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子专业师生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中职学校要从加强管理、深化实训课教学改革等方面优化实训中心建设。本文从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管理、实训课教学改革等方面,论述了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的建设问题。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 管理 实训课教学 改革
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是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师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是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通过实施电子产品焊接组装调试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力拖动技术、电机与变压器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综合应用技术等项目的实训,以提高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电路基础》等课程实训教学任务。作为衡量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电子实训中心的管理水平、实训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以后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电子实训中心的管理水平、实训质量和工作效率。近年来,由于加大了资金投入,很多中职学校在原有的电子实验室的基础上,纷纷建成了电子实训中心。但是,部分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在管理和实训教学上都存在着诸多不如人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子专业师生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中职学校要从加强管理、深化实训课教学改革等方面优化实训中心建设。
一、提高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的管理水平
首先,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是面向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师生开放的科研与实训场所。电子专业师生除了使用本中心进行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外,还使用本中心进行科学研究与技能竞赛活动。因此,本中心在使用上呈现出人数多、频率高、时间长的特点。其次,在一些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装备的数量不足,标准不高,某些器械与设备巳经用了十多年,老化、陈旧,科技含量比较低,与行业、企业相关器械与设备的科技含量仍有很大的差距,既不能满足正常的科研与实训需要,也无法满足现代职业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再次,学生在使用本中心的器械与设备时往往有意或无意地损坏元器件,造成无法正常开展科研与实训的恶劣后果。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巳经成为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急需解决的严峻课题。
1.精心维护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器械与设备。大部分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的器械与设备的单价相当高,如果这些器械与设备被损坏,不仅导致数额巨大的资金损失,而且可能影响正常的实训教学工作,甚至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本中心管理人员要坚持每天对器械与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某些器械与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维修。同时,要按时认真填写《电子实训中心器械与设备清单》和《电子实训中心器械与设备使用、维护台账》。《电子实训中心器械与设备清单》填写内容包括:器械与设备的生产厂家、品牌、型号、规格和一些必须说明的技术参数。《电子实训中心器械与设备使用与维护台账》填写内容包括:每天的实验课教师、实验人员、实验内容、器械与设备使用及维修状况等,为以后出现类似的故障提供参考。此外,还要针对器械与设备对环境要求严格的特点,坚持做好器械与设备的防潮、防尘、防雷、防震工作,相对延长器械与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器械与设备的资金数额和工作量。
2.实现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日常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信息化。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到人员与资产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人员管理方面,涉及到授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资产管理方面,涉及到器械与设备、实训耗材、配套设施和实验文件。因此,管理工作内容的复杂性要求管理工作迈向人性化、制度化、信息化。
(1)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日常管理的人性化。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人性化管理就是指本中心在坚持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前提下,实行全员参与式和开放式管理,以提高实验开出率及装备使用率的管理方式。为实现管理的人性化,一是要在坚持“高效、节俭、实用”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全员参与式管理。电子专业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本着主人翁精神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互相监督,积极完成科研与实训教学任务,杜绝故意损坏元器件和浪费的现象。二是要在坚持“学生是未来,培养其成才”理念的前提下实行开放式管理。管理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观点,尽量延长本中心的开放时间,让学有所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充分利用本中心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让他们能够学有所成,以提高本中心的实验开出率及其器械与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本中心的整体效益。三是要在坚持统筹兼顾原则的前提下做好器械与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满足电子专业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考证和技能竞赛培训的需要。四是要在坚持树典型、促提高原则的前提下在本中心设置师生优秀作品展示区,将师生在专业技能实训和科技创新过程中所获得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树立典型,使电子专业全体师生学有榜样,增强专业技能实训和科技创新的自信心。
(2)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日常管理的制度化。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制度化管理就是指通过有序地制成的文本,全面、明确地规范在本中心开展科研、实训活动行为的管理方式。为实现本中心的管理制度化,必须做好建章立制的工作,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如《电子实训中心人员管理办法》、《电子实训中心管理制度》、《电子实训中心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使相关人员在管理、科研及实训工作中有章可循,以保证本中心的正常运作。同时,随着科研、实训内容以及器械、设备的更新,建章立制工作要与时俱进,摒弃不合理的旧制度,制定更适合本中心管理的新制度。另一方面,为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应当实行本中心准入制。学生在进入本中心实训前,首先要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经考试及格方可凭证进入。同时,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如果有违纪现象,必须填写违纪记录单。这样做,除了有利于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外,还有利于本中心和班主任、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督促学生自觉纠正违纪行为。
(3)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日常管理的信息化。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信息化管理就是指本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创建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的环境,为广大师生开展科研和实践活动提供方便的管理方式。为推动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本中心可将《电子实训中心人员管理办法》、《电子实训中心管理制度》、实训课程安排、器械与设备的调度安排、学生实训课纪律表现情况及实训考核成绩等公布在校园网站,师生访问校园网,对有关信息便可了如指掌,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本中心的管理效率。 "
二、深化实训课教学改革,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应当从实训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化改革,提高实训课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实训课教学质量是衡量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1.创新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实训课教学内容。
(1)制定科学的实训课教学大纲。制定科学的实训课教学大纲是创新实训课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实训大纲要反映出各门课程实训教学的目的、内容、重点、难点、方法、手段和特色,体现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主要措施,呈现出纲领性和导向性的特征。
(2)加强实训教材和指导书的建设。创建适合实训方式的教材和指导书是创新实训课教学内容的客观基础。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必须组织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来编写实训课教材。在教材中,要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另外,还要组织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实训课教材来编写实训指导书。在实训指导书中,要注重技能实训的指导,着重引导学生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快速掌握技能要领,通过强化训练获得技能。
(3)实训项目引领教学内容。因为中职学生存在着热衷于动手操作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实训课教学中给他们创造一个实际操作的条件很重要。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彻底打破学科体系,把实训课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进实训项目中,以实训项目任务驱动为载体,将理论、实验、操作、技能和训练有机整合,创建真正切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思”的实训课教学模式。例如,在“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训练项目中,教师要把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电路设计、工艺训练和维修技术等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融合到项目任务中,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完成训练项目的任务,便能较好地掌握实训教材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实训课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学生综合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行为能力,正是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内容改革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2.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创新实训课教学方法。在实训课教学方法上,中职学校电子实训中心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训课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要正确处理好传授技术和提高能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要开展以实训项目引领实训内容的任务驱动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以完成实训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开放式教学,其前提条件是实施开放式管理。只有在实施开放式管理的条件下,本中心方可保证项目训练的延续性。只有在项目训练的延续性得以保持的条件下,一些难度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项目任务方可完成。
总之,在充分利用本中心教学器械与设备的条件下,任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依据实训大纲、教材,与学生一起科学制定实训计划,合理设置实训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各个实训项目的任务,培养综合的职业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