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04 03:09:55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时间:2022-10-04 03:09:55     小编:

作者:何光沪

一、引言

由时空、质能、生命和心智构成的世界--过程,其未来的走向已同心智即人类发展紧密相连。自然选择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已让位位于“人类选择”过程。

世界的前途系于人的自由选择,人类的问题集于人的选择能力,即人的特性问题,即人性问题。

讨论世界与人类基本问题的宗教哲学,不能不讨论人性问题,中西宗教哲学皆然。

二、非生物性、非物性、非时空性

谈论人性问题,首先应该讨论的是人性的开端问题。这当然不是指人性在时间上的开端,即人类进化的起点问题,而是指人性在本体上的开端,即人性在人类作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物种而存在这个意义上的基础问题,也就是人类最起码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已经包含在问题之中了。这就是说, 人性的开端,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基础,人的本质的下限,乃是人不同于动物界(及其所属的生物、质能、时空等领域)的特点,乃是人与其他动物(及其所属各领域)的区别,乃是非兽性(以及非生物性、非物质性、非时空性),一句话,乃是脱离兽性。

如果我们要对“人性是什么”先作一种否定式的表述,即先说“人性不是什么”,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人性不是生物性,不是物质性,不是时空性;或者可以说:人性是非生物性、非物质性、非时空性。因为人虽然具有这三个层次的属性,却是以超越这三个层次为自身之本质的。 道家不主张以“仁义礼知”等等为人性,但也并不象人们常常误会的那样以自然属性为人性或人的本质。老子以“素朴”为人的本性,而庄子解释“素朴”说:“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10]这就是说,要“无欲”即脱离纯属自然的本性(因为“欲”正是动物的自然本性),才会得到人性。道家主张“自然”绝不是把人等同于自然的禽兽,而只是反对 对人的本性进行人为的改造或扭曲。道家哲学绝不象片面强调“纯任自然”、任情纵欲的人给我们的印象那样,似乎人兽不分,把世间万物的本性混为一谈。恰恰相反,道家不但对万物本性各各不同是很清楚的,而且认为任情纵欲是违反人性的。我们可以看看这段典型的说法:“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11]这是一幅由道而生万物,由无生物而至生物,万物性质各不相同的宇宙创生图景。它同时表明,道家并不将规范法则与人性截然对立(“各有仪则谓之性”),也不反对人性的修养,甚至还把修养视为人性达到最高目标的手段(“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再看《老子》之第

九、第

七、第

六、第五十七诸章对“欲”的贬斥,以及《庄子》的“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 矣”[12]等说法,就知道道家并不把耆欲好恶等自然本性视为人的本质或人性,相反认为这些东西是伤害人性的。长期以来,人们过多地强调了道家对于儒家礼教压制人性的指责,但是道家关于任情纵欲会戕害人性的这类说法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至于道教,它不但不与儒教相对抗,而且更多地强调用道德修养来精炼或升华自然本性,因此当然并不以自然本性 为人的本质或真正的人性,这已经用不着在此多说了。之所以在此分析道家而非道教的这一观点,是因为相对于道教强调修炼是众所周知因而少有误解而言,道家却被很多人误解为是将自然等同于人性的了。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同样也不认为人的本质或人性由其自然属性所构成,或者反过来说,它们也都认为人的本质在于 人与万物之不同,人性在于脱离兽性。这三种宗教有着类似的造成物创造人的神话以及对之所作的类似解释(这在人类历史中很多民族的创世故事中,这种观点的普遍性会使我们想到,几乎各民族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对人性的共同认识):上帝(犹太教称为雅维,伊斯兰教称为安拉)是用尘土或泥土创造了人,这表明人有自然属性,但如果只说到此,那么人就不会具有这三种宗教赋予的崇高地位,这种地位,这种标志着人与万物不同的地位,乃由于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所造成[13],是由上帝“将生气”吹给人而“成了有灵的”[14],或由真主“将精神吹在他的身体中”,又为之创造了“心灵”[15],正因为如此,人是上帝造来“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16]的,一句话,是造来管理整个自然界的,[17]这就把人的地位仅置于上帝之下,而大大地超出于自然界及其中一切事物了。

如果说,在儒道两家中人性不同于其自然属性这一论点还需要稍加辩析论证的话,那么,就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情形而论,在其各自经典的背景下,这一点是已经足够明白清楚以致不再需要这么做了。唯一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几种宗教都用“泥土造人”这一象征表明人具有同自然界相连续的属性,但它们关于人从创造者那里获得了“灵”并得以管理自然的说法,又清楚不过地在人与自然之间作了划分。

在这个问题上,承认轮回转世的印度教和佛教似乎会给人一种印象,即人的本质与各种自然事物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片面的也说不通的理解。且看《奥义书》对人之创造及其特性的描述:

太初,此世界唯独“自我”[18]也。……彼自思惟:“我其创造世界夫!”

彼遂创造此诸世界:洪洋也,光明也,死亡也,诸水也。…… 彼遂引一牛与之。彼等曰:“唉!此于我辈为不足也!”──彼遂引一马与之。彼等曰:“唉!此于我辈为不足也!” 这里的“彼等”指“诸天”(后来佛教教义中亦有诸天,统属“六道”),在诸天看来,当然也是在阿特曼看来,人是有超越于牛马等自然物之性质的唯一者。而且,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唯然!人中此[23]始为胎藏。……外界其自身,彼固承载一自我矣。”[24]

佛教虽然把人列为六凡之一,认为人会在轮回转生中转入其他五界其中包括生物界(畜生之类),但是从来没有把人等同于其他各界或等同于生物界。假如佛教把人等同于自然界,那就没有必要提出六界之说, 说五界四界就已足够了,所以,这样理解佛教是片面而且说不通的。不仅如此,佛教还把“人天“并列为六凡之道,从而给了人高出于自然界的地位。此外,按《阿毗达磨大毗沙论》[25]之“二十二根”说,如果说我们可以将其中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甚至“女根、男根、命根”等列为其他动物也有的“自然属性”,那么我们却的确无法把其他许多“根”,尤其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等列入其他动物也有的“自然属性”之中,它们的确是人所特有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佛教在精神上是与前述各大宗教并不矛盾的。说到底,承认人性不同于自然万物,也与承认众生平等毫不矛盾,因为众生之所以平等,乃在于都有佛性或都是性空,而不在于实存上即幻有上的同一。(这是同关于世界之一多关系的理论相一致的:世界之一,只是就其本源说;世界之多,乃在于万物性质各异。)换言之,人与万物之平等,是因为其本源同一,而不是因为其性质无异。因此,虽然万物有等级秩序,但因都出于本源而存在,所以都有自身的价值,这是世界各大宗教都同意的。[26]而且,对这一点的论证,恐怕正是宗教高出世俗哲学的地方。

人性之开端在于脱离兽性;人性若以否定方式表述,可以说成“非生物性、非物质性、非时空性”;人的本质不在其自然属性,而在于与自然界不同的性质或自然界所不具备的性质──所有这些说法,可以说都是在回答这么一个基本的问题:“人性不是什么?”

