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一体建设法治社会

浅析一体建设法治社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26 00:39:34
浅析一体建设法治社会
时间:2022-11-26 00:39:34     小编:郝永敬

一、法治社会的时代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体建设法治社会首先要明确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这是我们理解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逻辑起点。

( 一) 法治社会的时代内涵

早在1959 年我国就有学者使用法治社会这一概念。 迄今,这一概念仍在多种场合下使用,但其含义基于不同语境而有区别。总体而言,对法治社会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由宽到窄、由泛化到细分、由广义到狭义的渐进过程。法治社会首先是相对于人治社会而提出来的。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人治文化积淀,使人治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都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世界上人治与法治社会孰优孰劣的争论持续了百余年,至今也未有个统一的结论,只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选择了依法治国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开始了探索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方式,制定了五四宪法、婚姻法等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整和规范。但是受经济、政治等环境的制约和时代局限,那时社会还未培育成独立的主体,混同于国家,是国家的社会。

当时,法治社会呈现出宽泛的、广义的概念特征,经常作为法治国家的同义语。当然,理论上社会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社会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不应与社会对立,而是与社会相辅相成并互相促进,但过去往往过分强调它们利益上的一致性,而忽略或者抹煞了社会个体与群体利益的多样性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区别。文化大革命十年中,这一点被推到了极致,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改革开放以来,开创了法治建设的新时期,三十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整个社会治理状况距成熟的法治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2012 年末,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 周年大会和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等场合,提出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命题,赋予法治社会以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此时的法治社会主要是相对于法治国家而存在的,社会的涵义应从狭义上加以理解。狭义到何种程度呢? 对此,法学理论界有三种观点: 一是从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去把握,即法治社会是相对法治经济、法治政治、法治文化、法治生态而存在的领域。此观点也称为五分法。

二是四分法,即法治社会是相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政党而存在的领域。这主要是基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包括党内法规体系而提出的。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如果把公权力行使的主体分为国家、政府、政党、社会四个层面,那么与其相对应则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政党、法治社会四个概念。这里的法治社会不含政党法治。三是三分法,即法治社会是相对于国家、政府而存在的领域。不管哪种分法,在此语境下,社会都呈现出狭义的、应然的状态特征,有独立于国家、政府而存在的范畴和特质。那么,什么是一体建设语境下的法治社会呢?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需求,法治社会应当做如下概括: 即法治社会是相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而言的,是指全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法治化,简单讲就是将社会权力和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法治轨道的一种社会类型。具体包括如下三种内容: 一是各类社会主体( 包括社会基层群众性组织、各事业企业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权力依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自治性的法规范,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自主自治自律; 二是各社会主体在法治范围内对国家权力予以监督与制衡; 三是各社会主体以及各社会群众和公民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渗透着民主的权利和权力意识与法治精神,形成社会的法治文明与生活方式。这里的社会权力是社会主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源( 物质和精神资源) 对社会和国家的支配力,包括经济权力、政治权力、文化权力、生态权力。社会权力可以是一种支持国家权力的积极力量,也可以是制约、抑制国家权力侵犯的消极力量,有些社会权力还可以是扰乱国家权力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力量。关键在社会主体如何运用社会权力。

( 二) 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法治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类型和状态,有其自身内在要求,这种内在要求体现的是一般规律。但社会是在具体的国度区域内存在的,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各国对法治社会的认识、要求又都带有自己的特色和时代的烙印。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语境中,法治社会至少应当具有如下五方面基本特征。

1. 全社会恪守法治的基本价值和精神。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追求。其基本涵义是: ( 1)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地位、权利义务一律平等。( 2) 公正合理地调整利益关系。( 3) 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的精神是指整个社会对法律至上的普遍认同,社会成员养成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形成了依法办事和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各方面纠纷的习惯和意识。

2. 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正式规则与社会组织等制定的自治规则及各类群体的习惯等无形规则之间具有融贯性,在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上具有一致性,并且这些规则承载的法价值与法原则获得了社会主体的认可与服从。

