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30 00:28:05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时间:2023-05-30 00:28:05     小编:

在学术界,对于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常有姓哲,还是姓教的论争。姓哲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将教育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学科,而姓教的教育哲学则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将教育哲学看作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但无论是姓哲的教育哲学,还是姓教的教育哲学,离开了哲学的精神或特质都难以称之为教育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就是教育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何谓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哲学地教教育哲学遭遇着哪些阻隔?如何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一、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意涵

也许,明确反对哲学地教教育哲学这一主张的人并不多,但即使是赞同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人,也会对这一命题有着各异的看法。因为对何谓哲学的回答向来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答案。不过,虽然对何谓哲学并没有相对统一的答案,但哲学之所以是哲学,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精神或特质,比如爱智、创新、批判、反思、对话、说理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既意味着爱智、创新地教教育哲学,也意味着批判、反思地教教育哲学,还意味着对话、说理地教教育哲学。

其一,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意味着爱智、创新地教教育哲学。从词源上看,哲学是爱智之学。哲学一词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其意思就是爱智慧。智慧虽离不开知识,但知识却不等同于智慧,因为知识总是指向世界的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并有自身特定的对象和界限而作为爱智的哲学无法(也不会)将自己的研究或探索限定于某一特定对象和领域,而总是试图把握不同事物或领域之间的关联,并追求对世界的整体性的理解。因此,学习知识就意味着掌握某一专门领域的技能和技巧,成为专门人才;而追求智慧则要超越某一专门领域的技能和技巧,摆脱其有限性和狭隘性,而达成技进于道,从而使某一专门领域的技能和技巧变成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相对于知识而言,智慧则具有整全性、融通性与根本性。而哲学的爱智则具体表现为永不停歇的创新,总是试图从已有观念的局限中逃脱出来,从而使爱智与创新相互依存、彼此成全,诚如叶秀山先生所言:爱智的哲学并无定则,哲学乃是创造性的学问。每一个大哲学家都是创造者,都是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各个哲学家创造着各自的哲学概念。

可以说,爱智是哲学的价值旨趣,创新则是哲学爱智的具体表现。如果说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那么教育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就是教育是什么、人是什么,二者皆因共同聚焦人而联姻融合在一起。而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则秉承哲学爱智的本性,具体表现为全面地认识人自身,持续地求索教育的真谛,密切地关注教育实践,不断地反思追问,以便教育哲学永葆爱教育智慧之本色。这是因为教育与人是二为一、一为二的关系,没有对人的全面认识,作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离,而密切地关注教育实践是全面地认识人自身与持续地求索教育真谛的现实基础,而不断地反思追问则是全面认识人和持续地求索教育真谛的思维路径。

其二,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意味着批判、反思地教教育哲学。哲学爱智、创新的本性是通过批判、反思实现的。或者说,批判、反思是成就哲学爱智、创新本性的内在机理。通常来看,批判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对象的揭示、辨析、鉴别与选择;二是对对象的否定和扬弃。的确,哲学爱智、创新的本性离不开批判的意识和行为,因为只有批判,才能让人们突破现状、超越局限,从而走在爱智、创新的路上。只不过,哲学的批判走的是形而上之路径,即对思想的前提批判,具体表现为对构成思想的基本信念、基本逻辑、基本方式、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使哲学的批判表现为反思,即对思想的思想,进而使哲学成为思想思想的思想。黑格尔曾言孰知非真知,但人们却常常将看到、经验到或学习获得的事物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了,而爱智、创新的哲学则通过批判与反思从不疑处生疑,迫使人们追问事物的真相。倘若说科学追求真,那么哲学则进一步追问何为真如何达成真倘若说道德追求善,那么哲学则进一步追问何为善如何达成善倘若艺术追求美,那么哲学则进一步追问何为美、如何达成美,如此等等,从而使哲学凭借批判与反思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疆界。

批判、反思地教教育哲学,就意味着两个相反相成的思想前提:一是任何的思想表达都应通过理性的论证为自身辩护,二是任何思想都没有免于被质疑、批判的权利,因此,在对待已有教育哲学的研究成果上,既不神化、膜拜在已有的教育哲学思考上,也不鬼化、扭曲已有的教育哲学思考,而是基于对已有教育哲学思考的批判与反思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创新。实际上,任何已有教育哲学思考的成果,即使是其阐述的观点或道理是正确的,倘若不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会因其内容的凝固和自我封闭而失去其正确性。如此说来,批判、反思地教教育哲学就只相信理性的证明,而拒斥权威的裁决,就不能将已有的教育哲学思考成果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将已有的教育哲学思考成果看作有待读者阅读并赋予新意的精神产品,从而使教育哲学永葆爱智、创新的本色。

