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反思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反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6 02:30:39
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反思
时间:2023-01-26 02:30:39     小编:刘瑞英

自2011 年12 月23 日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 号))的指导性文件时起,我国正式开启了新一轮法学教育的改革试点,试图探索一条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新模式。毋庸置疑,该计划乃是针对当前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教育严重落后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而启动,旨在迅速提高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文件指出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快速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的重要贡献。但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据此,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有了明确的方向,但是如何实现该目标仍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时至今日,在此方面进行探讨的文章已经不少,在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是在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分歧,实践中各学校在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做法,这样势必会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充分落实形成掣肘,甚至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笔者,将从法学教育的定位出发探讨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培养模式的效果以及现在法学教育的培养方案进行反思,以期为法学教育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思路,并希望能对法学教育教学有所助益。

一、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基本定位的反思

法学教育的定位直接决定着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案,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必须以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施方案为核心,因此定位是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即法学教育究竟应当是职业教育抑或是精英教育?两种阵营的拥护者认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两种教育目标向左。其实在笔者看来,就法律教育领域而言,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不但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辅、相互配合的关系。换言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不能简单定位为职业教育抑或精英教育,而应既是职业教育又是精英教育,因为只有同时兼顾二者,才能够培养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所言之高素质法律人才,即实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利明教授指出:卓越法律人才当然应该是精英人才, 但精英不是高高在上, 远离大众, 远离基层, 而应当有服务大众的意识, 具备服务基层的能力。一个当前热议的话题还在于, 法学教育是否要培养精英人才? 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 就是培养领袖人才。其实, 法学教育大众化与法学教育精英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需要说明的是,王利明教授所说的法学教育大众化显然系指法学教育的职业化路径,即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应用提高培养和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之所以说法律教育应当是职业教育,乃是由法律教育的目的所决定的。法律科学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法律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是为了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也就是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必然要从事相应的法律职业,因而法律教育必然是以培养法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使毕业生能够很好地胜任各种法律职业。卓越法律人才的衡量标准其实是确定卓越所指,即要求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法律素养和技能、崇高的法律职业道德,因此除具备法学专业学生必备之理论基础,必然是能够具备优异素质的实践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这也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许有人会说,法学教育除了要培养司法部门的职业法律人外,还承担着培养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等高级法学研究人才,因而不能都归结为职业教育,进而坚持绝对经院式理论教学模式。以这一理由否认高等学校法学教育的职业性是无法得以立足的:首先,专门从事法学研究的人才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法律人才相比较,其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换言之,如果不熟悉法律实务,不掌握法律应用的技能,不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得以运作是根本无法胜任法学研究工作的,这乃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因为法学是入世学科,必须源自社会服务社会。也正是由于我国眼下诸多法学研究人员本身未经过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不熟悉我国现行法律,更不用说这些法律在我国运行后的实际效果,从而其研究成果往往不具备实际价值,而所教授的学生更是不能胜任法律实务工作。这也是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相对而言较为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最后,从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看,要求法律人才必须采取高端化、复合化培养模式,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即采取精英化、择优化教学,强调法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法国为例,笔者在法国学习多年,学生进入法学院门槛高,而进入法学院后面临标准严格层层淘汰,如果成为成功的法律职业人,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习和实践。而进入研究生阶段,又分为职业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但二者都是在要求掌握深厚基础理论之后根据学生的选择方向进行培养。如果成为一名专业法务工作者,以律师职业为例,则必须在研究生阶段以后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进入专门的律师学校进行一年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又会面临层层理论考试和选拔,结束后再去律师事务所进行半年至一年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结束通过后获得律师资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法律职业人培养过程中职业素质培养和理论知识教授并重。

法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乃是由高等教育的使命和法律职业的本质属性所共同决定的。但是,法律职业作为职业从而具有职业的特征,然而无可争执的是法律职业与许多其他职业有着显著的区别,特别是法律职业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应用法律解决纠纷从而以和平的手段将公平正义实现在人间。这一职能的设定以及因此而要求法律人的职业不仅仅是机械的操作法律条文,而是需要对人类社会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因为法律纠纷遍布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能是涉及有关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纠纷(如各种知识产权纠纷),可能是涉及经济纠纷,还可能是涉及家庭伦理方面的纠纷,也可能是涉及重大政治纠纷(在法治国家政治纠纷的最后解决途径依然是法律途径,例如美国的戈尔诉布什案、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马布里诉麦迪孙案等),也可能是有关医患关系的纠纷等。

