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解析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解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00:33:51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解析
时间:2023-04-09 00:33:51     小编:韩立军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已经走过了 60 余年的历程,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讲,这个学科已经不再年轻,而种种迹象也表明了一个事实:这个学科正在走向成熟。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学科开始学会了反思,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文学史重建的构想和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文学史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轨迹。这条轨迹背后所蕴含的,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认识的深化,在看似清晰的文学史叙述表层的褶皱中,寻找细节的意义,并通过这些细节,将研究的触手深入文学史内部的肌理,还原各种史料当中作为文学创作和接受主体的人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在进入新世纪前后,随着李杨、程光炜等提出重返八十年代的理论构想和洪子诚、陈思和所著风格迥异的两部中国当代文学史(指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及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的出版,让人们看到了一种重新建立文学与时代关系的可能性。同时,这一系列关于文学史重构的积极探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指导并激励着后来的研究者们在有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领域走得更远。李宗刚教授新近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4 年出版)就是一次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重构的积极实践。

李宗刚的治学方向,主要是中国现代文学,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好像是一个客串者,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板块,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以治现代文学的思路来研究当代文学,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术领地的豁然展开。相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重史料、重考据的学风来说,中国当代文学更注重对文本内部价值的再发现,而李宗刚在充分注重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些重要作品和现象进行的解读、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都是独到和深刻的。李宗刚师从著名学者朱德发先生,继承了朱先生以人的文学来建构文学史核心理念的学术特点,在细致考察文学作品和现象的时候,始终注意凸显出文学史脉络中人的主体性形象;同时,也积极地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边界,给予新时期以来作为文学性文本新的呈现方式的电影、电视剧等以充分的关注,努力开掘文学在当下与社会的互动方式及其意义。李宗刚自称是一位学院派学者,是一位身在大学围墙内一直从事教书和治学的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他对于学院与社会之间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互动也有着深入的探讨,显示出身居校园的作者对于这个时代和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的深切关怀。

李宗刚在这部著作的后记中写道:这本书出版的机缘是出自他对于其所走过的学术之路的一次回眸。而作者不管是继续展开的人生形式,还是矢志追寻的人生底蕴,都将和学术链接在一起的学术自觉也道出了这部著作背后的坚定志向寻找并且建构一种属于当下,并链接学院与社会的中国当代文学表述方式。这是一个学院派学者对于自己学术道路的回眸,同时也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于大学围墙外纷扰复杂的世界颇有意味的注目。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是一本以论代史,试图以历史的细节展现宏大叙事背后隐藏的秘密逻辑和内在规律的著作,相对于线索明晰的文学史著作而言,史论有着明显的优长和突出的特色。

首先,以论代史的论述策略背后,是一种对于文学史写作在文学维度上的回归。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中,史的成分要远远大于文学的成分,毕竟,在对于这个学科最早的构想里,了解新文学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接受新文学的优良遗产才是其最重要的目的。这种文学史理念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得到认同,但有时候也让研究者产生一种迷茫:我们所研究的到底是文学还是历史?其实,作为一个兼具文史两重性质的学科来说,中国当代文学所要研究的既不是文,也不是史,而是文学发展的历史或在历史中发展的文学。换言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是在历史重要经济政治事件的背后,活生生的人作为精神主体的活动在文学作品以及文学现象之中的呈现。这就要求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既需要宏大叙事般的史的书写和大量的史料考证来支撑起这个学科的整体框架,也需要细致入微的对文的分析,为这些冷冰冰的资料注入生命的气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一方面作者在文学史的框架的基础上,选择了诸如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研究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研究中国电影导演代际研究与影视作品解读等有着重要价值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另一方面,在论述这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于细节之中找寻蕴含在文学性背后的深刻意义。如在对莫言的《红高粱》所进行的解读中,作者通过对小说细节的分析,发现了新时期以来在文学研究领域中解读者话语霸权的表征,并将其关怀延伸进了建构现代文化这一富有当下性意义的思考当中。这样的发现及论述的深刻性在于它并不仅仅表现在对于文学研究本身的洞察,更是对于文学承担起建设当下现代文化的使命这一重大任务的路径探寻。文学从来就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主体,它最终面向的是世界,李宗刚对于文学与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之间关系的探寻,显示出了文学性这一看似自足的理论范畴中所蕴含着的国民精神的呈现以及作者本人对于当下文化建设的深切关怀。

