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物权请求权制度之存废与民法体系的选择

物权请求权制度之存废与民法体系的选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07 15:14:24
物权请求权制度之存废与民法体系的选择
时间:2015-08-07 15:14:24     小编:

摘要:

学界关于物权请求权的存废之争实为民法体系的选择之争;但无论是潘德克顿民法体系,还是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在其各自体系之内均无法完全逻辑一致地得以贯彻。未来我国民法体系的构建,首先,应当摒弃物权与债权抽象化的思维方式,将物权、债权概念仅作为财产权利的两个种类;其次,将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分作为民法体系的一条暗线来贯彻,即不需要通过构建独立的请求权体系或责任法体系来体现。在完善后的民法体系当中,物权请求权制度能够和谐地融入到完善后的潘德克顿体系当中;通过物权请求权制度对物权进行保护符合立法的科学性、司法适用的方便性要求

因此,物权请求权制度有存在必要性。

关键词:物权请求权;潘德克顿民法体系;权利―义务―责任民法体系

中图分类号:

DF521

一、问题的提出

物权请求权理论是德国民法学者伯纳德・温德沙伊德(BernhardWindscheid)所创建的请求权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后被《德国民法典》采用,成为实体法上保护物权的主要制度,并被多国不同程度地继受。

德国民法对我国民法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2]

但具体到未来我国民法典物权保护方式的选择,即是否仍然采用物权请求权制度,国内学界则不无疑问。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三章明确规定了原物返还、停止侵害、妨害排除(消除危险)的内容,尽管未明示物权请求权概念本身,但多数学者据此认为我国《物权法》规定了物权请求权制度。201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侵权法》”)承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结构,将原物返还、停止侵害等《物权法》已作规定――并为多数学者认为是传统物权请求权――的内容再次囊括到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中。此种双重保护的立法选择,并没有为物权带来双重保护,反而给法律的适用带来了更大的疑惑。由于在现有立法框架内,物权请求权制度与侵权责任制度在构成要件及所导致的效果上有诸多不同,因此,在所有之物被他人占有或以其它方式妨害、有妨害之虞时,到底应当适用物权法还是侵权责任法?对该问题的解答,在实务层面上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实际利益,而在理论层面上更会涉及到整个民法体系的构造,不可谓不重要。由于争议发生在我国,因此本文将主要以国内学者就该问题的观点为核心来展开讨论。

二、关于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废的三种观点

(一)物权请求权制度保留说

该说被多数学者主张。如有学者认为,我国是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继受国,潘德克顿立法技术直接决定了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3]。

另有学者指出,之所以坚持物权请求权制度,是因为在保护物权上,物权请求权制度相较于侵权责任制度在下述七个方面具有绝对的优越性[4]。

第一,由于责任被理解为债的一种担保,而物权请求权制度并不能够起到担保的作用,因此,如果将其归置于侵权责任法当中,将会造成侵权责任的担保性质不能够贯彻。第二,侵权责任法属于债法体系,如果将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内容归置于侵权责任法当中,则物权请求权制度,在性质上应当属于债权。由此,物权请求权优先性的丧失,从而物权不能得到有力的保护。第三,侵权责任与物权请求权制度在构成要件及时效制度的适用上不同,如果将物权请求权强行收编于侵权责任法当中,必然将会造成侵权行为法体系上的不和谐[5]。

第四,由于物权请求权制度着眼于物权人的保护,不具有谴责性,因此,会有大量构成物权请求权但却不构成侵权的情况存在,如在拾得遗失物、漂流物的情况下,物权人具有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但却很难说拾得人构成侵权[6]。

第五,侵权责任替代说会给占有的立法归置造成不便。尽管占有仅作为一种事实而非权利存在,但各国莫不对占有的保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将物权请求权制度纳入侵权责任法体系当中,是否有关占有的保护也会被一同纳入。如果将占有的规定仍旧规定于物权法当中,由于物权与占有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占有人常常被推定为物权人,因此分开规定必然会造成适用上的不便;如果将有关占有的规定一同规定于侵权责任法当中,由于占有的条文极少,单独成编会显尴尬。第六,如果用侵权责任制度替代物权请求权制度,会对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造成冲击。第七,由于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因此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时,必须在大陆法系的框架内进行。那种认为英美普通法系采用侵权行为模式保护物权的做法可以被我国借鉴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二)侵权责任模式替代说

该说支持者甚少。支持者认为[7],权利―义务―责任民法体系是未来我国民法典的较优选择,而权利―义务―责任民法体系的必要性便决定了物权的保护应当归置于责任法体系当中。首先,通过对近年来世界各国民法体系的立法模式的考察得知,尽管古罗马法、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国家将责任混淆于债法体系当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责任法在民法当中的独立地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因此,构建独立的责任法体系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做法。其次,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当中侵权行为之债的理论,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实践的发展,将责任法独立成编是符合现实需求的做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权利大量出现,侵害权利手段多样化,责任的承担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它们均是充分保护人身权必不可少的责任承担方式;但由于上述几种责任承担方式不具有财产属性,因此,如果将上述几种责任承担方式纳入到侵权行为法当中,会导致逻辑混乱;若将上述几种责任承担方式排除在外,又不能对权利进行充分的保护。只有将责任法从债法体系当中独立出去,责任法才不会受债法的财产属性的限制,可以容纳更多的责任承担方式,新旧权利便会得到充分的保护。最后,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体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时间基础,潘德克顿民法体系不是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唯一选择。一方面,我国法理学者对权利、义务、责任理论几十年的研究,为权利―义务―责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我国1986年出台的《民法通则》,所采用的民法体系即为权利―义务―责任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适用,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体系也具备了实践基础。既然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当中的一些理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体系,具备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同时也有现实需求,因此,权利―义务―责任体系模式是未来我国民法典较优的选择。 替代说支持者还认为构建责任法体系,实际上即是构建请求权体系。这是因为请求权的本质在于救济,请求权与责任法实际上是对一种事物的两种表达方式,前者是从受害人的角度而言的,后者则是从侵害人的角度而言,两者的本质均在于对原权利的救济。而请求权有绝对权的请求权与相对权的请求权之分,既然要构建独立的责任法体系,即采取权利―义务―责任的体系模式,那么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上述几种请求权均应当被纳入到责任法体系当中。物权请求权作为绝对权的请求权中的一个种类,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物权的保护规则应当归置于责任法体系当中。在权利―义务―责任民法体系当中,责任法不再是所谓的侵权行为之债,在构成要件及时效制度的适用上当然也无需适用原来侵权行为之债的构成要件,无论是构成要件还是时效制度的适用,对物权的保护均可在新构建的责任体系当中做出特别规定。