3. 党和政府依法治理社会,法律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矛盾中具有权威地位,人们能够和平理性地表达诉求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4. 社会自治的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自治化程度和自我管理程度大幅提高,社会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5. 法律服务体系完备,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全面充分的保护。这五项基本特征各自独立又密切联系,统一于法治社会建设这一整体目标。这五项基本特征符合当前阶段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实际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法治社会建设的特征和要求也应与时俱进,有所发展变化,但其中有关法治社会本质属性的内容不会改变,建设法治社会应始终坚持反映本质属性的这些要求。

二、一体建设法治社会的时代意义

( 一) 时代背景一体建设

法治社会是中国建设发展的主观选择,是法治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认知水平提升的逻辑结果。

1. 一体建设法治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既无法治的历史传统,也无社会建设的历史传统,历史上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基本上处于高度合一的状态。从词源上考证,社会这个词大约在1895 年之后开始出现在中文政治文献之中,这反映了随着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商会、行业工会、教育公会、同乡会等自主社会组织的活跃; 因为参加这些组织的个人主要限于作为家族代表的绅士,这只意味着绅士公共空间的繁荣,并没有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空间。建国后,我国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个大的背景下,经济、社会所有领域都按照计划的思维和方式进行管理,计划分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而起决定作用的是指令性计划。相应的,实行配给制,由国家分配住房、分配工作、分配物资和粮食等,那时国家、政府、社会仍然只能是高度统一的。直到二十世纪末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的国家与社会才逐渐发生分离,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慢慢崛起,国家社会由一体化转型为二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分离出来的中国社会也相应发展变化,开始由单一利益社会逐渐转变为多元利益社会。这其中的历史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经济形式多元化,经济形式多元化带来了经济利益多元化,经济利益多元化迫使了政治利益多元化,政治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思想多元化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可以说,利益多元化是今天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里,任何一种利益与其他利益之间都会存在差异,差异化必然出现摩擦,摩擦又必然形成冲突和矛盾。在单一利益的社会,发生社会矛盾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发生,以一种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手段和方式便可轻而易举地解决,而在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背景下,则会呈现出矛盾多发的复杂社会格局,社会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问题愈发突出,而调整多元利益之间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依靠法治,这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社会方面的历史背景。另一方面,我们以法治为中心梳理新中国发展的脉络,前三十年国家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漠视法治的阶段; 1978 年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并加强法治建设。近三十多年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建成为标志,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是法治初具规模的阶段。

展望未来,今后相当长的时期无疑是法治迈向更高层次或实质化的阶段。当前,可谓法治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或转折时期。作为时代背景,更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和法治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都列举过许多客观现象,归纳起来,当前法治社会建设面临着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困扰。传统的典型代表就是人情社会根深蒂固,牵扯制约着法治的发展; 现代的典型代表就是网络技术渗透进各个领域,挑战传统社会治理方式。一方面,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合一的、典型的人情社会。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网深深渗透到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各领域。浸润在人情世故、差序伦理中千余年的中国社会,对于法律的不近人情、不分内外,基本上是排斥的。国家社会发展到今天,办事拉关系、遇事求人情,也还是许多人的基本行动策略。人情、关系作为一切行为的核心指引或者考虑因素,获得了远高于法律的重要地位。从理论上讲,这是典型的人治社会的特征,而法治社会是要通过对公共理性的培育,在诸多方面改变这种以人情为核心的人治社会。另一方面,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社会主体间的信息传播方式,去中心化的网络空间形成了广大网民平等表达意见的新公共领域,深刻影响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网络本来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工具,鼠标背后都是现实的人,网络活动即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据统计,截至2015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 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 3%,全年新增网民3951 万人。

