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07:22:27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时间:2023-08-05 07:22:27     小编: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 「内容提要」大陆法系“所有权”概念的产生具有两个重要的隐喻:一是土地的分裂,二是个人主 义。这两个隐喻是我们正确理解大陆法系所有权的根本出发点。它能正确解译当今民法 理论界所面临的“所有权失灵”这一现象,并为理解所有权制度调整财产法律关系的局 限性提供一个新的框架。上述隐喻同时揭示出:财产法律关系的构建应超越个体占有实 体物的模式,从权利和权利束的角度予以拓展更为恰当。

「关键词」所有权、权利、财产

在两大法系中,“所有权”的概念是极为不同的。自古罗马法、法国和德国民法典至 现当代的日本、中国民法,所有权被明确表述为一种对物的完全支配权,并成为整个民 法权利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石,物权体系和债权体系均围绕此展开。而英美法系财产法则 沿袭古日耳曼法的传统,理论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所有权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完整的 定义,所有权更多地表现为对某一利益的拥有,英美财产法甚至可以不提到所有权而讨 论财产权的法律问题。两大法系的两种所有权观念并行不悖,至今仍无融合的趋势。但 大陆法系所有权概念在当代受到日益严峻的考验,在运用其解释当代诸多财产法律关系 时,并不总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权利性质之争”一直是民法中回避不了的问题。这充 分说明,在理论上有必要重新对大陆法系“绝对所有权”概念进行审视,在历史剖析的 基础上对其予以正确定位。本文将挖掘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重要隐喻:物的分 裂和个人主义,并进一步对所有权的泛化现象进行解释,在此前提下,本文还将对财产 法律关系的构建提出新的思路,以与同行商榷。

一、大陆法系“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

(一)“不动产分裂”与绝对所有权观念的形成

在讨论大陆法系“所有权”概念的渊源时,“物的分裂”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在罗马 法中,与近代所有权概念最接近的词语是“proprietas”,这是在帝国晚期出现的表示 对物的最高权利的技术性术语,即相对完整的个人所有权。但在古罗马社会商品交易相 对发达的情形下,为何直到帝国晚期才出现较为完整的“所有权”?这一问题颇令人费 解。我认为,从物的分裂角度去寻找解释是颇有意义的。

在《十二铜表法》颁布以前,罗马的土地是部落共有,这种土地称为罗马土地(Ager R omane),罗马第一王罗慕洛在此基础上将土地依据部落、库里亚、宗族进行层层分配, 最后分给各个家族占有和使用。但此时家族并未取得土地的完全所有权,这种层次结构 只是代表土地在氏族范围内的小团体之间进行的一种分配。在此情形下,土地并未完全 私有化,它承载着公私领域的多种功能,土地的私有也成为第一位的价值目标,团体间 的利益分配仍是当时的首要问题。对于其后漫长阶段的财产占有情形,彼德罗。彭梵得 认为:“在整个真正的罗马法时代,罗马私法就是家父或家长的法”[1].这充分说明 ,古罗马的大部分时代,私人对物的直接支配缺乏其产生所依赖的制度基础,一种纯粹 私法上的物权无从产生。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土地仍属于团体占有和支配,并未完全分 裂。

从物的分裂角度分析所有权,会遇到动产早期已分裂这一事实。但在历史上,动产的 天然个人化并不能决定法律上个人绝对所有权的产生。在诸如日耳曼等早期民族也存在 类似的情形,但却一直没有法律上的个人绝对所有权。决定个人所有权产生的必要条件 是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不动产(即土地)的分割,而动产对不动产的分裂却起到了催化作 用。[2]具体而言,动产的个人持有和交易对不动产团体占有的消解起了很大作用。这 主要表现为,动产的交易使早期社会单元之间出现贫富差异,并通过高利借贷和商业经 营使不动产进入流通领域,从而逐步实现土地的进一步分裂和转移,这颇类似梅因所言 的“不动产逐渐被动产同化”这一趋势。只有在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完全分裂 后,整个民法上的占主导地位的“绝对所有权”形态才能确立起来。但是这一同化过程 是缓慢的,日耳曼民族从未能完全实现过,团体占有和使用土地一直成为主色调。即使 在古希腊,除了雅典和科林斯这两大商业中心以外,几乎所有其他地方仍保留原始社会 的财产概念,一切财产仍属于宗教共同财产。[3]古罗马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十二 铜表法》颁布以后,罗马土地仍表现为一种公有和私有的混合。

但是古罗马所特有的小国寡民这一天然条件,和作为沿海商业中心的优越地位,使罗 马仍较世界所有其他地区更快地完成了土地的彻底分裂。首先是家子开始从家长的束缚 下脱离出来,成为财产权的享有者。其次是万民法规则的扩展使团体间的交易大大简化 ,市民法所有权的团体和公法色彩逐渐被私的交易形式所取代,土地的所有权不再是一 种身份和特权的象征,而成为万民法上所有民事主体的私权。正是在万民法高度发达的 帝国后期,“绝对所有权”(proprietas)才由罗马法学家在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 来。

