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自信的凸显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自信的凸显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2 00:01:55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自信的凸显
时间:2023-08-12 00:01:55     小编:

摘要: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浪潮,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文化自信的视野下与新时代发展的趋势互动互融。我们必须结合新时代的特点, 坚持传播渠道与方式的改革创新, 坚持传播思想和内容的丰富完善, 坚持重视文化差异和传播受众等重要因素, 通过各种途径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精神内蕴, 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 传统戏曲; 跨文化传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远稳步发展的基础, 能够促进社会公民思想和精神上的进步, 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能够立足国际舞台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戏曲作为的古老、久远的文化样式之一, 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不管是亚洲还是欧洲, 戏曲一直是最为经典的文化形式之一, 经过岁月的洗礼, 中国传统戏曲融合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元素,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历程

戏曲的精髓来源于生活, 中国戏曲舞台上一个个鲜活的角色其原型大多来自于历史人物, 对外传播时, 国外观众会根据相似的历史和英雄人物性格联想他们国家的历史, 从而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或者在传播过程中以国外的表演形式将本国传统戏曲文化表达出来。因此, 对于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而言, 戏曲文化对外传播也有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戏曲对外传播的印迹可以上溯至南宋时期, 当时皮影戏陆续传播到南亚和埃及、波斯、土耳其、法、英、德等国[1]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出于对外贸易往来的需要, 走出国门进行的各种商业活动也为世界带去了传统的戏曲文化。早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文本译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在18世纪上半叶, 元曲《赵氏孤儿》被传播至欧洲, 甚至出现在其故事基础上改编的新剧本, 引起了部分欧洲汉学家的关注。但是这种陌生的异域文化对于大多数国外观众来说很难接受, 除了满足专业人士的研究目的, 此时的传统戏曲只是身居国外的华人解决思乡情绪的文化形式, 它的传播范围仅限于华人居住圈, 较少向外辐射。因此, 严格意义上讲, 当时传统戏曲的传播并不是一次真正的跨文化传播。进入20世纪, 欧洲学者开始将《汉宫秋》、《赵氏孤儿》、《灰阑记》等着名的中国古典戏曲以全译或译介故事梗概的方式收入中国文学通史或断代史中。此时, 除了中外学者对戏曲文本的翻译, 戏曲的舞台演出也在世界各地展开, 不同国家的人民得以领略中国戏曲的奇妙。20世纪30年代, 一批古典戏剧被通过节译、改译等特殊方式在欧洲国家传播、上演, 例如英国着名史学家、作家哈罗德阿克顿翻译《牡丹亭》中的节选《春香闹学》并载于中国的《天下月刊》[2]。翻译家熊式一先生为适应英国的戏剧文化传统和观众的审美习惯而改变了《红鬃烈马》的主人公姓名、故事主题、人物性格等元素, 将该剧更名为《宝川夫人》搬上英国舞台。熊式一还翻译了《西厢记》在伦敦出版[3]。自50年代始, 中国传统戏剧的译介活动更为频繁, 例如, 哈罗德阿克顿与陈世骧合译了《桃花扇》, 70年代, 刘君恩编辑了《元杂剧六种》。70年代至今, 国际汉学界诸多知名学者陆续出版或发表了相关的研究专着和学术论文, 如杜维廉的巨着《中国戏剧史》、龙彼得的专着《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白之的论文《一个戏剧题材的演化白兔记诸异本比较》等。当代的国内翻译大家许渊冲的《西厢记》、汪榕培的《牡丹亭》、《邯郸记》等译着也在海内外引起过强烈反响。

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自晚清、民国时期开始被大众化, 这时候形成了中国最初的偶像的雏形, 代表人物是梅兰芳、荀慧生等。他们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遣出国公演, 成为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使者。尤其是梅兰芳先生, 他前后进行过访日、访美演出, 在当地盛况空前, 也在客观程度上使得京剧逐渐地被国外大众所了解和关注。以梅兰芳、荀慧生等为代表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借助中国传统戏曲这种形式将中国的形象推向国际, 提高了中国的知名度。

