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之践行

“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之践行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9-11-06 19:01:41
“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之践行
时间:2019-11-06 19:01:41     小编:

【内容摘要】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17位教师参加了由俄罗斯知名导演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彼得罗夫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樱桃园》的排演。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示范演出,《樱桃园》的中青年教师身体力行,以扎实严谨的创作态度,为观众和学生奉献了一台充满诗意和学术活力的作品。作者以自己参与演出的实践经验,通过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建立学术自信等方面阐述了对于《樱桃园》的表演创作探索。

【关键词】《樱桃园》 表演创作 文化差异 剧本翻译 台词处理

自2009年以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进行教学改革,院长徐翔要求教师“既是知识渊博的教授,也是舞台上神采飞扬的艺术家”,进行“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的探索。2014年盛夏,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17位教师参加了由俄罗斯知名导演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彼得罗夫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樱桃园》的排演。众所周知,对名剧的诠释是有难度的,《樱桃园》作为世界戏剧艺术的巅峰之作,更具学术难度,这无疑给教师的创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国内知名导演徐晓钟、林兆华均导演过此剧。在以往的演出中,不同的演员对各个角色的诠释以及个性化的处理不尽相同,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面对一个个经典的角色,时常“折磨”得大家寝室难安,夜不能眠。如何拉近自己和角色的距离?这是每个演员在创作过程当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回头看去,在创作过程中,每一次痛苦的、自我折磨式的思辨,对演员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提升。演员创造人物形象化身为角色的过程,就好比是一个恋爱的过程:爱上一个陌生人(角色),彼此从生疏、相识、相知,再到熟悉、默契、亲密无间、水乳交融、心灵相通、互为彼此(化身为角色),解决“演员――角色”的矛盾是一个既痛苦又有成就感的过程。角色就像演员的爱人,演员的创作就是追求爱人的过程,总会经历一个刻骨铭心的、从挫败到成功的过程。下面,笔者总结《樱桃园》的排演,其难点主要体现于几个方面。

一、文化差异给准确解读剧本带来的困难

首先要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才能对剧本进行准确无误的理解。有些中国剧本曾经一度被西方观众误读,甚至有国外剧团创作的《雷雨》中,剧中人物还都扎着清朝的小辫子……我们是否也常犯这样的初级错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对彼此的解读都会有偏差,往往会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基础,以自己对作品的主观认知替代剧本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以至于造成不准确、误读甚至歪曲的诠释。每次创作初始,尤其对外国剧目需要深入了解的东西太多,需要探求的未知领域太多,对剧本所提供的国家的人文背景、社会环境、民俗风情、文化特性等要有深刻、透彻、全面的理解与认知。如果没有这一点为基础和前提,演员不可能准确地理解剧本、诠释人物、揭示角色精神世界。知名社会人文学者霍夫斯坦特对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有差异,因为他们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如不首先解决文化差异的问题,作为生活在东方的现代人,与俄罗斯人没有“共同的心理程序”,没有相同的社会经验,也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维方式,不可能透彻理解其在100多年前发生在俄罗斯一个封建农庄里的事情,不可能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带有当时鲜明的时代特征及一些特定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说,不把解决文化差异作为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生活、诠释人物、创造人物。

所以,教师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在舞台上成为一个100年前“地道的”俄国人是多么困难。演员要化身为角色,要成为别人(角色),在舞台上过着“别人”的生活,在创作初始一定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对剧本进行案头分析,主要内容有:1.时代背景;2.规定情境;3.中心事件;4.矛盾冲突;5.主题思想;6.贯穿行动与最高任务;7.风格与体裁。

对角色进行案头分析的主要内容有:1.角色行动发展的线索;2.角色的贯穿行动与最高任务;3.角色的内外部性格特征;4.角色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5.角色在全剧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些都是比较熟悉的创作步骤,难点在于如何做到准确无误地分析与解读。

上述演员必须清楚的12条,都是对剧本生活的反映,要进行客观、全面地反映,前提就是要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读。准确地理解剧本,深入剧本所提供的生活,这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法则必须要坚持的工作方法。

