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1 00:19:11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
时间:2023-02-11 00:19:11     小编:

"

兼以《论语》为文本

摘 要:今天看来,孔子是谁似乎已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而本文通过对一部《论语》的细读、详解、体认和感悟却认为,其实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很成问题的。而且在本文看来,《论语》中所见到的“孔子”,无疑乃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绝无仅有或惟一的孔子,也是与今天的我们并无太多不同的有血有肉、曾经年轻终而至于“道成肉身”的本己或属人的孔子。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哲人,这一点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同时更重要的却是,其实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哲人。

关键词:述而不作 为人子者 为人臣者 毋以有己 大戒

孔子是谁?谁不知道孔子?他不就是那个满嘴的“仁义道德”、主张“仁者爱人”、提出所谓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圣人”、“至圣先师”——或者更标准地说,不就是那个什么“大成至圣文宣王”?不就是那个其学说被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封建统治者们”如获至宝、奉为圭臬,甚至被他们以“罢黜百家”之名、行“霸王道杂之”及“阳儒阴法”之实,玩于股掌之间的中国诗人哲学家?既如此,则“孔子是谁”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傻么?难道真的不知道或可以不知道孔子是谁?这好像不行。历史上的孔子就一个,怎么可以不知?

一、谁在说

孔子当真是如此的“孔子”?古往今来,无数位研读过孔子的后人无不把《论语》视作其最要紧也最本真的文章。但问题却是,在是书之中,孔子是自己在说话吗?不,是“子曰”/“孔子曰”;而且孔子一定就是其中所谓“子曰”/“孔子曰”中的“子”/“孔子”?很难讲。尼采可以说书中的话都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非其本人——他本人则不过只是一位记录者,就像柏拉图写的对话,其实也并不是柏拉图本人在说,而是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及其学生一类的“角色们”在说一样。因此其中的问题,看来却依然是,《论语》中之所谓“子曰”/“孔子曰”的“子”/“孔子”,难道不会是一个“角色”?若如此,那么他到底要算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论语集注》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句下明确注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并且说,“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5]。同时,在朱熹看来,孔子的这句话,亦不过是其从《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等古已有之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钩沉、爬梳、恢复、发现和传承先王之所谓“旧法”罢了、“传旧而已”,实际上未尝有什么自己的发明和创作——只是在具体“述”或者说“传旧”的过程中,针对《诗》、《书》、《礼》、《乐》、《周易》、《春秋》等等不同的“述”的对象,在其具体的态度和做法上,有所谓的“删”、“定”、“赞”、“修”之不同而已;或者更干脆地说,其所谓“述”,就在于恢复。而在某种程度上说,“恢复就意味着发现”[6];而发现也就意味着恢复。而且在英语中,“invent”(发明)一词,同时还兼有虚构、捏造(fabricate)之意;而“discover”(发现),则却意味着看见(see)或显露(appear)——为主体主动看见,或因客体自然显露/流露而为主体所被动看见。总之,在被主体最终看见之前,它作为一种客体,已然存在着,就像哥伦布发现的美洲新大陆。即使这块大陆那时候并没有为他所发现,亦早已经在那里安然地存在着了。但即便如此,这种发现的价值和意义,同样是重大而紧要的,总是那么的令人振奋,那么的激动人心,不容抹杀。

既如此,既然《论语》中是“子曰”/“孔子曰”,既然“子曰”/“孔子曰”本是孔门弟子对乃师说过的话的追忆与追记,既然其中的“夫子之语也”是他们“接闻”或转述于孔子的,那么现代尤其是后现代主义者,自然要问难质疑:那些话是真的么?如果说是,那么那些话是孔子的“实话实说”还是“假话真说”?会不会是孔子及其弟子们联合起来共同骗人呢?而《论语》则不过只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中国历史典籍中的一个“文本”(text)罢了。所谓“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7],亦所谓“文本之外无他物”——那些话,说到底,除了侧身于文本之中外,还有其他别的什么意义与价值么?尽管孔子一再表白说自己“述而不作”,但在这种“述”中已然包含了“作”的成份——“述”字当头,“作”在其中。既如此,谁能保证这种“述”就一定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且谁又能保证到头来它就一定不会走样?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恐怕还是:孔子是谁?或者《论语》中,到底又谁在说?既如此,难道不可以知道孔子是谁、不应当去重读《论语》以及对孔子到底会不会在那里欺骗,作出一种进一步或退一步的辩护和审理?否则,难道说不会因此而感到难以释怀么?

二、对谁说

《论语》中之所谓“子曰”/“孔子曰”,到底是谁在说?难道《论语》中的孔子真的是“假话真说”而不是“实话实说”?真的是他在欺骗、在骗人?而且难道这是“诗人/哲人”的孔子的狡猾,或者说是“政治哲人”的孔子的狡计?话不能这么说。

然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24];“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须知“稀罕的声音只能稀罕的耳朵才能分辨,稀罕的思想只有稀罕的思想才能解释”,“如果劳动阶级有一天发现,他们现在可以凭教育和品德轻而易举超过我们,那么我们就完了;但如果这没有发生,那么我们就更完了”。据此以观,作为哲人、政治哲人的孔子,不可能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否则,他就不会说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5]了。“哲学问题首先不在于沉思什么、用何种‘哲学方法’想问题,而是如何处置哲人或哲学与人民的关系。哲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第一性的,先于哲学之所思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首先而且本质上是政治的。‘这个世界没有真理,只有解释’——可谓是对哲学最本质的精辟说明:哲人沉思什么,并不头等重要而是知道对谁说、如何说,但今人却倒过来问:谁在说”。因此作为哲人、政治哲人的孔子,在《论语》之中,才总是十分有意地将自己与民众(the mass)严格区分开来;而且,即使作为教育家、自由教育家的他,面对自己的众多弟子,也总是要十分审慎地处理“对谁说”、“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等一系列十分棘手的问题——即使当他们纷纷向自己问起过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亦概莫能外。当然,这一点亦完全可以具体归结为其所谓的“因材施教”思想;但其中的问题却是,这是否已深入到这一问题的内部并触及了其内在的症结,是否已搔到了个中的痒处?

三、怎么说

既然知道“对谁说”,那么自然就应当知道“说什么”、“说多少”以及“怎么说”。应当说发现《论语》中" 似乎到处都充斥着谎言并没有问题,而且说《论语》中的孔子是“假话真说”而不是“实话实说”大概也不无道理——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发现”;但这种问题意识、这种仅仅停留于文本表象的“问题意识”,老实说,未免又太肤浅、太浅薄了——别忘了,其实尼采早就曾说过,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哪一位真正的哲人是“真正诚实的”;至于孔子本人,当然也不例外——但其中的问题却是,这到底是他无意的还是有意的?是他在有意欺骗普天之下所有的人还是他在有意欺骗其中那些绝大多数的民众(the mass)?而且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仍是:究竟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为什么要欺骗?难道仅仅意识到他在说谎、在欺骗就足够了?难道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妄加揣度、遽下结论说:他是“假话真说”而不是“实话实说”?话也不能这么说;否则,也太小看我们中国古代的圣人了。难道圣人的孔子真的是这样一个“孔子”?

思想史大师施特劳斯告诫我们:“面对大思想者明显的矛盾必须慎微,留心此处可能有难言之隐”。而这“明显的矛盾”,大概就意味着“大思想者”很可能在“说谎”;同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之所以要“说谎”,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埋藏着“难言之隐”。换句话说,在他们“明显的矛盾”之处或者在他们“说谎”的背后,亦很可能存在着某些“难言之隐”——对此,他们深知不好说或者他们根本就拿不到台面、说不出口。

