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04 00:09:05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时间:2023-07-04 00:09:05     小编: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儒、道两家。儒、道两家教育哲学的思想特征尽管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呈现,但都继承着中华文化尚和合、重情意的基因,将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奉为其一贯之道。自然是指先天本有,当然是指后天应为。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自然是当然的根源与发动者,当然者皆自然。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一体和合。自当一体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根基,贯穿于整个教育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修养功夫与境界追求之中,是我们理解与研究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甚至中华传统文化的钥匙。

一、儒家教育哲学的自当一体之道

(一)天人感通:天道为人性之本根,人性为人道之本根儒家的自当一体之道可以简单表述为:善(属自然)本于性,性本于天(自然)。善也称作人道,天也称作天道,人道即天道在人,所以天道、人道本不二。天道、人性与人道,其意相通。天道与人性属于自然,人道为当然,三者和合一体。在先民的认识里,天是至上神。统治者试图通过祭祀与占卜等活动与天相感通。到了孔子,天逐渐变成义理之天。人与天的感通也从对神灵天的祭祀和祷告,变为从理智和心理情感上对形上天的体认。孔子赞美天道之伟大,同时盛赞尧帝效法天道之功德,即《论语泰伯》所谓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在人性问题上,《论语阳货》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由此实现了人为之道与人性的链接,并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的人道精神,实现了与天道的感通。体现孔子思想的《易传》,其根本宗旨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礼记中庸》讲率性之谓道。人道乃人们循顺其本性而行、而生活的产物,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伦因以凝成。又因人性即天命,故率性即率行宇宙大道。《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提出了诚的概念,进行了沟通天道与人道的努力。诚者,自成也。诚乃成就人本身,即自尽其天性、自成其德,亦即实现人之内在价值、绝对价值、本身价值(自然)。

孟子继承了《中庸》中诚的思想,把诚看作沟通天人的通道,将天与人合一,并进一步提出思诚的概念。思诚作为人道,体现着人道中的善性。孟子提出了人生来就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用湍水之喻来言人只要顺其本心,则人性之善就必然会呈现。自然若无阻碍,则必然呈现为当然。基于此,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由人道之尽心、存心,到人性之知性、养性,进而达于人道之知天、事天,最终实现修身而立命,这无疑是对《周易》、《论语》之中天道性命内涵与天人感通关系的继承与发越。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自然之道的核心理念是人性,可以说,人性善便是儒家之自然。孟子的人性善论实现了自然人性与当然人道的豁然贯通,但孟子没有对恶的来源问题做出系统解释。宋儒张载运用体用不二和对立统一的原理,提出气本论,主张气是世界的本原或本体,道和理则是其运行的规律和准则。在此基础上,张载创立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天地之性是天理的体现,是纯善的;气质之性是气积聚为形质后具有的属性,由于禀受的阴阳二气有偏有全,所以是善恶混合的。人性二分使得儒家人性论更加系统,也解释了恶的来源,但尚存不通之处。颜元对此进行了完善,提出了理气一元且皆善的思想。他认为恶者是外物染乎性,非人之气质[3],并指出恶则后起之引蔽习染也。引蔽是指人被引诱到不正确的方向,掩蔽其正确的道路;习染是指人被引蔽之后而不知自反,就会积习成染,终成为恶。王夫之将天道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以《周易》为据,认为天道是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和万物流转的普遍客观法则,人不能强自为道,天理之实然,无人为之伪也。王夫之贯彻体天于心以认之的儒学立场,认为无论是宇宙的实然,还是伦理原则的必然,均须归结于道德实践的应然,在唯物论的基础上打通了自当一体之道。

(二)诚明两进:儒家自当一体之道

的实现途径

孔子主张君子求诸己又讲为仁由己,而不是由人。求诸己、为仁由己与《大学》所言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皆是讲求诸自然,即《中庸》所讲的尊德性。孔子删定六经,以圣贤学说陶淑学生人格,即《中庸》所讲的道问学。尊德性而道问学,所言乃是君子学圣人之道以成己成物,即孔子所言的修己安人。

自当一体之道的实现亦可用《中庸》所阐释的诚明相通、两进来解。诚之自然义前文已述,在《中庸》中,与诚相对的明主要与知识(知而识之)、智慧、觉悟相关,代表人之心灵通达事理、不受遮蔽的本性、状态或功夫。《中庸》所谓明,乃明善也,直接关联着是非善恶,是对于人伦物事之理的明察、体证和觉悟;说到底是对人性的通达觉悟。

诚明,即因诚而得明,或诚而明在其中,自然之中已有当然。就生命的本来面目而言,正因人得天地(宇宙)理气之精粹以为性,其心自具虚灵知觉之能,故曰自诚明,谓之性,落实到行动中就是率性。明诚,即因明而得诚,或以真知实有其性。人心本能知,目能视、耳能听、心能思人若运用此知能,随时随地辨其是非然否,择而行之,久必知通心明,本然实有之性即能充分呈现,此即择善固执、学问思辨而笃行之的致诚之功,故曰自明诚,谓之教,落实到行动中就是修道。诚、明关系涵盖了本性本体、修养功夫和理想境界三个层面,而以诚、明相须、互发之功夫论为主旨:情意真纯,则知觉明通,如好而学之也;知觉明通,则情意真纯,如学而益好之也。学而益好、好而愈学,则诚明两进,而达于至诚。

