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探讨由后现代知识观看语文教材观的转变

探讨由后现代知识观看语文教材观的转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2 02:22:48
探讨由后现代知识观看语文教材观的转变
时间:2022-11-02 02:22:48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知识观 语文教材观 转变

论文摘 要: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境域性和价值性,反对在知识领域中的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这种知识观为人们认识和反思语文教材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语文教材观念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建构,体现着鲜明的民主与个性化的诉求。教材观念从“客观实在论”向“主体建构论”转变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教育主体的回归,促进了课堂结构走向开放与多元,促进了教学方法由讲授向探究转变。

一、知识观念的后现代转变

二、语文教材内容的含义及其本质

讨论语文教材首先要理解“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 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其所传递的信息。语文教材内容要回答的是“用什么教”的问题。

语文教学内容,则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教学内容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其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加工、改变乃至增删、更换。

从上述三个概念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并不是教学活动的目的,它仅仅是教学的工具、手段。教材的编制就是将课程要素教材化,教材的研制者根据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来选择具体事实材料,以便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日本人将这种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的过程,看成是“直观性原则”,或看成是加入“同生活、劳动、社区结合的条件”的“生活化”。所以达尼罗夫认为,教材(内容)并非学科(课程)内容本身,它是在理解了学科内容的前提下向学生传递的手段,担负着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任务。教材对于学生而言是教学中交际的对象[3]。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材并不是学科知识的化身,它只是为我们提供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达到课程要求的手段或途径。

三、从“客观实在论”向“主体建构论”转变的语文教材观

传统的语文教材观念,存在着鲜明的“客观实在论”的倾向。所谓“客观实在论”就是文本意义的“在场化”,即将作为教学材料的文本当做固化的意义实体。文本具有客观的、固定的内涵和教育目的,这个内涵和目的是先在的,是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预成的,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意义的发现和认同,学生成了意义的受众,被剥夺了基于个体经验对文本阐释的权利。这样一来,教材从工具和手段,变成了目的。形成这种语文教材观念的原因主要是:

1.受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影响

在传统语言学语境中,语言作为意义的符号载体是透明的,语言与外部世界存在着明确而固定的联系,人们既能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主客观世界,也能够从对语言文字的披文入理的分析中获得语言所表达的初始意义。当语言成为外部世界精准的对应符号时,语言就享有了游离于个体阅读经验之上的话语霸权,并由此剥夺阅读者对文本的阐释权利。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诉之于语言文字的语文教材是一个与学生经验世界无涉的意义实体,领会和接受是语文学习的唯一目的。

2.语文教育中过于强烈的社会控制的伦理诉求

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社会本位理念和经学教育的深厚渊源决定了中国语文教育承载着太多的社会理想和重任,这种社会诉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演变成了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意味的社会控制。由于教育对知识的合法性确认往往是通过教材(尤其是教科书)来得以实施的,所以,教材的产生过程是含有强烈的价值倾向的文化选择过程,社会控制的实现总是最先通过教材得以完成的。传统的教材理念让人们坚信:经由教材进入学校教育环节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念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它希望借此迫使学生放弃自己的思想决断权,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就了教材的权威地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教育的合谋,剥夺了受教育者的个人自由。

3.教育空间中的公共知识对个人知识的压制

公共知识是指人类文明成果通过符号化、系统化保存下来,成为社会或团体共享的知识。个人知识是指保存在个人记忆系统中的、只被个体拥有的私人化的知识。个人知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公共知识的个人化,这种个人化是将静态的知识内化为与个人状况及境遇条件相统一的东西,从而实现个体性和普遍性的意义衔接”[4]。其二是个体对自生经验的反思性建构。传统的语文教育,由于对社会整合与控制的过分迷恋,导致在教育空间中公共知识对个人知识的排斥和压制。具体表征为:语文教材编写重视社会道德训诫与宏大叙事;在教材的使用中,重视“立足点高”、“落脚点低”,强化对教材微言大义的阐发,附会公共知识对个人知识的压制,体现着群体话语方式和公共思维模式对自由思想和自由表达的限制,“把‘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范畴作为绝对尺度去裁剪学生丰富、真实的生活”[5]。这种“伪圣化”教育可能带来的后果是造就了“唯书唯上”的慵懒、懦弱的人格,这种人格倾向投射到教材观念上就是对教材的使用与解读缺少个性化的意义建构。