此外还有近600 万新兴的微信公号。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理的不可须臾忽视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在积极的面向上,互联网压缩了社会时空,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便利了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推动了民众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甚至成为监督公权的重要管道。而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也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网络虚拟社会是多节点、多中心、扁平结构的社会,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随着民众的民主、平等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诉求表达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激发风险增大,容易形成聚合效应,使潜在问题突显,矛盾纠纷升级。而我们的治理方式与虚拟社会管理服务的要求不适应,政府管理反映慢、被动,加之各类谣言传播迅速,非理性表达左右舆论、影响司法、动摇政府公信力,对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社会发展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呈现出日趋复杂的生态和格局,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法治社会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不仅从横向上由依法行政、法治政府的重点攻坚到社会各方面事业法治化的全面铺开,也在纵向上由法律规范、法律体系的创制到逐步重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弘扬。到2012 年末,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提出,实质是标志着法治建设在我国全方位展开。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法治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

一体建设法治社会,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的,有实践基础。作为一个命题,它也有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包括法治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如何进行社会建设和法治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和法治建设理论。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可见,我们党专门提出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命题虽然是近年的事,但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完善过程中,很早就注意到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并适时作出部署。这个过程大致是这样:从1978 年到党的十六大之前,侧重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建设,以发展经济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达到共同富裕。为此明确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社会建设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论断; 从政策上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一系列举措,把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初步建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模式,设计了三步走的社会发展战略。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六个方面的发展指标,提出了社会和谐的思想。2003 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注重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将和谐社会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2005 年,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三、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在本质特征一致的情况下,依据所在国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我们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要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法治规律相结合。这要求我们在正确认识法治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搞好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 一) 充分认识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短板和障碍

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弄清我们的问题短板是什么、在哪里。法治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生活的全面法治化。社会系统及其运行的法治化包括了全方位、各层次、各领域的法治建设,涉及从理念到制度、从体制到机制方方面面的补强或重构。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针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审视当前法治社会建设,我们感到在理念思维、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对待。

1. 理念和思维层面

建设法治社会,我们已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但毕竟赋予法治社会以新的时代内涵的时间不长,相关理论研究还不深入,相关宣传也不到位,实践中对法治社会建设命题的必要性、时代内涵及重大意义等还存在一些模糊、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比如,有的仍将法治社会作为法治国家的同义语,仍然片面地将法治社会理解为国家管制社会,甚至扭曲理解成进一步用法律手段加强对社会的管制。还有的观点认为,社会只能运用和遵循国家的法,法治国家之外再搞法治社会的二元化,会冲击法治国家,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还有的观点套用西方一些理论观点和标准来审视中国法治社会建设,不切实际地过分强调社会组织高度自治或者以中国特色为由一概拒绝西方发达国家体现法治社会建设规律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等。西方的一些理论观点主要是市民社会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差别不大。西方各国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均是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社会建设。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强调社会与国家相对的二元性质,关注那些不能与国家混淆或不能被国家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即市民社会。所以它又称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可追溯到著名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以及托克维尔关于分权、制衡、自治的学说中。第一个将市民社会与国家作出学理区分的是黑格尔。他沿用了市民社会一词并赋予了它新的含义: 即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阶段。

黑格尔透过市民社会这一术语表明,在欧洲社会近代化过程中,其政治的社会与市民的社会状态第一次分离开来。西方理论家葛兰西提出了著名的市民社会/政治社会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国家等于市民社会加上政治社会。所谓政治社会,指的是由政府、军队和司法部门构成的强制性的国家机构,行使暴力性质的强制功能( 即传统意义上的国家) ,而市民社会则是由非强制性、相对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如社团、工会、教会、行会和学校等机构组成,替统治阶级行使非强制性的霸权职能。市民社会不仅没有削弱国家的统治,反倒是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协作构成了强大的霸权统治。

( 二) 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法治社会建设基本路径

路径是达至目标的线路,达至目标的线路可以有多条,而基本路径则是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对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予以把握。宏观层面,就是将法治社会建设放在人类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中认识; 微观层面就是从社会管理与社会自治关系的角度领会,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角度把握。

