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4-01-17 17:39:07
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时间:2014-01-17 17:39:07     小编:

【内容摘要】敦煌学是二十世纪初延至本世纪的显学,有关敦煌壁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等问题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佳绩,然而,深赋美学内涵的敦煌艺术中观音菩萨图像所包含的美学意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敦煌佛教艺术中的“观音菩萨”图像做综合性研究,认真剖析这一独特的艺术传达形式在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和宗教史上的地位,深入挖掘其美学意义,借此对“以美育代宗教”做出一定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观音菩萨、敦煌艺术、“以美育代宗教”

一、观音菩萨的华化情结

菩萨,梵语为Bodhisattva, 巴利语为Bodhisatta,音译为“菩提萨陲”,意译为求道求大觉之人,异名有“观音大士”、“文殊师利法王子”等。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地位仅次于佛,介于至尊的佛与信徒大众之间,充当引路的津梁,辅佐佛陀传经弘法,普度众生,接引信徒超升入西方净土世界,为芸芸众生指引脱离六道轮回的途径。其中尤以观世音菩萨为代表,以其为中心形成的菩萨信仰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由是,其在中土的影响尤为巨大,甚而超过了对佛的崇拜。观音菩萨图像可谓中国佛教图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持续最久、种类最多的一种图像。据考,中国艺术图像中的观音有33或35种变相之多,而在印度原始佛典中仅提到少数几种,其余均为中国佛教的创造性成果

【1】。在佛经有关观音菩萨经典中,最为著名者当称《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简称《观世音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为下文分析方便,我们在此试摘要引述。

其一,《心经》(唐·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其二,《观世音经》(后秦·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色,皆得解脱。……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正是在“真观”、“清净观”、“智慧观”、“悲观”与“慈观”的音声观听下,众生才会幡然投拜于观音尊前,将心献诸佛法。“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佛何称士,须知儒释有同源”说明了“观音大士”的中华缘;“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民间观音信仰流行的写照。而最具典型意味的是,观音道场被从印度半岛搬到中国的普陀山,意味着外来神祇已转化为中国的本土神明,外来宗教的疏离感渐次消失,观音亦渐渐分离出正统的佛教体系而打上愈来愈浓的中华民间色彩,终于被艺术化改造,以至形成为中唐时期于邵《观世音菩萨像赞》里“天衣若飞,杨柳疑拂”

【2】的形象。传为唐代周昉所造的“水月观音”不仅与《维摩经·佛国品》中的“法身圆应”相通,其“一月升天,影视百水”的美妙景象与中国传统仕女画和山水意趣契合无间。凡此,都寄予了中华本土的民俗信仰和文人意识,打上了浓烈的审美情趣,信仰已透进审美的主题,审美韵味亦为信仰增添了魅力;宗教借用了艺术,而艺术引向了审美,审美超脱了宗教,信仰得以淡化。于是,大乘佛教中的一尊菩萨——观音,在中华文化土壤上被修炼成一尊颇富人间气息的美神。

中华传统礼乐文明亦深深地濡染并融会了佛学精华,创造性地发展出新的面貌,“佛教僧陀的清规,也影响理学家对传统礼乐意义的了解。传统的礼乐,对个人,对社会,对政治、国家,都有极广泛的功能。到理学家,礼乐的功效,有类于佛教的戒律,视为防范或克制人欲的工具。”

【3】可以说,中华文化已经以其博大的会通精神改造了先秦以降的中华原典,佛教文化已经化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此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已积淀下佛性因子,从而奠定了情感信仰的基石。“天道”与“人道”在此找到了新的结合点,三教合流遂成为一种现实,普通民众亦同堂祭拜供奉,“三教平心”(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文化政策得以实施,氏族体制与巫史传统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延续。

有了这种文化观念的铺垫,作为佛教艺术之盛殿的敦煌之倾向于“观音菩萨”的妙造就显得顺理成章。无论是从大的文化范围看,还是仅仅着眼于敦煌,我们都会感到菩萨形象无形中已经远过于佛祖,从而将众生心目中的宗教美神这一桂冠奉献给观音,并将其性别作了由男到女的转换,既保持其佛性的神圣,又融涵进人性的色彩、母性的慈祥与女性的温情。

敦煌艺术是因缘于印度佛教而逐渐兴盛起来的,自汉代佛教文化移入中土而迅即发展壮大以来,我们不能否认它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基本精神不无相合之处,它以其超迈的思辨技巧与心性理论弥补了中华文化的某种不足。现在我们所指称的“中华文化”,其主体即是以儒道释为中心的文化系统,如若将佛教抽离出来,我们实在难以想像,结果将会怎样。此外,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渗透于思想、社会和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就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而言,艺术所受到的影响要远早于文学,尤其是魏晋时期的佛像与壁画几成为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代表艺术,即使体大思精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亦是其深研佛理之后而潜心写出的杰作。

无怪乎敦煌佛教窟寺中的菩萨像直追人间美女,壁画间的神像使人顿生凡念之想,所谓“怜君壁上新装女,似我佳(家)中旧玉人”

