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18:25:15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时间:2013-12-17 18:25:15     小编:

摘 要: “田地陷阱”是 中国 传统农业 社会 中迫使广大农 民背井离乡,甚至弃农经商的重要原因,而“田地陷阱”现象的形成与频繁的 自然 灾害、定 额田赋制度缺陷以及灾害应对制度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意味着传统农业生产所 面临的巨大风险,而定额的田赋征收制度并没有风险因素的考虑,而在灾害发生之时,封建 官府非但没有有效的灾害应对措施,而且试图维护定额田赋制度,力求转嫁灾害风险与损失 的举措迫使广大灾民逃离故乡,不愿继续承种土地,“田地陷阱” 问题 也由此愈演愈烈,其 影响 与后果均不可低估。

关键词: 明代自然灾害; 明代人口; 制度缺失; “田地陷阱”; 重 赋论; 灾害风险

土地向来被视为民生之本,农业之基础,然而,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发展 进程中,却一直存 在着一种与珍视土地相悖背的、厌弃与逃避承种土地的离奇现象,笔者称之为“田地陷阱” 。“田地陷阱”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大量农民畏惧拥有土地,不愿租种土地,甚至离土离乡, 四处流亡。古今许多 研究 者往往将这种农民逃亡问题归咎于严重的自然灾害,不合理的封建 田赋制度等诸多因素,特别是赋税过于繁重的因素尤为讨论者所关注。然而,面对“田赋陷 阱”现象背后复杂的社会与自然背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 分析 与评价上述某一种因素 ,都难以给出较为完满而妥帖的解释。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选取中国传统 经济 时代 的一个典型时期与一个典型区域——明代山西为 研究切入点,在全面分析自然灾害与人口变动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与定额田赋制度 的交互作用,对“田地陷阱”问题的形成进行较深入的探讨,进而展现传统赋税制度与灾害 应对制度的致命缺失以及“田地陷阱”对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造成的深刻影响,抛砖引玉, 以就教于高明。

一、“田地陷阱”问题及其成因解析——质疑“重赋论”

据笔者所见资料,“田地陷阱”之语出自明代大臣周诗的奏疏。嘉靖四十四年(1565)四 月丙戌,周诗在其所上奏疏中明确提出了“田地陷阱”现象,他指出:

方今天下最苦,民贫不乐其生。臣尝吏于南北,稍知病源。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 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阱,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贷产而僦庸,又其甚 者则弱者逃,强者盗矣……臣又闻淮之南北,逃亡特甚,有经行数千里绝无人烟。[1]卷545

“田地陷阱”问题即谓“视田地为陷阱”,表现为广大农民不愿拥有土地与耕种土地,以务 农为畏途,或弃农经商,或弃田产而为佃佣,最为甚者出现农民抛家弃产,大批逃亡的社会 现象。翻阅明代 文献 ,与周诗相类似意见的表述并不少见。如明末清初人士叶梦珠在《阅世 编》中强调:“里中小户有田三亩、五亩者,役及毫厘,中人之产,化为乌有。狡书贪吏, 朋比为奸,图蠹虎差,追呼络绎,视南亩如畏途,相率以有田为戒矣,往往空书契券,求送 缙绅,力拒坚却,并归大户,若将浼焉,不得已委而去之,逃避他乡者。”[2]卷1《 田产》笔者所谓“土地陷阱”问题外在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核心就在于农民不愿意 拥有土地,低价贱卖土地,甚至连富人也不愿意购置土地。当然,“田地陷阱”问题最突出 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普遍民户大量逃离故土,即全面地放弃田产以及逃避由土地带来的赋税 负担。通常,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常常被称之为“生存之本”与“ 财富之源”,土地对于农民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反过来,农民珍视土地,渴望拥有土地, 也在情理之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兼并问题相当突出,经济史研究者在论著中常常集 中揭示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兼并之弊,以及痛陈广大农民丧失土地之痛楚,“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解决土地矛盾,将土地分配给那些缺地的农民 ,那么传统农业社会的主要矛盾便可以迎刃而解了。然而,周诗与叶梦珠等人的奏疏却反映 了另一种与人们惯常理念颇相悖离的真实情形,即除了一小部分可以奸欺他人的“豪宦”阶 层之外,广大平民百姓无论富者,还是贫者,都将“田地(即适宜耕种且须征收赋税的那部 分土地)”视为不敢涉及的“陷阱”与“畏途”,不愿意拥有耕地。广大农民放弃土地,大 批地逃避他乡,无疑是对土地收益预期完全绝望的表现,可视为“田地陷阱”极端化的典型 体现。 若以民众流亡作为“田地陷阱”问题考察的主要依据,那么,明代山西无疑是华北地区乃至 全国“田地陷阱”问题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有明一代,山西地区民众外流状况非常严重, 出现了一波接一波的灾荒性移民潮,相关记载也相当丰富,称得上是俯拾即是。根据研究者 及笔者本人的研究,明代山西人口逃亡的演变有着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如

(一) 开始时间 早。早在明朝初年,山西农民大量外流的现象已经产生;

(二) 持续时间长,规模影响大 。至宣德、正统年间,已有近百万的流民逃出山西,人口流亡问题之严重已经震惊了明朝的 朝野上下,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外逃民众共同构成了明朝中叶数量庞大的“荆襄流民” 集团。

