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浅谈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5 00:11:28
浅谈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及其对中国法学的启示
时间:2023-05-05 00:11:28     小编:高洪涛

当代中国法学理论视野中的法治,兼具力与德两大维度。就前者而言,法治即是法制一个由国家垄断的暴力所支撑的制度性事实。就后者而言,法治即是德性法律制度的道德品格。因而,法治被定义为良法之治或法制的德性状态。

就德这一维度而言,传统中国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已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流风也绵延至今;近代以来,我国又学习了西方同样强调实在法道德品格的自然法学。于是,对法治之德的热衷也就不足为怪。

然而,在曾经的神学世界观崩塌以后,现代世界陷入道德上的诸神或诸魔之争。在论及法治之德时不禁让人心存疑窦。即使是在曾经的神学世界观笼罩下,法律也是由具有诸多局限性的人去铜见神的旨意。因此,法律若缺少知则难以自立,乃至沦为意识形态的玩物。

以认知为己任而警惕意识形态恣肆的理论中,凯尔森的法学理论可谓个中翘楚,其对西方自然法学的批判可谓鞭辟入里。本文以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为范本,落脚于中国自身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论述凯尔森的批判对反思中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意义。最后,也将对凯尔森理论的局限性作出说明。

一、凯尔森对自然法学的批判

(一)因果与归责

某些自然法学者主张,区分自然行为(合乎自然秩序的行为)与非自然行为(违反自然秩序的行为)是可能的;并由此认为能够通过观察和把握自然事实,找到公正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也就能够发现或者洞见实在法。自然由此被想象为最高立法者。

但凯尔森一针见血地指出两种存在于不同范畴中的事物存在于实然世界的自然事实与存在于应然世界的(法律)规范之间的鸿沟,同时也指出分别用以描述它们的因果律与归责律之间的不可类比性、不可通约性与不可推导性。

试看如下两个表达:

(1)如果温度为零摄氏度,水就会结冰;

(2)如果某人剥夺无辜者生命,此人就会被以谋杀罪处以死刑。

上述两个表达,皆具有如果就会的条件结果形式。然而,将前者的条件和结果联结起来的是因果律,表示条件成就时,结果在事实上必然发生。而将后者的条件和结果联结起来的则是归责律,表示条件成就时,结果应当发生;至于事实上是否发生该结果,在所不问。换言之,因果律旨在描述一个事实,如水在零度时结冰;而归责律则呈现出事实的意义,如剥夺无辜者生命这一事实的意义就是该行为构成谋杀罪,行为人应当被处以死刑。故二者分别指向是与应当的范畴。抹杀这种区别就是抹杀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分野,因为社会事实有别于自然事实之根本并非在于前者不受制于因果律,而在于对前者还能够进行规范性解释,否则,自由意志或公平秩序等说只是妄言。故而,因果律与归责律,彼此不可类比,亦不可通约。

同理,价值或者意义并非为事实所固有,即并非内在于事实之中,而是由被人或神创造的规范(包括法律规范)赋予。譬如大鱼吃小鱼这一自然事实并不能告诉我们当人类也如此弱肉强食时究竟是善是恶、合法抑或非法;更逞论从这一自然事实推导出人类社会的以强凌弱是正当的、合法的。一言蔽之,从是无以直接推导应当,反之亦然。

上述从自然事实中洞见到(法律)规范的理论,不只存在逻辑上的严重缺陷,当它涉足于政治领域,就可能酿造灾难性的后果。希特勒治下的纳粹德国正是一个典型例子,该政权宣扬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同样是支配人类世界的规范,强者(也即日耳曼民族)应当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并且征服和统治弱者;此外,应当保持自身血统的纯净,以使得强大民族的延续更加繁荣。因而,纳粹德国的婚姻法中就有维持日耳曼人中血统纯化的专门规定,乃至启动对犹太种族的清洗,发动对其他民族国家的侵略。在此,我们看到,这种将自然事实的弱肉强食推演到弱肉应当强食的荒谬逻辑,在政治实践中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何等深重的灾难。

(二)正义科学的神话

1.认知超验事物的不可能

前现代的自然法学家,往往主张正义是被铜见的。启蒙以来的自然法学家受到新兴自然科学的鼓舞,认为其先辈对正义的研究是不科学的或至少是前科学的。这些新时代的自然法学家主张正义是能够通过理性认知的,因而建立正义科学也是可能的。

然而,凯尔森认为,正义能够被理性认知的说法是无稽之谈。在凯尔森看来,无论什么时代的自然法学,都共享一个基本特征,即实在法与自然法的二元论:在人制定的、具有时空限制并且不完善的实在法之上,存在着完善且亘古不变的普世自然法。凯尔森指出,这种法学上的二元论的哲学基础就是柏拉图理念与现实的形而上学二元论。在柏拉图那里,理念超越现实;在不可见的、超验的理念中存在着理想模型,而在可见的、经验的现实中存在着理想模型的不完善摹本。凯尔森质问道,如此说来,理念岂非人类理性不可认知吗?与此类似,对于何谓正义自然法无非是关于正义的规范的问题,也不能以理性认知的方式加以回答,因为该问题已经超越了理性的界限。很多自然法学家宣称其孜孜以求的正义之本意表征的是绝对价值,其效力是绝对的,于是要求人类只能设定一个异于且凌驾于实在法秩序的秩序,但这本身便超越了一切经验。正如上述柏拉图的二元论那样,自然法超越实在法;而此岸现实世界中的实在法只是彼岸理想世界中的自然法不完全的回光和阴影。用一些自然法学家的话而言,实在法就处于对自然法的发现或者洞见之中,但这种发现或者洞见永不停歇且永不圆满,因为人类永远都只是有限性的存在即使最伟大的哲人贤者,也必然戴着其所处时代的眼罩。既然如此,则自然法及其昭示的正义难道不是人类认识所不能接近的理想吗?此外值得怀疑的是,人类精神真的堕落到如此地步,以致没有创造力而只有复写而且还是不完全的复写能力吗?

