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明代戏曲艺术功用观念嬗变论析

明代戏曲艺术功用观念嬗变论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01:31:36
明代戏曲艺术功用观念嬗变论析
时间:2022-12-20 01:31:36     小编:高英飞

关键词:戏剧艺术;晚明;文以载道;文以自娱;心学;商业经济

摘要:明代晚期,戏曲艺术在功用观念上由此前极端重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化的非审美功能转向高扬艺术审美情感、重视艺术自身特征的审美功能,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向“文以自娱”的嬗变。这种嬗变是明中后期以来心学播布、市民文艺繁荣和商业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必然结果,推动了晚明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和发展。而戏曲艺术娱乐观念的流行,预示着戏曲文学传统功利主义功能的淡化,而其作为艺术本体的审美特性得到了强化与凸显,这对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特质的丰富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嬗变过程中,虽然艺术的教化功用观念已经明显下降,并退居次要地位,但其作为功能体系中唯一涉及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审美标准,仍旧是艺术审美与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Key words: the art of drama/opera; Late Ming Dynasty; Literature Carrying Tao; Selfamusement with Literature; philosophy of mind; commercial economy

Abstract: Late Ming opera art completed its evolution on the function idea from literature carrying Tao to selfamusement with literature. The evolution inevitably resulted from the extensively sow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mind, the prosperity of citizen literature and art,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one another. Artistic function concept turned from the earlier extreme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art education function to the later lifting up art aesthetic emotion and attaching the importance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ar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us, Late Ming opera art obtained it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the popularization of opera art entertainment idea showed that traditional utilitarian function of opera art was desalination, while its aesthetic traits of art ontology had been strengthening and highlighting. And this would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enrich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though the enlightenment function of art concept had declined obviously, and even relegated to a secondary position, but as a functional system only involved in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important aesthetic standard, it would remain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of artistic aesthetics and criticism.

艺术本质上是情感的表现。艺术的审美情感,亦即审美价值,是构成艺术功用的核心要素。而艺术的功用研究,就是要揭示社会某一时期某一艺术作品或整个艺术对人类的价值内涵。晚明文人审美情感中所蕴涵的崇尚隐逸超脱、向往闲适逸趣、倾心世俗与自由的时代精神〔1〕,决定了他们必然把艺术作为抒情写意、悦性弄情的娱乐工具。这种功用观念落实到艺术或艺术活动上,则必然表现为对艺术娱乐价值的追求。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1期吴衍发 明代戏曲艺术功用观念嬗变论析 隆万之际是晚明艺术的发轫期。自此时期始,在诗歌、戏曲、通俗小说以及绘画、书法等文学和艺术领域广泛存在着一反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传统而向着“奇”与“怪”的方面发展的现象。晚明文人操觚染翰,制曲编戏以寄情,“文以自娱”自然也就替代了“文以载道”,从而在观念和实践上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到“文以自娱”的嬗变。

一、文以载道:明代戏曲艺术对教化功用的阐扬有明以来,艺术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其功能长期受限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一传统观念。明初《大明律》明文规定民间演剧不准妆扮“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但“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于是高明的《琵琶记》便以“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相标榜,明确以“政教风化”作为艺术批评的标准;朱元璋的儿子朱权高举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旗帜,号召艺术创作要“返古感今,以饰太平”、讴歌“皇明之治”、“以歌人心之和”(《太和正音谱》);皇室贵族朱有跻睬康飨肪绱醋鳌笆谷烁栌桨嵫荩亦可少补于世教”(《o搜判官乔断鬼》传奇引)。如此等等,无一不是在为戏曲艺术的功用观念定弦定调。因此当时戏曲创作中点缀升平的娱乐之作和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盛行,最有影响的朱有醯脑泳纭⑶F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等,均代表了这一倾向。譬如邱F《五伦全备记》一开场即谓“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并在副末开场也强调“一场戏里五伦全,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虽是一场假托之言,实万世纲常之理,其于出出教人,不无小补”〔2〕。邵N的《香囊记》首出中也宣称“为臣死忠,为子死孝”的纲常伦理,并强调“今即古,假为真,从教感起座间人。传奇莫作寻常看,识义由来可立身”〔3〕。凡此种种,皆是对“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主张的继承和恶性发展。于是教化论成为明初戏曲艺术的基本功能,也成为戏曲创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 1、晚明以前的“文以自娱”观念

何谓自娱?愉悦情性是也。文以自娱的观念早就存在。《乐记》有云:“乐(yue)者,乐(le)也”,表明我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很早就有关于艺术娱乐功用的表述。“文以自娱”的艺术娱乐观早在汉魏六朝即已萌生,即东汉人张衡所谓“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鸿赋序》)。曹植也说:“乘兴为书,含欣而秉笔,大笑而吐辞,亦欢之极也”(《与丁敬礼书》)。《晋书・隐逸传》载,戴逵“性不乐当世,常以琴书自娱”,公孙凤“弹琴吟咏,陶然自得”,公孙永“不衣食之,吟咏岩间,欣然自得”,孟陋“清操绝伦,布衣蔬食,以文籍自娱”。凡此种种,不可胜数。魏晋名士大多放浪形骸,诗酒自娱,寄情抒怀。他们把诗文视为游乐活动,乐在其中,这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汉魏六朝时期“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种表现。苏轼也曾在《与子明兄一首》中指出:“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也。”(《苏轼文集》卷六十)因而,他在给王庆源的信中说:“人生悲乐,过眼如梦幻,不足追,惟以时自娱为上策也。”(《苏轼文集》卷五・十九)显然,苏轼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关爱,主张顺其自然,适时取乐。

肇始于汉魏六朝的艺术娱乐功用观念,经唐宋时期,至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元一代,科举制度近乎废除,广大儒生“沉抑下僚,志不获展,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怫郁感慨之怀”〔14〕,因而“文以自娱”的呼声和欲求也就更为强烈,更为普遍。这在元人杂剧、诗文、序跋中俯拾皆是。如马致远《荐福碑》〔幺篇〕云:“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则这有银的陶令不休官,无钱的子张学干禄。”〔15〕剧中还有“冻杀我也《论语》篇、《孟子》解、《毛诗》注;饿杀我也《尚书》云、《周易》传、《春秋》疏”的句子,道出了知识分子纵有万般学问也没出路的苦闷,充满了对社会黑暗、世道不公等积弊的讥讽与怒斥。他们把艺术视为遣兴怡神、陶冶性灵、自娱自适的工具,寄望于在艺术创作中抒发与宣泄情感,寻得些许快慰和舒畅,以安顿人生。而这在元以前的主流艺术中是没有的,它代表着中国文化艺术观念史上的一种根本变化。

正是在此意义上,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揭示了元杂剧“自娱娱人”的特点。他说:

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卑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所不顾也;彼但摹写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16〕