孟子承续了孔子思想,并提出了性善论,孟子提出求其放心的学问之道,主张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注重内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他主张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心正,则天下归之。通过不断地反求诸己,加之寡欲以养心,心正而无偏,反身而诚,强恕而行,必将合于仁道与天道,正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在儒家的修养功夫中,当然本诸自然,外内一贯。正如王阳明所主张的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因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功夫不分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亦如朱熹将格物释为即物而穷其理,以事事物物皆有其理,皆当穷为逻辑前提,以内外之理的相互感应为根本手段,以心理合一的贯通之境为目标追求。

二、道家教育哲学的自当一体之道

(一)以道为体:道家的自然之道道家以老子思想为宗脉,传世之著《老子》(《道德经》)对道的系统分析与解读为教育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提供了最早的系统表述。《老子》以此为形上依据阐述了人类特性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期发挥教育对世道人心的矫正作用。《老子》对天道和人道关系的把握,旨在使人道取法天道,让人回归先天纯粹的本性。庄子承继老子学说而多有发挥,其思想发展了老子的道论,呈现出一种境界论的形态,并沟通了天论与道论。

《老子》一书有 74 处言道,具体含义大致有四。其一,道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二,道是原始的客观实在。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其三,道是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其四,道即天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老子讲道法自然,法自然之道不仅通涵此四种含义,而且实为全有,天地万物各得其道,人所分有之道便是德。

与儒家不同,老子并没给他的自然一个善的名。因为自然为善之根,所以不着相,不着善相亦不着恶相,所以无善无恶,只是发动善恶判断而不接受善恶判断。所以,老子、孔子皆未给人性赋予一个善或者恶的名。婴儿未受尘世过多濡染,是自然的象征,也是对道保全最好的人。《老子》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二十章说: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第五十五章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虽然没有直接指明人的先天本性,但却强调人初生时的纯真自然,即婴儿、赤子的心态。这样,老子就开启了道家自然人性论的先河。

庄子承袭了老子关于道的基本理解并且有所发展。庄子指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他所言的道是一种本原的存在。它无作为、无形象,却有情有信而真实不妄。

(二)归根复命:道家自当一体之道的实现功夫

道家教育的价值就是使人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亦如万物生于道,亦需复归道。道生万物言万物皆生于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复,就是复归于道。归根复命,是说万物虽然各具形象且不断流转变化,但仍要复归于其所保有的德与性命之常。在老子看来,情欲过度无益于养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可见,色欲伤目,声欲伤耳,味欲伤口,情欲伤心,物欲伤身。由此,老子提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并且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讲的为学指的是礼乐之学,修习这些学问会使情欲文饰日甚,为道就是要不断消损人的情欲文饰,使人复归真朴,达至自然无为。老子所言的抱朴即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其 中 的一就是道去除各种情欲文饰,坚守自然之道,减少各种欲望,不断复归人的真朴本性,便是老子提出的指导人们修习的功夫论。

庄子将天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理念或哲学观念。庄子笔下的天不仅指自然天,也指涉事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庄子论人性着重于将天与人对举,以昭示天然与人为的相对或对立。(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人包含两种状态:本然状态和实然状态。本然状态是人性所当然,也就是理想状态,这种状态的人性与天为一。现实中人的状态称作实然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却往往表现出以人灭天的倾向。所以,教育的价值莫过于无为复朴。无为复朴,即从人性的实然状态向本然状态回归,是自然与当然的和合一体。较之老子,庄子的修养方法更加超然。庄子提出了外天下、外物、外生、坐忘、丧我等功夫论。外天下、外物、外生的外字接近遗忘的意思。外天下即忘却人世间;外物为忘却切身之物,即不受物累外生意为不为生死之事忧虑。外天下、外物、外生就会没有好恶之情,没有得失之心,就会与自然意义的本然和合。道生养万物纯出自然,是出于 无 为 ,当 然 也 是 无 意 。 人若想体认道,便要把握道的无,从无出发,先把自身的有抛开;把所生存的人世抛开,把所追求的物视为空虚无有,把人生最关切的死生问题看透,于是心境明澈,毫无牵挂,真正与道同行。

三、同源同旨:

儒、道两家自当一体之道的关系儒、道两家皆源于华夏文化,尤其是夏、商、周三代文化,皆是基于农业文明和理性智慧而产生的学说,有着共同的中国文化基因。虽然在汉代以后,道家教育哲学思想与儒家相比式微,但儒、道两家的教育哲学异流而同源,皆将其教育哲学建立在自当一体之道的根基上,异用而同体,理论的侧重点和进路不同,但旨归相同。

儒家自当一体的教育哲学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时,道家自当一体的教育哲学也一直在教育中与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相辅相成。例如,道家以自然为善之根,所以不给其自然以善的名,因为一 旦 赋 予 其 善 名 ,则必然相对就会有恶,而自然如儒家所言之至善,是无恶的。王阳明四句教首句便是无善无恶心之体,其实就是会通道家自当一体教育哲学的成果,将心之体与道家的自然贯通,二者其实是一,皆只是发动善恶判断而不接受善恶判断。在两家自当一体的实现功夫上,儒家用合一的方式,将心与理合一,知与行合一,外与内合一,皆是求得内在自然的当体直显;道家用舍弃的方式,舍弃违背自然的人为,舍弃一切巧智,归返到自然,以保自然的纯粹与当体直显。在两家自当一体的展开功夫上,儒家主天人感应,明诚、践仁、取消人我的界限,以达大同之境;道家讲求心斋、坐忘、朝徹、见独、外天下、外物、外生,在知识方面则取消一切分别相,使此心虚静,与大化相契。