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从苏格拉底、泰勒斯甚至更早的时代起,原初、原生、原创或真正意义上的所谓“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哲学),其本身大概就不是什么可以用来讲给大多数民众们听的东西;否则,若每个人都像当年那位少时佣耕的陈涉那样,怅恨久之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或者说,都像当年初见秦始皇打自己眼前走过的项羽那样,说上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的话,那么众多无辜的人们又将会因此而重新遭遇到怎样的一种灾难性的命运安排呢?因此还是孔夫子对此看得最为真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这往往被称作“苏格拉底问题”;或者可以按柏拉图的说法,将其称之为“高贵的谎言”(noble lie)。否则,其结果势必将走火入魔(gone mad)——而这并非意味着什么“愚民政策”,亦非表达什么“身教大于言传”的道理——康有为对此尝作如是说,“民不可使知,故圣人之为治,常有苦心不能语天下之隐焉”[26]。那么,为什么不能“说”、不能“白”或不能“言”?曰“言则陷天下于洪水猛兽”,曰“言”则就要变成社会现实,就会“致使亿万京陔寡妇,穷巷惨凄、寒饿交迫、幽怨弥天而以为美俗”[27],正有如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之所谓“蛋和蛋壳都破碎了”——这太可怕了,但却绝非危言耸听。也许康子并不知柏拉图之所谓的“高贵的谎言”,但他却不可能不深谙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28]、“大道可安而不可说”[29]。于是乎,他最终才要“蒙谤忍垢而不忍白焉”吧。然而,“不忍白”并不等于不“说”、不“白”,而“微言”也并等于不“言”——“微言”无疑乃是业已“说”出来的话,只不过是没有大张旗鼓地“说”、明目张胆地“说”而最终使之退藏于密、隐而难明罢了。但问题却是,既如此“不忍”,又孰能知之?由此可见,“对谁说”、“说什么”、“说多少”以及“怎么说”,真是太重要了。其实,《论语》中的那位总是在不厌其烦地与弟子们对话的孔子,其良苦用心,胥在于此。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34]“不敢”?为什么会“不敢”?这是因为,哲人要对国家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是,尽量使得人民与君王和谐相处”。因而“谎言中便有一种无辜,谎言是对某事有良好信仰的标志”。于是乎,“哲人在这个世上就必须靠谎言度日,而且说谎是高贵的事情”。如此看来,他们说谎及其说出来的谎言,便的确可以说是“高贵的谎言”(the noble lie)了;而且这样的“哲人”,其实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位哲人了。“不敢”?为什么“不敢”?是不是哲人们担心自己若如此而很有可能遭到当局的政治迫害?于是乎,他们才畏缩了、不敢了呢?非也。政治哲人施特劳斯曾在其所著《迫害与写作艺术》(Persecution and Art of Writing)中指出,在古典哲人那里并不存在这份不必要的畏惧和担心,他们是“王者师”、国君的朋友——他们总能与统治者们和睦相处的,而且他们也不是想去造反、去颠覆统治者的政权。既如此,他对当局便没什么可怕的。可他们毕竟还是不敢了?其实他们之所以不敢,他们怕的是“民众”或者说是“人民”。别忘了哲人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了——这是西方传统哲学中最重要也最本真的问题。要知道,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并没有死于当局之手而是死于“人民”之手,是“人民”以民主投票的形式而且还是以280:220高票通过判他死刑的——正是这样一个问题,却让另一位大哲人" 柏拉图、让这位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在他所创立的柏拉图学园里思考了整整一生。“说还是不说”,“对谁说”、“说什么”、“说多少”以及“怎么说”,特别是其中“怎么说”,这个问题,对哲人而言,的确是太重要了。为此,他们不得不有所思,亦有所想。在中国古典哲学史上,可以与苏格拉底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哲人,大概就要算是老子和孔子了;但从“苏格拉底之死”的角度上看,老子和孔子却又都活了。其中老子是好端端地放着“周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的馆长不干而义无反顾地挂印而去、西出阳关并从此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孔子则是毅然绝然地背井离乡、周游列国,终其一生,在外先后奔波长达十三年之久。而为中国的这两位大哲所走过的,乃是一条根本不同于“苏格拉底”的流亡之路,可他们确实又都活了。他们为什么能活?《诗•大雅•烝民》中的一句话最可解释:“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换句话说,若不“明”不“哲”或只“明”不“哲”的话,那么到头来,都是不足以保全自身的——而能够保全其身的,才是政治哲人而不仅仅是哲人。那么为什么他们要流亡甚至不停地流亡、不住地流亡?还不是迫于“人民”的陷害。仅以孔子为例,据《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看看这里面用的三个动词“斥”、“逐”和“困”,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鲁乱。孔子适齐”,齐景公本来是想重用孔子的,“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但终因晏婴的一番蓄意挑唆而“以季(上卿)、孟(下卿)之间待之”,晏婴是谁?人民或人民代表。后来“齐大夫欲害孔子”,这时候身为国君的齐景公也向孔子公开承认说自己也没有招了,“吾老矣,弗能用也”,于是“孔子遂行,反乎鲁”。再后来,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鲁国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于是与鲁相邻的齐国闻而惧“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这可怎么得了?“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在这份大礼面前,鲁君如何受得了,“将受”。于是孔子再次出走。为什么要走?孔子是唱着说出其中的缘由的,“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一句话,他受不了这股“枕边风”。于是他又来到了卫国。卫君对他还算不错,“致粟六万”,年薪六万,“居顷之”,没过多久,“或谮孔子于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于是他又离开了卫国,“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而且司马迁在这里又进一步地解释道,“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师徒们都走散了。后来当孔子见到弟子颜渊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吾以汝为死矣”,我还以为你壮烈了呢。颜渊却很会说话,“子在,回何敢死”。接下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于是孔子安慰大家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帮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怎么样,就这样。后来他还是“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而匡人也还是“人民”,至于说他们以为孔子长得像阳虎就收拾他,事实上也未必。“去即过蒲,月余,反乎卫”,“灵公夫人有南子者”,派人对孔子说,“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这没有办法,自古佳人爱才子;而且同样没有办法的是,自古英雄爱美女。“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这时候,孔子说话了,“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此情此景,陪同乃师前来约会的弟子子路,在一旁看不顺眼了,表现出一幅很不高兴的样子。于是乎孔子便对天发了一道毒誓:“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我要是那种人的话,就让老天来惩罚我吧,惩罚我吧——由此看来,子路太不懂事了。《诗经》首篇《关雎》不是上来就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么?他到底跟乃师孔子怎么学的?不懂事,太不懂事了。“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们说,我们还是赶快走吧。孔子虽然嘴上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可最终还是逃到了郑国并且又与弟子们失散了。当弟子向人打听乃师的下落,郑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这不是在骂人么?可当子贡以实相告孔子之时,孔子却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没办法,现实中的哲人往往就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或者说是他们的宿命。一笑了之吧;或者用鲁迅先生说的,哈哈大笑一番,也就完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大家又逃亡到了陈国,并在那里呆了三年。这时候孔子发现,就连自己的弟子们也狂妄自大起来、有那么点儿“人民化”了,于是便决定还是回到自己的故国鲁国去吧,“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后来他又说,“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可见情况有多么严重。于是又去陈过蒲,“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见此情景,他急眼了,“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而且“斗甚疾”。这下子,“蒲人惧”,他们终于害怕了,有哪个会不怕不要命的呢?于是就答应放过孔子,但却有一个条件,不许他去卫国,而且孔子也答应了。但他后来,却没那么做。他的确没有必要去听这帮乌合之众的,“要盟也,神不听”。后来在卫国又呆不下去了,于是他“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听说赵简子杀了窦鸣犊和舜华,于是便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这难道是哲人的宿命么?听了这话,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何谓也?你这番感慨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这样解释:“窦鸣犊、舜华,晋国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杀之乃从政。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什么意思?就一句话,兔子狐悲,物伤其类。哲人的命运总是相同或相似的,这叫唧唧复唧唧,也叫惺惺惜惺惺,大凡性格、才能、命运或境遇等相同或相似的人,总会互相爱重、同情,或者叫同命相怜。再后来去叶返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便命子路前去问路,结果却遭到了他们对乃师的一番奚落,“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怃然,为其不达己意而非己,说道,“鸟兽不可与同群。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一句骂得好。但有一天,子路又碰见荷蓧丈人并向他打听孔子的下落(注意这又是孔子下落不明)。对方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等子路见到孔子并告诉他这番话时,孔子却说,“隐者也”。要知道,哲人没必要什么都知道;否则,他就不再是什么哲人而是所谓“专家”了。孔子本人大概不会喜欢我们今日之所谓“专家”,因为他们往往会将他撕裂成若干个难以拣拾的碎片并使作为人的他不复存在;而我们今日之所谓“专家”,大概也不会太喜欢孔子,因为在孔子身上似乎有一种与后来的马克斯•韦伯一样的“知性的真诚”,于是乎,他们才要将他撕毁并撕扯" 成若干个难以或无法复原的碎片。孔子觉得这个人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于是乎,便决定去拜访他。等到他们去时,那人已经死掉了。再后来,陈蔡大夫“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当此之时,“孔子(却)讲诵弦歌不衰”。而弟子子路甚至包括子贡等众弟子,便纷纷不高兴起来,孔子知道这些,于是便分别找来子路、子贡和颜回三个弟子谈话,并向他们问起了同一个问题,《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而三个弟子对此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在子路看来,“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听后反问道,“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在子贡看来,“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呵斥道,“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而在颜回看来,“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对这样一番回答,显然是满意的,“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由此可见,孔门洋洋乎三千多弟子当中,贤者七十有二,但真正了解乃师孔子的,却只有颜回一人。悲乎!更不要说普通民众了。后来还是弟子子贡出使了楚国,“楚昭王兴师迎孔子”。于是乎,又一场灾难幸而得免。本来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结果楚令尹子西的一番挑唆使他变了主意。后来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听后,孔子下了车,真想走上前去跟他说几句话,可人家却走了,没说成。就这样,“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在外面整整奔波、流亡了长达十三(司马迁认为是十四年,而《史记》索隐却认为是十三年,《鲁世家》更认为是十五年)年之久,最终才又回到自己的故国。综上所述,在孔子一生中长达十几年的周游列国行动,有哪一次不是被逼出来的,而且又有哪一次不是被民众或者“人民”逼出来的呢?《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经说过,“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同时《汉书•司马迁列传》也完整地转述了这段话。因此“说还是不说”,对哲人而言,真是太难了。孟子本人亦曾道过自己内心的苦衷,“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而哲人之所以要说,那是因为迫不得已。但他们在言说之时,还是有所考虑:“对谁说”、“说什么”、“说多少”以及“怎么说”,而且在实际上往往而然;甚至于,无一例外。现实中的哲人总是处于这样一种有关于“说”的矛盾状态之中,说则无疑要触犯众怒,而不说又意难平焉——这倒不是说为他们自己,为他们嘴上的快活;而且即使孔子本人也有过“予欲无言”的想法和表示,但子贡等优秀的弟子们却不让他这么做。据《论语•阳货》篇载,子曰:“予欲无言”;而子贡当时就不干了,“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的确,如果哲人们不说,那么吾辈小子又该怎么办?而且今天的我们,又要到哪里去得见《论语》、得闻孔子等“圣人之言”呢?但一个“说”字,对哲人或圣人们来说,的确是太难了。真是说也不是,不说也是。到底是说还是不说呢?其实我们能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作为哲人的孔子,当是时也,的确是进亦忧退亦忧,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这次第,怎一个,“说”字了得。没办法了。

