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网络反腐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分析

网络反腐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2 03:17:08
网络反腐视域下的政治认同分析
时间:2022-12-12 03:17:08     小编:刘兴潜

摘要: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产物,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重要平台。在新时期反腐语境下,网络以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旋风式”的反腐效果愈来愈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网络反腐作为公民政治参与中出现的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渠道,也是一种新的政治现象。文章分析了在中国出现这样一种非正式但又十分重要的反腐渠道的原因,并指出多元化的网络环境给新时期政治认同整合带来的冲击。在网络反腐视域下,我国应通过加强网络平台“硬环境”和网络意识形态“软环境”建设,构筑起“网上网下,官民互动”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反腐体系,进而提高认同指数,推动法理型政治认同建设和提高我国政治文明水准。

关键词:网络反腐;政治认同;网络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02205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不仅拓宽了我国公民利益诉求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的制度管道,也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旋风式”的反腐效果成为新时期的反腐宠儿。网络反腐作为公民政治参与中出现的一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渠道,也是一种新的政治现象。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这样一种非正式但又十分重要的反腐渠道?它对于新时期政治认同的转型和整合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本文试图以网络反腐为依据,探讨在网络反腐视域下如何加强政治认同建设。

一、网络反腐的背景分析

作为新型的反腐样式,网络这一“零距离、零成本”的反腐形式,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腐路径。所谓网络反腐,就是广大网民和国家专门机关通过网络揭露、曝光和追查各类腐败行为的活动[1]。从2003年中国舆论监督第一人李新德创立“中国舆论监督网”,到2008年被网友誉为“网络反腐年”,再到2012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网络反腐作为新生事物,以其显著的反腐成效实现了由民间反腐到官方反腐的嬗变。作为特定时期的反腐利器,网络反腐的出现、发展是网络技术优势、新时期腐败形式与特性、传统政治参与渠道狭窄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投影与折射。

(一)网络反腐是由网络独特的技术优势决定的网络作为新时期的反腐宠儿,在中国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这主要取决于网络自身的匿名性、低成本、广覆盖等独特优势。网络平台能够迅速地把分散化的意见汇聚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进而将其转化为政府的内生驱动力,并有效实现虚拟网络环境中的官民互动,使网络成为群众监督的理想化工具。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反腐方式而言,网络具有匿名性和言论表达自由性的特点。网络反腐主体可以运用数字化、符号化身份来减少与相关当事人的接触机会,降低因举报受到打击报复的概率。同时,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可以让网络主体摈弃在现实社会中的顾虑,最大程度地提供生动形象、立体直观、原汁原味的第一手反腐材料和证据,不需要出门和奔走举报,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以“不战”而“反腐”之效果。其次,传统的政治传播渠道被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而网络则突破了这种单项式的政治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快捷性和受众广的特点。网络技术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性,它不仅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界限,使网民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信息瞬时生成、光速传播的效果,还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引发民众的同频共振,汇聚成强大的网络舆论,进而不断发酵升温,引起相关部门单位重视和调查,达到用“吐沫星子”来“淹死”腐败分子的目的。最后,与现行的反腐机构众多、程序繁琐、效率低下这些现象不同的是,网络空间具有反腐成本低廉性和操作简便性的特点。网络反腐既不需要众多的“繁文缛节”,也不需要登记注册、登门举报、提供材料、缴纳相关费用等相关程序,可以随时随地、图文并茂地即写即发,极大地简化了举报程序和节省了反腐成本。

(二)网络反腐是由新时期腐败特性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巨大成效,形成了“不敢腐”的有效局面。但腐败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对反腐败的过高期望值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的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新时期腐败行为呈现出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趋势。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腐败手段越来越多元化、智能化,腐败分子利用网络、金融交易等平台,进行赃款电子转移和洗黑钱等暗箱操作,用权力与经济信息、市场股份等进行虚拟交易。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腐败方式愈来愈隐蔽、虚拟、复杂,加大了反腐的难度与成本。面对新时期的腐败特性,我国必须加快打造一批业务精干的网络警察队伍,开发升级网络反腐技术,提高网络反腐战斗力。

