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文化空间视界下的黄梅戏传承与保护

论文化空间视界下的黄梅戏传承与保护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8 00:35:38
论文化空间视界下的黄梅戏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2-12-18 00:35:38     小编:

摘要:黄梅戏作为地方戏的重要代表,曾经盛极一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变迁,乡村民间文化急剧流失,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削弱,黄梅戏的传承与保护陷入困境。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传统村落的消失、过度的文化功利主义以及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缺失和错位,都加快了黄梅戏的衰落。传承与保护黄梅戏,必须重建其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中心镇村体系规划建设中,应在相关的戏曲文化活动密集区优先把黄梅戏文化的“安放”纳入公共空间布局。

关键词:公共文化空间;黄梅戏;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乡愁

当前,各地正在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有的省明确提出建构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主体的乡村地区镇村体系规划。随着规划的实施,今后一段时间内大量传统村落将会被撤并,广大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分布聚合空间和网络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过去熟悉的、由一个个自然村落构成的农村将不复存在,我们的乡愁将难有着落。这样一个我们不熟悉的、新的农村,将会给传统的、已经残缺不全的民间民俗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种陌生的中心镇村格局又将如何涤荡脆弱的戏曲文化遗产?在镇村化的潮流中,黄梅戏能否维系它的乡土性和存在感?都需要文化学者作出思考。

一、传统民间文化和戏曲的精神价值及其空间依赖

传统文化主要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学者们对此基本达成共识。正如梁漱溟先生曾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和主体是乡村,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1]也就是说,它来自乡村,又服务于乡村社会的基本格局。这种对传统文化本源的理解,凸显了民间文化的地位。即使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社会转型期,以农耕生活为背景、保留较多传统色彩的民间文化,仍然是工业文化、城市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和情感依托。

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官方文化不同,它是由社会底层的民众创造的、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民众文化,具有自发性和通俗性。学界在做学术研究和田野考察时,通常将民间文化分为民俗文化、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三个板块,有时还把民间文化称作“小传统”,而把精英文化、官方文化称作“大传统”。从这个角度看,地方戏曲文化属于地方性知识系统和“小传统”的一部分。

民间文化对于乡村生活,甚至对于传统中国的整个社会生活和个体的人格性情,都具有难以估量的意义。以民俗为例,作为民间习俗,除了长期沿袭、相对稳定的伦理、礼仪、风尚、惯习和传统之外,民俗还包括一套符号、节庆、仪式、禁忌和戒律的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反复作用下,社会生活的规范和程式得以再生产出来,社会基本秩序和伦理纲常得到表述和遵从。传统的民俗文化正是通过群体参与、反复操演和不断学习模仿节庆、仪式和表演等,增强了集体意识和身份认同,培养了人们对族群和村社的归属感,由此又建构起更大社会范围的一致性。

在皖江流域,黄梅戏既是民俗生活的具象化,同时也是民俗内容的组成部分。例如黄梅戏《天仙配》中,董永卖身葬父就是遵从“孝”伦理及相应的风尚习俗的一个例子,《天仙配》对“孝道”的推崇,实际上也是民间文化“小传统”对儒家伦理“大传统”的呼应和保持一致的方式。黄梅戏也是以娱乐形式表现出的民间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对民间社会精神文化起形塑作用,具教化功能。它粗线条地勾画出人们认识和诠释世界、社会秩序、人生价值、历史传统的意义框架,同时也铭刻着以村庄生活为轴心的集体记忆。哪怕是以后走出了这个区域,只要一听到黄梅调,就会溢出浓浓的乡情,乡愁因此抽象而具体。要留得住乡愁,就要留得住民俗文化,包括戏曲文化的语符。

传统戏曲与其他传统民俗一样,其存在都依赖于特定的公共文化空间条件,黄梅戏也是如此。首先,它们都是极具地方性或乡土性的文化形态。在传统中国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自成一体,世代传承,大多在较小区域流传,有些在较大范围传播,但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就戏曲而言,最初都具有民俗文化个性和鲜明的地方色彩,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所有的戏曲都是地方戏。因而,黄梅戏等地方戏能够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持续繁衍流传。其次,它们赖以存在的文化空间不是宏大空间,而是小微空间。如黄梅戏在其原生态阶段,并不具备在较大空间和舞台演出的条件,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可能成为演出和观看的场所。正如有论者所言:“在现代社会,随着宗族和宗教文化淡出乡村,乡村文化生活由全民性、狂欢性、公共性转向小众化、日常化、私人化,演出实际空间日益变小,但因其公开演出的形式其实也是村庄公共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依然凝聚了超越家庭和宗族的人情空间。”[2]第三,无论剧种大小,其生存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条件支持。戏曲界有句话,叫做“水路即戏路”,船行至何处戏就演到何处,少时的鲁迅泛舟去庄外临河的空地看戏,船与水也构成了社戏传播的空间要素。因而,古往今来,戏曲的精神表达需要一定的物质空间,这种空间同时还是精神的、意义的、文化的。

