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18 01:01:03
现代中国学术的命运与前途
时间:2023-03-18 01:01:03     小编:

" 【内容提要】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一大特点是用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和学术体系来重新整理中国古代学术,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新的反思。作者认为,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一系列西方现代学术概念或学科范畴,尽管含义并不固定,内容与中国古代学术也并非完全没有相通之处,但是从整体上说,它们代表的是一种与中国古代学术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其学科范畴体系能否直接应用于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之中是很值得疑问的。现代中国学术照搬西方学术范畴的行为,不仅造成中国人对西方学术本质的了解长期停留在肤浅的地步,而且促成中国古代学术伟大传统的人为中断,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关键词:中学,西学,科学标准

20世纪中国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学冲击的产物,对西学的回应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主要特征。这场冲击的影响之大,只要看一看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就足以明白了,那就是:今天,我们早已完全习惯于用西方现代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一切学术,特别是中国古代学术。比如说,我们已经完全抛弃了“中学”中过去特有的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完全采用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 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一系列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当我们谈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时候,常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是“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认识论(史)”、“中国政治学说(史)”、“中国古代史”等一系列学术范畴。这些范畴,甚至于包括今天人们用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思想史”这个范畴,应该说都是西学影响的产物。因为古人基本上从来不用这些范畴来形容他们的思想及其历史,而是用诸如经学(史)、理学(史)、心学(史)、禅学(史)、道学(史)、格物之学、训诂之学、心性之学、义理之学……这类学术范畴。

然而,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回应西学的方式真的是天经地义地合理吗?下面这两个事实也许有更进一步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我们今天所广泛接受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一系列西方学科,至少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都具有追求成为一门严肃的“科学”的主流特征。具体地说,希腊第一批哲学家就赋予了“哲学”(philosophia)这门“科学”求“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而苏格拉底以及特别是他的门徒柏拉图则更是深入地探讨了“哲学”这门“科学”棗episteme棗“方法”重于“结论”的特征。他们虽然重视哲学“经世”的价值,但即便是经世,也出于“德性即知识”的信念;到了亚里士多德,则对哲学这门科学作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即强调哲学是一门产生于人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出自于人的自由本性因而与一切实用的关怀无关的学术。于是哲学成为一门有着自己独立的逻辑、创造着独特的人生乐趣而不是以满足这门学问之外的人生、社会及政治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学术。希腊哲学家对于“哲学”这个范畴的理解和使用,影响了一直到今天为止的西方学术主流。19世纪中叶以来,很多西方学者都对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学术提出了严厉挑战,很多学者反对把哲学、伦理学等学科看作是一门“科学”,但是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脱离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来理解现代西方学术。正是从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今天所广泛接受的上述一系列西方学科,是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学术中所完全没有的学术传统的产物,而这些学科的概念及其含义也决不可以脱离西方学术的上述独特传统来理解。正因如此,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我们根据什么理由认为,我们可以把一系列产生于完全不同的学术传统的西方学科范畴,直接引进到中国古代学术系统中去,并用它来改造中国古代学术呢? 然而强调“中学”与“西学”的异质性,反对西方学术及学科范畴直接应用到中国古代学术中去,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忍受的。其中的原因不外如下几条:

一是认为中国古代学术当中也存在着大量与上述西方相应学科研究对象相一致的学术内容。例如中国古代有大量讨论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与西方伦理学的探讨对象完全一致,都可以称之为“伦理学”。对于其它学科(如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也存在类似现象;

二是认为中国古代学术虽然遵从与西方学术不同的思维方式,但这只能证明“中学”与“西学”在思维方式上有侧重点的不同,而不能证明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学问。例如我们可以谈论“中国哲学”有何特征,“西方哲学”有何特征;若是否认中国古代学问中有“哲学”,那么就失去比较中学与西学的框架了;

三是认为即使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对学术本质的理解与中国古代学者相近,例如柏拉图对哲学的社会功能的理解、海德格尔等人对“哲学”的理解等等就已与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问本质的一些理解颇为接近。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观点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必须指出,仅仅由于研究对象一致就把两种学问冠之以同样的学科之名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解。如果两种学术性质不同,即使它们的研究对象一致,我们也不能以同样的名称称呼之。例如,伦理学与宗教学说都是以道德问题为其研究对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学说可以与“伦理学”混为一谈。事实上,亚里士多德以来所正式形成并绵延不绝的西方伦理学,之所以一直与西方宗教学说判然而别,主要是因为它们代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理路。前者曾经是一门求知的“科学”,对道德现象的认知是它的主要任务,而后者则以价值判断为特征,其主要任务是解答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宗教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的各种劝诫和箴言,而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则是对各种道德真理的客观认知,道德劝诫从来不是它的主要内容;宗教学说向人们提出的直接要求是投身于人格的" 践履、灵魂的拷问和心理的训练,而伦理学向从事它的人们提出的直接要求则是以更加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辨;宗教学说必定预设若干价值作为其信徒们千古不变的永恒追求,而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则反对把任何一个现存的结论当作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的前提;伦理学也可以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来思考问题,但即便如此,它所提供的也只是对现实的深刻“知识”,而与宗教学说直接以解答人生的终极关怀为旨归不同。事实上,无论是西方现代一系列学科之名,还是中国古代的一系列学术门类,都不是某个人一朝一夕的发明,而是漫长的历史过程的产物,与这种历史过程相对应的是导致此种学术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其次,如果我们要把两种思维方式不同的学问都称之为同一种学问,必须十分清楚根据什么标准这样做。“中学”与“西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究竟属于同类学术内部的思维方式差异还是属于不同类型的学术之间的差异,我们似乎应当首先提出这样做的标准来。比如说,科学与艺术、宗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没有人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学术;如果有人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艺术和宗教,认为应按照科学中的学科门类来划分艺术和宗教,没有人不认为这是荒谬之极了。然而,有趣的是,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过的那样,古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逐渐发展为同时包括人文科学(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在内的西方学术,是作为严肃的“科学”追求发展起来的。我们也一向公认,对于“科学性”的追求不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流。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成份如儒、道、释,道家和佛教已被公认为是宗教,而儒家虽然不被人们称之为宗教,但其思维方式与道家、佛家并无二致,且正因为如此,魏晋以来的中国学者多从这三门学问的互补性中得到启发。既如此,我们根据什么标准认为可以把一系列在追求科学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范畴,应用到在宗教性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学术之中呢?在多数情况下,中国人一提到“科学”,就把它等同于自然科学,而对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性”往往是一无所知,本书用大量的事实来探讨了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性”,以及这种科学性不仅在中国古代学术中极其缺乏,而且即便在今天它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也是多么的陌生。

