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3 00:47:44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
时间:2023-08-13 00:47:44     小编:

摘要:冯友兰曾撰写大量的评孔、论孔文章,以真心尊孔、扬孔为主而兼有违心批孔、反孔的言论。在涉及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时,尽管冯友兰一度也采取“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方法,但从总体上说,他既主张“同情理解”与“修辞立诚”的态度与方法,又持守“抽象继承法”和“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这些方法正是研究中国哲学史最基本的方法。在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应当以追求真理的精神,摒弃“唯我独尊”、“唯我独真”的独断主义态度与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如此,才能够真正构建符合中国哲学特质的研究方法论,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孔子;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同情理解;修辞立诚;抽象继承法

在20世纪的孔子研究中,冯友兰可谓独树一帜。一是冯友兰一开始走进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就对作为中国文化象征的孔子的历史地位作了充分肯定,成为孔子儒家文化的拥护者;上世纪50年代以后至“文化大革命”中“唯书”、“唯上”式地批孔、反孔;上世纪80年代后又理性地重新尊孔、扬孔。二是冯友兰所创立的融贯中西的新理学不仅是接着宋明理学讲,而且是接着孔子儒家讲。三是冯友兰一生撰写的大量论孔、评孔文章中,既有真心尊孔的学术评价又有违心反孔的政治评判。四是冯友兰在孔子研究中还十分注意讨论孔子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这里,主要就冯友兰一生论孔、评孔所涉及的孔子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作一评述,以揭示冯友兰的孔子研究所蕴含的方法论思想及其意义。

一、“同情理解”之态度与方法

早在“五四”时期,冯友兰亲眼目睹新文化运动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所作的最严厉批判。冯氏清楚地认识到,自清末以来,孔子的地位一天天低落:以前人们心目中的“至圣先师”、“教主素王”,成了“教授老儒”、“碌碌无所建树”者。“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竟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如此看来,孔子是否就完全丧失了他的价值?究竟该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为此,冯氏写成了《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在冯氏看来,孔子虽然未曾著书,也未曾删正六经(六艺),但孔子的历史价值自在。对于那种贬孔子为“教授老儒”、“碌碌无所建树”之见,冯氏却不以为然。冯氏引据古籍、比较中西,通过客观的、历史的分析,从三个方面确立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即:“孔子是中国第一个使学术民众化的、以教育为职业的‘教授老儒’,他开战国游说之风;他创立,至少发扬光大中国之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阶级。

(二)孔子的行为,与希腊之智者相仿佛。

(三)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苏格拉底的行为及其在西洋史上的影响相仿佛。” [1]143在这里,冯氏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私人讲学的人,第一个私人立说的人,第一个创立学派的人。这就使冯友兰后来所写的《中国哲学史》(上册)(1931年)不同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1919年),也成为1949年前冯氏研究和评价孔子所持守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首先出现的人物是老子,而冯友兰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首先出现的人物则是孔子。这其实反映的是他们所持的文化观之不同。胡适主张全盘西化、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冯氏则主张东西方文化的互相融合、互相贯通。由此形成了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儒家的不同态度:胡适主张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估价,去掉孔子儒家独尊而使诸子百家平等,而冯氏主张对传统文化应作“同情之了解”,重建孔子儒家之正统地位。

从表面上看,冯友兰跟胡适的争论属考据学性质,但从实质上看,冯胡之争,是以孔子儒家还是老子道家为传统文化的主干问题。胡适置老子于孔子之前,暗示了老子道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而冯友兰则明确承认孔子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氏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等倡“新孔家”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1)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前期,冯友兰创建了融贯中西的新理学哲学体系。新理学力图从哲学的高度理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寻求解决中西文化矛盾的方法和途径,确立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冯氏自称新理学是“接着”程朱讲的,实际上他是“接着”整个传统文化讲的。冯氏以继承孔子儒家道统自居,但实质上他不是“照着”孔子儒家讲的,而是“接着”孔子儒家讲的。

在向西方人介绍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友兰专列一章,题目是“孔子:第一位教师”。冯氏继续申述自己以往所持的观点:“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学生的人……他是个很有影响的教师,而更为重要和独一无二的是,他是中国第一位私学教师。”[2]38因为孔子时代,只有官方著作,所以他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而不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著作家。然而,孔子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儒”,而是以“以述为作”的精神重新解释了古代经典并创立了新学派的教育家。冯氏指出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在各个时代有着很不相同的评价:他本来是一位普通教师,汉代被奉为“至圣先师”,甚至比王的地位还要高,并加以神化;20世纪以来,他的地位逐渐下降到“至圣先师”以下,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本来是一位教师,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教授”[2]45-46。这是冯友兰对孔子所作的很平实的描述和刻画,也是冯氏对于孔子的比较成熟的真知灼见。

这里,冯友兰还能够持守学术的观点来评价孔子的保守与进步两个方面,还没有跟风进行“上纲上线”的大批判。195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集体讨论后由冯友兰和黄子通、马采执笔写成的《孔子思想研究》一文,尽管开始了“唯书”、“唯上”的“贴标签”式的研究与评价,但他也还能够继续一些学术层面的研究。

