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国学与中道

国学与中道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2 00:20:22
国学与中道
时间:2023-07-02 00:20:22     小编:

一、什么是国学

现在有国学热,所以“国学”这个概念,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概念不是很恰当,我们姑且不讨论这方面的争议,作出这样简单定义:所谓国学,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人原创的,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显然属于“国学”;从国外传来,受到中国人特别重视,中国人进行改造、加以升华的文化,也不应该排除在“国学”之外。

“文化”这个词,大家更熟悉。但什么是文化呢?却很难一下子说清楚。我们简单说,“文化”就是“人化”,是与人有关的东西。

比如,一只鸟儿飞过天空,排泄出一粒种子,或者有一棵幼苗从它嘴边滑落下来,掉在旷野之上,长成了一棵大树。这样的一棵树,如果总是和人无关,就不在文化范畴之中。如果它与人发生了瓜葛,情况就不同了。

比如说,那是春秋时候的一棵杏树,有一天孔子开始在这棵树下设坛讲学,这棵树就有了文化的意义。后人在旁边立碑纪念,刻上“杏坛”二字,这棵树就成了一个文化的象征。

或者,那是东晋时候的一株柳树,北伐的大将桓温看着它枝繁叶茂,看着它衰老枯萎,就心生感慨,拍打着树干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由树及人,感慨万千,于是这棵树也就进入了文化。

再比如,日月星辰在天空运行,周而复始,自然而然,这是自然界。有一天它被纳入人的视野,中国人因此产生这样的联想:日月星辰永不停息地在那里运行,就是刚健有为,我们人类应该效仿它,应该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啊!这就从自然上升到了人文,就是《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上述这些说明:人是文化的核心,围绕着人而展开的一切理想和现实,都属于文化。

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越高,精神世界越丰富,那么,他的心性越稳定,越有可能有所成就。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尽最大的努力去把握文化。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天和人的关系,所谓“究天人之际”,有“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等种种说法,把人的智慧延伸到极其广大的范围,拓展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中国人的特质,中国独特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中国人的学术胸怀,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发展历程,这些因素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当初提出“国学”这个概念,就是为了彰显中国文化的独到之处。

二、什么是中道

刚才谈到,“国学”就是中国文化,文化就是人化。与人有关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文化的领域实在太广了。我们应该抓住其中最关键、最灵魂的部分,就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就是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这些东西,文化学上称之为“心态文化”,它们是人类内心深处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文化。

我们中国古代把文化按大学、小学进行划分。礼、乐、射、御、书、数,就是写字、算术之类的,是最具体、最基本的能力,这些属小学,是低层次的文化。比这些更高级、更重要的是大学――大学问、大智慧。大学问能够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有长期潜在效应的文化。

在我们的国学中,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等,都属于心态文化,是“大学问”。把它们稍稍归拢一下,就是通常所说的儒释道――儒家、佛家和道家。

我们中国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真的非常博大精深。这里只谈其中的一小点――关于“中”的思想。中国文化特别强调“中”。这个“中”,就是恰到好处,就是目标和方式上的正确、恰当、和谐、圆融,在儒家系统中称之为“中庸之道”。

我们的传统典籍当中有很多词语都在表达“中”的思想――尚中,执中,抱中,持中;中正、中和、中庸、中道。我们不妨把刚才的这些词语概括起来,笼而统之,称之为“中道”。“中道”就是特别追求完美,方方面面都照顾到,用最高明的办法去解决所有问题。

三、儒家的中道

中国文化的“中道”,首先体现在儒家思想上。儒家经典《论语》的最末一章说,当年尧传位给舜,留下的政治遗嘱就是:“允执厥中”――你要切实把握好那个中的原则。其实强调的只是一个字:中。从此以后,“中”就成为儒家道统――也就是思想传统――的重要内容。

怎么样才算做到了这个“中”呢?孔子说:可以“叩其两端而竭之”。他说:我解答别人的问题,常常是勉为其难。我并非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啊,可是人家那么谦恭,那么真诚地向我求助,就相信我能帮他,我怎么办呢?我把问题的两端,两个极端的方面,其实也就是这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来,都进行彻底的分析。这样,最恰当的解决办法也就自然浮现出来了,这种“叩其两端而竭之”就是在贯彻执行“中”的原则。

这么说起来,“中”好像很容易做到。可是孔子却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就是说,有的人能把天下让出来,让别人坐江山,有的人能视功名利禄如粪土,也有人能够赤脚踩在刀刃上,赴汤蹈火,但没有人能够真正彻底做到中庸之道。

真的这么难吗?的确是这么难!举个例子。儒家让人练习投壶、射礼,把箭准确投进壶里面,或者射到靶子的正中央。有人说:这不是难事,我能够百步穿杨呢,我有本事将这支箭射穿靶子,我多厉害!儒家说:你错了。让你射靶子,不是要让你准备打仗,而是“中道”训练,也就是拿捏分寸、恰到好处的能力。我们要求你把那支箭正好射在牛皮做的靶子中央,力度不大不小,力量小一点点就掉下来了,力度稍大一点就射透了。摇摇欲坠,却偏偏不会坠下来,这才符合要求。射透了和射不到一个样,都不符合中道,都算失败。射穿了如同没射到,这就叫“过犹不及”,“犹”就是“如同”。