后现代知识观的产生是出于对理性暴政的日益强烈的不满,体现了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客观化知识的确定性、权威性的怀疑,并通过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达到“去中心”与多元化的目的。伽达默尔现代阐释学关于“偏见”的理论十分强调对文本阐释的当下性。他认为,人的认识是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参与下形成的认识“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主体建构的结果,知识的本质并不是对现象世界本质的揭示,而是通过交往活动使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达成理解。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中,“语文教材”不再被视为是由一组有固定意义的符号构成的封闭结构,而是隐匿着无限多意义的、开放的、不断扩展着的“隐喻”性文本,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在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之前,并不具有确定的意义,选文的意义生成有赖于它进入解读者的认识视野,通过读者的理解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选文意义是向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的,并在个性化阐释过程中不断生成和建构新的意义,从而达成读者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进入,文本成为读者对话的伙伴。当读者不再依附于选文的指示和作者的意图,而是自由地参与对文本的理解和意义建构时,教材观念终于发生了一个质的转变:语文教材重新由目的变成手段与工具。

与传统教材观念相比,主体建构论的教材观念具有民主化、个性化的特点。

民主化特点表现在文本阐释过程中对个体自由的主张和对社会控制的抗拒。所谓个体自由就是指个体拥有独立于他人和社群的自主决断权。当文本被看做是学生对话的伙伴,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隐喻结构时,读者就被赋予了个性化阐释的权力,在有限的教育空间,个人化的知识在教材意义的建构中摆脱了边缘化的地位,获得了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力。

个性化特点表现在个体的生命体验在对文本解读中的本体性作用。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对文本的阅读与阐释是以个体既有的生命体验为基础的。文本阅读就是个体将自己以往的全部人生经验带入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成为关键因素。一个人越是能更多地体验人生,就越能更多地在理解中释放人生的意义,在阅读中兑换更多的人生经验。 "

四、教材观念转变的意义

新的教材观对当下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经学”教育传统中“述而不作”的拟古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对科学主义知识观主导下的当代教育中的本质主义、理性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教育主体的回归

以往的教材观认为,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一个意义实体,它不仅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而且还体现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超越性的理想,即绝对的真、善、美。所以语文教材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肩负着知识授受和道德训育的重任,教材本质上是一个辐射着人生价值和意义、提供生活手段和目的的中心。传统教学论也往往局限于文本意义的确定性、教师活动的复制性和受教育者阅读活动的再现性所组成的单一封闭的组织结构。“客观实在论”的教材观,鼓励了受教育者的依附性,默认了教育者解释活动的复制和再现,从而更倾向于把教学活动视为可以定量定型的模式化的活动而不是一种人生化、生活化的艺术。

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教材内容对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剥夺,本质上就是用政治话语霸权、公共话语霸权压制乃至剥夺个体话语权力,通过意识形态化的客观性知识压制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知识、缄默知识,使对个体发展和自由创造最具影响力的个人知识、缄默知识被剥夺了合法性。后现代知识论对客观化知识霸权提出质疑,它通过恢复个人知识、缄默知识在人的认识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新树立人的主体性地位,为新语文教材观奠定基础。按照“主体建构论”的教材观,语文教材的现实意义不是先于或外在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存在,而只能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生成。正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才能够把选文的意义“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所以教材意义是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材之间的相互交往,共同协商而成的。没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和自身体验,任何意义都是外在的,从而不能深切地影响受教育者的生活。这就赋予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主体地位,使他们有权决定教材的使用和意义的创生,教材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的中介,同时也是交往的对象。所以说,语文教材观的转变能促使教育主体的回归。

