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家国之间: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家国之间: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7 00:09:47
家国之间:文化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时间:2023-06-07 00:09:47     小编:

摘要:乡村治理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突破当下乡村治理的困境,既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和组织的再造,同时也必须构筑村治的文化心理基础,从传统的家国文化中发掘积极资源,克服其中的消极因素,重塑一种包容传统与现代的新型乡村治理文化。具体而言,可以从家族集体主义与公民个人主义的融合,理性基础上的法治与情理基础上的道德的融合。以及重建乡村治理的社会力量,培植新型村治文化的实践主体等方面来思考中国乡村治理的文化优化之道。

关键词:政治文化;乡村治理;家国同构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1-0075-06

从官僚科层制为基础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转型到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活力的上下互动的治理,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趋势。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执政党与政府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全能主义,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后全能主义,并为中国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条件。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全能主义的治理困境业已不断浮现,于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关于乡村的政治研究亦逐步从过去偏重于乡村基层民主的讨论,转移到了乡村治理的话语体系中。必须指出的是,治理不仅是一种统治技术的升级,而且背后隐含着一系列观念的转变。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关照中国乡村治理,理当是当下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将讨论传统中国家国同构政治文化的局限及其在新的治理模式中发挥作用的空间,以期引起学界同仁对此问题的关注。

一、家国同构下传统中国的乡村治理逻辑

狭义的文化,是特定的社会共同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淀下来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和观念。因此,要深入理解传统中国的乡村政治文化,就必须对传统中国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一个基本理解。

一般而言,传统中华文明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上,从而有别于建立在商贸基础上的地中海文明和建立在游牧基础上的伊斯兰文明。古代农耕经济不仅仰赖自然之恩泽,也要求社会政治的基本安定,否则春播秋收的农耕生产无法延续。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的载体,因此也造就了农民对土地的高度依赖,形成了平和内敛、安土重迁的集体社会心理。

与此同时,传统农耕经济赋予家庭特殊的重要性。在小块土地上从事传统农业生产,家庭是最有效率的基本经济单位。家庭不仅承担了人口繁衍和情感慰藉之基本使命,而且担负起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代际传承之责。家庭成员围绕农业生产紧密团结在一起,构筑了相互依赖、联系紧密的人际关系。由此亦形成了农耕文化下传统中国人强烈的家族集体本位和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义务,与此对应的则是个人独立和权利意识的相对弱化。以家庭为中心的世俗化生活,使传统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薄弱,祖宗崇拜远重于其他文明中的一神教信仰。在这个意义上,家就是传统中国汉人的宗教与信仰。

正是以家为中心的生活模式,造就了儒学在农耕文明中脱颖而出,成为支配两千年中国传统政治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先哲的睿智之处在于他们将农夫齐家的基于血缘的仁爱伦理,顺理成章地延展成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原则。正是在传统中国文明结构下,最为充分地展示了卢梭关于国家起源的推断:“我们可以将家庭视为政治社会的原型。国家首脑具有父亲的形象,而人民则是子女的形象。”的确,儒家的理想政治秩序就是依照道德伦理来建构的。不同于西方柏拉图推崇的理性治国的哲人之治,孔孟推崇的是内圣外王的圣人之治。“儒家伦理对于政治制度特别重要――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据称是建立在对这种道德学说的理解之上,而不是依据财富、地位、权力或特殊利益的表达。”“坚持从道义上赢得政治权威并通过捍卫道德学说来表现这种权威,这对帝国制度的运作是个根本因素。”这样,源于家庭生活的伦理不仅赋予传统帝制中国以政治合法性。而且形成了家国不分、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结构和悠久传统。一方面,在此种文化传统下。形成了一种有别于近代西方建立在公私分疏之上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而是建立在公私不分、家国同构之上的特殊类型的家族-国家(familv-state)。诚如郝大伟和安乐哲所指出的,“儒学的目标是要创立一个共同体,把它作为家庭的延伸。”

这种家国同构的文化结构,反映在传统中国的政治制度层面。不仅体现在中国帝王的宗法家长制的统治模式上,而且也表现在地方治理层面。在秦汉之后逐渐形成的大一统帝国的政治版图下,地方治理总体上建立在皇权止于县的格局之下。由此,地方要既维持一个自上而下的统治模式,又维系乡村农业社会的基本稳定,就有赖于如下一些基本要素的支撑:

其一,宗族代表的传统力量对乡村基层社会的自我调适。宗族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同姓家庭共聚在特定村落而形成的自然社会共同体。血缘纽带界定了其中各个成员的社会地位,彼此的关系主要按照血缘关系及其长幼秩序来塑造,贯穿其中的不是个人主义社会中依据平等契约来塑造的普遍关系,而是由伦理道德来塑造的差序化的特殊关系,其中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或族长成为协调和处理各家庭之间矛盾的仲裁者。与其他古代文明比较,中国的宗族传统厚重之特征分外明显。根据徐扬杰等学者的研究,人们已越来越认同这一结论:“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的近代封建家族制度,不是古代宗族制度的直接延续,而是宋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家族制度,它以祠堂、家谱、族田和族长族权为形态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杜赞奇在研究华北农村时也发现,“宗族在典章、仪式及组织方面的特征使它成为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的一个典型结构。”因此,宗族在传统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二,如前所述,孔孟代表的儒学本来就是农夫的齐家智慧,凝练了农民的生活智慧和齐家原则,因此农民对儒家原则的实践是极其自然的,传统乡村是儒学和儒生的社会生存土壤。在尊儒重教的乡土中国,受过良好教育的儒生以及荣归故土的儒家官僚所构成的乡绅就构成了乡村治理的文化与社会资源。乡绅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凭借其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在传统帝制中国,乡绅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权力行使者,于是绅治就成为传统乡村治理的一大特色。 其三,里甲制度作为皇权统治乡村的半正式制度,契合了乡村的家族集体主义文化,形成对皇权国家的政治经济支持。以满足国家在税收、兵役等方面的基本需要。里甲制度既是编户齐名的人口管理制度,也因其内含的责任连坐制度而构成了对乡村自治的硬性的皇权约束。

可见,特定文明结构中孕育的传统帝制中国的乡村治理,是在一定文化逻辑下形成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混合体,其中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传统,建构起了自上而下的皇权统治与自下而上的乡村自治的特殊结构。自上而下的皇权结构可能会因为内外因素而周期性崩溃,但根植于家族、宗族之上的一定程度的乡村自治。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皇权统治时期的基层社会秩序,而且可以抵御政权交替时期外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对此,杜赞奇认同孔飞力的研究结论:“尽管帝国行政机构在分崩离析,但旧秩序的重要基础――地方士绅的权威并未动摇。”如果没有乡土社会保存的儒家道统,其实所谓的王朝重建是难以展开的。当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也只能是体现这种政治文化观念的家族一国家,而不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国家。

二、公民文化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地方治理

近代民族国家是欧洲封建王国演化而来的现代国家类型。不同于传统帝制中国,民族国家不仅具有固定的疆域、独立的主权、有效的政府统治等理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必须具备认同其支配性政治观念的一定数量的公民。因此,所谓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已经不完全是血缘和种族意义上的,而是内含着某些基本价值的政治概念。在民族国家中,民族被看成是多元化的、世俗化的,从市民社会中发育产生的拥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公民的集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成熟形态本质上是公民国家(citizen-state)。

阿尔蒙德在《公民文化》一书中,曾经比较多国的政治文化,并抽象出三种政治文化形态,即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和公民文化。无疑,依照阿尔蒙德的解释,传统中国乡村政治文化是村民文化与臣民文化的混合体,而近代西方发展出来的共和民主政体下的政治文化则是公民文化。

如果说传统中国的村民文化与臣民文化源于小农经济之下以家庭为中心的乡村集体生活,那么公民文化则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孕育的政治观念。在英语中,“公民”(citizen)这个词亦指市民,这就表明,公民文化源于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学意义上,人口众多的都市与家族聚集的传统乡村不同。城市本质上是一个陌生人构成的共同体,而非一个熟人社会。城市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更多不是依靠熟人社会的道德来维系与建构,而是依靠建立在普遍主义之上的法治来调节和维系。城市中频密的商业交易,建立在交易主体的个体信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明确的权利义务之上。在人口密集的西方都市,逐渐建构起了一个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个人主义”(inspanidualism)翻译成汉语或许用“分立主义”更确切,因为这里的个人主义仅仅指个体的人独立而不隶属于任何人或任何集体的存在状态。“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在中世纪后期流行欧洲的民谚,诠释了现代城市的价值与实质。正是这种个人主义赋予城市居民更大的自由,而自由的状况又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于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重视成为公民文化的核心内容,而法治则成为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的制度选择。与此同时,在个人主义的城市商业社会里,彼此间的义务首先建立在每个个体都是独立主体的前提上,并且假定所有人在缔结任何契约时都是互不隶属的平等主体。人人平等给予每个个体参与政治的政治合法性,并催生出满足人人平等参与政治的民主政体。