王国维的“自娱娱人”说非常精练地概括了小说、戏曲等市民文艺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以之说明晚明戏曲的娱乐功用也是非常适用的。当代文艺理论批评家吴调公对我国古代文人不平则鸣、以文自娱、自我适慰的创作宗旨做了十分精辟的概括与分析,指出:“明代以前的历代文人,或者因王朝更迭,身为遗民,或者身处于政治漩涡,以清流之身受到浊流的打击,或者由于场屋之困而坎坷终身,他们在狂歌当哭、隐鳞戢羽、枕流漱石的同时,经常以一觞一咏,作为精神的寄托。”〔17〕吴先生此言确为肯綮之论。

2.晚明“文以自娱”说提出的背景与表现

盛极一时的元曲,在经过明初的冷寂之后,至明代中期再趋繁荣。晚明曲论家对戏曲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所谓“曲者,歌之变,乐(le)声也,戏者,舞之变,乐(le)容也。皆乐(yue)也,何以不言乐(le)?盖才人韵士,其牢骚、抑郁、啼号、愤激之情,与夫慷慨、流连、谈谐、笑谑之态,拂拂于指尖而津津于笔底,不能直写而曲摹之,不能庄语而戏喻之者也。”①晚明失意文人的满腹牢骚是其在科举和官场中屡次碰壁后的愤世嫉俗之语:徐渭、吕天成、王骥德、张凤翼、梅鼎祚等戏曲名家,大都以布衣终其一生;戏曲大家汤显祖和曲学大师沈Z等仕途上屡遭挫折,倍受压抑。晚明失意文人只能把戏曲创作视为抒写怀抱、悦性弄情、聊以自娱的工具,寄望于在填词制曲中揶揄调侃,抒发一己之情,排遣内心郁闷,并实现自我,正所谓“文人之意,往往托之填词”②。

晚明文人醉心于戏曲,带来了戏曲的繁荣,影响和推动了晚明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而“文以自娱”观念的提出,正是晚明浪漫主义艺术思潮的产物。在这股思潮中,“情”被视为艺术的本质、艺术作品美学意义和社会功能的准则。作为这股思潮的旗手,李贽在其《童心说》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文艺观:“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9〕。李贽所谓“童心”,乃人之“最初一念之本心”,是人之本初的本真、自然之心,即本于真心由内而外的一种本能意愿。

艺术既然是“童心”的表现,也就是人的自然情性的表现,于是,“以自然为美”就顺理成章被确立为艺术批评的新标准:“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仪,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仪可止也。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也。”〔9〕(《读律肤说》)受李贽“情真”文艺观的影响,徐渭重申“诗本乎情”这一古老命题,对“设情以为诗”提出批评:“古之诗本乎情,非设以为之者也,是以有诗而无诗人。”〔18〕汤显祖指出:“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8〕袁宏道等强调文艺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19〕很显然,他们都把“情”看作艺术的本源。而这一切为“文以自娱”观念的成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随着艺术观念与活动中对“童心”、“本色”、“性灵”、“意趣”的提倡,以娱乐为旨趣的市民文艺得到进一步发展。许多文人参与到市民文艺的创作中来,艺术教化美刺的“载道”功能作为艺术观念的风向标,在晚明文艺启蒙思潮中尊情适性口号的冲击下受到极大削弱,文人艺术家对《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等作为“教化论”典型代表的艺术作品公开提出质疑和批评。王世贞嘲讽其“近雅而不动人,不免腐烂”〔3〕;徐复祚更斥之“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令人呕秽,以后作者辈起,坊刻充栋,而佳者绝无”〔3〕;吕天成讥之曰“大老巨笔,稍近腐”〔5〕;祁彪佳则揶揄其“非酸则腐”〔5〕、“绝无生趣”〔5〕。凡此种种,皆说明随着文学艺术解放思潮的兴起和推动,艺术内在的审美功能日益受到重视。

当然,“自娱”不仅意味着文化与精神领域的审美观照,还包括对物欲的享受和追求。艺术的“文以自娱”功能说之所以在晚明被明确提出来,恰如德国现代文艺理论家伽达默尔所说,“艺术的万神庙并不是一个向纯粹审美意识呈现的永恒的存在,而是某个历史积累和凝聚着的精神活动”〔20〕,这与明代中后期以来阳明心学的播布以及晚明时期的文化氛围密切关联。

王守仁的“心学”主张去欲复性,同时又倡导率性而为,这就有可能导致一种“率情而为”。他指出:“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21〕而对于一般常人的“七情”,他说:“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21〕。尽管“人欲”在他看来是要消除的,但他毕竟肯定了“七情”之合理性,给情感的存在与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他还曾指出:“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合和畅,厚无间隔”〔21〕;“惟夫求以自快吾心,故凡富贵贫贱、忧戚患难之来,莫非吾所以致知求快之地。……世之人徒知君子之于富贵贫贱、忧戚患难无入而不自得也,而皆以为独能人之所不可及,不知君子之求以自快其心而已矣”〔21〕。阳明心学认为求乐是人的本能,而且求乐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道德的境界,这为晚明“文以自娱”、娱乐自适的艺术功能观的出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尽管“文以自娱”的思想在明代以前就已存在,但是,将其视为艺术的一种功用,并加以明确,则是晚明时候的事了。晚明文士郑元勋大张旗鼓地提出“文以自娱”这一观点,并为其所辑小品选集取了一个别致而又饶有深意的书名《媚幽阁文娱》,既“幽”而“媚”,乃取时人钟惺所谓“幽情单绪”(《诗归序》)之意,内含坦率之真和狂狷之美的双重意味。他在《媚幽阁文娱》自序中明确宣扬艺术具有“怡人耳目、悦人性情”的功用。其序曰:

吾以为文不足供人爱玩,则六经之外皆可烧。六经者,桑麻菽粟之可衣可食也;文者奇葩,文翼之,怡人耳目、悦人性情也。若使不期美好,则天地产衣食生民之物足矣,彼怡悦人者,则何益而并育之?以为人不得衣食不生,不得怡悦则生亦槁。故两者衡立而不能偏绌。……但念昔人放浪之际,每著文章自娱。(《媚幽阁文娱自序》)③

在郑元勋看来,六经如同桑麻菽粟一样不可或缺,但其没有文学艺术之娱情功能,不能给人带来性情之怡悦,惟有文学艺术可以自娱娱人,非但让创作者从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即“自娱”,读者、观众亦可阅之而娱,即所谓“人之娱”也。

晚明时期,“自娱”类文集开始大量出现。除了郑元勋的《媚幽阁文娱》外,还有俞婉纶的《自娱集》,闻启祥的《自娱斋稿》,蒋如奇、李鼎选的《明文致》自序中声称该书是“案头自娱”之物。晚明人在其诗文、序跋中也一再强调艺术的娱乐功能。如袁中道《白苏斋记》提出:“借声歌以写心,取文酒以自适”(《珂雪斋集》卷十二),并声称不为“世法应酬之文”,“惟模写山情水态,以自赏适”(《答蔡观察元履》);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小引》也称:“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聊舒胸中磊块。非曰行之可远,姑以游戏为快意耳”。如此种种,举不胜举。