另有学者在坚持传统民法侵权行为之债的理论前提下,将物权请求权定位在债权之后,认为由于一方面,在物品种类丰富的现代社会,物权受害人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所受损害是否能得到同等价值的补偿,而非被损坏之物是否能修复;另一方面,物上请求权及侵权请求权在责任构成及时效适用上实际上并无不同,因此,同属债权的物权请求权应当被侵权请求权所容纳[8]。

(三)竞合说

该说主张,一方面将物权请求权的内容作为责任承担方式规定于侵权责任法当中;另一方面在物权法当中也同时规定物权请求权的有关内容。物权侵害者有故意或过失,并有实际损害发生,便产生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的竞合;若物权侵害人无故意或者过失,则仅构成物权请求权,但无竞合的发生[9]。

此种观点已经被我国目前立法所采取。

二、物权请求权存废之争实为民法体系的选择之争

(一)对物权请求权制度保留说的评析

本文认为,支持物权请求权制度保留说的众多理由的核心在于坚持,我国所采用的潘德克顿立法技术决定了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以下具体分析。第一条理由,认为将不具有担保作用的物权请求权归置于侵权责任法当中,会造成侵权责任的担保性质不能够贯彻。此种理由是坚持传统民法侵权行为之债的结果,如果从救济权的角度来理解侵权责任,责任不再是债,又何须贯彻债的担保性质。第二条理由,认为由于侵权责任不具备物权请求权的优先性,因此物权不能得到有力的保护。此条理由亦是坚持侵权行为之债的理论的结果,同样如果从救济权的角度来理解侵权责任,侵权行为不再是债,当然也就不会有债权应具有平等性的限制。再者,正如有学者所述,此种情形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物权请求权保护的优先性。由于物之占有人并没有取得物的权利,物并不构成占有人的责任财产,在该物上不可能同时存在债权与物权请求权,因此所谓物权请求权的优越性是不存在的[10]。

三、四条理由,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在构成要件及时效制度适用上的不同,决定了侵权责任替代说的不可取。如果对侵权责任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债,并对其从构成要件到时效制度的适用进行重构,那么物权的保护完全可以和谐地被归置于新的侵权责任体系中。第五条理由,物权请求权制度着眼于物权人的保护,不具有谴责性,由此便会存在大量构成物权请求权但却不构成侵权的情形,并以拾得遗失物、漂流物为例。本文认为,当从救济权的角度来理解责任法,无论责任人是否具有可谴责性,对物权人而言,称占有人有责任返还所拾之物并无不当。第六条理由,侵权责任替代说,会给占有的立法归置造成不便。本文认为,此时大可将占有的保护与物权的保护一起规定,完全没有独立成编的必要,条文少的尴尬自可避免。第七,侵权责任法替代说会造成我国传统民法理论的冲击。若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再采取传统的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冲击之说便无从谈起。第八条,我国属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侵权行为法的保护模式对我国立法的参考价值不大。大陆法系对物权的保护也并非物权请求权一种,构建责任法体系并不等于要走英美侵权行为法的保护模式。

综上所述,物权请求权保留说的支持者均是在用传统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理论来论证物权请求权制度无法和谐地纳入侵权行为法体系当中。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以过错为基本前提、以损害赔偿为责任方式、以诉讼时效为责任限制的大陆民法体系的“侵权之债”理论范围之内,必将得出独立的侵权责任无法将退出式责任囊括其中

根据内容的不同,有学者将请求权分为额让式请求权与退出式请求权。此处所述退出式的请求权即指物权请求权。(马俊驹,2007)[11]。

由此可知,上述学者的理由仅能说明在潘德克顿民法体系之内物权请求权制度的优越性,但并不能据此否定其他体系下的物权保护方式的其他选择。

(二)对侵权责任模式替代说的评析

但本文认为,无论债的本质为何,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将债归置于财产法体系当中的做法,实际上已经承认了债的财产属性。对侵权行为之债理论的责难,的确是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必须回应的。最后,尽管权利―义务―责任的体系模式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但在没有对权利―义务―责任民法体系的具体构建进行详细回答之前,进行上述论断过于草率,如同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存在不足一样,权利―义务―责任的体系模式同样可能存在不足。由此并不能直接得出我国未来民法典具采取权利―义务―责任的体系模式的必然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权利―义务―责任的体系模式不具必然性,那么将物权请求权归置于责任法体系当中也就不再具有必然性,而仅仅是一种可能。 尽管第二类支持者并非通过构建新的民法体系来进行论证,仍是在传统潘德克顿民法理论的前提下来论述侵权责任模式的必然性,但本文认为其论证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尽管在物品种类丰富的现代社会,物权受害人所关注的更多的是所受损害是否能得到同等价值的补偿,但据此并不能得出原物的返还对物权人而言完全没有意义,例如在有纪念价值的物品的情况下。其次,既然在传统的侵权行为之债的前提下进行论证,那么侵权行为需要以过错为要件,而物权请求权的构成仅需占有和请求权人为物权人,不知如何得出两者构成要件相同的;再就时效的适用而言,物上请求权适用的是取得时效,侵权行为则适用消灭时效,由此看来在传统民法理论之下,两者在构成要件及时效适用上均不相同。既然如此,当然无法得出物上请求权应由侵权请求权容纳的结论。最后,即便上述两点理由成立,据此也只能得出物上请求权可以容纳于侵权请求权之中,但“可以”并不等于“必须”,因此,采用侵权责任模式保护说的必然性自然不能得出。同时,也可知,在坚持传统潘德克顿民法理论的前提下,侵权责任替代模式没有存在的充分理据。

