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

浅析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23 01:56:25
浅析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
时间:2022-07-23 01:56:25     小编:甘振新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观念变革呈现出多元探索发展的趋势,并且逐渐形成影响较大的几种主要倾向或理论思潮。其中一种是审美主义思潮,在对过去认识论或意识形态论的文学观念的批判反思中,致力于将文学观念扭转到审美的方面上来,着重从审美的视角来理解和阐释文学的审美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形成了诸如审美意识形态论、审美本性论、审美超越论乃至纯审美论等多种理论学说,标志着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与创新的一种趋向。另一种则是人本主义或者称为人学的思潮,在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异化的批判反思中,着重从文学与人性、人生、人的主体性和精神自由的视角,来理解和阐释文学的人学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也形成了诸如文学主体论、人生论、心灵情感论、自由精神论等多种理论观念,标志着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与创新的另一种向度。审美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或人学思潮虽然在内在精神上存在着一些相通之处,但基本的理论观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从意识形态论到审美论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问题,笔者另著文进行了专题探讨,这里拟对当代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问题,进行专题考察。

一、人学向度文学理论变革的持续推进

通常所谓的人学,广义上是对一切研究人的学问的统称,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都可包括在内。而文学界所讨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中所说的人学,实际上是一种特指,主要关涉人生意义价值的哲学,其主旨在于探寻人的本质特性、人生的意义价值及其理想追求,等等。所谓以人学为基础的文学本质论,就是从文学是人学的基本观念出发,以此为视角切入对文学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的观照、理解与阐释,从而建构以这种文学本质观为内核的理论系统。

文学是人学是一个颇有影响的理论命题,据说是来源于高尔基的文学思想。1957 年钱谷融发表《论文学是人学》一文,对这一命题进行理论阐发,随即引起广泛争论。在文革中,这个问题更是被作为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思想受到严厉批判。此后,理论界再不敢谈论这个话题,文艺作品也再不敢触及人性描写和表现人道精神的禁区。在新时期初思想解放的背景下,钱谷融这篇著名论文重新发表,作者对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观点再次进行阐发,引起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共鸣,随之也引发了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激烈争论,使这一理论命题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探讨,一时形成了一股人学理论探讨的热潮。与此同时,文学创作实践也争相突破各种文学观念、创作题材和写作方法的禁区,既出现了大批着眼于批判性描写社会异化与人性扭曲现象的作品,也出现了不少正面表现人的解放和人性复归主题的作品,这也就反过来促进了文学理论观念的进一步变革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一方面,文学界仍然持续展开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人的意识不断觉醒和强化; 另一方面,关于文学研究方法论的讨论也逐渐形成热潮,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文学理论观念变革的人学向度,便以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为契机得到更大的推进。刘再复率先提出的文学主体性命题,原本主要是针对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而言。在提出这个理论命题之前,他曾著文提出文学研究应当以人为思维中心,认为过去的文学研究存在很大的弊端,就是过于偏重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客体因素方面着眼,忽视文学中人的主体因素的作用,因而提倡文学研究的重心应当从客体转向主体,进一步开拓研究的思维空间。随后他发表长文进一步论述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研究要以人为中心,加强对文学主体性的研究,包括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的主体性,作为文学对象的人物形象的主体性,以及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的主体性。他认为,这种人的主体性又体现为实践主体性和精神主体性,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主体性的实现。提出文学主体论问题,意在恢复人在文学中失落了的主体地位,目的在于以此反对文学中的物本主义和神本主义倾向,反映了文学寻求向人本主义复归的内在要求。文学主体论问题引起理论界的热烈讨论,这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文学研究思维方法论的范围,逐步深入到对文学本质特性的认识,从而带来文学本质论观念的深刻变革。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后,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推进、消费社会逐渐形成、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背景下,针对文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市场化转型及其文学精神价值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文学界围绕人文精神失落及其重建问题,又引起了一场颇有影响的大讨论。与此前关于文学主体论问题一边倒式的趋同性讨论不同,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一开始便形成了主张终极关怀与倡导世俗关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针锋相对、争论不休,最终也难以形成结论。虽然争论双方对于人文精神的内涵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文学应当表现人文精神和体现人文关怀的基本立场却是一致的,而且这种争论对于从多种维度深化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乃至拓展对文学基本特性和精神价值的认识,无疑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场讨论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进一步提出并阐发了文学的新理性精神、新人文精神等理论命题,将相关问题的探讨不断引向深入,这都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学观念朝着人学向度嬗变的一种标志。

由此可见,新时期以来,从人学角度来理解和研究文学,的确形成了一股值得关注的潮流。从文学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既是对五四时期人的文学观念的历史回应,也是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条件下,寄托着人们对于人性复归、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的新期待,以及对文学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价值取向的新追求。具体到文学理论观念变革与建构的意义而言,理论界并不只是停留在对某些文学现象的关注和讨论,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而是力求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从文学本体论与本质论的层面上,推进文学基本理论的建设。从当代文学观念嬗变的人学向度来看,正如有学者所说,在文学是人学问题讨论基础上形成的文学人类学本体论,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文学本质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这种文学理论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之后,逐渐进入一些文学理论教科书,从而成为当代文学本质论嬗变中较为成熟稳定,也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观念。对这种以人学为理论基础和主要向度的文学本质论观念,下面再分别加以考察。