“文以自娱”说明显有别于左右中国思想界、文学艺术界达千余年之久、以政教美刺为鹄的的“文以载道”说。相对于“不平则鸣”的“宣泄说”,明人的“文以自娱”说可谓向着人性回归的座标大大迈进了一步,成为晚明文艺启蒙时代文人艺术家的共同心声。它不但标志着以张扬性灵和文以娱情为标志的艺术理论已经成熟,也表明直到晚明末期,文人对文学艺术的真正价值才有了崭新的认识,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本体的认识因此进一步深入。

3、晚明“文以自娱”说的发展

可以说,“文以自娱”说是晚明文人任心尚性的产物。李贽曾再三强调艺术的自娱功用:“因所写之心为自己之心,故而写己心则必为自娱、娱己,而不为他人,不为他娱”〔9〕(卷二《李中溪先生告文》);“大凡我书,皆为求以快乐自己,非为人也”〔9〕(卷二《寄京友书》)。袁宏道也反复表达自娱自适的艺术观:“仆求自得而已”(《张幼于》);“每一篇成,兄弟自相叹赏”(《答李元善》);又谓“可以娱心意悦耳目者,唯有一唱一咏一歌一管而已矣”(《徐渔浦》)〔19〕。王世贞《答周俎》亦称:“仆于诗,质本不近,而意甚笃好之,然聊以自愉快而已”〔3〕;汤显祖称自己“时为小文,用以自嬉”(《答张梦泽》)〔8〕,袁中道也认为:“小文小说”重在“模写山情水态,以自赏适”、“率尔无意之作,更是神情所寄,往往可传者托不必传者以传,以不必传者易于取姿,炙人口而快人目”(《答蔡观察元履》);在《白苏斋记》中,他还提出“取文酒以自适”。凡此云云,不绝于耳。虽是只言片语,足可见“文以自娱”在晚明已然成为一种风气,审美已经成为创作的重要目的。

在“文以自娱”被广泛提倡的基础上,明末戏曲小说批评家金圣叹从艺术家创作绝世奇文时的快意闲情出发,进一步提出了艺术的“自娱”功能说。金圣叹对李贽关于《水浒传》、《西厢记》和《拜月亭》的批评提出质疑,他说:“施耐庵本无一肚皮宿怨要发挥出来,只是饱暖无事,又值心闲,不免伸纸弄笔,寻个题目,写出自家许多锦心绣口,故其是非皆不谬于圣人。后来人不知,却于《水浒》上加‘忠义’字,遂并比于史公发愤著书一例,正是使不得”(《读第五才子书法》);又称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无非佳日闲窗,妙腕良笔,忽然无端如风荡云”(《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是“借家家家中之事,写吾一人手下之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卷七》)。在他看来,无论《水浒传》还是《西厢记》,都是锦绣才子心闲弄笔撰写出来的绝世奇文,其意在于文而不在于事。金圣叹在意的是锦绣才子写作绝世奇文时的快意闲情,他明确提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寻个题目,写出自家许多锦心绣口”,强调戏曲、小说创作具有自娱的功能。

在强调戏曲创作自娱的同时,晚明文人对戏曲观众也给予极大关注。万历天启间人周之标的《吴Q萃雅题辞》强调戏曲之于观众的娱乐效果:“令观之者忽而眦尽裂,忽而颐尽解,又忽而若醉若狂,又忽而若醒若悟。”④明末清初戏曲家兼理论家李渔则从受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出发,提出了艺术功能的“娱人”说,从理论高度对这一观念予以总结。他在《闲情偶寄》中兴味盎然地描述了制曲填词的乐趣所在,揭示了艺术自娱和娱人的审美价值: 文字之最豪宕,最风雅,作之最健人脾胃者,莫过填词一种。若无此种,几于闷杀才人,困死豪杰。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觉富贵荣华,其受用不过如此,未有真境之为所欲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之间便臻荣贵;我欲致仕,则转盼之际又入山林;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我欲成仙作佛,则西天蓬岛即在砚池笔架之前;我欲尽孝输忠,则君治亲年,可跻尧、舜、彭箴之上。〔22〕

在他看来,填词作曲有着一种令人无比快意的自娱性。在此过程中,剧作者可以纵横幻境,上天入地,为所欲为,富贵荣华随意享受,绝代佳人顷刻而得,世间快乐亦莫过于此。这与金圣叹将《水浒传》、《西厢记》视为锦绣才子心闲弄笔之作的观点不无相通之处。但与其不同的是,在戏曲创作的自娱性之外,李渔更为注重的是戏曲娱乐他人的功能。他在《风筝误》的终场诗中说:“传奇原为消愁设,何事将钱买哭声?惟我填词不卖愁,举世尽成弥勒佛。费尽杖头歌一阙,反令变喜成悲咽。一夫不笑是吾忧,度人秃笔始堪投。”这首诗明确地指出,传奇作品是博人一笑,替人消愁;观众花钱看戏,自然是图个快乐。他还在《与陈学山少宰书》中说:“使数十年来无一湖上笠翁,不知为世人减几许谈锋,增多少瞌睡。”李渔明确表示自己填词制曲就是为娱乐观众,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娱乐,不仅自娱,更重要的是娱人。这是一种与教化美刺论截然不同的审美价值观,丰富了“文以自娱”说。

作为对“文以自娱”说的丰富和发展,无论是“自娱”说,还是“娱人”说,皆肯定了戏曲必须是“舞台表演”的艺术特征,即所谓“学戏者不置身于场上,则不能为戏,而撰曲者不化其身为曲中之人则不能为曲”〔6〕(卷一,自序)。戏曲尽管是文人自娱情致的抒写,但必须得虑及戏曲赋形舞台的特征,还得虑及其舞台效果和观众感受,“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23〕。

三、余论晚明戏曲艺术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向“文以自娱”的功用嬗变,这种嬗变是明中后期心学播布、市民文艺繁荣和商业经济发展等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必然结果。戏曲娱乐观念的流行预示着戏曲传统功利主义功能的淡化,其作为艺术本体的审美特性得到了强化与凸显,这对戏曲本身的发展与戏曲特质的丰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带来了晚明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

与“文以自娱”说被广泛提倡相表里,晚明文人醉心于操觚染翰、填曲寄情,把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并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此时期文人剧作家辈出,戏曲创作异彩纷呈,盛极一时,把晚明戏曲推向高潮。沈宠绥形容当时戏曲的繁盛为“曲海词山,于今为烈。”〔24〕臧懋循也指出:“今南曲盛行于世,无不人人自谓作者”〔24〕。沈德符亦称:“年来俚儒之稍通音律者,伶人之稍习文墨者,动辄编一传奇。”〔24〕王骥德《曲律》亦云:“今则自缙绅、青襟,以迨山人、墨客,染翰为新声者,不可胜记。”〔3〕又据吕天成《曲品》介绍,仅嘉靖至万历年间传奇作家就有85人,作品191部,出现了如汤显祖、沈Z等一批优秀的名家〔5〕,足可见晚明戏曲繁荣之盛况。

