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实践逻辑

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实践逻辑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09-22 11:48:24
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实践逻辑
时间:2016-09-22 11:48:24     小编:田丽萍

法律的合法性命题是当代合法性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实践的张力聚焦于立法者自身的品质。不同于历史合法性的宏大叙事, 规范的合法性理论遵循了基本规范的预设, 并在这种预设的前提下展开合法性的论证和推理。合法性审查是对立法权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法律制度, 在形态上包括积极的合法性审查和消极的合法性审查。积极的合法性审查是指合法性审查主体通过法定程序启动合法性审查程序和废除违法法律规范的行为, 消极的合法性审查是指法律规范制定机关根据其他社会主体的请求启动合法性审查程序和废除违法法律规范的行为, 我国的合法性审查在实践中大多采取了消极的合法性审查。本文以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局部实践为基本线索, 考察和分析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现状和特点, 揭示规范的合法性机制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实践逻辑,以完善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制度。

一、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制度建构和局部态势

法治的规范性理论涉及立法、司法和守法理论,并从立法者、执法者和守法者三个方面看待法律的规范性问题。立法理论包括有关合法性的理论,说明在什么条件下,特定的团体和个人有权制定法律,以及立法者本身遵守它们制定的法律。立法者有权力制定法律,也有义务遵守法律,这使得法治的守法理论具有普遍的规范意义,而不仅仅将守法的义务只分配给公民。一旦立法者负有同样的守法义务, 公民对立法者守法义务的监督就产生了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制度建构

合法性审查主体通常是独立于法律规范制定机构的法定机构,是对违法法律规范进行合宪性审查、合法律性审查和合规性审查的有权机构。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权是公民向合法性审查主体提出修改或废除违法法律规范的主张权和提议权。公民与合法性审查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决定了合法性审查的效果、质量以及公民动态参与立法的程度。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以监督和完善国家机关立法行为为主线的公民合法性审查制度逐渐形成。

1.宪法规制下的初创阶段。从国家权力分工原理上讲, 我国国家权力由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等方面构成。对国家权力的行使和运作应当在人民的授权和监督下进行。《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公民对国家机关的任何批评和建议意见,不论其表达形式如何,都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宪法权利的属性。批评是否定性意见,建议是肯定性意见,在否定性意见基础上形成的立法主张和建议具有公民动态地参与立法过程的性质。《宪法》规定的批评权和建议权各有所指,前者重在对国家机关的缺点、错误等不当或违法行为提出意见, 后者或可在指出国家机关不当或违法行为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批评的标准具有弥散性特征, 往往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行为、职业伦理和合法性标准等方面。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 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逐渐从道德规范、职业伦理走向规范的合法性标准。对于国家机关合法性的批评和建议, 如果涉及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与上位法相抵触或冲突情形, 就可以视为宽泛意义上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权。

2.《立法法》下的设立阶段。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作为一项宪法权利,如同其他宪法权利,需要具体落实的法律机制和法律保障。由于缺乏具体解释和制度配套措施,宪法规定的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自设定以来因与各种弥散性的建议相提并论, 缺乏具有实质性法律效果的制度保障。基于对立法权规范行使的考量以及维护宪法法律体系权威的需要,2000年我国首次在《立法法》中明确了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 在实践中与其他相关法律一起逐步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制度。

3.设立合法性审查机构的强化阶段。随着合法性审查制度和正当程序的逐渐完善和发展, 对合法性审查主体的机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虽然合法性审查主体在法律上是明确的, 但专门化和职业化的要求仍然是必要的。200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法规备案审查办公室, 配备了专职人员, 专门办理法规的合法性审查工作。《法规备案审查工作程序》规定:公民的审查请求由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接收、登记,并进行研究;必要时,报秘书长批准后,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与此同时,国务院法制办设立了法规备案审查的职能部门, 承办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备案审查工作,根据审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或设立了专门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机构或配备了专门人员承办规章的备案审查工作。

(二)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个案统计和局部态势

基于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制度的建构和发展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增长, 公民或非政府组织提出的合法性审查建议个案不断见诸媒体, 成为我国合法性审查实践的有生力量。笔者收集了20032012年10年间的50个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案, 选取标准是笔者认为重要和规范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案。50个案例中不包含《立法法》规定的公民和非政府组织以外的法定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是指《立法法》第99条第1款规定的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状况。出于同样的原因,《立法法》颁布以后,除了极个别案例外,公民和非政府组织以外的法定机构行使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事例同样缺乏较为完整的数据统计,无法判断这些机构依照立法法行使了法律赋予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权, 概因国家机构之间的争议可以通过它们共同的上级以内部方式化解, 无须一定要行使合法性审查建议权这种公开甚至带有冲突性质的方式。此外50个案例中未包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等方式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状况。

1.逐渐显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合法性审查类型。在合法性审查的类型上, 合宪性审查、合法律性审查和合规性(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被认为是判断具有中国特色合法性审查制度的分类。大多数公开的案例显示, 被诉诸的审查义务机构集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少部分案例涉及到省级人大或省级人民政府。毋庸置疑,单纯的统计数字无法说明10年间合宪性审查、合法律性审查和合规性审查的真实情况, 也无法说明合宪性审查建议权或合法律审查建议权实践在数量上一定高于合规性审查实践。统计的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0年间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有序开展的真实情况, 确认了不同类型的合法性审查模式的生成。在今后的合法性审查研究中应注重合宪性审查、合法律性审查和合规性审查等3个维度,以平衡获取合法性审查的实证资料,建立合法性审查建议的信息披露制度, 在条件成熟时将其纳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在公民提出的不同类型的合法性审查建议难以获得审查义务机关正式受理和答复的情况下,相对于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合规性审查建议,提出法规和法律的合宪性和合法律性审查更能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合宪性审查和合法律性审查所涉及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即使违法反宪法, 其错误不在于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同样地, 依据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违法,其错误也不在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例如,国务院和公安部关于劳动教养的规定的合法性依据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教养的批准性行为, 对国务院和公安部劳动教养的规定和规范性文件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在方法和策略上是合宪性审查建议,不是合法律性审查,更不用说是合规性审查了。合规性审查制度建设近年被决策者不断强化, 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已成为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加强的政治任务。决策者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的高调提倡并不导致对合宪性和合法律性审查的平等对待效果, 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遵循了合法性审查的原则和原理。