(三) 更为重要的是,早在正统元年(1436),明朝官府已正式准许“逃民占籍于 所寓”,且“授以地亩,俾供租税”。即承认灾荒性流民占籍的合法性,并在入籍地分配土 地,交纳赋税[注:可参见拙文:《明代山西流民问题述论》,《历史地理》第16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山西高原人口承载量的历史考察——以明代流民运动为主要论述 依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例如明代前期反映山西民众大量外 逃问题较重要记载有: 2. 宣德八年(1433)四月庚子,明宣宗在颁给行在五府六部都察院的诏敕中承认:“…… 比者,南、北直隶及河南、山东、山西并奏春夏不雨,宿麦焦槁,谷种不生,老稚嗷嗷,困 于饥馑,流亡散徙……”[5]卷103 4. 成化十七年(1481)四月丁未,兵部尚书陈铖等奏:“京官皂隶俱出京畿八府及山西 、河南、山东三布政司。今各处水旱频仍,流殍相望,加以边方绎骚,公私耗竭,宜加意宽 恤。”[6]卷214 灾荒性流民潮出现最直接的起因,当然是严酷且无法逆料的自然灾害。同时,也应该承认, 在明代山西的不少地区,田赋额度本身制定过高及不合理也是导致农民不堪重负,弃乡逃亡 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如成化十八年(1482),山西巡抚何乔新在上言中就提出“折收税 粮,以抚逃民”的建议,他指出:“比年人民在在逃窜,而山西州县为甚,姑举其一二甚者 言之。若平阳之稷山县,原额田地四千五百八十顷,纳税粮三万七千余石,洪武间差官履亩 检核,凡山间沟涧沙碱不堪耕种之地,概令起科,共计量出田地二千五百五十余顷,增税粮 四万二十余石,至今陪纳,艰窘殊甚。又如宁乡县,山深土瘠,自洪武以来,逃移死绝人户 一千六十有奇,田地荒芜,毁弃遗下税粮一万余石,累及见存里甲……故此二县,凋弊特甚 ,逃移最多。”[6]卷228何乔新的上言突出地反映出导致农民逃移的两大因素:一 是田赋额度制定不合理,完全超出了土地所能承受的水平,耕种农户因根本无法全额完税而 逃亡;二是逃移人户所遗田赋份额,完全由见存民户包陪,迫使见存农户也因无法承受而逃 亡。如果说前一种因素是属于田赋额度问题,而后一种因素则属于田赋制度本身的问题了, 与额度没有直接的关联了。但是,就明代山西全省情况来看,将山西地区“田地陷阱”问题 以及农民的大批逃亡,完全归结于田赋过高问题,肯定是将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因为面对上 述山西地区人口流亡的复杂状况,如果我们单纯用田赋过高或不断加重的理论来解释,便会 遇到难以回避的尴尬与困惑。

首先,众所周知,明朝建立以后,朝廷长期推行田赋定额制度,而且额度长期不变,即通常 所称的“铁板税”。如《皇明世法录》载称:“明初,定官民田赋:凡官田亩税五升三合 五勺,民田三升三合五勺。”就山西地区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如《学海类编•晋录》载云 :“山西土田三十六万八千三十九顷二十七亩零,夏、秋二税二百七十二万四千二十二石。 ”[7]第318页注文引有明一代山西省的赋税征收数量并没有很明显的增长,甚至出 现了较明显的下降,正所谓“有减无增”。如果最初山西全省范围内田赋额度制定普遍存在 着过高的缺陷,超越了民户的支付能力,那么,田赋制度实施之始,理应引发山西全境绝大 部分农民的全面抵制与逃亡。事实上,并非如此。

同样,自然灾害肯定也不能成为解析“田地陷阱”现象出现以及日益严重的惟一决定性因素 ,因为灾害的结束,并没有意味着广大农民苦难的终结。因而在灾害结束后,也没有屡屡出 现大批流民全数回到故乡,重新认种土地的可喜景象。就笔者的研究所得而言,真实的状况 与良好的愿望背道而驰,流民重返故土的比率十分有限,且复业流民再次流亡的可能性远远 超出其他民户。可以说,造成户口大量逃亡,农民视土地为“陷阱”现象日益严重的自然与 社会背景是相当复杂的,自然灾害与田赋制度都难逃其咎。然而,孤立的、静态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灾荒论”、还是“重赋论(田赋征收额度过度及增加过快)”,都不可能给出满 意的答案,因为社会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又往往是交织在一 起的。离开对不断变化中的、真实的农民生存环境的考察,离开对交织作用的各种主客观因 素的综合分析,我们的研究恐怕难得要领。笔者认为:深入解析“田地陷阱”现象的关键在 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传统时代承种土地的民户承受着怎样的风险与压力,而当时的田赋制度 在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自然灾害降临时)发生了变异。只有当农民们无法承受因承 种土地而带来的种种风险与压力时,而官府与其他社会共同体又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帮助时 ,他们才会选择放弃与远走,被迫性地、永久性地走上逃避之路。因此,剖析农民逃亡及“ 田地陷阱”问题之时,理应更全面、更深入地观察传统农业生产真实的运行过程以及封建田 赋制度实施中的变异特征,唯其如此,才能梳理出更为妥帖、更为严密的结论。

二、 传统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与灾害应对中的制度缺失

笔者以为:以明代山西地区为例,传统农业社会“土地陷阱”问题日趋严重与农民大量逃亡 现象的出现,正是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高风险性、定额田赋制度的缺陷,以及官僚体制在灾荒 应对中的失德与失策等诸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繁性与严重破坏性,充分证明了传统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与低收益。 今天,人们都普遍接受了“风险社会”的理念,即充分承认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风险及潜 在的危机。其实,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何尝不是一个“风险社会”呢?农业生产是传统农业社 会存在与延续的基础,与近现代 工业 生产相比,传统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农 业生产的最突出的特征即表现在“靠天吃饭”,也就是农业生产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 气状况,在水利灌溉系统不甚发达的地区,更是如此。频繁而无法回避的自然灾害与抗灾能 力的孱弱,都昭示着农业生产的巨大风险。在中国灾害史上,明清时代以灾害频发著称,被 称为“明清宇宙期”,而山西地区又是“十年九灾”的多灾害区域,其灾害发生之频率与破 坏程度在北部中国是相当突出的。山西地区传统农业生产的风险性无疑是极大的,完全可作 为北方农业区的典型。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无疑意味着将潜在的风险已转化成为现实的灾难 与困境。