二、解决剧本翻译的准确性问题

剧本翻译需要文字上的准确,演出时更需要语意上的准确。再优美的语言,只要翻译成异国文字,就会在艺术性和文学性上有一定折损。翻译,对母语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损失。地道、贴切的译文不用表演,原本就是一种增色添彩。笔者在俄罗斯看过几次契诃夫剧目的演出,随着演员的表演,全场观众的反应敏感而积极,此剧令人感受到了契诃夫台词创作带给观众的享受感。但是,契氏作品的中文译本在很多国人看来枯燥无味,其实这是典型由于文化差异和翻译的折损所带来的结果。契诃夫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生活情趣,又不乏幽默因素。文化差异使我们对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人和事不能直观、正确的理解;而翻译的折损,有时候是因为在中文表述中找不到可以和俄文相对应的,可以体现原文生活情趣和潜在意义的语意准确表达,所以造成了外文台词的翻译只翻译台词的字面意思(表象),而没有准确揭示隐藏在其字里行间的真实含义(本质),这对于演员台词创作来说是莫大的损失。例如我们的唐诗宋词,不管翻译成哪国文字,汉语中所蕴含的文学性、艺术性、意境、诗化特征都会有明显的损失。很难想象《茶馆》由外国剧团演出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白日依山尽”翻译成英文以后是否还有诗的意境?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道:“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所以,中央戏剧学院的《樱桃园》在两个月的排演中,导演彼得罗夫带领我们用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结合三位翻译家的译本,逐字逐句地把剧本中每一句台词反复琢磨,揣摩用什么样的中文表述更接近俄语的真实含义,同时还不有损原文所蕴含的生活情趣。翻译要翻“意思”,并非只翻文字。经过三个星期对剧本的再理解、揣摩、翻译、推敲、合理、整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本崭新的、充满生活情趣的文字表述。对于台词的意思,一旦译文准确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情趣、社会背景、职业特征,甚至人生观、价值观都会被揭示出来,这就为演员创造人物形象做好了扎实的准备工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然而,解决了文本的准确性问题,演员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在文学形象转化成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解决好二度创作的“信、达、雅”?

三、台词处理的“信、达、雅”

笔者有一个创作上的习惯,进行人物形象创造时,喜欢把台词处理作为创作切入点,这也是多年从事台词教学所养成的习惯。语言是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从观众角度来说,通过台词处理(语言行动),观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明白角色要做什么,进而根据台词可以推测到角色此时此刻在想什么、动机是什么,可见台词处理的重要性。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所谓“人物感觉”再好、服装再精致、化妆技术再高,但一张嘴说话,却不是这个人物的语言,那么人物形象就失败了。换言之,如果一个演员的台词对人物感觉是准确的,“戏”会随之准确,也就是说,只要人物的台词处理准确,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就基本准确。演员的二度创作,就是要把剧本中的文学形象转化成舞台上的视觉形象;把剧本中的文字转化成舞台上生动的台词――丰富多彩的艺术语言,通过听觉形象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

在这一点上,笔者提倡向话剧姐妹艺术――戏曲艺术学习。话剧艺术和戏曲艺术像两个孪生姐妹,虽然艺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在塑造人物的规律方面,万变不离其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戏曲塑造人物讲究“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中的“唱”“念”两功都是针对人物台词处理的,虽然“唱”功名列四功之首,但戏曲界也有着“千斤念白四两唱”之说,可见戏曲对人物念白的重视,对于台词处理的重视,例如京剧念白有韵白、京白、方言白,更有独白、对白、贯口、缓口、念、吟、数等不同的念白方式,且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要念出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以及人物独特的语气,以表现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活动。也就是说,我们的前辈艺术家早已懂得运用“唱念”等艺术手段处理人物台词(外部体现),进而准确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动机(内心体验),从而达到外部体现与内心体验的高度协调统一,达到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世界顶尖级的演剧艺术之一,它遵从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一定要高于生活的艺术规律和原则,依据生活的真实进而达到艺术的真实。笔者认为,戏曲表演艺术在本质上是高级的现实主义演剧艺术,当某些话剧从业者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还在为舞台上追求生活的真实唱赞歌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演剧艺术已给出了答案:生活的真实不等同于艺术的真实,生活语言不等同于艺术语言,艺术语言一定是高于生活的,是需要依据生活经过加工、提炼、处理的,才可能算得上是艺术的范畴,否则完全追求生活的、琐碎的真实,只能陷于伪现实主义的泥潭。