2.公民合法性审查的权利维度。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涉及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不仅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也包括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从统计情况看,对不同性质的平等权、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等权利诉求占有60%以上的比例,这显示了社会转型期社会成员对建立平等关系、追求合法财富以及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趋同愿望。这种管中窥豹探寻或许忽视了公民其他更为紧迫的权利诉求,而且不同的人群对不同权利的追求以及对同一类型权利的权重安排亦有差异,但这不妨碍公民通过正当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这或许是更为理性的体现了民主意蕴的维权方法。多数案例的审查请求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这种通过援引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作为质疑不同立法者行为的理由反映了公民依法维权的新发展。在过去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公民维护权利的方法主要表现在行政复议、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等诉讼方式以及调解等非诉讼方式,也不能忽视不断规范的信访行为,在特殊情况下激烈或温和的群体性事件虽不被提倡却不失为有效果的维权方式。诉讼或非诉讼、信访、群体性事件等维权方式大多着眼于较为具体的侵权行为,立足于具体行为是否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在面对抽象行为涉嫌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情况时缺乏成熟的救济方法。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产生及其实践开辟了一条审查不同层级立法者行为合法性的正式途径。规范性维权方式和非规范性维权方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法律框架内并按照法律的程序而展开的法律行为,按照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调解、行政复议、诉讼、上访、公益诉讼以及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等都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规范方式。

3.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规范标准。本文所选取的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案件, 都采取了书面的文本形式,且在文本的规范性方面采纳了下列标准。(1)文本在形式上具有明确的诉求和指向,例如写明请求对某某法律或某某法律的某某条款进行合法性审查, 而不是泛泛地指出某部法律的合法性缺陷。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法规或规章,有的是整体涉嫌违反上位法,有的则是部分或一个条款涉嫌违反上位法,笼统地提出改变或撤销法律规范会将导致合法性审查建议案自身的非规范性。(2)对合法性审查建议的诉求具有较为完整的表述和理由论证, 且论证所需要的合法性依据以国内法为主、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为辅,以合法性原则为主、合理性原则为辅。启动合法性审查建议的目的在于审查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是否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合法性而非合理性就成为合法性审查建议书所要把持的首要标准,凡是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均可成为合法性审查的对象,但上位法的相关规定是否合理则不在上书的范围之内。法规和规章是否合理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良心、民心、道德、善、正义、道等抽象范畴,在广义上也包括未经国家签署并批准的国际人权法或认可的某些国际惯例。事实上,有关法律合理性的标准超出了审查义务机关的权限,更多地涉及政治法学而非规范法学的领域。

二、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实践的分析和解释

(一)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性质

公民基于不同的理由向审查机关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客观上推动了宪法法律体系的完善。劳动教养决定、《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全面废止或局部修改,在剔除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同时,激励了更多的公民行使合法性审查建议权,成为公民维权的新的方式。不过,多数案例均未显示被废止或修改的法律规范与合法性审查建议权有直接的因果联系,除了少数的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结果获得审查机关明确的答复外,被废止或修正的法律规范几乎均是由制定机关做出废止或修改的自我决定,而不是相关合法性审查机关行使合法性审查权的结果。公民行使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缺少程序性保障制度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也是负有法定义务的合法性审查机关不作为的一个制度因素。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不具有宪法诉讼的特征, 也与宪法诉愿不同。宪法诉讼主要是指最高立法机关作为违宪审查主体对不同层级的立法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之间、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立法冲突的裁决机制。宪法诉讼的原告是法律赋权的特殊主体,例如,向法国宪法委员会提起对法律(法案)的合法性审查请求者,限于共和国总统、总理、参议院议长、国民议会议长、60名参议院议员、60名国民议会议员的联合等。德国设立集中的宪法审判机构,基于不同的宪法争诉类型(如联邦政府之间、抽象的法规审查、具体的法规审查、党禁等),联邦总统、联邦众议院、联邦参议院、政党、联邦众议院内之党团(party groups),联邦众议院议员、普通法院等主体有权将争议提交宪法法院裁决。与宪法诉讼不同,宪法诉愿(constitutional complaint)是指在司法审查制度建立的前提下,由公民或相关利害关系人向司法机关(包括宪法法院)提出审查法律合宪性的救济权利,这项救济权针对的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侵犯了公民宪法权利的立法行为。德国基本法第93条第1项第4款(a)及第94条第2项规定,任何人因主张其基本权利遭受公权(act of publicauthority)之侵害,且已用尽其它所有的法律救济方法,得提起宪法诉愿。宪法诉愿案件由独立于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宪法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它所审查的对象不仅包括行政机关的立法行为,也包括最高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即违反基本权利的法律都可以成为违宪审查的对象。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公民既可以直接向司法机关(包括宪法法院)提出宪法诉愿,也可以在普通诉讼中提出法律合宪性的附带性审查。同时,司法审查的对象是已经颁布的法律规范,而不是法律草案或有待表决的议案。

我国《立法法》第90条分别确立了合法性审查制度中的宪法诉讼和宪法诉愿形式。该条赋予5个特定类型的主体(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提出合法性审查的权力,可以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诉讼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与法律或宪法保持一致,法律、司法解释也应当与宪法保持一致,在下位法与法律、所有下位法与宪法之间形成了统一的宪法诉讼解决机制。然而,并非任何组织和机关都能成为宪法诉讼的主体,这不是因为法律赋予某些机关以特权,而是因为并非所有的人和组织可以直接违反宪法, 只有那些有资格 违宪的机关才能成为违宪主体和宪法诉讼主体。让一个公民或无立法权的任何非政府组织制定违法宪法的规范性文件不仅是不可思议的,也是绝无任何法律效果的荒谬行动。

违宪主体既是宪法诉讼的主体, 也是宪法诉愿的对象。《立法法》第99条第2款以宽泛的形式赋予了公民、一般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宪法诉愿的主体资格, 这些主体诉诸的对象恰恰是那些直接违反宪法的主体及其立法性规范。不过,宪法诉愿主体的宽泛性充其量体现了形式上的宪法诉愿,还不具有实质上的宪法诉愿性质。多数案例中的建议者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直接行使审查权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法律做出合法性审查,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例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正式受理和裁决。《立法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机构立案自由裁量权,一项合法性审查建议案是否有必要进入审查阶段取决于裁决机关几乎不限的主观判断。不过,《立法法》第99条第2款规定的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虽然是对《宪法》第41条建议权的具体落实,但它更多地具有上书言事的性质,是一种积极地进言方法,这或许是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被称为公民上书或公益上书的一个根源。公民上书或公益上书的提法因其带有传统社会上书的称呼而受到指责, 却恰当地反映了我国当前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实践的现状。把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政治性和献策性转变为法律性和权利性不是单纯消解所涉问题的政治敏感性就能完成,从公民一般性建议权到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运作机制

