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4 00:03:16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
时间:2023-08-24 00:03:16     小编:

〔摘要〕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一要坚持规则至上,引领改革方向,使改革与规则深度互动,相向而行,牢固确立规则至上的理念和思维,确保规则的到位跟进;二要坚持权利本位,平衡改革利益,将权利本位作为划分权利与义务的根基,作为界定合法与非法的依据,并使其成为人权保障的具体体现;三要坚持权力控制,保障改革进程,将权力控制作为惩罚越权行为的法宝,切实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及“法定职责必须为”;四要坚持程序优先,规范改革程序,程序优先是协调利益的实现方式,是保障改革秩序的基本方式,体现在对司法程序的尊重。

〔关键词〕 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改革,规则至上,权利本位,权利控制,程序优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①,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任务,即建立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思想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新时期治国理政指明了具体路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和规范改革,是依法治国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提升,这要求厘清法治下的改革与改革中的法治的关系,从根本上消除思维上和行动上的错误,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36项改革举措,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180多项改革举措,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台账,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督办。

一、坚持规则至上,引领改革方向

法治是各个项目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具有系统性、根本性和长远性。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是内在和外在的关系,规则至上的法治思维就是以既定的法律规则为依据,以法治为先、法治为重、法治为大的基本要求,在管理社会经济事务中进行观察、判断和思考。

(一)改革与规则要深度互动,相向而行。“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当下中国的改革思路,即“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未来中国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是总纲领,三中全会与四中全会是姊妹篇,在两次全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破一立,前者聚焦于深化改革,后者着力于依法治国。规则至上是全方位综合联动改革中其他领域改革的关键枢纽,法律和法规至上思维就是在法治概念、法治逻辑、法治论断之下,形成概念主义或注释主义的思维和方法,正确认识特点是“定”的规则与特点是“变”的改革要求,处理好法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动态互动内在逻辑关系,改革就是破除顽疾,拔掉暗钉,往往以突破现有法律、制度和政策为先导,具有较强的变动性、挑战性和激进性。法律和法规以守护和维持既有秩序为己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长期性和保守性。法治作为国之重器,基本核心思想就是规则治理。“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正在实施的法律和法规不仅要受社会习惯和习俗的非正式约束,还要受既有法律和法规的正式约束。规则需要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期待规则护航。改革与规则都是手段、方法、举措和过程,两者的价值特征、本质属性和目的追求具有一致性,需要在矛盾的统一中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如果说改革是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河,规则就是约束河水流向的堤岸,没有法治提供规则,改革就会进退失据,就如河水泛滥成灾。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需要规则来维持,公权与私权的分辨需要规则来确证,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需要规则来摆正,政府与市场的界限需要规则来划定,效率与公平的矛盾需要规则来平衡。法律和法规与改革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两种属性不同但又不可或缺的的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两者在法治层面有机结合,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共同构成治国理政的相向而行,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达到通过规则来规范改革,确保改革正确推进、准确推进、有序推进、协调推进的状态。

(二)推进改革要牢固确立规则至上的理念和思维。规则至上的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本准则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制度的安排与变迁则必须通过国家的法律程序、权力机构颁布的命令,人们相互之间的契约协定等才能完成。在法治轨道中改革,就要经受住是否符合规则的检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的今天,“先行思维”仍然在各地的改革施政者脑中形成惯性,认为法律的条条框框阻挡和延缓了改革,是改革的“绊脚石”、“铁镣铐”。马克思讲:“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下流行“改革要上路,法律先让路”,“不突破法律,就没有创新”。只要是主政者认为出效果的政策和措施,只要能够达到其目标,不顾是否违法。这些甚至被用以衡量主政者是否具有改革精神,违法甚至违宪形式推进改革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不难听到“我上面有人”的故事,不难看到“谁耽误发展一阵子,就让他难受一辈子”的强悍标语,这些都是不惜脱离规则轨道的典型事例。法治或规则下的改革就是要抛弃“边抓牌、边定规则”的传统思维方式,确立“定好规则、再抓牌”的规则至上的法治思维方式。习近平强调,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种提法可谓对改革和法律规则关系的“拨乱反正”。“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是正确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尊重规则就是不论涉及任何领域的改革举措,都应该在规则框架下进行实施。改革的具体内容、范围、幅度、条件都不得与法律相出入。由此可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规则至上。