2.正义相对论

如上所述,认知正义在凯尔森看来是不可能的。故而,对那些热衷于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学者,凯尔森认为他们给出的答案并非是理性的,而是出于情感或利益只不过化上理性的妆容而已。由于对正义的回答是作为有限理性之存在的个人做出的,因此不具有客观性,不同自然法学家对自然法内容所作的解读相互抵触甚至完全悖反,就是对他们标榜的客观性的莫大讽刺。也正是因为关于正义之答案在性质上是主观的,所以其只对作答人有效,从而只是相对的,没有什么绝对正义存在。

诚然,实在价值体系绝非孤立个体的任意创造,而是特定空间特定时空环境中的成员里的成员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相互影响的结果。可能有很多人共享相同或类似的价值体系,对同一事实做出相同或类似的价值判断。但是,价值体系和价值判断上的一致性并不与其主观性、相对性矛盾,也不能证明其正确性。譬如曾经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奴隶制在今天却是被鞭挞的对象,刑事法律上曾经作为原则的集体责任、无过错责任在今天被个人责任、过错责任取代。

凯尔森进一步指出,若将正义问题理解为达到某一(终极)目的之手段问题,即,何谓适当的手段?这也是难以做出理性回答的。譬如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在希冀达到的(终极)目的上或许并无二致,想必二者都希望社会中人人能获得幸福,但设计的路径却迥异:前者奉自由为圭泉,后者则认为在社会安全与人人平等面前自由只能俯首称臣。

(三)自然法学的意识形态功能

由上所述,足见自然法学存在明显缺陷。那么,这样的自然法学何以大行其道长盛不衰呢?

凯尔森认为,自然法学之所以始终对社会思维和实践影响巨大,究其原因,乃在于它满足了深深植根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正当化需要人类之独特性就在于强烈希望能够对其意志行为作辩护。而且,人们并不满足于有条件的、相对的正当化,而渴求无条件的、绝对的正当化。于是,自我标榜为人世间永恒公理或绝对正义的自然法学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如上所述,自然法学是在主观情感与利益上穿戴的客观化与绝对化外衣,当卸下这件外衣,我们看到的无非是从个人或个人所在的群体自身出发的政治倾向和企图。维护或攻击既存实在法秩序,言其与自然法一致或相悖,这都只是断定而非证明的一致或相悖。其并没有客观认知法律现实,而毋宁说是在主观评价包括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法律现实;其并没有理性地解读法律现实,而毋宁说是富于感情和欲望地接受或拒绝法律现实。而这在凯尔森看来,恰恰是政治的任务,而非科学的任务。当自然法被用于为既存政治秩序作辩护,往往发生自然法的消解,甚至,凯尔森不无讽刺地指出,这个时候,自然法学的法律世界的图景中,最前列的是实在法,其效力实质上是不容置疑的,传说凌驾于实在法之上并作为实在法模型的自然法反而沦落为实在法的复本。而这种自然法的保守面向,乃是历史的主流。然而,自然法学也会在某些时候呈现出革命的面向,譬如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法学说,并且该理论也确实由法国大革命在实践中提供了彻底革命性的解释。

故而,拥有一张普洛透斯般面目的自然法学,乃是意识形态的旗手。凯尔森批判道,自然法对特定政治倾向或企图进行以客观性和绝对性为伪装的辩护,这往往被政治野心家所利用,打着正义,公共福利之类不可实证而色彩鲜亮的幌子,却是为了自己个人或所属集团的情感和利益,在事实上完成并在道德上证立保守、改良或革命、颠覆。而在完成和证立这些事情时,实在法及其内容不再重要:对政治野心家而言,实在法的意义只在于方不方便实现自己的目的。当感到实在法方便时,他们就说,这是符合自然法的,因此实在法必须被遵守;当感到实在法碍手碍脚时,他们就说,这是背离自然法的,由于自然法凌驾于自然法,所以实在法必须为实在法让路。这样的变幻莫测不仅没有任何客观性可言,法律秩序的安定乃至整个政治共同体的安定也遭遇威肋、。因此,凯尔森认为,自然法学不仅在认知上毫无建树,甚至在实践中可能导致消极的政治后果。

二、凯尔森的批判对中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启示

不难看出,凯尔森对自然法的理解其实相当宽泛,一切坚持应然法与实然法二元论、具备形而上学品格的法律学说都可以被归入自然法学。那么,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自然法之名,却未必没有其实;而在当代中国,自然法的色彩亦仍未褪去。