二、人学向度文学本质论的多维拓展

在新时期以来以人学为向度的文学理论观念变革与建构的发展进程中,实际上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的一开始并没有明确以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作为理论基点和核心观念来进行整体系统性的理论构建,而是选取与人学相关的理论命题作为切入点,从特定的视角观照和阐释文学的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显示出文学本质论观念嬗变的一种人学趋向。

首先是主体论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建构。如前所说,文学主体性命题由刘再复率先提出,所贯穿的基本思想观念就是主张文学研究应当以人为思维中心。就他的本意而言,是说作为文学研究者,不能总是去关注和研究文学反映生活的那些客体方面的因素,而应当去关注和研究文学中的人,以文学活动中的人为中心,包括作品中的人物、作家和读者在内。而人作为文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具有主体性的,所以文学研究应当关注和研究文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可见,他提出问题的出发点,主要是从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角度,也就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提出来的,还不是一种直接阐释说明文学本质特性的理论观念。不过在这一理论命题当中,就已经包含着对文学的人学特性的感悟在内,如果稍加转换,从文学存在本身的角度来观照和提出这个问题,那就显然具有了文学本体论或本质论观念建构的意义。也正是在刘再复提出文学主体性命题的基础上,以及在当时围绕这个命题展开热烈讨论的背景下,文论家畅广元和他的学生们及时编著了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论著《主体论文艺学》。这部论著虽然还算不上是一部全面完整的文学理论教科书,但从它所讨论的基本问题和内容体例来看,仍然具有文学理论教材的特点,集中论证了文学基本理论中的一些核心问题。毫无疑问,这部论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直接从文学主体性命题切入,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对文学活动及其作家、读者、作品、文学传统等各种相关要素、相互关系的探讨,形成自成一体比较完整的理论系统。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当然是对文学活动的基本特性的认识和阐释,即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建构。

该著开篇第一章题为文学: 主体的特殊活动,即是对文学活动的基本定位,也是整体立论的逻辑起点。作者认为,文学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活动,它根源于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内在精神需要,从而通过创造一个文学的对象世界来满足这种需要。文学活动的特性在于自由,文学是主体的特殊活动,是自由的达到自由的活动。所以,文学活动处在自由的最高位置上。也就是说,不仅文学活动本身是自由的,而且文学活动也是人作为主体达到自由精神境界的方式和途径。可见,论者是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从主体活动自由三者的关系中来理解文学的本质特性,从而建构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在这个核心观念的基础上,论著围绕人的主体性在文学活动中的实现,按照文学活动的系统展开逻辑论证: 作家是文学活动的第一主体,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在文学创造活动中实现和确证自己的主体性; 读者是文学活动的第二主体,通过文学阅读活动实现和确证自己的主体性; 文学作品是主体对人性的审美把握活动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在人学的观念和视野中,文学的本质特性必然关联着文学的价值功能,主体文学活动的功能就在于对人的建设,具体而言在于促进人的主体人格的建构与完善,由此形成对文学本质观的呼应。为了给主体论文学观寻找理论依据,论者还由此扩展到对其他理论资源的对接与借鉴。在他们看来,主体论的文学观念,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实际上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观与文艺观,并且在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中,都有关于文学主体活动论的丰富理论资源,值得当代文艺理论加以吸收和借鉴。这种引古今文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作为理论后盾的做法,既体现了论者比较宽阔的理论视野,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理论创新建构的一种策略。

如果说上述论著还只是主体性理论观念的一种初步建构,作为文学理论教科书还不够完整系统的话,那么,此后不久畅广元等人编著《文艺学导论》时,便把文学活动论和主体论的文学观念纳入其中,作为其理论建构的核心观念和逻辑起点。该著第一编集中论述文学活动的发生、性质和特征,其中对于文学活动的性质概括表述为: 文艺活动是人的理想愿望的物化活动,文艺活动是人类情感的最高表现形态,二者归一就是把文学活动理解为主体的精神价值的创造性表现。这一文学本质论观念,既来源于传统的情感表现说,但又置于文学主体性的视野之中加以阐释,与上述《主体论文艺学》的理论观念基本一致,显示出向人学转向的趋势。

其次是人生论或心灵论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建构,这可以裴斐的《文学原理》为代表。该著第二章什么是文学是直接回答文学本质论问题,在对各种文艺观念和文艺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后,对文学做出了一个概括性的判断: 文学是直接诉诸心灵的语言艺术。论者认为,不管中外文论具有怎样的表现论与再现论的区别,也不管在美学风格上存在怎样的壮美与柔美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文学的对象都是表现人生。与这一文学本质特性相对应的价值功能也在于此,即文学的功能虽具有多样性,诸如兴观群怨、寓教于乐、服务政治等等,但文学的最大功利是按照美的原则塑造人的心灵,使人更加热爱人生。从人的个体性存在延伸到社会性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来理解文学表现人生,才能够进一步理解和说明文学的社会性、民族性和全人类性。从该著的整体观念来看,它并不否定以往的文学观,仍然承认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的特性与功能; 但它并不从意识形态论或审美论的角度立论,而是从人生论或心灵论的角度切入,以文学表现心灵的观念立论,循着心灵人生个体性人生社会性人生的逻辑思路,向外逐层扩展来建构文学本质观念及其理论系统,其理论观念建构的人学特色显而易见。

