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研究

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20 01:02:32
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3-08-20 01:02:32     小编:

摘要:梁启超研究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理论建树,构成了梁启超宪政中国化理论的重要部分。该问题作为中国宪政模式的核心问题渐次展开,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成型,进而成为梁启超为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设计现代政治制度的开端。以政治哲学为视角,以梁启超宪政思想为对象,以清末民初为历史背景,对梁启超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路线――国体与政体的基本原理、何为国家、何为国体、何为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予以了清理和归纳。这些思想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梁启超宪政中国化理论的基本特点,把握梁启超国体与政体问题的思想主线,而且其对于转型期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亦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梁启超;宪政思想;宪政中国化;国体与政体;政体结构;宪政模式

中图分类号:D03;D6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2.020

梁启超在100年前就对国体与政体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并在历史的进程中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得出了非常精辟的论断。国体与政体问题是与宪政模式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因为宪政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国体或政体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的。于是梁启超就以国体与政体问题作为宪政模式的基本问题,对中国如何构建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展开诸多方面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国体与政体问题是梁启超在此前《开明专制论》中对宪政模式比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把握梁启超在该问题上的思想主线,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评价梁启超宪政中国化理论的思想特点。本文以梁启超的《宪政浅说》一文为中心,按照“国体与政体的基本原理”、“何为国家”、“何为国体”、“何为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五个部分,对梁启超就国体与政体问题的研究作出分析论证,并综合梁启超前后的思想发展来评价梁启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主线。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问题的探讨,亦可视为他设计辛亥之后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开端,其对于当今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有着深刻的历史启示。

一、国体与政体的基本原理

“国体与政体”问题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则、标准、权变和认识路线四个方面。

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原则。要言之,该原则就是“国体不破政体;政体决定国体”。也就是说,只要有国会选举和司法独立,就是立宪政体;只要能立宪,管他有没有君主(国体象征)都已然不是核心问题。因为只要是宪政政体,人民就能获得天赋权利,国家就能进入民主的法治的政治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是否保留君主就要根据中国国情、民情,根据国际形势,根据历史文化条件来加以实际考虑。因此,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历史上来说,首先争取立宪政体都是前提,是基础。也因此,革命党的民主共和与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其实具有一致性。君主立宪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逻辑上都蕴含了民主共和。君主立宪去掉“君主”就是民主共和(因为有“立宪”)。这就能理解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梁启超转而拥护共和。

第二,国体与政体的标准。要言之,该标准就是“以是否立宪(权力归宿)划分政体;以中央与地方关系划分国体”。也就是说,以是否有国会选举和司法独立来区分立宪与非立宪(政体);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划分单一国和联邦国(国体)。归宿于人民就是宪政,就是民主;归宿于君主就不是立宪,是专制。各地方政府有自治权就是联邦制;反之,从属于中央政府就是单一制。权利归属也是权力来源。人民主权既是国家权力的来源(法理)也是其归属(目的)。这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梁启超重点在于争取立宪政体,并在其历史渐进论中倾向君主立宪。

第三,国体与政体的权变。要言之,该权变就是“为国家国民计,不为君主官僚计”。也就是说,是否保留君主不是根据君主贵族官僚的利益要求,而是根据国家国民国情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梁启超展开国内与国际两个向度,分别就人民(开化)程度、主权统一、列强环伺、历史文化等方面强调了君主立宪的必要性。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了以上“一条主线三个方面”,我们就能够正确理解梁启超在国体与政体关系上的观点和选择,也能够对梁启超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及其转变有一个合理的、公允的评价。这是我们在认识梁启超“宪政制度要件”这一问题,乃至整个梁启超的政治哲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第四,梁启超的认识路线。梁启超对于国体与政体问题也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走向自觉的,并表现出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由庞杂到凝练的过程。这一过程基本上是按照我们刚才分析的原理来的,从而形成梁启超在国体与政体这一问题上的思想主线。此前在作为宪政中国化理论的《开明专制论》中,梁启超就在立宪政体和宪政模式的探讨中多处涉及国体与政体。继而,在作为中国化宪政制度设计的《中国国会制度私议》中具有了明确的问题意识。由此,梁启超在1910年的《宪政浅说》中对该问题予以了专门化的研究和论述。1912年归国伊始,他就在《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的演说中再次提到了国体与政体的问题,并总结了二者的关系,并在《宪法之三大精神》一文中重申了他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进而,1915年在其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名作《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中将该问题予以了精辟的论证和凝练的表达,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中国政治的历史道路作了深入的思考,因而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我们拟以《宪政浅说》为主要文本来阐发梁启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和立场,并指明在其后续的制度理论和政治实践中的影响。梁启超在此文中对该问题的专门论述主要包括:何为国家,何为国体,何为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这四个问题。

二、何为国家

《宪政浅说》一文是梁启超在国内立宪运动蓬勃开展时,专门用来普及政治常识而写的一篇文章,其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宪政制度的基本问题。其中,除《叙》《例言》外,一共有两章七节。第一章《国家》含《国家之意义》、《国家机关》、《国体》、《政体》四节,第二章《政治》含《国家之功用》、《国家之目的》、《政治之意义》三节。

梁启超首先申明了认识“国家”的重要意义。他说:“立宪政体者,政治之一种也。而国家者,政治之所自出也。故欲知宪政之为何物,必当先知国家之为何物。”[1]31紧接着他指出了这一简单概念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内容,不是那么容易认识的。而该文的目的就在于简要说明这些问题。他说:“国家二字之义,骤视之,一若愚夫愚妇可以与知;细按之,则积学鸿儒,犹或苦于索解。若欲穷原究委,则国家若何而发生,若何而成立,若何而消灭,其实质上之性质若何,其法律上之性质若何,其所向之目的若何?凡此数者累数十万言而不能尽。别成为国家学之一专科,此非本书所遑及也。本书之旨,则在略明国家之体,乃得藉以推论其用耳。”[1]31-32这说明,梁启超该文目的就是针对国民性而使国人对国家有一种近现代政治哲学上的认识。就此而言,这是他在《新大陆游记》和《开明专制论》中的国民性问题的延续。国民只有认识了什么是国家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国民,才能了解国家权力和自己的权利。 接着,梁启超就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分别驳斥了在单一标准和具象内容下对国家的看法。他的意思是,如果画地以为国家,那么先民为什么有土地而无国家,反之,“近二十年来,弃数千里之地,而国家如故也。”同理,梁启超也指出了“指人民以为国家,无有是处。”因为国家不是单个分子的简单累加。接着,梁启超特地说明,君主也不能直接就是国家。不仅“若谓君即国,国即君,则共和国之无君者,应不得称之为国”;而且“君主也者,国家之最高机关也,而非即国家”。因为梁启超意识到,君主即国家,就没有办法立宪。霍布斯的悖论就在这里。

