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中国乡村社会的 “洋学” 与 “私塾” 之争

浅析中国乡村社会的 “洋学” 与 “私塾” 之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5 00:15:37
浅析中国乡村社会的 “洋学” 与 “私塾” 之争
时间:2022-12-15 00:15:37     小编:陈德煌

一、 引言

20 世纪前半叶, 中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与欧美比肩发展, 以少数民族教育、 边疆教育、 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实践为主要内容, 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廖泰初于 1936 年所著 《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 就是这一阶段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之一[。廖泰初 (1910-2000 年), 祖籍广东高要县。 1928 年夏, 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燕京大学教育系学习。 1932 年在燕京大学本科毕业后, 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1935 年, 廖泰初以论文 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工作评论 获得燕京大学、 美国纽约大学硕士学位。 1935 年 10 月, 廖泰初在山东汶上县担任视学员,并开展乡村教育调查研究, 1936 年 1 月, 廖泰初结束了山东社会调研工作之后, 回到燕京大学, 并在教育系任教。

1937 年, 燕京、 协和、 清华、 南开、 金陵等 5 所大学及山东省政府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得到罗氏基金会 100 万美元之资助, 设立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 促进政建教合一之推行。 从 1935 年开始,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张鸿钧担任汶上县县长一职, 廖泰初则在汶上县担任视学员。 为寻求改进普及我国农村教育的具体措施, 在张鸿钧支持下, 他以视学员的身份深入到汶上县的各个村庄, 了解实际情况, 开展社会调查。 这部著作即是廖泰初于 1935 年 10 月至 1936 年 1 月在山东省汶上县, 走访了 200 多个村庄, 参观了150 多个私塾的当地农村教育调查的成果, 亦是反映当时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史料。 20 世纪 30 年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面对沧桑巨变之下处于十字路口彷徨无助的中国教育, 廖泰初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中国的教育到底应该走哪条路? 在本书中, 作者从人类学的理论与视角出发, 为我们呈现出了汶上县 私塾 和 洋学 对立发展的状况, 并鲜明地指出, 文化冲突是以西洋文化为背景的 洋学 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二、 洋学 与 私塾 的对立

汶上县是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县, 在济宁北部约九十公里的光景是典型的华北农村。作者之所以选择汶上县进行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汶上县与孔子的故乡曲阜的渊源。 这里离山东曲阜较近, 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保留历史较长, 建设较为完善; 其二是作者当时担任县政府的视学员, 这一身份为调查研究提供了便利。 科举制度废除后, 汶上县一直存在两种平行并列但完全不同的教育制度, 一种是洋学, 另一种是与之相对的 汉学, 即 私塾。 洋学 又一名 官学, 其对称是 汉学 和 民学 , 洋 是对 汉 官 是对 民 进一步去分析, 一种是 西洋化 的产物, 一种是 本位化的产物, 这样学校和 私塾 保持着二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制度, 互相对立冲突的两种组织。在汶上县是没有学校这一概念的, 老百姓把学校这一组织称之为 洋学, 如同 洋人 和 洋货 一样。 自 清末新政 以后, 国家权力逐步深入到乡村社会, 政府不断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控制, 开始改变社会原有的文化权力和结构, 国家与地方社会的摩擦与冲突也日渐增多。 汶上县的两种教育组织形式代表了老百姓与政府不合作 的现象, 洋学 是在政府的严令下维持着, 私塾 则在老百姓的烘托下枝叶繁茂。 在本书中,廖泰初分别从历史沿革、 教育主体、 设备、 教师、 管和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汶上县 洋学 与 私塾 的对立发展状况。

三、 发展完备的 私塾 教育

汶上县的 私塾 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形成了近乎完美的学制。 汶上县的 私塾 大致可以分为 4 种: 其一是塾师自行设馆招生, 学生要向老师贡献束脩; 其二是义塾或义学, 学生来源于贫寒子弟, 办学经费由当地的人捐献或是当地富有的人为了积 阴德 而设立的一种 私塾 其三是书塾, 设立在某家的义庄或宗祠内, 只教该姓的子弟; 其四是家馆, 这是当地有钱的乡绅为了自己的子弟能够做官, 由一家或数家设立的 私塾, 别的亲友的孩子也可以加入。 这 4 种类型的 私塾 基本上满足了乡村中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需要, 即使最贫苦的孩子, 一年用不到几角钱, 便可以跟着先生读书明理, 甚至学会做账、 写信等乡村社会实用技能。 此外, 在漫长的文化濡染中, 汶上县 私塾 的学制渐趋完整。 在汶上县的 私塾 现阶段的学校制度里, 现行的有大学中学小学, 这里有 爨局 私塾、现行的有师范学校, 这里有 大学私塾 或 私塾大学, 两相照应, 成为严整的对比。 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制度, 在一个地方同时推行, 这种现象, 别的地方恐怕不易找到。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蒙学、 普通 私塾、 爨局、 私塾 大学。爨局。 爨 字, 《说文》 释为 臼象持甑, 冂为灶口, 廾推林内火。 字形像是双手持甑置于灶口之上, 灶下用火烧。 本义为烧火做饭。 爨局的学生都是十八九岁以上或是二三十岁的年长的学生, 大部分来自别的村庄, 离家较远, 学生自己烧饭吃, 爨局 因此而得名。 在一些 爨局 中, 塾生要管塾师吃饭,很多时候, 塾师因为塾生求学的不易, 从不动用学生送的菜肴, 即使学生呈上菜肴也只是摆摆样子, 传统的尊师重教的习俗依然在 爨局 中流传着。 爨局 的教学内容是 《诗经》 《书经》 《易经》 《礼记》 及作文, 作文分八股和呈文两种, 呈文是为了解决一部分学子实用的需求, 八股和诗是为了考 状元 的预备。

