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法治信仰社会化: 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浅谈

法治信仰社会化: 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浅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17 00:14:57
法治信仰社会化: 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浅谈
时间:2023-02-17 00:14:57     小编:秦华标

一、法治信仰社会化释义

( 一) 信仰、法律信仰与法治信仰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寄托着人的精神的最高的眷注和关怀。从哲学意义而言,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从心理学意义而言, 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它居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地位,与人的知、情、意相联系,并且贯穿于整个意识领域和精神活动之中。学者黄慧珍认为,应将人类社会的三大形态与人类的信仰结构相结合来具体地考察信仰本质。在强调人的依赖关系并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社会,人的信仰表现为自然崇拜和对权威的崇拜; 在强调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商品经济社会,人类的信仰结构开始分化,其实质是突出对价值追求和真理追求的矛盾; 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的社会,个体在信仰上追求真理与价值两个异化的矛盾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得以合理解决,其重要意义在于揭示出一切信仰危机都可以归结为信仰结构中价值因素同真理因素的分裂。一般而言,依据信仰的主体不同可将信仰划分为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前者强调的信仰主体是个人,后者强调的信仰主体是群体。有学者依据信仰的内容将信仰划分为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宗教神灵信仰。

依据不同的学科划分如社会学与人类学、政治学、哲学、法学等所关涉或侧重的则是民间信仰、政治信仰、道德伦理信仰以及法律( 法治) 信仰问题。信仰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情感依赖、价值确立和实践指引等三大功能。在情感依赖方面,表明人们对其生存状态的一种敬畏、恐惧、遵守与信奉等情感的聚合。如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动和改造能力有限,自然的山洪雷雨、大火狂风、战争瘟疫等等致使人们产生了对图腾、实物等原始信仰,形成图腾崇拜、巫术崇拜和实物崇拜等等。在价值确立方面,信仰在人的日常活动和实践当中具有价值确信和定位功能。信仰直接影响着人们考察、处理、解决事情的态度、方法和观点,作为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具有规范、调适人生的价值目标、生产生活方式和秩序的功能。在实践指引方面,如传统封建社会的儒家礼仪规范,其三纲五常之法、忠恕之道等理念已经内化为人们的行动标准并指引着日常实践; 再如,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指引,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人们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法律信仰是指主体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只能俯视法律之规定,而不允许对法律有任何心里怀疑与诘问。法律信仰强调信仰对象的主体为法律,要使法律可能成为信仰的对象,信仰的主体人和客体法律需分别满足三个条件,即人的利益感受、价值认同与法律信念以及法律的规律科学性、人道正义性、方便效益性。有学者提出要通过以追求法律的价值理性来建立法律信仰。基于中西方法律传统的差异以及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的不同解读,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在我国引发热议和讨论,形成了法律信仰论和摒弃法律信仰论之争。法律信仰同样具有价值确立、实践指引、精神动力和约束整合的功能,法律信仰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前提, 法律信仰成为民众法律实践的精神支柱,而且具有团结和凝聚的意义。法治信仰强调的是对法治的认同、尊敬和依赖,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于信仰,一种宗教般虔诚而真挚的对法的信仰。前提是社会共同体形成法律具有至高权威的共识并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导原则。法治信仰首先要加强硬件建设,要形成完备的良法,更为重要的是软件建设,主要是良法的正当和有效运行; 其次要强调的是共同体的法治认同问题,虽然良法善治是共同体形成法治认同的前提,但是只有让共同体能够切实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实惠与益处,体悟到法或法治的价值才会真正促进法治认同的形成;只有共同体在内心里真正拥有对法律或法治的依赖和认同的情感,才会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需要、评判、审视和检验法治,并通过法治检视、内省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实践是否符合法治的标准,才会自觉地、主动地参与法律相关的实践活动,真正将法治内化为人们内心真诚的信仰。

( 二) 社会化、法治社会化与法治信仰

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见的如公共服务社会化、养老社会化等等,其实质强调的是一种社会文化( 价值标准) 观念被认同和践行的过程。法治社会化是指社会通过法治机制塑成社会成员信赖法治思想、动机和态度的作用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践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法治国家或者说法治社会的建设, 需要以公权力为主导,要求透过法治社会化实现社会法治化。而实现法治社会化、践行现代法治,人民法治信仰的形成是前提、关键和根本。2014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这些都已经体现出党中央关于法治信仰的政治性决断。法治信仰社会化强调的是法治的社会观念和法治的社会行为被社会共同体认同和实践的过程。法治信仰社会化的实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历经一个长期而艰难的社会化过程。虽然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目标的压力巨大,但是我国却为法治信仰社会化目标的实现一直坚持不懈。探寻法治信仰的社会化,充分了解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特点与因素,对于为了投身法治中国伟大实践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言至关重要。

二、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长期性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长期性在于几千年来人治的传统影响根深蒂固,所谓人治,是指国家权力的执掌者,凭借其所有或行使的不受法律制约的权力,完全依据其个人主观意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特定方式。国家或政府的权力集结于官僚手中,推行人治而摒弃法治,法律仅仅是统治人民的手段和工具而已,人民则没有权力; 官员行事只对皇帝或上级负责而不会对人民尽责; 圣王及其宗派统治精英的权力、权威超越于法律,并由该种权力进行国家治理。我国的人治之所以影响深远,有其存在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只要这些条件没有被彻底肃清,那么人治的残余影响是必然的,体现在:

( 一) 在政治上,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制度以人治为主导,直到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依旧规定皇帝权力神圣不可侵犯,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此外,封建社会治理采取的是官僚治理的方式,官治社会成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同样刑不上大夫的官僚阶级仰息皇权的恩赐庇佑,皇权倚重官僚阶级治理社会则形成了阶级利益共同体。诚然,贤人政治、选贤与能治国理政的方式在历史上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为了维护皇权和官僚政治制度与治理结构历经了历史的变迁也有所改变,但是,其身份等级特权特征仍然具有一定的沿袭性。