三、自由、心智、创造性

但是我们更须回答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人性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必须以肯定方式表述人性。

这个问题不应涉及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历史悠久又牵动极广的问题。因为,人性善恶之说,回答的是“人性是怎样的”而不是“人性是什么”,涉及的是对人性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现象描述,然而,“人性是什么”这一问题当然应该先于“人性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对人性的现象描述当然比对人性的价值判断更加基本。

这种描述或这种肯定式表述,必须同否定式表述相一致。换言之,我们可以这样来开始我们的讨论:生物界或自然界所不具有,而人所特有并与自然相区别的性质有哪些呢?我想,我们都不能否定的至少有这么三项:自由、心智、创造性。

自由是指在面临不同的可能性时,不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而是由行动者的意志来抉择的能力。

心智是指具有良心、道德和善恶是非感,以及进行思考、谋划和表达等等理性活动的能力。

创造性是指通过有意识地改变事物状态或重新组合质料或赋予新的形式来造成新的事物的能力。

由于这里所说的“创造”不同于绝对意义上的创造,即包括质料的创造或“从无生有”的创造,所以我们应该说人只有在非完全意义上的创造性。

显然,这三者都是人所具有而自然界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性质,因而构成了使人区别于其以下各个层次的性质,即人的本质,也就是本书所说的人性。

由此,我们可以把人定义为“拥有自由、心智 和非完全意义上的创造性的动物”。这个定义事实上包容了“理性的动物”、“能创造工具的动物”、“象征或创造符号的动物”等等定义。

人的本质或人性在于其自由、心智和创造性,这一概括可以得到世界各大宗教哲学的支持。 道家或道教哲学之主张人性自由,似乎已成定论,不必多说,庄子所谓“命曰天放”[37]即是此意。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正如前面说过的,道家所谓自由常被误解为随心所欲,顺从物性,这不但违反了自由的本意(自由恰恰是脱离物性),而且也有违于道家或道教的精神。道家追求的与道同游绝对是自然物所不及的、只属于人的精神的自由境界,老庄所说的素朴境界不但不是随心所欲,而且恰恰是“同乎无欲”[38],“亦将无欲”[39]。至于“心智”与“创造性”两项,如果仅从表面肤浅地理解,也会得出道家或道教哲学与之相反的结论,因为道家主张“绝圣去智”,“绝仁弃义”,“绝巧去利”,似乎反对认知活动和人为制造活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首先,如果说这些似乎反对“心智 ”和“创造性”的言论表达了对这两者的负面评价和拒绝态度,这丝毫不表示否认这两者的事实存在,而恰恰是以承认人性或人的本质中这两者的存在为前提的,换言之,价值判断(即令是负面的或否定性的价值判断)是以现象描述(即令是很少的并与价值判断混杂的描述)为基础的。其次,如果我们站得高一些,从道家学说的总体精神来看,它之所以相信人有得道(或成仙)的可能,正是因为它相信并赏识人本有的与道相通的能力,即孟子所谓良能良知或我们所谓心智之最高者,只不过这种心智是指向道本身而不是俗世万物的,是“悟道”的能力而不是“知事”的能力。当然,道教也并不反对认知事物,否则它不会重视黄白研究内外丹法,因为毕竟“知事”与“悟道”是不能截然二分的。第三,道的本质在道家看来就是化生万物,“长之育之,享之毒之”,也就是我们所谓“创造性”。所以,道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也就是肯定了这种本体意义上的创造性,当然,这也是最高的创造性,而不是创制人间奇巧的能力,既然人只能“效法”这种创造性,那么人的创造性,当然也就是我们所谓“非完全意义上的创造性了”。 在圣经宗教方面,人性或人的本质在于自由、心智和不完全的创造性,更是自然而必然的结论。因为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成的,而上帝虽具有无法穷尽的特性,但其中包括绝对的自由、无限的心智和完全的创造性,这却是毫无疑问的。人身上的上帝形像就是人所分有的神性,只不过这形象在人这里是有限的,这意味着这三种性质在人这里都是相对而有局限的。首先,正是因为上帝给了人以自由,包括违反他命令的自由,所以人在面临诱惑时才有可能作出错误的抉择,才有可能犯罪。[44]基督教一贯地肯定人的意志自由,以之为其人论的重要内容,甚至主张人对上帝的信仰即人对启示的回应,也必须让人自由地作出。[45]因为基督教认为,上帝赋予人以意志自由即选择能力,这才使人成为有道德感 和能负责任的造物,而不是一个机器人。尽管自由意志可能选择罪恶和不信,但是上帝还要给人以自由,因为只有自由选择的善和信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46]正如奥古斯丁所说:“不是有意做的事既不是恶,也不是善,因此,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则将不会有公正的惩罚和奖赏。然而,赏罚的公正来自上帝的善,它必然存在。因此,上帝必然赋予人自由的意志。”[47]而且,灵魂的“背离与皈依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48]此外,由于上帝使人“成了有灵的活人”[49],所以人也就有了心智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不但为万物取名,[50]而且可以“修理看守”上帝的造物[51],“管理”世间万物并“治理”整个世界。[52]