八股文是 一子受王恩, 全家食福禄 的台阶, 清末谕令废除之后, 在汶上却完好地保存着。1905 年, 科举制度废除。 自此, 新式学堂在国家强制力的助推之下迅速在全国发展起来, 并逐渐推进到乡村社会。 新式学堂的类型基本分为小学、 中学、 大学, 此外还有民众学校等教育机构。 清末民初,国家的学制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 由先学日本再到学美国, 这种变迁无不表明民国时期教育没有一条一以贯之 的文化思想支撑、 引导其向前发展。 传统的中国社会奉行 学而优则仕 的准则, 私塾 中教授的内容无不以此为目标, 识字与习礼, 八股与呈文, 不仅满足了乡村社会实用的基本功能, 而且是士子科场必考的科目, 这些完全迎合了乡村社会中老百姓的需要。 科举制取消后, 在政府推行的 洋学中, 学校的教学目标明显呈现出为国家发展服务的色彩。 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包括唱歌、 游戏等, 尤其是新的学校中所使用的课本, 课文中的猫猫狗狗竟然可以说话, 即常常使用 物语, 在老百姓眼里, 这些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而且孩子在这些学校中总是到处乱玩乱跑, 这与保守的农村奉行的规矩礼节格格不入。尽管学生进入 洋学 的费用都由国家承担, 但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 花钱不念洋书, 念洋书不花钱。 自清末至民国, 老百姓对政府失望至极, 老百姓认为, 凡是官府的东西, 不是要钱, 就是要命。可见, 老百姓从内心抵触来自官方的组织机构。

四、 无法撼动的 私塾

民国十八年 (1929 年) 十一月十六日, 国民党山东汶上县党务整理委员会首先发现 私塾 的横行无忌, 民国以来创办的学校都受到 私塾 影响乃咨文县政府, 严禁 私塾, 以振党化教育。但是, 这样的禁令仅仅是一纸空文, 老百姓对其置之不理, 视而不见。 此后, 为了 洋学 能在汶上县占据一席之地, 政府频繁发布类似的禁令, 甚至采取极其严厉的惩罚措施, 然而, 老百姓早已看透了这样的禁令, 认为它只是政府说说而已的把戏。 有取缔 私塾 的办法, 没有实行的人, 私塾 在汶上县的农村中依然维持着原有的地位。 那么, 为什么政府的禁令屡屡受挫, 存在上千年的 私塾 在农村中的地位坚不可摧, 无法撼动呢?廖泰初认为, 首先是这里离曲阜不远, 受到孔子的影响较大, 百姓都非常崇尚孔孟之学, 认为 私塾 才是圣人以降最正统的东西; 其次是民国二十四年 (1935 年) 秋, 政府重修曲阜孔庙, 这一举动大大鼓舞了百姓读圣贤书的坚定信念。 最后,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 明朝万历年间 (1573-1620 年), 汶上县同时产生了 4 个尚书, 满朝文武半江山, 小县不大四尚书 成为汶上县百姓最为自豪的事情, 这 4 个尚书上的是 私塾, 读的是圣贤书, 这使得 私塾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所以, 尽管政府总是严令禁止 私塾 的存在, 私塾 却在农村, 发展得枝繁叶茂。私塾 大多是由地方乡绅出资或是塾师自己设置的, 塾生向塾师缴纳 束脩 作为塾师的收入, 以维持 私塾 的持续发展, 而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拨款, 所以, 私塾 有民间财力供给, 不必担心由于经费的缺乏而关门这一问题。 而 洋学 属于官办性质的学校, 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各种苛捐杂税之后的拨款, 民国十八年 (1929 年) 成立专门的教育经费委员会, 负责全县的教育经费支出。 20 世纪 30 年代汶上县的教育经费极度紧张, 在军阀混战、 兵荒马乱的年代, 政府财政收入极度的紧缺, 再加上个别官员为一己之利中饱私囊, 侵吞公款, 使得教育经费入不敷出, 拖欠教育经费问题严重。 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洋学 中的校舍多是庙宇家祠之类的古建筑, 教室只是庙宇而不是为兴学而建的, 所以常常出现学生和神佛 争 藏身之地的现象。 洋学 教室中的教学设备更是残缺不全, 没有黑板就在墙上用烟灰涂抹出一块黑板来。 教师的收入往往无法得到保障, 长此以往, 百姓也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私塾 的创办人一般不是绅士就是地主, 再不就是曾在外做高官养老回家的大人物, 或是现任的乡庄长。 这些人属于地方精英, 在地方的影响力与威望极高, 他们与封建王朝有密切的联系, 国家往往借助乡绅阶层获得在农村的合法性, 乡绅也倚重国家权威, 获得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这使得农民对这些乡绅无不感到敬畏。 所以, 尽管 私塾 在地方被明令禁止, 并且政府奖励那些举报 私塾 的人, 但是仍然没有什么人敢与私塾 公然对抗, 私塾 在乡村社会依然长盛不衰。私塾 中的塾师, 都是 私塾 出身, 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经典教育, 他们一般是当地村庄的村民, 大部分是塾东的亲朋好友, 或是在外做官告老还乡之人, 且年岁较长, 在当地德高望重。 塾师教授的内容以乡村社会实用的内容为主, 而且对学生管教严厉, 这正符合了农村老百姓讲求实用的需要。 私塾成为当地农村的活动中心, 老百姓有一些日常生活事项, 比如写信、 算账、 合婚、 写讣文、 给小孩子起名字等这样的事情都会请塾师来帮忙。 另外, 汶上县以诉讼见长, 村民发生冲突时, 总是喜欢写状子, 进行诉讼。 这样, 塾师在乡村中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职位。 而 洋学 中的教员大部分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接受的是新教育。 他们年纪轻、 经验少, 在学校所学的东西无法用于乡间, 老百姓请他们算个帐都不会,更不用说起名字、 写状子这样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 老百姓自然不会将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中去了。 私塾 作为乡土社会的主要教育组织形式以及传统的 学而优则仕 的向上层社会流动的平台, 已经成为了农村的文化中心, 这样一比较, 私塾 在老百姓心目中无法撼动的位置已是不言而喻了。由于汶上县 私塾 与 洋学 同时存在, 特别是 洋学 在乡村社会难以立足, 常常发生 私塾与 洋学 抢夺学生的情况, 通常 洋学 往往招不到学生。 而且由于 洋学 所教内容与乡土社会的实用性相距甚远, 新的思想观念无法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并为老百姓所接受, 洋学 成了一种徒有形式的新事物, 甚至难以为继。 廖泰初认为, 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就要使国家的教育政策考虑到地方化、 本土化的影响, 满足老百姓的需要。 此外, 师资的训练、 所教内容的实用性, 也是需要慎重考量的问题。