第二,以论代史的论述方式背后,是一种散点式的文学史观。治史者多喜欢作宏观的勾勒,但切近的观察有时更能发现历史的真相。中国当代文学史,在数十年的建设当中,对于整体风景的勾勒已经基本明晰了,在这种语境之下,对于每一个细节的考察就显得尤为重要。全景式的文学史书写必须照顾到其内部作为形式的完整,对于一些游离于主潮之外的文本和现象只能忍痛割爱,而对于一些问题背后所涉及到的文化反思,也较少评论,这就凸显了在尊重文学史整体叙述的基础上,史论的重要性。譬如孙犁,在经典的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孙犁是作为一个另类历史叙述或复出的作家中的一员出现的,对于其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意义较少涉及。但是李宗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却将孙犁定位为一个兼有作家、编辑和批评家三重角色的知识分子,这种定位对文学史的大框架下作家仅具有单一身份的叙述模式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更重要的是,这种紧贴作家生活表面的微观研究与文学史的整体叙述相比,其中的作家与作品,作家与文坛,甚至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学科之间的关系才更真实,更具有个体性。理论全是灰色,生命的金树才是长青,处在生活的中的作家与外部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非理性的成分,在文学史的书写过程中,由于需要照顾整体的平衡和内在的统一,这种偶然的,碎片化的生活轨迹不得不掩盖在某种理论的统摄之下,但是史论不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李宗刚详细地考察了孙犁的生活轨迹,从各个侧面发现孙犁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和贡献,将作家从文本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参与到其生活时代的社会实践当中,很大程度上将孙犁还原成了一个立体的,可敬的老作家、老编辑和老批评家。同时,以论代史的散点式书写还可以就某些重点问题进行全方位深入地探索。在文学史的大框架下,对于许多问题的阐释往往只是停留在现象本身,即使有所挖掘也不可能十分深入,史论则不同,在论的观念下,可以很好的统筹对于现象本身的叙述和对于现象背后机制性、文学性等各种维度的解读。《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对于刘心武《班主任》的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李宗刚将这部短篇小说单列为一章,从而可以充分地将观察的镜头推进到这部作品上来,细致地研究其编发的过程、历史化的原因,还将其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之下,跨学科地深入分析现代传媒之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这种对于文学作品和现象全方位的论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还有很多,这体现了李宗刚严谨而富有启迪性的学术气象。

第三,《中国当代文学史论》并不是在同一时期,也不是在同一目标制导下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著作是李宗刚十多年来治学经验的体现。在成为学院派学者的十多年中,其对于文学、历史以及社会的观点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而这种改变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也有着清晰的体现。李宗刚在本书中选择了不同时期的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互证、对照和反观,从传统的整体研究、严谨的史料考辨到精致的文本细读、独到的文化批评,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显示出了李宗刚学术视野的开阔,而在各种方法运用上的驾轻就熟和方法与史料之间的有机结合更是显示出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底蕴,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代文学史论》本身就是一个学者成长的历史,作者、著作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科之间在对于当代文学的具体论述之外,也形成了一个有着特殊意味的文本,那是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另外,《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虽然是十多年来断断续续完成的,但是其剪裁和选择却是匠心独运的,作者旨在更有效地把这些文章整合在一个史论结合的学术目标上,从逻辑关联性上来看,这部书基本上是我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内在规律的一种个人化阐释,这就使这本史论和一般意义上论文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在论文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碎片化的聚焦之外,这部史论则更注重在碎片之上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又是和李宗刚本人的学术建构的过程是息息相关的,灌注着一种对于学科,对于社会的深切关怀。

《中国当代文学史论》在深度解读文学史现象的同时,始终将目光投向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本身,结合自己的治学道路,对于这一学科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构想。正如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名称中所暗示的,当下性是这个学科的题中之义,文学这一有着丰富内涵的主体,其呈现形式也是变动不居的,正如王国维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晚清以降,现代文学意识的勃兴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小说、诗歌、散文等共同构成了中国新文学在思想层面异彩纷呈的景象,而至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大众文化则成了文学研究之于当下不得不去正视的现象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文学丧失了其在社会上的轰动效应,不论您在小说里写到了某种人人都有的器官或大多数人不知所云的耗散结构,不论您的小说是充满了开拓型的救世主意识还是充满了市井小痞子的脏话,不论您写的比洋人还洋或是比沈从文还沈,您掀不起几个浪头来了。这个时代普遍上被认为是一个精神的荒原,在这片废墟当中,有人哀叹,有人狂欢,有人则在积极的寻求着新的转机和出路。新世纪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文学与市场的合谋也逐渐走向了成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生产和消费机制。作为一个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在面对这种机制的时候,感伤地停留在八十年代,喟叹纯文学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或者一味地批判大众文化是乌合之众而市场经济的产物都是媚俗和糟粕的看法都是难以满足时代对于文学研究的要求的。对于在大众文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当代文学中所出现的种种新的现象,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者应该勇于去正视它,并且站在理论的高度指导大众文学不至于在消费和市场中沉沦,并努力探索一条联通雅与俗之间道路。毕竟,文学的研究者是读者中极为特殊的存在,他们是一般读者通往文学文本的桥梁,担负着世界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将中国电影导演代际研究与影视作品解读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纳入《中国当代文学史论》的论述结构或许让人感到有些突兀,但仔细思考回味之后就会发现,这一将影视的发展纳入当代文学研究脉络的举措其实是很有见地的。文学与时代的互动,一直是文学魅力的重要所在,而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又和大众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影视作品,实则是文学在大众文化影响之下的一种重要的呈现方式。影视作品所提供的特殊文化场域有机地参与进了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之中,潜移默化地改造着其接受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准文本或是泛文本的性质。而且,就影视作品本身来说,在其生产机制中是离不开文学文本的参与的,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于文学原著的改编,甚至还有着锦上添花的效果。