值得注意的是,圣经一方面肯定人有心智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并未仅仅给予这些性质以正面评价。如果说, 在上帝“教训我们胜于地上的走兽,使我们有聪明胜于空中的飞鸟”[53],“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54]这两段正面的话后面紧接着的否定,显然是由于人的自由意志造成的“骄傲”和“虚妄”,使人的聪明变成了“愚拙”,那么,另外三个表明人具有心智和创造性的著名例证所具有的否定评价,至少在热爱智慧注重道德的东方文化传统中的很多人看来,是很容易引起疑惑,因而是很值得再作讨论的。这三个例证就是关于“知善恶树”的禁果(因为吃了它,人便有了心智),挪亚之造方舟(它表明人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巴别塔的故事(它突出了心智和创造性的重要特征──语言能力)。第一个故事现在即令在中国人当中也已众所周知,但中国的非基督徒自然会产生的疑惑是:知善恶是好事,何以上帝要禁止,而人类有了分别善恶的知识竟会受到惩罚呢?我想这里是有一个语言上的巨大误解:原文的“善恶”(英文是good and evil)绝不象在现代汉语中这样只表示道德评价中的“好坏”,即“善良”与“邪恶”,[55]而首先是表示本体论或存在意义上的“好坏”,? 部梢运凳强凸凼挛锏摹昂谩庇搿安缓谩保此健巴晟啤庇搿叭毕荨薄U庵挚吞宓摹昂谩庇搿安缓谩倍灾魈宥跃统闪恕袄庇搿安焕保此健袄庇搿氨住被颉袄庇搿昂Α薄O匀唬酥懒苏庵忠庖迳系暮没担词挛锏模骸袄住奔捌涠宰约旱睦Γ簿突崆骼芎Γ辛苏庵秩鲜叮赜谡庵帧吧贫瘛钡闹叮簿突嵩黾印盎摹保佣У袅死硐胱刺奶煺婊蛩健懊蔚那灏住盵56]。这种脱离“本真”状态而堕入实存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脱离与上帝的和谐一致状态(基督教用“堕落”或“原罪”或与上帝“失和”来表达),其原因正是违背上帝的法则“勿食禁果”。这里的思想其实同中国所谓“不知不识,顺帝之则”是完全一致的。当然,我们由此也可看出,我们迄今用“人的本质”一语所表达的,其实仍只是“实存的本质”,而不是“应然的本质”。总之,心智是人的一种实存的性质,但它至少不具有先天的道德上的“善”性。当然,我们也不能因这种解释而忽略《创世记》这个重要故事的主要含义:人之堕落,是由于滥用了上帝所赐的自由而背离了上帝的旨意。

第二个故事即挪亚造方舟的故事,[57]与第三个故事即人造巴别塔的故事,[58]显然都表现了人具有创造性这一事实。但是,一方面,巴别塔故事再次突出了人可能滥用自由、狂妄自大,因而并不能对任何心智“和”创造性“作出正面评价。另一方面,这两个故事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突出了人的心智和创造性的依赖性特征:挪亚方舟,那个容量相当于五百多个火车厢的庞然大物[59],其建造从立意到设计,从材料到结构,都是得自上帝的传授,这就从正面表明人的有限创造性在根本上是依赖于上帝的;巴别之塔,那座本想用来“通天”的庞然大物,由于上帝的惩罚而功败垂成,而且,人们用来共商此事的基本工具即语言,也由于上帝的惩罚而混乱难用,,这又从反面表明人的创造性若无上帝的维系是何等脆弱。

总而言之,说人的本质或人性是自由、心智与创造,在圣经之中确有依据。但是圣经突出地强调,这些特征在人这里具有明显的相对性或局限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特征本身并不具有肯定的正面价值,而且它们是依赖于上帝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本源的。

由于犹太教的人论也主要依据前面的论述所引证的同一些经文,我们在此可以省略对犹太教的论述。至于伊斯兰教,它在人的起源和本性方面也具有类似的肯定,即肯定人具有在真主之下的或由真主所赋予的一定程度的自由、心智和创造性,[60]这应该已是常识,在此不待多言。

四、相同、天生、变易

人的个性或者说每个人特有的性质,是千差万别的,这是每个人每天都看见都感受到的事实。但人们常常因为被这一事实所包围而漠视或忘却了人性的相同。

说起相同,人们自然会想起孔子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61]如果说反对“性相近”之说的人不是很多,那么反对“性相同”的人可能会不少,而且声音更大,理由更多:言人人殊,满目皆异,何同之有?

的确,如果所言是个人的人性或独特性,则斯言不差,几乎是绝对真理,因为它几乎是同语反复:独特性就是不同的性质。但是,如果所言是人的共性或共同人性,那么说人性相同也一点不错,也几乎是绝对真理,因为,这也几乎是同语反复:共同性就是人所共有的东西,也就是相同的东西。

所以,要避免这种永远正确,却永远“不对口径”不解决问题的对立,我们应暂且撇开抽象的定义,而从人性的具体内容来来看其是否具有共同性。我们所说的人性,包含着“自由、心智和创造性”这三项具体内容。不论是前面的论述,还是各大宗教的经典,甚至还有我们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他人的观察,都证明这三项内容是人所共同具有的基本要素。

人性具有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天生性。这样说当然不是要否认人性的形成就个人而言有“后天”或“环境”的影响,就集体而言有历史经验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这里所谓人性之天生,是说人性的三大要素即自由、心智和创造性,都不是人自身的产物。

人只要活着,就不得不抉择,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创造,人与一切动物不同的生活,就是由这三者组成的。人类只要还实存于这个世界上,也同样不能不抉择,不能不思考,不能不创造,这就是人类的命运,就是人类从世界本源所获得的共同的赠礼,共同的本性。

人性的第三个共同特征,是其变易性。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这种变易不是说人的自由、心智和创造性本身会转变成另外的东西,转变成非自由、无心智或非创造性,而是说人的这三种性质本身就意味着人及其行为的不可预测性、非齐一性、不固定性、未完成性,以及价值上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一切正是“自由”的含义,而心智和创造的最大特征正是自由。这也在较低层次上肯定了人与人不同的可能,甚至同一个人在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不同的可能。因为,在最高层次上,即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层次上,人的存在即意味着其“三位一体人性”的存在,或者说人就是这种三位一体结构,人就是这三种因素的合成。在较低层次上,即生存论或实存论层面上,这个三位一体结构的自由本质或开放本质,注定了人的个体生存甚至作为类的生存具有无数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这种明确表述的共同人性或人的共性,同时就意味着,或者本身就决定了个别的人所具有的独特性,在这里,普遍性就是特殊性的源泉,共同性就是多样性的根据。还有,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的源泉,稳定性就是变易性的根据。正因为“自由—心智—创造性”是普遍的、共同的、确定的、稳定的,所以,人才是独特的、多样的、不确定的、不稳定的。一言以蔽之,人是未完成的,永远处于变易之中的。对于人,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人不可肯定;唯一已经完成的一点,是人并未完成。人永远处于过程之中,处于从过去向未来,从可能性向现实性,从实然向应然,从事物向理想,从实存向存在的过渡中。 关于人性乃由天生,儒教经典《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子贡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74]也表明孔子是把人性与天道联结起来思考的。我们列入人的心智能力的“良心”,即孟子所谓“良能良知”,其来源在儒家是这样解释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75]“良能良知,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76]换言之,人的道德感乃是天生的。 道家也有类似的思想,只不过在道家那里,最高的本源即人性的本源被称为“道”。庄子说:“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88]“德”也好,“生”也好,“性”也好,追本溯源,都是作为世界本源的道。为庄子作注的郭象采用“至理”和“天”的概念,表达了同样的“人性天生”的观点。他说:“性分各自为者,皆在至理中来,故不可免也”[89],又说:“天生所受,各有本分,不可逃,亦不可加。”[90]正因为人性是天生的,所以“不可免”、“不可逃”、“不可加”,而这正是我们在前边所说的“不得不”、“不能不”和“无法摆脱”的命运的意思。 至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由于其造人说与上帝或真主的关联,人性之天生已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此就不必多说了。 佛家当然也不认为人性是一成不变的,否则人之修持精进、由迷转悟、最终解脱也就全无可能或者毫无必要了。人可以“得理”,可以“乖理”,“得理为善,乖理为不善”[115];可以“悟”,也可以“迷”,“自性迷,佛即是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116],“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117]这些在佛教中都已成了常理。