这么一分析,我们就理解了。“中”代表完美的目标和恰当的方法,精益求精,哪怕小事情也不容易做到,就好像“四书”的《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欢乐、悲伤都应该遵循“中”的原则,有一个合适的度。然而,所有的喜怒哀乐,一旦释放出来就过了,就不符合这个度了。什么时候才符合呢?只有在想要释放却还没有释放出来的时候。可见“中”的确很难真正达到。 儒家在所有问题上都努力符合“中”,比如“礼”的问题。中国是礼仪之邦,亲戚之间的各种称谓很复杂,这是为了准确地体现出与你关系的亲疏远近,由此规定你的权力和义务。针对不同的关系,你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有区别的、明确的,而不是随意的、模糊的。

人际关系的一切,其实可以归结为人和人之间的适当距离,太远了,或者太近了,都不合适。《论语》里面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是说,和女子、小人之间的关系最不好处理,你离他太近了,他就跟你不客气,就顺杆儿爬,不拿自己当外人,没完没了跟你提要求;你跟他疏远了,他就满腹牢骚,满口抱怨。其实岂止女人和小人如此呢,大家都是普通人,还没有能够修炼成十足的君子,都还有点小人的影子残存着。这就需要调整好彼此的距离,以此进行一定的约束。

能处理好人际距离,就有希望修炼成一个君子了。《论语》里面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句话信息很丰富,其中也涉及恰当的人际距离。君子很擅长处理人际距离,你远远地望着他,这时候他和你还没什么关系,他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庄重状态;你和他有一点接触了,这时候有关系了,但彼此的距离还很远,君子的态度很温和,鼓励你进一步接近;等到你和他有更多交流了,距离比较近了,他说的话都很严肃,跟你保持一定距离,让你不敢太随便。这就是君子在把人际距离调节到一个适当的程度,也就是“中”的程度。

“君子三变”很值得我们借鉴。恰当的距离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距离,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具体变化不断作出调整。所以《礼记・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就是合乎时宜地恰到好处。

四、道家的中道

接下来再看看道家的“中”。先顺着刚才人际距离的话题来谈。道家经典《庄子》有这样一段话:“鸟莫知于鸸,……其畏人也而袭诸人间。社稷存焉尔!”鸸,就是燕子。这段话是说,没有哪种鸟儿能够燕子那样智慧,接下来他列举了三个理由,最后的一个理由说燕子懂得选择与人类的最恰当距离。其他的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这反而吊起了人的胃口,追到深山老林里面捕猎它们,这都是因为它们离人类距离太远。家禽家畜呢,接受人的豢养,离人距离太近了,以致于人随意杀戮它们。只有燕子懂得,人类很可怕,距离不能太近,但是也不能太远,于是燕子就把窝做在人类屋舍的房梁之上,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让彼此相安无事。

刚才关于燕子的那几句话出自《庄子》外篇的《山木》这一篇,这一篇的开头讲了庄子遇到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一群工匠在山里伐木,有一棵树枝叶茂盛,郁郁葱葱,他们却没有砍伐,庄子询问原因,匠人说:“这棵树枝枝杈杈太多,不成材,没什么用。”

另一件事:庄子做客,朋友让仆人杀鹅款待。仆人来请示:“家里两只鹅,杀哪只呢?一只叫起来很好听,另一只不会鸣叫。”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留着它都听不到个声儿。”

这两件事引起了庄子的深度思考。《庄子》这本书有过这样的话:“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其实“有用”有时候是个麻烦,你看哪,因为桂花可以做食物,所以桂树被人砍伐;漆树的汁液可以做漆,所以总是被人用刀割,可见“有用”不如“无用”好。

而经过刚才那两件事之后,庄子又说了:“看来‘无用’也不解决问题啊。那棵树因为不成材而幸存,那只鹅因为不成材而被杀。可见做人不能偏滞于某一方面,我要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应该说,庄子追求的“材不材之间”,也是一种“中道”,其目标是争取一切有利的,躲开一切不利的。

道家的经典中还有很多内容包含中道思想,这里就不细述了。

五、儒道互补

儒家讲中道、道家也讲中道,但是,道家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毕竟是有差异的。最主要的就是,儒家追求出类拔萃,鹤立鸡群;道家强调和光同尘,潜龙勿用。于是有人说,儒家是积极的、正确的,道家是消极的、错误的。真的是这样吗?

