效审计主要指对政府及其部门管理及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性、经济想、效果性进行一定的审查。经济性主要指节省投入,审查和评价的重点通常包含财政资源配置、公共经济决策、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22-08-09
浅谈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 由于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过快增长,客观上形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为控制债务规模、防范金融风险,中央下发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约束性措施,分级次、分年度摸清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深入分析债务成因和偿......
浅谈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16-04-29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谈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由于地方建设性融资需求过快增长,客观上形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为控制债务规模、防范金融......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属性与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5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 我国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进行分级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管理的价值属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这种对地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模式之中,不但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
谈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发布时间:2023-01-31
谈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谈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谈谈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保管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
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与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2-09-17
"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4次政府机构改革,都是侧重于从横向调整政府的部门设置,但却没有从纵向减少政府的层级设置。目前,我国“地区”一级建制逐渐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
论政府与利益集团关系的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11
[摘要]在现代政治中,利益集团是诸多国家政治运行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一方面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渠道不够通畅,另一方面,政府自主性又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因此政府不但要为利益集团构建合理平等的利益表达机制,而且要提高政府自身的自主性,促进政府与利益集团关系的协调发展。......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浅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浅议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浅议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浅议 ......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管理浪潮,我国的行政体制也随之变化、改进以适应新的挑战。借鉴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顾客导向观点并在重新界定内涵的基础上引入到行政机制,将公民视为政府的顾客,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