至于人性之变易性在圣经宗教和伊斯兰教中的根据,由于它已经存在于这些宗教传统关于意志自由的教义中,而且也是这项教义的自然推论,我们在此就不再列举了。

五、结语

这里所重述的宗教哲学之人性论有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不以性善论与性恶论为其讨论之核心。这两种理论之争一直是中国学者提出人性论时关注的核心,因而几乎被不加怀疑地当作了人性论的主要内容。但是,从哲学的而不是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性论讨论的主要应是“人性是什么”,而非“人性怎么样”,应是“人性的真相”,而非“人性的好坏”。因为,只有先描述了人性的状态,然后才能对它作价值判断。对任何事物来说,现象描述都是价值判断的前提。而且,价值判断必须有标准,因而具有某种相对性,并具有第二性的地位。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的现象描述就是绝对的,这只是说无论是谁的现象描述相比于他的价值判断来说,都具有前提性或第一性的地位。当然,我们在对人性进行描述时,至少主观上是要尽量靠近一个绝对的标准,即只显现把人与世上已知的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要素,或称人的本质。说到底,人的价值,正在于人具有这种本质。

注释:

[1] 《孟子·告子下》。

[2] 《孟子·告子上》。

[3] 在本书末尾附图(以下简称为HB──He’s Bell)中,以“人类”层次与“生物”层次之间的虚线表示这种重迭。因为从另一面看,这两个层次之间又不是截然分割的,而具有某种重迭性或连续性(“食色”就是这种连续性的两个例证)。

[4] 在汉字古音之中,“性”与“生”音同,所以“生之谓性”自然几乎是同语反复,指的当然是人的“自然属性”,而不是我们在此明确界定的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例如《春秋繁露》说:“如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深察名号》),《论衡》说:“性,生而然者也”(《初禀》),都是此意。最典型的是荀子说的“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显然是指人的自然性质(与孟子所用概念涵意不同),而不是指所谓“本质”,否则他不会主张“化性”:因为本质是无法“化”掉的,可“化”者不是本质,或者换个说法,一事物之本质倘真被“化”掉,则该事物就已不是该事物了。(参见《荀子·性恶》。)这也可以解释孟荀何以对人性的评价看似对立,而道德主张却很接近,因为二人的对立是概念内涵不同所致,即并非真正的实质对立。

[5] 《孟子·告子上》。

[6] 如《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7]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8] 《孟子·尽心下》。在此可以再次看出,孟子与荀子在这个重要问题上,用同一个词指称着不同的对象;孟子在这里“不谓性”的东西,荀子恰恰称为“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就本书所谓“人之本质”意义上的人性而言,荀子与孟子的距离并不象人们常说的那么遥远,相反却有暗合之处。如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荀子·性恶》),这正是孟子用“性”来指称的人的本质。这表明,这两位被视为儒家两端代表的思想家,用“性”和“质”两个不同名词表示了人不同于动物的人性或本质。难怪后来的儒家代表董子更直截了当地说:“性者,质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9] 然而,从所谓“仁”、“义”、“礼”、“知”等项,“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我们也不应得出结论说,儒家的“仁、义、礼、知”等就是人性或人的本质。因为这些东西有很强的社会性、伦理性或价值判断色彩,而人性是个人的、本体的、先于价值判断的,只是“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和“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所以,这些东西只是人性可以达到的结果,而不是人性本身,否则儒家就不必谈“修身”了。

[10] 《庄子·马蹄》。老子亦将“素朴”与“无欲”相联系;“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老子·三十七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奇怪的是,后人常常把顺从人欲说成是“自然”、“纯朴”并符合道家精神的,这不是莫大的曲解吗?

[11] 《庄子·天地》。

[12] 《庄子·徐无鬼》。 [14] 《圣经·创世记》2:7。 [16] 《圣经·创世记》1:26。

[17] 《古兰经》35:39节也说:“他使你们为大地上的代治者。”

[18] “自我”(Atman),常译“性灵”,此处义为“神灵”,“精神”。──译者注。

[19] “真元体“(purusa),音译“补鲁灑”,义可谓“原始人”。注家谓由水及以次诸“大”取其精英,而形成之为“人”也。阿氐谓取一“神我”,赋之形而与以质。──译者注。

[20]《爱多列雅奥义书》第一章1──3节(引自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1] 意谓“善美之作”也。──译者注。

[22] 同上《奥义书 》2:2—3。

[23] “此谓“自我”。──译者注。

[24] 同上《奥义书》4:1。

[25]《大正藏》第27卷,第728页以下。

[26] 儒教之要求“成己成物”、诫勿“暴殄天物”,基督教之要求“遵主圣范”,向往效法“圣爱”,都含有这层意思。

[27] 《孟子·尽心下》。

[28] 同上。

[29] 《孟子·告子上》。

[30] 我们所说的心智,实际上包含儒家经常并举的“仁”与“智”。

[31] 《荀子·正名》。

[32] 《荀子·礼论》。

[33] 他曾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34] 《荀子·性恶》。

[35] 《荀子·正名》。

[36] 《荀子·礼论》。

[37] 《庄子·马蹄》。

[38] 同上。

[39] 《老子·三十七章》。

[40] 《分别界品第一》(《大正藏》)第29卷,第2页中。 [42] 《大正藏》第16卷,第559页。

[43] 《大正藏》第31卷,第56页上。

[44] 这是《创世记》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督教的重要教义。 [46] 帕斯卡在解释上帝为何不以一种使人信服的方式显现自身之时,所依据的正是人在信仰上的自由意志:“他(按指上帝)既愿意公开地向那些全心全意在追求他的人显现,而又要向那些全心全意在躲避他的人隐蔽起来……使得自己的标志为那些追求他的人看得见,而又为那些不追求他的人看不见。对那些一心渴望看得见的人,便有足够多的光明;而对那些怀着相反的心意的人,便有足够多的幽晦。”(《思想录》,第192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

