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1:13:18
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哲学意蕴
时间:2023-08-05 11:13:18     小编:陆大绚

摘 要:“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王弼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言意之辨”的中心内容就是在研究言意象关系的问题。“言意之辨”的实质其实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人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人是否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认识事物的本质。本文将从“言”“意”“象”的关系浅析,王弼“言意之辨”的内涵。

关键词:言意之辨;本质;道

“言意之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代表了魏晋玄学的巅峰,是魏晋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他的思想更是对魏晋玄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言意之辨”的历史溯源

以先秦时期为萌芽,以名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关注问题,开始了“名”“实”之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儒家有所关注的“言”“意”问题,有所论述,但并未深入阐述,但是诸子对名实关系,言意关系的论述,开启了人们认识的关系的新领域,人的认识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之间有着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二、“言意之辨”的发展与演变

(一)道家学说的发展对“言意之辨”的影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出自《道德经》的名句,体现了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道”。老子的是“道”并非虚无的东西,是有实在实体的事物,强调“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无限运动着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整个宇宙的万物随着“道”周而复始、循环运动、生生不息,可是事物是会消失熄灭的,而“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是永恒存在的。“道”是永恒存在的,有了名就会被限定住,由此,“道”是无形的、无限的。老子“道”的本质就是无形、无象,不可琢磨,这是用任何语言和华丽辞藻都无法描述出来的一种本原,这就与语言所追求的确定性和有限性相冲突,由此看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言不尽意”的开端。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对言意关系也有着自己的辩证,他认为“道”是无法用语言所表述的,这就继承了老子对“道”思想的论述,但庄子明确指出了语言的片面与匮乏,语言所代表的东西是表面的,肤浅的,“道”是无法用语言来论述的。庄子对言意关系的观点,深刻的影响着中国哲学“言不尽意”论的发展,为“言意之辨”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儒家哲学在言意关系上的发展

在孔子时期,儒家哲学所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名实之辩上,这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分不开。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日渐衰微,诸侯争霸与混战的局面愈见频繁,孔子将其看做是“礼坏乐崩”的大乱局面。孔子认为要制止这种局面的发生,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正名是孔子哲学的基础,以复兴周礼为契机,孔子逐步创立了儒家学说。注重名实之辩的同时,孔子也提出了言意关系的学说,“意者辞之主,辞者意之需。君子之辞,达其意而已,夫岂多骋旁枝为哉,故曰‘辞达而己矣’。”这是孔子进一步提到他关于人若利用语言文字表述思想感情时应以适切、达意为准则的主张。

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对言意关系的思想,“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由此可见,孟子也是站在言能尽意论的角度看待言意关系的。并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言能尽意的观点。这对中国哲学在言意关系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王弼“言意之辨”的内在关系

言意关系的讨论真正兴起的时期,是东汉时期。当时,并不是直接针对言意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他人的形神矛盾、志识矛盾品评开始的,从中引发的关于言意关系问题的讨论。因此,言不尽意论的产生与流行源于汉魏之际的人物品评活动。这为魏晋玄学的兴起提供了某种契机。王弼作为玄学的创始人,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这个命题主要论述就是“有无之辩”,与这个命题紧密相连的另外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言意之辨”

(一)“言”“象”“意”的含义

“言意之辨”是王弼哲学的核心问题,“言”与“意”的关系问题又是“言意之辨”的基本关系问题,可以说,“言”“意”关系问题是长时间潜藏在人们头脑中的,无法理清的基本问题。无论是是道家的“言不尽意”,还是儒家的“言能尽意”,都没有极尽详细的对此问题进行论述,而且人们深受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为了理清言意关系的问题,王弼哲学提出的“言意之辩”是对这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王弼看来,“言意之辨”中的“意”是圣人之意,“言”与“象”只不过是传达圣人之意的渠道和载体罢了。“言”是可以描述出来的,“象”是可以表现出来的,“言”与“象”都是用来形容和表现“意”,即天地的意志,万物变化的规律。从个人的角度讲,“意”是圣人之意,是圣人对“宗”“无”的体悟,是人们得以保全性命,不断发展的真意。“意”是世间万物变化的根本,但他需要“言”“象”来表达,“言”和“象”是“意”的必要表现形式,他们一起承载并传递“意”,世人要想对“意”进行理解,就必须通过“言”“象”来认识事物。因为,“言”“意”“象”各司其职,各得其所,有效的在认识中传达天地至理。