从规范的角度看, 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乃是作为正式制度面貌出现的, 公民合法性审查权是一个具有宪法属性的合法性概念。然而,在正式制度的运行过程中,非正式制度有可能改变正式制度的规定,但也有可能以歪打正着的效果间接实现正式制度的目标。非正式制度在通常情况下是消解正式制度的潜在力量, 在遵守正式制度的名义下, 非正式制度以自身法则改变了正式制度自身的运作规律,呈现出表达与实践的悖论,这种方式忽略了与之相适应的程序正义方案, 采用了实质正义的视角,反映了正式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性、复杂性和非完美性。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者在明知审查机关难以启动正式程序的情况下行使合法性审查诉愿权具有极强的策略成份,如同上访者通常采取的策略,引起审查机关或制定机关的关注是满足诉愿权的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所追求的目标效果中,审查机关的非正式回应就足以让建议者产生满足感。如何才能引起审查机关或制定机关的有效关注呢? 这里试列举几种方法。第一,结合社会热点及时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书。孙志刚案件暴露出行政法规与宪法之间显而易见的冲突, 事件本身让审查机关或制定机关注意到了这种冲突。如果说一项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被废止或修正,与其说是公民合法性建议权获得了实现,不如说是有关机关在民意压力下自我醒悟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行使起到了借势发力、事倍功半的效果。第二,联合签名提起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公民联名提起合法性审查建议权既显示了被审查对象违法的广泛性,也产生了人多势众的动员效果。上书传统深深影响着当代的知识精英和民众, 在街头政治不被提倡且被限制的情况下,这种带有庙堂色彩的为民请愿行动有其历史合法性。2003年11月,1611名公民联合署名提出审查《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人录发(1994)1号〉和全国31个各省、市(自治区)的《公务员体检标准》等相关规定的合法性。第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议案和提案要求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随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以及议案的内容向规范化和技术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始独自或联合相关社会团体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民代表诉愿机制。公民代表诉愿是公民诉愿或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另外表达, 在效果上加强了人民与人民代表之间的有机联系,拓展了人民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的功能。由事件、舆论和提案等形成的综合修法压力可以有效传导至审查机关或制定机关, 促使审查机关或制定机关以如下间接方法做出合法性审查的目的:第一,制定机关主动废止违反上位法的单项法律规范;如国务院废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铁路旅客意外伤害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制定机关以法律清理的方式废除不合时宜或与上位法相抵触的法律规范;第三,制定机关或审查机关通过制定更高一级的法律间接否定了原有法律规范的内容。例如,《侵权责任法》颁行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命不同价的司法解释就失去了其本来的规定。

(三)法律人的合法性审查实践

多数案例亮点之一是提起合法性审查的建议者绝大多数是法律人,且是法学专家和职业律师。合法性审查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特征,法律打架 的现象并非一般人所能发现, 只有精通法律且使用法律的人或机构才能在具有关联性的法律丛发现其中的矛盾, 法律人以其特有的职业敏感性在法律统一性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人屡屡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案或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在极端情况下也被认为是麻烦制造者,但职业律师在个案中发现法律冲突首先妨碍了他们在案件中胜诉的目标。例如,只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同命不同价的司法解释存在, 任何代理律师都不可能在类似案件中为他的具有农村居民身份的当事人获得公平的补偿。这种极具功利色彩的行动起到了歪打正着的实践效果, 但这并不能说法律人的利己主义是他们提出合法性审查建议案的唯一动机, 法律人接受的法律训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天然地要求法律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同样作为法律人,律师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对法律体系完整性的高度认知的基础上,而与非法律思维(如道德、政治或文化等思维方式)划清了界限。法律人以身试法的行为既是以法为业的生存需要,也具有为法而业的理想成份,后者有可能使法律人借助于自然法或天道成为为民请愿的现代知识人。作为合法性审查建议者的法律人是一群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怀着为国分忧、为民请愿的牺牲精神,敢于对落后的、非正义的东西说不,这是一种呐喊,是一个时代的良心所在,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在一个法律秩序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的国家中, 法律人的保守性要远远大于其他社会成员, 这是由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特征决定的。托克维尔指出:对法律做过特别研究的人,从工作中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喜欢讲究规范,对观念之间的有规律联系有一种本能的爱好。这一切,自然使他们特别反对革命精神和民主的轻率激情。 不难理解, 当法律人根据现行的法律规范提出普通人不敢想象、政治家不愿意看到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时,恰恰表达了法律人维护现存政治法律秩序的信念。

(四)审查者、解释者和裁决者

合法性审查中的审查机关和制定机关构成了审查者和被审查者的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重要的审查主体担负着维护宪法权威的职责,由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法律是可以直接违反宪法的法律规范,唯有法定的权威机关才能解释宪法并对违宪行为作出裁决。作为唯一能够解释宪法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违反宪法的法律规范的解释权、审查权和裁决权,对这三项权力分别适用将导致不同的合法性审查案结果。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的违宪审查权在权能上与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相同,司法审查权的克制和扩张行为取决于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不同的观念和价值趋向。现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机构审查合法性建议案, 并在诉求理由成立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撤销或改变法律规范的裁决。进入审查程序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案并非一定导出裁决的审查和结果, 但启动审查程序本身就足以让制定机关反思自己制定的法律规范是否合法。在我国当前的权力运作规律中, 合法性审查裁决之前的内部沟通机制可以给予制定机关自我审查的巨大压力, 更不用说审查机关正式向制定机关出具书面审查意见。这种非正式的压力机制是以有权的审查机关对宪法作出权威性的解释为前提的。在理想状态下,宪法审查者通过两种方式达到违宪性审查的目的: 一是只对被审查对象是否合宪作出判断, 由制定机关根据宪法解释作出修改或废止法律规范的决定; 二是宪法解释者在作出宪法解释后对直接决定改变或撤销被审查对象。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 审查机关往往行使的是较为保守的合法性审查裁决权,即只宣布某一法律规范是否合宪,而由制定机关作出改变或撤销的决定,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可以达到裁决的目的, 也避免了审查机关与制定机关之间的显性对抗。