( 二) 在经济上,中国古代社会的小生产者具有分散经济的特点,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对地主和官僚有强烈的依附性,双方势力、地位极不对等。农民靠天吃饭,广大小生产者也没有什么私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难以形成与官僚阶级相抗衡的实力,封建社会农民的土地不但随时可以被政府收回,而且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自给自足的农民便会沦落为佃农。国家代表的是大多数地主阶级的利益,农民无法代表自己的经济政治利益,只能任人宰割,遭受地主统治阶级的控制和压迫,农民仅有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根本无法得到保障。此外,涂尔干将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型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属于机械团结型社会,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农民阶级基本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民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生产方式,且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业之间缺乏联系与协作; 再加上多数封建社会政府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难以形成发达的商品经济,自然就缺少孕育民主、权力与法治的土壤。

( 三) 在文化上,我国法治现代化的前提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必须与传统儒家的人治传统决裂。封建的传统儒家文化重礼轻法,其法乃是为礼治或人治服务的手段, 圣王政治或者说治理是传统中国治国理政的理念。儒家的典型理念如贤人( 精英) 政治、三纲五常等等在调节人际关系、维系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和统治阶级的政权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爱民如子, 君,舟也; 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在本质上来说是排斥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治的治理方略,在根本上强调人的等级差别,是形成我国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文化根源。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长期性主要在于: 首先,根除人治的显性或者说制度性影响的长期性。传统中国社会的人治制度性影响根深蒂固,所谓人治的制度性影响是国家从制度方面将人治的治理方略运用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以实现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目标。

人治治理过程的社会效果,不仅仅是通过国家的制度安排、经济干预和文化渗透进行社会控制,而且还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的嵌入和相互作用,促使人治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并以此指导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实践。现今虽然封建的专制统治制度已经根除,但是比较而言根除一种由人治制度催化而成的人治观念影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其次,根除人治的隐性或者说非制度性影响的长期性。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是指人们无视法律法规,人治的社会观念和人治的社会行为得到社会认同并付出实践。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虽然受到法律法规的规制和排斥,但是要肃清长期以来人治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烙印及其深刻影响,则需要国家、社会、人民等多方面付出长时期的努力与艰辛才可能实现。原因在于一个长期存有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的中国,人治理念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非常成熟,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承继性和反射性。因此,根除人治的理念和行为,纵然可以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但是由于人治理念的稳固性和其长期累积的持续反射性的特征,使得肃清理念上的人治影响进而实现法治信仰的社会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

三、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艰难性

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艰难性体现在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的紧迫性和根除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三大难题。

( 一) 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艰难性之一: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一般而言,政治决策通常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针对由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威胁到社会的发展与秩序的稳定产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进而指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以控制社会问题的繁衍和扩展,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1. 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表现在政治决策层将法治问题纳入政治决策主流序列滞后。对于不同的政治决策层而言,他们并不否认法治作为社会问题的至关重要性。但是,政治决策层面在面临诸如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体系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运行下滑等经济问题时,法治等重要社会问题便难以进入决策层的视野从而被排挤在政治决策的主流序列之外。此时,法治问题的等一等、放一放、慢慢来明显地呈现出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法治的政治决策行为展现的是,只有当人治或者说法治问题发展到必须得关注、不得不解决的严重程度后才会被提上日程,进行政治决策并付诸实施。这里并不是说滞后的法治政治决策就没有成效,但是如若能及时甚至是超前地作出法治政治决策并有效实施,就会减轻甚至是化解由于长时期缺少关注法治问题所带来的诸多负效应,以有利于社会健康、有序和平稳地运行。

2. 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还表现在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忽视。科学的法治政治决策要体现出民主和民本两个基本理念,自然要体现出对不同群体利益特别是底层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视,以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比如说在1997 年之前,嫖宿幼女通常仅以治安处罚来处理; 1997 年修订的刑法为了保护幼女嫖宿幼女罪规定为嫖宿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这一规定终于在18 年后的刑法修正案( 九) 中明确被废除,嫖宿幼女视同奸淫幼女从重处罚。前两者对侵害人的惩罚过轻,而刑法修正案( 九) 的惩处规定则体现了罪罚相适原则,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在法治政治决策问题上,其滞后性常常表现在对弱势群体利益滞后的考量。之前的嫖宿幼女罪的规定,即对幼女有针对性的保护与侵害人的过轻惩处比较而言,嫖宿幼女罪的规定反而成为权贵阶层的保护伞,对幼女来说利益损失更大,有失公正,刑法修正案( 九) 的规定则切实体现了以幼女为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来考量作为政治决策的依据。在这里,强调政治决策应注重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并非就是要否认和无视其他层次群体的利益,而是要突出强调对于侵害幼女的权贵阶层而言,之前嫖宿幼女罪的规定或观念是诱发权贵阶层侵犯幼女的客观条件之一,现实中为了突出保护幼女利益的法治政治决策,在实际上却忽视或者说轻视了幼女的利益。因此,在底层弱势群体利益受损的前提下,在法治的观念和以法治观念指导的实践中,应强调政治决策过程中对底层弱势群体的利益考量以实现公平正义。

只有在政治决策层次上充分体现出法治的理念,才会彰显法治的良好社会效应、体现法治的价值,才能有利于法治信仰社会化的推进。论及法治政治决策的滞后性,究其根本则与政治决策者的法治意识或者说法律修养有关。法治政治决策过程中产生滞后性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政治决策者认为,既然我们已经将法治作出了政治性的决断且从制度方面加以确认,其他问题便无关紧要。要知道的是制度并非是万能的,相比较而言,制度的完善与否和实施的成效更为重要。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形成与法治有关的政治性决断或制度只是法治信仰社会化实现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条件,需辅之以与法治有关的政治性决断和制度的完善以及制度的有效实施三者有机结合,才是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目标的完备体系。在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这三大要素所涵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法治有关的政治性决断或制度的形成并非是法治信仰社会化实现的充要条件,唯有坚持不懈地辅之以与法治有关的政治性决断或制度的完善并监督、保障其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推进法治信仰社会化目标的实现。