通过对古罗马财产分裂情形的论述可以发现,罗马法所有权概念的形成与财产(主要是 不动产)的分裂是同步的。古代社会通行一种土地团体占有制,土地分裂的过程是极其 缓慢的,在公权力渗透和团体分配因素的影响下,民法上的“绝对所有权”很难孕育出 来,诸如古日耳曼和古代中国的所有权理念便是有力的例证。古罗马绝对所有权概念的 形成实则是人类历史的突变,“在西方漫长的财产法历史中,单纯没有附加义务的所有 权几乎只在罗马时代的末期存在过”[4].在小商品经济的有力冲击下,氏族和家庭逐 渐解体,万民法规则的输入更使社会组织支离破碎,其结果便是土地的彻底分裂。只有 个人持有土地以后,他才可能享有绝对的排除他人影响的支配权,整个社会在个人完全 占有土地的前提下才能形成一种占支配地位的绝对所有权观念。

(二)绝对所有权的个人性

与土地分裂相对应的必然结果是,罗马法后期的“绝对所有权”概念自始便是个人主 义的。个人主义的核心在于,所有权体现的是个人与实体物的紧密结合,其中的当然含 义是,所有权的最大价值在于确定实体物本身的归属,是法律在不动产碎裂化以后,对 分裂的财产和单独的个人占有这种模式的确定。因此,实体物自身在空间上的回复性是 绝对所有权概念的独特价值。

这种有形物与个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也可从罗马法中所有权概念的动态演变中获得解 释。自近代以来,通常的说法是先有了“所有权”的科学界定才有“他物权”的出现, 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按照许多罗马法学家的看法,“所有权”(dominium)的形成是 地役权(servitus)和用益物权(ususfructus)产生的结果。[5]彼德罗。彭梵得也认为, 作为对物的最高权利的“proprietas”(所有权)产生于帝国晚期,主要相对于用益权(u susfructus)被使用,享有用益权的人称作“用益权人”,用益权标的物的所有主叫“ 用益物所有主”。因此,所有权与役权自始便是一对互相依存的概念。从时间上分析, 地役权和用益权大约是在公元前3世纪或2世纪左右形成的。从《学说编纂》的一些片断 来看,前古典的法学家曾讨论过用益物权。[5](P229)可见,正是由于他物权的产生客 观上需要法律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Dominium”和“Proprietas”才适应 这种要求而产生。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在所有权概念正式出现以前,在逻辑上我们不 能把“ususfructus”或“servitus”称作“他物权”,但是毫无疑问,正是这两种形 式的权利出现,才促成了所有权“proprietas”产生。因为只有当甲利用乙占有的物时 ,乙才感到有确定自己为所有人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权正是对单独的个人占 有财产这一形态的固定和强化,在他人对自身所占有的财产进行利用的博弈过程中,绝 对所有权概念才得以最后催生出来。(注:在1999年10月在京召开的国际罗马法会议上 ,曾有人对于“所有权”概念后于“用益权”概念产生提出质疑。在此,本人除做上述 解释外,还补充一点。个人占有实体物这一事实与法律上所有权概念的产生并不是同步 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个人占有的事实显然先于他人利用这一事实,但在法律概念上 ,并不一定如此,用益物权制度的深化和成熟才使理念上的所有权最终确立。)

上述分析说明,只有在个人完全占有和支配某一实体物的情形下,才有可能产生他人 利用物的问题,罗马法所有权的形成机制本身就说明其自始就是个人主义的,因为“自 己”与“他人”这一分析格局本身就是从个人角度进行的描述。归根到底,这仍然是由 物的分裂决定的。相比较而言,古日耳曼部落由于缺乏个人占有独立份额的不动产这一 前提,便无法完成罗马法的上述过程,只能基于团体共同占有、共同使用土地形成一种 “相对所有权”。相对所有权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个人不能决定某一不动产的命运,不 动产并不以回复某人为必要,这一传统延续至中世纪。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法律 与革命》中所描述:“与此(绝对所有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封建所有权在各个方面通 常都是有限的、共同的。”[6]因此,在英美财产法中,财产并不是以个人占有实体物 来衡量,而是以实际享有的权利来衡量的,所有权并没有成为英美法度量财产的惟一标 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大法系的“所有权”制度均是在人与物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社 会成员间利益进行分配的两种方式的反映,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大陆法系的“所有权”概 念更具优越性和原生性,其实它只不过是就个人对分裂的不动产完全实施占有这种方式 的一种法律上的认定。更准确地说,罗马法和近代大陆法系的“绝对所有权”概念的语 境是“物的分裂”和“个人主义”,这两个隐喻对于我们理解所有权概念相当重要。它 说明“绝对所有权”是通过规定物的本身归属来界定利益,物的归属和回复是“绝对所 有权”根本价值所在,脱离了物的分裂和物的占有回复,大陆法系所有权犹如无源之水 ,无根之木,整个物权理论体系便会苍白无力。正是因为大陆法系物权体系建立在此基 础上,才使得“绝对所有权”理论并不总能很好地解释英美法系财产关系,以及现实生 活中存在的许多团体财产关系。

二、当代大陆法系“所有权”概念的泛化、失灵及解释

(一)所有权概念的“泛化”及“失灵”

自近代以来,大陆法系倾向于运用“所有权”理论去分析所有的财产关系,或者专门 讨论某一权利与所有权的关系,一言蔽之,“所有权”成为分析民法上财产关系的最基 本的工具和参照物,在这里姑且称之为“所有权的泛化”。但依靠所有权的泛化并不总 能使问题迎刃而解,相反,所有权失灵的情形时有发生。下面便是民法中较常见的几种 失灵现象:

(1)公司法人和股东财产权问题。关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学术界众说纷纭,有诸 如“所有权”说、“占有权”说、“经营权”说等,目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所有权”说 .关于股权的性质,理论界主要有股东所有权说和债权说两种观点。[7]显然,学术界 主要是在所有权和物权范围内通过权能组合和折衷以寻找法律性质的答案。但是从所有 权法则分析,上述两种权利会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最难处理的是公司与股东的关系, 以及法人财产权的性质问题。

(2)信托财产权利性质问题。在英美法中,信托人将信托财产交给受托人管理或处理, 受托人取得该项财产的处分权,信托人或受益人则享有信托利益的收益权。对于受托人 和受益第三人享有的权利属何种性质,英美法通过“双重财产权”获得了与其传统理论 一致的解释,而大陆法系学者则一筹莫展,终不能自圆其说。

(3)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性质问题。当代高层建筑物的发展促使了大陆法系建筑物区分所 有权的产生。由于建筑物本身和土地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因此区分所有人所享有 的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与传统民法上的所有权颇为不同。就建筑物共有部分而言, 区分所有人的物权性支配几乎丧失,仅仅体现为一种社员权。即使对其专有部分,区分 所有人享有的也不可能是完整的所有权,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对一整体物共同协作使用 的模式,民法上所有权的效力诸如排他性、绝对性、回复性等并不能完整地得到体现。 所有权的核心支配权和处分权在这里也不能体现出私权的纯粹性,因为专有部分作为建 筑物的一部分实际上不可能由某一人完全支配,其他所有住房的权利及于专有部分。所 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性质如何定位仍值得探究。

(二)关于上述失灵现象的解释

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上述失灵现象充分说明了所有权并不是一个万能的概念,作为罗 马法学的产物,所有权具有其适用的特殊语境,因而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大陆法系将整 个民事权利体系大厦建立于“所有权”这一基石之上,自然分析一切问题会回归到所有 权。但是应当看到,这种方式本身只能说明,“绝对所有权”在其赖以产生和生存的环 境中具有普适性,当带有异质因素的新的法律关系产生,且其底蕴与传统“绝对所有权 ”价值取向相冲突时,失灵现象便会产生。要正确解释上述问题,便不得不回到上面所 讲到的“两个隐喻”。

(1)就公司法人内部财产权利问题而言,之所以用所有权理论不能很好解决,其原因在 于,公司法人财产权构架已脱离了传统所有权概念所依赖的语境。如前所述,罗马法的 所有权是在物的分裂情况下,对个人完全占有实体物这一样态的描述,以个人占有和物 的回复为其要旨。如果说在公司成立前股东对其出资还享有所有权的话,那么当公司成 立后,若干股东原先所有的份额共同组成了公司财产,且不可回复本人,分别的财产经 聚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财产,实际上这经历了一个分裂的财产再聚合的过程。在公司财 产无法分割而回复本人的情形下,可能产生的只是众多股东围绕这一整体财产享有某些 权利的问题,而不可能是物的控制和回复问题,此时所有权蕴含的前提已失去了,股东 的权利由以前的“量的分割”转变成了“质的分割”。换言之,基于物的分裂和个人自 主控制的“绝对所有权”的价值在此无法体现,股东在不可分割的集合财产上享有的社 员权为其原来的“出资所有权”的变态。对法人而言,其是否享有所有权呢?我认为, 法人可以享有所有权所包含的一切权能,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所有权。由于所有权是 就个人对物本身的占有和支配的描述,法人作为一个法律构建的实体,本身便是一个团 体概念,这种由团体占有形成的法律上的主体本身便与“绝对所有权”的个人主义隐喻 相悖(注:目前在学理上,对于法人性质是采实体说还是拟制说仍未有定论。如采拟制 说,拟制主体自然不应享有所有权。如采实体说,公司法人对法人财产的权利仍应由自 然人组成的机构来完成,法人本身的所有权也无法直接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罗马法 中,对于团体享有的财产,法律上也未用“所有权”来描述,而是用寺院财产、国家财 产来笼统地描述,因此即使在古罗马也未当然地认为团体对其财产适用所有权理论,而 将其作为特殊问题看待。)。再加之,如果套用所有权理论认为法人理应享有所有权, 那么依同一法理,没有理由认为股东对其出资的财产已轻易丧失所有权,这样一来便很 难解释究竟谁享有“所有权”。总之,公司法人的财产权利构造已超出了大陆法系“所 有权”概念的适用范围。

(2)建筑物的区分所有权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高层建筑物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和不可分 割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比土地更具有不可分性,立体建筑物的分割显然比土地的平 面分割更为困难,因为建筑物住户的权利及于建筑物的每一部分。严格讲来,住户享有 的并不是建筑物的物理构造上的某种“物权”,而是特定空间的使用权。这说明,从“ 物”的角度而言,用户是不可能享有传统意义上的所有权的,在建筑物不可能切割的情 形下,它缺乏个人对物的占有、让渡和回复的前提条件,从而无从体现因物的分裂和个 人占有而应有的弹力性和回复性等效力。因此,对不可分割的共有物而言,因缺乏前述 两个隐喻,运用所有权理论也无法得到完满的解释。