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案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一例显示出它行使过审查权、解释权和裁决权, 但可以提醒我们注意对合法性审查的三种主体作出分立安排的必要性和意义, 审查者并非解释者,解释者也并非裁决者。当前我国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中就出现了三者分离的端倪, 只不过还没有从理论上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概括以及认识到这三权分立的价值。《立法法》第95条第2款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该规定显示, 国务院虽然是特定事项合法性审查的审查者或解释者,但不是裁决者。此外,把法律解释者、审查者和裁决者三个角色分立应着眼于对法律的合法性审查问题。全国人大有权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 但法律并没有因此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违法行为, 这使得对法律的合法性审查出现了结构性缺陷。一旦法律违反宪法和基本法律,其审查机制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自我解释、自我决定和自我裁决。

三、建立以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为导向的合法性审查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下, 保障法律体系的协调和统一关系到构建法治中国的实践路径。法规规章备案审查、立法后效果评估、法律解释、司法解释、法律编篡、法律清理等都不失为保证法律实施的重要方法。公民是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最终享有者和承担者,发挥公民在法律实施中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使法律体系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 落实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宪法地位, 建立以公民宪法诉愿为核心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具有顶层设计的全局性意义。

(一)保障公民权利是现代合法性审查制度的首要目标从历史上看,凡是存在法律体系的地方,就有程度不同的合法性审查制度, 但不一定非要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导向和目的。合法性审查制度是对法律体系内部和谐和统一的现代性制度设计。由于法律规范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产物,国家权力具有位阶和层次上的划分,合法性审查的动机和目的首先着眼于统一的国家权力, 这一点在任何官僚政治制度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存在。避免国家权力相互之间发生冲突内在地决定了合法性审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这几乎是合法性审查制度确立之初的题中之义。美国独立战争后, 制宪者强化了合众国作为统一的国家权威,并通过一些关键性的条款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被称为至上条款的美国宪法第6条确认,联邦宪法、法律及条约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各州之法官均受其约束,而不受与其相悖之任何州的宪法或法律的约束。1789年颁布了体现最早违宪审查制度内容的《司法法》,引人注目的第25条进一步落实了联邦政府的权威, 司法审查的对象主要是与合众国的宪法、条约或法律的效力相抵触的州的条约、法规或法令,同时强化了作为联邦政府组成部分的最高法院的职权。对联邦的条约、法规或法令的审查要到1803年马布里诉麦迪逊案中才会出现, 即使如此, 马歇尔的功绩仍在于从横向方面保持了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调整了国家权力的内部结构,而非首先着眼于公民的宪法权利。法国是最早提出保障公民权利和分权的现代国家之一, 但只有到了1958年才设立了宪法委员会负责违宪审查工作,第五共和国设立宪法委员会的基本社会政治背景并不是为了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力的关系, 而是为了重新协调与合理配置权力权力关系。法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8年通过修宪确认公民提起违宪审查权利,结束了法国宪法不承认公民提起违宪审查权的历史。以维护国家权力统一为目的的合法性审查机制从形式上保障了国家的权力秩序, 但如果缺乏维护公民权利的目的视角, 就无法在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获得具有时代意义的平衡。在走向权利的时代,国家权力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工具和手段,在任何意义上,国家权力都不是目的。维稳的实质在于维权, 维护国家权力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否以公民权利为目的是衡量传统和现代合法性审查制度的标示。公民行使合法性审查权利开启了公民通过合法性审查机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新时代, 它要求任何立法机构的立法行为都应当以宪法确立的公民权利为最终目的, 赋予公民在理性维权道路上的最后救济权。

(二)作为救济权的合法性审查诉愿权

我国公民合法性审查权在性质上摆脱了传统社会中上书的色彩,具有了公民所享有的宪法权利属性,不过,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合法性审查权的模糊性和非规范性, 使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缺乏实质上的要求权, 而仅具有请求权的性质。请求权不是非要满足不可, 接受请求的机构和个人也不是非要实现请求者的诉求,被请求者虽然也具有满足请求者的责任和义务,但这种责任和义务更多地是自察的责任和义务, 极易陷入自上而下的体恤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体恤的责任在本质上是关怀的责任, 兼听的责任, 为民做主的责任,亲民爱民的责任,而不是与社会成员的权利要求相对应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被请求者具有满足或不满足请求者请求的任意权力, 而缺乏来自请求者对被请求者的权力的制衡方法。作为权利的要求权改变了请求者与被请求者的权力和责任关系, 在要求者和被要求者之间建立了平等的法权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乃至使要求者成为监督被要求者的上位主体。要求权虽然不是绝对的权利, 但它实现了要求者满足其诉求的程序性法权。把公民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权转向合法性审查要求权, 需要赋予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以救济效果。违法法律规范本质上是对公民宪法和法律权利的侵害。当公民认为自己的宪法和法律权利因为国家机关的立法行为遭受损害时, 有权要求法定机关通过正当程序废除或改变违法的法律规范。与使公民遭受损害的具体侵权和违约行为相比, 违法法律规范给公民遭受的损害范围更大,影响也更为持久,还因带有合法性面具而具有隐蔽性。公民个体是感受自己权利遭受侵害的最早也是最真实的主体, 在穷尽一切法律救济手段之后仍不能使公民的权利恢复原状, 则有必要提供诉诸于合法性审查的最后的救济手段。

赋予公民合法性审查诉愿权包含了一系列公民合法性审查的程序上的救济权利:第一,在法律关系的实践场域中, 公民有权向合法性审查机构和法律规范制定机构提出合法性审查要求权, 相关机构有义务做出启动或不启动合法性审查的裁定, 并对启动或不启动合法性审查做出书面答复;第二,对进入程序的合法性审查案件,请求人有获得案件进展和结果的知情权, 以及在必要时参与听证、进一步阐明请求事项理由以及举证的权利;第三, 对合法性审查机构做出的被审查对象没有违法的裁定可保留向更高一级合法性审查机构的要求权, 并有获得裁定结果的权利。

(三)建立权威的合法性审查机构是保障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必要条件

确立现代合法性审查的最终目的以及赋予公民合法性审查救济权只是确立了合法性审查的正当性和起点,如果缺乏权威的合法性审查机构,对公民宪法和法律权利的合法性审查的救济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事实上,迄今为止,我国虽然设立了合法性审查制度,但还没有一起实例显示启动了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以满足公民通过合法性审查机制救济其权利的诉求。究其原因,公民的合法性审查建议权从程序上缺乏救济权的功能外, 与我国尚没有建立了专门的合法性审查机构有关。

