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浅析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6-12-21 13:37:49
浅析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时间:2016-12-21 13:37:49     小编:陈元

自1983 年国家恢复审计制度至21 世纪初,我国审计机关主要扮演着查账的角色,审计事业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发展。2003 年,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推出催生了社会瞩目的审计风暴。2008年,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这一重要论断,并指出审计工作的重点是揭示重大体制性障碍,关键在于完善制度。2011 年,刘家义审计长进一步明确了审计的本质,即审计在本质上是内生于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免疫系统,而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是该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国家治理的需求、目标和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方向及制度。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在不同时期和历史阶段的功能、责任和使命因国家治理的需求、目标和模式不同而各异。随后,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与重要保障这一新的科学定位,从而把国家审计的作用范围扩展到经济社会运行、国家安全等领域,把审计的视野功能提升至国家治理层面,将国家审计揭示问题、预防风险及完善制度的功能融为一体,这对促进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实现国家良治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协同推进与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国家治理诸多领域都得到了新发展,这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要求。十八大以来,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监督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惩治贪腐以及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不仅表明我国的治国理政已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且意味着国家治理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治理风险会进一步加大,国家审计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加严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也强调要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为了适应国家治理方式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国家审计出现了环境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新的审计工作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2015 年11 月10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然而,在我国审计工作实践中,当前的审计制度本身依然存在一些阻碍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等政策措施顺利落实的因素,比如审计覆盖范围仅限于财政收支领域、审计结果公告受制于政府的主观意愿、审计人员职业化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依然不强等。2015 年12 月8 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这为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国家审计必须主动适应国家治理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在理念观念、功能作用、范围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均需突破原有限制,朝着价值理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数字信息化审计、公权力全覆盖审计的方向积极变革与创新发展,着力推进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通过审计革命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进而推动实现国家良治。

一、国家审计理念观念的变革与发展: 从工具理性审计迈向价值理性审计

马克斯韦伯关于合理性的相关理论认为,工具理性是指追求功利系个体行动的主要动机,理性使行动者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因而行动者纯粹是从效果最大化视角考虑问题,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价值理性则强调通过纯正的动机和正确的手段来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相信一定行为的无条件价值。两种不同的理性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审计观,相应形成了工具理性审计和价值理性审计。工具理性审计下,业绩考核与激励导向均以数字化和量化作为表征,对审计事项进行评判。这使得审计人员把审计工具和手段当成目标去追求,片面追求查出大案要案以及违规金额的数量。于是,审计目标成了工具与手段,审计工作变成了主要审查会计资料。这不仅使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大大降低,也使审计工作更多地脱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不利于有效发挥审计在预防和化解风险、推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中的作用。

价值理性审计下,技术理性与目的理性达到协调统一。价值理性审计理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重点关注社会民生、环境问题及公民权利,坚持一切审计活动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及国家安全服务,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4]。价值理性审计理念下,不合时宜的审计规制能够得到及时的修正与完善,审计价值的主导思想更加符合人与社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国家审计理念观念变革和发展的核心是从工具理性审计迈向价值理性审计。这一视野下的观测重点主要是由管理型审计迈向治理型审计,由封闭性审计迈向开放性审计。

( 一) 由管理型审计迈向治理型审计

基于管理与治理在观念形态、运作机制上的区别及其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两者间的相互勾连,从工具理性审计迈向价值理性审计,首要之处在于由管理型审计迈向治理型审计,其核心在于将传统的国家审计理念观念由作为政府管理手段的审计监督变革为作为国家治理基石的审计监督,实现结果审计与过程审计、需求侧审计与供给侧审计的相互结合和兼顾。

1. 从政府管理手段的审计监督迈向国家治理基石的审计监督

从管理型审计迈向治理型审计,意味着国家审计兼具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国家审计监督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

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具有紧密的内在互动机理和双向互动关系,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的本质与目的,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产物和手段,也是推进国家良治的重要制度保障。

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开始以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出现,国家审计因政府公共责任的产生而发展,国家审计事实上成为权力间制衡的制度安排。这种制衡主义的国家审计模式摒弃了它赖以产生与发展的价值前提和客观基础,最终造成了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的失控。国家审计是依法用权力来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审计监督作为权力制衡的重要方面,其核心要义是通过监督控制和反馈信息,来维持国家系统的良好运行,从而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监督导向的国家审计重在通过对政府预算资金的分配、执行、使用和管理等情况以及政府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促进财政支出合规合法,提高行政部门运行效率,进而提升带动行政管辖的各行业、各领域的运行效率。

而以治理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则以治理的过程、效果评价为核心,在实施审计调查、收集审计证据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审计的建设性意见。第一,国家审计通过独立、公正地对国家治理各领域经济社会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核查,揭示风险隐患,反映重点问题,并分析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缺陷,进而提出改革体制、完善制度的建议,有效提升国家宏观治理绩效。第二,治理导向的国家审计在技术与方法上既传承现有审计模式下的基本方法和理念,也融合当前治理评价中的大数据、计算机与云计算等先进方法,实现技术及手段上的突破和创新,提升国家治理绩效。可见,与作为监督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审计监督相比,治理导向的审计监督在内容、标准及方式方法上均具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国家审计立足于国家治理层面,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而且能够对治理体系中其他子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石支撑和重要保障。

2. 从结果审计迈向结果审计与过程审计相结合

从管理型审计迈向治理型审计,在客观上要求既关注国家审计的结果正义,又关注国家审计的过程正义,从而达成国家审计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的高度统一。