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为圣人,老子亦以圣人名之。庄子笔下对其理想人格称呼则稍显多样:真人、至人、神人、圣人。儒、道两家对理想人格的具体表述上有所差别,但其旨趣并无二致。《老子》第五十四章有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真普。这与《大学》强调的修齐治平,《论语》强调的修己以安人、《孟子》强调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庸》强调的中和位育及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有异曲同工之妙。归根结蒂,儒、道两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都是尽人合天。尽人合天即自当一体之道的充分实现。天者,宇宙之总名,即大自然。中华先圣之观宇宙,从来不会在现象之外另求本体,所以讲道法自然。自然有纵横二象:纵曰宙,生生不已;横曰宇,万物一体。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正是尽人合天的境界。所以,老子曰:道乃久,没身不殆。又曰:复命曰常。圣人通晓天道之生生不已、万物一体,于是焉立教,顺自然也。所以,儒家于日用伦常之中以孝为人本,以全其所得于天地父母之性命,而与天地父母同其久大的大孝为人格追求。圣贤所言的孝道,孝即道,即天道,是通合天人的。儒、道两家所言示的常、久、大、不已等,正是孝的体现,是一种上下通贯而全己性命之道。日常之中,上事天地父母与下传子孙的上下相贯,一体同续,尽人以合天,即儒、道对自当一体之道的终极贯彻。无论名之曰圣人、真人、神人,其所达的人生境界皆无出于此。

由于两家教育哲学对自然的相通,又皆奉行自当一体之道,追求尽人合天,二者同源同旨,而在路径上的区别,完全可以作为相辅相成的资源。正是缘于儒、道两家思想的同源同旨,儒家教育哲学大师往往是道家教育哲学的传承者和研究者。故而,即使汉代以后纯粹的道家教育哲学家很少,但道家的自当一体教育哲学思想始终熔铸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发展中。

四、传统教育哲学

自当一体之道与当代教育哲学理论重建中国传统儒、道两家皆有基于自当一体之道的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与思想家们的广泛论述融为一体,彰显出富有民族特色的独特价值。传统儒家、道家尽管并未从中析出并形成专业化、学科化的教育哲学,但仍极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并为当代教育哲学的理论重建提供丰厚滋养。学科形态、专业化的教育哲学直至 20 世纪才在中国出现,而且与其他诸多学科一样,是尊崇西方的学科分类,由外部引入的。长于分析、重视知识理性的西方教育哲学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教育哲学。20 世纪 20 年代以后的 30 年时间,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日益式微:中国传统的教育机构与教材被逐渐取代;中国传统的学堂被新式学校取代;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主要载体中国传统经典退出了课程体系;奉行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教育工作者退出了课堂,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也就淡出了教育领域。

建立在尚和合、重情义基础上的自当一体之道,自然也在教育哲学的理论建构中不再有立足之地。这种缺失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当代人,包括一些哲学与教育哲学理论研究者看不懂中国传统经典,或者无法把握住经典中的根本要义。例如,在解读中国传统的博约关系上,有的学者将博解读为知识广博,约则被解释为对知识的概括归纳或者抽象。然而,这并不是博约关系的第一义。约字所言是去其繁琐而求本心,以一心统贯万事。此一心正是自然的良心,意为自然是当然的基础与根基。万事之当然必然统贯于本有之自然。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言的博约关系的第一义。庄子妻死,庄子鼓盆而歌。庄子所歌的正是宇宙之自当一体之道。人之辞世后称为鬼,鬼者,归也。人去世以后其实就是回归,归而复始,所以生生不息。就如同中国哲人,从不言始终,只言终始,其意在言终而复始,生生不息。

用西方知识之学分析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极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只见表象不知本质的问题。作为中国人,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哲学的学科建设,就必须立足于以自当一体为根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无论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还是教育哲学,第一义都是做人或修身,因生之为人(自然),故应当做人(当然)。做人之学属于意义之学而非知识之学。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哲学,不以获得知识为首要或终极追求,而是在自当一体的根基上,形成一套敬畏自然、崇尚实践、外内一贯、修己安人、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系。

(一)中国教育哲学应具敬畏自然、崇尚实践的精神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即天道在人的自然。大人可以明觉与体认天命,《周易》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人之言便是圣人本诸自然而发的圣贤学说。此三者皆是人所当敬畏的,其中以敬畏自然为起点。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生之为人,则应如人之所是,尽人性。所以,我们生之为人便要对人性充满敬畏之情,拳拳奉持不可丢失,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对受教育者所拥有之人性,充满敬畏,使之充分呈显。《论语》首句便言学而时习之,学的最核心要义是学做人,习则是强调在日用常行中践行所学之做人准则。由此可确认,儒家思想的第一义是做人之学。做人之学的根基是以自当一体为根基的知行合一。知为良知,为德性之知,为人所本有的自然。所以,真知必能行,不行便不是真知。真知道孝的人,必然是践行孝道的人,行动中不孝顺的人,必然无法称作真正知道孝的人。