2.促进课堂组织结构走向开放和多元

“客观实在论”的教材观固执地认为语文教材的真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将语文教材塑造成高悬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上的绝对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不是自主的、创造性的,而是再现性的、复制的。这就形成了单一封闭的课堂组织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教材、教师、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教材位于这个结构的最高端——知识上位,学生处于这个结构的最低端——知识下位。知识传授就是将所谓的客观知识从教材经由教师的复制环节向学生灌输,这个过程是一个线性的、单向的、闭合的知识流程,知识从知识上位自动流向知识下位,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使客观知识在传输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复制和保真。

“主体建构论”的教材观使得课堂组织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教材观把教材内容理解为一个隐喻的文本,对教材的使用就是对潜在的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教学活动中的每个个体都对教材拥有理解和解释的权利,教材意义的生成是因每个个体自身的经验背景——认识的前结构或前见——的不同而不同的,所以对教材意义的理解必然走向开放和多元。教材使用的真谛在通过对不同理解和解释的交流与磋商达到理解的融合。它与“客观实在论”教材观主导下的教材使用的本质的差别在于:前者以对意义的理解为目的,后者则以规律的认识为目的;前者以求同存异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以整齐划一的同质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前者体现人类“解放的兴趣”,后者体现人类“技术的兴趣”。在这种教材观支配下,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也必然走向开放和多元。在新的课堂组织结构中,教师、学生各自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生成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理解,在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互相交流,不同思想意义的砥砺与碰撞、交会与融合,使新的意义不断生成。在这个组织结构中,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材、学生和教材、学生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教材及其创生的意义,成为师生交流的中介,这就是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基本形式。在这个结构中,知识的流程是双向的、可逆的、开放的和多元的。

3.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由讲授向探究转变

传统教材观认为,教材内容是客观的、普适的、不容置疑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只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制和映射,不需要师生双方对教材内容进行主观性的反思。因此,语文课堂的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即教师将预成的教材内容和解释,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将这些内容和解释通过机械的记忆,保存到记忆系统中。保罗·弗莱雷认为,这种教授的方法,就是将学生变成“容器”,将教育活动变成一种存储行为,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存储材料”[6]。这反映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压迫现象:教材压迫教师、教师压迫学生。其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被异化的教育所异化,沦为教材的奴隶。在这种教学方法的熏陶之下,学生的具体性和自主性都被一套固有的程式化的语文阐释系统抹杀了,学生记忆了一大堆死的概念化、意识形态化的知识,但却由于自主性的缺失,成为精神的侏儒。有人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阐释系统”,这套阐释系统借助话语的力量,形成话语霸权占据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力。

新的教材观承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师生个体对教材意义的自主性建构的合理合法性,恢复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形成新的课堂教学组织结构,为语文教学方法由讲授向探究转变提供了条件。教学方法从讲授到探究的转变,里面蕴涵着深刻的观念转变。“讲授”是立足于教师教授的角度提出的教学方法,“探究”则更多的是立足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教学方法;“讲授”是以一个封闭、自足的意义系统为前提的,“探究”面向的却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意义系统。弗莱雷认为,“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离开了探究,离开了实践,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知识只有通过发明和再发明,通过人类在世界上、人类与世界一道以及人类相互之间永不满足的、耐心的、不断的、充满希望的探究才能出现”[6]。所以,把探究引入语文教育实践中,能够真正实现教育主体的回归,使学生获得精神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探究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和实践性,能够真实地反映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趋势,也最能切合当下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9~232.

[3]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5.

[4]蔡春.个人知识:教育实现“转识成智”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6

(1).