二、戏曲文化的空间缺失和错位

当下,传承和保护戏曲文化的呼声很高,政府和各界举措颇多。但是不能不说,执行情况,或者说其实际效果,还不理想。在城市中,相当一部分传承和保护措施不接地气,和民间文化难以衔接。而在广大乡村地区,问题更为突出:戏曲文化和其他民间民俗文化一样,或者被淡化,或者被遗忘,或者已异化:极端地商业化与工具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迅速转型,皖江地区乡村民间文化也正在急剧流失,其传承与保护受到巨大挑战,客观上加快了乡村生活的碎片化,削弱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宗族和士绅是地方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民间娱乐、祭祀礼仪和节日庆典的有力组织者。由于原有宗族体系的解体和士绅结构的瓦解,民间娱乐活动,包括地方戏曲演出,失去了组织依托和资源支撑。建国后,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鼓励建立各种业余剧团,开展了大量演出活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转型和生活环境的深刻变化,传统戏曲文化和戏曲活动的维系与运转越来越困难,其民间性也大打折扣。各级文化机构和基层半官方文化组织推动的文化娱乐活动并不少,但是它们通常凸显的是文化娱乐的知识传播和教化作用,它们想教育农民、改造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把农民更紧密地纳入体制的轨道,因而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民间性文娱活动,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这么一种对峙的情怀:于游子们而言,乡愁是一种浪漫的情怀;于原住民而言,乡愁却是痛苦,是一种努力要摆脱的宿命。 更严重的是,外出务工及经商所造成的乡村青壮年群体大规模非农化、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社会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乡村成人群体的衰落,不仅使乡村社会减少了活力,也使戏曲活动既失去了最大的观众群,失去了大量的演出参与者,更失去了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相应的场域。乡村社会的“空心化”,使乡村戏曲演艺活动难以开展,局面尴尬,许多璀璨一时的地方戏曲艺术难以为继。在乡村社会,我们不仅面临着人口结构的断裂,也面临着乡村民俗文化根基的断裂。[3]因而,乡村社会的这种“空心化”变迁趋势,也是乡村文化空间密度的稀释。

跟“空心化”相关,也是“空心化”的客观后果,还有一个重要的空间因素必须提及,这就是乡村社会中“村落的消失”。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遗产,冯骥才2012年曾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4]数千年来传统中国乡村社会“聚族而居”的模式正在发生巨变。以致有人发问:二三十年后,“村庄”这个东西还存在吗?我们无法确知未来还剩下多少村庄,但我们可以预知,村庄消失这一趋势必将对乡村民间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以后,一些民俗和戏曲的演出场景,将不再以乡村为背景,而是以更大的聚落格局――镇村为背景。以前许多因村庄而兴、依村庄而存在的民俗事象,会以什么形式继续存在下去或不再存在,值得关注。继村庄形态之后的镇村形态,空间的改变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农时节奏和农耕劳作模式渐已远去。村落文化的消逝,将会如何影响戏曲文化的变迁,也值得探讨。

戏曲文化上的功利主义和戏曲文化空间的缺失,二者叠加起来,造成本已紧缩的戏曲文化空间的错位。古往今来,戏曲文化的产生和传播无疑具有相当程度的功利性。白天观景,晚上看戏,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生活,它至少是健康公民(或游客)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自由的、健康的选择。然在提法上,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引申到戏曲搭台、经济唱戏,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戏曲政策是弊大于利的。地方戏曲和许多传统民俗的命运一样,过度地开发,不断地、机械地复制,它的文化含量被大量稀释,离文化的概念会越来越远。当我们强调戏曲是一种资源,努力把戏曲演艺翻版为一种旅游业态,甚至把最能撬动游子之心的乡愁转化为换钱的商业行为――凡此种种,导致传统戏曲民俗在记忆中的温情与流光不再,也就不可能调动民众的自发参与。而没有民众的自发参与,戏曲文化就跟乡村民俗文化渐渐疏远,戏曲文化也就渐渐被稀释以致被淡忘了。