【4】,以至于敦煌遗书中写于晋天福五年的《卢茂钦诗》的内容让人产生不可思议的情味,诗曰:“偶游仙院睹灵台,绮罗分明塑匠栽(裁)。高绾绿鬟发髻重,手垂罗袖牡丹开。仪容一见情难舍,玉貌重看意懒回。若表恳成(诚)心所志,愿将姿貌梦中来。”

【5】佛教艺术造像的人性化处理使当时的僧人不无忧虑,据《释氏要览》载:“(道)宣律师云:造像梵相,宋齐间唇厚,鼻隆,长目,颐丰,挺然丈夫之相。至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伎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今人随情而造,不追本实;得在敬信,失在法式。但论尺过长短,不问耳目全具。或争阶利,计供厚薄,酒肉饷遗,身无洁净。致使尊像虽树,无复威灵……”。“无复威灵”是观音走向中土的成功,亲和力的产生是其“随情而造”的结晶,“宫娃如菩萨”是宗教与人世的融合,“美神”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敦煌观音菩萨图像系谱

据考证,敦煌莫高窟中仅唐代关于观音菩萨的图像即多达130余窟,其大体走势为:由简单到复杂,中晚唐时期主要图像已基本完备;密宗菩萨图像渐趋增多,尤其是观音变相;某些传统图像得以突出发展(似应包括观音);菩萨身份逐渐明确而具体,尤其是观音菩萨图像。除了一般图像外,出现的还主要有:十一面观音菩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不空羂索观音菩萨、如意轮观音菩萨和金刚杵观音菩萨等大量密宗形象,仅从现存的观音图像看,即可发现如许之多,若将已剥落或掩埋洞窟中的图像情形全部计算在内,更其洋洋大观。从图像志意义看,密教的图像更具典型意义,因为经典对图像的规定远比其他教派细致、严格,寓微言大义

【6】。通过对观音菩萨图像的考察,截至隋代,敦煌莫高窟中观世音菩萨的四种主要标记(如头戴化佛冠、手持莲花、净瓶与杨柳)已全部出现。这实际上意味着隋代的敦煌已经全部具备观音菩萨图像的标志,并成为此后一千余年来该图像的符号象征。

观音菩萨图像的发展基本上随壁画和彩塑同步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观音菩萨走过了一个由男性变为女性的过程,其间所经历的由男身而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直至完全女性化的整体衍变过程,在敦煌石窟中都能找到明显的轨迹。如果说,北凉和北魏时期多现男相,西魏呈非男非女,北周时朝已出现男身女相及较为典型女性特征的话,那么,自隋代开始,在前期承继其男身女相特征的基础上,后期已出现女身男相这一飞跃。到了唐代,已基本走完菩萨性别的演变过程,身相化为女性,比例合度,发束高髻,头戴花冠,素面如玉,肌肤如冰雪,酥胸富弹性,身姿呈S形曲线。有的菩萨相肢体修长,亭亭玉立之态,一派妩媚动人景象。开元、天宝年间,甚至还出现有“丰腴腻体”、“曲眉丰颊”的“玉环式”美体。其中最为杰出者乃第45窟中的形象。此外,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俗称“美人洞”的莫高窟第57窟中的观世音菩萨,位于南壁中央《阿弥陀佛说法图》东侧。她头戴化佛冠,脸为鸭蛋形,修眉长眼,鼻直唇小,身着锦绣僧衹支短围,前胸裸露,腰系华裙,身佩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裙挂流苏、环佩;一手上举颏下,一手下垂身后,赤足踏一莲花,腰呈S形曲线,头部微斜,腰胯稍出,神态沉思,体态婀娜,表情传神,活脱脱一幅唐代美人仕女画,与唐代公认的美女标准一般无二。斯坦因曾不无感慨地说道:

在千佛洞绘画中,约有半数以上画的是菩萨……观音是最受欢迎的菩萨……由于古代敦煌居民极为崇拜观音,观音像数目很多……慈悲菩萨观世音在敦煌佛教万神殿中的地位,正如他在当代中国、日本佛教信仰中的地位一样重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千佛洞绘画中,观音像足有99件,这还不算很可能画的也是观音的大量幡幢。……在观音像中,既有印度风格,也有中国风格。印度风格观音像中构图十分优雅、精美。

【7】

斯坦因的论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大量精美观音图像在敦煌的出现说明彼时的观音信仰已经深入人心,人们不仅将心中美好、善良的愿望寄望于观音,且将生活中的“善人”描画或比拟为“观音”。因此,观音不仅从宗教神灵中拟人化地出现于现实,且从现实中提取出来变为符号化对象。这种理想与现实、佛经与想像之间的互相打通与相互换位,已经不仅仅是佛经中的变相表现,而且是一种托佛经之名而改制的中华文化的艺术创造。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便是发现于敦煌乾德六年(公元968年)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妻绘观音像一事。“据记事,此象乃慈母娘子为男司空新妇小娘子难月而作。”