(二)教育哲学中的教育方法论建设应注重外内一贯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崇尚尊德性而道问学。西方哲学指导下的教育哲学的方法论,往往精于道问学,弱于尊德性。尊德性不是遵从纯外在的当然之道,因为所尊的德性其实就是人本有的自然,德性就是人性,就是人道,就是天道在人的体现。道在天,更在人;在身,更在心。所以尊德性作为当然,与人心之自然本是一体,且以自然为根据地。孟子所讲由仁义行,非行仁义,即以仁义之心行道,仁义不是对象而是依据和出发点。以仁义行,亦在充实仁义,二者一贯。道乃自导而自行之者也,即人之道乃自我定向、自主践行者也,为自律而非他律。亦即孟子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在我者也。孔子所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意合。故是本有,即自然,温故知新即返本开新,不断去温暖感通自己本有的良知、良心,而后能够日新其德,这样的人自然会成为为人的典范,所以可以为师。不通自当一体之道者,常将中国之学问解读成知识之学,知识之学仅仅属于问学层面,连经师都难以成就,何以成就人师?唯有外内一贯、合外于内才可以使教育哲学既成为教知识的哲学,又成为育人的哲学。

(三)教育哲学理论中的教育目的论应

蕴含修己安人和与万物一体的追求儒家修己安人的人生追求为历代儒者所奉持,也是我们当下依然在继承的教育目的论。修己与安人为一体两面,二者互为基础,相辅相成。此外,儒、道两家所共同追求的与万物一体的思想也应融入当代教育哲学的理论建构当中。归根结蒂,从自然上讲,万物本是一体;从当然上讲,我们的终极追求也应该是与万物一体。中国人自古以天下大同为追求。所以,老子讲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中庸》讲: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物理上讲,整个宇宙源于一个点;从哲学上讲,万物皆生于一或者说道生一。一化生万物,万物之中,人为天地之精华,其性至精至粹,先天之心与性凝一不二。人若能尽己与人、物之性,即参与到了生生不已的宇宙大化之中,成为宇宙大生命的承担者、参与者与实现者。贯真诚情意于万事万行之中,则身心相通相协,与天地万物相融无界,达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境。这种万物一体正是最广义范畴的天下大同,是以最广大的胸怀和最真诚的态度为人处世的精神,是中国先哲伟大智慧的结晶,理应在我们的教育哲学理论体系中有所体现。