有关于此,不要说孔子,就是鲁迅先生本人也说,“我所说的话与所想的不同”,“我为自己和为别人想的是两样的”。有人说他“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但他自己却说,“我心里最黑暗的思想,其实还没有说”。甚至他在临终前还写下这样一篇文章——而且不必说其中的内容,单是这篇文章的题目,便足以叫人惊心动魄了:“我要骗人”。这怎么说?竟会有这种事?难道还会有人公开承认说自己“要骗人”?要知道,真正“要骗人”的人,绝没有哪一个会这样做的。为此,钱理群先生则好言相劝我们去重读一下鲁迅先生的那部散文诗集《野草》,并且还说,“诗是不可解释的,一解释就糟糕了”——其结果将不是“曲解”,就是“简化”,因而只能是凭靠着一种“模糊的感觉”从中加以体认和感悟。至于《论语》中孔子的话,依本文之见,亦然。而且,谁又能说“哲人的孔子”不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35]?恐怕这谁都不能。

四、孔子是谁

孔子的确可以说是一位诗人,而且这一点似乎并不需要作任何审理和辩护;同时,他又是一位哲人与政治哲人。换句话说,孔子乃是诗人、哲人、政治哲人三位一体的;但在最终意义上,他却是一位牵绊着人的命运的政治哲人(political-philosopher)。

然而,遗憾的是,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孔子,往往是“多面孔”的;其思想意旨,亦常常是“多声道”的——而且,毋庸讳言,即使时至今日,这一成见却依然故我,方兴未艾。但其中的问题是,2550多年前的孔子到底是一个、两个、三个还是多个?若除却古往今来、不同时代因应一时一地、彼时彼地或此时此地之需而人为地强加于孔子本人身上的林林总总、形形色色或充斥着“神圣化”或极尽于“妖魔化”色彩的诸多外衣,则势必会发现,历史上本己/属人的(personal)孔子,乃是绝无仅有的、惟一的,只能是一个而不可能是两个;当然,更不可能是三个、三个以上甚至于多个。而可能的只是,人们对他的体认、感悟、理解甚至于误解(misunderstanding)。

为什么说孔子是政治哲人?这个问题老实说太大了。也许《史记•孔子世家》中讲过的这样一段故事可以有助于我们,因为它曾对此十分简短地给予过明确的说明: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这里更多的文字都是有关于孔子的背景资料,只有后面几句话中所透露出的细节是最重要的——就是为司马迁所具体描画的,在老子与孔子师徒二人之间依依惜别的那段生动感人的场景中,乃师老子送给孔子那三句话。一句是“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其意思是说,一个人虽然“聪明深察”,但后来却又几“近于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聪明深察”,为人既冰雪聪明又善于深入观察问题有何不好?为何最终竟要落到“死”这步天地呢?这是因为他“好议人者也”,因为他好议论人、好评价人,因此被议论和被评价的人才要去陷害他、弄死他或至少说要置他于死地。这里的关键是“好议人者也”中的一个“人”字。这个“人”一定不是一般的人而且很有可能是在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最有可能的是既有权又有势的当官" 儿的人;最起码也是或者有权、或者有势的人——要知道,普普通通的人,一般来说,是不被人议论的,因为这种普普通通的人往往并不能进入议论者们的视线,因而是不屑一顾、不足挂齿的;也就是说,被议论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人,或至少是二者必居其一。否则,他们不可能就把“好议人者”怎么样;当然,也就不可能要将他置于死地了。第二句是“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其意思是说,“博辩广大”的人,既博学强识而又志向远大的人,往往却又会使自己的身家性命遭遇危险、自身难保。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发人之恶者也”,那是因为他经常要揭发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揭短”往往却又是最不得人心的。所以《弟子规》上面才说,“扬人恶,即己恶”。你说别人的短处就意味着,那其实也是你的短处;你说人家不怎么样,其实你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再说你揭人之短、“发人之恶”,要是真让人家给知道了的话,那还不报复你、收拾你么?而且这种报复最通常的表现就是,你“发”我,我就“发”你;你不“发”我,我就不发你——一句话,谁发我,我发谁。若极而言之,走上了极端,甚至还有可能要危及“发人之恶”者的身家性命。但这两点,一般地说,却往往又是小孩子、年轻人最爱犯也最致命的毛病。当然,哲人也常犯这种毛病,他们往往就像小孩子、年轻人,“聪明深察”而“好议人”,“博辩广大”而“发人之恶”,甚至于还可能会因此而走火入魔(gone mad)。要知道,惟其“聪明深察”、惟其“博辩广大”,他们对这个世界才充满好奇同时也才对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各色人等,看得太清了,看得太透了。既如此,不“好议人”、不“发人之恶”,又怎么可能呢?让这样的年轻人、这样的哲人三缄其口、保持沉默,岂非咄咄怪事?太难为他们了。看到了,还不让人说么?既然你已经做出来,还不让人去说么?有什么事情怕说呢?但是这不行,这行不通——要知道,如此作为那是自以为是、不负责任的,只管自己嘴上快活、快活快活嘴而不管他人或他者(the other)的内心感受,这自然不行,而且也行不通。要知道,一个人既是个体的生命,同时又是群体的生命;若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说,人他既是自然的动物,又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不应当以自我为中心、为自己而活着,或至少说不应当为自己的嘴上快活而快活。于是乎,我们在这里看到,老子最后又说,“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字面意思上看,不过是说,“为人子者”不要总是老想着自己,而且还要想到别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试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同时,“为人臣者”也不要总是老想着自己,而且还要想到在你上面还有你的国君、你的上司领导,还有管得了你的人——而这大概应当说是中国古人的一点基本共识。我们知道,《庄子•人间世》尝有言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在此,庄子竟将“子之爱亲”称为“不可解于心”的“命也”并将“臣之事君”视作“无适而非君也”的“义也”;同时,又将它说成生于天地之间、处于天地之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人的两条“大戒”。什么叫“大戒”?它就是人之成为人、成为其所是的根本不可背离和逾越的边界,就像佛学上说的“大限”,没有人可以逃脱得掉。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谁,也不管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如果他在这个人世间生存、活着,他都不可能全然摆脱掉既“为人子”又“为人臣”,或曾“为人子”、曾“为人臣”这样两条基本命运;而且即使是皇帝这个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人物也是一样——他也曾“为人子”、曾“为人臣”(即所谓“儿臣”)过。因此庄子才管它叫做两条“大戒”。此外,众所周知,北宋的思想家范仲淹亦曾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可乐耶?”进亦忧退亦忧,真是首施两端、进退维谷,百无聊赖,痛苦已极。作为思想家也作为一个人的范仲淹已丝毫没有办法慢慢地放松,慢慢地逃避,但他毕竟是一位思想家。于是乎,他便从中悄悄地偷换了一个概念,将“进退”的概念偷换成了所谓“先后”;于是乎,他接着说道,“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并且还说,“微斯人,吾谁与归?”我们注意到,在这里,他并没有说自己说,而且他自己也没那么自信和从容,只是说“其必曰”——但这个“必曰”的“其”是代指谁,没有人能知道,它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个神;当然,更可能是上帝——上帝安排的,而人则是没有办法可以从中加以改变的,反正没有人能知道,而且他下面的一句话,更暴露了其内心深处对此的完全不自信,“微斯人,吾谁与归?”意思是说,人世间像这样的人真是太少了,又有哪一个能够和我一样呢?其中的答案很显然,没有而且可能一个都不会有。这在逻辑学上叫做“二难选择”、“二律背反”,或者更形象地说,叫做“囚徒困境”——当一个囚徒被流放到一个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荒岛上,如果你不逃出去的话,那么你就要被自然饿死或者冻死;如果你逃出去了,那么你亦将被法律捉住并处死。那么你该怎么办呢?没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抑或,再管它叫做“博弈”或者说就叫“下棋”吧,而且这样的棋局,对人而言,根本是荒唐而无谓的,赢了怎么样,输了又怎么样?生命的奔流,宇宙的叠代,本来就不是什么任何概念所可以界定的。人世充满梦幻、生活不可捉摸,但人却需要界定,只是为了求知,为了创造一个本己或属人的人文世界——于是乎,庄子才管这人之成为人、成为其所是或普天之下所有“为人子者”和“为人臣者”的两条最重要最本真的要求叫做“大戒”。