罗大佑有这样的一句歌词:“如果 我们生存的 冰冷的世界 依然难改变,至少 我还拥有你 化解冰雪的容颜。”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满怀热情,努力改造这个世界,可是却没有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依旧是那么冰冷,这让我伤心,让我心头满是冰雪,但是没关系,还有你能够理解我,你脸上流露出来的关怀能够化解我心头堆积的冰雪。

这一段歌词总是令我想起传说中的范蠡和西施,在百般努力之后,把一切放下,泛舟五湖。大概我们不能简单斥之为“消极”。

所以说,道家的“消极”其实有很多可能,可能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安理得,也可能是在条件不利情况下的暂时退避而不蛮干,是一种自我保全,或者是蓄势待发,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如果我们把儒家和道家孤立开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矛与盾。如果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那就是一手拿着矛,用于进攻,一手拿着盾,自我保护。

我个人很喜欢“出类拔萃,和光同尘”这八个字,把儒家、道家结合起来,高效做事,低调做人。儒道互补,可以让我们拿得起、放得下。做该做的事,对于结果,淡定一些,超脱一些。

中国文化重视“儒道互补”,中国文人讲求“外儒内道”,把儒家和道家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大格局的“中道”。

六、佛家的中道

不仅儒家、道家,佛家也非常讲求“中道”。当年,释迦牟尼出家,成佛之前进行了六年苦修,却一无收获,促使他反省。据说: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边沉思,恰好一条船从面前经过,船上有一位乐师正在教徒弟拉琴。乐师说:琴弦要不紧不松,如果太松了就发不出声音,太紧了一拉就会绷断。释迦牟尼由此获得启迪,放弃苦修,用不苦不乐的方式修行,这种不苦不乐就是一种“中道”。

小乘佛教阶段,出家人只求自我解脱,认为世俗红尘会影响他们的修行,所以他们不愿意和在家人接触。脱离了社会,佛教的影响力因此被削弱,很难获得支持,佛教还怎么发展呢?大乘佛教亲近世人,以此获得更多的支持,并且加大佛教的影响力。这也是一种人际距离的中道。 佛学的核心思想是“空”,是说一切东西都是暂时的,变化的,空无自性,所以人应该把一切都看开点,看淡点。

有的人不能体会这种“空”的思想,鸡毛蒜皮的事都计较,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有的人把这个“空”理解得很极端,万念俱灰。这两种都违背了佛学的本意。针对这种情况,就产生了一个佛教派别――中观派,强调用“中道”的方法,来恰当地理解“空”。

我们中国的佛教对大乘、小乘兼收并蓄,中国大乘佛教有八个派别,就是所谓的“大乘八宗”,其核心思想折射出不少中道。

有一个法华宗,这个派别特别重视《法华经》,所以称作“法华宗”。《法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用莲花比喻佛法。其他花朵都是在凋谢的时候才长出果实,而莲花一开花的时候,它的莲蓬当中就已经有莲子了。这一部佛经所讲佛法如同莲花一样洁净精妙,而且它能够同时呈现佛法的花朵和果实。法华宗有一个重要的主张叫“定慧双修”。在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佛教只重视“定”,就是通过宗教实践达到禅定,南方的佛教只重视“慧”――就是佛学理论,南北方各有偏颇。法华宗创建于南北将要统一的时候,它提出“定慧双修”,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者兼顾,这其实就是一种“中道”。

又有一个三论宗,它特别重视佛教的三部论典,所以叫三论宗。三论宗特别强调“色空不二”。色,就是现象;空,就是现象背后没有永恒意义的本质。现象包含了本质,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现象离不开本质,本质也离不开现象。这就是大家熟悉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应该被现象迷惑而不能看透它背后的本质是“空”,也不能因为本质“空”而无视现象的客观存在,这就是三论宗强调“色空不二”的用意。

中国大乘八宗还有一个派别,叫做华严宗,因为它特别重视《华严经》。“华严经”的“华”和“法华经”的“华”一样,也就是花;严,就是庄严。“庄严”这个词,我们现在一般都用作形容词,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其实它也可以用作动词,“庄严”就是装饰、点缀。华严,就是杂花庄严,各色各样的花装扮起来,美不胜收。《华严经》这个题目是说,一个人领悟了真理之后,他的种种品德、行为和成就,就像各色花朵一样,把他装扮得美妙动人。华严宗有一个重要的观点:“空有双照”。这里的“空”也还是说要看透现象的本质,“有”是说应该承认现象的确是有的。“空有双照”与“色空不二”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些“中道”的意味。

“中道”可以把矛盾的、相对的东西统一起来。华严宗的核心思想是: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相即,就是二者一回事,不可分割,比如:水和波,还有前面所说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相入,是说事物之间,相互融入,比如两个镜子放在一起,互相照着,都融入了对方。华严宗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这样的关系,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彼此对立存在的范畴,都是相关的,都是和谐的,是互不妨碍、圆满融通的,这就是“相即相入,圆融无碍”。

佛家的中道思想,同样可以给我们很多启迪,比如:我们应该以高度平等的眼光,体察万事万物。我们要认真做事,看淡结果;既不要患得患失,也不要无所作为。

七、三教合一

儒家、道家、佛家,彼此独立,各树一帜,但彼此之间互有影响。我们将儒释道三者相提并论,可以将其思想进行流通融合,还可以实现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这就是所谓的“三教合一”。