“然则国家果何物乎?”梁启超先摆出了国家的定义:“国家者,在一定土地之上,以权力组织而成之人民之团体也。”[1]33 指出国家是在一定的领土(含领海、领空)空间上通过某种政治结构统合而成的人民团体。也就是说,国家是一种人民的政治自组织形式。而该政治组织权力则来自人民的权利和公意。这是他以此前宪政理论基础和过渡理论作为“前理解”而对国家所作的解释。梁启超的这个定义尽管还比较生涩,但确实凝练地表达出了他对宪政国家制度的理解。梁启超还详细分析了国家的基本要素。

“第一,国家须有一定之土地。”[1]33 对此,梁启超解释说,无土地无法成立一个国家;但有土地不一定就有国家。游牧民族只有部落而无所谓国家。其实也就是土地只能作为国家的必要条件。然后梁启超就以此定义了领土“国家领有一定之土地,谓之领土。”

“第二,国家须有人民。此亦理之至易明者。但其人民不必有亲族血统之关系,徒以同栖息于一地域故,利害相共,而自然结合,谓之国民。”[1]33 在这里,梁启超特地强调了国民之间不必有亲缘关系,而是在一个利害相共的政治共同体之内自然结合的人民。这里面隐含了一个意思:国民不是臣民,国民与国民之间、甚至统治者内部之间不一定要存在亲缘关系。这是一种现代国家政权概念。也就是说,国民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公共领域的政治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梁启超特地提出了“公德”概念,也是针对传统中国社会的“私德”来的,目的就在于重新确立国家的政治组织系统,以及国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是宪政,就更加不能让执政者与国民之间有私人关系。这一点卢梭说得非常清楚:只要是私人关系、依附关系,就是奴役,就是专制。而统合这种国民公共关系的,就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治权力。

所以,“第三,国家须有权力。”[1]33梁启超对这一点的说明着墨最多。因为只有某种政治共同体和国家政治组织,才能把领土和国民统合起来成其为一个国家,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秩序,并因为这种共同体和组织体系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国家形态。对此梁启超从必要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解释了国家。针对前者,梁启超说:“国也者,必统一有秩序而始成立者也。如何而后能使之统一而有秩序,必也有命令焉者,有服从焉者。以我之命令,而强制人使不得不服从,谓之权力。国家具有此权力,谓之统治权。无统治权者则无国家。亦惟国家始能有统治权。”[1]33很明显,梁启超是按照人类社会的秩序理论来论述国家的必要性的。这说明此时梁启超已经对西方政治哲学已经有相当精准的理解。秩序的确是契约社会、宪政国家的理论基础。霍布斯和卢梭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政治哲学思考的。梁启超也是以社会契约论的法理来说明国家的合理性。他说:“无论何人,皆不得强制他人。人之得强制他人者,必其为国家机关而代国家行此权者也,如君主及一切文武官吏是也。否则由国家法律赋予以此权者也,如地方自治团体及民法上之一切私权是也。国家之特质,实在于此。”[1]33-34 梁启超这段对国家权力合理性问题的法理论证需要我们仔细辨析。首先,梁启超按照西方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思想明确了人人平等的必要性,指出国家权力的强制性只能由国家机关体现。其次,梁启超区别了不同国家形态下的国家机关,指出君主和官吏是一种国家机关,宪政国家机关和民选团体是另一种国家机关。再次,梁启超隐约透露出这样的意思:前者的君主制国家偏重于国家权力;宪政制国家偏重于国民人权。因此前者是以君主专制实行统治权,后者是以公共的法律实行统治。民权自治只能实行法治。

对此,我们要看到,梁启超的这种解释有其合理性,因为无论君主专制还是宪政法治都要实现社会秩序。梁启超的意思是,实现国家秩序、国家职能,都只能是国家机关,所不同的是机关的形态。这不仅体现出梁启超一贯的国家主义,也透露出其采用君主立宪制的倾向,也为下文区别论述国体和政体打下基础。但恰恰就在这里,又暴露出梁启超理解西方政治哲学上的片面性和缺陷。首先,君主是(最高)国家机关,就潜在包含了“朕即国家”的命题。如果是这样,恰好就与梁启超自己一开始摆出来的“无论何人,皆不得强制他人”相矛盾。其次,如果君主是(最高)国家机关,法律也就来自君主。那么法理就与国家发生冲突,法律就不再是理性的公共规则,社会秩序就无法实现。实际上,无论是根据法理还是考察历史,专制到最后几乎没有不失控的(梁启超自己也看到了这一点)。究其原因,就在于梁启超混淆了法理中的“理性”和“强制性”。所以,梁启超在国家这一问题上,基本上走的还是霍布斯的路线。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特别指出,梁启超的这个思想路线,也极有可能是日译西学的毒化结果。因为日本式的君主立宪是建立在阉割西方宪政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的。这种立宪政体是非常有限也是非常脆弱的,不仅带有封建专制的野蛮性,也带有狭隘民族的极端性,一旦国内危机凸显、国际环境变化,就会马上产生退转,继而走向极端。所以说日译西学的君主立宪理论带有一种法西斯政治哲学性质,并牢牢扎根在日本人的精神深处。梁启超在民国初年对此有不自觉的认识,所以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法西斯倾向始终保持警惕,并在晚年最终转向民族主义。梁启超的这种民族主义,政治立场上表现为维护国家主权,文化立场上表现为民族文化本位。

