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科学是一门永不过时的学科,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食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要实现与全球发展接轨、迎合社会需求就要将科技作为支撑,将科技创新融入到食品工业中,这就给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将食品学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工作。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国家建设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因此,应对研究生教育模式M行改革,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建立起多元导师团队,创新教学模式,全面地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多元导师团队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行业,因此食品科学就是人们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一门朝阳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要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实现食品工业的发展,就要以科学为支撑,将科学技术融入到食品工业中,同时这也给高校提出了要求,将专业性、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等作为人才能力培养的重点。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重点群体,肩负着国家现代化建设顺利进入高层次化的重任,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重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此作为教育培养的核心工作。食品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更具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应结合这个特点,创建起符合学科发展、真正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况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各大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数迅速增长,但高校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研究生整体质量下降,普遍呈现出创新能力的欠缺。很多科研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不高,国际学术期刊数量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缺乏,原创性的成果更少[1]。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环境欠缺。高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培养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条件。食品学科实践应用性强,必须经过实践、探索过程才能研发新的技术,食品也才更具健康性和安全性,但当前往往很多高校无法提供这样的条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造力的提升。
第二,创造力欠缺。很多研究生缺乏学习能动性,对其他学科知识也了解甚少。食品学科专业很多高校理论课程的安排时间有限,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学补充,自学能力及主动性就成为课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目前主要实施的单一导师制会受到自身创新水平、教育理念和知识面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也很难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拓展。
第三,在高校中,多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教学任务繁重,有些导师还担负着学校或学院的重要行政职务,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精力有限,研究生不断扩招,更使部分导师显得力不从心。
为此,高校必须针对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导师团队,强化对研究生的管理,从多方面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才能为研究生科研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
二、多元导师团队指导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创建多元导师制
1.基本含义
食品学科的学习除了要重视理论学习外,实践是重点内容。针对此,我们尝试实行“多元导师制”,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将导师细分为不同类型导师,并采用不同组合方式开展导师制,让众多导师智慧与一体“导师团队”来协助研究生,以此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
2.设计模式
根据研究生年级的不同对导师进行分类,对研究生进行分专业、分年级的指导,既能满足学生跨部门、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培养需求,又能解决现阶段专业教师紧缺的矛盾。多名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中资源是共享的,导师要定期组织会议,对研究生辅导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及科研进展等做深入的交流和分析。随着研究生学习程度的深化,导师指导的重点也随之转移,配备不同的导师、给与不同的指导,以促进研究生实现阶梯式的个人成长。
(二) 多元导师制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严格选聘导师
导师团队中一般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这就要求学院要根据学科要求,制定导师选聘标准。①校内选聘导师。校内导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个人修为、专业知识、道德品质外,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在经过学院审核通过后,可入选为导师。②校外导师选聘。校外导师要经过学院的审核,除了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职业道德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总结能力,乐于助人。
2.明确导师职责
多元导师制中,导师对学生指导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总结概括一般都包含了以下的几项主要职能:第一,给与研究生专业性指导;第二,科研指导;第三,职业道德指导;第四,就业指导。
(三)基于多元导师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创新课程设置,改革教授方式
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要开设创新课程,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及掌握创新的方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开设研究生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因为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更高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授课内容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实践环节的教学让研究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后期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做好铺垫。
2.创新研究生培养激励机制,切实改善研究生的创新环境
首先要增加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又不能一刀切,实行“平均主义”[2],这不利于激励研究生的创新活力。要改善研究生创新环境,还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做到国外学术大师“请进来”,国内的学者“走出去”。定期聘请学术大师,社会名人给研究生做学术报告或者演讲,激励他们自我完善、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目前,随着很多海外学者学成后回到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工作,其学术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学术报告少,学术大师的报告更少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