在戏剧创作繁荣的同时,戏曲理论领域也迎来了一个繁荣期,许多人开始关注戏曲理论,而且探讨的问题也较之前更为广泛深入,出现了不少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著述和见解。戏曲史上著名的“词本色”之争和“汤沈之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随着人文思潮的发展和市民意识的增强,戏剧作品和理论均表现出了独特的时代风貌,从而使晚明成为古典戏曲艺术史上的重要转型期,戏剧创作和理论不再完全围绕高雅艺术,而是开始关注通俗文艺。这不仅使艺术理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为清代以后的艺术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戏曲迎合了城乡民众的广泛需求,此时期,作家作品之多、演戏赏剧之热、涉及题材之广、表现主题之深,都使戏曲这一原本被视为雕虫小技而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样式成为晚明文化艺术的代表,并迎来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鼎盛时期。被视为“雅部”的昆曲传奇在与被视为“花部”的众多地方声腔的竞争与冲突中日益式微,最终在清中叶的“花雅之争”中没落,京剧得以勃兴。戏剧领域的雅衰俗盛发展态势使戏剧文人在创作上再度回归世俗。

与戏曲创作与理论的繁盛局面相应,晚明戏曲演出亦盛况空前。无论东西南北,不分春夏秋冬,上自帝王宫廷、士夫府邸,下至民间庙台、梨园戏所,鼓乐之声不辍,观众如痴如醉,“正所谓举国若狂也”〔25〕。江南吴越一带演剧最盛,操弄词曲、搬演戏文者,“不问贵游子弟,庠序名流,甘与徘优下贱为伍,群饮酣歌,俾昼作夜,此吴越间极浇极陋之俗也。而士大夫恬不为怪,以为此魏晋之遗风耳”⑤。袁宏道虎丘观中秋月夜盛会,唱者千百,竞以歌喉相斗,而一次演《冬青记》,观者可达万人,很多人为剧情感动,声泪俱下。张岱观徽州班子演目连戏,凡三天三夜,演至“招五方恶鬼”、“刘氏逃棚”等剧,观者“万余人齐声呐喊”;福州鸟石山上,屠隆与众词客聚会,梨园数部演出,观者如堵;又,绍兴城中,举社剧供东岳大帝,观者如狂⑥;还有“士大夫见了羞,村浊人见了喜”的川戏,从“黄昏头唱到明,早晨间唱到黑”⑦;王思任《春灯谜记・叙》中,忆及阮大铖作为舞台监督时的演出盛况:“(阮大铖)为予监优两夕,千人万人俱大欢喜,或痴其神,或悸其魂,或颤其首,或并其泪”〔22〕。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戏剧客观上所具有的自娱和娱人的功能。

晚明文人以文自娱,不止是心闲弄笔、主动追求精神自由和闲适之举,更有一种自由游戏的味道,文学艺术不再被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是一种高标情致、寄情遣兴、怡人耳目、悦人性情的工具,它为文人抒发个性、表现自我、寄寓自我审美情趣提供了一片小小的“桃源”。这种艺术上自娱自适的观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文人集团的独立意识,它已经成为绝大部分晚明文人的普遍共识;同样,它也不只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文学艺术门类,而发展成为一般艺术所共有的功能特征,成为一种文艺思潮,有力地推动晚明艺术走向全面复兴,使得艺术观念也趋于全面成熟。它实际上已不只是人们所持的艺术观念,而是内化为了文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 当然,不可否认,艺术理应承载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但是,若将这一功能上升为艺术的根本功能,则是排斥了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便会失去美感和真实性,进而失去生机和活力,这不利于艺术自身的健康发展。于是,在明中后期以来主情思潮的推动下,艺术的审美功能渐居主流,审美功能与教化功能逐渐合流,成为此时期戏曲艺术功用观念的主要表现。实践证明,将艺术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结合起来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古罗马贺拉斯曾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合乎众望。”〔26〕所以,通常的做法是将艺术的娱乐和教化两功用结合起来,而最理想的艺术也莫过于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寓教于乐。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晚明文人无疑为此作了一定的努力,著名戏曲家沈Z的作品更是教化观与艺术性审美结合的典范。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国事多艰,一部分文人日渐警醒,他们重拾久被遗忘的社会责任感,开始反思晚明虚浮空疏的社会风尚,对心学思潮进行反拨和修正。于是,一股注重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开始抬头。这股思潮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忠诚的伦理救世思想,一直延续到清初,成为清朝早期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从艺术的角度而言,在实学思潮冲击下,晚明的文人们不再只是受主情思潮的约束,他们尽管仍然标举情感本性,却赋予“情”以经世致用的新的时代内涵,他们的审美情感也因此重新向理性回归,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理想。艺术活动和艺术观念均要服务于这一理想,于是艺术的社会功用重新被提出来并得到强调和重视,艺术创作更加面向社会现实,注重崇实致用,“主情”思潮原有的那种勃兴的强劲势头随社会的激荡而趋弱。晚明戏曲艺术功用观念的这一嬗变,以其鲜明的时代性,预示着艺术发展的方向,有力地推动着中国艺术由近古向着近代化变革的方向迈进。

注释:

①见明代沈泰《盛明杂剧・初集》卷首程羽文《盛明杂剧序》。

②见明代沈泰《盛明杂剧・初集》卷首《袁幔亭序》。

③见明代郑元勋《媚幽阁文娱・自序》,上海杂志公司民国二十五年版(1935年第1页)。

④明代周之标选辑《吴Q萃雅题辞》,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本。

⑤见明代管志道《从先维俗议》卷五《家宴勿张戏乐》,《太昆先哲遗书》本。

⑥见明代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记》。

⑦见明代陈铎《秋碧轩稿》中的《嘲川戏》一文。

参考文献:

〔1〕吴衍发.论晚明审美观念中的文人情怀〔J〕.北方论丛,2015,(1):80-85.

〔2〕邱F.五伦全备记〔C〕∥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1,41.

〔3〕何良俊.曲论〔C〕∥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5,34,34,160,236.

〔4〕沈宠绥.度曲须知〔C〕∥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5册).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89.

〔5〕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序〔C〕∥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6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249,250,251,251,46,71,228.

〔6〕孟称舜.古今名句合选〔C〕∥《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四集之八).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217.

〔7〕陈洪绶.节义鸳鸯冢娇红记〔C〕∥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古本戏曲丛刊(第2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224,341.

〔8〕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M〕.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67,975,1050.

〔9〕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4:513,273,195,359,360.

〔10〕吴衍发.论中国贺岁片台词的语言模因及其艺术价值〔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8.

〔11〕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129.

〔12〕林扬,等,编著.西方美术赏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119.

〔13〕董.素养居画学钩深〔C〕∥杨大年,编著.中国历代画论采英.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8.

〔14〕胡侍.珍珠船(卷四“元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5.

〔15〕马致远.荐福碑〔C〕∥王季思.全元戏曲(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82.

〔1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C〕∥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85.

〔17〕吴调公.晚明文人的自娱心态与其时代折光〔J〕.社会科学战线,1991,(2):250.

〔18〕徐渭.徐渭集・肖甫诗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3:534.

〔19〕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卷四)〔M〕.钟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88,222-223.

〔20〕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39.

