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3 02:29:39
试论教育目的含义的哲学辨思
时间:2022-11-03 02:29:39     小编:

"

[论文摘要]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主要意义有二:一是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教育目的的概念内涵和本质属性;二是从认识论角度探讨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脉络和途径。教育目的是一种主体指向的学术范畴,包含着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体系。笔者根据不同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差异将教育目的划分为教育理想、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等三类,分别剖析其各不相同的教育利益诉求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教育精神反映了人类对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构成了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研究教育目的的根本意义在于坚持和弘扬教育精神,也就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的“生活与成长”。

[论文关键词]教育目的;教育精神;教育理想;教育宗旨;教育目标

一、导言

笔者发现,研究教育目的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学术工作。说其简单,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范畴,在教育文献中你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教育目的名词的影子;而称其复杂,是当你细究下去,又会发现人们对这一名词的定义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如此,在当前对教育目的的研究中,充斥着对诸如“教育应该是什么”等的价值判断,其中隐含着许多的道德倾向;缺乏的则是对教育目的如何达成以及对教育目的的内在本质属性和逻辑构成体系的系统分析。考虑到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的人类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

笔者愿意从分析教育目的达成方式与方法的角度出发,对教育目的的基本含义做一个初步的厘清,并与各位专家共同探讨。教育无疑是一种历史范畴,人们对教育目的的认识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检视教育目的含义的演进路径,主要存在着对教育本质的理论认知和满足教育实践需要这两个不同的维度,由此也引发了人们认知路径的根本分化:前者一以贯之,形成了人们对教育理想的深人探讨;后者则因时因地,主要用于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路径的区分带来了研究目的的差异,研究目的的差异又进一步改变或规定着人们的研究视角,于是,人们对教育目的含义的解释出现了裂变,这已成为_二个不争的事实。加之教育不仅是一种历史范畴,同时还是一种实践范畴,教育主体都要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期冀形成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目的的做法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在实践中似乎也缺乏必要性。当然,由满足不同需要所造成的含义裂变并不等于否定这一名词存在的意义,莫如说这正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客观结果。事实上,围绕对教育目的的理论认知,目前已经存在着一个系统化了的概念体系,在教育目的名词的下位,形成了包括教育理想、教育精神、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等本质含义相同,但又各有指向的概念群。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研究教育目的的意义并不在于非要对已有不同的定义方式排列长短对错,而是应从尊重客观事实和满足具体需要出发对教育目的已有的概念体系做出科学的界定和合理的分工。

通过分析和梳理发现,教育目的总是与特定的教育主体相互联系的。由于承担角色以及对教育功能和意义的认识不同,在人类教育事业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代表不同利益格局的教育主体。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我们将其抽象并概括为教育者、国家或政府、教育组织等三类教育主体,其中以教育者代表人类对教育行为的根本诉求,以国家和政府作为特定政治利益的代言人,而以教育组织作为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历史条件、社会文化和教育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三类主体分别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教育目的取向。还是为了便于进一步的分析说明,我们将不同教育主体与教育目的对应关系划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教育者——教育理想;国家与政府——教育宗旨;学校等教育组织——教育目标;三种目的虽有差异但彼此之问又有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三者之间交叉部分(共同拥有)构成了各种教育主体共同尊崇的教育目的的核心内涵——教育精神;而各种层次和类别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我们面前既包罗万象,又内在统一的教育目的概念体系。"

二、教育理想

根据考古研究的成果,教育是人类最早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始终伴随人类生活与成长的重要因素。人类教育活动从一开始就承载着人类对自我生活和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并执著和不懈地探索着各种不同的教育理想。人类对教育理想的不懈探索和反思活动主要是由早期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哲学家承担并代代传承的。

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教育思想有着五大渊源分别是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近代儿童学和心理学的崛起。其中,古希腊文明奠定了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在早期的古希腊文明中,教育主要是道德性和社会性的,是为准备当公民所接受的某些训练。教育主要在家里靠模仿来进行,还通过集会或战争来训练人。古希腊晚期诡辩学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化开来,教育的宗旨主要不再是德育,而是智育和美学,诡辩学者被称为教育学的奠基人。公元前五世纪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成为第一批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了真理存在于心灵之中的见解;柏拉图则把教育和教学区别开来,指出后者是来自外部的教诲,而真正的教育是一个将已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潜能吸引出来的过程。对柏拉图来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发展某些能力,或给予特殊的教学,而在于使人能取得其真正的尊严(——去知道什么是好)。他认为,教育总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它关系到人的本性的各个方面,而造就性格是最为重要的结果。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出,教育必须帮助心灵去了解直觉器官所看到的世界之外的现实,使心灵从对真理无知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教育是密切地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他把个人发展分为身体成长、爱好至上和理智占上风的三个时期,指出教育要适应三个时期的需要,分为三个阶段:“在身体教育之后,必须随之以性格教育,最后是给以智力教育”。总之,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他们生存的目的就是发展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他们相信,教育对于达到这一目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概括古希腊教育思想的主要成就不难发现,古代先贤们通过教育活动明确了前代人对后代人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即教育要致力于人的成长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这也就构成了人类教育精神的根本命题。

