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

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8:16:04
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
时间:2023-08-05 18:16:04     小编:姜丽丽

摘要: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1-0001-06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人民幸福,是人民的理想或愿望获得满足而催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情感状态,它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 。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现实追求。

(一)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的幸福”[2]。构建幸福社会,享受幸福生活,是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所以,恩格斯认为:“每个人追求幸福”,“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3] 。恩格斯还强调,在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个人的幸福与大家的幸福具有不可分割性。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恩格斯指出物质因素在实现人民幸福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强调非物质因素的不可或缺性。实现人民幸福,物质条件或物质手段是客观基础和必要前提,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福利,因为“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4] 。但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并非实现人民幸福的全部因素,“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5]。可见,人民幸福,既包括物质享受,又包括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践行的终极价值就是谋求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与价值追求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6]。人民幸福,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又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宣言,更是党对人民向往幸福生活的现实回应。

(二)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人民幸福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会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幸福主要表现为,实现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境况,人民群众翻身做主人。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改变旧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解决温饱成为首要问题,这为迈向繁荣富强的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各族人民正逐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有了新期待。习近平进行了具体形象的阐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这些新期待是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活动的奋斗目标。习近平还指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追求,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即: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对党的政策方针实施的效果最有实际感受、最有发言权,是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因此,习近平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7]习近平对党的奋斗目标及其成效检验的论述,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的政治承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的时代规定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责任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8]和群众在一起的目的,就在于肩负起让人民幸福的伟大责任。习近平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1]幸福美好的家园,需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凭借劳动的智慧和力量来创造。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明确人民群众的奋斗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追求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价值和使命所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展现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前景。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9]其中,“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是全新概括了我国宪法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执政活动的终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应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高服务人民、造福群众的执政能力,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以美好生活“十个更好”为标准,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公平正义,解决民生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上取得新突破和新进展,让人民切实过上更高层次的幸福美好生活。

二、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1]这一论断重申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和解放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10]103,“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0]104。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强调,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152。因此,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实践,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和主体力量。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1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注意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前进的营养,获得了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及实践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理想愿望,根本原因在于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的实践力量。历史经验表明,革命活动要有一个革命党的领导和千百万觉悟群众的参与,革命党在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把追求人民幸福和依靠人民力量紧密结合起来。面对国内、国际残酷的革命战争环境,毛泽东强调:“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2]从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深入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壮大革命队伍,争取各个社会阶层的群众积极投身于革命热潮,动摇了封建势力、官僚资本势力和帝国主义统治根基,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建立了广泛的团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群众支持的解放运动,最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纵观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在中国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时期,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始终是党前进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

(二)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这些重要论述,阐释了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改革开放的方法和途径,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利益攸关者,改革开放的伟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变革及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改革开放以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改革之所以要“全面深化”,正是为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待,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切身权益,需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热情,为改革开放注入强大的持续的动力。改革开放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党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丰富营养和不竭力量,自觉将改革开放事业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关系复杂和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日益突出,能否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直接关乎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人民群众身为国家主人的角色认同感,才能为改革开放提供持久动力。习近平在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指出,要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上来,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全面深化改革,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探索,根本的是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广大群众广泛、深入、有效地参与改革过程,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凝聚改革共识和形成改革合力。

