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8 00:42:28
从《论语》看孔子的孝道思想
时间:2023-08-18 00:42:28     小编: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孔子之前,华夏民族对“孝”的阐释已经蔚为大观,本文从儒家经典《论语》入手,结合前人观点和其他儒学著作,阐发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探究《论语》中的“孝”对今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 发展 ,“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 中国 历史 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 经济 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 现代 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 交通 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 农村 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 自然 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 参考 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 政治 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 对人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这样社会就会稳定, 形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 发展 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 中国 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 书目:

(2)东岳论丛 2005 年5 月第26 卷第3 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 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汉文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第25卷第1 期 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7)淮南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 侯之虎 从《孝经》看《论语•为政》论孝四章的原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从上博简《从政》篇浅谈孔子的从政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05
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似乎在学者眼中,孔子思想的重要特点在于其政治性。的确,孔子一生热衷于政治,致力于社会改造,不仅满腔政治热情,而且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在鲁国从政遇到阻力无法实现其政治理想,孔子历时14年周......
论由孔子教育思想看现代的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22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对如何培养人才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如提倡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培养完整人格、以身作则等。木文结合素质教育和孔子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以找出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以及素质教育与......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导语:《孔子游春》生动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赏,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及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以下是小编整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不仅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而且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透过课文可窥一斑。一、教育即生活。据载,孔子很重视对弟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教育,他亲自整理编辑了教材——六书,但是对弟子的教育又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从一道题目看“转化思想”
发布时间:2015-09-14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把有待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手段,使它转化成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答,这里运用的就是转化思想.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发展具有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
孔子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毫无疑问有赖于重新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古典文明传统,特别是儒家这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传统。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对于政治的思考以及政治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其毕生的政治追求及理想的政治社会,建立以......
孔子的音乐思想
发布时间:2017-08-07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之称,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纵观悠远流长的中国音乐教育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更多地承载了道德教化的作用,因此它备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关注和推崇。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音乐思想发展的源泉,对后世音乐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思想的主体,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还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
浅谈孔子“仁”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15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其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中就可体现出来。然而“仁”的提出并非始于孔子,但他却把仁思想进行扩展、丰富。本文从孔子“仁”思想的社会背景、“仁”的内涵、“仁”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几个方面进......
浅谈从孔子交往伦理思想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19
" 论文关键词:孔子 交往伦理;高校 和谐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孔子的交往伦理思想强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和而不同。这种交往伦理思想对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具有三方面的启示:平等交往、师生互爱是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前提;师生......
孔子·《论语》
发布时间:2023-03-12
走进历史的长河,有数不清的浪花在激荡着、闪烁着,从我眼前飞逝而过。有那么一滴水吸引了我的目光,透过水滴,我看到的竟是孔子! 孔子与“学” 公元前551年出生的他自幼丧父,其貌不扬,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知书达......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23-02-27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关于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更多精品文 章来 源自 教 育 网 [论文关键词]孔子;语言哲学;“名实之辩”;“言意之辩”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
从“里仁为美”浅议孔子的文艺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14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称其时(春秋战国时期)之思想家,与后世以最大影响者,则有孔子。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也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学思想对中国两千多......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01
一: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仁由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所衍生出的音乐美学思想,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仁是文化思想的精髓,是孔子音乐美学的核心和出发点,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具有伦理学的意义。查《说文解字》,仁的本义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儒家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是自然人,二人以上就成为社会人。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仁的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仁德;二是仁.........
从古玺看老子思想在先秦的流传
发布时间:2023-05-20
古玺是秦朝以前玺的特称。其中有大量成语玺,玺文或直接取自《老子》,或受老子思想影响。这些古玺可弥补先秦文献中老子史料奇缺之憾,对于研究老子思想在先秦时期的流传有着重要的意义。古玺所见的老子思想成语玺或称为箴言玺,乃用当时流行之格言、警句等制成,以对自己进行警戒或劝勉之用。与其他古玺相比,成语玺更具思想性,从中可以看到极其丰富的老子及道家思想。1.重道安宗,自然无为“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他以为“万.........
从“割股疗亲”看明清孝道的愚昧化走向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 要]中国古代统治者历来重视“以孝治天下”,在统治者大力提倡与表彰下,历朝历代的孝子孝行层出不穷。唐代开始出现一种极端的尽孝行为――割股疗亲,随着两宋“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深入,这种行为更加普遍。到了明清时期,随着......