“要素”本身不能成为一个“系统”。单纯的聚合不能产生秩序。所以他说:“既知国家以三要素结合而成,则其形状大略可识矣。然欲明其法律上之性质,则尤当知国家为组织而成之一团体。”接下来,梁启超就要统合这些要素,以法理论证国家权力的合理性。他说:“苟不能成为一体者,则不得称以团体。所谓一体者,如人体然,有意识,有行为,对于内而能统一,对于外而能独立者也。”“人格云者,谓法律上视之为一个人也。而国家者,则最高最大之团体,而具有人格者也。明乎此义,则知指土地为国家不可,即指人民指君主为国家亦皆不可矣。国家实超然立于君主与人民之上而自为一体者也。”[1]34 梁启超的思路是:首先确认国家是一个团体,然后根据他的有机体思想论证国家是无形精神和有形物质的统一体,继而再以有机体(人)的特殊性将之拟人化,得出国家的统一性和独立性,进而再根据法理得出了国家主权的相对独立性。最后就能说明国家是有其客观对象和利益要求的独立的主权政治体。这样一来,既可以使国家对内而言超然立于国民之上,为国家主义论证,也可以使国家对外而言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主权。 最后,梁启超通过考辨“”字①,精辟地总结了他对国家的观点。他解释道“我国文之‘’字,古文但做‘或’。许氏说文之释或字曰‘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其用意之精,含义之富,真不可思议。从口所以表国民也;从一,所以表领土也;从戈,所以表统治权也。”[1]34 这已经是一种对国家的现代化解释了。

在该书第二节《国家机关》中,梁启超解释了国家机关及其分类。他接着上一节的思路,首先按照民法法理摆出了国家机关的当然性与必要性。他说:“国家既为一团体,然团体之意思行为,赖有机关而始得见者也。故次当论国家机关”。[1]35然后将国家机关分为直接机关和间接机关,二者的定义分别如下:“直接机关者,司机关之人,非受他机关所委任,乃直接从宪法所规定,缘法律事实之发生;或经法律行为之顺序,而自然得其地位也。”[1]35“间接机关则不然,司机关之人,由他机关所委任,而委任之人,更得举其职权内之事务,转委任于他机关。”[1]36 梁启超以公司为例来说明什么是直接机关和间接机关及其相互关系。公司股东大会是直接机关;公司经理是间接机关。并按照民法法理指出:“凡国家机关,无论为直接者为间接者,其法律上皆无人格而不得为权利义务之主体。”[1]36梁启超的理解与解释固然有其道理,直接机关与间接机关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蕴含、派生关系(梁启超清楚这一点,所以作了“直接”和“间接”的区分)。他说的“直接机关”,不仅包含了直接的、法定的、必要的国家机关,也包含了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含义,议会或者股东大会都是权力机关;“间接机关”其实就是执行机关,执事以实现权力机关所代表的利益,由直接机关产生。但他的理解还是有问题的,以股东大会比喻直接机关,以公司经理比喻间接机关也不能完全说明他这种区分的涵义。而且梁启超把机关和机关首脑合二为一。他的这种混合语词就反映了他对这一问题还不是特别清晰。所以他在权利义务(即法人资格主体)的表述上,很明显排斥了自然人资格,但又没有明确区分机关首脑的法人资格与自然人资格。这与他在上文中指称和论证“国家”的时候犯了同样的错误。很自然地,他就把君主和“大统领”都作为机关的“一人独裁者”,甚至同封建专制体制下的“尚书侍郎”简单比附。这就避免不了与他自己的相关论证自相矛盾了。

三、何为国体

梁启超一开始摆出区分国体的标准,并按照该标准对国体进行了分类,然后以他所谓的直接机关和间接机关来解释这几种国体。他是这样说的:“国体之区别,以最高机关所在为标准。前人大率分为君主国体、贵族国体、民主国体之三种。但今者贵族国体,殆已绝迹于世界,所存者惟君主民主两种而已。君主国者,戴一世袭之君主以为元首。苟其无国会,则此为唯一之直接机关,自即为最高机关,可勿深论。即有国会者,亦大抵以最高之权,归诸君主。故曰君主国体也。民主国者,人民选举一大统领以为元首,复选举多数议员以组织国会。而要之其最高机关,则为有选举权之国民,故曰民主国体也。”[1]37

梁启超是以“最高机关”作为国体的划分标准的。果然,在这里,梁启超就把君主和最高机关直接等同起来(把君主作为最高机关的悖论和缺陷,我们在何为国家这个问题里面已经指出),然后以最高机关的归属划分出君主与民主两种国体。无国会的君主国体者就是君主(专制)国体,以人民选举出总统并以国会作为最高机关者为民主国体,这似乎都没有问题,问题是他无法解释君主立宪制,而这一点对于梁启超尤为重要。梁启超很勉强地论述说,有国会的“君主国者”也因为最高权力“大抵”归于了君主,因此也算作君主国体。这样一来,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就没有了区别。于是梁启超就站在了自己宪政理论的对立面,很难自圆其说。这个矛盾和缺陷对于梁启超来说是很要命的。而且它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倘若如此,那么梁启超就解构了自己“立宪”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一点后来被革命党揪住,猛烈攻击梁启超是为君主专制辩护的御用文人,虽然其曲解了梁启超,但也确实是因为梁启超的这种“混合”思想始终保留着授人以柄的“辫子”。

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梁启超在国体与政体这一问题上不够深刻,思想含混,所以国体与政体二者就出现了可溶性,这就导致了他在说明国体的时候借用政体;说明政体的时候又借用国体,陷入了循环论证②。不仅如此,梁启超在论证君主国和民主国的时候,很明显是以“权力归宿”作为最高标准了,可标准明明是“最高机关”,这又怎么解释?尽管梁启超的这段话里反映了他有向“权力归属”标准靠拢的趋势,有向三权分立作为宪政通式的倾向,但毕竟没有实现该问题原理的自觉,从而也掩盖不了他的这个矛盾。他在论述国体的时候,一开始并未有国体的概念,而是把标准摆在了前面,就说明了这一点。他其实不知道怎么定义国体,从而也说不清楚国体的分类。所以,第三节《国体》在整个《宪政浅说》中是着墨最少的一节。其实只要我们明确了国体和政体的原理,我们就能对国体和政体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也能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就能够对梁启超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也能够掌握梁启超对这一问题的思想主线。

