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主体间性理论场域中的接受美学思想

主体间性理论场域中的接受美学思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5 02:01:59
主体间性理论场域中的接受美学思想
时间:2023-02-05 02:01:59     小编:

摘 要:囿于近代哲学主体性-认识论范式的理论视阈,对接受美学思想进行相对主义悖论性的自为式解释,必然因语境失察导致文本误读,将之视为读者一元论、相对主义和“审美乌托邦”。将接受美学思想还原到其本然自在的西方现代哲学主体间性范式的理论场域中,可以说明其经由现代解释学与现象学出场的理论路径及其主体间性的本体论预设、对历史规定性与主体超越性的双向肯定与审美解放的理论旨趣,实现对接受美学思想的准确理解和合理评价。

关键词:接受美学 主体间性 对话 审美解放

接受美学是20世纪后期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提出的重要现代美学思想。该思想在与各种哲学、美学思潮或流派的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也产生了各式支流与另类形态。由于该思想在理论上的未尽完善,接受主体的视阈为主体性-实践论范式所拘囿,长期以来对接受美学思想的理解和评价存在根本性的错误。为达成对该思想的合理认识和评价,必须对该理论进行语境还原和重新认识,对各类误读进行反思和批判。

一、相对主义悖论――误读接受美学思想的根本原因

接受美学思想从提出至今,不仅在与其他现代美学流派的积极对话和交流中产生各类支流,其内部亦在进行活跃的理论论争和调整,因而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状态,这一状况构成了误读接受美学思想的外部因素。而误读接受美学思想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无视语境,错误地用近代哲学-美学范式去理解作为现代美学思想之一支的接受美学,进而导致相对主义悖论。

总观对接受美学思想的误读性批评,无出如下三论者:其一过分强调读者,以新的一元论取代文本一元论;其二片面夸大读者的能动性,无视文本的规定性,因历史虚无主义式的诡辩而滑入相对主义的泥潭;其三神化美学,导致推崇“审美乌托邦”。细究导致这些误读的原因,客观因素在于西方美学思想流变激荡、派系复杂的理论背景和接受美学思想在理论上未尽成熟完善,更为根本的则是存在于接受主体方面的悖论。

那么,接受美学思想的本然或应然状态果真如此吗?诚如《孟子》:“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理解理论文本与解读文学文本,皆须“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还原文本的本然语境。理解接受美学思想,须要对其生成场域与出场路径进行历史还原,为对其达成正确理解进行理论准备。

二、主体间性哲学-美学范式――接受美学思想的生成场域

接受美学作为现代美学思想,其生成场域是现代哲学-美学范式。杨春时先生认为,西方哲学-美学理论经历过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范式的相继转换,对美学理论的考察,可以从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出发。古代哲学-美学属于客体本体论范式,以为在自我之外存在一个最高的、超历史的绝对实体,而美正是这一绝对实体的显现或低级事物对这一绝对实体的某种“分有”,如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中世纪神学体系下的神学本体论美论,均把美视作不可企及的最高实在。进入启蒙时代,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把自我意识作为存在的依据,开创大陆理性主义传统;培根则以对实验定性和归纳等科学方法的推崇而与笛卡儿相对应,成为经验主义传统的开山人,西方哲学-美学理论自此转为主体性-认识论的近代范式。康德的先验主体性理论从理性思辨入手证明“物自体”的不可知性,休谟的怀疑论认识论从感觉经验出发说明知觉来源的不可究诘,大陆理性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两大体系均通过对主体-客体的二分实现了主体性的确立,美则与主体的认识形成联系。黑格尔以集两路哲学之大成的高度确立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主体性美学体系,他通过对世界的“头足倒置”{3},把主体性“神秘”地外化为理念{4},在实际上把美视作以感性形式呈现的自由精神。青年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继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立了革命性的主体性实践论美学思想。要之,主体性是近代哲学-美学的重要范式。现代哲学-美学则以主体间性为范式,将存在视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同存在。胡塞尔为避免唯我论的陷阱,首次提出认识论意义的主体间性概念,将主体间性置于认识的先验性、意向性前提下。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首先说明“真理本质上具有此在式的存在方式”,“由于这种存在方式,一切真理都同此在的存在相关联”{5},将生存论作为其理论的重要基础,晚期又在《语言,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提出了他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理论,直接否定了“世界”的形而上学意义,而以主体间性的实现为本真的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则成为接受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他认为解释是自我主体与文本主体超越 “历史”距离的“视域融合”,并肯定 “审美解释”作为典范的解释的积极意义。萨特以存在主义的形式区分“自我”与“他人”、“自在”与“自为”,梅洛-庞蒂对肉体(chair)与互文(chiasme)概念进行阐发,哈贝马斯建立交往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确立主体间性的理论立场。杜威振起和发展了培根以降的英美经验主义传统,将人视作与环境保持连续的“活的创造物”(live creature){6},把经验和作为经验的艺术还原到人与自然的本然一体中。在这里,自然与人的连续性恢复了人的存在意义,他的“经验”概念,则含有体验论的意味。经验成为人与其所在的世界展开对话的基础,这一弥合人与世界二分传统的努力,使其美学理论具备了本体论主体间性的逻辑起点,意味着英美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齐头并进,转入了主体间性的现代范式。至于后殖民主义批评、生态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具体美论、文论,则在操作层面见出主体间性理论的面目。 现代西方哲学-美学的总趋势是确立本体论意义的主体间性,走向存在论与解释学。从客体本体论转向主体性,继而超越二者,实现主体间性的历史合题――这是恢弘的历史选择和必然的逻辑推演的统一,呈现出辩证法精致而又宏大的瑰伟气象。作为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之一支的接受美学,现代哲学-美学的范式是其本然的生成场域。