(三)推进改革要确保规则的到位跟进。任何改革的决策和推行,必须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改革不是对规则的破坏,而是规则的建构,改革既是“破”的过程,不可避免要打破传统的瓶瓶罐罐;改革同时也是“立”的过程。首先,法治作为治国之道,其内在要求是立法引领改革,改革推动立法。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应把立法决策、立法规划、立法项目、立法草案等与改革决策紧密结合起来。越是重大改革,越要法治先行,需于法有据进行,如所有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一定要于法有据,通过法治的权威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其次,法有良法与恶法之分,基于善法之上的规则才能称为真正的法治。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在改革开放之初,选择“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路径,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时期,法律草案主要由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初步草拟,这在当时具有合理性。现在看来,不少法规带有该部门的局限性,甚至演化为地方的争利和部门垄断,出现“五龙治水”的规章相互打架,出现有令不行和有禁不止的现象。而且其中不少是“暂行”的,没有明确试行的时间限制,规则成为可以随意拉扯的“橡皮筋”,留下了诸多不确定的制度模糊和权限不清的地带,导致许多领域的改革处于有始无终的状态。这主要表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与职能部门,在法律明令禁止的情况下,通过变通绕道的办法,以“红头文件”、“内部规定”等途径确立“授权”的合法性。当下部分地方和行政机关“权大于法”“以权压法”的问题严重,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笔头(领导批示),笔头不如口头(领导交代),这种司空见惯的“怪象”后面,就在于政府职能的“授权”不清晰,政府的权力尚未关进制度的笼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到的“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1 〕 (P15 ),政府的“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1 〕 (P15 ),这些表述说明一方面要激发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主动性和创造性地改革,另一方面要用法律法规取代和减少“红头文件”。改革不能以牺牲法制的统

一、尊严和权威为代价。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改革的路径选择,已由先破后立转到先立后破。当前清理有违上位法、有违市场规律、有违公平自由的法规,尤显必要和迫切。再次,改革要建立在法治理性的基础上,改革本质上就是法治思维和法律的改革。法因时而立,法因时而进。改革举措必然引起法律体系的调整,引起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变动,深化改革攻坚到哪里,法治建设就应跟进到哪里。我们把改革的成果以立法形式固化下来,这是对改革的承认,是巩固改革成果的最好方式。要从制度上保证改革举措与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同步推进,把改革实践转化为法治实践,又把法治实践融入到改革实践中。

二、坚持权利本位,平衡改革利益

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就是经济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法治与改革是当前的时代潮流。博弈论认为,制度是N人经过N次博弈的均衡解。 法律的基本关系就是权利义务关系,可以这么说,法学也可以称之为“权利之学”。

(一)权利本位是划分权利与义务的根基。权利与义务的划分是法治的根本基础和要求。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当时人们的利益及其选择的结果。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是权利保障,权利本位是法治基本制度安排的原点。首先,法治思维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具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坚持权利本位,通过法律确定市场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且将物质利益关系转化成为法定的义务与权利,从而可以实现利益分配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建立在各主体之间具有平等性和自主性,承认其各自物质利益的基础上。权利本位和权利保护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两者相互促进。改革在重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及权力调整的问题,有些丧失既得利益集团和新产生的既得利益集团,很有可能成为妨碍推进改革的巨大阻力,从而影响改革的部署和进程。面对更加“难啃”的改革硬骨头,没有具有强大权威的法律予以确认和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独立的企业制度与市场自由交易就没有根本保障,市场活力的根基也就不存在了,这于改革和法治而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再次,法定权利可以为改革提供基础性规则和程序性规范,权利本位和权利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改革廓清拓宽道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是依法依纪的过程,只有以权利本位化的法治思维,依法设定和调整权利义务,才能确保改革有序推进、行稳致远。