(二)言意之辨的内涵

王弼的“言意之辨”与先辈的思想都有所不同,他把“言”“象”当做“意”的载体的思想,极具创造性,“意”作为事物的本质,是由内部包含着有形的、有限的“象”和“言”的统一,反过来说,“象”和“言”又是“意”的反映与表现。这与王弼的本末不二,体用一源的哲学思想是异曲同工的。

1、“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①在王弼看来,“言”的存在就是为了说明“意”的,“象”的存在是为了体现“意”的。他们三者是由“意”到“象”再到“言”的层层递进的关系。 2、“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②王弼十分反对,单独将“象”或者“言”割裂谈“象”与“言”在王弼看来,言是无法与象分离的,象与意分离更是不可能的,更是无法想象的,他们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总而言之,在谈到“言”“意”“象”三者关系的时候,王弼一直坚持体用一源的原则,坚决反对“存言”和“存象”。

3、“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③然而在王弼看来,“忘象”是“得意”的前提,“忘言”是“得象”的前提,要想真正的领悟“意”的本质,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忘”,“忘言”“忘象”才能“得意”,“忘”的真意就是扬弃,只有真正做到扬弃,对身外一切表象的、有限的东西进行扬弃,进而把握最真实的东西,才能实现对“意”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忘”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才能真正领悟“意”的内涵。

四、王弼“言意之辨”的价值

王弼的“言意之辨”为后世治学提供了新思考,自古以来,我们学习知识知识通过后世的经典文献和文本进行阅读、理解和学习,然而这时远远不够的,文字中的东西,只是“言”出来的,势必会有限和不足,那么我们学习的过程绝不对单纯依靠文本来获取,这样一定得不到真知识。在学习时,不但要注重“言”的领悟,也要注重“象”的理解,这样才有可能真正领悟“意”的内涵。

王弼的“言意之辩”为处事做人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一定要注重“忘言”“忘象”的价值,只有真正做到“忘”才能在为人处世的时候,真正做到扬弃一切,舍得一切,才能成就真自我,与天合一,与道合一。(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 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明象》

② 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明象》

③ 王弼《周易注・周易略例・明象》

参考文献:

[1]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魏]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分析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间性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4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而实际上,马克思的哲学中就包含着深刻的主体间性意蕴。当然,我们须先阐明,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力图通过对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拒斥,向主体性思想中植入一种宽容的胸怀,......
《指环王》的叙事视野与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18
[摘要]一切艺术的核心在于形式,这是电影领域里非常著名的一句话,而很多电影都在通过独特的形式来讲述自己所要表达的艺术和思想,在魔幻电影《指环王》中,魔幻因素是它的形式,而精湛、配合密切的电影技术也是它更为具体的艺术形式......
试析“和而不同”的哲学蕴涵及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3
" 论文关键词:“和而不同” 对立统一 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 论文摘要:“和而不同”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千百年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其思想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表明,“和而不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
“天命之谓性”:《中庸》的生命思想及其教育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3-02
摘 要:“天命之谓性”是《中庸》开篇提出的第一个基本命题,是对《中庸》生命思想的集中表达和总体概括,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性、普遍性、目的性。“天命之谓性”所表达的生命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哲学意蕴,回答了教育本质、教育目的等教......
形而上学命题中包含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6-06-30
在霍布斯那里,第一哲学就是形而上学的别称。霍布斯在他的哲学分类表中,把第一哲学归属于哲学两大部类中的自然哲学名下。但是,他对第一哲学却没有做出过明确的界定,只是说第一哲学相当于普遍的定义。后来,在《霍布斯对托马斯怀特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4-23
"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矛盾 社会有机体 整体 价值原则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出要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要自觉的调节、协调和整合社会,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要实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构建,使人的发......
语言学实意浅析
发布时间:2016-09-18
一、语言学形成与发展 语言学(linguistics)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不是学语言。语言学的历史非常古老。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小学,包括文字、......
探析“言不尽意”的哲学、文艺学及语言学内涵
发布时间:2023-07-09
言不尽意在哲学中阐述了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本真状况,而在文艺创作领域与审美追求相挂钩。在语言学里,言不尽意既是语言先天不足的困境,又是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言不尽意在多个领域中得以拓展,它有力证明了人类在肯定语言和世界联......
中国梦的哲学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7
【摘 要】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可以被称之为当代的实践教育哲学。从根本的意义上讲,中国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源泉,也正是如此,提出中国梦可以凝聚内力,并转化成外力,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19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意蕴 来 源自 教育 网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从哲学和制度层面推进了黑格尔的现代性......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意蕴探究
发布时间:2022-10-28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行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看,它所蕴含的辩证联系的实践观,时空联结、纵横捭阖的战略思维方式,......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法哲学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3
一、关于法的本原的发现 毫无疑问,《德意志意识形态》首先是一部哲学巨著,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论证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论与唯心论时,理直气壮地站在唯物论的高度,继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鲍威尔的唯心论之后,又一次联合起来针对费尔巴哈......
浅谈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真意蕴及民生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06
人类社会现实的物质生活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生活哲学是在不断继承和超越诸多先哲关于生活哲学的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紧把握了实践中的人的真实感性的生活史才具有了强......
《霸王别姬》与《蝴蝶君》中的神话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22
一、镜像中的蝴蝶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美丽到失真的幻境,一出由高仁尼臆想出的华丽戏剧。我们掉入了这个男人以情为名编织的幻境之中。而高仁尼也同样生活在自我镜像之中,他以宋丽伶为理想,完成了......
论拉图尔科技哲学思想中的现象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4-18
自20世纪初胡塞尔创立现象学以来,就掀起了现象学思潮的哲学运动。现象学悉力于钻研人类的经验以及事物如何在这种的经验中向我们呈现世界是如何的样子。作为一种思想运动,现象学影响了近百年的时间,它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优秀的哲学家们......
剪纸艺术的审美意蕴浅析
发布时间:2023-05-18