三、从现代哲学解释学与现象学走来――接受美学思想的出场路径

接受美学思想的出场路径,基于西方哲学-美学理论范式的转型,出于现代哲学解释学与现象学。承前所论,西方现代美学突破近代范式的规定,走向存在论与解释学基础上的主体间性美学,不再将美视作可以究诘本质的客体,而是考察美的意义;也不再将审美视作感性认识或现实情感,而是把审美与人的生存和生存体验联系起来,将审美视作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海德格尔从生存论存在论出发,说明艺术作品对存在之真理的开启意义,“也即解蔽(Entbergen),也就是存在者之真理”。而这种“真”又不假“逻辑”,更是超越逻辑的,因为存在者之真理已“自行设置入作品(Sich-ins-Werk-Setzen)”{7},他又认为“语言说话(Die sprache spricht)”{8}且有所召唤,并对许多具体作品的召唤意义进行了典范性的解读,这就由语言研究走向了解释学。在他看来,艺术是显现存在意义的诗性语言,而审美则成为人与意义世界相遇的方式,成为人的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和对存在之真的透彻领悟――这是审美主义的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诗化表达,也是现象学与存在主义融合的硕果。萨特和梅洛-庞蒂则在相互切磋中达成了共识:艺术不是客体而是“对象”,艺术没有可以透过“表象”而达到的所谓本质,人只能在与艺术作品的交往中达到对意义的理解――在他们的理论中,艺术与人的对话实质上是主体间性的交流。伽达默尔继承海德格尔衣钵,将美学定位为哲学解释学的分支,认为艺术揭示存在,艺术和美是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艺术是对存在的把握,审美是解释的典范形态。他在对“解释学循环”理论的阐发中,通过对历史的循环和本文的循环的说明,将本体论引入他的解释学体系,这样,对艺术的解释就具备了自我主体与文本主体间的交流与理解的意义。

接受美学思想的出场正是对解释学和现象学的自然承续和发展。姚斯于1967年发表了他轰动性的演说《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悖论”为突破口,提出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他反对把文学文本的内在独立性与文学解释的历史性相对立,坚持艺术本质是历史的:“只有当作品的延续不再从生产主体思考,而从消费主体方面思考时,即从作者和公众相联系的方面思考时,才能写出一部文学和艺术的历史。”{9}这就明确地将接受主体纳入作品意义的生成结构体系,并将文学史符合事实地视作阅读效果的历史。他直接将伽达默尔“期待视野”(Erwartungshorizont)的概念转借入接受美学理论并作为核心概念加以阐发,认为读者作为能动主体对作品具有意向性的期待,而“视域融合”这一概念在他的理论中则意味着文本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充分交流的实现。伊塞尔发展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本体论的“意向性客体”的理论,提出“召唤结构”(Appellstruktur)概念,将文本视作能动的主体,认为文本具有召唤读者阅读的开放性的未定结构。他们分别有所侧重地从读者和文本两方面阐明了艺术和审美的意义:艺术作为开放的本体性建构召唤读者的填空,读者则以自己的全部意向与作品展开对话,实现与作品的交流,达成对美的意义的领悟。