其二,当前根除人治的制度性规定和建设已基本完成,也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但是随后的一是如何很好地完善法律体系; 二是如何有效地推进法律实施,任务更为艰巨重要。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无论是在人们的头脑观念中还是日常实践中都或隐或显地坚韧表现着,因此,根除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也需要法治有关的政治性决断或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有效实施,这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滞后的法治政治决策,无视、引发甚至是放纵人治问题带来的诸多弊端进而产生的累积效应,在客观上助长了人治的理念和人治理念催生下的行为实践,进一步增添了法治信仰社会化工作的艰难性。

( 二) 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艰难性之二: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的紧迫性之所以说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紧迫是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艰难性因素之一,在于只有公民真正信仰法治才能实现法治信仰的社会化过程。信仰法治的实质,不是把法律当做现代神灵来膜拜甚至盲从,而是要真正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建立一种以正确理性、具体规则和正当程序为基本特质的治理秩序和参与秩序,使法律成为国家、社会最高层次的治理规则,成为解决纠纷的最终途径。但是由于人治传统长期以来的影响,我国公民缺少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惯习。一方面,譬如现今的中国乡村大多还是农民分散经营,缺少信仰法治的氛围和动力,厌讼或者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无讼依旧是广大村民的惯习,如果是善良的乡下人,自己知道做了坏事绝不会到衙门里来的。

再有,我国公民对于当下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腐败、执法不公不严等现象秉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心态,反正贪的都是国家的, 不公不严和我又没有什么关系,缺少公民应有的主人翁意识和素养,反而进一步助长甚至是纵容国家工作人员知法犯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与蔓延。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权力部门司法执法不公不严、暴力行政与执法、工作推诿扯皮,特别是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知法犯法、贪赃枉法、以权压法等人治观念作祟,如近期网络疯传热议的北京警方暴力执法致雷洋非正常死亡事件,兰州财经大学两位大学生因用手机拍摄派出所民警暴力执法视频,被强拉至派出所并将两位大学生的屁股打开花等等案件的频发。可以说,人们考察法律或者法治是否值得信仰在很大程度上是透过国家权力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和日常行为实践来进行确信和考量的。如此,这些不良现象的负面效用不仅会导致国家公信力的缺失,还会致使本来就缺少信仰法治传统的我国公民丧失信仰法治的信心,这在客观上进一步阻碍了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进程。由于长期以来人治观念及实践负面累积性效应的影响,短时期内提升广大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的目标实属艰难。

( 三) 法治信仰社会化过程的艰难性之三:根除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目前,我国关于法治的政治性决断和制度建设已基本完成,人治的理念和行为实践遭遇法治政治决策的抵制,但是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却仍然顽固。这也充分说明,根除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依旧具有艰难性。现实而言,人治早已不是社会所提倡或规定的,但是在现实表现中,比如部分国企、事业单位时有发生的萝卜招聘,信访领域的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再如我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是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问题,甚至带来严重问题。这些现象或事件成为人们在日常实践中排斥或拒绝法治的缘由。这些理念和行为往往体现的是人治的非制度性影响,突出体现在: 首先,从人性来看,我们尚处于强调对物的依赖的商品经济社会阶段,人们对于信仰之选择是基于追求价值还是追求真理,也即是基于利益还是理性作出抉择源自于人性自私的本质。休谟在讨论政府体制与机制时指出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其次,从人的心理来看,人们以人治的观念进行日常实践源于自身的失衡、从众或者攀比心理,如别人遇事都找人,我也要找人; 也源于自身的侥幸、尝试或放纵心理,如他人不依靠法律规则办事没有受到惩处还得到了好处,我为什么就得依据法律规章行事等等都有关联。

再次,从文化角度来看,潜规则或者说腐败文化已形成且难以去除,医疗红包、教育腐败、求职腐败等等这种文化形成之后会形成扩散效应,会加剧贪腐滋生且陷入恶性循环,自然会增加反腐工作的难度,在客观上推迟了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进程。第四,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国自古就是个人情社会,人治传统深厚,凡事都找个熟门熟路已成为惯习,人情大于法理成为日常; 加上我国正在推进法治化进程,许多法律、规章与制度正处于修正、补充、完备的状态,人们往往会利用制度的漏洞或者空白而无视法治规则获取不当利益,这些表现反映的是人治的隐性、稳固性和持续反射性特征。充分说明一方面人治观念的非制度性长期累积性影响根深蒂固; 另一方面,人们的日常行为实践通常也冠以相对合理的理由而无视法治。此外,部分政治决策层认为法治的政治性决断和制度建设已基本完成,进而缺乏推进法治信仰社会化的主动性和紧迫性,这也是人治理念的隐性影响所致。上述问题表明,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虽然已经具备很好的制度性条件,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有效实施,切实推进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进程还将面临诸多困难。

四、法治信仰社会化的实现机制

实现法治信仰的社会化应从积极加强法治的政治决策机制、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以及公民的法治教育提升机制三方面付出努力和实践。

( 一) 加强法治的政治决策机制是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的前提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五大体系也即我国的法治政治决策体系。法治政治决策体系的完备与强化决定着法治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效用,有助于推进我国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进程。但是,从社会现实情况看,法治政治决策体系的效用还不够明显,这会延缓甚至是阻滞我国推进和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工作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其一,部分公民不信任权力部门解决法治问题的能力,权力部门的权威效用不明显。一个彭宇案就足以毁掉多年积累的司法公信和法治信仰。

震惊全国的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冤死案同样让广大民众对我国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及职业道德产生质疑,这都反映出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亟待提高。其二,部分公民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自然就不清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既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的不顺畅有关,也与公民的自身法律修养不高有关。其三,当下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消极怠政、司法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甚至是贪腐,充分说明法治监督体系不严,法治保障体系效用低,这也给公民的法治信仰社会化形成带来负面效用。当前我国的法治政治决策体系效用不明显,充分说明强化法治政治决策机制的完备性和有效性刻不容缓。在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过程中,怎样向公民高效快捷地传达法治政治决策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怎样提高权力部门的权威效用,怎样产生良好的治理效果等等都是亟需注重的问题。