【8】“产难之月”而绘观音说明祈福用于生世,祈愿延及于身后。观音已经包揽了人的前世与今生,观音既是民间的一尊神,更是生活在民间触手可及的现实。敦煌石窟艺术中绘制的大量观音形象正是民间疾苦声的真切写照。据查,仅《观音普门品变》和《观音经变》即多达29窟,又有绢画7幅、纸画5卷等

【9】,其绘制时代上起于隋下迄西夏,延续长达六百余年,除重点展示观音救助苦难和现33身外,还绘制有过渡性经文及赞颂的经偈,如相关场面主要有:“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等。观音形象的大量绘帛,以其美的艺术形式和善的内容来善施真诚的祈愿,通过艺术之美来调动情志,动之以情,晓之以佛,假以援手,深化信仰,既达到了佛理的施教,更达至了人生美满。

观音菩萨以其端庄大方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充分表达了既温柔善良又能呵护众生的母亲意象,既妩媚多姿又个性鲜明的女性意识,既宽容大度又嫉恶如仇的保护使者等多重形象,集人类真、善、美于一身,在敦煌石窟艺术中唱响了主旋律,在翩然如云的“伎乐飞天”和舞姿轻曼的“反弹琵琶”烘托下,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美神世界,从“现实—艺术—宗教”三个方面覆盖了人的“视觉—心理—信仰”的完整。沐浴于审美世界中的信众们以审美为信仰,以信仰为对象,以想像为旨归,在创造出一个个“画家洞”、“音乐洞”、“美人洞”和“观音洞”的气象中将人生的终极关怀推上了美的祭坛。

三、由观音菩萨看“以美育代宗教”

观音菩萨之所以常常被人尊称为“东方维纳斯”,不是一个简单的比附,而含有多重文化深义。从视觉形象上讲,她是一尊东方美神;从文化意义上讲,她是融汇东西文化的典型符号;从心理意义上讲,她是中土人民心中的保护天使;从情感意义上讲,她是中华民族创造性发展的爱神;从人类学意义上讲,她还是一个蕃衍子息的生殖女神。诸种文化信息的交叠使敦煌观音菩萨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迷离色彩,不同符号意义的多重组合使观音菩萨具有更加神圣的魅力。因此,世人尊称她为“东方维纳斯”,不仅寄寓了美好祝愿,更希望借此表达一种东方美学的诉求,以此来达到东西对话的目的。

在我们看来,解析观音菩萨这一敦煌艺术中的宗教美神并非易事,因为她凝结了不同文化体系的血缘因子,更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整合与濡化进多重意义,既有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又有巫史传统一脉延续下来的血脉承传祈愿,更有实践理性所追求的“乐生观念”和“时空合一”的超越精神;既有尚美的艺术追求,又有求实的“中和”观念;既有广博的包容胸怀,又有执著的理想追求;既有女性的生理美感,又有母性的仁厚与神圣;既有生者的现实享乐,又有对来生极乐世界的积极允诺;既有中华文化的心理积淀,又有释道的“生死齐一”。在所有这些意义交叠所形成的文化土壤之中,人们浓缩多种信息创造出一尊心中“爱与美”的偶像,实是一件有趣而并不难解之事。

我们认为,在所有这些信息中,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中国有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美学传统,何以借用西来佛教的神灵?“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语)在敦煌艺术中是否具有合法性?中国的宗教是否与美育纯然相离?美育与宗教是一种什么关系?中国本土有无宗教?何以要取消宗教的终极关怀?因此,考析美育与宗教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说明“以美育代宗教”之合理性,是揭示敦煌观音菩萨这尊东方美神的症结和关键。中华文化对生命的感会和珍重是揭开这一美神诞生之秘的钥匙。中国本土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但对生命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眷恋与宗教般虔诚,这种宗教意识的长期发酵打下了中华生命美学的坚实基础。任何一种太注重于现实而无超越性意识的个体都难以承担“神”的使命,佛教的引入和观音菩萨的出现遂使中华文化的“乐生精神”与”“超越意识”这两难选择的悖论找到了契合,借用观音之神圣的躯体来承载中华文化的美学意识,借助于中西合璧的宗教美神来沟通东西文化的不同性灵,于表现理想之时普施于个体,于主体的虔诚祈望中走向符号般的永恒。由是,西方来的神圣成为一种表征,中华文化的改造加注进灵魂;“慈悲”的智慧与大德被用于生命的珍重,“净土”的祈望被用于表达“超升”的理想。这种创造性转化打通了儒/道,感性的肉身不再变得沉重,爱美的心性糅进了“法身”,女性的“变相”投合了理想。或许,正因为中国人没有形而上意义的“真正”宗教,终极关怀价值意义上的美神偶像只能借助于西来佛教,从而将美的精神寄托于观音?古希腊之所以有自己的美神,是因为其“神人同体同性”理念对爱与美的追求在现实中直接达成并奠定了文化基础。而中国人的实践理性精神与礼教的约束既使宗教难以独立,又使“美神”的胴体(肉身)难以现身,因此只能求助于外来的佛身来表达独立的宗教(而超脱于俗世众生之上),又借助于现实需要来满足信众的渴念(不致于太游离于人生),通过借助外来神灵的法体裸露美体(不致于受儒家礼教的诘难),以突破时空的圆满来表达人生意义的圆融。下面,我们拟结合中华“乐生”文化背景,来说明“以美育代宗教”的特定意涵。