其次,从灾害风险的角度来审察封建田赋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定额田赋制度的产生,又是 建立在一种风险性极强的假设之下,即拥有土地,就可以拥有收成。换言之,封建政体与广 大农民关于田赋的约定,是建立在一种拥有田地与拥有收成之间必然因果关系的假设之上, 但在事实上,“拥有田地”与“拥有收成”是两个完全不能等同的概念,严重自然灾害的发 生便无情摧毁了这种假设:农民在拥有土地的情况下,劳作一年,竟然颗粒无收,进而粮食 缺乏,无法生存。而定额田赋制度却无视这种严重风险,还是将田地与田赋二者直接等同起 来,并作为制度成立及强行推行的基础。其中,根本没有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巨大风险性,以 及提出相应的补救条款,即在发生自然灾害,粮食减产乃至绝收的情况下官府应采取的相应 对策等等。这也就构成了传统定额田赋制度在灾荒应对时致命的缺陷。

其三,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想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即促成“田地陷阱”问题日趋严重最关键 的因素,不仅仅在于中国传统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与田赋制度的先天缺陷,更突出地反映在自 然灾害到来之时,即风险已转变为现实的灾难时,各级官僚机构非但缺乏较完善的防灾减灾 措施,而且还刻意维护有缺陷的田赋制度,力求最大限度地转嫁自然灾害带来的物质损失。 这种作法无异于将自然灾害与缺失扩展为无限的现实的灾难。其所带来的危害性与杀伤力是 极其可怕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苛政猛于虎”。广大灾民由此蒙受来自自然与社会的双重 威胁,安居乐业至此便成为无法企及的幻想。关于这一点,笔者还想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较 详细的解析。 同样在成化六年,礼科给事中张宾在讨论荆襄流民的奏疏中,也谈到了灾荒勘实制度的弊端 :“今各处奏报灾伤,户部必覆勘而后停免,勘实之命未报,而征敛之期已急。”[6 ]卷79在地方官员呈报灾情之后,等接到皇帝蠲免诏书之前,田赋征收额度就与常例一样 实施,各 级官吏也须照常催征税粮。这种缺乏人道现象的普遍存在,无疑是定额田赋制度本身的缺陷 造成的,显然不能简单归咎于各级官吏的个人修养与品德。

虽然,高高在上的封建帝王,是皇粮国税减免特权的惟一拥有者,然而,颇值得玩味的是, 即使帝王本人想要随意减免各地税收数量,也是相当困难的。 文献 记载证明:不少号称“仁 德”的皇帝经常与强调“国用不足”的朝中大臣因为税粮减免 问题 发生争执。

2. 灾后田赋减免额度十分有限,甚至有名无实。在灾情勘实之后,在多数情况下,明朝 官府悭吝的、有限的减免田赋的规定,不仅根本无法纾解灾民的苦难,甚至可以被解读为丧 失人性的苛政。可以说,这种制度性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时灾荒应对指导思想的实质 。关于灾后田赋减免额度的政策,《明史•食货志》载称:

洪武时,勘灾既实,尽与蠲免。弘治中,始定全灾免七分,自九分灾以下递减。又止免存 留,不及起运,后遂为永例。

这条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记载却对于我们认清明代灾后蠲免政策的本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此可知,明朝官府的蠲免标准,参照灾情的程度而定。其中只有洪武时期,可以肯定灾害 被核实之后,是全数蠲免所有田赋。在洪武之后,特别是在弘治年间(1488—1505)出 台正式规定,即使是“十分灾”,即最严重的灾情发生时,最高蠲免额度也只能是七分, 即免除田赋总额的70%,仍然要征收原额的30%。减免额度随着灾情的不同而递减,即九分 灾便只能减六分,还要征收原额的40%;八分灾只能减五分,还要征收原额的50%,以此类 推。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减免只能局限在田赋构成中的存留部分,而不能动及起运部分。文 献记载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是“永例”,即再不更改的条款。笔者以为:这实际上是明代定 额田赋制度的缺陷与残酷性的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既然灾荒勘实覆核时间漫长,且蠲免请求并不能百分之百得到允准;即使侥幸获得减免,朝 廷规定的减免额度又十分有限,并不能真正纾解民难。那么,可以推定,在这种极其现实的 情形下,申报灾情,请求田赋减免最终沦为没有多大现实意义的“花边工作”,因此,在灾 荒发生之时,大部分地方官员干脆放弃申请减免田赋的努力,瞒报灾情,继续催征赋税,这 样必然将广大灾民推上了绝路。正统年间,御史彭勖在上言中指出:“郡守县令,凡遇水旱 灾伤,虑勘覆之劳,匿不以闻,间有上陈者,部司又以国用不敷,不为停征粮税,以致冻绥 贫困,流离转徙。臣于凤阳、颍川一带所见逃民,动以万计,扶老携幼,风栖露宿,询其所 自,皆真定、保定、山东诸处之民。比因累岁荒歉,税粮孳牧,逋负者多,不能陪纳,有司 不量民情,又且责偿远年赈济粮米,饥窘日切,楚日加,若不转徙,何以自存!?” [10]卷11又如正统二年(1437)九月癸亥,行在户部主事刘善在上言中称:“比闻山东 、山西、河南、陕西并直隶诸郡县,民贫者无牛具种子耕种,佣丐衣食以度日,父母妻子啼 饥号寒者十室八九,有司既不能存恤,而又重征远役,以故举家逃窜。”[11]卷34 我们看到,明朝官府将维护田赋征收制度作为各级官吏的重要工作,即使其本意在于维护朝 廷财政收支平衡,维持王朝政体正常运转,但在 自然 灾害频发之时,在百姓预期收益已严重 受挫的状况下继续按照定额征收田赋,那么,我们可以说其转嫁灾害损失的意图就十分明显 了。这种转嫁对于广大受害百姓而言,又是何等残酷的现实啊。早在宣德六年(1431)二月 ,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张勖对于各级官吏不顾百姓疾苦拚命追讨田赋的作法进行了抨击:“山 西连年天旱,田谷薄收,粮草多欠,所属州县各遣官催征。而总督则有侍郎于谦,及行在主 事翟善等分催,徒扰于民,无益于事。”[5]卷76 5. 灾后赈济措施对于解决“田地陷阱”及农民流亡问题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如正统八年 (1443)六月庚寅,吏科给事中姚夔在上奏中对当时赈济制度存在的局限性作出了精辟 的评判,他指出:“积谷赈饥,朝廷仁育生灵之意至矣,然贫民有收获甫毕而啼饥者,有东 作方兴而缺种者。官司以岁丰不加赈恤,不免假贷富室,倍息偿之,是贫民遇丰年,其困苦 亦不减于凶年矣。及凶年发廪,官司惟凭里甲申报,从而给之,里甲恐贫民不能偿官,多匿 其名,是惠不均及,而流殍者众。乞敕天下郡邑无问丰凶,每岁二次发廪赈贷,官亲体审, 先给最贫者,然后又于其余,则民无饥困,官无腐积矣。”[11]卷105很显然,当 时即使是凶年所“赈贷”的廪粮也都不是无偿的,姚夔的倡议不过是用官贷来取代地方盛行 的高利贷,以减轻灾民的负担,然而对于已一贫如洗、命悬一线的饥民而言,官贷与高利贷 恐怕都是遥不可及的“救命稻草”而已。

