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西文化中的儒学与社会学——儒学现代化之路

中西文化中的儒学与社会学——儒学现代化之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8 00:01:24
中西文化中的儒学与社会学——儒学现代化之路
时间:2023-04-08 00:01:24     小编:
内容摘要:

社会学不是历史决定论或社会决定论的科学,而是社会阐释性和自身建构性的“社会的元学”,科学哲学的元学内容提供了社会学自身性质的启示,意识形态是社会共生的观念的社会形态或社会范式,社会变革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革命的本义就是反决定论的,意识形态的设计是因果律的误用。儒学通过个人、学术思想、社会制度的整合而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儒学的阐释性和建构性具有真正的社会学元学性质,中国文化的本质使儒学能够超越意识形态,一门儒学社会学的诞生或许就是儒学现代化的一个最好的开端。

儒学与社会学可以被认为是中西文化中最相称的学术或学科,它们都与社会直接相关并具有自身的“社会性”意义,都是最基本、最广泛的思想、观点、方法的渊薮,但他们都具有自己的不确定性,它们之间的不同于在于儒学自觉地以自身的历史性、文化性追求与社会的融合性,而社会学则努力地追求相对于自己的对象的客观性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的雄心和方法建基的,但它无法摆脱它的对象和学科自身的不确定性;儒学以自身的方式实现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同一,以自身融入了社会,实现了社会性,但正是这种自身的非独立性使它几乎无法在现代文化和文明中证明自身,儒学的历史性能够使人感受到自豪,但它的可操作性却总是使人感到沮丧,社会学的实证性能使人充满信心,但它自身的逻辑性却总是走向因果链条的断裂和自身的肢解。实际上,是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儒学和社会学具有自身的不确定性,社会学在追求对社会的确定中正使自己走向阐释化的建构性,儒学以对中国社会的阐释和建构的实现而具有天生的社会学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儒学和社会学都可以走向中西文化互补境域中的交汇相生。

一、 社会与社会学

把社会作为一种实证意义上的学科对象是社会学的开始,社会学以社会为对象,但社会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最困难的问题,这不过是哲学意义上未解决的存在论问题社会学化而己,当然社会学有自的起点,即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技术方法而无须思辩的社会观念前提,但是社会学的追求和主旨却使它必然抽象化、普遍化,否则就没有“社会”学的真正意义。尽管社会学己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但它作为一个学科自身的性质和内容却难以确定,这与科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不同,科学自身的对象、内容和范围是确定的,人们迷惑的是科学的终极性质,但这已经不是在科学范围内了,因此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样的难题成为了哲学问题,实际上科学或科学学、科学哲学也无法在自己的范围内解决这样的问题,因此这样的问题现在也转向了社会学的解决方式,如科学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SSK),这实质就是把对科学的自身(包括科学家)的研究最终推入到社会学视野,只有在社会学的大视野中,所有的学科包括社会学自己都处于待确定的研究状态中,当然这也就是社会学自身最根本性的问题,与科学的自身问题相比之下,社会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社会学真正自身的性质的,人们不清楚社会学自身作为一门学科和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如何能同时确定。社会学最困难的问题是它的自身存在性质问题,而这个问题不过是对社会自身存在问题的学术化清理的努力,因此真正的社会学的本质性问题是:社会怎样成为社会?(区别于哲学问题:社会的存在和意义)。

社会学中的“社会”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概念,这就可以成为西方学术中传统的“共相”的问题,自然就会引出“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分裂,但社会学中的“社会”与哲学或科学中的概念不同,这不仅是因为社会学中的“社会”是一个未定义或待定义的概念,而且因为社会本身在存在性质上就是不确定的,一个概念的指称(所指)与这个指称是自身的存在性意义是不同的层次问题,在哲学概念中,社会和人的存在性的是正在讨论中的意义,这种意义与这个概念的指称是同一的,不管是唯名论的或唯实论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社会或人的意义或本质以何种形式体现或表现,人们不会怀疑人、社会存在、社会现象等的存在(否则“我们现在”就成问题了!可参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意义上对此在的理解方式),但在社会学中,作为社会学的学科对象-社会要由社会学中的首要概念“社会”确定,就是说社会学这个学科的性质和内容由这个学科中的基本概念“社会”确定,这里就产生了层次上的自相缠绕,这正是社会学的一种特殊困难,这种情况在“科学”自身作为一门学科即科学学中同样可以看到,它己造成了的科学哲学中的许多影响深刻的困惑。