学术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宗教。所谓“缺乏宗教”,即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那种超自然神力的宗教精神,认为这种信仰力量成为与人类文明程度的象征,而作为与理性、智性、知性等概念相对立的因素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言,中国可能确实没有出自本土的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若换一个角度来看,则是不同的情形。且不说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等,即使从长期以来广播民间的民俗风范,如祭天、敬祖、祭鬼神等多种仪式化表演看,中国即不乏宗教生成的因子。至于中国自己的道教,在更大意义上亦哲学亦宗教。佛教则既是东传的结果,亦逐渐本土化、中华化了。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结构中的精神文化层面,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但在历史的特定时期,却经常被强加上神圣而庄严的政治意义,从而成为一种约束、规范,乃至组织社会人伦行为的道德律令。从本质上言,宗教有其深刻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是儒、道、释并称。如果说,儒学更多地体现为中国政治文化代言人的身份,那么,经过中国文化改造之后的佛教则相对而言滑向另一极,更多地具有离世而不弃世的宗教气氛,而这一气氛又正好与儒家积极进取的基本精神产生某种文化上的呼应,道教则在其中适时起到了文化调节作用。儒学(包括儒教)在中国社会中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社会统治阶层的后备力量,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上可以形成统治国家的方略和理念,下可以成为安世抚民的救世良方。至于圣人们的道德文章更发展到左右国人的文化之心的程度,并化为内在膜拜的典范,起到一种精神陶染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美国价值观的宗教因素
发布时间:2014-01-17
反战人士大都相信美国对伊开战是为了石油,但在一些学者看来,这场战争有宗教上的原因。 美国对伊战争的口号是“解放伊拉克人民”,而美国人民之所以支持布什政府,也正是秉持了这个信念。从这个信念,可以看出其深刻的宗教根源。这个......
文学毕业论文:以上帝的名义—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以上帝的名义 ——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摘要:纳萨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由于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也深刻地体现了......
以自由看待公共服务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仍存在着供给不足、分配不均以及提供方式单一等问题。把无支配作为标准来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
以音乐开启心灵美境——小学音乐美育浅谈
发布时间:2023-04-06
音乐美育的主要功能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二个方面: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丰富情感构建和谐。这二个方面共同作用于人或者说首音乐而教育者,使之心灵提升,进入更高层次的世界。要使教者更好地实现音乐美育,首先应该使之明......
一代音乐宗师——黄自
发布时间:2023-07-19
一代音乐宗师黄自黄自出生于上海川沙,1924年赴美学习,先后在奥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心理学和作曲。1929年学成毕业后回国任教,翌年,应上海国立音专校长萧友梅之邀请赴任教务主任和教授。1938年,黄自因病在上海逝世,年仅三十四岁。一提到黄自,很多人会有印象,或许在幼年学唱过他的《踏雪寻梅》或是《花非花》,但对于他作为一名教育家的身份,概念并不清晰。很多人说,那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掉牙的歌.........
综观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教育,作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综合产物,是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反应方式,也是人们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它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美......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研究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于音乐教育不仅具有教育特征,还具有审美职能,这也决定了音乐教育不能只是向学生传授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教育改革的推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音乐教育改革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也给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音乐本身也.........
由《边城》看沈从文生命观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 要:《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创作成熟期完成的一部颇具诗意的作品。从小说主要人物的人生形态及其与生死的交结,可窥见作者的生命观:老船夫的自然老死、翠翠父母双双殉情,以及自然威力带来天保的意外溺亡,不同的人生结局透露出作者......
从创伤的视角浅析《菩萨凝视的岛屿》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菩萨凝视的岛屿》(Anil’s Ghost)是迈克尔・翁达杰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作品以斯里兰卡内战为背景,展示了内战中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不仅生活需要没有保障,生命安全更受到严重威胁,进而揭发了战争暴力给人类身心带来的巨......
自由的存在与感恩──马克思人观与基督宗教人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3-07-26
" 题要: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1)引言;2)从必然到自由的翱翔;3)存在的感恩;4)救赎与自我解放;5)马克思人观与基督宗教精神之姻亲──解放神学;6)结语。论文基于马克思历史人观与基督宗教感恩人观之间内在的亲和力对其进行比......
梁漱溟的“以道德代宗教”思想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梁漱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第一代,其很多思想都具有开创性。他认为在人类的原初时期,即古代社会,都存在着古代宗教。与西方走上宗教道路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以道德代宗教,走上了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道路。在......
美育中的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14-01-28
美育中的音乐教育 一、引言美育能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美好事物来进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
儒家美育观与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05
美育(Aestheticeducation),也称作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将美学理论实施于日常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之中,体现了美学的目的、任务、功能,是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对象。它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教育的统一整体,并有特殊的教育实施,又属于教育的范畴。其目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崇高的审美理想,培养审美、创造美的能力,推动美和艺术的发展.........
高校音乐教育的美丽价值观渗透路径
发布时间:2018-03-09
摘要: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它同时具备价值观渗透等德育功能,能“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大学生心灵。文章以上海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和实践为例,对大学生音乐审美价值观现状展开调查,查找问题并研究其原因,提出新时代音乐育人的优化路径,为我国大学音乐德育提供参考价值。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审美价值观所谓美丽价值观,就是个人对于外界事物尤其是精神领域中关于美丽的认识和评价,并以此为标准来支配自己行.........
从陈独秀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看近代美术教育体制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8