剪纸艺术最早发现于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但考古实物表明早在纸出现以前,中国就产生了利用薄片材料刻制镂花的艺术,商代的金银薄片镂花即剪纸艺术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艺术不断完善和丰富,形成了具有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特色......
民族舞的意蕴与意境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 要:在舞蹈表演中,所谓的意境主要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氛围。在舞蹈创作中,营造意境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意境是指舞蹈表演时所营造出来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氛围,以及看到舞蹈之后人的内心产生的无限的遐想。意境之于舞蹈......
古茶诗中的“清”之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08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的文人墨客以茶为诗为画,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的精神生活。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如左思《娇女诗等》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多年,据已有资料统计,我国现存茶叶诗词累计达 12600 首......
浅谈程颖仁学的生态意蕴
发布时间:2016-07-28
在生态危机日益凸显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就要对理性自然观进行反思,进而还要重构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达成这一目的,我们不妨返向倡导天人和谐的儒家人文主义传统,从中找寻出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
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
发布时间:2022-09-07
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
浅析行为意义上的教育哲学
发布时间:2023-04-17
一教育哲学最初进入我们意识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记忆中搜寻,我发现它是一门课程,是一本书,也是林林总总的可称之为教育思想的学说。至少我个人是以这样的状态走进教育哲学的,进而从零散到系统获得了各种均属于教育哲学家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性质多元,既有关于教育的对象性的哲思,也有指向对象性哲思的理性审察,还有钟情于语言和逻辑分析的元研究。多元的教育哲学信息,无疑显现着教育哲学的丰富性,却也让我感觉到它.........
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本体论解析微信的哲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24
一、我思故我在的解析 (一)命题背景 笛卡尔求学之时,发现自己陷于疑惑和谬误的重重包围,觉得努力求学并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无知,理由是笛卡尔在求知过程中认为感官的不真实性,具有欺骗性,感官将获得传给感......
物权变动制度视野中的政治哲学意蕴(1)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13
关键词: 物权变动;形式主义;对抗主义;政治哲学;国家干预 内容提要: 物权变动制度存在从古典形式化规则到近代对抗主义模式演进的应然规律。在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不同政治哲学背景下,大陆德国法系和普通法系的物权变动制度分别走向......
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桃”意象的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21
含蓄敏感的中国古人善于用感性思维捕捉客观物象,在文学创作时常以景写情、以象易物,在对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寓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慨叹,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桃意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对桃有着深厚的感情,桃树原产地即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栽培、使用、食用历史。在人们的认识中,桃木可驱邪避祸,桃花极具观赏性,桃果被称为五果之首,桃核可制成手串,其根、叶、花、仁皆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在这个.........
浅析秦东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1
浅析秦东地名中的历史文化意蕴地名是人类为了方便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命定的名称,地名的产生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地名不仅是名称所代表的空间范畴和时间范围,还与地名本身以外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军事活动、民族迁徙等密切相关。地名中的,名字属汉字中的会意字,布局結构为上下布局,名字的上边为夕字,此处指夜,即黑夜,夜晚的意思;下边为口字,此处意指用口发声。据此考据者大多认为:名的.........
数学符号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创生
发布时间:2023-06-02
【摘 要】符号语言是数学学科的基本语言,具有简洁性、抽象性和通用性等特点。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从具体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对于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及创造能力的需要......
毛泽东方法学的人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3-12-17
" 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实现了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学的高度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方法学体系;二是把人的问题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
浅析“黑天鹅”不确定性的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30
经济学上有个黑天鹅效应,于17世纪,也就是1697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拉森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了黑天鹅,以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只是白色的,而黑天鹅是不存在的,但是随着第一只黑天鹅的出现,这个根深蒂固的信念瞬间土崩瓦解了,也因此在......
李贽“童心说”的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09
摘 要:明代中后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此时程朱理学已经趋于教条化,失去了匡扶济世的功用,因此,急需出现新的文学思想和学说弥补程朱理学的不足,李贽作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思想的代表提出了“童心说”,主张解放人们的真......