传统审计工作是在被审计单位业务完成后才进行的事后审计。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最初是从审计机关对各项财政资金使用后的效果审计开始的。绩效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的一种典型的事后审计。绩效审计以国家治理需求和特征为基础,通过加强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效果的审计监督,促进政府部门合理有效利用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政府整体效率和诚信水平的提高。然而,事后审计仅能够起到客观反映真实情况和揭示存在问题,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惩戒的作用。为排除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种不当行为的干扰,促进国家治理各项政策能够及时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审计不仅需要实施事后审计,而且需要把审计的关口适当前移,将结果审计与过程审计相结合。比如,加强对政策执行的全过程动态审计监督,加强对政策执行力度的跟踪审计,从可行性、连续性以及有效性方面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切实有效推进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又如,要加强对财政、经济、民生、环境等领域政策措施执行审计,通过发现和分析经济社会等各领域中存在的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揭露政策制定、实施中的各类矛盾、风险和隐患,为政府制定有关正确政策发挥决策参考作用。

以环境审计为例,从国内环境审计实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环境审计最初是从国家审计机关对环保资金利用的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及有效性审计开始的。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及治污迫切性的不断增强,开展环境审计也日趋迫切。但这种在出现诸多问题之后所进行的环境审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审计的威慑作用,规范环境治理资金使用、完善环境法治、改善环境质量,却已无法有效规避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比如雾霾问题愈发严重、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疾病不减反增等) 。这就使得环境审计迫切需要从传统的事后审计向包含环境稽查、环境咨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检测及环境问题评估等内容在内的过程审计过渡,从而有效化解环境审计各环节中的各类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过程审计及其与结果审计的结合统一,是为了在彰显审计正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的作用,但这必须建基于对国家审计功能的准确定位上,因为审计绝不可越俎代庖,亦即审计监督既不应缺位,也不可越位。

3. 从需求侧审计迈向需求侧审计与供给侧审计相兼顾

从管理型审计迈向治理型审计,必须彰显以人为本的审计价值理念,国家审计既要主动服务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主体的有效需求,又要主动服务于最大限度地提升满足这种需求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从而实现需求侧审计与供给侧审计的相互兼顾。

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后,在2015 年11 月10 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于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策动经济发展的新的战术安排和政策着力点,是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在新常态下,基于倒逼机制,供给侧改革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转型能否平稳、顺利地进行。

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需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改革及五大发展新理念必然要求审计对象范围和领域不仅要突破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局限,而且要扩展到经济、社会、政治、环境和制度等各个方面。为此,审计要从侧重投资、出口、耐用品消费等总需求管理的需求侧审计,更多地向包含三农、社会保障、节能降耗、人口结构、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创新创业、生态保护等供给管理的供给侧审计倾斜,两者兼顾。未来审计领域将突破财政收支、投资、出口、消费等针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形式,更多围绕供给侧结构改革出现的诸如简政放权、创新创业、土地改革、节能减排、新型城镇化、扶贫脱困、化解产能等新型审计业务。通过不断优化供给侧审计结构、延伸审计环节、开拓审计领域,推进审计创新,有效化解和抵御发展中的各类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

( 二) 由封闭性审计迈向开放性审计

1. 审计产品供给市场的开放性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审计领域更加广泛,审计的形式与方法也日益多样,审计产品不仅具有高度专业化特征,同时具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审计产品的多样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比如在专业技能方面,审计人员在精通财会、审计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法律、金融、经济、管理、工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因此,综合型的高端审计人才需求以及多样化的专业审计产品供给是未来审计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

人们对多样化审计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客观上要求审计产品供给的多样化。目前,我国的国家审计产品供给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审计署及其下属机构。单一的审计产品供给模式往往导致供需不匹配,不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应合理有序地扩大审计产品供给市场的开放水平。为此,国家审计须进一步创新审计资源整合模式,探索向社会购买部分审计服务的新路径,以满足审计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购买社会审计服务一般有两种形式: 外聘专家式和服务外包式。外聘专家式通常以国家审计为主,聘请社会审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由社会审计人员提供劳务,但最终的审计结果( 如审计报告) 由国家审计部门出具。其特点在于形式灵活,项目质量容易控制,比较适合项目不大或需要专业技术支持的项目。审计服务外包式是指项目整体或项目中的某项内容外包,由社会审计机构独立组织开展审计,国家审计重点负责与被审计单位组织协调、复核审计结果、根据审计结果进行审计处理等。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满足审计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但对社会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评估社会审计组织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需要有效的社会审计组织准入机制及开放的审计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

2. 审计监督全过程的开放性

审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国家安全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其本质是预防、揭示和抵御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矛盾和风险,保障经济社会系统安全、健康运行。审计监督机构必须监督各级政府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确保各级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代表了社会公众或国家的根本利益。任何一项监督活动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才能产生明显的作用效果。然而,目前我国审计监督的影响力从整体来看仍远小于预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审计监督活动依然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中也进一步指出,要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有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国家审计的威慑力。这就需要将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法律监督等其他监督形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扩大审计监督影响力。首先,积极组建局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审计监督网络,将我国审计监督的理论与实践现状进行及时、客观的宣传介绍。其次,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监督、公众监督的成果,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审计监督应与上述监督方式有机结合、互相借鉴。再次,审计监督的模式应具有灵活性,片面强调政府监督和行业自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应明确界定审计监督制度中政府监督与行业自律的职责分工,在组织、制度、措施等方面形成互为制约、互相补充的有效机制。最后,要将审计监督与法律监督相结合。审计监督机构的职权源于法律,审计监督制度和审计监督行为均应以法律为依据。然而,现实审计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已经突破当前法律法规限制的监督工作,再加上法律法规本身的滞后性,势必引发较大的审计监督风险。鉴于此,为适应审计监督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督法规、行政法规等,是审计监督与法律监督有机结合的必然要求。