再次,尽管我们承认,象哲学、伦理学等一些西方学科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著作中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也颇不相同,多数西方哲学史家也承认很难给它们下准确的定义;甚至于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对“哲学”等西方学科含义的理解与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问”的理解颇为一致的哲学家来(如海德格尔、雅斯贝斯等人)。关于这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我们今天所已大量引进的一系列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含义以及西方学术的本质,只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结合那些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赖以生长和发展的西方整个历史文化语境来理解,才能真正理解之。需要指出的是:

(1)对于一些西方学术大家与中国古代学者相近的思想,我们要区别对待。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虽然重视哲学的经世价值,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他们处在希腊学术从发韧到定型的过渡时期,看到他们把哲学的经世价值完全建立“认知”的基础上,就会自然理解到他们心目中的“哲学”与孔子心目中的“学问”绝无可比性(关于这一点,我在本书论述“辩证法”的部分作了专门探讨)。又如,象马克思、韦伯等许多西方学术大家,他们强烈的现实关怀似乎与儒家学者“治国平天下”的关怀一样,但是他们在具体进行研究的时候遵从的是“科学”路径,与中国古代学者追求明确的实践效果的研究方式截然有别;

(2)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尽管在今天的西方有象海德格尔那样的人走到了与中国古代学术思维方式类似的境地,但是如果因此而认为这种思维方式代表着西方现代学术的主流,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盲目夸大了一些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与东方思想的相近之处,而对他们的学术与西方传统学术之间的连续性认识明显不足(这种连续性的内容我们将在下面涉及)。例如,象胡塞尔、舍勒、伽达默尔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尽管对传统哲学思维提出了激烈的批判,但是其思想与西方传统学术的连续性仍然是极为明显的;他们讲事实与价值不分,只是以之为一个认知性的“事实”揭示出来而已,从未把设计、论证、提供一套可直接用来指导现实的价值体系当作他们的主要任务。很多人试图以他们的学说来重新解释中国古代学术,以为总算找到中学与西学汇通的桥梁了,其结果往往只不过是把一些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硬凑到一起来罢了,让人哭笑不得;

(3)强调中学与西学的异质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否认这样的事实,即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的西方哲学中,有不少成份与中国古代学术中的不少成份是可以相通的,甚至其在思维方式上有相近之处。我们只是强调,对于历经两千多年逐渐形成的一系列西方学科范畴及整个现代西方学科体系,绝不能脱离西方学术发展的整个历史传统来理解。如果我们仅仅由于看到部分西方学者(如海德格尔等人)对于某个西方学科的理解或者个别西方哲学流派的某些思想与中国古代学术有相近之处,就认为可以以此为典型来理解整个西方现代学科范畴的含义,那完全是断章取义和割裂历史的做法。即使是海德格尔等人,他们的学术思想也不能孤立地理解,而只有从西方学术发展的历史境域出发,搞清西方学术几千年来发展的历史脉络,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

(4)任何一种学术传统都不可能永久不变,西方学术传统未来可能发生种种变化是完全正常的。我们都知道,越来越多的西方现代学者对西方现有的学科体系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如麦金太尔等),如果有人因此而猜测,西方学术(如哲学)未来将会发生更大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呈现出与中国古代学术更多的共通之处,那也并非完全不合情理。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有理由将西方现代学科范畴直接应用于中国古代学术中去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管西方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都是在现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现有的学科体系又是两千多年来西方学术中一种基础性思维方式,即认知性思维方式的产物。正是由于在中国古代学术中这种思维方式从来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中国古代学术才没有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诸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及其完整的体系。因此,即使将来有一天西方现有的学科体系特别是其学科部门的划分都完全解体了,也不意味着20世纪中叶以前所形成的西方学科体系可以直接应用到中国古代学术中去,更不意味着两千年来的西方学术与中国古代学术是一码事。

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为用西方学科范畴重新整理中国古代学术的行为辩护,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一个重要事实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学者正是由于在对几千年西方学术的传统尚无深刻了解的前提下,出于种种功利需要而“囫囵吞枣般地”引进了几乎所有的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导致了国人对于西方学术的本质长期停留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例如,我们看到,中国人习惯于把西方科学的价值局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改造现实的功能上,从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西方人从希腊时代就一再强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不能正确理解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那种观点:即哲学――包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价值在于它满足了人性自在的兴趣,体现了人的自由本性[2]。谁都清楚,希腊哲" 学家研究自然并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这个实用的目的,而出自一种自在的人性的兴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在我看来即使到今天为止也仍然有着震耳发聩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它表明西方人早在希腊时期就已认识到,学术研究虽然可能给社会现实带来巨大的功利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的价值在于为外在的社会现实需要服务,恰恰相反,学术研究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即对于人性的发展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举例来说,听一首好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不能庸俗地说歌曲的主要价值在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恰恰相反,我们必须承认歌曲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人性的一种张扬,体现为它所达到的那种境界。这种价值通过歌曲的艺术性体现出来,也仅属于这门艺术本身。另外我们还应认识到,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强调哲学研究的非实用性,强调它是“为学术自身而成立的唯一学术”[3],还意在强调学术研究应有自己独立的内在逻辑,这个内在逻辑就是学术研究在方法上的严肃性和合逻辑性[4]。我们还看到,今天中国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特别感兴趣,往往是因为觉得它对批判现实有用;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等大陆哲学流派的兴趣之所以远远超过对于英美分析哲学的兴趣,与20世纪初叶大批中国学人对于柏格森、叔本华等人哲学的浓厚兴趣一样,都因为这些西方学说与中国学者所最关心的人生价值问题有关。可见长期以来,中国人从来都是从他们自身“实用需要”的眼光出发来理解和接受一种具有超于“实用需要”之上的更高关怀的西方学术的伟大传统的。

现在我们要提出本书的主要论点之一: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正因为是以“求知”为内在理路,所以才会形成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史学……等一整套学科划分体系;中国古代儒家学术正因为以“做”为内在理路,所以自然会形成以“六艺”为核心及按经、史、子、集分部的学术分类体系。内在理路的不同,决定了中学和西学在分类上必然彼此分别,并且从其自身角度看均是合理的;无论以西学的分类方法衡量、肢解中学,还是以中学的分类体系去衡量、统摄西学(如马一浮)均是错误的。