(三)对“竞合说”观点的评析

“竞合说”的观点表面上对物权进行了双重保护,但却存在逻辑与体系上的混乱,同时,也将给司法适用带来不便。逻辑上,在现有体系中,侵权行为属于债法体系,而债属于财产法体系,将不具有财产属性的消除危险等责任承担方式规定于侵权行为法当中显然不符合逻辑。体系上,潘德克顿民法体系以物权债权二元区分为其主要特征,物权规则、债权规则应当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如果通过债法来保护物权,显然有违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物债区分的原则。司法的适用上,我国目前立法并未对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如何适用做出规定,如果直接采用竞合模式,由于《侵权责任法》当中的物权保护在构成要件及时效制度的适用上明显不利于物权人,很难想象物权人会选择《侵权责任法》而不选择《物权法》,因此《侵权责任法》中的有关物权保护的规则意义何在,便不无疑问。

(四)小结

通过上述对三种观点的评析,可知第三种观点显然不可取;而其它两种观点,则均是自说自话的论证。如前所述,侵权责任模式替代说是在借鉴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基础上,重构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结构体系,将权利的救济统一规定于独立成编的侵权责任法当中,物权请求权作为请求权体系或者说责任法体系当中的一个类型,当然应在新的侵权责任法当中进行规定;而物权请求权保留说则坚持潘德克顿民法体系,认为物、债二元结构体系决定了物权请求权归置于物权法当中的必要性。此时,围绕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废的争论实际演变为未来我国民法典应采取何种民法体系的问题。侵权责任模式替代说的支持者属于革新派,主张我国未来民法典采取权利―义务―责任的结构模式,或者称为原权利与救济权的结构模式;而物权请求权制度保留说的支持者则主张坚守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物权债权二元结构模式。如果两种观点均能自圆其说,对物权保护程度是一样的,那么剩下的问题便是立法机关如何选择的问题。到底选择何种立法模式,从来就不是人为因素

决定的,而是历史因素决定,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等待历史的裁决。但实际上,无论是传统物权、债权二元结构模式,还是权利―义务―责任模式,其逻辑关系在其各自体系之内均无法贯彻。下文将对物权、债权结构模式与权利―义务―责任模式各自的优劣性进行比较,在确定民法体系的前提下论证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之必要性。

三、对潘德克顿民法体系与权利―义务―责任体系的评析

(一)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不足

潘德克顿民法体系是自16世纪以来,民法学科学化、体系化运动的结果。德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是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标志性学说[13]。

德国民法典对物权、债权的区分,不仅仅体现在绝对权与相对权、支配权与请求权等内在体系的区分上,而且在从权利产生直至权利结束的具体规则的设计上,债权规则与物权规则都是自治而互不干涉的。在物权法中单独规定物权的保护方式,便是物权与债权二元结构得以严格贯彻的结果之一。德国物权法当中的物权保护不单单对物权请求权做出了规定,而且对所有权人与占有人之间可能发生的损害赔偿、收益的返还、支出费用的偿还等也做出了规定德国民法通过“所有权人-占有人-关系“(Eigentümer-Besitzer-Verhltnis)对所有权人与占有人之间发生物的损害赔偿、用益返还、支出费用返在物权编中做了统一规定。[14]。如果说由于考虑到物权请求权与物权的紧密关系,从而将物权请求权制度规定于物权法当中,有一定的道理。但将毫无疑问属于债权性质的从请求权规定于物权法当中《德国民法典》第987-1003条规定的所有权人-占有人关系是发生在所有权人与占有人之间的法定债务关系。

尽管潘德克顿民法曾被认为是民法学体系化、科学化的最高成果,但近年来却日益招致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标志性建筑――物权、债权二元区分结构不断遭受冲击。该冲击首先表现在,其内在逻辑体系的混乱――债法体系与请求权体系的混淆。《德国民法典》对请求权与债权概念的界定,从形式上而言,是如此的相似,以至于德国民法学者认为,请求权与债权之间的唯一区别仅在于在民法典中所处的位置不同[16]。

德国此种将债权与请求权混淆的做法,实际上违反了其对逻辑自洽的追求。依学者考证,早在前述温氏提出请求权概念之前,就存在着一个从罗马法中的诉中分离出来的概念――债权。债权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从罗马法无体物中独立出来的债权,此种债权主要是指契约之债;第二种是从罗马法诉权中独立出来的债权,此种债权主要是指违约责任之债和侵权责任之债[17]

后来温氏从整体意义上的罗马法诉权当中分离出请求权[1],温氏所发现的请求权,实际上包括了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物权请求权等内容。由此便不难发现温氏所发现的请求权概念与早期的债权概念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上存着交集。也由此可知《德国民法典》将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此种救济意义上的请求权规定于债法体系中,一方面是出于物权、债权严格区分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存在着将违约责任、侵权责任规定于债权,而物权请求权单独规定的历史渊源。但实际上,无论是罗马法还是后来的《德国民法典》都将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作为债权来规定,从原权利与救济权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违反逻辑的。尽管救济意义上请求权与作为原权利的契约之债,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两种权利在位阶上却有本质的区别。契约之债是原权利,而无论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都是在侵害原权利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权利,属于第二层次意义上的权利。《德国民法典》由于考虑到对物权、债权二元结构的贯彻,对于此种明显的逻辑矛盾没有进行重新梳理,相反却予以完全继承,这种做法不符合其所标榜的科学性 有学者从债与侵权行为内部构造的实质不同,来论证传统潘德克顿民法将侵权行为作为债的种类之一的不合理性。该学者以最典型的契约之债为例,认为契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特定人之间发生某种权利义务,而侵权行为制度的精神则在于对违反义务者追究责任。两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主观上是否可归责,还在于是否需要考虑外部性的问题。