( 二) 加强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是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的关键

在整个法治信仰社会化进程中,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是不可或缺的,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是否有成效对于公民法治观念和法治行为实践的提高至关重要,它关乎着公民法律常识和知识的普及、法律素养的提升以及指导人们的日常实践的效果。加强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应注重三个方面:首先,要抓法治宣传的基础建设,体现在抓队伍建设和抓阵地建设两个方面。队伍建设着重强调的是平时建设,要形成一支法治素养高、政治修养好的法治宣传常备队伍,并形成良好的补充和淘汰机制; 阵地建设则是强调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兴媒体联合运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大法治宣传专栏的开辟力度、时间与效用,并采取如以案说法、庭审直击、演讲辩论等等多种宣传方式使人们切实感受到法就在我身边,以切实提升公民的法律素养。其次,要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宣传主管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法治宣传工作队伍进行培训,不单单是理论支持与指导,还要对法治宣传进行引导、督促和规范,使法治宣传工作得以有序、平稳、顺畅地开展。再次,是法治宣传要走进百姓的身边、切合百姓的实际,围绕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进行展开。这样,不仅能增加百姓的关注点与兴奋点,也能加强法治宣传的实际效果,使百姓切实感受到离不开法,能够知道、了解并在实践中遇事找法,从而促进公民法治信仰的形成。从1986 年我国开始实行普法规划到现在六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实社会中,裁判文书上网、法院系统微博、部分案件公开审理直播等等诸多法治的宣传引导方式在推进我国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与之相反的消极后果,体现在: 其一,部分媒体采访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底线。如在海南校长开房案中,媒体对6 名未成年女孩开房的详细经过、孩子们受伤害状态的采写报道和迅速扩展,在帮助受害女孩及家人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的保护,大量细节的再次重述且在报纸与网络中的永远记载,给6 名女生特别是给她们的未来带来更大的伤害。其二,部分媒体监督干预司法审判。在许多社会影响较大、媒体和网络传播较广的案件中,正是由于传媒扭曲和夸张的新闻报道掀起了民众与公共知识分子的鸿沟,司法在民众与公共知识分子之间无奈地选择了倾向于民众。当传媒、法律人和公共知识分子在指责社会缺乏法治精神、民众没有法律信仰时,也许首先应当反省自身,他们在法律系统的入口处法治热点事件给社会公众提供了怎样的糟糕经验。如果他们对此始终毫无警醒,一味指责社会公众,那么中国的法治事业终究会是空中楼阁。其结果是给公民正在形成中的法治观念和信仰带来巨大的冲击。必须强调,法治的舆论宣传应该加强和完善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研究。发挥法治的宣传引导机制积极效用,合理有效地规制其负效用,以切实引导公民加强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法治信仰的社会化目标的实现。

( 三) 公民的法治教育提升机制是实现法治信仰社会化的根本

推进法治信仰社会化的进程,有效落实公民的法治教育提升机制是根本。有效落实公民的法治教育提升机制主要应该围绕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全局性的,要切实提升公民的法律素质。提升公民法律素质,破除公民法治教育的最大困境主要在于长期以来人治观念带给人们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儒家文化中的重礼轻法,还是几千年的身份等级特权观念,都沿袭至今,与现代法治形成强烈冲突。此外,人们的日常行为实践通常会绕开法律法规的规定而选择较容易获得利益的人治方式。因此,要肃清和改造公民头脑中的人治观念,必须强化公民的法治教育,公民法治信仰社会化的成功与否寄望于法治教育取得的成效。二是专门性的,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 法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如何围绕法治人才培养创新法治教育机制。创新法治人才的培养需要突出说明的有两点: 其一是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和再教育。一方面,应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公民观教育,真正树立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民公仆形象,改变几千年来的子民、臣民、愚民、顺民的心理情节,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另一方面,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普通公民的领头羊,要带头学法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强化责任、服务以及民本等法治观念,真正起到表率和标杆作用,其一言一行所产生的效用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是恒久而深远的。