还有则是以诗意生存论为基点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建构。傅道彬等著的《文学是什么》看上去是一本阐述文学理论基本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它的特点是以理论问题为引领,问题意识、理论观念性和理论系统性都比较强,在文学观念的反思与建构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该著在阐述一些具体的文学理论问题之前,先设置了一个引论,首先对文学是什么这样一个元问题进行探讨,也就是首先解决一个总体文学观念的问题,然后再引向对其他具体问题的探讨。论者的基本看法是,要直接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可能比较难,不如转换一个角度,把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更有助于接近前一个问题的答案。论者主要依据从海德格尔存在论哲学和诗学所获得的启示,认为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需要诗,是源于生命与生存的需要,本真的生命就是诗化的生命,是人类诗意的栖居。文学从来不是少数人掌握的一种技艺,而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认识理解文学,就可以说,文学是人类满足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 或者说文学不是别的,文学正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这样,文学的真正意义也就上升为生命与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本真生存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伟大的文学家总是通过作品揭示出世界的意义。这显然是对文学是什么与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问题的一个本源性的回答,具有文学本体论或本质论的意义。这个回答所表明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又显然是建立在人的存在论和人学价值论的根基上的,由此决定了论者对其他文学理论问题的理解和阐释。这种文学本质论观念建构,有利于将人学向度的文学理论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三、以人学观念为核心的文学本质论建构

除上述人学向度的文学本质论观念的多维拓展探索之外,还有另一种情况,一些文学理论教科书更为明确地将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观念纳入进来,以此观照和阐释文学的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标志着一种更为自觉的理论观念嬗变,乃至寻求以人学观念为核心的文学本质论的系统建构。

这种观念嬗变与理论建构又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属于多元文学本质论,即在整体性的文学观念中纳入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命题,将文学置于人学视野加以整体观照,成为多维度理解和阐释文学本质特性与价值功能的首要方面,以此为基础建构文学本质论的系统观念。

孙子威主编的《文学原理》出版于 1989 年,较早将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命题引入文学理论教科书。该著第一章论述文学的本体、本质及基本特征,分别从文学是人学、艺术形象、语言艺术三个层面或维度进行阐述。从整体理论框架和思路可以看出,该著基本上还是 20 世纪 80 年代教材那种三段论的文学本质论模式。而与其他教材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它以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取代了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命题及其地位,标志着文学本质论观念变革转型的一种新趋向。不过从该著的整体情况来看,还未能将这一人学思想观念真正转换成为文学本质论的核心命题,对其理论内涵也未能加以充分阐释,所论文学本质论观点仍不太明确和集中,但它朝着以人学为基础的文学本质论建构的努力趋向还是十分明显的。

陈传才、周文柏合著的《文学理论新编》也是持多元本质论的观点,但明显突出了以人学为其理论基点。该著第一编文学活动论,把文学理解为一种具有系统结构的活动,文学作品是这个文学活动系统的核心要素和中介环节,这一看法显然与当时比较流行的文学活动论观念相通。在此基础上,第二编文学本质论集中对文学本质进行多维观照和阐释。论者认为,文学本质是由多方面的本质要素构成的,主要包括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本质,文学审美实践的特殊本质,以及文学区别其他艺术即语言艺术的特质。由此不难看出它对以往文学观念的继承与融合,但问题是把这几个方面或层次的文学本质,分别用本质特殊本质特质来表述,似乎显得概念逻辑有些不太清晰。该著的独辟蹊径之处在于,它在阐述了文学的多元本质之后,专门列出一章( 第五章) 来讨论文学的人学特质,也就是意在文学的多元本质观念中,把文学的人学特质作为理论基点和核心观念凸显出来。而这一文学的人学特质,既与上一编考察文学活动的特性,把文学活动视为人的生命表现的对象化的观点相呼应,又与后面关于文学价值与功能的阐述相关联,形成其理论的自洽性。这一理论思路显然是有新意的,体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文学理论观念的人学向度的转型趋向。只不过,从该著对文学的人学特质的具体论述来看,它所着眼的主要是文学作为文化现象的人性表现,文学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品格,以及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交会的人类性等几个方面,所论显得比较宽泛和一般化,似乎并未把文学的人学内涵和特质充分阐释清楚,这表明了论者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

另一种情况则可以说是一元或多元归一的文学本质论,更为明确地从人学基点立论,将文学是人学的理论观念,作为文学本质论建构的理论基点和核心观念,以此建构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观念向人学方向变革转型的整体性趋向中,这也许更具有代表性和理论意义。