21世纪, 出现国家政府组织、资助, 翻译界、戏曲界通力合作的大规模戏曲文化传播活动。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播事件之一是2008年启动的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该工程由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资金支持, 将传统戏曲经典剧目的剧本译成地道、生动的英语向世界各国读者介绍中国戏曲和剧中蕴含的深厚的中国文化。目前, 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已有23部剧作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的实施做出了贡献。

  二、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1.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途径较为单一

以前的文化传播多通过大众的口口相传, 是一种人为方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现在文化的传播方式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出现了电影电视、网络传播等新型渠道。例如央视的戏曲频道通常会直播一些戏曲节目或播放精彩曲目的音配像, 让对传统戏剧感兴趣的海内外观众欣赏到京剧、昆曲等经典戏曲。再如, 安徽卫视的《相约花戏楼》自开播以来介绍了全国30多个剧种, 邀请了100多名戏曲名家登台献艺。湖南卫视的着名栏目《天天向上》曾经做过戏曲专场, 介绍了湖南花鼓戏、常德丝弦等地方特色的曲种。然而, 我们仍然要承认, 当前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途径将传统戏曲进行对外传播, 传播方式和途径也较为单一, 并没做到多元化传播。[4]即使是最简单的舞台演出形式, 对外传播的数量和曲种也非常有限, 但不乏成功案例。如2015年, 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登上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舞台, 表演了全本京剧《白蛇传》、《锁麟囊》, 得到《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虽然此次活动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成功的商业演出, 但是它在海内外所形成的影响是较为罕见的, 给从事传统戏曲海外传播的工作者带来了极大鼓舞。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仅仅是为数不多的个案, 在众多的戏曲对外交流演出中, 国内演出团体在推广、宣传等工作方面往往准备不够充分, 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国际演出运作机制。

2.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在思想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事实上, 中国传统戏曲属于令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 许多传统戏曲不但舞台演出效果好, 更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如《红楼梦》、《游园惊梦》等经典曲目。但是国内文化界依然存在部分固步自封的思想, 在对外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方面较为被动, 部分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仅限于表面, 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对外传播的传统戏曲内容较为局限。如果没有深层次的传播, 中国的魅力将无法被世界熟知, 无法进一步达到多国交流、合作的目的。

中国传统戏曲作品在国外所表达的思想都是国内最经典的, 但是, 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非常大, 我们所关注的观点也许并不是他们所好奇的, 所以在对本国传统戏曲进行对外传播时, 必须首先了解本国的传统戏曲文化, 将其按照不同的历史背景进行分类, 对于每一种戏曲都应该选出最优秀的代表作进行对外公演传播。另一方面, 为了增进与他国的友好关系, 我们也必须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累, 在输出戏曲文化时对号入座, 根据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选择合适的本国戏曲文化进行交流, 而不是盲目地表演, 不然就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甚至会违背他国的传统习俗。[5]中国的戏曲故事和中国的历史是密切联系的, 对于一些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而言, 接受和领悟中国传统戏曲所传达的精髓是非常困难的。

3. 中国传统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普遍忽视受众因素

异质文化传统、戏剧文化差异、异国语言与历史背景等是影响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传统戏曲的海外传播对文化的差异认识还不够充分, 忽视对国外观众接受心理、兴趣爱好等的深入研究。因此, 当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呈现在外国观众面前时, 后者对戏曲的评价标准和欣赏角度完全不一样, 他们会结合自身的文化思维、审美经验和教育背景来看待中国传统戏曲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使得多数受众在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时仍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 像打戏精彩、情节紧张的《三岔口》、《大闹天宫》、《长坂坡》等传统剧目更容易受到国外观众的欢迎。

  三、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文化的交流互动日益增多, 给我国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化交流的开展要遵守更多的国际规则, 但是只要我们及时了解分析国际形势, 把握住自身的文化优势, 坚守文化自信的内心, 将有助于更有效地传播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

1. 从戏曲的文化内涵上考量, 展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中国传统戏曲属于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 其历史源远流长, 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经历过五千多年历史的洗礼, 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庞大的文化体系。之所以说戏曲是中国历史的结晶, 是因为传统戏曲大多是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大背景下, 根据历史英雄事迹、名人传说等演变而来, 旨在赞美和传颂高尚的品质和民族精神,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杨家将的舍身卫国等故事。观众从戏曲欣赏中补充了历史知识, 开阔了眼界, 但从深层次来说, 观众了解了中国文化, 通过戏曲内容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感受和学习到了故事背后的精神真谛, 从而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充实而又丰富。[6]又如传统戏曲中的清官戏歌颂的是官场上的清正廉明, 提倡的是杜绝贪污、为国为民的为官之道, 代表人物是包拯、海瑞等历史上着名的廉洁官员。对于观众而言, 这样的传统戏曲传达了对职业价值的思考, 无论是什么职业, 恪尽职守是最基本的原则。