其三,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意味着说理、对话地教教育哲学。如果说批判与反思是成就爱智、创新的哲学的内在机理,那么说理、对话则是造就爱智、创新的哲学的外在表现。因此,爱智、创新的哲学总是试图在经验之知的基础上追求经验之知背后之理,这种理乃是万事万物变化之规律,个人言谈举止之准则,诚如瓦托夫斯基所言:不管是古典形式还是现代形式的形而上学思想,其驱动力都在于力图把各种事物综合成一个整体,提供出一种统一的图景或框架,使我们经验中的事物多样性能够在这个框架内依据某些普遍原理而得到解释,或可以被解释为某种普遍本质或过程的各种表现。显然,哲学的说理之说并不是训话或指示,而是邀请与对话。或者说,哲学的说理的方式就是对话,并通过对话显现说之理,因为对话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而说理、对话的哲学在表现形式上则是概念的创新与观点的论证。概念的创新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新瓶装新酒,即通过提出新概念来表达新的思想;二是旧瓶装新酒,即通过对已有概念的阐发来发展某种新的哲学观念。而哲学观点的论证就体现在说理与对话之中。如果说哲学在实质的层面表现为对智慧的追寻,那么在形式的层面则离不开对话与说理。倘若缺乏对智慧的探寻,那么说理与对话将导向空泛的语言游戏或纯然的逻辑论辩;倘若悬置说理与对话的过程,那么智慧之思则容易流于独断的教条或个体性的遐想。

说理、对话地教教育哲学,就意味着基于对教育智慧的追求,直面教育实践的问题,围绕着教育、人、社会与知识等关键词,通过对已有教育哲学研究成果的批判与反思,在主体之间(比如师生、生生等)、主体与自我之间(体验式的反思)、主体与客体(比如文本)之间,借助概念、命题、逻辑等进行说理与对话。这种说理、对话地教教育哲学,用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话来说,就是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欢迎别人的言说、邀请他者的质疑。在说理、对话时,分析各种观点背后的理由,然后理性、逻辑地回应这些理由,而不在乎言说结果的输赢,只关注言说之理的对错。这种说理、对话地教教育哲学至少具有寻求超越地追求深思熟虑地考量公共理性地交谈等特征。 寻求超越地追求即善于进行前提性批判,追问言说的根据和假设;深思熟虑地考量即明确教育哲学言说的责任与使命,对教育之理进行透彻的辨析与清晰的阐述;公共理性地交谈则要立足公共立场,或至少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思考、谈论教育之理,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立场来阐发个人之理。

二、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阻隔

在工具理性强劲而价值理性式微的文化氛围里,当下,哲学地教教育哲学主要遭遇着智慧的知识化、知识的非智慧化与话语霸权的盛行等阻隔。一则,智慧的知识化。智慧与知识本来相互关联、彼此渗透与共存共荣,但智慧与知识在特征、范围与效用上却存在着诸多差异:在特征上,智慧表现为通达无碍,力图把握万事万物的运作之道;而知识则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有限、具体的把握,是有边界、有条件的。在范围上,智慧则通过哲学的抽象来应对整个世界,其使用范围是无限的;而知识总是针对具体的对象而展开,其使用范围则是有限的;在效用上,智慧则表现为无特定对象的无用之大用,而知识则只具有解决具体问题的有用之小用。但随着自然科学知识的凸显与主导,原先那种关照主客体统一、人的心身和谐的智慧却因其难以实证而日益隐退。在有意拒斥宏大叙事、形而上学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本来以智慧探寻为旨归的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也纷纷效法自然科学知识生产的范式,向着可实证、可检验的知识生产靠拢,诸如哲学的思想史疏证、各部门哲学的兴盛以及文学的文本分析等,从而使智慧呈现出一种知识化倾向。

当然,反对智慧的知识化,并不等于反对知识本身,因为智慧须臾离不开知识的滋养,知识也蕴含着人的智慧。但只是以分别、有限的知识眼光审视、观照人和人的世界,就会使人的思考仅仅局限在经验、实证的层面,而缺乏以整全、无限的智慧眼光对人和人的世界进行检视、洞察所获得的通透认识与整全理解。实际上,从存在之维看,在真实的世界被划分为不同领域和对象之前,其本身是统一的和相互关联的。因此,把握真实的存在不能仅仅限定于彼此相分、界限分明的知识理解,而且需要进一步把被知识分离开的不同领域和对象沟通、融合起来。就教育发展而言,当将整全的人划分为知、情、意、行等要素,并分别用智育、德育、美育与行为科学等来对应培养时,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内容、方式与评价等就一并被置于教育科学的统管之下,教育的知识授受效率确实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整全的人的发展却不见了,知识的获得取代了智慧的涵养,以探寻教育智慧为己任的教育哲学因其无立竿见影的成效而备受冷落乃至歧视。

二则,知识的非智慧化。如果说智慧的知识化是从知识生产的目的与方式而言的,那么知识的非智慧化则从知识学习的目的和方式来谈的。虽然知识不等同于智慧,但知识却蕴含着智慧。不过,人们在看待知识时却常常将知识进行非智慧化理解,这种知识非智慧化的表现至少有二:一是将知识等同于文字符号,认为知识学习就是认识、掌握文字符号的过程,而忽略、遗忘了知识的文字符号形成的过程及其运用的方法,淡视、拒斥了知识的文字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欲求与价值设定,只知读有字之书,忘了识无字之理,无心追问知识的意义。二是静态地看待、理解知识,认为知识无非是人类认识的结晶,而无视知识同时也是一个过程。而动态地看待、理解知识,那么知识就展开为问题+方法+结论。这种知识的非智慧化让学习者记住、存储了许多知识的符号,却并未能从知识学习中习得知识生产的方法,更没有濡染知识本身所携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知识的学习远离了人的智慧的涵养。然而,在标准化考试的胁迫下,知识的非智慧化却有蔓延之势,在大学教学中,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首先想的已不再是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而是教科书或教师要让我如何回答,其标准答案是什么;即使有充分的准备的课堂展示或课程论文,也鲜有独立、新颖观点的表达与阐述。在有些大学生看来,知识学习似乎只是为了暂时把知识符号存储在大脑里等待考试检验后扔掉,既不知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也不知所学知识所运用的方法,更遑论知识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自己人生的启迪,有的只是没有批判意识、不假思索的分数狂热和分数排名的焦虑。这种知识的非智慧化也许让大学生掌握、占有了许多知识,但掌握、占有知识已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的问题,而是为了换得考试的成功,从而使知识学习与智慧涵养渐行渐远,丧失了知识学习的智慧价值。