其实,“君主立宪”在实质上是立宪政体,也是半共和国体,已经是民主宪政制度,不能随随便便就归类到“君主国体”里面去,至少要与君主专制区别开来。“君主立宪”中的“君主”,其实只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了,很难用来指称国体,已经成为“立宪”政体外围的历史文化符号。象征性的标准与实质性的标准,不是一回事。

“复次,有以国家结合形态而区别国体者,则其种类曰单一国,曰复杂国。单一国者,如我中国及英法俄日等皆是,其性质为人所共知,不必赘论。复杂国者,以二国或多数国相结而为共同国体也,复分二种:一曰君合国,二曰联邦国。君合国者,两国而同戴一君主者也,如奥大利之与匈牙利(笔者按:即一战前的奥匈帝国),三年前挪威之与瑞典皆是。联邦国者,多数国相成,美国以四十五州联合而成,德国以二十二君主国三共和国联合而成是也。”[1]38 可贵的是,梁启超以完全殊异的角度,以截然不同的标准再次划分了国体,并逐一论之。这就保证了它在国体这一问题上的完整性。但同样也是因为理解的问题而导致了上述同样的混淆。他按照国家的组合形态分为单一国和复杂国。其中,单一国里他把中国与英法等西方国家归为一类;复杂国里又分为君合国与联邦国。这些都是简单比附、自相矛盾的。首先,西方有地方自治的传统,因此欧洲分为很多个国家。无论是两个国家相合为一个所谓“君合国”,还是联邦制国家,实际上都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所以中国传统封建专制的“郡县制”与他所谓的“单一国”不能简单比附,至少要分别论述。而且,英国(Unite kingdom)怎么也很难说是单一制国家(不同于法国)。其次,欧洲由于教会组织无国界地遍布,又由于欧洲国家(尤其是王室)一直以来相互通婚,组合成奥匈帝国这样的“君合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国家组合形式与中国古代“四方来朝”的宗主国与附属国关系也不是一回事。朝鲜从来就不属中国。再次,论述联邦国的时候就更是离谱。由于西方国家上述的历史文化特点(地方自治、教会共同体等),自治的地方不能说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梁启超把美国联邦制看成是“多数国组成”的“联邦国”,大概是出于各个州可以立法。但各个州可以立法是因为有州议会(地方自治),而且立法不得与宪法相违背。美国可不是什么“多数国组成”,它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响当当的主权国家。 由此我们看到,梁启超由于他一贯的“混合”特点,就导致他在政治哲学上的很多失误。但这种理解上的偏失与解释上的失误是可以理解的。不惟梁启超,“近世言国法学者,恒以此为聚讼之一端焉。”[1]38 过渡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

四、何为政体

梁启超力图按照《国家》这一节中所确立的标准,来说明政体问题。他同样没有给出定义,而是摆出标准后再分别界定划分结果。他说:“政体之区别,以直接机关之单复为标准。其仅有一直接机关,而行国权绝无限制者,谓之专制政体。其有两直接机关,而行使国权相互制宪者,谓之立宪政体。”[1]38 相对于国体问题,梁启超对于立宪政体及其相关的问题表现出更加清晰的认识。首先,他在政体上明确区分了专制和立宪,并且指出如果仅有“直接机关”并且行使国权无限制就是专制政体。这个“直接机关”其实也就是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的混合体,由于没有分析制衡所以无限制,也正因为此,才成其为专制。这已经是在表达一种三权分立的思想了。因为所谓“仅有直接机关”、“绝无限制者”,其内在标准就是三权分立。所以他定义立宪政体的时候就明显是在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作为标准和要件。

接下来,梁启超就要解决君主立宪问题。他首先摆出了标准,并在国体与政体问题上有所偏重,作出取舍。这个表明倾向性的标准就是:“故立宪与专制之异,不在乎国体之为君主民主,而在乎国权行驶有无限制。”[1]38 从而表现出向国体与政体问题的基本原理靠拢的倾向。这样一来,三权分立问题也就随之要突显出来,因为所谓“有无限制”问题,在制度上就表现为三权分立制度的有无问题。只有三权分立才能限制君主,也才能防止某一政治权力或者政治部门的独大和专制。所以紧接着,梁启超以英国为例,“今就现世之君主立宪国而举其特色,则有三焉”:

“第一,民选议会”。“议会即国会也。凡立宪国必有国会,以多数议员组织成之。其议员或全部分由人民选举,最少亦须一大部分有人民选举”。[1]39国会是立宪的充分必要条件,已无需赘言。梁启超敏锐地指出,国会议员必须民选,否则就不成其为国会。君主、皇室钦定指派的党羽集团根本不是国会。后来清廷召开的资政院正是这种混合形态,成为中国特色。本来钦定民选各得其半,议长钦定,但实际上资政院由民选议员所主导。原因就在于一部分钦定的议员明里暗里同情甚至支持民选议员的政见,在内心里已经抛弃了无药可救的清廷。继而,梁启超指出,国会最主要的职能有二:“一曰议决法律;二曰监督财政,法律非经国会赞成不能颁布,预算非经国会画诺不能施行。凡所以限制君主之权,无使滥用也。”[1]39 所以,国会是立宪政体的核心,是三权分立制的重点,必须保证国会民选来源和政治职能。梁启超精辟地指出:“是故无国会不得为立宪;有国会而非由民选,不得为立宪;虽有民选国会,而此两种权力不圆满具足,仍不得为立宪。”[1]39