四、主体间性意义的本体论预设――接受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接受美学思想的生成场域与出场路径虽然如此,但以近代范式的主体性-实践论的主客对立观念去解释存在论-解释学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却很难达成正确的理解:一个对象,不是能动的主体就必然是被动的客体;一种接受理论,不是文本一元论就必然是读者(或其他要素)一元论,既然接受美学思想将读者置于研究的中心地位,则必属读者中心论、读者一元论无疑。

回答和纠正这类误读,需要说明接受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其一,接受美学思想的生成场域已然规定了接受美学本体论主体间性的理论特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范式之建立旨在反对形而上学本质主义,反对主体性-认识论的主客二元对立结构,以存在论与解释学为基础建立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其二,接受美学思想以解释学美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渊源,继承和发展了前二者的主体间性对话思想。接受美学思想的重要开创者姚斯以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为逻辑起点,肯定了解释作为接受主体意向性表征的积极意义;伊塞尔则从现象学美学出发,确立了文本的主体地位。在这一逻辑中,接受者与文本处于平等的本体地位,二者都不是被动的客体,主客对立的逻辑被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所超越,无论是文本还是接受者,既不是封闭自足的主体,也不是片面受动的客体,而是一种敞开性的建构――接受者与文本的关系,是各自具备本体地位却并不相互隔绝和排斥的交往结构:接受者对意义的获得以其自身的期待视野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文本意义的生成则不能脱离具体的接受者的理解的历史性。

这一逻辑起点,是对任何一种一元论、中心论在本体建构上的彻底否定,将接受美学误读为读者中心论,是旧范式对新范式的无效解读导致的。正确理解接受美学思想,必须明确其所在范式的语境及其逻辑起点。同时,又要认识到,接受美学这一逻辑起点,不仅具备理论上的优越性,更符合艺术接受的生动事实,所谓“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在审美的世界里,审美的意义本来便是审美主体与世界的平等对话与充分交流,主体的扩张及其对客体的对立只能是对本真意义的拒斥。

五、对历史规定性与主体超越性的双向肯定――接受美学思想的积极建构

但凡相对主义,必有无视语境、无视历史规定性、夸大运动的绝对性等弊病,具体到对接受美学的批评,则是指摘该理论对读者要素缺乏规定,丝毫无视文本的历史规定性(其实这种指摘倒是有意无意地将文本钉死于这种指摘自身所乐于接受的“历史规定性”之内,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错误兼而有之):试想,这一千个读者,就如一千片树叶,绝难找出两片相同的出来――艺术还有本质吗?文学还有可以言说的意义吗? 以这样的推演去批评接受美学思想对接受主体理解历史的肯定,看似犀利,实则难以自足。且不说这类批评否定文学接受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去生造一个固定本质出来,已经回到了柏拉图式形而上学与教师爷解经的时代;仅循着这类批评的思路,便可发现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这里不妨依此比譬,展开推导:树叶片片不同是事实,却没有脱离 “历史规定性”,借用《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妙语,便是“譬如大树。虽有千枝万叶。论其根本。同宗一根”。树木的属性对树叶做了先在的限制与规定;森林中的树木株株不同,却没有脱离其本然自在的场域:大地、蓝天对它们的“历史规定性”。就接受美学思想的理论建构而言,不同语境中的解释固然有相对的差别,却不可能绝对地脱离其历史、文化之所在――对接受美学思想的批评看到了解释的自由,却没有看到接受美学思想对解释受其所在的历史、文化的规定这一事实的承认。在接受美学思想中,解释既受到具体的、可以言说的历史的规定,又具备超越现实、实现自由的可能性――这样逻辑自洽而又符合事实的积极建构,是不能被归类为相对主义的。

以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话语进行推演,已经说明将接受美学思想误读为相对主义不能成立,而在接受美学思想本然自在的现代哲学话语场域中进行正面阐说,则可进一步否定这类误读。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语境中,那种形而上学的、确定不变且可以一劳永逸地把握的本质或真理是不存在的;在接受美学思想的话语建构中,切割剪裁艺术接受的生动历史、为片面理论发明僵硬事实的本质主义话语已经被主体间性美学的存在论与解释学所扬弃,二者的对话必须在后者的高度上展开。至于艺术的意义,接受美学思想并未虚无化或加以否定,此问题联系到“接受美学导致审美乌托邦”的错误认识,相关的论述将在下文展开;同时,从读者理解历史的相对自由性推演出“接受美学带有相对主义色彩”的错误认识,也将被彻底否定。