[5]李大圣.百年反思[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由《边城》看沈从文生命观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创作成熟期完成的一部颇具诗意的作品。从小说主要人物的人生形态及其与生死的交结,可窥见作者的生命观:老船夫的自然老死、翠翠父母双双殉情,以及自然威力带来天保的意外溺亡,不同的人生结局透露出作者......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06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用积极创新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开展教学的同时,教师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他们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促......
如何以唯物史观看“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4-25
知识产权文化是当今我国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念是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是适合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发展的文化氛围。但这三条有关知识产权文化的基本理念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怎样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更新观念做好语文课堂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2-12-21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也就是说,更新观念、做好转变工作是贯彻落实课改基......
西方课程知识观的演变:选择、组织与呈现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本文依据课程知识观的核心要素,从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和课程知识呈现三个维度梳理了柏拉图、夸美纽斯、斯宾塞、杜威、布鲁纳和多尔课程理论内在所反映的课程知识观,并以知识观视角解析了课程知识观演进特征,提出了课程知识选择从普遍真理到存疑情境、课程知识类别从等级层次到多样分类、课程知识编排从普适确定到开放建构,以及课程知识呈现从抽象绝对到多元描述等趋势,以期助力大学课程内容改革实践。关键词:课.........
试析陶行知的知识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陶行知;社会改造;知识观;大众教育 论文摘要:陶行知的知识观源于其民主社会改造理想,通过大众的实践与反思,最终要推动他们的解放和觉悟。“真知识”是其知识观的核心体现。“真知识”源于直接经验,是人类知识产生......
转观念变教法学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17
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
转变观念,走进英语新课程
发布时间:2022-08-03
" 《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研制是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在总体目标的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归纳起来,《标准》具有以下显......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文明观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生态文明至少有三个主要理论源泉,即生态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国文化以及基于过程思想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同时,生态文明在主观方面还需要人们改变短浅目光和自私自利之心,因此要改变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制度。关键词:生态文明;有机马克思主义;环境灾难作者简介:小约翰・B.科布,男,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克莱蒙研究生大学终身教授,从事过程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杨志华,男,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
现代知识型背景下教育学理论的转向初探
发布时间:2022-07-21
鉴于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将教育学分成人物式、平等式、一体式教育学三大类。教育学家由一系列教育现象探究出教育学,进而为教育现象提供支撑,整个过程需要反复的实践论证。因此,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此......
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察歇后语
发布时间:2023-07-12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它给语言学界带来的新的视角和观念给了语言学者新的研究空间,并且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更是得到了重视,它的研究已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歇后语是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
由整体感知课文谈阅读教学策略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整体感知的起步阶段,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深入思考,能在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由繁琐分析转变为整体感知,体现着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整体感......
谈观念转变,讲教学成效
发布时间:2023-04-08
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新颖活泼、语言朴实、图文并茂,适合青少年阅读。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和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
浅论创新教育中语文教师教育观念及方法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2-10
" 【论文关键词】 语文教师;观念;方法;手段;转变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课堂又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地方。语文教学要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才能真正使教学内容得以落实,教......
浅谈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看语言教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后期维特根斯坦 意义用法论 规则说 语言教学 论文摘 要:本文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理论基础,从“意义用法论”和“语言规则说”出发,探讨这两种观点对语言教学的启示。认为着眼于用法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理......
关于知识观的转变与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调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知识观是影响成人远程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内源性因素。依据客观主义知识观,成人远程学习者以知识量的累积为目标,学习态度被动,以机械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依赖面对面的学习形式,制约其学习成效。建构主义知识观是对客观主......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后现代教育观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现代教育观偏重狭隘的知识技能传授及专业技能的纠偏。教育观念的变化必将对教育行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文章就后现代教育理念及课程观,在对德国职业教育方法论研究与教学行为观察基础上,......
由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看词典的动词收录
发布时间:2022-08-15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的高频词表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对比分析,指出该词典的动词收录存在新兴高频动词未得到及时收录和收词标准不一两方面的问题。文章逐一考察了高频词表标注为动词的3239个语言单位,指出了......