浅析王弼《老子注》对《老子》的创造性注解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在众多对老子思想进行注解的作品中,王弼的注释影响最大,成果最丰富。王弼作为一个主导时代潮流的思想家,他是通过注释《老子》的形式来建立“以无为本”的思想体系的,因此他在对老子思想有所继承的基础上,对老子的思想进......
中国梦的法治意蕴
发布时间:2022-11-13
【摘 要】文章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共十八大的重要精神,诠释了中国梦在法制方面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民意与司法的关系辨析
发布时间:2016-09-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司法改革的有序发展,民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得以加强,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更广泛的表达渠道,民意成为司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司法改革也逐步倾向于体察民意,保护民意。许霆案、邓玉娇案、药家鑫案......
赏“言”悟“意”以“言”表“意”
发布时间:2023-04-29
【课堂实录】一、感悟姥姥的“神”。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姥姥的剪纸怎么样?(课件出示:剪纸图片)找个词语形容一下。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师:大家的这么多感受,用课文中的一个字就能概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有两三个学生已经举手,其他学生快速翻书后纷纷举手说:神,老师板书:神)(一)感受技艺的“神”。师:姥姥剪纸有多神呢?读读课文1―6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关语句。.........
论英汉词汇的“言外之意”
发布时间:2023-02-27
" 论文摘要:文化涵义大多是由词汇来表达的,词汇在外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通过对英汉语词汇在社会观念、宗教信仰、言语行为、联想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找出词汇的言外之意,以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03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学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言意境的应用、理解、分析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知识的运用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所以,本文将对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进行探讨。关键词:汉语言;语言意境;知识素养;鉴赏力引言:中国......
浅谈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本真意蕴之诊解
发布时间:2023-07-17
一、批判意蕴 17世纪维柯,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黑格尔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世界历史做了开拓性研究,但囿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最终没能脱离唯心主义的立场,没能摆脱各自的民族观念的束缚。马克思在......
内尔?诺丁斯基于“关心”思想的道德哲学及其教育蕴意
发布时间:2022-08-01
[摘 要]内尔・诺丁斯是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和关心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她认为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诺丁斯通过对传统道德哲学、女性主义和实用自然主义的追溯,奠基于存在主义“我―你”关系,勾勒出最基本的人际......
东方与西方之间:犹太哲学及其对中国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2-07-24
"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一种哲学就是一条思想之路。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 各种各样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存在过许多不同的思想之路。西方哲学和古代中国哲学 就是两条重要的思想之路。 西方哲学之路发端于古代的小亚细亚和雅典,......
质朴清新 意蕴丰富——例谈《背影》的语言特色
发布时间:2023-05-14
摘要: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事情来表现浓浓的父子深情。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文本的语言特色:质朴清新,返璞归真而又意蕴丰富。 关键词:《背影》;语言特色;父子 作者简介:杨建忠,......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时代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对时代的关注和科学的分析是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理论的重要特点。“晚期资本主义”是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意识形态论的时代语境。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语境下,哈贝马斯批判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工具理性批判逻辑,揭示......
浅谈社会主义民主的伦理意蕴
发布时间:2023-01-08
" 论文关键词:民主,民主伦理观,道德 论文摘要:民主不仅是一种包括民主国体性质和民主政体形式的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种文化形态。在社会主义民主伦理观中,民主的实质是主体自主,同时还隐含着对伦理道德公正的确认和肯定。把握社会......
得忘之间:语言、形象、意境
发布时间:2023-07-27
" 【内容提要】哲学是民族化、个性化的,只有民族的语言,才能建构与这种民族的语言形式相适应的哲学形态。和合语言哲学力图在语言结构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融突而和合的基点上运用并整合言、象、意范畴。语言符号与形象是言与象的关系......
从戏剧冲突和语言特色看《雷雨》的悲剧意蕴
发布时间:2022-09-01
毕业论文 摘要 《雷雨》以其丰富的内涵,悲剧性的内蕴,赢得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雷雨》不仅是周、鲁两个家庭的悲剧,是社会悲剧,同时也是一部人性的悲剧。《雷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当时人的生存困境,揭示了人类的心......
《从象雄走来》的美学意蕴探究
发布时间:2023-07-24
《从象雄走来》作为一本文化散文集。向读者传播了象雄文化、西藏文明,展示了西藏阿里地区的自然美、社会美、生态美和作者的真挚情感美。 一、令人屏住呼吸的自然美 开篇,作者借佛教大师杰尊达孜瓦的描写再现了冈仁波钦的圣洁、状美......
宗教多元的政治意蕴
发布时间:2023-01-27