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究竟是在何时?而且当是时也,孔子到底又有多大?历史上曾有过诸多不同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索隐与《水经注•渭水》上说是在鲁昭公七年,孔子十七岁时;阎若璩《先圣生卒年月考》又说在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年三十四岁时,而且此说为今天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庄子•天运》说在定公九年,孔子年五十岁时,而且梁玉绳《史记志疑》认为,此说“庶几近之”;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说在昭公二十一年,孔子三十一岁以前;黄方刚《老子年代之考证》说在定公十五年,孔子五十七岁时。甚至还有的学者说,孔子见老子可能不只一次,而且还很有可能是三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众所纷纭,莫衷一是。但其中的问题却是,如果孔子已经是

十、四十甚至于五十几岁的人了,那么他还有多大的精力和必要不远万里去适周问礼呢?再说,孔子本人不是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6]?

“三十而立”了——用今天的俗话说,“人过三十,天过午”,“三十不学艺”,既已是三十出头的人了,还用得着费那么大的劲去扯那个?而且“四十不惑”了,还有什么想不开而非得到老子那里去弄个明白?甚至“五十而知天命了”,更不要说五十大多的人了,竟会不知自己后半生到底该去吃那碗饭、到底该怎么活?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诚然,搞历史研究,考据工作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比考据更重要也更必要的却是,真正动动脑筋,有所思亦有所想。像老僧面壁那样,闭门造车、参禅悟道恐怕不行。

另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 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钦佩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材料亦可互证,孔子当年适周向老子问礼之时,很可能正是他“十七岁的花季”,想想《史记•太史公自序》中为什么要说“作《孔子世家》第十七”,而这恐怕并非是一种偶然或巧合吧?这里的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其意思不过是说,研究历史、探索古人,最重要的还是要研究与探索他们的言谈话语,要知道“其与人骨皆已朽矣”,而“独其言在耳”;而且乃师亦对他劝诫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什么意思?还不是在劝慰年轻的孔子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而不可狂妄自大;否则,将危及其身。而这无疑正说到了孔子的心里,让他感到心服口服甚至对乃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他看作是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没有人可以“危其身”、“无益于子之身”甚至使之“近于死者”。人想陷害龙么,告诉你,门儿都没有——它千变万化、变动不居,想打它的主意?简直是枉费心机。这样一种见贤思齐、表达自己对他人的仰慕之意最形象的语言,也只有在年轻人那里才可能有,真诚地仰慕,真心地告白——仰慕自己真诚的良师益友,告白自己心目中的真心英雄。在有血有肉、曾经年轻的人看来,也只有年轻的人才可能会有这份难得的真心与真诚。《吕氏春秋•察今》篇中尝有云:“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若能真正从人与人性的角度上看,其实大家又并无太多的不同。

如此看来,不管孔子当年适周问礼之时究竟有多大,但有一点却可以完全肯定:当年的他,一定是一位年轻人,就像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曾经年轻的人;换句话说,通过老子之口,我们知道,今天的年轻人身上所有的一切典型的人格特点,在他那里,一样都不少。而且这时候的孔子也只能是一位普通的哲人,就像当年年轻的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笔下的名著《云》中的那位苏格拉底——刚刚拜见过第欧提玛时的那一位苏格拉底,尚未“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苏格拉底,一个多少有点放勒不羁、桀骜不逊,有点不知深浅、不知所以、不知天高地厚甚至于不食人间烟火的苏格拉底;或者仅仅只是一位诗人、哲人、自然哲人而非后来柏拉图笔下、政治哲人的苏格拉底。

如此看来,这样的孔子,家长们是不可能愿意将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其门下去当他的弟子,年长的人也不可能自愿拜倒在他的门下一心一意、心甘情愿地来做他的学生。只是到后来,到了他从乃师老子那里学到了本领、离开了周并返回到了自己的国家鲁国以后,到了他由自然哲人彻底转变为政治哲人,转变为成熟的苏格拉底以后,他的弟子从此才不断多了起来,以至于到了太史公之所谓“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这种盛大的办学规模。对此,司马迁的一句“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所暗示给我们的,其实正是这个,正是这个孔子的“苏格拉底式”的转变,由自然哲人向政治哲人的转变。而所谓哲人/自然哲人与政治哲人间的最大区别,则恐怕就体现在这里。

孔子是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诗人、哲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政治哲人。当然,他也是一个“骗子”,一个“假话真说”而非“实话实说”的十足的“骗子”——孔子有曰曰天下难曰之事,仲尼在骗骗世间可骗之人;曰曰曰曰外曰一曰再曰,骗骗骗骗中骗当骗则骗。然而另一位诗人、哲人、政治哲人和大骗子尼采在一旁却说,哲人们只是在他们“自己的不幸中骗人,正如其他类型的人在他们的幸福中受骗”。因此如果“其他类型的人”尚未发现自己被骗,孔子达到了目的;已经发现自己被骗,显然孔子也达到了目的。但假如发现自己确实没有被骗,或者说,《论语》中的孔子确实没有在骗自己的话,那么恐怕孔子更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且这大概也正是其中“子曰”/“孔子曰”的根本用意之所在。不管怎么说,《论语》之作,并非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蓄意勾结起来、有意地要去骗人,圣贤们在心理上不可能会有那么阴暗,不可能会有这种文人雅兴;当然,也不可能会有这种闲情逸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7]——要知道,其实大家平时都很忙,而圣贤们也是一样。在孔子看来,只有那些“行有余力”、衣食无忧,只有那些不愁吃、不愁穿的人,才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对此,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说过,“一切都是忙出来的,惟独文化是闲出来的”——可谓深得孔子这句话的真谛;当然,也可能是他本人的切身体会。也就是说,《论语》中的“子曰”或者“孔子曰”,到底是不是在欺骗,其实就在于有意与无意、有心与无心之间——它们可以说是既有意而又无意的,其关键就在于:阅读者们是不是真的有心了。因此阅读《论语》贵在:“你有意来,我有心”:说者有意,听者有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然,也可能会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但这只是其中的例外。若真是这样,岂不是也太意外了。而且即使这样的话,也并不是便没有办法了——不是说“精诚所致,金石为开”么?对此,大家不妨可以一试。孔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38]。也就是说,虽然“好学”是重要的,但比“好学”更重要的却是所谓“笃信”二字。若不能做到“笃信”,则“好学”何为?“要么认为自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超越巨人,要么干脆不承认有什么高于或优于自己的巨人存在,这也许是现代人的通病”。阿兰在其所著《巨人与侏儒》一文的导言里,曾说过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

本书的题目并不特别与一个老说法相关:“我们都是矮子,但是我们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谦卑的姿态表达了太多的自我满足。巨人是那么容易让我们爬上去的吗?巨人的功能就是把侏儒扛在他们的肩膀上吗?或许他们曾经是亲切和蔼的,但是现在他们却把我们摔在了地下,偷偷地走了,只留给我们一个视界更宽一些的幻觉。毫无理由地假设我们和伟大者的亲密关系,很快就会使年轻一代人否认有什么巨人,并断定这整个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是由教师们编造出来抬高自己的。我想,巨人会鄙视这小小的喜剧和玩笑的。

至此,孔子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已很明确:他其实乃是一位政治哲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位诗人或者哲人,就像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等政治哲人们一样。惟其如此,中国几千年来的统治者们才会对其思想如获至宝,奉为圭臬;亦惟其如此,他的思想才在几千年的百姓生活中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不能说它对“统治者—人民”或其中的一方就一定怎么好,但其中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它对这一政治矛盾的双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坏处;或至少说,它承负不起严重阻碍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这份太沉重的思想责任和道德担当。不管怎么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货真价实、不折不扣" 的传统文化,并不必然成为该民族现代乃至于未来发展道路上的精神负累;而且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货真价实、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化,其本质属性与核心价值,又根本在于西学之所谓“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与中学之所谓的一个“道”字之上——正如《周易•系辞上》之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五、谁是孔子