(一)传统中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中的自然法

在传统中国,对自然事实与规范、因果与归责的混淆屡见不鲜。这种混淆或者是将自然事实化约为规范,从而使得二者统一或者是将规范化约为自然事实,从而使得二者统一。就前一种化约而言,譬如韩愈吾意有能残斯人使日薄岁削,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繁而息之者,天地之仇也吾意天闻其呼且怨,则有功者受赏必大矣,其祸焉者受罚亦大矣。在此,自然法则溶解于伦理规范,人与非人非人被拟人化了皆是规范的承担者,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分野就此消失,自然被社会化了。就后一种化约而言,宿命论乃个中典型:昌衰兴废,皆天时也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在此,自然与社会的界限同样被抹杀了,社会被自然化,对社会行为的一切规范性解释都成为不可能,自由意志毫无存身之地,人的卑微无力几乎被推向了极端。

此外,意识形态上的莫衷一是见于历朝历代。早在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即假托皇天或神明证成和巩固其统治,并以此使得实在法秩序获得正当性。这显示出自然法保守的面向为既有政治秩序作辩护。及至春秋战国,诸雄并起,礼崩乐坏,杀伐无数,与此同时却也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繁荣,涌现诸子百家各派思想,其中不乏对既存政治秩序作抨击者。譬如,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道之本质即在于清净无为,所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家以此对作为有为政治之表现的礼法大加鞭挞。墨家援引天志,以之作为立法准则: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同时,天志也是判定政治秩序善恶的标准:观其刑政,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反天之意谓之不善刑政。天志的内容即兼相爱,交相利,而在墨家看来,当时的现实政治秩序恰是别相恶,交相贱,故而是违背天志的。这些都反映出自然法革命的面向攻击既有政治秩序。再到秦汉以降,依托天道阴阳或自然之名为对既有政治秩序作判断的学说层出不穷,彼此间的背道而驰也并不鲜见。譬如,同为两晋人士,同样推崇自然,王弼和嵇康却在以此作为标准衡量既行名教时展现截然不同的态度:王弼断言名教本于自然,嵇康却宣称越名教而任自然。又譬如,同是依托阴阳,西汉董仲舒主张阳尊贵而阴卑贱,故而阳性的君、父、夫尊贵于阴性的臣、子、妻;东晋鲍敬言却声称:夫天地之位,二气范物,乐阳则云飞,好阴则川处,承柔刚以率性,随四时而化生,各附所安,本无尊卑也。

笔者并非全盘否定上述学说的价值,只是仅就认知法律现实而言,它们无法担此重任。不难看出,上述学说都表现出相当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因此对于建构一个具有外部客观性的政治法律秩序,无法提供充分而有力的理论支撑。何况,中国传统文化较之西方,更注重反求诸己,向内用力,这就更添了几分晦涩难测。而当这样的主观性、相对性和内向性渗透到政治法律实践中,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以春秋决狱为例,其原则是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这就很存在问题了。一者,《春秋》并非实在法典,甚至也不是道德准则的集合,而只是一部历史著作,并且笔法时有隐晦幽曲;因此,除非是真正通经之人,否则难免误读,乃至牵强附会断章取义。而即使是通经之人,其解读也难免局限性,抑或受个人情感或利益所左右。二者,虽然在决狱时也论及本其事的客观方面,但更强调原其志的主观动机,乃至志邪者不待成。这二者皆为酷吏引经破律出入人罪、舍法律明文,而援经诛心为断铺平道路。如此,司法就失去了客观性,法律重要的可预期性品格就被削弱了,进而政治法律秩序的安定受到威肋、。

(二)凯尔森的学说对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启示

在当代中国,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对二者之间联系与区别之认识的发展,对事实与规范、因果与归责的区分已基本不成问题。然而,在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上,更确切言之,在关乎法律独立品格的问题上,凯尔森的相关批判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如果说,传统中国政治法律理论所依托的天,道,自然等还可以算作是一种客观性与绝对性的表征然而,这些天,道,自然终究是通过作为有限存在的人来参悟的,因此其实际上仅具有主观性与相对性那么,当代中国在相当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吸收西方现代观念,对绝对性的东西心存怀疑和否定,直接承认存在分庭抗礼的多元道德体系。这就使得曾经荫蔽在政治法律秩序上的神性外衣也被剥下了。在道德多元的情境下,如果还是一味热衷于鼓吹法制的德性状态,甚至在实践中动辄对法律舞动道德的指挥棒,而忽略科学认知,则难以避免堕入意识形态泥淖,使得依法治国成为痴人说梦。然而,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以德代法的情况却的确是存在的:以司法裁判为例,有时,以德代法借由自西方舶来的术语原则裁判获得正当性装饰,但在实际操作上则略过法律原则的证立、衡量不同法律原则的分量、根据法律原则创造法律规则的限制性例外规则等保证司法裁判与制定法稳妥衔接的必要步骤,直接以不证自明的法律原则吞噬法律规则。如此,司法裁判就失去了确定性,而这也就对法治产生消极影响。

故而,在道德多元的情境下,依据一元的实在法规,一元意味着,相较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道德的立法者,实在法规范被国家统一创造并颁布;相较对判断者自身才有效的道德判断,依据实在法规范做出的判断对其效力范围内的任何人都是一致的;相较位阶不确定的诸种实质价值,实在法具有确定而分明的效力位阶治国行事,就是建构一个具有外部客观性的政治秩序和实现法治的重要保障。即使个案中的确存在规则漏洞(尤其是规则空白或规则悖反)的情形而不得不诉诸原则裁判,那么也必须有严格的论证过程。当然,无法否认,规则漏洞的情形下,法官存在自由裁量的空间,涉及各种实质性价值的衡量与抉择,即,涉及法官个人的意志表达。但这种意志表达仍需以对既存实在法所提供的规范性解释框架及该框架中的各种可能意义的客观认知为前提,否则就是无知的悠意,则司法公正不过虚话,法治也就沦为妄言。