为此,王泽鉴教授在论及法律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时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分别是:(1)法律知识。明了现行法制体系、基本法律的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2)法律思维。依循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3)解决争议。以法律规定,做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于先,处理已发生争议于后,协助建立、维护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此之所谓争议,系从广义,除个案的争讼外,尚包括契约、章程的制定,法令规章的制定等。上述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争议,担负起作为立法者(如立法委员、县市议员、乡镇代表)、行政者(如部会首长、公园管理员、税局科员)、司法者(如法官、检察官、诉愿审议委员会委员)或公私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等任务。一个社会所贵于法律人者,即在于其具备此等能力。基于现代人类知识的无限扩张以及社会现象愈来愈复杂的事实,任何一个人均不可能通晓各个领域的知识,法律人也无例外,不可能成为像十七、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但是处理这些领域的法律人至少要对法律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识判断在这一领域中的法律解释和使用问题,在较为复杂的情形下也可以借助专家的帮助做出相应的判断,否则将无法正确地解释、适用法律从而解决在相关领域中的法律问题。而且法律关系是否复杂往往与审判案件的法院级别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时候基层法院所审理的案件(相应地以代理基层法院案件为主的律师所处理的案件)比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乃至最高法院所审理的案件还要复杂。因此,不能像其他职业领域一样将法律人才按照级别予以区分为职业教育和精英教育。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针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卓越法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知识、能力、德性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 形成爱智、求真、向善、至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 因此通识教育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

二、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反思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通识教育

从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色出发,许多学者、专家探讨了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不足、缺陷及应采取的措施,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也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出诸多指导性意见。但是由法律职业的特点及法律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所决定,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以通识教育(也被称之为博雅教育)作为基本前提。这一说法看似与法律职业教育相左,实则不然。因为任何职业人才的培养都不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职业训练所能够完成的,正如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与做人时指出专工一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人,影响于社会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杆,只是一根孤拐,孤单可怜。又有些人广泛博览,而一无专长,虽可以到处受一班贱人的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这类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博览。这样的学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高四百八十英尺,底边各边长七百六十四英尺。塔的高度代表精神的专门学问;从此点以次递减,代表那旁搜博览的各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学问。踏地的面积代表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重复享受人生的趣味。因此,广博与精深是人才培养的两大要求,有人以熟能生巧或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说明人才所需之职业技能,但对于法学人才来说,如前文所示因其职业涉及领域的特殊性,并非机械的简单的技能培养足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香港法学家何美欢教授在关于法学教育的定位中正确地指出:在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争论中,博雅教育的概念往往没有加以界定。有人认为博雅教育要求对法律与文化、社会、国家、个人自由与福祉的关系进行社会科学和人文学方法的研究。本书不采纳这种定义,因为中国没有一所法学院有能力提供这种教育。本书采用的是博雅教育的狭义解释,即能教导学生怎样思考的教育。这样定义的博雅教育,如果与专业教育对分,那是错误的;如果博雅教育教导学生怎样思考,律师需要这种教育;如果专业教育教授技能,一个能思考的公民需要学习的技能。这个道理越来越得到认同了。

前文所指出的法律人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是专业教育所无法胜任的,相反只能是通识教育的结果。哈佛委员会指出:正是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它决定了通识教育应该如何实施,应该着重于培养人的哪些能力。依我们的意见,这些能力应为: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在实践中,它们是不可分的,也不能独立地培养。每一种都是心智正常的人的头脑不可或缺的功能。季卫东教授指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特别不能忽视的。当我们强调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时候,显然不是要制造一批只懂得技术的工匠。我们的确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法科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仅有技术还不算卓越的法律职业人才。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充分具备职业法律人所应该具备的高尚道德、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理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博雅素养。我们希望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希望他们富于远见卓识、对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我们还希望他们能有一种在各界扮演领袖人物,在未来的法治中国承担历史重任的自觉。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香港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弘毅先生在对顾问关于法学教育检讨的回应中,明确指出:我们同意顾问人员提出本科法律教育应同时加强通识教育与法律相关的技巧和能力的培训。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既然以培养学生为卓越目标,自然要求其不同于普通教育方案所培养的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的素养并非指单纯的理论知识或者实践能力,而是通过通识教育予以施加的对于法律的信仰与情怀,广博的理论知识与熟练的实践技能,理性的思辨能力与高尚的职业道德。