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李宗刚不但细致深入地解读了《城南旧事》《山楂树之恋》《沂蒙》等优秀影视作品,还在作品之外,对其生产及消费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机制做了深入的剖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影视并不是文学史书写的附骥,而是真正作为一个文学史问题而存在的,如《大刀记》小说和电影两个文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红高粱》天价改编所折射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缺陷;《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的背后富有东方学意味的文化认同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经济全球化大潮下第三世界国家所面临的普遍精神困境的思考。对于这些影视作品,李宗刚从不同角度做了透彻的分析,而不仅仅局限在文学性所带来的艺术价值之上。作者对于影视作品的关注,其落脚点还是在于文本和世界的互动关系上,每一处别具匠心的分析洞见背后,都有着李宗刚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人文学者对于文学当下性的深切观照,如对于电视剧《红高粱》《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影视文本所进行的抽样选择,就不难看出一种强烈的现实指涉性。这种对于文本未经时间沉淀而直接入史的突进行动并不是作者的一次贸然之举,而是作者对于这些文本所涉及到的关于文化产业建设、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后殖民语境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文化不同的接受和想象维度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入史的呼吁,大众文化中,各种文学文本已经不再是研究者所要关注的唯一主体,其在传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现象却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需要关注的对象,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大众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也在不断丰富着其作为文本本身的内涵,构成了一个涵盖着作者、世界、读者和原始文本的新的文本。大众文化的意义和地位不是固定的,它是一种生成性的东西,并将由于生成而丰富。李宗刚对于大众文化的积极态度和深刻解读,也为后来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方向,正如作者本人所认为的: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孕育着一场新的文学革命,新媒体的崛起,消解了拥有神圣话语权的文学编辑的权力,颠覆了既有的文学生产秩序,从而使文学真正地回归于其自身。它最大限度地促成了人的解放和文学的解放。在大众传媒的语境下,文学的边境是开放的,是生成性的,是始终关注于当下并向着无限的未来敞开的,这也使文学回到了本来面目,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投入新时代文化秩序的建构中,真正反映出具有中国气象的当代优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情形。李宗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对于大众传媒的高度关注预示着学院派学者的一种转型,在这个转型中,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使大学的围墙被打破,围墙对于社会上澎湃的潮汐的屏蔽渐渐消解,学院派学者需要重新面对这纷扰复杂的时代,面对着墙外精彩的世界才能使这一学科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学院派学者,李宗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还对中国当代文学作为学术本身予以了相当的关怀。作为本书的附录,《大学的学术传承与学者群落的崛起》一文以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学者群为考察对象,通过详细梳理研究生教育对于山东师范大学学者群形成的重要意义来呼吁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们在进行学术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地注重学术的传承。作为一篇作者本人十分珍惜的文章,其中对于包括作者在内的山东师范大学三代学人所共创的学术空间的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为学之术。

实际上,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李宗刚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论也是贯穿在每一章节中的一条暗线,这条线索的源头在于一种学术上薪火相传的精神。在整本著作的叙写上,作者十分注重传承在每一个文学作品和现象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杜鹏程的《解放延安》进行再解读的时候,李宗刚跳出了大的文学史框架中对于该作品的定位,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杜鹏程本人在战地从事记者的经历和以鲁迅先生为首的中国新文学,以及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和苏联革命初期的文学名著对于他的影响。李宗刚在批评这部小说中人性的丰富性被单一的政治属性遮蔽的同时,也给了给予他们丰厚馈赠的生活以充分的肯定,而这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在这种传承的驱使下,即使是意识形态化十分严重的十七年文学,也能找到一条由五四延伸进来的文学传统。《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对于孙犁的论述更是将一条在当代文学生产领域的传承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勾勒出了一条中国当代文学的文脉。这条文脉通过作家、编辑与批评家三者的共同建构,数十年绵延不绝,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生产的内在律,同时也成为了撑起中国当代文学主体框架的脊梁。即使是代际区别明显、执导风格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断裂状态的中国电影导演群体,李宗刚也详尽地描绘了其思想资源的脉络,将中国自有电影产业以来的六代导演做了系统的研究,显示出了一种以实践为中心的电影导演理论在中国的逐步发展与成熟。

再回到《大学的学术传承与学者群落的崛起》一文当中,在山东师范大学这个学术传承体系之中,李宗刚曾经作为学生生活过、作为研究者探索过、作为教师耕耘过,并作为《现代中国文学通鉴》的编著者之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过积极的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李宗刚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学院派学者一个身在大学围墙内一直从事教书和治学的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传承脉络中,这是一个类似于历史的中间物的身份体认。而如今,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这个学院派学者历史的中间物向着自己的学术生涯回眸,其中的意味是深刻的,面对着历史上那些豪气干云、顶天立地的大学者,我们理应把自己的点滴人生体验和思想认知一并呈现出来。同时,回眸并不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论》的归结,李宗刚在对于其学术生涯的回眸过程中,为读者们展示了一条文学经由实践对生活本身进行干预的道路,显示出了在这一度被认为是精神荒原的年代里,文学以另外的方式所展现出的与当下现实的互动及丰富的机能性,对于那些认为文学的深刻性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终结的观点是一次有力的回击,文学毕竟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重要性在不同的时代将会通过新的文本始终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建构。这样看来,李宗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论》中的回眸同时也是一次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前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史学化”趋势