步入人文,走进生活——谈新课程中语文教学观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首先要确立两个新的语文教学观,即:一是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二是变课本语文为生活语文。在这样的语文大世界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可得到充分体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情意经常充溢于......
谈新经济时代下会计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4-01-07
谈新经济时代下会计观念的转变 当前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种观念和制度随着各个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完善,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是......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本文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3-12-18
"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使教学质......
探讨现代舞台灯光设计的观赏性
发布时间:2023-03-21
舞台灯光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还有灯光设备,营造复杂艺术灯光环境,以此来形成五彩缤纷的舞台艺术效果,使观众在欣赏表演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艺术的神秘美感。灯光变幻莫测可以被形容成一幅魅力的画卷,它通过不同的灯光颜色、不同的亮度、不......
新知识观:研究性学习的知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23-01-17
" 摘 要:新知识观关于知识性质的看法在本质上内含着它在学习方式上对研究性学习的必然选择。世界经合组织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分类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中的内容选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是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
试析大学生择业观转变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摘要]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和西方文化思潮逐渐涌入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就业观念等许多方面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择业观也呈现出选择多元、注重自身价值等复......
几个基本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7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改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它与普罗民众的关系太过于密切。处罚的范围扩大,处罚的种类增多,罚款幅度大幅提高,意味着警察的权力得到空前的扩展,自然引致人们的忧虑,......
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当代身体文化的审美观照与理性超越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 要:身体文化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凸显,有着消费社会、大众传媒、后现代泛审美化和自我认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因素。纷繁的身体文化体现为一种时尚的身体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下,身体文化对视觉刺激与快感体验的追求,使文本叙事的深度被......
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21
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是教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用以指导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系列根本观念,它不仅具有时代特征,并能有效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现代教育管理价值观......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2-08-30
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生成语言学的http://wWW.LWlm.Com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
由汉语文化负迁移谈英语教学策略转变
发布时间:2023-03-21
外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受本族语言文化思维影响,对学习外来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倘若本土文化对外语起到抑制或干扰作用时则会产生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这种影响,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在词汇、语法、翻译等方面形成与本土文......
裂变: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历史景观
发布时间:2023-03-30
内容提要中国20世纪的人文学术和文学批评之发展,充满着历史、文化、社会和心理的裂变。如果说,跨文化语境的生成,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一次新的裂变,是从旧的肌体中滋生而出的一种新的文化呈现平台和方式;那么,就不能不顾及到这种......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发布时间:2023-03-12
生成语言学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语言观 摘 要:生成语言学将语言视为抽象符号的操作体系来进行描述,符号的意义以及所指无须考虑。认知语言学认为对语言的描述应符合认知科学的其他领域所提供的关于人的心智和大脑的认识。遵循不同的信条使......
从性别语言变体看《宠儿》中的女性观
发布时间:2023-02-07
摘 要:语言的性别差异反映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被期望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而不同性别的角色在小说的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对于小说人物的刻画和读者对于小说作品的欣赏都会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从不同性别在叙事中的语言变化来阐述《宠......
对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证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教学质量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网络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必须构建全面多元的远程教育质量观、建立多元的远程教育质量标准。提升教师......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4
【摘 要】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它对环境状况的改善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在我国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还是存在着非常......
语言变迁和现代文学转型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9-17
【提要】文学语言在一次一次的变迁过程中,每次转变都能折射出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本质。文学形式从五四时代就在思想与文学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文学体系构建了以语言革命为武器或载体的文化体系。尤其是白话文系统影响了中国文学未来发展走向,这种影响不但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时,更多的是追求对普通语言的疏离。本文说明了语言变迁在现代文学转型中的重要性,阐述了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势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关键.........