曾庆元编著的《文艺学原理》没有明确引用文学是人学的说法,而是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来建构文艺本质论观念。在该著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一个文艺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也就是从什么视角切入来认识说明文艺现象。作者认为,过去以认识论或反映论、生产论为逻辑起点的文艺学研究都存在各自的局限和不足,而只有以马克思的掌握论为逻辑起点,也就是把文艺理解为人类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才更为切近文学艺术的本体,这表明作者力图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来研究文艺学问题。第一章通过追溯文艺的本源说明文艺的由来,包括文艺的原始发生即起源,具体文艺创作活动的发生( 包括文艺发生的社会动因和主观动因) ,最终得出结论性的看法,即揭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而艺术掌握世界方式的特点,就在于它表现情感和追求美。在这个文艺本源论的基础上,第二章进而专论文艺的本质,其核心观点是: 文艺是人追求自由精神的产物。围绕这个核心观点,作者将文艺与宗教、哲学等进行异同比较,论证文艺的根本特性就在于追求人的自由精神,它以积极的姿态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只有在艺术世界里才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才能创造完美的世界,才能充分实现自己。顺着这一逻辑思路,进而探讨文艺创造及其文艺作品的审美特性,以及文艺导向审美自由和多方面的精神功能,文艺的这种审美特性和功能,显然是根源于文学的人学本质。总体而言,该著立论的根基是两个关键词: 艺术掌握和自由精神; 文艺本质观念的表述是两个判断句: 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文艺是人追求自由精神的产物。它的整个理论体系,包括文艺创作论、文艺作品论、文艺鉴赏批评论、文艺发展论,也都是围绕这个基本命题和核心观点进行论述,从而形成比较系统的以人学为基点的文艺本质论观念及其理论体系建构。