〔21〕王守仁.吴光,钱明,等,编校,王阳明全集(卷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0,111,194,924-925.

〔22〕李渔.闲情偶寄〔C〕∥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7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43,59,170.

〔23〕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G〕.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150.

〔24〕沈宠绥.度曲须知〔C〕∥周积寅,陈世宁.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473,442,454.

〔25〕范濂.云间据目抄(卷2《记风俗》)〔C〕∥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11.

〔26〕贺拉斯.诗艺〔M〕.扬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5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试论观念艺术的当代价值及困惑
发布时间:2023-04-09
当代艺术越来越呈现出哲学化的趋向,观念艺术曾经成为当代艺术家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正如柯索斯所说:杜尚以后的一切美术都是观念的,由于美术只是以观念的方式而存在。从艺术追求观念方式上讲,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安装艺术......
浅析从艺术现代性的角度看艺术观念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2-10-16
论文关键词:真善美 私人化创作 价值 意识 自我意识 超越意识 论文摘要: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地增加一点艺术修养的问题,而是艺术观教育的问题。目前,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艺术观念的混乱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艺术在西方某些现代主义......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
发布时间:2023-04-23
内容提要 唐庄宗灭梁后,河南等地朱氏所任命的节度使势力仍较为强大,李存勖不得不全面接纳他们成为新朝的统治者。庄宗时的统治集团主要有“代北集团”、后梁降人与河北藩镇将领,权力分散削弱了李存勖的统治。他意图加强皇权,所采取......
浅谈戏曲音乐的戏剧性和音乐性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0
戏曲音乐的创作不像歌曲、乐曲的创作那样“海阔天空”,它的创作要有一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不是别的,就是你那个剧种自己!这就是戏曲音乐的特性。在西洋音乐概念中,曲调的旋律性差就等于音乐性差。而在中国音乐概念中,节奏上的鲜明变化(不是没有旋律),即板头好,也是一种音乐欣赏。中国的说唱艺术(如大鼓、单弦)讲究嘴皮子、板头上的功夫,节奏鲜明,咬字清晰,既有音乐性,又有戏剧性。音乐艺术到戏曲中来,本来就存在着.........
浅谈中西方当代艺术摄影观念的表现和流变
发布时间:2022-12-06
艺术,与其说关乎方法和工艺,不如更关乎气质、品味和情感在艺术家的手里,摄影变成了艺术简而言之,摄影就是摄影师把它当成什么一门艺术或是一桩生意。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清楚地阐明了艺术的内涵,即艺术就是美的东西,任何一件艺术......
叙事与溢出现代插图艺术表现的嬗变现象研论文
发布时间:2018-08-28
摘要:插图艺术经过其长期发展,从过去对文字的模仿与还原,到如今越来越追求象征性与感受性的艺术表现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代插图逐渐离其原有的叙事性越来越远,但又并非意味着会与叙事性完全脱离。文章旨在通过对文化思潮、技术革新、媒介多样性以及需求多样性几方面的分析,试图找出插图不断脱离叙事性并向溢出性特征转变的轨迹与原因,从而发现其仍在不断发展的基本脉络,对于了解插图的未来,提供注解与佐证。关键词:现.........
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9
中国传统戏曲是“剧诗”,自身具有一种很强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仅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本文主要从情景交融以及虚实结合两个方面剖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主要指的是古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等,古老中国传统戏曲可以追溯到上古对图腾顶礼膜拜的歌舞,中国传统戏曲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慢慢从上古歌舞孕育成明清传.........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03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近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 精品源自高 考 试题 一、近代艺术歌已的风格特点 ......
梆子戏曲的表演艺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2-12-31
梆子,又名梆板,汉族打击乐器。约在中国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戏曲......
浅谈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
发布时间:2022-10-12
摘 要: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舞台艺术技巧、独特的表演形式自力于世界的东方,极其精炼的程式化表演更是精彩绝伦。由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表演形式,及其规范的服装、道具、化妆和写意的舞美设计,决定了戏曲演员独特的表演技法和极其规范的......
刍议戏曲艺术的表演特性
发布时间:2022-10-09
摘要: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表演艺术--戏曲,将歌曲、舞蹈、杂技等很多艺术融为一体。戏曲通过特殊的表演形式将人物的生平经历绘声绘色地展现出来。探讨戏曲的表演特性,一方面是让戏曲演员们对戏曲表演能有更深的理解,能够获得更好的表......
“新写实”小说与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3-28
[论文关键词]“新写实” 现实主义 典型化 嬗变 [论文摘要]“新写实”小说是2O世纪8O年代后期出现的思潮,它以世俗化的新“写实主义”,疏离,视点下移,使现实主义文学从崇高跌落到世俗,以凡俗众生为叙述主体,选择下层百姓的世......
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浅析
发布时间:2022-11-27
在戏曲乐队里面,二胡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有许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都能通过它的演奏得到满足,进面让戏曲演员的表演与戏曲音乐的演奏更为完美、细腻。 1二胡演奏的风格特点 二胡是使用最为普遍、又最具有民族韵味及气质的拉......
俊扮艺术的特征及其在戏曲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7-22
摘 要: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涂面”和“面具”两种。俊扮是“涂面”的一种,主要通过白黑红三色涂抹于面部达到美化的效果。当俊扮受生活习俗和审美心理影响而发展成熟后,又在舞台演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戏曲打击乐的组成与功能
发布时间:2023-02-10
打击樂在戏曲樂队中占有“半壁江山”,是戏曲樂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击樂的组成,主要有如下几大樂器: 一、鼓。包括单皮鼓、堂鼓、花盆鼓等,均由鼓师操纵。鼓师也称“司鼓”或“打鼓老”,实际上是整个樂队的指挥(过去戏......
传统戏曲服装特征及艺术内涵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2
传统戏曲服装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民族性、传统性以及因继承传统任务而带来的创作上的艰巨性是戏曲服装设计的特征,这要求必须忠实地继承这一传统,以此作为设计基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关键词】传统戏曲;服装;艺术一、传统戏曲服装简述及发展演变戏曲服装,旧称“行头”,泛指传统戏剧目演出中的服装。包涵三个部分:戏衣、盔头、戏鞋。公元12世纪,戏曲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态。它.........
初探我国戏曲服饰的艺术性
发布时间:2023-04-29
一、中国戏曲服饰的介绍 在中国戏曲服饰中,服饰称行头,是从属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戏曲服饰,是从生活中加工提炼而成的艺术化服饰,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生活服饰又并非历史生活服饰。中国戏曲服饰凭借服......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特点与审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摘要:我国戏曲发展源远流长,是我国特有的民族特色,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戏曲表演艺术在面向观众时,主要表现为演员虚化、程式化的表演、舞台时空自由开放的艺术调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以摆脱生活的束缚、追求艺术真实为目标。戏曲表演艺术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对题材进行加工、精炼、夸张、变形等来表达人物的主观感情,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同时,开放性的戏曲表演舞台,为戏曲表演者提供了自由、广阔的.........
戏曲声乐艺术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借鉴
发布时间:2022-10-14
摘要:戏曲声乐艺术是中国民族声乐宝库中的文化艺术宝藏与精神财富。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积淀与完善,最终形成了一门内容丰富、独具个性的理论体系,进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她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现......
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理论教学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8-09-10
导语: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标志性文化形式,承载着我国多年发展的历史精髓如今,全国各地都有大中专戏曲专业学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些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欢迎阅读关于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戏曲理论教学的论文!一、目前学生状况分析当前,中国的传统戏曲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既有国家资助的精华戏曲,又有饥不果腹、靠摆地摊维持生计的百姓戏曲;既有高达戏曲硕士的高级表演人才,又有没上过几天学的草根.........