(三)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力量源泉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14]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领导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因为它是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是人民群众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能够有效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拥护中获得了服务人民的强大动力,同时又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获取了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为党从人民群众中获取生命营养与力量源泉提供了可能,但要将这一理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可行性,就必须服务人民,即树立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产党人的崇高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指向是内在统一的。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旨在“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 [15] ,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指向也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二者统一于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既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要求,又是共产党人实现崇高社会理想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造福人民,增进人民福祉,是中国共产党汲取执政最深厚力量源泉的历史和逻辑要求。只有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党的执政行为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有成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言人,党才能获取执政合法性资源,始终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因此,无限的为人民服务,是党获取力量源泉的根本保障,保证了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三、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16]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政治基石。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7]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和丢掉这个优势,否则党的一切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1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这是党获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也就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发展史,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永恒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负担等现实问题,制定和实施了符合实际、顺应民意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并成功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树立了良好的政党形象和党群关系,逐渐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赢得了政治认同和执掌了国家政权。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首次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并将群众路线定位为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群干群关系在执政后继续良好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的情绪和现象,党中央及时、广泛地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整风整党”运动,坚决遏制各种不良作风和贪污腐败行为,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总结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和错误,修复了党群关系的裂痕,恢复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提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党的传家宝”这个命题以后,中国共产党进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新时代,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各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人民利益、以人为本、人民幸福等群众观点已经融入党的思想及行动中,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19]这一思想准确界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联系,科学揭示了党群关系的内在规律。正是由于党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最深厚的政治基础,人民群众把党看作是最忠实的利益代表,党和人民群众才能够密切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具备和保持“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而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经受考验和化解危险的制胜法宝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这一科学判断体现了党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清醒认识,体现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受“四大考验”和化解“四种危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四大考验”中,核心的考验是长期执政,关系如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在“四种危险”中,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关系如何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问题。“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客观现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着新情况和呈现出新特点,给党的执政活动带来了新挑战和提出了新要求。适应时代的新发展与人民的新期待,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问题,增强党的号召力、向心力、凝聚力,是关系跳出“始兴终亡、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靠什么?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20]习近平强调,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性,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性,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植根于思想和落实到行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工作的对象多样、内容丰富、环境复杂,这就要求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调整的过程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在思想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21]习近平针对群众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论断:“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2]这是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的基本指向。只有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高度自觉,妥善处理人民权益之间的矛盾,才能经受考验和化解风险,夯实执政基础和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

(三)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风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最早提出“党风”的科学概念,指出党风包括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文风等多个方面,强调党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作风是党的政党性质、根本宗旨和政治理想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是人民群众认识和判断党的最直观的参照,是人民群众决定是否拥护和支持党的重要依据。党的执政理念的贯彻执行,党的执政公信力的提升,以及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巩固,都离不开党的作风建设。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聚焦在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上,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如果“四风”问题持续蔓延而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阻碍党展示好形象、传递好声音和凝聚正能量,隔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流失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资源,导致党失去根基、血脉和力量。习近平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优良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总结提炼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23] 。其中,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必须自觉地将其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因此,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将党的作风建设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2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3-37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7]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6.

[8]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8.

[9]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2).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1]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N].学习时报,2011-11-21.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1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2).

[14]习近平.关于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N].学习时报,2009-09-28.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1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1).

[17]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N].学习时报,2008-09-08.

[18]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J].求是,2012(15):7.

[19]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6-19(1).

[21]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J].求是,2010(7):24.

[22]习近平.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1-01-06(1).