中国古代对教育思想的探索在时间上与西方大致同期。在早期儒家文化的始创者孔子、孟子、苟子等的典籍和著述中,很早就形成了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念,如教育在于“化民成俗”、“使人为善”、“涵养德性”,以及“发展人的良知、良能”。这些思想观念在精神上与西方文化是基本相同的,说明了人类不同文明发展在根本价值观上的一致性。与西方教育不同的是,中国教育思想构成了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保持了自身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这种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统一,把个人的教育教养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由于中国封建政治自身的封闭性和官僚化,构成了中国教育极为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教育与政治的结合导致教育功能的异化,教育同时兼顾着教化、育人、选择等多种职能,教育精神不得不藏在教育政治(儒家政治文化)的影子底下,成为对教育精神的最大伤害;但是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也赋予中国传统教育以独特的文化含义,促进了中国尊师重教教育传统的养成。

令人遗憾的是,人类对教育精神的维护并非一成不变。相反,随着启蒙运动和工业文明的兴起,现代教育思想走向了工具化和功利化——教育越来越变得对人有用,以至于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对比了“古希腊人认为他们须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品是人……”之后,对教育时弊作了不留情面的批评:“今天,我们却不问怎样使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是问我们应该教他什么技术,使他成为只关心生产物质财富的世界中一颗光滑耐用的齿轮牙”,他指出,“只要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局限于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忽略古希腊哲学家和希伯来先知们关于教育是创造人使其遵守道德、法律,为其展现‘伟大的远见’等学说,那么,我们便不能找到符合现代男女儿童条件的现代教育目的。”

不过,教育的工具化倾向并没有完全否定教育理想的意义。一些教育思想家在行动中追问着教育精神的本质内涵,不断地在思考并践行着他们的教育理想。如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在发展健全的个人”;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在完成健全精神和健全身体”;卢梭首次提出了“关心儿童”的口号,把教育的重心从重视知识转移到关注人身上,实现了人类教育理念的重要转型,提出教育是要“养成人的正当习惯”;斯宾塞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使准备其完备生活”;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和“从做中学”,教育就是“人的经验的不断的继续改造”;蒙台梭利夫人提出的“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杰弗里斯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个人完全和均衡的发展”;伊丽莎白·劳伦斯指出,教育思想发展史引起了对精神素质价值的严肃注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其造就人和建立稳定协调社会之目的”。这些思想流变的共同特征说明,更加重视和关注个人的生活与成长成为近现代西方教育的基本命题。"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在教育精神的认识上基本一致,但受到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中西方对教育理想的认知方式(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路径并不完全相同。与西方教育思想对个人利益的重视相比,中国教育思想更加强调对集体(或国家)利益的认同,将个人利益始终归位于集体意识之下,或者说,个人意志始终是通过集体意志体现的。这种思想通过政治文化的传播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教育实践。随着东西方文化日益交融,并且在西方文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的背景之下,两种教育价值观念的内在矛盾冲突不断地显现出来,已经造成了国内教育界许多的争鸣甚至思想混乱,也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实践活动。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学者依此认为中国的教育思想落后,应该照搬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改造中国的教育文化,这种做法显然并不妥当。因为一方面,教育总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如果我们无法复制西方的文化背景,那么西方的教育思想就难以完全体现,相反彼此的文化排斥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传统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而且在教育精神上与西方是内在一致的。因此,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如何挖掘再现和合理嫁接。值得高兴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教育价值观已经越来越国际化;在尊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越来越突出和尊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这种转变无疑为中国教育创造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当代教育目的时尤其要关注的重大变化。

三、教育宗旨

与教育理想的抽象和象征意义不同,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以下统称教育宗旨)更多是指在特定历史背景之下一个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政治意志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或者说,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在国家教育的范畴当中,教育理想走下了神坛,从理论家(也包括政治家)抽象的梦想转变成为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承载着具体的政治意志、文化价值观和各种社会利益的影子,实现了它的世俗化和现实化。笔者认为,教育宗旨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及其政府发展教育的具体指向和旨趣。 笔者认为,教育宗旨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次,具有时代性。这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一方面教育宗旨在形式上是随历史演变的。陈桂生先生曾考证民国时期的教育宗旨,指出其先后经历了“立”(1912年一1919年)、“废”(1919年一1928年)、“重立”(1929年一1949年)的曲折过程。另一方面,教育宗旨在内容上也是不断变化的。美国学者布鲁巴克通过对西方教育历史脉络的梳理,把教育宗旨的流变概括为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从远古文明的保存教育,到古希腊的公民教育,到基督教的拯救教育,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到文艺复兴后期的知识和心智教育,再到近代进步主义的生活教育。还有一例,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要应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现代生产的不断变革,欧美发达国家开始盛行“终身教育”思潮和“回归教育”思想,陆续采取了相应的支持性措施。如法国于1971年制定了“使终身教育成为一项全国性义务”的法案,瑞典政府也出台具体措施,支持“回归教育”。