关于“三教合一”道理,我不想说得太枯燥,借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来简单分析。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它的出处是哪里呢?出自佛经。佛教有一个《大般涅经》,其中有《狮子吼菩萨品》,在那里面释迦牟尼讲了这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他说啊:

有一个国王,让大臣牵来一头大象,送到一群盲人面前。这些盲人都用手去触摸。然后呢,摸到象鼻子的人说大象象萝卜,摸到耳朵的人说大象就像簸箕,摸到头的人说大象像一块石头,摸到肚子的说大象像个大缸,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条绳子。

以上情节大家很熟悉,而且知道盲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释迦牟尼是怎样分析的呢,他说:这些盲人所讲的既不是完全正确,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他们所说的都只是大象的局部,所以不正确;但这些局部的确是真相的组成部分,如果把这些局部撇开,我们也无从把握大象的模样了。真相就是把所有的局部结合起来。

释迦牟尼想用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他进一步做了这样的解释:这个故事里面的国王,可以用来代表佛的“正遍知”――无所不知;大臣可以代表《涅经》这样的佛经;大象代表佛性;盲人代表一切愚钝的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还不够究竟完满,所以还不是佛。只有圆满一切功德了,才是真正具有佛性。

我们可以把盲人摸象这个故事的含义推广得更大,用大象代表真理。真理是不可穷尽的,儒、释、道三教固然都从各自的角度、相当程度上揭示了真理,但都不能代表全部的真理,我们必须把他们的合理内核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这就是“三教合一”的道理。

与“儒道互补”一样,“三教合一”是一种更广大的文化格局上的兼容并包,是一种非常恰当的“中道”,这就是本文想说的主旨。最后,我特别想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点,我们要重视文化。文化让我们心态稳定,神定气闲,让我们具备做好各种工作的潜质和素养。所以,不管你从事什么行当的工作,都要重视文化,重视大文化,重视高层次的传统文化。

第二点,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独到之处,“国学”这个概念就是想凸显中国文化特色。我们必须有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这样才能充分发扬中国文化的效能。

第三点,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在追求完美,我们概称“中道”。所谓“中”,就是不苟且,不将就,不打折扣,就是恰当、完美、圆融,体现在看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各个方面。可能我们永远无法达到那样的完美,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