发布时间:2023-02-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日趋史学化最近几十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步步被压缩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又通过一系列向外转的操作(人们总还记得20世纪80~90年代向内转的文学理论),进一步从内部研究彻底转到主要着眼于历史的外部研究,似乎这才脚踏实地,有点真正的历史研究的模样了。这就好比在红学界,老老实实研究小说《红楼梦》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从小说《红楼梦》跳出去,研究作者的家世生平、时代.........
探究关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发布时间:2022-07-23
我国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是人们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高职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茶文化形象解析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国外也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很多文人骚客在文学作品中嵌入茶文化,表达自己的对茶文化的看法。在国外也有很多文学作品中描写了茶文化,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对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扬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列举了老舍的《茶馆》、周作人的《喝茶》、当代美籍华裔作家雷庭招《吃碗茶》以及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作品,希望借.........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3-05-26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就法律解释的问题先后作出过多次规定。1949年9月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条中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1954年宪法第三十一条中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
论群众史观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9
一、群众史观的三重内涵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容在其中国化的过程中表现为群众路线。这条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群众史观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成果。 (一)历史观视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
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当代西方的中国语言学史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自汉代成史,也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即中国语言学史研究。西方学者很早就开始了中国语言的研究,随着对汉语了解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分析思考整个中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至今已有两千......
当代中国“剩女”婚恋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23-03-14
摘要:“剩女”之“剩”是就其在恋爱婚姻中的缺位而言的。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剩女”自身所具有的婚恋观不无关系。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科学维度。运用其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逻辑、“两种生产”的逻辑以及“现实的个人”逻辑解读与探讨“剩女”的婚恋观,对于科学地分析“剩女”现象、进而正确地对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剩女;婚恋观;历史.........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发布时间:2023-05-12
作者:吴秀明 荆亚平 赵卫东 [摘 要]面向“全球化”新语境的题材创作不仅在小说、戏剧和影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繁荣,也为反思历史、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认识背景下召开的“中国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
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对象问题
发布时间:2023-01-24
关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其数量是极其庞大的,尽管有的书写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好的还是出现了很多;有的写得很有学术个性,而有的作为教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尽管如此,我还想从一名本科师范院校教师和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眼光......
关于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2
我国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是人们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目前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模式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对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对我国文学发展其有重大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7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后,学者历史性的审视了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问题,发现关于现代性这一概念较为复杂,误认为现代性为百宝箱,该种现象违背界定学术名词的逻辑性原则。但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表达传统文学性质反抗和质疑现代性的两......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3-05-07
摘要:在当代文学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女性主义文学的写作延展开来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潮流中的私人化写作、欲望化写作、身体写作等一系列紧密关联的重要现象和命题。关键词:当代文学;新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一、女性主义写作的意义指向女性主义写作与女性身份认同以及女性话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女性主义文学在欲望写作与身体写作的层面上有强烈的表达。因为整个.........