狄其骢等著的《文艺学通论》是一部比较晚出的教材,它试图直接以文学是人学命题作为文艺本质论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其论证思路是,首先考察文学的多重本质属性,然后归结到人学的总根基上来立论建构。该著第二章文学的外在属性与人学根基,是集中讨论文学本质特征问题的部分,前四节分别讨论了文学的四种外在属性,即文学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语言属性和艺术属性,然后在第五节专门讨论文学是人学问题。作者认为,上述文学的所有外在属性,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总的根基即人的根基上来。因为说到底,社会、文化、语言、艺术等不仅是人所创造的,也是为了人而存在和发展的,而文学自身也是人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的价值。所以,我们认为,如果说有必要给文学的根本属性做一个界定,那么,这个界定的最恰切、最简洁的表述就是文学是人学。在这个立论的基础上,作者从多个角度论证了这一命题: 从文学的整体特性与功能而言,文学的表现对象主要是人,文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的自我认识; 从文学的具体表现内容而言,文学可以说既表现整体的人,也表现具体的人,在表现人时总是融进文学家的情感因素,等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建构以人学为根基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及其理论体系时,具有一种可贵的当代意识和理论自觉。在该章全面论述了上述文学本质观之后,结尾专门设置了一个部分重申文学是人学,阐述了在当代条件下坚守这一文学理念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在当代社会商品化和技术化的条件下,文学越来越趋向于物化了,人的因素越来越被物的因素所取代,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异化和颠覆。因此,文学本质上是人的创造还是物的制作,是精神的追求还是物质的获取,一句话,文学本质上是人化的还是物化的,在当代就成为一个关系着文学的前途命运的严峻问题。我们认为,要扭转当代文学的物化趋势,在理论上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就是重申文学是人学重申文学是人学,就是要大力弘扬文学的人学根基。这种人学的根基性就体现在,文学可以伴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艺术、科技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不断出现种种前所未有的形态和样式。但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文学是人为了人而创造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的自我认识、提升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界而存在和发展的。这就实际上意味着,对于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探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是一种关乎学理性的探讨; 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关乎对文艺现实的认识和价值评判。对现实问题的这种理论回应,既体现了以人学为根基的文艺观念所应有的理论品格,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总的来看,上述以人学为向度的文学本质论观念变革与建构,应当说是新时期以来文学实践创新发展和理论探索不断积累与沉淀的结果,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学理论思潮发展的一种风向标。一方面,这种理论观念变革反映了当代文学实践中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的新现实,也反映了改革开放时代条件下人们追求人性解放与自由发展的新要求,当然也反映了文学理论自身逐渐突破既定理论观念束缚,实现自我解放和创新发展的新探索。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文学理论观念的变革与建构,不仅为说明和解释文学现象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而且它也能够以理论的力量反过来影响文学实践和社会现实,促进现实的进一步变革发展。也许从这样的视角来看,才能更好地认识这种理论观念变革的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浅析基于人口学变量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心态观察
发布时间:2015-08-18
【摘 要】近年来,当代中国的社会心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同群体的社会心态不同,工人群体、农民工群体、军人群体、教师群体之间的社会心态差距很大。社会心态是社会风尚和社会精神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水平......
浅析《资本论》的当代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6-07-20
《资本论》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思想的精华和灵魂,虽然阿尔都塞将马克思早期和晚期截然割裂开来是个致命的错误,但其在《读资本论》中将《资本论》视为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晶无疑是非常有见地的:如果认为整个马克思的哲学包含在《关于费尔巴......
选本文学与当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3-01-22
一、意识形态“询唤”批评模式就文学批评的“主张的手段”而言,选本批评是以其“选”和“编”的方式得以呈现的。“选本批评功能的充分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选’的方式也即选者的批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1],简言之,其“功能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序言和入选作品的关系上。就选本编纂而言,序言的写作常常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序言往往是入选作品的统领性纲领或作品入选的标准说明,有些选家更是通过序言传达自己的文学观.........
媒介文化思潮与当代文学观念思考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 文化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关注内容,同时文学自身也在趋向媒介性发展,涌现出的媒介文化思潮可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结果。当代文化发展中融入的时代观念更加丰富,所以更需要对其进行探讨。本文......
当代文学的研究方向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18
摘要:当前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意识以及情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文学发展。由于全球一体化趋势,中国当代文学遭受外国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学的封闭情况有了一定改变,为了符合当前世界发展潮流,我国当代文学也......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浅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人生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变化趋势入手,阐述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点及现状,并分析了产生此类变化的原因,探讨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何加强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从而使其树立......
简析古籍目录史部学术源流与古代史学嬗变的历史路向
发布时间:2022-08-05
清代目录学家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观点,认为目录学与学术史理应结合起来,以收部次条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氏之学,使之绳贯珠联,无少缺逸,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效。古籍目录与古代学术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3-12-18
"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使教学质......
论当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随着素质型、创新型人才教育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的潮流,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体性发展。本文针对高校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即建立人本主义制度、民主服......
浅谈解释学转向与经典观念变化之关系
发布时间:2023-01-16
摘 要: 解释学作为一门原生地探讨解释的理念、解释的方法的学科,其本身即以服务经典为目的而诞生,自然与“经典”的阐释有着天然的、必然的联系,也是研究经典的一个重要维度。解释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反思、转向、不断完善,也影响......
日本近代报界生态之嬗变
发布时间:2022-10-31
[摘 要]本文以1861~1931年这70年间日本报纸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了日本政府在办报环境中的影响与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日本报界的生存环境与日本政治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并在很大程度上受日本政治状况左右。 [关键词]日本报......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哲学转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同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解......
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浅析
发布时间:2022-07-31
古代文学不但品类繁多,而且创作价值历史悠久,从诸子百家到骚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小赋,再到明清的小说传记,真是不胜枚举。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古代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的人文社会和当时的生产水平,表达了作......
传媒学转向: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走向
发布时间:2016-06-13
摘要: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中,与传媒研究密切相关的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已经成为了显学,与此同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迎来了一次新的转向――“传媒学转向”。“传媒学转向”继承了“语言学转向”的思路和方法,但又超......
浅谈中西方当代艺术摄影观念的表现和流变
发布时间:2022-12-06
艺术,与其说关乎方法和工艺,不如更关乎气质、品味和情感在艺术家的手里,摄影变成了艺术简而言之,摄影就是摄影师把它当成什么一门艺术或是一桩生意。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清楚地阐明了艺术的内涵,即艺术就是美的东西,任何一件艺术......
当代人生存方式的嬗变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调适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调适必须以当下人的生存方式为依据,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使当代人的生存方式从对单位的身份依附性生存向对市场的契约自主生存转化,从身份本位的生存向能力本位生存转化。按照社会成员之生存与政治体系之结合的......