在《樱桃园》的排练过程中,有一段台词无论怎么说总得不到导演的肯定,笔者也觉得很奇怪,因为导演是俄罗斯人,他不懂中文,只对台词的俄文非常熟悉,他如何判定演员的中文台词感觉不准确?所有演员都有类似的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大家跟导演进行了讨论,导演的观点非常明确,首先,他觉得大家的中文台词表述普遍节奏太散,断句太多;其二,他觉得演员的中文台词表述缺少重音的强调,或者虽有强调的词,却没有足够的语感、语调对情感进行渲染,所以他判断演员的中文台词体现得不准确。当然,也有演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如果中间缺乏断句停顿,那太不生活、不自然了,如像导演的要求说话,恐怕是“戏感”太足了……那段时间,演员排练结束后,就台词处理的问题多次进行讨论,导演的要求恰恰是要演员剔除台词处理当中的不必要的停顿,剔除那些仿造生活真实的所谓“台词处理”。演员对台词的处理进行了自我修正,依据人物的内心节奏不断完善,笔者要求自己在台词处理中要有节奏感、韵律感,甚至是音乐感,而且语言表达要有形象感,要敢于依据内心情感体验大胆对台词进行渲染、放大,使之强烈,戒除“散”“慢”“温”“拖”的现象,重音、语调、潜台词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做到依据生活的真实,最终达到艺术的真实。这才是台词处理的最终目标。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在生活的日常交流中,我们的语言表达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语气、语调、潜台词的表达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态度的强烈变化不同均反映在说话语气语调上,语音色彩丰富之极,就好像一幅美术作品,斑斓的色彩构成了画的内容,如果画面只是单一色调,从视觉上就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在台词的处理上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只用一个腔调说话,时间长了,单一的节奏势必引起观众的枯燥感和厌倦感,更谈不上艺术享受。所以,善于发现、敏感地感受生活中人们说话的语气语调中的“高、低、快、慢、抑、扬、顿、挫”以及“轻、重、缓、急”等,来给台词“谱曲”,使角色的台词富有音乐感,始终处在合理的节奏变化之中,使自己的语言能够跟随自己内心情感的强烈程度,能够有感而发地表达、抒发,做到言必由衷,做到先有感受再说话,使台词处理变得富有艺术感染力,这是演员在创作过程当中始终应该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台词处理的“信、达、雅”,即由文字转化成听觉形象的“信、达、雅”。