第四点,我们可以从国学中体会丰富的“中道”思想,掉过头来,我们也应该用“中道”的态度来对待国学。国学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各有侧重,我们应该兼收并蓄。儒道互补、三教合一,是一种文化大格局中的“中道”态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古代史学“求真”与“求道”的二重思维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28
在中国古代史学的研究中,包含着史实之真与道义之真两个方面,史实之真是反映历史本来的面目,道义之真是基于一种道德伦理的判断,这就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二重性。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求一方面追求历史事实真实性,好让后人总结经验和教......
浅谈中国画中的道家哲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24
中国画是一种精神劳动,它要求画家具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包括人生经历、学养沉淀、胆识、才识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它通过表现不同于西方透视的空间意识和奇妙的精神氛围以及对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运用来表达中国人......
中国茶道漫谈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要] 中国 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唐时的皎然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唐时的陆羽则最早创立了茶道精神。正是由于中国人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且最早提出了茶道概念和创立了茶道......
东道国劳工标准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本文从理论分析层面考察了东道国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 显示:与传统观点不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更倾向于流入劳工标准较高的国家。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东道国;劳工标准 一、引言 自上世纪90年......
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中国传统伦理的道德文化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体现出来的,那么探讨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道德教育尤其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基础以及现代思想教育中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借鉴两方......
中国产业发展道路与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 要] 中国 作为一个 发展 中国家,在 经济 发展的一定时期,其 工业 化过程必然表现为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因此,中国大多数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幼稚期、成熟期和强壮期。为了向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拓展, 企业 战略......
中国人的“恕道”
发布时间:2022-10-27
近来读史,在一些事例面前沉思良久。略举一二。 其一,三国时的周瑜“性度恢廊,将军程普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下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其二,狄仁杰为相本是一......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2-10-10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一 每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时代、社会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时代精神,和不同的社会思潮。......
中国古代非自由传统与道德走势
发布时间:2023-04-10
" 「东方专制主义」,体现了世人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基本印象。从黑格尔(Hegel)到魏特夫(Karl A. Wittfogel),该印象已承之久远,难以改变1。以至于除了汤因比(Arnold J. Toynbe)等人的个别言说2外,人们很少能从西方人士的有关议论中......
未来威尼斯:中国式味道与多国艺术发声地
发布时间:2015-09-08
今日之于昨日,即未来;明日之于今日,也即未来,未来是今日之后的一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它是未知,也是一个让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威尼斯双年展,这位120岁的老者,曾以它“健硕”的身躯,实现了众多的造星梦,为此它获得了艺术届......
对中国传统戏曲与中国伦理道德关系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22
对中国传统戏曲与中国伦理道德关系的几点思考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是由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深深扎根于民间,深受各个朝代广大人民群......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发布时间:2023-05-03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 时代 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因此,我们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
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基于场域的公共供求视角,中国城镇化的战略嬗变清晰地反映出了国家治理的新需求。超越于既往的“抑制一补偿”思路,新型城镇化正发展出人本化的价值预设与再平衡的功能预期。改造、置换经年的乡村性,新一轮的城镇化在动力找寻......
中国与东盟关系未来在于相处之道
发布时间:2023-05-09
与翟相识已十年,十年间有过三次长时间的“坐而论道”,第一次是2005年在悉尼谈地区研究的方式方法,第二次是2010年在北京谈中美在亚太地区如何共处,第三次则是今年5月某天在未名湖畔谈中国与东盟关系。此时翟已成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
试谈生态哲学视阈中的中国茶道精神
发布时间:2017-06-12
茶文化在中国博大精深,中国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所在。学界对中国茶道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所涉及的问题有中国茶道的类型,中国茶道与审美,中国茶道与养生,中国茶道与儒释道的关系,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比较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在学界已探讨的比较成熟。然而,笔者以为,还有相关问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例如,究竟什么是茶道?茶道是可定义的吗?茶道就仅仅只是人类品茗之中的自我陶醉吗?中国茶道究竟有无体现出某种应然性的全体大.........
中国毒战|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23-02-13
前不久一个寒冷的傍晚,尽管周围人来人往且有被捕的风险,但从嗓门来看,站在北京三里屯一家阿迪达斯专卖店外的一名非洲男子无所顾忌。“哥们儿,想抽点什么不?”他问一名路过的人,接着说自己有哪些货:可卡因、摇头丸和甲基安非他......
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发布时间:2014-01-0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哲学论文:浅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敬请关注!! 道德个体的心性觉解、人格提升是道德修养所要推崇的某种境界,而达此境界的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及其过程在本质上则既受制于人们生活所依的微......
中国琴学与美学(1)
发布时间:2023-03-16
提要: 古琴,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哲人味道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一门简单的艺术种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
中国哲学视角下的当今道德现状
发布时间:2017-03-07
中国是号称五千年的礼仪之邦,但是,今天也没能逃脱赤裸裸被谈论的命运。在今天这个转型时期的国度,人们会因为传媒刻意、过激的报道而察觉道德沦丧,又会因为感动中国、某少年独自撑起一个家,这样的催泪故事而安慰道德依旧。我们迫不......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与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03
" 论文关键词:中学化学 化学教学 科技伦理道德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导学生去关注科技工作中的道德伦理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
浅谈中国发展道路
发布时间:2023-07-26
" 论文关键词:中国发展道路;稳定;创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引起海内外学者的热切关注,他们试图用”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发展经验 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
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发布时间:2013-12-17
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文 章来 源 自 3 e d u 教育 网 摘要:道教对艺术审美领域有着很深的影响。道教思想......
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发布时间:2023-04-25
摘要:道教对艺术审美领域有着很深的影响。道教思想,既指导着艺术创作,也对艺术美的评价标准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旨在截取魏晋、唐、元、明几个时代片段,领悟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心理与道教思想融汇而来的美学品格。再现道教在国......
“王道”与“人道”
发布时间:2023-02-12