(二)权利本位是界定合法与非法的依据。舒尔茨认为,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首先,坚持权利本位,就是要以法治逐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和个人之间的行为边界。法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规范、引领人们可以这样做或不得这样做,从而对行为者的行为产生约束,权利本位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行为的模式。人在本性上不愿意接受约束,所以一定要有强大的外部力量来引导决策者遵守法律、厉行法治。其次,权利本位中内含的限权要求为改革设定了法治标准。“法者,治之端也。”改革进入“深水期”,水越来越深,遇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漩涡”、“潜流”也越来越多,利益盘根错节,必然要涉及到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法治的两个主题“法无授权则不能”、“法不禁止则自由”主要用来约束政府行为和保护私人权利。限制政府行为和保护私人权利的目的是根治政府和企业、个人“裁判员”与“运动员”角色的混同。再次,“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法治方式强调措施和方法的规定性,突出表现在实践与行为要遵循基本准则,尤其在社会生活的操作执行层面要有明确规定和要求。行为方式要合法,即采取的措施应符合法律和法规的原则、精神,包括方式来源合法和方式适用合法两个方面。权利本位的赋权就是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让市场活起来,这就是所谓“法无禁止即自由”;各类市场主体可以依法平等、自由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这充分体现了权利本位的法治思维。

三、坚持权力控制,保障改革进程

法治本身就是“控权”机制。“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是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基本准则。法定权限即法无规定无权力,权限合法包括权限来源合法与权限使用合法两个方面。

(三)切实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具体体现,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改革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目的都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首先,“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实施机制是其制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离开了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安排尤其是正式约束便形同虚设。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久的历史性过程,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停步不前,必须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前提是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包括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其次,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法定职责必须为”也就成为政府的法定责任,不能对部门有利的就改,与部门利益相冲突的就缓改,甚至不改。督促检查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我国在政府投资、公共资源转让、政府采购、公共工程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条例,这应成为全口径预算和预算公开的改革,让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阳光之下,堵住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和取消政府的“账外账”的法律依据。再次,“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坚持失职要问责,“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突破考核唯GDP的思维。同时根据“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原则,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追究责任,违法要追究。倘若改革任务和制度不落实、监督不到位、问责不彻底,必将前功尽弃。由此可见,“法定职责必须为”也是法治建设的一种实现形式。

四、坚持程序优先,规范改革程序

法律规定和程序正当要求是一个以多数人和多元利益并存为基础的社会调整机制,争取到最大公约数,乃是解决利益矛盾成本最低的一种手段,程序优先是法治思维逻辑的基本路径。

(一)程序优先是协调利益的实现方式。在社会分化加剧、价值冲突增多的社会转型期,人们之间出现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对立,感受到“帕累托改进”②给其带来的好处在逐渐减少,而对社会不公的抱怨却逐渐增多。产生不同的政策主张、价值标准,这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有没有实施机制来保障大家平等表达诉求,当下体制脆弱、缺乏活力是因为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社会矛盾突出是因为老百姓没有说理的地方。“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1 〕 (P13 ),改革不但要体现法治精神,遵守法律规范,遵循法律程序,还要用法律方式,通过沟通、协商、妥协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程序将利益纠纷通过技术手段来化解,把争端各方统一到程序中来,使冲突各方最容易达成一致。因为以程序性思维和程序法定方式可以阻隔对法外因素的过多考虑,并且可以阻隔对结果过早的下结论的特殊功能和优势,程序优先是纠纷各方唯一能达成一致的实现方式。如果离开程序来解决社会纠纷和矛盾,就有可能出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结果,造成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处理情况,引发新的纠纷甚至违法。通过程序协商对话,即使是非很清晰,也要求我们善于从程序上考虑和处理,一切争议或纠纷的难题总可以在正当程序中突破。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改革进程中吸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参与,“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 〕 (P6 )。毋庸置疑,底层的广大老百姓是改革的受益者,又是改革的推动者。只要健全公民参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的机制,让争议各方平等地表达诉求,让社会多种力量参与,必将有助于避免只重实效而不顾程序合法性的“变法”,从而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联动的改革势态以及最大公约数的改革共识。由此可见,程序优先方式在效益、效率方面可能算不上是最优方式,但是从中远期效果来看,却是最优的方式。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最直接体现在我们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上,体现了我们党的治国理念,凝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共识,顺应了治国理政的基本需要。