[47] 《论自由意志》,第1卷,第1章,第3节。转引自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

[48] 同上书,第2卷,第19章,第53节(转引自赵敦华前引书,第169页)。

[49] 《创世记》2:7。 [51] 同上,2:15。 [53] 《约伯记》35:11。

[54] 《罗马书》1:19。 [56] 保罗·蒂里希用这个术语来表达与实然状态相对照的人的应然状态,或与“实存”相对照的人的“本质”。

[57] 见《创世记》

6、

7、8章。

[58] 见《创世记》11:1—9。

[59] 参见前引《启导本圣经》,第37页。 [61] 《论语·阳货》。

[62] 《论语·阳货》。 [64] 《论语·里仁》。

[65] 宋儒陆象山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象山先生行状》。)又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文集》卷三十五《语录》。)

[66] 《孟子·告子上》。

[67] 同上。

[68] 《荀子·性恶》。

[69] 《妙法莲华经疏》。

[70] 《坛经》。

[71] 《原人论·直显真源第三》。

[72]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二。

[73] 《古兰经》32:7—9。

[74] 《论语·公冶长》。

[75] 《孟子·尽心上》。可参见荀子所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之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显然在荀子看来,性虽可改变,但却不是人所造成的。

[76] 《二程全书,遗书第二》。 [78] 《春秋繁露·竹林》。

[79]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80] 亦与陆象山所谓“道不远人,人自远之耳”相互发明。陆又说:“四端万善,皆天之所予,不劳人妆点。但是人自有病,与他间隔了。”(《陆九渊集》)卷三十五。)

[81] 当然,与董子这句话后面寄希望于王化不同,基督教是寄希望于上帝之救赎。但若将“王化”解释为神圣原则之实现,则又与基督教之说相去不远了。

[82]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性情形体者,本乎天者也。”

[83] 《正蒙·太和户》:“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太虚即世界本源(“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同上),所以二性说到底均由“天生”。

[84] “天命之谓性”当然是天生。“生之谓性”也是此意:“盖‘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 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此理,天命也”(《二程集》第1册,第10—11页),因为“人生而静以上”就有者,当然是上天所生,不可能由人自生。

[85] “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孟子集注·离娄章句下》,理即“天理”。“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同上,告子章句上),所以“气质之性”亦得自“天”。