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首先要形成并拥有法治信仰,对法律具有真诚的情感和信赖,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意识和信念,养成依法遵章决策和执行的素养和能力,强化以民本为主、服务民生和保障民权的责任。对于违背法治原则,有损公民权益及党和国家公信力的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大惩处力度并进行再教育,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案件的始末应及时向公众进行宣传引导,这对公民信仰法治和坚守法治的意义重大。其二是法学精英人才和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法治乃法律人之治,法学精英人才的法治教育主要是为法学师资、律师、公检法等职业部门培养高端人才,进而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法治精英人才的法治教育乃是顺应现代法治的时代性与紧迫性,以切实提升法律高端人才的法治信仰、职业伦理和实践能力为根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修正、课程体系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司法职业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同时,法治精英人才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思维的养成,形成规则意识和法治信仰,积极投身法律实践,浸润、接受于法治实践的洗礼,切实体悟法治的要义、真正形成对法治的真情实感和忠诚信仰。青少年法治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合格公民和国家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广大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法律修养的优劣、法律素质的高低从长远来说关涉到民族的荣辱兴衰、国家的长治久安。总之,法治信仰社会化的实现,公民的法治教育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大力开展公民法治教育,才能真正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当然,公民的法治教育提升机制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传媒教育等多方面的切实努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享艰难 2014年10期
发布时间:2015-09-06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日子过得艰难。记忆中,那时的春天是很漫长的。正月过后,村里不少人家粮柜便日渐见底了。粮不够,瓜菜代,半年瓜菜半年粮,这是村民们在艰难年代里捱饥荒、度日月的法宝。这法宝里边,半年瓜菜,其实野菜占了很大......
信访法治化过程中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信访是公民参与政治和表达诉愿的重要方式。基于信访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可以看出信访法治化过程存在立法的不确定性,信访机构办事低效和信访功能错位的问题。需要立法机关建立科学而独立的信访机制、整合信访的政治参与职能以及......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07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
艰难的文化突围
发布时间:2022-07-23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小说;方言;方官 论文摘 要:由于方官的原生性、随意性与非规范性,方官写作不得不牺牲的共性或可通约性,以及方言自身的意趣。新时期不少小说家基于自己的立场和自觉,在方官写作方面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探索,......
浅析一体建设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26
一、法治社会的时代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体建设法治社会首先要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这是我们理解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逻辑起点。 ( 一) 法治社会的时代内涵 早在1959 年我国就有学者使用法治社会这一概念。 迄今,这一概念仍在多......
不放过擦肩而过的每一次机会
发布时间:2022-11-05
一次去开笔会,遇到一个我心仪很久的作家,我说你写得真是太好了,每次看你的文章都会感动。他说,知道吗?如果不是写字,也许我就是一个小木匠,甚至可能进了监狱。我很吃惊,问:为什么?他娓娓道来。“15年前,我是一个14岁的少年,不只是调皮,我还偷东西,同学们有什么值钱的好玩的好吃的东西全会让我偷来。我的名声极坏,老和社会上一帮小哥们混在一起,找人打架,简直是不可救药。父母对我无可奈何。我父亲就是一个木匠.........
为信仰而绝望,为爱而痛苦(1)
发布时间:2023-05-26
美学新千年的追问 一 中国20世纪美学的大门是新一代美学家用带血的头颅撞开的。其中,王国维与鲁迅居功厥伟。 20世纪,没有哪个美学家比王国维、鲁迅走得更远。王国维、鲁迅所创始的生命美学思潮意味着20世纪中国美学的精神高度。而王......
个体化社会与多元化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文章试图从家庭层面、教育与发展层面、性别层面、组织层面以及人际互动层面描述个体化社会的多元形成机制,阐述其对当今社会治理的影响;提出个体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旧有社会治理模式与新型社会形态之间冲突的结果,个......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法治性危机与释解
发布时间:2022-12-15
摘 要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良好的法治性环境,而良性的法治环境不仅得益于执政党依法治国理念的实施与落实,而且需要遵循法治轨道,持续提供现实的动力结构和制度规范。法治本身其实潜存着制度性失衡和社会利益偏向......
浅谈和谐社会与个体道德信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道德:信念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社会。和谐是个体道德信念的重要内涵和应有之义.也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通过分析个体道德信念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确立个体和谐道德信念的方法和途经。 ......
浅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1-19
【摘 要】法治建设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部分、环节都有一个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法制系统之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需要内在元素自身的协调,应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只有......
浅谈法律信仰与法律权威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6-11-25
一、法律信仰的确立 信仰之于法具有内在性。所谓信仰指对某种主张或对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法律信仰可以说是人们自觉自愿把法律奉为自己行为准则的一种内心确信,信仰不是依附在法律之上的可有可无的一张皮,......
制度本土化:一个过程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08-06
【摘 要】借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一书探讨“舶来制度”本土化的过程及其经验教训,论述因外来制度与本土传统之间的张力而引起的社会成员行为由单面向向双面向的转变,形成时代性的双轨模式及路径依赖。指出以开放的姿态、......
浅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审计
发布时间:2023-03-28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概念,归纳了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技术与工具,最后针对信息系统审计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应用, 总结 出了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 企业 信息化;信息系统 信息化是国家 现代......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
发布时间:2023-02-2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参政议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
唯一坚定的信仰
发布时间:2015-07-29
我从小就听话,在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听父母的话,在孩子堆里听孩子王的话,有一年我生了病,很严重的肾炎,医生不让我吃盐,我就听医生的话,将近半年时间没沾一粒盐。 我从来不具有叛逆性格和坚强的男性性格,这一点也让我不......
中国太阳能电池艰难而辉煌的历程-新能源专业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8
从1958年中国开始研制第一片晶体硅光伏电池以来,到现在已走过半个多世纪。光伏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告诉编辑:“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空间到地面、由军到民、由小到大、由单品种到多品种以及光电转......
浅谈从优秀到卓越——一个秘书的成长历程
发布时间:2023-03-17
" 【论文关键词】秘书工作 领导关系 向上管理 【论文摘要】本文以笔者个人经历为基础,以秘书与领导的关系变化为主线,提出了秘书如何成长。如何成为优秀,如何走向卓越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回首自己过去的几年工作经历,实现......
一个爱心社的成长与蜕变
发布时间:2022-09-07
加入博爱人生爱心社已经5年多了。从一个采访者,成为一名参与者。问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当然有太多太多。但有一张面孔仍旧格外清晰。那是一张送煤工的脸,黝黑、沧桑。那是2010年10月的一天,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去看望他们......
社会代价:一个社会学范畴
发布时间:2023-02-24
“代 价 ”概 念 , 在 日 常 生 活 和 社 会 科 学 (如 经济 学 、 历 史 学 、 社 会 学 )及 有 关 文 献 中 有 广 泛 地 使 用 。 实 际 上 , 它 早 已 进 入 经 济 学 家 、 历 史 学家 、 社 会 学 家 、 语 义 学 家 的 视 野 ,......