与家国同构的传统中国不同,现代民族国家还建立在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疏的基础之上。国家的权力被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中,并受到法治、民主的制度性约束。以家庭为主的私人领域,则是私人道德调节的空间。私人领域的道德准则并不通行于公共领域中,公共领域主要由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并重的法治来规制。有学者在研究罗马法的兴起时就指出,罗马人传统的家长法权的确赋予了家长对家庭事务的绝对权力,“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罗马的家长制并没有上升为社会政治的专制。因为在罗马城邦,这种家长制并没有延伸到家庭之外,家长法权在公私领域界限分明。在公共领域,家庭中的成年男子和家长地位平等,一样有公民权――与此同时,政府的权力不能逾越家庭的门槛。官员有事也只能在门前高声叫唤,不得直接入内。”而这种公私界限分明的文化,同样也反映在中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民谚中,所谓“茅屋虽破,风可进,雨可进,但国王不得进”。在民族国家中,国不被视为家的放大,而是独立的公民在一定价值观与规则约束下组成的政治共同体。

建立在上述政治文化上,民族国家的地方治理基本遵循的是城市社会的原则,体现的是民主、法治与共和的逻辑,最为典型的是托克维尔所描述的美国联邦体制下各州的市镇自治:在美国,“是人民自己治理自己……人民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凡事皆出自人民,并用于人民”。人民正是在乡镇自我管理之中逐渐培养起自身的权利意识,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参与能力。乡镇居民“在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内,试着去管理社会,使自己习惯于自由(权利)赖以实现的组织形式,……他们体会到这种组织形式的好处,产生了遵守秩序的志趣,理解了权力和谐的优点。”乡镇的民主实践所培养起来的公民的民主意识,构成了美国民主制度最坚实的基础。涉及地方公共利益的事务由市镇内的公民共同决定,并由当地公民选举辖区内的主要官员。选举产生的官员和市镇议会议员对其选民负责。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和高度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下,乡村已成为地方性市镇之整体的一部分。因而,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利益阶层,农民与市民在平等规则下一道参与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并主要通过选举来问责地方基层政务官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相对成熟的民族国家或公民国家和基本城市化的社会中,严格地说并不存在单独的乡村治理问题,只有涵盖城乡的基层治理。

但必须指出,在成熟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地方虽实行自治,但是即便在联邦体制下,代表国家的联邦政府的权力依旧会延伸到国家的最基层。只不过联邦政府、州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都有明确的区分,不能越位。其目的一方面是维系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种权力分割来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权利。不过,二战以来,随着福利国家在西方的不断发展,中央政府被赋予越来越大的权力,地方越来越依附于中央,导致官僚主义盛行和基层民主退化。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强调地方和基层自治为特色的治理理论才流行开来。 如前所述,帝制中国是按照家国同构的文化逻辑构造的一个文化政治共同体。按照李泽厚的比较分析。传统中国儒家主导的思维结构建立在他所指称的情理本位之上。儒家版本的“正义,不是来自个体之间的理性约定,而是来自群体生存的历史具体情境”。与西方源于对自然之谜的探求而形成的普遍的绝对的理性观不同,传统中国人的理,乃源于人的群体生活的理性,具体而言是家庭生活的理,体现为特殊具体情境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规则。于是建立在修身齐家、内圣外王基础上的以德治国成为传统家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特点。虽然帝制中国也有法家的传统,但是法家所谓的法制与西方建立在理性传统上的法治有着本质区别,而且不为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所认可。“在中国,法的构建是作为对礼的补充,旨在给行政职责订立规则。”总体上说,法家主要是官府统治臣民的专制工具,而在皇权之外的乡土基层社会中,德治才是主要的治理方式。

显然。在日益市场化的乡土中国,客观上要求法治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其维护商业秩序的作用,仅靠建立在特殊的关系主义之上的伦理原则并不利于村民保障开放市场环境中的经济权益。法治的有效运转,依赖完备的法律和公正的司法机构,但是也离不开法治观念的支撑。遗憾之处在于,法治观念在当下中国乡土社会极其赢弱,村民的利益诉求更习惯于求助司法机关之外的渠道。信访而不信法是当下许多村民在权利受损时的重要选择。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贴近乡村,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让农民感受到法治的公正,是提升他们法治观念的重要渠道。但是,如果就此放弃道德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则是因噎废食。没有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伦理道德的滋润,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可能会更加衰败。因此,发掘和弘扬不违背现代法治精神的道德伦理资源,将理性的法治观念与情理的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起来,理当成为乡村治理转型过程中文化优化的重要议题。