总之,教育宗旨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对人们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政府对教育事业“有所作为”的具体体现。从各国政府教育目的演变的总体趋势看,教育宗旨总体存在着从重视国家利益向关注个人成长转变的倾向,说明在各种变革中还是教育规律内在的教育精神在起着主导性作用。

再次,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区分。“应然”的教育宗旨直接表现为政府以法律形式颁布的具体化了的教育指南条文,反映了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期冀或承诺。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制约,“应然”的教育宗旨通常并不一定完全兑现。一般情况下,影响教育宗旨实现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政府对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和资源支持的情况。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人类教育活动总是在特定的资源状况之下进行的,在政府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情况下,统治者即无法完全兑现承诺,通常会对教育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或修改,从而使教育宗旨成为一种弹性或有限度的指标。其二,假使教育资源供给充足,教育宗旨的实现也会受制于实际的教育效率和水平,从根本上讲是要受制于特定的教育制度设计和教育管理水平。不容忽视的是,教育领域中集结了诸多的利益相关体,一项教育计划的实施必然会受到其中各种利益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最终要取决于政府教育部门和相关利益者博弈的结果。

美国学者乔尔·斯普林格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问题在于,一些个人和团体可能会影响教育系统,以确保那些有利于他们获取政治、经济利益的思想观念被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这种做法显然会影响甚至改变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影响教育公平。不仅如此,对于既定的组织和政体而言,教育目的总是要服从和服务于特定的政治需要,总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之下进行的,这使得教育宗旨总是与特定的政治利益目标相一致,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利益指向特性。这在以往通常是一种被忽略或被道德化了的因素。事实上,政治利益还决定着具体的教育制度设计,教育部门的主观意志、教育组织制度的设计、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以及对教育组织的监控制度等,这些都构成了教育宗旨实现的现实约束条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教育实践可能与承诺的教育宗旨(规划)之间出现很大差异,往往就是由这些因素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只能是“实然”的教育目的,或者说,更多是在受“实然”教育目的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有效缩小“应然”与“实然”的差距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不仅关系到对教育精神的维护,同时也涉及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益的问题。对于广大的受教育者来说,具体的教育宗旨不仅决定着他们的教育机会,而且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甚至改变着他们的人生命运,这就涉及教育民主化的问题。在民主社会的政体之下,国家意志并不必然反映民众意志,因此民众有权利对教育宗旨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其履行对国民的承诺;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目的的实现,而且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体现民众利益;从长远看,教育民主化将有助于提高公共产品水平,促进社会全而受益以及提升国民素质。换言之,为了避免出现如王承绪先生所批评的“教育价值观在改变,由‘魔术师的手杖’,到‘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教育的作用都走向负数”现象的发生,将完善教育宗旨与实行教育民主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四、教育目标

笔者认为,与教育理想和教育宗旨的抽象化特征不同,教育目标要解决的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精神的具体达成问题(即教育目的如何实现)。因此,教育目标的研究对象应该限定为各种具体化的教育组织,即通过教育组织(以各级各类学校为代表)与受教育者(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利益(契约)关系以及具体教育过程所达成教育行为目标。也就是说,教育目标的分析主体应该与教育宗旨有所区别,主要应该界定为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种教育组织(以下简称学校)。

显然,教育目标对于教育理想和教育宗旨的实现以及对整个国家教育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方面,学校教育水平是教育宗旨的微观基础,不仅对教育宗旨和政府教育政策的落实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而且决定着基础教育的实际水平,关系和影响着教育宗旨的实现与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教育目标的制定与产生过程要体现公共产品的基本要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基础教育都是由国家承担,教育成为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因而,以学校为主体的基础教育都应归属公共产品的范畴,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公共产品体系,必须严格界定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和学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承担的社会职能,必须兼顾本位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这是制定学校教育目标最基本的出发点。此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遇到的新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资源的配置主体正逐步由政府走向市场化方式,如何妥善处理好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行政管制之间的矛盾成为教育体制内部各方都必须充分关注和应对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教育各方都要转变观念,尤其是要转变对教育主导权的认识观念,由对行政权威的臣服转变为对外在的公共规则的尊崇。

如何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呢?这里强调主要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首先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宗旨的关系。学校教育目标作为教育宗旨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一方面必须有效体现教育宗旨的基本要求,并保证政府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在基础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天,教育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成为政府、公众、家长、学生、教师等诸多利益的交集点。学校必须严格履行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并自觉按照教育宗旨的要求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另一方面,又要客观反映学校主体的办学能力和自身利益,要结合实际,形成办学特色。从根本上说,学校活力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是教育繁荣的具体体现。总之,两者之间总体利益一致但又各有差异。在我国基础教育逐步走向市场机制配置的背景之下,学校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将逐步由行政计划下的领导关系,转变为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主体的平等关系,学校教育目标应该更加充分地体现出发展个性,从而构筑起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活力基础。