信仰的缺失――简析《好人难寻》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好人难寻》是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经典。故事情节生动,语言简朴,文笔清新严谨,含义丰富而深刻。奥康纳用故作轻松的语调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的角度娓娓道出了《好人难寻》的主题:邪恶、死亡和赎罪,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深......
浅谈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信仰的培育
发布时间:2022-12-24
浅谈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信仰的培育 浅谈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信仰的培育 浅谈法律工具主义与法律信仰的培育 一些学者认为信仰带有迷信的意蕴,归超验之范畴,并认为法律和宗教分离后就走下神坛,更多趋于世俗化而不能被信仰。......
试析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
发布时间:2023-03-31
" 论文摘要 法制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信仰。当前大学生法治信仰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缺乏对法治的理性认知和法治价值观上的偏差。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利益感受,铸造大学生......
完美化追寻中的艰难求索
发布时间:2023-03-15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修订颁行后的刑事诉讼法,实现立法价值的完美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于1998年1月19 日联合发文颁布了《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的关系研究——— 从公民宪法信仰谈起
发布时间:2023-03-15
一、依法治国的拦路虎宪法信仰的缺失 从1954 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1976 年后再踏法治征程; 从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重要含义,到十八大审议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在磕磕绊绊的前进时,逐渐探索......
曹义孙 一个法学家的社会关怀
发布时间:2023-07-04
面目和蔼,却掩不住他目光的深邃,宽边眼镜戴在他的脸上显得非常儒雅,沉吟不语时,他的微笑如一束阳光、温煦如风,甫一张口,却发现他语速快、跨度大,话题节奏感极强。坐在记者面前的是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
塑造法科学生法律信仰的社会性因素的问题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06
法科学生是未来的法律职业人,他们是否对法律心怀虔诚,不但对其自身的法律行为具有指引作用,也在全社会民众中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塑造并强化法科生坚定的法律信仰对我国法治社会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从......
浅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4
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特指在社会主义范围内,以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念为核心和要求,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所应遵守的法治精神和价值。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教授治学与教授治校: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
发布时间:2023-07-16
摘要: 教授治学与教授治校在中国作为备受争议的一对学术概念,既存在差异又相互联系。治学与治校的合法性来源不同,治学表示学术事务的治理权,是一种知识权力;而治校则指向学术组织的治理权,是一种组织权力,二者产生关联起源于学......
施工过程中一些难懂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12-06
工人们在钢筋上划的石笔是什么做的?是不是天然的? 石笔广泛用于焊接、切割钢板划线。 石笔用途:钢铁板划线,有无尘粉笔之称。 石笔特点:火烤不褪色,线条清晰。 石笔用范围:机械制造业、车辆制造、船舶厂、钢铁厂等。 底板......
浅谈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
发布时间:2023-07-1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网络的不断形成,过去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人们要善于更新观念,寻找更多的市场,研发新的产品和新的组合模式,有效的利用网络媒体,交易模式,产品防伪,售后服务等方式进行......
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发布时间:2022-07-24
" [摘要]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政治权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控制为前提,专制政治体制、大众传媒与社会舆论、特定的政治符号、学校教育、家庭等政治社会化途径充当了放大上层政治文化、扭曲大众政治文化的作用。关键词:文化大革命 政治......
公民法治信仰的培养路径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09
一、当阳市深化法治文化建设的实施背景 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是培养公民法治信仰的主要途径之一。当阳市是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普法实践中,当阳市充分吸取民间的、群众的、地方的法治文化养分,将公民普法教育植根地......
法律信仰:践行法治思维的首要命题
发布时间:2023-01-06
一、引言:树立法律信仰,建设法治中国 “Law has to be believed in or it will be not work.――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 这句来自美国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的法学格言,如今,在不断孜孜追求现代性的中国人的......
优化程序长度的一种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18
优化程序长度的一种方法 优化程序长度的一种方法 信息技术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优化程序长度的一种方法 摘要: 本文分析了Microsoft公司优化程序长度的P-CODE 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P-CODE的使用方......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发布时间:2015-08-21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 这是一个非常突兀的开头,我知道,但是坚持。 此去青岛,是跟随山东作家协会组织的蓝黄两区作家采风团采访,是一次文学之旅、美丽之旅。在我心里,文学与爱情,是同样重......
经济开局艰难
发布时间:2022-11-13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规范和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可能过于严厉,导致地方政府继续面临融资难,短期资金压力增大使得地方政府支出意愿大幅下降。......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艰难历程
发布时间:2022-10-10
毛泽东:蒋介石的策略是 最后瓦解红军 中日两国相比,国力悬殊,要以弱国战胜强国,必须求得国际援助。蒋介石最先想到英、美等西方大国,可是,英、美却隔岸观火,采取所谓中立策略。蒋介石这才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苏联,况且,苏联当......
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4
【原文出处】群众【原刊地名】南京【原刊期号】200305【原刊页号】14~16【分 类 号】A3【分 类 名】邓小平理论【复印期号】200308【 标 题】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作 者】侯惠勤/方章东【作者简介】侯惠勤,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
《落地》:一部海外华人的艰难生活实录
发布时间:2023-03-24
哈金构思于2005年、成书于2009年的短篇小说集《落地》(A Good Fall)原书以英文写成,后经他亲自翻译成中文,并于2012年7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创作此书期间,哈金走访了很多在纽约法拉盛“中国城”生活的华人,如实记录他们真......
早期北斗信仰及其道教化探微
发布时间:2023-08-04
摘要:北斗作为天象中的重要星辰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演变为北斗信仰,成为古代重要社会信仰形式之一。天文学意义上的北斗崇拜衍生出的北斗主生杀观念和厌胜观念是北斗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死观念与阴阳思想渊源相通,早期道教......
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现实性、规律性的深......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铸就信仰的路径
发布时间:2022-07-31
摘 要 信仰反映着时代人类精神领域的意识观念,也代表了个体的终极价值追求。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担负着德 育渗透并塑造信仰的重任,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构建学生的政治信仰、道德信 仰和文化信仰。教师......
浅谈“收族”——兼论周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特色
发布时间:2023-07-15
国家稳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基层社会组织的健康运转。战国秦汉以降的古代社会,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是个体家庭,而在此之前则是氏族和宗族。宗族的正常健康发展对于周代的社会至关重要。周代所盛行的宗法礼俗中,收族是重要的一......
浅谈经方治疗难治性痛经的临床体会
发布时间:2016-06-16
痛经乃妇科临床常见病证,大多数病人采用行气活血等方法治疗即可获效,而少数患者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笔者在临床上探索应用经方治疗难治性痛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自己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以就正于广大同道。 辨证施治 ......
谈三峡工程外迁移民社会整合过程中的文化融合