三则,话语霸权的盛行。海德格尔曾言语言是人存在的家,此种观点虽有某种夸大语言功能的语言本体论的倾向,但也深刻揭示了人是凭借语言来认识人自身、自然与社会及其相关关系的。在智慧的知识化、知识的非智慧化的双重挤压下,人们日益生活在一个偏狭、碎片式的语言环境中。因为智慧的知识化让人失去了对客体与主体相融、心与身和谐的渴望与追求,不再探求人性的完善与完整,而是炫耀谁占有的知识更多;而知识的非智慧化则割裂了完整的知识,只是吸纳知识的认识意义,而拒斥知识的价值意义。在这种语言环境下,那些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就拥有了话语霸权,而无知或少知者则匍匐在有知者的脚下。在教育的制度设计中,教师就意味着有知者,而学生则被预设为无知者,因此,教师就成了说者,而学生则成了听者。通常来说,教师站在讲台上常常自信有知,且手握真理,教师之教就演化为真理的宣称,而学生之学就成了记忆、复制与再现所听的内容,教师说、学生听就成了教学的常态。这种话语霸权的盛行也许能够保证既有知识传递的效率,但不能与学生的需求、认知与情感等对接的知识传递,无论如何都难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内在兴趣,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当然,在话语霸权的盛行下,学生也不乏言说,尤其是在民主、平等、共享的理念广为传播的当下,有些教师也会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言说,让学生来说。但在学生的话语表达中,也不乏话语霸权的阴影。这种话语霸权的阴影在学生的话语表达中至少有三种情况:一是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所言就是真理,于是,所谓的对话就蜕化为各自宣告自己的真理的偏执。二是相互攻讦,认为别人质疑自己的观念就是否定、贬低自己,而不能把自身与自己所持的观念进行有效区分,于是,说理、对话就演化为相互攻讦的论战,只关心论争的输赢,而遗忘了对真理的探寻。三是自说自话,认为真理都是相对的,每种言说各有各的道理,从而放弃了对真理的追求。这种相对主义的话语表达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着滑向无理可求的泥淖之中的危险。因为当以一种无批判的态度欢迎差异、包容异见时,那么这种无对错、辨别的言说态度实际上就否定了真理的存在,人们就没有必要进一步探求真理了。

三、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路径

作为一种教学主张,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对教师之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面哲学地教教育哲学所面临的智慧的知识化、知识的非智慧化以及话语霸权的盛行等阻隔,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则至少需践行教研融通,探寻教育智慧;学会哲学思考,实现转识成智;秉承自知无知,开展对话教学。

首先,践行教研融通,探寻教育智慧。在大学的课堂上,照本宣科的教师也许不多,但不能讲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或看法的教师或许不少。有些教师虽然拒斥照本宣科,但囿于自己的知识、能力与学养等,常常用东拼西凑的方式将各种材料杂糅在一起,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各种信息,却未能从这些信息中抽绎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个中原因有许多,但将教学与研究割裂开来,只是将教学视为已有知识的宣讲不无关联。而践行教研融通,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就是以学术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研融通具体表现为带着自己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思考展现在课堂教学中。当然,教研融通说起来容易,而真正做起来却异常艰难。比如,教《教育哲学》,自然要明白何谓教育哲学,而要有理有据地阐述何谓教育哲学,则既要明了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也要从中抽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能简单列举众多学者对教育哲学的不同观点。但要想在众多何谓教育哲学的回答中形成一家之言,从而为自己的教育哲学教学奠定一个逻辑起点,其中艰辛也许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味到,至少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就思考了两三年之久,认为教育哲学就是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并把这种哲学地思考教育问题的教育哲学概括为三种形态:一是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二是基于哲学框架的教育哲学;三是基于哲学思维的教育哲学。实际上,任何学科的教学,只有经过教者的研究内化,才能使外在的知识濡染上教者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彰显教者的思维方式,才能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教者自己的智慧,并通过教者的智慧涵养学生的智慧。因为经过教者的研究内化所讲授的知识,是按照知识生成的方式重新得以创造性建构与生成的。此时的知识教学既能向学生呈现一系列的观点,也能展示获得这些观点的过程,还能彰显这些观点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不过,哲学地教教育哲学的教研融通所要呈现的是对教育智慧的探寻。这种对教育智慧的探寻力图在广阔、恢弘的知识谱系中选择、聚焦某一特定的教育问题或现象,通过大处着眼与小处入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特定的概念、命题形塑学生观看教育的哲学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将对人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等问题的持续反思与追问放置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中,从当下的教育实践出发,直面教育实践的现实问题,描绘、建构超越现实教育的理想教育之图景。其次,学会哲学思考,实现转识成智。哲学地教教育哲学自然要传授一些知识,但却不能止于特定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学会哲学思考,实现转识成智。从内容上看,人类的思考可划分为宗教、哲学与科学三种形态。宗教思考奠基于世界的神秘性,认为世界是不可理解的。对于不可理解的世界来说,只能通过信仰来理解。科学立足于世界的可确证性,认为世界并不神秘,是可以把握与认识的对象,科学就是要揭示事物的真相。而哲学则基于世界的可理解性,通过概念和命题来理解世界,而不像宗教那样通过教条的记诵和神秘的体验来阐释世界。或者说,哲学所信奉的道理不是通过信仰和虔诚,而是通过思考和论证。诚然,科学也阐述道理,但科学所阐述的道理是有关可感知的具体对象的道理,需要经过重复性的实证检验才能让人信服、接受,而哲学所阐释的道理却具有超验性,既难以证实,也难以证伪,却能够理解。因此,哲学思考总是表现为不断的提问,常常在无疑之处生疑,而宗教却强调信,不允怀疑。科学固然也在不断地提问,但科学所提之问在原则上都有确切的答案,而哲学所提之问却没有统一的定论。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总是在寻求答案,而哲学则在不断提出问题。哲学思考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总是在质疑,除了对质疑本身不再质疑外,质疑就成了哲学的根本特色。