其三,重建乡村治理的社会力量。培植新型村治文化的实践主体。帝制中国时代的乡村治理,有着比较厚实的社会基础。庞大的农村人口与世代聚居的家族,以及具有较强经济与文化实力的乡绅,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自治成为可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呈现一种持续性的人口递减和外流。一方面,计划生育致使农村家庭人口规模递减,家庭结构也开始简单化。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的快速工业化,也使内陆农村青壮年开始不断流入工业化地区;与此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青年精英绝大多数留在了大中城市。此外,由于乡村适龄教育少年儿童剧减,乡村中小学撤减合并,原来作为乡村文化建设之重要力量的村镇学校教师也相应减少。在农村家庭人口减少、家族结构裂散、文化精英外流的背景下,当下内陆地区某些乡村已经面临某种无人可治、无人能治的治理窘境。无人可治,是指在一些乡村地区,人口剧减,留在乡村的多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这不仅意味着家庭的完整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裂散,而且也意味着治理强调的上下互动无法展开:无人能治,则是指在这些地区,稍有文化和技能的社会精英已因为城市较多的市场机会而选择离开乡村,由此造成乡村治理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口的不足,导致一些乡村中村霸和黑社会成员横行于村民自治机构中。因此,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持乡村良好的正常的人口结构和相对完整的家庭生活,吸引必要的社会精英定居于乡村。是建构乡村治理文化的先决条件。归根结底,人是文化传承和建设的主体,而长期稳定居住生活在乡村家庭中的文化与社会精英,则是乡村治理文化优化的关键。否则,传统文化无法延续,现代文明无以传播。

另一方面,乡村治理文化建设不仅仰赖于相对完整的家庭、家族和宗族这些传统的主体,而且还必须培育具有公民社会特征的现代主体。这方面,除了正式的党团组织和各种半官方的组织有待进一步健全发展之外,对那些在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自发形成的各种专业经济协会和合作社等组织,虽然其主要功能是非政治性的,也应该提供适当的政治空间,让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显然,如果乡村治理的文化主体依旧是家和宗族,那么体现现代民族国家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民文化将无法找到生存的土壤。