传统戏曲民俗文化的流失和稀释,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和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负面作用。在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中,娱乐活动始终行使着综合功能,它是一种共同参与、共同拥有、共同完成的活动,是集体意识的凝聚和认同过程的重要环节。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它都承载着社会整合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乡村集体性的民俗活动包括公共的戏曲演艺活动的不景气,就印证着乡村公共生活的式微。

从文化空间的角度看,上述社会变迁给传统戏曲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冲击,它历来所依赖的空间图景不复存在,区域文化在趋同,民俗文化式微,地方戏曲的文化特质难以为继,其空间特征越来越模糊。村落不见了,传统耕作方式中的“田间”、“村口”、“屋前”何在?激发民间艺人创作、吸引乡村民众观演的聚落背景和空间条件正在消失。虽然传统戏曲并非只“俗”不“雅”,但精英文化或曰“大传统”对民间文化“小传统”及其价值的忽视与低估,造成了现代变迁中乡村文化传统与文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传统戏曲文化没有了空间,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

三、公共文化空间的再造与乡愁的安放

何谓公共文化空间?在不同的学科中,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差异很大。城市规划学者把道路、节点、边界、标志和区域看作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五要素。在西方,中世纪之后出现的城市广场,如巴黎的协和广场和巴士底广场、莫斯科的红场等等,往往被看成典型的公共空间,公民或市民在这里漫步、聚会,议论时政、观察时尚,有的也用作集市和庆典场所。在一些社会科学学科中,则赋予了公共空间更多的文化精神内涵,如社会学强调它是公共场所和公共性的叠加,认为它是在特定空间中具有公共性的、相对固定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交往结构方式。[6]那么,按照社会学的理解,“公共文化空间”就是公众参与的、相对固定的、用于文化交流和交往的公共场所。

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建筑、场地当然是重要的、必需的,但是这又不仅仅是提供一栋建筑或一个场地这么简单。要满足社会学的定义,文化交流和交往就需要一定程度制度化的文化组织和制度化的文化活动形式的支撑,从而才能构成真正的公共文化空间。 从以上分析可见,公共文化空间显然具有四个基本要素:一是物理意义上的特定空间,包括广场、会堂等场所或狭义的物理“空间”;二是公共性,也就是对公众敞开,便于公众参与,它不是私人性的,不是封闭的;三是文化性,它专用于文化活动,或便于文化活动的经常使用,而不是商业性的,或商业性过强的;四是一定的组织性或制度化,能保证这些场所经常性地开展文化活动,而不是经常性地处于空置状态。在四个要素中,物理空间是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但是公共空间不是空的,其内容要有文化注入和丰富。我们之所以认为这一轮以中心镇村为主体的乡村地区镇村体系建设给戏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机遇,也正是基于乡村公共的、物理的空间的重组在理论上有利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建,克服过去由于村落分散造成的公共空间设置困难,从而有可能在“四个要素”的各个层面上扭转不利于传承和保护黄梅戏这样的文化遗产的乡村文化空间格局。

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上,在实施中心镇村体系规划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皖江地区的地域文化分区特点,注重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完整的戏曲传播活动需要一套文化空间支持系统,依赖于三个空间条件的匹配,即地域文化空间、社区文化空间和观演文化空间。皖江地区就是一个地域文化空间,它不仅仅在文化态度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的及物质的层面上,决定了这个空间是否以及能否真正承载和支持黄梅戏文化。就戏曲表达形式的充分性来说,社区的文化氛围对黄梅戏来说也很重要。观众由衷地爱看戏和被动员去看戏,其间的差别自不待言。戏台、剧场、音响、环境,这属于观演文化空间的范畴,这些要素的质量关系到戏曲表达的质量和最终效果。

要传承好、保护好黄梅戏,就要着力培育其文化土壤和文化根基;而要培育好这一土壤和根基,相关文化区域,特别是皖江地区,首先是安庆市,应该负起更大的责任,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上勇于担当,肩负起为黄梅戏的传承和保护创造地域文化空间的使命。在安庆市区,黄梅戏的公共文化空间缺失问题已有显著改观,“街场黄梅”(街头和广场)方兴未艾,群众性演艺活动所需的大戏台也在持续建设之中,城市的乡愁算是有了一定的着落。罗岭黄梅村等处的乡村戏曲活动也颇具规模。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值得继续推进。其次,在戏曲至少在戏曲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和戏曲文化活动的密集区,当然也包括黄梅戏文化保护区,要善用“政府之手”,发挥国家意志的推手作用[7],把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纳入公共空间建设布局,为黄梅戏等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构筑必要的社区文化空间。第三,在规划设计上要构建物理上的黄梅戏观演文化空间,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及农民文化乐园的设置,整合文化空间资源,在中心镇、中心村(新型社区)建设或提供以群众性黄梅戏活动为重要主题的大小广场、会堂、会馆、戏台、舞台,为公众提供展示、观赏、参与黄梅戏的便利。在使用和管理上,要彰显它的公共性、开放性,以鼓励和吸纳大批公众参与为宗旨。必须强调,没有这样的空间,(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39页)黄梅戏的传承和保护就是空话。建构这样的空间,是黄梅戏得到传承和保护的必要前提。第四,在体制机制上,要确保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本色,使之主要用于群众性、公益性、周期性的公共文化活动,而不应以经济收益为重[8];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扶持乡村各种群众性的剧团组织,倡导和培育各种自发性的戏曲小群体,尽可能地留存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真正把乡愁留住。