[18]。也正是由于《德国民法典》忽略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别,才遭受到财产属性的债法已经不能满足责任承担方式多样化的发展需求的责难。尽管有学者认为多数债表现为财产属性,并不等于所有的债均需要具备财产属性[1]。但立法上,债法归属于财产法体系当中却是不争的事实。总之,《德国民法典》贯彻物权、债权这一横向逻辑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原权利与救济权这一纵向逻辑的贯彻。

其次,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不能满足实践的发展需求。一方面,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许多新型的权利,如信托权、股权等得以产生。由于这些新型权利既不能完全用物权来概括,又不能用债权来概括,因此,那种将物权与债权作为“抽象的概念”[1]、将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作为一个封闭体系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债权、物权分类的不周延性,导致债权物权化,以及物权化的债法约定的现象。债权物权化有,买卖不破除租赁、经预告登记后的债权等;物权化的债法约定,如,用益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对债法规则的适用、出于流通的考虑大量债权被证券化后具备了物权的属性。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冲击,在新法典浪潮中,欧洲的许多民法典均在回应现实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如《荷兰民法典》,放弃了抽象所有权的概念,承认了“相对所有权”,债权与物权的严格区分也被淡化等[19]。

甚至我国台湾地区有学者指出,债权的本质在于关系,物权的本质亦在于关系,未来立法若能够将债务关系与物上关系统一起来,进而构建财产权关系是应当值得被期待的事情[20]。

我国《物权法》第20条对经过登记后房屋买卖合同的绝对性效力做了规定,由此看来,即便是我国立法,也未严格遵守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总之,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完全贯彻并不具现实性。

(二)权利―义务―责任体系的不足

与传统民法体系将物权、债权二元区分作为逻辑主线相反,侵权责任模式替代说支持者所主张的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实际上是将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分作为主线来进行民法体系的构建。与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不完美一样,权利―义务―责任的结构也并不能在民法典中得以完全贯彻。

首先,如同物权、债权二元区分不能在民法体系当中完全贯彻一样,将原权利与救济权完全区分的做法也不科学。考虑到原权利与救济权的紧密关系,对各原权利的保护统一在侵权责任法当中规定,一方面,由于原权利与救济权的紧密关系,各原权利的救济权的适用大部分需要原权利的规则为前提来进行,如果硬性的将原权利与救济权分开规定,会造成法律适用效力的降低,同时,还可能出现不能完全将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判案的危险。另一方面,即便硬性地将各种原权利的保护规定于侵权责任法当中,同样由于原权利的特殊性决定了救济权的特殊性,因此,各种原权利的救济权在构成要件、归责原则等方面可能均不相同;若对各种不同均做出特殊规定,那么侵权责任法将会成为一个大杂烩,毫无体系性可言。物权请求权属于救济权体系,应当归置于侵权责任法体系当中,但却同意将违约责任仍然规定在合同法当中。至于将违约责任直接规定于合同法当中的原因是,如此规定便于民众适用法律。那么将物权保护直接规定于物权法当中同样可以有此功效,为何要把物权请求权制度纳入到侵权责任法当中。可见,即便未来我国民法典应当采用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体系,也并不能由此得出,物权请求权制度必须被纳入到侵权责任法当中的结论。

其次,救济权制度与民事责任制度并不完全相同。责任,更多的具有一种谴责之意;而救济权则完全出于对权利人权利的保护与救济,并无谴责之意。也正因为此种区别,会出现许多符合救济权的构成却很难说构成侵权的情况。如合同解除、合同无效情况下,权利具有原物返还请求权,但将返还义务人认定为侵权人却违背人之常理。因此,即便要将各种权利的救济权统一规定于一处,用责任法来命名也并不恰当,或者说“责任”可以作为救济权的一个种类,但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救济权。

由此可以得知,那种将各种权利的保护方式统统规定于独立的责任法体系当中的设想在现实中却并不科学。

(三)小结

通过对上述两种民法体系的分析可知,无论是潘德克顿民法体系,还是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在逻辑上均不能完全自洽。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物权与债权的区分说,从成立之时就已经存在逻辑上的混乱;同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新型权利,物权、债权二元结构的封闭日益暴露出其不合理性。至于权利―义务―责任体系,从法律适用的方便性及立法资源的效率性方面来讲,不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责任”内涵的谴责之意,决定了其不能等同于救济权,也决定了其不能对原权利进行全面的保护。 既然两种民法体系均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在考虑到体系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基础上,首先应当就现有民法体系进行完善[23],以期能够完善相关立法规则。下文将尝试对潘德克顿民法体系进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对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四、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完善与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必要性

(一)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完善

如上文所述,潘德克顿民法体系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将作为原权利的债权与作为救济权的请求权相混淆,二是债权与物权二元结构体系的封闭性。

对于债权与请求权的混淆所造成的逻辑上的障碍,本文认为,首先,在理论上,应当借鉴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当中的原权利与救济权区分理论。传统潘德克顿民法体系为了构建绝对的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将原本属于第二层次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救济权也纳入到债法体系当中,这种做法,实际上违反了更高位阶的逻辑――即原权利属于第一层次的权利,救济权属于第二层次的逻辑。其次,在观念上,无论将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等救济性的权利也归置于何处或其与债权具有多大的相似性、关系是如何地紧密,都应当将它们与作为原权利的债权进行区别。最后,未来我国民法典,可以将原权利与救济权的结构体系作为一条主线来贯彻,即在总则编对救济权做出统一规定的前提下,考虑的原权利与各自救济权之间的紧密联系,尽管规定独立的权利保护体系是不必要的,但这种结构体系独立性却可以在每一种独立的民法基本权利体系内部当中得以体现,如,违约责任作为合同之债的救济性权利仍然规定于合同法当中;物权请求权制度同样是对物权进行保护的救济性权利;侵权责任法的主要条款可归置于人格权一编中。