总之,通过上述简略的分析,我们试图表明,在当代乡村治理转型的过程中,文化的优化是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鉴于中国之国情,中国城乡的完全一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过渡期,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乡村治理依旧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特殊议题。而当下的乡村治理,也只有在重新发现家庭价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制度创新,如何从我们的家国传统中发展出包容现代治理逻辑的乡村新政治文化,将是一个持久的挑战。在浓郁的家国情怀中。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否定或肯定某些东西,而是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转化和沟通的桥梁,从而为新的政治治理模式在中国的成功运转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基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试析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视域下
发布时间:2023-05-21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如何拓展教育管理的内涵等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工作实际,从间性文化观和趋同管理的......
历史视域下的华北乡村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以美国和日本的学者研究为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黄宗智教授所著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杰出的代表,1985年荣获东亚历史最佳费正清奖,奠定了其在汉学界的地位。此书基于冀鲁西北平原33个自然村的满铁调查资料、清代刑部的命案档案以及宝坻县户房有关基层税收人员的一些档案,加上作者实地的田野调查,深入分析了三百多年间小农的特点、小农经济的结构变化及其演变,分析了国家、村.........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发布时间:2013-12-19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摘要:绚丽之美是美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它既不属于优美,也不属于壮美,而是一种独立的美学形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发布时间:2023-07-07
摘要:绚丽之美是美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它既不属于优美,也不属于壮美,而是一种独立的美学形态。由于 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刚柔观念的 影响 , 现代 美学 研究 只承认美的两种形态,而贬抑甚至排斥这种美的独立的地位和价值。这是因......
公共管理视域下城市文化治理问题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打造独特的城市名片对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凝聚力以及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内外环境以及历史传统的影响,我国对城市文化的建设相对滞后,城市文化治理过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
其它教育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
发布时间:2022-11-17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其它教育学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解决您在写教育论文中的难题其它教育学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其它教育学论文浅谈我国乡村治理”,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
发布时间:2023-02-20
" 本文从村庄选举以及选举后治理的角度研究乡村关系,并进而理解乡村民主的性质。展开论述前,交代这样一些前提假设:一是在村级选举和选举后治理中,乡政府力图贯彻自己的意志,它是村级选举中参与博奕和选举后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方......
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农村基层选举困境破解
发布时间:2023-01-1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进程和范围得到了扩大和推动,农村基层选举出现了新的局面。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变化,某些制度、程序,尤其是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及时地补充和完善。另外......
法治视域下档案管理优化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要:全面依法治国反映在档案事业领域就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实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依法治档的基本内涵及其必要性出发,分析依法治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档的建议。关键词:档案;法治;档案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档案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背景。它要求我们在档案事业发展中全面推进依法治档。构建完备的规范档案法治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信息体系和组织体系,促进档案事.........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
发布时间:2022-11-12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 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龙头,是质量控制的源头,是整合审计资源的关键。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用,实现审计目标,确保审计质量,是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域下法治文化价值观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19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提出和法治文化价值观概述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重要制度的基础和法治保障。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
文化冲突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医患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社会整体的伦理文化、个体的文化心理、社会的医学文化等紧密关联。虽然医患文化强调的是医患双方文化中“同”的部分,但医患冲突恰恰由彼此文化中的“不同”部分激发引起,因而医患文化主要意指医......
城乡二元结构视阈下中国农村消失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3-05-02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中国农村消失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农村消失的成因,提出了“留住农村”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消失;困境 中图分类号:F323.6;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
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兼论中国乡村的民主政治改革
发布时间:2023-03-11
" 一、引论 中国乡村民主自治是史无前例的事件。我们几乎没有现代国家的直接经验作为参照系来对这一事件进行评论,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从农村开始的,更没有在与中国相似的历史条件下从农村开始进行政治改革的成功经验。我......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发布时间:2023-05-16
摘 要:西方文化理论非常关注权力问题,威廉斯的三元文化构型范式以领导权问题为核心,是对文化总体性构成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在西方文化理论视域的观照下,可以把中国当代文化划分成四种主要类型——主旋律文化、大众文化、学......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家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7
家风是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其微观具体的体现。 好的家风不仅促进一个人良好品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还能够成为地域文化中的良性基因。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名门望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会逐步促成甚至主导这一地域文化圈的特点。......
寻找中国文化的乡土社会之根
发布时间:2023-01-0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学与历史学便开始出现合流的发展趋势。前者主要强调人类学研究中的历史学视野,后者则突出历史学研究中的人类学视野。而无论人类学或历史学,二者均有必要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形成多元开放的方法论自觉心态,......
中国乡村城镇化应走“适度城镇化”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中国城市化连续在30年里实现了快速的推进。在充分肯定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且有必要对中国乡村城镇化发展之路进行反思。为此,提出中国乡村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发展之路:追求......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要:我国的乡村治理状况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整体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对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合治”体制的学理构想并展望了此体制的构建路径。关键词:乡村治理体制;变迁历程;成长逻辑;“乡村合治”;创新指向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71-04基金项目.........
论法治国家与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03
在学术活动中,我们常常把法与政治相提并论,而同时我们又习惯于认为,法,法治国家和民主是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即法理学(Jurisprudenz)研究法,政治学研究民主,而且,前者(法理学)从规范的角度,后者(政治学)从经验的角度,来研......
浅析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27
一、引言 20 世纪60 年代莫茨和夏拉夫的经典著作《审计哲学》发表以来,审计理论研究一直受到审计职业界的重视,从早期认为审计理论是一系列概念框架,到认识到审计理论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
文化强国战略视域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国家战略。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担负着文明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试论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民商事登记局