3. 审计结果公告的开放性

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对审计结果广泛的知情权。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强调对公民知情权保障基础上的参与权实现。然而,现行的《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等并未规定必须依法及时向社会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2015 年9 月,审计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的意见》,要求及时报告、依法公开审计结果。《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明确提出,审计机关要依法依规公告审计结果,被审计单位要公告整改结果。依法及时公布审计结果的规定有利于保障社会公众拥有对审计结果广泛的知情权,也有利于使社会公众真正成为审计工作的指导者、审视者和监督者。

在依法保障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拥有广泛知情权的同时,国家审计也需要社会公众依法、有序、广泛的参与支持。现阶段国家审计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是多方面的,但以现代国家治理的观点来看,政府与公众共同进行国家治理是发展的主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了解国家审计的渠道日趋广泛多样,其参与国家审计的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应有力推动公众广泛采用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积极参与。公众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参与国家审计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各级审计机关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过程中应把社会公众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依法有序地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参与审计与监督。公众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参与审计监督,将不仅成为国家审计工作的实施者和审视者,而且会成为审计工作的指导者和建设者。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泛获取国家审计机关的有关审计项目信息,从而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审计监督对象,更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参与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进而实现审计监督中国家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推进国家良治。此外,通过互联网,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便捷地获取、接受公民的忠告、建议、申诉和审计请求等信息,从而提升审计绩效,增强审计效果。无疑,公众参与审计与审计结果公告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审计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国家审计功能作用的变革与发展: 从批判型审计迈向建设服务型审计

( 一) 从审计风暴的国家审计迈向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

长期以来,审计工作主要致力于监督财政、金融、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相应的审计报告并不对审计单位或个人做出审计结论和决定,因而不够透明、公开。2004 年审计署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文书,旨在定期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规范审计结果公开制度。随后的几年,审计署每年都向全国人大提交并公开审计报告,从而引起了公众与舆论的广泛关注,有人称之为审计风暴。客观地看,这种审计风暴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在引起重视、扩大影响、形成震慑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审计清单中披露的诸多问题有一些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甚至问题资金的数额越来越大,并出现了同一单位连年审出同一问题,同一问题同时出现于多个部门的现象。面对屡审屡犯,屡犯屡审的怪象,审计风暴暴露出我国体制中的诸多问题,人们不仅关注惩治腐败的力度,而且对审计的期望逐步向理性回归,更多从制度层面关注审计法定职责是否有效履行。有识之士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屡审屡犯的问题,就要从国家治理的高度来推进审计工作。刘家义审计长从运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国家审计的认知、定位和功能等进行了客观辩证的分析与科学合理的论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逻辑一致、理道相通、相互支撑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主张,并有力地指导着国家审计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及实践探索,审计长的思想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与推动作用,也使得国家审计的站位更高,视野更宽,作用更大。

( 二) 从免疫系统的国家审计迈向建设服务的国家审计

审计功能是在审计工作中得以体现的,同时通过改进审计工作而得以提升。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摒弃原有的监督、评价、鉴证功能,而是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现有审计职能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刘家义审计长认为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就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不仅体现了预警功能,而且是包含预防、揭示和抵御三位一体的功能含义的系统概念。其中,预防功能的重心在于预警作用,即国家审计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并具有内生的震慑作用,能够及早察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感知风险,并提前发出警报; 揭示功能意味着审计监督通过查错纠弊,揭示体制障碍、制度缺陷以及管理漏洞; 抵御功能则是指审计要在揭露事实和问题的基础上,对事实和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层次剖析,提出促进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制度的政策意见,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传统审计侧重于通过审计监督来查错纠弊,揭示并查处违法乱纪、破坏民主法治、铺张浪费等行为,并依法对其进行惩戒。有学者把这类基于鉴证和揭露代理人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审计称为批判性审计。事实上,如果审计理念仅仅是基于现行制度和法律法规,依法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揭示和惩戒,而并未对优化现行法制提出任何改进措施,那么最终也可能出现屡审屡犯的现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济社会结构深度调整、各方利益格局深刻变化,这些都将是内生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变化,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将时刻考验着现行的法规、制度的实施及其有效性。如果制度建设、决策机制和管理方式不能适时变革,审计中的屡审屡犯问题亦终将无解。为此,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和审计实务工作者投入了大量精力探讨解决审计中屡审屡犯问题的路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指出,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研究,及时清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规定,这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建设服务型国家审计提供了法规遵循。

刘家义审计长关于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理论实际上就是对国家审计应基于建设服务型审计的最佳论证。他在论述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抵御功能时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剖析被审计单位在管理模式、决策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防止违纪违规问题的再次发生,有效发挥抵御性作用。因此,审计过程中,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的标准和规定,而要认真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制度、完善体制的建设性建议,通过建设性审计来纠正问题、完善内控、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审计效率,保障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三、国家审计方式方法的变革与发展: 从传统机械型审计迈向数字信息化审计

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对审计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传统的业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国家审计职能进一步扩展、审计事业高速发展的新局面,审计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 一) 从手工操作审计迈向计算机审计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审计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审计的领域、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财政、金融、经济、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类信息相互交织。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国家审计将无法获得关于审计对象的全面信息,审计效率低下,审计风险也较大。因而,手工操作方式不仅难以及时做出正确评价,而且受制于业务条件和信息化手段,无法得到相关业务的详细数据,难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正确评价。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及审计内容的多样性使得审计工作必须充分搜集、掌握关于审计对象的全面信息,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作为《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的配套文件,《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提高审计能力、质量和效率,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计算机审计与大数据技术密不可分。大数据是计算机审计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是大数据审计得以实现的前提。大数据是现代社会在掌握了海量数据收集、存储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以群体智慧进行判断和预测的能力和方法。可见,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种类多等特点。大数据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审计使得实际审计中不再依赖手工操作,而是更加注重审计数据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混杂性。大数据有助于审计人员进一步认识审计对象的全貌及本质特征。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无须将主要精力用于对审计对象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着重分析审计对象间的相关关系。即利用计算机提取和识别审计对象间的相互联系,进而捕捉审计对象的现在状态和未来趋势。由此可见,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计算机审计不仅为顺利实施审计监督全覆盖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保障和实用有效的技术支撑,而且能促进审计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最终促进国家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 二) 从抽样审计迈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信息化审计