由此,未来我国民法典,一方面应构建统一的财产权利体系,坚持物权、债权的区分;另一方面,应吸收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分类理论,但仅将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分类作为民法体系的一条线索来贯彻,无需通过构建独立的请求权体系或者责任法体系来体现。这样,一方面解决了传统潘德克顿民法体系非此即彼的物权债权二元结构的弊端;另一方面,避免了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债权与请求权的逻辑混乱。此时,将原权利与救济权区分,原权利的属性会影响其救济权、但却不能决定其救济权的属性,由此,很好地回应了侵权责任模式替代说的支持者关于财产法属性的债法已经不能容纳多样化的责任承担方式责难。

(二)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必要性之分析

物权需要保护,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何种方式来对物权进行保护。如上所述,物权的保护方式与民法体系构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未来我国民法典采用潘德克顿民法体系,则仅仅从逻辑上物权请求权制度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如果采用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体系,则侵权责任替代模式的确是首选。但正如上文所论证的,无论是传统的潘德克顿民法体系,还是权利―义务―责任的民法体系,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应当杜绝物权与债权抽象化的思维方式,仅将物权、债权概念作为财产权利的两个种类。其次,借鉴权利―义务―责任民法体系中的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分结构,及认定传统民法中的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等不是债,而是属于救济权体系。由于救济权是对原权利的保护,对其性质的描述不应当从债权与物权区分的角度进行,即救济权既不是债权也不是物权,本质上就是一种救济权,其存在的独立价值在于对原权利的保护。最后,借鉴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分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构建独立成编的请求权体系或者说责任法体系,但需防止重蹈物权债权二元区分结构的覆辙。

本文基于以下理由认为在完善后的民法体系当中,物权请求权制度有存在之必要:

首先,物权请求权的保护方式能够和谐地融入完善后的民法体系当中。尽管完善后的民法体系吸收了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分理论,但并不意味着需要构建独立的请求权体系或者说责任法体系,更不意味着物权的保护应当通过立法上的独立成编的责任法来保护。如上文所提到的,无论是物权、债权二元结构,还是原权利与救济权区分理论,如果做僵化的理解,最终都会脱离实践。因此,物权请求权的物权保护方式,并不会与完善后的民法体系当中原权利与救济权区分理论相冲突。

其次,物权请求权的保护方式,符合立法的科学性、法律适用的方便性。从立法的科学性来讲,物权与其救济权存在着紧密关系,对物权的保护规则的设计大部分需要在遵守物权规则的前提下来进行。如果采用侵权责任法模式来保护物权,许多前置性的物权规则仍需在侵权责任法当中重复规定,会造成立法资源的浪费。而若采用物权请求权制度,直接在物权法当中对物权的保护作出规定,一气呵成,节约立法资源。同时,尽管理论上,对法学有科学化、体系化的追求,但实践才是法学的根本目标所在,法学应当回归实践之学本身[24]。

将物权的保护直接在物权法当中做出规定,物权与物权的保护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方便司法实践适用法律。

最后,正是由于物权请求权制度,一方面能够回应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符合立法的科学性、逻辑性。因此,本文认为,物权请求权制度有存在之必要。