社会由人构成,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学的意义,由人与社会的不可分的关系能够看出,这个问题不过是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另一种形式,人是社会存在人,这不会有任何疑问,但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却是最难被表达出来的问题,社会学在它的最基本性质上即不是直接以人类的个别的人为对象,也不以全体人类的抽象性为内容,而是研究人或人类在自身的相互组织上如何成为人类性质的人或人的性质的人类,这样我们也就可以基本地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性质了,比如我们如果笼统地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制度(如家庭、团体、国家等等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社会的构成)的,那末我们换成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的组织制度和人的关系的,这也完全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因此基本问题仍然在于,什么是人或人类,以社会存在来解释人与以人的存在来解释社会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迄今为止,社会学还完全没有在自己的视野中理解人与社会的同一性。

人们可以唯名论地将“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等到概念还原到“人”这个实体上去,但这引起的困难和复杂性一点也没有减少,这与把社会作为一种对象实体的唯实论一样是不确定的,这样就出现了第三条道路,即寻找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结构、功能或过程等等,但显然这不是一种逻数学或逻辑关系,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现代杰出的社会学家们都是以毕生的努力在寻找能够代替逻辑意义上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论,即人与社会关之间的模式化或稳定的状态等,从把人和社会理解为一种网络—结点之类的静态结构,到广泛的社会互动关系,从结构功能,过程、交往、交换、竞争、协作、冲突的上,或者从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家庭、群体、公司、城市、国家乃至工会、政党等的组织性,到从个人的动机与社会行为上来理解人和社会之间的结构性、功能性、过程性,如游戏,戏剧、文本、语言、符号、象征等等,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法在人与社会之间建立人们所满意的图景,直到今天,社会学仍然在人与社会之间模糊不清的罅隙中挣扎。

把人或社会作为一个经验的或抽象整体,或者通过个体研究整体或通过整体研究个体得不到自然科学中的那种一致性,这实际上反映了西方传统的学术方法在社会的社会学研究中的无能为力,这就成为社会学的这种自身的不确定性的根源,这实际上是西方学术本质的一种集中表现,只不过在社会学中表现为明显的社会学学科自身性质,而不是象如哲学或科学一样表现为所研究的对象、内容在观点和方法上的对立性和矛盾性。社会学在自身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学对象在不同的层次上的不确定性才是社会学自身的困境。

二、社会革命与社会学建构

人类学意义上的人类史是文化史,而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大多被理解为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但是把社会作为学科对象,就会产生对社会和历史的双重误解,比如有人类历史中的不同民族或国家的社会转变,但没有一个社会是在自身的意义上历史承继的,在这种理解上上,社会只有的非历史的共时性,这种理解已被许多思想深刻的学者所醒悟,社会学中的“社会”概念的核心总是具有当代社会的现实性意义的,这也正是阿尔都塞(Louisn Althusser)所说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意义所源,这时候“历史”这个词是具有自身的不同的意义的,即历史的自身与(历史自身中的)对象的历史,比如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封建社会在自身历史中的连续或承继,而只是被称之为“革命”的社会转变过程,“革命”就是旧社会死亡和新的社会的产生,但任何人都没有对“革命”这个概念有社会学或历史学的真正解释,流行的解释是对一个旧社会的“否定”,但同样没有人能够解释“否定”的实际意义。 T.S.库恩在对科学革命的深刻研究中,解释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但仍然没有解释“革命”,他总结说:“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但他只是以西方人的幽默结束了他和他的引用者们横扫千军式的探险:“……在革命以前在科学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以后成了兔子。”(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X)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他也未能逃脱对他的理论之中含有非理性的、甚至神秘因素的批评。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如何是社会的学科,社会学与历史学或哲学不同,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性,从概念上形成、构造、分析、证明社会是什么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动机和行为,面对尚未确定地成为社会学中的概念的社会,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是社会的元学。社会学的研究出发点总包含一种社会责任,比如科学地研究社会就有社会学的启蒙意义,因此社会学的努力就具有成为社会的设计师的巨大诱惑力,如果说自然科学的雄心激发了社会学以实证主义的方式产生,导致把社会作科学或实证意义上的经验对象,而把革命等同为因果规律就成为历史“决定”论,使革命成为一种信念并产生了实验社会革命的操作行为,当一种思潮成为“主义”时,就是社会性的社会行为了,在这种意义上,它们都是泛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们的区别在于社会学对社会采集标本以“实验室”方式进行研究,而社会革命则是对社会的改造行为,在“原教旨”的意义上,它们也都是“科学的”,社会学的困难表现在如何去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确定自己,社会革命则在于革命式的否定后如何重建,如果说社会学迷失在社会的迷宫中,社会革命就是迷失在被拆下来的建筑碎片里。但是无论是基于西方学术理论传统上的社会学或者是社会革命,离它们的理想、初衷和雄心都相去遥远,它们自身的分歧和对立并不比它们想作为它们研究或改造成的对象要少多少。