传统审计并非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数据和信息,而只是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审计,抽样审计是其主要的审计方式,样本的有效性是影响抽样审计及审计结果的关键。抽样审计往往忽视了大量的具体业务信息,审计人员无法全面、系统、客观、完整地揭示被审计对象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因而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为适应国家治理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国家审计应致力于审计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数字化审计水平。为此,应不断创新审计技术及方式方法,牢牢把握数据、技术及其与审计工作需求的紧密结合,逐步加大数据综合分析力度,大力推进联网审计,积极探索综合审计。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审计技术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技术手段,而且能够为其提供实施总体审计模式、全面揭示被审计单位信息的可行性。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的调取、筛选和计算较为烦琐,如果数据质量欠佳或非结构化数据无法进行数据化,则审计效率会大打折扣。云计算是一种按照使用量进行付费的计算模式,它不仅能够提供便捷、按需的网络服务,而且能够快速提供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资源。在云计算环境下,审计人员无须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大量的交互,而只需投入较少的实际操作或管理工作便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处理和运算。它具有时间和网络存储的功能,通过广泛接入网络以获取计算能力,以多租户模式为不同用户提供服务,也具有信息化和互联网环境下较强的灵活性,其计算规模能够快速扩大或缩小,也可以快速获得相应的计算能力,从而能够大规模地快速处理各类大容量数据。

可见,云计算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弥补大数据计算机审计对数据计算能力的缺失,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即计算机审计主要侧重实际业务,它不仅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而且提供用于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的技术和方法,而云计算主要侧重于数据的处理,强调对数据的计算功能。计算机审计中大数据方法是云计算技术强大计算能力的基础,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能力则是使大数据的数据存储能力变为实际生产力的手段。

在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面对来自经济、环境、民生、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各类数据,可利用云计算技术,使用云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新型审计技术与手段,对大量的审计数据进行多视角、深层次分析和处理,充分挖掘隐匿于各类数据中更具价值的信息,提高审计效率,有效规避传统抽样方式带来的各类审计风险。因此,基于大数据优势和云计算技术,审计人员能够有效筛选并找出问题线索,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

( 三) 从亲历型审计迈向服务( 部分) 外包型审计

随着审计业务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延伸,审计业务的繁复性和专业性无不给审计人员带来更多挑战。在审计任务逐年加重而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短时间内又无法做到循环安排审计对象的情况下,传统的亲历型审计难以为继。《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力量,除涉密项目外,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可以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可见,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探索向社会购买专业审计服务,成为审计部门提升审计效率、改进审计质量的重要方式。事实上,审计业务( 部分) 外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审计机关和部门有效处理审计项目的重要方式。

比如,美国、德国和瑞典等国家的审计部门经常将绩效审计等审计项目外包给私人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澳大利亚审计署将其一半左右的财务审计项目转包给私人会计公司等外部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可结合现阶段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开展审计外包需求规划,并与相关领域具有相对优势的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也可聘请中介组织或专家参与国家审计项目,将部分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外包出去。审计服务外包有利于国家审计机关广泛吸纳财政金融、社会治理、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一定专长的审计人员,与内部审计机构及社会审计组织进行协同审计,从而弥补国家审计在知识结构方面的某些不足。审计外包有助于专业审计人员聚焦国家治理中的主要矛盾问题,关注核心业务,集中优势资源,实施精准审计,从而发挥知识共享优势,提高审计服务效率与水平。效率的提高、质量的改进、责任的细化以及审计服务全覆盖,有利于国家审计以优质高效的审计服务参与到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

四、国家审计范围重点的变革与发展: 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迈向公权力全覆盖审计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改革的全面深化,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范围重点也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和发展。

( 一) 由审计会计账簿的真实性迈向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并重

传统审计主要是对会计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在资产、负债及盈亏等方面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从而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服务。这种审计的主要手段是基于会计账簿的微观审计,关注的问题往往在微观领域( 比如个人、企业资金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难以从宏观上系统把握问题的实质。宏观审计侧重于查找宏观经济运行以及行业系统管理中存在的尤其是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政策、健全制度的具体建议,从而发挥审计工作的建设性作用。即审计工作从注重对单一个体( 如某个单位、某个项目甚至某项经费使用) 的审计监督,延伸到国家经济运行中具有整体性、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的审计; 从注重对会计账簿真实性的审计,拓展到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与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并重。在加强审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层次的基础上,着力反映阻碍国家财政收支制度顺利执行的深层次矛盾,重点突出制约财政资金有效利用的管理漏洞、体制障碍、制度缺陷等。从宏观上、整体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改进策略,推进审计工作中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各类矛盾问题。