摘要:中国美术革命的最早倡导者是康有为,陈独秀受到了他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主张把写实主义作为改良中国画的根本方法,不主张康有为态度较温和的改革,而是态度更为激烈,甚至走向极端。陈独秀的美术革命思想对中国画坛格局......
从陶瓷观音造像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 从历代陶瓷观音造像题材、样式与风格的变迁中不难看出,观音信仰自传入中国起便不可避免的开始经历本土化的调整与适应,杂糅了儒、道两种信仰,混合了多种世俗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观音信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宋......
以美育人
发布时间:2023-02-15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在群众中普及开展的审美教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即是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的审美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其掌握艺术审美经验,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的协调发展。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背景与形势分析(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背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精英人才、实现高就业率。面对当今的教育环境和竞争压力,高校艺术教育本身起步较晚,在学科地位、.........
以美育人 寓教于谐
发布时间:2023-03-01
南京市第三幼儿园始建于1946年,当时为宋美龄女士委托国民党社会总部开办的儿童福利站,1948年建成招生。1949年由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主办,改名為南京市民主妇联托儿所。1956年更名为南京市第三幼儿园至今。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市第......
构建“以审美为核心”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
发布时间:2023-05-02
毕业论文 摘 要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1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1。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
试析以哲学的观点看“人”
发布时间:2023-07-06
人是什么?人是有思维和智慧的高级动物。人的演变和发展历程,祖先由猿人演变而来,经过了父系氏族与母系氏族漫长的进化过程;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后大的因素和环境影响使得有的人成为对社会有作用的人,而有的成为了社会的反作用的人;人......
从宗教角度看芭蕾形态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在英文中,“宗教”一词有把人们捆绑在一起的意思,宗教舞则是人们为祈求神灵保佑而群体共跳的娱神舞蹈,具体的场面则因种族、地域、信念与信仰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可见,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舞蹈之中,宗教舞蹈都占有相当......
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与美国音乐“人文”关怀的教育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01
1 美学始终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核心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各朝各代都曾提出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每一次的提出,都是对音乐美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中国音乐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西周末年,中国音乐美学思......
莫高窟第280窟菩萨乘象图和比丘诵经图的再解读
发布时间:2022-11-01
内容摘要:隋代第280窟建于隋代晚期,本文对该窟比丘诵经图、菩萨乘象图、涅图进行了考察,提出比丘诵经图可能表示《法华经》中的妙光法师说法,菩萨乘象图则表示普贤菩萨守护《法华经》信仰者,而涅图则表示《法华经》为佛临涅时所说。这些壁画题材是研究法华信仰的重要资料。关键词:普贤菩萨;《法华经》;莫高窟第280窟中图分类号:K879.21;K87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06(2015.........
试论从索绪尔与萨丕尔的语言观看语言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关键词:语言观 本质 发展 论文摘要: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结构主义的开创者之一。ED,萨丕尔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本文对其语言观进行阐述,并根据对二者不同语言观的认知,对其语言观的......
从族契看朝鲜时代的宗族组织化
发布时间:2023-07-09
提 要:朝鲜时代与明清两朝都是在16世纪即明朝嘉靖、朝鲜明宗年间大规模普及乡约的,随后明朝出现族规,朝鲜产生族契。乡约的普及与族契的产生,造成宗族乡约化。族会思想与实践即族会普及化,也促使族契的出现与宗族凝聚力的加强。族......
谈音乐教学之美育
发布时间:2017-03-20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美育教育,可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使学校成为音乐摇篮,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和美的滋润!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音乐的灵魂。每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使......
从美学的观点看法律
发布时间:2023-04-01
(一) 或许是由于工业化和商品化时代滥用理性和“计算”规则的缘故,我们现在已愈来愈丧失了黑格尔所称谓的“理念的感性显现”(审美)的能力。崇高物象的心灵激荡,“无利害感”的游戏冲动,诗歌语言引动的惊异与纯喜,无限想象的......
小学音乐教育,用“美”育人
发布时间:2022-12-20
小学音乐教育,用美育人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我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适当的位置,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这是新世纪的音乐老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音乐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鉴赏、创造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对美的认识和发现的能力。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
以艺术教育引领学校美育
发布时间:2017-07-30
以艺术教育引领学校美育在當代社会中,人的生活与艺术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系,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为此,济南市章丘区汇泉小学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艺术志趣的培养。学校在让每个人都拥有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从学校.........
萨杜尔冷眼看电影
发布时间:2022-11-02
尽管供职于影视艺术的科系,但我不是电影史论的专业出身。尽管不是电影史论的专业出身,手边这本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却是早在十来年前就买到手来读了。当时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读传播学的本科,毛峰老师主讲“媒介通论”,重点......
浅析从艺术现代性的角度看艺术观念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16
论文关键词:真善美 私人化创作 价值 意识 自我意识 超越意识 论文摘要: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地增加一点艺术修养的问题,而是艺术观教育的问题。目前,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艺术观念的混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艺术在西方某些现代主义......
以美辅德 以德育人
发布时间:2022-11-02
以美辅德 以德育人 一 音乐感染法 艺术本来就是相通的,音乐和美术更是息息相关的孪生姐妹。但是音乐具有震慑人心的感染力,通过音乐,更易激起学生对一些情景的回忆和联想。因此,在美术课上,我们往往选择一些和美术课内容有关的音乐在......
以美引趣立美育人
发布时间:2023-05-17