至明代晚期,明朝定额田赋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灾荒赈济制度等等在灾荒应对中的严重缺 陷被发挥、扩散到了极致的地步,严重自然灾害与制度缺陷持续不断地交织作用,后果相当 可怕,灾伤过后不蠲不赈、穷追苛索的残暴作法将广大农民逼上了绝路。如万历二十五年( 1597),明朝大臣吕坤在《直陈天下安危圣躬祸福疏》中对田赋制度与灾荒应对政策的缺失 进行了鞭辟入理的 分析 : 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的频繁肆虐,最终使定额田赋征收制度面临灭顶之厄,全面瓦解。官僚政 府强制转嫁灾害损失的举措只能使 社会 制度的缺陷充分扩展。当种种弊端所造成的社会危害 与 社会矛盾至水火不容的地步时,那么,推翻现有的社会 政治 管理体系,直接攻击乃至消灭现 有田赋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维护者与受益者集团,从而最直接地免除所有的田赋负担与人民生 存面临的威胁,便成为最无奈的选择了。

万历年间,就任山西巡抚的王宗沐在《山西灾荒疏》中非常真切地讲述了明朝末年饱受灾荒 蹂躏的山西地方社会惨况:

臣初至山西,入自泽潞,转至太原,北略忻代。比将入觐,又东走平定,出井陉,目之所击 ,大约一省俱系饥荒,而太原一府尤甚。询之官吏士民,皆云:开疆万山之中,地土本高, 加以种不收者,三年于兹,是以人民逃散,闾里萧条,甚有百余里而不闻鸡声者。壮者徙而 为盗,老弱转于沟瘠(应为嵴),其仅存者,屑槐柳之皮,集粮以食之。父弃其子,夫弃其 妻,插标于头,置之通衢,一饱而易,命曰“人市”。终不能去者,在学生员,至去衣巾, 为人佣工。臣方行时,县官正审编,纷纷具申,皆云人户十去其七,均徭无所从办…… [16]卷343

三、 余 论

在当代 中国 社会 经济 史的 研究 中,中外学者常常强调从人口压力、土地资源、实用技术 发展 以及生态环境变化等诸多方面探求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脉络,在根本上扭转了以往 单纯强调阶级矛盾,强调剥削制度弊端,以及重批判轻分析的思维定势。然而,对于社会经 济与政治制度的研究还是不容忽视的。而对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字面上 ,不应静止地、“真空性”地进行剖析与评价,而应将其重新放回到真实的社会运行环境内 进行审视与评估,才能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其本质与作用。 传统中国社会以农立国,而传统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即收成的好坏与气候 等自然因素直接相关,自然灾害(即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及其他自然情况)的降 临,必然严重摧残农业生产,甚至全面绝收,那么,不仅田赋无处落实,就连维持农民生存 的基本口粮都无法保证,整个社会的运转必然陷入瘫痪状况。因此,可以肯定,以自然灾害 为代表的巨大风险性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无法回避的严酷现实,理应作为决定一切社会制 度与经济政策制定与调整的最基本的前提之一。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制度 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这一最基本的前提恰恰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明代定额田赋征收制 度正是如此。明朝专制统治阶层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以及王朝政治的运行,不仅在制度的制定上没有充分 考虑到灾害的风险性,更为甚者在灾难来临之时,顽固地维护田赋制度,蓄意将灾难带来的 巨大损失转嫁到广大农民身上,这绝对是广大农民无法承荷的。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明 代定额田赋制度、灾害应对制度以及官僚考成制度的缺陷在自然灾荒爆发之时被赤裸裸地揭 示出来。貌似有限而合理的田赋征收在自然灾害爆发之时就演变成为足以使天下百姓窒息的 绳索。

如果说,灾害只是一种异常状况,而经济制度的制定却常常只能以“正常状况”作为预设的 前提。但是问题在于,在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所谓的“非正常状况”反而可能转变成 为“正常状况”了。与之相对应,在“正常状况”下似乎合情合理的制度,而在灾荒发生的 异常状态下,便极有可能转变为非正常且极不合理的“苛政”了。以山西为代表的明代北方 农业地区的经历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说,不同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不同的收益水平,因此,“田地陷 阱”问题在不同地域的表现程度也是不同的。明代的山西可谓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一个典 型代表区域,山西地区素以“十年九灾”,“土狭民贫”著称,“田地陷阱”问题表现得极 为突出,由此也造成了明代山西地区灾荒性移民潮的频繁出现。“每遇凶荒,民辄流徙。” [11]卷69《正统五年七月辛丑杨士奇等上奏之言》甚至灾荒成为民户外逃 的预兆,“山西土瘠民贫,遇灾即逃。”[6]卷244《成化十九年九月丁巳户部会官议 奏言》可以说,土地瘠薄,灾害频发,农业收益水平低下已大大削弱了山西百姓对土地依 恋程度 ,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再加上官吏们为维护田赋制度,不顾灾民死活的追征暴敛,山西百姓 只能成群结队,远走他乡。可以说,山西百姓对“田地陷阱”的抗拒与厌弃也是最坚决的。 作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田地陷阱”对于整个社会民众心态及经济类型转变也是至 关重要的。“田地陷阱”的严酷现实,让以“务实”著称的山西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启示。这 种认知对于明清时期山西社会风尚所产生的 影响 是极其巨大的,甚至可以说,这种倾向对于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商业乃至 金融 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笔者想要说明的是,以明代为例,既然我们承认,传统 时代 的中国依然是“一个主要 靠土地收入的庞大帝国”,田赋收入是维持整个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 ,而田赋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平心而论,维护田赋制度,是为了维护整个封建政体正常运 转的客观需要。从此角度看,我们也不应该再简单将“田地陷阱”问题作为痛斥明代官僚统 治阶层的愚昧与残暴的根据,而应将其视为传统农业社会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与问题。这 无疑有助于我们更深切地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 规律 。