宏观层面从现代化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来看,各国的法治模式不完全相同。法治社会建设也是如此,如同样是西方国家,大约就有国家主义法治国、自由法治国和社会法治国三类,这三类本质相同,表现形式各有侧重。在建设路径上,英、美等国的法治化主要是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模式,即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需要,经过一二百年乃至二三百年内生演化,逐步实现法治化,政府对法治的推动作用较小; 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法治化主要是政府自上而下在几十年时间快速推动完成的,政府对法治的推动作用很大。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内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实践才完成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进程,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压缩特征。所谓时空压缩是美国社会学家,戴维哈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凭借后发优势的跨越式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走过发达国家很长历史时期的历程,似乎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了。这种理论告诉我们后发优势是可以短时间实现跨越发展,但在享受超高速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也要面对矛盾问题集中爆发带来的挑战。我们法治社会建设也是如此,西方发达国家在数百年时间中不同阶段产生,不断消化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失地、工人失业、社会失稳、结构失衡、生态失序、资源失控、观念失范,以复合型、叠加式、压缩态集中到了当下这一时空中,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十分尖锐和严峻的矛盾和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进一步完善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09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及其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根本保证。如何提高党领导法治中国建设的能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是关键。对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方式进行探析,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意义重大。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与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
浅析乡土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
发布时间:2023-05-20
制度的革新和现代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是本土制度的时代进步,或是制度的移植。民主,自由,法治,平等成为现代法治的显著特征,很多国家也在经历着由乡土文化向法治文明的演变。从地理环境上看中国背靠最大的大陆也面向最大的海洋,......
浅析传统道德与法治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3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中国传统道德是以整体至上的社会责任感, 仁爱互助的原则, 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及修身自律的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的。法治社会, 是指国家权力受到有效的控制, 整个社会由通过......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法治中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5
【摘 要】人民是享受国家利益的根本主体,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民的需求性就是法治改革的风向标,人民的满意度就是法治建设的试金石!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法治进步,系统阐述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途径,以期为......
浅析“规范法律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的过程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完善的立法对于推进中国法治化进程意义重大,但立法绝非......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树立法律的权威的源泉。而法治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基础,让全体社会成员对已有法律规范体系中所蕴含和追求的......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体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6
" 【内容提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
法治社会建构期高校群体法律意识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24
在法治社会建构的背景下,对于培养高校群体的法律意识已经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因此,加强高校群体法律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从主体、契约、尊崇、信赖及守护意识等进行探讨,并论述培养高校群体法律意识......
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3-04-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重要性、现实性、规律性的深......
浅析法治型政党建设
发布时间:2022-07-21
一、建设法治型政党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和人民的双重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和领导党。建设法治型政党,在当代中国就是积极推进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法治化建设。建设法治型政党,对于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
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一)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论文内容摘要: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安全网”,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之一 目录: 一、......
道德规范在法治社会中的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要:道德是法治社会的价值支撑与精神依托。道德对法治社会的价值和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为法治客体弥补内在缺陷;道德自我强化公民的责任担当;道德法则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约束机制和精神指引;道德共同体及其精神信仰为法治社会提供凝聚力。法治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建构具有三个向度: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向度;国家和社会民主法治化的向度;人的自身需要的向度。市场经济层面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平等互利、自由竞.........
试析我国大学生社会化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4
"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其原因有社会制度的公平性和政府公信力问题及部分大学生经济困难和就业难等。为此,应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如加强家庭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和政府支持系统的建设等,......
从美国司法大案透视法治社会建设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要】在当今世界著名的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中,美国是普通法系的重要发展地之一。《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一书,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影响美国宪政的司法大案。本文从美国司法判例出发,提出一己之见,以期......
论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法治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1]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尚不完善,要真正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很漫长......
全面推进依法治会 建设法治工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牢牢抓住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历史性机遇,围绕依法治会、建设法治工会的总目标,努力提高工会工作法治化、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在推进科学立法、严......
美国司法大案透视出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建设法治社会,遵循依法治国、宪法至上 纵观美国发展,在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中,美国敏锐的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经济迅速发展且以超级大国的地位领先于世界,这与其严谨的宪法规范、司法体系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国之初......
试析厉行法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衡和失调现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配置格局失衡、行政权的非理性膨胀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造成的对公民权利和权益的侵害。面对社......
浅谈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行政法体系建设_行政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顺应历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但本质上是依靠完善的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全面有效调整,推动与保障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法治国税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税收环境的浅析
发布时间:2016-08-11
