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民政殡葬管理工作的伦理意义之探究

民政殡葬管理工作的伦理意义之探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3:17:24
民政殡葬管理工作的伦理意义之探究
时间:2023-01-15 03:17:24     小编:

作为民政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殡葬管理是一种政府管理行为,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对人们的殡葬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规范的一种行政行为。殡葬管理的核心是殡葬改革,所以殡葬伦理也集中体现在殡葬改革的活动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殡葬改革使得殡葬管理获得了巨大的成效。殡葬改革的核心是“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这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殡葬伦理,是民政部门在进行殡葬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伦理关系以及伦理思想等,所调节的是殡葬管理工作中作为主体的民政部门和社会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以及主体和对象(人民大众)之间的伦理关系。具体来说,殡葬伦理在民政工作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生态伦理问题以及改善民生。本文试就这三方面对民政部门在开展殡葬管理工作中所体现的伦理意义进行探究。

一、殡葬伦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殡葬在传统中以一种礼仪的形式出现,是中国古代礼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展现了中国传统中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等传统美德,在维护社会秩序以及和睦家庭或家族当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伦理功能;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封建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的行为,如经济耗费大的重殓厚葬、迷信阴间的存在和造成严重污染、资源占用的烧纸钱鞭炮和土葬等。

民政部门通过殡葬改革,倡导文明丧葬,有利于移风易俗。这就改变了封建陋习,树立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风尚。最终,生态丧葬、文明丧葬逐渐为群众所认可和接受。例如“在葬法上,越来越多群众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等;在祭扫方式上,焚烧纸钱、纸扎祭品、燃放鞭炮等污染环境、易引发火灾的做法,逐步被进献鲜花、种植纪念树、播放纪念音像等方式取代,大中城市基本实现了用黑纱百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鞠躬默哀代替磕头跪拜……”概言之,殡葬伦理体现为社会风俗的改变,破除封建丧葬礼俗,树立新的文明礼俗。

二、殡葬伦理关涉到生态伦理这一重大课题

民政部门在殡葬管理过程中,推行殡葬改革,通过“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达到了节约土地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这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节约土地资源涉及的是社会发展范畴,而保护生态环境涉及的是生态伦理范畴。从社会发展方面看,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本文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待民政工作,下面就生态伦理展开详细的阐述。

生态伦理表面上看来是调节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却是调节在与自然共存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要强调的是,生态伦理不仅是调节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代际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因此,处理好生态伦理问题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利益重大问题。关于生态伦理课题,这里无需进一步介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争论,也无需介绍生态伦理的理论条目,只需要通过事例和数据来表明殡葬方式以及对殡葬方式的改革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土地和森林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载体。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土地平均到个人就显得少了。加上扣除难以开发利用的土地,地少人多就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土地是我国首要的稀缺资源。然而,传统的殡葬方式――土葬――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往往是耕地资源),还会因为制作棺材、纸钱等还消耗大量的木材,破坏生态。改革土葬是保护自然生态的最重要部分,而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门殡葬管理工作的核心。以下是引自《民政30年》的民政部门权威权威资料:

“我国的每年死亡人口在800多万以上,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不断增长趋势。

农村大部分地区普遍兴建了公益性墓地,土葬改革区基本实现了遗体埋葬公墓化,占用耕地、乱埋滥葬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全国各地平坟还田累计达数千万亩;火化率的提高,全国每年可以节省数万亩耕地,节约百万立方米的木材,节俭数百亿元的丧葬费用。

三、殡葬伦理体现民生伦理

民生伦理是从伦理学视角出发考察民生问题。《辞海》中把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在学界,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伦理学问题来研究在我国还只是近几年来才兴起的,其成果偏少而且不系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陈进华的观点,认为“民生伦理表达的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对政府的民生决策作伦理的分析和道德评价的理论。民生伦理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伦理问题,诸如国家稳定与民众生存、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国家建设与民生福利、强势群体利益与弱势群体利益等复杂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的关系。”

更有学者根据近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归纳出民生伦理概念的基本特质,“第一,民生伦理的主导者是政府,政府通过民生政策表达其对民生的伦理关怀;第二,民生伦理调节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伦理关系及其对这些伦理关系的道德评价和道德评价标准;第三,民生伦理的实现仰仗于政府的仁政爱民。”

由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民生伦理是调节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伦理关系,政府的民生政策是整个伦理关系的主导部分,而民生伦理的任务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分析、评价政府的民生决策从而得出理论。

就民政工作的殡葬管理部分而言,民政部门通过推行殡葬改革,大力倡导文明办丧事、节俭办丧事,大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例如,由于火化率的提高,全国每年至少节俭数百亿元的丧葬费用。节俭下来的钱财使得老百姓可以更多地支出在衣食住行,改善自己的生活。殡葬管理既进行了国家建设也兼顾了民生福利。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殡葬改革这一民政部门的决策也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改善民众生活的民生工程。政府在其中通过民生政策表达了对民生的伦理关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