当然,学会哲学思考,并不是让人成为满腹狐疑、优柔寡断之人,而是运用自己的理性而不是外在的权威从源头、根基处寻求观点的合理性。从思维上看,哲学思考是运用抽象的概念、逻辑的推理而不断地对构成思想的前提进行批判与反思。就教育知识学习而言,哲学思考不再满足于已有教育知识的习得与掌握,而是通过对已有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而获得观看教育、体察人生、洞察社会的新的眼光。在教育知识的学习中,不再止于有形的书面文字,而是挖掘、体察有形的书面文字背后的意义,让有形的书面文字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共鸣,并激发起学生对相关教育问题的无限思考,启发学生的智慧,叩问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逼近教育的本真。此时,已有的教育知识只是充当着催生学生教育智慧的助产婆,从而促使知识转化为人的智慧,即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人求知、做事与为人的思维方式、言行准则与人格素养。

再次,秉承自知无知,展开对话教学。在常人看来,无知似乎等同于愚昧,惟恐避之不及。但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就是自知无知。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认为,他之所以被神断定为比别人更有智慧,并不是因为自己通晓万物,或智力超群,而是因为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自知无知称为苏格拉底式的智慧。与苏格拉底的自知无知相类似,孔子也曾言: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如果说哲学要回答的问题皆是无统一定论的问题,那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就不能事先就某一问题预设某一定论,而是基于或错、可错的假定,展示哲思的过程。而以某一预定答案为归宿的教育哲学之言说,不过是宣言式和独断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哲学之教在阐述某一观点时,常常在未经严格的事实辨析与逻辑论证之时,就宣称已经获得了某种真理。但倘若人自信真理在握,那么不仅萌生不出问题,而且会将自我封闭在已知中。而封闭在已知中的自我,倘若遇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或许比无知更危险。实际上,爱智的哲学之所以是永恒的追问,就在于人自知无知,并将已有的哲学言说置于理性的审视、辨别和审判之下。