(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必须是法律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所谓法律中的通识教育乃是指卓越法律教育是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并非完全摒弃传统教育模式,而是应如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经济进步速度的加快,技术的更新也在加速。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训练,在他准备工作之时或者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变得不再有用。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既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或技艺。同时又掌握作为自由人和公民的普遍技艺的专家。这样,曾经是两个社会阶层分别接受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现如今应该为所有人共同接受了。这点对于我国当下的法学教育而言更是具有警示作用。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法治转型期,我国的法律创设在经历爆炸化发展滞后变化非常快,我们在大学所教授的具体法律制度,很可能在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修改或者被废止了。如果法学教育仅仅以我国诸现行法律为核心,那么势必导致学生所学的具体法律知识在学生毕业时就变得毫无用处,毕业生将无所适从,从根本上无法胜任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更不要奢谈什么卓越法律人才了。所以,法学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不是仅仅教授具体法律制度或者具体法律规定,学生也不是简单知道存在怎样的法律制度或者法律条文。

要解决上述矛盾,其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从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换言之,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无论其属于哪一个领域均需如此,更不要说需要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而快速发展的法律领域了。笔者认为方流芳教授在十数年前针对法学本科分专业进行教学所说的话,今天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依然适用:本科法学教育本来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将来从事多种法律职业都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形成宽泛的法学知识结构,训练学生把法律问题放到开阔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知识背景中去思考,才是法学教育的正途。分专业法学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不利的。将学生过早地推入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既封闭了学生的视野,又妨碍学生对专业本身进行融会贯通的理解。另外,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必定随着专业的细分而不断缩小,他们终身从事的工作可能和在校学习的专业毫不相干,这对法学教育事业和学生个人都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人为的划分专业或者科目而导致知识的模块或者知识的割裂并不是教育的初衷。必须看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在具有法律知识系统、全面的基础上对于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等重点领域均有所涉猎。由此所谓法律教育中的通识教育,是指在本科教育阶段,法学专业应当围绕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以及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应用法学为其核心构建课程体系,使学生牢固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正确对待实践教学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诸多见解,但在改革方向上却达成了一定共识:一致承认实践教学环节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之所以高度一致,一方面源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出于对法律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之基本定位的认识。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旗帜鲜明地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在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应用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而不是互相割裂。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出于对中国法学教育之现状的深刻反思,司法实务部门普遍认为现阶段高校法学专业毕业生法律实务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相关法律职业的需求。有鉴于此,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 号)中明确要求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甚至对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学时比例做出了硬性规定,即实践教学学时数不得低于全部学时数的15%。

在教育方式上,法学教育乃职业教育,在注重法学教育系统性的同时,要突出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法学专业毕业生必须要具备法律实务技能,能够胜任各种法律职业。而法律技能的养成也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够得以养成,这如同学习驾驶汽车、驾驶飞机、游泳等技术一样,教练仅仅告诉你如何收腿、如何压水、如何换气,无论你理解的多么透彻在下水之后你仍然不会游泳,而必须是在经过反复的训练实践才能够予以掌握的。但是如何将抽象的可适用于同一类大量案件的法律规范进行具体化的解释,从而得出正当之判决其技术难度,绝非像学习驾车、游泳那样仅需要短期的培训就可以完成的。每一个个案的解决都是从找到可能适合这一案例的法律规范开始,也即从被认真地认为适合当前案件的法律规范开始;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开始阶段也是一个确定该具体案件属于某一法律规范适用范围(尽管还需作进一步审查)的过程。这一归入能力,即正确地联想并准确无误地找到恰当的规范的禀赋,就是一种判断力。法律人的这种判断能力不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资料阅读等方式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在康德看来,此种判断力是无法通过教导获得,而只能通过练习得到发展。这一观点正是这样一个认识的哲学基础,如果人们愿意这么说的话,即一个好的法律人不是通过单纯的教导,而是只能通过另外的实践,也即通过判断力的训练才能造就的。也正是有鉴于此,美国联邦法院大法官才说出了被法学界反复引用的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在于经验。毫无疑问,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绝非简单的课堂教学就能够完成的,相反乃是大量的、长期的司法实务淬炼和法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