施特劳斯在诊断西方世界的现代性症状时,给出的评语是知识过剩,道德不足。然而,与西方世界相反,当代中国恰恰是道德过剩,知识不足。或许有人会说,当代中国的道德滑坡现象频繁令人担忧,因此也是道德缺失的。但笔者并非在此意义上用心。笔者指的是,当代中国,从精英到大众,动辄对某种个人行为乃至社会现象做出道德评断,人人争做道德的裁判者,却往往只是自觉不自觉地借此发泄自己的非理性情绪,根本没有真正认知现实。而这种认知,对于政治精英进行国家治理(需知,当代中国的许多问题并非是或并非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是或更加是治理的知识问题),对于知识精英建构社会科学,对于普罗大众发蒙启蔽,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凯尔森对自然法学之批判的局限性及其症结

最后,有必要就凯尔森对自然法学所作的批判的局限性做一个说明。

凯尔森毕生致力于建构真正的法律科学。尽管不同于传统实证主义法学,凯尔森并不认为法律科学是自然科学那样的硬科学,而是软科学凯尔森并不认为法律能够完全以经验事实来解释,而是作为应然规范存在。但同时,凯尔森也认为,和自然科学一样,法律科学的要务也在于理性认知,在于获得一种客观性。因此,采取价值无涉的立场,反对主观恣意对实在法秩序的侵蚀,也就成为凯尔森理论的一大重要特征。在此,我们看到,凯尔森其实两次区分了是与应当,并在不同情境中赋予这一组语词不同的含义。就其与传统实证主义法学之区别而言,凯尔森反对将法律作为属于是的事实来理解,而将之理解为属于应当的规范集合。就其与自然法学之区别而言,凯尔森认为法律科学的任务在于认知法律是什么,而非评价或判断法律在道德上应当是什么。如果为了免于这种容易让人混沌的区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凯尔森对法律的界定:法律是一种不同于事实的应当,但这种应当不是形而上学的、道德的,而仅仅表示法律的逻辑结构。

必须明确的是这也是凯尔森常常被误解的地方,凯尔森明确区分了法律科学与(现实)政治:前者需要价值中立,致力于客观认知;后者却恰恰需要价值站队,并为各自所信仰的价值彼此博弈、争斗、妥协。此外,凯尔森也并不反对追求正义之法,他只是认为关于什么是正义的问题,法律科学无法给出答案,也不是法律科学应当关心的问题。

然而,即使凯尔森作出上述澄清,其对法律科学的坚持和对自然法学的批判仍然饱受垢病。法学毕竟是一门具有浓重实践品格的学问,如果一个学者对政治法律中的实质价值问题避而不谈,而将之全然推卸给政治家或立法者,他是否是在回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而且,如上所述,如果并不反对追求正义之法,却又同时对何为正义三缄其口,将对正义的形塑全然交给政治家或立法者,这难道不是也可能导致暴政吗?更深一层的问题是,现实政治法律秩序自身不能证成自身,必需一个超越性的或曰批判性的正当性根基。对此,仅仅有凯尔森意义上的法律科学就是不足够的。