" 宗教多元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然后才是一个哲学问题和哲学理论。 在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这样一种倾向,人们将战争视为圣战,赋予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暴力压迫以宗教上的合法性。好象战争行为中的一切暴行被施行这些暴行的......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3-01-11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文 章 来 源 自 教育网 康德哲学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进一步说,历史上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如果研究哲学史的人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究,如果说......
试论李锐小说《无风之树》书名及题记的佛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当代作家李锐的长篇小说《无风之树》以“文革”为叙述中心,以书写人生苦难为主要内容。作者在小说的后记中自评“这一次是真正地超越了自己”。如果从佛学的角度去细细地品味《无风之树》,会感觉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佛理小说,......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浅析善意谎言及其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22
摘要:从认知角度讲,语言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和结果,善意谎言也不例外。同时,语用对于善意谎言亦有很好的解释力,是对认知的补充。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视角,以理想认知模型(ICM)为理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尝试对善意谎言解进行阐释并且......
“四个全面”的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5-24
摘 要:“四个全面”是习总书记立足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局提出并形成的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 这一战略布局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四个全面”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将其蕴藏的哲学意义进行深入......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3-06-14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浅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19世纪中叶以前,帕斯卡概率系统与培根归纳逻辑系统是分别进行研究的。19世纪中叶以后,帕斯卡概率越来越为人们所理解,而培根归纳法的逻辑结......
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8
一、唐诗中的重阳节文化习俗 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包含很多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 (一)登高野宴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如孙......
儒家政治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3-03-08
讲到儒家,多数人都会觉得儒家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的主流,并且在五四激进派看来,是中国问题的根源。这也是为什么五四的时候要打倒孔家店,把中国的坏文化的根割断,我们才能拥抱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原因;而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认为......
气质以言性:浅析朱熹“气质之性”概念的哲学
发布时间:2022-10-05
气质之性这一概念虽然不是朱熹最早使用,但是,在他的文本中保存了大量关于这一概念的讨论。就朱熹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以及大量讨论来看,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从朱熹对于性的概念的界定及其有关性的问题的思考角度来看,朱熹......
论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制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04
摘 要 制度以其特有的具体形式反映了学徒制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质和特点,并以其特有的理念和要求确认、凸显和表征着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制度意蕴。制度在学徒制职业教育中既是一种客观性存在,又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以不同规则或规范所构成......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3-05-27
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含了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现实中,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内容都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根源,它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并融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将.........
浅析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3-01-12
"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创新意识 主体性学习 文化拓展 想象力 论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更新。同时还要从主体性学习、课堂内的在文化拓展以及学生想象力等方面,来培养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创新......
夷夏之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3-07-20
摘要:夷夏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主题之一。夷夏的概念以及夷夏之辨是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夷夏之辨含义有三:地理意义上的夷夏关系,血统意义上的夷夏关系,文化意义上的夷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夷夏之辨与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华夏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强烈的文化守土意识以及与他族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如影随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相伴始终。中国历史上的夷夏之辨是文化的优劣之辨、先进性之辨、主体性之辨.........
浅谈丰子恺古诗新画的哲学意涵
发布时间:2023-05-03