六、肯定审美的自由意义与解放功能――接受美学思想的理论旨趣

批评者认为接受美学思想导致“审美乌托邦”,出发点是以为接受美学思想将美学神化。对其观点可如下总结:“人是现实的存在,而接受美学以关怀现实为理论指向,宣称审美的意义可以作用于现实生活,甚至可以改造现实生活,实现人类解放――精神性活动安能改造现实的客体?由此可见,接受美学神化了艺术与审美,诚为审美乌托邦无疑。”

现代哲学以存在论、生存论为突破口,以本然自在、不可还原的存在为逻辑起点,说明审美的意义是从“在场”的体验中领悟到的“不在场”的超验性的、彼岸性的本真存在。从人类意识结构类型看,人不仅有作为自然存在的原始意识层次、作为类的存在的现实意识层次,更具有超验的自由意识层次――而自由意识层次是人类意识层次中最为核心的层次。艺术作为审美思维、超验思维的产物,与宗教、哲学一致,居于人类意识结构的核心层次――自由意识层次。{10}接受美学思想强调艺术的超验意义、自由意义,有着深刻的合理性。传统美学理论却墨守主体性-实践论哲学,否认艺术的超验意义,以形而上学本质主义的观念,将人平化于现实意识层次,无视自由意识的存在,将因主客二元对立而导致彼岸失却,与自然、社会甚至自身相冲突的现实沉沦固化为人的“本质”,误读为美的显现。这样的陈旧理论自然不可能领会接受美学肯定审美解放的深刻合理性与重大现实性――其所以误解接受美学为“审美乌托邦”不难理解;而接受美学思想不是“审美乌托邦”而带有进步意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亦不难理解。

同理,接受美学思想中,读者各自历史的审美经验也不会再被误读作“相对主义”:在审美的世界超越历史与时空,有着共通的自由的诗心与文心――在超验层次,在自由意识的层次里,不同审美经验、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所能共同理解的艺术意义,是与文本的对话,是对存在意义的领悟,是对自由的体验。

总之,接受美学作为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有其特定的生成场域、出场路径和理论旨趣。只有尊重该理论的特殊历史规定性,打开 “期待视野”,更新理论范式,与之展开积极交流和对话,才能避免误读,对其做出正确理解与合理评价。

{2}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5}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61页。

{6} John Dewey.Art as experience.Penguin Group(USA)Inc.2005,p1.

{8} [德]海德格尔:《语言,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1页。

{9} [德]H.R姚斯、[德]R.C.霍拉勃:《作为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9页。

参考文献:

[2] [德]H.R.姚斯,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德]伽达默尔.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从接受理论看大学思政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3
【摘 要】大学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了解时政,熟知党史等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由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以及高校思政授课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现阶段大学思政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问题,对......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思考影视音乐
发布时间:2023-04-10
法国文学批评家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费尔巴哈谈到音乐时说:当音调抓住了你的时候,是什.........
分析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4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而实际上,马克思的哲学中就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意蕴。当然,我们须先阐明,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力图通过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拒斥,向主体性思想中植入一种宽容的胸怀,......
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22
【摘 要】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是时代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从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即切忌只重工作目的性而不考虑方式方法,始终坚持......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9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理性的直觉主义--马利坦美学思想批判 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股诠释中世纪神学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纳思想的宗教存在主义思......
论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庄子以自然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肯定自然身体本身的美。庄子以感觉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注重从身体的感觉和被感觉的身体出发来理解身体。庄子以完满的身体为美,是指庄子除了重......
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一场非思想性的思想论争
发布时间:2022-09-16
要弄清楚黑格尔与施莱尔马赫之间的历史性争论,通常都会碰到很大的困难。对于一个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的阐释者来说,所遭遇到的第一个层面的困难就是他们各自思想的复杂性。时至今日,关于二人基本著作的阐释仍然没有在学界达成定论。第......
从中国美学思想论体育舞蹈美的本质
发布时间:2022-12-25
在我国传统的审美方式多种多样、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些审美方式包含着道家、禅宗的自然美,同时还有以孔子、屈原等为代表的审美取向。我国的美学在主客观区分中追求两者的融合,追求天人统一的艺术境界。我国的舞蹈承载着中国深重的文化,体育舞蹈由西方传入我国以后,汲取中国文化,结合我国舞蹈的元素,形成了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体育舞蹈,本文从中国美学思想的角度对体育舞蹈美的本质进行解读。【关键词】中国美学;体育舞.........
论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正当性
发布时间:2023-02-02
一、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含义与形式 (一)司法审查的用语选择 与“司法审查”相近的概念包括司法监督、司法介入、司法干预、法院监督、法院协助等等。尽管这些用语所表达的含义与具体的适用范围并不一致,但其核心内容都反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课堂教学探析
发布时间:2016-12-29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紧迫性和现实性,并就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内涵、实施步骤、实施方法及重大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体性教学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
政治性翻译中的主体间性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 要:本文以政治性翻译文本为依托,用哲学的主体间性理论,分析政治性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在分析政治性翻译活动参与者的同时,以张璐的翻译实例为例阐释了政治性翻译中的主体间性,最终得出要得到顺畅准确的翻译结果,要充分考虑翻译......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泰影视剧幽默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30
幽默由于涉及思维活动非常多。通常难以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幽默行为和言语表达接受度也不同。德国文学理论家姚斯认为:“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阅读的创造性。强调接受的主体性,实质上是大众人道主义的觉醒 [1......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发布时间:2023-02-21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来 源自 教育 网 1接受美学理论 2接受美学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出发,文学翻译活动应该是一个三元关系,它涉及到原文作者......
简述接受美学理论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关键词]接受关学 幼儿艺术教育 美术欣赏 启示 [论文摘要]通过解析一次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可以解释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读者第一性”理论启示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
论市场经济下的文学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也逐渐形成,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的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文学受到市场经济的挤压,市场经济下作家、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文学的主体性缺失。结合市场经济下的特殊环境,从“作者”和......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发布时间:2023-02-16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和谐翻译视域下的翻译主体间性解读 引言 翻译是一个解构原文本,创造新文本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包括语言之间转换也涵盖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
美学论文:探析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27
【摘要】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美学论文:探析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敬请关注!! 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14
论文 关键词:阿多诺 人本主义 文化 工业 现代 主义 艺术 论文摘要: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坚力量阿多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人性的异化充满了深深地忧虑与关怀,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以及为现代主义艺术辩护......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发布时间:2023-02-28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浅论马克思对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扬弃 精品 源自 英 语 摘 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
试论《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1)
发布时间:2022-11-22
内容提要: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全面地论述了人的性情在审美体悟中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情的摇荡不仅是审美体悟的根本原因,而且也使审美体悟以一种激越的过程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性自命出》的作者把审美体悟体当作“反善复始......
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
发布时间:2023-05-01
"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问题,需要作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运用美育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努力,值得关注。 (一) 思想政治......
浅谈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
发布时间:2023-01-26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谈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接受美学”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回眸上世纪60年代,原西德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美学研究都面临深刻转型。究其动力,既源于美......
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3-12-17