发布时间:2016-09-21
不动产登记机构要统一,已经形成共识。2014 年11 月,国务院出台《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目前改革思路,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是设置在国土资源部门的不动产登记局。动产登记机构是否要统一,财产权登记机构是否要统一,自然人身份......
浅析审计文化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1-12
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所特有的组织文化。自1983年国家审计机关恢复设立以来,我国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已由最初的审计监督论演变为国家治理论,即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治理服务的。谭劲......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
发布时间:2022-11-01
"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教授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哲学家、政治理论家。近年来,他致力于研究当代西方社会的民主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发表了〈吁求市民社会〉、〈承认的政治〉等重要论文,对「市民社会」、「公共领域」、「文......
从财政视角看国家治理
发布时间:2023-05-2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历史上首次在党内文献中出现国家治理这个词。在目前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从治理主体角度透视乡村治理危机
发布时间:2022-10-11
" 村“两委”(村支委、村委会)是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而村支书、村主任则是这个联系的灵魂。他们的素质如何,群众对他们的认可程度如何,对于党的“三农”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摘要: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进而以河南地区的区域乡村旅游为例,通过对该地区乡村旅游内外部发展动力的分析,探索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2-5565-04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主题。乡村旅游顺应这一需求,快速地发展起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加之,国家对.........
谈转型期乡村治理中文化认同重构
发布时间:2017-03-31
引言在当下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背景下,若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无疑会打折扣。于今而言,乡村问题在中国也许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对此争相给出解答方案,许多方面的讨论最......
文化体制创新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理论是时代的需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运用文化引领、凝聚、推动功能,牢固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新思想新举措,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打造优秀的文化主体,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局面。关键词:十.........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国家政治安全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政治安全之间具有深层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国家政治安全所遭遇的困境与难题;另一方面,国家政治安全又是推进和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野下中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家治理的功能类型及能力方面与现代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国家治理在民主与科学方面还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公众期待;国家治理过程及结果在公平.........
中国法家文化对当代中国法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1-16
1 法家法治精神的内在理念 1.1 法家法治精神的和谐理念 在法家的法律思想中,实际上也蕴含着现在社会的和谐概念。和谐也是法治精神众多概念中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联系的,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相比所具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法家强调......
文化强国战略下的乡镇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7-2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展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文化强国时期。乡镇文化是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1],具有提高乡镇居民综合素质,开发乡镇人力资源,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文化强国战略下,乡镇社区文化建设究竟该走......
试析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民间文学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8
" 论文摘要: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在大众文化视阈下的民间文学教学的心得:在教学内容上,要联系现实、与时俱进,要以民间文学的再生态和新生态作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多种形......
浅析国家审计全覆盖视域中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之完善
发布时间:2022-10-20
国家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对涉及到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和公权力使用以及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法律监督行为,是国家财经监督公权力行使的集中体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国家审计主要监督国家预算收支,我国......
文化自信视域下电视综艺节目的价值之美
发布时间:2023-05-13
前言:时代大潮下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被曝抄袭的新闻比比皆是,模仿、抄袭、克隆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大到节目整体搬迁,小到复制片头创意、海报等,无所不用其极。例如,《幸运52》基本上是英国《百万富翁》的翻版;《开心辞典》神似香港亚视的《超级大富翁》;《走进香格里拉》与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创办的《幸存者》异曲同工;而早年的《相约星期六》《玫瑰之约》则出自于凤凰卫视的名牌栏目《非常男女》。近年来,.........
试论农地流转背景下乡村治理的优化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促成了农村“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然而近年来,随着农地流转在广大农村地区兴起并产生新的利益主体,“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呈现出参与主体扩大化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趋势。新兴利益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视域下的当代学校体育
发布时间:2023-03-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视域下的当代学校体育 摘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观进行解析,概括出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超越生命”的核心内涵。以此观照当代学校体育中忽视生命主体意义、与生活世界割裂、淡化生命体验的现实......
会计审计准则国际化趋同的民间视域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引言 经济 新、 会计 审计新。2005年我国会计审计界的一件大事是,紧密配合我国市场经济的 发展 进程,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将基本构建起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并着力构建与国际会计准则充分......
全面依法治国维度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全面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和目标是民主制度,核心与保障是严格依宪依法办事,关键组成部分是权力制约。现代社会民主观念下的依法治国是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的有机结合......
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问题与回顾
发布时间:2023-02-14
" 在《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1]中,我曾几次讨论到“国家政权建设”。那项工作的一个目标是,置疑一个主流性的研究路径:用“国家政权建设”作为影响乡村社会变迁的基本动因,或者,将中国乡村社会呈现的种种性质,认识为“国家政......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政治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4-01-27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政治文化研究 作为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且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政治文化需要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需要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参与和政治实践中不断完善。政治文化的组成要素涉及到政治认知、政治认......
简谈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6
所谓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实施审计监督是确保国家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简谈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
乡村社会病治理中的乡权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08
在许多人记忆中,中国传统乡村尽管没有城市的繁华发达和热闹时尚,但山明水秀、绿意融融、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安静祥和。这样的乡村,令曾经到过那里和从那里走出来的人都无限眷恋,都怀有抹不去的乡愁。但是,曾几何时,传统乡村的这......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0