[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到群众中去做群众最欢迎的人
发布时间:2022-11-02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有“群众立场”,坚持走“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
关于贴近群众满足群众需求的阵地文化宣传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 要】我国自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这给文化宣传工作带来了新任务和新气象。为响应党的号召,各地方政府、镇党委达成共识,团结一致,与时俱进,通过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建设贴近群众......
习近平政治人才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1
引 言 一、政治人才培养任用标准:德才兼备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三个重要方面
发布时间:2023-02-2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多次论述。这些论述看似零散,实则有一鲜明主题,下面从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作用和努力方向三个方面,谈谈习近平总书记的传统文化观。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科......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
发布时间:2023-03-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后,2015年5月11日,云南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邀请云南本土部分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与会专家学者结合云南实际,就全面、准确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推......
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发布时间:2023-07-12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后的讲话中多次告诫全党: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强有力的靠山,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一刻也不能忘记服务人民群众......
传承与发展:简析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发布时间:2016-12-30
从理论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华民族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质与中华民族风貌的一种文化。也指通过不同文化形态来表达的中华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习近平用典》选读
发布时间:2022-11-02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学界素有“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之说,正说明文艺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古今中外,也只有那些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
浅谈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7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惟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
贴近群众,增强新闻舆论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2-12-04
新闻舆论质量的高低对发展影响很大,可以反映出民众的诉求,是道德的风向标,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舆论工作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牢牢把握贴近群众这一生命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宣传正能量,团结各族人民,为祖国的发展献策献力,确保中国梦早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复兴;才能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
贴近行情 远离人群
发布时间:2023-01-02
在做到贴近行情并采取对应的操作策略之后,更重要的便是远离人群,保持孤独。“顺应市场趋势,逆市场心理”是交易圈中的一条经典格言。一个技术分析人士要识别眼前的趋势并不复杂,但是整天和一帮闲人呆在一起,其判断力很难不受影响!......
人民和群众是具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概念
发布时间:2023-04-17
摘要:“人民”和“群众”并非同一概念,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作为政治概念的人民,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国家的主人和统治者,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群众,主要就是指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基本等......
简析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2-11-29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我国法律确定的人民司法概念,既体现了司法的民主价值,也体现了司法的公正价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根据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从扩大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出发,把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权利
发布时间:2023-02-13
一、进一步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知情权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作为政治民主化的一种必然要求和结果,知情权是公民行使其它一切民主自由权利的基本前提和客观基础,也构成了现代国家民主治理的基本要素。要建立健全的反腐倡廉......
群众路线:民主的中国路径
发布时间:2022-11-04
" 论文关键词 群众路线 自下而上 民主 理性 论文内容提要 就社会动员而言,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如何把“自上而下”的运动群众转化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实现从“要我”到“我要”的转换。当运动群众转化为群众运动之时,革命党......
推动民族乡镇群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 乡镇文化中心部门应积极发挥指导功效,科学利用乡镇资源,将社会先进性、趣味性的多元模式引入,实现长期的历史客观考察和评估,再加上主观支持心态的补充,方能开创一个相对理想的乡镇文化工作局面,维持多元经济、政治文化的交......
增强群众观念,做好新时期民政思想政治工作
发布时间:2022-12-29
【摘 要】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应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在民政工作中尤其应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推动各项工作的切实开展。这是由民政工作的本质、对象和内容所决定的。“为民解困”要求用群众路线加强民政思想政治工作,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他是辖区群众的贴心人
发布时间:2015-08-06
“他是人民群众的儿子” “正当她要跳下时民警辛小荣抓住了她的腿” 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单位,社区民警是派出所基层工作的基础。社区民警这些表面的小事正是我们每位辖区群众心中的“大事”,他们实实在在影响着居民生活的质量......
论群众史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群众史观的三重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容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表现为群众路线。这条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群众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 (一)历史观视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
论舞蹈创作如何贴近民众
发布时间:2023-07-10
毕业论文 [摘要] 舞蹈是肢体语言的传达,也是很直观的艺术,也许有些艺术,比如古典音乐面对的可能是1小部分懂得欣赏的人群,但是舞蹈面对的永远是人民群......
浅析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要】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毛泽东思想论文—浅析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敬请关注!!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人民问题。他们在......
“一辈子做群众需要的人”
发布时间:2022-12-13
老马面带笑容把来人迎进“老马工作室”,让座倒水,倾听记录,了解情况后开始进行调解。经过老马于法有据、入情入理的调解,双方当天下午就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来不及休息,老马又赶赴下一场关于拆迁赔偿的调解…… 紧张忙碌,马不......
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发布时间:2015-10-29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是我党处理人民群众的关系时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