其次是教育目标与教育理想的关系。学校是最为基础性的办学实体,是教育理想的具体承载者和实现者,也是人类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做好教育理想的落实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育文化价值观的统治作用,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用教育精神凝结和规范师生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示范作用,并倡导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风气;此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地位,树立珍爱生命、健康进取的学习风气,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和受益者。

第三是教育目标和办学主体自身的利益关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教育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之下,各种教育组织的利益目标同教育宗旨在宏观上保持一致的前提之下,在微观上可能存在着具体的差异。学校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应该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也应该有寻求不同发展目标的权利。因此,教育目标既要合理反映学校的客观能力,又要维护和保障学校等教育组织的合法利益。此外,规范教育目标对于加强学校管理和改进基础教育水平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校而言,明确的教育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管理作用和监督作用,不仅有助于逐步消除学校在教育目标制定中的随意性和雷同化,而且可以强化学校内部的责任意识,保证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因此,教育绩效评价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成为学校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结合点,帮助唤醒学校的市场意识和产品意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要说明的是,教育目标应该是教育机构(组织)向社会的一种承诺,是预期要达到的某种效果。学校在制定目标时应注意两点:其一,由于学校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度的,因而教育目标也应该是有限度的,学校只能承担有限的培养责任;教育目标设计应该是理性和有选择的,是循序渐进的。其二,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学校教育与其他社会教育形式之间的关系。学校只是学生成长的一个环节(当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同时还会受到社会、家庭、民俗文化甚至宗教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好才能共同达成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目标既要尽量避免大包大揽,又要努力尽好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学校承担着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背景之下,学校应该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发挥好培养主渠道作用,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总之,设定目标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活动,设定目标和实现手段不同,可以体现学校不同的教育风格。在我国,学校教育目标不仅要反映党和国家的意志,同时也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意愿,教育目标必须针对具体矛盾,解决具体问题,尽量避免假大空口号称为主体存在。"

五、结论及其启示

1.科学理解教育目的的本质含义

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人类活动。教育总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也是人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人们很难想象没有教育的人生,教育也始终被视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当今时代的紧迫任务是要尽量避免使用道德的眼光去看待教育问题,要从褒扬人性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去重新认识教育目的。如利文斯通所言,“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为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照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

人类教育事业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护教育精神即提升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教育应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的和谐发展。如同怀特海所言,“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地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联系”。同样如伊丽莎白·劳伦斯所指出的,“教育是一个引导出来的过程,而非灌输;教育的宗旨在精神方面,使整个人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智育,也要注重感情、判断和创造力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性格,不只是发展脑力;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真正的教育必须区别知识和理解,智慧和传授。”国内学者张敏也认为,“科学教育具有满足人性发展和完善的内在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目的的认识有一种错误的导向,就是把不同教育主体的主观意志当成人类教育目的本身,尤其是盲目强调教育行为中的政治利益或政治利益倾向。诚然教育发展离不开政治和政府的影响,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即教育精神)。教育的意义属于全人类,并具有历史性和全局性。

如果我们能从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教育精神出发,然后回过头来,逐一界定我们的教育理想、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将不失为一个更为理性和有价值的操作思路。客观地讲,教育目的的理解过程应该是一个平衡过程,要从人性关怀和社会进步视角去平衡教育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取向和教育行为,不仅要控制各种教育主体的施教行为,同样需要对政府的教育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控。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作为教育事业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当政府利益与教育精神相吻合时,教育会得到好的发展;但当两者之间不相吻合时,反而会损害国民的教育利益。因此,正如陈桂生先生所言,我国近代以来“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多变,其中的变化主要同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变化相关。尤其在现代,人们的教育意图主要在谋求社会进步,兼顾个人完善发展,实为大势所趋。这是拟定“教育目的规范”时,不可忽视的主题。反复强调这一观点,旨在说明,政府对教育精神的尊崇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关系重大。

2.进一步明确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精神的本质是针对受教育者这个特定的“人”而言的,它不仅关心受教育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而且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人”的生活和成长,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有用,因为(对)理解生活是有用的。”因而,我们对教育的目的研究必须始终围绕“人的生活与成长”这一中心主题展开。然而,教育的功能并不仅局限于育人,在不同时期教育还承担着诸如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调节功能等多种社会角色,于是,当教育对于社会的最大利益点偏离人的主题时,教育功能就存在着被异化的可能。当然,这种异化不见得会完全背离或否定教育精神,有时是可以二者甚至多者共存的。由此,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如何有效甄别或者评判这种偏离,又如何有效地捍卫教育精神的本质属性。