然而,承认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经过实践的路径是一回事,而认为高校法学院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更多地从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又是另一回事,两者并非必然同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外法治发达、法学教育先进之国家的法学教育来看一看。在德国学生完成大学学习课程,就可以参加第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成为准法律工作者,在政府、议会、公司等部门从事与法律有关的职业。若要成为严格意义的法律工作者,那就要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律执行机关实习,两年后参加第二次国家资格考试,通过后才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的工作。在日本,在大学系统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毕业生,毕业后参加国家司法考试,通过者只是获得了接受法律教育的资格,还要在日本最高裁判所(即最高法院)下属的司法研修所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前四个月由司法研修所安排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讲授案例,其后安排18 个月的实习。英美法系的法官不能由本科毕业生直接担任,而是从资深律师中选任。在英国通常担任地方法院法官应有7 年以上出庭律师的资历;担任高等法院的法官应有15 年以上出庭律师或两年以上高等法院法官的资历可见,担任法官的早已是律师行业中的精英了,其具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当无疑问。而律师也非法学院毕业生可以直接胜任的,无论你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亦或是如牛津、剑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材生,均须进入四大律师学院,由这些律师学院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包括职业伦理在内的实务训练。这些法律教育先进与发达之国家尽管都特别重视法律人的实践教育环节,但是在没有将法律人才进行实践教学的任务交给高等法学院校,而是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交给独立的部门进行专门的实务技能的培养这一方面却惊人的相似。何也?笔者认为理由恐怕在于职业分工和大学在分工中所承担的功能和其基本定位所决定的。

大学自来就不是一个职业训练场,其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于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学术训练从而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和从事各种职业奠定方法论的基础,而不在于对学生进行某种具体职业能力的训练,该种具体职业能力的训练应当属于相关职场的任务。换言之,要求大学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就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乃是大学不能承受之重。大学里的法学教师,由于专业分工的原因,注定就不可能是实务经验丰富的律师或者法官,如果由这些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律师或者审判实务方面的训练无异于隔鞋搔痒,不但不能达到提升学生法律实务技能的预期效果,更是对学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难以存在研究性学者与实务性律师的原因之所在。法学院系不能胜任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大学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大学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新兴的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等实践场所充其量只能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场景,然而模拟的场景无论怎样设计都很难与真实情景相提并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无论怎样训练其实都不过是简单的表面运用而已,离职场的要求尚有不少的距离。再次,大学课堂学时数的限制也是不能把学生实务技能之培养完全委任给大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本科教学而言,四年本科学生大约为160 学时左右,除去必须完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之外,所剩下的学时只有100 左右,即便是将留下的学时的一半,即50 学时分配给实践教学,这对于培养一个合格的律师或者法官而言也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若真的将50学时分配给实践教学,那么学生学习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的时间就只有50 学时,这50 学时的时间不要说是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了,就连了解一个国家现行法律体系都无法做到,其结果是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既没有学到法律理论也没有获得实务技能,更不要说符合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

三、对作为法学教育指挥棒之国家司法考试的反思

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联合发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强调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即以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培养的定位。但这引发了一个教育目的究竟为何的讨论:是以功利为目的进行应试性教育?还是以实现法治社会进行人才培养?归究一点其实是在于回答法律人才培养是否是为了满足应用型考试而进行的职业培养。很多学生存在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有用的才是合理的。大学教育是为了给学生一技之长,法学专业学生将来能够在实践中应用的才是王道,至此,从入学开始即贯穿了一种为考证而学习的思维。学校在实施自身培养方案时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初衷不一致;另一方面社会又以考证通过率为多少这样功利的指标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由此引发出一个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我们怎样来培养人才?