[86] 见《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87] 《尚书引义》卷三《太甲二》。

[88] 《庄子·庚桑楚》。

[89] 《庄子·达生注》。

[90] 《庄子·养生主注》。 [92] 《大正藏》第12卷,第222页中。

[93] 《书·大禹谟》。

[94] 《孟子·告子上》。

[95] 《孟子·离娄下》。

[96] 《孟子·滕文公上》。

[97] 《孟子·告子上》。

[98] 同上。

[99] 《孟子·公孙丑上》。

[100] 《荀子·儒效》。注意他在此的用词是“质”。

[101] 《荀子·荣辱》。 [103] 《白虎通义·情性》。

[104] 《法言·修身》。

[105] 《论衡·率性》。

[106] 《通书·师》。 [108] 《朱子语类·卷四》。

[109] 《陆九渊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110] 《尚书引义》卷三。

[111] 同上。 [113] 《庄子·骈拇》。

[114] 《庄子·在宥》。 [116] 《坛经》。

[117] 同上。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3-12-19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 东西方神性观比较——对于方法上的唯一宗教观的批判 “神”是宗教生活的灵魂,对于神的本性的理解最鲜明地表现......
从西方风景画看西方的美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20
编辑。从西方风景画看西方的美学思想 摘要:在西方风景画诞生与发展及其创作中体现着这样的性质。西方风景画出于对大自然的赞美而取其内容作画。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将自然作为象征而寄托某种情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
宗教与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一直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19世纪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两位哲学家做比较,通过对二者宗教与理性关系哲学思想的分析,探寻自中世纪以来宗教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 ......
从《心学宗》看方学渐的学派归属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0
摘要: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晚明理学家。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归入泰州学派,晚近学者则认为其思想属于心学与理学相调和的产物。本文认为,透过《心学宗》这部晚年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方学渐批判的对象仅限于王龙溪,他把“致良知”看成是儒学的嫡传正宗,说明其自我定位仍属阳明一脉,他的许多观点都必须放在王学的脉络下才能得到理解。关键词:《心学宗》;方学渐;阳明学方学渐(1540-1615)是晚明理学家,桐城.........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 引言"反智论"译自英语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称为"反智识主义"。与其认为它是种学说,倒不如视之为一种态度。在古代中国,始终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这种现象却一直存在于政治,文化等领域。(1) 在禅宗中,反智论的表......
从宗教角度看芭蕾形态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在英文中,“宗教”一词有把人们捆绑在一起的意思,宗教舞则是人们为祈求神灵保佑而群体共跳的娱神舞蹈,具体的场面则因种族、地域、信念与信仰的不同而不同。由此可见,在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舞蹈之中,宗教舞蹈都占有相当......
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发布时间:2023-07-09
" 提要: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哲学内部的问题。因为任何彻底的哲学都不能不面对如何理解和对待宗教的问题。本文从讨论“什么是哲学”入手,试图通过深入分析理性的先验意识如何构成“这个世界”之根据来首先......
西学东渐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叙事逻辑与理论特征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 要:“西方哲学中国化”发展于“西方哲学东渐”,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哲学东渐时期,中国人是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情境下以一种“被动应变”的文化心理接受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则是中国人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
宗教与西方环境伦理学
发布时间:2022-10-15
摘要:林恩怀特争论始于怀特关于对基督教进行重新思考或者由非西方宗教取而代之的呼吁。林恩怀特争论已经被证明成为处理环境危机的一个障碍。由此而起的对基督教的辩护制约了亚洲和其他比较环境伦 理学 在西方的 发展 ,没有产生对......
东南亚宗教的“多元之美”
发布时间:2022-10-31
东南亚是宗教的“万花筒”。《剑桥东南亚史》则把东南亚比作“宗教的十字路口”,将多种宗教在此汇集的原因归结为“早期的远洋贸易”,进而指出“东南亚每个重大的历史转变都涉及宗教变化的因素”。 综观东南亚的宗教发展,既有这个地......
试从嘉庆《广西通志》看谢启昆的方志思想
发布时间:2015-08-17
[摘 要]谢启昆,字蕴山,进士出身,曾任职多地,历乾隆和嘉庆两朝。一生明于吏事,但其著述也很丰富,尤其是在任广西巡抚期间,主持修撰了嘉庆《广西通志》,本文兹从方志的性质、方志的源流、方志的编撰方法简要分析其方志思想,并......
十九世纪初西方史学之东渐
发布时间:2023-04-22
[摘 要]《瀛环志略》是近代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19世纪以来西方史学不断向中国渗透的产物。新教传教士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化传播者,由于传教士传教传统的影响、新教传教士自身知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排斥及清......
西方文学的宗教文化传统
发布时间:2023-04-21
摘要 西方文学作品受西方宗教文化影响,表现出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宗教也作用于文学,尤其对启蒙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成为启蒙文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文学 西方文化 宗教 一 西方文学的宗教色彩及......
西方哲学中的同一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5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每一个都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既有身体上的改变,也有精神上的变化。因此,人们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确定一个饱经风霜的人还是最初的那个人?同样,对于一个处于不断变化中的群体、社会也面临着......
从《抱朴子》看道教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死亡是最能引发形而上思考的。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后起的道教继承了先秦道......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
发布时间:2023-06-12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浅窥人性 http://wwW.LWlm.cOM人不能称之为人,直到有了人性。亚当与伊甸园的一切没有本质区别,直到他的肋骨偷吃了禁果,有了一双辨别善恶的明眼,同时也有了所谓的人性。 有了人性,就区分了人与其它动植物。有了对......
从逻辑思辨到理性架构——牟宗三逻辑哲学思想讨论
发布时间:2022-12-02
应当说,在20 世纪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长卷上,绝少不了哲学家牟宗三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长期以来,囿于研究者学术视野和哲学诸学科部门之间( 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 学科壁垒的限制,学界一般把牟宗......
从凯特生子看西方文化
发布时间:2022-12-21
从凯特生子看西方文化 引言 一.王室文化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王室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太多的分量,但它的作用是其他权利机构不可替代的。过去20年,英国王室经历了几位王子公主的婚变、戴安娜王妃遭遇车祸去世等变故,王室的地......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07-02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摘 要:中西方在思维上有着显着差异,......
浅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道家哲学相通之处
发布时间:2022-10-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受研究学者们的注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道教哲学也是我国传统哲学重要的一部分,但学者对道家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
从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看西方汉学家的翻译策略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 要】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这不仅体现在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体现在语言对文化的巨大反作用上。因此,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文化理解也会受到语言理解的影响。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汉学家们开始将中国的经典和诗歌翻译介绍到......
从中西方电影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3-04-06
摘 要:中西方在思维上有着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就会形成文化上的冲突、误解、隔阂,以至于在跨文化交际上出现问题,让我们不能很好的和西方人进行沟通。所以我们要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进行一个研究。那么造成中西方......
从冯友兰论孔子看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问题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冯友兰曾撰写大量的评孔、论孔文章,以真心尊孔、扬孔为主而兼有违心批孔、反孔的言论。在涉及孔子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时,尽管冯友兰一度也采取“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方法,但从总体上说,他既主张“同情......
从英语词汇看西方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7
从英语词汇看西方文化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学习英语离不开学习西方文化。本文从英语词汇入手,从不同角度来透视其中蕴含的西方文化相关信息,力图寻找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发布时间:2023-06-06
从哲学角度看白流苏和简爱的性格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用自己的经历以及对社会的理解来塑造白流苏这一人物形象,让她成为20世纪中国女性形象中坚强的代名词。而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与作者一样来源于社会底层,受尽磨难,虽......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发布时间:2023-07-16
"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各自的姓名称谓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与宗法观念的命名上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本文就各自文化中宗法与宗教观念的比较及姓名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
谈走向“生活之道”的当今西方哲学
发布时间:2016-11-26
一、哲学何为: 它只是理论学科吗? 美国哲学家亚历山大内哈马斯( Alexander Nehamas) 所著《生活的艺术》开宗明义地质疑道:哲学就是一门理论学科。它对于日常生活而言少有践行意义。 尽管实用化的哲学( 比如商业与医学伦理学) 已纷纷出......
从饭桌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饭桌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这天读报纸有两条消息相映成趣。一条是《北京晚报》的报道,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北京市居民时间利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人每天用在吃饭上的时间是一小时四十二分钟,相当于二十......
从法学教育角度看职业法律人之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29
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然而,当前的法学教育基础之下造就的“社......