此外,对于教育精神不利的另外一种因素是人类教育价值观的多变。教育价值观反映着特定时期公众对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尽管教育精神有助于公众利益,但实践证明,公众自身并不一定始终认同教育精神,由此便会导致特定时期公众的教育价值观与教育精神并不一定完全吻合(如我国的“文革”时期),这时捍卫教育精神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教师职业的根本意义就是要捍卫教育精神、发扬教育精神、发展教育精神。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教育是时代的产物,总会受到特定历史背景的影响。在教育领域当中,当代社会中的每个人不见得都比上代人更高明,现代人也不见得一定都能享受到比上代人更好的教育。维护教育精神的责任始终必须由教育工作者来承担的。进一步说,当代教育工作者不仅有义务维护教育的基本精神,也有义务为下一代人创造比自身更好的教育条件。

3.关心和保护受教育者的生活与成长

笔者认为,研究教育目的的根本意义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并能够在现实中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机制,帮助人们圆好教育的梦想。具体说,就是要建构一个能有效整合各种教育主体在教育理想、教育宗旨、教育目标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科学严密的逻辑循环体系,最终能向受教育者传递实实在在的教育福利的一种有效的制度模式和沟通途径。

这种制度模式不仅能够体现传统的教育精神,还要符合不同的文化传统,还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福利条件作为保障,最终还要能够受到广大受教育者的拥护。惟其如此,教育活动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才有根本保障。此外,在处理教育理想与教育宗旨、教育目标的关系时,笔者非常强调重视对教育目标的关注,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概念体系的基础,是教育目的理论研究的落脚点,也是现代教育质量体系的根基所在,只有当教育目标能够圆满实现的时候,教育精神才能在当代得到最好的体现。