论日本古代文学的审美理念
发布时间:2023-05-10
日本文化精神从萌芽初期,首先表现出以原始万物有灵的神道思想为根基的真实的朦胧意识。所谓真实,既具有如实呈现的、写实的实,又蕴含着道德的、感情的真,是朴素的真实,原始的纯情,如童心般的境地。真实思想最早在上古无文字记载时......
几个基本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7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修改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究其原因,实在是因为它与普罗民众的关系太过于密切。处罚的范围扩大,处罚的种类增多,罚款幅度大幅提高,意味着警察的权力得到空前的扩展,自然引致人们的忧虑,......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发布时间:2022-12-17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外国文学翻译体例嬗变 精品源 自物理科 一、对译后记或前言的处理 为什么三位译者会对译后记或前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呢?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的时代背景造成的......
试论当代青年价值观念变化现状及社会原因
发布时间:2014-01-17
【摘 要 题】聚焦青少年社会热点 【正 文】 近十年来,中国的巨变为世人所瞩目。这里有表层的、感同身受的变化——城市和乡村日新月异,生活方式已与父辈大不相同;但更有深层的、不易察觉却将辐射未来的变化——近年社会的高速前行......
分析绘画材质之变与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之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论文关键词]绘画材质;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文人化和人格化;变革 [论文摘要]在中国发展史上,由绘画材质的应用变化而引起艺术表现风格形式大变与创新的莫过于元代。本文力图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家流行在纸地,特别是在生纸上作画......
当代逻辑学研究的信息转向浅析
发布时间:2022-12-19
在当代,逻辑学研究自身正面临重大而复杂的变化。回望过去,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逻辑学说在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孕育发展,各树一帜,逐渐形成逻辑学的三大逻辑流派和逻辑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进步,逻辑学研究......
浅析当代公共管理的社会学转向
发布时间:2023-06-24
1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型及对公共管理的要求 1.1市场社会以GDP为核心的竞争时代 毋庸置疑,市场是is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对人类社会改变最为深刻的力量,由它带来的伟大变革被称为大转型。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市场在提......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发布时间:2023-03-27
" 摘要:本文在语言学转向背景下,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剖析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创作和理论的双重觉醒、重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等,以期管窥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发布时间:2023-02-17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浅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摘要: “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
浅谈新课标下化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26
高中新课程总体核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此高中新课程在内容上,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取向趋势
发布时间:2015-09-11
摘 要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取向趋势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政治价值观从社会发展的被动追随者到社会互动的主动参与者;第二,学习价值观从既定知识的刻板记忆到发现学习的感悟思考,从对学习成绩的单一盲目追求到综合实践融合能力与......
论观念艺术的当代价值及困惑
发布时间:2013-12-18
当代艺术越来越出现出哲学化的趋向,观念艺术曾经成为当代艺术家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正如柯索斯所讲:杜尚当前的一切美术都是观念的,由于美术只是以观念的方式而存在。从艺术追求观念方式上讲,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安装艺术......
论学校体育的观念改革与方向
发布时间:2015-09-14
【摘 要】学校体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出发,重点探讨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中小学体育的改革方向,主要包含提高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从学校改革入手,正确认识......
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概念辨析
发布时间:2022-11-19
" 论文摘要: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正在不断推进的一项教育改革工程,其核心是人文素质教育。十余年来,中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受理论贫困、师资欠缺和相关概念理解不清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着......
浅析当前地方政府行政观念的革新(1)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论文摘要: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顺利推进,除了坚定地推进制度变革和创新外,尤其要注重行政观念的革新,培养支撑行政政策的文化和心理土壤。行政观念革新是地方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进行地方行政改革的客观要求。文章提......
影片制作观念的变化浅析
发布时间:2016-05-26
在现在社会影片制作的概念中,视觉效果听觉效果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在高科技的背景下数字特效在影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的影片制作,与传统的影片制作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影片制作模式已经从影片的设想开始,就把数字技术的因素......
训诂学的现代观念
发布时间:2013-12-18
【原文出处】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原刊地名】太原【原刊期号】199502【原刊页号】061-067【分 类 号】H1【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作 者】杨光荣【复印期号】199508【标 题】训诂学的现代观念【正 文】 提要 训诂学的传......
浅析转变观念,让科学课绽放生命活力
发布时间:2023-01-08
" 论文摘要:小学科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要转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信任学生;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要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给学生展......
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新型素质呢?《中国教育报》《教师报》等报刊曾就“21世纪我们如何做教师”这个话题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我认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除应具有必备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教育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外,更为主要的是必须实现角色转换,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随.........
人本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对高校管理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新课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要坚持人本管理理念,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让人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就能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也能实现学校管理的目标。本篇文章主要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希望对高校管理可以起到参考价值。【关键词】人本管理理念学校管理应用一、传统学校管理存在问题传统的学.........
试论中国古代历史剧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3-03-18
一种文学样式的发展总是处于从幼稚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的过程中,后来者之所以更完善,那是因为有前代的积淀作基础和自身不断的扬弃改进。中国古代历史剧最终在清代走向辉煌,出现《桃花扇》这样的典范作品,正是历史剧与时俱......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2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文学批评作为文艺评论的内容之一,还能为文学创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就目前的文学发展现状而言,我们需要正视现当代文学批评观,并做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以此来确保文学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推动文......
转观念变教法学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17
教师教完一堂课,定有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若能对此进行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则能帮我们接受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则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1)论文
发布时间:2013-12-17
「编者按」自然环境是人之生存基本条件,生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谋求自身发展准则。环境要素已为各国民事立法的关注对象。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充分体现环保理念。本刊在民法典制定之际,组织一组笔谈,从民法的理......
试论观念艺术的当代价值及困惑
发布时间:2023-04-09
当代艺术越来越呈现出哲学化的趋向,观念艺术曾经成为当代艺术家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正如柯索斯所说:杜尚以后的一切美术都是观念的,由于美术只是以观念的方式而存在。从艺术追求观念方式上讲,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安装艺术......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在日本