探讨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
发布时间:2023-02-05
" 论文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教学的目的 论文摘要: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也......
变革时代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塑造与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要:殷海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其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历史定位,已经被学界公认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因素,学界相关研究的成果甚少,这是本文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关......
建构主义知识观对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知识观 教学观 教学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知识观是知识社会学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建构主义知识观包括四个基本的原则,即主动性原则、协作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建构主义知识观在知识的性质、教......
语言变革对现代文学的转型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的起始点是“五四运动”,提倡用白话文进行文学创作,这场文化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也成为我国语言变革的起始点,对我国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语言变迁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中国现代......
论余英时的知识分子观
发布时间:2022-08-15
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问题,历来是思想文化界深度关切的热门话题。作为极具现实关怀的人文学者,余英时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知识分子问题予以较多关注,为其学术思想注入了一种实践活力。《士与中国文化》(初版1987年,再版2003年)堪......
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进行课改课程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教学、教学改革、师生关系、评价方法、个体差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学改革必然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与教学策略的革新。本文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对教学改......
试论纽曼的知识观解读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摘要:人类总是主动地不断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然而在不知不觉中却很容易被知识所左右。知识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性?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学习知识?纽曼关于知识的思考恰好解答了这些难题,为我们的求知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解读试论纽曼的知识观
发布时间:2022-08-01
论文一般比较麻烦,连格式都得做好,写论文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也不是很难只要你知道了格式,找到了材料,就方便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发布时间:2023-03-27
" 摘要:本文在语言学转向背景下,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剖析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创作和理论的双重觉醒、重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等,以期管窥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
探讨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22
" [论文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学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上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后现代教育......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发布时间:2023-02-20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从文化翻译观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Abstract]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the terms brought up by an American scholar L.Venuti to describ......
论析理性至上教学知识观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理性主义;教学知识;批判 【论文摘要】教学知识的理性取向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在现代导致了“知识的异化”与“教学的异化”。人的丰富多彩、流动多姿的存在方式决定了知识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在重视理性知识教学的......
从现代性的角度看后现代性(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3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力图通过对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认识现代性。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指出现代性的一些不足,谈谈自己对后现代的一些理解。 关 键 词:现代性,资本,同一性 后现代“思想庞杂深邃,正如后现代的......
近代知识女性对传统伦理观念的突破
发布时间:2023-03-18
[论文提要]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将女性局限在家庭的范围内,而近代有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首先把活动的范围从家庭延伸到社会。本文试就纵向和横向比较中得出近代妇女所从事的新伦理建构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明清以来理学在思想界占了绝对的......
建设性后现代视阈下的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美作为客观对象中契合审美主体物种属性的,令审美主体普遍愉快的性质,是客观对象本来存在的,具有自身规律的,不是审美个体的主观好恶能够任意改变的,这是美的客观性。关作为一种快感对象,是相对于有感觉功能的生命主体而存......
景观行业的转变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3
近几年,中国园林设计行业正在从以古典园林为核心的传统园林设计转向以现代景观为核心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这一观念转变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指关注重点的转移和范围的扩展,从传统园林到现代景观的重点转变,从单一传统专业扩展为综合交......
简析知识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知识社会;高等教育;知识;功能 论文摘要: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本要素的社会,如何应对知识的挑战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建基于“知识”这一逻辑起点,我们重新审视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将高等教育的功能界定为保......