由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司法执业资格是从事法律执业的必要前提条件,所以法学毕业生都必然要参加该资格考试,而相应的大学教育也必须面对该司法考试的基本要求,换言之,司法考试已经成为法学教学的真正指挥棒,就连作为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中国政法大学都专门成立了司法考试学院以专门应对司法考试。司法考试的基本功能有三:其一是为现阶段法治建设选拔相对合格的法律人才;其二是引导未来法学教育的基本方向;其三是为法律共同体确立共同的信仰、价值观、思维模式、法律技术等显而易见,通过司法考试无疑为法学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提供砝码,但是如果将司法考试作为衡量卓越法律人才的标准,则出现认识的误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 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司法考试只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一定法学知识的工具,且能否达到科学衡量尚存疑问。如果以司法考试来引导法学教学的基本方向,容易出现人才培养仅仅是为了适应考试而进行的应试培训,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成为普遍现象,法律人中存在文化沙漠也就成为必然。

从上述对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和培养模式以及国家司法考试的基本功能出发,来观察我国现行司法考试制度,笔者的观点是:不能否认从短期来观察国家统一考试有利于提高法律职业群体的法律知识水准,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对国家司法考试不进行改革,将最终扼杀中国的法学教育,更不用说是将法学教育导向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这一法学教育目标了。理由主要是基于下述四方面:首先,目前的国家司法考试所强调或者说是侧重点是对法律条文的记忆。这样的结果势必使学生只知法律条文而不知法律条文如何在司法实务中予以应用,势必诱导大学在教学过程中将精力集中在法律条文的记忆上,而罔顾法律方法之训练,也就是所谓难以从具体到抽象。其次,目前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基本上封闭了法律思维的过程。如果按照法律思维模式进行推敲,很少有能够经得起推敲的试题。再次,目前司法考试根本不关心司法实践,命题所选择的案例在司法实务中是如何处理的,法院在面向案件事实时是如何解释法律的,法院是如何发展法律的等等一概不予关注。因而通过题海战术做司法考试题而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在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后再分析案例时也往往仅仅依据其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加以处理,其处理结果远离基础理论,甚者远离司法惯例无法为法律共同体所接受。第四,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试题的答案值得进一步推敲,有些是因为对于同一法律规范有不同理解所造成,而有一些则纯属欠缺反复推演而轻率得出不正确之结论所导致的。最后但也是最为严重问题的是近年来司法考试出现了混淆法律与政治诉求的趋势,如任其蔓延则后果更加不堪设想。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当然需要权衡判决结果所带来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伦理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等,但是这些效果的考量与权衡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而不是置法律于不顾另行依据政治诉求而为判决,这无异于否认法律的权威性。为了发挥好其对法学教育的引导作用,未来必须改变所存在的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将司法考试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实施。