“第二,大臣副署”。大臣副署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形态。首先是立法的效力问题,“凡立宪君主之诏龋必须由国务大臣署名,然后效力乃发生。” [1]39梁启超此处的“立宪君主之诏敕”,实际上就是通过决议的法案。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法案须以君主名义诏敕颁布,然后由大臣署名。国务大臣是内阁常设机构,相当于内阁总理。但在名义上还是君主的朝臣。大臣署名,一是为了君主无责任,二是为了内阁责任制。君主因为无政权,因此无责任,反之亦然。其次,这样一来,大臣副署,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名义,而是落实内阁责任制。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梁启超对大臣副署的解释:“盖立宪国之君主,神圣不可侵犯。一切政治,不能负责,故违宪失政之举,皆以大臣尸其咎。”再次,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务大臣,除了担任内阁大臣之外,多了一层与君主的关系。并在与君主的关系中体现其责任制。所以梁启超说:“故为大臣者,遇有违宪失政之诏敕,则宜力争;争之不得,则宜辞职。苟不争不辞,而贸贸然署名,则其辅弼无状明矣,故人人得起而责之。此立宪国最要之一条件也。”[1]39 梁启超的这段论述很值得分析。首先,之所以“此立宪国最要之一条件也”,就在于其实大臣是对议会负责的,也就是对人民负责。尽管在名义上是皇家大臣,但其实对君主无责任。所以才会出现国务大臣与违宪君主相“力争”。所以“争之不得,则宜辞职”,是相对于君主而言,不是相对于议会而言。这样,即便君主有违宪失政之图,也无法执行。由于西方是法治国家,所以大臣副署、执行议会通过的法案,就等于实现了国家的职能。政权不在君主那里。其次,梁启超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就在于清廷的军机处职能。梁启超敏锐地看到了军机处与国务大臣的相似性。但问题是,军机处成员尽管大多数不是皇室成员,却始终是地地道道的封建专制势力,他们与君主的关系可不是什么名义上的。所以后来资政院与军机处又是矛盾重重,意气风发、锋芒毕露地要弹劾军机,闹得水火不容。结果资政院也削弱了自身的历史延续性。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第三,司法独立”。 “凡立宪国皆有独立之审判厅以行司法权。何谓司法?谓遵法律以听狱讼也。何谓独立?使审判官于法律范围之内,能自行其志,而不为行政官所束缚也。审判官如何然后能不为行政官所束缚?凡任此者必终身在其职,苟非犯法或自行乞休,则虽以法部大臣,一不能L革之左迁之。如是则无所顾忌,而审判始得公平,人民权利,始获保障矣。此又立宪国之一重要条件也。”[1]39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司法独立都是宪政的充分必要条件。司法就是依据法理、适用法律、执行裁决的法治活动。宪政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司法不仅不能依附于行政,相反还要以法律来监督行政、规范行政、评价行政,所以司法必须独立。梁启超认为司法独立的途径就是英美的终身大法官制度。实际上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这里不具体展开。起码来说,对于一个长期没有法治传统的封建专制国家而言,法官终身制也未必能在短期内实现法治。社会风气的败坏让终身独任的大法官也不能幸免,况且在这样的体制内行政权力无孔不入。但梁启超提出的这一点确实具有合理性,也是英美的历史经验。至少,行政大员不能通过任免来要挟法官,也无法通过频繁的人事更换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梁启超总结道:“举此三条件,规定于宪法中,而不许妄动,谓之立宪。”然后明确指出:立宪政体的制度要件就是三权分立。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他说:“立宪之制,首行于英国,而法人孟德斯鸠撮其精神,著为《法意》一书,名之曰三权分立制。”[1]39 终于,梁启超在其混合性的思想中表现出明快,从而使得他隐隐触摸到了宪政的一些核心问题。一是,立宪与三权分立的关系,他意识到了三权分立就是宪政政体的制度要件;二是,宪政、民主与法治的三位一体关系;三是,法治离不开法的精神。所以,梁启超紧接着就介绍了什么是三权分立,以及三权分立的统一性问题③。他说:“三权分立者,谓立法权,由国会行之;行政权由国务大臣行之;司法权由独立审判厅行之也。虽然,分立云者,非鼎峙而无所统一也。”[1]39-40怎么统一?梁启超还是按照他的习惯思路,以“体用”来论述之④。他说:“立法行政司法,总名曰统治权。统治权之体不可分,可分者乃其用耳。”梁启超说不清楚这个“体”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辩证法的统一性。梁启超于是就把“君主”搬出来,作为这个“体”象征,来总揽这三个分立的“用”。一来,这确实不乏是一个很现实的理论方法,二来,正好梁启超要论证君主立宪的优越性。不过,他的这番论证也确实很精彩,在事实上也确实有那么一回事。他的论述进路就是:统治权之“体”总揽了统治权之“用”,就在于“君主之行立法权,则以国会协赞之形式出之;君主之行行政权,则以大臣副署之形式出之;君主之行司法权,则以审判厅独立之形式出之,斯乃所谓立宪也。”[1]40 三者都以君主的名义行之,于是就借助君主这个象征表现出了三者的统合。但君主也仅仅只有体,而不能有其用。君主有体也有用那是专制;有体无用是君主立宪;无体也无用是民主共和。至此,梁启超终于通过宪政政体的制度要件――三权分立,将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者区分开来。这个思路比他在上文说明什么是国体的时候要清晰得多。

五、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对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我们要同时完成三个理论任务:一是国体与政体在政治哲学上的关系;二是梁启超是如何对该问题进行不断补充、修正,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呈现的思想主线;三是梁启超在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偏向和取舍。其实这三个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同一个过程,所以统称为“国体与政体的关系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说:政体就是政权的结构形式,以三权分立为制度要件,分为专制政体和立宪政体两大类。国体就是国家的组合形式,以中央与地方关系为标准,分为单一制国体与联邦制国体。这就是国体与政体的概念。明确了这个概念,不仅能够明了什么是国体与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也能够洞观梁启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观点、理解程度和历史发展。

正如我们在国体与政体问题的原理中所指出的那样,宪政主要在于政体。政体是国体的逻辑前提和历史基础。所以国体问题是建立在政体问题之上的。因此君主这一主权象征,只能是国体的象征性标准而非实质性标准。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之下,君主这一国体问题其实还是政体问题。梁启超随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总体上说,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的思考和选择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尽管他对此还没有完全的自觉。

梁启超在国体与政体问题上的不断补充和修正,表现出他对该问题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因此也同时就表现出一个走向自觉、逐步呈现的历程。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分析的那样,梁启超在《宪政浅说》之《政体》一节中就表现出了以三权分立确定立宪政体,以立宪政体评价国体的思想倾向。其次年撰《新中国建设问题》一文,就明确将国体问题框范在“单一国体与联邦国体之问题”中,并结合中国国情作了适用性的思考;而君主这一问题,梁启超意识到了其实还是政体问题,所以将“君主国体”中的君主立宪,明确地改称为“虚君共和政体”,并且明确地指出:“不知英之有王,不过以此为装饰品,无丝毫实权,号为神圣,等于偶像。故论政体者,恒以英编入共和之一种”[2]。

