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唐代道士吴筠的修道思想

唐代道士吴筠的修道思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7 00:40:38
唐代道士吴筠的修道思想
时间:2023-08-17 00:40:38     小编:

唐代著名道士吴筠(?-778年),字贞节,又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科举屡试不第,于是入嵩山求仙问道,拜著名高道潘师正为师,受传的是上清经法。

唐代开元(713~741)年间,吴筠南游金陵(今南京),访问道教名山茅山、天台山,交友甚广。其文章高超绝群,在南京一带影响广泛。唐玄宗遣使召见他于大同殿,令他担任待诏翰林,以随时可以向他求教道法。

安史之乱后,吴筠东游到了浙江会稽一带,过着隐居的生活,于大历十三年(778)仙逝,其弟子邵冀元等私谥其号为“宗玄先生”。

《宋史。艺文志》著录吴筠撰述书目有:《玄纲》一卷、《神仙可学论》一卷、《形神可固论》一卷、《著生论》一卷、《明真辨伪论》一卷、《心目论》一卷、《玄门论》一卷、《元纲论》一卷、《诸家论优劣事》一卷、《辨方正惑论》一卷、《两同书》二卷等。吴筠著作较多,思想也纷繁复杂,概言之,如下:

“元气自然”的宇宙结构论

在宇宙结构的本源论上,吴筠承袭了“元气论”的说法,又间以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他在《玄纲论・元气章》说:“太虚之先,寂寥何有?至精感激而真一生焉,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意思是说,宇宙的初始是寂寥空虚的状态,这种空虚的状态可以用“真一”来概括;此处的“至精感激”是形容真一产生的内在动力,也可以将之理解为自然界最原始的运动并由此产生“真一”。那么,“至精”和“真一”又是什么关系呢?天地不能自有,有天地者太极。太极不能自运,j垂赶极者“真精”,而“真精自然,惟神惟明。实日虚皇,高居九清,乃司玄化,总御万更,乾以之动,坤以之宁”。(《玄纲论・真精章》)也就是说,太极是元气寂然不动的状态,由于受到“真精”的第一次推动便化生出万物,“真精”既是司玄化而御万灵的绝对实体,又是“造化之根”和“神明之本”;而真一的造化之功又是“元气白化”的结果。

吴筠在《玄纲论・元气章》中又进一步描述“元气”的状态:“元气者,无中之有,有中之无。旷不可量,微不可察,氤氲渐著,混茫无倪。万象之端,兆朕于此。于是清通澄朗之气浮而为天,浊滞烦昧之气积而为地,平和柔顺之气结而为人伦,错谬刚戾之气散而为杂类。自一气之所育,播万殊而种分。既涉化机,迁变罔穷。然则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气也;授天地人物之灵者,神明也。”

大意是说,元气兼具有无两种特性,大到不可测量,小到不可伺察,存在于“混茫无倪”的隐和“氤氲渐著”的显这两种状态之中;万物的端倪肇始于此,清澈通透澄明晴朗的气会浮生而为天,混浊迟滞烦杂暗昧的气会堆积而沉降为地,平和柔顺的气会聚结而成为人类,错谬刚戾的气会散落而成为万物杂类;元气产生万物,变化无穷;然而,元气具有成就天地人形体的功用,推动其运动变化的则是“神明”的灵性在发挥作用。

“秉气善恶”的人生性情论

关于人的性和情的问题,吴筠的论述亦本之于“元气论”。

吴筠认为,人性的善恶差别是源于先天所禀之气的不同造成的。他在《玄纲论・天禀章》中说:“禀阳灵生者为睿哲,资阴魅育者为顽凶……或善或否,二气均合而生中人。”很明显是将人分为了三类:即秉阳气灵性而生者为睿哲之上等人,秉阴气暗昧而生者为顽凶之下等人,并阴阳中和二气所生者为亦善亦恶的中等之人。这一思想的表述与其对神仙和恶鬼的界定如出一辙,其表述神仙为阳气所聚,恶鬼为阴气所变,而“阴阳交杂则为人”。

既然人性之善恶臧否是由先天之气禀所决定的,那么道教的教化功能又在哪里呢?吴筠在他的《玄纲论・长生可贵章》中回答说:

“玄圣立言为中人尔。中人入道,不必皆仙,是以教之先理其性,理其性者必平易其心,心平神和而道可冀。”也就是说,道教的说教是为中等之人而设立的,而中等之人入道也不一定都成神仙,要教导其先管理好自己的性情,而管理好自己的性情又必须先从平易其心入手,心平神和了自然可以入道。

吴筠对下等人是不抱有希望的,认为禀戾阴之气的人顽凶之性是不可改变的,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热;而禀纯阳之气的人自然睿哲,与大道是合而为一的;只有中人是可以而且必须教化的,正所谓“中人为善则和气应,不善则害气集”(《玄纲论‘长生可贵章》)。