20世纪中国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回应方式,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人对之作过真正清醒、严肃的反思。它的上述特征,以及时下流行的所谓“中学”与“西学”的比较,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假定,即假定了“中学”与“西学”属于同类性质的学问,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认为存在着“中国形态的哲学”这样一个事实,并以此为准进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所谓比较。在“中国哲学如何如何、西方哲学如何如何”这样一种时髦的说法之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或华裔学者)似乎好不容易找到了某种失落已久的文化自信。本书向这种长期流行的观点提出了严厉挑战。本书认为,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儒家学术,从整体上来讲,与古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逐渐发展为同时包括人文科学(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和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s)在内的西方学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尽管人们时常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与中国古代学术类似的学术思想,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二者之间不存在可比性;无论是用西方现代学术分类体系或学术范畴来分割和重新整理中学,还是用中国古代学术的分类标准或范畴来衡量西学,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涉及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来理解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传统的问题。我认为,尽管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传统一变再变,但是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是异常清晰的,其作为一个独特的学术传统的历史连贯性也无可否认。大体上说,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同时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学术是作为科学性质的学术发展起来的;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为日后西方学术和学科奠定的两个最基本的“科学性”标准是:一是求“是”,与求“应(该)”相对。求“是”代表事实判断,求“应(该)”代表价值判断;二是在实用的需要之外,还有独立于一切外在现实实用需要而存在的自在的学术逻辑;三是在实用的关怀之外,还有超出于实用关怀而存在的独特的兴趣和价值。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许多西方学者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异质性,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反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如哲学)是一门“科学”,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脱离两千多年来追求科学的历史传统来理解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学科体系及其含义。而且,许多西方学者反对科学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科学拜物教”所作的矫枉过正的言论;如果我们真的因此而否认或忽视现代西方学术与西方历史上的学术之间的连续性,未免失之偏颇。我们必须认识到,尽管现代西方学术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学术有了巨大的不同,但是从整体上说,它仍然是一系列思辨性很强的学术,在多数情况下它表达的是人类“认知的兴趣”(intellectual curiosity),体现了“方法重于结论”的基本观念,从而与中国人一向最感兴趣的人生或社会现实的“指导原理体系”大异其趣。这一切,无不深刻地体现了西方现代学术与传统西方学术之间的内在的连续性。

从整体上讲,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学术,和古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后来发展为同时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西方学术传统相比,区别在于:前者是实践性的人生观、价值观或世界观学说,而后者则是一种思辨性、认知性的学术;前者以提供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方案为目的,后者以求得关于世界的认知为宗旨;前者发挥的主要是信仰的作用,而后者发挥的往往是知识的作用。如果说,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成份(儒、道、释)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是宗教性思维方式;那么也可以说,西方学术的主流在很长时期内都曾是科学,其中主流的思维方式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由此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这两种学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从人类生活的实际需要来讲,科学和宗教代表着两种人性的两种不同的兴趣和需要,二者应当是互补的和并行不悖的。本书用大量的事实上来说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儒学说成是一种宗教性质的学说,但却绝不可能把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说成是哲学。与此相应的一个结论是,用西方学术或学科范畴来衡量中学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中学与西学的结合主要并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上的问题。那种认为为了吸收西方学术成果,就必须在理论上搞出一个中、西结合的学说体系的想法未必正确。

对中学与西学关系的重新定位,对于许多热衷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当头棒。例如,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与西学的区别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中学重人生,西学重自然;中学重道德,西学重知识;中学重直觉,西学重逻辑;中学重内心,西学重外物;如此等等。在张君劢、冯友兰、唐君毅、张岱年等一大批中国近代学者的著作中,诸如此类的话不胜枚举。这种观点表面上看来很有道理,然而稍加考察即可发现,中学与西学的这些所谓差别乃是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信仰或宗教学说与科学性质的学说的基本差别。试问哪一种信仰或宗教学说不重心灵、人生、道德,并在思维方式上以直觉为主?既然我们视科学重自然、重知识、重方法(逻辑)为当然,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说中学与西学的上述所谓区别,其实也是多数信仰或宗教学说与科学的主要区别,而并不是什么中学与西学之间独一无二的区别,更不能以此来反映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从这样一种角度来比较中学与西学,是不会结出任何有意义的果实来的。任何人都会承认,除了儒家之外,西方人长期信仰的基督教同样是重心灵、重人生" 和重道德,在思维方式上也是以直觉为主。当中国人口口声声要实现道德和知识、中学与西学相结合,以为只有与西方的科学相结合,中学才会找到出路时,我们完全可以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人认为基督教只有和西方的科学、知识相结合才是它的唯一出路呢?难道一种信仰性质的学说只有和知识、科学性质的学说相结合才是它的唯一出路吗?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很多人指责儒家学说不重科学,似乎是儒家的一大弊病,但却没有人认为与儒家学说同样性质的基督教不重视科学是一个弊病。

如果说宗教在人类多数文明中都存在过的话,那么可以说希腊以来一开始以哲学为代表,如今发展成为同时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西方学术,几乎是西方世界独一无二的成就,尽管在人类其它文明中并不是不存在这种学术的萌芽。但也正是这种学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对它的误解最深。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20世纪中国学者多半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但是却有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一系列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用冯友兰的话来说,中国古代学术虽无形式的系统,却有实质的系统)。长期以来我们一方面承认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另一方面却又说哲学这门很长时期内西方人心目中最高层次上的“科学”,在中国自古就很发达。本书强调了另一个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包括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一系列西方学科,不管它们今天的含义有何变化,当初是在严格“科学”的标准下成长起来的;至少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学者还普遍认为追求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是所有这些学科的共同理想。换言之,若是不追求成为一门科学,它们也就失去了作为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参胡塞尔,1999,1-7)。尽管这种“科学”的理想在今天的西方学术界已被普遍地扬弃,但是下述这样一种观点无疑仍然是成立的:衡量一门学问是否可以称之为“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不是看它的研究对象,而是看它的思维方式。我们今天虽然有大量诸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类的学科,但是这一事实充其量只能说明我们引进了这些西方学科之名,而不能说我们已经真的建立起了相应的学科。尽管这些西方学科本身的含义在西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可是肯定的是,它们的发展不是没有脉络可循的,也不是完全没有连贯性的。我们根据什么理由认为可以把在另一个迥然不同的思想传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学术纳入到一个在科学传统之下成长起来的西方现代学科体系中去呢?难道这些西方学科本身的含义尚不确定就是我们引进它们、用它们来改造中国古代学术的充分理由吗?

