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民主与中国传统之反思

民主与中国传统之反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8 01:27:02
民主与中国传统之反思
时间:2023-02-18 01:27:02     小编:

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民主的过程实际上成为一种主观诠释过程,表现出乌托邦特色。在西方民主被认为是一个有缺点但缺点较少的制度;然而在中国民主似乎被绝对化为一种完美理想。

民主制度的引进对许多人来说主要为了追求国家富强,它的终极目的是倾向民族主义、国家目标而非个人主义式的,这种想法使民主具有强烈的工具性。

民主在中国的艰难历程常使人想到民主的价值是否与中国文化有根本矛盾。制度性的设计并不构成阻力,而由于对掌握真理的强烈信念,在中国文化中较缺乏容忍异己的精神。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没有一个词汇像“民主”二字引起过那么多的争论。它激起人们无比热情,也带来无尽悲伤与失望。我尝试从历史角度反省两个问题:第一是民主的内涵及其与西方文化的关联;第二是这种源于西方文化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实施所引发的困难。

民主概念十分混乱,民主发展的历史更是错综复杂。最明显的一个事实是无论人们的观点是偏左、偏右、或者采取中间路线,几乎所有人都宣称自己是民主主义者。而各种政治体制,例如西欧、拉丁美洲国家都认为本身是民主国家。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民主成为合法化的代称,任何法律、决策、统治只要是民主的就是合理的与适当的,也是具有合法性的。这种对于民主的大力推崇显示两个特点:第一是虽许多国家都宣称自己是民主政体,然在概念与实际施行上有很大分野;第二是这种几乎举世一致地对民主的认同是一种近代才有的现象,从古希腊哲人到当代政治思想家,对民主理论与实践都有高度的批判。此外,伊斯兰世界对于西方式民主一直不那么感兴趣。

民主是西方历史产物,对于民主内涵的掌握也必须放在西方历史脉络中才易于加以分疏。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种政治型态,民主只是其中一种,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曾做过一种政体分类,他以统治者的多寡为准,分为三种,每一种又有好与坏之分,只有一个统治者时,君主治为好,暴君治为坏;少数人统治时贵族治为好,寡头治为坏;多数人直接参政时公民政体为好,暴民政体为坏。亚氏分类透露出一个比较重要的讯息是,每一种政体都可能是一个以公利为主的好政体,也可能会变成以私利为主的坏政体。因此,历代政治思想家所思索的主题均环绕“变好可能性”的选择,亦即哪一种政体比较可能变好。经过2000多年的实验,从古希腊时代提出多数决原则,罗马时代法治观念的强化,中古封建时代的契约观念,以及近代以来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运动所揭橥的政治理想,至19世纪以后英、美为主的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出一套较完善的民主政治体制。随着这些国家势力的扩展,其它国家也体认到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而实行这套体制。在毛泽东的理论中,这一套民主被称为“资产阶级民主”,而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人民民主主义”有所不同。

以上是对民主在西方发展的简单描述。具体而言,近代西方民主是一套政治程序并希望透过这种程序保障环绕着个人主义的自由、平等、人权等终极价值,例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生命财产的保障或者像美国宪法所谓的“追求快乐的权利”。这套民主程序的基本构想首先是由人民统治(rule by the people),认为政权合法性来自民意,而以选举制、代议制和多党制的联合运行表达民意。其次是权力制衡观念,认为权力不应该完全放在一个人或一个小群体手中,必须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因此有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以及执政党与在野党的竞争,并容许少数党透过合法方式努力成为多数。第三,必须具备“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包括具有政府控制之外的“公共空间”,以及该国国民在精神上具有一些“公民特质”(civility)。

近代西方民主不仅是以上这套程序的运作,它同时也和西方文化中两项基本预设有密切关系。一是人性论,二是知识论。在人性论方面,西方思想主流是性恶论,这可以追溯到基督教中原罪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恶的潜能,如果没有一种制度性的防范必然倾向追求私利。阿克顿的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地腐化”,实际上是出于一种对人性幽黯面的深刻观察。在知识论方面,民主的基础是怀疑主义,或说“悲观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很难掌握,每个人的意见都受自身环境的影响而有其局限性,必须透过讨论的方式克服这种局限。怀疑主义的直接影响是一种容忍异己的精神,以及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的要求,希望经由毫无限制的意见市场,在竞争之中找寻到比较接近真理的意见。伏尔泰的话可以充分反映这种想法,他说:“你说的话我一个字都不同意,但我坚决支持你说话的权利。”近代西方民主基本上是上述这种有形民主制度与无形民主心态之配合。