五、 两种不同文化的对立

私塾 是由民间个体创办的承担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教育机构, 它诞生于乡土社会中社会组织的需要, 是一种适应了本土文化、 并与乡土社会的社会组织并行不悖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私塾 是中国历史上固有的民间办学形式, 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而 洋学 的创办源自于 19 世纪 60 年代传入中国的西洋 文化, 中国最早的 洋学 是由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 科举制废除后才兴起了国人自己所开办的洋学。 民国以后 洋学 在农村的发展, 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权力在农村强制延伸的一种形式。 因此, 相较于 私塾, 洋学 在传统中国是从外来文化中移植过来的, 属于外来事物, 在深受儒家礼教思想影响的农村, 它难于融入乡土社会不易被思想保守的人们所接受。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传统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 儒家的 仁义礼智信 学而优则仕 等思想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位中国人的骨子里, 19 世纪末西方思想传入中国, 随后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分庭抗礼,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处于危难中的国家在这 中 西 对立中徘徊不前, 不知走向何方, 教育在这样一种 动变 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着实难以找到出路。 《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 一书所反映的汶上县 私塾 与 洋学 的对立正是国家文化在 中 西 对立中飘忽不定的真实写照。中国的教育到底应该走哪条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大批从西方留学归国的有识之士为了实现匡扶祖国的宏伟梦想, 致力于乡村教育改革实验, 企图通过教育救国来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 但是, 廖泰初高瞻远瞩地指出: 其努力的热心十足教人钦佩, 其动向却值得我们做高度的怀疑在文化还找不到稳定的立脚点和对内地的情况还是十分隔膜的时候, 一切的新思想、 新计划都易于夭折, 易于随着潮流以俱去。教育是文化的一部, 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工具, 在整个文化系统不曾找找出路的时候, 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文化不知往哪里走, 教育也就不知往哪里走。文化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指导人们行为的习惯。 当外来文化向本土文化渗透, 尚且在当地社会中还无法被人们的观念所接受并指导行为习惯时, 教育在变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随之也不知去向。 当一个社会的文化走向不明确时, 国家在这些文化影响下便无法找到一个与本土文化相调和的落脚点, 教育也随之找不到合适的根基, 不知走向何方。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 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直自诩为 天朝上国 的大清王朝变成了世界各国争夺霸权的逐鹿场。 自中国 门户开放 庚子风云 之后, 危在旦夕的清政府开始实行 新政,企图通过模仿西方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的建制来拯救濒临覆亡的清王朝。 民国始建民主共和制, 推行西方的议会制度, 企图为民兴利除弊。 中国在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种种的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的变迁波及到了教育领域, 在 欧风美雨影响之下, 中国社会 新 旧 两分, 中西 两立。 这种对立使得中国农村教育在 维持私塾 与 发展洋学 之间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并使得中国农村教育在向现代化演变的道路上陷入彷徨无助的境地。 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发展会受到整个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有识之士在中国广大农村开展的各种教育实验, 企图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 救亡图存, 或许仅仅是一种过于乐观的预期。

六、 结语