参考文献:

[3]庄孔韶,等.时空穿行: 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48.

[6]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与村庄秩序基础的生成[J].人文杂志,2004,

(6):164-168.

[7]方冠男.戏剧与国家意志的历史书写[J].戏剧文学,2014,

(11):44-55.

[8]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J].民间文化论坛,2007,

(1):98-10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
试论潮剧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2-23
【摘 要】潮剧是我国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艺术积淀深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课题。然而,对潮剧的传承与保护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
赫哲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赫哲族的衣、食、住、行、游、购、娱等都离不开与其息息相关的鱼文化,吃鱼肉、穿鱼皮、水上交通工具、民间的鱼皮画以及鱼皮工艺品等,都彰显了赫哲族特有的鱼风情。 一、赫哲族鱼文化......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2-11-30
前言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年,中国政府开始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3月,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2006年,国家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确立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吕家河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6-28
摘要:吕家河民歌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国汉族民歌中弥足珍贵的半坡遗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吕家河民歌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民间文化瑰宝有走向人亡艺绝可能,如何处理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家河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利用之间关系,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吕家河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图分类号:J607;G12.........
简论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2-19
" [李文琪摘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阐述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
从洛阳空竹发展浅析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2-11-25
摘 要:抖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不单单可以增强体质、发展身体协调性,同时也不失为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表演,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在传统文化及传统体育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今天,抖空竹作为一种传承已久的民间......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板凳拳的传承及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板凳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传统武术 论文摘要: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角度,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归纳、类比和分析,在初步查明板凳拳起源与传承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板凳拳传播的诸多因素,......
张掖民间小曲子的艺术特色及保护传承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引言:甘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中,无论是烽烟四起的战争年代,还是繁荣安定的和平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异国使臣、商贾、僧伽、将士、艺人在这里的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交流融合,荣辱与共,积淀了甘州丰博而又独特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璀灿夺目的历史文化,蓄积为灿烂而又永恒的文化宝库,民歌小调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万古不灭的精神财富。二、历史探究音乐在甘.........
浅谈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空间传承
发布时间:2022-10-26
摘要: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观的发生、发展离不开街区中的空间。文章从文化景观的空间构成、空间传承的手法等角度,对城市历史街区文化景现的空间传承进行了内涵及形式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街区;空间传承 历史文化街区......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29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视觉文化研究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黄梅戏历史与现状之思考 精品 源自地 理 科 一 关于黄梅戏的历史 黄梅戏的历史很平凡,没有......
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7-27
通过调研,发现了一批具有邢台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项目。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希望对你有.........
论敦煌纹饰的数字化表现与传承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05
敦煌的传统纹饰,包括自唐代开端运用的变化无常的卷草纹饰、莲花、忍冬、菩提以及华盖、法轮、璎珞等等,是中华民族吸纳外来宗教文明而改形成的朴实而有特点的佛教装饰纹样。这些图案纹饰,普通装饰在洞窟中的龛楣、平棋、藻井等处,不但......
对音乐教育者的视角看裕固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1-27
对音乐教育者的视角看裕固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对音乐教育者的视角看裕固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对音乐教育者的视角看裕固......
FLASH网络动画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5-09
FLASH网络动画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的一种,它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与土家族生活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西兰卡普wWw.LWlm.com”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宗教伦理以及生活方式的一......
满族舞蹈艺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满族的传统文化有着其特有的魅力,而满族的舞蹈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满族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本文就满族舞蹈艺术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满族......
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6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各种高科技和电子信息技术,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高速化、信息化生活的同时,却总觉得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少了。人们在闲暇时更依赖于电子产品带来的快乐,甚至连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等方式进行,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下面本文根据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进行讨论。关键词: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
论贵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建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9