( 二) 由审计政策执行效果迈向审计政策合法性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并重

宏观审计是对国家出台的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也就是针对政策性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进行的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监督部门,审计有能力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行使检查权,作为国家治理系统的免疫系统,审计有义务监督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然而,当某项政策出现非期望结果时,就应全面看待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产生并不一定说明执行者存在过错,很有可能是制度或政策本身存在问题。因而国家审计在进行工作时,必须区分是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还是政策执行不力带来的风险。国家审计不仅要审计政策执行效果,而且要将审计政策的合法性与政策执行效果有效性并重。关于政策的合法性审计,一要根据中央最新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对各地区及各部门进行跟踪审计,确保其及时修订不符合新要求的规章和制度,以建立健全与新政策新要求相符的新规则; 二要强调发现和揭露政策及制度的缺陷,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审计站在宏观高度,通过对具体经济事项及经济个体行为的监督与评价,从政策设计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切实反映不合时宜、阻碍发展、制约政策顺利落实的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并提出修改或废止意见,推动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及时完善和清理。对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要加强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揭露政策制定、实施和管理中的缺陷与漏洞,提出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审计,国家审计要查实问题出现的具体环节,并针对具体环节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能够切实贯彻落实到位,另外还要揭示并及时纠正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大偏差,保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三) 由审计监督局部公权力迈向审计监督一切公权力

刘家义审计长早在2011 年就曾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这不仅促使人们对审计的认识从纯粹的经济监督领域扩展到政治及社会生活领域,而且从微观受托责任关系拓展到国家宏观经济社会调控及公共权力运行领域。公权力是国家为生产、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 安全、秩序、公交、通讯等) 而对国家成员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立法和执行、实施决策的权力。因此,政府成为拥有庞大公共资源的执行机构。在我国,作为主权者的人民委托政府为代理人,授予政府权力来管理公共事务。政府应把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作为行为准则,从而实现被代理人( 即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最大化。国家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人民授予政府的权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利益、保障公民权利。然而,政府( 部分人员) 却时常辜负人民的期望,通过滥用职权来侵占公民利益。所以必须监督政府公权力,使人民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而国家审计作为以权力制约为基础的一种监督权力,对公权力的控制既是一种内部监控,也是一种外部监控。通过构建以权力控制权力、以权力控制权力和以道德控制权力三位一体的公共权力监控机制,有效制约权力的运行。

目前,国家审计对公权力的监督仅限于对国家财政权的监督,其目的在于监督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是否合乎法规,财政权力的运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要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这就需要国家审计不仅要针对目前的审计领域进一步盘活存量、优化结构,而且要更多地向财政权监督之外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一切公权力监督转变。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方面,《审计署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在继续加强对各级财政存量资金审计的同时,研究分析存量资金的成因、结构、闲置时间和资金性质。即在继续加大对财政权审计监督的同时,优化现有财政权的审计方式和审计结构。而对于财政权审计外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公权力审计,应着重关注公权力运用不当而带来的一切风险,比如政府性债务风险、金融风险、资源环境风险等。另外,还要针对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以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各类问题进行跟踪审计,切实维护好公共资金和国有资产安全。可见,国家审计监督不仅是基于公共利益的公权力监督,而且是基于配置公共资源、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的公权力监督。

通过审计监督一切公权力,防止权力寻租及不良权力赎买,努力消除产生腐败的主客观因素,使公权力行使尽量实现对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