这一逐步呈现的思想历程,亦表现为梁启超对国体与政体的偏重和取舍。《宪政浅说》中固然对其有所偏重,1911年之《新中国建设问题》中亦含有这种倾向。1912年在《初归国演说辞・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中,梁启超指出:“夫国体与政体本不相蒙,稍有政治常识者频能知之矣。”并且明确地指出:“立宪派人不争国体而争政体”[3]随后同年之《宪法之三大精神》一文中,梁启超再次强调:“以吾平昔之所信,总以为国体与政体绝不相蒙,而政象之能否止于至善,其枢机恒在于政体而不在国体。”由此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何种国体之下,皆可以从事于政体之选择。”[4] 也就是笔者所言之“政体决定国体;国体不破政体”。

以上三个方面,终于在梁启超1915年的名作《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那里汇总,得到了较为透彻的阐述。

注释:

①《饮冰室合集》中基本上用的是繁体字,很多地方亦用异体字。为方便表述和阅读,在引用其文时转化成简体字。此处为读者理解梁启超思想计,""字未作简体字转换。

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逻辑上的循环论证和思想上的模糊含混,与哲学上的统一性是两码事。诚然,一个国家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体,即既具备某种政体也具有某种国体,如立宪政体可以选择君主国体。但决不能是一个国家既是一种国体又不是这种国体,政体问题也是这样。

③所以梁启超于次年改称为"虚君共和",说明他对于这一点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参见梁启超的《新中国建设问题》。

④这是宪政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一个缺乏政治理性和宪政能力的民族必然会在"分立"中尖锐对立,耽于内斗,从而表现出缺乏政治理性的幼稚。民国前期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宪政浅说[M]∥饮冰室合集:文集22.北京:中华书局,1989.

[2]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M]∥饮冰室合集:文集27.北京:中华书局,1989:35.

[3]梁启超.初归国演说辞[M]∥饮冰室合集:文集29.北京:中华书局,1989:5.