民主制度曾引起许多争论。柏拉图因为希腊民主制度处死了苏格拉底,而对民主制度毫无信心。亚里士多德也指出,多数人统治有变为暴民政治的危险,最理想的政治应由卓越的哲学家担任统治者。的确,民主法治所重视的是程序上的理性,而程序理性不一定代表结果理性。不过,因为涉及上述对于理性定义的争执,在未能达到共识之时,程序理性成为民主体制之中能避免专制的重要防线。金耀基表示:“法治有其形式的一面,法律之强调适当的程序乃在突显法治的形式理性或程序理性,不具此一理性,则不足以应付广泛多变的情景与问题。”程序问题涉及事件的复杂性质以及决定者的质量,所以历史上对选举人的资格问题有很复杂的讨论。以英国的例子来说,19世纪国会选举一直有财产限制,经过1832、1867、1884年三次改革之后所有成年男子才有选举权,而女子投票更是20世纪初期以后的事。无论如何,如果说民主的理想是由人民统治,立刻引发了许多问题,例如谁是人民?如何统治?以及如何“由”?其中谁是“人民”的问题对大家来说或许最为熟悉,从历史看,所谓人民在大多数时间都不指全体国民;而“人民公敌”的罪名也常是政治斗争最有效的工具。总之,在西方概念中民主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制度,但比较来说缺点较少。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几个重要国家从近代以来逐渐走向民主之路的原因。就英国而言,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这个社会之中小的问题不断,铁路工人、码头工人、邮局,甚至救护车的工作人员常常罢工,但这个政府却不至于犯下大错。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知识分子思索救国之方首先提出效法西方船坚炮利,进而感觉到西方在军事与经济上的强盛只是表面现象,造成西方富强的基础是一套政治制度,于是戊戌变法前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孙中山等改革家、革命家积极引进西方民主制度,至五四运动之后“民主”已成为知识界共同理想。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一段十分崎岖的路程。

在清末民初西方民主观念传入中国过程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亦即这一套源于西方历史传统的制度在移殖过程中产生许多变化,中国知识分子接受民主的过程实际上成为一种主观诠释过程,表现出具有“乌托邦”的特色。有三点值得提出来讨论:

第一,民主在西方主要为保障一些环绕着个人主义的终极价值,虽然国家安全也是目标之一,但着重点并不在此。反观中国,从一开始,民主制度的引进对许多人来说主要就是为了追求国家富强,它的终极目的是倾向民族主义、国家目标而非个人主义式的,这种想法使民主具有强烈工具性意味,也就是说当人们可以找到一种更有效的使国家富强的方法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民主。

第二,在西方民主被认为是一个有缺点但缺点较少的制度;然而在中国民主似乎被绝对化为一种完美理想,人们认为只要实现民主立刻可以达到完全成功。一个最明显例证是民主在中国以女神的形像出现,而在美国对于这一类塑像的称呼是“自由小姐”或“自由雕像”,并不称女神;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当美国人要树立雕像时,所选择的是具有终极价值意义的“自由”,而不是程序性的民主,这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对比。从这两点来看,未来讨论民主问题时对于民主所具有的缺点以及民主对个人的意义或许是较值得强调的。