浅谈戏曲旦角表演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23-03-15
戏曲艺术的表演一定要重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否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无法感人,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戏曲旦角表演艺术特点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演体系,分生......
浅析安迪•沃霍尔的艺术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7
论文关键词:安迪·沃霍尔 商业 复制 无意义 反叛传统 论文摘要:本文以安迪·沃霍尔为原型,探讨了安迪·沃霍尔的艺术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我认为在安迪·沃霍尔过世将近半个世纪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很多方面都在受到安......
第七章 艺术与技术――网络文学创作嬗变
发布时间:2014-01-17
一般来说,旧的观念已经取得了悦人的文字外衣,而新的观念看上去依然表述笨拙。因而喜好优美的文字形式的审美偏好多半是与保守性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这种情况,那些固执优雅文字形式的人就不能不落在--经常是远远地落在--他们时代......
戏曲和当代舞
发布时间:2015-08-04
舞蹈――通俗的来讲就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要展现故事的情节和内容。细致的来解释就是用身体的各个方面来完成各种优美的动作或者高难度的技巧来传达故事的情节、思想、和目的。舞蹈一般会有音乐的陪衬,用音乐的节奏和动作的配合作......
探析戏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08-04
摘要:每当谈及艺术教育,人们习惯性地想起了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并以此为框架绘制艺术教育的蓝图,往往忽视原本组成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戏曲艺术。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
分析绘画材质之变与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之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绘画材质;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文人化和人格化;变革 [论文摘要]在中国发展史上,由绘画材质的应用变化而引起艺术表现风格形式大变与创新的莫过于元代。本文力图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流行在纸地,特别是在生纸上作画......
为戏曲现代戏注入现代基因
发布时间:2022-10-09
毕业论文 【作 者】白欢龙 【正 文】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戏曲现代戏”的题材优势已被削弱,因此“戏曲现代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艺术本身挖掘它长久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如果说戏曲传统戏中的程式化表演是在共性中寻求......
关于二胡在戏曲音乐中的表演艺术浅析的论文
发布时间:2019-04-16
在戏曲乐队里面,二胡是其中较为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有许多特殊情感的表达都能通过它的演奏得到满足,进面让戏曲演员的表演与戏曲音乐的演奏更为完美、细腻。1二胡演奏的风格特点二胡是使用最为普遍、又最具有民族韵味及气质的拉弦乐器之一,俗称“抒情圣手”。二胡有着较为广泛的使用,很多戏曲里面都有二胡的身影,它还扮演着关键伴奏乐器的角色。二胡在音色方面具有厚实、圆润、柔和、优美的特点,可以将乐曲中缠绵、细腻、温.........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庙会功能之嬗变
发布时间:2023-07-08
[摘 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为达到奴化东北民众,巩固殖民统治的目的,日伪对东北民间传统的庙会活动采取了改造与利用的策略。满铁与协和会采取多种措施扩大庙会规模,举办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吸引乡间百姓,借机开展......
为戏曲现代戏注入现代基因(1)
发布时间:2022-11-20
【正 文】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戏曲现代戏”的题材优势已被削弱,因此“戏曲现代戏”要生存、发展,必须从艺术本身挖掘它长久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如果说戏曲传统戏中的程式化表演是在共性中寻求个性的话,那么戏曲现代戏的表......
戏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功能探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是中华美学的典型代表,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寓理于情、寓教于乐,表现形式写意凝练,追求意境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从.........
关于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论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桂剧;观念 论文摘要:新时期桂剧受中国戏剧界戏剧观念和艺术价值变化的影响.思想上和艺术上在继承传统桂剧中不断地探索,导致桂剧艺术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向。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的多样化趋向,主要体现在桂剧传......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2-11-16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中国艺术观的改变 艺术这个概念舶来中国业已百年,“美的艺术”理念曾统领了我们的艺术世界。然而,“艺术自律观”......
我国曲艺艺术的现代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6-09-08
戏曲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传承,其根本是通过歌舞的形式进行故事的演绎,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曲艺艺术的现代化发展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戏曲乐队中根据乐器的不同分为了文场与武场,文场主要由吹、拉、弹各种民族管......
试论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种文学样式的发展总是处于从幼稚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后来者之所以更完善,那是因为有前代的积淀作基础和自身不断的扬弃改进。中国古代历史剧最终在清代走向辉煌,出现《桃花扇》这样的典范作品,正是历史剧与时俱......
戏曲声腔和声乐艺术之融合探讨
发布时间:2023-02-13
艺术是相通的,艺术之间会相互融合、相互吸引,恰如其分的融合会不断的成就彼此。因此很多艺术家都会去学习相关的姊妹艺术,从中获取精华为自身的艺术之路增砖添瓦。像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早年就学习过昆曲,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做了13年......
戏曲老生的角色分类与艺术流派
发布时间:2023-03-01
老生行当在戏曲中担纲重要的角色,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历史人物形象,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戏曲老生的角色分类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中国戏曲依托历史事件进行创作,戏曲中的老生行当是戏曲情节的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角......
浅析别解艺术观念——解读艺术界之惯例机制
发布时间:2022-10-09
【论文关键词】观念 艺术惯例 艺术体制 【论文摘要】文章借鉴学视域下的艺术界“惯例”概念,反思了我们一般习以惯之的艺术观念的性质。作为一种特殊的惯例,艺术观念的确立不是艺术家或批评家个人的成果,而是艺术界各行动者彼此协......
试析美饰象征与功能转换—中国艺术结构机制观念溯源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美饰象征 里文化 德性 结构机创 论文摘要:商周时期,结构与王文化及史官文化发生分离,其标志是美饰象征结构意识呈现于艺术的深层执创,并通过与你性珑念的相互协合,捉成艺术观念的“实用化”,使中国艺术结构之文化体征有了十......
超现实主义:一种历史前卫艺术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2-11-04
论文关键词: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前卫 超现实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论文摘要:早期超现实主义属于彼得·比格尔指出的历史前卫艺术范畴,这类艺术反抗资产阶级的艺术体制,试图将艺术和生活联姻,取消作为一种体制的艺术。后期超现实......
解析景德镇现代陶艺观念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3-06-2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冲击之下,景德镇的制瓷业的艺术格局不仅未被打破,更是在最近几十年内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融入了西方的艺术理念,使得各种艺术风格在陶瓷上得到反应,真正实现了景德镇的......
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人们在进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逐渐把生态文明观融入其中,促进了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与现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和谐发展。探讨了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并从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外环境艺术设......
试析高更与凡高艺术观念异同
发布时间:2022-10-27
【论文关键词】后印象派;高曼;凡高;观念 【论文摘要】高更与凡高同是后印象派的大家,本文通过简要的回顾当时西方整个,分析后印象派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并结合高曼和凡高的艺术生平,艺术观念确立的过程,来进一步探讨他们......
浅析艺术学设计中的经济观念
发布时间:2023-01-25
摘 要:艺术设计,是设计者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运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美,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艺术设计 社会经济 前言 所谓艺术设计,是设计者以客观事物为依据,运用艺术的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美,对绚丽......
分析古希腊人的自然观念及其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古希腊;自然观念;模仿;观念 论文摘要:古希腊人独特的生活、制度、风俗观念形成了其独有的自然和自然观念,他们认为自然当中存在着万物的本原,艺术则是对自然本原的模仿。古希腊的艺术,正是在这种自然观念和艺术观......