四、结论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和实施,无疑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然而法学教育界能否抓住这一契机,真正使法学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本文反思了一些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就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一些自己看法和观点,认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明确,培养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必须同时兼顾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不能只着眼于专业知识教育或职业教育,应正确对待职业能力与职业伦理培养,实现法学教育的转型和转向,打造具有良好法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律职业人虽然强调改革现有培养模式,但是需要注意实践教学在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不能矫枉过正,同时必须改革司法考试这一法学教育的指挥棒。司法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选拔考试,应当起到保证法律职业人素质的作用,但是着眼于司法考试资格的应试教育对法学教育形成极大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老师必须为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创造条件,而学生专心于学习司法考试的教材,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必然严重影响法律职业人的素质和技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计算机“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工科教学向工程教学转变的重要项目,在产学联动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该文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分析了现......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针对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 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校企联合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指导新时期高校工......
地方高校卓越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3-01-13
按照通用的人才使用划分标准,人才分为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类。研究型人才关注的是事物发展规律,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事物具体操作规范和按既定程序使用的问题,而应用型人才关注的则是事物使用规律,强调的是在尊重发......
实施动态评价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要:相对静态评价而言,动态评价更符合工程学习规律和工程人才培养理念。华南理工大学根据工科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开展动态评价,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动态评价;工程人才一、动态评价的特征及理念学习评价是必要的,它一方面是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来源,另一方面给学习者以反馈和回溯的机会,推动学习者的反思。当然,学习评价也是重要的,具体表现为评价所形成.........
论旅游管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缘于校企等多方原因,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中相继出现一些新问题,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强化政府激励和监督管理职能、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引入竞争机制等途径,能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以扎实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关键词:旅游管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反思0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缘于以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强、难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
“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随着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创造幸福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日益强烈。教育部发起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旨在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培养一大批卓越教师以实现“更好的教育”。从教师发展规律、教师职业特点......
基于“卓越会计师”导向的人才培养探索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要】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其目的是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本论文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育理念运用于......
简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教学模式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7
" 论文摘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力求做到立足本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以实践为主线,以培养学......
践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要:在分析我国本科普通高等教育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存在的“工程意识淡薄、专业技能缺乏、专业知识系统性差”等具体问题,以西南科技大学金属材料方向教学改革探索为例,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建设特......
试论高职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6-08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应用型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论文摘 要]高等职业法学教育是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的重要使命。本文在分析我国高职法学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7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目前高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体系与行业需求普遍存在较大鸿沟,毕业生眼高手低,学生双向能力薄弱等现状,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严重。2011年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和教育部卓越计划对物流工程专业双能(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即企业走入课堂,学生进入企业。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索并实施了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双能型人才培.........
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分析了高等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方面培养模式上的缺陷、师资队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以技术类课程为核心、加强“校企共建”模式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内容。......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乡村落地人才
发布时间:2023-03-25
" 摘要: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是一项利民利农的教育工程,也是快速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人才工程,旨在为农村培养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
卓越金融人才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结构化矛盾尤为突出,这种矛盾本质上是因为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缺陷。本文深入阐述了卓越金融人才的核心特质,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全......
浅析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1-30
"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从研究创新人才的内涵出发,探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提出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借......
浅谈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5-08-04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法律职业的发展,而如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进行维权的过程中,通过咨询专业的法律职业人,进而能够做好更好的维权。法律职业作为一个行业,其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法律教育的发展......
试论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10-27
" [论文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挑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征,解析“卓越工程师”的内涵,介绍了地方高校“卓越计划”123模式,并在改革实践中产生了明显成效,特别......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0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深化教学改 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与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培养过程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相关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20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国盛久安的根基,近年来,英、德、美等欧美国家纷纷推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本着“人才强国”的理念,也越发关注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并积极推动对卓越教师的培养。2014年,教育部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决定全面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这一决定旨在培养一大批兼具高素质和专业化教师。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对卓越教师培养信念不坚定、教育工作效率低下等多重问题,使.........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的表现形式,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促使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否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
试析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11-15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发布时间:2023-06-24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培养模式;特色;多样化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端翻译严重匮乏,需求的专业结构趋向多样化。高等学校外语教育......
浅议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机械设计课程 培养模式 论文摘 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以提高机械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培养目标,针对现代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特点,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
机械设计类课程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4
毕业生们已经在准备毕业论文了,面对论文的要求,很多人都束手无措。不过只要有个例文,就好写多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机.........
MBA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供给”
发布时间:2019-10-08
摘要:作为一种面向市场和企业的高等职业教育,MBA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针对MBA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育质量,并就MBA教育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供给改革提出了建议。关键词:MBA教育;社会需求;供给改革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对中国经济现状和出路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结晶。供给侧改革并非单单针对经济制造业.........
情境化VC内容体系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1引言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对学习的探讨也历经了不同的改革,由于受到生态心理学、认知科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各方面的影响,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从认知转向了情境。心理学家布朗等人指出,学习的情境理论......
改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大学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合并和组建,很多大学也在师资设施都不满足的情况下,开设社会的当红专业。这样的做法,导致的结果是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专业全面而不精通和没有自己的特色专业,使培养的毕......