[4]梁启超.宪法之三大精神[M]饮冰室合集:文集29.北京:中华书局,1989:9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08
一、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多数还是处于表面上的形式,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首先表现在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分权过度......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体育赞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摘要]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下,全民健身运动空前高涨,运动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新热点,有力地带动了运动器材和运动服装的热销,为 体育 用品 企业 迎来了新的 发展 契机,同时,体育赞助在 中国 迅速发展,众多体育用品企......
完善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问题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教育财政投入还比较低,已引起理论界的关注。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基本特点。 3.财政......
梁启超、胡适与杜诗学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01
摘要:梁启超和胡适是杜诗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的关键人物。他们以现代的学术眼光、文学观念、审美情趣来观照杜诗,从不同的角度突破了传统杜诗学的研究框架,开启了杜诗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之路。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分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企业集团来说,财务管理都是管理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体制并不健全,还存在着很大的优化空间,如何构建符合企业集团规模、运行特点的财务管理体制逐渐成为企业集团当前需要解决的......
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 要:粱启超是 中国 近代史上最具 影响 力的思想家之一。粱启超早期思想之激进与晚期思想之保守的矛盾,与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由带有文化和种族主义色彩的传统民族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侵......
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三)
发布时间:2023-07-05
" 三、近中期缓解我国失业压力的宏观思路和财政政策 2005年及“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有效地缓解失业压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这是政府宏观政策调控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本......
中国失业问题与财政政策研究(二)
发布时间:2023-02-24
" 二、当前我国政府及财政支持就业政策运用的实证分析 (一)当前我国的失业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也日趋合理,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但当前的就业形势......
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
发布时间:2022-07-21
【 标 题】文学革命与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更新的贡献(节选)【标题注释】课题项目:浙江省“十五”规划课题“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与现代价值研究”(NO2WX4);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梁启超与20世纪中国文论”(2002XP59)。【 作 者】金雅【......
东亚一体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要:目前,东亚认同相较于其他欧美地区发展相对逊色,呈现出归属性区域认同薄弱、回应性区域认同刚起步、功能性区域认同显著的特点。因此,就需要在尊重东亚各国的主权意愿之上成立正式组织并建立各国能够接受的有效的制度将东亚规......
针对道路桥梁设计隐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3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设计质量已经越来越多被人们关注。由于道路桥梁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而道路桥梁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对于道路桥梁设计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本文主......
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对策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5
会计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的农村地区在一定时期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介入会计活动,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对策研究分析”会计管理体制问题对策研究分析会计管理体制是指一个国家依据法津法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新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政策调整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1
教育政策运行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就是政策调整,主要指的就是相关政策的制定人员结合实际状况和现阶段形式的需求,不仅对政策进行完善,还要对其进行适当补充的过程,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现最好的政策调整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样才能满足教育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新政策背景下,怎样才能对教育体制政策性的调整进行完善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1针对政策调整原因分析1.1现有教育管理体制政策内容欠缺在党以及人民的.........
外资并购国企具体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 要 在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过程中,以下几个问题是时常考虑并在实务中考虑的问题。本文拟对外商在中国法律并购过程为主线,着眼于外商投资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审查及其对策,以期梳理我国在外商投资并购境内企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中国体验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06
提要在新世纪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形态得到了各方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体验经济内在的发展形态与机理,有必要对有关体验经济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
吉林省体育旅游市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1
本文首先阐述了知名体育赛事少、宣传力度不足、忽略学生群体和从业人员营销意识差这四点吉林省体育旅游市场现存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能够为吉林省体育旅游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前言 最近几......
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6
基于当前我国一行三会监管格局对宏观审慎管理的影响 ,以下为大家带来我国宏观审慎管理主体问题,详细内容点击查看全文。 一、引言。 当前, 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已经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的一行三会的......
对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在当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建立了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促进了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强化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对增强中央调控能力和打破地......
京津冀一体化政府环境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7
一、京津冀环境现状调查 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的不断增加,该地区生态资源越来越紧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环......
我国公路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方面,其管理体制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造成的影响,使得管理体制方面非常混乱。因此,深化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4-01-15
会计管理体制,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职责分工等一系列会计运行机制的总称。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在新形势下,农村会计管理工作......
论主体教育的研究脉络与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2
" [论文关键词]主体教育 研究脉络 问题 对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对主体教育的研究已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重理论批判轻理论建设、某些命题的哲学色彩较浓、实验或实践的检验不够等问题。为......
高校管理体制泛行政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02
1我国高校泛行政化管理体制的弊端1.1学术自由度受限,缺乏办学活力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利分配受到其组织形式的不同,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为主导的行政权利管理体制。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力不平衡的发展情况使得高校学术自由度较低,缺乏办学活力。其中院校领导负责制使得学术制度不易于构建、学术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泛行政化使得高校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较易滋生腐败,民主化管理程.........
大学生体重超标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由于高校大学生的健身观念不强、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体重超标的肥胖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因此,为学生找到最直接、最有效、最健康的减肥健身方案也迫在......
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主体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8
行政决策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对公共福祉具有明显的影响,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至关重要,而合法性审查则是提高其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合法性审查主体的设置影响着审查效果的客观、科学性,现行的设置方式使审查主体面临着中立性弱、专业性差、可能强化行政权等困境。因此在运用按照政府级别与重大决策自身性质相结合的主体设置办法的同时,应该理清党政系统的权力职责,完善智囊的智力支持、规范相关规定等,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
英美医疗保险体系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1-18
摘 要: 各国的医疗保险体系究其实质都是政府安排与市场机制的某种混合体,政府作用权重的大小以及政府介入的途径在事实上塑造了不同模式的医疗保险体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政府与市场组合是最理想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是什么......
河桥梁墩柱形态对水体流动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摘 要】桥梁工程的兴建大大加快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十九世纪末,学术界注意到桥墩会对河道内的水体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水流过桥墩时需克服阻力,在桥墩前会形成一定的水位壅高,使得桥墩附......
关于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的本土化解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梁启超;西方新闻观念;解读 论文摘要: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解读的本土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新闻自由观、报刊功能观、受众观方面。这种本土化解读与梁启超的调和主义中西文化观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分不开。 ......
浅谈问题与对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问题与对策 研究生教育 质量保障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现存的问题,从质量标准体系、质量保障主体、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导师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美国媒体关于西藏问题的报道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6-01-08
摘 要:近几年随着美国在西藏问题上有关档案的不断解密,学者对西藏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将目前美国媒体关于西藏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呈现出的特点进行分析、汇总,最后简述美国媒体的政治倾向性以及反思应如何更......
我国私立学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4
" 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方向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它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必须 加强宏观管理,以引导私立学校端正办学方向,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公益原则,规范并完善其内部管理体制。 本文所谓私立学校,是与由......
加热炉滑块与水梁焊接脱落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本文针对某轧钢厂加热炉滑块(材质为Ni-Cr合金)和水梁(材质为20g)的焊接脱落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为提高异种钢焊接质量可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滑块;水梁;异种钢;焊接;脱落;研究 引言 太钢不锈热轧厂......
浅谈当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成因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 研究 问题 原因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与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当前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遇到的关键问题,如研究论域的模糊、研究方法的漂浮、研究主体的窘境进行了梳理,并深入挖掘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浅析梁启超的“新民”人格及其对当代青年人格养成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17
" 论文摘要: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基于“要强我少年中国,先要强我中国少年”的理念,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系统地提出了“新民”这一新的人格理想和社会价值观。其中所强调的竞争、进取、公德、科学和自由的精神,对处于当下......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集体主义价值观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9
摘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集体主义价值观应该是集体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良性互动的、理陛的、公平的集体主义,它所对应的是比企业更大的集体。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国家、社会这样的集体之上的;企业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确立对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其一旦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会对企业员工起着教化作用;并且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培育企业集体主义价值观要进行正确的企业伦理教育,政.........
大型体育场馆人力资源实施激励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5
1.大型体育场馆人力资源实施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金短缺问题 为了了解我国大型体育场馆人力资源实施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对100位大型体育场馆研究领域的专家和体育场馆行政人员进行了调查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有69.2%的......
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要】桥梁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并且专业性非常强,所以在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施工质量,进而为桥的使用留下安全隐患。本文根据桥梁施工中的实际常见问题分析,建议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 【关键......
体育竞技致伤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体育竞技致伤若干问题研究 体育竞技致伤若干问题研究 体育竞技致伤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体育竞技行为,通常被看作一种业务正当行为,因为风险是发展体育职业所必然要承受的,如果对种种致伤行为一......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9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因此,汉语本体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研究 首先要区......
浅析当前中学体育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体育教育 人才素质 【论文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中学的体育教育改革,必须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加大体育教育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体育教育的功能不断......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中的政府级次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减少政府财政级次,推进“乡财县管”和“强县扩权”改革,为最终构建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体制奠定基础的总体改革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中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应当重视当前改革中暴露出的问题,鼓励和允许多种模式的......
我国的财政监督: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25
" 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监督对于维护经济秩序、规范政府行为、遏制腐败现象具有特殊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财政监督不断得到强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
研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3