[ 参考 文献]

[1] 明世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 历史 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 叶梦珠.阅世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 明宣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6] 明宪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7] 王士性.王士性地理书三种[M].周振鹤,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

[8] 明武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9] 龙文彬.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0] 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 明英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2] 明仁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3] 明孝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4] 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 吕坤.去伪斋集[M].上海:复旦大学馆藏明刻清修本. [17]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2001.

[18] 明熹宗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传统机械控制系统缺陷与改造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16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机械控制系统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其是以自身的动作为重点,没有将机械控制系统其本体与操作对象进行相互联系;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没有进行周全的考虑;传统机械控......
论对传统文化缺失的明治社会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2-09-25
一、绪论 《梦十夜》是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著名小说,从1908年7月25日到8月5日连载于《朝日新闻》,描绘了十个相对独立的光怪陆离的梦境。该作品构想瑰丽奇特,寓意深奥隐晦,令解读其主题拥有很大的难度。其中第六夜是一篇独具魅......
试析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诚信 名教 道德理想主义 论文摘要: 中国 社会诚信缺失并非今日始有,而是有其深刻的 历史 文化根源。首先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于不仅是伦 理学 意义,而且是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行为准则......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3-12-19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缺陷与重构 内容提要:近年来,当事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明显增加,但是......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体制原因
发布时间:2013-12-17
"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社会保障是正常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仍有许多人将社会保障看作国家赐予的“福利”,而不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天赋权利”。而对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则有更多的质疑和排斥。一些人认为,国家根本没有财力......
浅谈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
发布时间:2023-01-15
" 论文关键词:村民自治 法律制度 缺陷 论文摘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也是中国民主建设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
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 要: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亟待为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失去其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存权受到威胁,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本文简要论述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4-24
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法律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应当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随着经济基础发......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因失去土地而引发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法律保障欠缺,救助机制缺失;配套保障设施不健全;失地农民养老资金筹集困难。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
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的风险及其管理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际投资中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种类和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金融管理方法,包括保险、再保险、其它保险工具、财政补偿和巨灾债券,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防范国际投资自然灾害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
第四季度A股的机会和陷阱
发布时间:2022-11-15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今年第四季度投资A股市场有很多获利的好机会,但是在A股市场也有很多陷阱在等待着这些乐观的投资者。证券市场投资不同于这十几年来的房产投资,在房产牛市的时候,买什么样的房产都能赚钱,但是A股投资中,就算整个......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发布时间:2023-01-17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摘 要]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方......
解放初期黔西南自然灾害的救济
发布时间:2022-11-19
[摘 要]解放初期,黔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人民生活雪上加霜。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黔西南州各级人民政府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采取各种积极的防灾、救灾措施,帮助人民群众度过灾荒。新生......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缺陷与完善对策
发布时间:2023-07-09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创立以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逐步承认再到正式确立流转制度的发展过程。但是与各个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践的发展现状相比,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为了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我国需要修改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文件,打破土.........
低血糖 自救有“陷阱”
发布时间:2023-07-02
那天,注射了胰岛素的冯先生吃完晚饭后,突感心慌、出冷汗,测指血血糖――3.6毫摩尔/升!吃了两块糖果之后,冯先生的症状减轻很多,再测指血血糖,已达5.6毫摩尔/升。 然而4小时后,冯先生突然昏迷,家属紧急送医。测指血血糖2.1毫......
浅析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1-1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征用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方式,土地征用补偿问题逐渐上升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关注的重要课题。土地征用补偿的实质是国家给原土地权利人因征用其土地所造成的损失按照......
地貌灾害与预防
发布时间:2023-01-29
随着工业化和土地利用的巨大变化,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已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气候变化,如森林砍伐、荒漠化、土地退化、空气和水的污染。这些影响与地貌灾害密切相关,如洪水、山体滑坡、雪崩、水土流失等等。地貌的研究工作......
慢的原则与陷阱
发布时间:2023-07-19
施得恩・纳多尔尼的《缓慢的发现》如惯常的后现代文学作品那样,以发现者为主角,反映了英国航海家和北极研究者约翰・富兰克林的生活。在小说文本层面,“慢”作为身体特性和权力原则,在大海与冰原的历险中慢慢转化,确立起小说主角与外在世界之间变化的关系。在文本层面之外,慢的原则作为早期工业化时代和现代社会中速度原则的对立面,让我们意识到,在速度虚妄和进步信仰的另一边,可以存在不同的基本经验与时间维度,并提供了.........
实证法学的新阐释与自然法观念陷阱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7-14
一、自然法观念批判与实证法学的源起无证是古典自然法理论,还是随着20世纪自然法的复兴而呈现的新康德主义和新经院主义的崭新形式,最终自然法的价值判断必归结于一些伦理概念或者蕴含于概念中的伦理命令.这些构成自然法观念轴心的伦理......
“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
发布时间:2023-05-11
" 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写就的《乡土中国》一书,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在这本篇幅不长的著作中。费孝通先生以社会学的方法,剖析了传统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阐明了其“乡土性”的特点,回答了“作......
创业者的陷阱
发布时间:2015-10-29
现在,社会上讲成功学的人很多,讲失败的人很少。我觉得有时候,研究失败比成功更有意义,因为成功有偶然性,有不可复制性,但是失败却有必然性,有相似之处。所以,成功是不可能倒推出因果的,但是失败可以。我们来看看创业者通常会......
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的制度性缺陷和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15-08-06