实情情况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在理解西方学术的“科学性”时,心中想的多半是其导致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个事实,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只有作为一门“科学”才能存在这个重要事实。换言之,他们仅仅关心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所导致的功利式的历史后果,而没有对于这些学术作为各门科学的内在逻辑本身给予足够的关注。这就充分表明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大肆引进西学、盲目崇拜西学的同时,对于西方学术的内在逻辑恰恰是非常缺乏认识的。本书考察了哲学这一范畴在西方的本义及其被引进到中国后是怎样被中国学者用自身的文化观念来“中国化”的,以此来证明儒家学说被称之为“哲学”是一种历史错觉的产物;本书关于“辩证法”及“形而上学”的讨论则旨在进一步揭示西方学术的科学特征及其在中国被误解的命运。

读者也许会问:强调这一事实真的很有必要吗?答曰:然。这一事实涉及到一个极为重大但却长期为国人所忽视的问题,即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指科学类型的学术)的独立性及其意义问题。正如我在本书所强调的那样,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并不是象中国人所说的是由于“重视”什么东西(诸如自然、外物、逻辑等)的产物,而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的内在逻辑和伟大的精神价值传统的学术。所谓独立的内在逻辑,指的是在一种“思辨的兴趣”主宰之下、视“方法优先于结论”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方式正如我在本书中所反复论证的那样,在中国从来都没有正式建立起来。但是在西方,正因为人文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独立的内在逻辑,所以它显示了自身存在的强大独立性,体现为它不可以用任何外在的社会需要来主宰、摧毁或淹没,体现在两千多年来它一直超然于社会、政治及经济现实而存在。从精神价值上说,两千多年来的西方学术虽然不是以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终极归宿为直接追求,但是这并不排除它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价值传统,因为它体现了人的自由本性,它体现了人性纯粹的、非实用的求知的愿望。正是它那伟大的精神价值传统,导致它几千年来成为无数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导致几千年来无数人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本书论证认为,这个传统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和儒学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分别,二者之间不存在高低上下之分,就象我们不能拿京剧的精神价值境界与物理学研究的精神价值境界来比较高下一样。与此相应的是,20世纪新儒家试图以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精神价值境界为准来统摄或包容西方学术的做法,和那些试图用西方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中学的做法一样,都是以一种学术的逻辑或境界为准来衡量另一种学术,是彻头彻尾的错误。

我们看到,20世纪中国学者对于西方学术的理解和接受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共同范式的支配下发生的,这个范式就是“现代化”,在现代化需要这个范式背后还有另一个更加根本的理念,那就是“救中国”的理念。后者既是现代中国的特殊命运的产物,也与中国学术两千多年来的理想有关。这就是说,本来并不是以实用的“国家拯救事业”为核心的西方学术,现在被中国人按照一种完全实用的国家理想来理解和接受了。尽管这样做从道德上无可厚非,在实践上也确实需要;但是这一不自觉的思维范式却导致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对于西方学术传统的严重误解,导致长期以来他们在从事西方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心中想着的总是如何用它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用它来找到“中学”的根本出路;导致他们在精神价值上不能真正认同于或参预到西方学术特有的、独立于一切实用需要的精神王国中去,不能真正体验到西方学术那种严肃的、科学的研究所带来的神奇的欢乐。我们非常不幸地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一方面获得了知识分子这个非常西方化的职业的角色特征,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完全不能进入知识分子这个职业角色所应有的心态。来自传统的“士大夫心态”,来自现实的“治国平天下”理想,使他们虽然获得了知识分子之名,做的也是与西方知识分子类似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是在精神价值世界却与后者有天壤之别。即:他们把西方学术原有的“文化理想”转化为“国家理想”来理解和接受,他们心中失去了对西方文化理念中所包含的永恒价值的体验,只有国家利益这个世俗价值。然而由于从理论上说,对于什么是真正行之有效的中国现代化之路,乃是一个永远也说不清的话题;从现实上说,现实的国家现代化之路也并非完全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同时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于是这就导致20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价值世界里一直漂漂荡荡、无家可归,至今迟迟不能正确地定位自己。

当然,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精神上不能定位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他们对于西学的误解或他们的“士大夫心态”也是片面的。此处还有另一个更加可怕的现实,即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中国人在不自觉地用他们自身那个“如何使中国现代化”的世俗理想来曲解西方学术的同时,还同时自觉地进行着另一个巨大的工程,即自觉地引进西方现代学术范畴来解构中国古代学术" ,并在此同时人为地摧毁了中国古代学术的伟大传统,这是导致他们今天找不到精神家园的另一重要原因。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两千多年来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学术,也是一个有着内在的独立逻辑和崇高的精神价值传统的学术,20世纪中国学者正是在引进西学的过程中摧毁了这一伟大传统的。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不是我们用西方学科范畴解构中国古代学术所致吗?前面我们曾谈到中国古代学术有自己完整而独立的分类体系,从“六艺”(或称“五经”)的形成,到经、史、子、集的确立,不是没有它们的内在逻辑根据的。《四库全书》的文献分类方法在领域划界方面有与今人一致的地方,但是其根本精神与今人绝不相同。今人将经、史、子、集的分类系统彻底打乱,按照现代西方学科分类系统所划定的领域,将其重新归类,即按照文、史、哲、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教育……等领域划界分类;例如将《诗经》归入“文学类”,《尚书》归于“政治学类”、“三礼”根据情况可以分别归入“政治学”、“伦理学”、“文化学”等类;《周易》似乎应归于“哲学类”或“杂类”,《春秋》应归于“历史学类”,等等。这样做表面上看很合理,但实则不然。因为它严重忽视了儒家学术分类思想的一系列内在依据的根本合理性:

首先,儒家的学术思想将“六艺”或“五经”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十三经”实际上可以化归为围绕“六艺”或“五经”的分析、阐述之作:《春秋三传》是阐述《春秋经》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均是说明“礼”的,此外《论语》、《孟子》、《孝经》乃是围绕“六艺”或“五经”的议论或进一步发挥,《尔雅》及一系列“小学类”著述则是对“五经”的文字阐述。无论古文经学还是今文经学,无论是义理之学还是考据之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均是围绕“五经”或“六艺”展开出来的。孔子弟子中有七十二人身通六艺(司马迁语),实际上他已把“六艺”当作彼此相辅相成的学问而不是人为的分割开来,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说的正是此理。自汉武帝置五经博士始,唐孔颍达著《五经正义》,至明清之际以《四书五经》为科举取仕的教科书,历代儒者均视“五经”、“六艺”为一整体,莫敢偏废。如今按西方学科体系将“六艺”归入六门不同的学科,使之分为六门不相关联的学术,从学理上看固无不可,但“六艺”或“五经”内在的关联和整体性则遭到了忽略,而在儒家学说史上,这种内在关联和整体性恰恰具有特殊的意义。

其次,在儒家学说史上,“六艺”或“五经”一直处于群学之首、万学之源的特殊地位,按照这一思想,一切古代其它领域的学问均可视作围绕、阐述“六艺”、“五经”的某一方面,或以“六艺”、“五经”精神为依据的产物。《庄子·天下篇》讲到古人的“道术”“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晋绅先生多能明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也就是说,诸子百家之学可视为“六艺”内在完整精神的分裂或延伸。这种观点颇能代表儒家的立场。刘歆《七略》将“六艺”置于首位,也反映这一立场。至于经、史、子、集的分类方法,本身已包含着一切学问均必须以“经”为宗的原则。“经”者,常也;而“六艺”或“五经”乃是经中之“经”;故而近世学者马一浮有所谓“六艺赅摄一切学术”、“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之说;并论证认为,不仅群经可归为“六艺”,诸子可归为“六艺”,而且整个四部均可归结为“六艺”之学。即使从今天的学科分类领域来看古代学术中的方方面面,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如古人的史书可看成《春秋》经的延伸,政治思想可看作《书经》精神的产物,文学、艺术可看作“诗”、“乐”精神的体现,等等。古人注经、释经、解经,以《五经》或《四书五经》为取仕标准,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能精通“五经”或“六艺”,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他们不能做了。如今按西方学科分类系统将经、史、子、集的分类打乱,将诸经和其它所有的古代学术相互并列、不分高下地混同一气,其结果必然歪曲历史,歪曲儒家学术界思想的精神实质。