(三)网络反腐顺应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时代要求市场经济在加速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阶层流动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公民独立的政治人格和权利意识。利益相关者作为政治主体在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强调现实利益的获得及最优的管理绩效。新时期群众对防腐治腐能力和行使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等公民权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网络反腐恰恰满足了公民参与的美好主观意愿。网络反腐拓宽了社情民意表达与官民反腐信息交换渠道,有效消除了一些群众的对抗和逆反情绪,在网络反腐的互动频道中建立政治信任。网络反腐的实质性效果使其成为中国特定时期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和制度安排或组织安排互相关联,它们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彼此之间互存因果关系,制度和组织使得信息技术得以执行。反过来,信息技术可以改造组织和制度” [2]。从这种意义上讲,网络技术在极大地遏制腐败增量、减少腐败存量的同时,也是现有政治参与渠道的有益补充,应尽快实现网络反腐平台与制度化反腐体制的制度耦合,提升反腐效力。

二、网络反腐中的政治认同危机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情感和意识的归属,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它是组织和调动社会成员的凝聚剂,是政治组织或政治信仰保持生命力的构成要件。党和政府在革命时期积累起来的革命资本以及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治理效绩,获得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认同,是政治资本的核心要素,从而使政治权力主体获得更多的权力机会和权威影响。互联网突破了原有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网民可以在网上任意“冲浪”,自由驰骋地发表、传播自身对腐败现象的看法与意见。各种观点,尤其是一些对腐败现象缺乏科学认识的非理性化言论,在这个交互性的虚拟空间中高度共享、互相激荡,引发网民共振。网络所提供的自由化信息平台,不仅外化于人们的政治行为,而且还内化于人们的政治思维方式,并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群众对政党、体制、政策、政治信仰等方面的认同感及信任度。总而言之,由于在政治生活中未能充分反映公民基于利益人而衍生的政治主体地位,因而导致公民在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认同危机,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党认同削弱,政治信任资本消损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发展逻辑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运行:西方先有民主国家,再有政党竞争;中国则是先有政党竞争,再有政治国家。中国共产党通过在革命时期积累起来的政治信任资本,使其成为我国政治权力的领导者。但是,政治资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保值增值。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党需要提高执政的有效性,以有效性推动合法性。在网络化时代下,离散化的网络体系正在冲击着传统的等级权力结构和瓦解着国家传统政治媒体控制机制。在这个交互性和开放性的比特世界里,网民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按照自身的思维逻辑和话语方式来表达对执政党执政能力、政党意识形态以及部分党员干部腐败现象的看法。由于网络社会中“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和网民利益角度的多样性,在这个自由表达的场域里往往掺杂了一些吸引力十足的价值观念。正如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3]网上的声音映衬着网下社会问题。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现象的严重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不同的社会群体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利益考量,势必对我国反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当过高的期望值和现实的反腐成效形成鲜明的落差后,反腐效能的低下就会无形之中冲垮社会民众的心理承受底线,使部分网民对政治民主和经济生活预期的失望表现为对政党认同的冲击,进而逐渐对执政党的执政资格产生质疑,并淡化对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基于此,政治行为体在现实政治生活的失落感会自然而然地投射在虚拟空间中,寻求志趣相投的网络共同体,以此在网络组织中得以释怀。于是乎,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者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一些背景相似的网民通过网络“链接”方式自发结合在一起,组成“虚拟共同体”或者“电子政党”。

(二)体制认同弱化,制度资源配置欠佳

亨廷顿曾指出:“发展中国家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会随着利益的分化而增长,如果其政治体系无法给个人或团体的政治参与提供渠道,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政治行为就有可能冲破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不稳定。”[4]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公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公民权利意识及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强化。但是,我国现存的政治参与渠道相对狭窄,制度资源配置状况欠佳,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真空和制度剩余的矛盾性制度结构,不能完全满足不同社会阶层日益强烈的参与需求和利益诉求。由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利益的摩擦和政治地位的变迁,制度的“失灵”势必使部分群众对体制心存疑虑,不断由现实政治场所转移到网络空间,以此作为无声的抗争和自我保护。再加上制度供给主体单一性和制度供给过程相对封闭性的影响,部分制度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暗箱操作、形式化等问题,制度的“失真”不仅给体制的公信力带来致命的冲击,更会进一步加速部分社会群体对体制的“离心离德”,加深其对体制的怀疑和反感,进而削弱制度认同的社会基础。就我国当前的反腐制度体系而言,尽管我国构筑起了一整套的反腐机构、政策法规、监督体制等制度措施,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反腐成效不高的现象呢?除了现行制度有效利用率不高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公民对现有反腐体制的冷漠和排斥。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公民无法通过既定的制度安排有效约束公权力的话,那么既定的体制机制就无法实现制度收益,甚至会自然而然地跌入“钱穆制度陷阱”钱穆制度陷阱是指中国政治制度演绎革新往往采取的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就再制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的模式。结果制度越来越多,往往造成前后矛盾、执行困难,反而失去效率与效力。 。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归属者,理应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但困囿于政治参与渠道,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没有起到政府与民众的平衡杠杆作用,致使部分群众对体制内的参与机制心存疑虑、困惑,难以使参与机制真正落地开花,网络反腐的出现不乏为政治参与体制认同弱化下的“孵化物”。也就是说,制度化参与体制的僵化引发了非制度化的网络参与反腐行为的高涨[5]。