《孔子思想研究》首先从阶级观点出发,对孔子进行了阶级鉴定,认为孔子是站在“从领主阶级初步分化出来的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的。具体到对孔子思想的分析,文章认为,“仁”与“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大支柱。孔子关于“礼”与“正名”的理论,表现了他对旧制度的拥护,关于“仁”的理论表现了他进步的一面。关于孔子“忠恕之道”所具有的进步意义,就是承认人的独立人格,仁人要有真情实感(“直”)。孔子重视有感情欲望的具体的个人,并企图以具体的人的情感欲望为基础建立起“仁”德。在冯友兰看来,孔子这样的思想有唯物论的成分,具有进步意义。在孔子对待宗教的态度上,一方面孔子要维护原有宗教的信仰与仪式,这表明他承认宇宙有一个最高主宰者,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宇宙观是唯心主义的;另一方面,孔子对传统宗教的某些部分有新的了解,这表明他把“天”了解为“自然之天”,又有唯物论的成分。在教育思想方面,认为孔子是中国以私人资格教育学生的第一人。孔子的教育思想方法,代表一个新阶级,又熟悉当时科学的发展,因此,他的思想方法,是很有唯物的成分,也有一点辩证法的意味,这在当时也是进步的。[7]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篇文章基本反映了冯友兰在接受了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后,对待孔子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由上述可以看出,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冯友兰在对孔子的研究与评价上,特别是具体到阶级性的问题,他往往采取当时流行的观点和概念;但一涉及孔子思想本身,冯氏的论述都有独到之处。虽然冯氏也对孔子的保守思想作了批判,但更重要的是,对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尚能够作深入的阐发,并加以积极的高扬,表现出他对孔子思想积极肯定的一面。

1957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前后,学术界和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潮。一时间,学者各抒己见,学术空气十分活跃,孔子与儒学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在这种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中,冯友兰主动把自己的看法作为“百家”之一,拿出来进行争鸣。冯氏不仅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3),而且针对当时学术界对孔子评价的意见分歧,率先提出了孔子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在冯氏看来,“孔子的名字,已经成为两千年来整个的封建制度和封建主义思想家的象征。但是攻击封建主义不等于对孔子的研究”[8]。毛泽东也曾倡导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作出结论。为了给孔子作结论,就应该对孔子和孔子思想作正确的评价。为此,冯氏指出,要正确分析和估价孔子思想,首先必须把孔子本人的思想和以后发展的儒家思想(孔子主义)、把孔子的思想在孔子时代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与后来特别是汉以后儒家思想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分别开来。其次,哲学史家必须以历史主义的精神,对孔子时代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研究,对孔子本人的思想作出具体的分析。

关于第一点,实际上是区别真假孔子的问题,梁启超、顾颉刚等人在上世纪

二、三十年代已提出来讨论过。冯友兰在此重提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当时学术界用攻击封建主义来代替孔子研究的情况而发的。因为只有区别了真假孔子,才能正确分析和估价孔子的思想。这两点是冯氏一贯坚持的“同情之理解”即客观分析的态度,不同意用“贴标签”式的教条主义方法来研究孔子。因此可以说,在当时的孔子研究中,冯氏所强调的区分真假孔子的思想,既具有一定的导向价值,又具有某种纠偏作用。

冯友兰还针对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否定过多的倾向,提出了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的方法,后来被人称为“抽象继承法”。其主要内容是,哲学史上的哲学命题可分为“抽象意义”(或“一般意义”)与“具体意义”(或“特殊意义”),“抽象意义”是可以继承的,“具体意义”则不能继承,并提出了哲学思想中有为一切阶级服务的成分的超阶级观点。冯氏始终坚持认为,古代哲学和文化中存在着一个优秀传统,这是我们能够也应该继承的。[9]冯氏的这一方法,实质上是对任何文化现象(或精神现象)所具有的历史具体性、经验性与社会一般性、超验性的双重性质的肯定,与当时学界主流所奉行的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简单化方法明显不同。

在分析孔子思想时,虽然冯友兰的基本看法没有变,但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与发挥。例如,在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分析中,认为孔子“仁”的学说的基本内容是“爱人”、“忠恕之道”与“克己复礼”。在冯氏看来,孔子讲“爱人”和“忠恕之道”,就是承认人与人(指具体的个人)之间有一定的平等关系。孔子所说的“仁”和“爱人”,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因为孔子所说的“爱人”这个“人”,包括各阶级的人,即一般人。虽然孔子也主张“爱有差等”,但就其普遍性的形式说,他所说的“爱人”是一种超阶级的爱。冯氏也注意到,在阶级社会的实际生活中,超阶级的爱是没有的,但是超阶级的爱的言论和主张是有的。冯氏进一步说明,孔子“仁”的思想是当时新生产关系的反映,是反对奴隶主贵族思想上的武器,在当时说是进步的思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欺骗。

冯友兰这些看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当时所谓的“马列主义权威”们的批判,被戴上“否定阶级分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反动的学术权威”的帽子。在这种情势下,冯氏又开始进行自我批评,在《关于孔子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冯氏就否定自己关于孔子的“仁”和“爱人”是一种超阶级的爱的观点,并且检讨自己是离开阶级分析而专讲“人”,这样的“人”就是抽象的人。[10]这当然是“依傍”之辞,而不是冯友兰自己的学术主见。