第三,民主与“公民社会”之建立的关系。近代中国历史上是否具有“公民社会”是学界辩论已久的课题。虽然有些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已经具有“公民社会”,然而有学者认为此一公民社会与西方的公民社会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墨子刻认为,在西方传统中,“市民社会”是指某种非乌托邦的政治秩序,在此一秩序下,道德上和知识上易错的(morally and intellectually fallible)公民自我组织起来,为了要监督“不可改正”的国家(incorrigible state),努力把国家对其生活的干预减少到最低限度。然而在中国知识分子著述中,这种非乌托邦式的、自下而上的(bottom-up)“市民社会”的定义却被人们所忽略,代之以深植于传统的、乌托邦式的、自上而下的(top-down)理念。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观念中,道德-知识上的精英――无论是不受私利蒙蔽的“政党”,还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将掌握可驯服的国家(acorrigible state),或者至少获得国家的准许,来指导社会。这样一来,中国式的市民社会比较难以进行权力制衡。再者,西方“公民特质”(civility)是一种低标准人格理想下,自下而上的“中人道德”。如果我们将此观念与梁启超的“公德”思想相比较,梁氏在《新民说》中所提倡的观念,如自由、权利、国家思想、自治、毅力、进取、冒险等,所企望建立的却是一种高标准的、自上而下的“君子的道德”。总之,在组成市民社会之市民特质上,中国思想家所倡导的道德楷模是“君子”,而非“中人”(或乡愿),因而形成道德理想的“升级”。这些思想特点反映出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中的乌托邦特质。