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发布时间:2023-06-28
诠释孔子——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 发展 摘要: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 时代 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
诠释孔子——论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发展(1)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要: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
孔子的教育之道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5
孔子,是一名我们必须尊重的先人,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孔子的教育之道论文,欢迎大家查看!【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苏轼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与艺术创作都非常丰富,他对儒、道、佛以至百家杂说的各种思想和知识取精用宏,形成了广博而宏远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在苏轼的处世之道和文学观念中,道家思想的濡染是显而易见的。道家思想对......
浅论荀子君道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15
和谐而有序的理想社会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一理想社会并非天生如此,乃是统治者与民众协同建设所造就的政治格局。在构筑理想社会的政治实践中,君主扮演顶层设计者的重要角色,从这一视角出发,荀子设定了理想的君主所应当具......
浅谈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仁”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 要:孔子是中国的大圣人和至圣先师,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思想、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试论儒家孝道思想对佛教文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5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在极其重视忠、孝的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孝道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佛教的生存及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宋代《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是国内......
小谈孔子教育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02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贤人,可说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花了一生的时间,让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身为华人后代,谁不知道这位圣人在教育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地位,又有谁不知道他那“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从正名观看公孙龙的语言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24
从正名观看公孙龙的语言学思想 战http://WwW.LWlM.cOm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当时社会体制改革导致了名实关系的混乱,在思想文化方面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名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名家在当时是一个独立的流派,......
从传统“孝道”被写入法律看中国家庭养老
发布时间:2022-08-03
关键词:孝道;家庭道德建设;养老 从原始时期孝文化观念产生,到先秦时期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而颁布的《孝经》,都体现出孝文化在我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地位。孝文化于西汉开始政治化,像孝文帝、孝景帝等以孝为谥号的皇帝,便是......
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0
" 论文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教学方法有重要启示。 论文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伟大的......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冯友兰曾撰写大量的评孔、论孔文章,以真心尊孔、扬孔为主而兼有违心批孔、反孔的言论。在涉及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时,尽管冯友兰一度也采取“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方法,但从总体上说,他既主张“同情......
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发布时间:2023-07-09
"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系,探求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当代教育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对于教育科学的传统继承、理论创新,意义重大。本文试从......
从“贞惠”“贞孝”公主墓志看渤海国的女子教育
发布时间:2023-06-20
[摘 要]渤海国作为崛起于东北的地方民族政权,通过不断的向唐朝学习,迅速由奴隶制末期发展至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且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制度,渤海国的女子教育作为渤海国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不仅为本国女子接受教育提供......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01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论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摘要:儒家的权变伦理思想在孔子那里并未做出详尽的阐释,但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奠基人,孔子的思想意蕴、处世原则和方式,......
从《齐物论》看《庄子》
发布时间:2023-05-15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死亡是最能引发形而上思考的。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后起的道教继承了先秦道......
“朋友圈孝子”在左 “常回家看看”在右
发布时间:2023-01-20
一味地“晒”易使孝意苍白,而“常回家看看”又不太现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要记得走出朋友圈,回家看看。 5月10日母亲节,微信朋友圈成为晒妈阵地,不少人发出母亲照片配以感恩话语遥寄祝福,一些赞颂母爱的文章和视频同时热......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27
论文 关键词:社会变迁 礼治思潮 仁学思想 道德文化 论文摘要:孔子的道德学说是构建在春秋时期宗法血缘关系遭到破坏、宗法等级制度逐级崩溃的社会变迁的基础上的;也是构建在礼治思潮兴起、人们重视社会秩序与社会规范重建的......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发布时间:2023-01-15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摘 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吐蕃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03-01
一、孔子思想传入吐蕃 作为中国王朝的统治思想即孔子的儒家思想开始传入吐蕃,是贞观年间伴随文成公主入藏的。 公元7世纪,在中国历史上正是李唐王朝的全盛时期。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弃松赞干布,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
从价值取向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 厘清了形成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意义和方向之后,我们的任务就是依据新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要求,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价值取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出发,“思想......
从舞剧《孔雀》看现代舞蹈
发布时间:2023-06-15
舞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 也是人类艺术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艺术门类,对表达人们思想情感,愉悦人们身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舞蹈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对精神和情感的自然表达,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舞蹈,都让人们感受到舞蹈的美和艺术......
浅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伦理思想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2-11-29
" 论文关键词:孔子 柏拉图 教育伦理 比较 论文摘要: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中西教育史上的奠基式人物,他们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都形成了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为推动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他们的教育伦理......