摘 要: 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将焦点聚焦于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饥荒。通过对这段已被大众遗忘的历史的再书写,作者极力批判了“王道”、“正史”对民众的压迫和遗忘。在作品中,这种批判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对灾难的再......
浅析中国传统道德与高等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关键词:德育教育 大学生 传统道德 三纲五常 论文摘要: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与中国传统道德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服务,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情操......
激进与保守的和谐――中国司法改革的中庸之道
发布时间:2013-12-19
激进与保守的和谐――中国司法改革的中庸之道 激进与保守的和谐――中国司法改革的中庸之道 激进与保守的和谐――中国司法改革的中庸之道 到今年为止,提出司法改革的口号已经七八年了。在这段时......
浅谈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25
中国现代哲学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对现代中国哲学影响最大者当数德国哲学。可以说,德国哲学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理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德哲学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早在德国哲学影响中国哲学之前,中国哲学就对德国哲学家......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画艺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15
一、道家之无为提高作品的艺术境界。 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在发展中保持事物的本性,可以概括为一切事物顺其自然发展,不参杂任何人为因素。它不仅是国画的哲学基础,更是政府的执政方针和百姓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
经学与当代中国
发布时间:2022-10-25
在当代中国学术中,经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作为传统学术的核心,我们有必要来讨论一下在以西学为主导的现代学科框架下,经学为什么会在近年兴起,以及经学存在的意义为何。经学研究在当代的复归,就学术思想层面而言,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经学内在的原因。尽管五四之后,人文领域迅速西化,传统旧学开始落幕,研究者纷纷走上了新学术之路,但是经学本身的学术传统并未因此断绝,只是转变形态,栖身于先.........
“中国道路”的四重根基
发布时间:2023-01-11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道路问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既有历史维度上对“中国道路”历史渊源的追溯,又有理论维度上对“中国道路”理论根基的阐释,同时亦有对“中国道路”价值诉求上的人民主体性及社会实践上......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发布时间:2023-03-10
" 一 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却始终是围绕齐家治家、教诫子......
中国故事的传播之道
发布时间:2022-11-30
讲好中国故事是世界性挑战,因为从西方话语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无法将全球化时代中华古老文明复兴、转型和创新的故事讲清楚。中国崛起只是其表象,中国的成功,更只是这种宏大故事的一个方面。中国成功,折射西方的成就,也会推动西......
建构富有道理的当代中国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16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构富有道理的当代中国哲学,是哲学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核心在于诠释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文化根基过去100多.........
团结一心,坚定中国道路,共筑“中国梦”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命运抉择之路,中国梦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之梦,是党的历史使命和不渝追求。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依存。党民团结一心,走中国......
论学科教学中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
发布时间:2023-05-17
师者,之所以为师,是因为他能够授人以书,提升人的内涵,也能够授人以德,提高人的品质。中国唐朝著名教育家韩愈就强调文以载道,即强调知识教学的教育性。西方赫尔巴特也提出了无教育的教学的思想。可见,寓道德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
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1)
发布时间:2023-01-17
Vacancy of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and its strategies In China 摘要:从电视资金来源看,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有公共广播电视之名,但无公共广播电视之实。公共广播电视的缺位对于中国建立和谐社会极为不利。笔者认为,虽......
对中国共产党走自己道路的回眸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11
当前,中国道路是中国学术界和理论界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也是许多国际友人和学者们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在毛泽东那里叫“独立自主”,在邓小平那里叫“走自己的道路”,在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国家主席的就职演讲中表述为实现......
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的分析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01
修德普卢塔克曾说过,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道德在一个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长久存在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会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
中国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中运用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 要】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当中,引领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向,深化人生价值教育的内涵,引导大学生自觉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
浅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发布时间:2023-03-27
浅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浅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浅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精品 源自 3 e d u 英 语 摘要:道教对艺术审美领域有着很深的影响。道教思想......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发布时间:2014-01-26
中国与英国中学教育体制比较 21世纪,世界科技文化水平高速发展,世界各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竞争激烈。而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最终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而人才的培养又取决于教育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 英国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会员资料)
发布时间:2022-10-27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会员资料)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会员资料) 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 (会员资料) 一 每一个民族、时代、社会的文化,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时代、社会的特征,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
中国企业的“第三条道路”
发布时间:2023-03-20
对于急待长大的 中国 企业 来说,并购是一种致命的诱惑。企业成长的方式,除内部扩张和外部并购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建立战略联盟。这是一种寻求资本外其他资源的合作,一种开放的、富有弹性的、更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联姻。 致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
发布时间:2015-08-04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航道规划 第三章 航道建设 第四章 航道养护 第五章 航道保护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航道的规划、建设、养护、保护,保障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促......
佛教与中国文学一
发布时间:2022-11-08
前言 佛教是庞大而复杂的历史事实,中国文学也是庞大而复杂的历史事实,这本小书用个“与”字把两者联起来,只是想说说,将近两千年来,佛教对于中国文学,主要产生了什么影响。称之为“影响”,意思是:如果没有佛教,中国文学作品中就......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发布时间:2023-04-13
(一)文的题材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庙塔丘墟”①,追忆当年佛寺兴盛时期......