一、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的历史背景 为适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初期形势的需要,1986年,原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同意水利电力部直属企业按行业试行离退休费用统筹,暂不参加地方统筹。之后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1993年,国务......
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冲突
发布时间:2023-03-20
关于霍桑《红字》的主题,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众多评论中,最耐人寻味的,当属美国评论家尼娜·贝姆教授的观点:《红字》是一部描绘自然人与社会人分岐的小说。尼娜·贝姆提到“(‘市场’)这个场景显示在个人与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之......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12
[ 论文 关键词] 中国 传统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保障 民本性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社会福利体系具有自身的 历史 渊源、固有风险和运行机理,它具有局限性、民本性、剩余性、家族性和协同性的典型特征。在 现代 性的话语背景下......
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承与缺失
发布时间:2023-04-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瑰宝。中国传统文化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等主要存在和延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的主要特点。文化、;这一词,......
我国内部审计的制度缺陷与重建
发布时间:2022-11-02
[摘要]我国内部审计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 发展 ,但其实施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本文试图从制度 经济 学的角度 分析 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制度缺陷,并认为要消除这些制度缺陷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以促使内部审计适......
传统文化缺失下的语文课
发布时间:2023-02-25
前段时间看各电视台的节目,发现多了好多有关汉语、古文的知识竞答,很多看似并不难的问题,却少有人知道,作为一个教语文的,对此深感忧虑,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民族从根上所缺乏的自觉性。 ......
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7-25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概述 虽然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促进司法民主、加强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也必须承认该制度暴露的缺陷已十分明显。针对目前状况,笔者将从该制度的的缺陷以及未来的完善两方面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
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2014-01-24
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一、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趋向二、社会脆弱性概念综合学界不同定义,社会脆弱性概念至少包含这样几层含义:其一,它强调灾害发生的潜在因素所构成的脆弱性,潜在因素包括灾前特定的社会结......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04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儒、道两家。儒、道两家教育哲学的思想特征尽管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呈现,但都继承着中华文化尚和合、重情意的基因,将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奉为其一贯之道。自然是指先天本有,当然是指后天应为。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自然是当然的根源与发动者,当然者皆自然。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一体和合。自当一体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根基,贯穿于整个教育.........
深圳青少年“自然缺失症”现状调研
发布时间:2015-08-20
【摘 要】本课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调研方法和经验,以深圳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分析 “自然缺失症”的区域现状。结果显示:深圳青少年对电子产品成瘾现象不严重,但存在较大的依赖程度。户外活动时间较少,但有一定的向往。对环......
浅析中国刑罚制度缺陷及改善
发布时间:2023-01-02
摘 要:一国现行刑法中关于对刑罚的相关合理规定,是准确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刑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因此,刑罚是否需要改革,是要看刑法中对于刑罚的规定是否科学。如今刑罚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研......
中国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缺陷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1
" 一、中国的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 中国现行的公共品供给制度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新中国建立后,按照经典作家的“大工厂”理论,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的横向制度安排上实行政府及其公共部门集权,纵向制度安排上实行......
征信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中的监管作用
发布时间:2023-03-23
[提要]本文对征信的经济学基础作用开展分析,提出征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信号识别与监督管理作用,建议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大数据监管机制,以有利于解决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信息披露、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等一系列难题,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关键词:征信;社会责任;缺失;监管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信息披露、评价体系及监管研究”(编号:L15BGL011)阶段性成果.........
传统文化缺失原因之探讨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成为许多学者深切关注的 问题 ,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国内 历史 遗留问题及当前 教育 体制的弊端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本文针对流失现象、危害继而 分析 了传统文化流失的三个原因,提出传统文化对引导 社会 ......
徽州方氏与社会变迁--兼论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23
《方氏家谱序》云:“歙以山谷为州也,其险阻四塞几类蜀之剑阁矣,而僻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顾,中世以来兵燹鲜焉,以故故家旧牒多有存者。”[①a]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汉唐以降宗族聚居的格局,以至“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
快递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3-02-27
【摘 要】随着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快递乱象,本文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的分析,从人才培养方面、快递行业自身建设、法律方面以及转变经营模式方面提出若干相应对策。 【关键词】快递企业;社会责任;对策......
论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6-03-23
摘 要:民事调制度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现在,仍为民事诉讼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之中,作用和缺陷都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民商事案件逐渐增加。在实......
农村土地整治中宏观调控法制缺位与制度建构
发布时间:2023-03-1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土地整治已经演变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决定了其应当对农村土地整治的介入以及不断强化。然而,实践中农村土地整治中宏观调控法制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探讨农村土地整......
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 要:恶劣的气象条件环境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叫做气象灾害,我国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对此,要有针对性的提出防御措施,能大大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为农业生产奠定高效的基础。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事后......
干农业必读这3个陷阱可能会让你血本无归!
发布时间:2023-04-11
王老三今年四十多岁,河北人,以前做工程赚了些钱,这不看着农业形势好就联合了两个同乡包了块儿地,盖了大棚,搞起了农业。种什么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地种了些草莓。由于不懂大棚种植、不懂管理,忙活半天颗粒无收!眼看投入了这么多......
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完善措施(1)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自主权的拓宽、创收项目的增多,个别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一些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原因在于:会计工作受行政权力干扰;会计机构及岗位设置不尽合理;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鉴于此,必须加强国家宏观监管力度和高校......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缺失与重建
发布时间:2023-02-27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五千余年的文明史,与古巴比伦、古埃及以及古印度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涵盖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也汲取了历代圣贤研究探索的辉煌成果,涉猎了人类生......
莫将知识缺失误诊为能力缺陷
发布时间:2023-07-12