(二)程序优先是保障改革秩序的实现方式。随着改革进入深层攻坚阶段,风险也骤然加大,必然要涉及到牵动全局的敏感、重大问题,可能闯入“雷区”,如果一旦产生颠覆性的战略和决策失误,其后果很可能覆水难收、一泄千里。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体制要摆脱“旧常态”,改革的决策和行动也必须讲究正当程序。改革决策过程要经历谋划、决断、实施、监督四个阶段。改革不是规则的破坏,而是规则的建构,在每一个阶段上,都应有相应的决策程序环节。把立法决策、立法规划、立法项目、立法草案等与程序法定方式紧密结合起来,上升为法律规定,实现法定化,使一个完整的决策必须在宪法法律的解释空间中进行,以明确、具体、可行的实施方式、时限和步骤推进。但是有人觉得改革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改革事事都要找法律依据,都要立法,岂不耗费时间,因此要敢于突破“法律框框”,允许“良性违法”。习近平在山东等地方调研时特别强调,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坚持程序法定方式需要下决心改变以往的思维惯性,杜绝所谓良性违法或良性违宪的现象。以程序法定方式推进改革,可能时间拖延一些,可能付出一些代价,但改革不会出现重大失误,不会折腾,因而从长远看改革会更快些,更顺畅些。老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倘若违法行事,表面上改革进程的速度快,但是后遗症更严重,改革成本更高,其后果更严重。上海自由贸易区就是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授权下进行的,是以程序法定方式确定改革进程的一次生动演绎,也是我们今后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式。

(三)程序优先体现在对司法程序的尊重。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整个社会的调整机制与全部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建立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与遵从机制,司法独立的真正落实是对司法权和对司法程序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引用《韩非子》中的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层次的法律结构体系。以程序法定方式规范改革程序,消灭模糊地带和减少自由裁量权,避免人为干扰和随意性,避免个别领导以政策、习俗、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代替或冲击法定程序,这是解决以权代法,维持改革秩序的治本之举。四中全会《决定》中特别提出必须“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1 〕 (P16 ),以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要坚持以程序法定方式防范违法行为,摒弃以违法形式推进改革的做法,不然依法治国的“改革机车”就开不动、跑不快,就可能跑偏、脱轨。改革的变动性需要我们将改革的成功基本经验和基本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朝令夕改的程序和规则,必然会削弱社会大众对法律的信心,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与敬畏,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房产税立法”“农村宅基地入市”都是一个“试点―推广”、“试验―确立”的改革过程,是以程序法定方式规范改革的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本来源于法治的实践,法律思维往往更侧重强调职业化的思维方式,为专业人士的法律工作者所掌握与运用,而在当下法治思维更侧重强调一种治国理政的思维方式,是执政者或者公权力的执掌者掌握运用的思维方式。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倘若把原本来自法律专业人士的职业思维普及到大众,尤其是各级政府中去,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任务上来,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这样,依法治国的道路走通了,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必将脱胎换骨,重振雄风。

注 释:

①法治的对应英文翻译是rule of law,而不是rule by law。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时,官方翻译还是用的后者,直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始,才正式转为前者。