在 1937 年 1 月写予廖泰初的信中, 费孝通针对 《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提出了友好真挚而又有点严苛的批评和建设意见。 在费孝通看来, 可以用 社区研究 (综合的、 实地的、本国的文化研究) 指代 人类学研究。 另外, 费孝通致信廖泰初写道: 若是你去限制自己只研究教育生活, 或甚至制度化的教育生活, 在一小区域中的工作会使你单调而厌烦的。 唯一的补救就在推广你的兴趣, 使你不肯放松文化任何一角众所表现给你看的戏法。但是, 无论存在多少不足, 都无以撼动《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 在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20 世纪前半期, 欧美的人类学家也在研究教育问题, 研究在殖民地进行文化教育渗透的情形。 当时以马林诺夫斯基、 玛格丽特米德为代表的西方人类学家发现, 殖民主义国家在殖民地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西方现代的学校教育很难融入到殖民地本土文化中去。 与西方人类学家关注的殖民地国家教育 西方化 的过程这一兴趣点相区别, 廖泰初的这部著作反映了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时的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 这也是中国人类学家对本国教育状况的观察、 分析与评判。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28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乡村治理体制也经历了由人民公社向“乡政村治”模式的转变。在人民公社时期,国家将农民组织起来,采用严格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民的社会流动渠道狭小,流动率较低。......
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 本文首先对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研究进行阶段划分与总结, 分析了九十年代以来新的研究进展,然后重点介绍了当前几个重点研究领域: 乡村社区、城乡关系、乡村景观及乡村社会问题等, 最后指出发展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全文旨在通过大......
浅谈乡村社会的司法运作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在中国推行法治化进程道路上,乡村社会的司法状况因其自身的多方面原因。本文通过对司法权在乡村社会中的运作现状,分析当前乡村社会的司法国情,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浅谈乡村社会的司法运作。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
浅析大学生与乡村旅游
发布时间:2014-01-06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乡村 旅游 经济 发展 开发对策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红色旅游、自然景观旅游、乡村旅游等成了人们旅游的首选。而大学生旅游已经成为了一支新生力量,在乡村旅......
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23-02-01
" 作者认为,近18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小城镇研究、农 村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领域完成了一批重要 课题。尽管尚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但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
普法与乡村社会中的法律控制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对于乡村社会来说,影响法律控制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们能否接受法律所提供的权利观念,二是法律能否为人们的权利提供保障,法律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普法来说,第一个方面相对来说容易实现,而对第二个方面,则不......
乡村社区中的法律与秩序——乡镇作为分析的单元
发布时间:2023-01-14
" 内容摘要:法律在农村的实践表现形态是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立足于乡镇这一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单元,提出了与已有立足于文化、组织、个体不同的分析路向,认为乡镇作为一个秩序从的集结点,避免了研究过程中的诸多层次谬误问......
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之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分水岭,对近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亦是广泛而深远的,其影响既有对之前的洋务思潮的批判和否定,也有对后来维新思潮和民主革命思潮的促进和发展;既体现在......
浅谈民国时期东北乡村社会阶级阶层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近代东北地区地权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清末民初,封建旗地、官地转化成民地,土地官有化向着土地私有化进行转变;九一八事变前,经历了地权由集中到分散的演变;伪满时期,经历了地权由分散到高度集中、部分土地由私有被强行“国......
乡村社会的法律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3
一、是法律选择乡村社会还是乡村社会选择法律 ( 一) 乡村规范与国家法的矛盾 随着社会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理结构的重新审视,一时间,原本相对独立的乡村社会也被纳入到这种新的社会秩序构造中来。乡村社会固有的、传统的乡村......
探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发布时间:2013-12-18
探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探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探讨乡村环境治理中的社会资本 文章来自 社会资本:农村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组织要素 2007年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农......