(三)政治信仰动摇,多元社会观点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迁,社会分层化与利益多元化趋势凸显。与此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塑造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社会各个阶层以自身的实际利益为标杆,在自由的网络空间中,提炼、表达和寻求自身的价值理念,各种价值观迅速传播,尤其是在西方政治价值观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不断呈现边缘化状态。原有的意识形态被不断消解,新的意识形态还处于形成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价值信仰真空”,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衍生出迷茫感、无归属感和失落感,进而导致人们政治信仰的动摇和丧失。不同的思想文化熏陶,会造就不同的政治人格……思想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政治认知、情感和态度的影响往往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的[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迅速传播,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并强化了一部分官员和民众盲目追求财富、及时行乐等功利心理,致使他们政治人格扭曲,并淡化了群众对国家和社会目标的终极关怀。据一项超过10 000份的全国权威性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其中关于“你对哪些人的伦理道德状况最不满意”的调查令人沉思:政府官员高居榜首,达74.8%[7]。由此可见,公职人员的行政道德自律和官品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腐败风气,并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信仰危机。如何在网络这个还不成熟的社会形态中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判断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整合“碎片化”的信仰危机,实现多元化的有效整合是抢占网络制高地的关键举措。

三、以公民网络参与反腐行动促进政治认同信息时代下,网络反腐是群众对传统反腐路径锁定的突破,如何更好地规避网络反腐的负面效应,从而把民间反腐力量汲取到反腐制度资源配置的序列之中和促进政治认同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为此,政府应以网络平台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为切入点,形成“网上网下,官民互动”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反腐体系,实现社会多元化的有机整合,夯实政治认同基础。

  (一)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在信息时代,网络作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因覆盖面广、成本低、关注度高等特点,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我国政府应该以网络平台建设为工作起点,实现民间网络反腐与体制内反腐系统的制度耦合,延伸扩展民间网络反腐的内涵与外延,将制度化反腐工作的触角深入到网络之中,优化反腐制度资源。首先,各级纪检监督机构要大力建设网络信息平台和网络信息受理、分类、处理、反馈工作机制及发言人制度。具有“中国网络反腐第一办法”的湖南省株洲市纪委网站专门设置行政投诉中心、举报信箱和反腐倡廉网络信息中心,成立相应机构和明确专职人员工作职责;建立网络信访收集、受理、反馈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选聘网民为网络评论员等[8]。其次,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立法。纪检监察机构必须要建立具体的制度化措施来保护举报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对提供重大线索者进行物质、名誉等奖励,营造良好的网络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再次,注重专门网络反腐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相应的制度化、程序化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线索启动调查程序、信息处理反馈机制等,确保受理及时、调查公正、处理科学、反馈准确,从而提高网民的网络反腐热情和理性化,降低反腐成本,提高边际效益。最后,拓宽公民参与制度渠道。网络作为公民参与的良好平台,提高了公民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机会,极大地拓展了公民参与渠道和有效化解了网络空间中存在的“网络民怨”,有效地规避了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起到社会安全阀的缓冲作用,维持了社会良好的发展局面。