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连锁经营成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其通常是指以特殊的形式把同一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联系在一起,管理集中化,分工专业化,运行规模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今,连锁经营在市场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文章将会对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的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
试论STC理念对当前高职国贸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已逐步形成就业岗位较为清晰、能力培养目标相对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职业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高职国贸专业人才供给质量与外贸行业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2-10-08
摘要:“互联网+”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才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基于“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至少应该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合理的培养目标、完善的课程体系、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元的考核方式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构成了相互联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文章希望能够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互联网+”引领高职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促进高职会计教育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17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要追求培养目标与岗位标准的零距离;专业设置应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则和人的发展需要;课程体系要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体现高......
基于学分制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将通过改革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形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梧州学院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本文本文提出了基于学分制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
中国诸法域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由于地域、历史及人文环境等诸多原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律系统,这种既接近又相隔的特殊状况使两岸四地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可以相互借鉴。本文将对两岸四地的法学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整......
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23
[提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教学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会计......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思考
发布时间:2015-12-14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互联网浪潮的影响,我们周围的顽固旧事物一个个被淘汰,不适.........
简论分型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分型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而探索的一种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分型培养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分型培养模式下学分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的改革思路。 论文关......
针对卓越医师培养模式在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17-06-05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关于深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计划的实施,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为我国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一种实验性改革计划,医学院校如何加速教育培养,将医学生打造成卓越医师,应是医学院校不断思考研究的问题。川北医学院遴选了40名建立卓越医师班,本院胃肠外科对于卓越医师的培养先后建立了案例教学法(CBL).........
论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中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5
"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 改革; 开放式实验; 创新 【论文摘要】: 文章从人才培养方面,提出通过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及网络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进行实验室教学模式改革。论述了实验室建设在......
简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3-02-25
" [论文摘要]文章认为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意识培养与传统教育模式中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的区别,以及当前意识培养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等方面进一步论述了意识培养的含义,意识培养的方式......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2
在具体目标体系确定的过程中应划分多层标准,深入企业实践。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则要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实施个性化培养,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关键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高度普......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旅游行业校企合作模式与理想中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无缝对接”仍有较大差距。为满足重庆酒店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重庆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就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酒店管理;产教融合;职业技术教育1研究背景1)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的不断提高,推.........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目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迅猛,急需大批适应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实用性的软件工程人才。而当今大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把着力点放在怎么“教”,而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本身。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校企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改善,讨论了“以人为本”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该机制可以推广到其他民办本科院校,共同培育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
试析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1-07
" 论文摘要: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3
一、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过高。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广,过分强调教学和科研人才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致使大部分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
简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4
1. 概述 2010 年6 月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项新的质量工程。卓越计划是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精 品源自语 文科 论文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市场......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04
摘要: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应当进行变革。目前,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着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教育理念陈旧,二是授课方式落后,三是教材选用不当,四是课程设置不当。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竞争力弱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发展的策略主要有六条:其一,转变教育理念;其二,改变教育评价方式;其.........
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23
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1 日语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可以看出,上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各具特色。但每一种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依据各个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的师......
关于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0-30
"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 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已经多年,但理论上尚缺乏科学的定......
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19
摘 要 本文以材料化学专业为例,论述了进行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进行改革研究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本科 工程人才 培养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Mo......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17
由于各大高校的扩招政策,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成大众教育,现在的教育面临着大学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但是具有高学历的应用型人才,相对紧缺,也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大趋势。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7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目标定位、教师结构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今后在人才培养中需要采用新的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5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和管理思路也随之发生迅速的变化,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趋向多能力全方位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促使民办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类人才时应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以长春科技学院为例,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入手,在教学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改革,从而激发.........
职业技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5-07-3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职业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实用型的人才,推动了我国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带动了就业形式的改变。职业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我国教育的综合......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9
摘要:工商管理类人才是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社会十分关注高校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从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着重分析了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构建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策略,以强化应用型、复合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必须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能力为趋向。然.........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思考
发布时间:2017-02-04