有关“当代文学”合法性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6-08-10
当代文学 是一个起点明确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学科。 最初当代文学这一概念仅用来指称十年的文学成就,而如今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已经涵盖了半个多世纪的文学进程。 至今仍不断成长的当代文学, 因其流动不定的文学实践而难以获得相对稳定......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28
中国现当代文学曾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现当代文学中出现了鲁郭茅巴老曹文学六大家,20年代形成了北大的学生数次的思想潮流和文化运动,30 年代形成了上海为核心的,三足鼎立的三大文学流派,形成了西南联大名师齐聚的独特风......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20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大学教育多元化,要求学校在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时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要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本文先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论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品格
发布时间:2023-05-22
摘要:从构成和品性来说,汉语在表达上特别富于情感色彩,内涵深邃而丰富,是一种富于张力的语言,一种诗性化的语言,一种产生伟大作品和作家的语言。汉语的优势和文学品性在近代和现代文学中并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这与中国近现代政......
浅析《资本论》的当代哲学解读
发布时间:2016-07-20
《资本论》毫无疑问是马克思思想的精华和灵魂,虽然阿尔都塞将马克思早期和晚期截然割裂开来是个致命的错误,但其在《读资本论》中将《资本论》视为一个长期发展的结晶无疑是非常有见地的:如果认为整个马克思的哲学包含在《关于费尔巴......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生存论哲学转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同时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遭遇到了十分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一些专家和学者积极探索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解......
浅析史诗性与当代文学的美学迷思
发布时间:2023-05-11
五四以来,伴随对西方文学观念的引入,史诗观念也传入中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被作为最高的文学样式和美学观念,用来评价和衡量一个时期的文学成就或作家作品的审美力量,茅盾、巴金、老舍、李劼人、路翎等现代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
中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22-07-22
摘 要 为探明中国当代体育教学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使体育教学理论更好付诸实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兴趣以及体育习惯等,使体育教学理念终身化。面对教学与体育教学之间的矛盾,面对日益突出的体育教学问题,我们应寻找一种快速、......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27
论文 关键词:孝文化; 历史 变迁;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 中国 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作为......
解读当代文学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发布时间:2023-05-30
一、文学在建构中国形象方而的独特作用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他宁可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这说明文学在塑造国家形象方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通过阅读一国的文学作品形成对该国的印象,而国家也通过文学创作塑造、传播......
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解析
发布时间:2023-01-10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其教学观念陈旧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严重脱节,面对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思潮引发的文学边缘化,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应从学习主体的特点出发,启发文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关键词:当代文学;课程改革;自主学习“中国当代文学”是教育部确定的一级学科中国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文学类课程中的主干.........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01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带有研究性质的课程、之所以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之后,为学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浅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记忆伦理
发布时间:2022-11-30
文革结束以来,有关革命(诸如文革、反右、合作化、土改以及内战等)的创伤记忆已成为后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中最为鲜活、持久的部分,并日益在读书界产生巨大影响。在此情形下,记忆及其伦理不能不成为学界理当直面并讨论的现实问题。所谓......
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代经济史
发布时间:2023-01-29
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代经济史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中国近代经济史”,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
发布时间:2023-06-23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慕课的生成,为教育领域带来改革契机。将慕课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模式起到一个变革性作用,创新教师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创新形式,提出慕课背景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路径。关键词:慕课;中国现当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
发布时间:2022-12-11
以下为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敬请关注!!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神魔皆具人情”,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讨论中国当代文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7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碎片化和式微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进入当代之后,受到国际艺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这种关注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被消解为通俗语言,传统艺术形式的内涵深度被元素的力量所取代,......
清代后中国文学的历史定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1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命名 文学历史的叙述,终究还是要归入历史的叙述。而历史总有其自身的叙述体系,有其自身的叙述框架。中国历史叙述的整体框架就是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朝代的历史。我们在这里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二十四史所......
谈中华文化史与当代油画
发布时间:2023-06-24
中华文化史扎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距今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经成功地把中国特色文化素养,审美观念,哲学观念等融入其中。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自从油画传入了中国之后,不少画家就为之努力辛勤付出,如今已经发展的很......
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及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10
摘要:院当代文学史料对于还原真实历史场景、了解作家情感体验、体察文化生活细节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对于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可与重视。但当代文学史料还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流失严重、存量不足等问题。只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使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工作真正成为学科发展支撑点和增长点。关键词:当代文学;郭小川;史料研究通常说的史料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
再论当代中国的判例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10-06
笔者在1987年出版的拙作《比较法总论)一书中论述过当代中国的判例问题。①1992年又在《中国法学》杂志上就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②主要观点是:中国不应采用判例法制度,它不适合中国现行政治制度;中国并没有长期和牢固的判例法历史......
简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3-01-13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启蒙 断裂 反思 理想的现代性 论文摘要:“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
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27
引言 生态文学这一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提出至今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生态文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态文学在感悟自然与生态整体观的缺失的同时,展现当代社会文化危机与批......