【摘 要】贵州的传统文化是以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为主题的多民族文化的凝聚体,是激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博大精深的地域性文化,是劳动人民共同财富。在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了人们的重大任务。 【......
黄梅戏生态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 要】有着平民性、博采性及自由灵动等艺术特征的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原生态黄梅戏拥有着传统戏曲所原有的生态形式和因地制宜的媒介形式,再生态黄梅戏以正规剧场为媒介形式,后台“他者”元素则被变异生态黄梅戏所引入。......
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有其自身特有的群体优势。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面和较强的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如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发挥所长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2-12-20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一、http://WWw.LWlm.cOM传统文化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根据英文"Traditional and Folk Culture"翻译而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中使用的概念是"采用传统生活方式的本土和......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发布时间:2022-12-19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文章 来 源 教 育 网 【摘要】本文阐述了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义,并以贵州天龙屯堡古镇为例,从旅游展演的崭新......
浅析现代旅游背景下古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发布时间:2022-12-22
【摘要】在我国各类城市中,古都以其特殊的政治和行政地位,浓缩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精华,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为古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文明的游客行为、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产品开......
浅谈当代设计与文化传承一一论中国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当代设计的矛盾
发布时间:2022-08-05
哲学、科学与艺术, 这三者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 科学是认识论, 是求索必然理性的表达:艺术是人性论, 是寻找自由情感意象的表达: 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起始和终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哲学, 是造物的理念和态度, 科学是造物的技术和方法, 而......
媒体融合视阈下传统文化的多维演绎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2-24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引爆话题,还多次获得同时段收视率第一,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5,受到大量年轻人的点赞和热捧。据统计,人民日报2月4日发布的视频中国诗词大会才女武亦姝高达到4317万播放量;2月以来,有30篇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的微信文章阅读量突破10万+。《中国诗词大会》满足了大众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渴求。央视作为主流媒体,担负起了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责任。无论时代如.........
黄梅戏艺术数字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3-06-30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数字化时代。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其它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的数字化起步早,成就斐然,但也存在着诸多有......
论文化传播与文化历史传承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在空间上横向发展,而文化传承是一种在时间上纵向发展,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相互影响。以现实的传统文化或传统技艺为例,探讨影响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的因素。希冀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
嘉兴灶头面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要:本文对嘉兴灶头画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指出嘉兴灶头画不仅反映了嘉兴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祈愿。最后对嘉兴灶头画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灶头画;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
讨论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与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03
1 影响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1.1 人文因素 民间音乐文化存在的因素是哪些? 区别于他国的文化在哪? 比如莆田的文十番锣鼓, 是早期农村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主要活动。人们在农村社日的时候经常聚集演奏和演唱文十番音乐, 曲调......
黄梅戏的未来表演趋势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黄梅戏作为我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一员,虽然其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受众群体层次,都没有京剧那样的深远影响和耀眼魅力,但是黄梅戏......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31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河南省地处......
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陕北说书的发展史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做好陕北说书的保护和传承:利用大众媒体和小众媒体;推进说书艺人进驻旅游景区说书活动;做好静态保护工作;推广陕北说书电影与电视剧的制作;用经济资助的方式推动陕北说书......
商业开发背景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利用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要】广东韶关乳源瑶族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男女老少都要欢度盘王节,祭盘王、唱盘王、跳盘王等都是庆祝盘王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依靠口头相传、世代相授而保存下来,在......
保护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6-26
近百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寻求自身发展的要求,或多或少地被淡漠了,甚至于主动抛弃了一些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就其本身的内在精神而言,和我们如今所崇尚的西方精神并无二致,甚至更加博大精深。 ......
论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表达 设计思想通过设计来得以表现,传统文化制约着室内设计的发展。设计思想与时代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具有文化的传承属性,每一种设计思想都伴随着特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在时代的发展和继......
简论大学对戏曲传承发展的文化支持
发布时间:2023-01-09
摘要:在国家“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中,大学是一个重要纽结。地方高校和地方戏曲具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大学和戏曲也具有类似的教化功能。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提供文化支持,为戏曲传承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更充分地实现自身价值和......
试论高职和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2-11-11