试论从职业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看思想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 学生 创新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竞争力的保持。职业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
孔子教育思想与知识管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3-05-04
" [论文关键词] 知识管理目标 孔子教育思想 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论文摘要] 知识管理是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与组织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充分博弈,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的过程。通过结合信息技术的处理和人的创造,在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共......
浅论孔子伦理思想与明清徽州的宗族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 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 明清徼州宗族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明清徽州宗族文化的 发展 达到了鼎盛阶段,其表现内容也十分繁杂,但都根植于孔子伦理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秩序的稳定,并成为中......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
孔子以美育人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孔子以美育人的方式 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其实质是为了立人弘道、育化人心。他的以美育人思想亦是如此,其目标是使人达到高尚美好的君子境界。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孔子推崇诗、礼、乐三教,目的在于唤醒人......
浅析孟子“孝”论
发布时间:2023-06-10
孝作为儒家思想的根基和理论源泉,备受先秦儒者的关注和推崇。儒家创始人孔子第一次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孝作了规定,使其成为家庭伦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以孝作为其仁学、德政的核心理念。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承继并发展了孔子......
浅谈《论语》孔子“学”之内涵
发布时间:2023-03-31
学在孔子的思想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好学的评价上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本人即以好学称于时贤。而在关于六蔽(《论语阳货》)的论述中,学已然是仁矢口信直勇刚等品质固......
关于孔子的人学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5-04
" 论文摘要:孔子人学思想作为立人立德之学,关乎人的道德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建立。其人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仁”。孔子的人学思想主要有三层含义:爱人、成仁和学礼。这就启发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要注重生命教育、成功教育乖自主教育......
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1)
发布时间:2022-10-20
孔子和鲁迅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人。他们生活的年代遥遥相距两千四百多年,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差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关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形态,史学界尚无统......
由《论语》分析孔子的观察之术
发布时间:2023-05-26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判家。孔子一生勤劳好学,熟读古代文献典籍,相传他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大约在而立之年就学有所成。他一边收徒讲学,一边从事政治活动。据说......
从摆手舞看土家族的民族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要:摆手舞是土家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项具有土家族民族宗教意义的舞蹈文化活动,被称为最能代表土家族文化的艺术形式,其历史源远流长。土家族摆手舞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在动态中平衡地发展,深深地植根于土家族民族文化精髓。摆手舞作为......
试论全民教育思想与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主张
发布时间:2023-04-16
" 论文摘要:全民教育思想是当今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它主张教育对象的全民化,追求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化。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为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和教育对象的扩大作出了历史......
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08-05
摘要: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份极具特色的道德文化遗产,是古代进行孝道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传统家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存身惜名、竭力奉养、诚意孝敬、慈孝相应、委婉劝谏、薄葬诚祭、显亲扬名、......
孔子论君子之德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孔子认为,作为担负着匡复天下重任的君子,首先必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楷模。为家、为国他应该是忠孝兼顾,交友、谋利他必须经得起利益的诱惑,坚守诚信和道义的社会道德底线。 【关键词】孔子;君子;道德;修养 孔子认为......
从汉语词类的分法看中国的学术思想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01
汉语的词汇分类,在西方的词类体系标准来看,向来是很奇怪的。中国人的词汇擅长于以义聚类,中国人编的第一本字典,是《尔雅》,实际上是同义词的类聚。中国人研究语法,大概是从注疏中发端的,在各种注疏当中。不过,中国人的词类研究......
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14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简析孔子权变思想及其在现代的意义”,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孔子的一生处事为人则处处体现"权"。但在《论语》中仅三处提到"权",如:"......
孔子教育思想中处理社会问题的手段
发布时间:2023-04-13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下面是一篇探究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伦理思想教育是处理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 所谓伦理思想是指人类在相处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孔子是一位开明的思想家,他既希望贵族统治......
《孔子家语》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9-06
摘 要: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于受“王肃伪书”说的影响,其价值一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随着相关出土文献的出现,近年来掀起了对《家语》研究的高潮。本文试图对搜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 关键词......
浅谈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念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和“因材施......
从舞剧《孔雀》看现代舞蹈欣赏
发布时间:2022-12-17
1前言 舞蹈是身体的艺术,是人类艺术发展中最早出现的艺术门类。舞蹈是人对生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从原始社会中的宗教祭祀性舞蹈、民族民问舞蹈、古典芭蕾舞蹈到现代舞蹈,无小让人们感受到舞蹈的审美魅力。随着时代的变迁......