哈贝马斯认为理想沟通的理性规则包括:每个人有权参加公共事务的讨论;每个人有权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需要及偏好,可以质疑任何主张;任何人和组织不能妨碍参与者言论的权利。网络社会自身独特的公开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性,恰恰满足了群众政治参与、监督公权力和政府行为的良好主观意愿,让群众在一个开放的互动情境下平等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温家宝曾提出必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9]。信息高速公路背景下的网络社会,逐渐扩展公共政治参与的领域与范围,实现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形式的多元化,通过政府倾听民声和民众体认政府的双向沟通使得网络舆论转化为理性的公共意志,使公共权力得到理性化、规范化运作。

(二)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强化网络话语体系建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以强大的舆论压力来形塑政府及官员的政治行为的功能,又有满足群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价值。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网民社会责任感缺失、网络语言暴力泛滥和人肉搜索盛行等负面现象。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基于此,笔者认为,网络反腐作为群众监督体系中不可分割的变量,势必成为我国反腐制度资源序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网络在反腐结构中的地位与价值,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有效管控其消极功能。首先,提升政府舆论控制力,巩固主流舆论阵地。政府应在尊重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前提和要求下,厘定网络内容审查的界限及完善内容审查、处理工作程序机制,确保国家安全和维护公共利益。此外,强化主流媒体及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做到信息报道客观、公正、理性、科学,真正使网络舆论达到反映民意、利益表达、监督政府行为的效果。其次,加强公民道德法律教育。政治现代化不仅是指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也是指人的现代化。公民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的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我国政府应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纽带,将文化因子注入到每个公民的血液管道之中,做好公民道德教育,提升“自律”意识,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养成公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观念,发挥“他律”功能。通过网络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发,努力形成“自律”与“他律”内外联动、上下动态协调的良性网络反腐氛围。

最后,构建网络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权。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抓紧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政策。他们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资金、文化等优势,以网络为“战场”,肆意歪曲放大我国社会腐败等丑恶现象,不断抢占网络舆论阵地的“制高点”和话语权。网络民意作为公共舆论和社情民意在网络媒介上的体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拥趸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研读、分析、判断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测评预警机制,运用网络手段加强预防腐败工作,做好源头治理工作,通过在网上采取问卷调查、设置网络廉情直达点、建立网络信息发布机制等形式,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纠正,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谭世贵.网络反腐的机理和规制[J].党政干部文摘,2009(7):25.

[2]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邵国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

[3]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7.

[4]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杨玉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56.

[5]罗晓梅,侯晋雄.网络反腐: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4(4):1518.

[6]王浦劬.政治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20.

[7]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37.

[8]杜创国,刘静静.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2.