虽然冯友兰在对孔子思想阶级性的分析上主动放弃自己的观点,“依傍”、“抄袭”了他人之见,但是在对孔子的总体评价上以及在对孔子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的评价上,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冯氏说:“孔子虽然受了他的阶级的局限,但还是提出了不少新东西。在历史的发展中,新的东西总是可贵的。即使仅只有一萌芽,它的前途是远大的。”[11]134孔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他创立了古代中国最早的学术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他的哲学观点,标志着古代思想开始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还能够把人和现实生活提到重要的地位,从人的实际生活的需要,观察和了解问题,并且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修养。”因此,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11]135由此可见,在当时是非颠倒的严峻形势下,作为中国文化守护人的冯友兰对于学术良知的坚守,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非常伟大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

显然,此时的冯友兰运用当时大批判的话语“反动”、“伪善”等词语评价孔子,表明他已经完全否定了以往的“主见”,而代之以“依傍”之辞。这是冯氏在其一生的孔子研究中所走过的一段曲折之路。而这一“曲折”的发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冯氏自己所无法控制的客观原因,即政治上的高压,只容许对孔子的否定,而压制和打击学术上对孔子有所肯定的观点和主张;二是冯氏主观上的原因,因恐惧被批判而迎合政治潮流,说了一些违心话、极端话,没有做到“修辞立其诚”。

总体说来,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70年代的近30年间,冯友兰为了自保而试图放弃自己原有的哲学立场而接受了当时流行的“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并开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冯氏在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上,由于受整个政治形势和学术气氛的影响,其观点和态度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各不相同的特点:研究、评价孔子,有时候迫不得已而“依傍”“学术权威”乃至“抄袭”“党内权威”的说法对付对付,而大多时候则出于自己的学术良心并且还能够提出在当时很不合时宜但确是坚持了学术之见的所谓的“非常可怪之论”

(5)。由此也可以看出,冯友兰在非常时期左右摇摆的表现及其所采用的折衷调和的态度与方法。当然,这也是冯氏不得已而为之的处世之道。

三、“修辞立诚”之态度与方法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经过拨乱反正、肃清“左”倾思想的影响,特别是1978年以后,社会舆论提倡思想解放,对孔子需要“再评价”、“重新评价”、“正确评价”等等的文章和呼声也随之而起,研究孔子的正常气氛渐渐形成了。这时的冯友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旧邦新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使他焕发了学术青春,他立志要为“古而又新的国家尽其力之所及做一点事,即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有永久价值的东西阐发出来,以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养料”13]401;同时要克服“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哗众取宠”的错误,抛弃“依傍”之辞,运用自己真正的学术之见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于是他“重理旧业”,决心再写一部中国哲学通史。重写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绪论”中,冯氏特别强调了“哲学的内容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哲学的作用“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这些基本的看法。在涉及具体历史人物(包括哲学家)的评价时,不仅坚持自己的“抽象继承法”和“普遍性形式的思想”,而且自觉地在“阶级观点”之上加一个“民族观点”。因此,这时的冯友兰在对孔子的研究和评价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首先,冯友兰从阶级观点与民族观点相统一的角度来评价孔子。在冯氏看来,一方面,中国哲学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哲学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与中华民族是二而一的关系。而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的孔子,当然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能够充分肯定孔子和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所起到的团结中华民族的作用,冯氏在“阶级分析方法”之外,明确提出了“民族分析方法”。在冯友兰看来,若从阶级观点看,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的统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其目的是麻痹被统治者,削弱他们的反抗意志,消灭他们的反抗行动。但是,若从民族观点来看,这种思想也可以巩固本民族的组织,统一本民族的思想,本民族的成员也只能以这种思想统一他们的世界观。由此出发,冯氏认为,从孔子对春秋时期大变革的态度是“为东周”,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因此,孔子在当时基本上是个反对社会前进、阻碍历史发展的思想家。为此,冯氏只好说:“从阶级观点看,不能不作这样结论。” [14]45若从民族观点看,孔子后来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最高代表、“至圣先师”。孔子的形象和言论,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孔子和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团结中华民族的作用,是不能否定,也不应否定的。”[14]45由此看出,冯氏为了肯定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崇高地位,在不否定阶级分析方法

(6)的同时,明确阐述“民族分析法”,即通过民族观点曲折地肯定孔子。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冯氏在评价孔子的方法上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可以看出,学术界普遍采用的阶级分析方法仍然至深地影响着他,以致于使他不能摆脱《论孔丘》一书对他的消极影响。

最后,冯友兰从未来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孔子儒家的现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对于孔子儒家文化该如何继承、发展与创新,冯氏认为,孔子儒家、新儒家(宋明道学)曾经是当时的“社会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时代精神的内容”,而作为现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会需要中国古典哲学作为它的来源之一。[12]310-311冯氏甚至认为,“在中国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具有中国特色”[13]473,并且强调“中国特色”不是“涂上去”的,而是“内在的”,因为“这个特色是由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把中国的古典哲学作为其来源之一,这就是新的精神文明与这个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作为新精神文明来源之一的东西,就是有价值的东西”。 [13]457孔子儒家文化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正统与主体,它所包含的仁学智慧与和谐思想,不仅是构建未来的新中国哲学所需要的,也是未来世界哲学所需要的。果真能够建立起综合古今、融贯中西的新哲学,这也可以说是冯氏一生所坚守的“旧邦新命”学术理想的具体实现。