对美国乡村音乐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07
对美国乡村音乐浅析 对美国乡村音乐浅析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对美国乡村音乐浅析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一 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 美国乡村音乐......
浅析乡土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20
制度的革新和现代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是本土制度的时代进步,或是制度的移植。民主,自由,法治,平等成为现代法治的显著特征,很多国家也在经历着由乡土文化向法治文明的演变。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背靠最大的大陆也面向最大的海洋,......
浅析《简爱》与当下中国社会
发布时间:2014-01-20
浅析《简爱》与当下中国社会 《简·爱》(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简·爱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
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时间:2022-08-30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村民生活富裕;推进乡村生态宜居,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引领乡风文明,提高乡村精神文明水平;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此外,还要建立校内外领导管理机制、校地互通机制、宣传引导机制和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保障社会实践服务的顺利开展。[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社会关系网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 要】传统的农村社会关系类型是以亲缘和地缘为基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同志式的朋友关系、姻亲关系及同学关系在村民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差序格局”的关系网正在发生转变。文章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乡村社会关系的研......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探究研讨的作用和价值 1、有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浅析私人参与WTO 争端解决机制
发布时间:2022-08-30
一、WTO 关于法庭之友的相关文件规定及其案例概述 法庭之友,拉丁文称之为Amicus Curiae,英文为A friend ofthe court。在WTO 中,法庭之友是一个全新的议题。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为了维护合法的私人利益,已经有不少的非政府组织及......
家国之间: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3-06-07
摘要:乡村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当下乡村治理的困境,既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和组织的再造,同时也必须构筑村治的文化心理基础,从传统的家国文化中发掘积极资源,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重塑一种包容传统与现代的新型乡村治理文化。具体而言,可以从家族集体主义与公民个人主义的融合,理性基础上的法治与情理基础上的道德的融合。以及重建乡村治理的社会力量,培植新型村治文化的实践主体等方面来思考中国.........
乡村社会的公平是如何建构的?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文章以一起交通事故的调解为例,探析乡村社会公平建构的模式:法律条文提供“剧本”,宗族势力是“舞台”,而精英人物则是舞台上的“主角”。这种模式强调规则、结构与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第七届农村社会学论坛”于2016年5月21-22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举办。这次论坛主要围绕现代乡村文化建设与公共空间重建、乡村的现代命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国家治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困境与逻辑、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及社区发......
大师们的少年蒙学:从私塾到新式教育
发布时间:2015-08-17
冯友兰的父亲、崇阳知县冯台异于1908年病逝。才13岁的冯友兰来不及悲伤,就随母亲吴清芝扶柩北归老家。 少年内心的悲伤,虽不能为外人道,但和他同龄且有着同样遭遇的钱穆想必也一样感受至深。一年前,12岁的钱穆曾遭遇类似变故。他......
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5
" 摘 要:债务形成机制的根源是农村的行政体制出现了重大问题,造成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合法性危机冲击整个乡村组织的政治权威,从而使乡村组织走向崩溃。债务利益捆绑为农村群体事件的引发提供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基础。债......
探寻乡村之美
发布时间:2023-02-0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的诗不仅表达了他怡然自得的心境,更描绘出一幅清新的乡村画卷,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宁静、祥和,令人向往。美丽的田......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城乡统筹 农村社会保障 制度设计 论文摘要: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
浅析中职学校开展社会实践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 社会实践 作用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令不少家建物质条件变得相对丰厚,加之社会并技信息高度发达,扣今的学生,特别是中考落榜而选择鱿读职业学校的手生,由于长期沉逮于物质享受中,家建又缺乏......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4
(三)乡村 旅游 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1.当地农民直接利益受到损失。乡村旅游开发中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利益分配,尤其是 经济 收入的分配。但由于 农村 居民参与程度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资源利用上,包括......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与变革乡村社会秩序的革命。这场革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重组了乡村基层政治结构,引起了乡村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促进了乡村社会现代民主政治因素......
论法治观念在乡村社会的渗入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最近,随着央视“我眼中的乡贤”系列报道的推出,全国各地出现了弘扬乡贤文化的呼声,本文试图以乡贤文化为视角,探讨乡贤文化及其根源性因素是否与现阶段推进乡土社会法治相背离,以及如何协调这两者的关系,即能否从乡贤文化......
浅谈中国哲学与中国社会人情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前言最近在读《中庸》,了解了好的德性需要把握两个原则,首先是向内收敛,其次是富有同情心,照顾他人的感受,强调社群。最好的德性即谦卑,性格要柔顺,我本身是一个有些急躁的人,学习这些能让我更沉稳,对我终生有益。除了修心之外,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政治哲学方面的内容。中西方在这一方面差别很大,几乎没有可比性,西方政治哲学有着深厚的民主传统,东方则强调顺从、害怕变革,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去年年底的聂树斌案件,再.........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1%,农村老人约占全国老人的75%以上。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术界和各级政府开始关注的课题。近年来,......