近几年来,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全国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是税收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以建设法治国税为目标,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03
为了让农村建设更完美的现代化,从本质中提高农村的物质面貌和精神面貌,完善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更必不可少的法治建设。现在很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制定完善方针、政策和策略,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依法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崭新开局
发布时间:2023-07-09
党的十八届四中会全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召开中央全会的形式研究法治建设问题。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社会主义与法治的关系上......
建设智慧城市,助推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产生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对传统城市的社会治理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城市智慧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城市管理单向命令和服从的管理模式,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布时间:2023-07-09
"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与此同时,江泽民同志还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15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引领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
探究通过法制建设社会
发布时间:2022-11-08
在《背景与策略: 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过程研究》中, 笔者对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修法过程进行了回顾总结,而本文所要做的是,就台湾现行《家庭暴力防治法》及其配套的法规、关键性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台湾家......
认真贯彻实施宪法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布时间:2013-12-17
"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纪念宪法的颁布实施,是为了更好地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社会......
法治信仰社会化: 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浅谈
发布时间:2023-02-17
一、法治信仰社会化释义 ( 一) 信仰、法律信仰与法治信仰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寄托着人的精神的最高的眷注和关怀。从哲学意义而言, 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
加强德宏州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1-0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浅析依法治国与新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一、实行良法之治 2011 年3 月1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两会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法律240 多部,行政法规700 多个,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9 000 多个。亚里士多德认为......
浅析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发布时间:2023-05-01
一、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 提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过十年的时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据此,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6
" 论文关键词: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机制; 政治参与意义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而政治参与机制是民主政治运行的桥梁。本文认为,加强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个体化社会与多元化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文章试图从家庭层面、教育与发展层面、性别层面、组织层面以及人际互动层面描述个体化社会的多元形成机制,阐述其对当今社会治理的影响;提出个体化社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旧有社会治理模式与新型社会形态之间冲突的结果,个......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制建设
发布时间:2016-04-08
广大朋友们,关于“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制建设”是由查字典范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三十多年以来总结的实......
简析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
发布时间:2022-10-06
"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这两个容易混淆的议题,以二者的内涵和涉及社会问题的侧重点为出发点,分析它们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探讨二者之问的相互联系,为我国今后的体育理论研......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3-06-12
" [论文关 键 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内容;目标体系;新型治理途径 [论文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06
[提要] 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政府信用体系三个层面上都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推进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和中介组织信用的构建,从而最终建成我国信用体系。 关键词......
简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3-02-04
党的十八届四全会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在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勾勒了未来法治中国的总蓝图,并对法治中......
浅析社区善治的法治化路径
发布时间:2016-12-21
一、江宁社区治理面临的法治困境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提升社区法治化治理水平既是江宁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必然要求与目标,更是江宁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工程。尽管早在2012年5 月,南京市江宁区就率先出台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施意见,......
浅析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当前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不断增多和日趋激烈的处境下,更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文章以厦门市海沧区探索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为例,分析其不足,总结其实践,以期能够有所借鉴。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
制度―行动:社会治理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建设
发布时间:2015-08-25
内容摘要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初步建构成一个“广覆盖、多层次、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底线普惠”特点,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和发展进入了社会治理和制度完善阶段。但是,这个制度依然存在着碎片化、监管不严、不完善、需求......
“结构性改革与社会治理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 在现阶段,“构建社会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有着现实的背景和对应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部门高度关心的热点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社会治理高端论坛(2016):“结构性改革与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关注了社会实......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3-07-27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依法治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政治文明作为独立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谈法治建设中的国际法治思维
发布时间:2023-07-22
一、问题的提出从古至今,任何一个国度的法治都是具有双重属性的,一为国内属性,一为国际属性。国内属性旨在规制国家范围内的各类法律关系,国际属性旨在调和和解决主权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和矛盾。这两者相互协调有机的构成了一国的法治体系。从党的十五大召开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法治中国的建设正一步步走向成熟,而在此过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就是法治思维的运用,可以说法治思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灵魂。然.........
浅析引领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07
一、尊法之威,维护宪法 《管子明法解》: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思。管子强调法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主张有法必依,赏罚严明;并认为人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法的形式明确,用法衡量天下人言行是非、功过、曲直。习近平总书记......
浅谈转型社会下的我国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25