新论孔子“君子”观
发布时间:2022-12-18
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109次,显然为孔门高度重视。有关君子的论著已有很多,多侧重君子的演变史,如《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先秦君子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109次,显然为孔门高度重视。有关君子的论著......
浅谈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22
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
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及其冲突与调和
发布时间:2023-02-21
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及其冲突与调和 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及其冲突与调和 孔子伦理思想的双重性及其冲突与调和 摘 要: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包含有两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即“亲情”原则和“泛爱”原则)和价值理念(即宗族主义......
浅析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2008年末上映的传记电影《梅兰芳》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梅兰芳》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而且体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符合主流文化的形态标准,充满道德情怀。电影《梅兰芳》中蕴含的孔子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君子人格美、家庭伦理美和民族大义美三个方面,通过对影片的分析解读,可以加深我们对此类影片的主题以及孔子美学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关键词:梅兰芳;君子人格;家庭伦理;民族大义中图分类号:J9.........
孔子
发布时间:2023-02-06
"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伟大圣哲孔子,二十世纪的首席科学家爱因斯坦,时代背景和涉及领域都相去远矣,但他们在人类“终极”观念上所见略同,遥相辉映,体现了绝顶高明的超级智慧。他们互相交集、相得益彰的“天命观”共识,可以“模糊化”有......
会通孔子、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2-12-20
【摘 要】儒家所谓“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相通之处:在管理体制上,二者都提倡对物的管理,对人则无需管理。在经济制度上,孔子与马克思都反对私有制,提倡全民公有的制度。在个人与社会发展状态上,二者都强调社会和谐,既是人......
论孔子人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 要】孔子尤其注重人生道德修养,文章分别阐述了多种学修养的方法,其中学与思相结合的方法,内省以及躬行。每个方法都有其内涵与作用,以孔子的著作为理论研究依据进行论述。而学习这些方法,则有利于高尚品德的形成,加强对自身......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3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论从接受视角看波德莱尔的诗歌美学思想 文章 来源 内容摘要:波德莱尔开创了现代诗歌的先河。波德莱尔诗歌美学的现代性不但具有“无常、......
浅谈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5-31
一、有教无类思想产生背景及其理论基石 有教无类主张出自于《论语卫灵公》。该思想的提出与孔子所处的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由于奴隶制的深入存在,初期所采用的办学形式依然是学在官府, 民间无学。在这种制度下,......
从西方风景画看西方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20
编辑。从西方风景画看西方的美学思想 摘要:在西方风景画诞生与发展及其创作中体现着这样的性质。西方风景画出于对大自然的赞美而取其内容作画。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将自然作为象征而寄托某种情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
浅析《论语》感受孔子的教育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教育方法 论文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
试论《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 《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出现过许多人物,而其中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被提及频率最高、也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庄子》三十三篇原文中共有二十一篇提到“孔子”其人,包括少量话题“谈论到孔子”和大部分“孔......
从《论语》探析儒家积极进取思想
发布时间:2023-05-15
【摘 要】《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在现阶段儒学复兴儒家思想备受推崇的时期,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尤为重要。对孔子巨著《论语》中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研究,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能够借鉴儒学精髓实现现......
试论孔子恕道与大学生人格之养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走向孔子、追思故人,从其思想出发,探究何为恕道,探求大学生恕道缺失之因,以解答当今社会恕道重塑及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紧迫性。 [关键词]恕道;恕道缺失;恕道重塑;人格养成 中国的宽恕之道古已有之,在孔子之前,恕道思......
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要: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准则,是养老的前提和基础,而养老是传统孝道的体现与展开,是传统孝道的具体要求与实践。传统孝道中有着丰富的养老思想,包含着养老与敬老的内容,其中规范了养老敬老的礼仪,物质供养与精神慰藉......
孔子美育思想对当代小学审美教育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2-10-01
小学审美教育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一切艺术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此达到美化心灵、规范行为、提高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的目的。长期以来,小学审美教育处于尴尬的位置,学校一般以形式单一的......
《论语》中对孔子的称呼及其英译:语境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要〕 《论语》中的孔子,因地位非常特殊,对他的称呼变化多元。对此,不同背景的译者处理方法迥异。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为指导,围绕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可以对《论语》译本中对孔子的称呼的英译情况进行深入分......