发布时间:2023-07-06
【内容提要】人口迁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文化迁移运动。三峡移民能否“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谐融入安置区,移民与安置区的文化融合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外迁移民文化融合过程中既存在着许多不利因素,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政府必须创建......
甘地的艰难素食路
发布时间:2023-03-01
在甘地年幼时,几乎所有印度人都是素食者,除了宗教和修行,以及传统饮食习惯之外,更大的原因是穷,根本吃不起肉。甘地的素食习惯从年幼便开始,部分源于其父母的要求,部分也源于其故乡的饮食习惯。 但后来,甘地遇到了诱惑,他称......
关于社会审计过程的公信力建设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7
摘要:我国资本市场上经常出现审计失败等情况,在公众中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损坏了审计行业的形象,也拉低了群众对社会审计的信任度。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审计过程的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政府监督、加强宣传、审计回避、专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社会审计过程的公信力建设策略。关键词:社会审计;公信力;建设;分析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
浅谈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20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由于信息化管理起步晚,信息化水平较低,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依然使用传统手段,对管理水平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为了实现高效、规范和有效管理,需要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浅谈国债回购过程中的司法会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5
近几年,证券公司挪用客户国债回购拆入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等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存在原有的制度缺陷,本文针对如何界定被挪用资金与客户购买国债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讨论,浅谈国债回购过程中的司法会计的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由于投资行为失败......
浅议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17-03-13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法治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全民尊崇法治的社会风气;提高立法质量,构建良法善治的制度格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依法......
浅析物业管理企业艰难前行
发布时间:2022-12-27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全面推进,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配套工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然而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物业管......
浅谈“过程与方法”目标
发布时间:2023-07-21
" [论文关键词]“过程与方法”,历史资料,口述史料 论文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附有“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密切相关。笔者试以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种教学活动为例,以初中课标中的建议为典型......
浅谈新时期的依法治国
发布时间:2023-07-13
一、依法治国的发展沿革 二、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总体上而言就是党和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不唯权,只唯法。在处理党和国家的一切大小事务的时候,以法律......
浅析社区善治的法治化路径
发布时间:2016-12-21
一、江宁社区治理面临的法治困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提升社区法治化治理水平既是江宁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与目标,更是江宁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工程。尽管早在2012年5 月,南京市江宁区就率先出台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施意见,......
动量定律在化学过程中的一个应用规律
发布时间:2013-12-18
志勰 动量定律是是牛顿第3定律的进1步扩展,它是实时的物质相互作用规律的1个重要的关系。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并产生化学反应,采用这样1个实时的相互作用规律去解释是方便的。 根据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1条直线上,可以......
是一种信仰、五种维度
发布时间:2023-07-23
M是什么?“身为MClubChina的创始人,我对MPower有眷常人难以理解的隋感。首先,就像我拥有的1MCoupe,小巧、手排、纯后驱的设计一直是习戈个人的最爱,MPower的调校很容易让我身体与情感融入在驾驶当中,这已经超越我们对一辆车的认知……M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辆车!”MClubChina创始人卖血说道。诞生于赛道,发扬于街道确实,MPower从诞生之日起就跟赛道脱离不了关系,车迷熟知.........
谈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价值理念建构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04
谈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价值理念建构的意义 谈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价值理念建构的意义 谈实现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价值理念建构的意义 [摘 要] 从社会价值理念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价值理念的建构以及价值理念对和谐......
谈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IT审计
发布时间:2023-06-30
内容 摘要: 企业 信息化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 经济 效益,但风险控制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对企业信息化过程进行风险评估和IT审计。适当的运用IT审计 方法 、技术和工具,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帮......
浅谈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22-12-20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同时也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学科密切相关。作为高校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学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有机化学涉及内容繁多,包括多......
长期不吃盐反而更易肿
发布时间:2022-07-31
新版《神雕侠侣》因陈妍希饰演的小龙女引发关注和争议。近日,陈妍希爆料出自己属于“水肿体质”、“没有盐分就不容易水肿”等说法,并称自己四个月里只吃白水煮的蔬菜当食物。但食疗专家认为这些说法没有道理,反而不利健康。 “对......
试析养成教育是一个过程
发布时间:2023-01-26
" 论文摘要: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习惯是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所以,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民间信仰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生活
发布时间:2023-03-17
[摘 要]本文以临沧世居民族民间信仰情况为例,分析探讨民间信仰在欠发达农村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期对研究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提供个案。 [关键词]临沧;世居民族;民间信仰;基本情况;作用 民间信仰是一种信仰并崇拜某种或某......
浅谈音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2-10-02
浅谈音乐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据说有个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①一是把状况完全一样的一群奶牛分成两组,分别放在环境完全一样的两件牛棚里饲养,其中一组天天都按时播放音乐给他们听,另一组则从来不听,一个月以后比较,亭音乐的一组奶牛毛色笔原来亮丽,而且产奶量明显增加;而另一组则和以往几乎没有差别;二是②选取环境和管理完全一样的两块小麦地,在其中一块麦地天天按时播放音乐,而另一块则根本不播放。待收货时比较.........
中国核电艰难出海
发布时间:2022-11-22
参与欣克利角C项目是一张60亿英镑的门票,对中国核电企业而言,这是进军国际核电市场所必须买的门票 总造价高达180亿英镑的欣克利角C项目是世界核电业迄今最昂贵的项目,对中国核电企业来说,该项目是一张核电出口所必须的、昂贵而......
驻村,从艰难到融入
发布时间:2022-12-07
2017年5月,距离洛宁县马店镇上窑村第一书记张一帆走马上任已有半年。为群众多办实事、改变贫困村的面貌,工作之余读读书、跑跑步、踢踢足球,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与老百姓融为一体,感受着淳朴的民风民情……光是想想,就够让人陶醉的。正式驻村之前,洛阳市接待办业务管理监督科科长张一帆曾经这样规划过自己未来两到三年的上窑村生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包括张一帆在内的很多第一书记在驻.........
社会转型期的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22-10-28