(四)经典理应是教育哲学理论体系的根基

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理论体系中,承载古圣贤之道的经典,成为修齐治平的根基。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32]圣人经文,道之载体。中国自古崇圣尊经。圣人之所以值得崇拜,是因为圣人最能诠释天道与人道,最能把握天地万物、社会人生之道,并能向人们提供天文与人文之最高智慧。《周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庄子》等体现圣贤之道的中华文化经典,留存于天地万物之间,长存于万古流芳之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长期滋养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延续,也必将在返本开新中,美人之美。理性学习和借鉴其他文明中教育哲学的优秀成果,并将己美与他美结合起来,美美与共,涵濡蕴育,丰富和发展当代教育哲学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教育哲学的思想渊源和价值资源。事实上,富有文化自信和自觉的现代教育学人,不断对传统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挖掘与阐发,从未停止过将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价值资源融入当代教育哲学体系的脚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已成为国民教育培根铸魂的迫切需要。将以自当一体之道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理念真正融入教育哲学的理论建构中,恰逢其时,任重道远。有识之士必当承续使命,求索精进,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哲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自然正当与社会正当:对维特自然浪漫主义的评注
发布时间:2022-12-16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歌德的爱情经历和一个朋友的自杀。该书出版于1774年,被称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从这部日记书信体小说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自然浪漫主义的倾向:歌颂“天才”,提倡“自由”,主张“个性解放”,号召“返回自然”。维特短暂的一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些精神气质,但他对自由与爱的追寻终究步入绝境,只好选择自杀。维特自杀也促使我们深入反思自然正义.........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当代设计 传统美学 设计思潮 论文摘要:当代设计呈多元化趋势,各种思潮共生共存,但蕴涵其中的一些共同元素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文化和美学上的共鸣是出于巧合还是一种东西方民族差异和民族认同的表现?本文将从四......
浅谈儿童英语自然教学法
发布时间:2023-01-31
浅谈儿童英语自然教学法 “母语式自然教学法”即直接教学法,就是像学习母语一样去学习外语。自然教学法的名称最早就用于贝力子教学法,贝力子教学法严格按照幼儿学语言的方法,它以正处于语言发展期的4岁~12岁的儿童群体为教育对象,用......
浅谈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6-04-26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重新建构国民经济体系的理论和实践。 自然价值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新经济学念。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术界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并......
广义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发布时间:2023-02-10
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同时也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家族藏书楼之一①,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这座藏书楼能够平安延续近四百五十年,并且不断扩大藏书的规模,......
主谓一致中的“想当然”
发布时间:2022-10-11
在英语句子里,谓语动词和主语必须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最基本的原则是:单数主语用动词的单数形式,复数主语用动词的复数形式。但在实际使用中情况比较复杂,现在笔者把在教学同学们常犯的主谓一致错误归纳整理如下,以期对同学们......
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关于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实践的观点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恩格斯认为,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的实践的产物,......
浅析自然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4-19
【摘 要】事实上,科学与宗教并不是背道而驰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要承认科学与宗教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我们要在看到科学与宗教的区别的基础上分析科学与宗教之间的联系。宗教与科学既......
浅谈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代油画的融合与结合
发布时间:2016-11-26
摘要:艺术创作是相关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的应用,在实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实际中要认识到传统元素与当代艺术创作的关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
浅谈康德对自然与自由的沟通
发布时间:2023-07-13
学界倾向于从美学的角度理解《判断力批判》,或者以审美的角度来解读康德对自然与自由的沟通问题,这说明大家比较重视《判断力批半归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部分,而对目的论判断力批判部分重视不够。本文试图从批判哲学的问题出发,探讨康......
浅谈马克思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12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曾指出人和自然是具有绝对的相互关联性的。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界具有同源性,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马克思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的一......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4-01-07
[摘要] 现代经济学否认自然价值,社会物质生产使用自然资源不计入成本,无须付费.这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理论根源。这种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自然价值”是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自然价值论是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我们需要确立“自然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和谐统一思想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3-04-25
摘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和谐统一思想,一直是现阶段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会直接受到研究对象和科学观念的影响。而在对其进行统一的思想建设中,需要将其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进而塑造出和谐统一的思想观念,并加以实时地应用和拓展。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谐统一;1引言一直以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都是科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如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呢?.........
浅谈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与人文修养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自创立了价值学说以来,学术界围绕真理与价值关系进行着广泛讨论。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科学下的个体实践带有很强的真理性,这种真理性主要是个体实践中广泛用以指导的科学教育的真理性。人文修养带有很强的价值性。同理,这种价......
马克思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实践
发布时间:2023-03-17
马克思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实践是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并且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它将实践关系视为人与世界的根本关系。人自身与自然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探究当今中国的哲学创新与哲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1
一个时代哲学教育的特质和水平受制于这个时代哲学研究的特质和水平。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哲学,它独有的特质和所达到的高度,既为人们理解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提供了解释根据,也为人们把握哲学教育发展方向提供了判断依据。不过,一个时代哲学研究的创新动力并非源于自身,而是源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因此一个时代哲学教育的特质和发展水平的最终解释根据并不在哲学理论本身,而在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哲学教.........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与结合
发布时间:2023-05-15
一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分化的历史讨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需要简略回顾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化过程。在人类文化萌发的早期,即在开始有了语言、文字、神话、艺术的远古时代,是没有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区分的。在古代的哲学体系中,也常常是既包含着自然知识,又包含着对人文社会现象的认知,例如我们很难认定亚里士多德就是代表人文文化的学者,或就是代表科学文化的学者,也很难认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就属于科学.........