[9]温家宝.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EB/OL].(20080319)[20150111].http://www.npc.gov.cn/huiyi/dbdh/11/200803/19/content_1421002.htm.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网络反腐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作为反腐的新方式,网络反腐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在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防止公共权力滥用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网民整体素质不高、官员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互动......
试论我国网络反腐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进步,网络传媒已经逐渐取代纸质传媒成为重要的舆论工具。而网络反腐则是我国在信息时代的一种预防腐败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反腐倡廉的新形式,具有透明、公开、快捷、高效、互动性与低成本性等特......
对当代中国抗争政治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8
对当代中国抗争政治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 对当代中国抗争政治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 对当代中国抗争政治对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 文 章 来 自 教育 网 一、概念的界定 (一)抗争政治 抗争政治是伴随着对社会运动的研究而出现......
公众认同视角下共识刑法观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众认同是指社会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中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和信仰支持,而刑法的公众认同主要是指社会共识,共识刑法观是刑法信仰的当然要求。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共识刑法观构建中存在的挑战,在公众认同视角下......
比较视角下的网络大V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要:大V拥有众多的粉丝,既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对政府和官员进行监督,促进公益事业;同时部分大V会利用某些议题进行炒作,成为谣言的制造者,依靠谣言积累名气,依靠谣言进行敲诈。大V制造谣言并不是随意的,他们多利用民众对一些问......
简析市场机制下的网络文学审美视域
发布时间:2023-02-05
一、受众层面的变量:市场选择大于文学选择 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21 世纪以来,特别是将目光投向文学的这几年,文学借助网络彻底走向了市场,走进了市场,与市场爱恨相交血肉相连,由此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文学写作模式。网络作......
文化认同视域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国掀起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热潮。在大众传媒方面,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承担起在新形势下形塑中华文化认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正历经着媒体融合的电视......
分析网络公共领域治理的共识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网络公共领域的内涵及特点 网络公共领域不同于现实公共领域,它是依靠技术手段创造的一种虚拟的公共交往空间。其交流互动方式异于现实公共领域面对面沟通,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承载实体局限,隐姓匿名地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现实公......
社会支持网络视域下的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大学生村官法律地位不被认可、村民的质疑、家人的反对等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健康发展的阻力。因此基于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统筹改善基层环境、完善宏观政策等多种方法成了改善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的必要之举。 【关......
市场机制下的网络文学审美视域
发布时间:2023-03-27
一、受众层面的变量:市场选择大于文学选择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21世纪以来,特别是bta①将目光投向文学的这几年,文学借助网络彻底走向了市场,走进了市场,与市场爱恨相交血肉相连,由此而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文学写作模式。网络作品――在线付费阅读――无线付费阅读――简繁体书籍出版――影视剧改编――漫画和动画改编――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改编――其他电子阅读终端等,这一被称之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市场机制的.........
网络政治参与的实现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强烈地冲击和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参与行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促进网络政治参与需要着力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机会平等;构建电子政府,推进公民导向的......
网络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5
网络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作为人类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因其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及时性正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网络已成为当代人们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成为企业工作者获取各......
治理视域下的地方图书馆建设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22
伴随着文化强国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如何让文化得到有效传播成为许多实践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在诸多文化传播的路径中,通过图书馆满足广大社会民众的需要成为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许多利益相关群体开始投入到图书馆的建设中,特别是......
网络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8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又可以扭曲中小学生的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因此,在实际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也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文化,进而发挥......
网络反腐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平衡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 要 近年来,网络反腐迅速发展,但个人信息保护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相关调查出发,阐述并分析我国网络反腐过程中个人信息的保护现状,提出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并参考美国和韩国的相关制度,对问题提出了各维度的建......
网络反腐的现状与制度完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8-07
网络反腐的现状与制度完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高网民素质、完善监督制度等各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反腐的功能。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我国反腐倡廉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香烟局长到微博开......
国际政治视角下的网络安全治理困境与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19
【内容提要】以美国大选“黑客门”为代表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并对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和安全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研究看,国际规范、治理机制等领域的理论范式对网络安全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但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技术带来的挑战,需要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一定调适。以美国大选“黑客门”为例来分析,已经出现了网络空间安全从分散到融合,网络安全态势从等级化到非对称,网络空间从权.........
单位局域网网络安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31
前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很多单位都具有自身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现阶段,各单位的局域网络还存在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严重威胁单位内部重要信息的安全性,为单位的未来发展......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要:现阶段网络媒介已成为各类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主要载体,这种特殊的信息传播媒介形成了信息时代下的网络环境,大学生作为当代人群中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网络已成为其日常生活、学习、娱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这也给高......
法治理念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解析
发布时间:2023-01-15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教育对象之一是我国法治理念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理应承担起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社会人才的职责。高校思想政治......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解析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网络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冲击的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网民及内部心理机制变化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最后从政府、媒体及网民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建立......