结语:真假孔子和政治与学术的区分问题

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要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公正的评价,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否则,便不能进行真正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和历史人物的公允评价。

如何研究孔子?如何评价孔子?我们从冯友兰一生对于孔子的研究和评价中可以得到一些方法论的启示。

首先就是要区分两个孔子,即孔子本人以及后人眼中的孔子形象。学术界多数学者都主张要区分真假两个孔子,冯友兰一生都能够坚持此见(“文革”时期除外)。冯氏曾反复强调区分两个孔子的重要性。事实上,若是用孔子的形象来代替孔子,把后人眼中的孔子当成是孔子本身,那必定会在研究和评价中出现鱼目混珠、无的放矢、张冠李戴甚至颠倒黑白的现象。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后人眼中的孔子形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认真系统地研究孔子的形象,可以更完整地认识孔子其人及其思想,更深入了解孔子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对于孔子本人还是孔子形象,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都应当给予必要的尊重。否则,若是以谩骂、侮辱、贬损的态度对待孔子及其形象,那就不是在从事真正的学术研究,而是在做着违背起码的学术规范的恶行了。

其次,必须区分两种立场:政治立场与学术立场。学术研究当然会受到研究者所持守的政治立场的影响,但是,应当尽量把政治之见“搁置”起来,或者是自觉地加以限制,不至于使政治之见影响甚至掩盖、歪曲了学术之见。我们看到,当冯友兰以哲学家、哲学史家的身份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时候,所持守的就是学术立场,对孔子的研究与评价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当冯氏为了自保而认同了官方的政治之见(而不是他自己的政治之见)的时候,他所持守的就是官方的政治立场,对孔子的评判往往就是贴标签。历史地看,除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跟随政治领袖人物谈孔、论孔、评孔乃至批孔、否孔之言不由衷以外,多数情况下冯友兰都能够一分为二地评价孔子,特别是能够积极地肯定孔子、拥护孔子,确认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贡献以及肯定孔子儒学将来能够为未来世界新哲学与文化的建设贡献智慧。 最后,学术研究必须有尊重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亦当如此。中国哲学史研究理应坚持“同情理解”与“修辞立其诚”的态度与方法,坚决反对“唯书”、“唯上”的态度与方法。因为,一旦“唯书”、“唯上”、“依傍”、“抄袭”,那就必然偏离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即使是伟大的哲学家如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和中国的孔、孟、老、庄、程、朱、陆、王等,他们都没有终结真理,而永远是走在真理之途中。因此,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一定要摒弃“唯我独尊”、“唯我独真”的独断主义态度与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构建符合中国哲学特质的研究方法论,推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创新与发展。

注释:

(1)关于孔老先后之争的问题,实质上是争哪一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问题。其实,不论将哪一家作为传统文化的主体,都失之偏颇。因为,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过程来看,它是多元并存的、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此问题上,应持整体观。

(2)早在1949年10月5日,冯友兰就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说:“我在过去讲封建哲学,帮了国民党的忙,现在我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在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参见《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三松堂全集》附录,第375页)

(3)参见冯友兰《从中国哲学史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看中国哲学史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人民日报》1957年5月17日;《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光明日报》1957年1月8日等。

(5)晚年冯友兰说,作为被改造的知识分子之一,50年代及以后,他所写的内容主要是对于40年代所写的“贞元六书”的忏悔,并且在忏悔中开始研究、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有时候还发表了不是忏悔的见解和主张(参见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一卷,第237页)。

(6)1980年前后,阶级分析方法仍然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经过“文革”十年浩劫后的冯友兰必须以此种方法来标明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参考文献: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三松堂全集(第六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3]冯友兰.新事论・原忠孝//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4]冯友兰.过去哲学史工作底自我批判//三松堂全集(第十四卷)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5]陈寅恪.审查报告一//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6]冯友兰.中国哲学底发展//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7]冯友兰,黄子通,马采.孔子思想研究[J].新建设,1954,

(4).

[8]冯友兰.关于孔子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1956-11-14.

[9]冯友兰.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N].光明日报,1957-1-8.