解读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
发布时间:2023-07-25
一、从十七年文学到新时期文学 在70、80年相交之际,我国历史语境有了较大的转变,这样一来当代文学就不可避免的面临转型情况,然而实际上,这种转型不够完全,而是在特殊的历史下,我国文学历史上出现的一个复杂而不可拒绝的过程,这......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思想变迁
发布时间:2023-02-22
当代中国体育史研究思想变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并且致力于社会转型的阶段和过程,其中中国体育史在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过程当中,结合社会发展实际背景,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多年来,不乏体育史学家们以及各位学......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
发布时间:2022-10-24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是文学一个很重要的学科,也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对文学史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环境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以高校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现......
中国当代文论的“失根”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发布时间:2023-04-22
【 内容 提要】 中国 当代文论“失语症”的病因即“失根”,即丢失了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根基与命脉。医治中国当代文论由“失根”而导致“失语症”的药方,就是重建有民族特色的,适应于当代文学创作实际的文艺 理论 体系。而建设这种......
当代文学的历史意识与未来关怀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27
一、从《白鹿原》谈起 《白鹿原》是一部优秀的小说,被认为具有厚重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但《白鹿原》对中国革命的表现却值得深思,可以从作品里的三个革命人物鹿兆鹏、白灵、黑娃( 后来改名......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4
摘要:新移民文学属于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思想流散性和文化交融性。新移民文学因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它较好的将中华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新移民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内涵,并且追求的是文化的多元......
基于中国近现代史视角下对中国梦内涵的解析
发布时间:2023-05-26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门历史性属性的公共必修政治课,同时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凝聚中国力量、宣传中国精神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渠道。文章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去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路径进行解析,并且与中国梦......
创作当代人民的中国文学
发布时间:2022-12-25
一、低俗化与市场 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市场吗?当然不能。市场只是文学、艺术运行的一种机制、规则与方式,将什么样的作品推入市场则是作家、艺术家的理想与道德及观念所决定的。商品只是文艺作品的属性之一,不能说有人需要我就制造。......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9-07
1大数据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经数据研究表明,海量数据主要是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当前在当代文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中国知网,论文标题中包含有“大数据”字眼的数据明显增加,2013年以前,数据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在2013到2016年之间,论文数量高达10000篇,增长明显。国务院对社会发展中大数据的应用予以重视,并坚持认为,在现代化发展中,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大数据技术不仅.........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2-09-30
摘要:在我国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从学分学时的安排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均为3学分,需一学年共54学时来完成,不可谓不重要。那么,如何在授课过程中取得最大化成效使学生获得最大收益?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略陈管见,以与大家商榷。关键字: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一实现理性归纳与感性分析的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文学史类,文学.........
当代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历史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3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毛泽东一贯倡导的“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是中国改革成功启动的政治基础;毛泽东一贯奉行的廉洁政......
文艺复兴与当代文学的历史重述
发布时间:2023-03-06
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望近百年来中国文学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心中不禁五味杂陈。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群心中对于“五四”存在着不同的历史面影,由此必然会带来他们对于深受“五四”影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叙述的不同。依照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的说法,国人对于“五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阐释和评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由主义者”认为“五四”是“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一场.........
浅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与中国科普
发布时间:2023-04-17
中国的真正的科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句话是颜宁教授在2016年对清华大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营员们说的。中国的科普之路已经走了六十多年,但是中国的科普之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生命科学专业的人都知道DNA的双螺旋结构,但是在公交站等车的大爷大妈们知道吗?在工作车间挥汗如雨的工人知道吗?难道这些与他们生活看起来没有厉害关系的基础科学知识他们就不应该、乃至不需要知道吗?从生命科学扩展.........
论当代革命军人的历史担当
发布时间:2023-06-16
习主席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要讲实话、干实事、敢作敢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等。作为革命军人,要在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进程中,肩负起历史重任,强化......
建构富有道理的当代中国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9-01-16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外国,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建构富有道理的当代中国哲学,是哲学界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哲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核心在于诠释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文化根基过去100多.........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
发布时间:2023-06-14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我主要谈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新文学终结,另一个是“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这是两个大的理论和历史的问题。后面结合一些具体作品谈四个小问题:一个是底层文学的问题,一个是非虚构,另外两个是官场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寻根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新的文学作品涌入我国的同时,我国也在不断往外输送我们的文学经典,我国的文学作品也在逐步走向世界。近几年来,文学作品的输出被置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那么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文学要如何在世界文学之林中明确自己的地位,该怎么样与西方的读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文学之根,如何寻求更完整的中国文学呢?关键词:全球化;现当代文.........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08
[内容摘要] 常设仲裁法院的建立是国际仲裁发展中的里程碑,在历史上曾发挥了意义深远的作用,但一度陷入低谷。中国是《海牙公约》的原始缔约国,与该法院的关系也有一段曲折。法院现已获得了在联合国大会的观察员地位,将其工作纳入到联......