发布时间:2016-08-10
中国当代文学要有效地实现海外传播,除了函待提升自身的创作品格与艺术水准,更需要仰仗海外汉学家的辛勤劳作。他们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摆渡人。在他们看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到底几何?整体上呈现出怎样的中国气派?又有哪些......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23-05-23
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纪20、30年代之交建立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主要表现为三个时期。①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每一时期都表现为理论的转向与哲学基础(方法)的变动,从三个时期的显......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向度探析
发布时间:2022-11-12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灵魂和血液,是烙印在每个人身上的胎记。人们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无不体现其文化底蕴。从宏观角度讲,文化渗透到一个国家生活中,属于社会思想上层建筑,又为经济基础服务。中国有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时......
古代文学经典观的形成与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10
经典的含义在中西方有诸多不同,但二者也有着相似性,即都是指某种权威的、带有典范意义的著作,且最初都和宗教有着密切联系。文学经典研究肇始于西方,近年来方兴未艾,其理论依据也主要来源于西方,其实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观念早已有之......
噬嗑:易经营销本质观的阐释与当代反思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5
一、营销本真:噬嗑 关于营销的本质,易经中作这样的表述: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春秋《易经系辞下》)。 以上是易经中以人类的市场行为为范例,具体展示中国古代......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新课程改革 教学观念 论文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也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本文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并分析了新课程改革对汉语言文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教育引导
发布时间:2023-03-22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当代 职业价值观 教育引导 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职业理想、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等方......
试论人文素质教育观照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之浅探
发布时间:2023-02-20
"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 误区 学习动力 终极关怀 论文摘 要:当今世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不少高校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依托,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然而,当前大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动力......
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
发布时间:2016-08-09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这些基本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乃至深入对于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认知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效用. 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
论教师转变观念学生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0
"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
发布时间:2014-01-23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从20世......
浅析当代书房设计中的人本特点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要】现代书房更多的是一个与外面世界沟通的地方(互联网、电脑、传真等等),现代书房已经兼具了工作室、娱乐室、甚至客厅的作用。不同的人对书房的需求各有不同,给予他们一个舒适自由的休闲空间是对每一个设计师的考验。如今人......
池田大作人学教育观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5-08-12
池田大作的“人间革命”理论包含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长期实践在文化、教育事业中的德育理论最具特色。学界普遍认为池田大作的“人间革命”理论是建立在佛法基础上的,而本文则设限于儒家范围之内,将其“人间论”中德育部分......
现代文学观念下的中文教育反思
发布时间:2023-03-11
现代文学属于我国的文学形态,充满着人性关怀的同时还蕴藏了诸多历史意义,我国现代文学的内在灵魂则以人文精神为主,可以说,我国目前所有高校大学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均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渗透与弘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高校......
重塑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的三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2-11
摘 要:当代中国人自由观念存在三个主要偏颇: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内心的自由”,由此回避或逃避各种亟须改变的实践困境和现实问题;或者把自由更多地理解为一种“任性的自由”,由此秉持或奉行无规则、潜规则等“无政府主义......
关于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探析
发布时间:2023-03-04
" [论文摘要]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关于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当前,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以笔者对生死观和生命教育的理解为基础,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生死观教......
电子媒介与当代文学的审美转向探析
发布时间:2023-05-13
电子媒介构建了文学存在的公共空间。在新的场域空间,文学的生产机制、存在方式、审美追求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一、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审美的迁移 媒介作为文学载体是文学的物质存在形式,文学的诞生、发展与媒介相辅相成。“媒介作......
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
发布时间:2023-04-09
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 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 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 一、引言 二、查士丁尼《法学阶梯》 我们考察的第一个文本是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查......
文本细读与当代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2
在可资研究的文本越来越多,而文本研究越来越少的当代文学研究中,因研究对象的不尽如人意而产生的价值质疑使得这一学科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判断虽然耸人听闻,现实状况却也相去不远,面对每年成千上万的文学作品,如何选择、如何批评、如何研究,是当代文学研究不得不面对的思想困境与学术难题。简单来说,文学研究一般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种,顾名思义,内部研究主要是针对文学本身.........
谈观念转变,讲教学成效
发布时间:2023-04-08
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新颖活泼、语言朴实、图文并茂,适合青少年阅读。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思考和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23-01-12
[摘要]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并将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原则,社会发展的价值标准......
关于数学新课程理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1-05
"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推进,数学新课程在教学理念、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崭新的理念和实施建议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巨大冲击。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则是新课程......
浅谈高校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20
一、千方百计实现被动教学观向主动教学观转化因为体育老师深受传统体育教学观的影响,所以其课堂环节基本是相对固定的模式,即老师先讲解后示范,学生再练习,老师再纠正错误,学生再巩固提高练习,努力向学生灌输教材规定的内容,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学生掌握“三基”的程度。另外,传统教学的中心是老师,强调教师主导功能的程度相当高,课堂上要求学生的一切言行必须是受制于教师的指令,如此看来学生的学必然从属于老师.........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发布时间:2023-03-22
" 内容提要:在两千年的中日关系中,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3次大的变迁。目前,正处于第4次大变迁的初始阶段。这种变迁以其内部社会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外部国际秩序的调整与重建为其实现前提,以“实力主义”、“现实主义”、“国......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02-06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用积极创新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开展教学的同时,教师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他们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多知识,促......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解析