[10]冯友兰.关于孔子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J].哲学研究,1963,

(6):45-5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发布时间:2023-05-31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摘要:《花木兰》是美国迪斯尼1998年出品的影院动画,这是继《白雪公主》,《风中奇缘》,《美女与野兽》一系列以西方童......
从《论语》看孔子幸福观的特质
发布时间:2023-03-23
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和永恒话题。在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前800—前200年间),东西方文化大家对此都提出了精辟的思想,影响人类文化至今。孔.........
孔子哲学的三个命题
发布时间:2022-11-18
卢雪 香港新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实践主体与道德法则――康德实践哲学研究》《孔子哲学传统――理性文明与基础哲学》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这次来到北京,原来是讲一个孔子哲学课程的系列。我讲过,任何人请我讲孔......
利用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解决有效评价历史人物教学法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22
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重要影响,留下足迹,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有效进行评价历史人物的教学呢?这需要解决完成这一任......
浅谈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
发布时间:2022-10-29
学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应该不断反思人生的意义。对此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假使我们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他的人生境界说就是专门探......
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9
1、首页2、教育叙事研究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史学界所重视。......
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9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法史学论文: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参考,以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史学界所重视。随着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逐步得到发展......
浅谈冯友兰抗战时期思想贡献
发布时间:2023-01-24
抗战八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时期,战前许多问题经过这场战争的洗礼,或获得解决,或获得新的认识,有了解决的可能。而战前备受垢病的所谓新儒家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因抗战而获得了思想的新开展,实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梦寐以......
从广谱哲学的创立谈科研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4-01-22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广谱哲学的创立谈科研方法论”,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有幸聆听张玉祥教授的《广谱哲学的理论与方法》课程,其中,广......
从国际法看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美之间三个联合公报(条约)的规定,从法律上可以证明美国已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美国违反条约必守原则向台湾出售武器,允许李登辉访美是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违约(法)......
关于当前我国对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7-03-09
一、当前我国关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有关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特征 近几年来,中国哲学界对于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课题相当重视,相关的学术会议、论文发表也不断推陈出新,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发布时间:2022-10-04
作者:何光沪 一、引言 由时空、质能、生命和心智构成的世界--过程,其未来的走向已同心智即人类发展紧密相连。自然选择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让位位于“人类选择”过程。 世界的前途系于人的自由选择,人类的问题集于人......
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方法论是一门学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对我国金融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作了一些探析,在金融学是经济学一个分支的范畴内,从分析经济学的科学性入手,探讨了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研究方法,阐释了金融学研究与经济学研究的关系,并认为......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5
口述史最早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这是一篇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摘要:近年来,口述史越来越被史学界所重视。随着对教......
西方哲学论文: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发布时间:2023-03-21
西方哲学论文: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西方哲学论文: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西方哲学论文:问题与对话: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内容提要] 哲学问题是一些永恒无......
从反本质主义角度看逻辑哲学中心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22
上世纪初关于是否应为逻辑研究引入心理学方法这个话题所有的重要争论,如今看来均已略显陈旧,当今明智的研究者都懂得措辞谨慎地选取一种弱心理主义或弱逻辑主义。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是本文感兴趣的问题。我们将这一问题放入更广泛的......
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
发布时间:2023-03-26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方法论角度简析中国美学的研究现状”,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始自西方,20世纪初经日本传人中国。中......
从历史角度看西方哲学意象观的演进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14
意象(imagery)是在感知觉基础上形成的表现在记忆和思维活动中的一种感性形象,是当前物体不存在时的一种心理表征。意象是潜意识的心理倾向,它表征着个体对过去事物的印象和积累,成为指引当前行为和认识的重要方法。意象作为主体的心......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死亡是最能引发形而上思考的。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后起的道教继承了先秦道......
冯友兰、牟宗三对朱熹“理”之不同诠释
发布时间:2023-06-24
〔摘要〕冯友兰、牟宗三对于朱熹的“理”作了完全不同的诠释,主要在于:冯友兰把理诠释为“共相”,并在此基础上把理先气后诠释为“逻辑在先”,讨论理的“无动无静”;牟宗三则把理诠释为形而上的“存在之理”,并在此基础上把理先气后诠释为“形而上的先在”,特别强调理的“只存有而不活动”。虽然他们都认为朱熹的理是客观的,并否定气由理而产生出来,但是,牟宗三反对冯友兰“以新实在论的思想解析朱子”,并且强调朱熹的理.........
论述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层次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2
一、元研究课题 中国逻辑史研究方法的改进,可提高研究成果的理论层次,使研究更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语.卫灵公》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具的犀利,方法的优选,是中国逻辑史研究取得预期和理想成果的关键因素。 德国数......
从现象学方法看纯粹法学(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2
引 言 随着1934年凯尔森(H.Kelsen 1881—1973)的著作《纯粹法学》的诞生,从极端方面阐述法律实证主义的纯粹法学成为当代西方法哲学一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重要流派。纯粹法学不仅适应经验科学的发展成为实证主义思潮的产物,其深受新......
从“中国崩溃论”看美国对中国研究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5-09-08
与此前诸多的中国崩溃论相比,沈大伟教授似乎吸取了教训,不再像某些西方学者那样给予具体的时间,说“我们无法预言中国共产党究竟何时崩溃,但我们不能不作出这样的结论,即我们正在见证着它的最后阶段”。但是,他所列出的五个论据......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7
作者:北京大学法学院·舒国滢 内容提要: 抽象的法学理论在19世纪之前是由法学外的思考者们来推进发展的,依靠此种动力所推进的抽象法学以“自然法(哲)学”为其共有的专名,一开始就嵌入在法学外学者们的哲学、伦理学、神学或政治学......
从《齐物论》看《庄子》
发布时间:2023-05-15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从《齐物论》看《庄子》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状况虽然可能给一......
知识谱系的转换──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