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幼教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充分肯定了高素质幼师在儿童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24
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摘 要:生态式教育是运用一......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美育观及对音乐教育的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8
论文关键词:文艺复兴 美育 现实启示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大飞跃,其美育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思索继承和创新运用,给当今美育思想以及音乐教育带来良好的现实启示 。 文艺复兴发生于14至 17世纪上半叶它是人类......
观念复合与宗教神权
发布时间:2018-06-04
摘要:“神仙”是道教神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又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复合观念,其形成亦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道教神仙观念的形成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实现:首先,通过“神”的人格化建构其独有的神、人关系;其次,通过“人”的“神仙”化实现道教“神”权的初步建构;最后,通过“仙”与“仙人”的概念化实现其位阶化神仙观念的形成。关键词:道教;观念复合;神人关系;神权;神仙中图分类号:B9;G2;K2文献标志码:A文章.........
基于生态式教育观下的音乐教育
发布时间:2022-09-20
摘 要:生态式教育是运用一种生态学的原理、方法来观照、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学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当代艺术教育呈现出了生态学的走向,它强调通过不同艺术学科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发布时间:2022-08-02
作者:骆维道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
以美育德,以美益智,培育书法艺术人才
发布时间:2014-01-28
以美育德,以美益智,培育书法艺术人才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自己的民族精神的挖掘、宏扬和创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青少年有责任继承和宏扬书法文化......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发布时间:2022-08-03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从音乐立场看......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发布时间:2023-03-05
论文关键字: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暖身,然后进入礼拜的意思。依笔者所了解与接触到「敬拜赞美的歌都是较短,很多是采用圣经节为歌词,而其音乐大多数是属于流行的或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福音诗歌之类的曲调,且99%以上来自西洋或是东方人模仿西方风格所写的歌,偶而也可听到一两首属于以色列的民歌。唱「敬拜赞美的歌还常带有动作,有拍手、跳舞、铃鼓,还有大的音响器材伴奏,如电子合成器、电子吉他、爵士鼓等,且台上主要歌手每人都有一支麦克风,这些都是「敬拜赞美特殊的现象。听到这种音乐,有时会令人怀疑身在什么地方。许多年前曾读过一篇文章写到:有一个主日,一位老太太要去教会礼拜......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发布时间:2013-12-17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音乐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
从传统道德教育观看高校德育教育的缺失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要: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传统道德教育观,不仅仅表现为受教育遵守道德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纲常礼仪,更重要的在于将道德视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引导个体发挥个体生命活动的丰富性,超越个体生命的现实性,实现对个体生命意义......
美育与高中音乐教育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7-03-03
美育教育是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方面,将美育教育与音乐教学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让音乐课堂焕发光彩,更可使学生产生不一样的内心体验。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再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略谈点滴浅见。【关键词】音乐;美育;融合音乐的殿......
南岳衡山宗教音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7
南岳衡山,地处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一起被誉为我国的五岳名山。它不仅风景旖旎,俊奇秀美,还因其独特的文化意蕴而闻名于世。南岳衡山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这些深厚的人文积淀与秀丽的风景相融合,形成了衡山“雍容大雅”{1}的风骨和神韵,使其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它集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寿”文化和旅游文化于一身,融儒、释、道三家于一山,兼容并包,气象万千。其宗教文化无.........
以美育人,构建美育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28
一、美育的内涵与发展(一)美育的内涵美育,是指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某种程度上也可解释为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借助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对美的感受和认知,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从而激发人们对美的创造力。当下学校教育范畴内的美育,则是指通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美感,塑造学生对美的感知。(二)美育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我国美育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追踪溯源,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便有对美育的认知。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
农村中学音乐美育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在多年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非常喜欢音乐,爱好唱歌,有的同学甚至还养成了边写作业边听音乐的习惯。可是,真正地走入音乐的课堂上,他们又打不起精神来,毫无兴趣了。这是为什么呢?作为教师我们将如何着手......
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 要 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
萨克斯管音阶吐音\连音练习法
发布时间:2023-07-13
萨克斯管音阶吐音连音练习法 摘要:音阶练习在萨克斯管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音阶的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吐音、连音练习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练习的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萨克斯管音阶吐音连音练习法 萨克斯管是......
看《千手观音》创作的精神内涵
发布时间:2023-06-02
毕业论文 摘 要: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聋哑人邰丽华等演员用肢体语言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令全国观众叹为观止。《千手观音》是取材于佛教造型的舞......
《老人与海》的“自然”宗教观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 要:对《老人与海》的与基督教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作了详尽的论述,但经过认真比对研究,本文认为,基督教只是海明威用来表达主题的一个手杖,而“自然”宗教观,才是他要表达的根本。自然宗教观就是人把“自然”当作神灵去崇拜,......