民主在中国的长期挫败常使人想到民主的价值是否与中国文化有根本矛盾。我认为制度性的设计并不构成阻力,而中国文化中对人性与知识的基本默认却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在人性论方面传统中国的看法倾向性善论,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圣贤,而由圣贤统治可致太平。不过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也不是完全乐观,历代制度中各种防弊的措施也显示了对人性黑暗面的体认。在知识论方面,中国传统倾向知识论的乐观主义,认为真理是比较清楚的东西,从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比较可以反映中西文明的差异,苏格拉底毕生问的问题是真理是什么,而孔子所问的则是如何实现我们已经了解的真理(用他的话来说是如何实现三代的“王道”)。由于对掌握真理的强烈信念,在中国文化中较缺乏容忍异己的精神。总之,中国传统与民主在中国的实施有相当复杂的关系,可以说是交织着正负面的双重影响。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4-06
传统文化与“反传统文化”传统 任何时代的思想构建的深度与广度,取决于这一时代的人们的反思能力,以及在反思过程中挖掘思想、精神资源的深度。对于思想史意义上的当代中国——我这里指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因为在七十年......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中国化必然要面临的重要和首要问题,是学者们长期以来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在对二者相关内涵及外延进行概述梳理的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辩证......
民间画师与中国传统绘画
发布时间:2019-12-25
在我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长河中,由民间画师广泛并直接参与的各个门类的工艺美术创造,对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艺术生活深具影响,但长久以来屡受阶层歧视与轻看。历朝历代常以不屑的态度直呼他们为“奴”“巧儿”“画塑匠”“画墙皮子的”“妆銮匠”等。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曾提及民间画师,仅浮光掠影一带而过,偶有记述,亦把文人士大夫画家和民间画师在文中加以区别对待。宋代刘学箕则公开把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士人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
发布时间:2023-02-01
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和灵魂。思想文化的状况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生存发展。思想文化强,则国家、民族、社会强;思想文化弱,则国家、民族、社会弱。如果思想文化弱到无法凝聚人心,无法集合力......
儒家思想与中国民主
发布时间:2023-02-23
"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儒家思想妨碍了中国在20世纪实现民主转型。进入21世纪后,仍然有一部分“特殊国情”论者认为,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基于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决定论的逻辑,......
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性别意识反思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从中国研究的当代性角度考虑,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的反思,将有利于当代的精神建构。从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现代性要求考虑,反思其男性中心意识符合“观点”这一文学批评标准。本文倡导男女两性主体性平等,在主体性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18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备受学术界重视,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结合,在历史发展时期推动着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具备科学发展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
发布时间:2023-05-15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十九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6-11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舶来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的东方大国扎根生息,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人们也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下面......
浅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3-03-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我们可分别称之为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层面的含义是紧密相连、互相统一的。......
影像之侠:在当代影视作品中反思游侠传统(1)
发布时间:2023-01-12
近一个时期以来,以电视剧《大宅门》、《激情燃烧的岁月》和《李卫当官》等为主的影视作品火爆荧屏,一时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这些电视剧也使他们的主人公——白景琦、石光荣和李卫等成为家喻户晓的银幕形象,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影视作品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论
发布时间:2022-12-07
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播种、开花、结果,除了其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外,还因为有着适合它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具有内在亲缘性。这种亲缘性既说明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何以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要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融合发展。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亲缘性对于二者的亲缘性,梁启超曾在《欧游心影录节录》的社.........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0
1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一切东西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2-23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基础 任何外来文化想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发展都必须根植于当地的本土文化,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当地文化发展中起作用,并且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来运用到实践中,对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
新传统主义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发布时间:2023-02-06
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西方文化逐步被中国接受之后,随之开始了反传统的“全盘西化”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因......
中国哲学研究之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07
一、中西哲学的对比特点 中国哲学史可以追溯到易经的出现,发展到当下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西方哲学的历史对比其来说时间上有很大的落差。但是,由于地域特点和语言符号的不同,西方哲学在研究方式和思考力度上来讲和中国哲学......
浅析法律的移植与排异——民国制宪之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19
一、宪政不需要强人政治 民国肇造,宪法学说昌兴,制宪活动一度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关注的焦点,宪法进入了20 世纪最受政治家重视的时期。然而,自1912 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至1946 年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在35 年之间,先后......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华民族 历史 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 中国 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 现代 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6-02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一个民族的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发生变化,但总有一些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会潜移默化沉淀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形成一个民族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格和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文化的基因。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
论美国宪法的民主反思(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论文摘要:美国人崇敬他们的宪法,监督制衡、联邦主义、个人主义、个人权利和司法审查作为美国宪政体系的四个基石,为全球所钦佩和仿效。在危机时刻,宪政体系帮助美国免受暴政、失序与压迫之苦;平静时期,宪法性文件毋需再去应对那么多......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
发布时间:2016-12-30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最早由毛泽东同志提出,其含义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其在每一个表现方面都带有中国特性,并按照中国的实际特点去运用它。中国的实际中就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
西藏民主改革50年:变革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3-04-29