可见,吴筠有“命定论”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自然会有一部分人得不到救赎。由此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魏晋时期玄学家郭象的“独化说”。郭象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皆“独化于玄冥之境”,“上知造物之无物,下知有物之自造”;人的命运是“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只有中等人可上可下,才有改造学习的必要,道教就是为这部分人所创立的。

在性和情方面,吴筠又将两者对立起来。在吴筠看来,“性本至凝,物感而动”,即性是寂然不动的,有了外物的感应才产生了情。也就是所谓的“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运,不能自持也”。(《玄纲论・性情章》)意思是说,情与道是相悖而驰的,任情所为就会离道更远。

实际上,在吴筠的思想中,“情”是与世俗相伴而生的,“性”则是与道相通的;俗心越重,离道就越远,正所谓“情动性亏”(《玄纲论・长生可贵章》)。这与唐代李翱所宣扬的“性善情恶”的“复性说”可谓殊途同归。

吴筠认为,“情”动是由于外物的感应;也就是说,“情”是人对外物的贪恋执著所致;而“情”又是人心的产物。他说:“我心不倾则物无不正,动念有属则物无不邪,邪正之来在我而已。”(《玄纲论・虚明合元章》)这就说明了加强自身修炼首先要在“心”上下工夫,全自身之“性”是学仙的第一步,此后的进程是“性全则形全,形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神全则道全,道全则神王(疑作正),神王(正)则气灵,气灵则形超,形超则性彻,性彻则返覆流通,与道为一,可使有为无,可使虚为实,吾将与造物者为俦,奚死生之能累乎?”(《玄纲论・同有无章》)意思是说,性、形、气、神、道递次提升和净化,从而最终达到不死长生的境界。吴筠的这些言论显示了其受佛教心性思想影响的痕迹。 吴筠倡导的是要达到“性”、“情”两忘的境界,即所谓“动寂两忘而天理自会”。但是,“动寂两忘”的境界是不容易达到的。

人生活在世界上又不得不面对各种万物的诱惑和勾引,那么,人如何对待万物呢?吴筠主张,人在“全性”的过程中又不能有意识地摆脱外物影响,“道不欲有心,有心则真气不集;又不欲苦忘心,苦忘心则客邪来舍。在于平和恬澹,澄静精微,虚明合元,有感必应,应而勿取,真伪斯分。”(《玄纲论・虚明合元章》)也就是说,人心有欲望的追求,就不会招来真气;但是,为了无欲而无欲的“忘心”的追求又会误入歧途。心的最高境界在于平和恬淡、澄清静明、精细极微而与道桐合;心感应万物而又不被万物所牵累,才能辨明真假。

“道本儒末”的社会自然论

吴筠的社会政治思想杂而多端,“道本儒末”的社会自然论可谓其政治思想的主导与核心;概括其政治理论为主之以道,辅之以儒,而又兼以法家的法、术、势的思想在其中。

吴筠的著作《太平两同书》从理论上反映了统治者内道、法而外儒的政治策略。他在《玄纲论・明本末章》中也强调了道家倡自然无为是崇本,而儒家尊仁义道德是求末的社会自然论的思想。

吴筠的社会观中突出了皇帝的主导作用。他说:“夫万姓所赖在乎一人,一人所安资乎万姓,则万姓为天下之足,一人为天下之首也。然则万姓众矣,不能免涂炭之祸;一人尊矣,不能逃放戮之辱。岂失之于足,实在于元首也。”(《太平两同书・损益第三》)将皇帝与百姓的关系比喻为头和脚的关系,他认为,如果皇帝尊奉道教而实行自然无为的政策,天下就会出现太平盛世的景象;但若皇帝昏庸有为就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皇帝作为为“头”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这也与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的“治众者至寡”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吴筠又认识到了“浇季”替代了“淳古”之后,也就是进入三代(夏商周)之后,统治者们便不能守住自然无为的治理之道的客观现实。所以,吴筠虽栖遁山林,但却心在朝野,对政治时事有深入的思考和真知灼见。

吴筠强调儒道皆不可偏废的文武并用策略。他说:“夫家国之理乱,在乎文武之道也”(《太平两同书・理乱第六》);又说:“然则文以致理,武以定乱,文虽致理不必止其乱,武虽定乱不必适其理”,(《太平两同书・理乱第六》)即文武各有其用;还说:“然则文武者,理国之利器也,而盗窃者亦何尝不以文武之道乱天下乎?故章邯以军旅而分秦地,田常以仁义而篡齐国,则有理不能无其乱,唯入主之所制也”,(《太平两同书・理乱第六》)也就是说,文武之道关键是要看掌握在谁的手中。所以,皇帝的权力显得特别重要,由此引起了吴筠对中国历史上的法家思想的关注。吴筠说:“故圣人不得文武之道不理,贼臣不得文武之道不乱,非文武有去就之私,盖入主失其柄也。”(《太平两同书・理乱第六》)

总之,吴筠对宇宙、人生和社会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把握,反映了唐代道教思想发展的水平和特色。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