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
" 近期,中国传统政治哲学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既可以从发表的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献上得到证明,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获得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上佐证。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研究在方法上的确当性还是一个需要认真清理......
西方人性基础上制度设计的政治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4
" 【内容提要】制度优于人性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哲学的鲜明特色。西方性恶论基础上的制度设计不无启示,中国传统性善论可能是人治的痼疾。法德兼治是符合人性发展的制度安排。【摘 要 题】制度设计【关 键......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发布时间:2022-11-14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论西方哲学古典理性主义的历史流变 本文把西方哲学史上迄黑格尔为止前的理性主义称为古典理性主义。西方古典理性主义在近代和现代遭遇到了非......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7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一、禅宗精神与文艺美学的相通 本文试图对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美学有何启发、对我们建立和发展文艺美学有何重要帮助等问题......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发布时间:2022-08-28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逻辑哲学论的视角剖析西方哲学转向 文章 来源 《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哲学着作,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
浅谈中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发布时间:2023-06-28
浅谈中东西方文化之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
东西方的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境遇
发布时间:2013-12-17
" 当今时代的伊斯兰教在伊斯兰世界疆域中,穆斯林占主体以及在穆斯林构成了少数民族的国家中继续与其他宗教接触。目前就伊斯兰世界本身而言,穆斯林在阿拉伯世界、波斯、土耳其、东南亚和伊斯兰的非洲地区继续与基督教徒保持联系。在......
从英语动物习语看西方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2
从英语动物习语看西方文化 一、引言 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动物,作为人类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回避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对人类的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英语中与动物有关的习语的产生就是有力表现之一。 同时,......
从内部看哲学的半个世纪
发布时间:2023-04-16
" 本世纪,在产生出绝大多数博士头衔,而且这些博士又囊括了下一代哲学教师的那些大学系科里,有一种哲学居主导地位,那就是"分析哲学"。一个正规的研究生也许会把过去50年的历史描述成:直至30年代某一时期,美国的哲学既没有形式,也......
浅论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7-19
摘 要:管理哲学把哲学与管理学联系起来,形成管理哲学,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哲学人性假设有联系,人性假设以哲学人性观为基础,人性假设是连接管理学和哲学的桥梁,从而形成管理哲学。同时,哲学人性观与管理学人性假设也有其具体的区别......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社会舆论浅析
发布时间:2022-08-1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危机,如何革新传统文化成为清末民初思想家探索的主要课题之一。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痛斥愚钝落后的儒家思想,渴望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而梁漱溟却冒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危险,在北大......
社戏宗教性质之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30
【摘要】社戏是指具有酬神祭鬼性质的戏剧表演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一种宗教活动,它通过艺术与宗教的结合,达到人神沟通的目的。绍兴社戏是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它如同一面通透的镜子,展示着绍兴地区的民俗风......
从“红色”看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历史性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10
从“红色”看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历史性差异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文化涵盖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从近代西方史学著作的史料运用看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8
编辑。从近代西方史学著作的史料运用看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摘 要: 历史研究是十分重视方法论的,这包括研究的角度、着眼点,思维的方式,以及表述的方式,等等,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离不开研究者所掌握的史实、资料和对待这些史实的态度......
房东太太的人生哲学
发布时间:2023-03-05
在日本时,我们住着房东长子的房子,与房东老人同住一个院子。两个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替我看过孩子,老太太下地干活,我也常常带孩子们去帮忙。每天和老人家打交道,在朝夕相处间建立了很亲密的关系。在愉快相处中,我很幸运地从老......
从《偿命申请书》看人性
发布时间:2023-06-30
昨天,休庭九年后的赵志红案再次开庭审理。赵志红是一个背负着十几条人命的“杀人恶魔”,但他又是平反呼格吉勒图案的关键人物,与呼格案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甚至对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和重新认识人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005年,......
寻求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整合之路(1)
发布时间:2022-07-21
1.引言:转型的焦虑 一个时期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型(也作现代转换)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美学由“热”转沉寂后成了“没有热点的热点”,在众说纷纭中表征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的焦虑与急躁。 在这里,我们从哲学文化整合的发展......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论宗教与哲学中的超越与信念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哲学的“先验”、“超验”与宗教的“超越”语出同源而相通,形成一个“超越谱带”。超越问题的理......
佛学与西方哲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3-04-02
自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提出以来,可以说,自我是什么的问题,成了困扰近代哲学家的一桩文案,围绕它所产生的各种解读,纷纭争论,一直延续至今。这有违笛卡尔初衷,本来希望从自我中寻找确定性的根源,然而,第一原理没有觅到,......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1-15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红色和“red” 中国是个崇红、轻黑、忌白的国家,内敛含蓄的汉民族之所以喜欢张扬的红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的生活,加速了先民对火的认识,培养......
论印度宗教哲学对叔本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 一位在西方哲学史上鼎鼎大名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其形成可以说主要是受了东方的思想。这种说法好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确是事实。随着东方哲学在西方传播的历史史料的不断挖掘,对叔本华本人思想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东学西渐......
简论从案例教学看研究生教学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23-05-02
"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由于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教学观念落后、学生评价机制不合理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案例教学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13-12-18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本文将试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中......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1-17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几乎在每一种社会文化中,都有举办婚礼的习俗。但是,婚礼的形式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过万变不离......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7-04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从传统婚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引言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从古至今,婚姻对于任何人......
从酒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发布时间:2023-02-04
从酒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酒”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是其制作过程还是饮用习惯都与该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紧密相连。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酒文化也是一样。本文通过对中西方......
从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姓名是每一个 社会 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 历史 、地理、宗教和文化传统的信息。由于各自历史 发展 和文.........
浅谈罗素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史》
发布时间:2023-07-13
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面对诸如哲学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如果你能确切地给出答案,那么,我恐怕会不无遗憾地说:你眼中的哲学已经出现了式微的表征。这表征正是由于思考的匮乏、关注度的降低造成的确定性。但当我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从道教看妇女之地位
发布时间:2023-03-31
" 中国道教是远古华夏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巫术、神仙传说与方术、以及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综合与提升的产物,深深地植根于华夏的肥田沃壤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中西方跨文化音乐之通补
发布时间:2022-07-22
中西方跨文化音乐之通补 中西方不同价值观造就彼此音乐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某些相似之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不同点。以下笔者将详细地分析中西方音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 二者的相同点: 1.1 民间音乐之社会实用性:http://www.LW......
浅议《芭蕾舞》从西方到东方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3-06-24
浅议《芭蕾舞》从西方到东方的发展历程 芭蕾一般专指从15世纪起出现于欧洲,http://wWw.LWlm.Com历经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西方古典舞种,是古典芭蕾(classic ballet)的简称。芭蕾一词是外来语,音译自ballet。英语的ballet一词源于法语的......