习近平青年人才培养思想的内外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1-08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而深刻,对于青年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作用。青年人才培养既要从理想信念、过硬本领、创新精神、道德品质等起主导作用的内生力量精心打造,也要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起辅助作用的外部条件创设氛围,并将内外因素有机衔接、紧密结合,形成青年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最佳路径。[关键词]习近平;青年;内生力量;外部条件[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6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尚需解决,需要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做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并做了多次重要讲话,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1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1.1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具有深刻的内涵习近平传统文化.........
坚持唯物史观 贯彻群众路线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 唯物史观是打开历史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将贯彻群众路线置于唯物史观视域下进行深入考察可以发现:贯彻群众路线应坚持唯物史观,因为坚持唯物史观可以提升贯彻群众路线的境界,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效果,正视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
邓小平抗战时期的群众工作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的邓小平围绕晋冀鲁豫边区全面抗战动员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中央、毛泽东对群众工作的系列指示,对群众工作的重要性、独立性和不平衡性,群众工作的内在规律和领导方法,群众工作中的“左”右......
论习近平的“心中四有”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一“心中四有”要求,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逻辑必然。广大党员......
论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哲学变革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 要 马克思的群众观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群众观是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观点的体现,群众观确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的群众观的形成也是马......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发布时间:2022-10-15
" 在民主思想库中存在的种种各不相同的民主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民主观:以平等为导向的民主观和以自由为导向的民主观。从人类民主的实践来看,前者往往导致失败的民主,后者则导致稳健的民主。 一、卢梭的设计 平等的民主观假定......
习近平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邓小平和习近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领导集体的核心,面对不同的时代任务、现实形势,分别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群众观。两者有许多共同点,坚持习近平的群众路线思想,就是坚持邓小平的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
发布时间:2023-06-30
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下)
发布时间:2022-09-26
" 雅各宾专政作为一次平等的民主的实验,并没有机会实现平等民主观所许诺的自由和平等,因为还没有等到新人塑造好,还没有等到清除掉所有人民敌人,还没有等到具备完备民主所需要的所有条件,雅各宾分子就被自己的政敌用他们对付政敌......
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上)
发布时间:2023-01-27
" 在民主思想库中存在的种种各不相同的民主观总起来可以概括为两种民主观:以平等为导向的民主观和以自由为导向的民主观。从人类民主的实践来看,前者往往导致失败的民主,后者则导致稳健的民主。 一、卢梭的设计 平等的民主......
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发布时间:2023-01-10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习近平表示,欢迎莫迪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去年我访问印度期间,我们就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当前,中印都面临实现......
习近平意识形态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03
【摘 要】 本文认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体现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
初探科学发展观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2-10-08
初探科学发展观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初探科学发展观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初探科学发展观与群众文化的联系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人民内部矛盾的化解
发布时间:2023-02-10
摘 要:随着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累积的社会矛盾不断增多,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为了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国共产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
群众路线: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人民之维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要:在共同的价值关怀和追求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群众路线之间具有逻辑上的契合性。群众观点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动力之源和坚实的依靠力量,群众工作方法则为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路径保障。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资源,如何使之与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相互支持、相互给予仍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中图分类号:D.........
习近平: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发布时间:2023-01-10
做好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必须善于联谊......
李光耀把预言送给习近平
发布时间:2015-08-25
3月28日的博鳌开幕式上,习近平特别提到了次日即将举行国葬的李光耀,“向包括李光耀先生在内的所有为亚洲和平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贤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短短一句话有几层意思:李光耀是一位重要的亚洲领导人,他的影响力跨越国界......
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要: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将哲学运用于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并创造性地提出系列中国化哲学思想,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光辉典范。习近平哲学思想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紧密跟踪当前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界对习近平哲学思想的渊源、本质内涵、独特特征、重大价值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从而为.........
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对高校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02
摘要: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性思想,高校青年学生是接受该思想的重要群体,但当前高校部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淡薄,传统文化思想缺失,意识形态容易被动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了调查......
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供给
发布时间:2023-01-01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本文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引入群众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在分析群众文化需求和群众文化供给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就如何构建和谐的群众文化供求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不断提高群众......
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提出三点倡议
发布时间:2023-06-26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60年前的万隆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为推......