以实证主义奠基的社会学的前提就是决定论意义上的,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社会阶段前后相继的,这样一种理解的社会整体不过是历史整体的假象;社会决定论则是把社会整体作为社会实体,实际上这是在“社会性”的名义下的社会存在决定论,即社会的一个部份去决定另一个总份,这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的意义基本相同,只不过后者同时是社会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的。这样社会学就是去探索社会由什么决定或如何决定,但是这里的陷阱就在于是社会是以“革命”的共时方式转变的,而“革命”恰恰是反决定论的,革命的本义就是对现态的否定,实际上即排除了历史决定性,也排除了社会决定性,因此现代社会学家真正能够面对的课题是“社会革命的结构”而不是“革命”,这正是科学中的“范式(Paradigms)革命”理论被引入社会学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思潮影响下,社会是什么是这样的问题直接走向了什么是社会范式这样的问题。

当社会学家们将自然科学的元理引入社会学时,自然科学的元理论却已经反过来寻求社会学的支持,因为科学哲学家们发现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由科学范式的转变精致化地完全解释,范式的形成和转换的过程必须诉诸于社会学的理解,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是社会性意义的而不是仅仅纯科学领域内的或科学共同体的事,因此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就象一只被踢回足球,在这个没有球门的足球赛中,科学学和社会学都不知为何而战。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范式不过是社会形态或社会意识形态在科学领域中的科学化投影,因此将科学范式引入社会学不过是归宗而已,而且要命的是,科学学所无法解决的元学问题社会学尚未在自身中真正意识到:社会学实际上总是停留在将社会进行社会学化这种元学性质中,这正是社会学同时总是具有自身的社会行为性这样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性质,而这几乎是和社会无意识同步的,比如,以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为主要方向,在人文、艺术为基础上兴起的文艺复兴和随之的启蒙运动的政治觉醒是近代西方主流社会思潮,它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的最终完善化确立,但是启蒙运动并不是事先自觉的社会意识而只是事后被理解的社会自觉行为,资本主义不是在社会自觉的意识中产生,相反,对资本主义自觉的意识产生的却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社会革命,因此在这种意义上说,社会学和社会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正是社会学的社会元学性质。

三、社会范式与意识形态

象把科学范式理解为科学共同体的意识形态一样,如果社会范式主要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从而把社会学归结到社会范式的研究,这实际上是社会学对自己的实证主义起源的背离,而且社会范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不能由科学范式的类比或对现有的社会学理论进行分类清理的中能够解决的,社会范式不等同于科学共同体的观念体系,后者可以在科学范例上表现出来,可以表达成为实证的科学理论,但社会学中的范式概念的定义与社会范式的社会形成以及社会学概念定义是互相缠绕的,由科学范式的核心意义的深入研究中可以看出,社会范式最终就是社会形态的观念系统,即社会意识形态,但它表达在社会自身的全部中,如社会结构、制度、功能、过程等等,这也包括观念形态和知识,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才成为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学的认知和社会科学知识,因此,社会学不仅是研究社会范式的,而会它自身就是社会范式的一种形成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社会学的社会元学本质。当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时,社会的变迁已经发生甚至完成了,所有的意识形态本质上都是社会主流意识自我辩护的,甚至对这个社会制度的建议、批判都在这个前提下,经济学之所以是政治经济学正是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自觉,经济学不同于社会学是因为它的对象和目标是社会主体结构的确定部份,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下的自觉维护社会结构的实践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元学性质使社会学不能具有经济学一样的社会科学性,如以整个社会作范例,也就不是“范例”了,所以社会学总是处在自身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成为了它的学科本质特征。

社会总是社会形态的方式的自身存在,当这种无意识的存在形式被自觉时,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了,因此虽然人类社会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现代社会等历史意义上的划分,但这只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形态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不是在历史规律的意义上相续自身转变,而只是历史自身无意识中实现的革命,就是说革命本质从来只是社会无意识行为,当它被意识到时革命已经发生或完成了,事先设计好的有历史决定论或历史规律意义的意识形态与社会自己的社会范式完全不可比拟,革命本义的反决定论性质就可以使革命成为自己的悖论,这也正是人们人难以理解“革命”这个概念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意识形态理论不包含另一种新建意识形态的承诺,这正是卡尔:波普(K。Popper)所说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乌托邦永远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美丽的理想,它与科学决定论无缘,也与革命无缘,而历史决定论或历史规律论即不是科学的也不是历史的,所谓历史的"逻辑"只是一种误导。