浅谈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正统文学观念
发布时间:2023-06-24
刘熙载,字融斋,清末著名学者,一生以治经学为主,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著述丰富,《艺概》是其文艺批评的专著,其中《词曲概》是关于古代词曲的专论。在古代曾被视为艳科小道的词曲一直都没有诗、赋一样的文学地位,而在刘熙载的《词曲概》中却以正统文学的观念来品评词曲,这是刘熙载的独到之处。一、给词曲以正统文学地位词和曲都是倚声而作。所倚的声大部分是开元以来的胡夷里巷之曲。因为其不够雅,所以曾被视为艳科.........
“命定”与“变命”:明代士人命运观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 要]“命定论”和“变命论”是明代士人持有的两种命运观:“命定论”强调安于现状、否定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动改变命运,这一命运观的产生与士子求仕不得、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下的优胜劣汰等在积极进取后无所得的现实无奈际遇有关;“......
分析“兴”的美学嬗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分析“兴”的美学嬗变钱钟书说:“兴之义最难定。”[46][P62]一方面,是由于人的主观性的存在,任何阐释活动中主体的理解与阐释,不可避免地既是在理解阐释他在的对象又是在理解阐释自在的我。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诗歌创......
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历史源流
发布时间:2023-04-02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一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年),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较为完整......
探析当代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4-23
艺术歌曲在抒情歌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诞生于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之间的欧洲,并逐渐传入我国。艺术歌曲作为艺术领域中一朵优雅瑰丽的花朵,在我国历经风吹雨打,仍然长盛不衰并长足发展。在具体声乐教学实践中,艺术歌曲相较于歌剧、民歌和流行歌曲在技法与表现形式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声乐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一、艺术歌曲应用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一)丰富学生情感感知无论是什么种类的歌曲,学生听到后,要想大致感.........
浅谈西方艺木观念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31
论文关键词:;再现;表现;形式主义;观念艺术 论文摘要:就历时的角度来说,西方艺术在观念上可区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形式艺术和观念艺术,每一种艺术观念针对不同的艺术,适合解释特定种类的艺术。现代艺术从形式艺术发展到......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1-06
摘 要:后现代艺术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归性、折衷性、混沌性与多重性,相应地表现在不求纯粹、善待传统、非个人化、多种标准几个方面,如对当代艺术不局限于视觉形式,绘画超越平面限制,雕塑与风景、建筑相结合,对于人类丰富的文化遗......
摄影艺术创作中的虚实观念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8
中国近代的摄影艺术创作中不乏有蕴含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佳作,这些摄影艺术作品展现出中国传统虚实观念的印记,留出观者以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营造出意蕴高雅清新脱俗地艺术风貌.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中国近代的摄影艺术创作中不乏有蕴含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佳作,这些摄影艺术作品展现出中国传统虚实观念的印记,留出观者以更多的思考空间,从而营造出意蕴高雅清新脱俗地艺术风.........
浅谈戏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3-01-28
关键词:戏曲 艺术 文化史 高校 美术教育 教育 世界文明 中华民族 论文摘要:每当谈及艺术教育,人们习惯性地想起了音乐教育和美术教育,并以此为框架绘制艺术教育的蓝图,往往忽视原本组成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戏曲艺术。中国是世......
论歌曲艺术再创造
发布时间:2023-05-26
论歌曲艺术再创造 论歌曲艺术再创造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歌曲艺术再创造 文章 来源 一、审美取向原则 歌唱审美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发布时间:2013-12-19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内容提要 作为诉讼制度的对应物,诉讼观念是潜藏于一个特定文化体内,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行为起到潜在的和实际的引导......
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声腔艺术的融合
发布时间:2022-10-08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民族声乐融合了不同区域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民族声乐与传统戏曲声腔艺术有机融合探讨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传统戏曲的声腔艺术作为我国内容丰富的民族歌曲之一,主要是在传统的......
现代化表现戏曲化(1)
发布时间:2022-08-28
【正 文】 戏曲名词、术语·优:古代以歌唱、舞蹈、滑稽、杂技表演为业的艺人之统称。后来也用以泛称戏曲演员。 中国五十多年来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戏曲艺术及时、生动、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精神,表现了现实生活,塑造了一批典型的人物形......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7-06
【摘 要】我国古代师生关系以儒家师生关系为主体,尽管儒家对于师生关系的主张是平等的,但是更多的则是强调师长的绝对地位。可以从教育的师生关系中看出封建制度对于师生关系的绑架。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道尊严;封建统治 一......
从自然美到艺术美反思艺术观念合法性问题论文
发布时间:2022-11-30
论文摘要:从自然美到艺术美反思艺术观念合法性问题-论文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反思,艺术观念,合法性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提到,“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已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须和崇高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在黑格尔看来,“我们现时代的一般情况是不利于艺术的。”黑格尔站在古典型艺术向浪漫型艺术转向.........
电影艺术的功能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正在全国院线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口碑惊人的好。在豆瓣电影和中国各大电影评分类网站斩获9分以上的高分好评,并在好莱坞电影《银河护卫队2》等排片优势的情况下,用回头式“口碑”杀出了一条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印度电影之路,赢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到目前在中国院线收获10.72亿的高票房。本文就以《摔跤吧!爸爸》为例,浅谈电影艺术功能。关键词:电影艺术欣赏论文《摔跤吧!爸爸》是根据印度的真实.........
论李渔人生观在小说戏曲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08-27
摘 要:李渔出生于明末清初,具有于创新的人生观。他擅长编写小说和戏曲,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是一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 关键词:李渔;人生观;小说戏曲 李渔,号笠翁,明末清初戏曲家。他对戏曲的改编使戏曲得到进一步成熟......
戏剧表演艺术简论
发布时间:2022-12-20
内容摘要: 戏剧表演艺术是整个戏剧艺术的核心。本文以角色的情感体验、舞台的具体表现、演员的自我修养为三大理论视角,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对于戏剧表演艺术,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观西方现当代艺术杂感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摘要:20世纪这个伟大的艺术时间线索,它见证了艺术与社会的巨大变革,艺术家们向观看与描绘世界的传统方式发起了挑战,他们或是结集在层出不穷、令人眩目的艺术运动当中,有的是置于事外,冷静的汲取养分致力于个人独特的、甚至近乎不可理喻的探索。我们当下的在关键词:艺术设计类论文发表,发表艺术欣赏论文,艺术作品论文投稿20世纪这个伟大的艺术时间线索,它见证了艺术与社会的巨大变革,艺术家们向观看与描绘世界的传统.........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2-11-10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艺术试论 美的追求与人的解放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文章来自 《花季谣》有较多的舞蹈场面,这些舞蹈用得贴切,就会有新意。......
日本近代报界生态之嬗变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 要]本文以1861~1931年这70年间日本报纸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了日本政府在办报环境中的影响与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日本报界的生存环境与日本政治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日本政治状况左右。 [关键词]日本报......
古代文学论文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
发布时间:2023-01-17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古代文学论文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古代文学论文浅谈元明清戏剧中的负心婚变剧一、负心婚变剧的背景 弃妇的悲怨从《诗经》时期开端,就环绕在文学世界的天空。在《诗经》和汉魏六朝时期被弃的女......
李斯特艺术歌曲解析
发布时间:2023-05-24