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发布时间:2015-08-17
农历癸巳年末,河北作家康志刚在其博客上贴发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于1998年发表的一篇悼念文章《忆大山》,记述了一段尘封的往事,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文章经《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后,引起国人强烈关注。腊月二十三,我赶到......
关于习近平学习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25
摘要: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学习问题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继承了重视学习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提出许多新思想。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的思想具有整体实践性,可划分为立身做人、治国理政、制度机制和方法途径三大逻辑层面。从形成个因和历史条件、理论品质、思想来源、作用场域、地位和贡献等方面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学习思想,对于消除党内学习存在的积弊,丰富发展党的.........
群众合唱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14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文化建设投入也不断增加,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成绩我们都应肯定并表彰。例如,大部分地区都加强了......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进一步发挥......
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和邓小平围绕这一问题所引发的对人民的内涵、人民的作用、人民的利益及其实现途径等方面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形成......
谈以“平民偶像”阿甘——论美国人的个人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6-28
" 论文关键词:平民偶像 个人主义 个性发展 论文摘要:《阿甘正传》是一部获多项奥斯卡奖的优秀美国影片, 该剧除拍摄手法的可取之处外, 其所要表达及倡导的个人价值观也值得我们思考。正是通过塑造一个“ 平民偶像”———阿甘来见证......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实现中国梦之本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要: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词:党人民中国梦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366-01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丢、绝不能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
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历史推动作用,又要将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为人民所共享,这是激发改革活力、凝聚改革共识、确保改革成功的基本要求。依靠群众推动改革,首先,要客观认识、全面把握人......
浅析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意见和建议的获取方法
发布时间:2023-03-25
【摘要】探讨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意见和建议的获取方法,对提高检察公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当前获取广大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意见和建议的方法提出了公告、网络、短信、评议、回访、接待、会议、宣传、问卷、走访等十种征集方......
从《忆大山》看习近平总书记对普通文化人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5-07-24
在世界读书日之际,作为文学创作者,我同更多的文化人都在学习“中国作家网”刊登的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撰写的缅怀河北正定县的乡土作家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这篇文章经《光明日报》等多家报刊转载后,引起国人强烈关注。 文章写的......
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5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毛泽东思想论文,希望能帮助您的论文设计,供您参考! 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人民问题。他们在领导中国......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发布时间:2022-12-07
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习近平指出,我同奥巴马总统一致同意中美共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符合我们双方共同利益。去年11月,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我同他的会晤达成重要共识,富有成果......
群众性科研
发布时间:2015-08-18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旧书业很是繁荣。琉璃厂之外,东安市场里,旧书摊也很多。琉璃厂以古籍为主,东安市场则多民国以来的洋装旧书。此外,东四隆福寺,旧书店也不少。那时,书价不高,洋装旧书尤为低廉。如果不是寻觅那些罕见的......
“80后”周小平: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网络作家
发布时间:2023-04-04
2014年10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互联网文学时,他打住话头问道:“听说今天来了两位网络作家,是哪两位啊?”话音刚落,两位年轻人立即起身向总书记挥手示意,总书记望着他们亲切地问道:“你们好!”两位年......
马克思的群众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24
马克思群众观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认识马克思的群众观需要从辨证的唯物史观与历史的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从这两个角度可以知道,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生产力发展中人民群众具有主导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活动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因此,马克思的群众观为社会历史的发展的提供了理论支撑。鉴于此,本文将对马.........
浅析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2023-02-15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对群众文化的概念各抒己见,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进行了定义阐述。但经过笔者调研认为其含义可归纳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是群众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自筹自办,基本上......
习近平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严打腐败行为、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反腐败的核心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腐败斗争的措施是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反腐......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7-02-2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可以说,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初具规模、已见端倪的科学体系。文章试图从以下四个维度解读:一是主体维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习近平春节前夕在陕调研考察
发布时间:2015-08-04
农历羊年春节来临之际,2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陕西,深入乡村、学校、社区、科研院所、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繁荣昌......
习近平:首次集中阐述“四个全面”
发布时间:2023-01-16
2月2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中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引发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热议。 习近平在开班仪式讲话......
解读习近平两会对台重要谈话
发布时间:2015-07-29
3月4日,习近平参加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的讨论,并发表对台重要谈话,不仅对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做出了准确、客观、冷静的判断,而且对当前与未来对台工作政策及两岸关系发展进行了更为系统、完整的论述,展现......
清初苏州明遗民诗群略观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朝代更替,文人面临着人生情感的多元选择。以遗民面目呈现的文人群体,更是学界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清初的明遗民群体,近年来受到空前的重视。他们本着朴素的民族感情、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及自身经历的对照比较,宁可把自己置......
