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2:32:20
“3+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时间:2023-08-05 12:32:20     小编:

摘 要: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开展的试点项目,以应用化工专业为例,从中高职衔接项目基础、衔接原则、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面向、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探索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初步建立中高职全面衔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化工人才培养体系,为其他院校提供经验。

关键词: “3+3”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化工专业

2012年,江苏省启动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新模式的试点工作,即“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办学模式,选择了部分优质的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进行直接对接分段培养。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职业教育“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1]。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江苏省教育改革模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与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联合开展了中高职教育“3+3”分段人才培养的对接试点项目,即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特点,选取需求最大的应用化工专业为载体,统筹制定本专业的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体系,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化工人才。

一、应用化工专业“3+3”中高职衔接项目基础

1.地区化工产业背景。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明确要求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必须坚持以人才引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社会人力资源素质。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突破制约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全面激发办学活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和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均坐落于南京江北化工园区,化工产业是该地区的龙头产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化工人才需求量巨大。

2.牵头院校办学特色。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原名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中国重化工基地――南京市大厂地区,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直管的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形成了以化工类专业为主体、经管类和信息类专业为两翼,涵盖42个专业的9大专业集群和以化工工艺为龙头,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自动控制为支柱,化工环保、化工服务等为支撑的化工类5大专业群。其中应用化工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3.合作院校办学特色。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学校现有66个班级,开设化工、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工程造价等13个专业,其中应用化工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二、“3+3”中高职衔接原则

1.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衔接。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根据中职、高职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要求,构建中、高职阶段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加强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课程改革,使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宏观的职业概念,高职“重实践,强理论”,鼓励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2]。制定衔接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写衔接课程的配套教材,保证中、高职衔接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

2.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根据行业岗位需求,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分阶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如在中职阶段获得化工分析中级工证书,高职阶段获得化工分析高级工证书,使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形成“双证书”体系。

3.考核方法衔接。

加强衔接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衔接,同时推行“学分银行”,用学分制综合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素质能力,在突出基本素质、核心能力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下,逐步将学分作为转段升学的要求。

4.培养方案衔接。

中职和高职学校双方共同制定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细化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保证中、高职阶段的培养具有前后衔接性,并保证各自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该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化工生产过程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具备熟练操作、控制基本化工生产过程和若干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常规操作技能和若干特殊操作技能,面向化工行业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从事化工生产操作、工艺运行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熟练的职业技能、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高等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

四、职业面向

应用化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各类化工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化工生产一线操作岗位、各类化工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化工产品质量分析检验、化工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岗位及化工产品试验、开发辅助工作岗位。

五、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整个专业所有教学环节分为基本素质模块和素质拓展两大模块,其中基本素质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职业基础、职业方向三个子模块,共开设34门课程。拓展模块分为限选类和任选类两个子模块,共开设各类课程13门。各类实践、实训环节17个。

1.基本素质模块

(1)公共基础

主要包括德育、体育与健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程序设计(VB)等18门课程共2522课时。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2)职业基础

主要包括化学、化工基础、化工分析、化工仪表、化工制图基础、化工设备基础、现代化工节能技术等11门课程,共开设1562课时。职业基础课程根据本专业面向的化工行业必需的基本素质而设置,主要培养学生以后从事化工行业必需的基本技能。

(3)职业方向

主要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反应器操作技术、化工生产技术等5门课程共351课时。职业方向课程主要是针对本专业以后就业面向的化工岗位设置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操作规范,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及岗位适应能力。

2.素质拓展模块

(1)限选课程

主要包括化工安全概论、环境化学、专业外语、高分子材料概论、工业催化技术、化工项目经济评价技术等10门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6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任选课程

主要包括公共艺术类、人文类、经管类课程,由全院统一开设,学生通过网络进行选课,其中课内任选课最低6学分,课外任选课最低2学分。

3.实践实训

主要包括化工认识实习、化工生产实习、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毕业综合实践与顶岗实训和课程实验等共65周2017课时,培养学生从事化工生产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六、结语

通过构建应用化工专业的“3+3”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建立中高职全面衔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化工人才培养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本区域的产业发展能力奠定基础,初步探索出符合中高职职业发展规律和化工行业企业实际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为其他院校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段标.“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3:15-17.

[2]张歆伟.论无锡工艺美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5,1:199-20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