在中国现当代画坛,漫画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受到广泛关注,而在众多创作者当中,第一代漫画家丰子恺的成就尤为突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漫画,种类丰富,风格独特,作品中溢满蓬勃的生命气韵.其中早期的古诗新画以漫画特有的简洁生动......
文心 诗意 哲思
发布时间:2023-01-17
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定在对艺术的审美和观照的基础之上的。 近日,读完程伟的新著《三耕堂艺话》(以下简称《艺话》),掩卷回想,思索良久,蓦然发现,其文笔之晓畅、思想之鲜明、观点之精辟、视野之宏阔,无不折射出作者......
浅谈语言意识与语法教学
发布时间:2023-02-23
" 论文关键词:语法教学 语言意识 教学法 论文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外语教学法从语法—翻译教学法到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转变,语法教学的地位在整个语言教学中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近年来由于对语法教学的忽视,其后果逐渐显现出......
王安石的政治美学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6
我国当代关学界的政治关学概念,正如其首倡者之一骆冬青先生所言,还远远不是一个公认的学术概念,其内涵与学理待尚进一步厘清。本文认为,所谓政治关学的研究对象大致有二:一是政治现象、运作中包含的关学动力;二是文艺、关学观中对政......
哲学:作为本质意义的人学
发布时间:2023-04-02
摘要:没有哲学的人生是贫乏的人生,没有人生的哲学是空疏的哲学。然而,现实中哲学与人生的疏离几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导致了人生和哲学的双重伤害。如果说人是哲学的奥秘,那么哲学就是人的隐喻。哲学是本质意义上的人学,它不......
浅绛彩瓷的审美特点及其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23-04-30
浅绛彩瓷的风雅之美,成了那个时代士大夫阶层风雅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浅绛彩瓷作为晚清同光之际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有关它的发端、兴盛和衰落的复杂历史背景和多重......
浅谈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2-12-21
人作为道德活动的主体和承载者,生来就负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承担这些责任,要以自身的道德完善为前提,以自身心性的完善为基础。孟子作为先秦儒家代表之一,虽身处乱世,却能独善其身,提出一系列修养心性的独到见解和主张,......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积极心理学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20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先秦儒者虽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但其古老的思想不乏永恒的人文精神,先秦儒家早已经在其德福思想中展现......
浅析台湾意识的主体特征与中国意识之关系
发布时间:2014-01-17
台湾人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民的思想意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事实决定了台湾社会意识必然呈现中国意识为主体意识的特征。中国意识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心理基础,是抵制“台独”的最深厚力量。为完成统一大业,中共中央提......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的教学革新及其当代意蕴
发布时间:2022-08-02
" 论文摘要: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学针对中世纪大学经院哲学教育的弊端提出了一系列教学革新主张,这些主张呈现四个基本特征,即教学思想的人本性、学科课程的综合性、教学内容的世俗性和教学方法的自然性。尤其是大学教学革新秉承以......
探究画境意蕴与儒家学说的契合
发布时间:2023-07-11
画境是具有生命力的美术范畴,由唐代以来至今逐渐成熟、拓展,其基于儒道禅等多维思想的融汇; 基于心物的贯通和知行的统合; 基于画论、画理、画语的绝妙诠释; 基于变幻不已的视觉图式的涌现,延绵不已、各会其时地体现出华夏文明的高度......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应用意境
发布时间:2023-03-0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目光逐渐转向了精神世界,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成为人们丰富精神世界的有效形式。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应用于意境的关联等内容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的认知程度,从而不断提高国民精神世界的建设质量。[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文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并可有效体现出我国汉语言的魅力,.........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发布时间:2023-04-16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论述中国哲学的功用意义 精品源自化学科 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人与自然相处的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思想家都......
山西岚县手工绣花鞋垫的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5
摘 要:手工绣花鞋垫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内容,是富有山西特色的服饰文化代表,它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寄托着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散发着独特的民间艺术光芒,其内容与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本文将以山西岚县为例,......
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
发布时间:2022-07-24
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 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 中国古典音乐的生命意蕴 精 品 源自历 史科 摘 要 中国古典音乐最能彰显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蕴,从古代乐论中可以看出:音乐是古代乐家吸纳天地创化之元气,高扬主体之生命情......
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0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历史古国,所传承与积淀的文化精髓是我国重要的财富,对促进我国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语言与意境是重要......
由变化的语言浅谈语言的任意性
发布时间:2023-06-14
摘要:由语言的变化这种客观现象,引起对语言任意性特征的探讨。通过对语言任意性概念的分析与阐述,使我们正确把握其本质内容,并能够正确理解语言的变化。 关键词:语言的变化 任意性 可变性 符号 交际 1 引言 “万物皆流,万......