②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这种以帕累托标准来衡量为好的状态改变称为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用法治的思维方式教育学生
发布时间:2017-08-11
一、什么是法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所谓法治就是依据法律的治理,法治包括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和形式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强调两者的统一,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二、依何法教育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依法教.........
论公务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养成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在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之后,如何实现法治就成了国家与社会的共同目标。孙中山先生在近百年前就意识到国民整体宪法意识提升对于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国家中推行“训政”的主张。我国的法治推行实际上......
蒙太奇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 蒙太奇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来源于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术语,表示构成、装配的意思,蒙太奇理论发展到当下,已经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蒙太奇思维的哲学理念启示就是重新组合,可......
我国法治建设理论对兵团维稳戍边法治化的推进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22
在古代,D因其“性别曲直”而受人崇敬,成为执法者的执法代表。在今天,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须要执法者廉洁奉公、公正执法。推进依法治国现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兵团维稳戍边的重要保障。 一、法治建设......
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与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是姊妹篇,体现了破与立的辩证统一。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0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基层的依法治理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提出了推进基层治理法......
法家思想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4-01
摘 要:先秦法家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法治思想最初的萌芽,对于我国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实践有着极大的启示与意义。 关键词:法家思想;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
浅析引领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7
一、尊法之威,维护宪法 《管子明法解》: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思。管子强调法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主张有法必依,赏罚严明;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法的形式明确,用法衡量天下人言行是非、功过、曲直。习近平总书记......
浅析深入学习领会依法治国重大方略自觉提高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
发布时间:2016-12-09
一、全面掌握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主要观点 其基本观点主要为五个强调、五个指明: (一)强调建设法治破除人治,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习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 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重......
市场推进型法治
发布时间:2023-03-05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实行法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民群众是我国法治的主体。我国法治化模式应该以市场经济为载体,以观念培育为重点。党和国家应该通过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宣传法治社会的价值......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发布时间:2023-01-02
一、依法开展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如何取得改革的新的伟大胜利,要靠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
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
发布时间:2023-01-05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对依法行政进一步全面部署。文章通过对最近五年全国一审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机关败诉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而从行政执法依据、组织、职权、程序、保障、监督与责任......
浅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理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 树立“法治思维”理念,强化依法维权意识,运用“法治思维”理念,落实依法维权职责,践行“法治思维”理念,拓展依法维权渠道。 关键词 法治思维 依法维权 一、树立“法治思维”理念,强化依法维权意识 (一)维护职工合......
全面推进依法治会 建设法治工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牢牢抓住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依法治会、建设法治工会的总目标,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在推进科学立法、严......
大刀阔斧推进法治
发布时间:2022-12-18
2015年6月14日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93年3月,乔石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田纪云当选为常务副委......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行的规律性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2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其规律集中表现为方法运行过程中的“战略制导”性。客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行的目标和形式由社会意识形态所制导,即社会的意识形态客观上规定和掣肘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行的方向和方式;主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行的途径与效果由其主体和客体的意志所制导,即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意志影响和左右其方法运行的过程和效应。制导的机理是指社会的发展战略制导思想政治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迈向法治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要实现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施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正确决策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全民打开新局面,持续......
关于政体、法治和执政方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5
"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人类社会已经跨入21世纪,走进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同马克思当年分析、研究和批判的自由......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历程
发布时间:2023-05-21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采用什么方略治理国家这个问题上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历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使我国向法治道路迈出了第一步。党的八大又提出了着手加强法制建设的思想,使法治思想在党的执政方式中......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维护公民环境权
发布时间:2015-08-04
关键词 环境权 环境维权 环境权立法 作者简介:赵静雅,中共颍上县委党校,助理讲师,安徽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2014年10月,美丽的首都迎来了首次以“依法执法”为主题的盛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是......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关于推进依法治税的现实思考 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税收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既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也......
浅谈法治建设中的国际法治思维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问题的提出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国度的法治都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一为国内属性,一为国际属性。国内属性旨在规制国家范围内的各类法律关系,国际属性旨在调和和解决主权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这两者相互协调有机的构成了一国的法治体系。从党的十五大召开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而在此过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就是法治思维的运用,可以说法治思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灵魂。然.........