价值论视域下网络文化的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1
网络文化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联姻、应用所催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实践形态,从广义上来说,网络文化是网络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经新型整合之后构成的亚文化复合体。从狭义上说,网络文化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场域......
浅谈哲学视野下的反腐败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7
2012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开幕式上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
国际法治视野中的反腐败(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7
关键词: 反腐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法治 内容提要: 国际社会在反腐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一公约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的进步,体现着国际法内容的拓展、印证着国际法界定方式的转变、昭示着国家......
试论网络文化新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域
发布时间:2022-07-21
" [论文摘要]当前,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无序性、网民身份的复杂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从众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深入......
腐败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6
" The Cost-Benefit Analyses of Corruption and Anti-Corruption Abstract: For a person with possibility of corruption, whether he chooses to corrupt or not depends on his corruption cost and corruption income,......
浅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感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要: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是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对政治实体、政治目标、政治效能的体验与意识,是指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重要精神力量。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存在着政治实体上的国家高度认同与政党低度认同并存,政治价值上的核心价......
试析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02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力量 论文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本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全......
数字视频网络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1
数字视频网络分析 数字视频网络分析 数字视频网络分析......
分析国际法视野下的网络主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6
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将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作为立法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原则。12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阐明我国关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重大立场及主张,将尊重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列为网络安全的首要原则。显然,网络空间主权已经从理念层面上升为国家的制度和法律,成为规范网络空间法律关系的基础性、建构性概念。一、主张与.........
民法视域下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网络游戏产业的日渐繁荣,因网络虚拟财产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法学界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民法视域下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与定位,探讨了利用民法保护网......
分析网络域名失范行为
发布时间:2013-12-18
分析网络域名失范行为 分析网络域名失范行为 分析网络域名失范行为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网络域名;失范 在互联网由“虚拟性”向“现实性”、“信息媒介”向“生活平台”过渡的诱因和助推下,传统违法犯罪活动......
政治锦标赛视角下基层公务人员腐败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2-08-04
[摘 要]我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腐败,已有研究认为政治锦标赛模式是我国30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政治锦标赛也造成地方间过度竞争、一把手权力过大、财权事权集中等负面效应加剧腐败,其中基层公务人员腐败现象尤......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23-03-11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交往和身份认同 网络空间是在人类面前敞开的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对于网络空间的理解应基于对网际生活现象的描述和分析,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也......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4
引言作为网络文化载体的网络流行语,以其独特的创新性和强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学界从修辞学、文体学、社会学、传播学、模因论等角度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审视和研究。随着网络流行语的进一步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推动了语言发展的同时,也给其文明性和规范性带来巨大冲击。注重语言生态以及语言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态语言学无疑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将网络流行语置于.........
政治认同:政治秩序的一个隐性变量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如何引导公民的政治行为并使其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维护,是任何国家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培育政治秩序内在所需的政治认同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路径选择。然而政治认同并不是政治实体的政治行为,其本身并不能直接地作用于......
网络营销视角下的法治电子政务文化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8
摘要:电子政务以其公开透明、参与互动、即时沟通、快速反馈、厉行节约、突破时空限制的无疆界性深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的喜爱。但这种优越性并非必然性,作为现代工具,不同的治理环境条件下,发挥的作用和结果也不同。法治环境中电子政务文化服务的定义、内容、特点、来源、模式和作用在电子语境中被赋予了新含义,需要更进一步的厘清、界定和发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文化服务的作用。关键词:法治社.........
网络反腐的伦理权衡及其制度化路径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网络反腐中常出现伦理失范现象,爆料者通过网络爆料信息以维护社会正义,对正规官员和普通民众的隐私权也构成了威胁。建构网络反腐正义诉求伦理规范,建立网民的自律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爆料者的保护制度制度、建立网络反腐的......
关于网络空间交往行为视角下对网络道德缺失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1994年互联网进入中国,为人们开创了一个虚拟性的数字空间,给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如今网络空间运行已经17年,运行方向也从初始的无序状况与探索阶段逐步迈入秩序性的轨道。针对当前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侵权......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0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网络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
网络反腐中官员隐私权的范围及保护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反腐也逐渐兴盛起来。网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反腐平台,对于揭露官员腐败有重要意义,但是网络反腐也增加了官员隐私权被侵犯的几率。官员因身份的特殊性,其隐私权也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官员隐私权......
论我国反腐败政治伦理之完善
发布时间:2023-05-26
我国反腐败的性质决定了反腐败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伦理正义,是提升公权政治道德及其公信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进我国反腐败的深入,要确立人民群众作为反腐败主体的理念,保障和落实人民群众的反腐败权利,正视“越反越腐”的政治伦理缺陷。反腐败的成果要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的社会正义。虽然打“大老虎”大快人心,但人们更为关注的反腐败是身边的腐败能否及时有效地清理,腐败分子能否依法追究。对于广大人民群.........
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6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盛行,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因其幽默、诙谐、针砭时弊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且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部分网络语言因其强势社会效应被大众频繁使用和接受,而另有部分网络用语则成为过眼云烟被人忽视。由此可见......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是为适应网络环境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分析是其具体实践的前提条件,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有......
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2-28
" [论文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特点 环节 [论文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情况、新挑战的一项具有创造性地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应......