萨缪尔.巴伯钢琴作品中的美国音乐元素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萨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美国作曲家,其音乐风格既受到传统欧洲音乐的影响,又巧妙的运用现代音乐为自己的音乐服务。与同时代的作曲家相比,巴伯避免了机械化、死板化的缺点,优美的旋律中不时流露出别具特......
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要]人生际遇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及人生观念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使他的作品风格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幼年......
从马克思主义美学看当代大学生美育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7-03-20
马克思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剩余价值论》和《资本论》等一些著作中,比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了畸形。在《德意志......
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过程
发布时间:2023-02-05
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过程 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过程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将美育融入音乐教育的过程 用巧妙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
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当代军人革命理想信念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对军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是有效发挥我军先进军事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首要内容。正确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内核,只有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领,才能够确保先进军事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
谈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观
发布时间:2023-03-09
对于高校来说,课程的含义比较宽泛,并不局限于时间、地点、形式。课程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在高校,不同培养目标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课程中......
莫让工会主席成为过河的泥菩萨法律法学研究论文(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01
新闻原文: 法制网报道:北京首例被“炒”工会主席恢复工作希望渺茫 1月16日,周一。一上班,记者照例给唐小东打了一个电话:“怎么样,有什么新进展吗?” 电话那头传来轻轻的叹气声,接着是唐小东依旧无奈地回答:“能有什么进展?......
性教育的书应该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看
发布时间:2023-01-19
Q:我是一名小学老师。在我们学校图书室,有很多课外书供孩子课下自由阅读,我觉得特别好。最近发现一件事,孩子们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是――关于介绍人体器官的。而且我还看到一个一年级的男生拿着有生殖器那一页给女生看,人家不看,非......
由梅花诗来看宋朝社会的审美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 要:宋代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宋代文人对文化的审美在当时独特的社会环境下也显现出不一样的独特情怀。宋代梅花诗的创作兴盛,本文以梅花为主线从宋代社会的净土信仰和隐逸等方面来探讨宋代社会的审美文化。 关......
浅淡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发布时间:2023-03-16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同时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
以全球化视角看邓小平文化观
发布时间:2023-06-25
" 【摘 要 题】文化建设【关 键 词】全球化/邓小平/文化观【 正 文】 文化观的核心是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邓小平文化观高屋建瓴,极富科学魅力,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考,大......
从《诗论》看朱光潜的美学观
发布时间:2023-05-23
《诗论》,是我国二十世纪的学术经典之一,是朱光潜中西文艺观圆熟的融合。主要以《诗论》为中心,探讨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朱光潜中西合璧的文艺观,民间文化的自觉意识,独特的诗学观。 中西合璧民间文学意识诗的语言形......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7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文 章来 源 自 教育 网 暴力犯罪是一种原始硬犯罪,其侵害的目标往往很具体,是直接剥夺、损害他人生命与健康的行为,这种犯罪向来都被人们所......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1)
发布时间:2023-02-07
一、「敬拜赞美」的特殊意义 敬拜与赞美本来是两个普通的名词及动词而已,敬拜是做礼拜,赞美是礼拜中对上帝的称赞。但是今日很多人把敬拜与赞美之两词合一而变成一个专有名词「敬拜赞美」,即指礼拜前长时间唱「短歌」暖身,然后进......
从音乐美学看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发布时间:2023-07-24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对于苏轼的这首《琴诗》,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东坡此诗在于阐发对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思索。显然,苏轼并没有找到答案。虽然如此,他却准确地认识到建......
看美国医学教育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22
看美国医学教育引发的思考 医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既要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剖析我国教育现状,探讨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
关于人文主义教育观下的美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13
" [论文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观 美术教育 艺术修养 [论文摘要]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美术并不是......
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06
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美育,也叫做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美育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指艺术教育,主要指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于是精神生活的匮乏与不足得到人们的关注.........
东南亚宗教的“多元之美”
发布时间:2022-10-31
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剑桥东南亚史》则把东南亚比作“宗教的十字路口”,将多种宗教在此汇集的原因归结为“早期的远洋贸易”,进而指出“东南亚每个重大的历史转变都涉及宗教变化的因素”。 综观东南亚的宗教发展,既有这个地......
宋真宗何以“病狂”
发布时间:2023-03-05
令人匪夷所思的“天书封祀”《宋史・真宗本纪》结尾云:“真宗英晤之主……及澶渊既盟,封禅事作,祥瑞沓臻,天书屡降,导迎奠安,一国君臣如病狂然,吁,可怪也。”由宋真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被元朝的史学家视为“如病狂然”的一系列运动,绵延十多年,旧史上常称之为“天书封祀”。主要包括: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天书两次降临在皇宫大内,一次降临在泰山;同年十月,真宗登泰山封祀;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真宗.........
试论从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质量现状看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发布时间:2023-07-17
"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音乐 教师 高师教育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通化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质量现状做了定量分析,反思了目前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1年7月......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06