" 论文摘要: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过程,遭遇到了传统文化根基与现代文明间的冲突,多样化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和选择性保护与传承的无奈,“传人”的逐渐衰微和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漠然。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设置原生态民歌表演专业,......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我国档案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非物资文化遗产档案记载着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档案在文化的传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我国特别重视档案和档案的保护工作。本文对档案保护的研究工作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提出......
民间美术知识产权的界定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要]民间美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民族、族群,其权利主体的权利包含精神性权益和经济性权益;民间美术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民间美术作品。在民间美术知识产权的认定中,应坚持原真性原则和独创性原则。基于民间美术权利主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我国,应建立个人、集体和国家三位一体的民间美术权利主体制度。[关键词]民间美术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原真性;独创性近20年来,民间美术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引起.........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传承发展与保护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要:指出了在长期的山地生活中,西南山地各少数民族形成了本民族的传统生态文化。以哈尼、苗族、侗族、仡佬和傈僳族等山地民族为例,提出了西南山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传统及现代产业开发式、民俗节庆活动式,村规民约式,学校......
“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20
一、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背景 一带一路 重要战略,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贯穿于亚欧非大陆,一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的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
财政空间与社会保护政策述评
发布时间:2016-09-28
摘要:财政空间一直是各国政策热议的话题,社会保护投资作为一项针对不同人群的福利性措施,国际劳工组织的全球社会保护运动的目标即为通过建立财政空间而发展全方位、协调一致的社会保护制度。通过探究撒哈拉沙漠以南部分地区关于创......
文化的民间传承机制与传统诉讼理念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1-16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我国传统“无讼”诉讼理念的形成机制在于国家与民间的互动:上层文化人士创造出一大批凝聚着儒家和谐政治理想的“无讼”文化产品,这批产品经过下层文化人士以戏剧演出、说书等方式将之推到普通群众的面前,使普通群......
基于网络游戏的文化软生产集聚与文化空间重塑
发布时间:2017-04-20
一、网络游戏:作为文化软生产形态 在文化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意的非线性及效益扩散带来了文化生产的多态化与文化空间内涵的重构,使得文化产业的生产形态呈现双向度,并嵌于时间与空间裂变重组的现代文化生产形态变......
论网络空间中未成年人保护的多元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3-07-09
随着我国对网络空间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互联网时代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探索也进入新阶段:《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纳入立法计划,201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取代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统一负责网络业务的审批和日常监管。在此背景......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 始于2011年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试点,主要定位于增加耕地,保障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但由于受区位、土地性质等的制约,单一性的开发未能充分发挥未利用地的功能价值。基于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
“现实的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 党中央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着实践基础薄弱、社会性缺失和全面的历史性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从实践、社会、历史三个向度提供了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
西塘:传承与守护下的醉美江南
发布时间:2023-06-07
古镇西塘,醉美江南。 六千年耕读文明汇天地之精华,三千载水韵文化纳自然之灵性。“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西塘宛若一部交响乐,奏响了千年长歌。 清晨的西塘古镇苏醒,老街宁静而从容,女人们在岸边不紧......
嗨子戏传承与发展刍议
发布时间:2023-04-28
安徽阜南位于安徽西北部的淮河两岸,是连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交通网络。独特的区位环境造就了该地区文化资源的发展。其中,有“天下独一戏”之称的嗨子戏便是阜南地方剧种的代表。 一、嗨子戏历史发展轨迹 作为一种地方戏,嗨子......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要]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气质所在,也是一个民族繁衍与发展的根系所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儿童是这种文化延续的最初受用者。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区域性商业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要: 传统文化在区域性商业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设计内涵、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通过探讨文化传承与区域性商业设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性商业设计在文化传承方面遇到的问题,探索传统文......
浅谈拉祜族音乐舞蹈文化—— 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2-11-01
提起澜沧,你可能觉得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但提起电影《芦笙恋歌》,热爱音乐的你就会对这个地方产生一种美好而亲切的感觉。这里山川秀美,地灵人杰,勤劳质朴、富于创造的拉祜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拉祜族有自己的语言,由于同汉族、傣族交往密切,多能兼用汉语和傣语,过去部分拉祜族曾使用过西方传教士创制.........
地方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13-12-17
地方戏是一门综合性,如何适应社会,适应人们新的审美需求,是当前摆在戏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前进,文化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不断变化、更新和拓展,戏曲艺术独占舞台的现象一去不再复返。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加强地......
谈传承与变迁: 影视作品中的社火文化
发布时间:2022-11-02
相较于历史悠久的社火,社火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则要晚得多,大体应该是在现代民俗学、民族学( 人类学) 在中国兴起之后,特别是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迅速兴起的十余年间。本质上,社火与社火文化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