不过,尽管凯尔森的法律科学存在上述局限性,但这位法学对意识形态对法学和法律实践的侵蚀之批判却是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尤其如上所述对于中国的法学理论和政治法律实践极富启发意义。鉴于我们延续几千年的道德病,以及对科学的漠视或轻视,就更有必要重视凯尔森的对自然法学的批判的意义,真正担当起科学认知的重任,而不是一味热衷于法制的德性状态,以避免中国未来之法治大厦因建立于形而上学玄想与意识形态口号的流沙之上而功亏一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与国际法批判法学
发布时间:2023-03-31
1 自由主义法律思想 自由主义法律思想是自由主义在法律思想领域的反映,其内容复杂,在不同国家或时期有不同表现形式,主要由以下三个既互相矛盾又互相制约的方面组成: 1.1 自然法思想 这是主张存在独立于国家制定的实在法之外,作......
国外森林法立法经验及其对我国森林立法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2-30
1 森林为对象的财产权制度 1. 1 本质为土地财产权的森林财产制度 在域外法律中,森林财产制度实际上就是土地为对象的财产权。在德国,森林财产权实际上就是附着森林的土地的所有权: 依据德国联邦森林法( BWaldG. 2,Absatz. 1. ) 规......
辩证法的误读—波普尔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由于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构成重要拮难,因此,国内波普尔思想的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取得了众多的学术成果。然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这些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从资料分析的角度看,论者们过多地重复引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的相......
华尔街风云:美国经济探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8-11
[摘 要]本文对华尔街风云所反映出来的美国经济兴衰的历史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的经济发展提出思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可操作建议。同时要注意到,作为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运作市场得来的探讨成果,我国......
浅谈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辩证法的批判
发布时间:2016-07-27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辩证法是他整个辩证法体系中最唯物主义的部分,无论是其深刻性还是其局限性,对于马克思辩证法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往考察黑格尔和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时,这一点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或遮蔽了。即使我们......
浅谈整体语言教学法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05
" 论文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法 中学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从阐述整体语言教学法的概念与特点入手,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整体语言教学法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引言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基础教育过程中体......
浅谈核损害赔偿国际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12
我国己成为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国家,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97万千瓦。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 - 2020年)》和国务院《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至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600万千瓦,核能开发在我国方兴未......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音乐教学法中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07
毕业论文 [摘 要] 放眼当代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状况及发展趋势,我国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通过对国内外著名教育体系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发现当今世界......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6
" 论文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英语教学 启示 论文摘 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学习者主体作用的探讨与实践,特别是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机制所激发的作......
法国民事保全立法的制度功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 要:法国民事保全立法较传统德、日等典型大陆法系国家而言,规定了不同的类型划分方式,也因此具备了独特的制度功能。文章从法国民事保全特殊分类规定出发,探究其特有程序制度和多元化价值功能,并结合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提出了......
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 要:美国梦集中体现了美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美国梦的若干特色长期以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美国梦在受众对象上既包括美国人民,还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成功激励憧憬美好未来的人民追求幸福,造就了无数属于美国这片热......
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及其启示/周成泓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23
周成泓 (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生院, 重庆 400031)[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判例法传统,其产生原因有三,即经验哲学、贵族精神以及实用主义。由于我国盲目地引进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制度,造成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失落。其解决方法就是......
谈美国行政法的演化及其对我国行政法完善之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论文关键词]美国行政法 成本—利益分析 司法审查 分权 [论文摘要]美国行政法历经近两百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传送带模式演变为专家知识模式,发展到近代的成本——利益分析,尽管每一次模式转变的背景、原理不同,但目的都是为行政权......
德国环境立法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 要:德国的坏境立法与我国的环境立法历来是我国法学界对比研究的课题之一。立法目的一致性、立法主体的多样性和立法内容的复杂性也一直困扰着学者。德国立法由失败到成功到实施过程中的法律效果也对我国环境立法有很大启示。我国应......
高中物理新老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对教学法课程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06
高中物理新老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对教学法课程的启示 摘要:本文根据新老课程标准,通过对比研究法得出新老课程标准的区别同时分析出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提......
浅谈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07
战国末期的荀子,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融会诸子思想的同时,对诸子也提出了许多尖锐而切实的批评,最令后世儒者非议的是他在 《非十二子》篇中对子思、孟子的批判。荀子言道: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
美国对外援助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24
【内容提要】美国是最早实现对外援助机制化和法制化的国家之一。美国对外援助机制主要由以《对外援助法》为主导的对外援助法律体系和以国际开发署为核心的对外援助执行体系构成。上述对外援助法律体系和机构设置确保了美国对外援助项目的稳定性和原则性。与此同时,不同时期内国会通过的相关法案和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行政指令,加上根据需求建立和参与的其他对外援助机构,保证了美国对外援助在不同时期服务于具体外交政策目标的灵.........
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6
【论文摘要】从苏联时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查制,到当代的宪法法院审查制,俄罗斯联邦实现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彻底转型。上述彻底转型的进程表明,一个国家采取何种违宪审查制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国的历史传统、政治体制和法律结构。从......
浅析中国古代礼法结合及对当代司法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17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礼法结合”对当代司法建设的启示为视角,对传统儒家“礼法结合”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阐述,并指出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传统司法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探讨儒家法律思想中“礼法结合”思想,......
浅析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其对依法治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30
一、权威的二重属性: 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不论在哪一种场合,都要碰到一个显而易见的权威。事实正是如此,当人类社会开始出现但还没有建立国家之时,因社会权力的存在而产生的社会权威已经......
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01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西方法治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作者利用赴美考察的机会进行了司法专题调研,形成的总体感觉是:美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尽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法律制度的有效运作却是一个起基础作用的因素......
胡塞尔对康德的先天学说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2-07
内容提要 胡塞尔曾多次批评康德缺乏真正的先天概念。康德囿于传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双重束缚,未能真正把握由笛卡尔所开创的“哲学的先验动机”。胡塞尔认为,康德不是休谟的后继者,因为他没有真正理解“休谟问题”,因此,他的......