经学与当代中国
发布时间:2022-10-25
在当代中国学术中,经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作为传统学术的核心,我们有必要来讨论一下在以西学为主导的现代学科框架下,经学为什么会在近年兴起,以及经学存在的意义为何。经学研究在当代的复归,就学术思想层面而言,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经学内在的原因。尽管五四之后,人文领域迅速西化,传统旧学开始落幕,研究者纷纷走上了新学术之路,但是经学本身的学术传统并未因此断绝,只是转变形态,栖身于先.........
中国当代文学视域的新移民文学
发布时间:2023-04-10
摘要:我国近代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兴起了一股“移民潮”,随着“移民潮”在九十年代兴起了新移民文学,这股文学渐渐的发展成为我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力量。伴随着新移民文学的不断崛起,这一现象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内涵,扩展了中国当代作家的审美思绪,也使得中国文学不断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笔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从剖析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程的角度出发,进而探究新移民文学的定义、艺术价值,以及.........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3-07-01
中国作为一个具备五千年发展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不可计数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使世界各国所瞩目。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认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时效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事实上,古代文学不仅是对当下经济文化及自身情绪的一种反馈,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是文化信息继承发展的物质载体。一、文学形式与内容方面的价值(一)古代与当代文化进行文化对比从本质上看,古代文化与当.........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1)
发布时间:2013-12-18
本文对中国当代文艺学与政治文化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梳理。文章认为,政治文化作为中国当代文艺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既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境遇有关,又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思想不可分割。文艺学虽不能从政治文化中分离出来,但它必须遵守学科自......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7-05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方式和手段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授课效果及质量。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和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课程教授的实际需求,无法对于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合理和科学的......
浅析当代中国外交
发布时间:2023-06-20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外交的实质在于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最大化,即国家利益。因此,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必须以国家利益至上作为最基本的立足点。探究一个国家的外交思路,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一国政治的走向。在全面开放的当今世界,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创立一种理论体系、树立一面精神旗帜、制定一种发展战略,都必然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和世界局势的制约,都必须从世界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理论,不论.........
现代理论研究古代文学的解析
发布时间:2016-08-23
王长顺教授《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分上中下三编,分别从西汉文学对其生态环境的适应、西汉文学与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文学生态因子对文学存在发展的影响等三大版块,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西汉......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与德育渗透
发布时间:2023-03-21
摘要: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之处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之内,而在中国传承已久的文学更是博大精深,也更是因为如此。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工作需紧贴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发展的轨道,这是因为当代文学的创作是与现实生活分不开的,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工作中与社会主义接轨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对于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教育;德育渗透德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倡导与支持,无论是在二零零七年的十七大.........
略论当代中学体育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一、现期中学体育教育特点(一)中学生对体育的看法中学生处于12岁至15岁的青春期阶段,特别是男生对体育课非常感兴趣。男生经常一到体育课,都迅速到操场集合,但是男生在上文化的时候则兴趣比较低。女生恰巧相反。女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男生好动,女生好静。在课余时间女生更喜欢看小说、画画、唱歌等文艺活动,对体育的兴趣不高。2.体育课上的活动项目女生不喜欢,体育课一般就是跑步、跳远、跳高,这些.........
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6
当代中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大规模建立并运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问责制度自身 的问题以外,问责文化的不足成为制约中国行政问责制度建立与运作的主要 原因。从政府角度看主要表现为行政文化缺失,包括管理价......
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电视剧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9
回望历史,在现当代的中国,文学的地位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虽然有两次,文学成为了大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上个世纪 80年代,文学成为反极左思潮的一种方式,表达人们的对未来的愿望和憧憬。另一次则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4)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02
1993年第48届联大通过了大会决议,确认了常设仲裁法院在大会的观察员地位。 联合国大会1989年第44/23号决议宣布1990——1999为联合国“国际法十年”,“十年”第二期活动方案中要求各国“更广泛地利用常设仲裁法院”,从而有力地支持......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5)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就受理争端的案件范围来看,仲裁解决的争端范围要宽泛得多,这不单是就争端的重要性而言,也是就争端性质而言。[18]一些相对较小的问题交由象国际法院这样的司法机构解决,有时显得不太恰当。因为经们不值得花费司法机构通常花费那样多的......
“中国梦”的历史内涵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2-11-14
摘 要 “中国梦”是中国自1840年起170多年以来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的历史反映,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为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断奋斗的发展历程。历史和现实都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要实现“中国梦”就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非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建议浅析
发布时间:2023-03-1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诸多师范院校开始改变专业设置,由单一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向中文多专业方向发展,陆续开设了一些非中文专业,如高级涉外文秘、影视戏剧、文化产业、对外汉语等,而作为汉语言文学......