同样,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不过是历史决定论的另一种说法,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的社会表现形式,所以马尔库塞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样的理解,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是这个社会的组织形式一个方面,比如对交换这种经济行为来说,市场就是交换的组织形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没有谁决定谁的(历史)关系,与此相适应的对市场经济的意识是在市场出现后才被意识到,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是为维护市场经济的自觉,但是你不可能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批判中去设计和建构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如计划经济,这正象一个人从解剖学知识产生的企图去歧解一个人去重建一另一个人一样,意识形态的批判、设计化、工具化事实上成为了西方文化的自身对立性本质落在欧洲和亚洲最不幸的蛇果。

社会学是从关于社会的理论走向对于社会的理论的,即从关于社会的知识走向关于对社会的认识,这样对社会的认识方法成为方法理论的社会学,所以卡尔·玻普有“方法论的本质论(Methodological essentiolism)”、 “方法论的唯名论(Methodological nominalism)”这样的划分。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观点、方法、过程,如语言、观念、思想等即是社会现象的表现方式,也是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在这些方面,科学哲学不断地在提供社会学的启示,如社会建构论吸收了现象学的成果,把科学知识理解为通常社会如“生活世界(the life world)”中的结构化或关系化形成过程,同样,社会在理解和阐释中被意识形态化地建构,社会学把社会现象、社会行为的互动的探讨深入到习俗、信念、动机、认识、思想、心理、意识过程中去,这些努力表明社会学更明确地走向社会与社会学的阐释和建构性同一性,从社会学学科与学科对象的主客关系过度到“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互动过程,社会学中的“社会”通过现实的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思想、信念、知识、规范等社会学地建构出来,而现实社会中的习惯、风俗、制度、权力、秩序、知识和科学等也是社会学意义地被建构,社会学从自身的科学客观性、逻辑性转向自身的合理性(合法性),这种合理性又被普遍性地解释为语言、游戏规则等等学科本质的方法理论,这样社会学成为了本质的阐释和建构意义的元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儒家文化与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3-21
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实际上就是立德树人。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对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既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借鉴前人的种种做法。在儒家文化的推动下,我......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发布时间:2022-11-02
先秦儒学,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思想形态,要想深入准确地认知它的内涵,就必须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追根溯源,对其形成的 历史 进行认真的探讨。本文拟从“有典有册”的殷商文化入手,通过祖与帝、德与天、仁与礼、性与命等四对先秦重要 哲学 范......
论儒家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 要】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归结为二十四个字。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儒家文......
论儒道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 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主流意识形态,虽虚而无形,但确是企业重要的软竞争力。企业文化的构建深受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儒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15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虽然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
现代性隐忧与儒家道德学说体系之重构
发布时间:2019-12-02
摘要:“现代性隐忧”在当代中国社会引发出一些道德难题。功利与价值关系的矛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失衡,公平与平等关系间的不协调以及国人道德观中出现的“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主体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依据儒家道德学说对“现代性隐忧”进行化解,存在较大可能性。但传统与现实间的张力又促使儒家道德学说必须进行体系重建。重新诠释道德范畴内涵,将“德得相通”原理与和谐社会建立相联系,在新的意义层面托举“内圣外.........
浅议儒家文化影响在当代日本社会的残留
发布时间:2023-06-21
中日两国从地理位置上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隋唐时期进入了交往的繁盛时期。众所周知,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日本汉字是以中国汉字为基础创造而来。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日本,并对......
新传统主义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发布时间:2023-02-06
一.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由中国的历史进路所决定,复兴中国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正本清源。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西方文化逐步被中国接受之后,随之开始了反传统的“全盘西化”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因......
浅谈汉代儒学
发布时间:2023-05-03
在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过程中,一批儒生引用儒家经典评议时政,认为应该依据古制实行分封制,不应推广郡县制,秦始皇疑心儒生传播不利于自己的言论,于是进行了“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文化的粗暴否定,文......
文学史书写与《儒林外史》的经典化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而被纳入文学史的书写范畴无疑是文学作品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学史的编撰史中,《儒林外史》经历了由缺席到出场直至经典化的过程。仔细梳理《儒林外史》进入中国文学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儒学在明代的世俗化及其微变
发布时间:2015-08-06
摘 要:明代中期,由于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以及政治的腐败,主张“尚俗”阳明学逐渐兴起,这便开启了儒学的世俗化、民间化,同时对明代的通俗小说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冯梦龙编纂的“三言”是此时期世俗小说中的佼佼者,其中的女性形......
儒法之比较及其现代意义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18
论文摘要: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各家学说有如天空璀璨的群星,然从其影响力来说,儒法两家是足具影响力的学派。可以说,中国传统法制乃在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不断作用中而形成。① 研究二者对当代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的方略都有重要......
儒家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7
当今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核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髙等教育愈加倾向于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更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指......
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发布时间:2023-07-25