" 论文关键词:西藏民主改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变迁;制度绩效 论文摘要: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性变迁。本文指出了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民主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以及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3-12-19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反思传统的意义与论证的有效性 记得在小学的语文课上,老师在对每一篇课文的内容进行讲授时,总要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在当......
浅谈传统宪法概念的反思与超越
发布时间:2016-04-13
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你提供 论文范文:“浅谈传统宪法概念的反思与超越”,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浅谈传统宪法概念的反思与超越 一、传统宪法概念综述 纵观中国宪法学的研究,学者们对宪法概念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几......
传统音乐教学的创新模式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5-21
摘要: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能促进大学生精神文明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现如今,大学校园音乐教学的发展一方面迎来了许多的机会,一方面还会碰到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音乐教学要进行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在符合新形势要求下寻求长远的发展。所以,怎样对高校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音乐教学水平,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关键词:高.........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流民和农民起义之关系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2-10-10
摘 要 在中国古代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对于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和土地制度对国家而言非常重要,土地关系的变化甚至影响到朝代的更替。本文论述了中国农民的土地情感,土地的私有制产生土地兼并继而导致古代流......
试论美国宪法的民主反思(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论文摘要:美国人崇敬他们的宪法,监督制衡、联邦主义、个人主义、个人权利和司法审查作为美国宪政体系的四个基石,为全球所钦佩和仿效。在危机时刻,宪政体系帮助美国免受暴政、失序与压迫之苦;平静时期,宪法性文件毋需再去应对那......
美国民主之源
发布时间:2023-07-17
即便在资讯发达、中美人员往来频繁的今天,在很多国人眼里,美国依然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对这个民族,我们常常抱有微妙而复杂的情感:既对它的所作所为有着颇多批判和不屑,又对其独特的现代化经历充满好奇,总想从中学到点“......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4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这个相结合的过程其实包括两个重要层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二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前者,即把马克思主义基......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国大地上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欧洲的文化系统融入到中国的文化系统,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背景、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的影......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这不仅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特别是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国学热”、“儒学热”不断升温......
反思中国的主流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5-08-10
凯恩斯曾经说过,危险的倒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经济学家思想力量之大,往往超出常人意料。许多实践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说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经济学家的奴仆。哈耶克也说,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02
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马克思主义被介绍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与摸索中,发现照搬别人的模式只能注定失败,因为中国有着特殊的国情,.........
传统与现实之间
发布时间:2023-03-04
传统与现实之间 传统与现实之间 传统与现实之间 内容提要:在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面临修改之时,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民事审判的特质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根基的‘德性“进行考察;同......
分析中国传统人性论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5-06
成圣成贤是中国古代哲人一生的理想人格榜样。中国传统人性论对人、人性的研究是沿着善恶解析的基点步步收摄。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则以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从人的劳动处切入,把人的本质归结到社会属性中。两者虽一内敛一外涉......
革命与传统之间
发布时间:2015-07-31
“一七九六年五月十五日,拿破仑率领年轻的军队越过洛迪桥,一鼓作气挺进米兰,以示天下:恺撒和亚历山大千秋万岁后,终于有了继承者。” 这是《巴马修道院》的开篇段落。在许多方面,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故事也该像......
孙中山与毛泽东民主思想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9
" 【摘 要】孙中山与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两位伟人,他们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中国人民的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前所未有的丰功伟绩。在他们的一生中,为人民当家作主,各自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孙中山以西方议会民主为样板,强调宪法......
扬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增强党内民主意识
发布时间:2013-12-17
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文化对当代党员的思想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既包括民本思想、修身内省、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也包括王权主义、三纲五常、重人治轻法治等专制思想。扬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增强......
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中国传统伦理的道德文化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体现出来的,那么探讨中国传统伦理与思想道德教育尤其重要。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基础以及现代思想教育中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借鉴两方......
传统与现代之间:民国时期闽粤人寿小保险述论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 民国时期福建、广东等地盛行一种颇为特别的保险形式――人寿小保险。此种小保险由中国民间传统寿会演变而来,又吸纳了近代寿险制度的某些理念,在当时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迎合了广大民众迫切的保障需求,因而兴盛一时。但由于......
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0-10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中国城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24
摘 要: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术界发生空间研究转向以来,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已经经历了理论开拓、全面发展和多元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城市社会来临的背景下,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具有了新的理论意义。城市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
中国当代文化传播现状反思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 文化传播是自人类产生以来就伴随着的一种行为,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阶梯。当代中国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还有助于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中国作为一个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在当代中国,......
对我国民事主体资格理论的反思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关键词:民事主体资格 权利能力 行为能力 问题 反思 民事主体资格问题不仅存在于民事法律关系中,同时对其他法律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关于民事主体资格这一基本法律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都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此对现有的......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发布时间:2023-02-20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要素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被实践证明了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方法,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更是领悟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传统中国货币制度之特征