在国际视野比较中增强中国道路自信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和坚定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比,充分显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实效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国......
浅论博弈学与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2-12-21
一、博弈的本质 我们在探讨博弈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首先搞清博弈是什么,才能进一步探讨它的本质。 1、什么是博弈? 博弈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博弈就是围棋、局戏、赌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们好围棋、局戏、赌博,喜好......
中国电影融资渠道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近几年,我国电影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类型更加多元化,票房成绩也是以每年增长百分之几十的速度频频传来捷报。一直以来,制约电影创作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也就是拍电影的融资渠道。中国电影制片领域的融资能力......
 简述中国居民投资渠道
发布时间:2023-06-22
一、中国居民重要的投资渠道(一)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算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渠道,指的是机构或者个人将资金存放在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机构承诺到期支付约定好的利息和本金,居民主要指赚取利息钱,目前,国内的存款利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银行金融机构无权根据市场情况对利率进行调整。随着物价的增长,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存款的利率也不算高,越来越多的人把精力放在其他的投资渠道上。(二)信托产品信托产品是一种风.........
中国传统道德和谐思想的解构与现代道德教育模式重构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天人合一”式的“和谐”,其主要实质还是在强调一种“天命”不可违,以抽象的共性和谐压抑人的具体的个性和谐,以相对封闭的、强制式的主观和谐代替主体性的自由式和谐。在封建皇权思想被粉碎的......
人性、人道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对于文艺理论界那些在即将过去的世纪中曾经艰难跋涉过的人来说,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是不免会有别样的滋味的。在回首往事,对这踬蹶的来路作思辨的清理时,像人性、人道主义这类曾引起过理论界普遍关注,使一些人吃尽苦头的论题是不可能从人们......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与反分离对法治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27
一、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是指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是可分的。分离说是分析实证法学派的主要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二战前就已经很有名的凯尔森和20 世纪60 年代形成的新分析法学派的首要倡导者哈特。分析实证......
浅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与中国科普
发布时间:2023-04-17
中国的真正的科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句话是颜宁教授在2016年对清华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营员们说的。中国的科普之路已经走了六十多年,但是中国的科普之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生命科学专业的人都知道DNA的双螺旋结构,但是在公交站等车的大爷大妈们知道吗?在工作车间挥汗如雨的工人知道吗?难道这些与他们生活看起来没有厉害关系的基础科学知识他们就不应该、乃至不需要知道吗?从生命科学扩展.........
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
发布时间:2023-06-14
人类因民族、地域、经济、政治等的不同而有了文化的差异,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体系。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往既促进了不同文化各自的发展,又在相互的对话中实现着相互的融合与进步,并时还常常激发出种种新型的文化......
论科学与道德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3-12-18
" 摘 要 从科学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科学的道德功能、道德对科学的导控等方面探讨了科学与道德的互动,认为科学发展需要道德的正确引导,道德也应随科学发展而不断进步。 关键词 科学 道德 互动1 科学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关于自......
冯国璋与周道如的政治婚姻
发布时间:2023-03-22
1916年,冯国璋入主北京新华宫,成了正式大总统。此时的冯国璋志得意满,身边更有一位新婚的夫人周道如。 周道如是江苏宜兴人,父亲在科举考试中跃登甲榜后不幸早逝,家道中落,周道如品性纯良,举止端方,从小发奋读书,学识渊博,......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发布时间:2023-02-05
【 内容 提要】本文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 中国 传统 工业 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 现代 技术过渡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
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
发布时间:2013-12-19
" 由中国足球想到中学语文教育,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如今,没有哪项体育运动能像足球那样引来众多的批评者,也没有哪门学科教育会像语文学科那样招来这么多关注的目光;批评中国足球的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是中国足球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有机融合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韵味悠长的画卷,形成了生动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道德为核心 传统文化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我国面条文化的中庸之道
发布时间:2023-02-20
面条起源于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面条文化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和“会通”精神,同时面条文化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十分丰富。在心灵深处的感召......
中国古代法律史中的“三道”探略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中国法治文明历史悠久,按照“治道”的方式及内容,中国古代法律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礼治时代”、“法治时代”和“礼法时代”,这三个时期的法律各有特色,是中国古代王朝经邦治国的主要依据和根本体现,对后来中国法治文明......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2
学校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尽管我国很早就把素质教育改革提上日程,效果却不很明显。美国在这方面的成就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美国学校道德教育,探寻适合我国学校道德教育......
《水浒传》:透视中国宋王朝的政治与道德的分裂
发布时间:2023-04-23
《水浒传》:透视中国宋王朝的政治与道德的分裂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在问鼎逐鹿的政权斗争中思考历史兴亡的话,那么,《水浒传》则是在绿林好汉的草莽世界中展示社会的动乱。①《水浒传》的确是以“农民造反”式的草莽世界显示当时社......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文明发展的道路选择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 要 近代中国人在国家内外交困、民族危亡之际探索救国、富民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为中国文明的发展展示了新的文明发展导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乡村社会的“孝道衰落”
发布时间:2022-09-28
一、孝道真的衰落了? 如今,孝道衰落的说法似乎已然成了社会共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伦理文化传统的国度,孝道衰落所激起的社会反响可想而知,一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的学者更是希望重塑儒学正统,以圣人教诲收拾人心,再造社会......
国际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 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和国家主权的关系是国际法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国际人道主义的实质是人权的国际保护,而国家主权的特征则是对内的最高权威和对外的独立自主。虽然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会有一定的损害,但因为国家主权的相对性......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2-09-22
摘 要:生态批评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自我反思,它产生于美国,并逐渐席卷全球。本文着重探究“生态批评”这股由西方刮向东方的飓风对中国文学的土壤上所发生的效应,尤其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上的运用,为生态批评与中国......
浅谈中国哲学与中国社会人情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前言最近在读《中庸》,了解了好的德性需要把握两个原则,首先是向内收敛,其次是富有同情心,照顾他人的感受,强调社群。最好的德性即谦卑,性格要柔顺,我本身是一个有些急躁的人,学习这些能让我更沉稳,对我终生有益。除了修心之外,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政治哲学方面的内容。中西方在这一方面差别很大,几乎没有可比性,西方政治哲学有着深厚的民主传统,东方则强调顺从、害怕变革,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去年年底的聂树斌案件,再.........