"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行政推动;社区服务;社区参与 论文摘要:社区建设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化对社区建设的认识。作者认为,就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而言,社会转型是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行政推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发布时间:2013-12-17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总体上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加强政治文 明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指导、协调和保障;另 一方面,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利益需......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08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不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明显效果,也有过因忽视思想......
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共识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03-16
一、讨论后形成的共识 从总体上讲,我们的讨论既有宏观层面的,又有微观层面的,大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法律体系、法学体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热烈的讨论。讨论的关键词集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律体系、......
浅谈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关键词:社会建设;中国特色;丰富发展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而对社会建设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和深入探索,则是由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
浅析“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16-11-29
一、一带一路环境风险的国内法规制 对海外投资环境保护行为的规制,应采取以国内法规制为主,国际法规制补充的方式。首先,从法制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条约规范投资行为符合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方向。但从现阶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情......
浅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布时间:2023-01-06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它的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文章从新农村建设的内......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2023-01-04
【摘 要】自从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参与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其中涉及到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等问题尤为重要,已经成为首当其冲的、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中......
浅析社会学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社会学 社会运行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就是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目前,我国社会运行中还存在各种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国构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点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世界性法治的共性 在思考当代中国法治的特点问题时,我们首先必须注意到中国法治与世界性法治的共性特征。法治是人类在商工文明时代发明的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它不同于农耕文明时代的国家治理方式。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08
[摘要] 法治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治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本文试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定位出发,针对农村中突出和集中的法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健全法律法规,......
论析网络公民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20
论文关键词:网络公民文化;民主政治;政府 论文摘要:网络公民文化是公民借助网络技术,以网络政治以参与为主要形式,以高度互动为主要特征,以政治主体意识提升为价值诉求的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文化提升公民政治主体意识,推动政府建......
三位一体构建反腐体系 全面部署建设廉洁政治
发布时间:2015-08-13
摘 要:廉洁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文化建设、权力制约和制度改革三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构建三位一体的反腐体系,才能全面开创新局面,标本兼治地消除腐败问题。 关键词:廉洁政治;廉......
“联防联治”在治安保卫一体化建设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1-18
【摘 要】近年来,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化、油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企业内职工多元化诉求不断增多,治安稳定事件表现形式多样。本论文针对海洋钻井公司辖区特殊的社会和地理环境,围绕营造辖区平安和谐稳定治安保卫环境,阐述了......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文化保障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11-01
摘要:文化与社会治理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先进文化可以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保障的缺失严重制约了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进程。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需要高度重视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作用,综合运用包括文化在内的多种社会治理工具来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通过培育公民文化、重塑信任文化、加强文化建设等举措建立完善社会治理的文化保障体系。关键词: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文化保障体系;公民文.........
关于“社会政治”的一般理论
发布时间:2022-12-07
" [摘要]“社会政治”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政治社会”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是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观;而“社会政治”思想始见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后被马克思、恩格斯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阐释,指的是无阶级社会......
小学体育社团管理模式的建设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22-09-13
1.我国小学体育社团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目前以学校领导体育组体育社团为主的模式是我国中小学体育社团最常见的管理结构及模式,中小学学校体育社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社团负责人的职权、职责问题,但是目前小学体育社团的负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缺乏创新能力,成员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在我国中小学体育社团的组织架构中,每个层次的小学生都比较依赖学校及老师,缺乏自主能力。还有,目前我国小.........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建构探究
发布时间:2022-07-23
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待解决的问题。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农用土地被征用,农村失地农民也随之成为了继下岗工人这一群体之后出现的又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社会弱势......
社区图书馆建设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20
[提要]本文主要概述我国社区图书馆现状,以及社区图书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关键词:社区图书馆;现状;建设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发展调研”(课题编号:201401821)研究阶段成果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3日文化是人类对环境的调适,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社区是我国.........
关于加强社区体育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
发布时间:2023-01-24
" 论文关键词:社区体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体制改革;体育观念 论文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概念,也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内容。为了增进人们的健康,必须加强社区体育建设,体育体制改革是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出路......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法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探究研讨的作用和价值 1、有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2023-07-02
〔摘要〕 作为法治中国的核心要素,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主要在国家(政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展开。其中,如何透过诸多修饰词,正确解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
诚信社会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07-21