核心价值观是区别一种文化或多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它在价值观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统领和支配着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灵魂的表现,它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价值原则。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
自由与儒学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王海明认为,自由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自己的想望――进行的行为。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缺失利用自由能力的条件,自由行为仍然不能实现。接下来,王海明引进了对自由的传统的经典理解,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儒学与人际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儒学;人际;和谐 【论文摘要】儒学是一套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中又以“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思维方式,探求维系“人际关系和谐”的伦理机制。李真这位政坛上耀眼的新星何以堕落成特大经济犯罪分......
唐代长沙窑瓷铭中的儒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30
文化的兼容并蓄是唐朝的时代特点,长沙窑的题记、诗文即反映了这种时代特征。既有宣扬儒家礼教的诗文、古训,也有尊佛崇道的题材作品,体现了唐代在文化思想上儒、释、道并行,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尽管儒、释、道的发展伴随着彼此之间......
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2-03
面对西方精神文化的挑战和某些传教士直至黑格尔(Hegel ) 以来西方学界视儒学为一般世俗伦理的误导,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 人物,无不重视儒学内部所蕴涵的宗教精神的开掘。从一定意义上说, 20世纪儒学的一个重要的面相是通过讨论儒学......
儒学“独尊”之原因新探
发布时间:2014-01-17
提要:关于儒学为什么在先秦诸子之学中脱颖而出成为雄霸中国古代社会两千多年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言说的空间依然较大。我认为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没有引起......
范仲淹与宋代儒学的复兴
发布时间:2013-12-17
钱穆先生论两宋学术云:“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革新政令,其事至荆公而止;创通经义,其业至晦庵而遂。而书院讲学,则其风至明末之东林而始竭。”(《 中国 近三百年学术史》,商......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强国战略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创新。本文试从现代化建设切入,对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战略的关系及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各位方家。 一 现代化建设是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
浅谈先秦儒学的地域文化特色
发布时间:2023-02-09
儒学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能不断吸纳不同文化因素以丰富其内涵。早在先秦时期,儒学在生成、传播的过程中,就从不同的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拟以邹鲁儒学、齐地儒学、三晋儒学为例,对先秦儒学的......
乡村文化生态建设:对乡村儒学现象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01
内容提要:文化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文化及与文化生存发展相关联的各层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系统内部的平衡、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对立,不可避免地引发乡......
解析关于儒家文化与当代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30
在中国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沧海桑田之后,如大浪淘沙般沉淀卜来世代相承的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表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定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无论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历史乱世,还是稻米流脂粟米白......
借鉴与发展:当代中国儒学与法律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 要:法律与信仰,作为支撑社会秩序与精神的两大支柱,一段时间以来被认为是两种独立的存在。然而,信仰作为人类文化之源,法律作为人类文化之流,二者往往割裂不开。作为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长时间受到儒学思想的熏陶,目前却尚......
儒学“为政以德”传统与现代行政伦理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 要:儒家“为政以德”,特重官德修养,不仅是儒家“治道”的基本理念,而且由于儒家“治道”讲求的是透过德治而使整个社会达到理想境地,故其又是儒家政治哲学最主要的内容,内含着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隐含着中国......
“儒学思想”与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2-11-05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哲学中“......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发布时间:2023-04-15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文艺美学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儒家人文精神的美育品格与化育之道 儒家人文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美育品格,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化育之......
西方现代文学中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
发布时间:2017-04-07
[摘要]在当前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的大背景下,西方现代文学对不可能的独特建构进行了有效地表述,反映了西方文明的深层障碍和矛盾。[关键词]新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西方现代文学;文明;主体;体现前言西方文明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化......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27
【 论文 关健词】儒学 道德文化 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擂学道德丈化的现实意义。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积淀,铭学道德文化虽有压抑、奴化人性的局限性,但其德欢,重德索义等道德理念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有利于克......
自由主义与儒教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9
" 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及相互间的抗拒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往往又与“全盘西化论”纠缠在一起。......
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
发布时间:2022-10-12
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特定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符号”,而大学文化则是这个国家或社会文化中的精髓。大学文化是大学主体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传承和创造出来的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
从儒家文化浅谈中国梦的丰富意蕴及其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从儒家文化看中国梦的思想文化渊源 现今的中国,中国梦的呼声家喻户晓,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然而,中国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其含义,最可反映其中心的大概可以概括为要实现中国梦就是要最终实现国......
浅谈儒学中的道、德、仁
发布时间:2022-12-07
第一章 道 《论语》中称是天命令孔子去复兴道。在人们的理解中,天是一种无法理解和无法预知的力量,作为一种非人格的指令力量,类似与命运,是人类无法违背的。正如《论语》中所说,孔子的任务是去找到人类的道,那么道又是什么呢?道......