而秉承自知无知,教育哲学之教就不会给某一问题盖棺定论,而是启发学生就问题本身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启发学生就问题本身进行深入思考的最佳方式就是展开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让每个人平等地参与其中,且贡献、分享自己对某问题的看法的教学。因为对话是主体间的心灵敞开和精神相遇,在对话中,不仅各种意义的流动成为可能,而且还会不断地产生出新的理解,从而能源源不断地揭示出某问题所隐藏的各个维度,获得检视、思考某问题的复眼。这种秉承自知无知的对话教学,就不会坚信自己的观点绝无差错的可能,而是预先假定了自己的言说也可能是错的;否则,对话教学就有可能滑向固执己见、相互攻讦与自说自话的话语霸权中。在对话教学中,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基于修辞立其诚的意向,围绕着教育、人生、社会及其包含的教学、知识、学生、师生等主题,在已知的基础上开展深刻的反思和多元的批判,从中检视学习主体的理解前结构,培养其辩证思维能力,并通过师生阐发的多种新的可能性,不断地丰富、拓展人们对教育的已有认识和理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谈德国哲学家与中国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25
中国现代哲学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对现代中国哲学影响最大者当数德国哲学。可以说,德国哲学构成了现代中国思想理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德哲学的交流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早在德国哲学影响中国哲学之前,中国哲学就对德国哲学家......
探究当今中国的哲学创新与哲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21
一个时代哲学教育的特质和水平受制于这个时代哲学研究的特质和水平。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哲学,它独有的特质和所达到的高度,既为人们理解这个时代的哲学教育提供了解释根据,也为人们把握哲学教育发展方向提供了判断依据。不过,一个时代哲学研究的创新动力并非源于自身,而是源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因此一个时代哲学教育的特质和发展水平的最终解释根据并不在哲学理论本身,而在于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变化。哲学教.........
教育哲学的三种形态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02
教育和哲学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在里面,而这种内在的联系是互相促进的,还是互相独立的,让我们看看下面教育哲学的三种形态的发展。 其一,基于哲学话语的教育哲学。这种教育哲学直接采用的是哲学的话语系统的工具来分析的教育......
浅谈教师的“哲学运思”之境
发布时间:2023-07-08
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以往在探讨教师成长时,我们往往关注于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并将其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品质。但随着现象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女性主义教育学、教育人类学等理论思潮的兴起,这一现象有了显著改观。教师的哲......
宗教与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信仰与理性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一直关注的话题。文章以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和19世纪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两位哲学家做比较,通过对二者宗教与理性关系哲学思想的分析,探寻自中世纪以来宗教与哲学关系发展的轨迹。 ......
浅谈空间哲学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空间”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生活中我们所领悟与理解的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令人满意。很多现实问题致使空间问题被提出来,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空间,甚至科学、技术、历史等方面都存在着空间,从根本上说,现代空......
浅谈罗素的哲学观与《西方哲学史》
发布时间:2023-07-13
作为一个哲学爱好者,面对诸如哲学是什么此类的问题,如果你能确切地给出答案,那么,我恐怕会不无遗憾地说:你眼中的哲学已经出现了式微的表征。这表征正是由于思考的匮乏、关注度的降低造成的确定性。但当我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浅谈地震工程学中的哲学思维
发布时间:2023-06-15
摘要: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特别是近些年来,地震频发且不乏大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地震工程学作为服务于地震工程的一门学科,在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平安定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一些哲学思想和理论观点,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地震工程学科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中的哲学思想和辩证法原理,并阐述了两学科之间的紧.........
浅谈孔子“以人为本”的哲学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3-01-20
一、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孔子认为,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启发人的智力,以实现后天的长足发展。《季氏》篇记载: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浅谈毛泽东反面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3-03-17
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为了反思批判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左倾与右倾路线的错误,以及制定和贯彻抗日战争的正确的战略策略,系统学习研究了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西洛可夫、爱森堡、米丁,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艾思奇、李达、博古以及日......
浅析行为意义上的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17
一教育哲学最初进入我们意识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记忆中搜寻,我发现它是一门课程,是一本书,也是林林总总的可称之为教育思想的学说。至少我个人是以这样的状态走进教育哲学的,进而从零散到系统获得了各种均属于教育哲学家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性质多元,既有关于教育的对象性的哲思,也有指向对象性哲思的理性审察,还有钟情于语言和逻辑分析的元研究。多元的教育哲学信息,无疑显现着教育哲学的丰富性,却也让我感觉到它.........
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科学的哲学视角
发布时间:2023-03-06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谈哲学的科学思考:科学的哲学视角”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以孔德、穆勒、斯宾塞、马赫等人为其代表的实证主义开始,经历了作为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浅谈中国哲学体系与一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不同
发布时间:2023-01-01
每每我们交谈一些关于佛教的时候,人们总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属于唯心的范畴还是唯物的范畴?本文就此想打开思维和存在的天窗,将以庄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与小乘佛教哲学之间进行比对,发现异同。 一、思维和存在的关......
浅谈中医护理学哲学基础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16-07-05
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首次将中医护理纳入考试科目,足以见国家对中医护理的高度重视。《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即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
浅谈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发布时间:2023-03-19
一、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的含义与时代背景 音乐是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创造贯穿于人类音乐行为的全过程( 含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鉴赏) 。以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指的是将创造贯穿于音乐教育的音乐创......
浅谈哲学之谓美
发布时间:2015-08-28
摘要:哲学之美,不在于它是一切具体科学学科的综合,不在于它是人们价值观、世界观的的向标,不在于它是高不可测的超越人生终极关怀的一门学问,更不在于它是凌驾于人们之上的“形而上”的某种超验的存在。哲学之所以唯美的依据就在......
浅谈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16
"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矛盾冲突 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 [论文摘要]当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现状值得关注,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失调,致使高等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出现......
浅谈黄老哲学中的自然观与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2-09-19
一 这里所使用的自然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并不同于《老子》等道家经典著作中具体的自然范畴。以这一概念指称道家哲学中政治秩序赖以建立的基础和统治者施政所效法的对象,道天道天等一系列范畴都在其含摄范围内,构成了今天所理解的自......
浅谈礼乐哲学论纲
发布时间:2023-04-06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既文化多元又趋向全球化的时代,但任何民族若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其他民族在文化的交流碰撞间保有并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特质仍然至关重要。而一个民族文化的繁荣及其特质的彰显,关键要素就是该民族的哲学。哲......