摘要:在高校文科专业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的基础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校之中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和实践之中各个地区的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化的教学基本内容和形式。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是......
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模式创新举措,以期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意义;模式创新 在卓越计划的背......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在工程教育改革中,CDIO 是一个重要的创新工具,它提供了一套面向学生的教育,那就是 CDIO 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产品的项目过程中,来学习工程教育的理论知识、实践......
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1
一、会计人才的供需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在会计人才供给方面,从数量上看,我国各大高校所提供的毕业生的数量是足够的,但从质量上看,现有会计专业毕业......
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6
摘要:现阶段,高校的教学条件和计算机专业课程安排无法与企业实际岗位的具体要求相契合,导致高校所培养的计算机人才在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存在着脱节的问题。文章探讨高校计算机应用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指出应通过订单教育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实训教育创新培养模式,确保高校能够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培养模式一、前言当前,一些高校使用的计算机专业教材内容陈旧,培养的学生缺少.........
对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 论文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文化产业的繁荣需要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
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3-07-27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程设置缺乏全面性和创新性,过分青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国内现状分析的课.........
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如何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改变传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创新创业导师队伍薄弱、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尝试探索一种较合理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让大学生真正具备.........
国内高校外语人才的特色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16
摘 要:在理工科院校硬科学百花齐放的潮流中,如何撕下“边缘学科”、“弱势群体”的标签、谋求自强之道是外语教学和管理人员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见风使舵、借船出海”,利用本校石油特色鲜明的优势,以国际能源......
探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3-02-07
《我的大学观》探讨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全面论述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次,深入透析了人才培养的机制,最后,详细阐述了人才培养的体系。一所大学的管理精华浓缩于此书之中。 关键词 大学管理 人才培养模......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20
yjbys小编为您提供一篇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毕业论文,欢迎参考! 营销专业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
关于卓越背景下工科院校英语双语教学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 论文摘要:对目前工科院校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创新特色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和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探索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真正实施双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
探究高校“卓越会计师”的培养路径
发布时间:2016-11-27
财政部提出的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健全制度,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方针,结合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高等院校可结合国家所处的新形势、面临的新任务,为......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出发进行了课程改革,完善了课程设置;建设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用结合、全方位、开放型的教学体系;建设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
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2-08-22
摘要:以高校教育中对经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切入点,以改革课堂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环境为改革创新方式,使经济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世纪开放环境下经济类人才就业的需要,满足大学生自我素质发展的需求......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6-03-14
[摘要] 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教研结合,改革考试及考核模式,对中西医结合......
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3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数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要:分析当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7-06-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型向大众型的历史性转变,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的发展,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每个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本公司内部的制度尽心创.........
构建高校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1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重知识和理论、轻实践和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需求不相适宜。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尝试提出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满足各利益体诉求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1-18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调整后新兴的一个交叉性很强的数学类专业,该专业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其设置体现了高等教育淡化专业、拓宽培养口径的办学理念......
互联网+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1
摘要:互联网的到来给社会各界带来巨大影响,财务人员作为社会一部分也无法避免。互联网下信息的便捷性与流动性使财务人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重要的地位,但是也增加了挑战,需要同时获得互联网知识与财务管理知识等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财务人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不断的摸索,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从高职院校要完善培养模式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例如,教学.........
试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4-27
"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体现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找准定位、发掘和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是关系到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关......
简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以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实施过程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
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6-01-07
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产业,其价值效益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能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物流业务岗位的任职要求,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整合是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趋势[2......
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办学能力的提升,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投入越来越大。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中,高职文秘专业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职文秘专业建设已经出具模型,培养方法改革已经......
关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1-20
" 论文摘要: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实施给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解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就地方师范院校如何主动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培养专门化......
高职商务英语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06
" 【论文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 模式 【论文摘要】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在应用型和符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建立以及专业教学......
创建地区双语法律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2023-01-28
广大朋友们,关于创建地区双语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一、少数民族文字司法考试制度及其对法学教育的影响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浅谈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2-11-20
" 论文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是工科类高校教育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应通过创新工程教育观念、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
数学建模竞赛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09
数学建模竞赛不仅是一项普通的学科竞赛,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数学建模竞赛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知识建立描述实际问题的模型,再......
“女王”比“卓越”还卓越
发布时间:2022-11-18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下水了,避免了英国没有航母的尴尬。此前“卓越”级航母由于“鹞”式战斗机的退役,正式变为直升机航母。这幅图片直观地展示出,“伊丽莎白女王”号究竟有多给力,别的不敢说,反正比“卓越”要卓越得多。......
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02
" [论文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构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调查市场需求,并引进行业指导。新模式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由课程方案、教学措施和评价办法三部分组......
“岗位递进式”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现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际教学效果,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递进式”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构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核......
试析“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09
" 论文摘要:为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并实践了“双境培养、双师共教、双证融通”的“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论文关键词:“三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践 “三双”工学......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27
摘要: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型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基本的发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