五、结语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领域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家治理出现了新动向和新变化,国家审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审计必须因应时势,适时变革,创新发展。为适应国家治理新变化,国家审计在理念观念、功能作用、范围重点、方式方法等方面均需突破原有限制,朝着价值理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数字信息化审计、公权力全覆盖审计的方向变革与发展。国家审计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廉政建设、推动依法治国,以及促进深化改革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家审计的变革与发展将逐渐通过对审计领域的拓展、审计功能的提升、审计理念的优化及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推进审计事业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等国家战略相融合,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与重要保障作用,推动实现国家良治与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新审计文化的塑造与国家审计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提要]本文主旨在于强调审计机关应从审计文化塑造的角度审视国家审计的 发展 。审计文化是国家审计的内在动力,我们应该树立建设性审计的价值理念,形成“效益-真实-合法-效益”思维模式,提倡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营造高尚的精神境界......
浅析新常态下我国企业的战略企业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09
摘 要:战略企业家精神强调机会识别与优势建立的结合,有利于企业创造长期价值。文章介绍了战略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指出了新常态下我国企业建立战略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战略管理;新常态 技术变革加快、产品......
论国家审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审计文化的创新与 发展 ,有助于从微观上寻求 中国 审计的发展路径,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审计的发展趋势,对于发掘审计 历史 文化资源,更好地把握审计发展的客观 规律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 经济......
新常态下学术期刊的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3-04-16
学术期刊是人类知识传承和学术积累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创新成果、传承创新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和繁荣创新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科研事业和出版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现代学术史上,学术期刊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时代......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导向转变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4-24
体育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它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要战略,其内含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转型实则是经济......
关于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16-09-13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发展共识。新常态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推进依法......
新常态下玉龙的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13
【关键词】玉龙县;科学发展;总结 沉着应对 辉煌2014 坚定信心 给力2015 释放动力活力。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机构、公务用车等改革,完善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简化办事程序,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发展活力,促进......
新常态条件下中国国家经济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31
〔摘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核心不是说从8%的增速下降到7%这一两个百分点的波动。“新常态”的核心就是低通胀,更准确说就是“分配公平”,当下,它应该包括“低通胀+反腐败”。当前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是“如何刺......
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税收制度改革路径
发布时间:2017-06-19
(一)经济增速的变化经济增速的变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特点。在经济总量较低、经济结构还不完善的发展初期,我国主要追求经济增速的最大化,这是由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仅为3650亿元(在当时相当于等量美元),约等于同时期日本的1/3、美国的1/8,此时经济发展中最迫切的任务就是通过高速发展扩大经济规模,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时期,我国利用丰富.........
浅谈新常态下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16-05-25
摘 要:发展绿色物流可以使企业低成本,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合理的优化配置资源。文章结合新常态下的环境现状,分析了物流活动中影响环境的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环境及发展绿色物流的策略。......
新常态下企业报的生存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18
摘 要 自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适应新常态以来,这一经济新词汇迅速蔓延在经济领域的各行各业。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现在的中高速增长,作为国有企业的钢铁行业,也面临着重创,有其新的发展特点。市场供过于......
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产业结构优化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核心的变化,尤其是在不断改变的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背景下,适应发展新形势,有序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 当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
新世纪国家审计发展的条件与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国家审计 发展 具备的条件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在21世纪, 中国 的国家审计发展的条件已经形成: ——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1982年宪法确......
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转型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2
[摘 要]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传统驱动力受到制约。在我国逐渐失去劳动力优势以及资源优势的大背景下,将经济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已得到国内诸多学者一致认可。本文基于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省际数据对我国各......
新常态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22-11-15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更为迫切。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记者就这些问题专......
史上发达国家如何应对“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5-08-13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也出现阶段性趋缓,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由长期高速增长向其他阶段变动时期的政策措施和相关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实现了......
新常态下区域金融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要】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背景与状态之一,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崭新的新时期,这种背景也为区域金融的更合理发展指引了方向。当前区域金融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与困境就是地方债的增长速度过快,因而......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审职能定位和作用发挥
发布时间:2016-12-2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市场竞争也逐渐转向差异化的质量型竞争,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挺立潮头、扬帆远航,......
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要实现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就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思路,突破困境。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是公共管理新常态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与以往相比,表现在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主体更加突显公众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公众治理的比例。......
新常态下国学教育与英语教育协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3
摘要:协同发展是新常态下国学教育与英语教育的必然导向。由于存在发展目标不相一致、教育系统不够开放、协同平台建设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国学教育与英语教育参与主体协同发展意识不强以及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在理论层面,应构建新常态下国学教育与英语教育协同发展指导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协同发展子系统、三大协同发展主体和五大协同发展要素。在实践层面,我国新常态下国学教育与英语教育协同发展应从树立理念、建设师资.........
新常态下海原林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6-01-18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赋予了林业新的使命,林业必须承担起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重大职责,这就是林业发展的新常态。本文提出了海原县林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发展思路、目标、重点、保障措施 1发展思路 ......
新常态背景下国企未来发展的创新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6-11-07
摘要:近30年来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主要依靠的是出口和投资驱动,而今繁华落幕,投资和出口增长潜力已经明显衰竭,经济增长后继乏力。受制于“人口红利”优势逐步丧失、资源和人力成本迅速攀升、资源禀赋以及环保政策等刚性约束,中国......
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上)
发布时间:2023-07-22
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新发展(上) 一、 引言 2011年7月8日,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论坛上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应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著名论断,自此,关于“国家审计与国家治......
教育新常态下的改革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5-09-16
往民生“最低处”精准发力 2014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中国社会各领域正在适应,世界也在适应“中国节奏”。 作为社会民生之首的教育事业将如何适应新常态,......
浅谈我国国家审计的改革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要:我国的审计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伴随着经济与社会不断变化,审计机构与制度设置都日趋完善,国家审计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但独立性一直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我国目前的国家审计体制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
打造新常态下华坪发展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3-05-06
【关键词】华坪县;发展;升级 攻坚克难,2014成绩卓著 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完成县城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中心、荣将两镇土地利用规划评估和优化调整。收储城市规划区872亩坝区土地,收回原华盛公司197.3亩工业用地。启动县城东西两......
“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略论
发布时间:2023-07-15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中国经济新常态;黄金水道;区域经济合作;产业转移;新型城镇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文明建设 从区域发展整体布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形成了“四大块”的整体......
新常态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 要】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当代全球性的主题,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一直面临的核心问题。新常态下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提出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这是实践检验的结果,是人民的愿望,也是国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要: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做出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论述,指出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一年以来,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整体发展的最新主题。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现状进行分析,结......