论中国企业战略管理之道
发布时间:2013-12-17
这是一个充满商战传奇的世纪之交:因秦池标王的昙花一现,在 中国 大地广告策划成功的一片喝彩声中,新闻媒介开始关注龙头 企业 背后的有限资产资源;因何阳点子大王的“指点”浪潮,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抢滩企业中,经营者开始关注......
建设“美丽中国”的康庄大道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 要 按照十八大精神,新近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写入立法宗旨,明确了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新环保法规定了多种措施、制度设计保护、改善环境,但是面对新情势下的新问题,我国环保法制建设仍显不足......
课堂教学改革的“道”与“术”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把好课堂教学的“道”,即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真正的高效课堂一半发生在课堂上,一半发生在课堂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更离不开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搞好课堂改革同样也要握好“术”这把剑。用好这把剑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
畅通数学与生活的渠道
发布时间:2016-12-20
摘 要:数学源自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脱离生活、空讲数学的不良势头。脱离生活空讲数学会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无味,会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遥不可及,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应用题深奥无比。因此,脱离生活空讲数学是不......
中国道路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发布时间:2023-02-14
中国道路在三个根本点上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首先是中国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取代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血腥的掠夺和战争道路;其次是中国道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国家宏观调控、坚持金融监管抵制了“华盛顿共识”鼓吹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再次是中国道路坚持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方针抗衡了西方列强输出民主、颠覆别国政权的“颜色革命”。【关键词】中国道路;和平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华盛顿共.........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关系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论文摘要:过去20多年来,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友好和合作。传统的基于FDI进入的MGRs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跨国公司经营期间和东道国双方的合作大于冲突的模式。基于合作的MGRs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出发,将政府因素作为内在因素......
法律制度与伦理道德:跨国公司东道国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摘 要:开放政策下,跨国公司进入了东道国,与其发生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弱化自己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双方动态博弈的结果。要促使跨国公司履行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需要从法制建设、执行和社会伦理、舆......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要】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
邓小平与李政道的互动交流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06
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因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备受世人称道。那么,李政道的报国之举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呢?这当然首先归因于李政道的赤子之心、远见卓识和出色的动员能力,但是,也离不开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鼎力支持,邓小平就是李政道的最大的支持者。本文依据《邓小平年谱(19751997)》、《李政道文选》等信使资料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馆藏档案文献和口述史资料,较为系统地梳理出邓小平与李政.........
从韩国跆拳道运动探索中国武术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我们经常能在世界各国与地区上看到韩国跆拳道运动者的身影,而韩国跆拳道运动之所以能在国际上迅速得到普及与发展,是跟国家的重视、规范与大力宣传密不可分的,因此,这也是我国武术想要更好的实行国际化发展可以借鉴的地方。......
发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主渠道 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要:国防教育对农村学生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农村中学实施国防教育已成必然。基于此,本文从国防教育与初中历史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切入点,对如何发挥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主渠道,增强学生国防意识进......
综中国特大城市轨道交通述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27
摘 要: 介绍了我国城市的 交通 现状, 指出了上海城市交通面临的形势, 阐述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的 发展 战略及地铁、轻轨 网络 的规划, 提出应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 轻轨 规划 战略 随着 社会 ......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 要】文化间的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留学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传播......
论中国电信行业的营销渠道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电信市场营销渠道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电信行业已经建立的四大营销渠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营销渠道功能不健全、渠道结构存在缺陷、渠道发展不规范等。提出改进的建议:营销渠道建设要以为客户提供优质电信服务为原......
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营销渠道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战略资源。 中国 电信的架构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包括四大营销渠道:大客户渠道、商业客户渠道、公众客户渠道、流动客户渠道。后台为前台提供各种支持。 分析 四大渠道的经营环境、客户特点、服......
中国古代儒家和道教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古代中国地缘位置和政治发展的因素,导致产生了中国本土儒家和道教的发展。 [关键词]宗教;道教;儒家思想 一、地缘位置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特点鲜明。而历史上的中原地......
学术规范讨论与中国新闻学
发布时间:2023-02-23
引言 学术规范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学者讨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将讨论氛围推向巅峰,更有人评价这次讨论是中国学界最具有真正学术意义的讨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人们主要从学术规范和学术腐败等方面发表自己......
WTO对中国IT渠道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从IT渠道来看,WTO之后更多的外国资本会进入中国充斥渠道各个层面,新的模式、新的组合会层出不穷,更多的外国厂商会进入中国,厂商直销的力度会更强。 从宏观经济来看,WTO加速了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
对中国商业道德现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要: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这段话,是对全球商业环境最好的注解。从震惊全球的安达信倒闭和所罗门信用重建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商业道德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如今,中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着“外......
浅析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作为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的剖析城镇化内涵。而不同国家,......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3-05-14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文章 来源 于 教 育 网 内容提要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特别是老庄、《周易》、佛学(禅宗)思想的关系最为紧密。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