摘要: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具有安全防御、问题披露、机制完善和科学预警的功能,对于国家治理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文章着眼于国家治理和国家审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国家审计对于国家治理的监督制约、利益冲突协调和风险预警......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06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尚需解决,需要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做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并做了多次重要讲话,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农村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1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视域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1.1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具有深刻的内涵习近平传统文化.........
国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3-01-24
国务院办公厅3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意见》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是明确功能任务,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二是加强执业管理。......
谈中国国家治理的中轴逻辑
发布时间:2017-05-25
有关中国国家治理研究值得注意的进展,是越来越多研究者参与到国家治理逻辑的讨论和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些极富启发意义的理论成果。这一研究取向的不同之处及其理论意义,是不局限于对西方治理理论的介绍和引进,而是试图实现治理理论的中国化阐释;期望超越具象性质的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经验研究,发现治理实践稳定共享的动因、规范和体制,或建构国家治理的理想类型的中轴原理。目前,虽然学界对该问题领域的研究论点日渐累积.........
统筹城乡视域中河南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河南郭亮村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郭亮村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统筹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推动郭亮村乡村......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
发布时间:2023-02-17
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 一、国家审计 (一)国家审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实施的审计。实施审计监督是确保国家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
研究审计人员视角下的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路径探寻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要: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国家审计又有利于完善国家的治理,国家审计可以增加国家公共服务和治理信息的透明度,增强公民对国家的信任程度。本文将对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
中国县域农村人口空心化
发布时间:2023-07-05
摘要:(中)摘要在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内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国县域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综合测评,运用核密度估计、ESDAGIS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异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①中国县域农村人口空心化现象普遍存在,总体呈现中部>|部>西部的分布态势,高空心化区域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黑龙江―内蒙古一线,低空心化区域集中分布于青、甘、川、滇.........
中国乡村的“保护主义政治”及其后果
发布时间:2022-07-24
" 本文探讨中国乡村社会在集权体制下的转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社会现象──“保护主义政治”。这里所说的“保护主义”是指在“保护者─被保护者”的利益交换关系网内将公共权力私人化运用,即权力的私利化。它架空了乡村村民自治制度,破坏......
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基于场域的公共供求视角,中国城镇化的战略嬗变清晰地反映出了国家治理的新需求。超越于既往的“抑制一补偿”思路,新型城镇化正发展出人本化的价值预设与再平衡的功能预期。改造、置换经年的乡村性,新一轮的城镇化在动力找寻......
“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要:在建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电影艺术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使命。生存与发展是当前中国电影最紧迫的事情,拓展生存空间,摆脱发展困境,中国电影需要多方面寻求超越之路。电影艺术要积极感应社会热点,善于“接地气”,反映老百......
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之路(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全球化的本质与发展中国家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加速深化的趋势,逐浪于全球化大潮中的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其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扩展......
浅析依法治国理念下的依法治村
发布时间:2023-06-0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总数一半以上,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而,依......
转型视角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法律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国有企业/国家所有权/国有企业治理/内部治理/外部治理 内容提要: 国有企业治理存在天然的缺陷,并非简单的“政企分开”和“委托代理”等问题,而是国家所有权的公权力属性决定的。国有企业治理具有相对性;国有企业治理的重点不......
浅析中国乡村社会的 “洋学” 与 “私塾” 之争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 引言 20 世纪前半叶, 中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与欧美比肩发展, 以少数民族教育、 边疆教育、 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实践为主要内容, 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廖泰初于 1936 年所著 《动变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山东省汶上县教育研究》......
浅谈乡村治理伦理的审视与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25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作为指导政治行为的一种价值内核与价值基准,认为国家作为伦理实体应当坚持权力与道德的同构,把善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因而对于规范政府权力运作、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具有导向、规范和价值关怀的意义。乡......
浅谈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本文从国家治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为国家审计在更高层面充分发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
中国梦视域下的公民意识教育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公民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梦的提出,赋予了公民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也对公民意识教育提出了紧迫的现实要求。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应围绕实现中国梦,准确把握公民意识教育......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路径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了中国的再次改革,这次改革呈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是系统化的全面改革。与此相应,税制改革的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推进国家......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国家审计,也称之为政府审计,是由代表国家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它作为一种以受托责任为前提的监督机制,内生于审计环境,其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
浅谈困境与出路: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主法治之间
发布时间:2022-12-09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民主法治 论文摘要: 现代 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不仅强调国家通过 法律 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但作为西方文明产物的法治有着......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理性化”
发布时间:2023-03-15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的关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凝聚社会各界的共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重要国......
浅谈如何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加强审计整改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对审计工作进行整改,是当前审计工作者共同热议的话题。在国家治理下,国家审计工作的本质属于依法行使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再通过对问题的发现、提出及改正方向,督促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整改,从而推动国......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嬗变
发布时间:2023-04-02
[提要] 城市化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带来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使国家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同时,城市化对延续几千年的乡土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传统......