论儒家道统及宋代理学的道统之争
发布时间:2023-07-16
"道统"观念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唐代韩愈明确提出道统说以来,儒家学者在思考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关系时,道统一直起着明确自我归属的作用。在儒家内部,道统则起着划分学术与学派界线的作用。道统思想是儒学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力,......
作为中国哲学“四大主潮”之一的新儒家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14
论者谈中国哲学,一般称儒、道、佛三教为中国哲学之主流,而方东美谈中国哲学,则以四大主潮称之。他所谓四大主潮,乃是原始儒家哲学、原始道家哲学、中华大乘佛学和宋明新儒家哲学。二者的不同,在于方东美将原始儒家哲学与宋明新儒家......
多元世界与儒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 悲观主义者于此会说,20世纪是苦难深重的世纪,两次世界性大战带来的损失,超过了过去一切战争的总和;由此导致的心灵创伤,恐怕永远也无法平复。乐观主义者则常爱说,20世纪是成就最大的世纪,人们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宇宙空间等方面......
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的社会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文章以结构和功能主义的视角审视青楼文化,认为青楼文化通过“无意识”地构建得到存在的合法性,部分女性成为男权制统治下的“另类”牺牲品。青楼文化确实带给妓女一些追求和向往“自由和爱情”的空间,但是女性群体依然无法......
近现代东西文化互动中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10
" 第一节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东渐 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创造进化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讲课获得巨大成功,从而名声大振。除哲学外,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如数学)还有精深......
儒道视角下的大学文化建设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要: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资料,通过“复旦投毒案”等诸多实例具体分析当前校园文化出现的问题,明确了对校园文化应该如何去规范、引导,再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发现大学生的态度和意见,确定了对当前校园文化的可......
儒学与德育探微
发布时间:2013-12-18
" [内容梗概]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修身”、“仁爱”、“自省”、“ 慎独”等类似内容,如果剔除糟粕,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无疑具有正面而有益的......
浅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儒、道”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要】我们从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看,儒家和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的文化进程。并且,二者又相互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征。......
儒家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现代性转化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主体,源远流长,其对于构建中国人精神家园、建设中国和谐社会和化解当下各种文明冲突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儒家在其历史演变中,日益发衍出的契合封建集权统治的思想,对于当下民主时代儒家思想的......
探析儒法分合流之下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13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个思想流派。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法律思想融合了百家诸子中有利于统治阶级有效统治和维护古代私有制体制以及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并且对中国法律思想和法制的影响深远。儒家提出......
儒家伦理学对西方伦理学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2-12-28
〔作者简介〕李慧子,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安乐哲的儒家角色伦理学是创造性地运用并诠释先秦儒家思想,为回应时代问题而做出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首先,儒家角色伦理学强调儒家思想的动态特征......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三大争论宣告了经学时代的结束 清末,皮锡瑞总结有清一代经学。谓有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底,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
论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 文章论述了中国儒家文化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分析了儒家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传统文化的当代体现。当前......
弘扬传统文化,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23-06-23
弘扬传统文化,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传承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认为“在新历史时期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
浅谈戴震与儒学哲理化进程的终结
发布时间:2016-07-04
从根本上说,以孔孟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就是道德治理学问。随着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在历史进程中的深化和激化,以及各种学术思想和流派为争夺占有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而展开的角逐,启动了儒学思想发展的哲理化进程。其中,孟子出于......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本于人性人情人心之常,从家道之仁、政道之仁与为人之仁,儒家伦理中的“仁”成了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规范。从其文化属性来 分析 ,从礼乐 社会 、家族社会到宗法社会,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本土性......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儒家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特征以及儒家文化在当代的意义,探讨在儒家文化的传承影响下,如何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建设的策略:转变观念,提高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健全公民道德建设机制,完善制度;丰富活动......
现代西方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2-07-24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来抓。上月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领导“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义......
通俗文学创作与明清儒学转向
发布时间:2016-08-26
明清之际士商关系转变与社会转型的研究,学界已积累了不少成果,其中仅就士与商之间的互动就提出了多种说法,如士商互动、士商互渗、士商交往、士商互识、士商相混等。①相比较而言,作为透视明清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文学生态中所......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文艺学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3-16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文艺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围绕信息化与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讨论得十分热烈,争论得不可开交,在美与非美、文学与非文学,乃至文艺学学科的哲学根据、对象、方法与主要范畴等基本问题......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在当代大学生核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确立高尚人格和培养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健康的身心、文明的举止、优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是当代大......