发布时间:2022-08-03
[摘 要]传统中国货币制度表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明显特征,由于政治、经济和物产、地区联系等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传统货币制度以中央集权行使管理权,以金属铜作为主要货币材料源,而贵金属由于物产的稀少只作为辅助源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士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23-06-22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下册,对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学习,让我们领略到古代士人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股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精神力量士文化。 一、士的起源 士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士作为介于贵......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发布时间:2023-02-17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 当下民法学界正在发生的关于是制定《物权法》还是《财产法》的争论,就我看......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传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5-29
" 论文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传统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论文摘要: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传统”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视域融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是......
中国传统的乌托邦思想对激进主义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遭受着压迫、剥削,内心深处渴望着一种自由、平等,有饭吃,有衣穿的幸福生活,这种思想体现在各类民歌、各种典籍、小说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乌托邦思想是异常丰富的,这就为激进主义的产生提供......
中国传统词学视野中的“明词”之论
发布时间:2022-08-07
[摘要] 我国传统词学视野中的“明词”之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明词总体性否定的判评,二是对明词衰亡的多元分析探讨,三是对词亡于明的消解与纠偏之论。其中,在第二个维面,人们主要从词曲相混、自度曲律、委靡软俗、意格不......
中国传统戏曲中西施形象之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26
1前言 西施形象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从《管子》开始到《越绝书》出现之前的这段时间,可以看作是西施形象的萌芽阶段二从《越绝书》往后,西施形象进人发展阶段,到唐代已接近定型唐《吴地记》里关于西施与范蠡生子的记载可看作是较早......
民本与民主:中西政治理念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2-10-28
"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儒家认为“民惟邦本”,民心的向背和民意的支持与否,是王朝统治能否稳固的基础,但王朝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则在于“主权天授”,这与古雅典民主制创制者们在政治理念上所坚持的“主权在民”是有明显区别的。......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03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 1.概念的定义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承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深刻的阐发。纵观 中国 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 自然 之间的和谐和人与 社会 之间的和谐......
在传统和现代性之间: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传教士
发布时间:2022-11-15
一、引言 由时空、质能、生命和心智构成的世界--过程,其未来的走向已同心智即人类发展紧密相连。自然选择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让位位于“人类选择”过程。 世界的前途系于人的自由选择,人类的问题集于人的选择能力,即人的特......
中国传统人文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5-07-23
本书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思想为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自信,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努力营造良好的人......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精神 论文摘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多样性
发布时间:2023-03-24
" [论文摘要]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化和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国家和民族中,既体现着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一致性和时代性,又体现着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正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一......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也谈对文化传统的解读和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应该怎样理解法治? 对于法治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一种把法治看作实现国家秩序或社会治安的手段,另一种认为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基于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需要而对国家权力施加必要的限制。 “……夫法之立,岂为利其国乎......
浅析“黄色”一词含义历史变迁及中国传统文化反思
发布时间:2023-07-11
黄色代表端庄典雅、荣华、富贵,它给人一种内心平静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觉。黄色在中国最初的含义是明亮和富贵,代表鲜明的个性,沉甸甸的财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尊贵。五行学说记载黄色中和之色,自然......
浅论中国审前羁押程序之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24
" 【论文摘要】中国审前羁押制度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羁押率过高,超期现象严重,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等弊端。在完善我国审前羁押制度方面要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羁押决定权由中立的司法机关行使,同......
关于民本主义与传统司法论略(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论文关键词】民本主义 司法制度 慎刑 传统司法 【论文摘要】民本主义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对专制主义形成重要制约的思想体系,其保民、重民、教民、养民的理念,直接推动了传统司法制度的进步与完善,尤其是催生了中国传统司法中的......
中国民间传统美术造型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12
一、民间美术造型特征及审美意蕴中国民间美术创作基于客观现实,但不完全还原客观,表达人们感受生活和认识事物的审美理想,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影响,丰富着内涵,体现真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民间美术造型显著表现出它的实用性,在物体实用性的基础上制造出可爱、错落、奇特的审美效果。如:民间玩具的圆浑稳实不易破碎;藤编器皿透气性强;门神财神因职业不同面部表情也各有不同;民间美术的人物造型追求完整的手法,在.........
从《魏氏乐谱》发展反思当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环境
发布时间:2023-07-16
2016年3月21日,全国十二所高校研究《魏氏乐谱》专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及音乐家、作曲家,齐聚福清,参加由黄檗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魏氏乐谱》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齐聚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展开了南北对话,畅谈《魏氏乐谱》的作用与价值。二、《魏氏乐谱》基本概况崇祯末年(约1644年),宫廷乐官魏双侯(字之琰)避难东渡至日本,在长崎定居。其四世孙魏皓(字子明)将其祖传中国古代歌曲在日本京师教授学生,当时称.........
简述中国文学传统的复兴之旅
发布时间:2023-04-10
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辞:李遇春的《传奇与中国当代小说文体演变趋势》,从文体角度入手,论述了中国当代小说与中国古代传奇小说传统之间长期被忽视的血缘关系,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传奇文体在当代演变的多元形态及其艺术得失,对当代小说如何进一步开辟新的艺术空间具有较大的启示性。论文视野开阔,观点明晰,示例丰赡。有鉴于此,评委会决定授予其第六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按照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界定,1917年是.........
论析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林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11-24
论文关键词:中西融合;林纾;;反思 论文摘要:林纾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在中西文化融合与近代中国出现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着重对的“中庸之道”、儒学界不切时务的不良风气、传统小说的“旧式模式”与传统史学的“正史观”、......