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还要立足本土文化特点,积极探索符合现代中国特色的教育目的和理想观念,不能只是拾人牙慧。从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确定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基本走向,也将决定着当代中国人的根本福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基督教思辨神学关于哲学新问题的解决
发布时间:2023-02-04
[摘要]犹太教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一神的上帝观念;作为从犹太教发展而来基督教,其从犹太教思想中继承而来的核心因素必然是一神观念――上帝信仰。但哲学理性决定宗教信仰;历史赋予古希腊哲学家的使命是对于真理给出实在的认识,基督教思辨神学在绝对本体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完成的远比哲学出色;基督教思辨神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其使自我意识内化于历史之中的做法也标志着哲学打开了历史维度。[关键词]思辨神学;哲学.........
论哲学教育重在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3-05-20
目前,哲学本科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哲学本科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偏离哲学学科的特征和培养目标,可能是哲学本科教育的主要问题。按照哲学学科的自身特征从事哲学......
哲学逻辑词义辨析与对象范围的界定
发布时间:2023-04-23
广大朋友们,关于“哲学逻辑词义辨析与对象范围的界定”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哲学逻辑和逻辑哲学的研究在国际哲学界、逻辑学界蓬勃兴起,国内逻辑......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3-22
十年来,在劳动立法、司法、执法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偏颇之处。例如,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相悖、对于某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缺乏宏观整体把握的意识和能力、对于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作简单化处理、有时不能透过......
小说米蕴含的生存哲学及其审思
发布时间:2013-12-19
小说米蕴含的生存哲学及其审思 小说米蕴含的生存哲学及其审思 小说米蕴含的生存哲学及其审思 游民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从宗法网络中脱离出来的人们”(王学泰《游民文化和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所说的“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
浅析行为意义上的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17
一教育哲学最初进入我们意识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记忆中搜寻,我发现它是一门课程,是一本书,也是林林总总的可称之为教育思想的学说。至少我个人是以这样的状态走进教育哲学的,进而从零散到系统获得了各种均属于教育哲学家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性质多元,既有关于教育的对象性的哲思,也有指向对象性哲思的理性审察,还有钟情于语言和逻辑分析的元研究。多元的教育哲学信息,无疑显现着教育哲学的丰富性,却也让我感觉到它.........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武装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当前,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以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持久、广泛而......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
发布时间:2023-01-22
" 论文摘要:我自1959年以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致力于二者的结合。1983年筹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校让我负责。 从筹建开始,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学科的争论就很大。何东昌、彭佩云等前教育部领导,......
浅谈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与目的
发布时间:2023-05-30
哲学家如何理解哲学也就如何做哲学。不同的哲学观影响着教育哲学探究的方法。方法意识制约着教育哲学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水平。一、教育哲学研究方法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做什么都有方法。镰刀和锥子,一个是用来割作物的一个是用来穿孔的,其形式取决于它们的用处。一般来说,教育哲学是对教育问题进行的哲学思考。我们从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中会得到其使用方法方面的启示,而明确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更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哲学的研.........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大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才能成才。本文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特征为基础,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理......
简论教育研究的人类学基础哲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人类学视角的大教育观使教育学远超出了教育活动的纯技术范畴,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研究的发展。其具体表现是:其人观为教育研究提供本体论基础;其文化观为教育研究提供认识论基础;其基于“实地调查”的人种志研究范式为教育......
试论《辨骚》篇的归属及枢纽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20
摘 要:刘勰将《文心雕龙》的前五篇作为文之枢纽,可见其意义重大。 “变乎骚”的意义就是观离骚的变文之法;而所谓“辨骚”,即辨明离骚之于后世的意义在于它的变文之法,而不是它异乎经典的文辞;刘勰认为后世效骚者,大多不明此理......
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1-24
三、处理日趋复杂的劳动关系需要哲学家的智慧 劳动关系的复杂化直接影响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例如,李某在北京某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三年,但是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其间,李某的月薪8000元,被该公司每月扣发20%作为风险抵押金。......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生命立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只有让其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使我们能从时代的脉搏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和创新点,才会彰显其不容忽视的生命力。在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人们......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他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立场与方法之中,对邓小平的哲学思想进行逻辑梳理与系统建构是一项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工......
谈教育哲学中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27
毫无疑问, 教育哲学是哲学与教育的交叉学科,但二者是如何交叉的,则有不同的做法。最常见的做法是把哲学作为大前提,教育实践或教育问题作为小前提,进行理论演绎,得出教育哲学的结论。如此的教育哲学则是一般哲学的教育应用,哲学......
试论哲学视野中的课程与教学思想述评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分析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秉承语言语义和逻辑分析的方法论对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术语误用和意义模糊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澄清,从而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分析哲学;......
试论大学英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2-19
" 论文关键词:语言 英语教育 文化教育 论文摘要: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是文化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笔者首先从语言......
公平责任的法哲学思考试论
发布时间:2022-12-02
公平责任的法哲学思考,本文将公平责任与衡平、正义进行法哲学的比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公平责任的本质和内涵。 一、公平责任与衡平 衡平是一个源于普通法的重要概念,可以说它贯穿于整个西方法治思想史以及司法实践当中......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2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关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全面......
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4-01-23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他将博弈论与语义学直接结合起来,创建了博......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哲学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6
在此篇文章的开始我们就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以便突出探讨的主题。问题是这样的:在新时期新一轮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还要不要谋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互动。问题是简单的,又是深切的。简单是它的结论很容易下答案肯定的;然而诚如黑格尔......
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02
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试论萧焜焘的技术哲学思想”,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地位 萧焜焘十分重视技术哲学研究。首先,可以从他的主要着......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2-07-21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分析素质教育思想的哲学思考 精品 源自 英 语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科学总结,也是指导今后教育实践的保证。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深入研究......
浅析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2-12-21
广大朋友们,关于“浅析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是由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对命题的真值判断标准是符合论的,这与维特根斯坦前期的“图象论”如出一辙,而这种符合关系......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02
"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
论人才价值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3-03-20
摘 要:人才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正确认识人才价值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人才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章主要阐释了人才价值的含义并说明人才价值是人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和他人形成的一种效益关系,明确人才价值创造过......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2-11-02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 浅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 来源 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
试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
发布时间:2022-09-11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试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一、荀子生平及其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
浅论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教育 论文摘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面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应该在教师态度......
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4-01-20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论《实践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意大利哲学家、政治......