浅谈韩国物流法律制度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7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基地,许多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开始进人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是,物流需求量逐年增长的同时物流业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相对韩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物流业,中国物流业起步相对较晚。随着中国......
浅谈美国和法国学前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16
近年来,国家大力加强学前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学前幼儿的毛入园率在逐年增长,幼儿基本的学前教育得到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存在底子薄、欠账多等问题,为加快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还需突破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瓶颈,完善各项机制,进一步奠定学前教育的发展基础。近20年来,世界上来自各个国家不同专业的科研.........
韩国恢复性少年司法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9-26
[内容摘要]2007年韩国通过修改《少年法》而正式导入恢复性司法制度,除了《少年法》第25条之3明确规定了法官审理阶段的“和解劝告制度”外,恢复性司法理念还影响了警察侦查和检察官审查阶段有关制度的运行和修改。韩国导入恢复性司法的目的不仅在于促使加害少年对受害人遭受的损失给予积极赔偿,更致力于加害少年的矫正和健全地回归社会。这一宗旨体现在法律条文、运行规t和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强调专家.........
新加坡《放贷人法案》及其中对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18
摘要:为加强对弱小借款人的保护、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管,新加坡于2008年通过了《放贷人法案》修正案,并在2010年对其进行了重新修订。该法案主要规定了放贷业务的领牌、运行、监管和诉讼等制度。我国放贷人法案尚未出台,调整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主要分散于各种层次的法律法规中。我国有必要借鉴新加坡《放贷人法案》的规定,在民间借贷准入、运行、监管和退出四个方面建构民间借贷的立法体系。制定统一专门的法律,以促进.........
浅谈近代英语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04
" [论文关键词]近代英语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 综合应用 启示 1 近代英语教学法概述 清朝末年,教会学校教授英语以达到文化侵略的目的;官办外语学堂旨在培养英语人才,维护其封建统治;民间则为满足贸易交往需要学习英语。特殊的历史......
浅谈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对教学策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 要:二语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年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一些实际情况对中国人学习英语时,年龄所起的作用加以简单的评价与分析,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表达一些......
大自然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8
一篇优秀的评论文,一定能将自己的观点,准确传递给读者。在这一点上,郭威同学做得非常棒!能启发引导我们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老师。生活中,老师无处不在,只要同学们用心,家庭、学校、社会,都可以成为大家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大自然就是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述着内涵丰富的故事。有句古诗大家都熟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会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别看它外表娇弱,可它们的内心是那.........
美国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美国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美国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美国隐私权制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一、美国隐私权的概念及内容 究竟什么是隐私权?这个在美国......
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物权立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物权立法的启示 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物权立法的启示 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物权立法的启示 [摘要]现代物权法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物权法编......
蔡和森对“陈独秀主义”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2-10-03
[摘 要]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负责人,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具争议的领袖人物之一。“陈独秀主义”是陈独秀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时期,所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任务、主要动力以及与国民党关系等方面的错误观点和见解的总称。......
浅谈法家的国家信用观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17
国家信用表示一个国家或政府对内对外遵守承诺、饯行规章的态度与能力。国家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信用体系的建设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全面性、基础性的作用叫,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有序开展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一......
爱尔兰公务员培训的特色做法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16
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爱尔兰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方面面临着与我国相似的挑战和机遇。爱尔兰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重视公务员能力建设,促进公共管理创新。在公务员培训法律制度健全、培训机构多元、内容方法实用、师......
浅析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1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对于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深化分工合作以及增加各国福利,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现实中的经济贸易总是复杂多变的,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只是人们的理想,......
浅谈英语学习者“自尊需要”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育工作者 自尊需要 英语学习者 教学方法 论文摘 要:外语教学有着比母语教学更加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外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学习者在学了几年英语后,没有办......
浅谈希腊文物非法流转的法律监管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9-27
众多的文物是希腊辉煌历史的见证,也是政府及民众的骄傲,并且在塑造共同的民族意识与现代政府的合法化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国内文物一直受到盗窃、盗掘与走私等非法流转行为的困扰,众多珍贵文物流失到境外。对此,希腊历......
浅谈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09
"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法规,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美国职业教育法规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美国职业教育法规在政府资金投入、立法程序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发展的启示。 美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庞大,种类繁多,到2008年已超过1......
审计职业判断对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0-26
审计职业判断对教学的启示 现阶段,2010版新修订审计准则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特别强调执业中要保持职业怀疑,运用审计职业判断。审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认识职业判断的重要性,分析影响......
浅谈特里.伊格尔顿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思与批判
发布时间:2022-08-18
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话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发展中最富有张力的理论问题之一。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关注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并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批评与意识形态......
浅谈麦金太尔对管理的有效性主张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3-31
麦金太尔对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者所提出和坚持的关于管理的有效性主张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他之所以进行这种批判,并非由于他一时的冲动或偏好,而是他批判当代西方道德话语和道德文化、重建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论传统这一整体思路的必然要求......
社会性别的法律建构及其批判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内容提要】性别等级是在人类社会进化的过程中,主要由男权文化不断解释与不断塑造的结果,社会性别这一概念是探求这一原因最好的分析工具。 原初社会“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成为家庭关系与公共关系的分野。在公共关系中,男人在自利心的......
浅谈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07
" 论文摘要:孔子的启发诱导是其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启发诱导的内涵十分丰富,意义相当深远。继承和发扬孔子启发诱导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孔子......
索绪尔语言学及其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7-27
摘 要:索绪尔《语言学教程》颠覆了传统语言学历时比较的方法,是现代语言中的经典;同时也导致了思想领域认识论上的变革,在文学研究乃至哲学、心理学、社会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自此,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出现“语言学转向......