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主要在于制定和修改法律,只是在次要的意义上它才开展合法性审查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必要时可以改变或撤销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司法解释,但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不得不启用的权力,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备案审查权力注重事前审查和内部审查,尚不具有违宪审查的事后审查和外部审查的实践功能。在现有政治实践惯例下,通过行使违宪审查权改变或者撤销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法规、司法解释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办法,只有在政治协商、内部协调和备案审查等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法律赋予的违宪审查权才能派上用场。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多地着眼于立法权统一的形式目的,注重中央和地方权力在立法权上的配置和制衡。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宪法监督者和法规、司法解释备案审查权力主体强于其作为违宪审查的主体身份,这也是需要将立法监督与立法制约在功能上作出区分的理由所在。着眼于公民宪法和法律权利,在我国法律体系形成的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合法性审查机构处理合法性审查案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在当前政法体制下,如果赋予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审查权势必修改宪法和法院组织法,将间接改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法院的权力格局。我国合法性审查制度的设立仍然要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有序进行,具体而言,全国人民大会之下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查一切违宪的案件,全国人大常委会之下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查一切违法律案件,在国务院和省级人大设立专门委员会负责分别审查违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元四体的合法性审查制度体系。

四、结论与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尊重和保障公民合法利益的叙事成为当代社会的主流话语。自由主义从维护个体利益的假设出发论证政治合法性的进路,社群主义预设了集体主义的前提, 但归属点仍在于实现作为自由人的幸福。然而,不同的理论预设和论证路线都无法有效避免合法性危机和合法性焦虑分别带来的合法性问题, 试图从单一视角出发一劳永逸解决合法性问题都程度不同地陷入了总体性解决方案。

给挨饿的人一个立即可以充饥的馒头比承诺未来可吃到丰盛大餐更具有实践和道德的双重意义。公民合法性建议权审查实践提供了解决合法性问题的渐进式的方案,其合力有助于打造合法性问题的零星工程。零星工程是波普尔用来反对理性主义为导向的乌托邦工程的关键性概念,它着重解决人的苦难而非人的幸福,因为苦难比幸福更加真实,也是最需要得到有效的化解的当下问题,而不是在未来或许才能落实的愿景。囚徒困境理论从经济学视角解释了以合作方式解决人的苦难的团结价值,由众多的不特定主体参与的合作博弈强化的是以减轻或消除人的困境为使命的零星工程。乌托邦工程致命的弱点在于它无视众多的合作者的实践理性博弈,毕其功于一役,试图永久化解合法性危机或焦虑。

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的实践从权利方法呈现了零星工程的试验功能,体现在权利试对机制、试错机制和试新机制等三个方面。对于宪法和法律已确认的权利,通过提出合法性审查,进一步确认权利的存在,激活了权利的实践品质,将纸上的权利转化为活的权利。试错机制本质上是试对机制的特殊表现, 通过合法性审查否认违反宪法或法律的低位阶的规范制度的非法性, 证明一项宪法和法律权利的存在。较为复杂的是权利的试新机制,在宪法没有明确赋权但也没有禁止的情况下, 合法性审查的功能更多地表现为探索性和试验性价值, 这一渠道和方法虽然颇受争议,却可以成为生产新权利的有效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合法性审查方法。