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
发布时间:2023-02-20
" 本文从村庄选举以及选举后治理的角度研究乡村关系,并进而理解乡村民主的性质。展开论述前,交代这样一些前提假设:一是在村级选举和选举后治理中,乡政府力图贯彻自己的意志,它是村级选举中参与博奕和选举后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31
"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困境的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意义不言而喻,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为农民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然而现如今却产生了“政策微效”的现象,即政策结果距离政策预期有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法治”
发布时间:2017-01-17
一、法治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 在革命理论中,社会主义是一种理想状态,革命是一场奔向社会主义的运动。但在社会主义革命成功以后,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而这种制度的运行需要法治的保障。社会主义法治便应运而生。可以说,社......
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15
1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文化通常被划分为思想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其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由人们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而乡村文化则是针对农村的人民,这种文化是他们在长期的劳作中的精神文明活动。......
村籍、地缘与业缘——一个中部中国村庄的社会分层
发布时间:2022-12-16
" Abstract:Nanjie Village,a common village at central Henan Province before1980,has risen through developing collective economy after 1990,thus finished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village to indu......
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浅析
发布时间:2022-08-03
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以实现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市场竞争要求财力相对分散,而宏观调控又要求财力相对集中,反映到财政体制上,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
历史视域下的华北乡村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以美国和日本的学者研究为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黄宗智教授所著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杰出的代表,1985年荣获东亚历史最佳费正清奖,奠定了其在汉学界的地位。此书基于冀鲁西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满铁调查资料、清代刑部的命案档案以及宝坻县户房有关基层税收人员的一些档案,加上作者实地的田野调查,深入分析了三百多年间小农的特点、小农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其演变,分析了国家、村.........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全社会的“反哺”
发布时间:2023-02-27
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赵华反哺家乡,自2012年起在家乡河北省沧县赵码头村带领乡亲们连办三届“村晚”。共演出节目150个,有舞蹈、民俗表演、声乐,也有戏曲、小品、相声,有关孝老敬亲、邻里关系、计划生育等素材,都被搬上了舞台,丰富......
民国初年袁世凯与国会制宪权之争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制宪权即制定宪法之力,是创造法秩序的权力,制宪权的真正意义在于,全体国民中能作出政治决断的选民应亲自或通过其直接的特别代表,参与宪法的制定。民国初年,袁世凯和国会在制宪权问题上激烈争斗,其实质是为通过制定宪法性......
浅谈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3-01-04
"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家庭保障 论文摘要: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一直未能完全建立,农村老年人正面临着十分严峡的生活风险,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认为,在中国现......
乡村文化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24
摘要: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背景下,发挥文化的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通过阐述乡村文化对于违章建筑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管理制度的构建层面、社会管理主体的选择层面、社会管理程序的......
质性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质量
发布时间:2022-12-21
内容提要 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复杂性、矛盾性特征的同时,对以经济增长为取向的社会发展模式和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倾向进行质疑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中,质性社会学产生了。质性社会学具有人文关怀,强调社会发展的质量,致力于在深刻理解......
农村社会资本变迁对乡村治理绩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8
摘 要:农村社会资本是实现乡村有序治理的重要因素,它的结构及其变迁对乡村治理造成一种复合性的双重影响,即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1980年代后,农村社会资本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急剧变迁,并正处于一种承继与消逝、异化与新生的新旧裂......
当前中国社会的正义状况与正义话语论争
发布时间:2013-12-19
当前中国社会的正义状况与正义话语论争 当前中国社会的正义状况与正义话语论争 当前中国社会的正义状况与正义话语论争 须首先说明的是,本文标题里"正义状况与正义话语"之中的"正义"一词,意非"正义的"性质界定,......
少数民族乡村治理中的传统社会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少数民族乡村治理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少数民族乡村治理也面临着如何在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有效开展治理实践的难题。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是少数民族乡村治理的重要地方组......
浅析社会资本:村级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集体行动困境日益成为村级治理的普遍困境。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村级治理的困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是社区社会资本缺失。社会资本理论被认为是解决集体行动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新尝试。在这一方面,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
近代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与南北方宗族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02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民国期间全国性调查资料,对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作比较分析。本文认为,近代南北方乡村财产继承习俗反映了以宗祧继嗣为基础的宗族社会财产继承制度特点,但中国乡村财产继承制度并不是某种高度一致宗祧继嗣观念的简......
浅析农村中职学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0-08
" 论文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 中职 论文摘要:《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由于它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农村中职学校来说,学科的教学难度更大。本文认为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调查之争
发布时间:2020-02-20
摘要:对未成年犯罪个案开展社会调查成为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法定少年司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少年司法的发展。但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社会调查的原则化规制以及指导司法实践的具体配套规范的缺失,共同导致这一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出现了调查主体之争的白热化。实际上,调查主体之争的背后是司法权力配置之争。要化解权力配置之争及其引发的后续问题,必须从厘清主体之争的现实和理论成因着手,跨越社会调查活动开展的前置性障碍,.........