科技哲学论文:浅谈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3-03-11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整理了科技哲学论文:浅谈技术哲学研究之我见,希望帮助您提供很多想法。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
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2-02
摘要:本文提出了高校哲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哲学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哲学教育;改革 一、现阶段高校哲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不高......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当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管理显得空前重要,这引发人们研究管理的热忱,并将其上升到管理哲学的理论高度。黑格尔曾指......
基于教育哲学的品牌学校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9
哲学是教育学的立论基础,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者教育哲学思想的表达。因此,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处处折射出办学者教育哲学的思想光芒。然而,在现代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由于过度的教育行政化、机械的教育技术化和浮躁的教育功利......
基于哲学视域的科学教育探讨
发布时间:2023-03-27
近年来,作者在全国数十所项目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考察,发现这些优质学校的课堂教学也同样存在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过于强调课本上客观的科学知识,忽视学生的个体知识,从而割裂了教育与生活;教学方法方面,过分强调教法而忽视学法,......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思想的成长需要经历人漫长的一生,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套自己的哲学思想。当形成成熟的思想时,这个人自己的哲学也就诞生了。说话,做事,一举一动,所思所感无不渗透着自己的哲学,文中拟就人生情......
以黑格尔的哲学比喻浅谈哲学的自我理解
发布时间:2023-07-24
摘 要: 就哲学的主要问题而言,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问题,真,即对真理的追问;善,即对价值的讨论;美,即对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体验的寻求。就哲学是一种没有终点的努力探索而言,哲学既是生命摇篮的最初回归之旅,又是生命......
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
发布时间:2023-07-15
虽然人们延续了Aesthetica这个美学的名称,公认提出这个现代知识新学科的鲍姆加登是美学之父,但由于鲍姆加登所设想的这个新学科的出身、对象、价值口标等有别于其它现代知识的属性及其复杂度,后来的美学家们对这个新学科做出了多种多......
关于道德教学哲学化与高职德育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2-12-21
" [论文摘要]道德教学哲学化着眼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让学生以理性指导生活,倡导以讨论、探究和体验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在高职院校的德育课教育中,应加强道德知性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转变教学方式,......
谈小提琴教学法中的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08-17
教师知识科学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弗朗西斯培根。从古至今,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对教师的概念做过界定,有些是从教师职业的特点上加以说明;有些则是对教师的赞美和歌颂。不管从哪个方面我们都看出教......
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
发布时间:2023-01-02
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 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 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 提要:基督教冲秘主义哲学和中国老庄哲学,分别以上帝或道为哲学的最高原则。 上帝和道都是最高的存在、......
浅谈合“自然”与“当然”为一的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7-04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的当属儒、道两家。儒、道两家教育哲学的思想特征尽管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呈现,但都继承着中华文化尚和合、重情意的基因,将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奉为其一贯之道。自然是指先天本有,当然是指后天应为。在中国传统教育哲学中,自然是当然的根源与发动者,当然者皆自然。自然与当然的一体和合,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一体和合。自当一体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根基,贯穿于整个教育.........
浅谈哲学的当前任务
发布时间:2016-07-22
当前,似乎依然有些人很怀疑,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是否还有工作要做。 因为人们经常听说有时甚至是哲学工作者的说法哲学,就其本身而论,现在已经不再被需要了,而且,所有合理的科学疑问,也包括曾经习惯于归类为哲学领域的那些疑问,......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发布时间:2013-12-19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哲学史教育现况与革新对策 精 品 源自中 考备 战 中国哲学史课程是中国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成智”且“成人”的极具传统意蕴的学科。目前就国......
试讼思想政治哲学教育裸堂
发布时间:2016-07-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精华体现,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主义实践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的精炼,浓缩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
天·地·人谈《易传》的生态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29
" 《易传》是由十篇不同文字组成的解《易》的著作系统,包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究天人之际”,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思路。应当说,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天人关系......
加强华夏美学哲学教育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4-01-22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加强华夏美学哲学教育问题探讨”,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引言审美活动或行为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一,在全球文明演化中具有重要作......
浅谈中国哲学的发端
发布时间:2022-08-30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学子贤哲,创造出一系列五彩缤纷的理论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对我国社会政治思想、科技成就乃至文化传统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文章集中于其思想理论核心内容分析了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原因,从而浅......
哲学与哲学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3-12-17
" [内容提要] 本文在阐述哲学的一般特征的同时,亦说明了各民族的哲学独有的特质,譬如印度哲学近于宗教,希腊及西方哲学近于科学,中国哲学近于艺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印度与西方皆为“有言的系统”,中国则主要为“无言之境界”。面对......
浅谈第一哲学作为伦理学
发布时间:2023-07-16
一 自从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的伦理学转向之后,哲学实际上就是伦理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宇宙(自然)的统一性转向人类的良善生活如何可能的问题。但是直到柏拉图那里,哲学和伦理学都是不可分的,乃至于黑格尔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本......
浅谈毛泽东与新哲学
发布时间:2023-03-05
1937年4月至8月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授课110多个学时,辩证法唯物论就是其讲授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他的两篇最著名的哲学论文《矛盾论》和《实践论》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讲授,而且更为丰富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发布时间:2023-01-29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哲学家哲学思想发微 一、哲学的综合与创新 二、古今中西之辨 三、民主、理性与新启蒙 抗日战争时期,张申府先生旅居重庆,积极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思与文》中对“民主”之义也多有......
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2-12-03
" 【内容提要】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从知识和道德出发,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但又......
浅析当前我国哲学教育的困境及出路
发布时间:2022-12-08
关于哲学教育,其基本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在一定的环境中,谁怎样教谁什么?该问题至少可以分解为五个次级问题: 第一,谁教? 即哲学教育者的资格、素质、要求等;第二,怎样教? 即教育者实施教育过程的方式、方法等; 第三,教谁?......
浅析西方哲学背景下哲学轨迹和中国哲学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3-03-03