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 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 文 章 来 源自 3 e du教 育 网 摘要:电视剧《蜗居......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逆反心理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机制的理论,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与特点,并且从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旅游翻译
发布时间:2023-03-04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旅游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旅游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旅游翻译 文章 来 源 教育网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与国外的交流日趋紧密,旅游行业对外开放的力度与广度都不断加强。旅游翻译从一个......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接受现状分析及改革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接受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也就是接受问题,没有接受的教育是无效的,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对接受问题的研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新的生长点和突破......
语文教学中影响学习主体接受的原因分析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9
" 摘要:语文教学因耗时长、效率低而饱受责难。本文主要从对语文教学中影响学习主体接受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的分析中研究如何做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接受的最优化,贯彻有效教学理念,以促进学习主体的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
发布时间:2022-12-19
"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为此就要认真把握马......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将主体间性哲学思想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这对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缺陷和弊端的改变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实效性的增强有着重要意义。将主要从价值诉求及基本原则两个方面论述关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的构建。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模式构建中图分类.........
浅谈青少年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接受;受教育;逆反心理 论文摘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因素有很多,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常见的接受障碍。它的出现有其特征和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其原因的把握和研究,探索出防止和克服这一障......
研究《论语》中的“中”“和”所体现的生态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16
18 世纪下半页,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引发了浩浩荡荡的大机器发明与生产,促进了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工业文时代的到来无疑给生产者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到了现代各种环境危机爆发的情境下,这种效益其实是人类......
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1)
发布时间:2013-12-18
徐复观(1903~1982 年) 是现代新儒家的重镇。早年从军从政,后对政治失望,目光转向学术界,在不惑之年作为陆军少将执弟子礼,问学于熊十力。半路出家、矢志学问的徐复观,充满着对中华文化悠久之谜的求索和追问。他通过大量的思想史论、......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23
" [论文摘要]首先,本文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一主题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进行了具体的解析;其次.认为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的有机联系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整体把握非常重要;最......
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初探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该文结合国际教育界提出的主体间性教育理念,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剖析了主体间性缺失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理念、方法、载体、主客体等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平等交往的主体地位、双向互动的影响过程等三方面论述了重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理念的观点;从优化教育方法、提升教师素质、注重同辈群体教育等三方面阐发了优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的对策;并提出了加强学生自我内化教.........
后现代语境中音乐接受美学的三大特征
发布时间:2023-07-25
一、音乐接受美学与刘索拉的歌剧《惊梦》 (一)后现代语境中“音乐接受美学”的出现 20世纪是一个文学、艺术批评尤为繁盛的时代,在这个世纪中,各种不同的文学、艺术思潮迭起。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西方的艺术风格开始从现代主......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其的接受
发布时间:2017-02-15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主流文化而存在。儒学在发展中不断融汇道、法、佛等各家文化,从而使其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并臻于完善。纵观中国文化史,儒学与我国政治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在封建时代,始终位居中国传统政......
试论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地位的心理学引导
发布时间:2023-03-31
" [论文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有效性往往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程度密切相关。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程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心理因素的影响和......
论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互补性在翻译思想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3-04-07
在翻译研究中,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并非只能成为非此即彼的指导原则,而是可以形成有益的互补。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的颠覆并不彻底,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继承、发展和突破了后者。本文首先对翻译思想中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进行了简介,并......
浅谈审美感受与审美客体及审美主体的经历相关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审美活动因不同的审美主体以及不同的审美对象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造成审美感受不同的原因,即探讨审美感受与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造成其能动作用差异的个人经历因素以及与审美客体本身不同特性间的关系。......
左小文主体间性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摘要:主体间性思想体现了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交往、鼓励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等有助于主体间性建构。 关键词:主体间性 阅读教学 整合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吕叔湘先生的“咄咄怪事”到世纪之交......
洛克德育思想中理性的体现
发布时间:2016-08-31
洛克认为心智的强健同身体的健康一样,关键在于它能否忍受困苦,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洛克德育思想中理性的体现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但在根本上,他更强调通过教育来培养足以在现......
从接受美学谈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1)
发布时间:2023-06-06
【 正 文】 2000年3月颁布的高中语文新大纲(试验修订版)强调,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0年3月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说明”指出“全套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
关于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主体间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我们认为必须克服两种极端的译者主体性,即译者主体性遮蔽和译者主体性张扬,以使翻译活动在一种合乎理性的条件下进行。翻译主体性走向翻译主体间性是克服这两种极端译者主体性的有效路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翻译主......
主体间性:心理咨询中背景的作用与处理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 在主体间性疗法中,最重要的就是背景。咨询师在“主体间场”这个大背景下,通过与来访者的交互作用,与来访者共同逐步了解并体察咨询当中的各种背景,实现来访者经验组织原则与模式重组的结果,达成治愈。 关键词 心理咨询 主......
区域三大本性与主体性
发布时间:2023-06-10
区域地理既是初中,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教材、教案和试卷所呈现的内容看,区域地理教学尚未彻底改变八股的面貌,依然是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之后,分析区域的特征。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区域特征发掘方法为“区域比较”。......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探讨 摘 要: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各自的主要特点,提出将两种学习方式进行......