(3)信托关系更能揭示所有权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信托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交付受托人 经营管理,并且指定第三人为受益人时,依传统理论很难说谁享有所有权。美国法学家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基于此认为,法律上的抽象的所有权往往会不可思议地消 失。[8]这种情形也可以通过所有权的两个隐喻获得解释。在信托关系中,值得特别注 意的是,信托财产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信托关系当事人于信托财产之上形成了复杂的法 律关系,传统所有权的各项权能被撕裂开来,在当事人之间予以分配。信托财产的独立 性充分说明了它不可能由其中一人完全所有,亦即信托关系的目的不在于确定单一主体 对物的绝对控制,基于物的分裂和个人占有的所有权理念在这里也无法体现。在传统理 论中,处分权是所有权的核心,但这是以物已由所有人完全控制为前提的,当信托人将 财产置于公共领域时,当事人便于不可分割的信托财产上形成了“质的分割”的权利分 割模式,这已经超然于个人对物在物理形态上的控制、处分、回复等物权法则,此时处 分权并不属所有权的效力之列,它受制于信托关系中整个利益分配模式。这种“质的分 割”的后果是,处分权不再是衡量所有权的标准了,因为信托财产本身已无法由一个人 单独享有,处分权也就不再是所有权的体现,而是一种利益分配的反映。这也说明,在 物具有独立性的情况上,多个主体于其上形成复杂的法律关系,也不能导致传统的所有 权的产生,原因在于,既然信托财产不可分割,就无法形成建立于“量的分割”前提下 的所有权,而只能形成“质的分割”模式。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大陆法系民法上的所有权概念具有其内生的特殊环 境,是就个人对已分裂的有形物在物理空间上的归属的认定,失去了这一前提,所有权 自然很难发挥其作用。从深层次分析,我们认为,所有权概念失灵的现象映射出传统思 维模式的两个误区:一是以量的分割模式分析质的分割模式;二是以物的空间归属模式 分析权利本身的归属和流通。实际上两大法系的财产权理论具有相同的根本目的:从法 律上界定主体享有的各种权利及权利的流通和行使方式。在财产充分分裂的情形下,较 易形成大陆法系的基于“量的分割”而形成的“绝对所有权”理论,而在团体占有和共 同使用的情形下,则会出现排斥个人完全占有的“相对所有权”理论。实际上,严格讲 来,质的分割就是权利分割,它无需通过物的空间归属来界定当事人的利益,而是直接 赋予当事人一定的行为范围,从而明确地划分当事人的利益。从这个角度而言,“量的 分割”也是权利分割的一种方式,它与“质的分割”并不能构成并列关系,它也是从权 利人可以从事某种行为的角度来界定当事人的利益。但由于它过分地追求物的空间归属 ,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调整不以有形物的归属为单一目的的其他法律关系的能力,信 托关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简言之,所有的权利分割都是质的分割,量的分割只是影 响质的分割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对于团体共同占有和使用物的情形,以及无形物的 拥有和流通的情形,不必强求用所有权理论来规范和解释,直接从具体权利的享有和流 通方面进行分析或许更为恰当。

三、财产权法律关系的扩展及其理论设计

(一)财产概念的新发展

所有权的失灵现象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传统大陆法系理论从对实体物的归属 角度分析财产权具有先天的局限性,是否我们应该对财产权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我们 认为,以所有权为基点的传统民事权利体系之所以不能很好地涵盖商事权利和其他私权 ,其原因便在于权利分析理论的相对落后。基于当代财产权表现形式和种类的巨大变化 ,一些英美法学家提出了“财产权解体”这一颇为新颖的观点,这种观点正日益为英美 法学界所接受。