四、不断修正对角色的偏差

以《樱桃园》中笔者饰演的罗伯兴这一角色为例,很多优秀的演员都曾饰演过,正是这些优秀演员极具个性化的艺术处理,使罗伯兴这一角色也极具学术争议。如何解释罗伯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初读剧本,罗伯兴给人的印象看似在处心积虑地想把樱桃园归为己有,所以他才会积极劝说柳苞芙把樱桃园砍掉盖别墅。也有一些人认为,罗伯兴的祖父和父亲曾经是这个庄园的农奴,他作为农奴的后代,他想通过砍伐樱桃园盖别墅这一行为达到个人的复仇目的。在排练初始,罗伯兴的所谓阴谋论和复仇论这两个观点也曾经影响到笔者对人物的理解,但经过深入分析,从剧本的台词中可以挖掘到罗伯兴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轨迹,甚至可以认知到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罗伯兴的台词中,有这样的自述:“我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从清晨一直工作到深夜……”“我这个人,不能没有活干,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摆弄我这两只手了,晃来晃去的,就像别人的手似的……”“在生活中,诚实正派的人真是太少了……”“我只有长时间不知疲倦地工作的时候,我的心里就会感觉到安稳一些,仿佛我也知道了自己在为什么活着………”等,从台词中可以感受到罗伯兴的精神世界、内心世界。可以看出,罗伯兴首先是一个勤奋的人,其次,他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再后来会让人容易发现,罗伯兴劝说柳苞芙砍掉樱桃园盖别墅的目的和动机非常单纯,就是因为他曾经作为这个庄园农奴的后代,在樱桃园生活的时候曾经接受过柳苞芙的关心和爱护,他想通过劝说柳苞芙砍掉樱桃园盖别墅,帮助柳苞芙摆脱财务的困境。这个出发点是单纯的,动机就是要报答柳苞芙曾经对他的关爱,是令人信服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罗伯兴是一个善良的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罗伯兴在全剧中是进步力量的代表,他有能力、勤劳、有胆识、有商人精明的头脑,社会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精英,才能不断进步。这样,罗伯兴的人物基调就基本确立了。 正因如此,笔者在第三幕的处理时心中有数了。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有一种说法,很多观众看《樱桃园》的演出,就是要看第三幕,看导演和演员是如何处理罗伯兴买下樱桃园后的这段戏的。当罗伯兴从拍卖会赶回来以后,他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割破麻袋,尽情挥洒樱桃的时候,对台词的处理使作为演员的“我”丝毫没有复仇的意味,没有一种阴谋得逞后的狂欢,而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抒发着自己内心已经受不住的喜悦,同时又表达了对柳苞芙没有听他意见的惋惜,整段近十分钟的独白,处理得稳健、平和、不温不火,让观众感觉到,罗伯兴一直不能相信自己已经是樱桃园的主人了,直到割破麻袋的一瞬间,才在台词的声音运用和处理上,让情感最终爆发。整段台词的处理先抑后扬,这也就是遵循了台词节奏处理的“欲扬先抑”的道理,正因为这近十分钟的大段独白,更加让扮演罗伯兴的笔者认识到不能用单一腔调地去处理,更不能扯着嗓子大喊大叫,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演员在舞台上并不是在卖弄声音技巧,而是要让自己的表演始终抓住观众的心,让观众始终随着自己的指挥棒跟着人物走。所以,在这一大段独白中充分运用“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诸声音元素的技巧,最终达到较好的演出效果,在演出的过程中,笔者能够感受到观众静静地欣赏,专注地观看,作为一名演员,这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

五、人物形象的完整性

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处理是演员在演出中容易忽略的问题,从排练到合成,最后到演出过程,是演员创造人物形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从排练中片段式的、碎片式的人物,最后经过组接,合成一台完整的演出,这个由零到整的过程,也就是创造完整的人物形象过程。由于排练的过程大多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现,所以演员很容易重细节、轻整体、重局部、轻全剧的问题,缺乏对演员演出艺术的完整性加以思考和重视。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是每一个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最终演出的成败与否。导演彼得罗夫曾经在讨论的时候提到,“在俄罗斯,有几个演员是可以把整台戏按照一场戏来演的”,这句话给了作为笔者很大的启发,导演的表述不正是人物形象完整性在演出中的最好体现吗?一个人物从出场到谢幕,其中经历的演出时间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所展现的是剧本所提供的剧情发展的时间,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物也要随之有所变化发展。第一幕的下场,直到第二幕的上场,要把幕间所没有展现的人物经历也要想清楚,人物的远景、前景等幕后戏要想具体,一幕、二幕、三幕、四幕的关系,对于人物形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递进关系。只有通过表演把这种递进关系充分并准确地展现出来,才会给观众带来一个发展的、变化的、成长的人物。如果一个人物形象第一幕和第四幕并没有太大差别,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停滞不前了,从一幕到四幕是平行关系,没有发展也没有递进层次,人物形象也就是失败的。

六、创作与教学并重,践行“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

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示范演出,饰演《樱桃园》的中青年教师身体力行,以扎实严谨的创作态度,为观众和学生奉献了一台充满诗意和学术活力的作品。在舞台上,创造经典是学院教学的重任和使命。对经典戏剧的精彩演绎,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经验,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建立学术自信,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和表导演教学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教师版《樱桃园》的演出,既是树立学术标准和创造舞台经典的一次潜心力作,又是艺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成长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巍.语言中的中英文化差异及互译技巧[J].才智,2014(1).

[2]刘红梅.音乐剧表演的形象创作初探[J].艺术评论,2008(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