谁是孔子?谁是近代、现代乃至于当代的孔子?今天看来,我们大概已不得而知;而且即使是当年那位鼎鼎有名的牟宗三先生,亦早已怅恨于“一个没有圣贤的时代”。甚至于时至今日,则亦有人尝深切慨叹于“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而为这个时代所没有或不可能有的“圣贤”/“大师”,大概也包括他们或我们自己的吧。如此看来,到底谁是孔子?这个问题岂不是问得太奢侈了。当可怕的无所不在的竞争成了生活的规则,当为人师者们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而不再是教学,那么除了由此而不断地诞生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所谓“专家”外,大概其中便别无他物了吧?既如此,若我们用鲁迅先生的话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我无话可说”,而且“我实在无话可说”。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绝无仅有的、惟一的偶在,而且即使是太史公司马迁怎么样?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也不能就直接算作是“孔子”——在金景芳先生看来,“《史记》之作,是继承孔子,完成孔子的未竟之业。”[43]——这一意见是言之有理的。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上说:“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由此可见,孔子的良苦用心并非在于一时一世;但问题是,他的理想实现了么?他的梦想圆成了么?没有。因此金老才要作如是说:“未竟之业”。但问题却是,司马迁的理想实现了么?他的梦想圆成了么?也没有。后来又怎样呢?这份“未竟之业”,却依然如故。“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如此看来,谁是孔子?尽管这个问题今天似乎已不可知,但若能有如太史公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者,大概也就应当要算作是“继承孔子,完成孔子的未竟之业”了吧?要知道,这份“未竟之业”并不仅仅存在于司马迁时代,而且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今天与当下——而且即使如此,也还不能算作是什么“孔子”;至于其余,则自郐以下,都不足观。因此还是算了吧,就这样忘了吧!即使傻傻地等,他也不会回来,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斯人已逝,此时此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我无话可说”,而且“我实在无话可说”;甚至于,“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了”——不管是面对古典文学中的关键性角色、作为诗人哲学家的孔子,还是面对现代文学中的重量级人物、同样作为诗人哲学家的鲁迅,我们同样无话可说而且也没什么可说的。

注 释:

[2][4][8][9]《论语•述而》。

[3][11]《中庸》。

[5]《论语集注》卷四和卷五。

[7]《史记•孔子世家》载,春秋时人晏婴语。

[10]参见Leo Strauss, Liberalism Ancient and Moder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

8

9) p.6.

[12]“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

[20]“德者,得也”。古之“德”、“得”不分,乃为常识。故兹不赘述。

[22]施特劳斯著,一行译《什么是自由教育(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华夏出版社,2005