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飞鸟集》
发布时间:2023-03-29
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飞鸟集》 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飞鸟集》 从接受美学看郑振铎译《飞鸟集》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1.引言 印度诗人泰戈尔是近百年中国译介得最多的几个文学大家之一,他的作品在中国流传很广,影响至......
简析从接受心理谈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探索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资源优势,服务优势、环境优势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论文关键词]接受......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发布时间:2023-02-07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精品 源自数 学科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作......
试论《柱间史》的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柱间史》是伏藏文献中出现较早的一部。相传是吐蕃松赞干布讲述,所以一般也称作《松赞干布遗教》,本文对《柱间史》的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笔者认为即使存在书中涉及到的一些神话传说,及书中的部分内容是由后人杜撰的......
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理性思考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9
" 【内容提要】本文从教学论角度论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分析了造成现实中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原因,并提出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的途径和方法。【摘 要 题】教学与课程【英文摘要】The reform on basic education has been&......
试析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21
" [论文摘要]主体间性教育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阐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并提出了主体间性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以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2-10-01
摘要:儿童时期对于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文学恰恰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精神食粮,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国外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亟待呈现在中国儿童的视野范围内,儿童文学翻译因此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接受美学理论这......
反思美学中的实体论思维(1)
发布时间:2022-12-1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实践论美学(注:这里所说的传统实践论美学主要指李泽厚先生的美学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其他美学理论。)的反思不断深入,美学界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也有了新的认识。许多人为了修正这些不足,推进理论的发......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林黛玉”和“简爱”
发布时间:2023-02-1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林黛玉”和“简爱”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史关乎生产的美学,而接受美学则是关乎效果的美学。众所周知,创作的三要素是指:创作者。作品、观赏者,缺一不可。缺少哪一个因素都影......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民族主义研究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要: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对民族主义给予了热切的关注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把民族主义纳入研究的重点对象,并加以引导。从马克思同共体思想视角对民族主义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廓清民族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见......
论孙中山的一“直接民权”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23
" [论文关键词]孙中山 间接民权 直接民权 [论文摘要】伟太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创建民国、实行议套政治失败后,提出了国民应享有选举、罢免、创韵、复决四权的直接民权的具体方案,以实现主权在民的伟太目标一直接民权是对问接民权......
简谈情感在影视广告中的审美接受
发布时间:2016-05-26
当今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影视广告就如同无处不在的空气一样,对人们的口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合理地将情感注入广告中呢?这就要求广告制作人员在影视广告创作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情感,进行情感渗透,增加影视广告中的人文关怀......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发布时间:2022-11-17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精品源 自作 文 园地 摘 要:文学的翻译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把厡作者的意图艺术地传达出来,使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
从接受美学看通俗情爱歌曲的流行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接受美学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的德国,强调了读者能动地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与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接受者在流行歌曲欣赏中所受的影响、接受者的心理与歌曲接受关系,以及对歌曲创作的重要......
浅谈本体功夫论视域下的李蛰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6-07-04
冈田武彦就指出:在研究一个人的哲学思想时,要把他的体验移人白身,然后设身处地加以体验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在科学的实验中弄清楚他的哲学思想。川能否做到体验的方法,首先在于研究其思想时采取了何种话语体系。所以,本文旨在将研究......
论《无名的裘德》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31
引言 《无名的裘德》(1984)是英国19世纪后期杰出作家托马斯・哈代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在作品中,托马斯・哈代巧妙地将女性和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并以淑的由勇敢抗争、争取独立人格、追求婚姻自由......
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1)
发布时间:2022-09-11
从戏曲角度研究明清女性接受史,不能不关注《牡丹亭》。因为,在封建礼教高压和个性解放思潮涌动的变奏下,《牡丹亭》所讲述的女性故事,正成为那个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象征。立足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考察《牡丹亭》及明清女......
论政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发布时间:2019-10-27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日益推进,在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上,将理论教育运用在生活中,成为学生自我素质修养的一种体现。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对于进一步深化.........
论述卦象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述卦象美学思想2.1 象征之美研究《周易》卦象美学思想,首先必须把视线放在卦象的象征之美上。卦象象征之美,是象外之美,即王弼言:“得意忘象”,而象外之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通过“观物取象”——线条之美,以及“立象尽意”......
文学翻译审美主体思维
发布时间:2023-03-08
文学翻译审美主体思维 文学翻译审美主体思维 文学翻译审美主体思维 来源于www. 文学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应当对作为审美客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转换和审美再现,译文往往反映译者的审美能力和......
主体性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4-02
" 【论文关键词】 主体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主体性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了主体性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的原则及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育的意义,认为主体性教育是......
论“接受理论”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2
" [论文摘要]大学生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网络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多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受教育者的“接受”态度、过程和反馈缺乏研究。......
真理的主体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功能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检验实践的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任何真理一样具有主体性。真理是指经过实践检验了的、主体的认识成果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科学理论。真理的主体性是指真理被一定的实践主体所发现、创建、检验并实现其实践功能的特性。从真理的主体性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功能,有利于增强人们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赢得共识、凝聚力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