拉布吕耶尔的散文名著《品格论》虽然写于三百年前的法国,但在今天,由资深翻译家梁守铿翻译、花城出版社出版,读之仍感同身受,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古代法国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世相,同时也给我们理解当下社会转型......
存在与信仰——浅析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4
论文 关键词:启蒙时期 自然 神论 无神论 道德神学 论文摘要: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在西方宗教思想 发展 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不彻底的无神论、自然神论到彻底的无神论,最后经过康德的改造,启蒙时期的宗教思想大大改变了......
游牧民定居过程中社会文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3-06-11
[摘 要]:游枚民定居是一个深刻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对此过程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帮助牧民顺利地从传统的社会文化过渡到定居后的生活状态中去。本文通过对定居前后哈萨克族社会文化生活的比较,发现定居后牧民的社会文化各方面......
政党与社会双向赋权:研究社区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经历了“单位制”―“街居制”―“社区制”的变迁,各个地方在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不少颇具特色的探索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政党、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但是,由于探索时间较短,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政党与社会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难题,更是社区建设的难点与热点。“赋权”理论以其主体间性的特点,为研究新时期社会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
浅谈儒家、形而上学、政治哲学与法律
发布时间:2023-02-13
在这辑的《人大法律评论》上,登出了我的同事黄翔教授对我的著作《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的批评,以及台湾大学哲学系林明照教授的回应。其中讨论的焦点,是关于如何理解儒家、如何看待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的关系......
文化自信下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2-11-17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穿青人作为少数民族的共同体,主要是在贵州,外界对穿青人的了解知之又少。本文基于对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勺窝村穿青人的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对穿青的来源、习俗、信仰、服饰等文化方面进行调研,阐释穿青人文化的现状,及提出文化传承的建议,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文化.........
难得一个谭维维
发布时间:2022-09-27
自参加《我是歌手3》成功踢馆以来,谭维维的歌唱事业终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且一直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不仅签约了新公司,接下了国际著名手机品牌的代言,同时也将于6月21日登上对于华语乐坛具有地标性质的工人体育馆,举办自......
浅论和谐社会视野下农民宗教信仰重建的目标体系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民 宗教信仰 重建 目标体系 论文摘要:20世纪8O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带来了剧烈的变革,导致中国部分农民精神信仰嬗变,很多人在迷茫中选择了皈依宗教,并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利益群体......
浅谈个人信息之商品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浅谈个人信息之商品化 浅谈个人信息之商品化 浅谈个人信息之商品化 来 源自 教育 网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权商品化 财产规则 责任规则 候补性合同规则 内容提要: 个人信息商品化系人格权立法中的重要议题,直接与间接个......
论转型期我国公民树立法律信仰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公民的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石之一。但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当中,社会发展阶段转变、社会体制的转变和社会......
法律信仰的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30
摘 要 自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一书被引入我国以来,“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的名言在法学界引起了关于法律信仰的研究热潮,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法律信仰能否本土化是一个终极的争论目标。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终极的问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实现过程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 要】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现阶段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个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创意产业成为一个新的推动社会和经济成长的要素
发布时间:2014-01-07
一、创意产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创意产业,又称创意 工业 、创造性产业等,最早出现在1997年,一般认为,其概念来自 英语 Creative In,dustries或Creative Economy,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的。创意产业的概念比较宽泛。概括来说,创......
一种基于信任的个性化农业信息推荐方法
发布时间:2020-01-07
摘要:针对农业信息用户群,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个性化农业信息推荐方法。通过情境感知搜索一组偏好相似的推荐用户,并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用户的评价相似度,引入信任机制,使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从而为目标用户提供更好的推荐结果,使推荐信息更为可信。关键词:农业信息;推荐技术;个性化;信任机制中图分类号:TP3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3-0094-03DOI.........
一个人的成长史
发布时间:2022-11-29
一个懒腰,从床头伸到床尾 从城头到城尾,十里麻石街,那是儿时的记忆。 从城头到城尾,十里老防洪堤,这是晨跑的乐趣。 一条秋裤,当然是空裆; 一件背心,光着膀子。 一个上海全钢防震手表,计算分分秒秒。 落雨,洗个淋......
长期过量服用牛黄解毒片会中毒
发布时间:2023-06-03
临床上发现,一些长期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症状,这时应该警惕“砷中毒”。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
个人心理成长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2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迁,社会工作不断地受到重视。最初对社会工作的迷茫无措到逐渐的重新认识和定位,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从这几个方面分析阐述了个人心理成长与社会工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个人心理成长社......
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作者:唐晓英 精华 郑克岭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乡土社会民间纠纷解决与秩序格局——一个法社会学的视野
发布时间:2022-12-11
" 「内容提要」由一个发生在乡土社会的故事入手,从不同人物角色的角度展开,发掘故事中所可能蕴涵的法社会学意义,力图凸显转型期乡土社会传统秩序格局的演变及其重建的可能。 「关键词」乡土社会/传统/现代/秩序格局 本文中......
法治社会建构期高校群体法律意识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24
在法治社会建构的背景下,对于培养高校群体的法律意识已经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因此,加强高校群体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从主体、契约、尊崇、信赖及守护意识等进行探讨,并论述培养高校群体法律意识......
浅谈新闻编辑在构建社会文化中的四个角色
发布时间:2017-01-16
一、文化传承者 无论是哪个国家,何种名族,其文化的灵魂和精髓的来源,都表现在对自身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的核心信息。新闻编辑的活动自然也就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辑本身就有收集的含义。也就是说新闻编辑在具体的过程......
谁一笑而过,谁留下买路钱
发布时间:2015-08-26
大路朝天,有些人一笑而过的时候,有些人却必须留下一点买路钱才能勉强通行。 健康的大路上,你可能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吧。看看下面的两难选择,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到底哪些习惯或状况是真正的有害身体,哪些又可以暂且忍受或是......
“信息社会”科研保密的困难及应对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 要 本文立足于“信息社会”大背景,以及创新驱动的全球竞争态势,从法律解释学层面,将《保守国家秘密法》第9条第(五)项所规定的“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阐释为“科研保密信息”;分析科研保密之对象、过程及机构主体等三方面困......
让难过成为一种力量
发布时间:2022-09-28
考试失利会难过,被人批评会难过,遭到别人误解会难过,失去亲人会难过……在各种情感中,难过就像是在寻找妈妈的孩子,需要哄,需要安慰,还需要陪伴。当难过来的时候,不要假装看不到,而要和它打招呼,并欣然接受。其实,难过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