权利的试对机制、试错机制和试新机制提供了检验法律合法性的公民方法, 这些自下而上的方法激活了纸上的法律,拓展了法律的运行疆域,丰富了法律的内容,使法律成为不同个人、群体和组织均可以利用的竞胜场所。在接近正义的社会结构的前提下(排除了为构建一个正义的社会结构再次诉诸革命的必要性),如果不能通过有限的一种方法解决不断产生的社会问题, 例如无法通过经济增长的单一方法解决社会矛盾,点滴的、零星的权利方法就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合法性生产和再生产的合理机制。对中国社会而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标志着当前或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特色合法性制度结构的固定化, 公民合法性审查建议权法律实践既是对这一制度结构的检验,也是完善和发展这一制度结构的零星工程。更为重要的是,在现代性的正当话语中,拥有公民权的社会主体通过这一实践不断参与和创造了法律, 成为共同的立法者,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乡土视角下的农民实践行为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2
摘 要:有关我国农民的行为逻辑,在学术界存在三种讨论:“公”与“私”哲学层次的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二元讨论,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调和讨论。作者基于农民对乡村公共物品的选择研究,认为影响农民行为逻辑的社会理性可细分......
我国公有权制度的物权法构建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2
摘 要 公有权即国家和集体所有权,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权的物权法构建是我国物权立法或民法典制定中的一个体制结构性难点。国家所有权物权法构建的基本问题,是由谁来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及其与国有财产占有或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问......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
发布时间:2013-12-19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 继承权公证中的逻辑证明 证明一般包括事实证明和逻辑证明,事实证明就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根据确凿的事实直接确定某命题的真实性证明,而逻辑就是用一个或若干个......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03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一、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怎样理解逻辑的扩展?逻辑依然被定格为传统的推理理论吗? 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发现给出......
试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2-07-21
" 一 德育是现代大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之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我国对德育的地位和 价值一直极为重视,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德育处于首要位置。在德育的实际工作中,我 们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简论民族地区村寨社区教育的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15
" 论文摘要:不论从世界社区教育发展的特点还是从民族村寨发展的需要来看,民族村寨需要带有本土性的社区教育。文化是民族村寨社区教育的立足点,建立文化中心是民族文化与村寨双向滋养的社区教育的可行模式。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
议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3-03-29
审计 理论 结构是构成审计理论者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构建审计量结构首先涉及到逻辑起点的选择 问题 。选择不同的逻辑点往往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
浅议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
发布时间:2023-01-26
编辑。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审计只有独立,才能得到 社会 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保证审计人员依法进行的 经济 监督客观、公正;审计报告更加可信。 一、审计独立性及其原则 审计的独立性就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排除干扰及个人利害关系,秉公......
浅析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12-2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指导下不断推进的,同时又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逻辑中不断概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形成新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逐步形成理论化、体系化的重要成果,......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具有比例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以及羁押等特性,检察机关内部对实施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由侦监、公诉部门与监所部门负责的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由监所检察部门负责羁押必要性审查具有天然的易于操作性和节......
逻辑学论文: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工作总结栏目为您编辑了逻辑学论文:浅议逻辑学与人工智能,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方法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最终实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研究与人的思维研究密切相关。逻辑学始终是人工智能研究中......
我国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和审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 要 自从十八届四中全会议题为依法治国后,合法性视为新一时期改革的代名词,在中央下发的文件当中,重大行政决策的字眼也是屡见不鲜,因此,本文从法治视角出发,研究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及其审查制度,在决策层面上剖析依法行政......
证券法修改:现实与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12
证券法修改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证券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2014年立法计划的修订。 一、证券法修改的现实:是大改而非小修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证......
我国宪法中公民平等权的保障
发布时间:2023-06-28
宪法中公民的平等权是指公民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等所有的领域内均依法享有的与其他公民同等的权利,是一种不能因为任何差别而予以区别对待的权利。平等权允许存在合理差别,实质是反对歧视。平等是相对的,是实质平等与形式平等的统一......
浅谈探望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01
所谓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协助非抚养一方行使探望的权利。实际上,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有专家认为:父母的离异给未成年子女造成的伤害仅次于死亡......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2-24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依然保持着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但由于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特别是体制机制问题,导致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各种潜在风险的危害性不容低估。无论从改革本身的逻辑关系还是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
试析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刍议(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自由裁量是当代行政权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法律对其提出了合理性要求,我国称其为“合理性”,其内容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对行政自由裁量的合理性进行司法审查早在18世纪前就已开始,到20世纪......
浅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发布时间:2023-03-17
浅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科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随之而来的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科技英语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科技英语......
浅议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
发布时间:2023-07-03
摘 要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国策,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是我国立法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从理论上研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基本问题,对指导我国立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民族 自治地方 立......
人权:行政法的逻辑起点(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人权 行政法 逻辑起点 来源 控权 论文论文摘要:行政法的逻辑起点关系到行政法的目标模式、实质内容、制度结构,关系到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它必须是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高度浓缩的概念。行政权或市场都不是行政法的......
浅议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3-07-2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加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方面能更好的规范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更好的维护公民的个人尊严......
论我国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3-05-31
摘 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上将环境问题列为世界第三大问题,而作为一项新型基本权利的公民环境权,也无疑应该在宪法文本中予以明确的规定。本文从公民环境权基本属性的角度来论证我国公民环境......
试论有限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产权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公司法》(2013 年修订)第71 条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该条款在股权转让的公司实践中被生动地表达为:优先认购的概念不是指我先跟你谈,而是你找第三方谈,你谈好以后......
探究温公颐关于形式逻辑真实性与正确性的讨论
发布时间:2023-06-28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逻辑学也成为一门非常活跃的科学。受前苏联逻辑学问题讨论的影响,在毛主席的倡导和带领下,我国逻辑学界在20世纪50至60年代进行了一场历时长且意义深远的大讨;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一些中国学者......
论逻辑判断在审查案件中的运用(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逻辑判断 审查案件 论文论文摘要:本文就形式逻辑中与检察业务相关的几种判断作以初浅探讨。内容包括非模态判断中的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以及运用判断的基本要求和应避免的逻辑错误。 ......
逻辑学论文:浅论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14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浅论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法律逻辑学在法学基础课中历来是“难教”、“难学”、“难考”,常常在教学课堂上老师窘窘然、学生懵懵然。课堂上的教与学多是费力不讨好......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这主要得益于过去需求侧改革的发展思路。这种改革思路主要是通过扩大由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增长三驾马车构成的总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但最近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要〕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鲜明动态的演变历程,始终贯穿着清晰的批判逻辑。马克思博士论文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批判,是实践哲学之初显;《莱茵报》与《德法年鉴》时期对现实政治的批判,是实践哲学......
逻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6
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逻辑课程在法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已经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政法院校法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然而,由于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都局限于传统形式逻辑课......