这种观念的产生源于对物与财产权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一说法的怀疑,如美国法学家 托马斯。C.格雷在其《论财产权的解体》一文中对于财产权和实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进 行了系统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隐私权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3-05-05
一、隐私权的出现 (一)隐私作为一个当代的价值 隐私权的概念已经取得了当代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社会性质的改变。与早期面对面的社会相比,我们生活在福柯所描述展示全景的社会里。科技的发展允许我们达到先前无法达到......
所有权概念分析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所有权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但是,其内在含义并不明晰,所以,对它进行一番庖丁解牛般的分析十分必要。本文试图以分析法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此作一尝试,并通过这一尝试,为深入理解民法上的所有权理论以及现代社会财产权制度提供一个概念......
法国民法上的托管财产所有权
发布时间:2023-01-19
法国民法上的托管财产所有权 法国民法上的托管财产所有权 法国民法上的托管财产所有权 财产托管制度在罗马法上便已出现,其规定的某些原则后来也为法国古代法所采用。但在法国现代法上,虽然存在......
泰语品性熟语的概念隐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 要】隐喻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在泰语熟语中就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充分体现了泰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反映。文章以泰语中描写人品质和性格的熟语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
概念隐喻在英汉语中的表达异同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 要: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具体分析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隐喻在英语和汉语中表达的异同。通过具体例子说明,相同的概念隐喻在不同语言中并不具有完全等同的表达,这主要是由每种语言各自的句法形式、词义的概念化以及使用......
中英文爱情概念隐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 要:爱情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情感之一,是一种主观而抽象的感情。人们通常会用一些概念隐喻表达这种微妙的情感。对于概念隐喻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的新的视角。本篇文章主要从中英文概念隐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比较论述......
民法上法益概念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3-08-04
民法是在“权利”的主导下构建的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事实上,在“权利”之外,民法还以“法益”的形式调整民事利益,即我国民法学者所称之“权益”。然而,“在‘认真对待权利’的时代里,权利得到了极度地张扬,法益则鲜受关注。......
对教育学中几个概念的解读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06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
网络语言中的认知隐喻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12
摘 要:随着互联网在世界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壮大,网络用语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介绍网络语言的语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喻与网络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网络隐喻的认知特点。研究表明,隐喻是网络语生成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
马凳筋概念解读
发布时间:2022-11-02
马凳的概念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
浅析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2-12-23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隐私权概念已经难以涵盖网络上的隐私内容和特点,本文从网络隐私权的定义、性质和内容分析网络隐私权的概念,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网络隐私权 定义 性质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
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
发布时间:2022-10-09
提 要:本文力图运用认知隐喻理论解读曹禺名剧《北京人》。其中,“上”与“下”构成的垂直隐喻建构一个和谐的隐喻体系,形成强大的评价功能,为我们解读该剧提供重要的认知参照。在它们构筑的时间、数量、状态、等级、方所以及距离等......
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
发布时间:2022-12-24
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及其翻译语法隐喻(grammaticalmetaphor)最早由M.A.K.Halliday在1985年提出,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其研究内容包括类型、体现形式、性质、功能、运作机制几个方面。隐喻这种表达手法让人们在看待事物时,有了新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为了凸显文化特色,英语新闻在导语(lead)、标题(headline)与正文(body)中应用了大.........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政治语篇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要]本文以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实体性隐喻出发,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对其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从而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在政治语篇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概......
所有权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所有权(ownership)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制度。一个民族如果不知所有权为何物,或在其制度安排中仅给予所有权以次要地位,而且如果它认为,“我的和你的”(meum and tuum)只不过意味着“当下你我所持有的”,这个民族生活就生活在一个......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发布时间:2022-12-0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
对昂格尔法律秩序概念的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20
昂格尔作为批判法学的代表人物在《现代社会的法律》一书中,昂格尔对自由主义法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法律秩序的概念。 一、昂格尔对社会理论的看法 在《现代社会的法律》一书中,昂格尔开篇以社会理论的大视野从宏观阐释了法律......
英 语 隐 喻 的 理 解
发布时间:2022-08-24
" 摘 要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取决于词汇的创造性运用,且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英语隐喻句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及其教学作了探讨,希望对......
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概念解读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 要】著作权保护制度总是随着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1998年年会上,互联网被正式称为“第四媒体”。作为新兴的大众传媒,互联网在带给人们极大便捷并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法律问......
关于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
发布时间:2023-07-13
" 论文关键词: 英语专业教学 概念隐喻理论 英语写作 论文摘要: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
浅析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 英语教学 认知 论文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自1980年Lakoff & J......
所有权及其内部结构论
发布时间:2023-02-02
所有权及其内部结构论 所有权及其内部结构论 所有权及其内部结构论 一、所有权的实质 历史积淀的法律文化是所有权理论的源泉,现实生活的要求是所有权合理存在的客观基础。 作为一种法权而不是......
解读《楚门的世界》中包含的多重隐喻
发布时间:2023-06-26
纵观世界各类经典电影,导演们往往采用隐蔽而间接的方式,用极为深刻的隐喻与象征手法传达其对人生最为真实的感悟与思考。《楚门的世界》看似是在讲述楚门个人戏中戏的荒诞人生,实则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真实写照。影片高超而巧妙的隐喻手法揭示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每一个观影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并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所处的世界。一、真实与虚伪的探讨影片所设置的桃源岛是一个碧海蓝天、充满和谐友善的世外桃源,这里充满.........