儒学之所以形成以“六艺”为核心的分类体系,显然与儒学求“用”的精神实质密不可分。所谓“学以致用”,这里的“用”我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以学治己”,“以学治人”,“以学治天下”。“治己”是内圣,“治人”、“治天下”则是外王。具体说来,儒家所谓的“内圣”,又至少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内心的精神境界。所谓“致中和”(《中庸》),“浩然之气”(《孟子》),所谓“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中庸》),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 逾矩”(《论语》),所谓“大中致正之极”(张载《正蒙·中正篇》),“所过者化,所存着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章句 》)……均是描述通过修身所达到的圣贤所独有的精神境界。二是做人的德性。《论语》中所讲的“仁、义、忠、信”,“恭、宽、信、惠、敏”,《大学》中所谓的“明德”,《中庸》中所谓的“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此外还有《五经》及历代儒者们所讲的“主敬”、“至诚”、“敬德 ”、“致中和 ”……无不是儒家追寻德性的体现。三是处理人伦日用关系的能力。这些人伦关系在儒家中被分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关系,《中庸》称之为“天下之达道”,《大学》中则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论语》中“乡党”一篇详细记载了孔子在各种日用场合下“动容周旋无不中礼”的情景,成为后世学者仰慕的楷模。这里“内圣”的第三个层次即处理人伦日用关系的能力实际上也可纳入“以学治人”的范围,因为它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精神。

儒家“以学治天下”的精神,严格说来在西方哲学,及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并不存在;其实在西方社会科学学说中不仅没有“以学治天下”之精神,也同样没有“以学治己”和“以学治人”的精神。但是在儒家学说中,正是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不仅构成了它的实质,而且决定了“六艺”在一切学问中所有的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是因为“六艺”,或者更准确地说,《诗》、《书》、《礼》、《易》、《春秋》五个方面的经书(《乐(经)》书久已亡佚)都是经过了几千年、至少也有数百年到孔子时才完成的,它们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唐虞三代以来几千年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能代表中华民族全部生活的最高精华和最深刻的经验结晶,而且也能涵盖中国人生活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正是如此,古人强调一切学问均从“六艺”或“五经”出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六艺”所具的“用”既有相互分工,又有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趋向: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篇》)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挈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

《春" 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

《春秋》论十二世之事,人道洽而王道备。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相为左右,以成文采。(《春秋繁露·玉杯》)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而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周易·系辞》)

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同上)

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六艺”之“用”的理解,更具体地说,就是对“六艺”在“治己”、“治人”、“治天下”方面所具有的用途的部分经典总结(这里所列出的只是其中极少数一部分,但也足以说明问题了)。

与求“用”的精神实质相联系,儒学在思维理路上以“做”(doing)为重要特征,而这一点也是西方哲学及西方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所不具有的。所谓“做”的内在理路,这里指的是学者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儒家学说中“做”的特征是由其“以学治己”、“以学治人”、“以学治天下”的精神决定的。具体地说,所谓“做”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概括地说,则可以分为内圣和外王两个方面,“格、致、正、诚、修”属内圣,“齐、治、平”属外王。如何内圣?内圣就是修身、正心,就是“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语),就是“克己复礼”(孔子语),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语),就是“主敬”、“静坐”;《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 》),可以说很好地概括了儒家修身时的态度;《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澳》),是对君子修身方式的恰当概括,《大学》引之;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文言》曰:“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此外历代学者所谓存心、养心、格物穷理、居恭处敬等思想莫不是关于内圣之方式的。尽管对于如何外王历代学者说法不同,但没有人否认内圣是外王的基础,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从正心修身为前提。

有人说,中国古代学术特别是“六艺”中文、史、哲不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分,这导到了中国科学没有发展起来,似乎是儒学的一大弊病。然而事实上,这种“混淆不分”是由中国古代学术内在理路决定的,是完全合理的,我们不能以现代科学有没有发展起来来评判这一现象。如果说西方社会科学学说是一种“理论的兴趣”,那么也可以 说中国古代儒家学说是一种“实践的兴趣”;如果说,“西学”以“求知”(knowing)为内在理路或思维方式上的根本特征,那么也可以说“中学”以“做”(doing)为其内在理路或思维方式上的根本特征。如果我们把“治国平天下”当作“政治”领域的事,把“齐家”当作“伦理”领域的事,把“正心、修身”当作儒家的“人生观”,那么于此很容易发现,在“知”的理路上必然会彼此区分开来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所探讨的领域,在“做”的理路上却必然会紧密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否认这一点,就否认了儒家学术思想的一些根本要点。这是因为:

首先,从“做”的内在理路出发,修身之学和伦理之学不可能区分开来。一方面,人不修身就不可能“齐家”,一个没有修养的人不可能处理好家庭关系;另一方面,修身亦不是在“空”中进行,而是要在家庭关系中,在处理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一系列关系中修炼自己。

其次,从“做”的内在理路出发,伦理之学不可能和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之学区分开来。这是因为,一个人要担当天下国家的重任,必须具备相当高的德行,有极深的修养;如何才能达到这种修养和德性呢?要从“齐家”、从处理人伦日用关系出发才能达到。因为这些关系是人一刻也离不了的,若是连人伦日用关系都处理不好,又怎么能够处理天下国家之大事呢?