乡村社会治理变迁与多中心民主协作治理制度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27
"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催生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村民自治制度代替了人民公社体制。国家放松了对农村社会的全面直接控制。村民委员会的直选。促使了农村社会治理开始发生了从“官......
变迁中的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2-10-13
乡村承载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它既包含了传统和现代的对立,又孕育着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内在动力。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乡村社会治理,不仅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推......
探究居民社会交往与社会参与的城乡差异
发布时间:2023-01-15
根据世界银行社会资本协会的界定,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指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 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
媒介传播与社会抗争的关系模式:基于中国情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4
摘要:中国的社会抗争产生于具体的历史现实情境中,与镶嵌在特定社会结构里的大众媒介共同作用,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图景。本文扎根于中国社会现实,从纵向视角梳理了媒介技术发展与媒介形态演进对社会抗争的影响,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社会抗争和传媒的关系。作者提出媒介体制、媒介机构运作规律和媒体从业者、抗争主体的社会资本和抗争策略这三类因素影响着媒介在中国社会抗争事件中的作用。本文根据媒体立场和卷入程度两个维度将传统媒.........
浅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10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邓小平理论—浅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天价手稿之争:著作权、所有权与隐私权
发布时间:2022-08-20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作品原件的所有人应享有作品的展览权。许多名人对自己的手稿并不具备持有和支配的权利,在著作权与物权发生冲突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各种法律纠纷,更不要提手稿还具备书法价值等艺术价值,甚至部分书信手稿还藏有个人隐私2010年12月,英国一家拍卖公司将约翰・列侬的《我只是在睡觉》歌词手稿进行拍卖。0月24日,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两张手写字条.........
印度洋与中国海洋战略
发布时间:2015-08-20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围绕“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并提出......
从城乡统筹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是重构我国现行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举措。在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保险制度间衔接障碍、养老保险金发放形式不灵活等问题,致使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作......
我国农村人情消费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 要: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情消费越来越失去原有的本质,破坏农村的人际关系,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本文通过描述当前农村人情消费现状,并分析农村人情消费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适当的建议,以减轻农民负担......
人与社会的相遇——社群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的全面反思
发布时间:2023-06-11
" 因而,就本书而言,我们甚至不能简单地将丹尼尔·贝尔归入纯粹社群主义者的行列之中。他对公共领域规范失效的警觉,对自由价值实施过程中种种弊端的剖析,对历史源流的辨识与信赖,其实都是在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互为依照的前提下,......
国画里的乡村―家朋乡
发布时间:2023-06-23
家朋乡地处安徽省绩溪县东北隅,距县城42公里,介于两省(皖浙)三县市(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市)交汇处,国土面积90余平方公里。 家朋乡属皖南山区地形,天目山脉由东而至,萦纡南延,东南高、西北低,东南与荆州乡交界的九龙戏珠......
浅析国家与社会会计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11-21
一、国家会计监督 1.国家会计监督的地位 健全的国家会计监督制度,是开展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保证。其作用在于引导会计监督的方向,为内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提供外在动力,支持他们......
浅析共同开发海洋资源争端的解决
发布时间:2016-01-05
[摘要]防止争端的发生是共同开发协定所追求的目标。在共同开发中协定涉及的各个方面都要详细、清晰,但这并不意味着争端不会发生,争端解决程序不重要。实际上,争端解决程序本身就能对不当行为的发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并能促进解......
“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 要 人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教学应该给这些成长中的花朵以雨露和阳光,所以,品德教学应以学生日常的、真实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品德......
中国社会学与底层视角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 要 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学科重建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底层视角是中国社会学进一步开拓和建设、确立自己独立地位和价值的一种取向。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 底层视角1 简短回顾 这里本文将讨论范围限......
社会学类在城乡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在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的知识体系中,社会学提供了对于城乡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展规律等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研究人类的行为和关系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是完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阶段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课程实践中更加科学地将社会学知识系统地融入专业本科教育体系,是文章研究的重点。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社会学;课程体系1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系统表现.........
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民事纠纷解决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 自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逐渐变形,社会主体在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以及利益冲突上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社会结构变迁对农村纠纷的形成与解决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着眼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与纠纷解决方式......
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对社会保障资源重新配置、优化社会保障项目、调整社会保障水平,在加大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力度的同时,应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着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
中国城乡关系之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 通过对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逻辑的分析,发现城市类型转换、产业结构变换、城市化过程、城乡资源流动、城乡关系这五个层面相互作用,导致城乡关系的演变。运用比较经济史的方法研究了原生工业化国家与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南部县的盐业、战争与社会变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南部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曾为川北盐业主产区,所产食盐销往川、陕、甘多个区域,又赖盐业经济及嘉陵江水运便利,物资运输及交流繁荣,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1933年初,红四方面军攻占川北的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区,建......