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
发布时间:2013-12-18
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 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 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理财 江总书记关于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思想,对于理财学的研究与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实际上,理财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理财作为一种特......
东亚文化圈内儒家文化背景下社会治理模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3
1 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东亚文化基本概况探究 儒学是中国汉文化的精神基础,不仅是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一种贯穿于社会日常生活的文化形态。历史经验表明,按照儒学精神组成的社会具有极其强大的内聚力和自觉能力。儒学也是一种极其和......
中国宗教更新与社会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其存在的所有宗教都面临着自身的更新问题。所谓社会现代化,是指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的现代化、以及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凡是现代化的社会总会持开放......
社会文化发展现状与大学生文化需求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要】 大学生是青年的一个重要群体,从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社会文化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发展状况和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出发,围绕大学生文化需求展开问卷及调研。 【关键词】 社会文化;大学生文化;政治思想;校园文化 一、综述社会文化发展......
关于现代化进程与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13
" 论文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体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体育在西方国家的迅速发展为体育社会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是在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本文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来探讨体育......
绚丽之美与儒家美学观的内在矛盾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人们通常认为,儒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讲求朴素与实用,反对奢靡华丽,并且据此把“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升华为 中国 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这样来理解儒家美学观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儒家美学观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讨论儒家文化对现当代舞蹈艺术价值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12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仁、礼、中庸三大主流思想占据儒家文化的主体,而历代封建君王,也将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学问作为统治社会的思想工具。随着舞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专业舞者或舞蹈爱好者,抑或是从事舞蹈理论研究的专家们,对儒家文化为......
现代文学中的“茶”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6
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底蕴,经过漫长的发展与积淀,茶文化体系中不仅包含有丰富的物质性元素,还囊括了深厚的精神内涵与价值理念,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值得传承发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文化整体来看,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文化机制与内涵,对现代文化来说,茶文化不仅仅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创作内容与素材,茶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价值内涵也是现代文学创作者的具体情感来源宝库。1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认知与茶文化的综合诠释文.........
浅谈儒道文化对重塑中职学生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16-07-20
文化是个古老的词汇,在当今社会被频繁使用。文化一词联合现身之前,古籍中文与化是分开出现的。西汉以后,文化方合成一个词,刘向所撰《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
中国青年亚文化风格之争社会学探究
发布时间:2020-01-14
摘要:当前,我国青年文化生机勃勃,并发展出众多亚文化部落。而在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中,则会出现围绕亚文化风格的争议。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非主流”与“杀马特”就是两个在青年文化内部引发过风格之争的亚文化群体。本文通过运用伯明翰学派和布尔迪厄对于风格的考察,基于对亚文化成员主体性的重视,再议这两个群体为何会兴起,为何会遭受污名,以及为何走向衰退。结论为,“非主流”与“杀马特”本质是部分青少年为了表现自我.........
陆贾与贾谊:汉代儒学的一个阶段
发布时间:2023-06-28
作者:夏增民 摘要:春秋以降,学术百家殊方,虽互相辩难,然亦皆是“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战国之季,《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的各家学派,都趋于总结综合的道路......
略论儒学视野中的诗意心境
发布时间:2022-09-20
【 内容 提要】在 中国 古代儒学视野中,诗意心境是以“乐”、“悠然心会”、“和融莹彻”等肯定性情绪为基本内容的人生体验。儒学解读诗意体验的基本视角是“去私欲”和“泛爱众”。前者强调诗意同个体物欲的对立,后者重视诗意与群......
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6
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大规模建立并运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问责制度自身 的问题以外,问责文化的不足成为制约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建立与运作的主要 原因。从政府角度看主要表现为行政文化缺失,包括管理价......
现代都会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24
【 内容 提要】本文认为,都会主义文学在奏响 现代 都市文明进行曲的同时,一直低徊着以回归传统为主旋律、以回归家园、回归大 自然 为核心的传统情结的复调。这是对都市文明的一种抗争与补救,也是对 中国 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与民族心......
探究一种现代儒家道德哲学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澄清 到目前为止,学界关于儒家传统道德与现代龌龊性的讨论己经很多了,相关学术成果也颇为丰富。龌龊既然如此,本文就无需拾人牙慧,用一种简单枚举龌龊的方法来罗列它们两者之间的诸多差异。虽然这龌龊种罗列......
浅论晚明心学自然性向先秦儒学社会性的回归
发布时间:2023-05-05
摘 要:李贽晚明心学强调“童心”,强调人应该无所熏染,应保持本真,不论是好色、好货、好勇,这都是人性的表现,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儒学强调仁义礼智信,强调如何教化人民。所以,无形中“心”、“儒”两学就形成了一种对比......
儒家传统伦理的“空壳化”现象
发布时间:2023-01-18
摘 要:《肥皂》围绕家庭来展开叙述,于场景呈现和语词使用上寄寓反讽意味。不同于传统道德寓言式的伦理叙事模式,鲁迅取法精神分析的小说笔法,揭示了儒家伦理维护者的情色想象和潜藏在家庭伦理之下的个人情色欲望。不仅批判了道学家......
熔古铸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之路