我国法官的司法论证义务——对“法律逻辑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11-15
一、问题的缘起 司法裁判是一个据法讲理、以理服人的过程,说这是现代司法的一个常识,似不为过。但在我国目前,似乎并不如此,以致对司法裁判必经充分论证这一点,常常不仅需要学理层面的论证,还需官方层面的三令五申。近十余年来,......
论我国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10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这说明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是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一个基本原则。该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又规定,对......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私权客体的逻辑分析 “我们对自己智力工作中想当作工具用的那些术语,可以随意界定。唯一的问题是它们是否将符合我们打算达到的理论目的。一个在范围上大......
刍议我国的夫妻财产权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论文摘要:婚姻家庭关系是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的统一,财产关系是婚姻家庭得以延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对财产的享有的权益和负担的义务,是夫妻财产关系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身关系开始弱化,......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民法典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关于中国民法典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争议观点,一是主张罗马式......
逻辑学论文:浅议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逻辑学论文:浅议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学思想,敬请关注!! 一、莱布尼茨的逻辑学说 莱布尼茨,我国知识界并不陌生,皆知其为德国著名数学家,发明了几何微积分。但是,他还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学......
探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11 月10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时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之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供给改革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
浅析宪法权利诉求的经济学逻辑
发布时间:2017-01-05
一、宪法权利中的休谟问题 两百多年前,英国思想家休谟提出归纳何以可能的问题。即根据有限的经验,能否得出一个全称判断的命题。按照这样的逻辑,即使我们看到的乌鸦全部都是黑的,怎么能断定天下乌鸦一般黑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休谟......
论人的逻辑与物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4-05
通常意义上的辩证法和形式逻辑都源自于古希腊哲学。一经产生,它们便成为西方哲学史上两千余年来的重要范畴。迄今为止,它们也是人类两种最重要的逻辑形式。所以长期以来,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也成为许多哲学家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逻辑缺陷
发布时间:2023-04-19
独立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其建立目的是促使注册 会计 师独立、客观、公正地按统一的执业准则执行审计业务,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平,促进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健康 发展 。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促进......
议宪法对公民休息权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27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与重点保障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社会权和自由权两重属性,并被国际人权法案所认可。然而我国公民休息权的保护情况在当前的现实时代背景下不容乐观,带薪休假规定流于形式,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为了更好地保障公......
探析我国公民知情权
发布时间:2023-05-06
“探析我国公民知情权”怎么写呢,请看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探析我国公民知情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知情权在公民权利体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知情权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2003年上半年我国出现的“非典事件”表......
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方法论、议题和逻辑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在公共管理方法论的论争史上,人们一直陷于“自然”和“人文”的对立,忽略了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属性,没有形成清晰而完整的公共管理技术设计研究范式。为此,分析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缺位”的原因;阐明了知......
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与改革逻辑
发布时间:2022-08-01
中国 国有 企业 改革大体上与 农村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同时起步的。十几年来,“搞活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一直是反复强调的改革主题。但是从结果看,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最为缓慢。对此,人们可以有许......
浅析中国法治模式建构中的政治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19
一、当代中国的法治模式 理论上,法治发展是多种因素如行为文化、体制结构、制度规范、经济形态等互动的结果。就中国法治所处的历史和现实环境而言,它特别受到了来自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现实发......
研究逻辑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2-11-23
1评价论证 论证可根据许多小同的力法来评价;例如,人们可以判断哪些论证比其他的更具有说服力;那些论证更有意义等等这些可做出的评价大致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逻辑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适当的联系 实质的:前提和结论是否都为真 ......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27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区别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足,对人类思......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建议(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关键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完善建议 论文论文摘要: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在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缺陷。本文结合司法实践,简......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个性化理论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明确......
我国实施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发布时间:2023-02-10
近年来,整合审计在我国已经开始应用了,我国政府已经大力注重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从而推进了整合审计的实施。然而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意味着,我国的上市公司必须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进行双重审计,增加了企业的审计成本。在这......
论哲学的逻辑建模
发布时间:2023-02-10
哲学不仅提供理论,而且还建构模型。在模型内人们可以说明、发展和验证理 数学模型类的功能就像严格的概念实验室一样,在其中关于哲学概念的理论能够在一个理想化的受限环境中得到检验。 一、哲学逻辑建模的一般特征 哲学逻辑建模(以......
WTO协议对我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要求(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9
【论文关键词】WTO 司法审查 行政行为 国内法 论文论文摘要:wT0的绝大部分规则是以政府的行为为内容并以政府的管理活动为对象。WTO的司法审查制度是指法院通过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发挥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作用。WTO的司法审......
刍议宪法对公民休息权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3-02-18
休息权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与重点保障的基本权利之一,具有社会权和自由权两重属性,并被国际人权法案所认可[1]。然而我国公民休息权的保护情况在当前的现实时代背景下不容乐观,带薪休假规定流于形式,工作时间越来越长,为了更好地保......
浅议我国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论文关键词】抽象行政行为 司法审查制度 行政法规 行政规章 论文论文摘要:司法审查抽象行政行为既是司法监督行政的重要方式,也是司法权制约行政权的具体体现。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以及我国行政机关实施抽象行政行为的现状,决定......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逻辑梳理与审计实务
发布时间:2023-03-18
在审计实务中,对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很多审计员仅仅是在形式上操作审计流程,而欠缺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和逻辑。笔者在高校执教过程中还发现,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繁多,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欠缺严密性,没有实务经验的学生理解起来尤......
浅析法律的合宪性审查与共和国单一性的维持
发布时间:2022-10-22
一、维持单一性是共和国的奠基性原则 在其最初产生时,或者说在大革命时期,单一制原则无论被人们作何理解,它显然是国民主权之不可分割性的必然结果。共和国的单一性也是作为民族或人民之单一性的一种制度化摹本而出现的。单一性原则......
浅谈文学及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逻辑性
发布时间:2023-01-18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的文学及优秀中外影视作品,其艺术形式,须新颖独特,别具一格,有开拓,有创造,有发展;其思想感情,须有发现,有见地,发自肺腑,深刻独到,真挚感人。而注重真实性,讲求逻辑性,则应该是任何文学与影视作品必须......
小国挑战大国的逻辑
发布时间:2023-01-29
在国际政治领域,人们大多认为是大国“纵横天下”。不可否认,大国间的“斗”与“合”、“争”与“离”,奠定了国际政治的基本格局。小国之间的争斗,由于影响力有限,通常难以引起更多关注。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国与小国之间的不对称较......
浅谈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发布时间:2023-06-03
财产权是宪法予以保护的公民基本权利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是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一项权利。在公民法律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当今社会,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则更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
精准扶贫的资源配置逻辑与实践困境
发布时间:2023-02-20
摘要:扶贫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精准扶贫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的项目化与社会生活的不规则性、政策执行的科层逻辑之间的张力。这一巨大的张力使极具科学性和合法性的程序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倒逼,从而产生“反科层”的逻辑,进而使精准扶贫资源的配置面临实践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精准扶贫资源配置应着力于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增强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建设和因地制宜地发.........
谈绝对主权的逻辑和裂缝
发布时间:2022-08-07
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关于现代国家的最重要的基本知识,都可以从托马斯霍布斯那里找到线索。在霍布斯之前,有不少人就已经注意到国家这个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新鲜政治事物,但对之进行如此严肃、系统并充满哲学性的论证的,霍布斯无疑是第......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理论逻辑(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词: 国家所有权;行使;代表;主体;法定 内容提要: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国家所有权的权利主体通过代表人的积极行为,支配特定的客体,从而使所有权的利益得到实现的行为。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有权主体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经济学界......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03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与建议 隐私权被世界各国法律吸收,主要是在二战之后,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其法律中直接或间接规定......