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年)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李斯特是一位精力充沛的艺术家,在音乐创作、钢琴演奏、音乐社会活动以及教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斯特是一位具有多面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通常会有真挚......
关于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16
"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观念;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后现代艺术观念既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深深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结构模式方面......
谈古诗词歌曲《关雎》的艺术审美观
发布时间:2023-07-02
一、《关雎》文本美学观 《关雎》乃《诗经》的开篇之作,从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来看,可谓是中国古代爱情诗篇的一个国粹典范,是孔子儒家推崇的诗教主张。先秦时期的情歌《关雎》,处在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历史时期,构建了以宗法血源观......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发布时间:2023-07-17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视觉文化研究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精品源自生 物 科 【摘要】从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问世以来,色......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
发布时间:2023-06-29
摘要 「权利」是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及法学的核心观念,其意义为个人自主性为正当。本文通过对「权利」一词在晚清文献和《新青年》杂志中使用时的意义分析,以及初步统计研究,试图揭示中国现代文化形成中是如何接受和使用个人权......
现代文化与艺术歌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7
现代文化与艺术歌曲的发展 现代文化与艺术歌曲的发展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现代文化与艺术歌曲的发展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我国自古就有“......
戏曲舞台的困境与综艺舞台美术的机遇
发布时间:2022-11-04
从传统的戏曲舞台美术到文艺晚会再到新型综艺类的舞台美术,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综艺舞台美术发展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不仅为舞台美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潘之恒戏曲导演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5-08-24
摘 要:本文通过考察潘之恒《鸾啸小品》,从解明曲意、演员工作和演出整体把握等三方面论述了潘之恒关于戏曲导演艺术的方法论,颇具现代导演学意义,可以启发现代戏曲的发展。 关键词:潘之恒;鸾啸小品;解明曲意;演员工作;整体把握......
戏曲中西施文学形象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3-30
1引言 西施在文艺作品出现之初,其容貌便成为美的代名词。从历史人物到文学形象;从宋元时期为主流的妖妇形象再到明代中的巾帼英雄及红颜祸水形象,对西施的容貌美的描写层出不穷,但对其人物文化内涵的看法却因时代语境、个人视域、审......
从词汇嬗变看社会时代演进(1)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词汇是 社会 历史 文化足迹的印记,从词汇的嬗变可以看到社会的演变和 时代 的进步。通过词汇还可看到不同社会、不同时代、不同层面的变异,因此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词汇为 中国 现代 化建设服务,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 [关......
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研究
发布时间:2016-01-19
【摘 要】环境艺术教育特色观念的宗旨在于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本文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两方面阐述了环境艺术特色观念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从弘扬民族文化、强化地域差异性发展、建立校园文化特色等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构成环境艺......
论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传统戏曲元素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3-01-27
摘 要:中国的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中国民族声乐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已有百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戏曲属于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一部分,为丰富现代民族声乐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本文从分析中国现代民......
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表演团体亟需转变思想观念
发布时间:2022-12-0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正波及到了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商业化和市场经济意识的冲击。使艺术表演团体不仅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受到了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市场上的、经济上的和管理理念与管理机制的冲击。......
从“灌输”转向“对话”:析高职德育课教学理念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6-12
" 论文摘要:教学理念陈旧是导致高职德育教学效能偏低的深层原因。在“灌输”理念主导之下,师生之间充斥着权力的关系、交流对话异化为单向传输思想、追求思想复制再现。“对话”体现了一种平等关系、持介入的态度、关注意义的建构生成......
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3-12-17
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 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 :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 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 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分析东北曲艺小品的艺术特点 精品 源自 3 e d u 英 语 小品,作为一种新生文艺......
传统艺术在现代戏中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3-01-16
《花季谣》有较多的舞蹈场面,这些舞蹈用得贴切,就会有新意。首先这些舞蹈把整个戏中的情节连接成了一个整体,让剧情有序、顺畅地展开,其次是运用得当, 恰到好处,它与剧情密切结合,更好的体现了剧本的内涵思想,充分渲染烘托了舞台气氛......
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呈现对现代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16
一、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呈现 (一)江西戏曲文化的艺术构成。江西戏曲文化艺术目前传承下来的主要有两种:江西北方的赣剧,南方的采茶戏,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唱腔就是弋阳腔,表演形式为一人歌唱、众人帮和,锣声烘托。经典曲目有《百花......
浅谈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06-13
【摘 要】我国的艺术歌曲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了优雅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由于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史久远,其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着,它们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情感赋予了诗意,又结合了优美的歌唱旋律,使......
影片制作观念的变化浅析
发布时间:2016-05-26
在现在社会影片制作的概念中,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在高科技的背景下数字特效在影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的影片制作,与传统的影片制作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影片制作模式已经从影片的设想开始,就把数字技术的因素......
谈新经济时代下会计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4-01-07
谈新经济时代下会计观念的转变 当前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各种观念和制度随着各个因素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完善,成为当前企业发展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组成因素,是......
论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 论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 :小学音乐论文:音乐课堂教学过程 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论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 精品源 自物理科 摘要:要唱好艺术歌曲,除了要选择合适......
试论陶瓷艺术的现代性转变 -兼评张尧陶瓷艺术
发布时间:2013-12-18
关键词:陶瓷 性转变 张尧陶艺 论文摘要:现代陶瓷艺术有着鲜明的现代艺术特征,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它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认知和思想观念,具有更多现代文化的精本文从现代陶艺材质的运用及、个性与内涵、形式美追求、多元化......
浅谈后现代艺术从裸体艺术到尸体艺术的衍变
发布时间:2023-01-24
近年来,俺们越来越多的被“后古代”这个词打搅。俺们惊奇的发现它充溢了俺们生活的各个范畴,并且影响着俺们自身。但是“后古代”究竟是什么?在下置信就连那些诸如让-弗朗西斯·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之类的后古代主义专家或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