当代中国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22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实用主义产生并流行于美国,颇受青睐,在欧洲很受关注,主要流行于德国、奥地利、英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到中国,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实用主义是美国哲学流派中的显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当代中国出现的实用主义职业教育哲学思潮,主要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一、认识逻辑:在经验性与工具性.........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23-02-03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我国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 论文摘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刁、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 因此,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手段,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该得到学生们的充分重视,特别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因为思政类课......
试论网络社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
发布时间:2023-05-31
" 论文关键词:网络社会 马克思主义教育 大学生 论文摘要:随着信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媒工具,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体。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恋和知识......
试析职业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发布时间:2022-12-13
" [论文摘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社会历史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扬弃了前人的思想学说,认为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具有更......
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2-09-29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誉为“时代精神的净化”以及“现代文明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对旧辩证法的继承和完善,具有唯物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变化而来的重......
中国哲学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2
一、中国哲学智慧与哲学中心概念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的奇葩,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哲学中曾积累了一些具有核心价值的哲学智慧,但在西学东渐及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兴起的冲击之下,这些哲学智慧却离我......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23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摘 要: 贾可·辛提卡是当代着名的逻辑学家,他创建了博弈理论语义学,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刻画命题理解,从而判定命题的......
从逻辑思辨到理性架构——牟宗三逻辑哲学思想讨论
发布时间:2022-12-02
应当说,在20 世纪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历史长卷上,绝少不了哲学家牟宗三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长期以来,囿于研究者学术视野和哲学诸学科部门之间( 如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 学科壁垒的限制,学界一般把牟宗......
试析胡耀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3-06-21
胡耀邦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光辉的。胡耀邦长期从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地方、共青团、党校等思想战线系统担任过重要职务,后又担任党的总书记,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成熟的马......
再交涉义务的法律思辨
发布时间:2017-04-13
摘 要 再交涉义务理论,学界大多持支持意见。本文对再交涉义务进行法律思辨,主要从论证理论和合同实践阐述对再交涉义务的不同观点,即对再交涉义务理论的质疑,通过疑虑展开对我国再交涉义务法律制度建构并提出新的观点。 关键词 ......
哲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2-27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除了要在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上要有较高的水平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品。所以说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要有适当的方法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因此将哲学思想应用......
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4-29
【摘要】查字典论文网为您提供的思想哲学论文:浅析中国管理哲学的哲学思考,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当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管理显得空前重要,这引发人们研究管理的热忱,并将其上升到管理哲学的理论高度。黑格尔曾指......
浅谈哲学地教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5-30
在学术界,对于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常有姓哲,还是姓教的论争。姓哲的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将教育哲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学科,而姓教的教育哲学则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将教育哲学看作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但无论是姓哲的教育哲学,还是姓教的教育哲学,离开了哲学的精神或特质都难以称之为教育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就是教育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何谓哲学地教教育哲学?哲.........
试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特点:研究对象的广泛性、研究内容的倾向性及研究主体的特定性。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对于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
从哲学特质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合法性探究
发布时间:2023-06-13
一、哲学自身内涵 (一)历史上对哲学的各种理解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是不是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角度不同造成了这样一个一直存有争议的问题。要解决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哲学合法性首先要弄清楚哲学这个问题。对哲学有了清晰明确的理解......
回归“哲学性”的哲学教育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11
哲学教育的不景气,乃至于衰落,如今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有两个:其一,由于人们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把哲学等同于知识,把哲学教育等同于知识灌输,从而导致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异化;其二,源于近代......
关于“哲学性”的哲学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4
哲学教育的不景气,乃至于衰落,如今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主要有两个:其一,由于人们对哲学和哲学教育的本性的误解,把哲学等同于知识,把哲学教育等同于知识灌输,从而导致哲学和哲学教育的异化;其二,源于近代以......
《大学》“八条目”的义理结构与价值前提辨析
发布时间:2023-06-24
关键词:《大学》;八条目;义理结构;价值前提摘要:《大学》一文是关于儒家思想的体系性著述,是西汉儒家对先秦儒学思想的总结、概括,其提出的“八条目”以心物、心身、群己关系贯通人生、社会政治,“物有本末”的家庭本位的等级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及其相应的道德情感构成其价值前提。《大学》的“八条目”把儒学由讨论实质性的伦理政治秩序及其相应的道德情感转向探索对这一价值前提的认同,但这一修养论倾向的真正实现是在宋.........
试析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该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教学的实效性、探索教学新模式、探索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
浅析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思辨之道
发布时间:2016-12-14
一、理论经济学教学的任务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价值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理论经济学,其研究内容侧重于基础性经济理论研究,它是为各个经济学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的科学。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的一种哲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 理想 人的存在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以人的存在方式作为自己的研究本体,它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追求,同时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尝试。我们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误解必将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理想......
小谈孔子教育哲学思想
发布时间:2023-01-02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贤人,可说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花了一生的时间,让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身为华人后代,谁不知道这位圣人在教育历史上根深蒂固的地位,又有谁不知道他那“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我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教育思想解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文人和数不清的优秀作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内容丰富多彩。何一段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时的政治与经济,这......
关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大学培养的人才是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能力的统一。思想政治素质包括获得他人好评的能力、追求生活的决策能力、画出人生意义的能力以及服务社会的道德意识。大学应该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大力进行世界图景教育、改革现行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6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早期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继承者与发展者,马克思哲学理论与中国哲学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将中国哲学语录中真正的价值体现出来,从而保证马克思主义这些的准确性。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结合还可以对中国哲学进行总结、概括,将中国哲学真正经济价值进行继承发挥,基于此,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结合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会话含义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9-18
摘要: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的视角,目的是帮助老师引导学生精准地理解说话者的真实思想,从而培养好学生的吃力水平和语用能力。 关键词:会话含义理论 语境 听力理解 语用 1 概述 美国语言学家Grice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哲学审思
发布时间:2023-03-03
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连接个体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桥梁,是古今中外古老而又常态的话题。从柏拉图最早提出的教育公平思想到亚里......
试论义务教育阶段养成教育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2-11-19