诚信社会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诚信社会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诚信社会必须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没有诚信的社会,不能成为现代社会;没有诚信的经济,同样不能成为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因而建立完善......
社会工作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3-12-14
(一)建立一个负责任,务实的社会工作社团当前中国的社会工作由于城市的发展, 城市生活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各种社区的发展给社会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为止,中国还不存在一个有 影响性能够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社团。社......
浅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建设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农村体育;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的思考,力求找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设性建议,为推动农村体育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拓思路。 1 问题的提出 2......
略谈以“依法治国”为背景的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2-12-17
1新型农村社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变中国农民的生存现状,把促进公平正义与增进人民福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实行居民自治,社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区......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发布时间:2022-12-21
"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 领导干部 建设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文摘要:党员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确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建设主体地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功能和垂范效应,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浅议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发布时间:2017-03-13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法治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全民尊崇法治的社会风气;提高立法质量,构建良法善治的制度格局;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形成依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十八大报告又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可见,建设文化强国是国家之需、发展之需、时代之需。文章在分析建设文化强国......
“农转居”社区法治文化建设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5
一、引言 农转居社区是指因拆迁引起农民聚居的城市社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全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边沿的乡村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它们由原来的农村转型为城市社区,农民身份相应转变为城市居民,农......
浅析和谐社会语境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摘要: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之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正确把握其基本特征,又要科学设定建设路径。唯有......
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而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了解在甬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现状,完善在甬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本文基于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两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大学生”、“学校”以及“基地”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据此来提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方针,更好的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关键词】社.........
浅析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2-09-25
【摘 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的扶持力度,有效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农村集体资产的保护,需要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这对于农村健康、稳定的发展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中对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13-12-17
以下是一篇关于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论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法制度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要: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各司其职,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政府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社会整体利益关系,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
中国法治化实现的社会基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15
一、引言 二、中国社会传统的“礼治”理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中国社会在研究之时是带有“礼治”的色彩的。即使“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在中国实行了近20年,但“......
浅谈和谐社会的法律消费体系构建 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要:法律是由政府为广大纳税人提供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公共产品。“享受法律,消费法律”应当是现代公民崇尚的法治新理念,也是现代文明社会“法治化生存”的新模式。在公民法律消费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消费体系......
水利建设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体系
发布时间:2013-12-18
水利建设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体系 水利建设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体系 水利建设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体系 来源于www. 水利促进我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原州区以科学发展为理念,坚持分区治水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发布时间:2023-07-0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首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始终为社会有序发展和人民充分当家作主提供有力保障。中国特色社......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3-06-12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 内容提要:民间法,如同法律文化一样,还无一致而确定的含义,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也还未清晰 .从法社会学角度......
浅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
发布时间:2023-02-21
" [论文关键词] 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是一种工具主义文化,强调国家本位主义、等级观念和等级秩序,忽视了个人权利自由,民主参政议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
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23-06-23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将法治与德治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他律与自律全面结合,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相互促进。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既面临众多历史机......
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3-02-01
阐述了水利建设项目社会评价的具体评价方法, 介绍了神经网络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新建文件夹.rar......
浅析法治中国建设与我国的司法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2-12-21
建设法治中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伟大构想,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成了全社会共同的期盼,正视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也就是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方向,唯有如此方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现行......
简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路径(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8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司法制度 完善 论文论文摘要: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各社会主体关系的和谐。司法制度对法律所规范和调整的社会关系起着基础性的矫正和保障作用’公权力与私权利界限的确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