五、结语

物权请求权的存废与民法体系的选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未来我国民法典采取何种民法体系,决定了物权请求权的存废。无论是传统物权、债权二元结构体系,还是权利―义务―责任体系,其逻辑自洽性在其各自体系之内均无法完全贯彻。未来我国民法体系首先应在杜绝物权与债权抽象化的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构建统一的财产权体系,将物权、债权概念仅作为财产权利的两个种类;其次,将原权利与救济权的区分作为民法体系的一条线索来贯彻,即不需要通过构建独立的请求权体系或者责任法体系来体现这种区分。在完善后的潘德克顿体系当中,物权请求权制度能够和谐地融入其中;同时,通过物权请求权制度对物权进行保护符合立法的科学性、司法适用的方便性,因此,物权请求权制度有其存在必要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发布时间:2013-12-19
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内容提要:法学理论关于物权请求权的性质有物权说、债权说和独立请求权说。债权说的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定位,不仅符合法律关系或......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06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让与担保制度及我国物权立法的选择 [摘 要]本文从让与担保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谈起,从罗马市民法的Fiducia、日尔曼法的Treuha......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 「内容提要」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是民法请求权体系中的一个组成......
试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发布时间:2023-03-09
试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试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试论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一、物权请求权的概念和类型 (一)物权请求权的概念 物权请求权,有学者也称为物上请求权,是指当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或......
试论物上请求权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物上请求权 试论物上请求权 试论物上请求权 摘要: 物上请求权是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性质上讲,物上请求权属于附从权利,其范围适用于所有权、他物权和占的,内容包括返还请求权、排除......
论我国典权制度的废存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我国典权制度的废存 论我国典权制度的废存 论我国典权制度的废存 [摘 要]在我国《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典权制度的废存一直是学界存在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即使在《物权法》草案中保留了这一制......
物上请求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07
物上请求权的分析 物上请求权的分析 物上请求权的分析 [摘 要]对于物权保护的物上请求权制度,我国的现行法没有作出规定。关于物上请求权的有关理论问题,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本文对物......
民法上的“停止侵害请求权”
发布时间:2022-08-19
民法上的“停止侵害请求权” 民法上的“停止侵害请求权” 民法上的“停止侵害请求权” 人之为人,平稳、自由地作为人而尊严地享受合适的生活,亦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 . 与财产利益的侵害不同,......
请求权竞合论:以诉之选择性合并为归宿(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请求权竞合 诉之合并 选择性消灭 内容提要: 请求权竞合问题由来已久,产生于actio体制的分离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民法表现为两种态度,一者为直面之,并寻求规范适用上的先后;一者则径直加以否认,视之为基础或规范竞合......
物权法对拾得人报酬请求权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案例引入私人物品因看管不慎而遗落或丢失几乎每日都在我们生活中上演。2017年10月22日孟先生乘坐出租车外出办事时,不慎将装有银行卡的卡包遗忘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在归还遗失物时要求孟先生支付200元的误工费。(1)无独有偶,来武汉进货的李女士下车时将工作手机落在车上,司机在向李女士索要1000元后将手机送还。(2)本文将探讨出租车司机送还遗失物时向失主索要报酬是否合理,以及在我国现行物权法下.........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09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之选择 摘 要: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厘清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连接关系,不仅有利......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三)
发布时间:2022-12-17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三)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三)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三) (二)物权请求权独立于债权体系的必要性 在权利的内容和行......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一)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一)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一)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一) 上篇:物权效力的一般研究 一、何谓“物权的效力”? ......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二)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二)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二) 论物权的效力——兼而再论物权请求权(二) 下篇:物权请求权的再研究[19] 一、关于物权请求权范围、性......
请求权基础:民法学习的方法论
发布时间:2023-03-25
请求权基础:民法学习的方法论 请求权基础:民法学习的方法论 请求权基础:民法学习的方法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法律,尤其是学习作为“万法之法”的民法,必须掌握一套适合的方法。请......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05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地役权制度的立法价值与模式选择 摘要:相邻关系与地役权的关系宿生争论,有以所谓相邻权取代地役权的,有以地役权取代相邻权者......
刍议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废立
发布时间:2013-12-19
刍议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废立 刍议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废立 刍议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废立 [摘 要]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优先权制度是一个为广大学者忽略的重要的制度。本文......
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谈赔偿请求权的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谈赔偿请求权的选择 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谈赔偿请求权的选择 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谈赔偿请求权的选择 侵权损害赔偿和违约损害赔偿都是承担民事责任的方......
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2023-04-01
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请求权,指物权人于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时,得请求回复物权圆满状态或防止侵害之权利,具体分为:......
物权法体系构造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1-04
物权法体系构造之我见 物权法体系构造之我见 物权法体系构造之我见 [摘 要]科学的体系构造是一部科学的法律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宏观地探讨了物权法体系构造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即从中国实际出发、......
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9
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选择 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选择 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选择 [摘 要]典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古老制度。与其它类似制度相比,典权制度的融资安全性更高,能够对......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人役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摘 要:人役权是为了特定人的利益而利用他人所有之物的权利,即以他人之物供自己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罗马法时期的人役权包......
优先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优先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优先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优先权制度与中国物权法 内容提要:在罗马法上,优先权寓于法定抵押权制度之中;在法国民法上,优先权制度与法定抵押权制度并存;在日本民法上,......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23-05-26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变革的立法选择 [摘 要]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选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形式,实行20多年以来产生......
收费权担保制度的定性与立法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9
收费权担保制度的定性与立法模式选择 收费权担保制度的定性与立法模式选择 收费权担保制度的定性与立法模式选择 内容提要:基于收费权担保制度在实务中出现诸多法律问题,作者主要对收费权担保制......
“物权优先于债权”宜存不宜废
发布时间:2013-12-19
“物权优先于债权”宜存不宜废 “物权优先于债权”宜存不宜废 “物权优先于债权”宜存不宜废 一、戴孟勇的这个报告所谈的问题确实很新颖。我原则上同意报告第三部分的分析,即物权相互之间的优先......
物权行为理论和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9
物权行为理论和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物权行为理论和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物权行为理论和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 [摘 要]本文从法律逻辑的角度分析和论证了债权形式主义和物权形式主义两种物......
论请求权与债权之关系混淆的历史成因与理论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请求权 债权 诉 内容提要: 《德国民法典》第194条第1款和第241条第1款对请求权和债权概念所作的实质一致的界定,引发了两个概念的相互混淆。从法学史来看,混淆肇因于二者均与罗马法中的诉有着渊源关系,温德沙伊德在创设请求权......
浅谈票据权利与利益偿还请求权的比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13
内容提要: 我国《票据法》中不仅规定了票据权利,还规定了利益偿还请求权。尽管利益偿还请求权是在票据法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其与票据权利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对票据权利和利益偿还请求权进行比较分析,以......
论物权法中的水权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29
论物权法中的水权制度 论物权法中的水权制度 论物权法中的水权制度 [摘 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