传统民间艺术的城市空间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空间设计越来越追求美感,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展示当地的特色,设计师们在不断的进行探索想将两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风味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对传统的民间艺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寻找出传统明见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相联系的部分,加以想象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象。这种设计理念的诞生暗示着人们对城市空间设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预示着我们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O2O模式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12
O2O模式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纵观古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实在是精美繁多,从苏州的刺绣云锦到景德镇的陶瓷,从唐诗宋词到丝绸之路,从孔儒文化到宋明理学可是这些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并没有完好无损的保存和继承下来。从国外来看,端午节已被纳入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茶道也成为某个岛屿文化的象征。而《文化多样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发布时间:2023-05-02
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文化安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进入高层视野和民众关注的“热点”。这是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复兴进程的必然。 这个话题并非哗众取宠、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居安思危的历史与未来的......
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23-03-11
我国疆土辽阔、地大物博,绽放着绚丽多彩的55个少数民族。由于他们的地理环境、温度差异、风俗习惯、生产劳作方式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如傣族民歌其旋律委婉、细腻、抒情,歌曲有孔雀歌,喊扎,乐器有筚、光隆等;维吾尔族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情绪热烈欢快,歌曲有《十二木卡姆》、《麦收歌》,乐器有萨塔尔、弹布尔等。这些都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城市空间应对
发布时间:2023-03-27
养老设施配置与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应形成市、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空间结构。老年人各种机能随着年龄增加退化,活动空间缩小,为老年人创造弥补性和支援性的居住环境,提高适老化程度已成当务之急。城市养老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中长期生活照料、专业护理以及生活辅助等综合性服务的公共设施,既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和福利院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托生活照料和专业护理的机构养老设施,也包括为普通社区中的老年人.........
网络模式下柳琴戏的传承培育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柳琴戏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形成并发展开来,其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等省份。早在2006年,柳琴戏就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越来越弱,而且有消亡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其保护......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发布时间:2013-12-17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点分布区,56个少数民族中有85%以上聚集于该地区。各民族......
形与意的追求―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在家居设计中要表现出文化品位,当然得将这一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而在当下的室内设计行业中,如何能将形与意融合,能在设计中展现出中国传统元素便成为了......
浅论传统村寨文化遗产保护
发布时间:2022-08-21
摘 要: 传统村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该是一个新的话题,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行业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应该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遗产部门的重要义务和职责。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
东北大鼓的发展现状与保护传承措施
发布时间:2023-07-04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历史当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记录了无数个值得回味的瞬间,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东北大鼓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东北大鼓是广泛流传在东北三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曲艺形式,极具......
伽师县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人们最近几年来十分关注的问题。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已不如从前。 ......
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 提要】 中国 民间叙事学领域长期盛行的是文本的历时性 研究 方法 。本文则另辟蹊径,从“表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两次兄妹婚神话表演事件的个案 分析 ,展示了民间叙事的动态而复杂的传承、表演和文本化的过程,并指出这一......
浅论富宁土戏的保护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富宁土戏形成于清乾隆或嘉庆年间,至今约有279年历史。是云南壮剧中渊源最早、戏班数量最多、声腔流派最丰富的剧种。研究富宁土戏保护,可以给云南壮剧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有效经验和理论指导。对土戏的保护涉及到对戏班艺人的......
谈新媒体语境下传统文化数字化演绎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1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技术被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深刻地影响社会发展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并且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这样一个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信息......
浅析民商法视域下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法律保护
发布时间:2023-01-31
一、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立法实践及存在的法律问题(一)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立法实践从立法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在进行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保护时所适用的最根本的法律依据绝大部分来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除此之外,各类中央或地方的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有关的各种规章也被作为法律依据。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体现了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对发扬我.........
解释论视野下保证期间制度的反思与重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关键词: 保证期间 除斥期间 保证责任 私法自治 诉讼时效 内容提要: 从司法实践来看,保证期间已成为保证关系中的难点问题,引发了诸多争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对其规定比较混乱,有待厘清。对保证期间的理解与适用应坚持私法自治理念。......
空间转向视阈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7
引言: 面对文学在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现实处境,大众文学、通俗文学开始成为主流文学,传统文学的完整性、趣味性,开始趋向平庸化、零散化,加之网络文学的出现及相关理论视阈和阐释方法的应用,也起到了一定消极作用,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
论意识的空间性传播
发布时间:2022-12-07