树立法治思维,提升依法治企能力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党中央根据国家的发展情况,顺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意愿,并通过历史总结得出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推动依法治国的重要决策。依据法律对企业进行经营和治理即是企业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 [关键词]法治;依法治......
企业战略思维和规划模式、方法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7
企业战略思维和规划模式、方法的研究综述 1 引言 通过改http://wWw.LWlm.Com革开放30年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很大提升,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基地,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但仍面临着附......
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探索和选择的治国之路。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概述 (......
浅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只要坚持做到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地实施,维护......
对法治思维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6-09-05
1.法治思维的涵义 1.1思维的概念 思维分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思维,则是指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
法治思维下的网络空间治理
发布时间:2022-09-29
摘 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延伸。网络空间日益发展壮大,但规范网络的法律法规却严重滞后。本文指出建立起有效的法治秩序,尽快地使网络空间从无序向法治过渡,不仅是网络安全和自由......
我国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的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25
摘要:我国当前有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建设法治社会,在法学领域内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所以,对法律方法在我国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解,并且让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之间产生相互的作用,逐渐变成法律工作者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处理的问题。研究明确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的内涵,提升运用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的能力,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法律方法;法律思.........
多措并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9-27
法治政府是相对于人治政府的一种政府形态,它是人类社会几千年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由于时代、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因此在不同国家,法治政府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是在中国......
运用法治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8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被视为未来中国长期增长和长期发展的主旋律和战略抓手,从十六大“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浅谈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6
摘 要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非凡。辩证分析看待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基层要求,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严治党要先行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深入人心。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从严治党。文章即通过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对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的关系讨论入手,阐述新时期下从严治党的现实路径。 ......
浅析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发布时间:2023-05-01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 提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过十年的时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据此,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浅谈高中新教改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14
" 论文关键词:传统教学法 新教学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 论文摘要: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坚持辩证的态度和追求实效性的原则,不能把传统教法与新教法截然分开,而应该取长补短,综合运用,把传统讲授与......
全力推进农村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摘要:村民自治在我国广大农村业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村民自治中的选举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村民选举资格制度方面各地设置了许多障碍,如户籍、居住期限、村民义务的履行、原居住地资格证明等,这些限制......
试论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9
国家执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已经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法不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于随意化,欠缺合法性、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一......
浅谈法治进程中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发布时间:2022-09-26
依法治国就是要按照法治的理论与价值,依据宪法法律治理国家。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法律规范体系,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契机。一、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重要性(一)宪法法律权威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法治国家,没有什么规范比宪法法律更为科学、有效。从实践发展.........
切实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依法保障农民权益
发布时间:2023-06-04
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是保障农民权益的内在要求 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就是“三项制度”、“四个民主”。所谓“三项制度”,就是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所谓“四个民主”,就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
浅析国家治理范式的法治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国家治理范式法治化转型何以必然 国家治理范式是指政治共同体在一定历史时段内于国家治理与秩序建构上所秉持的一整套信念、思维模式及其行动基本倾向,它涵括了国家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安排和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范式正朝......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三维建模方法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当前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停留在二维基础上,缺乏立体、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存在主观性强、工作效率低、公众参与度弱等缺陷,最终导致规划设计质量不高、实施效果欠佳。而在三维环境下,规划设计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
浅析法治经济的改革
发布时间:2016-09-07
过去几十年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却得小到经济学家们的认同,如今中央提出依法治国,标志着中国在国内和国外的治理将增加透明度,经济发展和商业形成的桎梏也将逐渐消失,不主动承认中国市场经......
“四抓四促”规范司法专项整治
发布时间:2022-11-18
规范司法专项整治活动进入第二阶段以来,江苏省宿迁市检察院坚持边整边改、立查立改,坚决把问题解决在开始阶段。 一是抓典型作示范。该院组织开展“学典型、促规范”活动,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十佳案件评选等方式方法,认真评选出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在落实
发布时间:2022-12-0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正确认识四中全会的主要精神。首先,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法,整个决定都是围绕法来做文章,如提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六项重大任务其次《决定》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全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任务。面对新媒体这一新兴的教育载体,我们需要扬长避短,改进思想政治......
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20
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关于推进税务系统依法治税进程的措施和建议 [摘 要]:依法治税的主要内容是:依法治税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税收政策制定的......