浅析保险请求权代位制度的新展开
发布时间:2016-12-03
一、请求权代位的法理基础与适用范围 (一)利得禁止原则及其强行规定的意义 通说认为财产保险的本质为损失补偿,在被保险人基于同一事由既取得对保险人的保险金请求权,又取得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之情形下,若允许两种权利重叠行......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发布时间:2022-08-07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知识产权与民法典连接模式选择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最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正在进行的第四次《民法典》编......
论物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3-01-09
论物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 论物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 论物权法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 本文简单回顾了物权法的由来以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概况 ,从理论上对现代物权......
论民事程序选择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几大法律期刊、报纸曾纷纷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件:原告在规定的半价时间内打长途电话1分钟,被告却没按半价收费,多收了原告0.55元,原告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1 。此案引发的争议较多。其中一种意见从诉......
我国公有权制度的物权法构建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 公有权即国家和集体所有权,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权的物权法构建是我国物权立法或民法典制定中的一个体制结构性难点。国家所有权物权法构建的基本问题,是由谁来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及其与国有财产占有或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问......
基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28
基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浅析 基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浅析 基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浅析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建立目的 传统上,建立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目的被局限于实现......
物权法体系设计问题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4-08
物权法体系设计问题之我见 物权法体系设计问题之我见 物权法体系设计问题之我见 内容摘要:一部法律的制定,其体系设计问题至关重要。关于物权法的体系设计,学者建议稿和法工委草案中的主张既有......
试论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3-12-19
试论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之构建 试论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之构建 试论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之构建 [摘 要]我国物权变动的安全制度体系应当包括: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并予以制度......
我国立法和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请求权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立法和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请求权 我国立法和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请求权 我国立法和司法确认的知识产权请求权 知识产权界在研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及其侵权归责原则时,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请求......
浅论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23-01-19
浅论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选择 浅论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选择 浅论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选择 [摘 要]本文分析了物权行为的客观性及其存在对于民法典体系完善、缜密的价值,并从物权变动中的交易安全方......
浅论侵权法中的防御请求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规定了八种侵权责任方式,其中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这两种责任方式可以合称为防御请求权。防御请求权源起于罗马法的役权保护思想,并逐渐扩展形成物上请求权制度。在自由权以及潘德克顿法学派的影响......
绝对权请求权或侵权责任方式
发布时间:2022-08-17
绝对权请求权或侵权责任方式 绝对权请求权或侵权责任方式 绝对权请求权或侵权责任方式 [内容摘要]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从请求权的角度着眼,系物上请求权乃至绝对权的请求......
拾得遗失物报酬请求权的浅论
发布时间:2023-03-25
拾得遗失物报酬请求权的浅论 拾得遗失物报酬请求权的浅论 拾得遗失物报酬请求权的浅论 论文关键词: 遗失物 报酬请求权 物权法 民法 论文摘要: 总结古今中外法律有关拾得遗失物报酬请求权的规定,谈我国《物权法》未规定拾......
请求权基础理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请求权基础理论 请求权基础理论 请求权基础理论 内容提要: 民事权利依其作用,划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在这一体系中,请求权是作为权利的一种重要类型出现的,本文从请求权概念......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
发布时间:2023-06-14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 民法中的水权制度 摘要: 我国水权制度的特点是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其他自然人和法人行使对水资源的利用权,于是水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具有行政......
对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20
摘 要 不当得利制度的出现是以尽可能的实现公平正义为其主要目的的,之后经过世界各国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开始成为债法中的一项关键制度而独立存在。不当得利请求权制度属于不当得利制度中的关键内容,它的制定目的也是对无法律原因的......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四)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四)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四)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四) 有人肯定反对说,对抗要件在一些国家已存在上百年了,该制度不也照样运转吗?这的确是事......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二)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二)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二)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二) 本文之所以把物权行为理解为仅指物的合意而不包括登记或交付在内,主要是因为当把登......
对于民法典编篡背景下财团抵押权制度之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3-05-12
一、引言 2014 年10 月23 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当前,这一议题在学术界正处于热议之......
知识产权停止侵害请求权
发布时间:2022-11-20
[论文摘要]对于一种侵权行为,如果不制止,会侵害知识产权人利益,而制止则会侵害社会公共利益,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利益的衡量,在判令停.........
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名称选择及内容设计
发布时间:2013-12-19
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名称选择及内容设计 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名称选择及内容设计 传统用益物权制度现代立法时的名称选择及内容设计 [摘 要]传统民法上的用益物权制度对后世立法......
从历史的角度谈典权的存废
发布时间:2022-08-28
从历史的角度谈典权的存废 从历史的角度谈典权的存废 从历史的角度谈典权的存废 [摘 要]中韩两国三地典权制度的历史和现实存在很大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典权制度,中国传统......
论《著作权法》第16条的存废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了我国的职务作品制度,但是该条是特殊的经济背景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该条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需求。本文认为该条规定违背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作者权益的基本原则和民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精神,没有......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三)
发布时间:2023-05-01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三)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三)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三) 三、登记和交付与物权行为的关系 此处登记和交付与物权行为的关系是指特定情形下物权......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一)
发布时间:2023-01-28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一)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一)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一) 一、引论 1.买卖契约有效成立时,a屋及b车之所有权即行移转。即买卖标的所有权仅依......
债的相对性原则与侵害债权制度之关系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14
【论文摘要】 债的相对性原则作为债法基本原则,是债权法与物权法之根本区别之所在。随着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确立了侵害债权制度,突破了债的相对性原则,但它适用范围极其有限,不足以动摇债的相对性原则的基础地位。 一、 债的......
论在我国民事立法上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发布时间:2023-03-23
论在我国民事立法上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论在我国民事立法上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论在我国民事立法上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在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过程中,丢失物品的现......
请求权基础检查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请求权基础检查论 请求权基础检查论 请求权基础检查论 【内容提要】请求权基础检查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顺序思 维方式和请求权思维方式是请求权基础检查的主要思维方式。请求权......
构建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2
构建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 构建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 构建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 摘 要:股东利益的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而对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更是保护股东......