发布时间:2013-12-19
知识谱系的转换──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 知识谱系的转换──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 知识谱系的转换──中国哲学史研究范例论析 论文提要 本文以胡适、冯友兰及侯外庐的学术成果为范例,分析“中国哲学史”学......
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的难题与对策(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中国宪法学说史研究范围的限定、材料的选择以及方法的运用取决于对“宪法学说”概念本身之理解,特别是其和“宪法思想”的关系。如此,才能进一步厘清学说史、思想史、学术史和制度史各自研究的重点。 “学说”指在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
从孔子的贫富观分析我国的贫富矛盾问题
发布时间:2023-03-14
一、孔子对贫与富的看法 孔子对富贵与贫贱的看法,其实是非常富于人情味儿的,不同于一些宗教把财富看作罪恶,也不一味地要求人们安贫乐连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承认人们追求发财做官是正常的愿望:同时也承讥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简论从案例教学看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23-05-02
"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案例教学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就法律解释的问题先后作出过多次规定。1949年9月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条中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1954年宪法第三十一条中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
从法律角度研究中国非法移民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26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从古自今,人类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常处于不断的迁徙当中。现代化的交通,加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人口迁徙移民更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的保护性规定,一些不能依法跨国移民的人就会选择各种非法......
现代学者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总成绩
发布时间:2015-08-20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前提和基础。试图进入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必须先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有相当的了解。近百年来,有很多学者为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石峻、萧S父......
论孔子民族观的历史地位
发布时间:2022-12-07
摘 要:在孔子之前占主流地位的民族观是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这种民族观歧视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等民族。孔子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观取代了以血缘为主体的民族观,是民族观的伟大进步。孔子民族观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法史学论文: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3
1、首页2、军队抢险救灾法律 【摘要】本文是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法史学论文: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主要通过明确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法律依据,......
从国际法角度看糯康案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3-02-07
国际法和国内法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具有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国际法与国内法在性质、主体、渊源、效力根据。使用空间、调整对象和实际执行等方面都有着显著区别,二者相互独立,互不从属:另一方面,国际实践也表明,国......
法史学论文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1
本文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法史学论文:军队抢险救灾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主要通过明确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法律依据,根据抢险救灾条例对军队抢险救灾任务法律适用中出现主要理论问题和现实......
研究国际贸易中电子提单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提单是国际贸易中的最重要的物权凭证。电子提单是将电子数据交换与提单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它有着不同于传统书面提单的特点和优越性。在电子商务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子提单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开始使用。由于电子提单仍然是新鲜事......
浅析经济史研究中的史实与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7-10
新增长理论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说: 经济学在进展中给我的印象是,仅存在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关于世界的有效模型,仅仅需要对这一理论进行应用即可。你可以从时间机器中丢弃一个现代经济学家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他就可以建立经济理论,甚......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3
《中国哲学简史》是冯友兰先生六书纪贞元,三史释今古哲学体系中的三史之一。本书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是史与思的结晶,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1]在阅读冯先生介绍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时,我对庄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遥自在人生态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此我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庄子,原名庄周,是道.........
探究行政哲学对历史哲学的借鉴——兼论行政历史哲学的论域
发布时间:2023-07-14
当前我国行政哲学仍处于拓展与深化研究阶段,学界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行政哲学的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基本功能、学科定位及其研究意义等方面,但缺乏对我国历史上行政实践与思想发展规律的探讨,特别是缺乏对其他哲学分支学科体系的学习和借鉴。2016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行政历史哲学作为第十届行政哲学研讨会的主题,开拓了行政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但是,要探讨行政历史哲学的论域,首先必须厘清行政哲学与历史哲学.........
从中西哲学比较论中国哲学精神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3-22
一般来说,在认识论上,西方哲学以纯粹理性的客观态度来阐释世界,在世界观上以主观态度的信神来看待整个人生,但是中国稀缺所谓哲学认识论的兴趣和宗教信仰的戒条,相比而然在人的理性张扬上走得更远,侧重于体认宇宙与人生的契合,在......
国际贸易中电子提单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文摘要】 提单是国际贸易中的最重要的物权凭证。电子提单是将电子数据交换与提单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它有着不同于传统书面提单的特点和优越性。在电子商务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子提单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开始使用。由于电子提单仍然是新......
浅析《论语》感受孔子的教育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 《论语》 孔子 教育方法 论文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刘 钢 摘要:“信息”的哲学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未引起哲学界真正重视。最近西方哲学界......
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来看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3-02-18
要研究中国中国哲学,就得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因此就需从中国史料文献中入手。这就体现了目录学的重要性,清代章学诚提出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观点,更是精辟概括了目录学在研究中国哲学的功用。 一、目录和目录学 中国历史悠久......