商务用途英语中的概念隐喻认知机制(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论文摘要】 商务用途英语中的专业术语往往通过概念隐喻来再现抽象概念。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商务英语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同时指出概念隐喻具有认知功能,有助于理解商务活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原理和运作,了解概念隐喻能减少跨文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隐喻的认知解读
发布时间:2023-06-12
摘要:运用著名隐喻研究者来考夫的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隐喻进行识别和归类,发现诗中的隐喻多与爱、生命和时间主题有关。同爱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战争、财富、胃口、负担、旅行、奴隶等源域;同生命这一目的域对应的有四季......
论图书馆读者隐私权及其保护
发布时间:2014-01-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民主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全社会对隐私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此,我国即将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程序,这是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证。隐私权是人权的一部分,图书馆与读者交往中必然涉及到隐私权,图书......
以应用语言学探析概念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
发布时间:2023-02-01
以应用语言学探析概念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 【摘 要】隐喻概念是构建跨越隐喻鸿沟的桥梁,隐喻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更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隐喻和隐喻意识对于外语学习者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应用语言学角度,来探析概念隐喻中的......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9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关于隐私权及其保护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媒体对隐私权这个法律概念越炒越热,甚至于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这样的讨论,对于普及隐私权......
物权法的方法与概念法学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导论:思维的抽象与财产权利体系的形成 物权与债权的区分,构成了大陆法系近、现代民法上财产权利制度的“脊梁”。依照通说,物权为静态财产支配关系的法律表现,债权为动态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表现。二者的结合或者衔接,完成了......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论民事优先权的概念 「内容摘要」民事优先权不是某类民事权利,而是某类民事权利的共同效力。具有优先效力的民事权利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设定权利时即专......
试析以哲学视角甄别阅读教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伽达默尔所创立的哲学解释学对人文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指导意义。尤其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该学说对阅读教学有着直接的方法指引。然而在阅读教学中,诸多教育工作者对“文本的含义”及“文本的意义”......
对《虞美人》的概念整合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04
摘 要: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对诗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将诗词研究从传统的美学、文体学解读上升到认知层面,是对以往诗词印象式审美批评的超越。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宝库当中,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李煜可谓登峰造极......
2014年世界杯新闻报道中“战争”概念隐喻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7-31
摘要:概念隐喻作为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战争”隐喻的使用也已渗透到了我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中。以国内扬子晚报,新浪体育,体育报,足球报,China daily, 国外times,以及各种杂志对2014巴西世界杯足......
试论概念隐喻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词汇量的扩大。概念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和人类的认知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外语词汇学习找到了依据;其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提......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11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民法上抽象概念的局限和行为制度概念在当代的意义 很高兴今天又有机会来人大做学术交流,今天我想就行为、制度和权利......
浅谈两种所有权监督模式
发布时间:2013-12-18
浅谈两种所有权监督模式 浅谈两种所有权监督模式 浅谈两种所有权监督模式 浅谈两种所有权监督模式 在公司治理中的比较 摘要 拥有资产所有权的资产出资者将资产放到市场上供拥有更高能力的经营者为其保值增值......
探析认知语言学对英汉时间的隐喻及其文化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英汉 时间 认知 隐喻 论文摘 要:作为抽象的时间,认知学和学家们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最有效手法。隐喻的使用说明了其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也很受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
试论语气隐喻的视角解读间接言语行为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系统功能学和语用学是两种不同的但又可以相互补充的语言理论。语言学家对于和中许多用一种形式间接地表达另一种功能的语言现象,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语言学家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语法隐......
历史概念解读中的“历史味道”
发布时间:2022-12-10
摘要:历史概念解读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现阶段高中历史课堂偏重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对历史概念的解读缺乏“历史味道”,导致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考试的成绩。历史概念的解读要通过相关材料分析历史概念形成的前因......
天价手稿之争:著作权、所有权与隐私权
发布时间:2022-08-20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作品原件的所有人应享有作品的展览权。许多名人对自己的手稿并不具备持有和支配的权利,在著作权与物权发生冲突的时候,必然会产生各种法律纠纷,更不要提手稿还具备书法价值等艺术价值,甚至部分书信手稿还藏有个人隐私2010年12月,英国一家拍卖公司将约翰・列侬的《我只是在睡觉》歌词手稿进行拍卖。0月24日,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两张手写字条.........
制定民法典需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发布时间:2022-10-12
制定民法典需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制定民法典需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制定民法典需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一、私法地位之回复 民法是私法而非公法,民法应当体现主体平等、意思自治、私权神圣等私法理......
传奇化他者,或一个隐喻
发布时间:2023-03-21
宋世明的短篇小说《流沙》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苏北乡镇,一种专属于中国“前现代”时期的慵懒“村气”氤氲生起。作家笔下首创的“村气”二字实颇为传神,顿时将地域的封闭性与人群意识的钝拙醒目点染开来。但值得注意的是,讲这......
大学经济责任:一个概念及其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经济功能的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发布时间:2023-02-02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外语隐喻成语的特征及译法 来 源自 教育 网 近年来,尽管对英语隐喻成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者都探讨了隐喻成语概念的界定,但绝大多数研究者对隐喻成语......
论婚姻在法学上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2-12-13
论婚姻在法学上的概念 论婚姻在法学上的概念 论婚姻在法学上的概念 【内容提要】作为婚姻法调整对象、婚姻法学研究对象的“婚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法学概念。婚姻的法学概念应当与民法学中的民事行为概念相对......
侵权法中“违法性”概念的产生原因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一、引言 依据《法国民法典》第1382条与第1383条,在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为包括:行为、过错(faute)、因果关系(lien de causalité)、损害(dommage ou préjudice)。而在德国,依据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过错侵......