从形容词角度看衡阳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性
发布时间:2023-05-19
摘要:衡阳方言在湘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我们通过了解衡阳方言形容词的组合特点和句法功能,在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中,认识衡阳方言形容词的语言事实和语言规律。 关键词:普方比较;形容词;方言 一、关于衡阳方言的研究 ......
从京东刷单看企业公关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5-09-10
4月1日,某网站曝光了京东员工安排商户刷单的对话截图,经媒体报道引起轩然大波。4月4日下午,京东公布内部核查结果,宣布涉事员工被辞退,相关负责人因存在员工管理责任,也受到内部处分。 京东在这一件事上的反应还是比较迅速的,......
宗教改革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24
摘 要:近代 政治 学体系的建立同宗教改革运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宗教改革者们的 理论 无论在 研究 方法 上还是在理论建构上对近代政治学都有着深刻的 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更进一步地区分了信仰与理性,从而使理性方法在政治......
关于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相似之处
发布时间:2023-02-04
" 论文摘要:中西方虽然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目标上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主要反映在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所需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要求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
浅谈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
发布时间:2023-01-28
近年来,中国政治哲学界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是施特劳斯学派在中国的流行。古今之争、自然正义等具有典型施特劳斯学派特色的词语时常被人们提起。这些施特劳斯在中国的追随者,自视为区别于常人、走出洞穴的精英,常以一套晦涩的语言写作......
禅宗与文艺美学相通的探索 (1)
发布时间:2013-12-18
一、禅宗精神与文艺美学的相通 本文试图对禅宗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美学有何启发、对我们建立和发展文艺美学有何重要帮助等问题作一些探索。 禅宗的本体,可说是一种无本体的“本体”。它否定了传统哲学中作为终极实在的本体。它的......
从Infor 看ERP之变
发布时间:2022-09-27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全面融入企业,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正在逐渐老化;2016年,ERP将成为企业‘遗留’软件。”这是ERP概念缔造者Gartner的观点,也呼应了业界“传统ERP将死”的声音。 变迁 的确,时代变了......
文学毕业论文:以上帝的名义—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
发布时间:2013-12-18
以上帝的名义 ——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摘要:纳萨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由于清教自身的复杂状况,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其中也深刻地体现了......
从学人刊物看学人谱系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要:民国中央大学最鲜明的特征在于其与政局、时局的密切关联。这种关联是在大学发展的脉络中,以文化的名义或形式发生的,学人办刊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民国中央大学学人谱系具有内在的延续性,作为位于首都南京、最受执政党关照的“中央”学府,其学人经由办刊论学、论政有求“正统”或“道统”的趋向,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学人群相比,呈现相对保守的特征。关键词:学人刊物;学人谱系;中央大学在我国百年大学出版史上.........
从东西法学文化的融合谈要约的法律性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改革开放要求中国法制与国际接轨,批判地吸收与利用国外的传统文化成为完成接轨的捷径,于是社会主义法系与资本主义法系的区别渐弱,法制文化呈现出东西融和、中外融和的大趋势。在吸收了资本主义两大法系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优点的同时,......
利玛窦与西方投影几何之东来
发布时间:2023-03-04
文章摘要:明朝末年,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来到我国,不仅带来了很多欧氏几何,而且也带来了一些非欧氏几何,如投影几何。关于投影几何,他带来的有椭圆投影、球极投影、平行正投影和透视法等。他给国人介绍了其中的概念、原理和性质,......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角度看“本体论”
发布时间:2023-02-11
多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在争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不是本体论、是怎样的本体论。本文试图结合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参照和对比之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既往的争论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实是对本体论是什么这......
从穿越剧看中西方两种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4-01
从穿越剧看中西方两种文化差异 穿越剧在内地,如今已俨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影视剧种。除了近年热播的《宫》和《步步惊心》外,还有很多正在筹备及拍摄的穿越题材电视剧,如《梦回鹿鼎记》等。放眼西方,无独有偶,西方的穿越剧作......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发布时间:2013-12-17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从地方媒体的两会报道看新闻价值之接近性 文 章 来自 3......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发布时间:2022-10-12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西方政治哲学的两次转变析论 柏拉图以灵魂的等级差异理解人群分化的必然性,并且按照这种天然的必然性来构建理想国的统治秩序。正义就是自然秩序规定的各得其所,各......
从《传播的偏向》看西方文化的扩张
发布时间:2023-03-01
从《传播的偏向》看西方文化的扩张 [摘要] 本文透过哈罗德·伊尼斯的《传播的偏向》一书,对西方文化的传播发展进行分析。以传媒的角度看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大众文化如何对其他文化产生影响。通过《传播的偏向》这本书,我们也能看到伊......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发布时间:2023-05-12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牟宗三论中国现代哲学界 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进行哲学地反思,是牟宗三哲学地反思中国哲学的继续,这步工作的完成,对中国哲学的哲学地反思才臻完善,这也是哲学......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发布时间:2023-05-31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从动画《花木兰》看中美哲学差异 摘要:《花木兰》是美国迪斯尼1998年出品的影院动画,这是继《白雪公主》,《风中奇缘》,《美女与野兽》一系列以西方童......
从现代欧美电影看西方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7-26
从现代欧美电影看西方文化发展 文化是电影的灵魂,任何一部电影反映的都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即便是一个国家的导演去拍摄另外国家的电影,其中也渗透着点点滴滴本国的文化。每个时代的代表性的电影,无一不明显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从宫殿建筑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2-11-10
从宫殿建筑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人类没有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人类的全部思想,在这本大书和它的纪念碑上都有光辉的一页。”——雨果《巴黎圣母院》 宫殿建筑作为古建筑的主流之作,象征着古代帝王的至高权威,......
从“灰姑娘”故事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发布时间:2023-07-12
从“灰姑娘”故事看中西方文化异同 wWw.LWlm.com 摘要:“灰姑娘”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民间故事。本文将中国唐朝段成式的《叶限》和德国格林兄弟的《灰姑娘》作为文本考察对象,对比其叙事风格,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及文化内涵的......
从传媒翻译看中西方跨文化交流
发布时间:2015-09-14
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翻译活动在传媒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同时,信息全球化作用下不同文化之间的激烈碰撞,也加速国际化的传媒活动,不断显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影响着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
《“东方之珠”》教材解读
发布时间:2023-02-20
苏教版三上《“东方之珠”》是一篇说明性文章,行文短小、选点典型、描写细腻、语言优美,尽显香港繁华景象,绽放香港华彩魅力。一、首尾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作者以“南大门”点明香港重要的地理位置开篇,又以“东方之珠”点明香港美丽繁华收尾。“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文章以凝练的笔触点出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南大门”的重要性,又以“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从政治学角度看西洋文史
发布时间:2022-08-16
林国华在2014年出版的《在灵泊深处:西洋文史发微》一书后记中写到:“此书的写作虽涉及广泛的作家作品,但作者因其政治学专业和问题意识,在此意义上使得全书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当然,作者此处所说的“政治学”,主要不是指现代......
从影片《上帝也疯狂》中西方文学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10-06
【摘 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几千年以来,人类不断地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和开拓自然。在中国,“人定胜天”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而在西方,西方世界尤其是文学界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引起过巨大的争论以及社......
试析以哲学的观点看“人”
发布时间:2023-07-06
人是什么?人是有思维和智慧的高级动物。人的演变和发展历程,祖先由猿人演变而来,经过了父系氏族与母系氏族漫长的进化过程;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后大的因素和环境影响使得有的人成为对社会有作用的人,而有的成为了社会的反作用的人;人......
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看汉英翻译
发布时间:2023-07-15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类的语言表达深受思维方式的支配。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应重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性,避免受到本族语言思维方式的干扰。 关键词:思维方式;中西差异;汉英翻译 ......
从“眼睛还是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3-08-04
从“眼睛还是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在与老外......
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2-11-16
[摘要]人生际遇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及人生观念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使他的作品风格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幼年......
论西方文化中的人性维度
发布时间:2022-12-09
论西方文化中的人性维度 [摘要]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几个不同的人性维度。古希腊文化张扬个性,放纵原欲;基督教文化在“原罪”与“救赎”中探求人性终极意义;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人性关怀则蕴涵着对意志自由的反思与批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