浅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德育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 功能 论文摘要: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德育的重要精神资源,在大学德育工作中有强大的教化功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中的“另类”
发布时间:2023-06-04
摘 要:包九中物理教师陆家羲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他业余时间全部沉浸于组合设计的最前沿研究,含辛茹苦、潜心钻研、百折不挠、奋勇拼搏,以高超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区组设计研究领域取得四大世界级杰出成就,即首先完成柯克曼三元......
浅谈自然科学课教学重在有效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22
" 论文关键词:教学反思 自然科学课 论文摘要: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
浅谈历史作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自然实验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经济史的事实可以检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我们先讨论经济史上的重大事实,来检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空想资本主义的理论。例如,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可以保证外贸自动平衡,科斯的零交易成本世界反对政府对市场的任何监管,等等。......
数学课堂教学的自然与和谐
发布时间:2023-04-16
" 数学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整体.只要有几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细思......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理”与西周哲学译名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的西周可以称之为日本西学东渐史上的第一人。他是日本近代哲学的开始,是第一个正式将西方哲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哲学家。经西周之手译出的像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演绎、归纳等译词已经成为人们在表述......
与自然对话
发布时间:2022-10-25
摘 要:中国山水画写生是推进个人绘画艺术创作甚至整个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山水写生的过程中,如何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互通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主体画家如何融入自然,实现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阐释主体在创作时,如何借助写生,从......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发布时间:2023-01-17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产业园区规划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摘 要]广州科学城在用地布局及道路规划方......
自由、自然与境界
发布时间:2022-12-02
有关《庄子》的解释,迄今逾八百种之多,但在历史上有两个里程碑式的解释,那就是郭象的《庄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以至于只要谈到庄子,就一定会联想到郭象和成玄英,在原创者与解释者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自然联系。郭、成二人的解释......
走进自然,为健康“干一杯”负氧离子
发布时间:2022-12-13
春天,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春游,或去周边的公园,或索性直接去稍远一点的森林,亲近自然,你会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神奇魔力!可是,谁能说清楚个所以然来,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有这么神奇的感觉呢?凡事皆有因。我们的清新之感与大自然中这种物质不无关系,那就是负氧离子。什么是负氧离子?简单讲,负氧离子是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我们知道,空气是由无数分子组成,由于自然界的宇宙射线、.........
浅谈诵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1-06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潮开始大量涌入我国。人们在享受其丰富的精神涵养的同时,又困惑于其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例如:一些年轻人对西方文化如数家珍,但却不一定能说出我国历史上朝代的变迁;对西方名著的品评头头是道......
浅谈园林设计的自然性
发布时间:2015-08-03
摘要:本文中对自然性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运用的价值、生态与自然、园林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与师法自然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自然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自然性在园林......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3-05-22
自古至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关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人们一直不断探索的课题。在大力提倡梳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思考。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
浅析当代中国大学马克思教育学传统
发布时间:2023-02-12
浅析当代中国大学马克思教育学传统 研究马克思教育学能够深化对人的本质和发展理论的探究,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和社会价值。能够实现教育公平、社会价值取向正确以及全面推荐你认得发展。马克思教育学理论在推进人......
浅谈当代设计与文化传承一一论中国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当代设计的矛盾
发布时间:2022-08-05
哲学、科学与艺术, 这三者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 科学是认识论, 是求索必然理性的表达:艺术是人性论, 是寻找自由情感意象的表达: 哲学是科学和艺术的起始和终点。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哲学, 是造物的理念和态度, 科学是造物的技术和方法, 而......
初中地理课上的自然灾害教育
发布时间:2023-01-11
【摘要】中小学是灾害中未成年人最密集和最难立即疏散的地方之一,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也相对薄弱,是承灾人群中的脆弱群体,所以加强中小学自然灾害教育责任重大,刻不容缓。【关键词】自然灾害;危害;中学生;教育;灾害意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害种类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其给人体造成的死亡、伤残等生理伤害,以及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伤害将许久难以弥补。中小学是灾.........
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天然自然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5
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天然自然的影响研究 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天然自然的影响研究 对人工自然的发展对天然自然的影响研究 文章 来源 自 3 e du 教育 网 一、人工自然的概念、分类、本质特征 (一)人工自然是人们运用改造自然......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发布时间:2023-02-12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自然,观念,自然的观念——读柯林伍德《自然的观念》 自然的观念,the idea of nature,是一个近代的(现......
陶渊明“神辨自然”生命哲学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23
摘要:陶渊明的《形影神》组诗是其生命哲学的表述,包含着丰富的思辨性。陈寅恪、逯钦立两家分别从名教与自然及形神观这两种思想背景中寻求解释,标志现代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高度。唯以往研究,注重形影神三范畴内涵的分析,对组诗小序所示的“神辨自然”四字之真义,未有透彻的分析。其中包含多重思辨层次:首先,陶渊明将传统的形神相对的生命学说结构改造为“形”“影”“神”三个范畴,在此将魏晋流行的形神说与名教自然说两个.........
浅谈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治理学和治理哲学
发布时间:2023-02-27
一、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治理学 管理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并且在人类活动中,也许再没有比管理更重要的领域了。 管理思想是普遍存在于人类世界的意识形式之一,但是,当且仅当人类进人劳心与劳力的分工时代以后,某些从事后来......
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 要: “田地陷阱”是 中国 传统农业 社会 中迫使广大农 民背井离乡,甚至弃农经商的重要原因,而“田地陷阱”现象的形成与频繁的 自然 灾害、定 额田赋制度缺陷以及灾害应对制度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意味着传统农业生......
《老人与海》的“自然”宗教观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 要:对《老人与海》的与基督教的关系,很多学者已经作了详尽的论述,但经过认真比对研究,本文认为,基督教只是海明威用来表达主题的一个手杖,而“自然”宗教观,才是他要表达的根本。自然宗教观就是人把“自然”当作神灵去崇拜,......
浅议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必然
发布时间:2022-10-09
论文关键词:网络阅读 传统阅读 分析对比 论文摘要:对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上说明网络里传统阅读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新时代的读者来说,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同样重要。 阅读是一......
浅谈学校体育中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18
"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传统体育,教育 论文摘要:21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需要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需......
在大自然中教会学生生活
发布时间:2015-09-08
在孩童时期,最重要的是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而非赢在起跑线上的百米冲刺。让孩子上学是为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准备,而非争得第一。 北欧人认为,教育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在北欧,我们会看到他们在幼儿......