浅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深化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2-11-07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须坚持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 依法治国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邓小平同志在其著作中没有明确提过依法治国这四个字,但依法治国的思想却尽显于他的治国理政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依法......
我国电信业改革的法制推进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我国《电信法》立法历经35年断断续续却仍无眉目。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各方应共同促进我国《电信法》的顺利出台。电信行业发展迅速,全面依法治国需要电信领域“基本法”,电信业改革需要“立法先行”,电信市场开放也需要法律保障,而我国现有规范难以应对市场实际。重启《电信法》立法的必要前提是改变对电信业“自然垄断特性”的认识,建立具有真正“独立性”的电信监管机构,并确立“必要监管与促进科技发展并重”.........
领导干部要通过强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
发布时间:2023-03-18
摘 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这就倒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但是,对于现任的领导干部来说成为法律专家,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让领导......
激励方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运用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和人格魅力激励的方法,可优化中学思想政治......
扎实推进软件工程化方式方法
发布时间:2022-09-26
摘要:我国开展软件工程化推进多年,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笔者结合软件工程化推进的现状,根据多年军品软件研发和软件工程化推进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推进软件工程化的一些方式和方法,以期能在推进软件工程化尤其是在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方面起到应有的效果。关键词:GJB5000;软件工程化;软件能力成熟度;CMM;CMMI引言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软件的支撑,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软件视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武器”,把对.........
方法论和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3-03-17
" ——需求交替理论 摘要:抽象思维方法能否准确运用,是判定理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单一的抽象思维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政治经济学有必要借鉴自然科学的非线性思维方法。 我始终认为,论......
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语法研究的方法论与语言社团的思维方式有密切的联系,说得绝对一点,一种语言的语法理论就是该语言社团的思维方式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用流行的语法理论标准来衡量,汉语的语法研究现在还没有独立的、自主的语法理论,用吕叔湘(1986)的话......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着力构建法治中国
发布时间:2015-08-06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法制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 法治国家 作者简介:倪帅,辽宁大学法学院。 法治作为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成果,已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作为当今世界潮流,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近代以来,以法治取代人治成为......
试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07
" 论文摘要:在倡导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里,“道德品质高不高,不是分数能说明的问题”,这是中国高校界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共同认知,也是中国教育界要求加强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初衷。铜仁学院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通过......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3-05-25
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企业职工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题,稍有不慎,企业职工就会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甚至是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掌握了良好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化解......
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15
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出现了许多的企业,而在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会计所发挥的重要性,因为会计的存在才使得工程的账目更加明了清晰,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从价值的层面来说会计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幕后英雄,从功利角度来说很......
浅析如何实现全民守法推进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 要: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
简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由之路。文章就如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以供交流。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法治中国和思想中国
发布时间:2023-04-10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决定很好,也是法学界几十年来一直追求的观念。但是碰到两个问题,一是怎样正确解读这个决定,有些部门是歪曲解读,或者不全面解读。二是怎样按照中央的精神、宪法的精神来解读。 现在有些概念并不很清楚。......
浅谈经济法治的战略思维
发布时间:2016-09-05
法治的思维需要战略思维,经济法治尤其需要战略思维。1990年代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一种战略思维;去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也是一种战略思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浅谈线性代数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08
线性代数是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在研究生考试中,线性代数在高等数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线性代数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此外,线性代数对一些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起到一定的基础性作用。文中对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在它们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自己多年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当前阶段高校教学中线性代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法治文化价值观概述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
浅析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
发布时间:2016-11-16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方法和实证方法 这两种方法既相斥又相依,两者的划分是由于两者的研究成果。而在早期的会计理论研究领域中,并不存在规范会计理论,在实证会计理论出现后为了防止混淆两者,才将其称之为规范会计理论。 1.会计......
推进“三农”问题改革的法律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22
" “三农”问题改革的两难境地 推行“大包干”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成功地解决了12亿人口吃饭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中国农业质的飞跃问题。“大包干”时期的中国农业是传统农业,“大包干”之后的中国农业仍是传统农业......
试论推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12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明确了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目标,并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细胞,依法治理社区是依法......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5-09-15
过去的一年,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是极其重要、极不平凡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多次到教育系统考察指导,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许多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日前......
关于推进村民自治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村民委员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下的特殊的组织形式,其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从立法上是一个全新的组织。它具有行政机关的性能从立法上是一个全新的组织。它具有行政机关的性质,行......
简要分析法治视角下的违法停车治理方式
发布时间:2017-05-27