(6)。

[23]布鲁姆著,秦露等译《巨人与侏儒(Giants and Dwarfs)——布鲁姆文集》华夏出版社,2003(266)。

[24]《三国志》卷四四,《蜀书》卷一四。

[25][38]《论语•泰伯》。

[26]《康子内外篇•阖辟篇》。

[27]康有为:《大同书》。

[28]《尚书•大禹谟》。

[29]《管子•心术上》。

[30]《论语•先进》。

[32]《论语•雍也》。

[33]《康子内外篇•阖辟篇》。

[34]《中庸》。

[35]乔植荣、臧乐源:《孔子也是一位诗人》,《大众日报》(2000.2.2)。

[36]《论语•为政》。

[37]《论语•学而》。

[43]金景芳:《知止老人论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5)。

*文中所引而加不注者,皆出自刘小枫先生于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稿《尼采是谁?》。后来他又以《尼采的微言大义》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外语学院等地发表了演讲并以同名在《书屋》(2000.10)上公开发表。特志于此。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猜猜我是谁
发布时间:2023-02-10
好久没见,忙什么呢?正在上班的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你是?我问道。 呵呵,你连我都不记得了?电话那头的男子沙哑着声音道。 听不出来啊!我说:你到底是哪位啊? 嗨,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谁?你猜猜啊!对方打趣道。......
猜猜我是谁
发布时间:2023-03-24
中午,孙局长刚刚赴宴归来,他连办公室门都没有关好,就一屁股躺在宽大舒适的老板椅上,微闭着惺忪的醉眼。正在他昏昏欲睡的时候,一双柔若无骨的小手蒙在他的眼睛上,紧接着一阵沁人心脾的芳香袭来,耳边传来女人银铃般的笑声:“亲......
左文辉是谁
发布时间:2023-04-06
5月5日,一条讣告“惊动”了中央。 陕西省人民政府原视察室视察专员左文辉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6岁。 官方消息显示,左文辉逝世后,习近平、刘云山、胡锦涛、朱基、赵乐际等分别致电慰问并送花圈表示悼念。其中还特别提......
剩下的是谁
发布时间:2015-09-06
一、悬浮的头 有倪菲的小摊在,戴欣的小摊显得很冷清。很多逛夜市的人围着倪菲,听她天花乱坠地介绍那些不值钱的小商品。倪菲在学校里就是个活跃分子,练摊造人气,她游刃有余。 百无聊赖的戴欣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咚咚!声音十分清......
谁是日本之敌
发布时间:2023-05-19
在不久的未来,日本许多地方中小城市消失,东北地区、日本海部分地区、许多县大部分地方城市消失。在日本农村地带,居民超高龄化,半数乃至大半为退休人员。即使在大城市内部,也有许多地区政府倒闭。 上述描述,是日前日本一家调查......
是谁在翻试卷
发布时间:2015-08-21
高三的时候,我最怕数学考试。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数学学得不太好――直到“一模”之前,我都在艰难地追着班里的平均分。而除去这个根本的原因,还有一个直接而表象的事情最让我胆战心惊,那就是考试途中忽然响起的此起彼落的翻试......
谁才是第三者
发布时间:2023-03-13
那天的午后,突然下了一场暴雨。十分凛冽的模样,把玻璃窗敲打得砰然震响。 我的手机应该是响了好几次,最后一次我才发觉,等接起来,那边劈头盖脸的已是一顿没好气的斥骂,你搞什么啊?电话也不接,你老公出事了,赶快到医科大来!......
我是吃货,我怕谁?
发布时间:2022-10-21
1.坚决抵制转动圆桌吃饭,受不了了,随时都要担心喜欢的菜被人夹了,吃个饭担惊受怕的,眼珠子都盯疼了。 2.已经把朋友圈的美食图片挨个赞了一遍了,还是饿。 3.馅无限趋向于零的包子其实就是馒头。――一个理科的吃货这样说。 ......
谁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发布时间:2023-03-22
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个社交距离不是很远,也不是很近,恰恰存在于人的需求之中。你的邻居、你的同事等由“最熟悉的陌生人”构成的社交网络,都是最好的“口碑营销”阵地 《最熟悉的陌生人》是一首流行歌曲,讲的是恋人分手后的状态。......
谁是“一战”的罪人?
发布时间:2023-01-02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渐行渐远,然而它带给人类的苦痛与思索没有终止。 “一战”注定成为世界历史中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章节。回望“一战”历史,在于提醒善良的人们,切勿背叛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也许谁都没有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
敲文字,是谁落寞
发布时间:2023-03-20
夜近深,我们去摇动青春尾巴的激情。 小城唯一的迪厅,取名“时光隧道”,很有感觉。多少次进进出出,总在想像自己也能自由地穿梭于时光的隧道。往事越千年,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们肯定会重新书写青春。 她们进去免费,我和他需......
OKR 与 KPI,谁是赢家
发布时间:2023-05-02
企业绩效管理领域到底发生了什么?新一代绩效管理理念正在掀起一场工具与工具之间的大辩论。大家熟知的KPI等经典绩效管理工具开始遭到质疑,甚至渐渐出现了用OKR取代KPI的呼声。然而,对于大多数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OKR终究还是个新......
领动的对手是谁
发布时间:2016-05-11
领动上市了,引来无数关注。特别是围绕着它的价格,大家都在分析,高了?低了?这背后其实就看竞争对手是谁? 我注意到,大部分人对领动9.98万到15.18万元的定价是肯定的,因为在他们的竞品范围内,领动要便宜一万元以上!我也注意......
谁是商业搅动者?
发布时间:2023-05-25
目前,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跨国巨头,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开始在中国市场尝试各种O2O模式。可以看到,无论是其营销活动的重点还是传递O2O概念本身,都着实上演了一场场搅动零售业的励志故事。谁会是最终的赢家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具有代表性的模式非常值得探讨。以网店补贴门店代表性实践者:都市丽人在规划电商平台的过程中,女性内衣品牌都市丽人对线上、线下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配合“全渠道会员营销”战略,都市丽人将.........
我是呆账我怕谁
发布时间:2023-03-11
我是呆账我怕谁 我是呆账我怕谁 我是呆账我怕谁 腐败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这个状况叫作“腐败呆账”。 为“迅速消化腐败呆账,挽救大批失足干部”,最近国家社科规划“新世纪中国......
随便你们谁是歌王
发布时间:2022-11-13
上一次密集地看电视剧是在春节,因为预知到的无聊性,我把《国土安全》落下的剧集全都下载了。另外又下了20来部电影。―这种举动有点目中无人,很遗憾,我还是这样做了。 可能是看伤了,回来之后,过了俩月,至若春和景明,什么看剧......
谁是流氓无产阶级
发布时间:2023-07-21
内容摘要 流氓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创造的一个复合型概念,是无产阶级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概念符合“流氓”与“无产阶级”的西方语义传统,但马克思以此所指与能指的群体范畴并不稳定。初创的语义仅指社会底层群体;定型时明确指代......
谁是中国公有云市场的NO.2
发布时间:2016-04-05
谁是中国公有云市场的NO.2?这个问题难道是来“挑事儿”的? 估计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国际范儿的心中――微软Azure,互联网人的心中――腾讯云,投资者的心中可能会是一家初创企业…… 在中国云计算市场,阿里云NO.1的地位无法撼......
这些都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2-11-29
耳罩――小发明大财富15岁那年,切斯特・格林伍德遇到了一个难题。冬天的时候,他的耳朵总是冻得通红,用围巾裹住头部或者用手套捂住耳朵都不舒服,于是他让奶奶在金属环两侧缝上皮毛,这样佩戴方便又保暖。他后来对耳罩进行了改进,并获得了格林伍德冠军耳罩的专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为美军士兵的耳朵送去温暖,格林伍德发了大财。但他可并不满足于此,一生共创造了超过100项发明,是真正的天才发明家!冰棒――冻.........
谁是编辑部的土豪
发布时间:2022-11-04
萝卜爆料星编在贴吧群里发了红包后,大家不安分了。主编说,星编,你今天很兴奋啊。于是众编开始纷纷觉得星编今天格外活跃,爽编(《12+绘阅读》的编辑和《意林》的编辑在一个办公室哦~)这时默默地来了句:莫不是因为磊编说要给星编......
是谁送走了内马尔
发布时间:2023-06-13
鏖战哥伦比亚,虽早早取得领先,但代价之惨重,远超巴西球迷想象,队长蒂亚戈・席尔瓦累积黄牌停赛,核心内马尔重伤提前告别世界杯,东道主巴西队本就愈发迷茫的前景,又蒙上一层阴影。 内马尔的伤退,首当其冲要问责的便是犯规者苏......
在爱情里谁是好人
发布时间:2023-05-15
20岁的姑娘就坐在我对面,委屈地扁着嘴,不管不顾餐厅里的其他人,红着眼睛情绪失控地对我讲,“当初为什么和他在一起,不就是因为觉得他是个好人,善良到连蚂蚁都不忍掐死一个,还能对我坏到哪去?可是现在呢,才不到半年,他就整天......
我愿意为你,你是谁?
发布时间:2015-08-26
“感恩”这一个词在很多场合都用得上,尤其是在婚礼上,“感恩”也一定是一个重要话题。很多新人在说到感恩的时候,是把感恩当做了对父母的感谢,并没有深入地去想一想,感谢是因为父母帮助了你,感恩则是父母需要你帮助。当感恩被视......
谁是最赚钱国产片
发布时间:2023-01-24
当然,很多人也觉得这是“烂片横飞”的5年――一部又一部高票房、高回报的国产电影令人眼花缭乱,但大多“只叫座不叫好”,就像著名导演李安所言:“这么大的市场只有卖座的电影,还没产生真正的好片子。”一些高票房、高回报率影片,......
微波食品,谁是对手?
发布时间:2023-01-01
在众多的食品品类中,微波这个一直被忽视的非主流食品,如今成为主角的外部条件逐渐成熟,特定企业和品牌该如何捉住时机形成突破? 迷失的十年 1998年,领先食品公司推出伊妹方便米饭,可看作微波食品发展的雏形,至今已有15年。......
你知道我是谁吗?等
发布时间:2023-04-26
/你知道我是谁吗?/考试结束铃已经敲响,还有一学生在埋头苦干。老师说:“这位同学,交卷时间已过,我决定不收你的试卷了!”只见他走到老师面前问:“老师,你知道我是谁吗?”老师说:“不知道,我管你是谁,反正我不收!”该学生诡异一笑,快速把试卷插进一大堆试卷中间,弄乱顺序,然后淡定地离开了。/手机电量/有同学在课上玩手机,老师发现后竟没有收走。直到下课,老师突然走到他身边看了一眼手机说:“你这周不用考试.........
谁是造价最终确定者
发布时间:2023-01-28
(一) 工程承包权是通过招标投标获得的,价格结算方法是施工合同明确的,整整9个月的履约过程中谁也没有提出过对造价确定形式的疑义。但工程竣工后,当施工单位要求建设单位以合同约定的按审价结论支付工程价款时,麻烦却意外地出现......
2012谁是中国最佳MBA
发布时间:2022-11-13
(MBA论文代写)2012谁是中国最佳MBA到今年,清华经管已连续四次蝉联第一,继续在师资、品牌、企业对毕业生评价等重要指标上保持领先。而过去几届排行中,中欧的综合得分一直以很微弱的差距,排在清华经管之后,本年度上升到第一位、与清华......
谁是2014最牛投资人
发布时间:2023-03-05
投资领域从不缺乏精英。从徐小平到沈南鹏、熊晓鸽,在各个阶段都有风格迥异的投资人为市场筛选一批批优秀的企业。 随着PE、VC的界线模糊化,投资人从投资项目逐步趋向投资创业者。创业者和投资人出现良性关系,大部分投资人会一直跟......