论依法治国:历史自觉与国家治理之内在统一
发布时间:2016-09-0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重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追求,这就是四个维护: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止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这四个维护是贯穿四中全会政策设计和制度......
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8
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所谓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当今中国在......
浅析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7-11
一、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表征 法治与人治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实行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现代法治的核心要义是良法善治。正是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了良法的基本价值,提......
诺齐克权利视角下的国家理论
发布时间:2013-12-19
诺齐克权利视角下的国家理论 诺齐克权利视角下的国家理论 诺齐克权利视角下的国家理论 精品源自高考备战 论文关键词:诺齐克; 个人权利; “最弱意义上的国家” 论文摘要:本文以诺齐克的个人权利为视角,着重分析其“......
国家法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师的科研自由与教育职责
发布时间:2023-04-28
摘要:教育承担着培养公民的使命,是国家法理论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国家教育的内容来看,存在着价值中立和非价值中立两种教育模式。在价值中立的模式下,国家并不奉行某种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非价值中立的模式下,国家则明确奉行......
文化治理视角下的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当前,由于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区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对Y省X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文化治理范式、经验和启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良心企业的大力支持、政府的积极宣传推动......
探讨视域下的中国黑色犯罪电影
发布时间:2017-06-08
黑色电影,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关于黑色电影的研究著作和文章到现在也多如牛毛,这些研究大多数都认为黑色电影的范围尤其是界线比较模糊,这种类型的电影并不是一种类型化的电影,而是一种风格化的电影。因此,这些研究对于黑色电影并不作概念的定义,而更多地是作其特征的描述。有研究就指出,除了这些电影的技术性特征之外,黑色电影的特征还有更多的主题,例如传统价值观的颠覆,道.........
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2
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一、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功能和治理作用 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审计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审计类型(或形式)。从国家审计的历史沿革来看,国家审计产生与发......
浅议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7-06
浅议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一、引言http://wWW.LWlm.Com 国家审计就是由国家法律确认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关和职业人员对国家财政收支和公共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能所实施的监督与控制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国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新民歌初探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中国新民歌的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和文化价值。认为,新民歌的文化价值体现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文化,促进和深化了经济价值,增加和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民族文化的相互......
文化共存视域下综艺电影的发展之道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31
2015年初,随着综艺电视栏目《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版登陆各大院线并获得高票房后,无论是电影投资人还是知名电影导演都对综艺电影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综艺电影在艺术特性上与主流传统文化倡导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同......
价值视域下中国哲学的当代诠释
发布时间:2022-10-0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马哲学界出现了一股价值观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哲学界亦适时加入了对价值观的讨论,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被公认为传统价值观研究的开创者。事实上,海外新儒家在苦心孤诣诠释传统哲学特质,弘扬......
安全学视域下中国国家意识形态面临的网络风险及防卫对策
发布时间:2023-05-29
摘要:网络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网络文化交往中,文化商品的泛滥、文化权力的滥用,导致了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蔓延,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为此,要加强网络文化交流中的风险预警,制定网络文化冲突中的攻防策......
新农村文化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4
【摘 要】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全世界要求发展生态文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从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雏形与现代生态文明观阐述生态文明的内涵,其次以位于华北平原的中捷产业园区为......
中国传统文化畛域下的“美丽中国”思想元素探源
发布时间:2022-08-12
[摘 要]“美丽中国” 这一命题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才提出来的。然而,其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写照却不胜枚举。这表明,“美丽中国”的思想因子早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文化的血脉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均蕴含着丰硕的生态理念,为......
整合理论视域下中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发布时间:2022-07-21
[摘 要]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其内在的文化精神又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具备了先天的传播优势。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资源的不断丰富,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中原文化......
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传统”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发布时间:2023-05-29
" 论文关键词:哲学解释学 传统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论文摘要: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传统”理论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视域融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式,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是......
简谈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
发布时间:2022-12-19
国家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决定,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必须执行;审计决定涉及其他有关单位的,该单位应当协助执行。这里是一篇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国家审计 (一)国家审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国家审计......
浅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2-16
一、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梳理及解读 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理政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法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创新国家......
全球视野下的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概述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新兴学科领域,它的研究焦点是全球范围内的国家与市场关系。本文以方法论为标准对西方主要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进行的归类与评介,评述了经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现实主义霸权稳定理论、自由制度主......
浅论中国梦视域下中国页岩气开发与使用
发布时间:2023-03-12
摘 要:“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指导思想,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中国梦”对页岩气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页岩气的开发和使用可以反作用于“中国梦”,通过页岩气的开发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科......
政治视角下当代中国环境治理的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2-11-29
一、明确界定部门权限,合理分配权力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环境统一管理部门与其下属部门在法律地位、权力和职责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需要明晰环境管理部门的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权力界限,并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提高环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