强化网络舆情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22-09-07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及实际应用的日益普及,学校要注重网络舆情在学校内的各种影响。大学生对于政治性问题、社会性事件、自身利益维护等方面的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并且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能够运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多渠道来......
关于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和治理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互联网政治伴随着日益提升的网络速度飞快改变着国际关系,非政府组织、大型企业甚至个人正在各自掌控的网络政治权力影响着现实世界的政治与外交。然而网络自身的特性又让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出现困境,出于自身利益需求不同利益集......
从本土到异域:文化认同视野下的东南亚妈祖信仰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妈祖信仰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代是妈祖信仰发展的初级阶段,先后有乡土渔民、各地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宦等不同群体先后加入信仰妈祖的群体之中,并且成功地进行了妈祖信仰的扩散与传递,妈祖获得了官方的一系列册封。随着华人......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09
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分析了在认定网络版权行为时所面临的实体层面的和证据层面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与定性 (一)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概念 网络版权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版权......
网络视觉营销下的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5
【关键词】视觉市场营销 网络购物 消费者行为 【摘要】网络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可分为务实型、浏览型、经验型、冲动型,根据视觉营销的冲击程度可分为无冲击型、冲击型、强烈冲击型。冲动型消费者群体的购买欲望在浏览环节最容易受视......
政治稳定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应对
发布时间:2015-08-04
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舆情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寻求如何加强网络舆情的应对,以保证政治稳定。 政府稳定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应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参与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便捷途径和重......
从“反腐风暴”看我国法治反腐之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02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腐败现象。面对这一态势,十八大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一股强烈的“反腐风暴”已取得较好的反腐成效,但欲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之状态,则我国法治反腐形势仍......
试论网络政治学
发布时间:2022-07-24
" 一、网络政治学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革命。在网络社会中,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技术,谁就能在政治上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网络不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新的资源,一种科学技术力量,一个强大......
传播学“5W”理论视野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网民人数的激增,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空间,网络传播方式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变。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尤其是多元化信息的爆炸式传播,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相关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网络传播的研究,利用传播学的“5W”理论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提高实效性,为“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现打下坚实.........
分析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要:网络经济主要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并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经济改变了以往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流以及资本流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的观念等,给传统的经济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主要阐......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中职政治课程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6-07-18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其对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网络技术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并为中职政治课程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遇。然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中......
内外双重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中华文化是个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既有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存在的、对外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也有来自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中华文化的外部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内部认同。对中......
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在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当前形势下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发展起来的一代人,网络活动已经是他们生活方式中......
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外语能力与身份认同关系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09
"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的沟通 外语能力 身份认同 文本身份 论文摘要:从Lam博士关于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下建构自身身份认同(identity)的过程里提高外语能力的研究成果出发,探讨了外语能力与身份认同的不可分割性以及对外语教学理......
试析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28
" 论文摘要: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向。从主体间性的视域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淡化的原因,归结为师生交往关系的异化。构建契合主体间性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树立民......
国家权力作为财产——政治腐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3
" 病疼思医。同样,人们发现社会生活中有不正常的情况时,自然就会开始考虑社会的问题。腐败在中国已经成为使百姓痛心、使执政党疾首的公害,于是人们对法律、道德和制度开始怀疑,着手调查,想发现并纠正某个错误,或者弥补某种缺陷。 ......
试析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视域下
发布时间:2023-05-21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如何拓展教育管理的内涵等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从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的......
网络环境治理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3-01-02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应用,必须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网络管控模式,寻找网络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网.........
浅析善治视域下的二程法律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12
一、志诚与才足善治的前提所在 在善治模式中,责任性特别地指与某一特定职位或与机构相连的职责及相应的义务,意味着管理人员及管理机构由于其承担的职务而必须履行一定的职能和义务。公众尤其是公职人员和管理机构的责任性越大,表明......
思想政治课堂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强化
发布时间:2023-06-15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学科,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表现为对国家制度、道路、政策、国际地位、政党、意识形态等的认同。思想政治课堂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强化一般需要经历政治认知、政治认同、政治实践三个步骤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目标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上.........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12
博弈论视角下腐败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一、制度反腐论的有限解释力腐败现象产生无疑有着复杂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背景。腐败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腐败产生发展的机制是怎样的?导致腐败蔓延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导致一些地区比另外......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地方政治生态建设刍论
发布时间:2022-10-02