接受理论下的当代文学走出去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接受的基础上探讨了接受理论对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启示,并对“走出去”工作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接受理论;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期待视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做好中国文学“走出去”工作,促进中国文学在世界各国的接受与传播,使中国文学真正走向世界,“走进”异域,有助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有助于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新形势下,中国以更.........
新闻媒体接受监督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04
近年来,以采访权尤其是负面报道相威胁换发行、搞广告等种种新闻敲诈现象,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长期以来,报业的事业性质决定了其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无法吸收业外资本,也不能完全产业化,而媒体的第三产业属性则要求......
论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
发布时间:2023-04-12
"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代的一条教育原则,它揭示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主要谈谈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一、教师的主导性问题 在中等师范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处......
特教学校思想品德课学生主体性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31
摘要:在智障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智力缺陷,还有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如将孩子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与世隔绝,会造成其性格孤僻、胆怯;过分溺爱,会使得孩子缺乏情绪控制的能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从智障学生的特点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充分展示并发挥其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教育引导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切实为这些特殊学生的未来考虑,并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
关于主体间性德育:理论图景与价值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11
" 论文关键词:主体间性理论 德育 方法论 论文摘要:“主体间性”被称为“消除现代主体性”困惑与局限的“一把颇能奏效的手术刀”。“主体间性”的提出,不仅对创新德育思维、拓展德育模式、提高德育时效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
审美理想统照下的“感受与表现”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 要: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研究,大都沿着文学他律与自律两个维度展开。但他律与自律的发展并非孤立的而是有一定中介在其中发挥着纽带作用。本文将文学发展他律、自律的中介运行机制定位在审美理想统照下的“感受与表现”活动中。审美......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里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网络传播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计算机网络、网络受众主体以及受众主体对信息接受度等组成的结构系统。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众主体心理机制。 论文关键词:网络受众......
浅论集体主义原则对整体主义思想的超越
发布时间:2023-04-01
" 论文摘要:整体主义思想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表现出宗族、家族整体主义和地区、集团整体主义,民族、国家整体主义,地球、人类整体主义等多种历史形态,并成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但集体主义原则与整体......
艺术表达中“能指”引发“所指”被接受的主观能动性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10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任何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能指是指声音、形状等外在表现形态和原始呈现的表象,所指指符号内在所能反映的概念和引申意义。能指和所指在各类艺术作品呈现的过程中, 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件美的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发布时间:2022-11-27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摘 要: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毛泽东、邓小平都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工程要适应国际的安全环境和.........
试析主体间视角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6
"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从主体间视角“解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得出:“双向适应超越统一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该规律......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家用电器广告翻译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大量外国商品销往中国市场。如何让家用电器在中国市场有个好的销售成绩家用电器生产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家用电器广告翻译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怎样翻译好家用电器广告中的修辞方法,保留原......
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数学思想的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0
《数学课程必需认识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形成了化归思想,就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化归思想并不是教给学生一个模式就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通过不停的渗透和长期的培养训练才能逐渐形成的。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化归思想无处不在,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如空间中的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之间的彼此转化关系;三角函数中的化多角形式单角形式、化未知角为已知角、化多种函数名称为一种函数名称、化高次为低次、化.........
超现实视觉文本的接受张力和解释学空间
发布时间:2013-12-17
超现实视觉文本的接受张力和解释学空间 超现实视觉文本的接受张力和解释学空间 :视觉文化研究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超现实视觉文本的接受张力和解释学空间 李有光,中国人民大学文......
论中国间接代理制度之重构
发布时间:2023-07-17
论中国间接代理制度之重构 论中国间接代理制度之重构 论中国间接代理制度之重构 「摘要」本文通过对间接代理法律概念的重新认识和界定,以及与英美法隐名代理制度①比较分析,得出中国虽然不存在......
浅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7-02-17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来源渠道的多样化,高职院校在校生逐渐占据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的近一半。随着高职学生人群比例的不断增高,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就会更深刻地影响民族国家的未来。从高职院校毕业后应用性专门人才也是国......
论回归世俗生活现象世界中的身体美学思想身体美学研究的历史维度
发布时间:2023-06-13
舒斯特曼开创的身体美学研究正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刮起一股旋风,以新实用主义为核心的身体美学思想振聋发馈。身体美学的提出很晚近,但身体美学思想或者关于身体的思想、观念、身体的定义却是亘古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是因为我们......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
发布时间:2022-12-16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传统德性思想析论,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
主体间性德育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23-03-18
【关键词】主体间性德育 尊重学生 情感沟通 以情激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53-01 学校德育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具有一定互动性。德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
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语文自主性学习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元认知理论作为目前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在学科学习当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基于元认知理论视域来探讨语文自主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具有可行性的。分析目前自主性......
浅议对间接受害人扶养权利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3-07-25
浅议对间接受害人扶养权利的保护 浅议对间接受害人扶养权利的保护 浅议对间接受害人扶养权利的保护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身体、生命和健康权遭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