1将学生做题关注不到关键词、挖掘不出隐含条件,误诊为审题不仔细 1.1课堂教学简单实录 案例一3月底参加了市高三复习会议,探讨高考的二轮复习问题,期间听了一节题为《科学审题》的公开课. 上课开始,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 ......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2-06
" 【论文关键词】社会;诚信;缺失 【论文摘要】社会诚信缺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政令不畅、经济秩序混乱。引发司法腐败和社会不稳定.增加社会活动成本等。 一、社会诚信缺失,致使政令不畅 二、诚信缺失.扰乱了正......
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发布时间:2013-12-19
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现行继承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继承是一个古老的而常新的话题,自人类社会有了剩余财产以后,继承作为一种制度就与人们的社会、经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继承作为......
投资的陷阱
发布时间:2023-02-24
没有投资就没有发展,投资是寻找新的赢利机会的惟一途径,也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新建项目的投资、扩建项目的投资、技术改造的投资、参股控股的投资。每一项投资都蕴含着新的希望,每一次投资都面临着无尽的风险尤其对民营企业而言,......
浅谈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缺陷及制度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04
目的:探讨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完善对策。方法:了解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的构成和职责,总结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根据存在的缺陷制定完善制度的对策。结果:我国现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以政府为主导,......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缺陷与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概念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应当从劳动争议和仲裁两个环节去分析和概括,其指的是对劳动争议或纠纷由第三人居中所作的裁断,是劳动争议和纠纷解决的程序制度。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机制得到恢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和谐统一思想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4-25
摘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和谐统一思想,一直是现阶段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会直接受到研究对象和科学观念的影响。而在对其进行统一的思想建设中,需要将其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进而塑造出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并加以实时地应用和拓展。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谐统一;1引言一直以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都是科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如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呢?.........
浅析传统文化在设计上的缺失
发布时间:2022-11-25
浅析传统文化在设计上的缺失 一、序言 文http://wWw.LWlm.Com化交流是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一种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精神文明。随着21世纪经济时代的需求与发展,人们知识文化的......
从农村社会分层看村民自治与配套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23-05-09
" 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变动呈现多元化与复杂化。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经济分化及社会成员在经济地位上的差别与以往的政治关系一起为农村急剧形成的社会分层提供了基本依据;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发展带有明显的不......
浅析我国财产保全制度的缺陷
发布时间:2023-03-07
在该法的施行过程中立法者认识到有必要规定诉前申请保全的内容,于是在1991年《民事诉讼法》中增加了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提出保全的规定,相应地,诉讼保全便修改为财产保全。 关于财产保全的性质,学界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强制......
加速折旧:利好与“陷阱”
发布时间:2022-12-28
加速折旧新规的政策意图和意义是非常明显的,从总体的角度来讲,加速折旧政策的红利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政策红利对企业的具体价值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来判断,否则容易掉入加速折旧新规的陷阱,不仅不能利用加速折旧新规推动企业发......
“比较优势陷阱”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一、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现代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效解释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当属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资源禀赋模型又进一步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该模......
浅谈汽车缺陷与汽车火灾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09
摘 要:产品因设计、生产、指示、提供(包括运输、维修)等原因在某一批次、型号或者类别中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导致缺陷发生。75%以上的产品召回事件的根源,可追溯到产品开发中的缺陷。因为汽车是......
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的缺陷与创新(1)-传播学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1-15
[摘 要] 人才激励机制滞后是西部地区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人才激励机制缺陷的分析,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方式、转变人才激励观念,是西部地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传统农业社会农户兼业化行为趋向的效率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1
" ——兼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中国传统农业农户经营的一个突出特征,即兼业化经营方式产生的动因及其演变,以及兼业化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在其他政策和经济社会条件共同作用下,兼业化的产......
简析社会诚信缺失及重塑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诚信;实践 论文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遗产,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剖析,指出了重塑社会诚信道德的方法和途径。 一 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个基......
自然正当与社会正当:对维特自然浪漫主义的评注
发布时间:2022-12-16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歌德的爱情经历和一个朋友的自杀。该书出版于1774年,被称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从这部日记书信体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自然浪漫主义的倾向:歌颂“天才”,提倡“自由”,主张“个性解放”,号召“返回自然”。维特短暂的一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些精神气质,但他对自由与爱的追寻终究步入绝境,只好选择自杀。维特自杀也促使我们深入反思自然正义.........
社会惰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04
一、概念和意义 社会惰化是一种出现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它指的是在某一群体中,个人付出的努力要远小于个人单独行动时所付出的努力水平。关于社会惰化的定义有很多,侯玉波认为,社会惰化又称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
锅炉安装中的缺陷控制与预防
发布时间:2022-10-23
摘要:锅炉的安装应以经济安全运行为首要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锅炉的实际设计功能,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锅炉安装运行和设计的过程中应针对安装过程中会产生的故障原因作提前预判,将问题原因作全面了解,以此来实现锅炉安装前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05
论文摘要: 儒家理论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其主要内容简单说就是是仁和义。仁义的观念是儒家思想最为强调的观点,.........
市场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发布时间:2023-05-13
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技术模仿带来的问题。要让模仿切实起到技术进步的助推剂和实现后发优势的作用,就要注意如何避免因模仿而出现的制度陷阱,因此需要一个能摆脱局部利益束缚又必须廉洁有效的政府。关键词:市场结构;中等收入陷阱;后发优势;后发劣势;技术模仿;人才初次转移;人才再转移;技术进步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1-0068-05.........
新经济地理学的缺陷与趋势
发布时间:2023-03-16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主流派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了空间因素,以全新的视角,把以空间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传统经济学科统一起来,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经......
教育技术学研究社会性的缺失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5-11-10
摘要:从教育技术学的进程来看,教育技术学科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社会的接受能力相对落后,这与研究社会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研究社会性的缺失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6-12-12