最后,从“做”的内在理路出发,人生观、方法论和世界观三者不可能不联系在一起。因为“我”的目的是“做”,“做”是为了人生、事业,为了安身立命,这就涉及“人生观”;“做”的时候想要“继天立极”,想要“与天地参”,这就自然涉及到“世界观”;“做”的方法,修身养性、立功立德之类常被今人称为“方法论”。“做”是一个“枢纽 ”,把上述三个方面自然联系到一起来;但若认为这种学问中有独立的、可作为学科对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则是错误的,因为这是一种“做”的学问,不是一种“研究”和“求知”的学术。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学术在被用西方学科范畴解构以后,会导致中国文化传统的人为中断和中国人精神价值的失落了。这是因为: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中国古代学术,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践履为特征的、信仰性质的学说,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厉、持久而漫长的人格训练来确立道德的理想和人格的伟大信念。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所谓“正心诚意”、“求其放心”,所谓“格物穷理”、“致良知”,无不是针对心理训练而发;历代儒生都反对视道德为知识,故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之分,有“知行合一”之说,其原因正在于道德的进步非知识所能解决;与此相应的是,历代儒家的师徒相传都是“以心传心”,强调传的不是知识,而是严格而独特的心灵训练方式。这样一种践履性的学术训练过程的合理性,我在本书“儒家学说是哲学吗?”部分已经论证过,此处不用赘述。然而20世纪中国学者所做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把这一伟大的精神价值传统强行纳入到一个儒家曾一再反对的、以认知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学术和学科范畴(如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等)中去,从而把儒家学说自身原来包含的最重要的部分――践履的过程,心理训练的过程,“正心诚意”、“求其放心”的过程――几乎完全抛弃了。

今天的青年一代,当他们读《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等一系列反映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著作时,他们再也不象古人那样“熟读”、“玩味”并做“切己”的功夫了,再也不把“正心诚意”、“求其放心”、“知行合一”当作对自己当下的严厉要求,再也不曾认为诸如此类的人生践履和心理训练是他们的当务之急了。这难道不是《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这些成果成为青年一代学习古人思想的唯一渠道的产物吗?想当初,当《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等这一类著作第一次在中国学术舞台上出现时,曾经使无数人欢呼雀跃,以为总算找到了中学与西学沟通的桥梁了;然而今天看来,在这种用西方学术范畴肢解和切割中国古代学术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局面,即在诸如“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政治学说史”等按照西方学科范畴整理出来的新型学科的过程中,我们感受不到来自一种独立的学术传统的内在逻辑,也难以体验到来自这种逻辑的巨大魅力和一种崇高的精神价值世界。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是这样在学习和模仿西学的过程中一步步埋葬了自身的伟大传统,一步步摧毁了原本为任何一个中国读书人应有的信仰和价值的源头,一步步使自身的精神家园陷入于可怕的深渊,走到了今天这种穷途末路、无家可归的境地。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现在我将本书的内容及结构作一大致交待。本书除“导论”部分外共有8篇,它们大体上大约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以下3篇构成:

▲ “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

▲儒家学说是哲学吗?

▲儒家学说是宗教" 吗?

这三篇的内容相关联,即以儒学为例来讨论中国古代学术在性质上的定位,认为儒学作为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成份之一,被称之为“哲学”值得怀疑的,并认为儒学本质上与西方宗教传统而不是西方哲学传统更接近。其中第一篇讨论“哲学”范畴的含义及其被中国人误解的过程,后两篇主要讨论儒学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

第二部分由以下4篇构成:

▲殊途何必同归?――来自ontology的启示

▲“辩证法”与西方学术传统

▲ “形而上学”:中国的?西方的?

▲理解西方两千年多来的“学统”

这一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以本体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等若干范畴为例来讨论西方学术传统的本质特征,指出这一学术传统的本质特征迄今为止对于中国人来说仍然是极其陌生的,由于它与中国古代学术传统不属于同一性质的传统,因此将中国古代学术纳入到西方现代学术分类体系中去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四部分即本书最后一篇:

▲中、西结合何其苦?——从新儒家看中国学术未来的方向

本篇以现代新儒家在中学、西学结合方面所做的失败的理论尝试为例来,试图对本书的思想作出全面总结,并对“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未来中国学术的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若干总结性的说明,认为中学与西学的结合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等等。

注释:

1、本文为拙著《“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一书“导论”部分。

3、同上。

4、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一书第六篇第3小节对于学术研究的“科学”标准作过探讨(1139b15-35),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早在他之前也深入探讨过这个问题,体现他们对地“辩证法”的思想中,参见本书论辩证法的部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命定”与“变命”:明代士人命运观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命定论”和“变命论”是明代士人持有的两种命运观:“命定论”强调安于现状、否定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动改变命运,这一命运观的产生与士子求仕不得、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下的优胜劣汰等在积极进取后无所得的现实无奈际遇有关;“......
现代工业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发布时间:2013-12-17
" 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历史命运的认识不断深化,而社会主义事业本身正是在这种从不间断的反思和革新中走向辉煌。过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苏联和东欧国家社......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发布时间:2023-07-10
" 政治学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又是一门以研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应用性学科,对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价值。因此,政治学在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现代思想交替演进与传统文化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3-04-15
现代 中国 思潮演化具有“交替式”演进的特点。所谓交替,一是“交换”,一是“替代”。一个思潮不会在它的顶峰期间驻留太久。宛如海潮的推进,一旦到达颠峰,随之下降,接着另一个思潮取而代之,奔逐新的峰顶。可以将这样的现象称之......
浅谈现代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传统 现代化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
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 要】在当今化学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以更好的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是化学教师应该关注的......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7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现代派小说也受到了......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7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5 阅读: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23-01-28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一、后现代语境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后现代......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问题与途径
发布时间:2023-05-23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在传播中发展演变,传播对于书法艺术来说也是一种创造,中国书法史也是一部书法传播史。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基础是中国社.........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发布时间:2013-12-19
作者:尹鸿  一、后现代语境  本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中国人从中世纪的蒙昧中惊醒后,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和文化成果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交响乐、芭蕾舞、西洋绘画、古典文学名著,成为一种时尚,抽象艺术、朦脓诗、荒诞剧......
两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家的不同遭遇和命运
发布时间:2023-04-13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时空坐标里留下一条轨迹,往往这个人和另一个人的轨迹在某时某地有个交点或有一段重合。过了这个交汇,两条轨迹又开始各奔东西,造成每个人生的不同精彩和悲哀。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吴大猷与周同庆就是这一情形。吴大猷和周同庆都生于1907年,吴大猷9月29日在广州出生。他的父亲是1901年满清举人,1909年他全家由粤搬迁至天津,随后父亲去吉林做官,不幸因关外大疫,卒于1911年。其后,举家重返广.........
当代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23-07-07
【摘 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和独特性,所以他们的成长发展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大学生们承担着各种生存和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们难于适应对剧烈变化的社会环境,于是开始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6-12-12
引言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无疑为原本枯燥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而且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发布时间:2022-11-02
先秦儒学,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思想形态,要想深入准确地认知它的内涵,就必须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追根溯源,对其形成的 历史 进行认真的探讨。本文拟从“有典有册”的殷商文化入手,通过祖与帝、德与天、仁与礼、性与命等四对先秦重要 哲学 范......
中国现代艺术体操教学的发展与趋势
发布时间:2023-06-10
摘 要 艺术体操是手持轻器械,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性的体操运动。现代艺术体操融合了芭蕾,现代舞等众多舞种的元素,使得艺术体操更有美感和吸引力。但是中国艺术体操的发展并不容乐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艺术体操在......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9-11-11
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轻松地得到我们需要的大部分信息,从而使语文教学做到大容量、高质量、多视角。首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资料不再是相对固定而无法增补改变的了。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编人新的语言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将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论留白艺术在现代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 要: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小说、散文等现代文也像绘画、诗歌一样,会大量运用留白艺术。如果注重较好地利用作品中的留白,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补白,不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对现代小说、散文似乎“一看就懂”的误区,而且还能极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2
引言 计算机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极高水平的结果,是横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以计算机......
现代工业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发布时间:2017-06-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中国现代工业设计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有着明显差距。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传.........
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3-22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内容及方式也必须随着改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到底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笔者试从教师的“会用”,“致用”和“用好”这三方面加以论述。一、教师要“自己会用”首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现.........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07-27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
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中国水土保持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为了拯救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国在水土保持研究上面进行了多年,水土保持类型,特点等问题已经基本掌握,现以针对我国现有水土保持问题进行技术开发,由于在1970年,确定将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方面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到......
现代性、後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3-06-26
" 摘要:现代性是在欧洲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以科学和理性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後现代主义是西方对现代性的又一次启蒙,是现代性的延续和调整,它是对现代性弊端的批评,而不是对现代性的终结。现代性是唯一的,并不存在与西方......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24
现代科技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发展,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密不可分的。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的影响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教学
发布时间:2022-12-29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把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快速地传送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数学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使数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发布时间:2022-07-22
"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 素质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
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现代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科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的运用起了不可替......
玻璃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3-13
摘 要: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众多的设计材料,玻璃,经久不衰的广泛运用,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在现代环境艺术中大量的运用和发展,无论在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中。玻璃不单单是一种材料,丰富多彩的制作和加工工艺,是极具表现力的一......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30
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几何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系统性,有独特的特征与规律,是由数到形的过渡,也是由计算到推理的过渡,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严谨的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使得正处于认知初级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中......
关于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发布时间:2022-07-24
论文关键词:现代传媒 传媒生态 中国 现代性 论文摘要: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在相应的现代传媒的现代性中萌发和生长的。现代传媒在中国文学现代性生成中的作用表现在:它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和方式,而且还给予中国文学现代性以具......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布时间:2017-01-20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甚至制约着课改的推进。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3-06-28
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和湖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青年论坛于2014年9月20-21日在湖南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与接受及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从个案到现象,从具体的实证性调查、文本的细读到理论的思考,从近现代到当代,从印刷文学、传统媒介到新媒介全部都有涉及,显示了中国现代文学青年学者应有的研究水平和不俗的实力。一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布时间:2023-02-05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并不必然导致课堂的有效,真正有效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必须是体现语文性的,必须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在《孔乙己》一文的教学中,基于学生的思维,借助于现代教育技......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发布时间:2023-04-27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人生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对待中国古代哲学的态度,有人认为应当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完全归咎为传统的哲学思想,主张全......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发布时间:2017-01-20
摘要:在现代文学现代性的大局环境下,众多文学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现代文学现代性内涵的逐步完善当中。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希望通过文明的重塑来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进而逐步丰富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2-05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运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运用 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不......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发布时间:2022-11-05
   一、改革开放是关系到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历史性选择许多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上遭受重创,甚至亡党亡国,归根到底就是没能正视历史条件的变化,创造性地应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则是在不断地回应时代的挑战中,科学地总结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实践而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不断地科学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变化中,.........
我国民法现代化前瞻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民法现代化前瞻 我国民法现代化前瞻 我国民法现代化前瞻 [摘 要]民法现代化与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渐进的变革过程。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关键是民法的活......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启蒙 断裂 反思 理想的现代性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4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我主要谈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新文学终结,另一个是“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这是两个大的理论和历史的问题。后面结合一些具体作品谈四个小问题:一个是底层文学的问题,一个是非虚构,另外两个是官场小说......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3-05-20
关键字:大众文化 文学的命运 知识阶层 随着商品经济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问题日益受到当今知识阶层的关注。在电影、电视、录像带、录音带以及触目皆是的通俗读物面前,文学如何安顿自身呢?是汇入“大众......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有的传统教育模式。 探究式学习、启发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改善了教学效......
中国宪法学的学术使命与功能的演变(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3
2008年对中国宪法学界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一年: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在拨乱反正中诞生的1978年宪法颁布3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单从时间上看,宪法学传入中国已有一个世纪......
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关键词:现代艺术......
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
发布时间:2022-07-24
【内容提要】 普通话写作建构了现代文学的特定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方言作为规范之外的文学话语形式,具备特殊的审美品质,是对汉语写作特定性和普遍性的消解。它从非意识形态的、经验的、生命的角度与世界对话,更强调存在的本真性和......
近现代东西文化互动中的生命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10
" 第一节 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东渐 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创造进化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讲课获得巨大成功,从而名声大振。除哲学外,他在文学方面也有(如数学)还有精深......
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发布时间:2013-12-17