" 【论文关键词】养成教育 教师 学生家长 【论文摘要】文章从国家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的养成教育传统,提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最基础、......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发布时间:2017-03-09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世界就充满着内忧外患。中国人被迫接受西方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极力适应世界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被资本主义世界的逻辑打破,向西方学习成了有志之士内心最坚定的想法。从最初的学习器物制度,到最终学习西方的思......
试析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分歧
发布时间:2023-03-22
" 论文摘要:赫尔巴特的理性主义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分别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哲学基础,是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思想。从分析两种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入手,探讨哲学基础不同所造成的教学论方面的差异,并从教育目的、......
论冯友兰的教育思想及其《中国哲学简史》
发布时间:2023-05-31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南阳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编纂的《中国哲学简史》作为教材在中外都享有盛名,对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冯友兰的教育思想 教育自古以来......
试析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3-01-23
"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就业导向的办学模式。高职教育是对人的培育,首先是培育学生精神的殿堂,要突出育人功能,破除功利主义的育人误区,克服培育出来的学生有知识技能、没有文化的现象。惟有如此,才能为社会培养......
试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3
" 【论文摘要】民族振兴依靠教育,教育振兴依靠教师,教师技能提高依靠教学实践和研究,而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研究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和引导。本文试就中小及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探讨,以便同仁借鉴。 【论文关键词】中......
马克思教育哲学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31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素质教育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落实素质教育,仍然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并践行的方向和重点。多数情况下,人们将素质教育看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一种价值取向,或者干脆认为是对应试教育弊端行为的一种拨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但问题是,培养出的人才在素质、心理、意志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些不适应性。在此国情下,.........
关于哲学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哲学本性 哲学教育 创新 时代精神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时哲学的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哲学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哲学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入手,指出哲学教育应当是一种......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2-04
"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实现教有特色,学练结合。既要注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又要重视科学方法论的学习,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8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内涵1.人类应善待自然在人类尚未出现前,自然就已存在,相对于人类来说,有着先在性及客观性,人类是自然发展的重要产物,永远不会也无法脱离自然。人类自身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是在当下所处环境及其该环境共同发展起来的,人类作为自然性、形体性、感性、目标性的存在物,与动植物相同,都是被动的、受牵制的存在物[1]。因此,不管是从人类起源上看还是从其发展历程上看,都属于自然界中的产.........
试论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23-03-17
"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价值实质,是要求教育管理活动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使......
试论音乐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9
" 论文关键词:音乐教育 美育 渗透 意义 措施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活动通过欣赏、表现、创造音乐等审美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发布时间:2018-08-23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与我国当前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是形势所需,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依然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长期呈现一副枯燥、乏味的面貌,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深刻认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创新教学模式,是当前马.........
试论职业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既受益于社会,又可反作用于社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如何搞好职业教育,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大力提倡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改变......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
发布时间:2023-02-0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客体精神质量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目标价值的实现就是它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不仅是思想政治......
试论制图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15
" 论文摘要:制图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并综合应用制图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有碍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必须进行改革。要从多方位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灵活应用制图基本方法......
试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探索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着落点,探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精神文明建设中面对的重要课题。围绕道德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着落点、道德教育中的几......
试论人为本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应该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过“如何更有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2-11-27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统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精神动力。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应突出方法论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04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方法论意义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论文摘要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降,即侧重理论分析,而疏于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疏于讲授这些理论所揭示的方法论意义,而这是导致学生对马克......
试论教学相长原理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14
" 【论文关键词】教学相长 基本原理 教学实践 意义 【论文内容摘要】“教学相长”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是比较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教学相长的基本原理对我们今天搞好教学工作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相长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
“目标预学”的教育学意义和操作初探
发布时间:2016-12-28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被广泛采用和发展。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即使有也是没有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的指......
论新时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发布时间:2015-08-05
摘 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但随之而来的是发展背后的沉沦,特别是大学生队伍的沉沦。近年来大学生杀人事件、大学生虐待动物事件、大学生失联事件等,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做好大学生......
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5-21
1、首页2、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生态文化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哲学思考”,希望可以助朋友......
试论索绪尔的语言学观所体现的哲学思路
发布时间:2022-10-14
" 论文关键词: 语言与哲学 索绪尔语言学 哲学思路 ⒈ 语言与哲学 语言是一个纷繁多彩的世界,因为语言,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祖先,历史,文化和文化,甚至了解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因为语言,我们得以继承这些美好的传统......
试谈国学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30
摘 要: 打通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将国学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为国学教育指明方向,而且可以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增......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发布时间:2022-08-2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合法性 近几年来,随着政治哲学的复兴,国内西方政治哲学研究者热烈地讨论着政治哲学的基本范式,而马克思主义哲......
试论《教育学》课程网络案例教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网络 案例教学法 理论 实践 探索 论文摘要:网络案例教学法是现代远程教育的必然选择,但它不是把传统课堂案例教学搬到网上。学生通过网络随时“仿真”虚拟进入案件情景,参与案情发展,“虚拟”地辩驳对抗。用案例教......
试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几点改革措施
发布时间:2022-10-27
" 论文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与思想品德教育科是高校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渠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叉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充分认识高......
试论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03
" 论文摘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向纵深发展之际,大学人文精神教育愈显重要大学教育工作者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掘蕴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实效。 论文关键词:大学;人文精神;教育......
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 要:“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王弼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言意之辨”的中心内容就是在研究言意象关系的问题。“言意之辨”的实质其实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人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人是否可以通过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