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行。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传统伦理道德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孝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孝道缺失表现,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对策。关键词:大学生;孝道;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7-0191-02古话说:“百善孝为先”。孝.........
谈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理想
发布时间:2023-06-20
很多时候,中国哲学思想重视艺术在德性方面的感染作用,所以在美学方面便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而且,中国哲学思想倾向于把善作为至高追求,最终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曾多次提到善与美,尤其是在《八佾》中记载:......
论墨子的认识论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要:墨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人物,在春秋时期奴隶制和封建制交替的冲击下,提出了“兼爱”、“非命”等主张,修正了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其理论对当时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墨子的理论及观点,属于经验论的认识论......
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看他的廉政思想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词家与伟大的爱国者范仲淹著名文章《岳阳楼记》里的千古名句,广为传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名句用在毛泽东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毛主席是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
论老子的和谐思想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要:通过对老子哲学的学习与探究,本文对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分为个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三个主要板块,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老子的和谐思想进行了解析与阐述,同时与个人、现实社会、国家政策等现......
论《文子》的礼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文子》具有丰富的礼学思想,对礼的起源、本质、作用及礼的弊端、制礼的原则等都有独到的思考,其礼学思想上承老子,下启庄子,是先秦道家礼学思想发展的重要一环。《文子》认为礼是人类社会发展到末世的产物,其本质在谦和敬。礼与德、仁、义一起构成圣人治理天下、统御万物的四种手段,但道德是本,礼是道德派生出来的,对于治理天下来说,是末之又末的手段,其作用仅及于一乡的范围。末世不可缺少礼,但礼破坏了人美好.........
从中国梦想看教师的梦想、我的梦想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要:“教育是一辈子的事”,需要我们一直努力下去,我们要把“中国梦”与学校的“强校梦”、与“个人梦”统一起来,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人民教师,就要始终将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始终将知识报国作为追求。梦想将伴随着我们每......
当前农村孝道实现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13
摘 要 传统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执政者都非常重视传统孝道在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转型时期,农村孝道实现遇到了挑战,出现了一些现代伦理悲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孝道实现遇到的具......
从《石渠余纪》看王庆云的治国理财思想
发布时间:2022-11-29
[摘 要]王庆云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颇负盛名的理财家。他所著的《石渠余纪》追本溯源、罗列条陈清代的政治、经济事务。其中盐务、钱政、地丁等内容,着墨较多,充分反映了王庆云的治国理财思想。 [关键词]王庆云;《石渠余纪》;治......
《内布拉斯加》:美国人的父子情怀与孝道
发布时间:2023-04-04
《内布拉斯加》这部影片给观众们深刻诠释了美国人的家庭观。在影片中所使用的叙述手法让整部影片趋向于纪录片的形式。在拍摄影片中导演坚持运用“更有标志性和原型的感觉”黑白影片形式,也就是想要更加本色的,代表着美国大众家庭伦......
再论孔子与《春秋》
发布时间:2023-05-17
陈强韦先生: 您好!收到来函真有棒喝之感。先生谆谆相责,知道都是为了我好,高情深谢。我在印大的论文可不敢写得那么自由,否则恐怕连文凭都拿不到---美国研究所从来都是一板一眼。学校本是“人才工厂”,永远在制造着社会所......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语流行语的英译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 要: 流行语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本文以目的论为基础,对其英译策略进行探析,以便使广大译者向渴望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外国友人更好地传递流行语的语义特征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 目的论 汉语流行语英译 语义特征 文化内涵......
从清末洋务史看中国强国御侮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02
[摘 要]清末洋务,为安内乱抵外侮而兴起,虽然如今对洋务一词的评价不一而足,但其对于强大国家、抵御外族入侵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文据以史,深入挖掘洋务运动的“自强”、“御侮”内核,将西方开化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导,在这块东......
一本看得见的孝心书
发布时间:2023-06-12
1 芹姨是2006年退休的。 她爱书,又闲不住,想起自家一楼临街,与学校毗邻,便开起一间小书吧。于是每天放学,就有大帮孩子涌进去,边读书边等家长来接。 芹姨收一点点读书的钱,她管着孩子不随处乱窜,催促他们写作业,时间晚......
孔子的本相
发布时间:2023-07-23
摘要:《论语・述而》篇前五章,以“夫子自道”的形式,还原了孔子的“本相”,这对于我们切实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准确把握孔子的思想价值,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而学界对其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采用“集译”体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