中国经济新常态及其发展机遇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30
摘 要:在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双重作用推动下,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长期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势,经济新常态是在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
探究新常态下政府财政审计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9
一、前言 一直以来,政府财政审计在确保财经秩序正常运行,推动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方面有突出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之下,财政审计工作更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发展,发挥其应有的......
新常态下需要“非常态”
发布时间:2023-03-17
抱歉用了一个无比拗口且有点让人费解的东东作为题目,但确实是我心里跳出的真情实感。 这一段时间,整个中国的最大事莫过于正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撇除了往年的雷人言语,抛去了名牌绕身的浮华,有利大家聚焦到两个大会的本身意义所在......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审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1
1.当前形势下促进财政审计工作提升的途径1.1提升本级财政预算审计工作的途径在本级财政预算审计工作中,需要从以下方面来提高工作质量:1)要确保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要将政府的各项收入以及支出都要归纳到预算编制中。2)要重点......
经济新常态下 上海商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5-08-04
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低速增长、投资增长放缓、单位团体消费下降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上海商业面临“三降一升”的困扰,但是新商圈的蓬勃发展,自贸区、虹桥商务区和迪士尼等新引擎......
“新常态”下海南省PPP模式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摘 要: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作为新形势下解决公共产品融资难的一种重要途径,成为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和拉动投资的重要出路。本文结合海南实际,探讨利用PPP模式完善海南公共产品融资模式的转......
新常态下振兴东北区域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27
关键词:辽宁;东北振兴;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 辽宁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十余年后的今天,面临新挑战,出现经济增长再度乏力、结构调整不如人意、市场化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因此,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经济社会......
破解“新常态”下农险发展“瓶颈” 管见
发布时间:2023-02-27
新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次锁定“三农”,凸显出“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文件明确要求,把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重要手段,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并积极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
浅析新常态下哈尔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16-08-24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策性担保业在市政府扶持下,利用财政提供的资金,重点支持特色型、支柱型、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一、全市政策性担保发展现状 2014年,受经......
浅析国家审计与反腐败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当前社会腐败问题已不容忽视,国家也在加大力度打击各种腐败行为,腐败已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腐败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国家审计机关是国家反腐倡廉的关键职能部门,承担着反腐倡廉的责任。本文在对国家审计在腐败治......
新常态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5-09-06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是为了更好地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创造“新亮点”,培植新优势,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还面临着重大挑战,必须彻底转变惯性思维,转换发......
新常态下的创客理想国
发布时间:2022-12-17
有人曾预言,互联网与工业技术的结合,将引发一场新的制造业革命。 如今,预言似乎正在变成现实,而活跃其中的是一群被称为“创客”的人。 通俗来说,创客就是“创意加科技的制造派”,是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创意变成产品的造物者......
论新常态下企业内部审计转型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9
一、文献回顾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市场竞争环境加剧,很多企业在业绩上很难再有更高的突破,为了降低公司风险,一些企业逐渐将视角转移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上来,以期达到稳固企业生存、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Gra......
“习常态”下的省长之变
发布时间:2023-06-08
职位之变 2014年是本届政府换届之后的第二年,共有五个省份(自治区)行政首长职位发生变动,分别是辽宁、吉林、海南、云南和新疆。其中只有云南一省是因为秦光荣(1950年生)届龄转岗而引发的联动调整,其他四地都是非常规的届中调......
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2-08-30
一、从系统 科学 理论 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 发展 观 1.国家审计系统是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国家审计系统是开放性系统。这就意味着国家审计系统不断与 社会 大系统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如审计人员的招聘与流动、......
审计环境新变化及国家审计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2-08-07
加入WTO之后,我国的 政治 体制、 经济 体制、 法律 制度、文化传统必将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关,这些审计环境的变化,必然会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 影响 ,制约审计的存在与 发展 。因此, 分析 由此带来的影响, 研究 国家审计如何适应......
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
发布时间:2019-11-09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减速换档、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增长动力转化提升的新常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2015年的经济工作看,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加重、房地产下行、通货紧缩风险显现等问题,稳定经济增长,防范经济领域风险。关键词:新常态;宏观经济;宏观调控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下我国天然气消费情况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9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即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驱动方式由原始的要素、经济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天然气消费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基于“新常态”这......
陈泽民: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29
艰苦困难的日子还要持续三五年,企业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抱团发展,要相拥在一起。互相汲取成功的经验,避免走弯路。 过去的一年,很多的中小企业生存真的非常艰难。 以前的很多政策红利,随着时间的变化......
新常态下县区级审计机关如何进行审计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国家审计监督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常态下县区级审计机关如何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成效,以推动审计全覆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县区级审计机关;审计;全覆盖 ......
新常态下ST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4
摘要:新材料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既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保障,更是当前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
浅谈“新常态”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生物化学实验作为生物学科的必修基础专业课程,在整个学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规范大学生实验操作方法,优化生物化学实验大纲,明确实验......
“互联网+ ”下管理会计的发展变革
发布时间:2022-12-11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发各行各业的重大变革,这不仅对今后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更是整个管理会计从应用工具到方法体系的根本变革。作为连接企业、行业等相关数据和商业价值的重要中介,管理会计将何去何从?文章回顾总......
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3-03-15
摘 要:当前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如何判断和选择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是一个崇尚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原有经济增长模式的核心就是政府主导......
新常态下高校新闻媒体发展制约要素与转型策略
发布时间:2022-09-04
【摘 要】高校新闻媒体是信息交流和思想引领的重要平台,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文化和社会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新常态下,高校新闻媒体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只有转型发展,改......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逻辑与路径
发布时间:2022-08-17
一、新常态: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阶段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新特征、新态势,面临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挑战发生了重大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1. 新常态的根本任务: 从发展......
新常态下医院建设工程内部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升,也更加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医院要想得到健康发展,必须适应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增加建设工程。为此,需要在建设工程中加强内部审计,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益。本文主要分析在经济新常态下医院在建设工程中加强内部审计的意义,并探讨加强内部审计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医院建设工程;内部审计1引言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降低了经济增长率,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变了.........
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01
国家审计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到市场、社会、资源、环境和民生等多个层次和方面,必然带来利益格局和社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经济社会各利益团体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的......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增长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首先基于索罗残差法测算了中国实体经济和广义虚拟经济的TFP增长率,以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CTFP)作为衡量指标比较了两大行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就业弹性的变化现状;然后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了两大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就业弹性和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995-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粗放特征没有根本性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效应,且对实体行业冲击较大;未.........
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实证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03-28
摘要:2014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沿着"新常态"轨迹持续发展的一年,不尽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转向中高速,而且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发展方式和体制变化。GDP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标志性数据,其增速下滑是“新常态”过程中最为刺痛的一个方面......
期待“新常态”下的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2022-08-17