论占有保护请求权
发布时间:2022-11-06
论占有保护请求权 论占有保护请求权 论占有保护请求权 [摘 要]占有是一种对物的事实上的管领力,对占有的保护有利于社会平和秩序的维持,有利于物权体系的完善。对占有物权法上的保护可分为自力救......
论物权法的体系结构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物权法的体系结构 论物权法的体系结构 论物权法的体系结构 一、引言 如同德国、瑞士、日本、台湾地区一样,我国继受了源于潘德克顿法学理论的物权概念,并在财产法体系中形成了物权法和债权法......
论物权的民法保护之范式
发布时间:2023-02-13
论物权的民法保护之范式 论物权的民法保护之范式 论物权的民法保护之范式 摘要:物权的民法保护不仅涉及物权的安全,还决定了民法责任体系的构架。物权保护有不同方式,即侵权请求权方式、物上请......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发布时间:2023-07-24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摘 要]物权立法中,作为物权核心权利的所有权,其体系如何构建,学者们之间,以及与立法机关......
物权与债权保护方法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物权与债权的比较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从物权的保护方法与债权的保护方法均自成体系入手,对二者问存在的联系和区分进行分析,对物权与债权的民法保护方法进行比较,论证了物权的保护方法与债权的保护方法的异同、转化和竞......
公民维权与选举权利
发布时间:2022-07-24
" 本文试图运用作者提出的程序理性的社会理论分析公民维权行动,实现对于作为社会现象的维权的理论反思。通过对维权的规范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学说分析,本文认为公民维权有助于形成中国民主宪政的多中心秩序即自生秩序。而公......
我国物权立法应采纳物权行为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11
我国物权立法应采纳物权行为制度 我国物权立法应采纳物权行为制度 我国物权立法应采纳物权行为制度 [摘 要]制定物权法作为制定我国民法典三步走策略的第二步已经为立法者所实施,应此,制定物权......
论占有的性质及我国物权法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占有的性质及我国物权法的立法选择 论占有的性质及我国物权法的立法选择 论占有的性质及我国物权法的立法选择 [摘 要]占有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现代的社会,法律对物的保护已逐步由......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我国物权法中居住权制度的设立 [摘 要]从罗马法以来,在一些国家的立法与实践中就有居住权这一制度。而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是用所有权......
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权和债权的区分
发布时间:2023-07-10
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权和债权的区分 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权和债权的区分 物权与债权二元权利体系的形成以及物权和债权的区分 第三期,是对物权、债权的区分......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对民法典中物权立法的影响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文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物权/民法典 内容提要: 土地公有制与私法理念的差异使我国的物权立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土地所有权集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为一身,便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也可能......
产权主体利益与资本结构选择
发布时间:2022-12-08
"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要素投入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连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与企业相关的各产权主体之间交易的结果。由于交易的连续性和动态性,企业也是一个再谈判的过程,不同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不同,各产......
知识产权请求权及其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23-03-10
知识产权请求权及其相关内容 知识产权请求权及其相关内容 知识产权请求权及其相关内容 我国民法、知识产权法确立的基于知识产权权利上的请求权,是对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时为保障知识产权权利圆......
中国长期照护体系的制度选择
发布时间:2019-11-20
现在很多人认为依靠商业保险养老不靠谱,尚未将其作为养老保障方式。过去针对三无老人有专门赡养制度,但是现在失独老人、低保老人也被纳入救助对象,在既有五保户和三无老人抚养政策之外的人群还可以延伸吗?对社区失能老人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社会组织和机构提供的照护服务信任度较低。受儒家文化影响,老年人不愿意接受陌生人私密照顾,而偏爱家庭成员提供的非正式照顾。“长期照护”一词来源于台湾和香港,在中国大陆人们更习惯.........
论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发布时间:2023-05-26
论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论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论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关于遗失物拾得制度民事立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确立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制度的必要性以及......
股东盈余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
发布时间:2023-06-27
传统观点认为,盈余分配事项是公司内部事务并且在性质上属于商业行为,故理应遵循私法自治原则,司法不应介入其中。但是,股东投资公司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利,所谓无救济即无权利,盈余分配请求权作为股东的基本权利无疑应当得到司法......
我国物权立法应设立优先权制度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物权立法应设立优先权制度 我国物权立法应设立优先权制度 我国物权立法应设立优先权制度 一、优先权制度概观 (一)优先权的概念与特征 优先权是指特定债权人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享有的就......
先买权制度之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先买权制度,应首先确定其研究进路,搭建讨论的框架和平台,即区分为常态和异态两种情形。在常态下,只要出卖人履行法定的通知义务,无须“激活”先买权,先买权制度的目的即有望实现;这是一种通过权利义务法律预设来引导当......
美国宪法修正案之研究———以选择权和生命权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16
一、胎儿是否具有生命权 根据笔者的理解,保护胎儿权益的时间点应当是胎儿出生之后,即人的标准应该是始于出生,而非始于受孕。但是笔者认为法律应当保护胎儿的某些利益。美国早期否定胎儿具有主体能力,直到1946 年哥伦比亚特区法院......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下)(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0
关键词: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从参加人 第三方被告 交互诉讼 内容提要: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推进,应是引进大陆法系的从参加制度时,保障从参加人的诉讼权利,同时赋予从参加人一次性纠纷解......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从参加人 第三方被告 交互诉讼 内容提要: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具体改革方案的设计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的推进,应是引进大陆法系的从参加制度时,保障从参加人的诉讼权利,同时赋予从参加人一次性纠纷解......
论未登记物权与租赁权之对抗关系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未登记物权与租赁权之对抗关系仅指,未登记的物权人能否否认租赁权的存在。仅在租赁物已经交付时,租赁权成为了“取得某种物的支配关系”的债权,具有优先于未登记物权的效力。也就是说,租赁权与物权的效力顺位取决于租赁物的......
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研究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2
【内容提要】用益物权在传统物权法中主要是关于不动产(土地及其定着物)的他物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就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体现现有的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定、反映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借......
试论我国物权立法中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2-10-30
试论我国物权立法中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 试论我国物权立法中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 试论我国物权立法中用益物权体系的建构 [摘 要]物权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物权对社会......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对策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0
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是指对公司关于诸如分立合并等重大事项的决定持有异议的股东,由法律赋予其要求公司以公平价格收购其股份的权利。其目的在于克服资本多数决的弊端,保护少数股东的利益。基于股东平等的原则和保证公司效率的要求......
高空抛物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之选择(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法律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制定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分析法学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高层建筑物与构筑物是现代城市的一大特点,高空抛物侵权行为也随之而来。有侵权就有救济。然而,在救济中采取何种归责原......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发布时间:2013-12-19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物权救济模式的选择及其依据 [摘要]物权救济模式存在着物权请求权模式和侵权责任模式及竞合模式。在物权遭受侵害或妨害以及存在着妨害之......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存废之探
发布时间:2022-11-09
摘 要:随着“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我国实行多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走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商品房预售制度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追问。对商品房预售制度的产生背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
发布时间:2023-05-13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对生产力的冲击,使智慧财产的价值倍增,知识产权的保护自然受到了前......
从君主主权、人民主权到公民权利_司法制度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摘要]:中世纪后期,民族国家逐渐兴起。主权作为民族国家的核心特征,它的发展经过了一个由主权在君、主权在民直至落实到保护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君主主权下落为人民主权之后,"高调"的人民主权必须落实到对公......
物权法的定位及基本体系分析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物权法作为民法财产法的主干之一,旨在解决社会中财产的归属和利用问题,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全貌。针对近现代财产权利的发展趋势,应设立财产权总则以解决权利膨胀的难题。对于已经在我国立法和实戏中长期使用的概念,如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