浅析核损害赔偿国际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9-08
我国已成为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国家,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97万千瓦。根据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 - 2020年)》和国务院《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至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600万千瓦,核能开发在我国方兴未......
道达尔对中国石油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2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的国资改革方向。但具体到石油行业,国资改革在方向和理念方面始终存在巨大分歧。 两个极端的改革思路,一是将国家石油公司全盘私有化;另一则是继续扩大国企在石油行业的覆盖领......
浅谈南海仲裁案的法律与政治———国际批判法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2-07-22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拉下法律的帷幕,临时仲裁庭作出裁决,中国维持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和不执行的立场,坚持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端,菲律宾低调要求中国尊重裁决,并且表达希望和中国展开谈判的意愿,美国和日本高调施压中国,要求中国遵守仲裁裁决和国际法。其实从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①提出仲裁案开始甚至之前,上述各方就围绕南海争端进行角力。裁决的作出意味着,虽然争端会继续存在,但.........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7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萨特自由哲学及对社会启示 文 章来 源 自 教育 网 暴力犯罪是一种原始硬犯罪,其侵害的目标往往很具体,是直接剥夺、损害他人生命与健康的行为,这种犯罪向来都被人们所......
奥尔夫教学法给我的一点启示
发布时间:2022-07-25
" [摘要]:在当代社会,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它挖掘和培养人的多种生存必备要素,向创造力、自信心,竞争力等等。如果有了这些能力,就能在漫长的一生中承受得起社会的各种挑战,会生活的更有意义。哪怕将来不从事专......
浅谈明朝的治官之法及对现代反腐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3
明朝的治官之法及对现代反腐的启示,明政府还通过分权和权力监督的方式来防范权力腐败。 在阶级社会中,各级官吏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格化的工具,官吏恰当地行使国家权力是统治者的统治意图得以实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权......
提问式教学法对法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8-06
一、法语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应“试”的学习策略 虽然高校法语教学大纲对法语的教学目的阐述得非常明确,各校法语专业也在课程选排、教材挑选、教学精心组织等方面作了不少尝试,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法语的语言知识点为主......
浅析国际私法的趋同化对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完善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8-04
摘 要 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国际私法学呈现了公法与私法相结合,冲突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趋势。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为了发展与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求得更长远的利益,必须重视国内法中有关国际私法的立法以及国际条......
关于国外高职的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07
" 论文摘要:随着终身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被称为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武器,在各国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总结国外高职发展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高职办学特色的差异,......
“产婆术”教学法对中职食品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我国中职院校食品专业课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如何有效教学是食品专业老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注重反思与诘问,增强师生互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者结合自己近年来在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际体会,对“产婆术”教学法在中职食品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关键词:“产婆术”中职食品教学启示当前,我国中职学校食品专业课教学状况并不乐观,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学习.........
浅议日本税理士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2
摘要:日本在变革税制的四个阶段中,逐步建立了当今世界最为健全、最为完善的税务代理制度,其颁布的《税理士法》包括有关税理士的业务、资格、考试、注册登记、权利和义务等详尽的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务代理业也将最终在我国占......
批评学生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11
摘 要: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批评学生是难免。但在批评过程中要讲究策略,掌握批评艺术,才能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在批评了学生之后,要努力做好批评后的善后工作,做到态度诚恳、以理服人......
财税法规论文:浅析欧盟环境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26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财税法规论文:浅析欧盟环境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与生态环境的相融性显得犹为重要。 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害到自身......
自由与自我:康德的自由概念及其批判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要: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关键概念,康德主要通过道德法则来论证自由,自由是道德法则的存在根据,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根据。自由意味着按照我自己设定的律令行动,自由即自律。共同体主义者的叙事式的自我观把自我视为在某种程......
对马赫及《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2-09-15
摘 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了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著作将力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为后世科学家的力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直到19世纪,恩斯特・马赫看出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的局限性,并且发表......
浅谈儿童英语自然教学法
发布时间:2023-01-31
浅谈儿童英语自然教学法 “母语式自然教学法”即直接教学法,就是像学习母语一样去学习外语。自然教学法的名称最早就用于贝力子教学法,贝力子教学法严格按照幼儿学语言的方法,它以正处于语言发展期的4岁~12岁的儿童群体为教育对象,用......
浅谈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语用移情 跨交际 第二习得 教学 论文摘要:语用移情指语言习得者将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到对方的文化中去,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必须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并将其作为交际的背景知识进行言语交际,因......
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的形成原因发展及对现代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判例法传统,其产生原因有三,即经验哲学、贵族精神以及实用主义。由于我国盲目地引进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制度,造成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失落。其解决方法就是实现法律形式与时代哲学的重新统一,引进判例法。 [关键词......
欧洲各国督学专业化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18
各国督学系统内部形成了较为通畅的晋级制度,在成为普通督学的应聘过程中必须经历培训和见习,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欧洲各国督学专业化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督导作为教育行政管理职能之一,是现代国家教育治理体......
论美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 该文从 经济 学角度 分析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劣,并与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明这种制度存在的 问题 和可供借鉴之处,希望能为我国转型时期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点思路。【关键词】 美国; 医疗保......
浅析自然法思想对战争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20
一、自然法思想帮助人们形成了约束战争行为的法律确信 人们究竟怎样看待战争法是一个复杂的认识问题,这需要从思想源流上进行追问,从法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战争法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如何人为地给战争制定多......
美国的法治经验及其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02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西方法治国家的典型代表。本文作者利用赴美考察的机会进行了司法专题调研,形成的总体感觉是:美国市场经济的成功,尽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法律制度的有效运作却是一个起基础作用的因素......
浅谈地方自治问题及其对策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2-20
论文论文摘要: 地方自治是近代宪政的有机组成部分,最早起源于罗马的自治城市,后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实现参与和人权保障的表现形式。各国在长期的历史流变过程中,结合本国情况,发展了不同的地方自治理论,大体有:保护说......
浅论民情对美国民主形成的影响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05