浅论邓小平的变化观(识变、应变、求变)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要】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邓小平理论—浅论邓小平的变化观(识变、应变、求变),敬请关注!! 仔细研究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就会发现,在邓小平思想观念的深处,流动着一条变化的大河,这就是他独具特色的变化观,这个变化观......
浅谈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4-15
论文关键词:鲁迅小说 知识分子题材 现代性 论文摘要: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8年5月,《新青年......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发布时间:2023-03-15
" 论文关键词:认知 生成语言学 论文摘 要:生成语言学的领军人物乔姆斯基始终把语法看作是语言的基础,始终遵守句法是独立于语义的,句法研究不应以语义为基础,形式必须独立于意义之外进行描述。认知语言学以语义为中心,将语义等......
新安全观:在现代安全观的反思中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安全; 现代安全观; 新安全观 【论文摘要】:对新安全观的探讨不能局限于国际关系学领域,需要更多学科的关注。新安全观是反思并力图超越现代安全观的产物。现代安全观的前提条件是,在绝对信任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
关于知识观转型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师影响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想对于“知识”的内涵与表达产生了重要冲击,知识获取方式也日益丰富化,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于“知识”认识和理解上的变化。职业院校教师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以“知识”作为代表的个体,知识观......
我的语文教学观
发布时间:2013-12-19
" 现在,许多的教育刊物都在探讨创新,各级各类的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不断地推出各种所谓“创新教学优质课”,与此相关的音像制品也不少。这充分说明“创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语文以其广......
现代文学观念下的中文教育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11
现代文学属于我国的文学形态,充满着人性关怀的同时还蕴藏了诸多历史意义,我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灵魂则以人文精神为主,可以说,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大学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均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渗透与弘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高校......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视域下的英语语篇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6-10-27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其逻辑思辨能力较为缺乏,尤其表现为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不足。将认知语言学体验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问......
浅谈高校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20
一、千方百计实现被动教学观向主动教学观转化因为体育老师深受传统体育教学观的影响,所以其课堂环节基本是相对固定的模式,即老师先讲解后示范,学生再练习,老师再纠正错误,学生再巩固提高练习,努力向学生灌输教材规定的内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另外,传统教学的中心是老师,强调教师主导功能的程度相当高,课堂上要求学生的一切言行必须是受制于教师的指令,如此看来学生的学必然从属于老师.........
试论教育思想转变与观念更新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的日益进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教育主体即学校首先要转交教育思想、更新观念,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探究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教......
论教师转变观念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0
"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
探讨从《文学改良刍议》看胡适的文学思想史观
发布时间:2023-06-20
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随后,陈独秀在《新青年》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次年鲁迅又发表了《狂人日记》,自此中国现代文学迈出了艰辛的第一步。1917年1月1日在《新青年》第二卷上,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引发了关于白话文、文学革命及其本质的讨论。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将,师从美国学者杜威先生,将实用主义引入中国学界,在哲学、文学等领域都取.........
中学语文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9
中学语文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一、学习语法知识的重要性 1. 语法知识能理性地指导我们修改病句。从小学到初、高中的语文考试,都有病句修改的题型,病句修改自然离不开语法知识。比如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语序不......
从清明节看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后现代化缺憾
发布时间:2023-03-18
从清明节看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及其后现代化缺憾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被冷冻起来,儒家思想文化被人们淡化,当这种雅文化被人们搁置起来的时候,西方的节日文化却在中国盛行起来。改革开放以来......
浅析从艺术现代性的角度看艺术观念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16
论文关键词:真善美 私人化创作 价值 意识 自我意识 超越意识 论文摘要: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地增加一点艺术修养的问题,而是艺术观教育的问题。目前,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艺术观念的混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艺术在西方某些现代主义......
基础美术教育的知识观及课程组织
发布时间:2019-08-07
知识观是指理解知识的方式和对知识所持的态度。这种意识对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具有指导意义。早期学者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真理,是稳定的,具有普遍性和价值中立性的特质。这种稳定的知识观把知识看作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被称为现代主义知识观。在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下,美术学科单纯只是对于绘画、雕塑技巧研究和学习的一种技术性学科,缺乏与学生个体联系,产生审美兴趣和美学意识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
分析绘画材质之变与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之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绘画材质;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文人化和人格化;变革 [论文摘要]在中国发展史上,由绘画材质的应用变化而引起艺术表现风格形式大变与创新的莫过于元代。本文力图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流行在纸地,特别是在生纸上作画......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与观念转变的理论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7