谁是最抗跌的股基?
发布时间:2022-10-25
“大跌之下焉有完卵”。自6月中旬开始的A股下跌行情,令各种投资者损失惨重,部分基金的净值回撤也相当严重。但记者注意到,即便在这种暴跌的行情中,仍有股票型基金显示出强大的抗跌性,还有的取得了正收益。 15只基金下跌50% ......
是谁抢了汪峰的头条?
发布时间:2023-01-21
2月7日晚,在著名音乐人汪峰先生和著名演员章子怡小姐名为“洋洋得怡”为主题的浪漫求婚仪式上,是谁再次抢了汪峰的风头并登上科技媒体的头条呢?是汪峰先生的搭载婚戒所的大疆创新无人机“精灵”。 不得不说汪峰先生是个情商高爱浪......
谁才是真正的出版人?
发布时间:2015-08-11
你或许已经留意到,越来越多媒体上的内容都是在朋友圈―甚至都不记得这些内容的真实出处是哪里。在英语世界当中,Facebook等社交网络也早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一年之前,引发波澜的《纽约时报》创新报告当中传递出一条最......
我就是我,不做第二个谁
发布时间:2022-12-10
设计师Victor Zhu和Nicole Lin于伦敦不同的设计学院学习手艺。他们在Vivienne Westwood实习时相识。2006年毕业后,两人回到了深圳,用VMAJOR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时装界大展拳脚。VMAJOR中的V是品牌创始人朱威特Victor的签名,同时也有胜......
《南方周末》是谁创办的?
发布时间:2022-12-07
贵刊2014年第9期,刊登《读左方〈钢铁是怎样炼不成的〉》一文。我读后,觉得文中有些叙述不符事实。文中说:“1983年左方在资料室冷冻六年后被解冻,再加另外两个多年被歧视的资深‘老编’,受命创业,以致南方日报社流传这样一个说法......
你是武媚娘身边的谁?
发布时间:2023-01-19
由范冰冰主演的备受关注的《武媚娘传奇》已经落幕,不过关于她的话题却还在继续。剧中人物繁多,个性迥异,有没有哪一个人特别像你呢?做个小测验,看看下面的一些水果,你觉得哪种最适合形容自己的性格? 橙子――答案I 荔枝......
立法“反家暴”谁是拦路虎
发布时间:2023-03-20
中国史上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已进入正式立法程序。前不久,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立法意见稿,对涉家庭暴力犯罪行为可及时发现、及时启动诉讼程序;而任何组织和公民对家暴行为,也都有权劝阻、制止、报案。这有助于全社......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发布时间:2023-02-10
“饥饿”的扎克伯格 正是因为扎克伯格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的饥饿感,让他拥有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最重要的潜质。即使当年时运没能成就他的Facebook,拥有强烈的挑战自我的饥饿感的扎克伯格也会拥有一个绝不平凡的人生。因为他能通过对......
到底谁是宋美龄的初恋?
发布时间:2023-06-16
宋美龄曾经自行订婚? 希格瑞夫・史特宁写的《宋家王朝》,可以说是海内外一些关于宋美龄家族内幕写得最“淋漓尽致”的一本书,当然,这本书当中或有若干是误传的内容,但是,一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史家,特别是大陆的作家,喜欢拿这......
浅析刑案辩护谁是主脑
发布时间:2016-11-24
在刑事案件辩护中,如果律师和被告人在辩护策略和目标问题上意见相左,辩护决策权谁说了算?律师还是被告人?有人会说,律师的工作就是用专业知识、经验制定合理的辩护策略和目标,当然听律师的。但是,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容易回答。例如......
下一对儿在一起的是谁?
发布时间:2015-08-10
TMT大量的资本并购案、甚至一些看似章法全无的战略入股,实际上都是背后的资本在玩杂技。 一场谁都没有想到的死敌合并,由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情人节悄然完成。 分别拥有腾讯和阿里的幕后支持,也有淡马锡、DST、软银、老虎基金......
不是谁都能做好一条狗
发布时间:2023-01-15
在国人心目中,最恶毒的咒骂之一莫过于被人斥为“走狗”。历史上却不乏有人自诩是“一条狗”,更有人争着抢着要当别人的看门“狗”,当然还有人无端被人恶为走狗!然而,一些情愿或不情愿做了“一条狗”的人,至今仍对中国社会与文化......
我是谁?医者的千年之问
发布时间:2023-03-10
东晋殷浩有一个特长,却难以为外人道。一日忽然有手下人叩拜不止,问其故,答曰:“小人母年垂百岁,抱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讫就屠戮无恨。”原来这个手下人知道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殷浩精医道。殷浩受到感动,命令......
谁是南海和平的搅局者
发布时间:2015-09-08
5月30日,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在香格里拉安全对话会发言中再次点名中国,指责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岛是地区紧张局势的根源。他声称,美国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贸易大国和国际社会一员,“有权介入这一问题并加以关注”。 一同参会的......
孔子的是非观
发布时间:2023-02-28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 春秋时期,鲁国是一个弱国,它呈现出这样的社会状况:富贵人少,贫苦人多。有很多穷人为了求得生存被卖到周边国家做奴隶。按照当时鲁国的法律规定,若有人在国外见到本国奴隶并把他赎回来,鲁国政府就发......
大学生夫妻不能同房是谁之尴尬
发布时间:2022-11-23
大学生夫妻不能同房是谁之尴尬 大学生夫妻不能同房是谁之尴尬 大学生夫妻不能同房是谁之尴尬 大学生夫妻不能同房是谁之尴尬 杨涛 辍学打工4年后重返校园,带着妻子参加高考,双双考上大学。25岁的蔡建东在......
读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
发布时间:2023-03-07
" 《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⑴ 的写作缘起,是集中反驳学者顾彬在文章《上帝病——人病:论中国和西方的不完美性问题》提出的观点:与西方的现代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及社会运动乃基督教救世思想的世俗化形式几近相侔,现代中国革命......
是谁,发掘2015年的最大宝藏?
发布时间:2022-12-28
是谁?发掘2015年的最大宝藏?是谁?掀起教育产业的浪潮?是谁?将让好习惯影响一座城市?因习而冠 ・导航人生――北京智新超越教育《习惯宝典》工程引发养成教育革命!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未来精英最系统的习惯养成工程!......
你是《来自星星的你》中的谁
发布时间:2015-08-20
趣味测试 (纯属娱乐,切勿认真) 1.你是男生还是女生? 男生→转第2题 女生→转第3题 2.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相信→转第7题 说不准→转第4题 3.如果要养一只宠物,你会选择? 狗→转第5题 猫→转第6题 4.假如你......
谁的童年才是真正的童年
发布时间:2023-01-02
其实,我觉得在玩儿这方面,现在的孩子很可怜,太单调。除了到商场买玩具,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哪个玩具都说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哪个游戏都说开发智力,可我一点儿都没看出来。我看到的都是买来的玩具堆得跟小山似的,孩子的新鲜劲......
是谁在耳边,说爱我永不变
发布时间:2015-08-24
离采访还有一个小时,赵雅芝的内地助理小丹在酒店会议室门口开始有点焦虑。 “她现在在化妆,昨晚睡得很晚,今天看上去情绪不高,我怕等下采访她说得不够好。”小丹很忙,要跟会议室前台沟通,跟摄影师敲拍图的位置,以及盯好镜头的采......
谁是铁路春运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15-08-26
对于铁路运输部门,春运是一场紧张有序的战役。预计春运期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28900万人次,日均723万人次。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就是只需三天,铁路部门就可以把偌大的北京城2100万人口全部搬空。 为了让人们平安到达故乡、和家人......
是谁在制约审计委员会制度
发布时间:2023-01-26
内容 提要:由独立董事主导的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依据西方 现代 企业 理论 , 分析 了 影响 审计委员会履行职责的各种因素,并探讨了与审计委员会相关的三个理论难题。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在所有权与控制......
谁来先享低碳盛宴
发布时间:2023-01-04
低碳经济这一时髦名词,实际上由来已久,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眼下,经济危机、严峻的气候和能源问题都为低碳经济模式......
金丝楠叫板红木,究竟谁是赢家?
发布时间:2023-04-18
最近,《中华木作》杂志办了一本“金丝楠专号”,以木作文化权威杂志身份,解读当今收藏界的金丝楠热,试图揭秘金丝楠热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一些什么? 不知为何,金丝楠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它的迅速蹿红似乎让很多人措......
家族史告诉我:我是谁,从哪里来
发布时间:2023-02-27
即使我们没有机会没有能力背下整本族谱或写出一本家族史,但知晓并记住曾祖父的名字,还是应该的吧? 早春,江南,阴雨。趁着人还不多,周末从上海赶到苏州扫墓。同一个墓园里,安息着十余位长辈,最长者,是我的外祖父。 外祖父......
律师杀妻,谁是毁掉婚姻的元凶?
发布时间:2023-06-05
他是当地知名律师,最擅长打离婚官司,帮助了许多婚姻破裂的男女和平分手。可当他面对自己失败的婚姻时,竟走上了杀妻路,这究竟怎么回事? 律师再婚,哪知娶了个强势妻 如今再想起那一幕,李强还心有余悸,可如果不是心中积......
谁才是有权者?-北大医院非法行医案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7
内容提要:我国执业医师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即使已取得医师职业资格未经执业注册,亦不能享有行医权。临床实习生或见习生只能在有行医权的医师指导下进行临床活动,其诊疗行为并非行医权的行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其诊疗行为未经上级医师......
换谁去亲子部
发布时间:2023-06-18
放寒假前一周,亲子班的A老师告诉我她怀孕了,我的脑子里立刻闪过她目前的岗位要不要换的念头,因为组织0~3岁儿童的活动不同于组织3~6岁儿童的活动,很多是需要教师与孩子身体接触和用身体大动作来示范演示的,很多游戏都是要教师带......
斯坦福中国创业帮谁是下一个陈欧?
发布时间:2023-04-10
我每年到访中国,创新和创业精神总是生机勃勃、不断增长。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走出来的校友们成为了最有活力的创业者。我们看到了古永锵、陈一舟、林欣禾、陈欧,以及许多商学院校友创建新公司、投资新创企业。还有更多的创业者来自斯坦......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发布时间:2022-09-22
“天云属地汗流宇,杯影龙蛇分汉楚。楚人起舞本为楚,中有楚人为汉舞。”宋人谢翱笔下的《鸿门宴》诗写出了鸿门宴会上变幻莫测的情景。汉王刘邦能从虎狼之穴逃离,着实惊险。人们每论及此,不是归咎于项羽的妇人之仁,就是归功于刘邦......