一、托克维尔民情的定义 法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他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中首创的访问法对美国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考察,收集了大量材料,通过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从而撰写了《论......
美法文化治理方略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要:美、法两国在当代世界文化发展上的地位“超然”,都可谓“超级大国”。然而,两国在文化治理的方略上却又不尽相同。文章深入剖析了美、法两国在文化政策、文化行政管理、文化治理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总结其中治理经验,并从文化发展模式、加强对文化发展和相关成果的立法保护、注重增强地方政府在文化治理中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推进治理手段多元化现代化等方面阐述了对中国进行文化建设的启示。关键词:美国;法国;文化治理.........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合法性评判及其应对
发布时间:2022-12-19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下,世界各国关税逐步减低,进出许可证制度、配额制度、外汇管制等非关税措施也明显受到约束和限制。而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各国均将其作为......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21
" [摘 要]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日本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或原则,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即:1)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2)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评价伴随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3)评价内在于学校、......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09
“新 经济 ”一词始见于9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之伴随的是美国经济123个月的持续增长。美国经济进入巅峰状态之际,新经济潮流迅猛,势不可挡。然而,新世纪开局,美国及世界经济遭遇增长减缓之痛,特别是“9·11”事件的发生将美国经济推进......
浅析OECD国家学前教育质量检测系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11-28
当前,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等国际组织在敦促世界各国政府承担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为儿童提供高质量学前教育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OECD通过组织学前教育研究专家团队......
美国非法移民治理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8-25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非法移民也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逐渐成为非法移民的目标国,外来非法移民问题日益严峻,加强对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治理已刻不容缓。美国等移民大国在非法移民治理上的历史经验和法律政策......
浅谈词汇法对高三英语复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高三复习 词汇法 教学理论 运用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和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词汇量的扩大是提高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本文结合英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生英语词汇......
浅析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兼论其对我国司法审查的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4
【论文关键词】司法审查制度 宪法 立法 行政 司法 论文论文摘要:司法审查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普遍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如果机构的权力影响到公共利益或个人以及组织的权利或实质利益,那么该机构如何行使该权利就应该接......
浅议欧盟环境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9-26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浅议欧盟环境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与生态环境的相融性显得犹为重要。......
美国MPA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10-08
摘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MPA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专业教育形式。而MPA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了解美国MPA教育发展的概况,对于办好我国的MPA教育,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介绍美国MPA发展历程,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师资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归纳出美国MPA教育的特点。我国可借鉴美国MPA教育的成功培养模式,从教.........
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的形成原因及启示(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判例法传统,其产生原因有三,即经验哲学、贵族精神以及实用主义。由于我国盲目地引进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制度,造成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失落。其解决方法就是实现法律形式与时代哲学的重新统一,引进判例法。[关键词]......
新加坡海事劳工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要:为研究我国按《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标准应对严格的港口国监督(PortStateControl,PSC)检查问题,对新加坡有关船员的法律和政策进行梳理,并与公约中所要求的缔约国责任和义务进行比较.在新加坡实施公约的具体措施基础上分析其履约的特点,并进一步提出借鉴立法、合理利用三方专门委员会、合理调整行政权力格局等立法和决策建议,为公约在我国的适用和海员法立法提供理论支.........
论黑格尔对旧形式逻辑的批判
发布时间:2023-01-20
一、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所获得的是思维形式规律,作为形式规则,能保证在形式上之必然,但不能保证内容上之必然。 亚里上多德基于S是P这一基本形式,研究各种性质、种类、关系及概念。S为现......
对民法典编纂的批判性思考
发布时间:2022-08-03
对民法典编纂的批判性思考 对民法典编纂的批判性思考 对民法典编纂的批判性思考 [摘要]民法典编纂始终是大陆法系民法学者和立法者挥之不去的光荣梦想,但是,民法典并不是大陆法系民法的唯一选择,没有也不应终结民法形式......
美国环境公众参与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8-07
摘要: 作为公众有权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和实施环境监督的“公众参与理论”,无论是在国际法层面,还是在国内法层面,均构成了当前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所承载的公众参与权,在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已经上升为一项宪法性权......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与反分离对法治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6-27
一、法律与道德的分离 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是指法律与道德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是可分的。分离说是分析实证法学派的主要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二战前就已经很有名的凯尔森和20 世纪60 年代形成的新分析法学派的首要倡导者哈特。分析实证......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要]文化产业政策就是指将文化产业当做对象的一系列针对其而出现的政策总和。这是一个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政策群,它不仅包括了在文化这个产业之上总的政策,同时也包含了其中所有行业以及针对该行业的具体政策。虽然各种政策之间......
国外法律教育模式对大学法律专业授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9-06
国外法律教育开启了现代大学法律教育的先河,国外法律教育具有教育质量水平高且学风严谨的特点,是法律教育界的典型模式。与国外法律教育相比,我国的法律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历史也较短,因此,要想完善和发展我国高校法律专业授......
系统政治学对系统法学的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其《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中,运用系统思想,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视为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我们可以把他的政治学理论成为系统政治学理......
陕甘宁边区的民事立法及其对当代民法典编纂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7-10
摘要:发轫于战争特殊时代的陕甘宁边区民事法律,是边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六法全书、中共的政策、边区民事立法、民事习惯构成了边区民事法律的主要渊源。中共领导了边区民事立法,体现出民主立法、与时更进、因地制宜等特征,深入分析边区民事立法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关键词:民法典国家政策民事习惯陕甘宁边区中图分类号:D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30(2017)0.........
浅议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教学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29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交际教学法 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研究的是说话人如何用话语来实施某种行为,即言语就是行为,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交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西方法治意识的比较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3-01-27
公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是当代法治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它并不是法治现代化成功后的副产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先决条件,伴随着国家法治现代化的整个进程。法治意识的培育和树立能使人们从内心听从于法律所内涵的社会规范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