汉语言文学的语言意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30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文科类专业,具有着明显的人文气质,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更是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代表着我国的历史传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依靠语言来完成,而理解语言意境则能使人们彼此之间产生更为深刻的共鸣,同时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更加深入情境的感受。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中,应当积极领会语言意境,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升自身的语言应用能.........
“丰乳肥臀”女性形象的身体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23-07-28
摘 要:女性是文学创作的永恒话题,莫言以“丰乳肥臀”之名,在小说中塑造了上官鲁氏这一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身体美学意蕴。上官鲁氏的出场,一方面既是作家在男性意识驱使下的对女性美的构想,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也......
古典文学中梦意象的文化蕴含解悟
发布时间:2023-02-28
摘 要: 梦在心理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意象中,梦意象也无处不在,有人说:“中国文学史确实也是一部梦文学史”。意象往往传达着作者的言外之意,通过意象,我们可以更接近的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本文选取意象......
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28
摘 要: 中国 文化奠基于殷周之际,它的基本精神集中体现在“王天下”的理想之中。这一伟大的文化理想,是周人取得克商战争胜利后,在王权受到挑战的严峻形势下,在接受并应对挑战的努力中,在不得不面对 历史 和现实时,不得不面对......
中法文学“狐狸”意象之浅谈
发布时间:2023-07-26
摘 要:意象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蕴含了个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倾向的表现符号,与文学主题紧密相连,动物、植物等可见物都可以成为意象。“狐狸”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反映了中法两个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沉淀、审美倾向与艺术表现。 关......
浅谈传媒时代文化诉求的后现代意蕴
发布时间:2014-01-17
论文关键词:传媒时代 文化 后现代性 论文摘要:传媒时代的来临使文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文化固守的“文以载道”的出世性被消解,文化消费性代之而起。鲍德里亚揭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生产型社会转向了消费型社会,从而文化附着......
浅析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思辨之道
发布时间:2016-12-14
一、理论经济学教学的任务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和经济价值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理论经济学,其研究内容侧重于基础性经济理论研究,它是为各个经济学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思想的咨商解惑意蕴
发布时间:2015-08-20
关键词: 马克思思想;群体思想咨商;意义指引;生命意义 摘要: 澄清认知、剖析症结和意义指引是思想咨商的主要环节,意义指引居于“顶层设计”的地位。思想咨商的意义指引有两个逻辑出发点,即个人的与社会的。马克思以社会发展为意......
高更油画作品中的审美意蕴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高更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绘画大师,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这也让他的绘画作品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以来,关于高更油画作品的国内外学术研究不曾停止过,人们赞赏他的画技,更是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叹服。本文立足于对高更......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蕴对比
发布时间:2023-01-29
一、引言二、委婉语产生的原因(一)、由于敬畏天地神灵而使用委婉语在英美国家,人们普遍笃信上帝(God),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他们不敢直称上帝耶和华(Jehoval)的名字,于是便产生了许多的委婉语。例如:“the Almighty(万能者),the......
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浅论王维山水诗
发布时间:2023-07-24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家昌盛,有大批深受山川之美影响而大力创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王维就是其中一个。他在早年也与大多想要建功立业的才士一样,积极入仕。因此,在出使边塞时创作了《从军行》《使至塞上》等大气磅礴、豪气......
浅谈萧蓑父先生中国哲学的诗意书写
发布时间:2023-03-08
业师萧蓑父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同时也是一位激情澎湃的诗人和具有多方面艺术修养的艺术家。正因为萧先生兼具哲学史家和诗人、艺术家的多重身份,故他的中国哲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个性,他的中国哲学的书写方式可谓是一种诗意的......
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3-02-06
[摘 要]恩格斯的自然观从社会制度层面探寻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指出生态危机的解决要依靠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有着丰富的生态学意蕴。恩格斯的自然观启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关键词]恩格斯......
《雪》的语言深意
发布时间:2022-10-03
鲁迅的散文诗《雪》是初中阶段学生非常晦涩难懂的一篇课文,特别是这样一些句子――“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
有关西方哲学意象观的历史演进分析
发布时间:2023-05-28
一、引言历史环境不同,人们对于意象的认识也有所区别,西方哲学意象观认为意象和主体的心智活动有很大关系,包括人的意识、记忆以及思维能.........
浅析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论争误区辨析
发布时间:2022-12-06
" 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 论争误区 “在场性” “三个面向” 论文摘要: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论争中存在着文言文价值的错位、文言文教学价值认知主体的缺失两类误区。对此,在以文言文教学研究为代表的语文教育研究在在以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