过去几年里,因为艰难的商业环境,欧洲在华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它们的收入、利润和利润率的数据都在持续下跌。 中国欧盟商会在其2014年的商业信心调查(BCS)中指出,这么多年来,首次出现有更多的成员表示自己在中国获得的......
新常态 新改革 新任务
发布时间:2015-08-12
国有企业改革新变化、新特征 盘点2014年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新常态”大局中审视全面改革元年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展,我们会发现,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也呈现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四个新变化、新特征。 一是正确推进国......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电费回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面临新的形势,电费回收风险不断加大。为进一步防范电费回收风险,应对用电客户生产经营情况及电费回收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调查,分析客户缴费的经济环境,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圆满完成电费......
我国国家审计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制的产物,更是民主与法制的工具。我国国家审计经过长足的 发展 ,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纵观十几年来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国家审计在促进 社会 经济 发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证社会......
浅谈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党内建设工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总纲领,从政治纪律、党的领导、党建基础工作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以“三个力”直观说明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开展好党建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党建 重要 ......
教育发展新常态下高校融资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25
【摘 要】在教育事业改革迅速发展新常态下,分析高校面临融资的困境,探索高校融资模式,建立高校融资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新常态 高校融资 困境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新常态下四川民族地区发展路径优化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要]进入经济新常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动力和发展路径。目前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政策和资源要素驱动,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滞后等困境。在新常态下,应以政策驱动和要素驱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和改革驱动为核心,以利益驱动和机制体制驱动为两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旅游优势产业、利用新的区域规划机遇、深化市场改革、改革考评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
浅析生态文明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3-01-31
20世纪爆发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和《寂寞的春天》的出版,引发人类对环境污染的广泛关注。为了应对工业带来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世界的主要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虽然GDP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逐步累积的......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工作探析
发布时间:2016-12-26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其后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多次提到这一概念。同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阐述,提出要认......
浅析国家审计建设性作用的发挥
发布时间:2013-12-18
现代 国家审计是国家 政治 制度的组成部分,因此审计职能的发挥要适应 社会 经济 发展 的客观环境。从本质上讲,国家审计主要致力于对“公平、正义”与“责任、绩效”的监督,这就要求审计应具有制约(防护)和建设(促进)两个作......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发展机遇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14
[摘 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他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经济新常态是在中国经济经历了......
国家审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11-21
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点 (一)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强 一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审计机构是单独设置的,不隶属于其他任何部门或业务机构。审计署受国务院总理领导,地方审计机关受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同时,独立于被审......
新形势下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初探
发布时间:2022-07-25
新形势下国家审计质量与效果初探 一、国家审计的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与规范,特别是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分离,赋予了审计监督的作用更深层次的内涵,......
国家审计新观念: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
发布时间:2023-05-14
国家审计新观念: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 http://wWW.LWlm.Com 从国家治理视角构建国家审计制度,是一种基于民主政治的新观念。这种新观念的理论意义表现在,可以形成对主流的审计动因理论——“受托责任理论”的新注解:实践意义表现......
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改革: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3-01-07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保障财政投入能力降低、企业负担沉重缴费能力下降、社会保障基金压力增大、社会制度公平性问题更加凸显等困境。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必须承担新使命,探索社会......
论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机制
发布时间:2023-04-27
论国家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运行机制 一、国http://wWW.LWlm.Com家审计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 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态势,对审计产生了巨大需求。这不但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和难度,同时也为审计职能作用发挥拓展......
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解析
发布时间:2022-11-10
新常态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视角界定了新常态的内涵。而使新常态成为一个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战略性概念的关键因素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新常态的系统性阐述。这些重要的论述体现了我国新一届领导......
新常态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空间
发布时间:2017-01-22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民营经济在我国各类经济主体中对发展环境最为“敏感”,发展环境成为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结合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特点,通过对比来深入分析影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起较大甚至......
用生态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6-01-27
【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最富竞争力的资源,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西丰县始终把生态作为发展之基、立县之本,通过重视生态保护、利用资源涵养、打造产业链条、建设反哺生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环......
新常态下的杭州内河水路货运业发展途径
发布时间:2023-03-26
【摘要】为明确新常态下杭州内河水路货运业的发展途径,分析杭州水路货运业市场现状和货运量变化的原因,提出新常态下杭州内河水路货运业发展新途径:重点布局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开辟京杭运河二通道;积极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推动水水联运发展;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不断优化船舶运力。【关键词】新常态;内河;水路货运;途径1杭州港水路货运概况杭州港与上海枢纽港、宁波舟山港毗邻,在全国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中位居前十。.........
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经济功能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8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文章从保护区独特自然资源禀赋入手,对保护区的经济功能进行详细论述,以正确分析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在盐城经济发展中的重......
新常态下大中城市农商行发展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7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常态下大中城市农商行发展面临的环境,结合SWOT分析以及对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确定了新常态下大中城市农商行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市场定位和目标取向,最后提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关键词:农商行;市场定位;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0017-2018(2)-0009-05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机构改制重组为农商行,农商行数量迅速增.........
21世纪我国国家审计发展趋势展望
发布时间:2023-02-1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是我国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审计事业必将得到长足发......
浅析法国民法典的演变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2-11-20
一、方法的转变: 从注释法学派到历史的或演进的解释方法 在所有使法典适应社会需要的努力中,对法律解释方法的变化,是最及时、基本的方法。在民法典开始适用的很长时间里,法国学者与法官采取严守法律条文含义,按照立法者主观意思解......
浅析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14
摘要: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够再适应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大环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要及时的进行创新,努力寻找适合自身的管理思路与方法。本文将首先阐述为什么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创新,接着再提出一些科学合理的创新建议,以便于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创新时作为参考。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新常态的概念最初出现在西方,后来引入了中国,经过演变之后成为了如今我们所知道的经济新.........
浅析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中国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27
一、引言 20 世纪60 年代莫茨和夏拉夫的经典著作《审计哲学》发表以来,审计理论研究一直受到审计职业界的重视,从早期认为审计理论是一系列概念框架,到认识到审计理论应当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审计理论界对于审计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
公共财政制度下国家审计职能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审计是 经济 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受到 政治 、经济、 法律 、文化等各种外部因素的 影响 ,而经济对审计的影响最直接。审计总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审计发挥作用的广度和力度也就有所......
新常态下云和县轴承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2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云和县轴承产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新常态下云和县轴承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云和县轴承......
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6-06-11
视觉文化的概念最早由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1913年提出。视觉文化是指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视觉文化以影像为中心,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接受信息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如今,在高科技......
浅谈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的经济形式下我国会计体制面临着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影响和冲击,文章借鉴西方已有的会计先进制度并且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会计改革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假设会计结构二元结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