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精品 源自数 学科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
走近中国现当代艺术
发布时间:2022-09-27
近些年来,无论中外,收藏家追捧现当代中国艺术的热情越来越高。去年11月30日,苏富比在北京举行了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共呈现56件拍品,获得空前反响。在现当代艺术品中,尤以水墨画作的发展趋势最为迅猛。不难看出,中外收藏家对于......
现代艺术与美术教学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现代艺术的基本特征1.推动经济市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经济发展的车轮也在不断的前行,人们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观、精神品味等需要也都有所提高,这也推动了艺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市场也逐渐成形,经济市场的存在是一种形式,而现代艺术才是推动经济市场发展的核心,因此说,现代艺术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有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现代新经济学革命思考
发布时间:2014-01-07
内容提要:本 论文 对 现代 经济 学基本理论革命提出了全新的构想。首先提出用财富的概念替代传统经济学中产品的概念,尝试从根本思维上取得经济学 发展 的新突破。然后革命性地提出用创造、实现、分配、使用的新四分法取代萨伊和穆勒生......
为贫困群体铺就改变命运的坦途
发布时间:2022-12-21
春天的阳光虽然灿烂,却比不上公平正义的光辉照耀神州;春天的生命虽在萌动,却比不上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时代。习近平同志在今年两会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要“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
中国核工业的时代命题
发布时间:2023-03-01
六十华诞 叩问梦想 中国核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就体现了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是大国地位的象征性标识。 未来30年,中国核工业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国际上拥有更加强大的话语权?中核集团如何在第三次创业中实现“中核梦”?......
简析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形成原因破译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国学教育运动;原因;解释 论文摘要:现代中国国学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它是苦难而命运多舛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目睹国难日深,国学地住日趋微贱,社会道德人心日渐消沉,而西方思想文化长驱直入极显强势......
现代城市建设中的环境艺术发展前景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4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意识领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设计领域,我们发现在新的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受到社会......
国外现代艺术的引进与传播
发布时间:2013-12-17
国外现代艺术的引进与传播 国外现代艺术的引进与传播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国外现代艺术的引进与传播 在新文化运动倡导写实绘画之际,西方现代艺术已经通过一些报刊、杂志......
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探究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行,科技不断发展中,信息技术深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科技被运用到了教育和教学,把现代信息技术巧妙运用到教学中,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重要工具。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成为了现......
英国的工业化与小农户的命运
发布时间:2014-01-07
【 内容 提要】人口普查数据证明英国的小农户并没有因 工业 化的完成而消失,而是相反地与工业化同步 发展 ,重新获得了自身发展的动力,并通过先进技术的 应用 对英国 经济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英国革命以后的小农户从性质上讲已不属于传......
浅析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中国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 中国 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 化的新的 发展 阶段。”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拓和深入,是关于现代化 理论 与实 践的划 时代 创造;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一个现代化中国的蓝......
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理论的异同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20
引言 我国是文学大国,从《诗经》到《论语》,从汉代乐府到南北朝诗歌,从李杜文章到元朝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数量浩如烟海; 上至言官大夫,下至歌姬弄臣,都为文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而这种文学创作一直延续到今天。......
简析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化学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发布时间:2022-12-11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也随之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主要内容,各学科教学掀起了一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潮不可置疑,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
中国革命的艺术阐释
发布时间:2023-02-03
[中图分类号]:J722.211 [文献标识码]:A 秧歌剧是中国现代革命艺术的典型,透过这一艺术形式,可以感性的看到中国革命的内在动因以及取得成功的必然性。《历史舞台上的秧歌剧》就是以“镜子”来阐释中国革命文化道路的著作。该书是......
浅谈中国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7-02-08
1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 隋唐时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楷书在这一阶段达到了高度的成熟和普及,涌现了一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名书法家,唐代书法家的字迹大多都是以碑刻的形式保存下来。中国的汉字源远......
中国现代文化与欧美波普艺术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5-20
中国现代文化与欧美波普艺术的关系 摘 要 本文从分析波普艺术在中国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对中国波普艺术作品与欧美波普艺术作品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中西方波普艺术的共性和个性。 关键词 波普;优化融创;散点透视 ......
中国的后现代法学研究及其前景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7-2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最重大的学术理论之一,不仅迅速波及全球,而且几乎影响到所有的学科领域当然也包括法学。在这样的知识背景下,中国法学如何应对后现代的挑战是每一个注重中国法学理论建构的人不得不面对、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诚然,进行中......
“互联网+”时代下美育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1-22
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习中,对历史的整体性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将历史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1.美育的含义 关于美育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1)-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2
论文摘要:本文从地方的案例来考察现代国家构建的两个主要层面——现代行政科层制发展与社会生长的历程,厘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转型历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作者认为,由于中国发展的复线状态,使得学术界在解释和研究中国问题时往往......
初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要: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定的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 本文试图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研究,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索,从以下三个方面揭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本质特征,这三个方面是:一、“被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为“自觉现代”的文学;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表现出充分的......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 要: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传统装饰也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底蕴。环艺设计注重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传统装饰艺术不仅为我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是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如何正确运用传统装饰艺术,使它与时代相得益彰,洋溢生......
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4-19
"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思想的理解,将传统的军事体育教学模式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军事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结合作者在军事体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体会,从现代教育技术对军事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科学化;......
浅谈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
发布时间:2023-02-07
浅谈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那么传统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有哪些呢?1有效整合资源,拓展延伸服务道路运输企业大多具备了仓储、运输等各种资源,但这些资源按原有模式运作一般都较为分散,业务较为单一,整合分散资源是道路运输企业向物流发展的前提和走出困境的关键,同时,拓展延伸服务是发展的基础。2广泛开展合作,努力完善道路货物运输网络物流业的发展,不是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能独家包打天下的事业,需要企.........
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2-0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特别是受到经济领域各个行业的青睐。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积极提高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企业管理;作用;应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于高数项目化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11-08
" 论文摘要:项目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高等数学的项目化教学中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会......
现代网络通讯产生前的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基础
发布时间:2013-12-18
现代网络通讯产生前的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基础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基本上都是农业社会。即使以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如果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它诞生时算起,也已经有500余年的历史,其间,至少也有250余年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
探析中国政府责任与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16-07-13
本文是一篇管理学论文,主题为中国政府责任与实现途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政府责任的内涵 责任一词有三重涵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其二,份内应做之事;其三,做不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承担的过失。第一......
民国馋人们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3-03-29
我最近很惆怅,医生对我说,胆囊里长了结石,大,须开刀。 为什么会变大? 医生说,因为你吃太多,吃太好,吃太油。 我很不服气。以我这食量和馋劲儿,简直不值得在我崇拜的老先生们面前一提。 比如文学界的鲁迅先生,吃辣吃......
论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推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很多人觉得论文很难写,其实不会,只要你清楚自己的选题,收集好材料,一般就很容易了。以下是由查字典论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论辛亥革命对中.........
分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 在艺术文化史......
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于 1917 年,一直发展到现在,并且也在继续发展。但是区分开来看,自最初发展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自新中国至今,是当代文学的历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中国......
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20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在华夏民族内部沧海桑田巨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中国现代文学利用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形式阐明现代化的科学民主思想,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中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一脉相承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利弊共存。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创设情境,可形象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但过度应用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实践教学。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利弊[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2-0093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8
近些年来,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重要发展阶段,新的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研究价值,自从中国现代文学创生以来,就与现代传媒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而又彼此共生。因此......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浅析
发布时间:2023-01-01
摘要: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现代文学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功于现代传媒的影响,其是通过期刊、报纸、杂志、广播等传媒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现代传媒不但强化了现代文学的传播,也是现代文学质变的重要添加......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浅析
发布时间:2023-02-11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也要顺应社会形势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教学改革进程,全面实现教学的现代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肩......
浅析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现代陶艺
发布时间:2022-11-19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思潮 现代陶艺 本土性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现代艺术思潮影响下中国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的本土性,并分别从艳俗艺术风格的独特性、装置艺术风格的超越性、新表现主义风格的原始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简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布时间:2016-12-12
根据新课改的小学语文课标规定,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教师应当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帮助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思考,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使学生能够拥有开阔的写作思路,自主地进行选材,无拘......
“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实质,是其理论形式和实现方式,而且上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构成内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并提升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设计,.........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一、艺术文化的转型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论中国艺......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2-16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我国现今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飞速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与各个领域的融入创新带来了可能。就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而言,虽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使现代环境艺术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盲目跟风,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实际设计运用中不能符合现代审美理念,这就要求在进行设计创新时,设计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意识,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