发布时间:2023-04-09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 60 余年的历程,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这个学科已经不再年轻,而种种迹象也表明了一个事实:这个学科正在走向成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学科开始学会了反思,从改革开放......
文学批评的现代精神向度
发布时间:2022-10-21
摘 要:对话体是文学批评文章的体式之一。近年来,林挥20多位辽宁作家深度对话,提出并阐述“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他的对话体文学批评与研究关注地域文化,彰显了一个研究者的批评主体意识与现代精神。 关键词:对话;当代辽宁作家......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公体教学观
发布时间:2022-11-16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试分析警察体育的发展及其当下嬗变
发布时间:2022-07-30
摘要:警察体育是一门研究人民警察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执行任务的战斗中应具备的专项素质和技能的学科。但是目前我国警察体育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和缺点,要想使我国警察体育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就必须将我国警察体育与......
关于美学的当代取向
发布时间:2022-08-26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关于美学的当代取向”,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不能不承认,百年来,我们的美学一直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在相当长的时......
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 在当代政治哲学重新兴起的过程中,作为“爱这个世界”的阿伦特和“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政治观”都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走的是一条从哲学“沉......
现代职教理念下当代文学课程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的重要基础,同时由于当代文学是在不断发展以及变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该课程的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现代职教理念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发展,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关键词]现代职教理念;现当代文学;应用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等四个方面。这些理念运用到现当代文学课程的.........
现当代文学论文之人性断裂的救赎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 要: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创作了具有迷幻般色彩的戏剧《等待戈多》。剧本用荒诞离奇的形式呈现了不确定人生所带来的人性断裂,写出了对人性断裂的救赎。 关键词:《等待戈多》 人性断裂 救赎 《等待戈多》是一出两幕剧。写的是发......
柏拉图的丑观念对当代人审美意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2-08
"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 德行 审美教育 论文摘要:丑是一个具有独特重要性的美学概念,几乎贯穿西方整个美学史。当代美学舞台上丑已成为主角。柏拉图的原著中虽没有明确提出有关丑的理论,但已经蕴涵了深刻的丑的意识。当代人重温柏拉......
移动互联世界的六度嬗变
发布时间:2023-03-18
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就像蒸汽机和电的发明一样,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世界;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则更像人类新的DNA,将从本质上蜕变催生出一个新的世界。 本书最难得的地方是:选择了科技换代、媒介延伸、人文更新这三个维度,对中......
浅析法人的本质
发布时间:2023-03-10
一、拟制说、否定说和实在说的法理及现实分析 法人拟制说,顾名思义指的是将法人拟制为自然人使其具有因法律上的目的而被承认的人格,可以看到拟制说的观点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主体必须是自然人。第二,法人与自然......
浅析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
发布时间:2023-02-26
摘要:解析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趋势,并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融入除恶扬善情感,彰显广大人民心声;人物个性特点突出,英雄形象更加真实等方面,讨论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关特点。关键词:当代文学;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形象塑造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一直以来均为古今中外典型艺术家所追寻的艺术形态,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均能够看到“英雄主义人物”的形象与影子,比如外国文学作品.........
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浅析
发布时间:2023-06-20
查字典范文网为您提供“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浅析”解决您在写刑法论文中的难题 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浅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极大的成果,尤其是教育制度的改革与普及,几十年间我国高校培养了众多的社会各界精英,为我国的现代化......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3-01-29
【 标 题】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英文标题】The Present Aesthetic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Ontology CHEN Chuan-cai【 作 者】陈传才【作者简介】陈传才(1936-),男,广东普宁市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关于强国战略视野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嬗变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在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初期,我国学者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深受功能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相关研究从内涵价值和外延功能两个维度形成了院校层面的多元符合性高等教育质量观。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过......
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念转向
发布时间:2013-12-17
" [论文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理念 制度 [论文摘要] “理念”一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其回归与发展为当代政治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与研究路径。其中,理念与制度的结合很好地弥补了制度变迁理论中动力不足的缺陷,为新制度主义......
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
发布时间:2022-10-12
欢迎来到,以下是一篇关于浅议现当代文学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尝试的现当代文学毕业论文,欢迎浏览! 论文内容摘要: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从......
试析人文素质目标下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大学时期是青年塑造健全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人文素养是良好人......
自由:观念、法律与制度审视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6-12
新文化运动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自由,这是由“国情”和启蒙运动的本性所决定的。“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未成年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知性。”“为了这种启蒙,除了自由之外,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
试析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散落
发布时间:2022-12-13
" 论文摘要:科学主义思潮、功利主义的驱动和大学教育使命的畸变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和遮蔽已是众所周知。重塑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重塑大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确立大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重视教育对大......
分析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
发布时间:2023-02-18
摘要 :文章从材料的发展、材料的含义、特性以及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等三方面展开,重点讨论材料在雕塑中的语言变化、由材料作为形式因素使用逐渐转变为材料作为观念使用的过程。 关键词 :雕塑 材料观 观念 一、材料发......
现当代文学批评观批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1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学也随之逐渐发展,对于的文学的批判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文学批判作为文学作品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文学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甚至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引路灯。因此,做好针对文学作品的批判工......
浅析史诗性与当代文学的美学迷思
发布时间:2023-05-11
五四以来,伴随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引入,史诗观念也传入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被作为最高的文学样式和美学观念,用来评价和衡量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或作家作品的审美力量,茅盾、巴金、老舍、李劼人、路翎等现代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
当代文学中叙事与结构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7-05-08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文化意识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社会思想形态的变化,推进了我国文学产业发展,当代文学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弘扬的主要载体,不同文学时期记载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