摘要: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事关地方形象和发展大局,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地方政治生态建设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官场文化腐败、执政理念扭曲、权力观念异化、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干部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从坚定官员理想信念、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入手,树立为民谋利执政观,严明党的政治.........
研究“互联网+”视域下政府公共服务创新
发布时间:2017-06-2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关于民生领域重大问题的改革亟待推进,等等。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的情况下,为了探求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支持,我国到了依托创新来推动支持经济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7月,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
浅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教育主体及教育客体等几个方面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了价值论分析,指出: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教育代表着高校思想教育的发展方向,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或者方法的使用,更是一种崭新的教......
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认同
发布时间:2023-03-25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概念,并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了初步凝练和概括,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网络信息娱乐化价值初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娱乐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论文摘 要]网络信息娱乐化是建立在大众需要的社会基础之上,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媒体角色的重新定位而发展。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
模因论视野下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17
摘要:网络流行语已然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新载体,每个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负载了隐藏的文化信息。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网络流行语作为源语模因在被译为目的语模因的过程中,译者选择何种英译策略会直接影响文化信......
论析冲突与认同视阈下的教师职业价值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职业价值;冲突;认同 论文摘要:在教学内外,教师职业面临着多维的价值冲突,而教师职业价值内涵的本身就蕴涵着冲突之源。追问教师的职业价值及其冲突,目的在于谋求教师职业价值的有效认同,多层面促进教师职业价值......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2-09-24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占比达97.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主流传播方式日新月异,微博用户规模下滑,微信成为新兴舆论场主力军。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发展壮大,以“自媒体人”为核心的圈群文化开始在舆.........
分析公共治理理论视域下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食品安全监管是指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相关社会主体,对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安全、卫生、健康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僵化和落后,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上惯用行政手段,过分......
简析文化趋向多样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化趋向多样性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日益加深。积极应对,因势利导,抑浊扬清,趋利避害,大力培育当代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论文关键词:文化趋向多样性;社会主义核......
利益分析视域下的英国北极参与:政策与借鉴
发布时间:2023-02-17
摘要:英国的北极政策是一个目标清晰、层次分明的政策系统,主要由参与政策、环境政策和经济政策三部分构成,它对英国有效参与北极治理、实现北极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资源―利益―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英国在北极的国......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23-06-21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
浅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6
"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教育 论文摘要:面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新情况.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优势.牢牢把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用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和网络教育......
以网络团购分析三级价格歧视下的福利效应
发布时间:2022-12-15
网络团购(B2T)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兴起流行起来的网络拍卖模式,是继B2B、B2C、C2C 后的又一新兴电子商务模式。网络团购是一定数量的零散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自发组织起来,借助团体的......
精神分析学视域下的艺术创作
发布时间:2013-12-18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比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分别在意识和物质两个层面,宗教神学的逻辑起点在上帝,黑格尔的逻辑起点在理念。弗洛伊德的逻辑起点与其说是在“人”本身,不如说是对“性”的关照。那么......
分析视域下的批判性思维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2
1. 引言 批判性思维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 ,其主要理论来源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国内语言学研究领域较晚引入这一概念,以文秋芳教授为代表的外语教育研究者主张将其译......
网络环境下的生物 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我省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建设“有效课堂”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虽然多媒体教学正成为运用广泛的教学手段,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对网络环境下的生物学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网络环境 生......
分析法治视野下地方政府行政成本的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4
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合著的《改革政府》一书中,提出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造公营部门和塑造新政府的十条原则,其中一条原则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是浪费的政府说的是政府要廉洁、高效。行政成本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根据某网站报道行政成本相关的统计: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中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增长到3万亿,约28倍;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则从不到50.........
论新形势下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14
" 【论文关键词】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和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分析,从而进一步阐明出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深深地影响着社会政治、经......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在新时代的网络环境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当代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旨在提出有效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
试论在完善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8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国家治理;政治发展 一、“十八大”对中国政治体制机制进行的变革 (一)最高政治权力交替和有限任期制度将最终确立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尤其是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进而再到胡锦涛,以及中共“十八大”......
企业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 要 随着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在 认识上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在企业视域下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构建和谐化社 会的主要手段。......
简析文化反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化反哺现象是网络时代的一种社会现实。为应对网络时代文化反哺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内容上进行时代性的拓展,加强科学理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坚定正确的政治素养教育,杜绝网瘾的心理健......
微博语境下的中国网络公共领域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30
摘要:“公共领域”是一个独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所有参与的公民基于对公共事件的理性批判形成一定的公共舆论。开放性与批判性是公共领域最重要的特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