浅析自治机关构成与自治州地方性法规的授权逻辑
发布时间:2023-03-20
一、自治机关的概念 沿革自治机关正式作为一个规范概念始于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下称《纲要》) 第2条:各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统为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并受上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其一,根据《共同纲领》......
试论我国公民、法人财产权的保护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5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某些部门、行业执法者侵犯公民、法人财产权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探讨完善公民、法人财产权的保护机制,是一个既有重要法律意义,又涉及现实生活的重大课题......
我国建立著作权默示许可的正当性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3-05-25
一、著作权默示许可的内涵 对于著作权默示许可的基本含义,学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论述,往往是通过与独占性许可的成立要件的对比进行描述,其重点主要体现在对著作权默示许可的成立及生效的法律要件进行阐述,我国学界虽然对著作权......
谈谈构建违宪审查制度的立法建议
发布时间:2016-04-28
构建违宪审查制度的立法建议,探析违宪审查的内涵、制度缺陷及其完善对策。 现实中,刑事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贪污受贿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双规,构成职务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行政纠纷由基层组织和政府调解......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逻辑缺陷(1)
发布时间:2023-05-21
独立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其建立目的是促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地按统一的执业准则执行审计业务,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促进注册会计师......
浅谈我国公民环境权及其法律救济
发布时间:2023-03-22
一、公民环境权概述 一般理论认为,权利可做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界分,于此相对应,公民应享有环境人格权和环境财产权,并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程序性权利,具体情况如下所讨论。环境人格权指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拥有和享受环境所带来的美感和......
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在实践中的完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04
内容提要: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新型监督模式,在司法实践中日益显现出优越性。虽然新民事诉讼法确定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及适用范围,但从整体上来看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要充分发挥民事再......
论社会救助权国家义务之逻辑证成与体系建构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社会救助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生存权的核心内涵之一,在社会保障权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保障公民社会救助权的顺利实现,是解除贫困群体的生存危机、维护社会底线公平、体现政府公共责任的有效路径。社会救助权的保......
我国行政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制度探讨(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论文关键词]行政裁量权;司法审查;范围;标准 [论文摘要]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时,只能进行合洳陛审查,而行政裁量权的行使不仅仅涉及合法性的问题,还涉及到合理性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的......
《逻辑研究》中的“实存观”
发布时间:2023-03-10
实存问题,即哪此东西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被看做是形而上学的问题。对此,《逻辑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形而上学的中立性。在《逻辑研究》中的形而上学中立性一文中,扎哈维认为,根据这种中立性,形而上学中的实在论和观念论都是需要避......
公证的审查范围和核实义务浅议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28
公证是国家预防纠纷的一种法律制度。公证活动的核心是对公证事项的审查与核实。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公证的审查范围和核实义务浅议。 我国公证制度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理论和实务研究都不够充分,很多方面尤其是公证机构和公证员权利和义......
浅议民事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审查程序及效力
发布时间:2023-07-28
内容提要: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权力,但是由于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出台,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运行不一致。本文对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审查程序及效力作初步探讨,认为再审检察建议应主要针对问题瑕......
经典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统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要:教育方针概念的运演从简单到宏富、从抽象到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理论视点进行定义,教育方针是一定统治阶层在一定历史时期关于教育发展的总方针,是教育性质、方向、目的、任务、内容和途径等的总规定......
逻辑真与逻辑推理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5
逻辑,像任何科学一样,把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使命。但逻辑学不研究关于涉及存在本质的真,关于作为价值的真,或者关于神秘主义的真。现代逻辑对真的研究是围绕语言和形式化问题展开的,形成了多种关于真的理论,并对逻辑真和事实真的区......
论我国商誉权民事法律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14
论我国商誉权民事法律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商誉权民事法律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商誉权民事法律制度的构建 [内容摘要] 商誉是一种无形财产,商誉权属于知识产权法律范畴。我国当前法律对商誉权的规定几......
专制、宪政、民主的逻辑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24
" 关于宪政、民主、自由等的著述虽如汗牛充栋,但这些概念却并不见得越来越清晰,这种情形与百年之前的哲学有些相象。不同的是,政治领域却是在政治哲学的影响下实实在在地实现着的领域,虽然我们对宪政、民主的描述文字越来越长,但......
行政诉讼中选择性执法的审查问题的完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2-14
1TerrillA.Parker,EqualProtectionasaDefensetoSelectiveLawEnforcementbyPoliceOfficials,14J.Pub.L.(1965),p.223.2JosephH.Tieger,PoliceDiscretionandDiscriminatoryEnforcement,1971(4)DukeL.J.(1971),p.721.3Da.........
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审查原则定位
发布时间:2022-07-21
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审查原则定位 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审查原则定位 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审查原则定位 内容摘要:通过对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的重新审视,指出我国民事上诉审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论我国复合型违宪审查模式的构建(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违宪审查的通行定义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某项(广义)立法或者某种行为是否合宪所进行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审查和裁决。而我国违宪审查工作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急需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行使违究审查权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
逻辑学论文:浅议Seminar教学模式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逻辑学论文:浅议Seminar教学模式在逻辑学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览!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科,也是追求有效推理与论证的规则及其标准的学问。作为训练进行正确思维与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发布时间:2023-03-28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题,可谓精彩纷呈.在设问上,“新而不难,活而不偏”,重视理解、把握了本质.在命题思路上,仍然注重基础,注重知识交汇. 预计集合与充要条件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命题及真假性的判断也不能忽视,这......
分析层级分明的大逻辑观视域下的逻辑地图的特性
发布时间:2023-04-08
自古以来,逻辑学与哲学和数学这两大基础学科就密切相关。随着逻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精细,逻辑学与更多的学科的交叉互动表现得日益突出。因此,对逻辑学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在逻辑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之时,对逻辑学整体性的认识和系......
秩序与价值——寻求公共权力建构的合法性
发布时间:2023-07-24
"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号角的吹响,我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公共权力模式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境域”。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当今公共权力时,在理论上不愿意对......
英文阅读中的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浅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人们在阅读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生词、语法方面的障碍,还有不同习俗及背景知识方面的障碍.本文拟通过语法分析和判断来解决疑难句子的理解问题。语法分析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疑难句子的结构,划分词的类别,理顺句子中各成份的关......
逻辑学对新闻编辑记者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3-16
新闻编辑记者在发表新闻的时候,首先是告诉人们一个事件,一个新闻,其实就是像人们表达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的表达固然是要符合大众逻辑和社会思维逻辑的。因为逻辑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思维的形式以及规律的科学,在新闻的编辑......
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3-03-20
一、逻辑起点及其特征迄今,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决策学派、系统权变再到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等多个时期。在不同时期,对效率、公平、民主等价值取向有不同程度的侧重。作为公共行政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政策也不断发展变化,早期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思潮的影响下,公共政策以其计划执行性标榜凸显自己,而近代以来,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尤其是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加强、参与程度的不断增加,公共政.........
小议王延直逻辑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15
小议王延直逻辑哲学思想 小议王延直逻辑哲学思想 小议王延直逻辑哲学思想 文 章来 源 自 教育 网 明年(2012年)将是中国近代逻辑学先驱王延直先生诞辰140周年,也是其代表作《普通应用论理学》问世10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先......
“绿色矿业”的逻辑机理、实践探索与推进策略
发布时间:2019-11-18
摘要:发展“绿色矿业”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绿色矿业”发展具有主旨统一性和实践多样性、国家主导性和企业渐进性,需要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构建和政策支持。“绿色矿业”的运行体系是由相关主体(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绿色社会、绿色市场)及其功能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各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绿色矿业”的有序发展,最终实现“矿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成果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