比较分析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3
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思维与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如果我们面前出现某种新东西,我们既不能拿它去同什么东西比较,又不能将它同什么区别开来,那么,我们就不能对它形成一种思想,也不能......
中国当代文学图书开拓西语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2-07-2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西语地区图书馆收藏中国当代文学图书的情况,以五洲传播出版社为例,探讨中国出版业更具针对性地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开拓西语市场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政策的逐步放宽、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早在21世纪之初,就有国际媒体称“21世纪是中国发展的世纪”。中国的优秀人才已经在各领域获得出色成果。尤其在文化方面,中国已经纷纷在文学、电影、音乐、.........
当代中国立法中的法律移植_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22-09-23
摘 要:当代中国在立法实践中法律移植有三种不同形式,即有关涉外法律方面借鉴外国法,在国内事务领域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在全球化条件下制定国内法参照国际标准。 论文关键词:中国立法;法律移植;国际标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及性别
发布时间:2023-04-26
摘要:当文学向着现代发展的时候,我国社会也正处于从前现代到现代的转变时期,同时也处于对各类身份认同的危机时期,急需对性别进行调整来对抗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通过现代性别意识方式来缓解他们因中国现代性转变的身份危机和其他问题......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之无解
发布时间:2023-07-18
现代以来的民族国家作为一种以民族为核心凝聚力的政治共同体,都具备种族、地域、人口等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并将合法性建立在主权的基础之.........
探讨当代中国哲学的自我理解和生命形式———“解放思想”的哲学特性与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6-08
习近平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措施。当前,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面临各种思想、观念和制度上的解放和创新,解放思想是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所以,从哲学本.........
学时缩减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
发布时间:2022-10-19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但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学校由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从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大量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开设而大量减少专业课程的学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之一,学时也大.........
解析关于儒家文化与当代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30
在中国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沧海桑田之后,如大浪淘沙般沉淀卜来世代相承的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表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定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无论是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历史乱世,还是稻米流脂粟米白......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2)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常设仲裁法院的组织机构是: (一)国际事务局(International Bureau):作为常设仲裁法院的书记处,由秘书长和其他官员组成,负责该院的联系事项,保管档案并处理一切行政事务。 (二)常设行政理事会(Permanent Administrative C......
常设仲裁法院:历史与当代(3)法学理论论文(1)
发布时间:2013-12-17
经过认真研究,中国政府于1993年7月15日由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致函常设仲裁法院秘书长,通知中国政府恢复在常设仲裁法院活动。同年10月24日,钱副总理兼外长又致函荷兰外交大臣,通知中国政府承认两海牙公约。中国恢复活动后的首任......
我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3-02-04
一、现当代文学的整体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于 1917 年,一直发展到现在,并且也在继续发展。但是区分开来看,自最初发展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是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自新中国至今,是当代文学的历程,并将继续向前发展。中国......
浅谈现代汉语思维的中国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3-12-18
内容提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新的文学形态,一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决定了现当代文学的内涵和走向。现代汉语思维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革命性和日常性上,这两点特性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实主义作为其宣泄的载体。中国当......
解析“中国梦”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引导途径
发布时间:2022-11-30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就业观的涵义及关系 (一)中国梦的涵义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当代中国文化自觉的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03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文化反思,具体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文化及其与自身文化的关系”,......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发布时间:2023-03-12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外交 论文摘要 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无论将来发展程度如何,也绝不称霸。这种外交政策与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在古代外交中就坚持和平外交,主要体现在和亲政策和......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探究与讨论式教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3-12-18
" 论文摘要:运用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方法,授课过程可分为恰当设疑、阅读解疑、学生释疑、教师答疑和深思省疑5个环节。实践证明,探究与讨论式教学法符合人本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有其重要作用;实践也证明,探究与讨论式教学......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发布时间:2013-12-17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内容提要:面对当代中国美学抉择的严重困境,本文认为应从“人生”(实践)的维度建构当代美学即“人生美学“或“......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发布时间:2023-04-04
"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审视;价值意蕴 论文摘要:本文审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挑战和对......
浅论中国佛学在当代的智慧
发布时间:2022-12-05
摘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约在两汉时期,经过它的宗教思想与中国文化高度融合之后,迅速演变为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佛教中所蕴含着的伦理思想也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发布时间:2013-12-17
关键字: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学 当我在80年代初沉浸于"人类感性的解放"的审美理想时,决没有预料到,这种感性解放在今天是以大众文化的感性愉悦方式变形地实现的。生活在当今中国都市的人们,不管个人是否喜欢,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
浅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时代感
发布时间:2015-08-19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自2007年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来,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直沿袭......
国学与现当代文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5-08-2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国学研究中,这对现当代文学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要科学的处理国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引导国学、现当代文学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国......