小谈孔子教育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02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贤人,可说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花了一生的时间,让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身为华人后代,谁不知道这位圣人在教育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地位,又有谁不知道他那“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从国际法看侵华战争的民间赔偿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 要: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及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损害。考虑到中日人民友好关系,中方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中国政府的损害赔偿,但并未声明也放弃受害人民的损害赔偿,中国受害人民向日本政府提出损害赔偿是完全正当的要求。日本......
浅谈孔子、老子人生哲学的启迪
发布时间:2023-05-11
无论学术传统还是文化传统,我们研究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往往看到的是二人的差异,或者说,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儒家与道家、孔子与老子放在对立的地位上去观照。然而,当我们研读《孔子家语》时,又真真切切地感到他们在人生哲学方法论上的......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摘要: 奉行物权行为制度有利有弊,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同样如此。笔者尊从实用主义,不 赞同我国民法......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发布时间:2013-12-19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西方哲学论文:德里达的“友爱的政治” 更多 精品 来自 论 文 一、哲人其萎,大雅云亡:德里达之死 德里达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论历史研究方法对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03
一、导言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方法就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而采取的活动方式,既包括思想活动的方式,也包括实践活动的方式。刑事诉讼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来把握刑事诉讼基本的规律、原理、理念、......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3-06-29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对于孔子政治哲学探析 文 章 来 源自 教 育 网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周王朝衰微的时候,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生活混乱,人民生活困苦。《论语·八佾》中指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我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范围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1
广大朋友们,关于“我国法制史研究对象的范围问题研究”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中国法制史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上个世纪初期。清末所公布的《大学堂章程》把《中......
法兰克福学派政治哲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6-07-04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资本主义化和消费展开批判, 形成了技术政治学、文化政治学、消费政治学等。自罗尔斯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表《正义论》之后, 政治哲学在哲学界成为显学。其原因是......
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参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小编又与大家见面了,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论口述史方法与教育史学研究,希望可以帮你们解决问题! 口述是人类传递经验、传承历史最古老的方式。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
浅析葛兰西思想理论中的知识分子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 要: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21世纪以后,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影响渐渐隐退和淡化了,而葛兰西却始终是学术界非常重要的话题和研究对象,尤其是在政治哲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后,葛兰西作......
从辩论赛看中西方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辩论赛看中西方文化 和“FLTRP CUP”结缘http://WWw.LWlm.cOM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伴随着比赛水平的提高,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渐渐地,我对议会制辩论的理解也越来越明晰而深刻。纵观这几年的比赛,选手的水平总是停留在某个层......
中国的西方医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2-14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给我国原本沉闷的科学界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西医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在近代医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中国西医史......
试论孔子教育方式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4-30
" 论文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对我们当前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的教育观仍为今天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借鉴作用。其中......
从《心学宗》看方学渐的学派归属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晚明理学家。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归入泰州学派,晚近学者则认为其思想属于心学与理学相调和的产物。本文认为,透过《心学宗》这部晚年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方学渐批判的对象仅限于王龙溪,他把“致良知”看成是儒学的嫡传正宗,说明其自我定位仍属阳明一脉,他的许多观点都必须放在王学的脉络下才能得到理解。关键词:《心学宗》;方学渐;阳明学方学渐(1540-1615)是晚明理学家,桐城.........
浅谈现代中国修辞哲学方法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修辞是人们使用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的行为。修辞学研究不仅包括语言行为,而且涉及非语言行为。本文从宏观层面探讨了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方法论,指出二元对立的辩证法和对比法是研究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主要方法。 ......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论文摘要:方法论的自觉与合理运用是宪法学发展的基础与标志。随着宪法实践的发展,学者们以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努力建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方法论。本文分析了宪法学研究方法与宪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学术反思的基础上......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壹、序言 贰、入出国许可之概念 一、许可之意义 二、入出国许可与人口移动 参、入出国许可之审查 一、入出国许可之机关 二、入出国许可之审查基准 三、入出国许可程序之制约 肆、特殊问题之研究 一、控制下交付制度之入出国许可问题 二、......
从立法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28
论文摘要: 奉行物权行为制度有利有弊,不采用物权行为理论同样如此。笔者尊从实用主义,不 赞同我国民法确立物权行为制度。 关键字: 物权行为 立法论 唯美主义 实用主义 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制定中国的物权法典......
孔子·《论语》
发布时间:2023-03-12
走进历史的长河,有数不清的浪花在激荡着、闪烁着,从我眼前飞逝而过。有那么一滴水吸引了我的目光,透过水滴,我看到的竟是孔子! 孔子与“学” 公元前551年出生的他自幼丧父,其貌不扬,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而是知书达......
关于哲学理论和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探析
发布时间:2016-11-01
一、会计与哲学的涵义与联系 (一)哲学 哲学中的哲字据《尔雅》释言,训为智也。学字据伏生所传,《尚书大传》曰:学效也;据班固所编《白虎通》,学之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说文》敩,亦训觉悟也。 把学字与哲字合为一词,其......
从《春秋》论孔子的“大一统”思想
发布时间:2023-03-07
[摘 要]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大一统”思想,主要蕴藏在《春秋》这部史书中。“大一统”思想为秦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因此有必要通过研究《春秋......
孔子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中国政治哲学的开展,毫无疑问有赖于重新深入地研究中国的古典文明传统,特别是儒家这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传统。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对于政治的思考以及政治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其毕生的政治追求及理想的政治社会,建立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只有认清进行专题化教学的必要性、原则性与路径等几个问题,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教育的最大化与有效性,从而......