因此, 中国传统戏曲不仅仅只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 也包含了更多的精神诉求。此外, 我国戏曲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优秀品质,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优秀的品质传扬出去, 树立更好的中国形象, 增进与其他各国的友好关系。

2. 从戏曲的创新发展上考量, 展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我们应该挑选有创新意识和有能力的戏曲表演人才, 因为对于戏曲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而言, 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质表演艺术家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7]全球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播要求艺术家既不能死守传统戏曲的陈旧表演方式, 也不能只懂得创新而不了解传统戏曲的精髓, 也就是说, 既要达到传播传统戏曲思想的目的, 又要满足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海外演出表现不俗。它吸收了诸多现代戏剧艺术元素, 先后在美国、英国、希腊等地上演, 其演员也大多是专业素质过硬、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人。这些青年艺术家走出国门之后, 其一言一行都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 他们和传播至海外的戏曲艺术所代表的都是中国的文明大国形象和文化精神, 为中国传统戏曲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8]

与此同时, 也应当做好戏曲行业生力军的培养工作。近年, 国家逐渐加强对传统戏曲的重视程度。为了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和接班人, 传统戏曲被列入高等院校的教育专业行列中, 以期能够找到更多合适的戏曲继承人和传播者。在教学资源上, 派遣有名望的戏曲艺术家进入高校开展教学, 无论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还是表演经验的传授, 他们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在财力上, 投入更多的资金注入戏曲研究领域, 满足和激励研究人员的基本需求和积极性;在物力上, 投入戏曲教育和研究所需求的一系列设备, 提高和加快戏曲教育效率和研究进程。

此外, 在社会传媒方面, 国家应该加大戏曲的社会宣传力度。民间也是有很多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的, 他们对传统戏曲的热爱和领悟并不输于学院派。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手段吸引他们聚集在一起交流,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不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同时, 社会上还有一批忠实于传统戏曲的观众, 他们的口口相传或是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源源不断的后起之秀, 成就大批戏曲文化的传播者。

  3. 从戏曲教育上考量, 展开跨文化传播活动

中国传统戏曲可以插入到很多对外汉语课程中进行讲解, 使外国学生既学习了汉语知识, 又了解了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和文化, 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一举两得。在戏曲的氛围下学习是对中国文化的切身感悟, 也是对汉语学习的情景模仿, 从而丰富了汉语教学手段, 提高了汉语学习效率。[9]在戏曲文化的熏染中, 汉语学习者经过自身的感受会对中国戏曲文化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共鸣, 从而通过戏曲搭建起汉语学习者与中国人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总之, 中国传统戏曲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标志。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 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要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传播, 需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对传播途径和手段、传播的思想内容进行创新和完善, 还应当充分重视传播受众的因素, 将中外文化差异、接受国的戏剧艺术传统、接受心理和审美经验等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如此才能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成为对外输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坚持对传统戏曲展开长期和有效的海外传播, 反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每一位身处全球化洪流中的中国人都应该以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 做好传统文化的守护人与继承者。

参考文献

[1]林一.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的创新模式[J].戏曲艺术, 2014, (04) :70-75.

[2]高璐夷.我国传统戏曲文学走出去的思考与启示以《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J].中国出版, 2016, (09) :26-29.

[3]蒋秀云.中国古典戏剧在20世纪英国的传播与接受[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1.

[4]唐婉莹.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之行[J].投资与合作, 2012, (08) :17-20.

[5]孙波浪.浅析戏曲跨文化传播[J].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 (05) :4-11.

[6]徐冉.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7]桑颖颖.中国戏曲的翻译和海外传播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8]陈国华.中国传统戏曲海外传播问题探究[J].中国戏剧, 2013, (10) :70-71.

[9]刘虹.元杂剧跨文化传播策略初探[D].太原:山西大学, 201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