对物权法草案中占有概念的重新定位
发布时间:2013-12-19
对物权法草案中占有概念的重新定位 对物权法草案中占有概念的重新定位 对物权法草案中占有概念的重新定位 [摘 要]占有制度在民法中有重要地位,而构建占有制度的基础乃是明确占有的概念和内涵。从......
刑法上法益概念之探讨
发布时间:2023-05-03
一、刑法法益的渊和流 “法益”一语源于刑法。有学者经考证认为,“法益”概念最初来源于毕恩鲍姆于1834年在其发表的《论有关犯罪概念的权利侵害的必要性》一文中提出“在法上(rechtlich)归属于我们的财(gut)”、“应当由法规(g......
简述哈特之法理学相关的理论及分析方法——读《法律的概念》有感
发布时间:2023-06-26
哈特是英国著名的法理学家,也是新分析实证法学派的创立者。而他撰写的《法律的概念》被誉为20世纪法学的经典之作,是新分析法学派形成的标志。在这本简练又富于思辨的论著里,哈特从批判奥斯汀的命令理论入手,从法律的内容和存在方式、法律的检验标准和遵守法律的依据等方面,提出了以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一阶规则、二阶规则和承认规则等为核心内容的规则理论。并且,哈特还把语义分析之哲学方法、社会学及其他学科的分析.........
法国法中的侵权过错概念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一、导言 拿破仑民法典第1382条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典的编撰者看来,这一原则是“人类社会的首要公理(之一)”、是构建相应“公共秩序的伟大准则”; {1}这一原则对后世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它依然是......
中概股私有化要清楚两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5-08-03
如果回归A股,能得到什么? 如果不回归A股,可能失去什么? 对每一家中概股来说,是否要私有化,各有各的情况,各有各的考虑,不能一概而论,由于这个话题太热门,我从个人角度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家中概股到底要不要私......
民法中的隐私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3-06-01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了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民法论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隐私权概述 (一)隐私权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隐私权,至今尚无定论,公民隐私权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权利,其概念尚未取得一致的见解。本文参酌各种意见,将公民隐......
个人所得税法的价值及其立法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3-05-21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个人所得税法的价值及其立法与实施”,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一、个人所得税法所体现的法的价值“法的价值”这一术语的......
探析计算机英语网络术语的隐喻性及隐喻翻译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网络术语 隐喻 功能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产业发展,网络术语渐入人们日常生活。纵观网络术语, 隐喻现象比比皆是。该文分析了网络术语隐喻出现的原因和使用的功能,进而针对网络术语隐喻的特殊性探讨了隐喻汉译的特点和......
所得概念的界定与所得课税
发布时间:2023-02-11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离不开所得课税这一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而研究所得课税必须明确最基本理论前提———所得概念的涵义。我国所得课税研究中关于所得涵义的界定较少且不成体系。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所得......
两种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并轨问题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12
一、两种划拨土地使用权及其区分意义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市土地分散利用均是通过划拨方式进行的,为适应建立可流转的不动产或房地产市场,在深圳等地开始试行土地的有偿批租制度并最终确立有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由于......
民法文化:一个初步的理论解析(上)
发布时间:2013-12-19
民法文化:一个初步的理论解析(上) 民法文化:一个初步的理论解析(上) 民法文化:一个初步的理论解析(上) 一、民法文化释义 (一)法律文化解释 自本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法学......
“疯癫”的隐喻
发布时间:2023-05-18
摘 要:《河边的错误》是余华先锋写作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设置了真假两个疯癫意象来分别隐喻人类的生存现实以及对理性的消解,通过疯癫与理性对立与混杂的双重拆解,打破了理性与非理性的意义和界限,显示了世界的荒谬本质,并对文化......
概念廓清及其互动机理
发布时间:2023-03-10
摘 要:课程与课堂的概念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迁、丰富,中外学者对此有诸多不同注解。课程概念的析出既有立足“国家基准”的社会本位框束,又有基于学校范畴的学科本位取向,还有对教学主体生命意义的应然关照。在现代课程与教学改革中......
“历史概念”的解读与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29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效率,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设计与优化,而授课过程中“历史概念”的解读影响课堂的高度与深度。本篇论文主要以“封建”、“左”“右”等词为例谈一词多义以及对立词义区分现象,探讨“历史概念”的解......
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28
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 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 用益权的源流及其在我国民法上的借鉴意义 「内容提要」用益权作为用益物权的一种重要类型,为西方国家所固有;......
宪法上“人的尊严”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一、关于尊严的几种学说简析 ( 一) 人的尊严说 人的尊严学说认为,在尊严的表达用语上应该采用人的尊严。尊严的主语是人,而这里人的范畴包括一切生物意义上、个体的人,并不能将集体人代替个体人。有学者认为: 宪法上人的尊严适用于......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对民法典中物权立法的影响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2-03
论文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物权/民法典 内容提要: 土地公有制与私法理念的差异使我国的物权立法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土地所有权集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为一身,便于政府对土地利用行为进行积极的干预以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但也可能......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2013-12-19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近代民法的个人权利本位思想及其文化背景 (一) 近代民法是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的资本主义民法,其典型代表......
论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性及正当性依据(上)
发布时间:2023-05-30
论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性及正当性依据(上) 论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性及正当性依据(上) 论财产所有权的必要性及正当性依据(上) [摘要]财产所有权的存在以多元的个体存在为主体前提。在资源有限、生......
论国际法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6
【论文摘要】 一般而言,国际法是与国内法相对的法律体系,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大分支所构成。为深入剖析国际法的内涵、外延及其体系构成,本文首先对国际法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国内法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理论和实践......
论一物一权原则及其和“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冲突
发布时间:2013-12-19
论一物一权原则及其和“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冲突 论一物一权原则及其和“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冲突 论一物一权原则及其和“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冲突 内容提要:一物一权原则仅指一独立物之上只能而且必须设定一项所有权,"集......
《雨中的猫》的隐喻手法赏析
发布时间:2022-08-27
摘 要:以海明威的作品《雨中的猫》为研究对象,以作品中隐喻的运用分析为切入点,从谋篇布局、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等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体会一代文豪是如何在其作品中运用隐喻手法来达到艺......
试析聚众斗殴罪的概念及其基本犯罪构成_民法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摘要】 聚众斗殴罪是指组织、策划、指挥众人斗殴或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行为。本罪的直接客体是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是公共秩序,次要客体是公民人身权利;本罪客观方面需具有“聚众”和“斗殴”行为,应注意对“聚众”的理解;本罪的......