法律手段作用越大,会计人员管理活动就倾向于法律手段,否则倾向于自我管理方式。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
政体论的政治科学与当代中国政体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9
" 一 当今中国在新的国情、民情、党情下,正处在一个进行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时代。面对我们的使命和时代的挑战,美国立宪之父之一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在《联邦主义者文集》开篇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深体会,他说:"时常有人指......
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连续大幅度扩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研究生毕业可以从事较优越的工作,很多本科生将读研究生作为延缓就业压力并获得更好就业机会的渠道,工作条件的优越、工资......
旅游新媒体营销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当前国内的旅游业在智慧营销方面,普遍运用网络和新媒体来树立品牌形象,文章以陕西省旅游局的自有新媒体平台为研究对象,经过分析归纳,发现存在“不够重视网络媒体,倾斜力度不够,平台整合性低”等问题,并提出“新旧媒体整合营销......
新时期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带动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比重年年攀升,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本......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立了乡(镇)集体、村集体、村内集体(主要是村民小组)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分别享有的所有权归属法律状况。这一法律安排存在因权利主体过于抽象导致实际的具体权利主体缺位,所有权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7
【摘 要】近年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影响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功能的发挥。本文提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法律地位不高、公众参与意识......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8
" 摘 要: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基本趋势是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 ,即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作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的出现是公......
浅析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
浅探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论文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要]利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管制利率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变革。要顺利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就必须充分......
对我国死刑存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死刑存废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可谓是众说纷纭,在司法界和学术界可谓是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死刑是“存”是“废”的问题一直没有盖棺定论。当然,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死刑制度的完全废除显......
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7
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对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旅游的发展,旅游业和......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1
" 摘 要 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在改革大潮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就,但也面临着权力运行 无序、决策制度短缺、公共治理转型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也有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局限;实现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从中央与地......
探析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3
论文摘要: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对于促进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改善环境状态,推行可持续发展等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
关于公路与桥梁工程监理若干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监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20多年,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日益完善,在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公路桥梁建设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却出现了“道路越走越......
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道理桥梁建设工程也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开展起来,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保证道路桥梁建......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文化产业政策就是指将文化产业当做对象的一系列针对其而出现的政策总和。这是一个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政策群,它不仅包括了在文化这个产业之上总的政策,同时也包含了其中所有行业以及针对该行业的具体政策。虽然各种政策之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与新媒体技术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要】微信技术的普及掀起了新媒体技术的再次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课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以天津财经大学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提出了通过数据引导思政课教学管理的全新思路,......
论WTO体制下贸易与劳工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7
论文论文关键词:WTO 劳工标准 国际劳工组织 贸易规则 论文内容论文摘要:WTO制度的调整对象能否扩展到“贸易与劳工”问题至今尚有争议。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对市场份额的占有,积极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劳工组织对劳工标准的推行配合下......
试谈英国碳削减承诺能源效率体系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8-17
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第一承诺期(2008~2012年)内,欧盟承担的减排任务是到2012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8%。根据2002年欧盟15国的减排分担协议,英国的任务是减排12.5%,但在国内,英国提出了更高要求减排22%。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要】文章 分析 了 中国 传统 体育 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并对二者的统一性进行了 理论 思辨,旨在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 发展 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 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独创的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对于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具有重要作用,但规划编制实施中会引发多种规划衔接、地方发展权调整、生态补偿、府际利益协同等问题。为了解......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
当代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1
文学批评主体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问题,自然,对于它的追求和确认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观念的彰显。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学批评“方法论热”的出现、文学的自主性观念的确立,尤其是文学主体性理论的提出,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曾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并表现出在当代视域中的较为积极的建构倾向。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总体上而言,文学批评的主体性却呈现出一种颇为严重的缺失局面。在当下,我们需要.........
基于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学校艺术 教育体系建设 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简要的回顾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的历史过程和阶段性成果,并且提出了该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各级学校艺术教育之间衔接不够紧......
论新加坡秩序建设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秩序建设是新加坡行政体制的核心。新加坡通过民主机制下的权威政治、严格法治、行政权与决策权相分离这三个阶段的行政改革,建立了法治、廉政、民主、开放的行政制度。目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面临众多挑战,研究新加坡秩序建设,对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关键词:新加坡秩序建设;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启示中图分类号:D99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5)03007106改革开放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无论是金融领域还是实体经济领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但近些年来,资本和经济的虚拟化正在慢慢演变成一种趋势,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分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出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
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项群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 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竞技体操、竞技武术套路、竞技跳水这些具体项目去分析表现难美性项群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分析了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体育因素,说明了体育运动与青少年个性......
我国人力资源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我国人力资源培训的问题与对策主要研究我国人力资源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组织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一、前言 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泰勒的科学......
群体推理的逻辑与群体理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4-01-23
广大朋友们,关于“群体推理的逻辑与群体理性问题”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导论 人们通常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规范性的科学。这样的推理和论证是纯形式的......
市政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浅析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时,只有加强施工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将市政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乡镇财政体制创新与财政解困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3
" 最近,就乡镇一级财政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这一议题,财政界、学术界有很多专家学者发表了高见。的确,现行乡镇财政体制的弊端和财政困难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一问题如不解决容易演变成为影响政局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我们认为,以我......
国有企业职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本文从国有企业培训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构建激励机制对企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国有企业培训激励机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职工培训;激励机制;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我......
我国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关键词]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对策智能化管理已经逐渐融合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档案管理是人才考试中心实施人才规划管理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人才考试中心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实现人才应用管理模式逐步科学化、公平化发展。1我国人才档案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信息资源管理不足人才资源应用管理的作用是实现人才考试中,不同形式的考试人员可以通过网站建立完善.........
谈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论文摘要:行政问责制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与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对于完善和推行行政问责制,完成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
对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中级次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21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政府级次问题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只有解决了政府级次问题,合理进行财力分配,才能解决基层财政困境,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首先对基层财政体制改革中级次问题最突出的两个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基层财政......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
少年再犯罪问题与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 要 针对少年初犯的研究由来已久,始于20世纪中叶,而少年再犯问题研究则是基于近几年来少年犯罪再犯风险高这一特点引起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少年再犯的研究,探究其原因并构建社会扶持体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刑释少年再犯罪的界定......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03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报告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
对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我国政府采购大规模推广实施招投标模式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虽然在招投标这一采购模式的使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例如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提升了采购公平,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当前腐败已经蔓延到了招投标的各个环节,招......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过去2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的成就,分别就7个领域中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包括教育投资的总量和比例问题、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问题、多元化筹资体制研究、义务教育投入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义......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 体育 产业现状进行 分析 与 研究 ,提出加快体育产业 发展 的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拓宽体育产业的发展途径,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向规范化、国际化迈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发展与研究 一、我国......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构建、特征及存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构建从国家发展战略到个人成长成才,都吸引了全社会的足够关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和深入发展,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成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高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教育机构,而体育教育是高校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进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4
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具体资金是如何运作的,需要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且连续的记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关系对于规范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存在种种问题,通过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监督,提......
关于我国建设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20
" 论文摘要:终身职业培训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终身职业培训发展进程中主要存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职业学校教育发展滞后、职业培训结构失衡以及发展环境较差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终身职业培......
俄罗斯转轨时期对外贸易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5
关键词:转轨时期;经济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一、俄罗斯经济转轨的背景 俄罗斯经济转轨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应该说俄罗斯的改革是在原苏联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走上了与原苏联迥然不同的改革道路。早在20世纪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