摘要:随着人们对人生的不断探索,发现在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下均会产生文化差异。这个差异会伴随着历史化进程而出现形成各自的文化传统。西方哲学在经历一个漫长的文化纪元之后,其哲学已逐渐走向成熟,......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的一种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 理想 人的存在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以人的存在方式作为自己的研究本体,它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追求,同时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尝试。我们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误解必将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理想......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07-29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哲学的重要性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哲学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揭示世界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它为音乐教育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音乐教育哲学是一门研......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
发布时间:2022-11-22
1、首页2、儒家思想的生态观 广大朋友们,关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对生......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发布时间:2022-11-03
" [论文摘要]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笔者根据不......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2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
“互联网+”教育中包含的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2-11-17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把我们拽入了互联网+时代,教育也置身于互联网+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称之为互联网+教育。每个时代发展的背后都潜藏着哲学自觉与思想变迁,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对互联网+教育进行哲学反思不是为了寻找确定性的唯一答案,确定性往往代表着思想的终结,而是促使我们在更深层次展开思考,突破常识化、经验化、表层化.........
浅谈太极拳的养生哲学
发布时间:2023-03-10
太极拳是享誉拳坛的内家三大拳种之一,其高深莫测的技击武艺和匪夷所思的养生功效让人叹为观止,吸引了当今世界数以亿计的人趋之若鹜,进而成为太极拳门下弟子或爱好者,每日勤练不辍,蔚为大观。在众多太极拳习练者中,很多人经过明师......
浅谈技术哲学的新趋向
发布时间:2016-07-04
当代社会从技术形态上普遍经历着一场技术转型,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人的心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也正在导致信息技术哲学的诞生,使得技术哲学在信息时代形成一种新的转向,并把技术哲学的研究推向新的前沿。 一、崛起中的信息技术哲学 信......
高校哲学教学方法探讨
发布时间:2022-11-04
"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要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应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把握好教学知识板块的划分,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选择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由于哲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哲学教学中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3-06-28
《马克思主义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培养学员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哲学课本身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辩证性,所以单......
中国学校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和教育哲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2-12-20
该文是笔者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逗留时期观察所得。基于对中国重庆市部分小学及重点中学进行的小样本观察,本文重点描述了中国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学风格,即交互式整体教学。这种交互式整体教学风格是即刻可辨识的,因为它是世界上大多数学......
马克思教育哲学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31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素质教育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落实素质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并践行的方向和重点。多数情况下,人们将素质教育看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价值取向,或者干脆认为是对应试教育弊端行为的一种拨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但问题是,培养出的人才在素质、心理、意志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在此国情下,.........
浅谈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2-11-19
众所周知,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它从博大精深的宇宙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使自身保持生命的活力。但是,哲学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属于一种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传达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因此哲学问题总是浓缩着时代的问题。 那么什么......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审思
发布时间:2023-03-03
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连接个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桥梁,是古今中外古老而又常态的话题。从柏拉图最早提出的教育公平思想到亚里......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理”与西周哲学译名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9
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的西周可以称之为日本西学东渐史上的第一人。他是日本近代哲学的开始,是第一个正式将西方哲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的哲学家。经西周之手译出的像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现象、演绎、归纳等译词已经成为人们在表述......
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
发布时间:2023-07-09
" 提要: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哲学内部的问题。因为任何彻底的哲学都不能不面对如何理解和对待宗教的问题。本文从讨论“什么是哲学”入手,试图通过深入分析理性的先验意识如何构成“这个世界”之根据来首先......
试析教师个人教育哲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26
"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文章在理清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策略。 [论......
浅谈诺齐克的哲学人生
发布时间:2023-07-19
他对知识纯真的追求及对学术的真诚,他对生命的认真反省及面对死亡的乐观坦然,均体现了他自己所说的,哲学活动不应仅仅是外在的思辨论证,而应和生命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苏格拉底的困惑》是当代著名哲学家诺齐克(Robert N......
关于哲学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哲学本性 哲学教育 创新 时代精神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时哲学的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哲学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哲学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入手,指出哲学教育应当是一种......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1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精品 源自 英 语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
从庄子和谢林的艺术哲学异同浅谈哲学与美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8-04
一、审美结构的意向性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意向性是现象学的一个述语,是表示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必然的、结构性关系的概念。杜夫海纳敏锐地意识到 意向性和 先验一词有着某种联系,他说:先验,尤其是审美经验中的情感先验,同时规......
外语教学法学习与教学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8
摘要:每一种外语教学法的兴起都有其时代背景与运用条件,不存在绝对优越或错误的外语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思想应用到外语教学上就要求教师要因时、因人、因地进行教学,才能真正贯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教学精髓。文......
哲学及其教学改革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12-17
"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哲学教学改革也渐趋深入。总观有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以关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居多。要想真正扭转哲学在人们心目中大而无用的局面,必须从思想深处剖析哲学与哲学教育的本来面目,以此再次......