一起领略美好的大自然
发布时间:2022-11-03
春天到了,树木发芽,嫩绿的、粉红的、淡黄的,透明的小嫩叶也开始崭露头角。柞树、枫树、枥树等各种各样的树美得令人感动。 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一起来猜猜各种植物的名字吧。 我生长在富山县的立山连峰脚下。至今还记得小时......
素质教育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发布时间:2023-02-27
一、钱学森、李约瑟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是针对教育者的一种质疑!李约瑟也曾质疑: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这被称为李约瑟难题。人民看着政府,希望国盛民强;政府看着我们,希望多出人才!在中国,教师、学生.........
浅谈绿色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
发布时间:2023-06-22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为了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建设绿色建筑,随着绿色建筑的大受欢迎,其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建筑建设的主流。在绿色建筑中,自然通风设计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在绿色建筑中合理的进行自然通风设计,能够有效减少......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3-05-14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摘要] 现代经济学否认自然价值,社会物质生产使用自然资源不计入成本,无须付费.这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的理论根源。这种经济是不可持续的。“自然价值”是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自然价值论是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我们......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16-04-14
自然价值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新经济学念。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术界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试图以它为基础建构一种新的经济学。 一、现代经济学否认自......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2-12-31
自然价值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新经济学念。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术界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试图以它为基础建构一种新的经济学。 一、现代经济学否认自......
谈教育哲学中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27
毫无疑问, 教育哲学是哲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但二者是如何交叉的,则有不同的做法。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哲学作为大前提,教育实践或教育问题作为小前提,进行理论演绎,得出教育哲学的结论。如此的教育哲学则是一般哲学的教育应用,哲学......
大自然,我的另一颗心脏
发布时间:2023-01-02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02-18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思想内涵,是应当传承学习的重要文化。然而事实上,我国经济虽迅速发展,但承载着众多先人心血的民族文化却逐渐被搁置在一旁。因此,如何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给予正确的定位,如何更好地传承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是当代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显然,这与高校的音乐教育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音乐教育是针对各高校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而.........
浅谈中国传统诚信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诚信 传统道德 诚信教育 论文摘要: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的诚信观特点有二。一是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二是诚信是交友的基本道德准则.当代大学生诚信滑坡,迫......
谈传统哲学及法哲学原理中的理性与法
发布时间:2016-11-25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主人世界是希腊世界。古代社会通过暴君的意志实现,暴君实现人民意志,并且将集体的意志变成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意志凌驾在善和恶之上,他的意志是普遍的意志,能摧毁作为特殊的个人意志。之后,个体......
浅析自然法思想与立法
发布时间:2022-12-15
一、解读富勒的程序法治原则 法律的道德性是富勒法律思想的核心。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富勒对道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将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在富勒看来,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
天文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发布时间:2023-07-24
天文学与现代自然科学 自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以来,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建立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奠定基础物理学的基础、促进人类宇宙观的七次飞跃等。然而在此过程中,与西方国家相比,......
祁佐良:透明质酸注射,当以安全自然为先
发布时间:2015-08-27
随着微整形技术发展至今,“透明质酸”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日常美容补水保湿,到医学美容填充注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然而,你真的了解它吗?它又是否真如广告所说那么传奇,可以“一针见效”?本期,我们邀请到著名整形外......
论自然语言在语言哲学中的元语言地位(1)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自然语言的精确性和完善性问题不是语言哲学中元语言的根本问题。元语言的根本问题是表达和解释的初始性,自然语言是最初始的元语言。自然语言自身解释存在内部循环,所以需要确定核心语符和核心规则。核心语符和核心规则是通......
浅谈终身教育:知识社会的趋势与必然
发布时间:2023-06-21
" 论文关键词:知识 教育 发展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育思想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人们不仅要获得各种阶段性的知识,更要掌握如何去学习的技能,以便实现自身的终身教育。 一、终身教育观的提出 (一)终身学习的提出 (二)终......
论中国儒家自然审美观
发布时间:2022-12-29
论中国儒家自然审美观 论中国儒家自然审美观 论中国儒家自然审美观 摘要:在人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陌生、疏离走向熟悉、亲近,自然的本真状态向人类敞开,人类以本质力量显现到自然,“情往似赠,兴来如......
中国古代之“自然辩证法”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要:《老子》的辩证思想如质量互变、对立统一规律等给人以启迪。 关键词:《老子》;辩证;思维 在浸透思辨智慧的《老子》一书中,作者以其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细微观察和缜密思索,道出了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其精华之处,无论......
浅析自然美显现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自然美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一起构成了美的领域美的种类。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是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自然美也包括人造环境所呈现的美,因为美好的人工环境是和谐的,符合大自然自然而然的本性。显然,自然......
试论城市规划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小区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9
【摘 要】从城市规划设计中可以看出,小区的规划设计是相对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分的。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想提升城市规划工作的整体质量,需要做好小区的规划工作。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人和自然的统......
浅谈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25
中国现代哲学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对现代中国哲学影响最大者当数德国哲学。可以说,德国哲学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理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德哲学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早在德国哲学影响中国哲学之前,中国哲学就对德国哲学家......
怎样发挥自然角教育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 要:自然角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自然角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亲近自然、喜欢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在触摸、认识、观察、探索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及探索兴趣! 关键词:......
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16
" 论文关键词:对立统一 原则 现实启示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从哲学角度看,它揭示了社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传统......
音乐与自然之和
发布时间:2022-07-22
1引言 鲁枢元先生说:如果说一个民族的文学历史的书写必须切合这个民族文学的特质,必须植根于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土壤之中,必须以这个民族特有的宇宙观、存在论、价值取向、审美偏爱为依据的话,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学史的书写或......