一、介绍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85亿辆,其中汽车1.84亿辆。全国有40余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而针对违法停车的状况,《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架构的违法停车治理模式过于单一,已难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故而产生了诸多的弊端,陷入了违法后接受处罚,接受处罚后接着违法的尴尬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在立法中引入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柔性行政管理方式,在具体执行中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正确把握的若干范畴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主题的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并对我国法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是加快......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8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音乐治疗是一门界定......
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发布时间:2023-04-27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沐浴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春风,每一所小学都站在新课改实验起跑线上,依据新课程标准,描绘培养人才的新蓝图。在课改进程中,我校着重思考的是:如何立足课程改革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用“心理学”推进机关思想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01
2012年开始,浙江省直属机关工委实施促进干部心理健康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借鉴并运用包括心理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机关思想政治建设。两年多来,省直机关工委着重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心理健康的知识普及率、工作知晓率、活动参......
顺德村庄整治规划方法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03
【摘要】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村庄整治工作,有利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焕发农村社会活力。为提高顺德区村庄整治规划水平,结合村庄规划现状问题、村庄形成历史过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指引。在分析村......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 要:林业行业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是随着时代的要求而不断改革创新的。这就要求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推进林业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创新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实现“五个相结......
法律信仰:践行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
发布时间:2023-01-06
一、引言: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中国 “Law has to be believed in or it will be not work.――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 这句来自美国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的法学格言,如今,在不断孜孜追求现代性的中国人的......
用诗歌形式帮助识记园艺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19
摘要: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是园艺专业《果树昆虫学》和《蔬菜昆虫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教学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这部分内容概括为七言二十八字教学诗歌,帮助初学者理解和记忆,且有益于普及科学知识。 关键词:教......
论“点圆式”工作法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1-19
" “点圆式”工作法是指以有利于全局利益为原则,以岗位需要和既定的岗位目标定点,工作者以点为圆心,以最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半径绕点画圆,不满足于达成既定岗位目标,而立足于本岗位的需要积极探寻并达成新的岗位目标的工作方法。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和推动中国的改革和政治进步(笔谈)
发布时间:2022-12-29
编者按:对于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中国人并不陌生,也见怪不怪。但一向态度温和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最近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崩溃论”(The Coming Chinese Crack-up)的文章还是在国内外理论界掀起了......
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方式方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医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医院工作者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新途径,对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创新医院......
民法规范的性质-游走在自治和管制之间(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关键词: 法律解释;自治规范;管制规范 内容提要: 民法典能够长期在各个体制之间适用的原因是法典通过一些转致条款保证了法典的开放性,同时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根据规范性质不同进行的解释也经常具有创造规范含义的功能。 一、民法典......
针对党内法规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2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决定》进一步将其内容界定为五大分支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体系为什么构成依法治国法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呢?党内法规对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理财治国视阈下财税改革的法治路径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与“理财治国”观念一脉相承。在现代国家,法治构成了国家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轨道,因此,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国家治理的法治化。从整体主义视角出发,财税改革与财税法治密切衔接......
推进依法治档 繁荣发展档案事业
发布时间:2015-08-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依法治国方略,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学习和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依法治国方略,不仅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依法治档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探究新时期推进法治建设和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01
一、审计和法治的基本概念(一)审计含义以国家相关法律、会计理论、审计准则为前提条件,由国家专门授权、委托的专业机构与人员,采用专业方法对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单位所产生的重大项目、财务收支进行审核,包括事前、中、后各环节。主要审核以及监督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活动的真实及合法性,对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主要目的在于优化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二)审计的职能1.经济监督.........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改进治疗方法的疗效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改进的治疗方法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00例,临床中采用改进后的治疗方式,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肱三头肌不切断的情况下,对于塌陷部位进行复位,当塌陷程度较......
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县域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29
县域法治以县域为焦点,是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具体化,也是对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具体化,在县域发展呈现新常态的今天,县域法治建设需在探索中不断推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党面临的形势和任......
推进法治吉林建设的路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创了我党历史上专门就依法治国问题做出决定的先河,彰显了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心和信心。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树立法律的权威的源泉。而法治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基础,让全体社会成员对已有法律规范体系中所蕴含和追求的......
推进审判制度改革 确保公正司法
发布时间:2017-02-17
全省各级法院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推进审判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审判工作,努力消除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机制因素,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