习惯法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之反思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要:当前我国习惯法研究中充满着日益强烈的实用主义价值诉求与愈益精细的制度设想,这固然有其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制度优化作用,但也存在“实用主义”倾向等诸多偏颇,制约了我国习惯法研究的深层次发展。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习惯法研究者过于简单化地以西方的“实用主义”为依据和标准,既忽略了对“实用主义”内涵的深层理解和消化吸收,又没有把握习惯法的内在理路。为此,在今后的习惯法研究中,应结合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回到.........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初步实践马克思主义,到不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将其中国化。具体表现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最初受到苏联影响,后来有了自己的民族理论,为革命胜利后民族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关......
中国古代有民主主义思想吗?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古代是否有民主主义思想,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我认为,“中国古代有民主主义思想”一说,是站不住脚的。 其一,“中国古代曾经有过民主制度”这一判断很牵强。 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经有过民主制度,如钱穆的中国古代没有......
日本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国民性解读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日本是东方社会中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较好的国家,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其国民特质密切相关,即集体主义下“无我意识”是传统体育的推广与保护的群众基础、国民现实性与包容性特征是推广的精神基础、侧重精神育化是其现代化的核心......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12-19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主观的不予重视是造成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衰落的原因。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的古代文明一样,已经不可避免的衰败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不必学王国维投水来祭奠这个文化的死亡,因......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07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市场 经济 价值观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 现代 市场经济有不协调、不对称的一面,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 完善有积极的纠偏矫正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
浅谈汉语汉字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发布时间:2022-08-28
一、汉字 (一)汉字的起源。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汉语更是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语汉字是其精髓。下面先来谈谈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文字创造之前,人们主要使用有声......
浅谈传统宪法概念的反思与超越(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5
【论文关键词】传统宪法概念 反思 超越 论文论文摘要:传统宪法概念存在三大局限性:历史的局限性、抽象对象的局限性、定位上的局限性。基于对传统宪法概念的局限性之反思与超越,可将宪法界定为客观秩序和观念秩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主......
新媒体在反恐宣传工作中的作用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6-10-09
摘 要: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活动日益频繁,这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传统媒体在报道恐怖主义以维护稳定的过程中的弊端相应暴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媒体不断涌现,在实际应用中,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范......
中国传统文化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18
中国传统文化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国家行政和公共事务管理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其影响不可忽视。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相互激荡的今天,认清传统文化对政府公民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正面作用,使得......
试论传统民歌在中国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0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
和平传统与中国崛起
发布时间:2023-04-21
内容 提要:古代 中国 存在于观念和制度层面的和平传统,以文化主义超越种族主义和军事主义,曾经造就了中国内部多种族间的相对和谐,也使东亚区域形成稳定有序的朝贡格局。这一传统对今天的“中国崛起”仍具启发意义,在东亚区域与其......
从“简约主义”看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朴素、简约之美
发布时间:2023-06-30
内容 摘要:文章从 分析 简约主义理念的产生、 发展 及其本质出发,剖析 中国 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朴素、简约思想的 艺术 魅力对当代艺术设计深远的 影响 。 关 键 词:简约主义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 朴......
中国传统家训教化与公民道德素质养成
发布时间:2023-03-10
" 一 中国古代的家训,主要是指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但也有一些是夫妻间的嘱告、兄弟姊妹间的劝谕、诫勉。传统家训的教化的内容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究其根本,却始终是围绕齐家治家、教诫子......
传统伦理与和谐社会中国公民人格建构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由“实然”状态的 中国 社会 所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难题,以及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等现象和原因,表明公民的人格 问题 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人格是一个诸多要素相......
曹禺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5
文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断裂的,一个时代之文学对另一个使其的文学总是有割剪不断地联系,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淀,是中华文明不断融合形成的我们民族特有的民族特质和历史风貌,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的相互......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马克思主义 哲学 中国 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有着许多相融、相通之处。中国人民求真务实的朴素唯物主义传统、阴阳流转与“否极泰来”的辩证思维传统、“知行之辨”的认知论传统以及“重民”、“大同”的 社......
我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学思想,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事实材料,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心理思想,阐释了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研究了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心......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作者简介] 吕坚,男,1969年4月出生,理学学士,哲学硕士,讲师,目前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 以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为线索,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个方面,探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从现代传媒反思全球公民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4
" 论文关键词:现代传媒体系 全球公民社会 话语权 文化霸权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全球公民社会”的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现代传媒体系不仅对全球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加深了全球公民社会内部的不......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7
[ 内容 摘要] 以 现代 管理 理论 的基本框架为线索,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四个方面,探究 中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 理学 中基本 规律 的主要契合之处,并提出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的建议和初步设想。 [关键词] 现代管理......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
发布时间:2023-02-2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参政议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要] 中国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 天人合一 和为贵 协合万邦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