别说自拍是病,谁没个自恋的时候
发布时间:2022-09-27
自拍历史有多长?和自恋历史一样长 别因为明星们每天喊着“take a selfie”,就以为这是个新词,早在1984年,英文中就有了“self-timer”一词,不过当时这指的是照相机可以自行设定拍照时间的功能。 1838年,人类首次将影像投射到胶......
到底谁玩谁
发布时间:2023-01-24
一 仲夏的一个深夜,北苍山公安局突然接到报警电话,说北苍山半山腰的海景屋出事了,租住在里面的一位摄影师失踪了!“可能是掉进海里了……”报警的是同住的另一位摄影师,他这样猜测。值班的刑警中队长吕剑青立即带上助手赶往海景......
谁和谁的“共谋”
发布时间:2015-07-31
某天晚上,一个同学在他的QQ空间里晒出他父亲在一家医院住院治疗的清单:22天,18万元! 这远没有结束,他父亲目前还在ICU病房里。我本想说一两句安慰的话,但有用吗?这个时候,钱才是最管用的,但我有钱吗? 想到这些,我悄悄退......
浅谈《三字经》——读柳城先生新作有感
发布时间:2023-06-22
浅谈《三字经》——读柳城先生新作有感 浅谈《三字经》——读柳城先生新作有感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浅谈《三字经》——读柳城先生新作有感 更 多精 品源 自 3 e d u 教 育 网 ......
《 谁有问题》 等12则
发布时间:2023-02-01
如果每4个人里有一个神经有问题,想想你最要好的3个朋友,他们如果神经没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你了。 被扣的白马 唐僧师徒四人到达一大城市,悟空化斋,沙僧收拾行李,八戒溜马。 晚上八戒空手而归,唐僧问:“白龙马呢?”八戒说......
浴霸和暖风机,谁是冷天老人洗澡的绝配?
发布时间:2022-10-14
尽管已过立春,但室内外的气温还是寒意明显。这个时节对于老人来说,洗澡是一件为难的事。去公共浴室要拿很多东西,人也拥挤,十分不方便。可在家里洗澡温度又实在不给力。尤其是一些老式的房子,洗手间没有取暖设施,洗一次澡需要极......
网购维权有谁帮?
发布时间:2023-01-05
“一边是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规模,一边是极速膨胀的假冒伪劣产品发生几率,作为一把双刃剑,电子商务发展的健康指数令人担忧。”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电子商务是中国商业的未来,由于网络平台集客能力强、辐射覆盖面广,缺乏严......
红药为谁生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 要: 课堂评价是关系到语文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品质的关键一步,可是,历来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标准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现有的纷繁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跳出来,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发布时间:2023-05-04
几年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我听一个博士生用自己做例子,讲解读书是怎样改变命运的。她罗列了同一个祖辈下十多个子辈和孙辈的家族树。家族树上,除了她自己通过读书成为博士以外,其余孙辈或务农或打工,都未能脱离祖辈原本所处的阶......
儿子闹离婚,房子该归谁
发布时间:2015-08-26
马 老师: 您好!我今年60多岁了,遇到了一件闹心事,请您帮我分析分析。既然说给您听,就是相信您,我就不管对不对,有什么说什么,您别见怪。 是这样的。我的独生儿子今年30岁,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工作,就在这里安了家,三年前......
读丰子恺《渐》有感
发布时间:2023-02-13
《渐》就像一部唯美的艺术片。它的语言优美、细腻、飘逸,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文学韵味,细细品读,能感到作者似一位古稀老人,和读者促膝而谈,他的态度谦和,向你娓娓道来发自肺腑的思想感情。 "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
谁出资谁就享有所购房产的继承权吗
发布时间:2015-08-27
内蒙古赤峰市读者 雷 斌 本刊特约记者金侠答:房产部门拒办过户手续是有法律根据的。因为徐父生前并未留下任何合法有效的书面遗嘱,其口头承诺也没有无利害关系人证明,也不符合口头遗嘱的法定条件。在此情况下,徐父去世后所遗财产......
为谁辛苦为谁甜
发布时间:2023-03-07
个最简单的俘获女人心的方法,就是真诚地看着面前的姑娘,不管她是二十出头,还是三十好几,嗓音中蕴含着无限关怀地问:工作一定很辛苦吧?最近一定很累吧?99%的女人都会为之倾倒,这个世界,谁不累呢? 有个略微年长的女作家去英......
来自星星的孩子,首先是个孩子!
发布时间:2023-03-09
美国俄勒冈大学在读博士生,早期干预所研究生助教。俄勒冈州持证早期干预师,国际早期干预研究协会(ISEI)、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及其属下童年早期分部(DEC)成员。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目前,自闭症的成因还是个......
我不是“假小子”
发布时间:2023-02-14
我是个小子。妈妈却说我像个姑娘,是个“假小子”。我长得白白净净,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人家一跟我打招呼,我就脸红。要是有陌生人来我家,我就会低着头,不敢看他。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像个姑娘。 我心细,这一点也像姑娘。记得那次......
艾滋男童遭村民联名“驱逐”,谁是始作俑者?
发布时间:2023-01-17
记者:爸爸妈妈在哪里? 坤坤:广州。 记者:想他们吗? 坤坤:不。 记者:记得他们长什么样子吗? 坤坤:不。 记者:想和小伙伴玩吗? 坤坤:他们不和我玩。 记者:爷爷跟你说过,你要离开这儿吗? 坤坤:说过。 ......
没有谁能稳操胜券
发布时间:2023-01-27
即使股神也曾在股市里破产,这话你信不?真儿真儿的,不由你不信。不过也许身边人的例子才是更具真实感的铁证: 一位朋友,是证券公司老总。老实说,这确实是个高薪行业,连她们公司的职场新人收入都很可观,弄得我这个码字的颇有“......
有谁知道 2014年7期
发布时间:2022-12-10
小时候常去二道江抓鱼 趟着水往前走 一帮一帮的小鱼 从脚面子溜过痒痒的 我好奇地想 它们为什么活着 是为了玩水吗 还是在寻找自己的乐趣 至今我也没搞懂 它们活着有什么意义 大概总不是 为填补人们的食欲吧 ......
有些书是不能读的
发布时间:2023-02-15
在我看来,时下的书并不是遍地黄金,我们一不小心,也许就做了纸上谈兵或东施效颦的蠢事,非但无益,还贻害无穷。当下有人动辄炫耀一年读了几十或几百本书,似乎读书多少,已成高低贵贱的评判,却忘了老祖宗训诫“刘项原来不读书”“......
老公老婆谁更小气
发布时间:2023-01-21
一群已婚人士聚在一起,讨论“老公老婆谁更小气”这一严肃而极富哲学意义的话题。以下是讨论记录。 1.看对谁,我和我老婆对自己都小气,但对对方都大方。 2.我赚的钱是老婆的4倍,老婆花的钱是我的4倍,你说谁大方谁小气? 3.无......
小鸟死了,谁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3-07-24
鸟死了!是饿死的! 刚从外面回来就听到这个噩耗,我一时蒙了:前几天还听见那只鸟在那里叫唤呢,怎么就饿死了呢? “我前几天叫你买鸟食,结果你没买。”老大给我当头一棒。他没说错,他前几天叫我去买鸟食时我正好出门,但那天......
灾难过后,谁来阻止尼泊尔文物流失
发布时间:2015-08-25
尼泊尔在几星期之内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多处有数百年历史的寺庙宫殿废墟处于无人值守的状态。作为世界最大文化遗产集群之一,这样的状况会使未来重建的机会愈显渺茫。此次灾难中被毁的文化遗产之多,为近代自然灾害中所未见。 值......
冷面男&暖男,谁也不比谁靠谱
发布时间:2015-08-21
听说高仓健以83岁高龄去世,我不由得想到:下一位该轮到谁了? 难以形容那莫名的恐慌感:张贤亮走了,大岛茂的扮演者宇津井健去了,午马在天堂笑傲江湖了,现在又是高仓健,这些曾经陪伴过我的童年、某种意义上对我的人生观添砖加瓦......
谁是未来趋势?游戏本的轻薄化 PK 外置显卡
发布时间:2022-10-28
当笔记本也能具备足够的游戏性能时,相信绝大多数玩家都会选择它用来取代家里笨重的台式机。然而,今天的笔记本在向“游戏本”华丽转型时正逐渐衍生出两大趋势,一是在尽可能轻薄的机身里容纳高端独显;二是支持外置显卡,以确保笔记本......
先拍照还是先对焦这是一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29
2014年,善于拍照的智能手机不约而同地在手机相机中添加了“先拍照后对焦”的拍照模式。我们在Nokia 、HTC、OPPO以及vivo的产品上都见到如此的拍照模式,不难看出先拍照后对焦似乎越来越流行。不过,先拍照后对焦这种拍摄方式的概念其......
尼采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比较论
发布时间:2023-06-20
尼采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比较论 尼采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比较论 尼采与庄子的人生哲学比较论 摘要:通过尼采与庄周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人生环境,由此来了解两人人生哲学思想中的异同,从而给予现当代的人们在这浮躁、躁动的社会一......
利比亚:桃子到底该谁摘
发布时间:2022-11-27
“利比亚是开放的,利比亚是安全的。”贾玛尔・祖比亚脸上挂着永不消失的笑容,欢迎我们前来的黎波里。 一切都好吗? 这位外国媒体部主任接着说:“我们呼吁投资者回来。我们相信透明、真实和敬业。我们愿意回答一切问题。” ......
高中生跪拜孔子,校方称其跪拜行为是“油然而生”
发布时间:2023-02-08
热点聚焦 有网友在论坛上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不仅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和《孝经》,而且要求学生跪拜孔子,没有跪拜孔子的学生会被校方严厉批评。因此,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
39位专家“挑剔”374件作品:是谁,不为繁华易匠心?
发布时间:2022-12-04
10月19日,2017中国手机创新周暨第五届中国手机设计与应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中国手机设计大赛”)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39位代表智能手机、智能硬件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专业水准的大咖和意见领袖莅临评审会,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视角、公正的原则审视374件作品,挖掘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发现天人合一的中国设计,鼓励中国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创新前行。万里挑一中国手机设计大赛自2017年5月17日启.........
违规担保谁决策,谁负责
发布时间:2022-12-14
无论是被担保主体资格不合规,还是担保程序不合规,都会导致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发生。其实,无论何种情形导致的上市公司违规担保,都应该追究决策者的责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筑起防控违规担保的“防火墙”,从体制和机制上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