习近平依法治疆重要论述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习近平依法治疆重要论述是其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重要组成 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依法治疆的重要性,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更是进一步从战略全局高度将依法治疆纳入中央治疆方略中。依法治疆方略着眼于稳疆兴疆、富民固边......
习近平主席外访签约近90项 涉及能源等领域
发布时间:2022-08-07
5月12日晚,在结束访问哈萨克斯坦、出席俄罗斯卫国战胜利70周年庆典K访问俄罗斯、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访问期间,中国和三国累计签署各类合作文件和协议近90项,涵盖经贸、能源、航天、金融、投资......
新时期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27
新时期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群众文化音乐创作在内容及形式上趋于多样,已没有专业和业余的明显之分,只有职业与非职业之分。所以群文创作水平的提高就显得越来越迫切。而音乐文化作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调整。因此如何提高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是群众音乐创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一、群众音乐文化创作水平的现状1.创作风格与质量参差不齐.........
论列宁党建思想中的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1
摘要:列宁十分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群众观运用于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中。在他看来,党的思想建设就是为了确保无产阶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先进性以更好地领导群众,党的组织必须由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构成,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有党外群众的参与并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列宁党建思想中的群众观,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发挥好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工作理念
发布时间:2022-11-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点,如何有效的促进科学技术以及人文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如何使得教育工作真正的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尤其是教育的革新与发展直接关涉到国家科技......
国外人士评习近平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
发布时间:2023-04-18
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深刻阐述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就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的重要讲话......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15-07-31
3月9日上午,广东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主持召开第九届十二次会长会议,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革命老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讲话。围绕如何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革命老区建设和......
美国人的生态平衡观
发布时间:2015-08-24
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问我:“什么是生态平衡?” 我想了想,除了用电视上《动物世界》里兔子吃草、狼吃兔子,或者狮子吃野牛这样的例子来回答儿子外,还着实没有更加生动的事例了。直到2013年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美国之行,我才有了更具......
关于增强西藏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是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藏族人民的思想也摆脱了旧社会奴隶制的束缚,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在经济发展......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 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人民意愿的代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出现了代表与原选举单位......
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发布时间:2015-07-29
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习近平称赞基辛格是中美关系的开拓者和见证者,赞赏他数十年来为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正取得重要和积极进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习近平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发布时间:2015-07-29
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对广场舞全民健身群众文化活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13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主要途径,广场舞因门槛低,适宜人群范围较广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特别是政府文化部门越来越注重广场舞的全民健身功能,不断完善和健全广......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主线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群众工作 邓小平在早期革命实践中,十分重视群众的作用。在左右江革命建设中,群众工作主要从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群众中进行群众观点的宣传教育,把握到了争取群众行......
从群众史观视角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发布时间:2023-06-11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是国家强盛之梦;从个体上把握,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之梦,是人生出彩之梦。无论是从整体来看,还是从个体来看,中国梦与我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中......
高速噪音严重扰民 十年未果群众闹心
发布时间:2023-07-24
高速噪音严重扰民 十年未果群众闹心 ◎代表建议 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发展十分迅速,其中途经海宁市的就有沪杭高速、杭浦高速、杭州绕城高速和在建的嘉绍高速等。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虽给百姓出行带来了便利,却给沿线居民生活带来了诸......
习近平的底线思维及其主要特征简论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 要:习近平的底线思维,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是对政治生态良性发展的保证,是对党员干部自身素养的严格要求,是对国家社会前途命运的高度负责,体现出强烈的大局意识、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体现出坚定的政治勇气,流露着......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意蕴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看,它所蕴含的辩证联系的实践观,时空联结、纵横捭阖的战略思维方式,......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 促进群众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3
在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一块瑰丽的珍宝,其指的是人们对生活文化的经验总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动中产生的,民俗文化的价值十分重要,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传承和弘扬民......
将群众意见记心上 视改善民生为己任
发布时间:2022-11-03
汪如琴是杭州市拱墅区第六届人大代表,现任大关街道香积社区党委书记。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她,是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自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汪如琴经常上门听取群众意见,把群众困难摆在心间。自2008年管道煤气一户一表安装工......
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发布时间:2015-09-30
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广场舞”,风靡中国大地、波及国外。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属于人民群众的舞蹈。广场舞在民众中不断发展盛行,在我国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生根于社会群众的生活中......
倾听群众诉求 密切党群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群关系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党群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执政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执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