论国际法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成.(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论文摘要】 一般而言,国际法是与国内法相对的法律体系,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大分支所构成。为深入剖析国际法的内涵、外延及其体系构成,本文首先对国际法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国内法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理论和实践......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上)(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主体/集体成员资格/成员权 内容提要: 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不能以私人所有权的明确性为判断标准。我国已经明确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是本集体成员,因此,只要明确了特定的农民集体的集体成员资格,明确了成员集体的团......
认知语用视角下“一带一路”相关演讲语篇中概念隐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出发,以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论和架构理论为基础,以来自外交部官方网站的“一带一路”相关政治演讲语篇为语料,对其中概念隐喻架构模式进行探索,挖掘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强大的感染力、以及对受众认知力、接受力产生的影响。【关键词】概念隐喻;架构;一带一路;认知力一、研究背景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联合创作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带来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传统隐喻观将其看作一种修辞.........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概念考
发布时间:2023-07-02
内容摘要 中国近代化语境下的民权是受西方代议制民主影响,同时又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相嫁接,而产生的既不同于西方近代的人权,又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个亦中亦西的概念。改良主义的民权话语的涵义主要是“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以个人......
民法上的善意、恶意及其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19
民法上的善意、恶意及其运用 民法上的善意、恶意及其运用 民法上的善意、恶意及其运用 [内容提要]善意和恶意作为表示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的民法学范畴,国内论著少有涉及。本文从分析善意和恶意的......
杂文概念的界定及其归属(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 摘要:当今杂文的风格特点使其比其它文体更能担当起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重任,杂文应当在 社会 文明和 政治 文明中发挥其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把杂文归属于文学类,但现今的文学已不断地回到文学本身即独立于国家、社会、政治、意识......
两种自由概念(四)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六、地位之追求 在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探究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该途径将自由和它的姊妹——平等与博爱——混淆在一起,因此也导致了同样违反自由精神的结论。自从十八世纪末叶,人们开始探讨这个问题以来,他们就不断地质问“个......
两种自由概念(二)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4-16
二、积极自由的概念 "自由"这个字的积极意义,是源自个人想要成为自己的主 人的期望。我希望我的生活与选择,能够由我本身来决定,而不 取决任何外界的力量。我希望成为我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 意志的工具。希望成为主体,而......
民法上的善意恶意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善意和恶意的划分往往很大的影响着案件的责任判定,所以善意和恶意在民事案件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业内人士的注意。 【关键词】民法;善意;恶意;应用 一、研究背景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
详解加密技术概念、加密方法以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24
详解加密技术概念、加密方法以及应用 详解加密技术概念、加密方法以及应用 详解加密技术概念、加密方法以及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也就成为当今网络社会的焦点中的焦点,几乎没有人不在谈论网络上的安......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22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景观(Landscape)概念及其景观研究的进展,反映了人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的不断加深.本文试图从纵向探讨景观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从横......
走进新课程老师要有两个新观念
发布时间:2023-02-24
走进新课程,教师要有两个新观念 一、新的教材观: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在编写时,知识结构紧凑,逻辑严密。知识体系的编排,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课本中要传授给学生的重点知识一目了然。教材重在围绕知识点的推理、......
权力概念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1
" 权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不但困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也广受人们的关注,正如福柯所说:“在西方工业化社会里,人们最迫切而强烈地关心像‘谁实施权力?如何实施?对谁实施?’这样的问题。”[1] 一.“权力”概念综述 权力在......
浅析国际法的概念及其体系构成(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9
【论文摘要】一般而言,国际法是与国内法相对的法律体系,由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大分支所构成。为深入剖析国际法的内涵、外延及其体系构成,本文首先对国际法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与国内法体系之间的关系,在现有理论和实践的......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解析《爱上浪漫》中的实体隐喻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英语的实体隐喻研究已经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是人以体悟性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知觉、通晓的产物,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英国青年作家阿兰・德波顿的小说《爱上浪漫》中的实体隐喻,解释人们对隐喻理解的深层机制,有助于构建特定语言......
美国《隐私权法》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美国《隐私权法》的立法原则、适用范围、个人记录公开的限制和登记、公民查询与修改个人记录的权利、对行政机关的限制与要求、免除适用的规定、该法与美国《信息自由法》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研究和借鉴国外隐私权保护的法......
谈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之比较(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25
论文摘要:隐私权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和各国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通过比较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论文关键词:隐私权 宪法权利 人格权 一、隐私权的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发布时间:2023-02-21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从政治哲学视角解析民主概念 来 源自 教育 网 到目前为止,民主几乎已经成为政治世界的普世价值,之说以说是几乎,因为一些理性的学者是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即便如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2-12-13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试论法人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 法人人格权是与法人财产权同等重要的一项民事权利,它表现法人独立的主体资格,标志法人全部活动的总的评价......
解读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
发布时间:2023-07-08
广大朋友们,关于“解读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一、所得税新税法出台的必要性和出台时机。国际上,对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制度的国家非常少......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发布时间:2023-07-24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论我国物权法立法中的所有权体系 [摘 要]物权立法中,作为物权核心权利的所有权,其体系如何构建,学者们之间,以及与立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