教育技术学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创新,研究出来很多引以为豪的成果,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这些成果仅仅影响到了专业的教育技术学,只能让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所关注,关注的局限性太小,影响力太小,其实教育教学的技术更倾向......
论中国CPA审计法律责任的制度缺失与重构
发布时间:2013-12-18
处在上市公司监管前沿的注册 会计 师,被人们誉为“不吃皇粮的 经济 警察”,为了从市场上抢到“粮食”以维持生计,而不择手段,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串通一气、合谋舞弊,造成恶劣的 社会 影响 。遭抢劫的广大中小投资者,一方面躲......
死在陷阱里的狼
发布时间:2023-04-27
常常是在夜深人静时,一匹狼,走进了一个叫鹤坪的村庄。它漫无目的,只要是可以袭击的对象,它绝不留情,村民们总是在清晨,看到自己的鸡鸭或者是猪羊,惨死在院子里。 常常是在夜深人静时,一匹狼,走进了一个叫鹤坪的村庄。它漫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制度缺陷
发布时间:2022-11-27
当前企业基本上都是将绩效管理作为其战略发展的导向和基础,利用分解目标的形式让企业的员工与工作人员都能够保持在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努力方面的一致,然后再使用相关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对其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让员工的绩效得到进一......
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四种分析角度
发布时间:2023-06-05
我们可以把近代以来的欧洲称作资本主义社会,而把近代以前的欧洲则称为前资本主义社会。确实,近代以前和近代以后的欧洲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但是,使用“资本主义”这一概念只是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近代以前和以后的两种欧洲社会形态的不......
论房地产指数编制方法的缺陷
发布时间:2022-11-24
内容 摘要:在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指数对于投资者,消费者和政府来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市场信息。文章以“中房指数”“国房指数”为例,对其编制 方法 进行评述, 分析 了我国现有房地产指数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完善的若干建议。 关键......
辨析中等收入陷阱
发布时间:2023-07-04
近来,关于中国会否以及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攀升,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话题便一再被人们提及。而相同时段拉美地区一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放缓和政局的动荡,......
“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策略
发布时间:2023-06-27
〔摘要〕收入提升与经济增长在理论逻辑上并不存在二律背反,一些采取赶超战略的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根本上源于政策失误,因而“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为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落后国家往往采取收入分化政策提升......
试析当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与成因
发布时间:2023-06-28
(二) 法律 观的缺失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是企业履行法律责任的基本要求,但在企业实际运行中,法律观的缺失比较严重 : (三)信用观的缺失 (四)社会观的缺失 近年来,受外延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企业......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20
" [论文关键词]土地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论文摘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稳定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失地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村繁荣与稳定的关键,也是促进......
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01
[2]王卫国.过错责任原则:第三次勃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顾海舟.论无过错责任原则[D].吉林:吉林大学,2008.[4]刘超.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5]曹明德.环境侵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王明远.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7]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M]..........
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土地租佃制度与农村社会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23
" 【内容提要】在清末民初,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
国际社会自由观的迷失与正位
发布时间:2023-04-30
自由论者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全面诠释了个人自由的概念和范围、思想自由和社会自由、自由的多样性和自由的界限,而哈耶克则继续自由辩,把个人自由与民族自由自由作比较,从而引申出国际社会中自由的定位。相对个人自由,民族自由更加显......
浅析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缺陷与完善
发布时间:2023-03-30
一、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历史发展及特点 (一)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 历史发展法定代表人制度并不是我国公司法独有的制度,而是起源于20 世纪初的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当时处于战争时期,为了满足战争中强大的军工物资需求,中国......
试论缺陷医疗器械损害责任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近年来由缺陷医疗器械引起的侵权责任日益增多,解决这类纠纷的前提是先确定缺陷医疗器械损害责任是产品责任,还是医疗损害责任,亦或是兼具两者。在确定缺陷医疗器械损害责任的性质的前提下,进而分析其责任构成,使符合构成要......
关于社会诚信缺失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09
" 论文关键词:诚信;缺失;思考 论文摘要:当前,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诚信缺失严重危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着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损害着人际关系的和谐。鏊于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掀起诚信革命。首先在诚信教育......
分析新闻传播失范与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01
分析新闻传播失范与制度 分析新闻传播失范与制度 分析新闻传播失范与制度 作为大众传播之一的新闻传播,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等现代传播媒介,向社会不特定大众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的有组织......
国家将扩大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发布时间:2023-03-22
The State will Expand the Recall System of Defective Products 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说,消费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维护消费品安全,着力用好缺陷产品召回手......
传统职务犯罪侦查模式及其缺陷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2
笔者认为,传统的职务犯罪侦查模式主要有职权式侦查模式、口供中心主义侦查模式、静态取证侦查模式、查明型侦查模式、人侦型侦查模式、机械体力型侦查模式、封闭神秘型侦查模式、各自为战型侦查模式。客观地说,这些传统的职务犯罪侦查......
论我国部门预算制度的效率缺陷
发布时间:2023-07-25
" 摘要:我国的部门预算制度是在国务院作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决定之后实施的。从近几年的部门预算改革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但经国家审计部门审计揭露出的问题却也触目惊心。事实上,从效率角度考察,我国的部门预算改革是......
弥补基层文化建设的制度性缺陷
发布时间:2023-03-03
[内容提要:]基层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基础,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体制性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迫切要求进行文化建设的理论突破。基层文化转型必须打破旧的文化理论和体制的路径依赖,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基层文化的动力和手段,把搞好政府......
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2-21
随着新时期综合条件改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要不断提升和创新,逐渐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提高自身风险意识,建立正确的财务观,推动财务工作水平的有序提升,保证高校资金使用效率。1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制度缺陷分析1.1责任、权力、......
我国精神病人刑事强制医疗制度的缺陷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2-07-23
摘 要:我国在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精神病人的疾病成为阻碍社会法治进程与和谐的重要问题,新修改的刑诉法已经把强制医疗纳入到了特别程序加以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该制度存在很多缺陷,所以有必要继续对我国现行的强制医疗制......
浅析网络编辑社会责任的缺失
发布时间:2023-01-05
一、网络编辑的社会责任(一)网络编辑的职业角色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编辑工作者通过对网络信息的编辑工作,发挥着串联、组合、把关等重要作用。随着传播事业的发展,网络编辑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和走向专业化。广义上讲,每个网民都有成为网络编辑的可能,比如,百度贴吧、博客、微博的个人观点的发布。狭义上讲,网络编辑只是指专业的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编辑工作人员。本文的网络编辑概念范畴是狭义上的网络编辑,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