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除了要在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上要有较高的水平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品。所以说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有适当的方法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将哲学思想应用......
哲学宇宙模型和宇宙哲学
发布时间:2023-01-22
哲学宇宙模型和宇宙哲学 哲学宇宙模型和宇宙哲学 哲学宇宙模型和宇宙哲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中的概念 1. 定义 2. A的由来 3. 宇宙原始汤的由来 第二部分 ABC-STORM 哲学宇宙模型 第三部分......
分析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
发布时间:2022-10-15
分析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 分析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 分析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 论文关健词:创新哲学 哲学创新 创新哲学 论文摘要:哲学创新与创新哲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哲学创新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发布时间:2023-02-03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小议逻辑哲学与哲学逻辑 一、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语言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二、怎样理解逻辑的扩展?逻辑依然被定格为传统的推理理论吗? 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发现给出......
简论教育研究的人类学基础哲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人类学视角的大教育观使教育学远超出了教育活动的纯技术范畴,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其具体表现是:其人观为教育研究提供本体论基础;其文化观为教育研究提供认识论基础;其基于“实地调查”的人种志研究范式为教育......
哲学与声乐教育的融合途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22
哲学是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所流传下来的精神产物,蕴含着大量的人生道理、生活方式、先进思想以及众多真谛,对人的思想价值、人生道德观具有重要影响,哲学不断用自身的影响力鞭策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时刻约束着人们道德行为,点醒人们内心的良知,它是社会的积极向上的推动者。本文详细分析了哲学与声乐教育的融合,从而体现哲学对教学事业的重要性。【关键词】哲学教学;声乐教育;相互融合声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意识形态,是.........
浅谈哲学中的波西米亚人
发布时间:2023-03-25
一、纪念:重复不可重复之物 纪念日是一种节日,其特殊功能在于提醒,即提醒人们关注被纪念的人或事。思想家的纪念日通常是该思想家之影响力的证明。没人纪念的思想家犹如图书馆角落里没人翻看的一本书,他没有来世。 纪念是与记忆有......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下)
发布时间:2022-12-06
" 转型期社会的教育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是:由于社会博弈难以达到均衡格局,故对教育的各种投入的预期难以达到均衡。例如,人们对‘小学老师’的(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而言的)收入水平沿时间的增长方案的预期是高度不确定的,而这种高度......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发布时间:2023-02-22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更 多精 品源 自 课 件 一“、感物道情”与“圣贤气象” 正是通过“情”的审美感化上升到“志”之境界。“感物道情”是中国传统诗学观念,......
新世纪初中科学课程的教育哲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3-12-18
" 从教育史上看,一种新的课程教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是否提出了新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特别是教育哲学领域的问题,涉及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课程教材编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力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
谈传统哲学及法哲学原理中的理性与法
发布时间:2016-11-25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主人世界是希腊世界。古代社会通过暴君的意志实现,暴君实现人民意志,并且将集体的意志变成国家,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意志凌驾在善和恶之上,他的意志是普遍的意志,能摧毁作为特殊的个人意志。之后,个体......
介于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科学哲学
发布时间:2016-08-17
虽然有观点认为,独特的问题使得一个学科成其自身,然而这种观点也已经暗藏了实在论的指向。虽然哲学社会学亦有其局限性,但也是接近真理的一种工具,并且避免了哲学、沦为哲学家个人抒情式的呓语、,契合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浅谈“新常态”品牌的哲学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07-04
在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上,第一次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需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滋润;要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
中国哲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9
现代大学教育内涵丰富,哲学教育是其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高校哲学教育包括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个方面。哲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对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研究,是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肩负双重使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个民族已有的文化首先要能够传承,即得以保持和延续。文化传统就是在代代相传中呈现的连续性、同一性或一致性。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不断發展,充满.........
浅谈哲学就是人生的形式
发布时间:2023-06-07
今天是一个世俗的时代世俗,是务实、实惠和实际的代名词。世俗,培养并且鼓励享乐主义,而不是理想主义所以,今天的文化英雄,是娱乐大众的明星,而不是致力于思想求索的哲学家。 然而,哲学真是与我们这个被定义为世俗的时代无关吗?......
试论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与成人教育主张略述
发布时间:2023-03-18
" 论文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观;基本特征;对成人教育的启示 20世纪初,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潮对美国成人教育产生的巨大而深刻影响是任何哲学流派所无法与之匹配的。它所极力倡导实用主义教育......
“历史哲学”中的“历史—哲学”关系
发布时间:2013-12-17
" 引论 在黑格尔对形而上学与科学进行综合的企图失败之后,欧洲哲学开始为纯粹理性寻找其他的出路。这种寻找构成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过渡,或者也可以说,构成现代哲学的一个基本开端并且成为它所包含的一个贯穿要素,从而使十九世......
浅谈比较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2-09-24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对照比较,从而确定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问题的难易或认识的正误深浅,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
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
发布时间:2023-05-21
" 【内容提要】“类哲学”是一种人的思维方式,它关注人的存在及未来走向,分析现实的人及其存在,确立起哲学思考人的存在的新的思考维度。它的提出,并不是纯粹思想意识的产物,其最深厚的根基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概......
探究什么是哲学? 哲学何为?
发布时间:2023-02-24
文德尔班是新康德主义的大家,他的《哲学史教程》很早就翻译出版了,可以说是我们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必备教材。这一本《哲学导论》也是文德尔班的重要著作,体现了文德尔班晚年的主要思想,对于我们了解文德尔班和新康德主义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新康德主义是欧洲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20年代的重要思潮,在德国曾经盛极一时,另外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潮就是现象学。新康德主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重新解释康德,反对黑.........
关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大学培养的人才是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能力的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包括获得他人好评的能力、追求生活的决策能力、画出人生意义的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的道德意识。大学应该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大力进行世界图景教育、改革现行思......
哲学视域下体育教学的美与“求美”的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2
哲学视域下体育教学的美与求美的探析 1.前言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求真,是为了掌握外部客观规律以实现人的目的;求善,是为了认识内在自我的本质来完善自身的发展。这种真与善的统......
德育工作哲学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9
德育工作哲学启示 德育工作哲学启示 德育工作哲学启示 “没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是废品;没有良好智力素质的学生,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素质的学生,是危险品。”由此可见,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