浅谈中国哲学体系与一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不同
发布时间:2023-01-01
每每我们交谈一些关于佛教的时候,人们总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属于唯心的范畴还是唯物的范畴?本文就此想打开思维和存在的天窗,将以庄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与小乘佛教哲学之间进行比对,发现异同。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
大自然的科学与人的技术
发布时间:2023-05-09
摘 要 一直以来,成为“科学”巨人的问题干扰着国人,如从诺贝尔奖颁发以来,没有一个在大陆土生土长的并在中国大陆开展科学研究的中国人获得过科学类的奖项;又如钱学森关于大师的思考;中国大陆对基础科学的贡献等等。本文试图从科学......
浅谈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7
浅谈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 浅谈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浅谈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 更多 精品 来源自 3 e d u 海 量 教 案 内容提要:......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文 关键词:山水画 儒家思想 道家学术 禅宗 论文摘要:山水是 中国 画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水赛写意中,充分体现了“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两大特征。这是中国传统饰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和道家崇尚 自然 思想的......
浅论研究性学习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自然科学 教学 【论文摘要】:在初中自然科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结合实际,实施教育程序中要充分体现课题的开放性、实践性,注重实践与理论联系,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 研究性学习是二......
试论国外高等教育自然科学类教材特色初探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关键词: 国外高等教育 自然科学类教材 教材特色 论文摘要:就高校自然科学类教材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其自觉学习、勤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展开论述。以美国大学理工科基础物理学教材《波动学》为例,分析并探......
教自然课的 张老师
发布时间:2019-10-26
小学四年级开始有自然课,教课的是张老师。这是位很严厉的女老师,有一天她讲课,我随便说话,她叫我站起来站在教室门外。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不应该叫他出去。张老师问为什么?这个同学说:“知错改错不算错!”这下可把张老师气急了,于是把我们一起赶出门外。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可是现在想起张老师,我却很感谢她。她讲的自然课有时候是做手工。那次她教我们大家做钢丝锯。她很辛苦,给每个同学发了一根一米长、五公分宽.........
浅谈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 自从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的伦理学转向之后,哲学实际上就是伦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宇宙(自然)的统一性转向人类的良善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但是直到柏拉图那里,哲学和伦理学都是不可分的,乃至于黑格尔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本......
突然的自我
发布时间:2015-08-21
开学那天,吴晨风正低头走着,突然下巴被人撞了,耳边传来一声尖叫:“你这位同学怎么走路的?”吴晨风定睛一看,只见一个长发美女一手捡杂志,一手揉额头。吴晨风满腹怨气,嘴上却忙说对不起。她冷哼一声:“以后走路小心点。”就走......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自然法思想
发布时间:2023-04-07
摘要:柏拉图《理想国》诞生于民主政治气息浓厚的古希腊,充满着对乌托邦民主国度的美妙遐想。其中的正义论与“哲王”政治,体现了当时自然法学派思想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但是囿于历史以及个人思想的限制,其理论难免存在局限性,例如正义论中的阶层固化以及“哲王”政治中过于浓重的人治色彩等。关键词:《理想国》;正义论;“哲王”政治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
浅谈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特别是要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关于大学组织的应然理想与中国大学的实然现状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 教育性、学术性构成了大学的本质属性,是大学的合法性基础,因而也是大学的应然理想。大学成员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和角色定位影响着大学的教育性和学术性属性。而当代中国大学组织衙门化、大学价值官本位化、大学管理官僚......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5-30
在学术界,对于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常有姓哲,还是姓教的论争。姓哲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将教育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学科,而姓教的教育哲学则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将教育哲学看作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但无论是姓哲的教育哲学,还是姓教的教育哲学,离开了哲学的精神或特质都难以称之为教育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就是教育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何谓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哲.........
浅谈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05
当代中国法学理论视野中的法治,兼具力与德两大维度。就前者而言,法治即是法制一个由国家垄断的暴力所支撑的制度性事实。就后者而言,法治即是德性法律制度的道德品格。因而,法治被定义为良法之治或法制的德性状态。 就德这一维度而......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之心象理论在中医学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7-04
心象具有深邃的文化哲学内涵,在中医学各个方面均有所体现。以中医学辨证论治过程来讲,心象思维贯穿始终。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其实质是心象理论在中医临床应用的思维过程,整个辨证施治的心象过程可以概括为知象、取......
浅析《老子》“道法自然”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道法自然注解例析 《老子》第25章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原文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旧题为西汉人河上公解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这实际上是说,道以自我为法,自然而然,自然在此是自己如此或本来如此的意思......
浅谈大学体育教学与传统武术
发布时间:2023-06-21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大学扩招,学生数量大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体育教育,致使全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下降。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武术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也是一门热......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3-06-28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文化是http://WWw.LWlm.cOM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几千年来华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发布时间:2013-12-18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森林公园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发展迅速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性质和作用,......
从净化自然环境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发布时间:2014-01-26
从净化自然环境到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浓重的雾霾也唤起了人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为减少空气污染身体力行。据统计,今年春节,烟花爆竹的燃放数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这从变少的鞭炮声中能明显地感受得到。与自然环境同样......
生态危机与大自然文学
发布时间:2022-11-15
程虹的美国自然文学研究著作《寻归荒野》等增订版201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因为作者是总理夫人,主流媒体特别关注,一时间,有多家出版社推出了“自然文学”系列图书。但《寻归荒野》的价值何在,自然文学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和意......
霍布斯:自然法理论中的约伯 ——霍布斯论自然
发布时间:2023-03-16
" 一 问题 这是为什么?二 对问题的解释 记得在一篇有关弗朗西斯·培根的研究文章中,A·帕里-拉莫斯这样写道:“马克斯·韦伯生动地用之以形容现代欧洲文化性格的世界之解魅体现在多个领域当中。其中之一是宗教上的变革,重要性与此相......
简谈自然法思想与美国违宪审查制度
发布时间:2023-02-08
自然法思想是西方法治思想成熟的基石,法律接受法院审查观念形成也是受其影响,梅因曾言:这个理论在哲学上虽然有权限,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视其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真的,如果自然法没有成为古代世界中一种普遍的信念,就很难说思想的历......
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17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老子的德育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他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更是中国德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探讨老子德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