浅析宪法文本中的“社会公德”条款及其公私法应用
发布时间:2016-12-09
社会公德法律效力的一般理论 社会公德一般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道德观念,在大多数时候称之为公共道德。近代以前,各国普遍存在伦理道德和法律合一的情形,近代以后道德和法律才逐渐分野。近代道德和法律两分的立场经典地......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之源
发布时间:2023-02-01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民族精神 论文摘要: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
农村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素质教育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课改精神。本文从我校近期举行的一次综合实践评比出发,探讨了农村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中国乡村改革的动力与进程
发布时间:2023-02-18
" 解决包括“三农”问题在内的中国乡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推动乡村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这是学界议论最多的问题。然而,由谁来推动乡村改革?谁是乡村改革的阻力?谁是乡村改革的动力?理论上的不同回答反映的是态度和......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5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城乡居民;关系 合理范围内的收入差距是允许的。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长期存在。根据基尼系数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虽然有回落的趋势,但数值一直保持在0.469以上。城乡......
华洋夫妻的爱国之心
发布时间:2016-06-17
这是一张拍摄于1947年春末的舞会照片,照片中身穿黑色西装、戴着黑色领结,风度翩翩的俊美男士正搂着一位身材苗条、穿着中式旗袍的洋女士翩翩起舞(图一)。他俩是一对华洋夫妻,这是夫妇俩为庆祝自己新开办的企业开业而邀请英国驻沪......
中西文化中的儒学与社会学——儒学现代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3-04-08
内容摘要: 社会学不是历史决定论或社会决定论的科学,而是社会阐释性和自身建构性的“社会的元学”,科学哲学的元学内容提供了社会学自身性质的启示,意识形态是社会共生的观念的社会形态或社会范式,社会变革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革命......
浅析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
发布时间:2016-04-19
大家好,欢迎来到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希望大家喜欢! 论文摘要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模式之争历来已久,是用专章专门立法,还是走法典化的道路,学者们各执一词。随着《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
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 引论 毋庸置疑,中国市民社会话语的建构,本身便是一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的论辩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论辩则集中表现在两个题域:一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源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社会模式能否在中国作为一种社会实体而加以建构的论辩,二是对......
乡村,哦,乡村
发布时间:2023-02-07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寒潮和风雨终于过去,我决定回乡下祭奠父母。我每年都回去一两次,但这次印象格外深,我的结论是,从前的乡村永远消失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踏着泥泞的路走向父母的坟地,从前的草原已经是一座水库。童年时这片......
浅析国际税收竞争及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税收竞争的概念、产生、特点的阐述来分析国际税收竞争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并进一步探析OECD应对国际有害税收竞争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对该措施的质疑,最后立足我国提出国际税收竞争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税收竞......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现代性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阶级话语的构建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启蒙话语与现代法律的影响;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个人的社会流动。在当前中国农村,......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
发布时间:2022-10-21
"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以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提高农村资源动员能力,监督村组干部不良行为,抑制乡镇达标升级冲动和过度提取欲望,提供村民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村庄社会共同体以构造对少数行为不良者的监督能力,从而可以......
浅谈乡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字:乡村学生 英语水平 学习问题 论文摘要:乡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至今还是个“英盲”,听、说、读、写与考试样样都差。究其原因,这与经济、环境、观念、英语基础等有重大关系。我们必须重视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2-11-22
小学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是思想品德养成和塑造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修养最关键的课程就是《品德与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也随之而来。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
国际乡村治理模式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考察美国阿拉斯加州具有多元文化与充权色彩的乡村治理方案、加拿大纽布朗斯维克省充满实验性质的“新乡村地区治理模式”以及欧盟研究中心对欧洲乡村治理经验的比较,归纳出中国当前乡村治理所要强调的落实地方......
浅析“孔子删《诗》”之争
发布时间:2023-02-18
众所周知,有关 孔子删 《诗》的说法先秦文献并无明确记载,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乃是《史记孔子世家》: 古者 《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一、问题的由来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法并不具有人们惯常所认为的那种连续性和单一性,相反,它实际上是由多种渊源构成的复合体,其间充满了离散、断裂和冲突。具体而言,在相对统一的朝廷律令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法,后者的源流尤其杂......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1]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7
五、传统资源的再生与再造 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场变化不但波及并且改变着乡土社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这一社会内部生发出来的。令人惊异的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初期,不但农村走在了城市的前面,而且......
中国乡村城镇化应走“适度城镇化”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中国城市化连续在30年里实现了快速的推进。在充分肯定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且有必要对中国乡村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行反思。为此,提出中国乡村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发展之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