摘 要: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
由《速度与激情》看好莱坞电影商业美学
发布时间:2022-11-03
[摘要]好莱坞电影是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的典范,它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电影业的繁荣。好莱坞电影中最具商业性的是动作片,而在最近的动作片中,著名华裔导演林诣彬执导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堪称商业价值较高的典范。研究好莱坞电影的......
让美育在音乐教学中升华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完善自我,以美导行音乐教师既要从以往的教学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寻找差距,又要不断完善自身,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业务水平和人格魅力,把美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从教师美的展示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的心灵进行隐形的润化。如,在教学《洗手绢》时,教师首先要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带着微笑的表情准确演唱,让学生从歌声里先初次感知韵律节奏,理解歌词大意,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洗过手绢没有,同时按照乐段创编洗手.........
中国音乐中的音色审美观念略谈
发布时间:2023-06-07
中国音乐中的音色审美观念略谈 音色是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它体现了物质形态内部质料的基本特征。音乐中音色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不同的乐器和人声的特征上,是一种表现情绪化的综合性因素。音乐艺术中的音色审美实践经历了一个从简......
从加涅的学生素质观看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内容提要】本文吸取了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在其新修订的《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第四版)中有关学生素质的成分和组织的观点,分析了我国素质教育中的学生素质的构成成分。认为学生的素质可以分为三类:先天的、习得的......
谈音乐课堂中的审美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 要 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
浅论民族音乐的审美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7
毕业论文 摘 要 传统的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了解它们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它们就是体验我们民族的情感和精神。但是我们......
试论音乐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9
"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 美育 渗透 意义 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活动通过欣赏、表现、创造音乐等审美活动......
从《六人行》看美国主流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六人行》简介 《六人行》( “Friends”),是一部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拍摄的展示纽约三男三女六位好朋友日常生活的情景喜剧。该剧曾火爆全球,在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并引起轰动。该剧讲述了发生在六个成长背景迥异,性格独......
浅谈从音乐欣赏课看音乐教育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8
论文关键词:音乐欣赏课音乐教育作用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课所体现的音乐价值的基本价值和社会功能。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对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中、高等教育都设立了音乐欣赏课。音乐欣赏课从音乐教育基本价值方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学识、陶冶高尚情操和培.........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来源 现代中国审美观论 一、前言 审美观,简单地来说就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观点。其实这个概念是从哲学体系中分出的一个美学概念,指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意识,是人......
陈鹤琴教育观对儿童音乐教育影响的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9
一、陈鹤琴儿童音乐教育思想的内涵(一)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陈鹤琴先生认为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并且儿童具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音乐教育是儿童所自觉要求和接受的。他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出生后不久,音乐就易于让他入睡,并喜欢听各种优美的声音。幼儿园的孩子,对于音乐的需求和能力更进一步,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表现。同时,他反对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权,他认为.........
浅析音乐教学的美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学 美育活动 培养 论文摘要: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育人教育,也是艺术教育、美的教育。切实提高音乐教育质量,必须遵循美育的规律,坚持听觉与视觉的结合、欣赏与活动的结合、语言描述与想象的结合、知识技能与......
谈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认识
发布时间:2023-03-02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把学生当作一个机械的容器,忽略学生认知的主体性、主动性、可缩性和可变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学生记忆和模仿,这不是素质教育,这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地开展教学。一、审美教育学认为,组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施教。这一阶段具有两个显著的审美心理特征:一是中断学生的日常意识,唤起其音乐.........
由湖南益阳农村音乐教育引起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8
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音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地域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得到应有的......
试析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2-10-16
" 论文摘要:近年来,受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问题也愈发突出,尤其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的比例不断上升,这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引导大学生......
关于看美剧《绯闻女孩》谈美国的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 作者结合热播美剧《绯闻女孩》剧情的发展谈谈美国的教育体制,主要从公私立学校、大学申请、大学招生、本科奖学金等方面阐述。 论文关键词: 美国 美剧《绯闻女孩》 教育体制 热播美剧《绯闻女孩》(Gossip Girl)......
音乐教育哲学观之转向及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 国际上对音乐教育哲学的专门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学界先后形成了以贝内特・雷默为代表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以戴维・埃利奥特为代表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以及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保罗・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