" 一、社会经济中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加特。穆勒在其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写道:“在此特定时期于政治科学与实践国务活动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就是关于如何对政府职能与作用范围加以适当限制......
依法行政与行政观念的转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在依法行政中,客观存在的行政观念问题以及这种观念在行政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行政观念作为依法行政体系的一个关键的结构性要素,必须发挥重要的内在动力机制作用。如果把依法行政作为外在的制度要素的话,那么,以理性自律精神为......
论由孔子教育思想看现代的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22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对如何培养人才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如提倡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培养完整人格、以身作则等。木文结合素质教育和孔子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以找出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以及素质教育与......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改革高中数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15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数学教学观念不断转变和更新,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在最大限度地展现数学教材价值的同时,确保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做好课......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06
摘 要: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5-14
" [论文关健词]生态哲学 课程生态观 教师角色 [论文摘要]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课程观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相伴,在......
浅谈新课标下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26
高中新课程总体核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此高中新课程在内容上,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
从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看现代爱情观
发布时间:2023-05-21
AbstractIn all ages, love is an eternal subject. The research on it has never ended. As for the definition of love, everyone has his understanding. Someone thinks it is a hope on internal spirit, while others think it i......
从社会生活与哲学观念的变化看“审丑”意识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社会生活与哲学观念的变化看“审丑”意识的形成巡视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我们不得不惊悸于这样的现象:就内容来看,现代艺术几乎成了“丑”的展览馆。就形式看,现代艺术也几乎成了“丑”的试验场。然而,人们对现代艺术“审丑”的......
探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后期景观园林施工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1-11
摘 要:就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与后期景观园林施工的关系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后期施工;关系 1 景观园林规划施工的具体步骤 1.1 前期园林规划的勘探设计工作 任何一起工程建设都不是在想象和幻想下进行的......
对宋代妇女再嫁的社会态度由宽到严转变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 要]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妇女劳动地位的改变,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也决定了妇女再嫁的问题上社会态度的宽容。然而,综观宋代,在对妇女再嫁的问题上社会态度并不是一味的宽容,而是经历了一个由宽......
试论我校现行《语文》教材使用后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9
" 论文摘要:论述我校现行《语文》教材编写背景及意义,并结合教学实际,思考教材的特点及教法策略,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校现行《语文》教材内容提出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材;教学大纲;教材编写 随着职业技术教......
后现代背景下景观设计的“艺术化生存”
发布时间:2016-01-08
【摘 要】在后现代背景下,城市人们出现了精神疾病。文章通过分析精神疾病出现的原因是信息的混乱和文化的缺失,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讨论了后现代景观设计如何走向设计艺术化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进行设计从而解决城市人们的精神疾病。 【......
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2-05
尽管杰姆逊十六年前就已发现,在第三世界中,“知识分子”这个特定的名称已如同一种业已灭绝的物种的名称,正在逐渐消失。但也几乎是从那时起,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中国人对这个假设的身份越来越认同,也越来越自觉,不仅曾有人在海外以此......
浅析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课程改革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后现代”不同于“前现代”、“现代”,它是对当今文明的一种再思考。后现代的课程观是在批判现代主义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以车里霍尔姆斯为代表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者和以多尔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都提出了自......
论思行观与知行观
发布时间:2023-05-23
" ——公元2000之后的个人生活主题 【摘要】 本文简单提出了思行观,认为思行观是公元2000的时候社会个人生活观的主题。思行观的内容为:思而不行,行不背思,思行独立,各成体系。思行观的理论依据是抽象化的逻辑推演,试图解决“由社......
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观点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针对中学化学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普遍存在着程序僵化、方法单一、层次不清的现状,本文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三点教学建议:多角度切入,丰富研究物质的角度和层次;多感官学习,为思维加工过程......
认知视角下的“的”字结构转指构式及其认知转喻观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认为“的”字结构是独立构式,且属“心理”构式,具有主观性、隐晦性、推导性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范畴化分类。重点分析了“的字结构”形成的概念转喻观及其形成机制,提出构式需符合“小部分来转指整体,个性转指共性,所属转......
浅谈时代转换中的上海人文景观
发布时间:2022-12-04
1949 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上海这座当年远东最繁华的工商都市,一个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地方,所经受的阵痛,较之内陆地区,尤为剧烈。时代转折虽然发生在 1949 年,而转折的阵痛,社会经济层面的震荡,却......
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的转变 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的转变 从老庄到郭象:自然观的转变 [内容提要] 老子之“自然”无论其为“价值原则”还是“终极实在”,显然具有形而上的绝对性和独断性; 庄子则常以“天”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