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 应该说,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多块金牌的背后,有其“都市农业”的巨大贡献——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型农业”......
从国际条约的执行看加拿大联邦宪法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2
【内容提要】“条约必须信守”原则要求,承担了执行生效条约义务的国家必须在国内有效地履行所缔结的国际条约。但是,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执行所缔结条约时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加拿大履行条约的最大障碍存在于加拿大联邦制度。......
试论《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 《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中出现过许多人物,而其中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是被提及频率最高、也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庄子》三十三篇原文中共有二十一篇提到“孔子”其人,包括少量话题“谈论到孔子”和大部分“孔......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3-03-21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的历程 当时您所在的人道主义组,您和王若水后来都成为了人道主义讨论中的重要代表人物,罗国杰老师从事伦理学研究。这个阶段应该也是很重要的。我与......
从偷影子的人看法国当代文学潮流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要:对于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位置的法国文学来说,除了始终存在的经典潮流外,自我虚构这一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放大,基于此,笔者从《偷影子的人》一书的核心主题“影子”入手,对自我虚构、哲学合流这两个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以此揭示《偷影子的人》一书的内涵。关键词:《偷影子的人》;法国;文学新潮流;自我虚构除了始终存在的经典潮流外,副文学、新小说等都曾是影响深远的法国文学潮流。.........
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贸易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占整个对外贸易的比重由低到高,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工业由弱到强的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同时,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入WTO进程加快,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的贸易现状也出现了......
谈研究方法的视角读《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时其以往经验的记录,则法制史便是对以往与法制度相关经验的记录。当今学界对于作为法制史重要部分的司法制度史的研究,在以往论及古代司法制度的著作中,有论及某个朝代的著作,如《宋代司法制度》,亦有就司法制度的某......
浅谈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发布时间:2016-07-20
当前,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体现,也是学术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向,更是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现代学术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常常出现在跨学......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发布时间:2013-12-19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德国民法的特有理论,中国的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法确立了物......
孔子论君子之德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孔子认为,作为担负着匡复天下重任的君子,首先必须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楷模。为家、为国他应该是忠孝兼顾,交友、谋利他必须经得起利益的诱惑,坚守诚信和道义的社会道德底线。 【关键词】孔子;君子;道德;修养 孔子认为......
西方哲学中的同一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5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既有身体上的改变,也有精神上的变化。因此,人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确定一个饱经风霜的人还是最初的那个人?同样,对于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群体、社会也面临着......
耿淡如与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中国 新时期,西方史学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 发展 。当我们迈步新世纪,立意开创中国 的西方史学史 研究 新局面的时候,不由想起了我们的前辈,想起了他们创业的困难,耕 耘的艰辛。 茫茫大漠,人们多么渴望能听到先行者的驼铃;置身浩......
以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现实问题(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26
一、当前宏观经济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迫切需要研究改革开放问题、经济转型问题、计划和市场问题,与当时的经济实践密切相关。而今后是面临新的“四化”问题,即利益多元化、发展科学化、社会和谐化、经济国际化。 ......
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及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10
摘要:院当代文学史料对于还原真实历史场景、了解作家情感体验、体察文化生活细节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但当代文学史料还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流失严重、存量不足等问题。只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使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真正成为学科发展支撑点和增长点。关键词:当代文学;郭小川;史料研究通常说的史料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
法律职业中的性别问题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31
内容提要:女性在法律职业中的缺席,传统解释归之为生物决定或女性的就业偏好,无视了法律职业的男性建构。历史上的“暴力论”将法律建构为张扬暴力的“场”,而今天的“理性论”则则将法律虚构为科学,两者均为女性与法律职业的分离籍以......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路看中国哲学认识论“心”文化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04
马克思主义做为一种西方思潮,自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一度凌驾于其他学说之上,成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准绳。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并因合时......
从国际法看中美撞机事件(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秦旭东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EP-3军用侦察机在中国东南近海海域(位于中国经济专属区内)上空进行侦察飞行,中国两架军用飞机随即起飞对美机活动进行跟踪和监视。飞行中,美机同中方一架飞机相撞,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身亡。撞击事件在......
电子数据鉴定的方法确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9
关键词:电子数据;鉴定方法;确认 电子数据的鉴定主要就是要保证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近几年以来,鉴定意见在侦查取证和法院审判的方面在不断进行推广,科学的司法办案程序在国际上也十分受推崇。鉴定方法的要求也不断地严格起来......
电子商务与公证法律问题研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内容论文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公正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完备性问题,电子商务公证因此应运而生。但是,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对于公证如何介入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公证的制度框架应如何......
浅谈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方法论检视
发布时间:2023-03-26
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与哲学方法论关系密切。哲学转型需要哲学方法论的支持,而哲学方法论的定位又需要反思哲学转型所蕴含的哲学观的基本问题。这正如成中英所言,中国哲学现代转型需要将对哲学的批判与自哲学的批判,相结合。目前,中国哲......
新论孔子“君子”观
发布时间:2022-12-18
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109次,显然为孔门高度重视。有关君子的论著已有很多,多侧重君子的演变史,如《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先秦君子君子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109次,显然为孔门高度重视。有关君子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