发布时间:2017-04-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习近平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她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
儒商学者的情怀
发布时间:2022-09-06
是工商界的学者,是文化界的儒商,将二者串联在一起的是“爱国”的情怀。在连续五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生涯中,他站在整个国家和香港的角度,为国家和香港建言献策;在与内地三十多年的交往交流中,他从广东走到了甘肃、新疆,用脚步丈......
简谈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14
[摘 要]“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特征,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强调的“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和”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当前,我国......
浅析儒家“中”道的政治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7-17
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建构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体系,学界目前尚无定论。政治哲学,旨在讨论和寻求最理想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方式。无论何种政治哲学研究体系的建构,都应当对以下基本问题作出回应:权力的合法性、执政者的价值关怀......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12
摘 要: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和文化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又有着制约作用。各个民族因其地域差异和社会风俗的不同,使不同母语背景的人......
中职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中职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对英语缺乏兴趣等不利因素。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个利用学习西方文化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 西方......
浅析中西古代传统文化的社会管理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 要]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及国家社会环境等差异的影响,决定了中西传统社会国家统治下社会结构及行政管理机制运行的不同,在长时段历史发展环境结构的影响下,各自走上了独具特色的道路。彰显着不同的文化理念与追求。历史是......
周作人的中庸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周作人自诩为儒家,但其中庸思想又并非照搬孔孟之说,而是经过理智的自我筛选与过滤。与孔孟的中庸之道相比,周作人的中庸态度带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中庸对于周作人来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与处世态度,也是一种审美行为与个人涵养的确固......
我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6
孙晓平:您是何时开始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逄增玉: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起点,是在大学期间。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就读中文系。读书期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兴趣,起因是当时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有位蒋锡金先生给我们讲授鲁迅旧体诗研究。蒋先生是三十年代参加过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人,当时从事诗歌写作,后来协助鲁迅夫人许广平参与鲁迅全集的编纂工作;抗战爆发后参加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还曾经协助.........
浅谈儒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中的形而上学和薄化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09
在当今儒家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的成果中,白彤东的近作《旧邦新命》无疑是一份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它对儒家的政治思想和民主社会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颇具洞察力和启发性的对比与分析。我赞同其中绝大多数的分析细节和结论,也毫不怀疑其研......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发布时间:2022-11-27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社会学 一种事物的变化发展,不仅拥有一段时间历程的记录,同时还拥有一段变迁形态的痕迹。虽然作为一门近代才兴起的社会学,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也只能算是刚刚登场,但这并不代表这门学科没有变化,没有发展,......
比较视域中的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儒家之孝道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古代犹太教和早期儒家具有高度相似的孝道,例如对父母的赡养、尊敬、承志继事、礼葬与悼念、婉言劝谏等等。与此同时,古代犹太教与早期儒家的孝道伦理在行孝的程度、孝道的范围,以及孝道在各自体系中所居地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
浅谈档案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26
档案文化的存在,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确保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进行社会文化的交流,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现阶段,加强对于档案文化的利用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档案文......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27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文化的变迁 更多精品 资源 来自 教 育 网 我发现,在我还不知道“后现代”具体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自己和周围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在用......
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趋势(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8
随着西藏乡村经济结构中农牧业份额的下降和农牧业生产方式自身的现代化,西藏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西藏农牧业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 西藏传统农牧业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关于儒学“修身”之道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08
" 【论文关键词】儒学 修身 职业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当下,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儒学“修身”之道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借鉴。 一、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
从中国法律儒家化论古代司法诉讼制度(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本文以汉唐两朝为研究脉络,进而研究法律儒家化在古代司法诉讼制度上的具体表现,最后探究中国法律儒家化对我国司法诉讼制度的影响和借鉴之处。 论文关键词:儒家化 古代司法 司法制度 一、法律儒家化的含义及起源 (一)法......
“阳明学”的重要特征:儒佛会通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阳明学”在宋明理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佛学尤其是禅宗,给予了王阳明另立新说所需要的全部结构性要素。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从理论到实践,王阳明于佛学中获益良多。“阳明学”既不是儒学也不是佛学,反之,它既是儒学又是佛学。它是儒佛会通的产物,它使宗教生活化,也使生活宗教化,它是更新的理学,也是更新的禅学。关键词:王阳明;阳明学;儒佛会通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