1意识具有空间传播的属性 人的大脑由思考到采取行动的过程,大约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外部刺激信息元和海马记忆信息元的采集采集信息元与记忆储存标准的比较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形成意识形成意志最后形成语言。所有物质都是由电子、质子、......
傣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各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加大了力度。为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过程还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和......
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7
近几年以传统文化为原素材的电视节目不断兴起,从最初的《百家讲坛》一家独秀,到后来央视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三档节目,各地卫视也接连推出《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唐诗风云会》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2014年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要求“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全民族文化.........
场域、惯习与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3-07-17
员角色也更加丰富,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有花旦、青衣、老生等九个行当,各行当的声乐技巧、身段工架乃至化妆服饰等各种造型手段,也都形成了不同程式和规则。 据统计,南昌采茶戏流传下来的老戏共有121个,包括......
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1)
发布时间:2023-05-0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点分布区,56个少数民族中有85%以上聚集于该地区。各民族 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 的一笔财富。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
丹砂古县之贡品丹砂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及开发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可以繁荣人类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生产生活的载体,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现阶段科技社会大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
浅谈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与空间
发布时间:2023-07-01
蒙太奇作为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对现实中的真实时间、真实空间进行重构,从而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出艺术化的无限时空。高度自由的时空结构是电视艺术的表现基础,时空处理也是电视剪辑的基本问题。掌握剪辑的时空结构观念及表现技巧,对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电视画面编辑中的画面逻辑性至关重要。【关键词】电视剪辑;时间;空间一、电视剪辑中的时间(一)电视中时间形式的类型1.播出时间:电视节目的播映的总体时间.........
传统文化世家与民族文化神髓的承传
发布时间:2023-02-06
传统文化世家与民族文化神髓的承传 文化意识的复苏和强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社会思潮中一种带有全局性、普遍性的特征。从学术界的文化探寻意识的自觉、深入和强化,到决策层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建设的种种蓝图规划及其文化软......
略论传统壮锦工艺技术传承与壮锦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发布时间:2022-09-13
【摘 要】壮锦作为壮族人民智慧、艺术的结晶正面临着如何传承保护下去这个难题,文章旨在就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路径。 【关键词】壮锦;传承;知识产权;保护 壮族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壮锦是壮族人民骄傲的杰出艺术品,传......
世界经济视野中的空间关联效应初探
发布时间:2022-08-27
关于空间关联效应的研究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但还不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目前,不少学者尝试把空间以经济地理的形式引入主流经济学中,利用空间距离成本原理和要素聚集机制分析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梯阶转移和城市结构现......
文庙与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
发布时间:2023-06-21
[提要] 当下中国,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均受到严峻挑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破解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的弱化乃至虚无化问题。及时抢救、恢复包括漳州文庙在内的各地曾经普遍存在、现在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文庙(孔庙......
论全球化世界中传统戏剧的几点观察
发布时间:2023-05-21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出现了戏剧,那时人们对传统和戏剧之间的区别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既然是传统就需要传承再现。因此,仪式是对传统的最好体现。相反,戏剧则被认为是一种发明,这与仪式不同。从起源的角度来看,戏剧被认为是一种发明创......
空间快速扩张时代的城乡竞逐与遗存保护
发布时间:2023-02-11
导读: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生产活动的工业化的变化而不断升华的。不断扩大的工业化促成了城市化,即城市化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解体带来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解体,农业时代的传统文化自然也......
传承创新复岐黄盛世
发布时间:2016-04-20
30年前,不及而立的彭清华和团队开始整理散落于湖湘中医眼科各流派的名医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资料;30年后,“湖湘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传承与推广”项目(下称“湖湘中医眼科名家”项目)荣获2015年度湖南科技进步......
关于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9
【 论文 关键词】镇江民间工艺;政府扶持;产业集聚;市场化;品牌建设 【摘论文要】随着国际文化 经济 竞争的加剧, 现代 工业 文明的日益扩张,镇江民间工艺的存在和 发展 也同时面临着挑战。由于传承空间不断受到挤压,拥有两千多年......
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商品的商标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3-03-23
摘 要 避暑山庄以及周围寺庙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国家5A级风景区。商标权保护模式开发与保护并重,能够有效解决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一条值得推广的保护模式。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标权的保护和......
略论孔子的文化生存与承传意识
发布时间:2023-06-27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 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与几个弟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被困于匡地,生命安全遇到严重威协。就在这种情况下......
天津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
发布时间:2023-03-24
天津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 天津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天津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产业开发 精品源自生 物 科 天津市简称津,地处华北平原......
“公共仪式”视野下的传统戏曲
发布时间:2023-01-16
婺剧是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本文从凯瑞传播仪式观的视角分析婺剧在当代的传播,认为婺剧构成的物质性实在是婺剧传播成为仪式的基础,而作为公共文化推广的婺剧展演和以学校学生为主的婺剧学习则是婺剧传播的两种重要途径,促进了传统价值观的文化传承,推动了婺剧在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仪式行为,形成了作为个体的身份确证和作为民族性的族群认知,以及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国家认同。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